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

2024-05-27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共11篇)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是因为数学课程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而作为教师, 我们也正从数学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 使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 我逐步地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不断增强, 从而灵动数学课堂。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 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 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一、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如果提出了较难的问题与学习要求, 我就会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审题和梳理清楚思路。例如:在讲《等腰梯形的判定》时, 老师出了一道一题多解的题目。此题既可以用等腰梯形的定义, 又可以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来判断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在读完题后, 老师给了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思考。经过课后的访谈, 我了解到多数学生都可以想到一种证明方法, 同时有了一定的思路, 并能把思路梳理清晰。但第二种方法, 有的学生还没有时间梳理清晰思路, 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来得及思考, 老师就找学生回答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没有举手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同时也没有很好地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 以及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表达的能力。

经过课后与学生的访谈和自我反思, 我认为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梳理思路。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交流, 这种经由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 比教师一味讲授而得到的知识, 掌握得要更为牢固。

二、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1. 选择适宜的学习任务。

选择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 以及适合在生生之间开展的讨论、展示、争辩和操作。

2. 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非但达不到目的, 反而会加剧两极分化, 导致学优生更优, 学困生更差。为此, 教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 鼓励他们积极动手, 大胆发言, 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即使说错了也不怕。还要让组长学会组织小组活动, 例如:如何在小组内分工, 如何处理小组讨论, 当别人发言时如何倾听, 如何补充意见, 等等。

3.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组讨论的时候, 教师不能等待, 不能观望, 也不能漫无目的地在教室里转悠, 而是应该深入到小组中。教师应该是以听、以看为主, 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小组活动情况上, 在此基础上迅速思考应该做哪些调整, 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 哪些问题需要讲解, 对个别小组进行点拨和指导, 或者对全班的思考方向作出最恰当的选择。学生在讨论时, 教师要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 从而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这样, 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见效, 才能扎实, 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发挥作用,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4.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课改的实施, 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只从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中获取信心的方式, 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在共同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学生需要在讨论、争辩中, 取长补短, 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完成任务。

5. 采取不同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既可以让学生把讨论的问题在学案上进行落实, 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例如:我在讲《等腰梯形的判定》时, 整节课都比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先让学生对定理和例题证明过程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然后每组下发一个纸袋, 里面装有5张A4彩纸, 上面画有等腰梯形, 让学生利用纸袋中的两根粗笔合作画出等腰梯形常见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采用不同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又如:我在讲第十章第三节《数据的表示》时, 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后, 以四人为一小组, 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 并将所收集整理的实际问题数据充分利用这三种统计图加以表示。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范围很广:表示春游时你喜爱的花的数据;表示你喜爱的电视节目数据;表示你喜爱浏览的网页数据……, 并自制调查问卷。通过这节课, 同学们体会了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了解了数学的价值, 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采用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 克服了集体授课带来的“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 改变了交流思路, 扩大了交流范围, 同时克服了师生单向交流所造成的学生的心理负担。合作学习提供了互帮互学机会, 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 最终共同提高。同时让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倾听别人的想法, 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 获得更准确的认识。只有让学生学会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 才能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小组成果的展示形式方面, 可以采取由学生到讲台上讲解题目, 其他同学聆听的方式。例如:在学习《等腰梯形的判定》时, 我要求讲解的同学先带领大家在阅读题目后进行标图, 提高阅读能力, 充分挖掘题目中的条件, 使已知条件在图中比较直观地得到表示, 从而结合求证, 想到需知;再口述加以证明,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总之, 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或知识的能力, 这也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创设有趣的问题,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

心理学家认为, 启发是促进人脑积极思维、打开思路、达到新的思维水平的一种刺激影响。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热爱数学, 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为了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 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 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 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如:在讲第十四章《事件与可能性》中应用———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我创设了“抢30”的游戏, 让两人一组玩“抢30”游戏, 这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第1个人先说“1”或“1、2”, 第2个人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 然后第一个人再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 这样两人反复轮流, 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都可以, 但不可不说或连说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 谁先抢到30, 谁就得胜。最后想一下这个游戏公平吗?

学生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 一下子就进入了学习的氛围。然后我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 让学生讨论:你能修改一下游戏规则, 使这个游戏是偏向于第一个人的吗?

在这样参与性很强的教学过程中, 同学们感到学习数学既轻松又愉快, 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每个同学都充分参与到了游戏规则的讨论中。

五、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给学生应用数学的机会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 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例如:在讲《矩形的判定》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很有名望的木工师傅, 招收了两名徒弟, 一天, 师傅有事外出, 两徒弟就自己在家练习用两块四边形的废料各做了一扇矩形式的门, 完成之后, 两人都说自己的门的形状是矩形。

甲的理由是:“我用直尺量这个门的两条对角线, 发现它们的长度相等, 所以我这个四边形门就是矩形。”

乙的理由是:“我用角尺量我的门任意三个角, 发现它们都是直角。所以我这个四边形门就是矩形。”

根据它们的对话, 你能肯定谁的门一定是矩形吗?

这样, 从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提出矩形的判定问题, 直观自然,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的主动性。

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宽, 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 在新课改背景下创设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数学课堂, 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下快乐、自信地学习, 不仅是教师在行动上、态度上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热爱, 而且是师生之间频频的心理接触和思维共振。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催化剂, 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而掌握方法的源动力是热爱数学, 我们应给学生以赏识、以鼓励、以关注、以理解, 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快乐学习, 敢于直抒己见, 敢于质疑问难, 敢于标新立异, 在知识、能力各方面得到不同方位的全面发展, 做到真正让学生灵动课堂。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只有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才能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时间, 以及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灵动

参考文献

[1]孙继华, 孙继中.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吉林教育, 2003, (03) .

[2]胡洪伟.课堂师生交往及其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3]宋亚博.我的地盘我做主[J].中学课程资源, 2008, (10) .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 篇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21世纪初新课改的理念下政治教学就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依据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进行诸如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灵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在近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是感觉到学生中一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下课时谈起神六上天、天宫一号对接,“小悦悦事件”等大家都关注的话题时,可以滔滔不绝。但一到课堂,很多学生却三缄其口,不会说话了。有时课堂上由具体生活事例印发了讨论,有的学生不是天马行空乱表达一通;就是空话、套话一堆,有的想好好说但难用课本知识表达,喜欢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和评论,致使课堂上又是教师唱主角,一个人挑大梁,结果课堂上死气沉沉。

是哪里出了问题?虽然我校是一所本地闻名的省重点高中,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学中也还是多注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忽视了作为学生主体的学生在其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我们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怎样才能解决政治课的尴尬现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堂活动起来”。灵动的政治课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快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怎样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呢?

学习是一次积累知识、成长思维的漫漫征程,相较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自主性地学习可以带来更加丰硕的成果。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学科都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主控自己的学习,充分发扬自身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每一位学生其实都具有这样潜在的学习素质,自主学习模式正好给予了他们发挥的空间。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就应该要融入自主学习模式,把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让渡给学生。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具体化的理论框架。就一定意义上说,它把握住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自主学习重视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发展水平教高、自我意识教强,个性比较完善,不喜欢记忆机械的内容,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辨证思维形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学习外,其他都是次要的,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代替他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建构主义认为人处在一个试图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

者,应当在教学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抛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只是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以上心理学的依据下,围绕我校的高中生学习动机比较稳定,以内部动机为主。他们会经常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根据反馈修正学习策略;能经常自己思考怎样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些因素,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就更有可能。

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师生双方的协力完成。教师应当要创建出宽松有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传授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原则,向纵深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唯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持续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延伸并深化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下,高中政治自主学习必然能探索出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推动整个的教学工作。

所以要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主要应该从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手。自主学习理论给了笔者很多启示,于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在原来教学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实践尝试,以期较大程度地高中政治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笔者结合教与学的尝试,总结出了实践自主学习理论的以下几点经验,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结合实验操作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时政素材,锻炼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的学习素材能使政治理论扎根实际,能使政治课堂教学生动,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政治课教学内容中不乏实践性、操作性的素材,对这些素材,如果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笔者经常会用最新鲜的时事把学生带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这“最新鲜的时事”必须是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如果过了几星期、几个月的事就变成“明日黄花”了,肯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别提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了。所以,能否及时获取时政信息对时政教学的成败具有关键意义。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是:将现有的教学空间有意识的向外延伸,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专题讲座、时事政治竞赛等等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和阵地,倡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时政内容及其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动脑,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以达到时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另外,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的实惠调查法、方案设计论证法等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有较打作用。

二、结合问题解决模式,引入时事内容,由难入简、变抽象为具体

最后,如何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笔者结合自己《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把时事政治融入到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点:

1.关键点一:良好的课前导入。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的高涨,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的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挖掘起来很有内容。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时政环节就显的尤为重要。在这

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当时学生感兴趣的世博会中国馆内容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顺其自然地引出“文化创新”的课题,也能引导学生亲近我们的时代盛会,具有现实意义。

2.关键点二:生动的视频引导。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里由“东方之冠的诞生”视频引入,从中国馆的外形建筑到它的内设亮点,以设问形式层层深入,顺其自然地得出“文化创新重要途径之一”。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又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入,找到了二者完美的契合点。

3.关键点三:激烈的热点讨论。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本土热点问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用身边时政话题切入,巧设练习,创设环境让学生亲身实践,学以致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取新闻。把学生身边所熟悉的地方的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国情和家乡情的教育。在讲到“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运用环节时,笔者首先讲述了本土佛山市的 “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发展战略,以及禅城区提出的“传奇古镇,创意禅城”的时政背景,播放了关于学校附近“禅城汾宁路改造,老街坊期待重现昔日繁华”的视频新闻短片,提出练习问题:“我来设计汾宁古道”。因为就是身边古镇的翻新设计,同学们在讨论创意设计时七嘴八舌异常热烈。通过学生的讨论,深化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建设祖国和家乡的热情,实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目标。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 篇3

关键词:自主探究;主动学习;课堂的主人;平等的首席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4-1

一、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巧设问题,由规范操作指向自主探索。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师不断地发指令,学生忙于执行,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前不久,笔者听《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执教教师发出一个个的操作指令,学生机械地通过学习“量”“撕”“折”等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逐条操作指令,最后得出相应结论。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学得很好,但这种惟命只重操作活动,缺少主体探究性,只不过是将学生引到教师预先设定的一个“框框”里,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能彻底扭转学生被动的局面,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2.有效引导,由集体讲解转向自主感悟。

强调学生的自主感悟,并不表示教师应成为旁观者。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原有经验自主探索、创造,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适度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比如教学平均数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算、交流等对平均数有了初步感受后,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设计“王宇套中的7个与平均数7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名男生都套中7个?”“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平均数空间表示的是什么?”等,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师有效适度的问题引领之下能够不断地走向深入和深刻。

3.实际应用,由机械练习走向自主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4.创设机会,由统一灌输走向自主体验。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供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二是创设交流探讨机会,引导学生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当学生自觉地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不得不提个“为什么”和“怎么办”时,思维才能被激活,才能自觉地投入到探究之中。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大胆探究、寻求新知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构建主动学习的场域——让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1.尊重激励,营造“知”“情”相通的民主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教师是信息的加工者和积极建构的指导者,学生是对知识信息进行在教师加工基础上的再加工,存在重新建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用期待的目光和信任的表情提问,用激励性的语言来创设思维的氛围,就能给以学生自信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练习反馈中,当学生圆满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要用恳切的语言和赞赏的目光对学生说:“真不错,很有创意”“你的想法与众不同”“了不起,真会想办法”,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方法能满足学生需要、动机、振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更加充满信心,努力探究新的知识。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或者批评学生,而是用鼓励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宽慰学生。这样的回答既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该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多维互动,构筑“教”“学”相长的生态场域。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认知互动,即通过教学主体间的知识交流来实现特定认知目标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设计有效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其次,建立情感互动,教师在课堂中最需要的是充满爱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3.联系实际,创设“学”“问”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 篇4

一、创设快乐情境,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一 )生活情境 ,创设熟悉氛围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有着它的特殊性,许多知识点都显得有些枯燥、单调,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到轻松愉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感到熟悉,在熟悉的氛围中体会快乐. 例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游乐场的情境中.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园,同学们有谁能为我介绍一下游乐园里都有什么吗? ”当老师问完之后,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发言. 生:“游乐园里有海盗船、滑梯、过山车等好多好玩的东西. ”师:“嗯,游乐园里有好多能给我们快乐的设施,那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设施都是什么形状的? 比如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滑梯,是不是长方形呢? 大家再观察一下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又是什么图形呢? ”这时候学生就会积极地去寻找答案, 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 老师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成功地将学生带入到游乐园的这个情境中,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还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爱玩的心理,使得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为数学课堂添姿添彩.

(二 )游 戏情境 ,创设趣味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情感,都很喜欢做游戏,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就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让数学课堂充满欢乐. 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教师将游戏引入了数学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9的乘法口诀, 之前我们也学过了2~5的乘法口诀, 那么现在我们就是1~9的乘法口诀基本上都应该掌握了,下面我们用这些知识做一个游戏,老师先为你们举一个例子:一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同学们你们自由结组,来做一下这个游戏,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 ”教师通过游戏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做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解放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自由发挥,让数学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是活力四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利用这一点来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加的精彩. 巧妙地设置疑问是激发起学生好奇心的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是最多的,如何对学生进行设问成为教师最大的一个难题,一个好的设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从数学课堂中感到愉悦. 例如: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本节内容的时候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共同去认识圆.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形状是圆形的物体, 你们都能想到哪些呢?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积极地举手发言. 生1:“我们用的硬币,还有篮球、足球、排球. ”生2:“还有我们吃的鸡蛋 . ”学生们的反应很激烈 , 都很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参与到老师的问题中去,这时候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最高昂,教师抓住这个机会,继续让学生去探索圆的概念,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绘制一下这个圆,更深刻地去体会圆的意义. 通过对问题的巧妙设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数学课堂充满朝气.

三、实施科学评价,扬起学生自信风帆

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有时候一句科学的评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对学生的一些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一些情感教学,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学习数学知识更加的自信. 在数学课堂中多对学生进行一下积极的评价, 让学生充满自信,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也不要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谴责,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对其加以肯定和表扬.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这儿有一个苹果,如果将这个苹果放到水星上去,是我们学的平移吗? ”这时一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 老师抓住这次机会让这名学生回答,但出乎老师意料的是这名学生回答的是错误的,但老师并没有立即对他进行否定, 而是对他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给予肯定,并给予表扬,之后再对学生的错误之处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感到更加的轻松,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的自信.

追问,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 篇5

1.追问在知识的起承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数学课也是如此,新课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旧知识,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的前奏。好的导入对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容易使学生迅速理解老师意图,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例如《温度》的教学,两位教师的教学预设都是“呈现四季画面—进行冷热比较—引出测量工具(温度计)—数学化解决”。教师甲出示了表示春夏秋冬的四幅画面:这画面漂亮吗?你喜欢哪一幅画?说说为什么喜欢?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喜欢夏天因为可以看到荷花,有的说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冰天雪地……新课的导入足足用了7分多钟,学生在这里投入了很多精力去讨论,并回答“为什么喜欢”,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引出了新课《温度》。课后,教师大呼:“都是漂亮(画面)惹的祸。”

真的“都是漂亮(画面)惹的祸”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教师乙的教学。教师乙出示了表示春夏秋冬的四幅画面:你喜欢画面中的哪个季节?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夏天(冬天)的感受吗?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教师及时追问:“这两个季节最大的差别是什么?”顺利引出了新课《温度》。

同样的预设,为什么教学效果完全不同呢?原因在于教师甲没有切中问题的关键,提出的问题无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也就在所难免,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反观教师乙的三个层层递进的追问,由于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很快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夏天和冬天的气温差异的比较上。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适时有效地追问的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知识迁移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2.追问在认知的肤浅处

叶澜老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追问过程应该是师生思维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的过程,是经过层层剖析、推理,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例如:教师通过《曹冲秤象》的故事引入《不规则物体的测量》,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的“故事用到了转化的策略”的肤浅认识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回答,说明学生只是关注到了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实现由生活经验向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追问学生:“曹冲把称“大象”转化成称“什么”?为什么要转化成石头呢?故事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在船舷上做了个记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定得将大象转化成石头吗?”这四个问题的追问指向转化策略的实质,让学生的认识从生活现实上升到数学现实,这就是学生进行抽象数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时,能够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再放入石头,分别做好记号,通过计算二次体积之差求出石头的体积,掌握了《不规则物体的测量》的方法。如此看来,教师有意义地追问,让学生的思维清晰、明朗化,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让我们看到如约而至的课堂精彩。

3.追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也常常被学生忽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适当地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就能引领学生探索,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就能得到激发和启迪。

例如“平均数”教学中,教师先出示数据接近的装有8、7、9支铅笔的笔筒,设问:“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回答:“平均每个笔筒有8支铅笔。”学生说:“老师,我不用算,我是从9支的笔筒里拿一支铅笔放到7支的笔筒里,这样每个笔筒就都是8支铅笔了。”教师又把三个笔筒铅笔数量变成2、4、18支,提问:“你们知道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支铅笔吗?”学生回答说:“老师,我先算出铅笔总数是24支,再除以3,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8支铅笔。”教师追问学生:“你们都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为什么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学生经过思考认识到:“三个笔筒铅笔数量的数字相差很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麻烦。”由此教师揭示出“我们在计算平均数的时候,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选择算法”。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铅笔数量不变,一个同学随意把这些铅笔放入三个笔筒里,其他同学要很快算出平均每个笔筒铅笔的数量?在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追问:“你们有新的发现吗?有没有想到更合理、简洁的办法?”学生经过交流最终得出:“因为铅笔总数都是24支,笔筒数量都是3个,所以不管怎么移动铅笔,都是把24平均分成3份,所以平均每个笔筒都是8支铅笔。”

教师的第一次追问,学生直观地发现可以用移多补少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了移多补少方法的价值,学生对平均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第二次追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由于数据差距大,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用移多补少方法能解决吗?怎么移?数字相差大,比较难。打破思维定势后,自然想到用计算方法求平均数,体会到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价值。而教师的第三次追问,从看似没有什么思维价值的操作活动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发现: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也不变,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这三次追问不仅“成就”了鲜活的课堂,而且充分展示了教师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高超的教学艺术。

4.追问在学生的错误处

布鲁纳曾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有效“追问”的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拥有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错误——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变错为宝”。

例如,“a的平方与2a比较,那个大?”有的学生认为a大,有的学生认为2a大,还有的学生认为2a=a。教师追问学生:举个例子说明你的观点。生1:我认为a大,因为如果a=3,2a=6、a=9,所以a比2a大。生2:我是认为一样大,因为如果a=2时,2a=4,a=4,所以2a=a。教师接着追问:你们认为谁说的对?生3:我认为生2的观点是错的,因为a=2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仅此一个例子,不能代表全部。所以生2说的是不对的。教师继续追问:你能再举一个例子证明吗?生3:如当a=6时,2a=12,a=36,所以a比2a大。教师再次追问: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为什么2a不等于a呢?生4:2a表示2个a相加;a表示2个a相乘。它们的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不一定相等。教师一连串的追问,把握住了错误的“闪光点”,起到了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自主纠错,达到理解并深化了知识的作用。

让“互动”灵动初中数学课堂 篇6

一、游戏互动, 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数学内容单调无趣,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已成为数学内容的一个特征。由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重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 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设计趣味课堂游戏, 借助游戏的趣味性、灵活性推进学生互动, 以活跃学习氛围, 让学生可以快乐学习。

如在教学“单项式乘多项式”时, 教师研读教材, 依据具体教学内容, 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 让学生自由互动学习。教师首先叫了三个学生上台表演, 其中一位学生代表字母a, 一位学生代表字母b, 剩下的一位学生代表字母c, 并让这些学生表演a (b+c) , 很快学生进入到游戏活动中。这时小a边说边表演, 我需要与另外两个学生分别进行相乘, 也就是要有两个我, 此时小a同学又找了一位帮手, 也让这位帮手代表字母a, 随后, 两人分别和b、c绑在一起, 并作解释:我们分别与b、c相乘。最后还在两组的中间放上一个“+”的符号, 成功地为大家演示出ab+ac, 其他学生都被他们的表演所吸引, 于是教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 让其他学生也一起做这个游戏。学生也都很主动地参与这个游戏活动中进行互动, 很好地理解了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意义。

游戏的开展, 成功地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通过在游戏中互动, 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效地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小组合作, 促进生生沟通交流

由于家庭背景、个人素质的不同, 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着很强的差异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这一特征。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互教互学、互帮互助, 彼此之间相互交流沟通,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如在教学“因式分解 (二) ”时, 教师不再为学生详细地讲解, 而是选择将课题交给学生。在教学时, 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将p4-1因式分解。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了一段时间后, 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共同探讨分析其中的内涵。这时, 有学生说:这是一个含有两项且异号的多项式, 同时p4和1都可以写成一个字母或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那么, 我就可以利用平方差这一公式法来解决这一问题。p4-1= (p2+1) (p2-1) 这位学生给出自己的见解后, 学生之间展开了讨论。此时, 有学生给出意见:通过观察你的结果, 我发现思路是很正确的, 但是并没有分解彻底, 我们可以看到“p2-1”还可以再继续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可以写成 (p+1) (p-1) , 也就是说p4-1= (p2+1) (p+1) (p-1) 。学生们就这样相互探讨, 互相交流, 无形中从他人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并且记忆深刻。

小组合作式学习,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互动, 互相传递自己的思维方式, 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三、师生对话,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进步的场所。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让学生从主观上更乐于学习。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强化师生对话的力度, 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师:同学们,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内容, 你们能说一说你对平行四边形的了解吗?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 都很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教师给出的问题。有学生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边是互相平行的。”还有学生说:“我根据平行四边形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其中一定存在平行关系, 而我所知道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师:“你们的想法真好!那你们能试着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有学生想到是否与对边平行有关呢?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后, 又向学生提问:“我们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 猜想它的对边除了有平行的关系, 还有什么关系呢?”这时, 有学生说:“判断两条线段的关系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数量关系, 一个是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已经有了, 其次就是数量关系, 根据我的观察, 我猜想对边相等。”之后,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开始了探究验证。

课堂中, 教师借助问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给学生确定了明确的思考方向, 促进了学生有效的思考。同时,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实现了和谐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

如何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篇7

一、读好教材, 概念设问, 引导学习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在设置问题时应该是紧扣教材, 列举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例如,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这一节内容时, 第一环节的问题设置应是“什么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 各有什么优缺点?”.问题直接来源于教材, 学生只有认真阅读才能从中找出答案.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得到的虽然是零散知识, 但学生没有负担, 均能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

二、联系教材, 问题串联, 合作学习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 在这一环节中设置的问题要涉及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节教材中的知识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问题往往是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重点内容, 难度比较大.教师要用好合作学习小组,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问题, 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互相解答疑难.在协作环境下的小组学习中, 学生通过与同伴和其他学习者的合作, 培养自己的社会交往技能;当他们作为团队合作时, 在思维互动中, 容易对相关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 能形成对知识较深刻的理解.在小组中, 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贡献自己所想所能, 这就使学生易于产生学习主人翁意识, 当看到自己的建议和努力为小组带来成绩时, 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学习的效果相应也就会进一步提高.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这一内容时, 第二环节的问题设置应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有什么关系?”“在反应总体的稳定性时, 用平均数判断还是用标准差判断准确些?”“你怎样理解平均距离这一概念?”“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标准差为0的样本数据有什么特点?”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提出非常关键, 为解决问题而教而学, 这才是数学课的核心所在.高质量的数学课, 取决于问题的设置, 取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这一环节教学中, 学生的脑、手、口和谐地联动起来.

三、展示交流、师生共同破疑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是否灵动.课堂的灵动性不是随机地动, 也不是僵硬地动, 应该是在课前教师的预设情况下有规律地产生出“课堂生成的灵动, 并且闪耀出灵性的光亮”.

叶澜教授曾经讲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的图景, 而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不能完全按照备课预设来驾驭课堂, 它具有生成性.要使师生双方共同享受高质量的课堂生活, 教师必须多维度地激活课堂教学要素, 为课堂注入活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实现从关注读懂文本向关注情感体验的转变;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从注重传授知识到向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转变;拓宽思路, 挣脱束缚, 实现从追求答案的正确性到追求人本意义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转变.

这一环节教学是最需要智慧的一个环节, 课堂随时会出现如下几个矛盾的方面:学生生成性的思维火花一蹴而就;教师的知识储藏不够;难点问题破解方案的选择;教师如何驾驭矛盾激烈的课堂等.要解决这些矛盾, 教师要学会采取一种集思广益的方式, 搭建三维立体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教师可以把部分解答权交给学生, 由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这样一来, 教师可以树立学生榜样,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方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四、板书教材, 例题示范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四个环节.这是体现教师主导性的一个环节, 也是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一定要规范地板书教材的重点和教学过程以及典型例题,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条理性, 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书写能力.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总听到有些学生说:老师, 上课时, 我真的听懂了, 怎么一做作业或考试就不明白了呢?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从听懂到会用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求学生自己学着说、学着写, 更需要教师以标准的语言和美观大方规范的板书来示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 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有效的基本保证.教师规范的板书, 既可以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的效果, 又可以起到将思维过程串联起来的作用, 还可以引领学生从规范地模板中再去思考前几个环节中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五、小结、评价、反思、巩固教学效果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五个环节, 这一环节有三个过程.即:学生自我总结课堂知识, 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小题过关形式检测或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起到堂堂清的效果;学生的自我反思, 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 (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 , 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练习教师课前准备好了的综合性习题或是学生自编的综合性习题, 起到辅尖培优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数学课堂“五环节教学法”, 仍有不少值得完善之处, 在此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使用“五环节教学法”教学时, 还应注意: (1) 运用此模式教学的每个环节不一定分得很清楚.在一节课中, 有时可把两个环节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时也可把一节课分成几个板块, 在每个板块中各自运用五环节进行教学.例如: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3《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教这一内容时, 就可分成两个板块教学, 先把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成一个板块进行教学, 然后把标准差作为一个板块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 又可以让学生达到螺旋式、渐进式的认知与感受. (2)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是为了解自然规律、发现自然规律、探索自然规律而存在的一门科学.它的学科体系是完整而严谨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科特点, 强调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成熟过程;强调自然科学的逻辑结构;强调自然科学的严谨性, 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效评价,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篇8

一、关注差异, 实施个性化评价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进行个性化评价,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承认差异”, 而且要“关注差异”。《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一同的发展。”教师积极的期望会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性差异;要允许学生出错, 不求全责备, 不能使学生感到气馁;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打破传统教育中一刀切的做法, 采取分层教学,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百花齐放, 实践多元化评价

数学课堂是多元化评价的课堂, 课堂上有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注意评价与教学过程和谐融合, 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能够开展自评与互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技能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教学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变化, 尤其要关注每一个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的现实。

评价方式发生在生与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与生之间, 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对话的内容既包括知识信息, 又包括情感、态度, 行为规范和价值等各个方面, 评价范围是广泛的;评价的语言富有激励、创造、启发的魅力, 同时又由于评价语言真诚而富有感染性, 使得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教学闪耀着人文的光芒。在这种氛围中教与学, 对学生而言, 是意味是主体的凸显, 个性的张扬, 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则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与学生共同分享理解;对评价双方而言, 是各自向对方敞开心灵、彼此接纳的过程。在评价语言的魅力和多元的评价方式下,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平等对话, 树立延迟性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的角色由“主宰者、主导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就意味着, 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在精神上、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的对话不只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或讨论, 而是在平等对话的情境中进行心灵沟通。平等对话在数学评价中要实现的价值就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我, 学会欣赏别人, 获得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 随时会发生一些意外, 包括学生提出的奇思异想。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 把握时机, 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跳跃。一堂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 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 适当留出充裕的时间, 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联想, 畅所欲言, 相互启发, 集思广益, 将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

四、着力发展, 坚持激励性评价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激励性评价就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学习行为进行点评, 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用发展的眼光观察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点, 肯定他们的长处, 为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促使学生不断发展。

1. 激励评价———学会倾听

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 既“诱导”又“提示”就是不奏效, 学生还是各顾各, 课堂犹如一盘散沙。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没有倾听, 或不会倾听。一些学生不能静静地听同学和老师说什么, 而是只顾自己想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效率是低下的。因此, 课堂上的“倾听”习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而课堂激励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吝惜你的赞扬语言, 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赞扬其成功的喜悦。

2. 激励评价———引导交流

评价别人指引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的同时, 学会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经常问自己:他的意见正确吗?为什么?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及时补充。自我评价则是一个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课堂中通过“谁听懂他的意思?你来给他解释好吗?”“他所说的, 与你的想法有哪些不同?”等不断地引导点拨, 促使学生在解读同学的意见过程中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 意见得到及时补充调整而趋于完善, 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在这种良好的互动交流中, 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学习情感体验, 产生数学思考的动力。

3. 激励评价———促进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比较注重利用课堂评价获取知识, 可是往往新知一旦得出, 就马上进入练习阶段, 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进行反思。其实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 但让学生反思知识是采取何种方式, 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则更有意义。其实,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 但让学生反思知识是采取任何种方式, 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则更有意义。因为后者, 能为学生积累诸多的学习方法, 能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过程, 是师生双方通过相互的交流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一句真诚的表扬, 一丝赞许的目光, 一屡真心的微笑, 一个微不足道的手势都会使评价变得充实有效而有人情味。教师如果能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因素, 对学生的表现, 采取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恰如其分的评判, 一定能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 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只要教师准确灵活运用教学机智, 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就能打开学生敏捷的思路, 闪耀学生思维的火花, 让数学课堂折射出智慧的灵光, 生命的活力。

摘要:本文作者从当前数学课堂评价的困惑入手, 进行反思和剖析, 并提出一些探讨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彩平.主体性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小学教学设计, 2008, 6.

[2]高枝国.新课程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 2005, 4.

有效教学 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 篇9

一、在对话中挖掘“灵性”

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舞台, 在情境中交流对话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思想灵性的良好途径, 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欲望与热情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于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把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疑难进行归纳,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 各抒己见, 共同研究, 逐步得出正确答案, 形成正确认识。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 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放暑假, 从7月5日开始, 到8月31日止, 一共放假多少天?学生纷纷讨论起来:生:“应该是58天, 不是57天。”我问:“为什么是58天, 你怎么算的?”生:“因为7月、8月都是大月, 均为3l天, 7月份放假27天, 8月份放假31天, 所以是58天。”我又问:“7月份放假27天, 你是怎么算的?”生答:“因为7月5日开始放假, 也就是说1~4日在校学习, 刚好4天, 7月份总天数是31天, 减去在校学习4天, 正好是27天。”

显然生的回答很宝贵, 因为多数学生在计算起讫日经过时间时往往少算一天, 生计算放假时间思维灵性很有价值, 同学听了他的回答, 一下就明白了。

二、在情境中激发“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 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1. 创设悬念情境, 使学生在“奇”中“问”。

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 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 在新课引入时, 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 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如,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利用游戏开场, 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 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 看谁能考倒老师。”游戏开始了, 学生们争先恐后, 有的想难倒老师, 说的数比较大, 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 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 于是, 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2. 创设生活情趣, 让学生“趣”中“思”。

有道是:“问渠哪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 走出金字塔, 走向生活, 使数学生活化。如, 在教“按比分配”时, 一上课, 我就把学生带入了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 适合了学生的口味, 学生听到题, 纷纷议论起来, 交流后, 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6个。可见, 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 对学生而言, 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 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在探究中体验“乐趣”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如探索圆与正方形组合阴影部分面积计算问题。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继续探究:如果正方形面积为6cm 2, 能否用这个方法解决呢?我这一问, 好多学生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此, 老师可引导学生寻找别的方法, 一起与学生合作探究。

让数学课堂绽放灵动的精彩 篇10

[关键词]数学本质 数学思想方法 长方体 正方体 学习经验 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27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发展过程,往往会有意外的生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灵动的教学机智,将意外的生成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片断:

师: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

生1:就是求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师:我们把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你准备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2:先把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全算出来,再相加。

生3:先分别算出长方体三组相对的面的面积,再相加。

生4:就好比求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先算出每组相对的面中一个面的面积,相加后再乘2。

生5:还可以把长方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展开,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再加上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生6:就是把长方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平铺,变成一个大长方形求面积。由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长方体底面长方形的周长,宽相当于长方体的高,所以求出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之和后,应再加上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生7:按照这种方法,还可以把长方体前、后、上、下四个面平铺变成大长方形求面积,再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或者把长方体上、下、左、右四个面平铺变成大长方形求面积,再加上前、后两个面的面积。

师: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8:都是将长方体一周的四个面展开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再加上另外两个面的面积。

师:“一周的四个面展开”,也就是——

生9:平铺变成一个平面。

师:这种转化思想是我们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那在计算方法上,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10:都要先用长乘宽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再加上另外两个面的面积。

师(随即将长方体教具变换底面放置):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其实就相当于长方体的——

生11:大长方形的长其实就是长方体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高,求侧面的面积就用底面周长乘高。

……

反思: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的方法各不相同,最后一种方法的深入探究似乎对长方体表面积“标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建立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模型,但是这样的求异思维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收获。

1.切实关注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学生是鲜活的、个性的,他们的思维方式、能力存在着差异,“齐步走”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如上述教学中,如果没有最后一种方法的呈现,这样的教学显然无法吸引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也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尊重并利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启迪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既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又构建了更具活力的数学课堂。

2.有利于积累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数学教育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数学教学除了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外,还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后劲与活力。如上述教学中,“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的方法在本节课中似乎作用不大,但如果站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这种方法为学生学习圆柱以及其他立体图形的侧面积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撑,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又对学生后继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有利于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寻求数学本质

学生对“化曲为直”思想的感知仍停留在探索圆的周长时将曲线转化成直线上,但面的转化对学生而言是思维上的进步,这种不同方法的教学可以赋予学生对转化思想的新的感悟,凸显思想方法的价值。而且,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升数学学习素养。

总之,教师应以灵动的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课堂中各种意外的生成,只有这样,学生发展的潜力才能得以释放,思维水平才能得以提升,课堂才能焕发生机,获得高效。

预习,让数学课堂更高效更灵动 篇11

关键词:预习,数学课堂,高效,灵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数学学习也是这样预习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感受将要学习的新课, 了解其梗概, 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预习问题反馈, 明晰学生的学习起点, 有针对性地确定课堂需讲解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课堂知识容量.笔者认为:预习能够让师生交流更流畅, 学习起点更提高, 数学探究更深入, 是打造高效灵动数学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坚持预习, 让师生交流更顺畅

预习是回忆、复习旧知识的过程.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新知识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预习时要回忆或重新复习学习新课所需要的旧知识,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重新弄懂已经遗忘或原本就掌握得不好的旧知识, 为顺利学习、掌握新课内容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预习要讲究方式方法, 教师可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 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 或者让一些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 现场介绍自己的预习经验.小学数学常见的预习方法大致有布置作业法、温故知新法、尝试练习法等.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初步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同时, 探索、创新自己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预习是学习、理解新课内容的过程, 更是发现疑难问题的过程.预习和自学是有区别的, 预习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只要记住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就可以了.预习和自学的另一个区别是:自学不一定要反馈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而预习则一定要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带进课堂.预习问题反馈这一重要环节, 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 可以让师生间的交流变得更顺畅

二、坚持预习, 让学习起点更提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预习,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可以初步了解、掌握新课的一些内容, 提高自己的学习起点, 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可以明晰学生的学习起点, 及时调整新课的教学策略, 即对于学生完全懂的坚决不讲, 基本懂的稍加点拨, 完全不懂或大多数不懂的作重点专题突破,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应当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循序渐进.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 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前, 花几分钟时间, 和学生一起预习即将讲授的新课内容, 告诉学生需预习的重点、要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具体方法;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则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 督促、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 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 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体验、感悟新课内容的过程.预习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和初步掌握即将教学的新课内容, 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胆探讨交流, 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而及时调整新课教学策略.坚持预习, 学生的学习起点会随之逐步提高, 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坚持预习, 让数学探究更深入

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随意在课堂上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短短的课堂时间, 显然容易产生探究深度不够的弊端.预习是教师在讲课之前, 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下独自感受、学习新课内容的过程.预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初步了解、掌握新课大致讲了些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哪里?

预习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寻找新课中的疑难问题, 有了问题, 学生的学习才有新的目标.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 明确告诉学生:既可以提出预习过程中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 也可以提出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想法.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预习的时候, 应当鼓励有能力的学生, 从更广阔的空间, 自行探究一些有思考价值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并或多或少地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坚持预习, 可以克服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足够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的弊端, 确保数学探究的深度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下一篇:雷击故障点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