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共11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1
摘 要:很多人认为语文学习的是汉字知识,是汉语文化,是口语表达的升华,是文化修养的基础。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语文教学,把希望寄托在语文课堂,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素质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对于文化底蕴的形成和个人气质修养的塑造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语文课堂上,我觉得如果能够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发起他们内心对文学的热爱,以此来提升自己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文化内涵,将会对他们整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影响,并会受益终身,是值得提倡的。下面,我阐述一下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以趣带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初步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如何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这个兴趣转化到学习中来,却是一个很发人深省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其实是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尤其是一些小的设计,会让他们立刻就精神起来,全神贯注地盯着教师,期待教师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这就让我更加信心百倍地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利用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段子,以及野史趣闻。如在学习《出师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问哪位学生看了《三国演义》,有一部分学生举手示意自己看过。我再问,谁看过《三国演义》的原著,这个时候举手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我知道他们也许听说过《三国演义》,有的可能是看过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有的可能是偶尔看了两集连续剧。这个时候,我就为他们讲了几则关于《三国演义》的小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耳朵,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听我在讲,这样不但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也有阅读这本名著的冲动。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会让学生情绪高涨,吸引他们进入到课堂情境中来,另一方面也会启发他们思考,活跃大脑细胞。所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很浓郁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可谓飞速发展,快的让我们有些跟不上步伐。当然,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为我所用,各种信息与媒介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的素材,成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和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氛围,知识量更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更容易被学生接收。所以有了这么多的好处,语文课堂当然少不了多媒体来助阵。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这首元曲小令是广为人之、广为传颂的千古名篇,可是如果只是单纯地读、念、背诵,以初中生小小的年纪,无法更深刻地理解当时作者的心情和当时的历史大时代背景。这个时候,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展示了。我首先伴着舒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讲述了宋末元初时期北方的情况:这个时候由于战乱,老百姓过得非常贫瘠,很多青壮年男子都上战场,背井离乡,是一个异常愁苦的年代。背景介绍完毕,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我找到了一幅沙画现场的视频,为学生播放,看看在艺术家的手中,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当伴随着朗朗诵读声中逐渐完成的沙画跃然眼前,学生眼前一亮,怎么可以有这么精彩的画面?此情此景,真的是惟妙惟肖,生动异常。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学习并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知道结果,学习本身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技巧都十分重要,有的学生只会自己硬背,虽然也会取得好成绩,可是这是刻板的笨方式,与那些巧学习、会学习的学生比起来,下的工夫和力气都太过庞大和费劲,因此我们不主张这样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和技巧,注重学习的过程和知识获取的过程,发现问题,找到方法,体验其中的乐趣。我觉得,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门技能,即终身学习的技能。这样,无论是什么年纪,无论是在哪里,都会成为可用的人才,为自己打下基础,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不可忽视课下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一些好的活动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启发,同时也会引导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例如,我会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河北卫视大型诗词节目《中华好诗词》,看看选手们在台上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也让他们对诗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都会让学生对于自身素质有强烈的提升欲望,想着让自己也变成那样有才华的人,无形之中就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热爱语文的兴趣,也会让他们从中受益,学习、模仿那些成功的人,变得谈吐有方,举止有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们要肩负起教育育人的重担。由于很多原因,学生也许不能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可是通过我们合理的引导,就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摸索经验,学习技巧,化为己用,这样能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也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和轻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2
1. 没能与其他科学知识整合。
作为理性知识的代表, 科学长时间以来都被看成是在感觉的经验中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 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将科学神化, 认为科学就是绝对的真理, 让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活动无法与客观世界本身相联系, 而人仅仅是绝对真理的一个容器而已。把对科学的这种不合理理解引伸到初中科学教育中, 就演变成了把初中科学教育课作为科学知识的普及课, 从而限制了初中生的思维, 制约了初中生的科学素质提升。初中科学教育课不能与其他相关的学科课程知识有效整合, 就导致了在科学教育课堂之上出现知识的重复性, 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 挤占了初中科学课堂进行科学探究的时间, 抹杀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热情, 导致学生探究科学的效率低下, 制约了初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2. 对教育资源关注不够。
科学课堂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由教师、学生与探究材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比较隐性的、动态的、对教育有积极作用的因素。这样的科学教育资源具有瞬时性、潜藏性, 不容易被识别、发现, 而且它将会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这样的科学教育资源, 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判别或适时地对其激活, 才会产生应有的教育意义或者意外的教育效果。然而, 在当前的初中科学教育课堂上, 教师仅依据自己对所教小节探究课的设计进行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 这往往是因为教师对科学课程资源的理解还没能打破传统的习惯, 因此, 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科学教育资源也没有被看到, 这也制约了初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3. 教学实质性开放程度低。
目前, 初中科学教育课堂中存在着两种现象:一是教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比较片面, 误认为“开放”就是“放开”, 造成课堂呈现一种探究不足而热闹有余的局面;二是由于教师唯恐课堂太乱, 因此就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 学生几乎没有生动、活泼的探索空间, 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过程也十分简略。在这种传统模式下所进行的实验, 得到的答案都是在预料之中的, 很难引起学生的发问意识以及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 制约了初中生的科学素质提升, 甚至造成学生在课堂实验中可能根本不会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就更谈不上了, 提高素质也就无从谈起了。
4. 在探究中忽视人文关怀。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忽视人文关怀的注入, 也会制约初中生科学素质的提升。因此, 如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就成了科学教育课堂中急需得到教师关注的问题。在现有的初中科学教育课堂中, 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增长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却过多地关注了探究的技术层面;忽视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探究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 却没能更好地对周围世界中的人的理解。其实, 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好似是向学生传递一种有价值的理念, 但如何唤醒学生内心的人文感悟跟情感体验、如何使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等还任重而道远。
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途径和方法
1. 坚持面向全体的思想,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减轻负担, 提高质量”的原则。其次, 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实情, 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 强调信息反馈, 注意信息处理, 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要求和学习量以及深度上要区别对待。再次, 优化教学组合, 提高课堂时间效价。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看, 应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技能活动等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组合, 并科学配置教学的各个要素, 以提高授课效率。
2. 创设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爱学。
由以教为重心转到以学为重心, 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发展能力为重心。在施教中, 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 运用情感的理智性、情境性来创立一种愉快、和谐的环境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迪思维,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例如, 可以从学生认为有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的事物入手, 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前, 笔者让学生观察室内有哪些用电器, 如何连接的, 路灯之间、双缸洗衣机的两缸是如何连接的。学生会因感到做的事很有实用意义而投入学习。同时, 还要增强教学民主气氛, 克服“我讲你听”或“我问你答”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形式, 发挥富于情感特征的课堂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 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重在培养能力, 促使学生善学。
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预习、自学、分析、思考, 让学生掌握主动权, 促使学生动脑,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观察、思考和质疑能力, 并且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强化思维练习;促使学生动手,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例如, 氢气的制取装置在科学实验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可设计探索性实验进行突破。笔者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以下问题: (1) 根据氢气的制取原理, 如何设计制取氢气的最简易装置? (2) 在实验中你碰到的问题是什么?强调反应停止了, 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锌粒有剩余, 酸用完了, 能随时添加酸液。 (3) 在操作实验中,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反应一直进行, 直到药品用完, 如何解决? (4) 用启普发生器演示实验过程, 原理是什么?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 激发学生的思维, 初步形成科学态度, 培养科学素养。
4. 注重探究教学。
首先,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建立新概念需要具体的表象作依托。而且学生在学习某一概念之前, 往往已形成生活概念, 这些建立在少量的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基础上的概念大都比较粗浅, 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在教学中, 即使教师反复强调清晰讲授, 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概念的含义, 但在分析问题时仍然可能以生活概念为依据进行思考, 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探究, 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 他们才会自学审视, 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 有真正意义的。其次, 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科学探索是从问题开始, 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探求科学奥妙的兴趣。例如, 用吸管吸饮料人人都会, 让一位学生在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插上吸管吸, 当学生头脑中产生“怎么会吸不上来”的问题时, 他们就已经开始探索了。最后, 探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内容。自然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本身, 还包括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自然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结合体。自然科学发展至今, 积累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 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贵财富, 应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体验和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学习科学探索方法, 以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探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 而且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有机结合, 都体现着科学方法的运用。因此, 教师要学会抓住时机,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 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 发挥创新性潜能。
三、总结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科学教育科目规定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认真探索, 科学课将不但是传播科学知识, 培养探究能力的主战场, 也将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素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3
一、抓主题,换标题
标题是文眼,好的标题揭示了文本的主要事件、说明对象、论题等。有些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有些则有揭示文章内涵的作用。在学生熟悉文本后通过让学生给文章切换一个篇名,从而达到检验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目的。笔者有次听到一位教师讲授《恐龙无处不在》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大家阅读完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这是一篇介绍恐龙生存状况的文章吗?
生:不是,是通过各大陆存在恐龙化石的事实,引出大陆漂移说这一理论的说明文。
师:原来这篇文章的题目与内容有些出入啊!甚至有些同学心底里会认为有些文不对题啊!如果让你重拟一个题目,你会怎样拟呢?
生:恐龙存活于每一个大陆的原因——大陆漂移说;恐龙化石——板块结构
师:大家可以对这两个标题给点评价。
生:我认为这两个标题拟得比较好,揭示了我们这一篇说明文的对象。
师:既然这样,那文中的这一标题有可取之处吗?
生:我认为这一题目拟得有趣味,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这位教师通过让学生以切换标题的教学形式达到了检验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因为重拟新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全面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过程,同时又是高度概括,提取文章信息能力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这
一教学活动中学会了阅读,学会了概括,同时也学会了评判。
二、抓主干,叙情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用概括文章主要情节(内容)或是口头复述故事情节等方式来进行。但是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得要领,在概括情节的过程中,未能牢牢抓住故事的主干,常为一些细节干扰,语言拖泥带水,听后让人不甚了了。有的则遗漏重要情节,丢三落四,叙述不完整。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听完后可请其他同学评价,指出不足和可取之处。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参加答案的修改,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后学会概括,学会去细节存主干,逐步提高自己对主要信息准确提炼的能力,同时也有效锻炼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三、抓线索,理思路
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住线索,理清文章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在研讨与练习中编者设计练习一:快速读课文,试把登月的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作简要解说。通过这一练习,学生理顺了以时间为线索的整个登月过程。还有《山市》中的研讨与练习: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这类思考题的设计,能较好帮助学生理顺作者行文思路,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抓设计,巧设问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效果,教师要挖掘自己的教育智慧。精巧的设计和巧妙的设问,将会大大增进学生学习的趣味。有位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接下来,他提出了这些问题:假如要给一个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述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些精彩的片段?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阅读,这些问题设置无疑要让学生认真反复阅读片段,反复阅读课文,从而理清文脉,抓住重点,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进而达到提高整体感知效果的目的。
我相信,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效果是大有裨益的。◆(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教育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4
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心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
关 键 词:视唱练耳 听觉 节奏 音调 旋律 速度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学中出现了只重视专业课,如:声乐、器乐、舞蹈等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科目,而忽视在社会上不容易显示出“成绩”的视唱练耳等基础技能课的现象。教师认为视唱练耳不实惠,显得没出息,没有成就感,好多人不愿意教。学生认为学习视唱练耳没劲,枯燥无味,不如其他科目有意思,大多数人不愿意学。从而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整体素质下降。音乐院校的学生除了少数天生素质较好的学生在声乐、器乐、舞蹈方面成绩较好外,大多数同学成绩平平,毫无建树。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没有学好基础技能课——视唱练耳。笔者认为,学好视唱练耳是学好一切音乐课的基础,是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当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条件,更是促使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
视唱练耳对音乐院校的学生以及所有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一般是由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从事这方面基础教育的专门人员来辅导和训练的。
视唱练耳教学包括视唱读谱能力和音乐听觉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绝不能机械地从字面上将视唱练耳理解为单纯地唱唱谱、听听音。简单地说,视唱练耳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严格的技能训练,能够准确地阅读乐谱和理解乐谱的内涵,能够运用训练有素的内在听觉在心中展现音乐的形象并根据这个形象去表现音乐;同时,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想象力。因此,视唱练耳教师应该精通乐理、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理论知识,拥有音乐实践经验和音乐修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和良好的钢琴键盘基础。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视唱练耳教师通常是由获得作曲、钢琴双学位的人士担任的。
20世纪代末30年代初,我国几位留学法国归来的音乐家将视唱练耳传入我国,他们是唐学咏、马思聪、陈洪。据了解,这几位音乐家留学法国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视唱练耳这个词,到法国之后才懂得:要想学好音乐,必须学好视唱练耳。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一、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知道,不论歌唱或演奏乐器,都离不开人的内心听觉,在演奏(唱)实践中,音乐听觉基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音调、节奏、音质、音色、乐句组织、整体结构等。完整的音乐听觉应该体现对这六个方面的整体感受力和想象力。感受力是接受外来音响、色彩、情绪的效果之后为之感动而产生共鸣,并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消化。而想象力则是内心听觉的体现,也就是演奏(唱)之前对各个因素如何表现出来的构想。我们首先要对将要演奏的乐曲进行整体的构思,如风格、情绪、形象等,然后再到个别的表现因素,如音调、力度、色彩、速度等。这其中不但要有细致分析形成理智概念,而且还要有感性概念,即内心听觉里已经感觉和听到应发出的声音,包括色彩、情绪、力度等,再用这样一种内心所构造的声音画面去引导自己的演奏(唱)。由于有了目标增加了演奏者的兴趣,因此它是一种艺术的创造。音乐内心听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严格的视唱练耳训练得到的,如听音、视唱、记谱节奏等,并要求我们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的习惯或能力。多听、带有分析地听,多唱(包括内心的歌唱)、有表现力地唱,将有助于内心听觉的发展。当看到谱子时,要放声唱出来,把各种表情、风格等因素都尽量加以表现,脑海中就闪出应该发出的声音效果,这就是内心听觉发挥的作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视唱练耳。
二、视唱练耳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永恒课题。视唱练耳是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手段之一。音乐具有非具象性、模糊性,这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任何创造都需要一定的素材,如若学生对音乐知识一无所知,音乐创新从何谈起!如若学生连音符都不能辨认、不会唱,不理解节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不懂得强弱拍,不懂不同节拍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听不准基本的音高,辨不清声音的协和与不协和等等,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所有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中视唱练耳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视唱练耳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音乐的想象能力是由音乐的联想能力与想象力组成,是大脑把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进行重新加工与组织的能力。没有高度的音乐想象,就谈不上音乐创作。而大脑中以往记忆的音乐形象大多数是视唱练耳的教学不断积累得到的。比如:视唱练耳中我们要练习大量的.曲目、旋律片断等,练习听记单音、双音、和弦音,其中也包括二声部、三声部以及多声部的视唱练习,听记不同旋律,进行音高、节奏、节拍、力度、“调感”等方面的训练。这些都为我们培养音乐想象力打下了基础。
四、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听音记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听音记谱是包括音准、节奏、时值、拍号调式、调性等多方面内容的系统性的综合训练,具有较大的难度,学生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锻炼,不断总结,不断记忆,展开想象,才能完成记谱任务,丰富音乐知识,从而培养锻炼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搞好视唱练耳教学呢?
首先,让大家认识视唱练耳的重要意义,按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严格训练,力争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其次,针对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各地音乐院校的设备、师资还不能很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我们应鼓励广大同学进行自我训练。再次,应加强旋律训练。具体的视唱训练归根结底是旋律的训练,而旋律则是由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等因素相结合,由许多独立音所组成。旋律各方面的训练是视唱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应进行音准的训练,它是视唱练习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进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节拍训练,节拍用强和弱的关系将音乐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要确立强拍的位置,明确节拍拍号的种类,用手划出固定的节拍图式进行练习;进行力度训练,视唱之所以能够得到完整的体现,与力度的变化情感的表露是分不开的。它是乐句之间、段落之间进行对比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种标记的表情记号,无论是单声部视唱,还是多声部视唱,在练习过程中应十分仔细地对待,避免死板、“喊唱”,将其风格、韵味、内涵、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进行“调感”训练,即调式、调性方面的训练,无论在民族的各种调式中还是在西洋大小调式中,都存在有稳定和不稳定的音级,它们之间的倾向性决定了各个不同调式的特征,所以在视唱时,应明确哪些是稳定音级,哪些是不稳定音级,这样才能找准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从而去判断视唱的调式与调性。同时还要把好听音训练这一关。听音记谱具有较大的难度,我们要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不妨分三步进行:一是单项练习,初次接触听音记谱训练时,绝大部分学生有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出现,因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教师必须分散训练内容,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和听辨节拍、听辨时值的能力及音准概念。二是提示性综合训练。单项训练虽不复杂,但较抽象和枯燥,教师在学生具备了基本节奏感、掌握了常见的概念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揭示,一般为听记内容的难点。三是综合训练,有了第二阶段的扎实训练基础后,就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听音记谱的练习了。
数学教育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篇5
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出发,把数学教育的改革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使数学教育在 提高学生素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 养,也同样担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多项任务。
一、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的重要作用
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决定了通过数学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数学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基础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变化,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和内容 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改革中,如何使数学教育的内容更适合未来人才素 质的要求,是一个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学科。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决定了数学这门学科在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 作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还应该进一步研究数学教学 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3.数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着特殊的意义。
现在社会信息的快速增长、科技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益加剧,要求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文化基础 ,而且还有敏锐的思考力、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适应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要通过多种渠 道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数学无疑是培养学生这些心理品质的最好的学科之一。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数 学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学会许多重要的思考方法。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 题,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品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特别是那些需要学生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 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进行数学教育改革
数学教育的改革要超越数学学科本身的限制,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从整体上思考数学教育内容、方法 等一系列改革。
1.完善课程内容。
建国以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经过几次较大的修改,可以说从总体上基本符合社会的要求,但是从 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高标准出发,数学教材的结构、要求和具体的内容还应该作进一 步的改革和完善。从总的说应该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和改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一是体现或渗 透现代化的内容。
数学教育的大众化、生活化,这是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我们希望培养和造就更多数学家,但是 基础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数学家,而是使未来的每一个公民接受必需的、有用的、能够 学会的数学。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的原型是具体的,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用具体 的事物、具体的情境表示出来,由具体到抽象、由学生生活实际中的事物出发,就会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不 是那样神秘、那么遥远。
教学内容中体现大众的数学、生活的数学,就要对数学的教材结构进行调整。要进一步精简繁难的内容, 适当地引入具体的内容,贴近生活的内容。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工具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在 生活实际中需要计算的时候,人们更多地是用到估算和简单的计算,而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借助于计算器和计 算机等计算工具来完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关计算的内容应该作进一步的调整。学生要掌握计算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遇到一个具体问题要知道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6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过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此项工作也为广大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所接受。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各校都能处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我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同仁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的自觉性。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需要。八十年代以来,也把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是把心理素质培养作为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中学德育大纲》也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经验交流会上讲过:“提倡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其本质是要按照党和国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政策的要求,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四有新人’。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要求,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多年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实现我校“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以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为基础”。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ww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7
一、创设情境, 诱导质疑, 提高学生智力素质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结合教学内容, 积极创设思维情境, 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判断推理, 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 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
如:我在教《三角形的面积》时, 先让学生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然后分小组操作讨论, 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进行重叠、拼接。通过实验, 同学们得出结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 (或钝角三角形) 可以拼成一个平行边形。最终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高÷2。
这样,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 思维十分活跃, 既学到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同时又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智力素质得到了提高。
二、结合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平时我注意通过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教学史,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的唯物思想和辩证观点, 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教学常规训练,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扎实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让学生量出1分、1角、1元三个大小不同硬币的圆的周长和直径, 并算出它们的商, 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和观察分析, 体会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然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所做的伟大贡献,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这样, 既可使学生体会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又可以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三、赞美肯定、激发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内部活动, 是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 学生主动参与、充满激情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醒他们的情感, 发展他们的个性, 锻炼他们的意志,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如练习题:修一段600米的公路, 计划20天修完, 实际前6天就修了全长的3/8, 照这样计算, 实际修完这段公路需几天?
学生中出现以下解法:
对于这些解法, 我先是肯定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给予鼓励, 接着让他们说出解题思路和理由。然后让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并进行评定, 充当小老师。
这样, 既促使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又能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全面同步的。所以, 小学数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要熟知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特点, 正确对待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 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 制定切实可行的强化性教学目标, 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 使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起点, 鼓励学生沿着阶梯尽力向上攀登, 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发展。
如:学生学完乘法运算定律后, 让他们用简便方法计算:125×32×25。学习中上等的同学可动笔计算, 学习差的、还不会做的同学可先算这几道题:⑴125×8⑵25×4⑶76×25×4。经过铺垫后, 全体学生均能计算该题目。
又如:一节“工程应用题”的练习课,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练习:“一段公路长800米, 甲队单独修2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10天完成, __________?”让学生补充问题并加以解答。当学生提出“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米”“两队合修几天可以修完 (用两种方法解答) ”等基本问题并解答之后, 学生又提出一些较有挑战性的问题, 如:“甲队修完这段公路的1/4后, 余下的由乙队来修, 几天可以修完?”“甲队修2天后, 乙队加入合修, 还要几天可以修完?”等等。我所预定的一些工程问题, 学生都提出并解决了。
正当我准备出示下一道练习题时, 又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甲、乙两队所用的时间的比是多少?工作效率的比又是多少?”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非常有价值, 因此改变了原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当学生得出时间的比为1∶2, 而工作效率的比是2∶1时, 学生探索热情高涨, 对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关系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素质;中学生
一、努力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重视课堂教学的契机——抓好入学关
初中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相比,所讲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具深奥性、抽象性。因此学生在心理上便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学习现状表明学生多感觉数学学习难,而或焦虑,或悲愁,或紧张,或恐惧,或失去信心……这一切,无疑为数学教学带来了阻力和障碍。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好课堂教学的开始——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是使学生能够积极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有利契机。多年来,笔者力求做到:导课引人入胜,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情绪,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抛去自己的烦恼与不快,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信步于讲台之上,满面春风地向学生讲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或溫故知新,或抛砖引玉,或设题争论,或开门见山……抓住学生的心理,快速组织学生进入课堂之中;而对于个别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快情绪,从不怒色于脸、眉之上,更不做过急评价。所以,从心理上把学生引进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二、及时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抓好授课关
教学本来是一项心理互动的双边活动。如果是单方面的意愿,或者只是教师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其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戏的编导,而不应是演员。因此,在教学的中心环节——揭示知识规律的内在关系上,教师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心中,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知道他们在思什么,能够问什么,必须对学生察言观色,不断调控他们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反映出的各种情绪如坐姿、神态等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合理恰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将为课堂教学充实活力。多年来,笔者力求做到传授知识从学生心理入手,时时激发学生对知识多问为什么,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把解决认知困惑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习能力——抓好导学关
心病需要心药医。数学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学生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只有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合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心理障碍或者矛盾,学生才能喜欢并能学好他们想学的学科。教师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认识,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启发与引导,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学习上,笔者坚持了三个原则。
1.尊重学生的原则
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认识会时时向教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当讲解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时,有的学生提的问题会过偏,而有的学生也会因理解不清有烦躁情绪出现,这时教师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的言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呵护他们的人格。
2.给予“自由”的原则
自由指学生在听课中要求教师给予自己主动思考的时间。特别是对那些思维能力较慢的学生来讲,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思考理解不能与教师的讲解同步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此时,教师要放慢讲解的速度,在教学环节中排出思考练习和巩固知识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激活思维的火花,发挥主动创新的动机,增强解题技能。
3.协同发展的原则
在教学中师生要协调一致,双向互动,不可一厢情愿地以某种手段施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的学法。例如,在讲授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时,笔者将知识归类总结,把每类型的解题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都一一向学生讲明白。这样,学生便记忆有方,掌握有法,同时还主动提出自己思维方式的独到之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学生把工夫下在课堂上,对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和练习题中的“必做”和“选做”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觉自愿地去完成。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篇9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质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培养锻炼几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芷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艺术的.鉴赏水平,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中学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注重语文课的重要地位,注重语言训练,语文素质的内化和文道结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把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落到实处.
作 者:郑义均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青溪中学,贵州,遵义,563312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32)分类号:H09关键词:提商 农卡寸中学生 语文素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10
内容提要:“浅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一文是指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演唱,音乐创编活动等音乐课堂学习中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形式有学生自己与自己合作;师生合作;合作对子、小组合作等。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合作学习 学生 合作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合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21世纪的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意识与能力。大到国家、地区之间,小到单位、个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必须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现在的小学生就是将来社会的人才群体。学校是培养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最好摇篮,学校也多创设一些机会来培养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落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今的中国社会,学龄阶段的绝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没有任何的学习方法,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现行一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较明显地存在着这个问题,每个孩子都是唯我独尊,不知道怎样与他人交往、合作。国家进行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讲到音乐课程有社会交往的价值: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实施的方法与过程中指出:“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我认为应遵循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孩子们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教育并得到锻炼,而且又能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理论依据
1、师生互动原则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的反思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它还涉及诸如单向型互动、多向型互动、成员型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性,是一种复合活动。在音乐小组学习中,不仅学生间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间更应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当学生在音乐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回了解每个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是不是每个组里的每个队员都积极地参与活动了;小组里的队员分工是否明确;哪个组在合作学习时碰到了困难了,需要教师帮忙解决一下问题;在合作过程中,质量是否过关等等情况都需要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和引导。
2、参与性原则
在音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要有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方法等,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贯彻参与原则进行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活动的主角而不只是观众,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教师应为学生的参与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把学生从那种听讲式、没有多少移动余地的座位中解放出来。不仅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师更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学会和孩子一起合作学习,让自己成为学习的好朋友。在课堂上你是孩子王,孩子跟着你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活动。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当好一位小学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所以让自己变得像个孩子,学会象孩子一样活泼可爱的性格。用孩子一样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富有童真的演唱,富有童真的舞蹈,孩子定会情不自禁与你一起唱歌、跳舞。孩子想:“老师都不怕难为情,和我们一样,那我也不用难为情和害怕。”孩子会自然、大胆地上来表演,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
3、激励评价原则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与传统教学也有很大不同。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音乐课堂中的评价要做到公正公平,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根据每次的教学内容,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保证学习内容的质量。根据孩子的心理,制定一些些富有童趣的评价方案,促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
首先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分组。教师按学生的特长,接受能力快慢等程度进行分组。如:每组里都包含接受能力快、中、慢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小组工作的分工,好队员可以带动接受能力慢的队员,提高学习效率。尽量把每组的人员安排均匀,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学习和竞争。
(一)在感受与鉴赏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每个孩子对音乐的感受都不一样。许多孩子在欣赏音乐时情感的体验比较单一,想象力不够丰富。通过合作欣赏音乐,能使孩子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情绪与内容,通过体验交流,丰富孩子对音乐内容的想象。
多种感官合作体验:让听觉、视觉、动觉积极合作来欣赏音乐。给孩子明确的要求:在欣赏音乐时,让耳朵和身体语言、脸部表情合作。例如:在欣赏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或进教室时,让孩子耳朵听音乐,并让他自己的脚步与音乐节拍相吻合。对不同速度的音乐,能用走路表现出来。欣赏不同情绪的音乐时,能用不同的脸部表情来表现或身体语言来表达。孩子在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时,教师也一样要参与,对孩子表现不够时,及时给予提醒。与自己合作欣赏音乐,孩子体会的音乐情绪和内容会比较单一。
小组合作欣赏时,教师给学生明确的要求:音乐情绪表演到位;创作表演的内容符合音乐内容;每个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合作默契等要求。在欣赏舞曲时,让孩子选择自己最要好的一些朋友来一起跳舞,要求合牢音乐节拍和情绪。在欣赏摇篮曲时,孩子选择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来表演摇篮和宝宝,合上音乐节拍和情绪。在欣赏有故事情节的音乐时,能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表演。如:欣赏《三只小猪》时,让孩子分不同角色来合作表演。老大、老
二、老
三、农夫、猪妈妈、大灰狼等角色,分别让一个孩子来担任,并负责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们练习时,教师要巡回了解学生合作情况,并积极地指导。合作表演时,要求表演情绪到位,合作默契。欣赏还涉及到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在欣赏听《铁匠波尔卡》,学生用手表演音响震动波来感受音乐的力度和情感。强调亲身体验感受,学生说说对乐曲的感受和对音乐的想象。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创编劳动节奏。然后分组练习。最后看老师指挥分三组进行合作表演。通过聆听和亲身实践感受乐曲中铁匠欢快劳动的情绪。
当孩子合作欣赏完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组织富有童趣的评价。对孩子在表情、表演技能、合作默契、富有想象地表演等方面给予有情感地评价,对小组进行集体奖励。及时到位而富有童趣的评价有利于孩子积极地参与和欣赏水平的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每个孩子基本上都会与自己合作或与其他孩子合作来欣赏音乐。并且从合作表演欣赏中丰富了孩子情感的多种体验,也丰富了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内容。
(二)在演唱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演唱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不管是齐唱、合唱,都需要积极地合作,不会合作,就不能很好表现整个艺术作品。音乐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在齐唱学习时,学生学唱歌曲容易喊叫,音色不统一,容易跑调。五年级一个班,四年级我刚接班时,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唱歌跑调。当时我觉得很奇怪。用各种方法训练他们歌唱的音准,两个月下来效果不大。我开始观察他们歌唱的表情和眼神。发现他们唱歌毫无表情,嘴巴机械似的一张一合,眼神呆板。我告诉他们,学唱歌比其它功课要难得多,不是只开嘴巴就行了,它涉及到各方面积极地合作。结果当堂课的效果就好了很多,跑调现象马上得到了改善。要唱出整齐而优美的歌声,首先请学生让自己的耳朵、大脑、气息、眼睛、眉毛、笑肌、积极地合作。耳朵听音乐伴奏,轻声的演唱,让自己唱歌不跑调。其次,听自己演唱出的歌声和其他同学的歌声,是否统一和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个班级跑调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基本达到不跑调,音色统一而优美。
在唱出整齐优美的歌声后,听伴奏一边唱歌曲一边加身体乐器伴奏,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伴奏(做到耳、嘴、大脑和身体的其它部位合作),尤其是让自己的眼睛说话。接着我让孩子和同桌合作。我请孩子听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再加身体乐器伴奏或简单动作表演,伴奏和表演必须是和同桌合作完成的。例如:在表演唱歌曲《理发师》时,分两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编创动作表演歌曲,怎样的理发师最受顾客欢迎,怎样的顾客是一个文明礼貌的顾客,有歌唱和表演表现出来。通过创编活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合作能力。通过合作表演唱,体会歌曲欢快的情绪。体会劳动是幸福的、光荣的。两人合作会了,可以在小组里展开合作。在学唱歌曲《小红帽》时,在学会了歌曲之后,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表演。教师表演大灰狼,一位学生表演小红帽,一位学生表演小红帽的外婆,一位学生表演猎人。教师边表演边说旁白,其他几位学生就根据旁白做生动的表演。之后展开四人小组表演,在表演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唱着《小红帽》这首歌曲做背景音乐,教师在旁边说旁白。分角色表演时必须做到分工明确、合作默契,表演情节符合音乐的情绪等要求。又如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时,在学生学会唱歌曲之后,分小组练唱并表演,要求演唱歌曲时声音整齐,表演动作必须有集体一起完成的动作,从歌声和表演中都要体现出幸福、快乐、团结等因素。最后可以让组与组合作表演唱。在孩子学唱《放牛歌》时,我请孩子在歌曲“间奏”的地方加拍手节奏;在每句有歌词的最前面敲击三角铁;在有歌词的每小节重拍的地方加碰铃。分别学会这三种伴奏,再分组合作表演唱。
课堂合唱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选声部和合作伙伴,四人一组,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适当调整,请歌唱能力强的学生带一个接受能力慢的合作伙伴,发扬团结互助精神。要考好合唱成绩,合作的四个人必须唱得一样好,否则双方成绩都上不去。这也促使他们相互合作。
合作好音准、节奏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学生都要熟唱歌曲的高低声部。这也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练习时注意听出自己和对方的音准和节奏是否准确,并及时相互纠正对方的音准与节奏。还有一点要做到“心唱乐谱嘴唱歌词”,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音准与节奏。合作好音色就要相互纠正对方的歌唱方法。练唱时注意用耳朵听四个人的音色是否和谐,用眼睛看对方的歌唱状态,不好的马上相互纠正。
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内容结合艺术形象对歌曲进行速度、音色、力度、情感等方面进行艺术处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艺术处理进行评价、补充。最后学生和指挥合作,看老师的脸部表情、手势演唱。
(三)在器乐演奏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器乐演奏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不管是齐奏、合奏音乐学习,都需要积极地合作,不会合作,就不能很好表现整个艺术作品。器乐齐奏是器乐的一种演奏形式,学生演奏时,要求情绪把握要准确,速度力度要均衡。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提出一个比独奏时更高的要求,既要顾及自己的演奏,更要兼顾到同伴的演奏。开始时,有些个性强的学生会不顾别人,按自己独奏时的情绪力度演奏,使整个演奏变得乱糟糟的。
器乐齐奏教学时,教师按学生器乐演奏的能力分四人合作小组,每个组都有能力强、中、弱三类学生。首先,学生唱会乐曲旋律,画出每个乐谱的音符时值。接着教师讲解演奏技法。教师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巡回指导。学生集体反馈学习效果。集体演奏时,请学生注意在速度、音量、情感等方面积极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吹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自己组里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吹奏有困难的同学。考核时,小组成员一起考核,教师根据整组的演奏情况打分,合作小组成员的成绩都一样。为了提高整组的成绩,能力强的队员势必要帮助自己组里能力弱的学生,这样即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所以说,这样的合作教学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与完善的性格,有着很大的作用。
合奏是器乐一种最常见的演奏形式,合奏能力也是器乐演奏技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合奏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节奏错乱、声部进声不齐、错音等现象,可以通过让学生倾听正确配合产生的良好音响与配合失误造成的音响缺憾两种不同的合奏效果,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合作的重要性。在有了初步的和声感后,可以对各声部的力度、速度,呼吸等有更明确的要求。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在合奏中,每个声部为了能更好的表现自己,都应积极与其他声部配合,力求完美和谐。
在学习演奏二声部乐曲时,教师安排四人合作小组,请能力强的学生带一个接受能力慢的合作伙伴,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合作好音准、节奏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学生都要熟唱高低声部。在练习时注意听出自己和对方的音准和节奏是否准确,并及时相互纠正对方的音准与节奏。还有一点要做到像“歌唱一样演奏”,有利于演奏者更好地把握音准与节奏。学生根据歌曲的风格、内容结合艺术形象对歌曲进行速度、音色、力度、情感等方面进行艺术处理。教师根据学生的艺术处理进行评价、补充。最后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奏。
考核二声部器乐曲时,合作小组成员一起演奏,如果有一个声部合作不好,四人的成绩一样,都不能得到好成绩。如果要往上提升,就再次练习,挑战。为了提高整组的成绩,能力强的队员势必要帮助自己组里能力弱的学生。
经过齐唱、合唱、齐奏、合奏教学,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演唱、演奏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乐施、团结的精神,增加了团体意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音乐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在音乐创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音乐新课程教才跟旧教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有一项就是每一课都有创编活动。有很多孩子不会创编,也不知道怎么编,很多创编活动需要合作学习,而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与他人合作。这些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努力培养孩子合作学习方式。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不一样,合作创编活动,思维会更开阔,创造的点子会更多,更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
在合作创编活动时,要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和合作内容,充分保证每个孩子积极参与,有事可做,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教师自己要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学生不知道如何展开创编活动时,教师做示范给予充分的启发。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 篇11
【关键词】创新意识 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 公共教学
一、在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江泽民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都证明了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知识的更新,而更新的源泉则是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只靠知识的传授很难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时促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地位,继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内在要求。
2.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是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我国提倡“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也就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一种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教与学相互分离。师生互动较少,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在这样教学模式影响下,中国的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对老师的讲授多数是听后死记硬背。正反映了我国学生质疑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究其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陈旧,对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独立思维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
2.教师缺少对创新意识的重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教师缺少创新观念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总是和中规中矩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一些学生的标新立异的行为往往持否定态度,不能理解和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不能理解富有创新力的学生的新颖的、想象性的、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客观看待学生有时出现的离轨行为。
3.学校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重视
传统的教育重视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操作或者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培养出来的是操作能手,更多的是这样的学生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是开创性不足,校领导,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校领导要目光远大、身先士卒,要不断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敢于挑战。要把握机遇,大胆带领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在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
1.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有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对高职教育来说,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特色、优结构的师资队伍,更是发展的关键。由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承担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授课的过程中提倡学生的质疑精神,继而培养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最高表现。对高职学生而言,要树立远大理想,有崇高志向,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苦练实践技能。
3.充分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在入学的时候程度和其他高等院校有区别,但这多数是学习习惯和个性造成的,在智力等发面和其他高等院校并无区别,相反这些学生,有很多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体和智力各具特点,智力是多方面的,表现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判断一个学生的聪明与否的标准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教育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内容、标准、方法和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论文】推荐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11-10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论文06-04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07-28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05-18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11-30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论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