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4-05-26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精选11篇)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1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

【内容提要】

小学语文复习注重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还课与学生,建立高效课堂,让复习成为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复习时,教师应做到对生负责,系统复习;还课与生,宏观调控;寓教于乐,激发潜能;重学困生,重拾自信。

【关 键 词】

语文核心素养 系统复习宏观调控 寓教于乐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小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既比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底蕴。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所以,复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还课与学生,建立高效课堂,让复习成为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捷径,致力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对生负责,系统复习

在当前“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的谬论影响下,许多老师只注重指导学生复习考试的重点,而忘了小学是奠定基础的阶段,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才能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生,没有后顾之忧。所以在毕业前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语文知识,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1、“学而时习之”,提前复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醒世人,学过的知识,应常常温习,教师每学完一课,一个单元和学期中段,都应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这也运用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期末复习时,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了,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古诗词,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都是复习的难点,应该组织学习提前复习,要求学生自己拟定计划,在小学最后一学年,分阶段复习古诗词,名言警句,平时小组内互查评比,毕业复习时,进行统一的检测,这样更有效地分配复习内容,时间,学生不会在总复习时手忙脚乱,因为已经把大量的复习任务提前完成了。

2、“温故而知新”,综合复习

毕业复习应扣紧《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充分落实所要达标的系统知识,学习水平和基本能力,做到心中有标,复习有序,训练有法,教学有序。

到了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把小学低段学习的知识“物归原主”,忘得所剩无几,所以,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拼音到字、词、句、篇温习一次,“温故而知新”边系统复习,边分类整理,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还课与生,宏观调控 毕业复习,不仅复习知识点,还要复习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六年的学习经验,分析、整理、汇总复习重点,发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如复习生字,“请你看看听写本,检测卷等资料,整理出自己的易错的字词,包括多音字、形近字等难点”;复习课文,“如果你是出题人,你会抓住哪些重点来出题?你觉得这个单元的难点是什么?”;复习作文,“你最欣赏自己哪篇习作?觉得哪篇习作需如何改进?请修改习作后,制作自己的毕业习作集,与同学们共赏”……这样的复习课,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学生合作探究时,可以“取人所长,补己所短。”

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重点和难点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给学生以“开放的课堂、交流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这样,学生有充分、自立的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体,因而愿学、会学、乐学,体会到探究知识,收获学法的乐趣。

三、寓教于乐,激发潜能

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动精彩的,老师用有趣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丰富多彩的语文复习性的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激活学生的潜能。

例如,我们复习了字词部分,可以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找出较为薄弱的环节,选出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份“宝物”——检测题,进行一场“寻宝闯关”的游戏,当学生在书包、课本或资料袋等处找出“宝物”时,就迫不及待地投身于“闯关”之中,哪还有一丝的厌倦,连平时最“懒羊羊”的学困生,都饶有兴味地闯关,想成功地解开宝藏。

毕业复习到中后段,学生常会显露疲态,课堂上昏昏欲睡。这时,老师可以来一场“最强大脑”的游戏,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记住知识点,随着老是翻动书页,学生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脑子快速地旋转,都想以最快的速度记牢,成为最强者。当有些并不显山露水的学生,准确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时,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那种自豪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常会有学生关:“老师,再玩一次‘最强大脑’,好吗?”

学生在玩中学,学玩同步,适应孩子的天性,还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加强了学生的认知需要,唤起内部的智力潜能。

四、重学困生,重拾自信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能力及知识水平不同,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富有个性的过程,他们对教师传授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是有差异性的。教师更要关注是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与同学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自信心,容易自暴自弃。所以,老师首先应从生活、学习上关心他们,多鼓励他们,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训练,不断地肯定、表扬,让他们重拾信息。

我们班有个孩子,是五年级时的插班生,由于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多由老人照顾,性格叛逆,学习态度散漫,各科常亮红灯,我先细心地观察他,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他的喜好入手,取得他信任之后,再激励他好好学习,只要他有点滴进步,就立即赞许。他上课渐渐专注起来,还能积极举手,成绩也有了起色,到了毕业复习,我专门为他“私人订制”复习大餐。从生字词到阅读、习作,一步步地耐心辅导,当他毕业模拟考成绩不理想很沮丧时,我还是继续鼓励他不要放弃,相信他一定能行,与他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根据他的弱项再加以训练,毕业考,他取得了八十分的好成绩,他在毕业留言中写道:“老师,谢谢您对我的不离不弃,让我重拾自信。”所以,核心素养,最终仍然要回归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点上,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素养”就是平常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的毕业复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采取多形式的学习,促进学生习得高效的复习方法,为初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毕业考,我班的学生以全区语文统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为小学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正是以生为本,高效复习的成功体现。

【参考文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维主编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瑞珍主编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2

一、迁移性问题,由此及彼

人类文明的发展源于对知识的不断接受批判、创新和超越。批判性思维理论强调要敢于质疑、探究,厘清事实的真相,不盲目迷信权威,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意义重大。笔者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设计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由此及彼,比较延伸,合理推测,大胆猜想,在对比中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合理的结论。

在《雨巷》一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这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朦胧、凄凉的现代诗,感知这首诗的意象。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问题:诗人用雨巷、颓墙、丁香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绪?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有的认为雨巷又长又寂寥,雨巷中的人孤寂、惆怅,这些意境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精神上的痛苦;有的则认为丁香美丽、芬芳,在雨中含苞待放,诗人想要诉说的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的认为雨巷、颓墙、丁香一样的姑娘、“我”处在江南迷茫、凄凉的烟雨这些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孤寂、忧伤的心境和追求美好事物时因不得而失望的痛苦……可以说,学生们都抓住了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联,巧妙联想迁移,体会到诗人彷徨、失望、痛苦却又执着追求的情感。

提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学会了迁移,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将以往储备的知识、技能迁移到课堂中来,对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个性化问题,与众不同

语文新课标一个突出的理念就是把科学探究式教学作为关键环节。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需要创新,问题的设计同样需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延伸思考,从而提出独具个性的观点。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假设,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思维定势,跳出常规思维的圈子,换位思考,学会反思,提出独到见解。

执教《我与地坛》一课,我在学生把握文章大意之后设计问题:你怎么看待“我”对母亲的愧疚?一个学生这样说到,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最张狂的年纪却成为残疾人,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不能向别人抱怨,也不能向命运呐喊,唯一可以依赖和发泄的对象就是自己的母亲。当自己终于走出阴影时却发现母亲早已因为“我”操心而头发斑白,身体每况愈下。“我”知道自己不幸,更理解了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可是母亲却离“我”而去了,“我”对自己的母亲满怀愧疚之情。另一个学生则认为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愧疚,更多的是遗憾。“我”作为母亲的儿子,想要成为母亲的骄傲,但是因为个人遭遇却只能带给母亲痛苦,这种矛盾让“我”无比痛苦、遗憾。

在读通文本之后,抛出个性化问题,学生们的回答不拘一格,但都透着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和深刻感悟,这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三、归纳式问题,升华认知

归纳式问题就是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回顾、总结,阐发自己对文本的总体感受,让个体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一篇课文学习即将结束时提出此类问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总结归纳,借此更加深入文本,更加全面、深刻的体悟人物精神品格,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课的教学中,首先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疏通大意。在归纳总结中,引导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鉴赏作品:“你眼中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学生们很积极,自己开始汇总资料,从多角度归纳,有的学生说,我品读《声声慢·寻寻觅觅》,读到了词人的孤寂、无奈和愁郁,也读到了作者一个人的难捱和无助,李清照不愧为女中豪杰。有的学生说,《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为一首典型的婉约词,向我们传达了作者历经国破家亡,丈夫去世,自己一人孤寂漂泊的凄凉伤感,以花寄情,以雨传意,“词中花魁”名不虚传。还有学生这样总结,《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手法非常引人注目,开篇即用叠字细细的诉说悲痛心情,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全词情景交融,晚风、飞雁、黄花、细雨、梧桐,绘成了一幅凄凉的秋色图……学生们在这样的归纳中对作品、作者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归纳是一个整理文章思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挖掘思维深度的过程。站在全局用批判性思维看问题,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更深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比较型问题,引导发散

比较、对比、互文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笔者特意设计出比较型问题,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进行思辨,进而产生“合理”的解释。

在《辛德勒名单》(节选)一课的教学中,在解读辛德勒的形象时,学生意识到与之前学过的正面人物不同,辛德勒是一个投机商人,他好色也贪婪,甚至是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了1000多名犹太人,我们能原谅他吗?历史应该宽恕他吗?有的说,不能原谅,他利用犹太人这种廉价劳动力为自己服务,为自己谋利,只是后来不满意纳粹的做法,才救了这些人;有的则说,可以原谅。每个人都在成长、变化中,不能因为他一开始的污点而影响到对他后面的客观评价。当他花巨资将一车女工赎回时,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

这种比较和辩论,通过理性分析,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提高学生思维的效度,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

总之,在多元、理性、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科学设计具有思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通过比较、延伸、互文式的阅读,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合理假设,生发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认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勇敢质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佘蜀强.批判思维,让语文教学充满灵光[J].师道,2013,(5).

[2]杨荣.语文教学应注重质疑批判思维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0,(11).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核心素养 品德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4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英语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英语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学《The plot of the mothers day》时,可以先介绍Sarah的话语:“Hello,boys and girls.I am Sarah. Im helpul .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cook the meals.Are you helpful?”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让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表达自己通过帮妈妈做家务而获得的体会,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长辈、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

二、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处理与小组成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可利用四级制理念,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T)—助手(TA)—组长(GL)—组员(GM)”的小组模式下,进行小组式探究、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包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例如,在教学与动物相关的词汇时,教师可以配上生动、形象的动作:“Look!Here is a lazy rabbit。”然后,教师比出小兔子耳朵的动作,伸一个懒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向学生讲解“lazy”的危害,教育学生做人要勤奋。英语教师通过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可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通过启发教育的方式,开发学生的脑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分清是非对错,让学生受到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影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学《I am angry》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生气时候的行为动作。而在后半节课,教师要针对学生生气时表现出的随意摔东西、打人、骂人、踢垃圾桶等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让学生知道负面情绪给自己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向学生传授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法,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比较好动、好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表演、讲故事、歌唱等形式,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 Listen and do”的游戏形式,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来,并发出“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等的指令下,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回答:“Yes Im helpful.I can water the flowers. I can empty the trash.”比试哪个小组反应快,输了的学生上台表演打扫卫生的动作。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形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品质。

五、借助学科整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英语教师要整合学科知识,列举一些正确行为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错误行为对人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判断自己言行的对错,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网络,向学生传授核心素养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结合《Student code of conduct》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较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动画片,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并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1] 李小艳.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4,2(210):91.

[2] 陈美惠.浅谈对小学英语人文性的思考与践行[J].基础教学研究,2014(9):30-31.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4

一、在演示实验中寻找机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以前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一般都是老师做学生看,学生没有参与到实验当中,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力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将老师的课上演示实验布置为课前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准备一只激光笔、一个反射面、一个白屏,上课时请同学到讲台上,用自己的光反射仪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学生边演示,老师边指导,师生共同交流,以“点带面”把知识点的教学落实到全体学生,最后全班同学用自己准备的仪器做实验。既让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兴趣,体会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二、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活动能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渠道。只有学生独立使用仪器,亲手做实验,才能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在上分组实验课时,我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做实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完成实验,例如: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光具座上有什么,怎样用;凸透镜、光屏、蜡烛它们的前后顺序如何放置、高度怎样调整。让学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老师适时指导,及时点评。然后由学生完成实验。完成课本上的试验目的后,又给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光具座,这个实验该怎样完成?需要哪些仪器?怎样做?在前面成功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献计献策,然后要求学生课后用自己准备的仪器,探究光路是否可逆,凸透镜被挡住一部分,是否能成完整的像等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探究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产生了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在课外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开展课外实验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探究能力都是很有效的。比如,讲光的色散一节时,老师让学生课前完成色散实验,没有三棱镜怎么办?学生会想出:在透明水杯中,放一些水,在一张纸上移动,观察现象;或在水盆中斜放一块平面镜,让阳光照射平面镜,在墙上观察现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想弄清一个现象,探究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多条途径,只要肯动脑筋,多实践,知识的大门总是向我们敞开着的。再如:为了探究阳光透过树荫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以及形成的原因,学生们首先作出猜想,设计实验,然后用硬纸板作出不同形状的小孔(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观察光斑形状;再作出不同形状的大孔(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再观察光斑形状;用学过的理论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前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自主探究,更好地领会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5

【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是不少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围绕音乐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简单介绍了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要点,并根据个人经验提出了一些拙见,希望能为同行带来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音乐 核心素养 问题 途径 音乐教学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首要要求。学习音乐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对自己心灵境界的提升。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到音乐教学的重要位置,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素质培养。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现今教育中十分受重视的问题,然而,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不少音乐教师还是会忽视这一内容。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教育不仅包括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包括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学发现并学习优秀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具有好品质、好道德的有为青年,让音乐不仅成为能够放松心灵的音符,还能成为洗涤心灵的音符。

2.教学形式?蔚鳌=萄?形式单调是教育中的普遍问题,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的讲课状态十分投入,台下的学生状态却十分涣散,似乎并没有专心听讲,教师偶尔会向学生提问,学生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一般只是让学生听歌、学唱,教师认为这样就使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单一的教学形式使原本应欢快的音乐课堂变成了乏味的课堂,学生无法体会到歌曲的感情,更无法使自己的情感得到熏陶。

二、音乐教学中的要点

1.综合性。音乐演变至今已经产生了诸多种类,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等,正是这些相对独立的音乐种类共同构成了“音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将音乐综合看待,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学到无限的知识是最主要的。

2.即兴性。音乐是人类情感的产物,因此,无论是哪种音乐都能激荡起我们内心的涟漪。当我们深入了解音乐之后总是能产生一些情感共鸣,因此会相应地产生一些肢体语言,如在听悲伤的音乐时会落泪,听轻快的音乐会微笑,等等。教师利用这种情绪来渲染音乐氛围,也可通过调动学生的情绪来使学生产生创作欲望,让学生从即兴创作、即兴表演中得到情感升华。

3.全体性。音乐教学应该面向学生全体,无论学生是否存在音乐天赋,教师都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宗旨,音乐应对学生起到启迪心灵、净化心灵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使培养音乐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深化音乐的教育意义。

三、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树立良好师德模范。良好的师德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学习典范。学生平时在校园里经常会和教师接触,教师平时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笔者在和学生交流时常以微笑示人,久而久之,学生们见到笔者时面色也十分和悦;发现班级中的学生存在生活问题,笔者也会耐心帮忙,从中开导,教育学生应该有宽容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教师只有具备一系列优秀的精神、品质,才能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在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上更具说服力,感染学生拥有宽容、团结等优秀道德。

2.导入正能量流行音乐。音乐课本在选材上会更偏向于选取一些经典的中外音乐。在现今社会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影响力的音乐,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主流音乐”,因此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无聊,上课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为此,教师在讲授完教材中的歌曲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流行歌曲。不少学生都听过《水手》这首歌曲,这首歌因为其励志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一时之间活便大街小巷。在学习完《伏尔塔瓦河》之后,学生们似乎已经十分疲劳了,于是,笔者向学生播放了《水手》这首歌,歌曲中“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等歌词也深深击中了学生的心灵,将正能量传播给学生,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结合多媒体激发情怀。多媒体可谓是教师教学的好助手。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与教材有关的音乐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无论是图片、文字、还是音乐形式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渲染气氛起到良好的作用。学习完《祖国颂》这首歌曲后,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了建国时的视频,随着震撼人心的音乐响起,五星红旗升上了天空,当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学生们的情绪都十分激动,有的学生甚至眼里饱含热泪。然后,笔者让学生们大声合唱《祖国颂》,学生们的爱国之情被调动,使爱国情怀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种子,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情感。

总之,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作为自己的远大抱负,唯有扛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责任,我们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让音乐渗透心灵,让音乐塑造灵魂。

参考文献: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6

[摘 要]语文教学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品词析句、深度探究、比较鉴赏、重视审“丑”,并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审美鉴赏;审“丑”;比较

对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界已初步达成共识,即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包括“鉴赏”和“创造”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鉴赏是创造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是鉴赏的归宿和目的。对美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难以创造美的。因此,要落实审美层面的核心素养,就要重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品词析句,夯实审美鉴赏的基础

语言是文本的载体和存在形式,自然也是文本中各种美的要素的载体和存在形式。所以,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以语言为抓手,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施。培养学生品词析句赏析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起点。

所谓品词析句赏析语言,是指对文本中的词语、句子和标点符号等进行品味、揣摩,体会其丰富内涵、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例如鲁迅的《祝福》,有两处叙述祥林嫂讲述阿毛的故事。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 另一处是:“我叫,‘阿毛!’没有应。”文字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加了一个标点,换了一个标点,变了一下语气,却把祥林嫂的心情巧妙地传达出来。前一处是请求旧主人鲁四奶奶收留自己,她强压悲痛,努力克制自己,以平静的语气陈述事实。后一处是在她饱受世人冷眼,精神备受折磨,极度想念阿毛的情况下脱口喊出的。“我叫,‘阿毛!’”她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地呼唤爱子。标点和语气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母亲紧张、急切地寻觅孩子的情景。品析语言的方法主要是比较,通过删、换、改来与原文进行比较:删一词语比比看,删一标点比比看,删掉辞格比比看;换个词语比比看,换个句式比比看,换个语气比比看;改变词序比比看,改变句序比比看,改变人称比比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删、换、改的比较,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艺术匠心,领悟语言之美,夯实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基础。

二、深度探究,升华对文本的审美理解

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感知美主要是对审美对象文本的一种直观的、外部的、整体性的认识,而鉴赏美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细致考察。它需要走进文本深处,也需要跳出具体文本。为此,审美鉴赏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入乎其内”。鉴赏美不仅要从审美视角对已经感知和初步理解的文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推敲,体察作家遣词造句之匠心、布局谋篇之巧妙;而且要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究,把握其深层意蕴。如苏轼的《赤壁赋》,从表面看,抒?l了旷达洒脱、寄情山水的情怀。但透过文本的表层结构会发现,在旷达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刻的人生苦痛和由此而生的深沉苦闷与悲凉。尽管苏轼努力让自己寄情于眼前的清风明月,但残酷的现实和壮志难酬的苦闷都使他无法真正解脱。所以,苦闷和悲凉才是《赤壁赋》的情感内核。

二是“出乎其外”。鉴赏者要能够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探究文本所表现出的更丰富、更广阔、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巴金《小狗包弟》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的社会现实和特殊时代造成的人性的扭曲[1]。这种理解缺乏审美高度。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所反映的具体时代和具体事件,进入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深层思考。《小狗包弟》固然是对特殊时代现实人生的观照,但它更是对人性的反思,对人类良知的拷问。

三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朱光潜先生说:“对一个作品,我们只能感觉到它好还不够,还应该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2]” 一般来说,在审美感知阶段,审美主体往往只能直觉美是什么,而在审美鉴赏阶段,审美主体则要明了美之为美的原因,认识美的本质,把握美的规律。如《再别康桥》的审美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能感受到这首诗很美,美到让人沉醉,但多数学生对于它美在哪里不甚了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明白这首诗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诗情。

三、比较鉴赏,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辨真伪、分优劣、明异同。在语文审美鉴赏教学中,比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审美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一是求同比较。求同比较是探求不同文本共同特征的鉴赏方法。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虽然一为政论,一为文赋,但内容上却有重要相似点,可以进行比较鉴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是考察秦王朝灭亡的原因,都是借古讽今。

二是求异比较。求异比较是探求文本之间不同之处的鉴赏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差异,了解和把握文本独特的个性美。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作者在官场失意后写出的千古美文。文中都多次写到“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小石潭记》中的“乐”饱含着压抑和苦涩,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才是一种怡然自得之乐。

三是求同辨异比较。求同辨异比较是一种既探求不同文本的共同之处,又探求其相异之处的鉴赏方法。例如,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与柳永的《雨霖铃》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写秋景,都是借景抒情。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意境和感情基调上:从意境上看,《沁园春?长沙》是一幅色彩绚丽、境界开阔、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图;而《雨霖铃》则是一幅色调暗淡、笼罩着凄清氛围的深秋别离图。在感情基调上,《沁园春?长沙》积极向上、豪迈奔放;而《雨霖铃》则低沉感伤。

四、重视审“丑”,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

美与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描绘美、歌颂美,固然能够激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但暴露丑、鞭挞丑,通过对丑的否定和批判,同样能够体现审美理想,引起人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审美鉴赏不仅不排除丑,甚至其本身就包含了丑。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鲜明生动的丑的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自私冷酷、一意孤行的焦母;《孔乙己》中自恃清高、穷酸迂腐的孔乙己;《变色龙》中恃强凌弱、谄媚无耻、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皇帝的新装》中愚蠢的皇帝、虚伪的官员、狡猾的骗子;《范进中举》中前倨后恭的胡屠户、阿谀逢迎的张乡绅、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文本通过对“丑”的生动刻画,讽刺和鞭挞了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丑恶嘴脸和行径,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呼唤。在语文教学中,鉴赏“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人物肖像上分析。文学作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丑”的肖像,以突出人物特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别里科夫在晴朗的日子里带雨伞、穿雨鞋、用棉花堵住耳朵„„这幅肖像突出了别里科夫害怕一切新生事物的特征。又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用“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活脱脱地“画”出了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丑陋形象。

二是从人物言行上分析。作家往往用人物语言和行为的前后矛盾来暴露“丑”的嘴脸。如《雷雨》中的周朴园,他在言行举止中处处表现对侍萍的一往情深,称侍萍“贤惠”“规矩”,要为侍萍修墓,保留当年的旧衬衫,侍萍当年住过的房子不让人进等。但当侍萍就站在眼前,对他的利益、地位、名誉可能造成巨大威胁时,他立刻撕下伪装,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声色俱变,伪君子的本性暴露无遗。

三是从人物形象的对比中分析。为了突出“丑”形象的特征,作家还常常拿美的形象与之对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阳光活泼、追求新生活的华连卡与保守顽固、害怕并压制新生事物的别里科夫,《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纯真无邪的孩子?c自欺欺人、愚蠢虚伪的皇帝和大臣。

五、鼓励个性化解读,追求审美鉴赏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能够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审美鉴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如《诗经?蒹葭》,教材中把“伊人”注释为:“那人,指所爱的人。[3]” 这就把《蒹葭》局限为一首爱情诗。“美是抽象的诗意。”《蒹葭》之美,正是其意蕴的抽象朦胧,把它仅仅定性为爱情诗是武断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启发学生突破教材的束缚,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伊人”可以是“我”求之若渴的贤达之人;“伊人”也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人们想要追求的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核心,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7

一增强意识, 充分认识科学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科学素养通常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而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语文教育所说的科学素养与自然科学所说的科学素养有着较大的区别, 前者所说的科学知识, 主要是指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阅读知识以及文史常用知识等。至于文选中的科普文章所涉及的科学知识, 应让学生读懂, 但它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学习语文学科应达到发展语言能力, 提升写作水平, 拓展思维能力等基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 要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全面培养科学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与行动能力。目前, 中学生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发展了解较少, 中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 正处于逐步培养养成阶段。中学生对于伪科学及封建迷信的辨别能力不强, 对学科、专业、科学研究的理解了解程度较低, 对于科学素养养成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紧迫的意识, 往往认为那是上大学以后才要考虑的事项。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由于没有充足的科学素养知识, 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的理解认识能力, 在高考结束后的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志向安排上显得很盲目, 出现了上大学后对所选择的学校、专业兴趣不浓, 甚至出现许多厌学、改专业, 甚至退学的情况。因此, 在高中教学阶段, 有必要利用适当的时间、渠道与方式, 渗透科学素养养成教育。

二见缝插针, 探索利用多渠道教育的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中科学素养养成教育渗透的途径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课堂, 综合施教;可以通过老师教学备课, 有意识地筛选科学素养的教育信息, 扩展科学技术知识阅读内容;可以在写作教学中落实科技知识教学内容;可以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发挥多媒体教学容量大、技术新颖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提升计算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网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正确的上网观, 要把网络作为了解科学知识, 获取科学信息的来源渠道等。

当前, 由于中学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 中学生在校学习较少参与实践活动, 作为语文老师, 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通过阅读、写作、讨论、论坛、班级管理、社团组织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寻求科学真理, 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及创造意识等。教师可配合教材设计, 组织结合科学素养能力培养的内容, 还可与家长联合起来, 让学生参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各种实践活动, 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实践、探索、质疑、创造。培养他们求真务实、勇于质疑批判、积极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关注生态, 全方位践行科学素养培养

语文课程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为人文素养, 而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和谐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当代的中学生, 因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多重因素, 个性差异较大, 他们往往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 更要爱护学生,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及进取意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必须要关注语文教学生态, 让以人为本的生本理念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

古人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集引导者与审美参照者为一体的教师, 他应该深谙言传身教的无形力量所在。教师无论在生活中, 还是教学中, 都应该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言必行、行必果, 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作风。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生气蓬勃, 变学生由以前的“听者”前进为“行者”, 使学生成长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要在对话教学中体现真实的科学精神, 让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科学精神中的规范, 更要培养学生敏捷、灵活、深刻、独创等的思维品质, 从而有利于各门学科的学习和终身的发展。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关注人文素养教育和科学素养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提倡科学素养养成教育, 形成科学的教学课堂生态, 不仅是数学、物理等其他自然学科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发展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重要的是培养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高中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 融基础性、综合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学时安排多, 教学过程长, 偏重于人文素养培养, 科学素养没有进行广泛的渗透。而作为现代知识经济社会, 科技知识和应用科技的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爱科学、懂科学和用科学是一个现代人立身处世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学生要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就必须接受科学素养培养。笔者认为, 作为人文特征较为突出的语文学科, 同样应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宏观;微观;变化;平衡;推理;实验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而且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也就是说,课改下的化学课堂应该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必备品格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我们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开展化学课堂活动,以确保学生在真正高效的化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本文就从化学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以展现化学课程的价值。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化学教学中,宏观的辨识和微观的探析是学生掌握知识、

锻炼学习能力的素养之一。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宏观和微观指代的是什么呢?从宏观上来说,化学中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被称为宏观的化学内容;从微观上说则是分子、原子、离子等。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宏观和微观的概念,更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尤其是微观的探析是学生在问题解答中常遇到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

例如,用相同质量的Na2CO3与NaHCO3与足够的稀HCl反应,那种药品放出来的CO2更多一些。

从宏观上分析: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按照化学方程的简单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两物质在与足够的稀HCl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一样多的。可见,这样的思考就属于宏观的。

从微观上分析:对于Na2CO3与NaHCO3这两个物质,从本质上来说就是CO32-与HCO3-之间的不同,所以,在与足够的稀HCl反应时,两者放出的气体是一样的。

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运用微观分析相对来说要难一些,但当学生理解了其中的原理,这道题将很容易看出来。所以,在化学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用宏观和微观进行自主分析,进而在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与平衡是相对的,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学习的就是质量守恒定理,而变化的观念就是体现在反应中,根据反应物的变化来重新进行质量守恒的计算。事实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这部分知识也是难点和易错点,常常有学生因为找不到等量关系而不能顺利地解答,根本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師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渗透,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对于这一道题来说,我们可以拆分为四个小题,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和差量法中的变化观念。如,对B选项进行分析,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第一次反应停止后的相关内容找到A、B、C、D之间的关系,即:A∶D=1∶2,之后,再通过差量法对第二次反应再次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可见,在这一题目的思考和解答中,既包含了平衡思想,又包含了变化观念,进而在提升学生基本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

所谓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是指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但初中阶段学生的化学学习都相对比较浅,所以,在培养学生这部分的核心素养中,我们除了在实验前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假设外,体现最明显的部分则是“推断题”,根据化学物品的颜色、反应条件等来进行判断,进而逐步使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获得大幅度提高。

例如,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试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D______,F______。

(2)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这类推断性试题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都是存在的,是考查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该题的分析中,我们要先分析题意,从给出的物质的特点来划分范围,比如,G为蓝色液体,我们可以推断出,G可能是氢氧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等,D为浅绿色液体,可能为硫酸亚铁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等。之后,再通过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来分析化学反应类型,比如,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等。总之,不论是在这类试题的解析还是讲解中,我们都要渗透推理思想,使学生在做练习中形成基本的核心素养。

4.实验探研与创新意识

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实验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而且,还能确保学生在实验探究和实验创新中形成基本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能确保高效化学课堂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更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部分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自主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时,我并没有让学生自选实验用品,而是按小组进行分配,比如,小组1的实验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小组2的实验药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小组3的实验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硫酸。至于其他实验用品则随意选择,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三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对比,最终选择出最合适的实验用品。而且,在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完善实验步骤,确保实现本次实验的价值最大化。当然,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我们还可以三个小组进行交换,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之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个实验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而在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真正形成基本的化学核心素养。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在相关试题的解答中掌握知识,锻炼基本的化学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关键能力的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9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四有”涵盖了价值观标准、道德标准、专业标准、情感标准等方面,互为关联、形成整体,道出了教育工作的真谛。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我应该做到

一、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

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在我们身边更多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一定心理发展内容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将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进一步升华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素养。从而使教师意识到培养数学素养比培养成绩更重要,自然会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数学能力上都能有一个跨越性的提高。

三、改善教师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数学过程是一种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通过课题研究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作,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方面能进一步提高。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10

抚顺十二中 佟军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过去重视知识传递的“双基”教学目标发展到“三维教学目标”,重视科学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的运用。但从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角度来看,上述改革还是不够的。基于党和国家新时期对人培养的要求,教育要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新目标。

一、什么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提出了如下四方面构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一,“物理的观念与应用”,它是指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中,从物理学家在建立物理概念、寻找物理规律的过程中,以真实的物理情景为基础形成学生的物质观、运动观及相互的作用观。第二,“科学思维与创新”,它是指从物理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一种认识,是基于经验、事实等建构出一种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一种综合分析、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其中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第三,“科学探究与交流”重点是指知识的传承上摒弃过去教师主导的讲授,回归知识的本源,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第四,“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指对待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即能否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与研究物理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能力。

二、如何在物理复习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物块+滑板模型”为例)

(一)以实际情境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与应用的核心素养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物块+滑板模型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是难度较大的一个模型。同时,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一般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很严重。究其原因,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与应用的核心素养。

以往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个物理模型(学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模型跟实际生活中的哪些运动相对应,也不知为何要建立这样的模型),接着由教师来分析这个模型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然后再运用各种物理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推导得出结论。最后学生记住结论,再进行相似题型的训练,达到掌握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完全没有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之中,因此,也无法在学生的头脑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

新的物理核心素养要求物质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是在实际的物理情境中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做新的调整。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在桌面上放张硬纸板,在纸板的下面垫几只圆柱形的笔,在硬纸板上面放一个文具盒或者新华字典。记下白纸和文具盒相对桌面的位置及文具盒在纸板上面的位置,然后用力敲击文具盒,使文具盒在纸板上动起来。观察文具盒、纸板的运动情况,比如,纸板、文具盒相对桌面的位移,文具盒相对纸板的位移以及分析文具盒和纸板之间的作用力。

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就能非常准确的分析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能准确地找到他们的对地位移及相对位移。这样的教学过程,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以实际情境为基础,构建模型,引导学生重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科学的探究是解决物理问题一切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现实生活中,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不容易。但学生只要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最终就能解决问题。因此,科学探究方法是物理核心素养之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现在的教学一改以前由教师总结规律,学生记忆结论,然后通过大量习题练习达到掌握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模型的构建就没有物理学,新的教学模式在前述实际情境的基础上,由学生来构建物理模型。我们在构建物理模型时,鉴于研究的可行性,不可能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到。所以,在构建模型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点。如图1所示:一个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物块以V0的初速度滑上长木板。图1

由学生自己提出模型中可能隐含的物理问题:物块和木板的受力是怎样?它们是如何运动的,最终的运动状态如何?它们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等。学生自己设置已知、未知来解决提出的问题。总结这类模型的解决方法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如图2所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题目,在将环境理想化的情况下,忽略地面的摩擦,构建物理模型。同时,教师在学生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引导性地向学生提出知识点,如物块与小车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并指导学生针对各个作用力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在学生完成模型设计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是多少,若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应该不超过多少?通过物理模型的构建分析问题,让学生掌握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点。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速度v0 =2 m/s的从左端水平向右滑,最后在车面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另外,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

求: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为多少?若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应该不超过多少?学生亲身经历从模型构建,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了他们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图2 不计地面摩擦的物理模型

(三)打破原有思维结构,重组新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

模型的拓展:与其他的模型组合。拓展一:前述例题,要求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知识点,为了能够拓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可将例题的车长设置为实际数值,且仍以v0的速度滑上小车,同时,向学生提出滑块落地时与小车距离的思考问题。

拓展二:为增加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对拓展一增加难度,将小车右端固定的一个竖直半圆形轨道半径设为R,要求物块不脱离轨道,要求学生思考R的取值范围。

拓展三:教学的实施:在这部分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在上面例题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改造,每一组改编一个新的题型。

这种模式应是一种不同于过往的大胆尝试。在以往的教学中,题目往往是教师直接给学生的。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很难将题目与学过的模型对应起来,因此,解决起来就非常的困难,更难理解教师的出题意图,很难做到举一反三。新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设置模型,一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二是营造一种自主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自信,敢于挑战权威(教师),敢于质疑。三是通过对模型的重组和习题的编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交流与协作及科学态度和责任的核心素养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复习课的主要工作是对例题习题的讲解,这往往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一是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二是教师的讲解缺乏针对性,三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削弱,四是没有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现在的教学过程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每组改编的习题进行展示,本组组员对该题设计的思路和运用的模型进行解释。其他组可以对该题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价。这样做,一是培养合作精神。由于单凭个人的力量要成功改编一道习题是不容易的,那么学生在改编习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本组成员的合作。学生会在这种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体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合作交流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二是在学生讨论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三是在题目真实性和合理性的评价中培养学生相信真理,服从真理的科学品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协作及对科学的态度和责任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借用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的话,“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等同于房屋的地基,决定着房屋的高度。因此,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错过了此刻就很难弥补”,而高中阶段就是关键期。因此,教师无论在上哪一门课,都要紧紧围绕物理学的核心素养设计和展开,不要仅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

2018年4月26日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复习课中渗透研究

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篇11

【关键词】语文 培养 学生 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方面的修养,诸如:爱国情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感、思维、语文技能(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审美能力等等,都属于是语文素养的范畴。而这些内容与学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开展多元化的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的或者合作式的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加之,小学生有着一颗童心,喜欢娱乐、活动,结合学生的这个心理、生理特征,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语文活动,借以让小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发展语文思维等等,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如:笔者在朗读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充分朗读、分层次朗读、个性朗读等,进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力争深入的了解阅读文本的语言内涵,提升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则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涵、思想的体验和认知,即:师生共同将阅读文本改编成为“剧本”,将课堂变成“舞台”,将阅读文本以话剧等方式来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真实的感受人物情感、事物冲突、矛盾统一等,能够实现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入了解,借以很好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二、延伸语文教学范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单一的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其他综合技能、语文素养等方面的渗透,使得课堂教学范畴有着很强的限制性。新课程实施以后,强调了技能、素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或者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适合学生探究、发挥自我的教学环境,来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知识、总结教学方法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综合技能和素养。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选择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结合其特点来构建课堂教学,即:小学生爱玩,教师可以开展娱乐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进而,才能用心感受语文教学,逐渐增强自我的语文素养。如:笔者在预习环节,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求知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诸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结合、具体演示、讲故事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我观点,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而,有助于延伸语文教学范畴,丰富课堂内容。这样,让学生在没有限制的环境中,能够有效的发展其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做了明确要求,即:3 ~ 4 年级:“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5 ~ 6 年级:“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我们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其阅读语文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化的韵味,如:诗歌的形式无论在外表段落的安排上还是句子之间的押韵上都能够凸显语文的魅力,展示我国文化底蕴。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教师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真正的融入到阅读文本中与作者、文本形成深入对话,进而获取一定的情感体验,认知其内涵,同时加之朗读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进而实现深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总的来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教师在不断提升自我知识素养、语文素养、人格素养的同时还应重新定位语文教学,以生为本,理论加实践,全方位的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策. 耕读文化. 让童心在田园诗中栖居——永外实小“探寻楠溪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侧记[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

[2]蔡春梅. 预设和生成给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蔡春梅[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 .

[3]许福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

上一篇:一年级拼音教学思考下一篇:以跌倒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