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成绩(共12篇)
提高语文成绩 篇1
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素养是每位老师的教学目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职业高中的学生, 他们无论是基础还是能力都远不及普通高中的学生, 因此对老师来说提高他们的成绩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这种情况, 我认为可以从对口高考的试卷着手,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对口高考的试卷有选择、阅读、简答、应用文、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对话设计) 、作文。涉及新课标中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识字写字、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和写作。从平时教学情况的调查卷面来看, 我们发现失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 错别字太多
第1题是课文字词的辨音,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会写不会读, 第2题与第3题是考学生平时的积累, 多数学生错在把词义理解错误。许多学生不会识别病句, 不懂句子的成分及短语的类型, 也不明白如何来辨别修改病句, 比如, 句子成分杂糅, 词语搭配不当, 句子语序不当等。在简答及作文中都出现了常用的错别字。
2.阅读理解不准确, 答题不到位
阅读分析, 普遍出现的问题在于某些学生不能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要旨, 捕捉重要信息, 因而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准确, 造成答题的不到位。学生不能结合原句来谈, 也没有点出语言的特点。
3.表述不严谨, 词不达意
某些学生尽管也能领会到一点含义, 但表述能力差, 往往词不达意。从中也暴露出还有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一味地抄写, 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做过思考, 所以不知所云。而普遍失分的原因还在于表述不严谨, 词不达意, 说了一大堆, 却连写什么内容还不知道。还有的同学, 甚至空白, 不会写。
4.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
字迹潦草, 错别字多, 整篇文章看起来很乱, 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文章内容不能紧紧抓住主题来写, 其结构散乱, 选材范围狭窄, 缺乏创新意识。这次作文的要求是材料作文, 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 没有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 我以为可以结合我们的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方式, 从教学的两个方面———学生和老师这两方面共同提高。
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设计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 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 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 首先, 教师要熟悉教材教学大纲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一方面是真正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学生, 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其次, 是根据教学每阶段的任务要求, 设计出学生自学方案。这个方案包括编制自学程序, 提供有关资料、信息, 对学习的中心内容有点拨、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应对, 等等。设计的自学“蓝图”越实用, 越有效。这样, 学生在使用活动单的时候就能明白自己课前自学的任务, 并按照老师的活动安排认真准备, 同时学生也就解决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不会的字词学生会将它们放在课堂上讨论解决。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我认为尤其要强调记忆的准确性, 因为在考试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是因不会而失分, 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记忆的似是而非丢分的。例如, 作者的混淆, 课文的标题错误等, 克服这个缺点,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 也许能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 要尽量少讲、精讲, 尤其不能满足于将一个一个的结论抛给学生和搞所谓的大运动量的题海训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引导、帮助、支持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 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内化, 并在这个过程中去习得直接经验, 使用活动单,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认真准备的问题,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应当依靠老师, 但不能完全于依赖老师。这样有利于他们自主自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这样, 学生对于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可以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去思考、去解决, 以此来提高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同时, 学生对于自己讨论的答案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语文的综合素养, 比有意识地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要有效。
2.学生要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实践证明, 光靠课本上提供的一点点知识, 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在考试中, 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社会知识贫乏症是非常严重的, 在阅卷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题材几乎是一样的, 比如写关于父爱或者母爱的文章, 学习的作为就不外乎是自己生病, 爸爸妈妈送自己去医院、有什么好吃的就留给自己这样的文章……选材显得尤其贫乏。因此, 必须大胆地将学生引出课堂, 把他们引向社会、引向电视、引向图书馆………
除此以外, 学生的书写也是值得我们再三强调的一个方面, 尤其是对理科班的学生。语文的二卷绝大部分是主观题, 因为书写潦草、字迹不清影响得分低的原因是不可排除的。我一直认为, 这不是因为能力而丢分, 而是由于学生答题的态度丢分,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前应该强调书写的重要性, 切不可因为书写不工整影响二卷不必要的失分, 这是我们完全可以避免的。
提高语文成绩 篇2
另外,你真得琢磨语言这玩艺儿——它太神奇美妙了。理论上讲,世上的一切都在语言的囊中;每有一种事物——无论是客观、宏观的大千世界,还是主观、微观的人类情感——都必有一种语言形式与之对应。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寻到那种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而且这个“ 形式”一定是既带有你的鲜明的个人风格,又符合客观实际和其他同种语言使用者的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你也许又问了:“那语文没边没沿,浩如烟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我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
夫子说:此言差矣。你至少每周有5节左右的语文课吧?你手里至少有语文课本还有语文读本吧?你不至于从来不看《读者》《青年文摘》《语文报》或其他报刊杂志以及常更常新的畅销书籍吧?每学一课,你至少首先可以新认识几个字词吧?至少可以新熟悉一两个漂亮的句子吧?如果文章字字珠玑、妙语迭出,充满哲理,则不止一两句吧?至少可以从中学到或借来一两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吧?就内容而言,你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科学知识的拓展或思想感情的启发和熏陶吧?当你的思维被激活,你总会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吧?马上动笔记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情感的碎片或火花——这便是语文学习的较高境界了。难道就真的像你说的那样没的可学、无物可抓么?
从理论上说:天地宇宙有多大,你的语文课堂就该有多大;天下众生有多多,你的语文老师就有多多;文字读物有多少,你的语文课本就有多少。用我们语文界的行话说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向你传达有关语文的有用信息,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类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关键是我们往往缺少灵敏的接收器和聪明的翻译家(诗人、小说家都是)。
回到语文学习上来,我们无非是要在老师指导下——或干脆自学,达到这样两个目标:
一.形式上,拥有足够的词汇量(理论上当然越多越好),掌握相应的语言游戏规则——语法、修辞、章法、逻辑等等,积累比较丰富的语言使用经验。
二.内容上,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在使用自己的母语,所以你至少应该顺便的、自然而然的接受、继承并理所当然的热爱、弘扬借助汉语赖以传承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当然是这种文明中的精华),进而拥有一颗地道的中国心、纯粹的民族魂,从而使你从肤色、头发,到行为习惯,到灵魂情感都是真真正正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子孙和公民。你应该借助对这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包括还通过学习借鉴利用这种语言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智慧,进而成为一个宽容、仁慈、文明、大度、优雅、从容的现代公民。
仅仅实现第一个目标,我还不能保证你的生命质量和灵魂质量;只有实现了第二个目标,你才可以说是完成国民教育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任务,达到了理想的教育境界也是理想的人生境界。至少你要一致保持向这个方向的努力。
这第二个目标,也许对应试没有明显的直接“疗效”,但它至少可以使你的作文在思想情感上出手不凡、高人一筹。这就是语文学习为什么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做人学习的道理。语文学习必然会使我们原本粗糙浅陋的心灵日臻细腻、丰富、深刻、美好。
第一个目标只会给你考场答题和作文的技巧和皮毛(形式),不会给你更持久、更长效的“内力”——充实的内心,高尚的灵魂,伟大的理想,博大的人文情怀等等等等。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篇3
2008年我接手高三(2)班,分班时语文平均分比倒数第二名还少5分,比第一名少7.2分,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班在接下来的两次市统测中都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我又接手高三(12)班,艺术班,语文平均分比其他两个班少将近10分,经过一个月的付出,我们班语文均分取得了艺术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我认为是和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就简单谈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第一,要学会关心学生,关心每一个需要关心的学生。
学生成绩差,这是客观现实,但仔细想想,是真的差还是你们把他变差了,难道他们以前没有优秀过,也许仅仅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把他打入了深渊,也许因为你的一个眼神,就让他从此学会了沉默。好生需要关怀,差生更需要爱护,差生有更脆弱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弥合,我们班以前差生很多,每次到差生跟前,我都停下来问问:刚才讲的你听明白了?哪些还不会?最近进步不少了吗?我第一眼看见你就觉得你很聪明,你成绩差主要是没有认真学,从现在努力一定会考好的。学生这次考60分(总分160分),在很多人眼里好差啊,没得救了,在我眼里好优秀,我会找到他,帮他分析试卷,让他明白自己很优秀,本可以考63分的,渐渐地他就会树立信心,以前我们有一个叫张尧的学生就是这种,平时只能考60多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鼓励,每次都能考90分左右,就那他还说自己没有发挥好,也许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关怀,学生就会进步神速,学生不是不行,关键是你让不让他行,说他行他就行。
第二,学会划分小组,更要利用好小组。
现在的很多老师也都学会划分小组,可你真的利用好小组了吗?上课小组讨论,真的讨论了吗?有的老师采用积分的形式,分高的小组很快乐,分低的小组渐渐就脱离了组织。心里在想:随你们去吧,低分又怎样,又不是我们一个小组。这样的分组渐渐就失去了分组的初衷。想分组就要利用好小组,要学会刺激他们,学会发挥小组的最大价值,我认为分组要分细,分哪些人一组,分组应该以学生自选为主,这样他们就是一个小集体,非常团结,然后让他们和另一小组比较,输的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输的小组一人交0.5元,钱不要多,主要是刺激他的荣誉心、耻辱心,没有人愿意被别人鄙视,他们下次一定会东山再起,激起每位学生的竞争心,学生开始重视成绩了,也就是你教书成功的一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我语文教学的两点体会,还有很多和有机会再大家一起交流。
浅析如何提高差生的语文成绩 篇4
初中语文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词的积累少, 文学常识的识记差, 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写作的基本功弱, 记叙描写方法不明白;常见的修辞, 文章的表达, 写作方法概念混淆;文言诗词的理解欣赏更是摸不着门;不能用形象或者简明得体的语言表情传意;文体知识交叉混淆等等。
2.自我学习的能力差:不知道预习时应该掌握些什么, 阅读文章也不能分析材料和进行归纳, 不能回答课后叙述的问题。读了几遍后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 同时也提不出问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 读书被动, 无自觉性。对一篇文章的看法模糊。
3.学习语文缺少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 小组学习若无其事, 展开讨论难得发言。书写不工整, 解题明知有几个问题也只答一个或者简单敷衍。他们缺乏积极阅读思考的动力, 不肯深入文本, 再现情景, 联系现实。
4.破罐子破摔, 缺乏竞争意识。总认为自己在班级是可有可无的。不愿认真系统复习、理解积累, 马虎应付考试干脆不答或简单处理。
综上因素, 笔者就对提高差生语文成绩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传授正确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1.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注意难易程度, 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 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待差生, 要放低要求, 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起点开始, 如从字词的积累, 诗文的背诵, 一个句子的写作训练, 一个片段的训练指导, 一个写作方法的理解进入, 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 让他们逐步提高。
2. 大部分差生语文学习被动, 依赖性强。往往对一些语言现象不愿动脑筋分析, 也不愿意进行深入理解和迁移, 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 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 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 引导他们阅读文本, 分析材料, 归纳中心, 注意全面细致。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 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 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还要要求他们对每天的语文知识进行复习, 并积累。
3. 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 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要求差生每天写一句自己认为佳的句子, 或者收集精彩的片段, 让他们持之以恒, 教师每天督促, 坚韧的品质得到了锻炼, 语文的基本功就在这一天天的积累中长进了。
二、培养差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为了使差生养成习惯, 每次计划不订则已, 订了就要坚决执行。指导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差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和生活日记, 指导差生自觉地搜集报刊杂志上的名言警句, 随感录, 汇编成册, 指导他们仔细揣摩这些短小精悍的随感录的意味和表现技巧, 让他们掌握写作入门的途径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应让中差生在充分表现自我的活动中优化个性。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十六、七岁中学生, 由于机体能量代谢大, 好胜心强, 因此最喜欢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 特别是久受压抑的中差生, 自我表现的意识更为强烈。如果能适当引导, 就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促使他们在表现自我的同时, 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去发展自己的才智。由于学生的个体特性不同, 其自我表现的内容、方式也就各异, 因此, 应有所区别地提供给不同的机会, 发挥其专长, 让每个人在自我表现中成功, 使之多动脑、多积累、多学习。这样做了, 智慧之门焉能不开?老师注意正面引导, 及时纠正偏差, 防止华而不实或无谓之争, 要引导这种自我表现向良性发展。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差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 是在多种因素下逐渐形成的, 要改掉这些毛病需要一个过程。持之以恒的具体帮助与严格要求, 是巩固转化成果的好措施。每个教师都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黄毓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
[2]李健.《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变差生》.四川仁寿富家镇五福中学.
[3]张雪琴.《浅谈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教育问题》.
[4]李瑞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差生转化》.
如何提高中考语文成绩 篇5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期中考试已经告一段落了。该表扬的表扬该叫家长的叫家长,但是这些只是常规的流程,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说起不到太多正面的作用,相信考试之后悬在很多初中生脑海里的问题莫过于:对于语文我该怎么做才能继续提高?
下面就来谈一谈。
1、观念问题:语文不是背一背
相信许多同学对于语文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学语文不要怎么动脑子,快考试的时候,背一背,记一记,也就行了。当然,现在确实会有老师把语文当成知识课来上,考试的时候就是知识搬家,把记在笔记本上的内容原封不动搬到试卷上,语文考试也就退化成了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怎么样。但是对于语文来说,思维力、想象力、反思力、推断力、创造力才是更与语文相关的。
2、方式问题:从不关注或一曝十寒
我们从语文学习的方式上找一找语文低分的原因。一部分同学低分的原因是除了在课堂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几句之外,课下从未关注过语文,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只写老师布置的作文。这一类同学还有一个最为显着的特征,那就是他们从来不朗读,读书只要一出声,必定是磕磕绊绊,念什么文章,都是一个劲,没有轻重缓急,也无抑扬顿挫。还有的同学,倒是关注了语文学习,不过是一曝十寒式的。猛干一晚,十天不看。语文的学习不能这样,它需要循序渐进,边读边悟。
3、内容问题:识记之后还干什么
语文低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同学在复习时,将语文丰富的内涵与思考内容简化为字音、字形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课文这几项内容,却没有深入分析。比如我们会学到很多首古诗,大多数同学基本上停留在背会了、会默写这个阶段,却对这首诗的风格分类、鉴赏技巧和方法、涉及意象及表达思想一概不知,诗歌鉴赏也就势必考不好了。
4、从期中到期末:60天提升之法
①转化观念,从今天做起。改变对语文不重视的观念,改变语文学习方法。坚持每天学习语文40分钟。
②提前预习,认真对待课文,将容易写错和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能弄清楚的就。查完后,仍然难解其意的,准备好,第二天问老师。一边读,一边想,将自己的想法用铅笔写在书页空白的地方。
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与老师交流。看一看自己哪些地方与老师想的一样,哪些地方还有差距,哪些地方自己理解错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
④课下整理基础知识后,能坚持写听课感悟,感悟中可以写:在课堂上,自己领悟了哪些,在哪些地方收到了启发,转变了什么,老师与其他同学的精彩在哪里。
⑤带着自己这些感受,与老师交流。认真听老师肯定了你什么,对哪些内容指出了问题。
⑥针对自己的不足,与老师交流。依据老师的建议,快速修正自己的不足。
⑦增加阅读量,带着从老师那里领悟而来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阅读和阅读题中。
⑧期末考试早下手,提前先做模拟考。依据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制定学习计划查漏补缺。
浅议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 篇6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卷分析、考情分析,发现不是学生能力的差异,而是学生没有认真地阅读试卷、没有很好地利用试卷上的有效暗示信息。以下展示笔者的一些发现。
一、细致审题,考场取胜的不二法门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步骤,审题不到位就会答非所问,马失前蹄。试卷的任何一个版块、任何一道试题都要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千万别在审题上节约时间。
一审考点、题型
每一个教学版块都有相应的考点设置,比如诗歌版块会涉及到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考试内容,那么在审题的时候先要明确的就是该题对应的考点是什么。
有些题干是很明确的,如:“颈联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一看就知道是表达技巧的考查;但有的题干比较隐晦,需要适当转换才能明白,如:“诗的一、二两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状态?”,如果只抓“生活状态”会找不到方向,将它转换为“诗的一二两联反映了作者的哪些生活状态?”这其实是关于“内容要点概括”的考查。又比如“颈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和“颈联描写景物有何特点?”看似一样,其实相差十万八千里,前一问考的是景物的形象特点,后一问考的是表达技巧中的描写手法。
只有审清了试题的要求,才能事半功倍,言简意赅地回答问题。
二审限制性、暗示性信息
每一道试题除了可以确定考点以外,还有很多限制性、暗示性内容。留意这些内容,会帮助考生节约答题的时间、提高答案准确率。
如:《上善如水》中有这样一问“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如果只抓“艺术表现”那么考虑的角度会很广,仔细读题“不以描写见长”,“描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那么它没有采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它采用的表达方式又是什么呢?这会是答案的一个考虑方向;再看“具体说明”,那么在组织答案的时候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哪些”说明艺术表现不只一种,根据分值6分,初步判断至少有三种艺术手法,除去表达方式,还要考虑表现手法;三种手法加分析就是完美的答案组织。
又如:《木鱼馄饨》中“结合散文内容,简要分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4分)和《行脚人·黄昏》中“请简要概括行脚人的性格特点”(4分),两道题都是考查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但具体组织答案时各有不同,《木鱼馄饨》要由文本内容的分析得出人物的特点,而《行脚人·黄昏》只要概括,这是一个不同;《木鱼馄饨》是人物的特点,而《行脚人·黄昏》是性格特点,这是第二个不同。
总之,小题目中有大世界,细致审题,才能笑傲考场。
二、注解材料,答题有效的最佳助手
试卷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平时考卷上没有的材料,這些材料看似无心的点缀,实际上是命题人的良苦用心所在。考生如果能够做个有心人,读懂命题人的用意,自然也会有一个讨喜的成绩。
如诗歌鉴赏题后面不是每次都有注解,但一旦有注解,那绝不是形同虚设的摆设。
《汉宫秋·梅》(晁冲之)底下有“注”:1、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具茨山;2、东君:司春之神;3、玉堂:指华贵的宫殿。这三个注解,其中2、3是帮助理解词内容的,注解1中的写作背景介绍相当重要,回答第三问“词的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回答“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果没有看到注解,答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准确。
又如《面包》小说阅读的最后有这样的注解:①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这一注解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对于准确理解小说的主旨相当重要。文后考查: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如果没有留意注解内容,学生很可能站在男主人的角度展开批评,而不能正确理解此文的主旨是: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相互砥砺相互关爱的精神。
总之,无论什么题材,只要出现了注解,一定不能视若罔闻,它肯定是指点迷津的最好帮手。
三、相关试题,答案组织的关键元素
有的时候学生理解了文本,但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因为与参考答案表述不一致而导致失分,关键还在于学生没有掌握答题的窍门。命题人都对文本非常熟悉,所谓的参考答案也是命题人提供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命题人提供的信息去组织答案,只有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比如朱大可的《中国的孝道》,有这样三问:1.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2.文章第二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在回答第一问的时候就能利用第三问的题干:最后一层是论述类文本中的解决问题环节,我们可以将答案组织为:最后作者提出孝的正确做法(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
再比如,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中,考“诗人少达而多穷”的“达”的含义;能分别说明梅圣俞“穷而后工”的“穷”和“工”的一组;翻译句子“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几道题的关键都在于对“穷”字的准确理解,这儿的“穷”不是贫穷的意思,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呢?即使没有把握的同学也不用着急,试卷上有现成的答案告诉我们,在关于原文内容概括分析的选项中,有这样的选项“欧阳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之手,而且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这里明确告诉我们“穷”的意识是:困厄(不得志)。那么与穷相对的“达”就是“得志”的意思,翻译中的关键词“穷”困厄、“工”高妙,都是现成的,且保证正确。
语文由于主观性强,答案不像英语和数学那么客观、直接,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一点点地磨灭。作为老师,我们要帮学生重拾信心、点燃希望,教会学生有效利用试卷上的暗示性信息,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帮助差生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 篇7
一、改变观念, 表扬为主, 激发差生“想学”的愿望
如果学生有学习欲望, 有学习动力, 那么从事学习和思考更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认知因素, 又涉及情感因素, 如果认知有了情感的滋润, 那么大脑就由被动进入主动。
有的语文教师常把学生一次两次的成绩考得不理想, 就否定学生的学习水平, 觉得这个学生是无法学好语文的, 从而把学生的潜在能力忽视了。在这种想法支配下, 教师对学生丧失信心, 无形之中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受到压抑和摧残, 久而久之, 恶性循环, 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提高。多年教学实验证明, 许多差生的问题不是在于智力差, 相反有些差生的智力非常突出, 关键是缺乏信心, 缺乏应得的关心和帮助。所以, 教师在平常教学工作中, 帮助差生树立学习信心, 只要取得一点点的进步, 就要表扬, 从生活上学习中多关心爱护, 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及时做出诊断, 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 如上课提问不忽视差生, 耐心解答差生的提问, 加强批改差生的作业等。
二、因材施教, 培养学习兴趣, 引导差生“爱学”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劳动、参观学习、观看影视, 启发他们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辨别是非, 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组织秋游可以一边和学生们欣赏美好秋色, 一边教给他们学写即兴散文的方法, 或从某一秋色表现更深一层的含义, 如从满地落叶的献身精神联想到那些退而不休, 默默无闻地作奉献的老干部、老工人, 从遍地金黄色果实谈论“春华秋实”这个成语表现在人生上的哲理。这样, 在自由活泼的气氛中, 在领略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 差生的写作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写作知识也随之得到补偿。
2.制造成功的机会, 让差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兴趣的来源是克服困难, 并得到肯定。差生每取得一点成绩的进步都要比别的同学困难许多, 考虑到这一因素, 在语文教学当中, 应当为差生在课堂中制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比如设计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作业, 让差生轻松对答, 专门为他们考试成绩进步设立一个进步奖。总之, 看到差生即使有小小的进步, 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进而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针对差生, 降低难度, 让学生感到“能学”
1.从浅显入手, 由易到难。
教师备课时, 要深入研究教材, 从浅显入手, 由易到难, 让学生在当堂就能消化吸收。如果难度过太, 学生听不懂, 理解不到, 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慢慢消失。所以, 为了帮助差生, 让他们感到“能学”, 传授知识的密度要精减, 对知识点的发挥要适可而止, 避免盲目加深难度, 要让每位差生均能达到语文教纲要求的范畴。
2.讲清概念, 抓住本质, 辨析异同。
差生对语基的理解往往只有片面的模糊的感知, 缺乏对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辨析异同的能力。因此教学中, 应讲清各个知识点的概念, 再从不同角度分析内在联系或异同点, 如讲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时, 先讲清这几种词类的概念和主要语法特点, 再分析它们的区别。
3.激活课堂, 突出重点。
差生的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 因此, 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 牢牢吸引住差生注意力, 并把讲课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穿插其中, 使学生每学必得。如《白杨礼赞》侧重讲清“象征手法的运用”, 讲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重点讲清楚“驳论”这一知识要点等。
4.挖掘潜力, 化难为易。
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 备教法, 还要备学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内容。特别是针对差生, 要把难点简单化, 运用分解法, 逐层剥离, 化难为易。同时, 要挖掘潜力, 让差生参与其中的讨论、分析, 以达到浅易自通的目的。让差生掌握阅读不同文体应侧重理解的知识要点, 如记叙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记叙的线索和材料的选取、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和语言的特色; 议论文的结构、论点提出的方式、论证采用的方法;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抓住特征说明的方法, 说明的次序等文体知识。通过有关课文的讲授, 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5.循环反复, 不断巩固。
由于差生注意力不集中, 基础相对薄弱, 各知识点联系松散, 知识的巩固率较底, 成绩难以提高, 即使所教的知识很浅显, 也不要指望差生一次就能学会, 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必须循环反复, 不断巩固: (1) 先复习, 再学习; (2) 每周坚持一小测; (3) 每月坚持单元或阶段总结复习; (4) 过关测试; (5) 不断巩固———讲授新知识应不断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 以达到新旧内容同时掌握的目的。
四、帮助差生改进学习方法, 让差生由“能学”变为 “会学”
首先, 跟差生弄清楚学习的五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以及五个环节在学习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
预习是学生对教材新知识的初步探讨, 为教师上新课做好准备;听课是学生对预习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的关键, 知识网络的编排、重点和难点的解决都要在这个环节完成, 也是学生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时间点;复习是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是听课的进一步拓展延伸;作业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 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检测是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情况, 评估是否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的方法。通过这五个环节, 学生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实践作用的知识链。在语文教学中, 差生只有弄清楚了学习的这五个环节, 才能遵循 “先预习后听课, 先复习后作业, 先课内后课外”的常规学习原则, 才能在学习中具体做到“精力该集中何处, 思维活力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
其次, 开展学习经验讨论会, 让差生在讨论中整理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技能。比如说作文, 是差生最头痛的问题, 如何提高, 方法很重要。
五、课前检查、课后辅导, 及时矫正, 进一步使差生提高学习成绩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注重课前检查, 课后辅导, 在检查与辅导中发现问题。如果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 就要抽些空余的时间进行集体讲解。如果是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则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差生记忆力不好, 反应能力慢, 导致他们对语文教材的感知、理解、 记忆困难且慢。要提高他们的成绩, 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 制定目标措施, 增加辅导时间, 加强阅读积累, 加强考评练,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
六、培养差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能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有些差生智力水平并不低, 主要是学习习惯欠佳, 看错题, 写错字, 粗枝大叶, 马马虎虎, 作业潦草, 作文敷衍了事, 因此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 如果教师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那教学就会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以上六条途径的实施, 引导差生喜欢语文, 热爱语文, 学会学习语文, 让学生做到“想学、爱学、能学、会学”, 才能真正提高差生的语文成绩。
摘要:提高差生语文成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差生, 关注差生, 用正确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 热爱语文, 学会学习语文, 真正让学生做到“想学、爱学、能学、会学”, 进而提高语文成绩。
浅谈初中生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篇8
第一, 做好每日积累。语文学科有个特点是知识点比较繁多, 而且与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较多。学生在学习时, 往往是“断层式”吸收, 在知识方面的掌握不够广泛, 在理解方面不够深入。这就要求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加强记忆和积累, 在“重复”的累积中, 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点乃至课本上没有提到的知识, 由点到面, 由浅入深的批量式增加。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做好积累。课本、优秀作文刊物、名著书籍、互联网、电视、广播, 甚至走街串巷所观察到的一切, 都是积累的资源。朗读背诵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 能丰富语言储备, 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例如, 在阅读中发现写灯的好词———华灯初上、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绚丽多彩、流光溢彩;写夜晚的好句———长安街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的汽车, 灯光闪烁, 像银河从天而降;写山的好段———“树林森密, 崖削崚嶒……龙吟虎啸, 鹤唳莺鸣”等, 都是积累的对象, 要将之记下背熟。读而不背, 作文时就会感到笔力不足, 语词贫乏。积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平时听别人说话、看电视、出外旅游, 都可以吸收到不少好的词汇、句子和写作素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要养成分类摘抄的习惯, 如写人的、写物的、写景的、写事的、写游记的材料要分类积累。甚至同样是写人的, 也要把写外貌和写性格的分开, 长年累月的积累, 材料就会丰富而有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的民谚俗语是写作的一笔大财富, “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刚出生的娃娃, 没见过世面”“砌墙的砖头, 后来者居上”……生活中的语言丰富多彩, 在练笔积累中, 刚开始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只要富有情趣, 只要能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真实地写出来就行。另外, 老师指导学生积累的材料要广博而新颖, 应有较强的时代感, 力争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样, 可以丰富头脑, 为阅读与写作奠定坚实而良好的基础。同学如果满腹好词佳句, 在写作的时候就能顺手拈来, 甚至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别人的文章结构、构思与自己的创新相结合,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只有这样, 语文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积累要养成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千里非一跃之功。语文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它需要长期地坚持不懈, 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积少成多, 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
第二, 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语文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是在原汁原味的生活内容上面, 经过多次提炼加工而成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社会才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琐事, 细心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逐渐培养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无论巴尔扎克, 还是鲁迅先生, 其思想的深刻性, 其丰厚的语文素养, 都是依赖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真正将生活当成一本人生大书来阅读。作为初中生, 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 更要细心观察生活, 将生活当成一本大书来认真“阅读”。
第三, 阅读各类名著。名著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 是历久弥新的文明果实。在阅读名著之前, 首先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 (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 , 这将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例如, 阅读《红楼梦》, 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 要了解薄松龄的身世遭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 连作者都想不起来, 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其次, 要理清故事情节。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之所以爱读名著, 就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 故事情节复杂, 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 所以, 只有理清故事情节, 才能把握全篇内容。例如, 长篇小说《水浒传》, 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 走上造反之路的。但在每一回里, 又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选入的是《智取生辰纲》, 节选自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节选自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里的“拳打”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再次是分析人物性格。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 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 单就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 但一说到足智多谋的军师, 我们就知道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令诸侯”的权臣, 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 发生的故事也就不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 《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 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另外, 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 最好也要记住, 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会起到一定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 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 由此可以看出她性格泼辣的特点。再次, 阅读名著还要积累名言警句。名著中有不少名言警句, 记住这些名句, 不仅利于解答试题, 还能提高文学素养, 提升文化品位。例如,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 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 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 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 记住它们, 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 也应注意积累下来, 如“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最后, 还应该记录下读后感悟。自己写读后感, 势必要回顾原作, 咀嚼回味, 这样, 既能加深对原作的理解, 又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有个不二法门, 就是熟读名文, 读着读着, 自己顿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人的文化气质。以读为本, 还能够加强语感训练,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有利于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各种书刊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词汇、材料和技巧。多读书、读好书, 好读书, 不仅可以开拓视野, 陶冶性能情, 积累精华, 博采众长, 而且还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 从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日久天长, 潜移默化, 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
第四, 在观察、积累和阅读的基础上多多练笔。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 要想写好作文, 除了认真地观察, 广泛地积累和阅读, 细细地品味, 不断地反思, 更重要的一点是不断地练笔。哪怕是一瞬间的感悟, 用笔记录下来, 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生活是创作之源。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的来源遍及于整个生活里。”和蔼可亲的妈妈, 严厉负责的爸爸, 天真烂漫的小妹, 难忘的郊外野游, 让人心痛的亲人分离, 让人啼笑皆非的朋友聚会, 一次难忘的经历体验, 一个令人泪盈满眶的广播剧……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 美丽山河的熏陶, 社会中的实践与历练, 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因此, 要学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 熟悉思索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和捕捉生活热点, 有意识地捕捉有趣的人有意义的事, 并随手记下。这样的素材就是写作的最好材料。
语言是文章的灵魂, 生动的语言会使文章深入浅出, 妙趣横生, 使文章跃动灵性智慧之光, 会让别人兴奋不已。采用多种修辞和表现手法 (如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等) 可以使文章内容生动、具体、含蓄、耐人寻味。
家校合作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研究 篇9
关键词:家校合作,语文成绩,学生
目前,世界各国的小学教育都普遍认为,儿童教育需要各方面综合性的配合与支持,特别是家校合作对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要。精心创建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更加关注的是,怎样家校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此,就有关语文学科方面所采取的策略作如下探究。
一、建立互动平台,保持家校良好沟通
首先,学校要为学生建立详细的资料档案,档案应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属相、家长姓名、文化程度、爱好、职业、经济收入、对孩子的培养目标、联系电话、QQ号等。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使老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帮教。其次,老师应该利用好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比如,建立一个语文学科的QQ群,将学生的家长加为群成员,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家长展开互动,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兴趣、阅读习惯、语文基础等。同时还便于老师及时告诉家长一些教学的信息,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等,通过家校合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二、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作为教师要提醒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对于一些知识掌握的不太牢固的学生来说,课前进行认真地预习,对第二天的课堂学习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很好的预习,教师讲的新知识就会一时听不明白,作业不会做,造成恶性循环,渐渐成为学困生。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预习;其次,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家长要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写作业时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聚精会神。切忌在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吃东西、说话等,这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作业质量。孩子做完作业后,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检查一遍,如果开始孩子不懂得怎么检查,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检查的范围,如从抄写的课文中找出漏掉的字,抄错的字等,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步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第三,家长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孩子之所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在写作业时精力不够集中,一边玩一边做,因此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过来。第四,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前准备。要提醒孩子带好当前学习用品及作业的等,以免在上课时因为没有带上重要的资料而影响听课。
三、家校合作,促进语文课外阅读积累
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获知,很多家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到困惑,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小学生在家阅读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孩子拿到一篇文章时,往往是粗粗浏览一遍就算是读完了,其实这样的阅读就是走马观花,是收不到什么效果的,也难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家长应该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步,让孩子认真阅读文章,读完两三遍之后,基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但是,由于受识字量的限制,学生在阅读中自然会遇到生字,生词,对此,家长不要任凭孩子丢下不管,要鼓励孩子战胜学习的困难,自己去查字典,弄明白这些生字生词的意思;第二步,家长要督促孩子细读课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明白了生字生词的意思,那么,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障碍了,在孩子读的比较流利之后,家长要让孩子试着为课文分段,并写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最后要让孩子做好读书笔记,对书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注音解释、书中好的语句、精彩的描写的等都要一一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和语言就越来越丰富了。有效的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另外,在家长掌握了如何帮助学生阅读的方法后,读什么书又成了摆在面前的问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材内容,为家长推荐一些书籍、文章,让他们知道读什么书,怎样找到这些书,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四、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作文很不满意,也为此感到苦恼,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呢?作文是创造性的语言思维活动,写出好的作文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在作文时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又能叙述清楚,就已经不错了。因此,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密切配合,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写作素材,学会观察、广泛地汲取知识,让学生见多识广,产生动笔的愿望。另外,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开展一些作文活动,并吸引家长的参与,比如,在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之后,我设计了一个给妈妈写一封信的活动,并要求妈妈要给孩子写回信,通过写信的互动,升华了孩子与母亲的情感,也练习了作文能力,班里学生写出了多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的佳作。
五、结论
提高语文成绩 篇10
关键词:阅读,初中语文,整体成绩,明智,素材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语文整体成绩不高的现象,如写作缺乏素材、知识面过窄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而阅读都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课内、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实现课堂的延续和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性情。
一、阅读使人明智
孙中山曾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顾炎武曾说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伏尔泰曾说过: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 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歌德曾说过: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就连中国农民也有“三代不读书,犹如一圈猪”的觉悟。可见,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不同的角度上,通过当时的社会背景或者自身的经验或者体会诠释着一个真理,就是: 只有通过阅读,才可以使人变得聪明睿智。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时间段,一位好教师、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让所有的初中学生受益终生。有些人将阅读看作与智者、伟人的交谈,有些人将阅读比作是和高贵的灵魂进行的对话,有些人则认为通过阅读可以鸟瞰古今中外,畅游千山万水,通过阅读可以缩小空间的距离,拉近时间的间隔。真正的人生、精彩的人生需要文化、知识作为底色,而文化、知识蕴涵在书籍、文本的精神禀赋之中。阅读的独特性在于心游太玄、思接千载,在骚动和喧哗中最大限度的保持自身思想的独立性,保留人文理性的良善心地和价值底线。通过阅读,人的人格气质、精神、心理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言语的有限性和思想的超越性之中感受生命的飘逝,在令人怦然心动的阅读过程中,领悟升华的生命意义和人类忧思的无边”。
爱因斯坦曾说过: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富兰克林曾说过: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伏尔泰曾说过: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 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这些名人名言都在不同角度说明了通过阅读可以使人进步,使人思想深刻,使人善辩,使人明智。我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忙碌的工作中也挤出时间看书,据说,毛泽东的中南海故居是书的世界,到处都是书,就连床上也都放满了书,外出视察工作或者开会时,还要带上许多书,即使晚年重病在身,也没有放弃阅读。阅读的好习惯促使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著作、讲话中经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的阐明深刻的道理,并且借助于书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国家的革命事业。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将学生培养成爱阅读、爱学习的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
二、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
俗语有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和写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写作素材越扎实、越丰富,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就更有深度。要想获得深厚的文学底蕴,就必须要扩大阅读量,在作品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优化自己的写作语言。作文就是借助于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和表达,是进行创造性表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过程,而阅读本身就是在为写作服务,就是不断吸收、积累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还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看到的优美片段、好词佳句,阅读结束后记下读书心得,对意义深刻的语句进行深入的分析,联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心理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不断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库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让学生写作道路上走得更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缺乏写作素材,而通过阅读,读一些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都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个方向,开发学生的智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
三、通过阅读拓宽知识
学生写作不仅需要丰富的写作素材,还需要学生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面,通过阅读,使学生深刻的了解、认识社会和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成绩,就不能让学生的知识面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面,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拓宽知识来源,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鼓励、督促学生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好书,多收集信息,多思考,多和别人交谈,不断拓宽知识面,丰富人生,提高学习语文水平。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
四、通过阅读获得情趣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书籍,只要是好书,只要学生可以耐心的阅读、品味,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书籍的陪伴下,实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温馨和充实。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品味、气质、情趣的文章,使学生可以很快产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激动。有些书籍可以清楚地说明心有所感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所以阅读,让我们徜徉在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各个领域之间,上下古今求索,从中邂逅知音,寻找共鸣、提高素养、陶冶性情。如向学生展示《安徒生童话》一书,告诉他们: “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
五、结束语
提高语文成绩 篇11
[关键词]西藏;初中语文;语文成绩;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很多学校都逐渐摆脱了传统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的教学评价机制。但是就当前西藏地区的教学现状来看,也没有探索出比考试更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因此,西藏初中语文教师在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的同时,也要创新出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升西藏初中语文成绩。
一、提升西藏语文成绩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类院校以及社会各个岗位就业人员的招聘大多还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能否进入一所重点学校,以及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主要还是取决于成绩的高低,对于大部分学校和企业来讲如果参试者的成绩不高,那么及时其其他方面再优秀也难以被录取。因此,采取怎样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教师应正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找出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其问题实施有效对策。
二、影响西藏初中语文成绩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有待提升
西藏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其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给予了足够重视,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西藏地区自然、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初中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待提升,初中生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较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当前,西藏学校很多学生都来自于农牧业区,学生在迈入校园前,与家人、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交流运用的都是藏语,没有养成用汉语交流学习的习惯,还有一部分小学除了英语和语文教材外,其他学科使用的依旧是藏语教材。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接触汉语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牢语文基础,甚至有的学生虽然升入初中,但是一些小学学习的汉语知识仍没有完全掌握,一些经常使用的汉字也难以正确书写,使得藏族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从整体上得到有效提升。
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打牢语文基础,培养和提高其语文基本能力。对于一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结合其实际情况,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做出适当的取舍,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给予一定的调整,重点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打牢语文基础,不断提升其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另外,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应该适当的降低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做出适当的调整,重点培养学生听、说、度、写等基本能力,其培养过程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阶段。对于初一学生来讲,可以要求学生在能够听懂汉语的基础上,多用汉语与师生和家人交流;对于初二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并要求学生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记叙文、议论文,并且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而对于初三学生,教师则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能够使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也能够使学生逐步打牢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从整体上提升西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西藏地区的初中生,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农牧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都不高,对于教育来讲投入较大,回报周期又较长,大部分家长都难以理解,因此,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将孩子送到学校也常常出现学生在上课期间被父母叫回去干活的现象,使得很多学生都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另外,学生从小就在广阔的草原生活,活泼好动是西藏学生的天性,对于拘束在课堂里学习,学生更喜欢在草原上唱歌、跳舞,因此,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也相对较低。
对此,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兴趣是学生主动学生知识的关键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探究当中,才能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对于家长来讲,应摒弃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到学习知识对孩子未来的积极影响,为孩子灌输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的鼓励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同时对于孩子的学习也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使孩子能够全身心的在学校学习。
对于教师来讲,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断探索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设计语文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多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对于学生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认可,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使班级整体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语
总之,提升西藏初中语文成绩,不仅对学生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够为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多来自西藏地区的人才。所以西藏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西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出更多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使更多的西藏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西藏初中语文成绩能够得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林.谈从阅读和写作两方面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成绩[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3,5(2):65-66.
[2] 王丽.重细节抓实效扎实语文课堂--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绩的几点做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8):221-222.
提高语文成绩 篇12
一、发挥优势,施展人格魅力
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长者。但语文教师大多给人以“高处不胜寒”之感,语文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发挥学科与自身优势,与学生交往、交流,促进师生心灵的相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语文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甚至个性,以便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因材施教。教师还可充分利用作文教学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每周的一篇周记,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写真人、说真事、谈心里话,并要认真批阅这些周记、作文,写上一些评语。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师的诚心、爱心、责任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信任老师,也就乐于说心里话,乐于写作,乐于学习语文,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前提。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优势,施展人格魅力,主动去关心、爱护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二、掌握个性特点,发挥多重功能
语文教育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加以落实,而对它的发展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等,我们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认真落实。语文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要紧扣语言文学特点,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先进的文化,随着新教材的推行,大量优秀诗文、经典名著都被选入教材,学生徜徉在文化海洋中,超越时空,与圣者、智者对话、交流,感受他们辩证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伟大的心灵、不凡的震撼。语文教师应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功能,带领学生沉浸在文化氛围之中,既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又让他们扩大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母语教育的执行者要肩负育人重任,以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太阳。
三、倡导自主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放眼未来,融入改革的潮流。促使学生有个性地、自主地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在信息万变的时代里,教师不可能教给他们完备的知识,但至少可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汲取知识的能力。其次,教师应大胆放手。教师应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传授者与接受者、指导者与服从者的关系,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自主学习者。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天地中自由遨游,辨别、品尝、探源、究根,心灵解放,能量释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切磋讨论,不仅使他们取长补短,而且会出现“神来之笔”,令人振奋。
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开辟个性化学习天地,促使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考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促使学生深层学习,形成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这种模式中,不只是有一个“发光体”——教师,而是“能者为师”,每个学生都会发光。这样的教学,学语文成为一种生命的活力,充满了激情与智慧,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利用业余时间,把握课外机会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师不仅要抓紧课上的时间,还要化零碎时间为整块时间,积少成多,帮助学生争取学习时间。语文教学很大一个版块是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章,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好好利用午间、晚间休息时间,吃过饭后,看看美文。利用这些时间,或是补充一些外国名家名作,或是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知识,或是讨论文学最新动态。另外,还要把握一些机会,如每两周一次的黑板报,每学期一次的主题班会,这些都是学生施展语文才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园地。每期黑板报可当作是一张报纸,集编辑、美工、抄写于一体,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主题写稿、修改、抄写,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在组织主题班会时,同学们精心设计,认真写剧本,排练话剧,推敲串联词,聚在一起出谋划策,讨论商量,俨然成了导演、演员,这种语文实践活动胜过上好几节语文课,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提高语文成绩】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学习“三步曲” 迅速提高语文成绩07-26
优差生同桌合作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10-19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06-12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10-05
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10-17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10-18
提高语文背诵的技巧07-06
学习成语提高语文素养07-11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