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让课堂更精彩

2024-06-11

数学活动让课堂更精彩(共12篇)

数学活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1

摘要:要数学的课堂学习更有趣味, 更具精彩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教材内容, 培养创新意识;搞活课堂气氛, 提高参与热情;丰富作业形式, 打开思维空间。做到这些, 可以使数学课堂精彩有趣, 更能促进数学学习。

关键词:教育,数学,精彩,问题,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 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教学观念, 摒弃原来陈旧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中,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 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单纯的“数学问题”, 使“心脏”失去了活力, 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又一个枯燥的答案。要想转变这种“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 需要从问题情境入手, 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的氛围, 搭建一个认知的平台,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一课时, 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电工师傅要从电杆离地面3米处向地面拉一条长5米的电线, 求地面电线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聪明的电工师傅一下子就确定出了点A, 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

问题一出示, 立刻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

二、拓展教材内容,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 我以教材为依托, 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的同时, 将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进行拓展, 不但优化了教学, 而且激发了学生相应的情感和积极的求知态度, 使他们体验到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发现中培养创新意识。

三、搞活课堂气氛, 提高参与热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变原来的领导者、指导者为组织者、参与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历、体验、合作、交流, 学生的参与热情, 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如果教师营造的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活跃的氛围, 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 参与热情高涨, 反之则参与热情低落。为了搞活课堂气氛, 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适当地采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愉快。

2. 尽量多地使用鼓励性语言, 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成功。

3. 尽量多地让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四、丰富作业形式, 打开思维空间

传统的数学作业无非是写与算, 正是这种单一而枯燥的方式, 束缚着孩子们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囚禁于冗长的定义与繁琐的计算中, 而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 因此作业功能、内容和形式也应随着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讲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我布置的作业是:写一份观察记录———你身边的哪些事物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制作一件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小制作, 并简单写出制作方法。

讲完《勾股定理》, 我留的作业是:除了勾股定理, 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哪些伟大成就?你有何感想?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只有转变观念、更新思想才能“给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在现在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下, 教学理论、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的应用和完善固然重要, 但是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是具有很大科学性的。从兴趣学习中, 学生才可以更具有灵感性地去学习理解数学, 去创新解题方法, 去探究新的数学领域。这才是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也是对数学教学的深层次理解。

数学活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2

论文提纲:

一、巧用儿歌——充满童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巧用儿歌——突出重点,促进理解,使数学教学由繁变简。

三、巧用儿歌——分散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四、巧用儿歌——总结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儿歌融入数学,让课堂更精彩

【内容摘要】数学课是非常严谨的,同时在学生印象中也是枯燥、单调的,有的内容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也未必能掌握好。学生学的劳累,老师教的辛苦。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朗朗上口的韵律,在教学中深受学生及老师的喜爱。本文以儿歌融入数学课堂,巧妙的解决了这些教学难题。好的儿歌如心灵鸡汤般,滋润孩子的心田,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把儿歌融入教学,孩子们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这种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

巧用儿歌

数学课堂

更精彩

数学课是非常严谨的,同时在学生印象中也是枯燥、单调的,有的内容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也未必能掌握好。学生学的劳累,老师教的辛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巧妙地利用儿歌教学,能够起解决这些教学难题。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朗朗上口的韵律,在教学中深受学生及老师的喜爱。因此,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儿歌,更成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

一、巧用儿歌——充满童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利用儿歌,打开孩子们探索求知之门,运用充满童趣的儿歌增添数学的魅力,更能让孩子喜欢上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数字1—10,书写和记忆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借助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圈,9像勺子来盛饭,10像火腿加鸡蛋。”

这样学生说起来朗朗上口,既形象又好记,有助于学生快乐地识记。

在教学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不管是凑十法还是破十法,10的分与合都非常重要,于是我用《小星星》儿歌的节奏教他们记忆:

“一九一九手拉手,二八二八好朋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牵手走,五五五五一双手。”

念熟了之后,看到1想到9,看到2想到8等,对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很有帮助。

二、巧用儿歌——突出重点,促进理解,使数学教学由繁变简。

教学实践表明,巧妙运用数学儿歌,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这个内容时,我又请来儿歌帮忙: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

二月份,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就二十八。

4除年号有余平,整百年号划双0。

记时方法有两种,二十四时和普通。

时间单位排好队,最大单位是世纪。

1世纪,100年;1年等于多少天?平年365,闰年366。

1小时,60分,1分等于60秒。

年、月、日,时、分、秒,相邻进率要记好。”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囊括全课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又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国土面积》比较整数的大小时,我送给同学们这首儿歌:

“比较大小数数位,数位相同看首位。

依次类推比下去,排列顺序一定对。”

利用这首数学儿歌,突出教学重点,不仅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还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巧用儿歌——分散难点,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教材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分散和突破,就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实践证明,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如果用儿歌的形式,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灵活运用并加以归纳总结,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教学多位数读写法时,借助读数儿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读数规则永牢记。”

写数儿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又如教学植树、上楼、敲钟等间隔问题,关键在于弄清间距与棵数(层数、次数)的关系,而这一关键点正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难点,可以巧用儿歌:

“小朋友,张开手,五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

再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测量活动》时,学生在单位换算容易出错,为帮助学生记忆,我运用如下儿歌:

“单位换算很重要,之间进率要记牢。

十、面百、质量千,时、分、秒向60翻。

大到小时乘进率,小到大时除当先。

一看二想三计算,三步程序记心间。”

这样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充满智慧,因为学生已获得了感性知识,再用浅显易懂的儿歌进行总结,就能把他们已获得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知识点的集中,简要,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四、巧用儿歌——总结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在教学中,某些知识点、学习方法、策略等,如果采用传统的“告诉式”教学方法,过于平铺直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而短小精悍的儿歌能把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一些重要的策略方法全部囊括其中,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与巩固,有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除法》时,计算繁琐,试商麻烦,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如下儿歌:

“一二丢,八九收,当着整十来试商。

‘四舍’商大减去一,‘五入’商小加上一。

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

除完不忘作比较,余数必小要记牢。”

这样,教师边吟诵边讲解,学生边吟诵边练习,很快抓住了本质,学得既轻松又实在。学生在练习时可以依据儿歌,做适当调整,不仅缩短计算时间,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

又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设计了一道延伸练习,先让学生吟诵以下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只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由于学生对这首儿歌很熟悉,能够不断地往下吟诵。这时,我又适时提出:“能不能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将这首儿歌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讨论、交流等探索活动,“创造”出一句“新儿歌”: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短短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儿歌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将所学知识与儿歌巧妙融合在一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既好玩又有趣,使数学的课堂焕发了迷人的风采。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儿歌帮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而且能创造一个愉快轻松地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好的儿歌如心灵鸡汤般,滋润孩子的心田,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把儿歌融入教学,孩子们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这种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邓廷益.巧用儿歌“活”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2,4 马晓露.巧用儿歌教学[J]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3

一、从教师方面

首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我们要从思想上进行根本的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走出来。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它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退一步说,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并学会运用,而不是我们自己讲了多少,关键还要看学生。一堂课全部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一点参与都没有,学生都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你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脱钩,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不到改善时间长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可想而知,我们应该从初中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入手。所以我们要更加对新课标加以理解会吃透它,充分做到你是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从学生方面

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的学生,我们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要从以前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在课堂中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自己要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进去,要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而不是像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参与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八年级的时候参与的人就少了很多,到了九年级的时候基本上就老师一个人的事情了。下面的学生一片寂静,一点课堂气氛都没有。这样就造成了老师和学生严重脱钩,也使我们教学目的更难以实现,更说不上教育的均衡性发展。所以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对新课改理解的重要性。

三、从教学中去运用改革的精神

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就要从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改变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开展合理的活动。因为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他们去探求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现在的新教材当中也非常注意合作学习和创设情境,在每一节新课前面都有一个情境和学生合作学习。所以我们要设置更好的合作教学情景,让它更加贴近生活,更能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更加有动力使以往枯燥的数学课生活化,形象化。比如在解决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你就可以选取合适的情境。我们就可以选取班里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到学校的距离,根据选取不同的交通工具从家里到学校时间也就不同了。这样学生的讨论就比较热闹了,有的同学是走路,有的同学是坐公交车,有的同学是爸妈骑车送,也有的是私家车送来。我们也可以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比如兰溪肯德基到联华超市根据不同的交通方式去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去讨论出y=kx和y=和两个函数相关性质。除了在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学习方法要领的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传授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要诀”,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是学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而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要领,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实现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长期以来,学生只注重不断地进行数学重复性,机械性练习,导致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一现象。在这些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设的情境应该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第二:创设的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生知识的碰撞而产生“火花”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第三: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点,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有价值。第四:情境的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有一定的基石,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以前的数学学习没有白学,他们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好,让他们建立更强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更多的是来源于生活。也可以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第五:我们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虽然说在新课改中非常注重情境的设置但这并不是代表每一堂课一定非要弄个情境出来,那样会没有什么效果甚至出现了反效果有一种画蛇添足的现象。所以我们创设情境的内容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非常明确的导向性。第六: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层次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感觉有东西可以学,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文化,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4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优美的科学.数学的严谨性大家都能体会到, 而数学的美却往往被学生所忽略.现在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大多很消极, 认为数学枯燥又难懂, 是一门“费力不讨好”的学科.这是由于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漠视数学文化及其价值, 数学课堂上过多强调数学方法, 通过大量反复练习和机械模仿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发展以及被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理解上自然会遇到障碍, 久而久之, 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现在可以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走近数学的呢?学习数学之初, 我们数小棒、拨算珠来认识数字、加法、减法, 然后运用到数鸭子、分苹果这些日常小事中.从此我们知道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来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 我们开始面对更复杂的情境.一班和二班比赛、一群小朋友去划船、小明拿着钱去购物……我们乐此不疲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以生动的情境来模拟数学的发展过程, 自然学的开心、学的深刻.然而随着我们在数学宝塔上越攀越高, 数学文化的展示也越来越少, 最后数学仿佛只剩下几个图形、几个定理公式和一堆冷冰冰的数字.

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数学课程应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 “数学文化”的观念贯穿始终, 成为《课程标准》有别于以往教学大纲的一大特色.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要求.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入数学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 依据一定的教学情景, 对数学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编排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1. 以数学史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的发展历史漫长而又充满艰辛,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还可以了解数学家的奋斗经历、辉煌成果、坚持真理的信念和创新精神.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穿插有关数学史的内容, 降低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例如, 杨辉三角

上面的三角形在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 (1261年) 一书中用过, 杨辉在注释中提到, 贾宪也用过上述三角形, 因此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杨辉三角”或“贾宪三角”.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于1654年发现了此三角形, 因此这个三角形被欧洲学者称为“帕斯卡三角”, 他这一成果比杨辉晚了近400年, 比贾宪晚了近600年.

在讲解整式部分时介绍杨辉三角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使学生领略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聪明智慧, 让他们在钦佩之余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以数学名题为启发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名题是指历史上有名的或对学生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从古到今, 有许多有趣的名题, 它们构思巧妙, 孕育着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思想, 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入数学名题, 在题目的选取上既要注意趣味性, 又要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思考, 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名题都很有趣味性, 并有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3. 揭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教学自然也可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如何存款更划算”, “贷款或分期付款问题”、“银行存款与购买保险、购买股票哪个收益更高”等.所选取的实例应是学生力所能及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 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能使人们更加合理的作出判断和选择, 数学能为生活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当学生发现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并大胆的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这些问题适当穿插于教学之中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巨大作用, 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和动力.

数学活动让课堂更精彩 篇5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指能够依据公理、原则、事实等剖析事物,沿着科学步骤解决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而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各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一、在对不疑现象质疑中打破思维定势

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学生在相同的环境里接受相同的信息,养成了相似的思考方式,也对很多经常发生的现象习以为常。而不一样的思维精妙之处就在于,在不疑之处发现疑问,在通常思维之外发现生机。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就是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苹果掉落事件中发现了奥妙。而一旦推倒了这堵思维的墙,开阔了眼界,就能洞悉事物的真相。所以,教师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特别要推翻已有的思维定势和惯性。

如在上完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后,笔者单独上了一堂《1+1=2?》。首先列出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1+1=2的例子很多,诸如1个人加1个人等于2个人,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1辆汽车加1辆汽车等于2辆汽车等等。但是,真的所有的1加1都等于2吗?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笔者见机引导,1滴水加1滴水呢?有的同学说2滴水,有的同学说还是1滴水,但绝大多数的同学说是2滴水。于是,笔者说:“那我们一起见证事实吧!”就拿着滴管往试管里先滴1滴水,接着再滴1滴水,让学生看一下在试管里有几滴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还是1滴水,只不过是1大滴水。然后笔者进行拓展,大家还能举出1加1不等于2的例子吗?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如1块板拼接另1块板还是1块板等等。最后笔者总结1+1可能等于1,也可能等于2,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等于2,当然也可能等于其它的`数,加法是这样的,那么减法呢?通过这堂课,学生定势思维的墙被推倒了。

二、在无标准答案中训练思维的开放性

学校中的数学教学一般都建立在有标准答案的基础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拥有大致相似的思考路径。而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大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事先也不可能知道,所以学生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常常会束手无策。因此,对于解决无标准答案的问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而这种科学的方法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感悟到。

基于此,笔者在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以《访问水果店的老板》这节课为例,笔者将学生带到校门口的水果店里,让学生听水果店的老板介绍他自己是怎么做水果生意的,同时介绍水果的种类、价格。学生一边听一边记,笔者则特别强调每人回去后写一篇“如何让水果店盈利水平提高”的具体方案,完成时间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结果出乎意外,学生的方案里充分利用了学过的数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计算成本和利润,虽然很多方案体现出学生年龄上的幼稚,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创意却令笔者惊讶。这说明经过不断的锻炼,思维就能绽放不同的光芒。

三、在不同前提条件中锻炼思维多样性

在不同的前提下,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答案,这也为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思维奠定了基础。但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至于放弃思考,长期以往,就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了,更扼杀了他们自由思考的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练习的编制上下了一番工夫。如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笔者经常增加一些通过改变条件而得出不同结论的应用题,譬如: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底面周长是9.42平方分米,高5分米,做这个水桶至少用了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至少能装多少水?这是一道原题,接下来笔者把它改成一个有盖的铁皮水桶,底面周长是9.42平方分米,高5分米,做这个水桶至少用了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至少能装多少水?又譬如某汽车制造厂上半年生产小汽车4800辆,下半年比上半年增产10%,问该汽车厂这一年生产小汽车多少辆?这也是原题,同样也进行了如下改变:某汽车制造厂上半年生产小汽车4800辆,下半年比上半年减产20%,那结果又是如何呢?经过不断的练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思维活跃,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故事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6

关键词:故事;数学课堂;趣味性;兴趣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低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接受能力略胜一筹,尤其更容易接受故事。故事是兴趣的载体,是小学生快速接受新事物的途径。因此,如果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故事进行教学,使小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奥秘与真谛,那么小学生学习数学将不再是难事。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用故事的好处的问题,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浓郁

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也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数学老师,大量事实证明,不乐意学习数学的学生遍地都是,但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学生却是少之又少。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故事带入数学课堂,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引入符合小学生教学标准的故事,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浓郁。比如,在教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克与千克”这一节内容时,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入:小明想吃蛋炒饭,妈妈发现家里没有鸡蛋,大米也不够了,于是让小明去超市买1500克鸡蛋和1.5千克大米。于是小明就去对面超市买食材,营业员告诉了他单价,并给他需要的食材。小明拿着东西回了家,他回家之后问妈妈:“为什么你告诉我的斤数不一样,可我感觉重量却差不多呢?”妈妈听完小明的问题不由得笑了,小明反而更纳闷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入,可以激发小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并且小学生也都会瞪着求知的眼睛想知道原因,从而与教师进行有效的配合。

二、化难为易,为学生的思维开创新的天地

大多数的教材内容都是复杂的公式、几何偏难、知识点跨度大、抽象的概念,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应该发散自己的思维,多引用声情并茂的小故事或引起共鸣的小故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顺利解决问题,也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节内容时,我尝试着引入这样的故事:森林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其中一项就是马拉松比赛,参加比赛的分别是小鹿、小狼、小马、大象、老虎五名选手。随着山羊裁判的一枪令下,五名选手像风一样跑了出去。经过时间的不断流逝,五名选手也陆续穿过了终点。小鹿的成绩是1小时45分42秒、小狼的成绩是1小时23分钟6秒、小马的成绩是1小时10分钟55秒、大象的成绩是2小时6分6秒、老虎的成绩是1小时30分钟10秒。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冠军到底是谁?教师根据适当的故事引入,教学难点很容易被突破,因为生动的故事能让学生耐心地听讲。化难为易,为学生的思维开创新的天地,真正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合理引用故事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都是家里唯一的宝贝,捧在手里怕热,放在嘴里怕化,所以一般都很娇生惯养,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我讲课时会引入一些经典的故事。例如,在讲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这一节内容时,我会引入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小灰兔要和小乌龟比赛跑步,因为兔子认为乌龟爬得慢,肯定跑不过它。可是,小乌龟却不这么觉得,它认为总有一天会赢。兔子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双方确定好起跑线,小灰兔飞快地跑出了起跑线,小乌龟才没爬过起跑线。不到五分钟,小灰兔与乌龟已经有很大一段距离了。小灰兔认为这次比赛赢得太轻松了,它就决定先睡一觉,并且自以为是地说很快就能追上小乌龟。此时的小乌龟,它一刻不停地爬行,坚定信念。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这个故事告诉小学生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脚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坚持就是胜利。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小故事,既符合小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又能调节他们学习数学的精神状态,使小学生深刻理解问题情境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达到真正诱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动性的目的。另外,在数学课堂上引用经典故事,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丽.故事教学法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未来英才,2015(8).

[2]闵宪凤.让童话故事走进小学低段数学课堂[J].读与写:素质教学刊,2013(12).

提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7

一、趣味性提问, 让课堂变得如火如荼

趣味性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好奇、有趣, 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思索者和探究者.另外, 趣味性提问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探索的乐趣, 让他们发现原来学习是如此的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彰显出提问的妙处.比如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某企业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 某部门有6名职员参加100米比赛, 4名职员参加了200米比赛.请问这两个比赛项目一共有多少位职员参赛?很显然, 假如单纯地回答10位肯定是不对的, 因为很有可能某些职员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只有事先说明所有职员只参加了某一项比赛时, 回答10位才是正确的.那么, 这道题究竟该如何计算呢?这时, 学生的好奇心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因为这道题的本身便充满了生活性与趣味性.所以, 在这时及时引导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 便可以顺利解答出来了.

二、启发式提问, 让课堂变得行云流水

启发式提问是建立在趣味性提问基础上的, 并且要求对时机的把握要正确.因此, 不到必要的时候, 这种提问方法不可贸然使用.所以, 及时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 时常与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对时机有效把握, 这便成为启发式提问的重要前提.另外, 对于一些难度偏高的知识点, 数学教师要注意化整为零、循循善诱, 也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觉知识过难, 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他们觉得再难的知识只要肯努力钻研也可以学到、学成.那么, 该如何进行启发式提问呢?笔者在讲解菱形面积计算时曾作出了这样的尝试.首先, 我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哪些事物是菱形的, 如何计算出这些事物的面积?然后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思考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整体来看, 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并且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其中, 所以在这之后再进行菱形面积计算的教学, 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互动式提问, 让课堂变得灵活自如

在数学课堂中, 如果只有教师单一进行提问, 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个效果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学生依然无法彻底摆脱某些障碍.因此, 只有进行互动式的提问, 也就是让学生自由发问, 才可以让问题在课堂中得以升华, 最后让学生学到知识.比如在讲解某些经典习题的时候, 首先由教师进行趣味性提问, 并慢慢延伸到启发式提问, 让学生能够摸清习题的大概脉络.之后再由学生进行发问, 诸如有哪些障碍性环节, 或者是哪些无法理解的地方.这样一来, 课堂教学便会升华为全体互动, 在这样的氛围下, 试问学生又怎能学不好数学呢?

四、新颖式提问, 让课堂变得豁然开朗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假如问题总是被平平淡淡地提出, 缺乏一定的新奇性和趣味性, 数学学习不仅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时间一久还会影响他们的参与兴趣.相反, 假如在提问之前对问题进行加工与提炼, 挖掘这些问题的精彩之处, 那么提出的问题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有趣和新奇,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其中.这样一来, 课堂不仅会变得活跃, 学生更可以在这其中获得知识.那么, 该如何进行新颖式提问呢?笔者认为, 知识源于生活, 为何不从生活的角度来传达知识呢?所以, 笔者曾针对一道习题做出了这样的情景还原:首先, 我选出两名学生到台上进行表演, 而对话内容则与习题中的内容紧密相关.

学生甲:这周餐厅的收益如何?

学生乙:还不错, 平均每天七千元的收入.

学生甲:你骗我, 我调查过了, 最近的收入平均每天五千元左右.

学生乙:我真的没骗你, 我有统计表, 你可以看一下.

随着学生的表演, 大家都融入习题中来.这时我借势发问:乙不小心把统计表弄丢了, 你们谁可以帮忙做一份呢?这时, 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被激发了出来, 他们跃跃欲试, 全然摆脱了课堂死板枯燥的局面.

故事——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8

一、为什么要引用故事

1. 故事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尔文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 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 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 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 兴趣作用之大, 而故事就是很好的兴趣载体。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 我本以为“孙悟空分大饼”这个故事太老掉牙, 不太会引发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当时苦于找不到新颖的材料, 只好以这个故事导入新课。“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拾到一个大饼, 孙悟空把这个大饼平均分成四份, 每人得一份。可猪八戒有意见, 他要得两份。孙悟空机灵一动就把大饼平均分成八份, 给了猪八戒两份。猪八戒真的多吃了吗?”没想到这个让数学老师觉得老掉牙的故事在学生听来竟是那么的吸引人。学生听了故事后来了劲, 个个积极思考, 带着好奇心被我顺利地引入了新课。

2. 故事可以启发联想, 促进理解

事实上, 教材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属于数学故事题, 但缺乏矛盾也缺乏悬念。只要我们老师稍稍改动一下, 就可以借助故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下面是我改写的一道数学故事题: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 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 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 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 我决不能像癞蛤蟆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癞蛤蟆道:“癞大叔, 请问这口井有多深?”“这井有10米深, 你小小的年纪, 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 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 它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 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 蜗牛特别高兴, 心想:“照这样的速度, 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然而, 它太累了, 便决定睡上一觉。早上, 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 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 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 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算出来了吗, 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学生们听后, 立刻就被这只不屈不饶的蜗牛感动了, 开始认真思考, 带着问题进入了课堂。

3. 故事可以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 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

故事是美丽的, 它打开了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揭开了数学的美丽色彩。故事是神奇的, 它是挖掘学生探究潜能的良好途径, 刺激学生不断创新的有利手段。一个个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故事、传统数学经典故事或事件, 融入要解决的问题, 激起了学生无穷的思维乐趣。如:在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概念后, 我介绍了古时候的人们在没有通用的货币的情况下, 通常是用自家有的东西向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如果4个番薯可以换2个大萝卜、8个大萝卜可以换2斤米、2只鸡可以换10斤米, 现在, 有一位大爷, 他有1只鸡, 4个大萝卜, 可换取……学生对这一故事题感到非常新鲜, 趣味盎然, 纷纷开动脑筋, 推算解答。后来, 我还欣喜地发现, 课后, 学生自己改变交换的条件, 编辑情境故事题, 互相传阅解答, 学得更有新意了。

二、什么时候引用故事

1. 课前运用, 引人入胜

故事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扩展孩子的视野, 而且还能起到增强注意力、丰富想象力, 从而激发好奇心的作用。我有一节数学课是排在体育课后面的, 经常到了上课时间, 学生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来, 我每到这节课, 就给学生讲一个数学小故事。结果, 学生不但没有因为体育训练而影响学习, 反而体育课一结束就回教室安静地等着我来讲故事。有一次, 我给他们讲了小高斯发现数学定律的故事:有一次上课, 老师说:“你们今天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说完就看起小说来。小朋友们开始计算:“1加2等于3, 3加3等于6……”数越来越大, 很不好算。但是不久, 高斯便报告老师说自己做好了。老师以为高斯捣乱, 可是一看高斯写的数“5050”, 不觉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高斯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 他以后便认真教起书来, 而且, 在他的鼓励下, 高斯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学生听完故事后, 显得很激动, 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表示, 要向高斯学习, 开动脑筋, 刻苦钻研, 创造发明。

2. 课内运用, 妙趣无穷

引入故事进行数学教学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都需要, 也不意味着每一节数学课都要运用,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等巧妙安排, 以确保是否需要, 该放在一节课的哪个环节效果才是最优的。

(1) 课始运用, 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将激起学生对整节课的兴致。故事是儿童非常喜欢听的,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有效的故事情境将比精心设计的游戏导入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有趣的等量代换”时, 课始用多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画面:“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 带着他的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这头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 到底有多重呢……”孩子们被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接着问:“你们觉得曹冲聪明吗?谁能说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我刚说完, 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这个既形象具体又有趣奇妙的故事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观看动画、聆听故事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思考的阶段,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课中运用, 排忧解难

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有意注意不易持久。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故事的无意注意的特性, 把故事穿插于数学教学中, 这有利于解除学生对数字的枯燥感和解题的烦躁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化解难点, 突出重点, 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如:学生在理解小数点时经常犯迷糊, 以前我即使手把手教, 还是有学生差错不断。有一次我干脆讲了一个《小数点大闹数学王国》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零国王过生日, 小数点前来贺喜, 但零国王对这个小东西瞧不上眼。小数点很生气, 便把数字王国的秩序搞得一塌糊涂。一位大臣对零国王说:“只有您能降服小数点, 秩序就井然了。因为, 小数点站到整数前面, 会把整数变小;只有站在您这个数的前面, 不会发生变化。因为0.0仍然等于零呀”……这个故事讲了约5分钟, 但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故事讲完了, 学生对小数点的印象加深了, 也知道了小数点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以后就很少有学生再犯小数点的错误。

(3) 课末运用, 乐学不倦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临下课前的5分钟左右是学生较易疲劳, 注意力分散,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数学习题并不感兴趣,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候, 数学故事能再度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 让学生在故事中巩固新知, 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如:在“可能性”一课快结束前的几分钟, 我讲述了古代经典的智慧故事《聪明的犯人》:“古时候, 有个国王做事优柔寡断, 每次在处死囚犯时, 要请神来作最后的决定。`神'用两张纸, 一张写着`生', 一张写着`死', 让犯人抽签。有一个文官受人陷害, 被判死刑, 他的仇人一心想让他死, 偷偷地把`生'换成了`死', 这样一来, 犯人不管摸到哪一张, 他就一定得死。临刑前一天, 犯人的好朋友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犯人想了一夜没睡着, 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 法官让他抽签, 犯人抽出一张, 立刻把纸条吞到肚子里。就这样, 犯人逃过了一死。小朋友,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解题欲望, 既理解了数学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阐述、使用、把握数学语言的能力。

3. 课外运用, 回味无穷

2002年8月, 世界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3000多位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 聚在这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国度, 谈笑、交流、与公众对话。在这次大会的活动中, 陈省身教授为大小观众们题词, 仅四字:“数学好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曾经说过, “大千世界无所不用数学”。数学原本就不是枯燥的符号, 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服务。它是游戏、是魔术、是故事……由此可见, 在数学教学中, 要越来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走出教材, 走出教室, 融进生活, 融进活动。而数学故事旨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 数学是美丽的, 为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搭建平台。数学故事更多的时候是在课外运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时, 往往布置大量的习题训练, 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 试想把枯燥无味的作业改用看故事的形式来完成, 学生肯定不再把作业看成是负担, 而是一种兴趣, 一种快乐。学生不仅学得主动, 而且学得轻松、愉快。运用的方式是多样的, 它可以是找数学故事, 编数学故事, 把数学故事写进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让数学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孩子们会惊讶它的美丽, 惊讶它的神奇莫侧, 惊讶它的包罗万象, 惊讶它的“好玩”。

三、结语

兴趣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9

一、以情境激趣

学生的点滴进步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提升的。良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体会数学的魅力, 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长方体面积计算”时, 我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谈话:“请大家先拿出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纸盒, 用尺量一量你带来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然后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练习纸上, 并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填空。”学生测量数据并完成填空, 分组进行组织交流。谈话:“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研究同学们手中的纸盒, 讨论一下:你打算从哪个方面来研究这些纸盒?”学生:“把这些纸盒分分类, 看做这些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 这些纸盒内能装多少物品……”师:“今天我们选‘做这些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来研究吧。”要求学生测量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 为后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活动提供了具体材料,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展开自主的探索活动;让学生算一算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 为后面学生主动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简便算法做了必要的铺垫;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纸盒”, 如此精心创设的情境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供了机会, 并且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以过程促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做到注重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 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践操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信息和感知。数学教学中, 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 使他们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 激发学习兴趣, 获取知识。比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学时,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 我请学生用火柴棒在自制的图形板上, 围出一个面积为18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 反复操作, 共围出的图形: (1) 长方形有6×3、9×2、18×1; (2) 平行四边形有18×1、6×3、9×2、1×18、3×6、2×9。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 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 算式是9×4÷2。受此启发, 其他学生又围出另外的三角形, 如4×9÷2、18×2÷2等等。通过这样简单的操作, 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的乘积。

这样在操作之后, 启发学生思维, 使他们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进行, 思考与实践相结合, 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以延伸持趣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环境、教材、教师的兴趣因素外, 还要延伸至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更贴近生活, 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 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如:数学竞赛、数学故事会、数学兴趣小组、数字游戏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更高更广的角度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保持学习兴趣, 产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效果。

走进生活,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10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 但如果我们能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 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和理解数学问题,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将会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课件出示三幅色彩鲜艳的分别用正方形、椭圆形、圆形做轮子的自行车, 问同学们喜欢这些自行车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 我再用多媒体演示三只小动物分别骑着这三辆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同学们兴奋地看着三辆自行车的运动轨迹, 开怀大笑, 在笑声中, 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终直观而形象地体会到了圆滚动起来的平稳性, 达成了共识。在这鲜活的生活化情境中, 学生们得出圆的中心就是圆心。

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体验学习的快乐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 是数学的根。所以,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细心采撷生活实例, 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捕捉数学信息,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的大课堂, 让学生和数学融为一体,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 我结合生活实际, 引出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上课开始, 我问学生“:当我们乘车时, 遇到的乘客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行车途中, 乘客有下车的, 也有上车的。”有的学生说“:有时候只有上车的或只有下车的。”这时教师适时放课件, 屏幕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 车上有5 位乘客, 到了一站, 来2 人, 还有3 人正要上车。师说:“谁能把刚才的情景说一说?“”要想知道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然后又让学生想象一下, 到了下一站还会遇到什么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各抒己见, 提出了很多关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要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本节课把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环境, 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能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寓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和统计资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适时渗透品德教育, 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达到热爱生活, 优化生活的目的。

如通过四则运算、各类应用题、各类统计知识中的数据介绍我国国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长江黄河等河流长短来说明祖国的幅员辽阔。通过“圆周率的历史”教学, 我鼓励学生收集人类有关研究圆周率的资料, 并进行整理,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了解祖冲之所做贡献;通过“小数的意义”等教学, 介绍小数产生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勤奋学习。

同时, 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引领孩子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 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如在教学“圆的欣赏与设计”时, 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分析图案和设计图案过程中, 通过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探究、交流, 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图形的神奇和美丽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图形的对称性、三角形的稳定性、一个个公式的演绎、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这都是数学独有的魅力和美。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有效操作,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11

一、有效的操作活动要把握操作活动的时机

不是学习活动的任何环节都适宜学生进行操作的,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我们应把握操作活动的时机,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1.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新的数学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复习相关旧知,再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引导学生操作,这样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引出新知——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这样将新旧知识进行转化,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梯形也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自我需求的“愤悱”状态,欲罢而不能,教师把握这个时机,放手让学生操作,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产生争议时,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活动角、三角板等学具,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在交流信息时,发现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学具来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发现“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有的学生发现“两个角虽然边不相等,但是两个角能重合,即两个角相等”……最后不但总结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且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还掌握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在帮助理解题意、掌握数量关系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适当的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情境以及情境变化的过程,为问题的正确解答创造条件。而形象化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数量关系的变化中,正确理解题意。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双手的“运动”弄清“相对”“相背”“同时”及“速度和”等概念。这样的操作,把抽象内容具体化,使复杂关系简明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寻求正确的解答方法。

二、有效的操作活动要加强操作活动的“三结合”

1.把操作与观察结合起来

操作是手与眼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动态感知过程。观察本身就是一种内化的手段,当它结合各种形式的动手操作,使视觉与触觉、运动觉协调起来,能更充分地发挥内化功能。在操作活动中,加上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使学生积累起多种多样的表象,不仅发展了形象思维,而且推动抽象思维的展开。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有几格、放着几个苹果、还空着几个格子等,让学生感知“相差几可以填满方格”这一关键性情境。后面的每次操作,都要求学生看看格里格外的情况,为“凑十法”的抽象提供了视觉与运动觉相结合而形成的感性基础。这种意识性很强的观察指导,使学生的操作在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形成突出的表象,对于理解知识极为有利。

2.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

数学操作以手与脑的结合为显著特点。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并在学生凭借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基础上及时展开抽象思维。如教学“认识分数”时,让学生分别拿出12根小棒的1/2、1/3、1/4、1/6、1/12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地思考:“每次拿的根数一样吗?你还有什么发现?”这样不仅仅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含义,还使学生明白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根数就越少。这样使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进行,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做、有所思,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操作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

操作感知是概括抽象的起点,概括抽象是操作感知的归宿,教学时要将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在操作中让学生进行感知,要用既通俗易懂又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利用语言的功能使物质行为内化成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初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操作后,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既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又可从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教学,学生就能在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的同时,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增强。

(责编 蓝 天)

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12

一、把角色还给学生, 是动态生成的基础

把角色还给学生, 教师就要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 而尤其致力于‘导’。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不等待教师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 又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课堂上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已有经验、知识、思考和兴趣来参与学习。所以, 在教学中, 老师就要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往往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 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只有教师欣赏学生、信任学生,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有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 一个个动态生成就会不断的涌现。我想:假如能给学生一个机会, 就一定会还我们一个惊喜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本, 真正做到了“教师走向学生”。

案例1:下面是七年级上“4.1用字母表示数”一节的教学片段。

师:一家电脑店上午卖出了2台电脑, 下午卖出4台电脑。老板晚上回家不会记帐, 你能帮他把这一天的收入记住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1:我觉得可以用列表式记帐。

电脑 (台)

生2:我觉得这样只是记住电脑的台数, 不能表示出总收入是多少, 所以我认为用未知数来表示每一台电脑的售价 (元) , 则这一天的收入就是元。

生3:这样表示很好, 可还是不够简明。我认为用元表示更简洁。因为上午2台+下午4台, 共6台电脑, 就是元。

生4:老师, 我想补充一点, 其实这里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律: (上讲台板书, 还问, 你们说对吗?)

……

在教学细节处理中给学生以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 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有时设计太死、导的太多, 学生就只能依赖教师的导而按部就班地展开学习。而学生一旦离开了导, 就无法学, 教师的教就变成了讲授教材, 学生的学就变成回答问题了, 由此可见, 给学生一个探索问题的方向与路径, 让学生沿着教师指导的前进方向, 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投入学习, 必定会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 是动态生成的起点

生成不是盲目的放任, 它需要教师科学分析、灵活指导,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生活经验。忽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那教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课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案例2:在七年级上“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是个难点。

师:如何用生活、学习中的事例比较-3与-5的大小?

(学生思考)

生1:考试的时候, 被老师扣3分比被老师扣5分的分数高, 所以-3>-5。

生2:作业本上出现3个错误的比出现5个错误的好, 所以-3>-5。

生3:从同一高度上下降3米比下降5米所处的位置要高, 所以-3>-5。

生4:比如欠钱, 欠3百比欠5百的好, 所以-3>-5。

生5:打球的时候, 输3个球的球队比输5个求的球队打得好, 所以-3>-5。

生6:一样多的零花钱, 花了3块钱比花了5块钱的多, 所以-3>-5。

生7:-3℃比-5℃热, 所以-3>-5。

……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 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对他们来说, 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 对同一个问题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 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常常表现出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所以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理解学生, 作出非对即错的评价, 而应透视学生的理解, 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 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 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三、精心预设, 是动态生成的保障

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 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 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 这种预设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 反映学生从旧知到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从生活到科学、从经验到理论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只有在备课时精心预设, 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出多种应对策略, 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精心预设并不是按照教案一成不变的照搬照套, 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动态生成。没有精心预设, 就不可能有精彩的动态生成, 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是辩证统一的。

案例3:下面是七年级下“5.4乘法公式”一节的教学片段。

计算下列各题

师: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做, 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在讲台上做, 学生独立做题)

约1分钟后, 告诉大家已做完, 学生发出惊叹声。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教室里静悄悄地, 学生在努力计算, 约2分钟后, 有一个学生举手, 表示已经做好。并把他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大约又过了1分钟, 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

师:不知你们的方法是否和我一样?为什么我比你们做得快呢?

生 (得“第二名”的学生) :老师, 你的做法应该与我们的做法不一样, 我感觉到我的做法已经很快了, 但还是比不上你的速度。

师:其实老师不是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做的, 而是利用平方差公式做的! (稍停) 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呢?大家从这4个题中自己去找一找, 看看存在什么规律, 当你找到规律时也就知道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各自独立思考。

……

从上述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要使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精心预设必不可少, 如果预设空间过于狭窄, 答案唯一, 必然无法动态生成。反之, 如果预设空间太大, 答案漫无边际, 生成太杂, 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看来, 精心预设也要建立在研究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 把好一个“度”字。

四、善待意外, 是动态生成的关键

叶澜教授说过,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成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活动过程, 课堂中的思维则是师生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生生互相容纳的流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 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涌现, 随时会发生一些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从而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的“意外”, 有的教师可能会视而不见, 不予理睬, 也有的会冷嘲热讽、批评指责, 这些都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应抓住课堂上的意外生成点, 把握教学契机,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生的尝试越是五花八门, 探究活动越是新颖灵活, 那么, 他们也就是越有可能得到异乎寻常的结果。”因此作为教师更应做到不防意外, 不回避意外, 正视意外、给意外喝彩、用心善待意外, 让课堂充满活力。

案例4:在上七年级上“7.2线段、射线和直线”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三个概念, 让学生举例。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及一些相应的例子了, 下面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

(学生沉默了一下, 接着有人举手)

生1:灯管可以看成线段。

生2:我的笔可以看成线段。

生3:一根头发可以看成线段。

(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一些学生都在窃窃私语, 对于这个有争议性的问题, 我本想跳过不讲, 可发现这个时候生3有点不自然了, 茫然的看着我, 等待着我的“宣判”。我决定让问题进行下去。)

师:好像大家对生3同学举的例子有不同的看法, 谁来说说看, 他说的对不对?

(学生议论纷纷)

生4:我认为头发是一条射线, 其中发囊是射线的端点, 发梢无限延长。

生5:我们赞同生3的看法, 掉下来的头发已经停止生长了, 所以是一条线段。

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 从头发掉下来不再长这个角度看, 是一条线段;从头发还可以再长这个角度看, 又是一条射线。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6:我认为头发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 因为没有绷紧的头发是一条曲线。

(学生哄堂大笑)

师: (竖起大拇指) 大家的发言太精彩了, 真是好样的!你们这种质疑的精神让老师感到骄傲,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和大家在一起探索数学, 老师也收获了不少, 真要谢谢大家。

一个出人意料之外的问题, 本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但是既然学生提出来了, 就要去解决, 随即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展开讨论把这个问题解决。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如何有效地让意外生成精彩呢?下面是我的两点感悟:一、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 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 那么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二、让意外生成精彩, 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 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五、个性感悟、共同发展, 是动态生成的归宿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既要面向全体, 又要尊重个体差异”。笔者认为, 跳出数学学习的“整齐划一”的课堂框架, 实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数学”的境界, 这是动态生成的现实归宿。

在课堂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仅如此, 当我们看到同一事物时, 由于认识的角度、思维方式不同, 获得的知识也是不同的。

案例5:下面是七年级上“4.6整式的加减”一节的教学片段。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一组题目:

师:你能从上面式子中得出“去括号”的规律吗?

生1:我觉得这规律是:括号里面的和括号外面的是一样符号时, 变加号, 不一样的碰在一起变减号。

师:有道理, 还有其他说法吗?

生2:我认为应该是:遇到加号, 里面不变号;遇到减号, 里面要变号。

生3:遇“+”不变号, 遇“-”要变号。

(让其他同学再思考, 然后共同补充, 归类成几种方法。)

师:同学们居然想出这么多办法来处理符号与括号, 让老师一个人来想肯定想不出来, 这说明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我对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表示祝贺。哪一种符合你的胃口?其实, 每一种都各有它的价值, 请你们自己体会一下, 哪一种更合适你的理解和记忆?

生4:我觉得第一种好, 因为它形象;

生5:我觉得第二种好, 因为它具体;

生6:我觉得第三种好, 因为它简洁;

……

师:那就发扬自己的个性特点, 用适合你的方法来理解和运用吧!

案例中, 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个性差异, 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不同, 让学生施展个性, 给其发展独特认识的机会,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 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智慧的肯定, 对学生不同见解的尊重, 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是他思维的乐园, 学习数学是他想做、乐做的事。

上一篇:心室颤动下一篇: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