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024-10-08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共12篇)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篇1

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学术年会的召开正值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五中全会着力强调“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本次论坛以“教学·课程·方法: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主题,旨在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促进高等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的实质性现代化。 这一主题高度契合了五中全会精神。 我们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研讨、达成共识, 促进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实提高。

一、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一项现实的重大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1]。 这是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在五年规划之中,写在党的重大文件之中,而且放在“创新能力”之前予以突出和强调,并明确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高校和学科达到一流水平,足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一)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2000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成立。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项目,创立了“提高质量保证能力的全球计划”。 200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来自成员国的教育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代表围绕“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这一主题达成一系列共识。 会议通过的公报包括8个方面的52项建议,其中的第19、20条认为,“扩大入学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了挑战,质量保障是当前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要“建立并完善完成学业的规章管理制度与质量保障机制,并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 “ 坚持严格的教学标准”[2]。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纷纷把教育质量的竞争作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普遍认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人才资本的竞争,人才资本的竞争取决于教育质量的竞争,并为保障和提升教育质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努力。如美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保障方面形成了认证机构认证、院校内部保障、社会评价、政府监督 “四位一体”的比较健全、运行良好的体制机制[3]。 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也经历了主要依靠大学自身自我规范、自我保障到强化外部对高等学校的绩效评估又到强调文化约束,积极发挥高校和广大教师自觉性的过程。 而近年来各国质量保障的最重要的转变, 就是对教育教学的直接关注。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将学生的体验调查纳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欧美国家的普遍做法。

从全国性活动来看,美国自1999年起,持续开展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旨在通过分析学生对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投入程度来考察大学教学质量,促使学校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国政府自2005年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学生满意度调查(NSS,National Student Survey),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评学生对所在大学的课程与教学、 学习资源、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满意度, 来促进大学改进教学质量、 满足大众教育质量问责[4]。 日本自2012年发起“关于亚洲大学教员变化的调查” (APA,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Survey),以此分析影响日本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再次强调日本有重视科研的传统,但更加需要在改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5]。

同时,各国也非常强调大学自身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如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还对外建立了大学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和问责。

总之,提高教学水平,并以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深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们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做出我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新探索、新贡献。

(二)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发展速度变化、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的新特征。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许多领域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大而不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人均GDP排世界80位左右,主要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尽头,难以为继,“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6]。 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亮点、开辟发展新空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创新”已经摆到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推动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基础在教育,关键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作为大规模培养人才最基本、 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作为培养各类人才最平凡、最常规而又无法替代的基本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三)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当前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速度”使我国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 目前, 全国共有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高校1202所,高职院校132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7.5%,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3559万人。 但和经济问题一样, “大而不强”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宏观上,这不仅表现为高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制度不健全;也表现在高等学校原创性成果不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等方面。在微观上, 具体表现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非主流现象”:不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陈旧,实验、实训、实践条件缺失,实践育人缺少基本保障,创新教育缺少有效措施; 有的高校课堂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堪忧;有的高校前三年“水课”很多,内容老化、教材陈旧、方法呆板;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期末突击应试,第四年只设少量选修课,学生忙着找工作、备考研究生, 毕业设计纸上谈兵;有的高校甚至以“清考”的方式, “恩准”学生毕业,如此等等,怎么谈得上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很可能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难以保证?! 所述这些, 虽然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但却是见怪不怪的事实!如果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非主流现象”也必然影响主流,乃至成为主流,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醒。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的本真。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出路何在? 靠政府投入、靠体制改革,更靠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改革。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我们要以广大教师和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教学活动为基础, 实实在在地开展教与学的改革,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伟大的口号变成实在的行动。在当前,还要特别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 深化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犹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应当“双轮驱动、协调推进”。 两者的关系是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激发动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落地,才能使体制机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得以实现。当下,要克服重视体制机制改革、轻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使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深化,教学水平真正提高。

第二,不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代替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要把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创新能力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一流和科技创新的一流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建成真正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第三,不能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策略,一些高校实施的面向少数特质学生的实验班,集中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培育,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验无可厚非。但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和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竞争成才、实践成才的观念,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是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二、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使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党中央的要求,教育界的共识。我们要顺应形势,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撬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全面改革,推动高校教学水平的大提高,而不是游离于教学改革之外空谈创新创业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1]这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而不是原则性要求而加以强调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要落实这个“重点任务”。 因此,高等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今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李克强总理多次指示“勉励青年学子创新创业”, 希望大学生“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要求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7]。 对于这一系列讲话和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理性思考、与时俱进、积极作为。

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汲取营养、 不断深化的。 今年6月,我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曾说:创新创业教育要努力做到“三个拓展”,即“从面向一部分学生拓展为面向全体学生, 形成创新文化;从创新创业训练拓展为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学过程中实在的内容;从解决学生的就业率拓展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这些认识在今天看来显然是不够了。那时的认识还比较多地包含在数量上的拓展,今天,我们更需要进一步从质的变化上思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革除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以为,以下六个问题尤为重要。

一要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的蓝图。 为此,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确定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确定适切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在, 社会发展快、经济变动快、知识更新快,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更新培养方案。但事实上,在不少高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陈旧的问题,应当适时加以修正。

二要抓紧课程建设这个关键的环节。 有研究表明,在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历次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都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他们在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时,往往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注重通过改革课程、增设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和增加新职能,满足社会的新需要,进而达到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具体实施,那么,课程建设就是承上启下的核心枢纽,是使人才培养理念向下传导、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 目前,高校一些学生所反映的“水课”太多,就是课程建设问题的集中表现。 为此,需要遵循教与学的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引下,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使课程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规范性、指导性和选择性相统一的原则,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基本功过硬,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要特别注重加强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切忌老师能教什么,就开什么课程的任性行为!

三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固然可以增设一些专门的课程,但课程建设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加法,不断增加学生的课时负担。更为本质的是要实施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渗透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控好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匹配,使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列的课程设计而实施、落地;同时,教师还要改革教学方法,恰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学起来!教师还要注意开发每一门课程中所蕴藏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要素,构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学习共同体”,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地。 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做和都能做的事。

四要补足实践教学这一短板。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为此,要加强学校已有的实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要基于“协同育人”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互利互惠,拓展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五要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改变死记硬背、突击考试等考评方法,建立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学业考评新体系,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符合学习效果。

六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 当今时代, 创新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那种凭借偶然发现一举成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大量的发现和发明创新都是建立在已有的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 我们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将着眼点放到对自身发展真正有益的能力和素质上。 创新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需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创新也需要激情驱使和精神动力。而这一切来自于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们要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培植创新创业文化,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我们还要研究大学生创业的规律。 人们常说,创业是“九死一生”。 研究规律,目的在于增强学生抵御风险的能力、引导学生创业少走弯路、避免重大的失败,使更多青年走上成功创业之路。

应当看到,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走的依旧是“岗位就业”之路,在工作岗位上以创业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是对毕业生的普遍要求。虽然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在快速增加,但依旧不是主流。 以湖北省为例,2013—2015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虽然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2015年自主创业的学生也仅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2‰[8], 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而在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真正属于“科技性创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在保持比较高的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仍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绝不能以为提倡自主创业, 就可以放松大学生就业工作,把只读过几本书、一无资金、二无经验、20多岁的年轻人不负责任地推到社会上去。当前,在倡导创新创业中,大学生就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消弱,而且要秉持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做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5月份召开的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大会上指出: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 创业和就业可以相互转化, 本质是相互促进的,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是创业的前提条件。 有关学术机构调查显示,5年前青年人当中直接创业与就业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他还说: 学生就读和就业创业的角色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和创业政策。 这些都属于规律性认识[9]。 总之,对于大学生学习、创业、 创新的规律需加强研究, 以支持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创业,从而实现成功创业。

三、建设优良教学文化,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从文化视角看, 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深刻和久远的。一方面,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大学教学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 教学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文化,它体现着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对培养人才、传播文明、促进发展、 改善民生的精神追求,汇聚着大学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让教学成为学校工作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是促进大学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保障,是对大学本源的坚守与发展。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首先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要在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深处确立“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10]的价值追求,激发个人和集体重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内驱动力。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构建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是优良的教学文化生成的环境生态。 优良的教学文化的形成,既需要营造崇尚教学的共同信念,也需内外部环境力量的助推。 缺乏相应的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很难转化为现实层面的教学文化的行动实践。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鼓励支持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要通过制定完善各种有效措施,激励教师热爱教学、崇尚教学,特别是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研究教学、革新教学,当前,要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风。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重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设。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要支持奖励爱学、勤学、善学的学生,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在由大向强的历史性跨越的新起点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们做强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而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深入落实,对破解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难题具有决定性作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必须付诸于实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教学改革再升温、 使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让我们共同努力, 将一个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带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是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跨越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多的“教与学”的问题,出路在于扎实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不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代替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使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要抓住课程建设这一关键环节,补足实践教学短板,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要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建设、鼓励支持教学改革的优良教学文化,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学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文化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篇2

一、抓师德工作,建和谐团队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好学、爱生、爱校。

我们利用每周例会的机会,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本学期,我们以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开展了一次师德教育。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安心本职工作、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和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将奉献教育当做乐趣。

这学期,我校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任劳任怨。我们学校大部分是年纪大、快要退休的老年教师,甚至个别带病也在工作。如我校的谢云富老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张道坤老师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谢成生老师在上班路上摔了一跤、被狗咬伤都坚持上课…但是他们都能够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

正因为如此,教师们都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垃圾池里的废纸有教师主动去烧,操场有白色垃圾有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去捡,有学生追逐打闹只要教师看见了会主动上去制止教育,发现某些不良现象会主动到办公室和教师们商量办法……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各项工作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得多了。

二、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的老师理直气壮抓教学。本学期,在中心校的统一布置下,我们继续一丝不苟抓常规,千方百计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

(2)抓好单元测验和课外辅导,重视培优和转差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较多、优生群体小”的现象,这对期末考试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教师坚持“只讲主观,不谈客观”的原则,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观念,努力做好作业设计和批改,做好单元测试工作,一手抓差生转化,一手抓优生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由于措施得力,我校在这次全县统考中总体成绩稳中有升。

三、抓班级管理,强化安全卫生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按照中心校的要求,我们从这学期开始,以“纪律、安全、卫生教育”为抓手,强化班级管理。

1、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班主任从进校、出操、课间、离校、纪律、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班级检查、记录,使学校呈现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举止言行规范文明的大好局面。

以贯彻实施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真正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

2、利用班会,强化安全卫生教育和管理。本学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效果比较显著,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干净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本学期没有发生安全事件。

四、抓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

这学期我们根据实际开展了以下活动:

1、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制订的教育方案,并踏实做好读书的指导工作,为下学期的读书竞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节庆和其他重要时日,因地制宜地开展庆祝或教育活动。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学校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学生数来看,我们学校是腰陂镇中小规模村校,办学条件十分落后,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与兄弟学校相比差距非常大,体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网络教学没有设备、运动场地不足、营养餐没有加工房……硬件方面的这些问题仍需中心校领导下大力气解决。

2、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发展不是很平衡。这些也一定程度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水平 篇3

【关键词】教学结构 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认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不揣浅陋,举隅如下,以就教于大家。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师钻研教材时自己必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也就是说,要用教师之情打动学生之情再去体验文章之情,使文章情、学生情、教师情“三情合一”。笔者在讲授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先播放声情并茂的录音带让学生听配乐朗诵,使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氛围;然后再选取几个特写镜头(细节描写)浮雕般地再现大堰河勤劳、纯朴、善良的感人形象,使学生情动于衷,油然感受和领悟到诗人塑造的大堰河,她不仅是诗人的保姆,也是我们的保姆,更是全人类的保姆,她是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化身。学习这首诗时,笔者把自己当作诗中的“我”,始终沉浸在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同情、挚爱和对“不公道的世界”的诅咒中,较好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还是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发想象、激活思维

联想和想象对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美学家黑格尔也说过: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联想和想象。不论是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还是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都能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和“空白”意义,是一个意义框架。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理解和把握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直觉对“美”的顿悟。《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全文跌宕多姿,处处显示着作者精巧的构思,最能体现人物悲剧性的是结尾。作者把一大片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当教学接近尾声时,为了加深和拓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笔者将教学又加以延伸,给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假如玛蒂尔德永远不会知道项链是赝品;(2)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3)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赝品后;(4)当佛来思节夫人给玛蒂尔德归还了项链后。通过上述要求,让学生大胆思维,合理想象,构思以后情节,续写小说结局。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笔者曾布置过这样一篇作文:“当看到太阳每天升起时,你想到了什么?”面对每天升起的太阳,同学们各抒己见,共生发出了“希望、执著、使命、信念、奉献、新、生命力、父亲、母爱”等20多个可写可比点。有位同学说他看到每天升起的太阳,就想起父亲,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让他谈谈理由,他很动情地说:

父亲是我们家的太阳,他给我们以温暧,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刮风下雨,他都照常上班,骑着他那除铃儿不响,其余部分都响的自行车,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四处奔波,早上骑车出门,就好象每天东升的太阳,傍晚回到家,总是以温水擦身,以除去每天的疲劳。在我心目中,他是一轮红太阳。

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但他却一天天地老了,车也一天比一天更旧了……

听了他的述说,笔者和同学们既为他对父亲的挚爱所感动,又为他新奇的想象所折服。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兴趣,鼓励参与

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内驱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自己的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在教学中,笔者努力尝试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两方面合二为一。如在讲授现代剧作家曹禺的戏剧《雷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剧情,把握人物个性,体味语言特色,课前,笔者就布置让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学生在熟读剧本的基础上,背诵有关人物的台词,并分别扮演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等不同角色,反复演练,力求惟妙惟肖;课堂上,精心设计布局,让他们实地演出这幕戏剧。学生由于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准备充分,因而表演活灵活现,教室内时而鸦雀无声,时而人声鼎沸,……同学们无不沉浸在戏剧营造的氛围中。演出结束后,笔者让学生分组就“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情还是无情,你对周朴园其人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踊跃发言,陈述见解。这种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学好语文闯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设疑诱导,自致其知;师生换位,发展能力;运用比较,深化知识;写诗拟联,培养情趣;引入诗文,拓宽视野;观画听乐,诱发领悟等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常教常新,使自己的教学有一股源头活水不断涌来,这样,教学将会始终有生机、有活力。

反思教学实践 提高教学水平 篇4

关键词:反思教学,新课程,物理

一、不足之处的反思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 对于每一节课上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预设:是讲解为主还是师生互动?是启发引导还是实验贯穿上课?是鼓励探究发现还是自学等?不同的教材要施于不同的教法。正所谓“一把锁配一把钥匙”意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例如, 我在教学九年级《物理》第一册中的机械效率一节时, 我采用结合实例讲解的方法进行。按新课标的要求是“知道有用功和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 这一节内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又是难点。我举了一个实例:用水桶从井中提水。这一实例几乎每个农村孩子都有经验, 理解起来较容易, 提问: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提水) 那么, 对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再提问:这一过程中桶起什么作用? (生:辅助作用) 那么对桶做功是我们的目的吗? (生:不是, 目的是水) 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反之, 桶掉入井中, 捞起的桶中带有水, 情况又怎样? (生:捞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桶中的水做的是额外功) 。随之让学生完成课堂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容乐观。下课后, 我反思其间:是否单纯的举例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学生是否难以在已有的知识网络上重新建构新知识?我尝试着在另一个班改为实验探究:用动滑轮提升钩码。这节课比上节课气氛活跃, 且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缜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 同样的课堂巩固习题后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法, 收到的效果明显不同, 是反思助我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随时更新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效率。

二、成功之处的反思

根据各年龄段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的长短, 一节课学生很难一直处于有意注意中, 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兴趣点, 适时应用幽默语言。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的《密度》中, 我给学生讲了阿基米德巧解“皇冠之谜”的故事后, 启发学生:

阿基米德是怎样发现皇冠掺假的呢?

给你一个金戒指, 你会鉴定它的纯度吗?

要弄懂以上这些问题, 就要学习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密度。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学生有了求知欲, 才能产生积极的兴趣, 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三、教学机智的反思

所谓“态度决定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教师上课的教态, 板书跟学生的互动情况, 问题情境的设置、幽默语言的应用、课堂中空白的恰当处理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 因此我十分注重课堂45分钟内的细节。

例如, 有次预上公开课内容《电功率》, 讲解到高潮部分不自觉地用教棒敲打桌面, 且一节课有好几次, 课后有教师指出:这样敲打的出发点是请学生注意, 其实有一些学生也被吓一跳, 他也是其中一位, 我认真记下这一点, 反思自己的教学机智, 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指点其不注意听讲的学生, 并时时提醒自己改正自己的这一缺点。课堂中的语言和教态 (尤其是姿态语言) , 我常学习电视主持人, 看他们如何吸引观众, 如何适应转换各种角色。

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对教学各环节的反问和回顾, 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过程逐渐完善起来。

以上的过程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细节体现, 它让学生从过去那种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 改为主动吸取知识,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的好习惯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细节, 经过多次的反思与改进, 使自己设计的问题日趋典型、有趣、有层次性,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篇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问题,由于作文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而且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没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导致他们在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缺乏灵感和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上,教学工作都是依据教学方案开展的,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顾及到他们喜好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必须要结合周边的实际生活,作文本就源于生活,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够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如果想要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进而获得写作灵感。然后用不同的批阅方式来激发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周边情况和真实情感,可是在实际作文写作中,无法结合实际生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别人无法从作文中感受到真实性,因为他们的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习,很少接触于实际生活,使得真实感无法体在他们的作文中。作文模仿现象过于严重,在进行作文写作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大多是从模仿开始学习了,然后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积累经验,并用在日后的作文写作中。教师如果在学生开始进行作文模仿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会使得学生在日后的作文写作中也一直模仿。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模仿很多丰富的作文资源,但是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抄袭的懒惰思想,这样虽然可以获得内容丰富、语言整洁的作文,但是却有悖我们最初的教学理念,使小学生与现实生活有着越来越远的距离。

教师要具备示范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可以接触到越来越广泛的知识,而且独立自主性也越来越强。比如,教师在对作文进行讲解之后,学生会思考老师喜欢什么样类型的作文、自己该从哪方面写、别人会从哪方面写等等,对此,教师可以自己写一篇是示范文供学生们参考,解除学生们心中的疑惑,心中的疑惑产生更多的信任感。作为教师,不能够一味的批评学生,也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不能单方面从学生身上寻找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也要对自己进行反思,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被学生更好的接受。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由于年龄方面的原因,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倾向于自己喜欢的学科,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喜欢上语文,进而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将他们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接触。在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多放播放一些影像和音乐,进而将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出来,有助于他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将他们的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从心里喜欢上语文学科,喜欢上作文写作。比如,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与小花猫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小花猫相关的视频,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小花猫的灵活,并让学生记录好自己对小花猫行为举止的观察,然后进行小花猫作文的写作,这样一来,学生都会满怀兴趣的参与到作文学习中去。

好的批阅方式激发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1、以典型性的范批,明确批改的方法

在学习批改之前,首先要教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一次作文后教师可以在全班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习作,通过投影,示范详细批改,教师必须正确运用规范性的批改符号,尤其是删、添、调、改等常用的符号。培养学生见符号明意图的思考习惯和领悟能力。学习从字、词,句、标点方面进行推敲一段话的内容,以及错别字的辨析要求。从详细、照应、过渡等方面考虑文章的结构,从整体上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检查落实情况。比如此次训练的重点是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那就要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如何?。其次注意批语的写法指导。写批语是批改中的一大难事,引导学生可以先从条文式的批语写起,逐步学会写综述式的批语。在批改、研习他人作文时,更提倡赏读,对作文中用的准的词,写得好的句子用特定的符号进行圈划。批语更多的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启发性的语言。教师边评边说明,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评改的全过程,最后,让学生把原文与修改后的文章对照,使学生加深印象,学会批改。

2、师生互批相结合

(一)、自我批改

以往当一篇习作完成后,老师发下作文本誊写完毕就算任务完成了。自改就是要求学生在誊写习作以后认真读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字、词到病句的修改,也可以是段与篇的修改,学生很容易做到,收效很大。文中的错别字、病句出现的几率减少许多,也为下面的批改打下了基础。

(二)、独立批改与小组讨论批改相结合

(1)、独立批改:独立批改是指两位同学相互交换习作进行批改,互相学习各自的长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不同的想法,这些内容多数以眉批的形式出现。最后再文末写上总批,既可以是赞美式的评价,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批改后的想法。独立互批,更有利于交流,沟通。

(2)、小组讨论批改:由于学生写作水平,认知能力,鉴赏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小组互相讨论批改更有利于全组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可以根据习作水平不同组成3~4人的小组,批改这一小组同学的习作。自己读习作,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最后由一人执笔将小组的意见写到习作批改栏中。这样的批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一次能力的提高。自己的优秀习作被小组同学肯定,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感,激发习作的兴趣;自己的文章一经同学评改,也会令自己豁然开朗,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迅速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借鉴别人的构思、写法的精妙之处,领悟写作的方法。

(三)、教师批改

学生批改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互批后教师更不能万事大吉。检查互批结果,对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保证批改的质量,是教师批改的主要任务,当然教师的每一次批改也是对学生批改方法的有效指导。

(四)、读批改

学生拿到师生批阅过的作文,往往是誊写下一篇作文时,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关注作文等地的占100%,关注评语的占40%,关注错别字的占86%,究其原因,学生更多的关注的是分数。留心错别字是教师的要求。而评语也就是看看而已,多数学生根本不看,更不会考虑教师与同学为什么这样批阅,只等评讲完后,赶紧抄下一篇。同学与老师辛辛苦苦的点、画、圈、评对学生的影响不大,修改的意见很难被采纳,严重挫伤了学生互批的积极性。因此,读批改,也应纳入作文的后续要求。学生结合老师、同学的批语再读作文,例如文中一些启示性的眉批:“这段景色描写如果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会更生动!”“这句话不通顺,可以改一改?”补充内容的眉批:“说话时他的表情如何?写进去多好!”,“他在捕鱼时,动作是怎样的,手、头、背,可以写写”你就可以考虑同学、老师的建议,想一想,对作文进行再次修改,可以写在作文的后面,或者是这句眉批的下面,如果此时还不知道如何进行修改,或有疑议也可以去请教批阅的同学。“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认真读作文,读批改,在自己思考与他人的交流中更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训练重点,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欣赏自己习作中的优势。修改后的习作可以与批阅的同学商榷,也可以请老师批改,这样一篇作文训练才算完成。

学生的作文修改后,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做法,给予鼓励、肯定,或是给一个笑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这样的修改太棒了!”,“真好!”,“用上比喻修辞手法,景色让你写神了,加油!”„„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习惯。

创设契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篇6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契机,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育机智,不断创设各种教学契机,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成因素,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生成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等方面的素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谈谈在这方面的策略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契机,体验生成

1.依托经验世界,移植感悟。

儿童的经验世界是独特而又丰富的,教学时可凭借学生过去的成长经验,再运用相似联想,“移植”直接经验,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与课文情境融合,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情境中移植感悟,从而促进认知或情感的有效生成。

2.创设文本情境,表演体验。

教材中的角色体验能利用暗示倾向让教材内容融入学生内心,使小学语文教材与儿童心理产生共鸣,因此,可让学生扮演教材角色,深切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排演课本剧,学生将蔺相如理直气壮、毫不畏惧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身”入其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更深切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触动心灵,感受蔺相如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自主生成爱国主义教育。

3.运用现代媒体,直观感受。

有些语文教材上的文本情境无法调动学生的记忆,学生感到不可望更不可及。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生成对文本的美感,可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强的年龄特点,运用现代媒体的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文本画面和文本内容,促进认知与情感生成。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由于学生未亲眼看到过教材中的景象,对所描绘的奇景并没有直观的感受,这时适当运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潮水变化的情景辅助教学,学生就会将教材中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画面产生链接点,在动态画面的情境中身临其境,感受景象的奇妙,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借助召唤契机,再造生成

1.补白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既然文本有“空白”,我们何不由“空白”点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遨游呢?《嫦娥奔月》这篇课文里有些情节空白点。如:逢蒙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那么,逢蒙是如何威逼嫦娥的呢?引导学生想象这个“空白”,同学们有的想象逢蒙威逼嫦娥时的凶恶神态,有的想象逢蒙说话时凶恶语气。文本内容的充实,使学生加深对逢蒙这个奸诈贪婪的人物的了解。文中还有嫦娥跟逢蒙机智地周旋,我抓住他们是如何周旋的这个“空白”,创设契机,让同学们想象,大家兴趣盎然,纷纷想象嫦娥此时的想法和举动,再让大家评议谁想象得最为巧妙。

同学们在想象和评议中认识到嫦娥的勇敢机智与心地善良,更有效地生成对美丑善恶的情感认识。

2.多元理解。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文本是有一定标准的,但也有其不确定点,所以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只要学生的不同理解有道理,那么我们就应该予以肯定。如在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之后,要求学生说说读了此文之后的感受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要学习两小儿的探索精神;有的说,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佩服;有的说,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会不一样;有的说,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这些多元的理解和感悟都是有理可循的,文本召唤的多元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理解的生成度。

三、提供合作契机,交流生成

集体智慧远远大于个人的智商,教师应提供学生学习的合作契机,让学生共同探讨,促进信息采集。在相互补充、相互研究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取长补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其优化组合,有效地产生创新成果,使每个学生在认知、思想、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在学《天鹅的故事》时,学生开始对“这支猎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动过。”没有透彻的理解,我便提供合作契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揣摩老人内心活动的交流中,你的想法,我的认识,他的思想在经过碰撞后,达成共识:看到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天鹅,这位老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决定爱护动物。这样,在凝聚着集体智慧的合作交流中,提高了教学的生成度。

四、创造活动契机,实践生成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不仅要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成分,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实践活动的因素,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实践因素,不断创造活动契机,让学生积极地走进语文活动的天地,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如在课内举行辩论会、成语故事会、朗诵会、学当小导游、设计广告等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更好地促进知能的生成。

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 篇7

一、从新教材的编排风格和编排内容进行反思

新教材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 在增加新知识的同时, 展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部分, 如同把一台机器拆散, 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 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 也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究, 使我深刻地认识到, 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填鸭式”接受的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

同时, 新教材另一个独特面就是坚持从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出发, 编排一些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例如七年级的学生还很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 所以教材编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游戏中的数学, 学学玩玩、玩玩学学的24点计算, 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数学, 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学生时时刻刻都在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 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能反映出我们的教学状况.

如一次我在上“单项式、多项式”这一课时的过程中发现, 在课堂上一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几名同学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 课堂纪律也有些松散, 下课后经过和个别同学交流、反复思考这节的教学内容, 才知道原来由于课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不够精细, 使得学生在个别知识点理解上有较大难度, 另外本节教学内容由于知识点偏多, 而且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造成这种现象.

从生活中找情景,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代数式”这节课时, 我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 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 (5n+2) , 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 我强调:“其实, 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 老师说几个事实, 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 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 一名男生举手发言:“一本书p元, 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和激励, 每名学生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实例, 大家通过这节课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我们所说的, “身边处处有数学”.从生活出发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幸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不仅要认真地钻研教材, 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 还要寻找相关教学资源, 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日历表,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丽在假期中外出旅游一周, 这一周各天日期之和是84, 问小丽几号回家.问题一出, 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 这时课堂热闹非凡, 讨论的场面不言而喻, 然后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日历, 找日历中的规律, 竖列中的数字关系, 横列中的数字关系, 紧接着玩日历中的数学游戏, 自然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中玩, 玩中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做”数学的理念.

三、敢于解剖自我, 努力完善教学理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敢于解剖自我, 深刻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 紧抓日常每一项教学细节, 积极主动地捕捉提升和完善自我的机会.

通过反思和解剖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不足, 分析原因, 及时寻求对策,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用理论武装自己;拓宽与充实学科知识;注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式, 加强对外交流, 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四、借助外力, 反思和提升自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经常邀请同事听评我的教学活动, 借助“外力”寻找自身的不足和改进方法.同时, 我也经常参与同事的教学活动, 从中汲取新鲜知识和闪光点, 并将之吸收和融合到我的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和同事之间教学活动的相互交流, 不仅使我的教学理念得以快速提升, 同时也促进我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习教育教学文献,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知识、新观点, 同时可以把别人好的经验和案例吸收和融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 从而促进自我提升.

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篇8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学科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 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 进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回顾自己的教学工作, 我觉得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活化教材, 补充教材

语文这一学科所涉及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教材, 因此,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 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的空间, 打通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渠道, 从而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 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生活与社会。

如,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我就有意识地把《品德与生活》课本中夸家乡、描绘家乡的章节引进来。先引导学生自主地走向生活, 使学生通过对生活进行观察, 对家长、亲朋进行访谈、询问, 用网络进行查询等方式搜集家乡的景观、特产、人物和建设成就等方面的信息。然后, 指导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 并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展示, 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 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 发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 从而使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 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方式。

引入游戏, 激发兴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一节四十分钟的课他们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而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发其创造性思维, 无疑少不了游戏的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乐事, 能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课前让学生品尝“游戏点心”,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预习课文, 能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 使他们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 生字卡片传递游戏, 既是对字的认识与巩固, 又是对词语的积累;猜字谜、拼装部件成字等游戏,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转变角色, 主动学习

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 主动地进行学习。如,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应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等方式做好预习。将学生的心灵放飞,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结合起来, 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 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 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 进而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新课标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学得快乐, 学得主动, 学得有创意。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即放得太多时不易于调控, 生生之间缺少合作, 生字教学方法单一等。针对生字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我大胆地启用班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教学生字, 一个学生用一种方法来教, 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我让学生两两合作组建“一帮一”互助小组, 并定期进行检查, 落实合作情况。对合作得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以调动孩子们的合作兴趣, 进而为在课堂上进行多人小组合作打下基础。同时, 合作交流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如何提高政治教学水平 篇9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实施,核心区域在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学习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

要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的知识意图,牢牢地把握住教学目标,并真正贯穿课堂教学实践的始终。特别是高中扩招以来,新毕业的刚刚从事教学的青年教师很多,这就更需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尽快适应政治课教学。

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结构仍然是今后教学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多人一面,缺少独特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的局面。政治教师要加强能力培养,不仅会讲课,还要会说课,特别是要会说不同类型的课。

任何新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必须与日常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老师发现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日子过得更快乐了。我对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很感兴趣,也乐于尝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理论脱离实际,即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的时候,往往把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给忽略了,只搞一些花架子,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下来后,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没有收获。由此不难看出,无论进行何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收获丰富。

新课程认为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同时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过程。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呢?这就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直接关系。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这就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了解教学对象实际上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认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标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如果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主体的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就不理想。要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首先是我们教师不

(2)强化了团队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3)锻炼了他们独立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3.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存在着下列一些积极的因素:

(1)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鼓励,从而增加了自信心;

(2)全新的英语应用形式;

(3)进一步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

4.有了当教师的经历之后,学生会更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更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

五、不足之处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受益良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1. 许多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过多地模仿了我的授课方

能不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们喜欢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会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了解教学对象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应该通过协商学习促进自己提升教师观,重新为自己定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忠实的支持者。协商教育突破了教师是课本的忠实执行者的观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死扣着教材教学的教书匠,而是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像是一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忠实的支持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过渡成为了“幕后”的支持者,他将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提供一切帮助。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有效的引导者。教师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的权利,学生畅所欲言,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还不能很准确地把握住其中的内涵,理解会出现偏差,甚至方法使用不当,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使学生学得更深入、更准确。

协商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交流和拓展空间。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内容或形式,学生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内容选择、方式选择、自主评价的权利。

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并且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生活经历、知识基础、思维活动和推理方法均不相同。因此,制作课件时,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和心理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认知事物有一段过程,但其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却占较大优势,因而要侧重选用一些有声有色、形象生动的课件素材;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趋于稳定,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课件制作就不一定要刻意去追求形象生动,而应遵照学生“思———看———再思———交流———总结”的认知规律,制作一些有利于启发和诱导思维的课件,以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作为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观察力、思维力、反应力、应变力、判断力、组织力、表达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这种教学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式,因而没有体现出更多的创新意识。(当然,对于非师范专业而又没有授课经验的学生来说,能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

2. 虽然我尽力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

鼓励,但是,总还是会有少数的几个学生,特别是那些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一直认为上台授课会让他们很丢脸,因此,一直没有好好地抓住和利用这样的机会来锻炼自己。

3. 因为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所以有时会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

六、结语

如何提高差生语文水平 篇10

一、深入全面地了解差生, 熟悉差生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 深入差生中, 全面了解差生的情况, 是教育好差生, 提高差生成绩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弄清造成他们语文水平低的原因, 为实行针对性教育, 有效地提高差生的语文水平打下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语文无用, 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需要用语言来交流, 没有正确的语言又怎么能沟通呢?因此学语文势在必行。

2.关心差生的同时要有耐心

语文的词汇量大, 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要多给差生们一点爱心和耐心。只有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差生都充满信心, 献出爱心, 工作耐心, 他们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3.多表扬, 少批评

多表扬, 少批评, 对每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 尤其对差生更应如此。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表扬, 以鼓励他们学语文的信心;如果有错误的地方, 就应耐心细致地纠正, 尽量少批评, 多表扬;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多给几个“好”之类的词语, 这样一来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 学语文也相应有了兴趣。

三、热爱学生, 诚挚相待, 沟通感情, 消除隔膜

为了消除差生的不良心理, 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 热爱学生, 诚挚相待, 与他们多接触, 交朋友,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爱, 把老师看做可敬可爱又可信的人。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 让差生多动口动手, 有机会表现自己, 增强自信心, 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给自己无限的温暖, 自觉消除不利的心理因素。例如, 有一名差生, 基础差, 家庭困难, 学习语文没信心。有一次他的饭菜票用完了, 没钱买, 他鼓起勇气来跟我借了十元钱。我很乐意借给他, 并请他一起吃饭, 他很感动。此后, 他自觉地克服困难, 与原先相比判若两人, 不仅提高了语文成绩, 其他科成绩也提高了。

四、善于发现差生在学语文中的长处, 加以鼓励

造成差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最主要的是缺乏自信心。要使差生树立自信心, 寻找差生自身的优点并加以鼓励是一条捷径。如果教师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 并且满腔热情地为其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在心理上树立自尊自信, 他们的缺点则在优点被肯定的同时逐渐得到矫治。

五、因势利导, 帮助差生改掉不良习气

在鼓励差生发扬优点的同时, 也要重视帮助差生改掉不良习气, 要让差生真正明确沾染不良习气的后果, 自觉地加强对自身的控制力, 变被动为主动, 使自己的思想向好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学生醉心于武侠小说, 屡教不改, 成绩直线下降, 硬性制止与训斥已不起作用。我因势利导, 利用一次机会和他谈武侠小说, 有了共同话题, 他打开话匣子口若悬河地谈开了。尽兴之后, 我趁势让他分析小说中的著名人物成功的经历和原因, 于是把话题引到“成功的背后渗透着奋发向上的汗水”, 使他认识到明日的成功, 靠现在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此后, 他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学业猛进, 成了校园小作家。

六、课堂上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差生听课, 课后注意开好“小灶”

为了保证差生听好课, 必须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发现差生开小差, 要及时暗示或进行提问, 鼓励差生听好课。这样, 既能吸引差生的注意力, 又能使差生及时接受知识。另外, 充分利用“距离语言” (即教师通过变换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走近或远离差生, 进行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 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要适当使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 使差生觉得课堂趣味盎然, 因而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听课。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课后仍要为差生开设各种各样的辅导课, 给差生开“小灶”, 帮助差生补缺补漏。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篇11

关键词:高中政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8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急需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新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时间,对课前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优秀的教学设计为基础,以至于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受益不深。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建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认真对待和加强根据课标要求设计课时教案,重视每课时学生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对高中思想政治实验教材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注重使用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结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地融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首先要具备把握教材思路的能力,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讲解的有条有序,才能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才能使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二、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是最具号召力的旗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关,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休戚相关。正如党的十六中全会指出:“在当今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此,首先,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要形成同仇敌忾的凝聚力。其次,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面对复杂的国内国外形势,务必增强我们的民族忧患意识,要时刻做到居安思危,并把这种意识化为报效祖国的动力。第三,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抵御西方文化殖民渗透的能力。高中政治课本中有许多适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的素材,作为一位政治教师,要积极探索,极力挖掘爱国题材,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教学质量较低。所以,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应以启发式讲授法为主,灵活穿插使用其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问答法、读书法和自教自讲法等。同时,也可以积极运用教具及现代媒体演示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感性认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充实课堂的内容。如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明辨是非、激励情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所学理论的认识。

四、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性是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如果课堂教学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与实际问题和实践的结合,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考改革的深入和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过去“书痴”“书虫”型的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可能再囿于过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所学内容有血有肉,学以致用。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现有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组织教学,正确把握好授课的深度。其次,教学要联系社会实际。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实际进行授课,联系本地的社会发展实际来授课。

写好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水平 篇12

一、对教师的授课进行反思

1. 总结成功的经验

每一节课的教学, 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用具等方面往往都有独到之处;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精彩难忘的片断, 如有趣的导言、简洁明了的板书、直观的演示、巧妙的设问、对突如其来问题的处理、瞬间产生的灵感等等, 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 可以将课堂上点滴花絮记录下来, 日后进行归类、整理、总结, 长此以往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 教法就会越来越灵活, 教学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 查找失败的原因

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 有时会感到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的课甚至以失败而告终,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 冷静思考, 仔细查找不足的原因, 寻求解决的办法并记录在案, 那么在下次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可能故态重演、重蹈覆辙。事业成功道路上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的满足, 通过写“反思”就能使教师吃一堑长一智, 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 写出下次再教此内容的想法和建议

俗话说:一回生, 二回熟, 三回成朋友。教师在教完某一节内容后, 必有许多体会和想法, 这实际上是教中的灵感, 教后的收获, 是实践的结果, 是宝贵的财富。若及时记录下来, 就会成为法宝。反之就会成为过眼云烟。

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1. 反思学生对教学反馈的情况

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情况, 包括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爱好;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 所提的意见、建议、希望和要求;学生在某个问题上发表的独特见解等, 这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感受。对这些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必将为日后的教学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 反思学生的思维情况

包括学生在此年龄段上思维的特点, 对事物认知的程度, 观念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把这些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 一定能成为教师日后教学参考的第一手借鉴材料, 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反思学生学习进步情况

包括平时提问, 测验和当堂达标的情况, 尤其是每次考试后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 及时总结对策, 以备实际运用。

三、对同事间互相学习交流情况进行反思

1. 反思他人的长处

就是通过说课、听课、参观等形式,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尤其是对高素质、有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剖析, 整理, 归纳, 总结, 为我所用。

2. 反思自己的短处

常言道,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教师要提高教学能力, 平时应多邀请其他教师随堂听课, 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点, 出现的纰漏, 倾听课教师如实指出, 并记录下来, 作为今后改进的依据。

四、对教材教法进行反思

反思教材内容的编排是否合理、适度;反思教材体系的安排是否合理;反思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育人性是否兼顾;反思教材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特别是对教材编写和安排的建议;反思教学涉及哪些符合学生实际, 哪些不受学生欢迎;反思学法指导是否到位, 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随时都会有最佳教学思维, 教学手段的创新, 及时记录并整理, 就能积水成渊, 积土城山。

五、对教学改革的反思

对运用各种新的教育理论,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最新的教育教研成果而进行的各种小型的教学改革进行反思。改革的实效性、实用性如何, 是否适合本年级、本章节内容或适用于某个知识点的处理, 主要优点有哪些, 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 成功或得意之处在哪里, 有利于学生哪方面发展, 存在哪些不足, 今后应如何改进等进行记录总结。这样非常有助于对新理论、新思想的消化、吸收、应用。使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始终处在教学改革最前沿。

上一篇:电功、电功率教学设计下一篇:胃肠动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