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共12篇)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 篇1
经典古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 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 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诵读经典古诗文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诵读经典古诗文在中小学已开展的如火如荼, 且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据调查, 目前我市的中职学校90% 的学校尚未开设这一活动。中职学校虽然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底蕴浅, 而他们三年后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 而岗位职业素养是要求从业者在“做人”中“做事”, 因此, 人文素养的培育迫在眉睫。
我校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 大多数同学把早读时间和课间时间用来收看电视节目、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校园广播站播放着流行歌曲, 学生精神萎靡, 上课昏昏欲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的是,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 有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 侵蚀着这些对于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的认识还比较粗浅的中职学生。为此, 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的活动, 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经典作品选读原则
中华经典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孝经》《唐诗宋词》等启蒙学读物, 但是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 由于这些古文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 其内容和形式毕竟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相隔太远, 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 所以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取舍。首先我们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 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其次, 选取比较简单的, 易于背诵的经典材料来诵读。对于读经活动来说, 要让学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 就要求学习内容具有可读性, 要有文学性、艺术性。因此那些缺乏文采、说教性太强的内容我们可以不选取。
二、学科整合, 融为一体
(一) 诵读与语文课的整合
在每次语文课前的3 分钟, 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读经诵典, 一年后可积累160 多首古诗词。在语文课堂上, 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播放适当的音乐, 能为课堂注入无限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引发审美愉悦, 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全诗慷慨豪放,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诗歌感情跌宕起伏, 大开大合。如果只是一味枯燥的讲解, 学生是不会精准地把握这种感情基调的, 如若配上音乐背景, 学生就会读得酣畅淋漓, 同时诗歌的鉴赏能力也逐步得以提升。根据学生喜爱流行的歌曲的特点, 把古诗词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定期以歌唱比赛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诗文积累, 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文课上借助音乐的外衣学习经典, 学习积累经典的任务得以高效地完成, 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 诵读与艺术课的整合
古贤圣人的经典名篇, 虽然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历史久远, 离学生生活太遥远, 单纯的背诵记忆, 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怎样让学生爱上枯燥乏味的经典作品呢?将经典的古诗词插上音乐艺术的翅膀, 如演唱岳飞的《满江红》, 李白的《将进酒》……还可以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改编成街舞的说唱词。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舞蹈中积累了经典古诗文, 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与经典诵读的完美结合。
(三) 诵读与班队活动整合
班队会活动并非常规的课堂教学, 它的关键是“活动”, 而经典诵读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难以拥有常规课堂教学时间, 我们除了在实验班利用早读、课间、课外等时间开展, 还融入了主题班队会活动。如我校开展的“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 引入《三字经》部分内容:“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 替父亲暖被窝, 中职生更应懂得感恩父母,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体谅父母, 少让他们操心, 多为他们着想, 多与他们沟通, 多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体会父母的艰辛, 尊重父母的劳动, 做到不浪费, 不乱花钱, 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感悟中华国学经典的同时, 领悟做人的真谛, 这比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中空洞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 且更有说服力。
三、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诵读经典名篇, 挖掘节日内涵, 展示传统魅力”的号召, 我们借助学校广播站这一平台, 每周二诵读《三字经》, 每周四诵读《弟子规》, 并先后做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系列特别专题栏目, 其目的就是营造富有中华经典特色的育人氛围, 让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热情辐射到整个校园。
四、教师文化涵养的提升
在指导学生诵读、监督、评价过程中, 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古诗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他们认识到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研究, 不是追求一种时尚, 也不是一时冲动, 而是一种根植于心的理念。
经典诗词已经犹如一条河流浸润在学生们的心田,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内涵和思想道德境界。这一活动也推动了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 营造了书香校园氛围。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探索与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模式。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从而全面提高整体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韧, 师钦, 曾佐希.高考考点突破——古诗词鉴赏强化[M].北京/兰州:中国书籍出版社, 兰州大学出版社.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 (英) 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 篇2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23
来源:《求是》期号:2005.8作者:王立新
近年来,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坚持把学习作为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把“求真务实,学用相长”作为学习的根本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促进了油田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着眼于提高领导干部把握方向、总揽全局的本领,以学习能力培育领导能力
注重理论武装,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1998年以来,胜利油田先后经历了石油石化行业大重组、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油价暴跌、油气主业改制上市、改制分流、减员增效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局党委认识到,要成功地应对挑战,经受考验,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胜利油田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要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作用,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油田领导班子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石油石化行业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把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为国家多产原油、多交利润作为最大的政治,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从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困难中挖掘潜力,从压力中落实责任,顽强拼搏,负重奋进,圆满地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1998年以来,油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4年实现利润208.45亿元,原油产量连续6年稳中有增,保持在2660万吨以上。
注重改造主观世界,增强思想上的前瞻性。我国石油企业是融入市场经济较晚的行业之一,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树立与时代合拍、与改革同步、与发展共鸣的新思想、新观念。为了用新理论、新观念、新知识不断改造领导干部的主观世界,以领导干部观念的大转变引领职工群众思想的大解放,局党委坚持每两周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围绕理论热点问题,结合油田实际开展讨论;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和学者,就国家经济形势、市场经济知识、现代企业制度等作专题辅导报告,要求领导干部系统自学一系列政治理论和业务书籍,在不断学习中实现思想观念与形势变化的同频共振。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局处两级领导
干部中开展了“学精神、转观念、谋发展、见成效,争做„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思想作风建设年”等主题活动。同时,采取集中办班培训、查摆思想观念、进行专题整改等措施,促使领导干部真正做到常思常新,日思日进,实现思想观念的“五破五立”,即:破除“看摊子守业保险”的旧思想,树立开拓市场谋发展的新观念;破除“依赖政策靠照顾”的旧思想,树立自立自强创大业的新观念;破除“公有制纯而又纯”的旧思想,树立改制分流闯新路的新观念;破除“按部就班图轻松”的旧思想,树立锐意创新比作为的新观念;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思想,树立创造效益得利益的新观念。
注重学用相长,增强决策上的科学性。思想上的解放、认识上的飞跃、观念上的转变,只有落实到解决企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才能体现出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十分注重把学习理论与科学决策、制定发展规划相结合,用理论学习的成效来提升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每年在确定企业发展思路之前,都要采取专题学习方式,集中研讨,从理论高度进行分析,虚实结合,使学习成为决策的先导,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同时,在搞好日常调研的基础上,每年组织春、秋季两次大调研活动,分路深入到70多个二级单位和基层车间、班组,在深入调研中做到运用理论与把握实际相结合、制定决策与检验决策相结合。如,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局党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即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油气主业到2006年力争实现“油气当量重上3000万吨”,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善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局党委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抓住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及时提出并实施了与新阶段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力建设工程”,企业党委着眼于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企业领导班子确立“负责任、有能力、简而精、大作为”的目标,企业各级领导干部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从而为油田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着眼于提升油田整体发展水平,以学习能力打造竞争能力
坚持发展,不断壮大油田的综合经济实力。我们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按照“发展为本、效益至上”的总体思路,努力做到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油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油气主业突出创新发展,密切跟踪国际石油科技发展潮流,以实现资源接替良性循环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积极实施资源挖潜、资源储备和良性开采战略,创新形成了隐蔽油气藏、多样性
潜山油气藏和滩浅海、深层综合勘探等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矢量井网”、“聚合物加合增效”和三次采油等开发理论和技术,有力地促进和提升了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精细油藏描述、低渗透难动用储量开采和三次采油技术的创新改进,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并使一些老区块焕发了青春活力;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滩海油田开发技术、油田地面工程技术、计算机综合运用技术等,使油田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并在全国同行业保持了领先水平,具备了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明显竞争优势。到2004年,油田已连续22年实现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以上,连续8年实现储采平衡。勘探区域实现了由本土向海上、向国内新区、向国外扩展的三次大跨越,可供勘探面积已由原来的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7万平方公里,油气资源总量达170亿吨。坚持内强素质、外闯市场的工作方针,立足油田一流服务,面向市场二次创业,极大地增强了存续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实现了由内部市场向行业市场、社会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递进式突破。对外创收由1993年的1.4亿元猛增到2004年的40亿元,市场覆盖扩展到全国27个省市、20个油田,并先后与埃及、伊朗、土库曼斯坦等10多个国家进行了经济交往和技术合作,外拓市场工作实现了由小规模探索到全方位拓展的大跨越。2004年,全油田实现经济总量769.3亿元,实现利润268.45亿元,上缴税费172.79亿元。
坚持改革,不断为油田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这是我们在推进油田内部改革中的深刻感受。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机制加快转换、体制有序变动、结构趋向合理、大局保持稳定”的方针,积极进行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和队伍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在经营机制改革上,建立了“内控成本、外闯市场、降本增效”的经营运行机制,突出产量、成本、利润、资产收益率等效益指标考核,并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不同特点,分别实行了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承包制、内部模拟资产经营责任制、内部利润承包制、总费用或费用补贴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办法,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改革上,我们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认真研究行业特点和工作规律,制定完善各个岗位规范的工作标准和考核奖惩制度,逐步建立起了既符合现代
企业制度要求又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制度体系。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作为中石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按照一级法人为主的事业部管理体制要求,建立起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胜利石油管理局作为中石化集团公司的直属企业,针对不同行业系统的特点,推进内部整合与专业化重组。两个部分都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内部结构调整。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施社区管理,对水电讯等辅助生产单位实行专业化管理,对钻井、运输系统实行专业化重组放活,对多种经营实体进行重组,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同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积极推进以“主辅分离改制分流”为重点的国有资产战略性结构调整,适时推行了改制分流、井下作业专业化重组、分离办社会职能移交和“双压三减”(压扁管理层次、压减管理费用,减人、减官、减机构)“四大改革举措”,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完成改制分流和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
坚持以人为本,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职工群众的思想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我们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既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使职工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我们从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出发,大力倡导和全面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行业特色和个性特点的“胜利文化”,铸造支撑企业蓬勃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油田整体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强职工思想文化建设,培育形成了以“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和整套油田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准则,构筑了以“创业、创新、竞争、发展”为核心内涵的“胜利文化”体系,充分利用“胜利文化”对职工思想意识的渗透力和整合力,努力使“新时期胜利精神”成为油田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目标。
三、着眼于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以学习能力增强凝聚能力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勤政为民。“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这是局党委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管体制、机制怎么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不能改,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的宗旨不能变。作为企业领导干部,树政
绩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紧紧围绕职工群众谋利益。近年来,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无论是谋划发展,还是深化改革,都注重把推动企业的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把维护职工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确保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同时,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健全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建立和完善了20多项有关厂务公开内容、程序、形式和监督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做到油田发展规划、计划等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物资采购、内部市场准入和干部任免等涉及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减员增效、改制分流、住房制度改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审议,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使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靠职工办企业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近年来,每年油田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在2万条左右,增效上千万元。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廉政亲民。在理论学习中,我们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能做到正确对待权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时,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工作述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离任审计、收入申报、谈话诫勉等制度,并制定实施了《关于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九个禁止”的规定》、《关于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落实“六个不准”的规定》等五项规定。从1997年开始,油田作为中纪委的试点单位,逐步制定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局处两级领导干部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实施、考核与追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力地促进了油田的党风廉政建设。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谋事爱民。对改革中遇到的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局党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针对近年来油田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子女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我们广泛开展了党员干部与下岗失业人员“结对帮扶再就业”活动,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帮扶体系,通过挖掘临时用工岗位、发展多元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等多种渠道,在规范劳动
用工管理的基础上,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再就业机会。截止2004年,全油田共结成帮扶对子18054个,累计有1530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占下岗失业人员总数的84.1%。同时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努力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全油田建起送温暖责任区1130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扶贫帮困网络。筹措建立了4000余万元的职工互助互济基金和500万元的“送温暖基金”,累计救助特困职工10534名。2004年,又成立了胜利油田困难群体帮扶中心,由油田领导带头,18万名干部职工共捐款2300多万元。党组织关心爱护职工群众的具体行动,坚定了职工群众与企业同舟共济、投身油田改革发展的信念和信心。
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途径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自主学习;兴趣
一、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从事一项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古诗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古诗的学习。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那便将枯燥的“要我学”变成了快乐的“我要学”。
笔者认为,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在教授袁枚的《所见》时,我激情四射地说了一段春天、夏天的优美语句,渲染氛围,之后又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夏天,他们都爱干什么?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常,积极性也很高,接着便引入新课的教学。这样,优美的语句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又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之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主积极参与
“美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在古诗的学习中,学生反复的吟诵,既能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能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绝不可以越俎代庖,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应当引导学生多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体悟古诗中的情感。
此外,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笔者以为,古诗的诵读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丰富多种的教学诵读方法,或是齐声读、相互读,也或是竞赛读、搭配读等,保持学生对诵读的新鲜感和兴趣,使其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
三、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且能勇于创新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没有艺术欣赏”,古诗的学习,亦是艺术的欣赏,单单凭借感官,无法感知诗歌的意蕴,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活动,去体验它、捕捉它、揣摩它。
如,教授《游园不值》时,我利用“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话,让学生想象整个园子里的景色,学生都大胆地想象,将自己心中最美的景色描绘了出来,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古诗的教学中,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意识,由被动转变成为主动。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沈大安.古诗教学的新尝试[J].教学月刊,2004(2).
[2]黄彩凤.探索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J].新课程:小学,2013(3).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 篇4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这首五言绝句主要表现了诗人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诗人为什么在这样的季节有如此独特的心理感受呢? 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宣州时, 距李白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 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 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真实写照。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不仅理解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诗句字面表达的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二、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张继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诗人触景生情, 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他孤寂忧愁的情怀。教授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得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给学生配上一段蕴含淡淡忧思的轻音乐, 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通过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接下来,再从“乌啼”、“钟声”去想象当时的声响:这清冷凄凉的境地里,只有乌鸦哇哇的叫声和半夜里寒山寺敲钟的声音。在学生进入意境、意犹未尽的时候,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进一步感受诗人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想象这幅“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乌啼”、“钟声”的“秋江夜泊图”,就会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诗人那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三、加强诵读,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应帮助他们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确定感情基调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之后,再看哪些是表达这种感情的关键字,重音就可以落在这些字上。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第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 学生的感情自然便与作者的感情达成了共鸣。
四、拓展学习,积累语言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 篇5
学习:提高管理者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面对信息时代对现代管理者知识结构的挑战,管理者必须不断地读书学习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实现个人的持续发展,那种“一朝学成而终身受用”的观念已经过,新世纪的管理者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畜等(培根《论学问》)。书中蕴涵着智慧的光芒,浸润其中将会获得种种启迪。管理者不仅应把学习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手段,同时也应作为增强道德修养的一条途?修养一旦形成,便会融入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深蒂固。学习可以长智,也能养性,能让管理者更具有爱心和智慧。博览群书可以使我们情感丰富、心灵敏锐。书读多了,常为服务对象一个微笑而感动,为一句贴心的关怀而温暖,看见服务对象快乐而感到高兴,为真诚服务得到承认而感到欣慰。同时,学习可以使管理者养成热情开朗、温和宽厚、心地善良的性格,在任何时侯、任何情况下,都真诚地对待每一个服务对象,把
真诚服务作为自己的最大快乐。
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篇6
[关键词]提高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102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给教育界带来了一阵清新的空气。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改过去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地听的模式。更令人惊喜的是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由“纹丝不动”到“自由活动”,由“亦步亦趋”到“自主探究”。课堂的确是还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可是,这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习惯,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良好的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者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把学习变成自觉的行动。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明确目标,任务导学
只有明确了目标,学生才会按照该目标不断地努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以往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树立课程目标意识,用好教材,通过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教师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出示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把教学要求转化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任务导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三、适时点拨,重点指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要与教师的思维同步,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及时调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关键的地方设疑,引导学生找错、改错。对学生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全体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在教师重点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存在着一种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一旦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关系,理解其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会油然而生。
四、跟踪练习,把握学情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真正的学情源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把握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可通过跟踪练习的方式了解学情,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不仅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可能”,通过跟踪练习进行准确全面的了解,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同时精心做好应对相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做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
五、当堂训练,巩固知识
当堂训练是根据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就课本中的作业和基础训练的相关题而设计的,也就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它既能检测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又能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堂训练对于巩固学生新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以及达到学生学习的“堂堂清”“日日清”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堂训练中所选的题目既要有代表性,又要适量,确保学生在下课以前就能完成。教师在设计题目时更要注意低起点、多层次,既要有必做题,又要有选做题,以满足好、中、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做练习要独立完成,教师若发现有错误,不必马上指出,而是在课下给予辅导。这样既给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个性解读的机会,又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查漏补缺,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反思”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篇7
一、创设情景, 引发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开始阶段的成功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 怎样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将下课时的那种兴奋点转移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情景, 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转移到知识的建构中。
二、挖掘教材, 激活反思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 吃透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一般情况下, 教师拿到教材后, 都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 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 再针对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但怎样去挖掘教材, 分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 细致分析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 激活学生的反思, 切实做到“以学定教”, 这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如:有教师这样来教《比例尺》。《比例尺》这一内容, 教材只是简单地出了一道例题:设计一座厂房, 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教材至少有三方面问题没有考虑周全: (1) 比例尺是根据什么产生的? (2) 它的意义是什么? (3)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应用比例尺?怎样挖掘教材的内涵, 将这三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激活学生反思, 让学生真正掌握比例尺呢?于是, 这位教师有了以下的设计:第一步, 探究根源。首先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 (单位:厘米) 通过比较得出:长与宽的比相等的前3个长方形的形状相似。第二步:揭示课题。根据“相似”的道理, 我们能不能把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地形缩小一定的倍数绘制在图上呢?这个一定的倍数就是比例尺。第三步:拓展教材。教师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数据, 而是请大家来当设计师:你打算用图上距离几厘米来表示实际距离10米, 并算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这一下可热闹了, 学生思维被激活, 讨论可热烈啦, 最后选择了四种方案: (1) 1厘米:10米=1:1000, (2) 2厘米:10米=1:500, (3) 5厘米:10米=1:200, (4) 10厘米:10米=1:100, 并启发同学:像这样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谁设计的比例尺画出的图最大呢?这样设问, 活跃了思维, 深化了知识, 为学生今后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有关问题奠定了基础。
所以, 我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去钻研教材, 挖掘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材中的潜在因素, 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激活学生反思, 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也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 让每个学生在思索中懂得知识的建构, 学生学起来才有趣, 才想学, 愿意学。
三、凸现主体, 学会反思
学生是学习反思的主体, 教师要精心设置反思问题情境, 有意创造反思机会, 将反思意识和能力培养渗透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主体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 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 使学生学会反思, 以形成深刻的个体认识和体验。
如: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在教学《三角边的关系》时这样来凸现主体, 让学生学会反思的。
师:现有2根小棒, 一根长5厘米, 另一根长3厘米, 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有几种配法?在纸上画出需要的长度的线段, 然后用2根小棒上去试一试, 围一围。
(学生独立活动, 教师巡视, 交流想法)
生回答:配6厘米的, 配4厘米的, 2厘米的, 7厘米的, 8厘米的, 3厘米的……
突然一学生说:还有1厘米、0.5厘米, 还有更小的。
(学生开始争论、反思)
师:上面这些答案中, 哪些能围成三角形, 哪些不能?说说理由。
……
听完这节课, 你会感觉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 教师不断创造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反思的空间, 设置反思问题情境, 将反思意识和能力培养渗透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让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学生的自主体验, 使学生因反思而精彩。当问题产生时, 学生们合作解决, 通过对问题的大胆猜测, 主动验证, 在不同观点的辩析上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空间,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升, 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反思, 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四、有效活动, 促进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提倡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组织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 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数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来完成, 恰当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促进反思。因此, 数学课堂需要围绕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 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积极有效地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获取新的认识。
五、总结评价, 深化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 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教学评价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总结是师生共同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提练的一项有效形式, 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扩展、延伸和迁移, 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教学中既要做好适当的评价, 又要找准时机总结, 使学生反思不断深化, 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 使学生学有所得。
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篇8
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精讲, 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尝试到读书的乐趣。兴趣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诱导和引发, 而这种诱导恰恰是紧紧捕捉学生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瞬间, 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生发过程。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有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小学生成为语文的“乐之者”呢?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创设儿童喜欢的课堂情境, 对培养儿童的语文兴趣有帮助。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 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老师是非常尊敬且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 不爱护学生, 学生就会产生反感, 或者望而生畏, 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 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 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的同时, 总是要亲切地启发诱导他们, 即使是对他们的批评, 也使他们感到这是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三、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 如果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教师的主观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让学生说出真切的感受, 需要不断地设疑引导。在上课开始, 就要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运用巧妙的设疑办法, 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所以, 教师要在许多能够设疑的题目上精心设计, 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带进课堂。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 怎样让现在生活富裕的孩子体会到小女孩当时生活的悲惨呢?我抓住“她敢从成把的火柴堆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 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一句启发引导, 结合学生实际提问:“你擦过火柴吗?你想打开空调取暖时都会经过一番思考吗?”学生说不会时, 再引导学生谈:“小女孩敢像我们一样随便擦燃火柴吗?”“既然不敢, 可为什么文中又说‘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呢?”这样层层设疑, 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因此,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不是简单的发问, 而应是一串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将学生引入“困而学之, 欲罢不能”的境地, 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在小学阶段, 学生对生动、具体的东西要比抽象的知识更感兴趣。因此, 语文课中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就可成为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极有利的学习条件。例如, 二年级上学期, 我教了《识字七》, 在这首儿歌里藏有很多小动物, 我收集了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片。准备了有关保护动物的课件让学生欣赏, 也让学生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卡片做头饰, 这样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一节拍手儿歌课题, 课中我请了几位同学上来边拍手边作朗读表演, 其他同学在下面也迫不及待地跟着演练。等我讲完这节课, 他们已经会背了, 我想, 只要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 并且有所感受的时候, 他就会进发出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五、开展活动
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办墙报、手抄报、书法比赛、作文大赛等,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 更喜欢讲故事给别人听,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 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味性的故事。如果能恰当发挥运用,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产生积极的思维。例如:我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 先让学生预习, 熟悉课文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 把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这样, 同学们通过课前准备, 对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有了深刻的认识, 经过构思、加工整理、提炼、便能在课堂上讲述得有声有色, 富于感情。同学们用自己的理解来讲, 其故事内容更能打动同学们的心, 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和教师的教学。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中互相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很多。一句话评价, 一条简洁的作业批语、一个图案符号, 如:在学生写得好的字旁边画一个小五星, 你的作业真棒!学生的心情会十分的愉悦, 而且学生会在班上比谁的好评语多。
提高建筑力学学习兴趣的途径浅析 篇9
一、为人师表, 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及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育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教育者的个体风采上。一个优秀的教师, 不仅会得到学生的爱戴, 他所任教的课程也会深受学生的欢迎。一般说来, 学生总是喜欢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高超、谈吐优雅的老师, 愿意和他们相处, 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有益的影响。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自己就要自觉积极地自我塑造, 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渊博、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 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力。教师人格是内在的, 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 产生非凡的魅力。凡是成功的教师, 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二、用幽默的语言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幽默可使师生关系不断改善, 彼此通过反馈来的信息调整双方关系, 形成互助合作的教学体系;课后, 和谐幽默的气氛, 可使师生回味上课情境并开拓新的思路, 也可使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身心小憩。
有人曾把教学看成一门艺术, 说教师是艺术的表演家, 那么表演家就应该用艺术形象去感染他的观众, 用细腻的艺术手法让他的观众喝彩。我很同意这个说法, 对于现代的学生, 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 更容易让他们觉得教师很亲切, 自然对你教的课程多少会产生一些兴趣。而直面的批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或许就是艺术的内涵。
三、明确学习建筑力学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 企业要的就是“拿来能用的人才”。现在建筑行业就业形势不错, 但不等于学校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就业。你到企业里来, 就一定要给企业创造效益, 你在很短时间内就能顶岗作业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学习专业课呢?事实上我们不可能直接就上专业课, 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也就那几门, 有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其中, 建筑力学就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他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的前提课程, 如果说这门课没有学好, 对于建筑结构、地基基础的理解和掌握就不容易, 或者就不容易分析透彻了。
如今就业形势趋向多样化, 有可能在学校学的专业和将来就业的工作相差甚远。但我们应该清楚, 学习这门课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让人的思维更加严密和灵活。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 学习这门课在思维方法方面会受益颇深, 何乐而不为呢?建立自学能力, 为以后就业的再学习打下基础,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总之, 让学生先对建筑力学的重要性作一个了解,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合实际工程图纸, 进行实体分析和计算
建筑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 涉及的公式、概念、计算很多, 往往学生在几节课后, 就会没有兴趣学习了。这时除了在教学方法上要及时更新外, 对于授课的实际性也要调整。比如, 在讲到物体的受力分析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看看教室里的梁、柱之间的联接, 如何进行受力分析, 当讲到支座反力的计算时, 又可以重复这个例子, 让学生会分析实际物体, 而不是教材里那几个图形。当讲到超静定结构计算时, 我们可以使用具体工程图纸了,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先让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工程, 指出要计算、讨论的构件, 在现场让学生研究, 或分组讨论;然后拿出图纸, 让学生根据要求计算, 看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配置是否一致。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精选多解题, 多进行适时激励,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多解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 在讲到利用平衡方程求解支座反力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三组方程分别来求解, 如果学生能够用两组方程, 那说明学生对这部份的掌握已经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多搞一些竞赛和分组竞赛则象种子生长过程中的催化剂, 刺激学生对你的课程产生兴趣。竞赛是通过两方面达到这个效果的:第一、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奖项时, 自尊心和自信心油然而生。而大多数没有得奖的那部分学生会由某种程度的羡慕, 甚至妒嫉, 转而产生一些对力学课程的兴趣, 因为人的潜意识里面就有一种不甘落后和不轻易认输的意识。第二, 奖品的刺激。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体现了竞争, 奖勤罚懒, 也让学生提前感受一下社会的压力。
运用这种方法, 也可以使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建筑力学产生乐趣。
六、因材施教, 进行差异化教学
每个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智力是不同的, 如果全班学生只采取一种教学方法, 势必会造成一部分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智力浪费, 而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就可以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在班上统一讲一遍, 鼓励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学后面的内容, 不懂的在教师上课的专心听, 然后再问教师的方法, 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得到很大的加强, 而帮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补上没有清楚的知识。有时采取让学生讲给学生的方式, 即让已经学懂的学生给没有弄清楚的同学讲,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巩固了知识, 还帮助了同学, 但在这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否则很容易伤害成绩较差的学生, 还是前面提到的注意自己语言的幽默。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力学的第三阶段——志趣。
此外, 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中, 恰当地得用实物、挂图、示教板、多媒体课件等的展示, 让学生实际操作。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在学乐中提高。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篇10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包括创设引言情境, 创设悬念情境, 创设游戏情境, 创设矛盾情境, 创设变式情境等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尝试点编成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观察和磋商, 逐步形成学生急于解决的问题, 但利用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 形成认知上的“冲突”,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候教师适当引导, 让学生面对适度的困难, 诱使学生引起思索的兴趣, 并得到一定的锻炼, 学生智慧的火花一旦点燃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讲“确定圆的条件”一节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家中用的木制锅盖已损坏, 你如何把它修复呢?此时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修复的方法, 我便马上引入课题, 告诉学生学了本节后, 就能找到修复的方法, 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探究式教学, 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去思索, 使学生学会深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 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对象产生了兴趣, 才能使自己处于积极学习的精神状态之中, 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二、利用数学发展史,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岁月, 其理论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体现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闪耀数学家们的智慧和光芒, 如《九章算术》中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祖冲之法发现的圆周率;高斯的速算法;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杨辉三角等等, 它们像晶莹的明珠, 处处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使学生从灿烂辉煌的数学发展史中, 不难发现数学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发展的历史, 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个人胆识、能力和毅力, 他们坚忍不拔, 为真理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 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数学家们崇高的品格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树立远大的理想, 立志成才.
三、揭示数学的内在美,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 充分挖掘数学的内在美, 通过具体生活材料和运用美学观点进行教学, 会使学生从数学外在美领悟出它的内在美, 以数学美的魅力拨动学生的心弦, 启迪美的心灵, 使他们享受在数学美的愉悦中, 陶醉在美的感受中, 接受教育, 增长知识, 培养正确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 提高审美能力,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随之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对数学美的情感, 如图形中的对称性, 数的对称性, 式的对称性, 数学概念的准确性, 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数学论证的简捷性, 数学解题的技巧性, 数学计算的精确性等都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
四、利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习兴趣
经常向学生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各类活动中, 寻找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 如估算、测量、利率、劳务分配、家庭理财等, 特别是计算机的高速发展, 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 形成了“数学技术”.难怪有人说“高技术本质是数学技术”, 给学生们讲计算机这一伟大的发现, 是从数学家提出需要研究数学的逻辑基础问题, 进而建立了数理逻辑学科这些看来与计算机毫不相关的工作开始的.教师将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提出来, 促使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去解决, 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知周围的事物, 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利用转换角度, 激发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习惯于用某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容易产生负迁移消极影响, 这表现为思维的呆板性, 不容易改变思维方向, 不能从多角度、全面地、整体地去分析观察问题, 导致思路受阻, 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转换角度是克服思维定式的法宝, 具有新奇、独特、变通等特点, 如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作出多种解释, 使解题思维灵活, 方法更为简捷, 起到了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的作用.如化抽象为具体, 中学生形象思维比较成熟, 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 把一些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就可以比较顺利解决;顺向转化为逆向, 引导学生对问题的逆向思考, 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可以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动与静的转化, 数学中许多静止状态的图表的位置与形态, 可以用运动的观点理解为运动的特殊位置和形态, 能使静止的图形具有活力;数与形的转化,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类不同对象, 但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可以用数与形两种形式来刻划, 二者互相沟通, 互相转化, 既可以发挥“数”的严密性又可以体现“形”的直观性.
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 篇11
一、创设合作性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低中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足够的认识,学习习惯会不断重复出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和重复,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合作性任务,逐渐对学生展开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
以此为坚实的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适当地进行拓展和训练。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运用合作型任务教学,对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例如:四(4)班小樊学习习惯比较差,不良的习惯影响了小樊的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需要不断提醒。建立与学生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创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桌之间相互帮忙,优秀的学生帮助后进生,共同成长和进步。一个月后,小樊进步很快,基本的教学要求都能达到。通过一些适量的拓展训练,比如说ask and answer;work in pairs;look and draw;look and say;read and understand。持之以恒地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达到一定的量,这样久而久之,便可厚积薄发,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逐渐习惯成自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指点,提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现阶段是培养拓展性学习习惯。正如搭建楼房,只有基础牢固的高楼,顶层才不会倒塌。学习习惯是后天逐渐养成的,与学习行为相关联的习惯,它是一种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二、创设游戏性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林格伦: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中,兴趣占25%,影响学习失败的因素中占3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实践证明:教学任务的趣味性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游戏性任务的难易程度也是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的游戏性任务。
常见游戏任务有:ask and answer;look and say;guess;make a chant等。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新颖的活动最喜欢引起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趣,以致形成优势的兴奋点。
在巩固单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running man”的游戏改版为“hide and seek”,全班共同参与。借助教材的词汇表,教师随机告知俩人单词,俩人分别从班级第一组和第八组开始寻找单词,线索人和有神秘key的学生给予俩人提示,谁先找到单词方为胜方,这一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提升的感性愿望升到理性的探索上,教师再还给学生自由的同时,在游戏中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三、引入时间性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在低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知更加准确,小学生的时间价值感较薄弱,不太能进行时间监控,也容易高估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通过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小学生也能自主管理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如果没有了时间的观念,怎么能提高效率呢?
教师为人师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可以传授一些时间管理法。比如: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作业,逐渐培养学生的时间概念。掌握一定的时间管理法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
另外教师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学生各异,教师因材施教,并在故事中逐步渗透时间教育。例如:四(4)班皓皓,性格活泼、好动,我与家长沟通,了解皓皓在家的一些情况,从而理解了皓皓在家的一些行为。课后与皓皓通过讲小故事渗透时间教育:只有能抓住零星时间的人,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 毛主席坐在喧闹的大街上, 坐在长椅上都能安静地看书,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读书的时间。小故事中蕴含了很多小道理,学生能在小故事的海洋里汲取营养,从而进行时间教育。
四、引入反馈性任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最终体现就是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师生关系的建立,需在双方积极的反馈下完成,在确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班级班干部、课代表、组长与教师和谐相处,双发都能得到满意的反馈。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反馈方法的不同,每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也会不同。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活动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为了培养学生在真实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任务,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模式,操练新的教学模式。
我认为作业的布置很重要。适量的作业布置,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比如:教师布置多样性的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反馈有助于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模式。
总之在探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积极合作,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借助创造性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积极的反馈中,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篇12
1.合理组合小组成员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应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察,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适当可以在安排座位时进行调整。
(2)让组内学生在小组内部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 ,小组内确定分工,落实责任,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教师要经常观察小组合作中学生动态,适时进行组际成员的调整。组长可采用轮换制,可以一周一轮。
2.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1)学会倾听。“学会倾听 ”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 ,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
(2)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 ,在肯定别人优点时 ,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就应立即追问为什么;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
(3)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 ,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教师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3.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问题有预设的和生成的两种,利用前置性作业卡预设问题, 也可以在课堂上对生成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1)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 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如果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 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发生一定困难,急需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
4.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1)在新旧知识的碰撞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再通过小组交流辨析,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2)在动手操作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能使成员形成一种与人配合的默契,共享成功的喜悦。
(3)整理复习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整理和复习“小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材料(一张纸,一些概念的小卡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每个小概念、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整体。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整理了知识。有的小组想到的是大提纲式的;有的小组则想到用电脑菜单的方式,有的则是用了树状结构。这样的小组合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整理了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合作习惯,创新思维得到了增强,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小组合作成功发展的关键。良好的评价机制,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地开展,才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1)小组合作的评价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 ,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每次都要以充满期待的心理评价学生。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 ,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我在班上采用的是小红花加星星的评价方法,每组的小组长有一个小组荣誉本, 每天由小组长在上课前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一天的收获,画一朵6瓣的花,标出学生的号每人一瓣,这节课你发言了或是做题了就把你的花瓣涂上色, 全组同学按号加分,每加够10分就换一颗星星,当有10颗星星时就可得到一个月亮,10个月亮又可以换一个太阳。
【提高古诗文学习的途径】推荐阅读: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习心得体会01-09
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09-12
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12-24
提高背诵古诗词兴趣05-12
提高机关理论学习质量 增强理论学习效果的途径和方法12-04
提高能力的途径01-01
提高养猪效益的途径09-02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10-07
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12-09
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