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写作

2024-10-16

灵动写作(通用8篇)

灵动写作 篇1

虽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十几年,但学生作文难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切实改变。难在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对写作的诸多限制,止于教师的批改,整个过程就是教师主观意志控制下的单调死板的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完全将学生鲜活的主体性特征搁置一旁。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创造的机会,或摆脱不了无米下锅的困境,或走出不了空话套话的无奈,时间一长,便没有了自主意识,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所以激发写作兴趣刻不容缓。而激发兴趣的根本在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思想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下,知识的传授少了,而学生情绪的调节及能力的培养多了,要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写作课堂教学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还原与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可将启发式教学法运用于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中,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在写作中无米下锅的困境,走出空话套话的尴尬现状。

一、问题启发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写作的原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激发,发动学生写作的引擎,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创设写作话题的情境,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写作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写作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到写作的思路。这样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如在对“静”这一话题的训练中,我提出了“同学们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的问题,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是:静字由“青”和“争”组成。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森林中。青草随风起舞,微风吹过,我站在丛丛的青草之中聆听大自然奏响的乐曲,似乎可以感觉到动植物在夏夜的联欢会,它们各自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争着闹着,想要把自己所有的才艺都展示给大家。这时便可以听到沙沙的树叶声,娓娓动听的蝉鸣声,栖息枝头鸟儿的浅啾声,以动衬静,带给人一种徜徉大自然的安怡感受。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找到了写作的思路:从这个字的结构入手,通过对组成部分的细致而深入的描摹,把握住了字的内涵,在头脑中构思出了充满诗意和韵味的画面。同时,也给他人一定的审美体验。

提问启发,既丰富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展开想象,开发智力。“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语)。这样既避免了写作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写作教学课堂波澜起伏。可以反问启发,“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调动学生思维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二、事例启发

思维的发动方式有很多途径和渠道,我们要立足于课内,拓展到课外。教学中碰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千万不要错过,这正是让他们练笔的大好机会。为实现写作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电教设备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其中“举例”为发动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学生身边处处是鲜活的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启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了“套中人”别里科夫种种外部的套子和内在精神上的套子后,在无情嘲讽之后也对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此我因势利导地建议大家联系现实,现代社会中也有诸如此类的“套中人”吗?布置了《我眼中的现代“套中人”》、《时代不同,套子各异》、《套子的本质》、《套子之我见》等作文题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一抒为快。又如,学完《荷花淀》一文后,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将这一单元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祥林嫂、水生嫂、玛蒂尔德)作平行的对比,而后适时给他们布置任务,引导他们思考人物各自的性格发展和社会环境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使他们在面对作文时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深入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并努力探求其本质,让他们认识到可以用到作文中的东西丰富多彩,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创作的欲望。

三、联想启发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到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而且是情感、意志过程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发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

如对“水”这一话题,学生从它的属性特点出发,进行正向和反向两方面的对比联想:“水既有纯净清新的一面,带给人们神清气爽的感觉;又有随波逐流的一面,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让我领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你如何行走,都别忘了自己最初行走的姿势,别忘了做人必须坚守的本色。”这里学生由水的特点与人的某些特质相联系,由物及人,不仅拓展了思维,而且深化了话题的内涵。

又如对“思”的奇妙联想:“思”可以拆分成“田”和“心”,将它们反转过来,就可以想象成在心里有一片田地,里面栽种的花朵就是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虽然在白天它可能不会开出思想的鲜花,但在夜晚你辗转难眠时,它会散发浓郁的幽香将你包裹,时间越久,香气越醇。想象使抽象的思维具有了神奇的魔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只是对美的发现。我们要立足生活, 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工夫, 指导学生写作时少一些灌输, 多一些感染, 少一些说教, 多一些陶冶;要引导学生做到“三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 让学生的心灵与自然、社会“对话”, 培养其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意识。

四、情境启发

在写作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撞击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某些抽象的、空洞的、晦涩难懂的原理、概念转化为一定的情境,运用各种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也可以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情境渗透到学生纯净的心扉,使学生易于接受,达到启发、感染的目的。

写作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达到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目的。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写作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制造一种虚假的繁荣,而违背写作教学的初衷。要让独一无二的心灵自由地表现出来,让思维灵动飞扬,写出个性。

用启发发动学生写作前思维的引擎,无疑是依据其思维和认知的特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贮满奇思妙想的巨大仓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尤其要明晓他们内在的思想和情感,采用多种启发形式,发动学生思维的引擎,引起他们强烈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不再因思维僵滞对作文望而生畏。思维插上想象和联想的双翅,推陈出新,力求思想情感和形式、语言的精练互相吻合,逐渐接近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

摘要:文章探讨如何通过思维训练摆脱学生无米下锅写空话套话的无奈困境等问题, 提出可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切入途径, 从问题启发、事例启发、联想启发、情景启发四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思维训练,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感悟课程与教学.

妙笔生花灵动生动写作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写作;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写作教学融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工作。写作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书面文字理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小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阅读能够对其中蕴含的思想形成独有的感悟,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使其写作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和完善,为小学生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究其根本是大部分教师认为写作教学属于辅助教学内容,没有将其视作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1]。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让学生背诵教材中的文章,以此来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使得小学生逐渐丧失写作兴趣,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造成了较大阻碍。教师需要明确文章背诵教学并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

(二)小学生本身缺乏写作基础

从写作本质进行分析,写作是作者对实际生活的反映以及对真实情感的表达。然而,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常常难以很好的结合实际进行写作,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一些已成型的话语照搬到作文中,使得创作出来的文章缺乏内容和灵活性,不能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同时,一部分学生在写作基础方面较为薄弱,掌握词汇的量较少,致使无话可写的情况频频发生。尤其是在对场景描写或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学生的言语较为苍白,文章的整体呈现“假”、“大”、“空”的特点[2]。并且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让学生背诵优秀文章的方式促使其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得到积累,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创作的文章常常缺乏灵动性和生命力,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写作的主观意识,激发其创作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科教育教学开始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使学生将教学文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明确写作不是还原文本或将多个文本组合到一起,而是应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利用生活化的写作训练促使学生能够对写作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进而能够结合不同的生活体验创作出饱含不同情感的作品。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生活中的感悟、身边的人或事记录下来,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二)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的积累

学生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的积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寻灵感和素材,进而丰富写作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抓住人物的鲜明特点,体会令人感动的瞬间,进而在写作中可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写作习惯,其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3]。另外,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联合学校为学生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全体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阅历和经验得到一定的积累,通过直接的参与引发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学生每次参加完比赛等集体活动后,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完成赛后感想等写作。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写作阅读课,由于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写作阅读课来阅读一些文摘、报刊、儿童读物等,以此来丰富学生对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的积累。并在其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全体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通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来提升其书面表达能力,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可持续的培养,促使其文学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四)注意对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写作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章内容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使其能够准确、快速的掌握写作手法,促进其对文章布局形成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写作教学活动开展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不同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灵动性。还可以让他们准备一个空白记事本,将自己喜欢的诗句和语句随时摘抄下来。通过日常学习不断积累文学知识来丰富对写作素材的积累,继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应当更新传统写作教学理念,合理借助课外的文学知识扩充写作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使其其眼界和写作思维充分开阔,为学生知识储备和写作素材的丰富积累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其未来能够更好的进行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其生活和学习进行人文关怀,在了解其所思所想的基础上,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其写作、理解等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3):112-112,113.

[2] 冯春,韩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4(16):155-155.

灵动写作 篇3

关键词:妙喻,活法,豪气,灵动

苏轼与杨万里皆是以山水诗著称的宋代杰出诗人,在书写技巧上一个善用“妙喻”,一个巧用“活法”,同是山水却不同韵味,但细读之下不禁有性情共通之感。下面试以二人山水诗为例阐述“妙喻”与“活法”的异同。

一、“妙喻”与“活法”的差异性

1、“妙喻”展豪气

苏轼的山水诗之所以有“妙喻”之称是其将比喻运用的灵活却不刻意,并且其比喻不单单是用作于描写,更将其化用于情感、理趣、场面和思想主题之中,用比喻抒直抒胸中之感慨,却不矫揉做作,尽展豪迈之气。

用比喻来描写抽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形象,用文字表现肉眼无法看到的别样风景,“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1]苏轼将最平常的景物比喻化,风吹过就像人在呼吸,云不断生生变幻犹如人吞吐所致,如身临仙境,仙人在侧,妙法其中,有坐拥山河之感。

用比喻描绘壮观的场面与气势,“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2]望向雨过的江面,钱塘江和与之相连的大海如碧玉一般,远处不时一闪一闪的闪电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清代评论家王文诰谓此句“却是逐日闲坐楼上看潮人语”,确实如此,将山雨欲来之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但又有一种悠然处置之态,不惧不畏直面波涛。

2、“活法”显灵性

吕本中提出:“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者。”而在杨万里山水诗中,诗人通过山水自然的外在景观,抒发其内心的意欲,将“活法”运用的更具灵性,用风趣和创新的语言体现出自然的“人情味儿”,人与自然的互动,灵性十足。

用“活法”将个人情感幻融入语言之中,使风趣和创新的语言化成自然的生趣。“稚子相看直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一鸦飞立钩阑角,——仔细看来还有须!”[3]这首诗看似是打油诗,实则写出自然的生机与灵动,将鸦拟人化与“老夫”相比好似有胡须一样。还有诗“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4]这两句诗犹如孩童戏语,却增添许多趣味,这可谓是“无理之趣”。而“青天何处了?白鸟入空无”[5]则是化用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和黄庭坚的“白鸟去尽青天回”创新前人诗句,都是写白鸟入空,渐渐远去,但杨万里在这里独具匠心表现出另一种“远目随天去”,表现出杨万里的诗歌是集古人之智,却又灵活而生动,又体现出“无理之妙”。

二、“妙喻”与“活法”的共通性

用技法抒情,都体现山水诗中的悠然之感。苏轼“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6]与杨万里“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红岸岸花”[7]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枕着水波看山俯仰、月徘徊,另一个看村村麦绿,岸岸红花,二人都是处于山水之间怡然自得,体会山水的静谧之美。

用技法阐释禅理,体现出二人对生活的无限感悟。杨万里“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8]和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9]都是于山水之间感悟人生禅理,一个是人生旅途艰难,不仅仅是上山难,下山更难,即创业难守业更难;一个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二者皆体现出丰富的禅理观。

展现自然之生机。苏轼的“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10]与杨万里的“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11]都体现自然之生机。一个是将自然之物拟人化,鱼鳖逐人,野荷花盛开。而另一句则独树新意,反驳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秋天亦可以生机盎然,花儿虽然凋谢但是荷花却盛开仍然,将荷叶比作“小钱”如小孩戏称一般,使原本萧索的秋天描绘的趣味无穷。两者都是将自然喻化,使之具有人之感受,展现自然的无限生机。

总而言之,苏轼与杨万里的山水诗各有其特点,一个用“妙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12]书写出人生之豪气,一个用“活法”:“未辨寒泉为秋菊,且将瘦句了梅花”[13]挥洒出人生之灵动。但二人的山水诗却又同有悠然之气,于山水之间探求人生禅理,又于山水之间探寻自然之生趣。二人可谓是曲意相同却独居特色。

参考文献

[1]孔凡礼、刘尚荣选注《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

[2]周汝昌选注《杨万里选集》,中华书局,2013年.

[3]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

[4]余昌江、余秋凤《苏轼诗歌比喻艺术浅说》,《文教资料》,2011年4月号中旬刊.

细节灵动课堂 篇4

一、细节预设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许多变革,如:把过去例题中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散,安排到试一试、练一练等环节中,练习题的层次清晰,题目之间具有很大的思维跳跃性与挑战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粗线条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就可以了,我们要学会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多“蹲”下来,并以学生的思维视角与思维方式关注教材与思考问题,细节设计必须体现教师在关键处、细微处的指导和点拨,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当我们面对学生的差错时,我们才会有备而来、坦然处之。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把它围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正三角形,每边长多少米?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4÷3。此时有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还有一种想法6+6÷3。

此时,学生们都“呆呆”地看着算式,脸上写满了疑惑。

师:先看看结果对吗?(学生们经过计算,发现结果也是8。)

生:你们能理解这个算式吗?

时间是智慧成长的土壤,半分钟后,学生们兴奋地举起了小手。

生:他是把正方形其中的三条边作为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把另一条边平均分成三份,分别加在每一条边上。

师:多么好的想法啊!你们在运用一般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掌握了一种特殊方法,应感谢谁?(学生们不由地鼓起掌来)

细细地回味这一片段,心怀惊喜但又感缺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试想: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读懂学生的想法,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这种巧妙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没有纳入预案中,那顺畅的教学流程背后意味着什么?又流失了什么?当发现这条意外的“通道”时,我采取了适当“留白”,有效“放大”这一宝贵资源,引领学生思考,尽可能地让其他学生也分享这一独特的方法,实现了生生间的“智”源共享,同时又让这位富有创意的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与“另辟蹊径”的快乐。

二、细节捕获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得以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在教学取小数的近似值时,预案中的练习环节有这样一道题:把0.158精确到百分位。在教学中,我惊奇地发现有许多学生是这样做的:0.158≈0.20。坦白说,在备课时我压根儿没想到学生的思维会在这儿“搁浅”。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千分位。千分位是8,所以要向百分位进一,而百分位上是6———五入,所以再向十分位进一。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很多学生脸上流露着困惑)

师: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对哪一位而言的?

生:精确的那一位。

师:那其它位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位?(学生思考一会儿)

生:满十进一。

师:现在,你们知道错在哪儿了吗?(“知道了”几位出错的学生平静地说道)

师:能具体说说错在哪里吗?

生: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位上是8就要向百分位上进一。百分位上是6,不能向十分位进一。

师:错误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我们要通过错误明白出错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差错,教师要及时捕获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亮点”、“误点”,这样才能使课堂更精彩,让细节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细节,让他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会更精彩。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使其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三、细节反思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Posner)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细节决定成败。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节进行自我反思。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地对课堂中产生的教学细节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细节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首先反思导入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反思提的问题该什么时候提,应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提,学生是否能理解;如果不理解,我们该如何引导,引导的语言是否具有调动性,能否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还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想好对策,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要合理而紧凑,甚至连过渡的语句都应设计好。重难点的突破要巧妙而实用,不能靠课堂中的临时应对,因为只有预设精彩的细节,才有可能生成精彩的细节。(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构建灵动活力课堂 篇5

一、贴近生活活学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让学生体验到知识就在生活中, 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 以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和事, 学习与生活作为载体, 使学生的学习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熟悉的情景能使他们尽快地投入知识学习。例如在教学2、5、3的倍数的特征时, 为了加深学生对2、5、3的倍数的认识, 创设下列问题:43个同学做游戏, 如果分成5人一组, 至少再来几个人才能刚好分完?如果3人一组, 至少有几个人没有办法参加做游戏?学生一听做游戏的问题, 立刻产生兴趣, 急欲解决问题。又如,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情景:猴王有57个桃子, 每只小猴都分5个桃子, 分到最后一只小猴时, 发现少了几个桃子, 至少要再拿几个桃子才刚好够分?小猴一共有几只?学生一听, 立刻想方设法为猴王解决问题。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了思维能力, 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关注个性激励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关注个性、激励创新要求我们要以良好的情感态度去对待学生,形成师生间和谐交融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发展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对数学习题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求解,在求异中培养创新精神,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这样才可以迅速正确地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和热点。事实证明,只有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展示的天地,他们的潜能才能最大地得到发展,个性才能最大地得到张扬,创新意识才能最优化地得到提高。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智慧生成

教学不只是教给人一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人借着教育获得对于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必需摒弃“他律”背景下的谆谆教导,需要彰显的是“自律”意义上的生命活力。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他们对知识的形成有一个从点—线—面的整合过程,从而去建构自己的数学天地。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已学习并掌握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师生共同回顾探寻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过程,提出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试着自己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开始,学生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影响下,从数的个位上寻找答案,结果频频碰壁,原先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21, 33, 57这三个数都能被3整除,个位上分别是1, 3, 7,……”话音末落,马上有人反对:“那11, 13, 17呢?”学生们再度陷入了低谷中。过了一会儿,不知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把21, 33, 5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颠倒一下变成12, 33, 75,同样能被3整除!”这个发现可谓是质的飞跃,为最终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由迷茫—焦虑—困惑—兴奋的探究过程,他们凭借经验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用“心”来建构自己的数学。由于他们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了由迷茫—焦虑—困惑—兴奋的真切感受,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得了渲泄,个性得到了张扬,能力得到了发展,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文关怀要从教材开始,教学其实是人的教育的人文引领理念,不同的人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不同的生命代谢。人文,塑造人的道德价值;智慧,诱导人的创造潜能;创新,培养人的科学精神。人文引领的理念,好比氧气,视之无形又随处可见,似自然界的春雨,飘飘洒洒却润物无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人文教学优势,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与学生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组合,滋润渗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处处显露出鲜活的生机,洋溢出生命的情趣,充满着人性和智慧。

四、多元评价,以人为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种以“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以增进情感体验为导向,加大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对学生平时表现记载,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让学生评学生,老师评学生,还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议过程,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已。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检测,我们不光用一张试卷来考查学生,还可用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教学其实是人的教育”,只有在数学教学中时时注意渗透人文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学生的人文综合修养才能得到不断提高,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才能获得充分释放。数学与人文的结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折射出人性的美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智慧,同时为学生尽可能创设有效表达、释放智慧的数学活动,我们的数学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生长的源泉。

灵动缔造的精彩 篇6

早上第一节课是我上语文课, 课堂历来都是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可这一节课却与往常有些不一样。起初, 同学们都专心地在我的指导下读题、思考、交流、书写。而此时坐在靠窗的同学却一个个盯着窗外, 我也好奇地把视线转移到窗外。原来, 窗外正飘着鹅毛大雪。我没有责怪同学们, 而是停止了讲课, 转换了话题:“同学们想不想到外面去看雪景?”顿时, 同学们欢呼了起来:“想!非常想!”我接着说:“那好, 不过你们要答应老师一个小小的要求。”话音刚落, 同学们就抢着说:“老师你快说, 什么要求我们都能做到。”看着学生急切的样子, 我快速地提出了要求:“看过雪景之后要进行一次习作。习作时要把时间、地点以及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随着一声:“好!”同学们纷纷离开座位, 有的跑到阳台上, 有的跑到操场边的房檐下观看起来。

第二节课预备铃响了, 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地跑进教室。从他们的表情中, 可以看出他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我让大家拿出笔和习作本, 按要求进行习作。20分钟过后, 大部分同学得意洋洋地举起了手, 向我示意习作完成了。我请其中几名同学念一念自己的习作。有的同学这样写道:“今天是12月14日, 早晨第一节课上了一段时间后, 我悄悄地对身边的同学说:‘外面下雪啦!’他往窗外一望, ‘哇!好大的雪!’老师发现了他的惊讶, 也把目光投向窗外。随后, 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想不想到外面去看雪?’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 非常想!’老师便给我们提要求, 刚提完要求, 我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教室……”

在写看到的雪景时, 有的同学写道:“漫天的雪花白白的。有的像小降落伞, 有的像棉花糖, 有的像蒲公英的种子……它们在空中打着旋儿飘向大地妈妈的怀抱, 多欢乐。”有的同学写道:“雪花冰清玉洁, 有的像六边形, 有的像三角形。我把手伸出去, 它们刚落到我的手掌上就化成水了。我又把衣袖伸出去, 雪花一片片地落在我的袖子上, 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个绒球, 美丽极了!”

有的同学这样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瑞雪兆丰年’、‘今冬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等好词佳句。”有的同学还仿照《荷花》中的片段写道:“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片片小小的雪花, 给大山伯伯穿上一件厚厚的羊毛大衣。过了好一会儿, 我才明白过来, 我不是雪花, 我是在看雪花呢!”

有效引导灵动课堂 篇7

一、去除花哨的架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满怀信心地进行数学学习。但有的教师总在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而“挖空心思”。而这些“情境”除了在“作秀”外,往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角”时,屏幕上播放了两个小孩在折千纸鹤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千纸鹤身上发现“角”。几分钟过去了,学生还是没有发现“角”。学生完全被这个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苍白的诱人折纸、剪纸“情境”紧紧地吸引了,而淹没了“角”的存在,从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和课堂实效。

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角”时,仅从简单的摆图形游戏引入“角”,其教学效果却相当的好。

师:请同学们把信封打开拿出小棒,你能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咱们学过的图形吗?(正方形)

师:拿走一根,剩下的小棒能摆一个什么图形呢?(三角形)

师:再从三角形里拿走一根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这样的“情境创设”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这位教师巧妙地从认识的图形中引入“角”,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有利于“角”的知识网络的建构。

追求花哨的“情境”,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创设情境时,请别让“情境”成了课堂教学中美丽的累赘。

二、去除盲目的形式,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有的教师把“探究”当做医治百病的良方,课上盲目地安排有形无实的探究环节,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导致数学课堂步入了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花了许多时间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搞得学生一团雾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不是要学生去探究发现的。不要盲目地“探究”,该探究的才探究,探究活动才真实有效。

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时、分”时,就组织了一场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

师:如果现在给你1分钟时间,你最想干什么?

生(纷纷回答):我想唱歌;我想写字;我想喝茶……

师:分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背口诀、读课文、口算题、写生字等事情,请选择你最喜欢做的一件事。计时1分钟,开始!

师:汇报刚才1分钟里,你做了些什么?

……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和感知了“1分钟”有多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自己去发现并获得新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探究活动是刻骨铭心的。

探究活动就是要舍去盲目的“形式”,该出手时才能出手。

三、去除虚假的讨论,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在数学课堂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时机建立有效真实的合作方式。当遇到富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学生个体又无法解决时,就可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如,“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教学片段。

师:(课件展示动画“小动物们给大象伯伯祝贺生日”的热闹场面)你能统计出在1分钟内来祝贺生日的不同动物分别是多少吗?

师: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预备,开始!(教师点击鼠标,各种小动物蹦蹦跳跳,看得学生眼花缭乱)

学生纷纷举手:不行啊,一下子过来那么多动物,根本数不过来。

教师调慢了速度,学生还是数不过来。

师:是呀,很难统计。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实现统计目标呢?

生:老师,我们几个人一起统计!

师:好,就按你们的想法,小组合作统计,赶快分工吧。

学生又开始统计了……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碰壁”时,教师把握时机,及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出于学生的意愿,是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真实有效的。

四、去除苍白的给予,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一个真诚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就会机智地调整教学预案,敏锐地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放大。如,一位教师在教完“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位学生说:“老师,我觉得用(a+b)+c=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不科学,等号左边本来就先算a+b,根本不用加括号。”教师:“这是为了突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所以加了括号。”(全班学生默然无声)

该案例中学生燃起的思维火花,在教师“好心”的告诉中熄灭了,教学也因为教师的“给予”变得苍白乏力。在对待预设方案外的学生问题时,另一位教师却处理得非常巧妙。请看: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生1:a+b+c=a+(b+c)。

生2:可以写成a+b+c=a+(b+c)=b+(a+c),因为加法中,谁和谁先加,都一样。

师:哦,算式中还运用了什么定律?(加法交换律)

师:有交换又有结合,看来不能叫结合律了,咱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吧。

生3:那就叫加法任意运算定律。

师:你们能用文字表述一下吗?

生4:三个数相加,把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

生5:我觉得也可以说:几个数相加,先把其中几个数相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和不变。

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加法的任意运算定律,是你们自己发现并总结的,我们是四(2)班,就叫“四(2)定律”吧。

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并没有感到束手无策,或是苍白的给予,而是把它当成了突破难点的有利契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时机。这样的生成真正关注了学生的思维,真是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

面对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要宽容地接纳,理智、机智、巧妙地运用生成,让学生的智慧在动态生成中涌动、精彩无限。

让语文作业灵动起来 篇8

门目繁多的配套作业大大挫伤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抄作业成风,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大大的不利,对于语文教学也同样是大大的不利。那么如何让学生既能少做练习,又能巩固“课堂知识”呢?笔者认为设计“学习笔记”值得一试,学习笔记中既可以有预习作业设计,同样也可以有复习作业的设计,这些设计可以紧扣“课堂知识点”,按不同知识点进行分类,知识点的设计可以按课型、按文体来设计条目。

1.“预习作业”富有语文味

语文课在于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积累,教师可以设计这么几个作业来丰富学生的积累。

(1)字词音积累。这一作业设计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解释,通过预习丰富词汇量。

(2)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的掌握,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课文注解来完成,教师规定好几点既可,如:①作家名、字、籍贯;②代表作品;③创作风格等。

(3)好词好句积累。本作业重在于让学生在预习中养成摘抄优美佳句的习惯,语文学习中字词积累是基础,句子积累是文学素养的提升。

(4)援疑质理。这一作业的设计贵在于让学生质疑,通过预习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要求学生记录2~3个问题,准备在听课过程中逐一得到解决。

2.“复习作业”富有知识性

课文的知识性需要有系统性的积累,课文是“范文”,“范文”中的各类知识点都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体现,因此归纳好课文的知识点就非常重要了。

(1)写作手法积累。

每一篇课文都是有一定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好文本中的写作手法,并对这种写作手法作适当的解释,这样对于那些较难理解的“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

(2)主题思想归纳。

学生把课文的主题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归纳,通过归纳就会了解归纳的方法,如本文通过……叙述(说明),表达了(赞美、歌颂、揭露、批判、反映等)……的主题(思想、现象、情感等)。在教师归纳的基础上,学生就能逐步掌握。

(3)写作顺序(说明顺序)归纳。

每一篇记叙文(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有的课文会有几种写作顺序结合适用,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记忆中会进一步强化“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概念和作用,并能把这种写作顺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说明文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归纳说明顺序,通过归纳熟悉三大说明顺序。

(4)语言品味积累。

语言品味在各类文体的教学中都是重中之重,教师让学生整理文本中的语言品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语言品味的方法,在教学中应多角度开展语言品味。

(5)结构层次归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教材中文本的结构类型、层次概括的方法等,为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做好准备。

(6)写作思路积累。

文学大家的创作思路有其共性之处,更有其个性之处,让学生积累文本的创作思路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创造性思维打下扎实的基础。

(7)人物形象分析归纳。

对于人物的形象分析历来是文学作品的教学重点,学生在每一堂课中积累一种分析方法,就能进一步丰富赏析人物的方法,对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情感世界有着很大的作用。

(8)文体知识积累。

语文教材对各种文体都是有涉及的,教师就要让学生积累文本中文体的知识点。

3.“课外作业”富有创造性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手头都会有一些辅导用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足用好这些资料,并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资料。

(1)收集名言警句。

让学生收集与课文主题有着密切联系的名言警句。如教授胡适的《我的母亲》,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母亲”的格言、俗语和诗句,为今后写同类题材作文打好基础。

(2)文本延伸。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延伸学习。可以结合课后练习进一步补充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可以收集同类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也可以阅读同一作家的作品,更多地了解文本和课堂之外的知识。

(3)动手实践。

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设置动手实践作业,如开展社会调查、网上查阅资料、观察体验生活等,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感悟生活能力的培养。

二、变“阅读练习”为“读书笔记”,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语文课除了课本的学习和积累外,还需要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训练。目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作业布置往往是没有适当的引导,也缺乏系统性,学生的课外阅读停留在无序的状态中,课外阅读更多地也只是体现在阅读题的训练上,要改变这种低效的作业,教师就需要把“阅读练习”变为“读书笔记”,让学生通过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提高阅读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 规定阅读时间。

每天阅读一点点,长时间坚持,阅读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每天的阅读时间不用很多,只要花上十分钟,就足够了。

2. 写好阅读内容。

阅读之后,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或概括事例,或概括中心,或概括人物形象等。

3. 记下阅读随感。

阅读的过程是感悟提高的过程,在广泛地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文学作品阅读尤其需要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人生经历来“悟”文中的“情”和“意”。

4. 积累名言佳句。

每一篇阅读文章都会有一定量的名言佳句,这些句子闪烁着作者的思想,具有很强生命力。积累的句子最好能写上学生的理解分析。

5. 文本深度阅读。

对于文本,教师在教学上都是很花工夫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结合文本分析,再次走进文本,开展细读文本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个性地阅读甚至可以创造性阅读。

6. 拓展延伸阅读。

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开展延伸阅读。延伸阅读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7. 名著、时文阅读。

这一类阅读教师应做好推荐工作,每一学期的名著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天读几页,既不多时间,又能起到调节消遣的作用。有关时文的阅读,教师可以选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文章,或者是一些励志的文章,对学生的人生是一种启迪,也是一种教育。

8. 学生佳作阅读。

让学生阅读同龄人或同班同学的作文,不仅是写作经验的交流,也是心灵的交流。

9. 读书心得交流。

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教师就需要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写好读书心得,开展交流活动,评出优秀的读书心得,这对阅读兴趣也是一次促进。

1 0. 开设阅读课。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开设阅读课,让学生走进书海去淘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阅读课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阅读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交流阅读经验,甚至让学生走进阅览室或图书馆进行阅读。阅读课教师也应精心设计,并明确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三、变“写作练习”为“写真随笔”,让学生在创造中成长

如果说阅读是“吸收”的话,写作便是“吐出”,在“吐出”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写真人真事,表真情实感,这时,写作已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真情的流淌、个性的张扬、生命的勃发。能让学生做到这些,写作也就成了学生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了,学生的个性会更鲜明,创造力会更强,写作教学也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如何唤醒学生的写作“真心”,需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写作状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不是教师规定的一项硬性作业了,而是自己与“老朋友”的一次心灵交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字表达。

1. 结合课文阅读,写好“写真随笔”

新《课标》所选的课文都是些文质兼备的好文章,都有着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写作资源,开展随笔练习。

(1)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文是例子,由课文的阅读延伸到课外的写作,是课内外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

(2)学习写作手法。

每一篇课文都有其一定的写作手法,教师在文本研读时要讲透,为学生理解这些写法,做好扎实的铺垫。

(3)利用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也是随笔写作的再创造。这些练习往往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进行写真随笔的实践。

2. 结合传统节日,写好“写真随笔”

传统节日都是很好的随笔素材,每一个节日其实都是一个专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这些专题进行随笔写作。

(1)写“活”节日中发生的事。

写真随笔要求所写内容都是真实的,都是来自于生活的。节日中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随笔中的写作内容。

(2)写“活”节日中的人。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在每一个特定的传统节日中,多观察所写人物的言行举止。

(3)抒发真情实感。

对于传统节日学生都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围绕特殊的节日,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接受还是反对,都可以畅所欲言,这些情感往往都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4)展现风土人情。

传统节日都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些文化历史都是学生很好的写作素材。让学生细心观察这些传统节日中所盛行的乡土风俗,也可以向长辈询问这些节日曾经有过的风俗,让风土人情走进学生的随笔中。

3. 体验社会生活,写好“写真随笔”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多接触生活是非常必要的。从做生活的有心人开始,来做写作的有心人,这样才能真正写好“写真随笔”。

(1)社会实践写体验。

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进随笔中,这样的写作更会有话说。

(2)校园活动写见闻。

校园生活是学生最贴近的,所见所闻都有原汁的生活味,把校园内发生的事情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加上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的可读性更强。

(3)家庭生活抒性情。

家庭是情感的港湾,细心地观察家庭生活,感悟点点滴滴的情感,把这些记录写到“写真随笔”中,都是鲜活的写作素材。

上一篇:活性反应论文下一篇:衡阳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