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

2025-01-11

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精选12篇)

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 篇1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时期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育也在其中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对此, 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当今, 教育家们都认为教育应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能力。这三种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基本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发展两项任务。但目前仍有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只顾传授知识, 不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例如, 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 特别是做一些难度稍大的问答题以及说明理由的问题时, 往往要求学生用同一种思路, 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解答, 有的甚至连语言表达都要一致。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而不是全盘接受教师提供的方法, 决不能强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纳入教师设计的轨迹。

具体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 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1) 在问答过程中多问“为什么”, 而少问“是”或“不是”。鼓励学生提问, 对于学生提问不要一下子给出答案, 而应一步步启发, 抓住时机切入问题的实质。 (2) 鼓励学生多元思维, 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 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设疑, 题目由浅入深, 一步步提问, “刁难”学生, “逼”出学生创造性思维, 让他们找到学习语文的灵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遵循四条规则: (1) 禁止批评; (2) 鼓励畅所欲言; (3) 鼓励各种想法, 多多益善; (4) 欢迎进行综合和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教学方法及四条规则,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发挥了课堂教学这个智力素质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促进语文素质教育

将语文生活化, 将生活语文化, 树立大语文观, 还语文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的本来面目, 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不仅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系统的教育, 而且还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校内环境的影响, 即受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按照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建构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它以良好的学风、校风与传统影响和熏陶着学生, 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 校园文化深受社会影响。社会生活环境极其复杂, 它有道德与法制的主要一面, 会给学生以积极影响:亦有不道德、反法制的一面, 会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学校可以用正确的思想, 建设一个比较理想的、朝气蓬勃的校园小环境, 以抗击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例如, 学校展开“法制教育”, 用实例教育广大学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设有校园广播站, 挑选普通话流利、朗读能力好的学生为播音员, 利用课余活动时间播发各班通讯员来稿。学校团支部还创办了一个文学社团, 号召同学们积极投稿。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了写作能力, 又营造了一种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三、班级生活语文化,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把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将班级生活渗透在语文学习中并养成习惯, 通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来渗透素质教育,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对班级活动提出的新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抛开读死书和死读书的不良倾向, 紧密与社会实际相连, 即走出校门, 进行社会实践。

在学生参与最多, 最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班级生活中, 我们开展了一些较能反映学生精神风貌的活动:

1. 开展“每日三分钟演讲”竞赛。

教师可以为学生命题, 也可让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命题, 或者是针对班级近期内好的与不好的现象命题。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 让学生有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 培养了语文表达能力, 训练了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例如, “假如我是校长” (或班长、班主任) 可从学校建设、学生文化生活、学校管理、教学等进行简短的演讲,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大胆创新能力。

2. 进行社会实践。

例如, “我来当‘医生’”——每月进行一次, 全班自行分组上街, 寻找街上店铺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 然后推选了代表以诚恳的态度向主人言明, 并为之改正。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技巧, 进一步促成他们交往素质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办手抄报。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 我发现办手抄报锻炼了学生的笔头表达能力和编辑、排版、设计等多种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新的教育手段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 为培养大批现代化人才, 我们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此外, 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途径地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从而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企盼的那样, 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世界的需要和未来的需要。

摘要:为培养大批现代化人才, 我们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多渠道、多途径地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素质,能力,教育

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 篇2

自查报告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也是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职工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的养成,对推动职工自觉的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升煤矿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塑造煤矿企业的良好外部形象,是增强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影响,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安全的需要空前强烈。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推动煤矿企业的全面发展。

一、培训工作

1、学习理念

培训是掌握与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知识决定人生,勤奋改变命运。智慧获得财富,学习创造未来。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的概念是学习和能力连在一起的,学习能力是现代人才的第一特质。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变化。事物永恒的变化必须学习——与时俱进。学习速度(L)≥变化速度(C)。当今世界的竞争——学习速度的竞争。

2、培训得到领导重视

一位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特定的生产资本储备:

培训做为企业战略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局领导对培训的重视使得落实培训责任、组织机构得到保证。

针对作业工人素质低,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2006年成立四级培训机构,我局先后选派工作优秀人员3人到自治区培训中心进修,成绩合格,获得师资资格证书,2007年选派工作骨干4人到疆内参加国家级安全培训学习15天,同时到国有大型企业2井下实际操作学习。体现了领导重实际,员工锐意进取。

3、建立安全宣教室

煤炭局针对近年来的事故案例分析;制作宣传图片利用停产停业时间到矿区进行宣传讲解分析,“常下毛毛雨,常打预防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激发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和忠诚的未来发展观。

4、采用传、帮、带(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的方式迅速提高员工操作技能水平。

5、及时总结培训成绩、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二、培训中的不足

1、不能及时为生产一线输送文化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新员工。

2、培训教师人员不足。

3、培训设施有待于更新。

三、培训建议

煤炭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必须保证其健康发展。展望21世纪我国的煤炭工业,必须提高煤矿工人的素质,以适应时代前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今后,入矿工人要逐步实现达到煤矿技工学校毕业水平,并经过不少于两个月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从业期间,还要根据工种和岗位的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煤矿作业工人素质的目的。

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 篇3

[关键词]语文 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师 教师素质

[作者简介]王灵修(1983- ),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论。(河南新乡453007)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69-02

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改的重要举措。语文研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从有关调研结果来看,多数语文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工作动机、知识、能力及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迫切需要全面提高素质。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当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把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有机地统一起来,为语文教师提供各种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的自主提高。素质提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是自主建构的,因此本文将从自主建构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一、多读书

人们常说,语文教师是“杂家”。这似乎含有戏谑的成分,但更多的意蕴是期望,是肯定,即语文教师懂得多,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多。传统观点认为语文教材来自多种学科,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占了很大比例,而文学是包罗万象的。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懂得更多一些。同时,语文新课程是教育新理念的产物,它要求语文教师树立新理念,承担新角色。理念和角色的转变从读书开始。此外,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条件下,学生视野扩展,所提问题更加广泛深入,这就对肩负指导责任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懂得多?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百科知识以及涉及语文教育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都要读。怎样来读?一是要有选择。选自己欠缺的先读,这样更有针对性,这种需要也会强化读书的动力,增强读书的效果;选价值高的精读,先阅读题目、内容提要、目录、序等判断文献本身的价值,从而决定弃取或者是泛读、精读。二是要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认真思考,勇于吸取新思想,敢于怀疑和批判不合理、不完善之处。三是要积极采用阅读策略,如画线、圈点、批注、做读书笔记、概括信息、推理信息、确定重要内容、质疑释疑、激活原有知识等,以促进理解。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内外资源

每个语文教师的内外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从内部来说,主要是心理资源。作为心理成熟的个体,每个教师都有稳定的个性,既有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又有性格、能力、气质,还有能认识、体验、调节自身及其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自我意识,以及个人所拥有的理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这些资源均可用于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或提供动力支持,或提供智力支持,甚至兼而有之。从外部来说,既有大量的人际资源,如校内的同事、领导和学生,校外的教研员、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又有海量的社会资源,如互联网、影视广播、文化设施、民俗民情、日常生活、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它们都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可利用的学习资源。

怎样挖掘和利用内外资源?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内部资源的代表,根据研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部分是教师没有意识到的,即所谓的内隐知识或缄默知识,只有少量被意识到了,这一部分称为显性知识。但这种区分是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内隐知识在意志努力的情况下也能被提取。之所以要把内隐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因为它们也是教师专业活动经验的结晶,左右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同事评价、专业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形式使自己的内隐知识显性化。这样,教师就能把这些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改造,自觉迁移到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同时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就外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来说,关键是要时时抱着学习的态度,把整个自然和社会作为学习的课堂,勤于思考,及时梳理,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并有意识地激活、运用。例如,同是观摩他人教学,有人是以完成参与过程、填写听课记录单为准,但有人则以负责地评价和学习他人教学为己任。毫无疑问,只有采取后一种态度,才能学到他人的经验,包括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经验。

三、积极开展和参与教学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这一术语最早由美国的科利尔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行动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今天,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一项声势浩大的国际性运动。施良方教授等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基于它与传统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描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特征,从而有助于语文教师认识和运用这种研究形式。从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来看,首先,它是为行动而研究,即它的根本旨趣不是为了理论的产出,而是为了实践的改进。它与教师的实践是“二位一体”的,它本身就是教学专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它是对行动的研究,即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形式。不管是哪类问题,问题的发现与界定都是行动研究的起点,问题的解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是行动研究追求的结果。再次,它是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教师的工作环境,研究结果的应用者也就是研究结果的产出者(至少是其中之一)。这种双重身份整合在同一主体身上,使得行动研究过程实际上成为教师的一个“学习过程”。从行动研究与教学经验总结的区别来看,第一,它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第二,它重视理论在研究中的价值;第三,它强调合作在研究中的价值。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教学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集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为一体,三者相互促进的新的研究类型,具有诸多优越性。也正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开展了一些教学行动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阳利平博士曾于2007年下半年与湖南省某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组五位教师合作开展了“立足课堂教学,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行动研究。该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行动与互助实现了语文教师教与学的融合,行动与反思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从上述研究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语文研究性学习方兴未艾,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它也应当并可以成为行动研究的对象。语文教师若能得到有关专家的指导,与周围同事合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不仅可以改善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将提高自己的态度水平和指导能力。当然,教师个人也可独立开展。

四、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20世纪90年代,鉴于对教学监控能力,乃至整个教师素质的培养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案,俞国良等人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制定了包括录像反思法、对话反思法、教学反思法等在内的一系列反思训练方案。在反思活动中训练反思,在反思训练中提高教学监控能力是反思训练方案的宗旨,上述三种训练方法都是围绕这一宗旨设计的。该方案在他们指导的实验学校应用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专家的好评。这一训练方案可用于各科教学,当然也包括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个新生事物,是新课改的典型体现,有着更高的目标追求,当然更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

首先,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反思的重要性。其次,要从矛盾和问题入手,就是要让教学实践与自己的观念、经验发生冲突,产生“问题”。由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不同,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种不熟悉的教学方式,其原来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都不能适应新教学的需要,这就是问题。在这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中,必然发生新旧观念、方法的碰撞,由此产生的问题正是教师需要加以反思的。再次,要掌握反思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经常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并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

一位教师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执教“山中避雨”一课,课后反思如下:“首先,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审美的过程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什么时候需要引导,什么时候不需要?在我给了学生感受、体验、思考、想象的机会之后,我明白了他们对语文课的真正期望。那就是:描绘他们的心灵,倾吐他们的感受。其次,教学中研究对象的纵深度和延伸方式取决于学习者与体验者。教师在引导了延伸方向之后,没有权力遏制学生与之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依据学生活跃的和个性的体验过程来改变早已准备好的现成的教学模式。再次,要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一次触及心灵的体验也许会启开一扇早已封闭了的心灵之门。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并恰当地点拨。”

从上述反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经验教训的总结,而且看到了教师给自己规划的努力方向。可以说,语文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的。

综上,上述四条途径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前两条主要是间接学习,即对已有态度和知识经验的学习;后两条主要是直接学习,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它们都是提高语文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素质所必要的,但仅靠任一种都是不够的,因而需要把它们联系起来,真正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如果语文教师能因实践的需要而进行间接学习,在间接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践促进理解和评价,用间接学习所得的态度和知识经验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和发展间接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间接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和知识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直接经验努力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为一体,那么,其指导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就一定能增强。

[参考文献]

[1]周遐年.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情况[J].咸宁学院学报,2003(5).

[2]阳丽梅.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探索[D/OL].http://dlib.edu.cnki.net/

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6-04-14.

[3]唐泓清.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实施策略研究[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70&CurRec;=1,2007-04-24.

[4]马素霞.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研究[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17&CurRec;=1,2005-12-14.

[5]宋志慧.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探讨[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205&CurRec;=1,2008-08-20.

[6]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252&CurRec;=1,2008-10-09.

[8]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

浅谈语文素质提高的途径 篇4

作为普通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 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在此, 我想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当今教育家们都认为, 教育应发展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这三种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基本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同时完成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发展两项任务。但目前, 仍有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只顾传授知识, 不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例如,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 特别是做一些难度稍大的问答题及说明理由的问题时, 往往要求学生用同一种思路, 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解答, 有的甚至连语言表达都要一致。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只是培养学生的收敛性思维。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而不是全盘接受教师提供的方法, 决不能强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纳入教师设计的轨迹。具体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 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即在问答过程中多问“为什么”, 而少“是”“非”问, 多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要一下子给出答案, 而应一步步启发, 抓住时机切入问题的实质。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元思维, 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此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设疑, 题目由浅入深, 一步步提问, “刁难”学生, “逼”出学生创造性思维, 让他们找到学习语文的灵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遵循以下四条规则:禁止批评;鼓励畅所欲言;鼓励各种想法, 多多益善;欢迎进行综合和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教学方法及四条规则,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习惯, 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发挥了课堂教学这个智力素质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促进语文素质教育

将语文生活化, 将生活语文化, 树立大语文观, 还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来面目, 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不仅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系统的教育, 而且还可以, 也必须向学生提供一种校内环境的自发影响, 即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可以按照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建构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它以良好的学风、校风与传统的影响熏陶学生, 对学生素质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当然, 校园文化深受社会影响。社会生活环境极其复杂, 它有道德与法制的主要一面, 会给学生以积极影响;亦有不道德、反法制的一面, 会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学校可以用正确的思想建设一个比较理想的朝气蓬勃的校园小环境, 以抗击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学校可展开了“法制教育”, 用实例教育广大学生,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还可设校园广播站, 挑选普通话流利、朗读能力好的学生为播音员, 利用课余活动时间播发各班通讯员来稿。学校团支部还可创办一个文学社团, 号召同学们积极投稿。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了写作能力, 还营造了一种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三、班级生活语文化,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教师应把语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 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 在班级生活渗透语文学习中并养成习惯。通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来渗透素质教育,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对班级活动提出的新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抛开读死书和死读书的不良倾向, 紧密与社会实际相连, 即走出校门, 进行社会实践。

在学生参与最多、最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班级生活中, 我们开展了一些较能反映学生精神风貌的活动: (1) 开展了“每日三分钟演讲”竞赛, 教师可以为学生命题, 也可让学生针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命题, 或者是针对班级近期内好的与不好的现象命题。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 让学生有舞台展示自己的能力, 培养了语文表达能力, 训练了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例如, “假如我是校长” (或班长、班主任) 可从学校建设、学生文化生活、学校管理、教学等进行简短的演讲,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大胆创新能力。 (2) 进行了社会实践, 例如, “我来当‘医生’”———每月进行一次, 全班自行分组上街, 寻找街上店铺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 然后推选了代表以诚恳的态度向主人言明, 并为之改正。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 又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技巧, 进一步促成他们交往素质的提高。 (3) 引导学生办手抄报。人人动手, 利用办报的机会, 锻炼了学生的笔头表达能力和编辑、排版、设计等多种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 我认为办手抄报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行之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新的教育手段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培养大批现代化人才, 我们就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多渠道、多途径地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从而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企盼的那样, 使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世界的需要以及未来的需要。

摘要:余秋雨先生曾说:“只有书籍, 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 短短几十年光阴, 居然能驰骋古今, 经天纬地, 这种奇迹的产生, 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读书。”所以, 我说, 把好的读书方法教给学生们吧, 这不单是让他们金榜题名, 走向大学的殿堂, 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提高煤矿职工综合素质的途径 篇5

随着全国煤矿努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步伐的不断加快,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综合素质逐渐成为推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只有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目标,才能构建平安和谐的煤矿。

所谓职工的综合素质,它包括安全技术、业务技能、职业道德三方面的内涵,其中安全技术是保障,业务技能是关键,职业道德是基石。目前,煤矿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仍有部分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行为不规范,业务技术及综合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的快速发展,为此,通过培训来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安全技术培训

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减少事故、减轻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又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

近年,全国煤矿在全员培训过程中,首先把安全技术培训当做重点,使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术不断稳步提高,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注入了活力,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安全技术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人员在培训中并没有掌握必须的安全法规,理论知识和技能;参

加培训的职工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新进矿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除了要解决对原来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要针对新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做好师带徒工作,使安全技术培训与工作实际要求相结合,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一)要重视安全技术培训,确立新的安全培训理念。从代表职工利益的高度出发来重视安全技术培训工作,防患于未然。不培训本身就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安全技术培训具有投资少,收效大的特点。要结合实际,主要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工作岗位安全操作基本知识的培训,使职工系统地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自我保护的基本要求,熟悉煤矿灾害防治和矿井救护的基本技能。除了要全员培训外,还要重点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尤其要重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不仅要学习相关工种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操作技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本工种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预防和救护的能力,坚决克服“三违”现象,切实提高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完善培训工作机制。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技术培训的关系,建立适合煤矿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的制度,措施和计划。大水头煤矿对职工培训工作制定了“一固定,两齐全,三坚持,四保证”的培训制度。“一固定”是指培训时间固定:每周一、五为培训时间,每次不少于40分钟的职工培训时间。“两齐全”是指学习人员齐全,在规定的时间内,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培训资料齐全,一些安全操作技术书籍俱全,达到培训内容的要求。“三坚持”是指授课人坚持备授课笔记,职工坚持记学习笔记,全矿人员坚持每月考试一次。四保证是指保证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保证培训内容、保证学以致用。在培训措施上则制定出一系列考勤、考核、奖罚的激励机制。

二、业务技能培训

业务技能培训是我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我矿属于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主要特点是点多、面广、战线长、机械设备多、机械化程度高。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能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不能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方法都必须要做到学用一致。

(一)按需要培训

按需培训就是干什么就学习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学有所用、能用、会用,重点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对于操作人员,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注重培训理论知识、现场操作知识;对于专业人员,主要是提高专业

技能,更新专业知识,开发进取精神、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对于基层管理人员,重点放在开发管理智慧,改进管理方法。坚持现场培训,模拟训练的培训模式,避免空洞的内容讲述,把培训放在生产现场岗位上,理论联系实际,培训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模拟演习提高岗位技能。对职工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也不讲,不适用的不讲。

(二)在“激励”中培训

以培训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提升技术等级为目标的技能鉴定培训,集团已开展了四届,我矿有很多特种作业人员已取得了中、高级技工资格证,这是激励广大职工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我矿还每年举办一次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实现“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考核升级”四位一体的工作循环机制。对技术练兵比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职工,根据相关条件晋升技师或破格晋升高级技师。通过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学绝技、练绝活,搞好传、帮、带技术联保,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工巧匠”,“操作能手”,“名师高徒”,“技术标兵”和“技术工种带头人”。同时在职称评定的激励基础上,结合矿经济能力,应该提高苦、脏、累、险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待遇。以此来激励职工养成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

(三)培训要讲求实效。

职工培训工作不是为了装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而是为了使职工掌握真才实学,促进安全生产。近年来,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假培训、假学习成风,假学历泛滥。培训也只是形式,不重实效,这样的培训,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败坏风气,贻害无穷。我们在职工培训中,要真正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技术、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就一定要讲求实效。一要建立完善培训的一系列制度,使职工真正学到知识;二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能闭卷考试的一定要闭卷考试,对考试成绩好的要进行奖励,差的要处罚;三要建立对培训学习效果的跟踪考核机制,掌握职工学以致用的情况,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三、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职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以矿为家的主人翁精神,树立“矿兴我荣,矿衰我耻”的思想观念。个人技术再好,但职业道德不行,就会在工作中出现许多弊端。这就要求结合矿情、矿风、矿貌和职工的思想动态,继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营造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促进全体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风范,以及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规范人。还要专门针对部分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的问题,强化集体培训教育,使所有职工都有一个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那就是为构建“两型三化”矿井和平安和谐大矿而不懈努力。

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篇6

一、阅读在提高教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的农村学校,大多数是民转公教师,少数正规学校毕业的教师,层次也比较低。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高,阅读视野狭窄,导致教师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等相当低下。因此,在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或教研活动中,教师理解是不深刻的,收获是不明显的,更有甚者,通过一次活动或一次培训只能是感动一时,真正回到自己的课堂,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能力把培训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应是教师培训的核心,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就必须促使教师读大量的书。伟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也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每一位优秀、成名的教师无不是读了大量的书。只有阅读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具有广袤的阅读视野,才能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思考问题;才能有效驾驭课堂,信手拈来,引领学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生动、幽默有趣……

二、如何促使教师有效阅读

1、建立教师书屋,使教师有书可读。

要促使教师阅读,使教师掌握较丰厚的教育理论,让教师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学校必须有计划地引领教师读书,为教师提供读书的条件,使教师有书可读。从目前学校的图书配置上来看,多数学校的图书都是由国家配备,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较少,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论著、教育学、心理学等书籍几乎是一片空白。学校在预算公用经费使用时,重点考虑的是学校办公设施方面的建设,在提高教师素质的经费投入方面,只是为教师征订一些教育方面的杂志,教师即使想看书,都看不到真正有用的书。因此,我认为,学校在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过程中,在首先满足学校正常运转的同时,必须把建立教师书屋,添置学校图书设备拿在一个高度来考虑,除了证订教育教学杂志外,还应为教师采购大量的能提高教师知识结构、丰厚教师教育理论、拓展教师知识视野方面的书籍,如:教育学、心理学、陶行知的教育论著、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新课程方面的书籍、目前一些知名教师的经验总结、百科知识、文学、科普方面的书籍等,使教师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

2、建立合理的读书学习制度。

在农村,由于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对竞争压力的感受也不强烈,工作之余,总想轻松一下,缺少“我要学”的学习意识。学校为教师配备了较丰厚的可读图书后,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读书学习制度来约束教师、促进教师读书。在学习制度的建立上,我认为:首先必须要求教师保证学习时间。学校可采用定时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即每周固定一个学习时间,集中教师在教师书屋自学2小时以上,同时,用制度或激励机制,让教师在集中读书时间外,利用空闲时间读书,保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其次,必须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让教师明白是为提高素质而读书,要读有所获。第三,要让教师有计划的读书。一个人的知识层次与兴趣爱好是不相同的,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有计划地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首先就是要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对教师也应如此。因此,学校在引领教师阅读中,可以采用评比教师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方式激励教师认真读书。同时,学校在组织教师集中读书时,应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向大家请教;让教师把学习的收获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对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讨论……使教师在合作中学习、快乐中学习,把学习当体验成功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遵守制度。只有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给予认真读书、读有所获的教师以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教师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收获才会更多。

4、建立相应的学习考核制度。

为了有效提高教师读书的效益,促进教师自觉读书,学校可在学期末组织骨干教师,按教师的年龄特征对教师的读书情况进行目标检测,把对教师读书检测结果与教师德、能、勤、绩考核相结合,促使教师不把读书当作一种形式,从而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篇7

关键词:农机监理人员,素质,问题,途径

0 引言

在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农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而且加快了农业发展。相对应的农机监理工作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农机监理人员存在专业文化程度不高、道德修养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等方面问题,使得农机监理工作难以开展,如何提高其素质成为农机能否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应用的关键。

1 农机监理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农机监理人员作为农业机械监督和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对农机监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农机监理人员的素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文化程度不高、道德修养不足、服务意识不强。首先,农机监理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农机监管中缺乏安全监管意识、执法力度不足等方面,因为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监督和管理农机操作技能和操作安全,所以监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其次,农机监理人员道德素养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农机驾驶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通常较低,加之驾驶农机本身存在一定危险性,一旦农机监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没有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则很容易造成农机安全事故。最后,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主要原因可以说是因其本身责任意识不强,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其责任感是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增强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才能使其责任感增强,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

2 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途径

2.1 加强道德修养

农机监理人员监理的对象是农机及其操作者,由于农机使用环境比较复杂,且操作者的操作技能不纯熟,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在地广、人多、道远、面散的管理环境下,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增强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农机监理工作与常见的行政工作不同,该工作的内容主要是行政执法,提倡的是优质服务、文明监理,所以农机监理人员应该以农业生产的主体为工作基础,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其次,丰富法律知识。农机监理人员行政执法的前提就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监管和治理,因此要做到合理执法就必须先丰富自身的法律知识,才能实现以法示人、以法育人、以法警人的执法效果。农机监理人员应以依法行政为工作标准,做到公平、公正执法。

2.2 加强政治学习

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前提是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农机监理人员应该将思想政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是我国政治方面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农机监理单位长期以来做好自身建设的指导思想。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将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日常的监理工作中。由于现阶段农机监理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难以与监理工作的需求相适应,因此当地政府应给予农机监理单位更多的支持,不仅需要增加经济方面的投入,还应帮助监理单位取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农机监理人员素质水平与其监管执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对监理人员开展定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执法水平。

2.3 提高服务质量

现阶段,多数农机监理单位都出现重视执法、轻视服务的情况。在农机监理工作过程中,监理人员过分强调对农机监管的执法,忽视了应履行的义务,主要表现为检审操作人员驾驶和农机本身两方面。对于农机的检审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只要农机拥有者上缴检审费用即可,而非真正对农机的性能进行检查,这样也使得农民群众对监理单位的工作内容产生误会,进而对监理人员产生抵触的心理,所以要想抑制此类事件的恶化,就必须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使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将固有的思想逐渐转变为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农机监理单位可以通过将办事制度公开的方式,践行服务承诺,提高检审工作的质量。同时强化对农机操作者的技能培训,以增强其安全意识,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最实惠的服务。除此之外,农机监理人员还应处理好服务与执法之间的关系,因为农机监理单位的工作就是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所以将执法作为一种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机监理单位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改善行政执法的形象,引起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机的重视,使农机监理工作环境得到合理地改善,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3 结语

农机监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对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机监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其素质不仅包含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包含了职业素养,监理单位可以从加强道德修养、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农机监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使其为农机监理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彩霞.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的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5,(18):206.

[2]曾焕.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素质的途径[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59.

浅谈提高高职教师素质的途径 篇8

关键词:高职教师,素质,教学

高职教育是国家重要建设的高校教育之一,由于现今社会人才的需要,高职教学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职业学院的教师应具备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有公正廉洁的品质;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等基本素质。教师的这些素质主要表现为课程开发意识、科研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学习能力。教师素质是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当前,提高教师素质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适应时代进步

要重视引导教师加强学习,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为教师们做专题讲座,向教师宣传高职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办学理念,组织教师学习有关高职教育政策法规,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教育发展动态,通过学习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了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

1、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组织开展教学竞赛等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

2、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校把课题研究作为培训的基点,教科室定期组织教研组或课题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学习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注重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研讨,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边研究边总结边反思。如我院以二年级钻井专业学生为实验点,组织教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学习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借鉴其他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法,邀请专家到校指导,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样教师队伍不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上来,同时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一支传承优良传统、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专兼职比例适当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培养,保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如我院以骨干教师为中心,发展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学习型专业教师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制定出教师的培养目标,即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经验教训更好的适应学校体制,力争使青年教师在二年之内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选派教师在国内外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到油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参与项目开发,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知识和新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让教师真正的把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把“工学结合”的理念先从教师做起。

2、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每2年至少有2个月时间到油田企业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搜集编写现场生产实践教学案例。学院统筹规划,加强校企双方特别是系级单位的组织领导、检查考核、过程监督和过程管理,并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作为教师职务聘任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切实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经费和相关待遇。

组织专业教师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习,安排专业教师到采油厂和校内实习作业队挂职锻炼。

组织教师参加油田企业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高级工或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招聘教师时优先录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能工巧匠,现有专业教师2年内全部达到双师素质,新教师在来校工作3年内达到双师素质要求。

四、建立教师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评价为学校强化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提供丰富可靠的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反馈渠道畅通,才能获得可靠而又丰富的信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决策。学校领导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知人善任,合理使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要全面、准确、深入的了解每个教师,不仅要了解教师的整体情况,还要了解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如在每一学年教学督导室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学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学生测评等方式,对各教学系和教师定量打分,评出成绩。教师根据评分的结果,制定目标,调整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探究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的途径 篇9

一、企业会计部门发展的现状分析

21世纪是一个全球社会, 并且是一个“知识化的社会”, 其基本表现形式是经济全球化, 发展大趋势是全球性知识经济一体化, 这种一体化将是在“知识经济化”与“经济知识化”双向转化中不断发展的, 企业则表现为知识、经济与科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实体, 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逐步走向世界成为跨国公司甚至有一部分成为无国界公司, 这无疑使会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变为一个全球性世界经济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 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会计工作也必须要追随时代的脚步, 迅速完善。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 会计系统在很多层面发生了变化, 会计基本假设在发生变化, 会计核算的重心在发生转移, 而会计计量的模式也不断的进行改进, 会计人员想要适应现代的财务管理工作, 就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面对日益更新的知识体系, 要不断的学习, 对自己的知识架构进行更新。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 也不能退缩, 创建学习型企业, 是现代企业面对日益残酷市场竞争的唯一出路。

二、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一) 中小企业会计人员需要较强的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做好会计本职工作的基础保障, 要做好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工作和培训才能较好的完成会计职业所做出的工作安排和规划。利用会计人员主观意识的道德观念升华去提高企业内部的数据真实性和会计人员的主观意识的完整性, 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化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化发展能力, 通过会计人员的主观意识的开拓性和会计人员的创新性发展, 改善会计工作者的道德化标准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态度, 以谨慎、冷静、客观的思维去解决自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要恪守财务工作的正确态度和财务法律法规, 保证财务工作者的正当发展和法律正规化发展, 并且明确的使用法律武器去面对不正之风, 解决好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二)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企业会计人员的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时一种体现企业社会价值的表现能力,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社会活动能力与协调能力才可以实现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通过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建设, 可以帮助企业会计人员实现社会活动的完整化发展, 通过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可以实现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竞争能力, 可以实现会计人员在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社会中的协调能力提高可以帮助员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改善员工自身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维度, 提高员工自身价值。

三、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中遇到的问题

(一) 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素质下降,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企业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已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的标准越来越高, 我国会计人员的自身能力存在不足表现的越来越透彻。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下降造成了企业在市场中发展的障碍。所谓:“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 一些企业的领导层次素质不够高, 限于他们的认知, 他们只会选择素质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相反, 如果企业领导素质较高, 他们就会选择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正是因为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低下, 导致了现在一些企业中造假严重, 还伴随着贪污、腐化等不好的现象。

(二) 会计工作人员反应能力较差, 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发展型人才的素质是多元化和学习型为主的人才, 针对这类人才需求, 我国企业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会计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很差, 一般情况下针对会计内容的制定和核算能力都存在不足, 无法硬度突发状况, 紧急事件, 自身经验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有待遇提高。但是现代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更高的专业素质, 因为其业务能力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而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基础, 如果会计信息不及时或者失真, 会使企业的决策失误, 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甚至令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 所以企业必须要积极的引导会计工作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自觉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为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提供保障。

(三) 会计信息处理的失真与失误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欠缺会计信息的处理真实性的要求和监督机制, 没有针对会计信息处理制定出严格的监管方式, 存在惩罚机制和措施也不能严格化合正规化的运行。这是目前企业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因此提高从业会计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够完善, 在账簿上存在虚假信息, 账簿的设置上存在违规或者手续麻烦等情形, 这些情形的出现都是由于会计人员。因为他们没有坚持原则办事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 有些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诚信水平, 违背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一是不遵守独立审计准则, 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存在重大过失;二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对客户出现的舞弊迹象没有高度重视;三是缺乏独立性, 担任客户的常年财务顾问又同时提供审计服务;四是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缺乏审计客户的知识;五是明知客户做假, 而故意出具虚假业务报告。

四、解决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思想的培训

职业道德教育是我国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及企业也应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有计划、有组组织地开展定期职业道德教育, 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自觉遵守职业规范, 提升道德素养。一方面, 社会和会计行业对会计所做出的行为, 给予比较中肯的评价, 而不是忽视或者掩盖, 确切的说就是奖惩分明。比如说对进步行为予以表彰、奖励, 对不利行为予以批评、惩罚, 甚至是追究刑事责任等等。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的自我评价, 经常性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会计保持对自身的清醒认识, 能够恪守本职业的相关原则, 从而能够在会计行业中做出自已的一番事业。

(二) 加强会计工作者的灵活性, 建立学习型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 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会计工作也必须要追随时代的脚步, 迅速完善。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 会计系统在很多层面发生了变化, 会计基本假设在发生变化, 会计核算的重心在发生转移, 而会计计量的模式也不断的进行改进, 会计人员想要适应现代的财务管理工作, 就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面对日益更新的知识体系, 要不断的学习, 对自己的知识架构进行更新。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 也不能退缩, 创建学习型企业, 是现代企业面对日益残酷市场竞争的唯一出路。企业要定期对会计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管理技能, 同时要积极的关注会计理论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三) 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化素质监督机制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业化素质的监督机制目的是为了提高职业化会计人员对工作的负责态度, 是加强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准确性的机制。利用惩罚和奖励机制互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一方面, 社会和会计行业对会计所做出的行为, 给予比较中肯的评价, 而不是忽视或者掩盖, 确切的说就是奖惩分明。比如说对进步行为予以表彰、奖励, 对不利行为予以批评、惩罚, 甚至是追究刑事责任等等。

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的自我评价, 经常性的自我评价能够帮助会计保持对自身的清醒认识, 能够恪守本职业的相关原则, 从而能够在会计行业中做出自已的一番事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内部人员, 提高内部人员道德素养, 加强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摘要:我国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拓展时期, 在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中我国已经完成了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转移, 也从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成了集约化的技术经济发展模式。作者选题意在分析和理解国内的关于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发展的文献和资料, 通过详细研究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和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通过分析资料和整理数据, 在文中提出了作者自我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提高途径

参考文献

[1]孙东潮.论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财经论坛.2011 (8)

[2]魏代江、朱振中.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经济管理.2011 (7)

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探析 篇10

关键词:养老护理人员,素质,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水平的提高, 老龄化社会和养老观念的变化, 社会对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的呼声越来越高。重庆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41万人, 占总人口的11.56%, 65岁及以上人口已高于全国的比例。这些老年人中, 不少要进入养老服务机构。随着高龄老人比例的不断增大, 人们养老理念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老人进入养老服务机构。为了适应新时期养老护理服务工作, 养老服务机构应高度重视自身队伍建设, 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 养老护理服务专业人员素质现状

养老护理是指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和精神慰藉的一种新型职业, 养老护理员直接为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和照料陪护, 是养老服务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 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悬殊较大, 表现为养老护理人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 工作热情不高, 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强, 对政策法规的运用和业务技能掌握不够准确, 导致业务技能的估计、判断偏差较大, 护理服务失准;养老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技术性理论知识, 更加缺乏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健康维护、营养与饮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观察、常见症状及老年病护理等方面的技能知识。这些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养老护理服务事业的发展, 新时期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对护理服务专业人才的素质建设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

2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素质

第一,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作为一名养老护理服务工作者, 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它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端正的工作态度。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规范养老护理员如何运用公共的行为标准, 处理与老人之间和老人亲属之间、与同事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养老护理员的职业信念内涵:一是养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无论老人条件如何均同等地对待;二是必须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三是养老护理服务的工作既是一项繁杂的体力劳动又需要花费相当的脑力;四是必须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守则是:尊老敬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爱岗敬业;遵章守法、自律奉献。养老护理工作又脏又累, 既辛苦又默默无闻, 没有一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 没有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宽广襟怀, 是不可能干好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新时期养老护理工作者应树立长远的目标, 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护理服务工作中要具备爱心、细心、耐心、热心、诚心。因此, 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掌握为老人服务的过硬本领和相关的新知识及理念, 是养老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

第二,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是养老护理人员顺利开展工作的根本保证。它要求养老护理人员不断丰富护理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 熟悉相关学科护理的知识, 具备一定的熟练掌握各种老年人生活照料的方法。掌握基本护理技能, 包括—服常用药物的给药方法, 生命体征的观察法, 常用清洁、消毒法, 冷热疗法及卧床老人的护理方法等。还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在工作实践中学习, 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 以推动养老护理工作的开展和自身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三,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养老护理人员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的工作, 只有懂法、自觉地学法、守法, 才能更好地保护老人权益不受侵害, 更好地维护个人利益。养老护理员应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要增强法制观念, 加强防范意识, 避免工作失误, 远离职业犯罪。

第四,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创新意识。新时期养老护理工作要求养老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需要我们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 学会护理各种老人的方法, 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生理、心理需求。需要我们陪伴老人, 负责老人的心理照料, 经常与老人交谈, 了解老人的心理需要, 关心、开导、安慰老人。在思路上创新, 在工作方法上创新,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并培养锐意进取的精神。克服排泄照料、心理照料, 常见疾病护理、临终护理工作中的难点。

3 提高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第一, 强化护理理论培训, 不断更新照料技能知识结构。国家民政部规定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 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够持证上岗, 并明确提出了聘用专业社会工作者, 提高规范优质社会服务的要求。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较大距离。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应根据目前养老服务机构现有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养老护理职业培训及鉴定工作。民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养老护理业务培训力度, 针对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初、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状况, 结合养老护理服务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制定出护理服务详细的多样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形式。以县级为单位每年开展一次职业技能大赛, 按初、中、高级评选县级技能能手;省市按级别评选省市级技能能手 (目前有国家级技能能手) 。适当按职业技能级别增加工资待遇, 使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拓宽护理服务知识面, 学习掌握护理服务相关领域的知识, 开阔操作视野, 增长护理服务技能。

第二, 加大资金的投入, 切实改善硬件设施。县级民政部门在县办养老服务机构中, 按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基地和鉴定站设施设备标准, 配置一些提高养老护理服务操作技能的设施设备。要注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改善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硬件环境。加强对高技能技术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提高整个养老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但必须有资金的保障才能实现。事实证明, 只有在不断增加现代化硬件设施设备投入的基础上, 养老护理员才能真正熟练运用护理服务业务技能、达到提高管理和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

第三, 稳定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由于受传统世俗观念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服侍老年人又脏又累, 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加之,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流动性大, 年龄结构偏高, 福利待遇偏低。养老服务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和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护理服务人员难“招”始终是一个突出问题。为此, 作为民政主管部门须抓紧做好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稳定工作, 从维护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长远利益考虑, 加强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及教育工作。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问题, 在待遇方面,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规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 使他们安心于养老护理服务工作。再就是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养老护理服务人员进出管理制度, 促进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要把好技能人才引进和使用关, 注意引进聘用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 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到养老护理服务队伍。并敢于大胆使用具有专业护理理论知识和专业职业技能特长的年轻人, 逐步稳定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人员队伍。

提高语文素质的途径 篇11

[关键词]农民科普 科学素质

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的中西部,地势西高东低,西依太行山麓,从西至东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约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鲜有人居。中部丘陵绵延起伏,平均海拔400米,适合林果树生长。东部平原广袤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粮食蔬菜的种植。全县人口2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2万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一、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组织,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搭建平台

首先,建立健全乡镇科普协会并大力普及村科普分会。内邱县下辖9个乡镇全部成立了科普协会,科普协会主席由主管科普工作的乡镇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热心农村科普教育、有一定的科普知识水平的成员组成,一般有3—5人。在此基础上,县科协积极推进村科普分会的建设,目前80%以上的村已经成立了乡、镇科普协会领导下的村科普分会,会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并设立了科普宣传员。这一组织的建立为农村科普工作提供了由上自下、由下达上的组织保障。县科协通过乡镇科普协会把省科协工作的重点以及全国科普新动态等精神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积极帮助其提高科学致富的能力。

其次,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并极力提高其服务农民的能力。在县科协的主导下,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5个,发展协会会员14000多户,培树了赛富农技协、天意生态种养协会、无公害蔬菜协会等一批先进典型,各类协会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赛富农技协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后,用科普惠农奖金购置了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制作了不锈钢活动展板和科普画廊,印制了大量科普书籍,建立了高标准科普活动室。2008年9月,他们在县科协的支持下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面向广大群众和会员服务,科普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继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后,又被省科协命名为“河北省百强农技协”荣誉称号。天意生态种养协会带领协会会员发展“生态饲养”,在蛋鸡饲料配制方面引进生物发酵技术,坚持饲养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生产的“天意”牌鸡蛋无公害、附加值高,远销杭州、南宁等大中城市。今年,该协会建立了200立方米的大沼气池,不仅处理掉鸡粪、改善了环境条件,还可供应100多户农民免费使用沼气,沼液、沼渣做肥料,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蔬菜协会大力引进新品种,加强技术服务,及时联系客商、组织货源,帮助会员解决销售问题,其中引进的脱毒马铃薯栽植面积达1000多亩,亩产4000多斤,年产值240多万元,会员年增收1000多元。

目前,县、乡、村三级科普组织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为开展科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对科普示范基地的指导,为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水平建设阵地

内邱县立足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区域特点,先后创建了苹果、日本甜柿、核桃、板栗、大枣、扁桃、脱毒马铃薯、小杂粮、柴鸡、蛋鸡、奶牛等20多个科普示范基地,去年富岗苹果、长寿百果庄园、日本甜柿、绿柳绿色农产品基地被命名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在基地引进了日本甜柿、津引8号(脱毒马铃薯)、先玉335(玉米)、罗曼粉蛋鸡等30多个新品种,推广绿色苹果、甜柿、板栗、核桃、大枣栽培管理技术,饲料生物发酵技术,生猪和蛋鸡饲养管理等技术20余项,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县科协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5个日本甜柿新品种,在柳林镇苏家庄村建立日本甜柿科普示范基地300多亩,拓宽了特色果品生产的渠道;针对山区、丘陵区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品种单一的现状,今年3月份县科协从山东省蒙阴县引进了耐瘠薄、抗旱性强的果树新品种——扁桃,建立了百亩扁桃引种试验基地,栽植、嫁接蒙特瑞、美森、佳美等3个品种3000多株,引种、示范成功后,可在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对于该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依托绿色苹果科普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苹果栽培管理配套技术”,每年受训果农达6000多人次,科学管理水平普遍提高,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特级果卖到50元一个,一级果10元一斤,亩产值近万元,带动了山区果品产业的发展;近两年县科协还与邢台市科协联合推广“先玉335”玉米良种1.8万多亩,并示范和推广“一穴一粒”玉米播种新技术,亩增产300斤以上,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

三、定期举办科普活动,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营造浓厚氛围

内邱县科协、团委、科技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教文体局、卫生局等30多个部门、群团组织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联合,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培训”、“科普大集”、“科技周”、“科技之冬”等一系列大型综合性科普活动,以农业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展出科普展板、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文艺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技知识,近三年来,每年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万余份,赠送科技图书6000余册、科普挂图500多套,开展义诊10余次,接受科普服务的群众达5万多人次。联合各乡镇科普协会在80多个村开展“科普影院进万家”活动,赠送科技光盘400多张,放映科普影片30多场次。

四、组建“科技服务团”,为农民输送科学知识开辟渠道

为使农民群众能够经常不断地享受到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在内邱县科协的领导下,精心组建了内邱县“科技服务团”。这一组织的成员由高等院校专家、县农林技术人员和乡土拔尖人才30余人组成,下设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林果生产三个服务分团。服务团成员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8名,充分体现了高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团”在县科协的领导和调度下,定期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采用多媒体理论培训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的方法,既满足了农民理论知识需求,又提高了农民技术操作水平。近年来,组织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0余期,下乡技术指导500余人次,发放农业科技资料3万余份,培训农民2万人次,培养农业技术骨干1000多名、科技致富带头人500多名,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永久型”的乡土人才。

五、编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培训教材,为满足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实际需求提供帮助

为了适合内邱农民百姓科技致富的需要,县科协一班人积极联合高校专家学者,以《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为指导,精心编写适合农民口味的科普读物,近年来,出版了《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一书,汇编了包括苹果、板栗、核桃、柿子、大枣等栽培技术在内的培训资料1万册,印发农业技术明白纸50余种。由于这些材料适应当地农民要求而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编写者还常常与当地农民群众密切接触,将文字材料现场解说给群众,使群众增强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效果,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农民群众的技术资料匮乏问题,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如,林果业是内邱县的近年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创造了年产果品上万吨、连续十余年无滞销的市场佳绩。全国闻名的富冈苹果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华名果的殊荣。而《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等书刊、资料对农民科学栽培和标准化种养管理果树功不可没。

六、组织农民外出考察,为打开农民科技致富的眼界创造机会

近几年来,内邱县科协多次组织农民群众和科技协成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大棚蔬菜、日本甜柿、大枣、核桃、食用菌等技术,农民考察团足迹遍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他们“周游”各地的目地既不在于山水风景,也不在于人文景观,而是当地优质农副产品的栽植、生产、加工与销售等。

内邱县科协组织的“农民专项考察”与一般性考察参观不同的是,他们更有针对性、更注重实效。考察费用一般由专业技术协会筹措并结合农民自费,资金使用效率高、农民学习非常认真,他们所到之处,对考察学习的东西,从头到尾都了解得十分仔细,怎样选种育苗,怎样施肥喷药,怎样收获加工,怎样储运销售,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这样学到的技术、知识直接运用于生产流通,很快就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外出考察开阔了农民发展经济的视野,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思路,不仅打开了致富之门,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内邱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内邱县从战略高度进行全面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健全发展机制,制定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在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的落实中,使农民科学素质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启示一: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前提

县委、县政府及县科协、科技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到,在农村人口占90%以上的内邱县,农民是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兴县的主力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都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当作日常重要工作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把农村科普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协调指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贯彻《科普法》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努力营造浓厚的农村科普工作氛围,使农民群众时时处处都置身于科普氛围的熏陶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启示二:建立健全工作组织体系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坚实保障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因此充分发挥科协的力量、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体系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内邱县各级各相关部门注重抓好农村科普组织、科普设施和科普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县级、乡镇科协组织和农村科普小组,重视发挥县级涉农学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科普职能,着力形成以县科协为龙头、以乡镇科普组织为枢纽、以各专业技术协会和村科普组织为基础的完善的农村科普体系,突出抓好“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建设,即建设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充分发挥村科普宣传员的作用,积极打造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平台。

启示三:以创新工作方式来吸引农民群众普遍参与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有力措施

农村科普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科普方式、手段、形式上推陈出新,上挡升级,强化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培育科普工作品牌。内邱县的“全国科普日”、“科技培训”、“科普大集”、“科技周”、“科技之冬”、“科技宣传周”、“科技服务团”、“科普长廊”等品牌科普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在县科协的积极引导下,“名牌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断得以强化,科普宣传的力度不断增强,效益不断提高。

启示四:加大科普投入力度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关健环节

内邱县在创建“河北省科技示范县”以来,认真按照《科普法》的要求,多方筹措科普经费并注重资金运用的效益和效率。除政府投入以来,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科普,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行业协会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农村科普活动提供捐赠和资助,使农村科普事业逐步形成多渠道投入的机制,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从而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

总之,近年来,内邱县认真贯彻《科普法》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以促进农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为重点,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在农民培训、惠农活动、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做出成绩,涌现出富冈集团的杨双牛、杨双魁,金风畜禽养殖公司的许风海,天意生态养殖能手王素花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带动和辐射了一大批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天蓝、水清、山绿、家美、人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负责人:师新乔

浅谈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篇12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 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 还要具有现代人的素质。新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化、知识经济网络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各种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使得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战略重点。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开发学生的潜能、创新思维和创造个性。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创新性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也是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 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 是制约创造性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 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 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方法僵死, 考试内容死板, 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 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认知主体, 是知识体系的主要构建者。教师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和发挥其创造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 协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从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并利用教学资源到最终进行教学评价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样教师将更加直接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促进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能率先完成教育观念的更新, 着眼于全球化时代的战略竞争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潜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特能, 特长”看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引导学生打破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 培养创新思维观念。每一个教师都应持有这种观点:我的学生一定富有创造性。这种创新性教育观念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一是能转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传统教育观念。二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四是能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 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注重培养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创新素质

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 不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所突破, 而是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改善, 应立足于校本教研。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 一方面要善于提炼自己的成功经验, 使之升华为一般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和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 并能推陈出新。与教书匠不同, 创新型教师能够用科学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力求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 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 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 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 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 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军,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 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 学习教育理论, 掌握科研方法, 参与科研实践, 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三、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革命”的严峻挑战, 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 形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 还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

当前, 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新特点就是知识正在以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大量新型的边缘学科往往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 学科间的相互综合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 只有这样的教师, 才能让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综合, 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塑造教师创新意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人的活动中, 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孔子曰:“不正其身, 如正人何!”学生不论是掌握知识、说明道理, 丰富情感、提高觉悟, 还是受到教育, 许多情况都不是自发的, 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 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 他在课堂内外, 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 都是给学生做出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曾这样描述过:“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的监督, 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 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 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 更加敏捷, 对于人生心理上多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 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模一切最细微的事情, 这点是应该记住的。”可见, 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目前,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机的社会转型时期, 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中, 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善、恶、是、非的识别比以前要困难得多。

进入21世纪, 科技日益发展, 人主体地位与作用一日剧增, 社会活动不仅以丰富知识为基石, 更以独立人格为前提, 以创新精神为动力, 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育人。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塑造优秀教师形象、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 塑造教师创新意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上一篇:环境监测项目管理下一篇:高校科研档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