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2024-07-27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共9篇)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1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费时多,效率低,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40分钟要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控制教学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这40分钟的利用率。怎样才能科学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听说读写。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提问、讨论、听写)以及学生实践(作题、操作等)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又耳硝彦叉,互相渗透。可将三者时间的比例大致分为15:15:10,这样分配教学时间,有利于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要讲究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

读课文就应该以自学为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采用模仿类比,组织讨论,练习测评等方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一但掌握了它,就能受益无穷。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在阅读时口、手、眼、脑并用,这样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如:看图学文,可以采用以图导读,图文对照等方法,让学生口述图中内容。然后,熟读课文相对应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这幅图的,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阅读课文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样,讲读一篇课文,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让学生学会自己开启知识的大门。教师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分析段意的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这样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2

一、积极主动备课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聪明的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 成功也青睐有准备的人”。教师在上课前也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 只有遵纲教学大纲, 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要合理安排教学范围和教学进度, 调整教学顺序, 做到主次分明, 难易明辨, 浅显易懂, 虽对课本内容重新规划, 但却能够顺理成章。这不仅是检测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 更是对教师经验、能力和水平的考验,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重视基础、不断学习新知, 勇于探索求新, 教学才能有更大的提高。为师者更要 “严于己, 而后勤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 教师平时应多收集、整理资料、不能光靠零星的记忆和片段的印象, 这样是很难满足教学要求的。需要语文教师平时多读典籍、时事文章, 以致在平时的教学中随时引经据典, 实施渗透式教学。更能在学生中树立知识渊博的形象, 产生独特的教师魅力, 做到身教胜于言教。要根据语文教学需求书写教学计划,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对教学进行思路上的梳理和总结。不但能在授课中起到辅助作用, 更能对教学进行时时记录,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从而为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合理规划课堂时间

1949 年, 美国一个教育委员会发布了 “时间囚徒” ( Prisoners of) 报告, 专门研究了课堂时间安排和学生学习的关系, 认为学校课堂时间规划应该是为了促进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里我们能看出, 课堂时间和教学效果之间紧密联系。许多教师对课堂时间没有很好的规划, 所以在课堂中感觉教学时间难以控制, 教学效果需利用更多课余时间来实现。我国现行小学生的课堂时间为40 ~ 45 分中, 但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20 分钟, 也就是我们的教学高效时间也只能在20 分钟之内。这要求教师讲解的时候要突出重点, 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第一印象。因为人的第一印象是下意识产生的, 既深刻牢固, 又难以更改, 所以要求教师呈现新知识准确无误。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手段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高科技教学设备如电脑, 投影仪等, 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展示出教师所要的教学效果, 而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是语文的美文欣赏, 在优美的乐曲声中专业的朗诵语音和语调, 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电脑配合投影展示诗词, 不但有更优美的书法, 还可以利用图画形式展示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通过现代手段降低学生学习诗词或文言文的难度。笔者认为, 现代教学手段的增加,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但同时,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忽略传统板书教学, 汉字书写也应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应从小训练学生认读、书写、欣赏汉字的能力。对比汉字在世界各个国家所受的重视, 我国青少年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远远不够。作为语文教师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 还应积极保护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四、优化课堂节奏

课堂教学讲究动静结合。只 “静”, 会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失去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这样会使学生被动而分散注意力; 只 “动”, 也不能称之为教学。可根据所学文章特点提供朗读、表演、背诵、或互相探讨, 积极参与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消化吸收、掌握语文技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 “快”与 “慢”的技巧, 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采取精讲或自学思考等方式, 如对非重点的内容, 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 则或放手自学, 或以读代讲; 而对重点部分, 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 教师必须放慢语速讲, 做到讲必通, 练必精。根据所学文章特点做到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快慢结合的特点进行教学, 尽力调动孩子积极性, 可使学生不必劳累过度, 也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如果我们能合理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知识、节奏、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掌握好课堂节奏,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就能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而不是如马克吐温所说的“从书本里学些他们所不懂得毫无用处的东西, 依靠死记硬背, 像鹦鹉学舌似的。那样教育的成绩只有两点, 一是永远的头疼, 二是念书的本领———念起来流利得很, 既不要停下来拼字, 也不要换气。”

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及今后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为此,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是现在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要充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增强教育责任心, 做到素质教育要求的 “轻负担, 高质量”, 就一定会为学生们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探索.读写算, 2012.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篇3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家都知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哪个教师的话,在课堂上他的表现是很活跃积极和主动的,而且能长时间地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教师,较少出现走神的现象。教师学生是朋友,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这样有了亲切感,学生就会亲近教师,心里有什么都会讲出来,因为他们是小学生,心灵淳朴。每天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教师快乐,学生也高兴,那么快乐的心情肯定能创造出奇迹的。

二、联系学生实际开展教学

所教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家庭情况特殊的较多。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留守儿童、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等。因此,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非常有必要。可以通过家访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教学很有帮助。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字、词、句、篇,比如,在讲边音和鼻音的练习时,很多的学生是边音鼻音不分,把鼻音发成了边音。可以这样做:发音时让学生把手放在鼻子下方感知气流,通过气流判断发音是否正确。如,“农村”的“农”、“努力”的“努”、“头脑”的“脑”等。在教学词语“勺子”时,用普通话解释其意思学生不明白,这时候采用方言来向学生解释,他们一下就懂了。这样,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他们理解。对于学困生,既要在思想上多呵护,更要耐心地帮助和指导他们的学习,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实践。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探究知识,使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强,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而有效的条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应该及时调整好心态,抖擞精神,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微笑面对学生,微笑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温馨,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在于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这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可以这样去做: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识,教师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教师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富有一定的风格,会让学生喜欢。在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用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

四、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既是当今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能增加课堂容量,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活泼。如今很多学校配置了电子白板,这样一来,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课文范读,美伦美奂的音乐,宏大的场面,形象活泼的动画,无一不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毋庸置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最关键还是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思维的火花是否被点燃,学习的方式是否被转变等等。尽管实施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了,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城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紧迫话题。就这一问题,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一点儿自己的体会。

第一,教师备课要求真,求实,求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备课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由原先的手写备课演变成了现在的电子备课。备课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教师的时间,但也显露出一些弊端。以前我们是照抄参考书,如今是对优秀教案的复制与粘贴,大家忙忙碌碌大多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真正实践于课堂的却又是另外一个版本,从而也就失去了备课的真正意义,成为制约课堂高效的一大因素。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让我们的备课工作求实,求真,求精。所谓求真,就是教师一定要杜绝抄袭、复制,躬下身子来备课。所谓求实,就是要立足教材实际,立足学生实际去研究教法,突出课堂实效。所谓求精,就是在求真、求实的前提之下备出精品教案,这当中教师要多下功夫,可以借鉴人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求字数之多,只求方法有效。当然它也不是没有瑕疵的,有争议有反思才能有进步。

第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我们在领导来听自己的课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心——学生千万别不答理自己了,于是课前准备时便多了一项工作,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可是我们也都很明白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功夫得下在平时,我觉得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彻底摒弃那种“师为本”的思想,给学生以和蔼的面容、亲切的口吻、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有敢说、想说的欲望。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赢得你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赏的时候,从而达到让他们乐说。要想让学生会说,教师得要善于倾听,善于引导。就是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并能对它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分清哪里是对的、有理的,哪里是错的、偏离主旨的,从而及时回应给学生,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三,教师要教学有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里我所讲的是指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众所周知,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知识面窄,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自学能力差。因此一些本来应该在课下完成的任务,教师不得不搬到课堂上来,无形之中教学的课时数增多,效果却不佳。为此,我在教学中也在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从简单任务抓起层层递加,比如读熟课文,在此基础上识记生字,接着道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其次,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其实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愿意读书的,尤其是一些故事类的书籍,我们不妨就从这里入手,利用下午第一节课课前预备的时间举行小小故事会活动,按学号轮流到台上讲故事,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再次,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家长会上不失时机地宣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让他们产生危机感,能够主动做好家庭教育。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5

摘要:透过客观角度观察,语文教学的核心平台始终是课堂,特别是在素质化教育方针大力推广背景下,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丰富实践经验论证日后提升教学效率的措施,希望能够引起有关教学人员关注和深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引导;情境

在响应国家新课改方针背景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开始系统化整改既有的教学模式,不过由于部分教师认知能力有限,经常会产生流于形式的问题,最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研习兴致,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则更加无从谈起。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改善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小学生今后应试升学前景合理化绽放,提供保障,具体的处理细节将如后续阐述。

1督促学生提前进行适当性预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类要素之间的互动流程,而当中影响效应相对深刻的莫过于学生和文本的交流。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未能关注这类细节,通常状况在就是安排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之后,就直接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即要求学生阐述个人见解。须知在此期间,学生根本未能把握生字音准、理顺句子结构、深度理解词语内涵,而后的教学效果自然不佳。想要针对这类问题加以有效解决,就必须不断强化学生和文本材料之间的交流力度,而最为直接的适应路径就是提前督促学生做好预习事务。所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理当持续激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等良好习惯培养,必要状况在设置一些预习类题目,令学生可以预先介入到积极学习状态;再就是定期检验学生预习水平,并结合个人表现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至此强化单位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效果,锻炼学生群体的自学和实践应用技能,为日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机改善,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

2在课堂上设置多元且有趣的问题情境

为了全面迎合小学生群体强烈的猎奇心态,教师有必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各类有趣的问题情境搭设,令学生课堂注意力得以集中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话题讨论活动,最终赢取一类较为理想化的教学成就。如,在进行《海底世界》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借助图片演示和语言表述等方式,将海下不同深度状况予以生动化呈现,之后为学生设置对应问题,包括海底之中存在何类生物,它们彼此之间怎样交流。如此一来,便可以顺利激发出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令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海底环境探究方面上,并且在这部分问题情境交互式作用下,可以辅助教师有序地组织整篇课文的讲解活动,最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3灵活改变教师角色,搭建起和谐化的师生情感关系

想要确保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还需要妥善化师生关系的支持,而想要满足这类条件,就需要教师灵活性地转变个人扮演的角色。以往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始终扮演着授业、解惑这类严肃性形象,并且全面把控课堂整体教学节奏,此间小学生只得被动接纳,长此以往不利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自从我国实施新课改方针之后,便主张教师及时转变为启发、合作类角色,其核心使命就是在尊重学生形象思维和情感特征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人性魅力并和学生共同进退,进一步令小学生在参与集体探究活动中收获丰富的知识点,并且朝着教师设置的更高成就目标不断迈进。如,在进行《秋天的雨》这类课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师合作阅读模式,进行课文主题思想升华与过渡的细节,即“秋雨为我国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快乐。”在师生就此建立起默契的情感关系之后,学生会在教师的鼓励下在课后主动欣赏秋景,而不是像以往般被动完成教师严格设置的任务,随后可以将数不尽的秋天美丽景致一览无余,为今后相关课题内容深入性解读,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开展教学反思工作的核心动机,就是不断强化小学教师的自我教学理念和自我批评能力,进一步挣脱传统教学经验的约束效应。事实证明,唯独经过阶段化教学状况细致化诊断、教学引导模式实时化创新之后,才能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实力并且换取愈加理想化的教学实效。正如上述内容阐述,教师、学生、课题材料等始终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要素,教师反思过程中要做到将三类要素全面考虑进去,做到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优势全面放大、劣势全面减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倍增,以及课题研究和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最终换取小学教育的最优化成就。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合了声像等丰富有趣的资源,比较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征,作为现代专业化教师在反思阶段化教学水平过程中要不断加深对该类技术的认知,同时定期参与相关技能培训来保证熟练操作该类设备;之后创设生动化引导情境,将复杂的课文内容加以形象和简单化呈现,突破教学重点并解决教学难题,令小学语文课堂至此绽放出全新活力之余,为日后教学效率有机改善,奠定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全面改善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包含多种处理方式,而笔者在此阐述的建议着实有限,日后仍旧需要相关教师在实践之中予以不断完善。相信长此以往,势必能够令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摆脱一系列困境,换取师生共同进步的绩效指标。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 篇6

学号:201003699554 姓名:管丽华 指导老师:马子驎

【摘要】:本文以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从四个方面谈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围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展开讨论。初步探讨教师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优化教学。

【作者单位】:赣县古田中心小学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 日常教学 教师 多媒体课件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简洁明快 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的作用

【正文】:

在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根据生的实际状况,教师运用多媒体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变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更能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和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优化教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发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重 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条件,注入活力。

一、传统语文课堂的特征

1、教条化

突出地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上,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是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是颠扑不来的趔,把预先设计的教案当作是教学过程的导向。没有激情、创造、灵性,也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操练和应付与无耐。

2、模式化

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学结构的模式化和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不考虑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教学结构和不同的样式;不论什么课型、学科一色地运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即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家庭

3、单一化

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化和活动角色的单一化。目标以知识传递作为唯一追求对象,忽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管是讲授还是讨论,不论是班级内学生人数多还是较少,清一色地使用几何图形排列的课桌椅形式;另外,教师的“独脚戏”表演几乎成了所有课堂中最常见的一幕。

4、静态化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课堂中无真正的互动、无效。二是课堂上只教固定化了的知识,而极少涉

及探究知识的方法。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的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的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于是,“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活动”的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与“听众”。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集图象、文字、动作、声乐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它能突破课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一些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当前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使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气氛,创造出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同时强化了记忆。

2、应用多媒体重组教学资源,突出训练重点。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深陷于“高投入、低收效”的困境,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教师们每篇课文都必须从头讲到尾,造成节节课都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用面面俱到,训练重点不突出。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训练重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交互信息的科学性和反馈信息的及时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将重点训练资源以动画、声音、文字、图象等视听素材按一定的秩序进行重组后制成多媒体课件,使之成为一个突出训练重点而又完整的教学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应用多媒体解剖教学资源,攻克训练难点。小学语文阅读教材,都是经专家精选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由于学生见识有限,有些课文的内容不易理解。如果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认识、观察事物的良好条件,教学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见,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易于突破难点,化复杂难懂为简单易懂,有利于课堂教学。

4、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多,问得多,学生往往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就像拉着老师手上的一条绳,牵到哪就走到哪,思维局限于某一点上,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情绪会低落,精神会分散,老师教得苦,又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有了媒体的辅助,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情境,又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学生为自己能成功学习到知识感到高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5、创设意境,启发想象。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绮丽的奇葩,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但由于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炼性,诗的形象美就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为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轻易地把学生引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

1、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的特点,它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媒体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如何不失时机地把信息技术优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及时诱导到阅读文字教材上来?为了突破这语文教学的“瓶颈”,教师必须加强导向、调控作用,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2、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化静为动的特点是其他任何教学设备所没有的。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

3、利用信息技术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信息技术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事,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课件中读和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们看到,许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为了用多媒体而多媒体,有时候所谓的多媒体课反而不如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对及多媒体的使用更加趋于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多媒体使用的和理性和有效应用。那么当前的多媒体课堂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使用好多媒体这把双刃剑呢?下面不妨从笔者听过的两位老师上《田忌赛马》一课说起,二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先看一看这两位老师关于“两次赛马经过”的教学设计。

第一位老师的设计是:

⑴自读课文,思考:两次赛马的经过是怎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⑵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教师接着出示用flash制作的两次赛马过程的多媒体课件,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⑶看完课件后,全班交流思考题。第二位老师的设计是:

⑴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两次赛马经过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⑵读完以后,每个同学试着把准备好的用纸片做的小马在桌上摆一摆。摆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⑶全班交流思考题,说说根据。

⑷小组内试着再摆摆,同时思考:田忌要想战胜齐威王还有哪些对阵顺序?摆完后全班交流一下。

⑸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一下。问题一:违背了“课标”的初衷

“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目的是“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因此,现代化媒体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和传统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如果违背了这一宗旨,结果是好刚没有用刀刃上,用和不用一个样,白白浪费了时间,甚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不如不用好。事实上,过多的、片面的追求这些“花哨”的技术含量反而会适得其反。

上述第一位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目标缺乏必然的联系,有它行,没有它也行,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会感染学生的思维,引起注意的分散,干扰课堂教学,削弱课堂教学质量。

问题二:忽略了多种感觉通道的综合应用

人的大脑有六个信息输入通道,即视、听、尝、触、嗅、做。传统教学中我们多注重前两个信息通道的信息输入。从而降低了信息输入的效率。当代研究脑生理的科学家发现,在被试群体中有37%的人属于触觉学习者,他们喜欢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还有34%的人属于听觉学习者,他们借助声音和音乐来学习效果最好;还有29%的人属于视觉学习者,他们喜欢通过图片、文字进行学习。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程序看似差不多,实际两个细节反映出他们教学思路的较大差别。第二位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但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即视、听、做等多种信息通道,教学效率显然要高于第一位教师。

问题三:“死媒体”代替了“活媒体”

高林生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说:“孩子躺在妈妈怀里睡觉和搂着妈妈的照片睡觉的感觉是根本不同的。”由此,不难想象,电脑打出的字、录音机里的朗读与老师当场写在黑板上的字、老师的朗读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死的,无情的;一个是活的,有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活物要比死物更能给学生以人性化教育。上述第二老师教学中让学生“用纸片做的小马”因融入了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中,表面看起来是死的,其实是活的。

问题四:“电灌”取代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控制视觉中枢,左脑控制语言中枢,要把视觉中枢感受到的图形、图像、动画、数据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再通过语言中枢搜索最精美、最确切的语句表达出来,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它要求我们的语言中枢储存有丰富的语言信息,且有敏捷的反应速度,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迅速地用精美的语言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意味”描绘或表述出来。因此,如果我们长久地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介进行阅读,语言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结果是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越来越弱,最终造成语文能力的低下。

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联想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

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笔者认为要想做到这些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澄清对多媒体的认识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使多媒体教学成为绕不开题,因此,我们讨论的起点是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更有效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与把握还有可能使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四十分钟里,配乐朗诵、录像、投影代替了老师的朗读、背景知识的讲解、内容的描述和分析,看似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其实质还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因此,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清楚多媒体与教学的关系,明白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装饰或点缀,运用时要讲究原则,以达到教学最优化。

2、注重与教学目课文内容相联系

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他的运用首先应注意与教学目标、文章内容相联系,注重他们之间相关性,将内容通过适当的手段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荡漾开来,深进去,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反之,多媒体运用与教学内容脱节,必将事与愿违。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通过这样的设计,把做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调动了各种感官,有效挖掘了其教育价值。

3、因文体而异,因课型而宜

多媒体的运用还应该注意文体,课型的不同。不是任何体裁的文章都适宜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一般说来,知识类、说明类的文体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恐龙》、《秦兵马俑》、《莫高窟》、《海底世界》等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描写祖国南海美丽风光的散文,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西沙群岛更是一个遥远、模糊、神秘的地方。课堂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银幕上的海底世界动起来了,再配上协调、悦耳的欢快音乐,祖国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便立刻呈现在了学生眼前。现代教学技术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仿佛把学生带到了海边,刹那间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深深地赞叹祖国的河山之美。同时,又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学得知识,陶冶意趣。另外,不同的课型对多媒体的运用也有不同要求。通常来说,新授课、讲评课运用相对较多,而复习课、练习课运用较少。

4、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运用

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课多多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多媒体的使用就应持慎重态度,要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如果不顾学生的认知特点,盲目滥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情境教学的误区就是很好的例证,“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极具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一项教研成果,这种教学方式在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小学生的个性、情感、审美能力等的发展。这

一点应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反思。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多媒体运用于教学是个大的走向,是将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虽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技术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功能和优势,让所有的老师欣喜而且诚服。但并不是说语文课堂可以完全由多媒体所掌控,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具体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课文学习的内容,适当地安插入必要的、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合理、充分地设计、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只有巧妙地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善于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明《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渭南教育,2001年12月版 <2>李小红《活用多媒体 提高语文素养》 <3>武振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4>谈永康《关于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的思考》 <5>辛涛《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6> 潘克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

注 释

1、多媒体——多媒体是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录像等各种媒体的组合,并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网络来处理控制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传输等。

2、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中,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种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等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这样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造教学气氛,注重教学信息多面交流和互动,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观念要求教师恪守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什么问题自己一言九鼎,毋庸置疑,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语”也不敢言,对教师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师生感情没有机会沟通,日渐疏远。如今,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放下架子,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我们面对的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多变的现代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当营造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重视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等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以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信息源, 也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权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应以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和明快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自然,整个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富有动感。

二、精心备课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到备教材;其次,要做到备学生,教师在上课前应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便在教学中有效分配时间和处理重难点,做到心中时时有学生,时时为学生考虑,为学生学习着想;第三,要备教法,根据内容,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思想、教学步骤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等;第四要做到备学法, 即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最后,提前准备好课前所需的教学用具,如录音机、图片、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所用实物等。

三、应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利用激励机制,适时进行表扬,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常常利用这一点使混乱的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观察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合适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光靠一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兴趣,如可以在课堂上不时给学生一些惊喜,如课堂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图片或游戏等,在课堂上评出各种小“明星”,时不时来点逗趣的语言,幽默一些,以此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四、合理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和启发学生思维

合理科学地课堂提问可以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紧跟教师教学思路,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思维,所以要注意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设计的课堂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便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其次,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再次就是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基础, 以便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最后,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控制好数量,更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及涉及本堂课重难点为宜。

五、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学生只有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截然相反。本学期前两周,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由学生回答和补充,最后由老师小结结果是学生发言踊跃,可是提的问题太多,有些问题根本不着边际,但学生兴趣很浓,占用课堂大量时间,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经过教学反思,目前我采用的方法是:对班级学生,根据座位划分板块,每四个或六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学习新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并通过预习,由每个学习小组提问,组长在课前(至少提前十分钟)将问题交上来,老师根据学习小组所提问题单进行筛选,选出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每个问题时,先公布问题的提出者,这样,对提问者是一种鼓励,能提高其他同学提问的兴趣。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后,每个小组可答问,也可补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只要一个同学回答了,课代表对整个小组都有记载,并把记载情况作为考核学生课堂表现的依据。学生回答不够好, 老师再做小结和补充。在学生回答和补充的过程中, 老师主要起引导和鼓励作用,保证不偏离教学方向,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让课堂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中顺利进行。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篇8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备课,也是能否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必备条件。备课有三个关键点:首先备教材,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所学的教学目标。其次备教法,教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等。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控制者和使用者,只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学习方法配合教师教的活动。所以要根据教材灵活运用不同的教法。最后备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想状况、理解能力等,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预习情况。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当讨论的时候把自己的了解和讨论的结果相比较,如果相互吻合则有成功的喜悦感,如果不相吻合学生就会反思自己,思索自己理解的误差。学生可以把在预习时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在课堂讨论中提出来,并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探索正确的答案。这种成功的喜悦、自我的反思、注意力的集中,足以激发学生对阅读和语文学习的极高兴趣。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常常启而不发,对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是一问三摇头,学生小组讨论时气氛沉闷,朗读课文时语句含糊不清,语句也不连贯,造成无法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经过试验我发现,预习过课文后的学生在课堂上一反常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踊跃举手发言,学生小组讨论激烈,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此基础上我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针对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案,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有了教师精心的课前准备过程,才能使课堂教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差错发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一节四十分钟的课,我们怎样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把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需要我们反思。比如:“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吗”?大家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课前导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它是培养学生的感情,特别是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与课本对话,一点一点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挤压学生课余时间,反复做各种习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课堂效率低,为了弥补,教师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或是技能课时间。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厌烦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40分钟要质量。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接受,教学过程要合理有序。

3.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实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粉笔代替了一切,课堂上教师一味讲与写,学生容易疲劳,感到枯燥,因为没有任何吸引力。现代化教学方式要多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可用课件、视频、情景剧等等来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学生感受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三、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工作

一节再优秀的课,没有课后反思它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课。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课后反思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能发现不足,课堂教学才能有效。我习惯在备课的时候把作业也设计好,这样便于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达到教学目标最直接的反馈。根据学生掌握程度,再做适当的调整作为教学补充,巩固所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教学后,我回忆整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优点在哪?不足之处是什么?怎么做才能更好?还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时代在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不停创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篇9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内容提要:语文教育因内容多,方式多样化,理解角度不同等导致语文教育的复杂性。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多了,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同时也遇到一个新的困惑: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的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笔者从初中语文教育现状分析入手,重新解读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要求,采用大环境熏陶,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指点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广泛设置兴趣激发点,注重“情”的挖掘,一张一弛,把握好课堂节奏,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反馈体系的教学步骤,由大入小,层层深入进行探讨。关键词:效率习惯 优化 点拨 反馈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课余时间学生伏案疾笔,或皱眉沉思,或恍然大悟,或欢呼雀跃,定睛一看,学生手执练习往往是数学、物理、等理科习题,对于语文课本却很少鲜有问津,陶渊明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情景似乎在书中才可寻觅。纵观语文教学,课上老师讲台上喋喋不休,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偶有回答,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老师指导,学生依靠长时间的训练和反复的强化来取得成绩。长此以往,学生劳累不说,还养成了被喂养的惰性,老师对此模式训练也会厌倦。怎样使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对语文持有永久兴趣,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吗”有效的教学所追求的价值是什么?今天就怎样进行有效课堂进行几点探索。

二、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育的要求

2001年6月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同年发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三、打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塑造健康人格

曾经是中国国足教练的米卢在快乐足球教育中提出过:态度决定一切。俗语说:“学习七分管,三分学。”语文教育离不开课堂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同时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近期目标。带领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用他们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心灵,不折不挠的意志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学英雄 见行动,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从而培养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同时定期在班内展开评优树模活动,检查督促近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用同学们身边活生生的先进人物激励大家努力完成近期目标任务。同时,在语文教学上设置激励措施,如设置班级朗诵明星,、小作家之星,书法之秀,办理班级报纸、设置负责人、投稿通讯员等,树立“我爱我班”的意识,让每个学生时刻保持积极乐观﹑争先上进的心态以及勤奋刻苦﹑勇于拼搏﹑乐于交流参与的精神状态。

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化被动为主动

夸美伊斯曾说过:“„„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策略,只有良好的组织才能使教学事件事半功倍。其实当初中各科教材发给学生的时候,学生自主最爱看的往往是语文,如果能把这种零散的好奇心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咀嚼语文,学会圈点勾画,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会比老师繁琐的讲解来的会意得多。

把好奇心转化为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广泛阅读,提高阅读修养。“汝欲果学诗,功夫在诗外”。阅读分析讲解固然能拨云见日,但学生文学素养达不到,又没有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再文质兼美的文章和激情的讲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蹴而就,而是跟日积月累的诵读不可分。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小学阶段就已对名著红楼梦如痴如醉,而有的学生直至初中高中甚至毕业都未解其 中味。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文学素养不同。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从推荐阅读的书入手,老师推荐,语文课本名著推荐,同学之间推荐,家长参议都是很好的渠道。扩大学生感悟可阅读《读者》《青年文摘》《译林》《中学生阅读》《少儿文学》;扩大学生知识面可参考《科技博览》《百家讲坛》;观察人生百态亦可品味《小小说》﹑名著;对时代节拍的把握,也可浏览新闻、报纸评论等„„让学生列出计划读的好书目录表,分时间、分阶段的去完成阅读任务。老师可在教学中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亦可让学生在周末闲暇时阅读。阅读计划在于坚持与反馈检查,阅读时可摘抄,如词句段的到“日积月累”本上,也可以举行“我读书读得最多”背诵活动。

怎样指导学生自读,首先强调阅读,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语言艺术,必须诵读,有音读,意读,情读,品读,通过诵读感知文本内容,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艺术魅力,在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培养语感。

其次,要多种感官相互协调,眼手口脑并用,查阅工具资料,圈点勾画,具体勾画采用不同的勾画符号,如:层次划分看到新文章,试着为文章理清思路,可采用“‖”文章划分大层次,如果在每一个层次内部还要细致沥青,可用“︱”为文章理清每一部分内部联系。

归纳中心:可引导学生用“通过,本文表达 之情感或道理”的格式为记叙文归纳中心,说明文则用“本文说明对象是 介绍说明了 科学知识。”的格式来归纳。

赏析语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文段,用“﹏﹏”曲线划 出。如有精炼的动词,形容词等词传神,可用“···”着重号表示,再如,整体阅读能找出文章的文眼句则用“△△△”表示。

旁批心得:遇到文中有深意,富含哲理或较为独特的写法时,如果心有共鸣,可用“ ”划出,在旁边写下写作技巧、富含的哲理或自己的心得体会。要多动脑,尤其要敢于质疑,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再次要学会触类旁通,积极思维。例如在预习诗歌时,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题材来辨别诗歌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用的表达技巧等,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去做猜测。阅读小说时就应从小说三要素去把握文本信息。

四、优化教学课堂,有张有弛 ㈠ 运筹帷幄、重视备课:

备课不是按《教学参考》照本宣科,备课前必须对备的内容做好准备,一般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学情分析,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层面,如何设计问题,来实现因材施教;第二,教学内容、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第三,教学设计,通过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认为,如何突出重难点;第四,教学方法,每个环节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如何通过更好的方式把握教学内容;第五,教学预想,在教学环节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措施来应对;第六,作业布置:作业的内容、数量、针对性、完成时间都要充分估计到。

㈡ 巧妙引导、激发兴趣

课前导入:一节课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前导入有很大 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如创设相似情景,引起共鸣,如《天上的街市》;用流行音乐歌词入手,暗点文章主旨,《水调歌头》;或以物理实验入手激趣,引出对说明文介绍,如《死海不死》。亦可合时令节日引入课题如《端午的鸭蛋》。还可以从新闻事实入手,如日本福岛地震海啸引起核泄漏,可用来导入介绍《敬畏自然》,还可用时尚的电视节目导入,如学习《出师表》则可引入百家讲坛的评论语等。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师生心理交往、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标志有三:第一气氛和谐,二是课堂活跃,三是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关键在于老师把握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特别是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处理某些“偶发”事件,千万不可被一些违规纪律的事情或个别学生的小动作所激怒,从而破坏和谐的课堂气氛。如在讲解陶渊明《饮酒》时,刚一入题就有学生打断“又是陶渊明,这是个懦夫,只会逃避现实”,下面学生哗然,持相同意见的人众多。见此状,我说道:“但是陶渊明曾在自己诗中写过 ‘猛志逸四海’的诗句。少时的他亦有雄心壮志,为什么选择归隐呢?归隐的生活与之前有何不同?以他的才华学识﹑门第想再复出也有可能,可为什么不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饮酒》。”课堂气氛顿时缓和。这样引导从课内向课外,引导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也激发学生去阅读陶渊明其余的诗。课堂活跃是气氛和谐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教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灵活运用课堂技巧: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以此为宗旨,教学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如讨论、辩论等。

如讲解《看云识天气》,我则采用游戏形式利用天气预报讲解员的游戏,让学生模仿讲解员,根据课文云彩的形状、位置来判断今天的天气情况,再启发学生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又使学有所用,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添知识的新鲜感;再如讲解古文《岳阳楼记》时让学生依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洞庭湖晴天、阴天、月光下的美景做一简单插图,评价学生画的是否准确或更有想象力;复习知识,则可用男女知识对抗赛的形式来巩固知识要点;对文章提出观点有异议时,学生展开辩论尤其能激发兴趣,在正与反的对峙辨析中道理越明。灵活多样的技巧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

多媒体辅助:从一个接受信息的情况看,有关专家测定显示,视觉的接受率为听觉的7倍多,对画面的接受能力是对有声语言接受能力的10倍多,由此,语文教学应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学信息手段。CAI的优势,在于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加深学生对情景的体验,如讲解《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等说明文,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直观地把事物原貌展现给学生,再对照课文,让学生体会说明 内容的精当选择。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

合理分配时间:把握课堂节奏、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收获。其实,一节课45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时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5分钟的注意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实际中出现还是分散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100%集中45分钟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的注意力然他们在有效的20分钟内发挥潜力。这与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说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 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规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

五、加强教学反馈,使习惯成自然。

没有对课堂学习的反馈,再好的教学也只是短时的记忆。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但传统的“练”,片面强调“多练”、“苦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由于“练”得不科学,“练”的效率也很低。便“死练”为“巧练”,“苦练”为“精炼”需要注意几点:一是明确目的,每次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训练应达到什么要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次练习,要根据大纲要求,抓住每个年级,每组教材、每组课文、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遵循有层次、渐进式的原则。既要有总目标、整体目标,又要有分目标、单项目标。二是精致习题。何谓“精”? 一是典型性,它是某一类知识或某项能力的代表,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和能力的精华;二是示范性,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将方法或知识推及到其它知识上的学习,实现积极的迁移;三是综合性,即所选题目尽可能有多种训练功能,多种训练效益,听说写与情感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四是趣味性,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喜欢表扬、表现自己,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创造出跟多新颖有趣的形式,比如:“三分钟新闻发布会”“语文智力竞赛”“专题辩论会”“当医生找毛病”等。五是体现差异。六是及时反馈。对于练习作业,要做到:一是按时收;二是及时批,批改要由教师及时完成,调查得知,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不改的作业或有同学做小先生代改的作业,从第二次起,其书写工整率和正确率逐次递减;三是及时发,让学生尽早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四是好的表扬,差的鼓励,对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在全班评讲纠正;五是及时改,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误,订正时间越晚,错误重现率越高。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提高质量是难事,培养人才是大事。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从每个细小环节入手,做细做实,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

牵牛牵好牛鼻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单位

中 作者

萍 时间

上一篇:驻村干部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芜湖游记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