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因变化而灵动(精选7篇)
数学因变化而灵动 篇1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说明在教师传授知识之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学可以分为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 教师因为喜爱学生就会精心研究教学的内容, 而学生因为喜爱教师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他所教授的知识, 并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与教师高度配合, 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以情导航, 及时挖掘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一、以境感染学生
(一)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
民主、和谐、平等是良好学习氛围的特征。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师就要尽自己所能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平台, 这个平台必定是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快乐的。以“整数与小数”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同学们, 今天我来教大家数数, 如何?
(生哈哈大笑, 不自觉地开始数1、2、3……1 分钟后, 学生才安静下来)
生:老师, 不会这么简单吧, 我们都六年级了。
师:大家对自己相当有信心嘛!你们确定能数好吗?
生:没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点题后, 大部分学生关注的不是数学知识本身, 而是觉得“好玩”, 即便是那些觉得数学无趣的学生也会因为好奇而参与其中。笔者认为将学生带入数学课堂的缘由与学习的结果相比较前者更加重要, 因为只要学生积极地进入课堂总会或多或少地学到一些知识,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敞开数学课堂的大门, 将徘徊在数学殿堂门外的学生引到课堂, 用宽容和微笑将他们的手紧紧地牵住, 让他们不用在门外徘徊, 让数学阳光直接照射他们, 使他们觉得温暖, 被拒之门外的尴尬感觉就不复存在了。
(二) 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幽默可以让师生交流的话语变得有情趣, 课堂的氛围变得更活跃, 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更贴近。幽默语言的合理运用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到知识的内涵, 在谈笑风生中得到启发。例如, 教学完分数乘法、除法及加减混合运算时, 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20/1”这样的计算结果。在纠正的时候, 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在天气晴朗的时候, 有穿着雨衣逛大街的吗?
(生笑着摇头)
师:观察“20/1”这个计算的结果, 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个结果可以直接写成20。雨衣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是不需要穿的。
在后续的计算中这种答案基本上没有出现了。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幽默大师, 教师掌握了制造幽默的技巧就等于获得了一把开启儿童内心的钥匙。因为教学幽默本身就像是“激发剂”,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以趣吸引学生
(一) 放手, 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生求知欲旺盛的体现就是“好奇心”, 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 使用新颖、灵活、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 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好胜”是学生普遍的特点, 他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引起教师或者同伴的关注, 一旦取得成功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教学“化简比”, 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还记得我们昨天的家庭作业吧, 有什么疑问吗?
生:没有疑问, 特别简单。
师:那么老师就顺应大家的意思直接检查了?
生:可以。
师:老师相信大家。这样吧, 我给大家5 分钟的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自学, 也可以解决自己没好意思说出来的疑问, 以及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注意点, 最后比比看哪些小组表现得好。
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了。开始我还有些不放心, 经过后来的测试, 全班的正确率达90%以上。这次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团结的力量、认真的精神是不可小觑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 设置情境、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将他们引入到学习中去。
(二) 牵手, 为学生搭建乐学的桥梁
教师要巧用爱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微笑、热情、鼓励都是学生需要的营养。一个经常体验到失败的人, 就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也就会丧失信心, 导致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运用期待、厚爱这样的手段来刺激学生, 让他们萌发进取的意识, 促进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的形成。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成功的机会, 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将发言和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感到学习有梯可攀, 胜利的曙光一直就在他们的前方。
例如, 教学“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时, 出示以下练习题, 三位学生上黑板来演算的结果如下:
当三位学生回到座位时, 其他学生开始对他们的计算过程挑起了毛病。其实这三个学生对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已经掌握了, 其中前两个学生的过程出现了小毛病。所以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第三小题的计算过程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如果让你来给他打分, 你觉得会是多少?
生:100分。
师:知道老师会给他打多少分吗?
(学生都瞪大了眼睛, 这时教师出示:101 分)
生:啊!
师:多出的1 分是他的进步分, 大家觉得合适吗? (生赞同)
师:你能给第二个同学打分吗?
(生打出99 分, 原因是漏掉了“ (”。)
在评价第一个学生的时候, 学生又给了他一个把习题补充完整的机会, 并且用掌声鼓励了这个学生。
在学生感到困惑时, 耐心等待、真诚帮助、循循善诱都是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法宝, 快乐就成为学生和教师心灵的真实写照。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推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使其焕发高涨的学习热情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思提升学生
(一) 开展错例收集活动, 让学生提高警觉性
数学学习中大量的计算习题, 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学习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有些学生对算理算法似懂非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算法, 让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或他人计算中常见的错题、错例收集整理, 教师定时组织有针对性的评讲, 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当“小医生”, 对错题病例进行“集体会诊”。正确, 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 却绝对是一种经历。错误的经历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放弃或远离谬误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只有经历了才会成长, 才会进步。
(二) 巧用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重拾自信
评价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才是评价的目的。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点有两个, 其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和水平, 其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
如教学例题“工地要运进水泥1200 吨, 前3 天运了总数的40%, 照这样计算, 这批水泥运完共要几天?”很多学生都用了常规的解法。当我问:“还有同学有其他解法吗?”
一个看起来有些怯生的学生说:“老师, 用3÷40%行吗?我的解法不知道对不对?这样解决问题不是更直接吗?”
我说:“当然可以, 这样的解法是最简单的。你真厉害, 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肯定和否定都是客观评价学生不可或缺的方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地评价学生, 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评价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而且更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因灵动而精彩 因真实而美丽 篇2
一、调活课堂气氛,让生命与生命真实对话
1.敢于俯身。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交流者,因而要放下架子,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打开心扉,与教师、与文本真实对话。
2.勤于诱导。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教师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同时,教师要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教学情境。
3.善于煽情。要调活课堂气氛需要教师会“煽情”。课堂上激发学生或争先发言(抢答),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自由地与文本、与教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二、活化教学方式,让心灵与文本真实沟通
1.尝试自学,自我感悟。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训练场,突出“三自”——“自学”,先学后教;“自悟”,先体悟再理解;“自练”,先做再分析。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去体验学习的心路历程。
2.强调合作,相互启发。“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阅读的理解,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有独到见解。当然对别人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参证,求得认识的统一。
3.鼓励探索,师生互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任何被动接受、重复再现式的学习活动都无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所学习的知识对象变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学习过程就变为探索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教学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
三、激活学生思维,让思想与思想真实碰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比如,大力倡导学生“质疑问难”——纵深探究之思,“观点争鸣”——批判创造之思,“温故而知新”——纵向迁移之思,“拓展延伸”——发散多向之思。
灵动,涌动的是语文教学的智慧;真实,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之中,我们既要追求灵动的课堂,也要不失语文教学真实、本色的东西。
数学教学因多媒体而灵动 篇3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冲突, 激活立体思维
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 能唤起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从而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段, 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特点, 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 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 有效地激发我要学的心理需求, 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们采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 根据直径与周长的变化数据来寻找规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部分内容可以这样设计:首先, 在屏幕上出示一个标有直径的圆, 围成圆的曲线可以展开, 并能用电子尺测量其长度, 此外还要创建一个供学生操作数据的统计表;其次, 让学生拖动圆的直径一端, 当其长度增长或缩短时, 圆的周长也同时增大或缩小;其三, 当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 可以向计算机求助, 计算机可以引导学生操作。另外设置一个计算器以便学生计算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记录的数据、利用计算器计算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发现:在同一个圆里,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从而顺利得出了圆周率的值。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影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气, 它能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易于形成鲜明的表象, 激发兴趣, 激活思维, 让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而更易于接受,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展现生成过程, 优化学习方式
数学中的运算规律、公式, 一定要展示其形成过程。传统的教学枯燥无味, 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的优越功能, 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 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课件演示过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 对圆的等分及重组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反复操作演示, 不仅很容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学生还能直观感受到圆柱体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相等关系, 同时也为公式的推导扫除了障碍, 使抽象的知识简单、明了, 让学生容易接受。整个过程以动态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 定能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动静结合, 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运用多媒体减缓思辨难度, 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 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简化学生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对重点部分运用多媒体, 可以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 刺激学生感官, 引起学生注意, 帮助学生审题, 启迪学生思维。在几何知识的教学中, 这一点尤其明显。如教学《角的度量》时, 如果把这一部分制成多媒体课件, 利用课件来显示量角器的各个部分, 并对各个部分进行闪烁、变色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量角器及内外圈刻度的认识, 以及对如何使用内外圈刻度量角的过程进行演示, 对量角、画角等就掌握得比较快, 记得比较牢。通过这样非常直观地展示形成过程, 既知其所以然, 又能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使难点不再难懂, 重、难点部分得到分散。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这一课时, 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的方法, 但实验过程复杂, 难以具体操作。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层次地把圆依次等分成若干份, 拼成所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 学生理解中的难点近似长方形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动态呈现, 为学生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充分的感知材料, 化静态的知识为动态理解, 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 最终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运用多媒体, 加快教学节奏。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 还节约了时间, 增加了容量, 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感到教材中练习多、课时少, 利用多媒体, 则可以简化教学程度, 加快教学节奏, 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教学“解决问题”时, 例题学完之后, 还有“想一想”:改变例题中的某一条件后, 该怎样解答?如果按传统方法———出题、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解答, 一节课就会很紧张, 巩固练习也很难完成了。这时充分利用课件展示, 大大节约了时间。
课堂因生成而灵动 篇4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温庭筠所写,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些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在学习这首诗歌之前,我先让学生预习,要求同学们能够把这首诗背默下来。课堂上,我先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默写的效果很好,意想不到的是她把槲叶落山路中的“落”写成“满”。面对这一错误现象,我并没有进行简单地操作,把这个字改过来,而是抓住这一“意外”,把这个问题抛向学生,有意识地来训练学生理解诗歌炼字的能力。于是我说某某同学把“槲叶落山路”写成“槲叶满山路”一定有她的道理,见下面的同学点头称是并议论纷纷,我感到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便又问,那么“落”与“满”,哪个字更好?有的同学说“落”字好,有的同学说“满”字好。看到同学们对此争论不休,于是我把班级同学分为两部分,认为“满”字好的为甲方,认为“落”字好的为乙方,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辩论中形成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形成能力的提升。现把课堂教学中的辩论片段列举如下。
乙方1:“惆怅”是诗人的心情,而这种惆怅之情是无止境的,是装不满内心的。而且春天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现在眼前却有树叶落下,那只能是星星点点的落下,十分稀少,更有一种动感的凄凉,而“满”字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此,用“落”字更能突出诗人此时的惆怅之情。
甲方1:一切景语皆情语,考试落第的诗人此时内心感到一片渺茫,不知路在何方,“槲叶满山路”,路被遮盖住,更能形象的表现出诗人的前途渺茫。
乙方2:因为落叶是动态的,诗人走在山路上,树上的残叶不停的下落,营造出凄凉的意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相符,所以“落”字好,若用“满”字,画面会显得死板。诗人无法借景抒发心中的悲。
甲方2:“满”字表示了槲叶的多,而槲叶越多,诗人思乡就越深。我想大家都知道,“满”山的槲叶,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且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简简单单的一个“落”字,何以表达出诗人浓郁深厚的情感?
乙方3:反对上述内容,首先,诗人写此诗时正值春季,地上怎么可能会盖有满满的槲叶?再者,“满”字有充盈的意思,何来凄凉之感呢?
甲方3:没想到乙方的地理知识如此浅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早春为什么还会“槲叶满山路”,我用一句诗来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由此可见,山上和山下是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和时间差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早春也是可以有满山槲叶的。
乙方4:我认为“落”字好,理由有三:①从用字本身来讲,“落”有“下落”的意思,此诗写于早春之际,用“落”字更符合早春的特点,表达准确生动。②“落”是一个动词,把原来一副静态的画面写成了动态,从而把落叶的情景与诗人内心的落寞孤寂联系起来。③“落”字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折射出诗人处境与心境因羁旅而十分疲惫。
甲方4:槲叶落下时,应该是黄色的,黄色属于暖色调,山上和路面上都铺满了暖暖的槲叶,早春时,诗人身上的衣物都是属于冷色调的,冷暖色调对比,画面效果更加强烈,使诗人心情更加悲凉。
乙方5:《商山早行》突出了“早”,那时天还未亮,再加上山上槲树成片光线就更暗了,此时,诗人怎么能看得清槲叶的颜色,又怎能进行冷暖对比呢?
甲方5:满山凄凉的槲叶,更加渲染了作者远离家乡的那种萧杀的气氛,体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也照应了开头的“悲”字,而这种景象,则更能让作者回想起故乡杜陵,那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的优美画面,两种不同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则更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落差之大,此时的心情则可想而知,岂一个“悲”字了得!而那新旧相重叠的槲叶,恰似作者此时的心情,悲愁淤塞,难以排泄,所以“满”字更适合。
乙方6:槲叶从树上落下,离树是越来越远的,而诗人是出行的,正离故乡越来越远,因而下落的槲叶使诗人与之有同病相怜之感,更加加深了思乡之情,“落”体现了槲叶下落的过程,若用“满”则说明叶子已经在地面上了,静止了。而此时,诗人是行进的,是一个离故乡越来越远的过程,并未止步不前,所以“落”字更适合。
甲方6:“满”山的槲叶已经包括了下落的过程,更比“落”多了一层涵义,而作者踩着厚厚的槲叶,那种柔软的感觉正像诗人内心的柔软一样,而踩着槲叶发出的“吱吱”声,更加让作者想到了社会的黑暗,他人的指点言论,因而心中委屈,想到了自己美好的故乡,那个心灵的栖息之地,因此“满”字把作者的思乡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乙方7:“落”字以动态的形式体现悲凉之感,举个例子:新人结婚时,幸福的花瓣是从天空洒下而非铺在红毯上的,飘洒的花瓣更能渲染气氛,以此类推,落下的槲叶则更具有凄凉的代表性,因此,我方坚决认为“落”字更好!
甲方7:我方坚决认为“满”字更好。因为……
还没等甲方同学说完,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尽管下课了,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还在闪烁。尽管他们说得不一定科学,但谁又能说他们的想法没有道理呢?尽管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没有完成,但谁又能肯定课前预设的课堂效果就一定比课堂上生成的课堂效果好呢?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主阵地,巧妙的利用好课堂上有价值的“意外”,欲擒故纵,因势利导。本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引经据典。地理知识、美术知识、生活常识,学以致用,甲乙双方,唇枪舌剑,畅所欲言。这些都是课堂生成的效果。
当然,一次成功的课堂“生成”不是目的,通过课堂“生成”培养学生热爱思考,喜欢探究,勇于表达个性化意见的学习习惯才是最终目标。只有“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用心去思考。让学生展示真实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课堂一起飞翔。
生物课堂,因灵动而精彩 篇5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能是单一的。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就教师的教来说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它不应该也不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自身的全部功能。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自主探究。在这种陈旧的教育理念和划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灵活性很差,严重阻碍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我们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摆脱固定模式,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实践、探索和总结,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改进和尝试:
一、教师语言更优化———化枯燥为有趣
作为21世纪的初中生物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定的演讲技巧,还要与时俱进,展现新时代教师的风貌;不仅要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根据教学内容清楚、准确地传授知识,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明了,准确生动流畅,有节奏、有条理,更应达到语言生动形象,能适时地幽默、风趣和诙谐。
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节中,在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的环节,一位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食谱时,说把团子放到油里炸,学生都大笑了起来(因为都没有听过这种做法),我适时说:“看来这个是谢芸独家自创的,叫谢芸牌炸团子!”学生又是笑声不绝,课堂气氛高涨,学生都争着要汇报自己牌子的食谱,甚至下课还在继续。再如在《人粪尿的处理》一节中,在讲授了人粪尿相比化学肥料具有的诸多优点,过渡到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时,我说:原来人粪尿这么“可爱”,有这么多优点,那么,它是不是就是完美无缺的了呢?学生顿时笑了起来,精神为这一振,纷纷开始“揭”人粪尿的“短”。
在不影响生物学知识科学性的原则上,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难为易,化无形似有物,变枯燥为有趣,对教学内容产生“海绵”作用,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理论知识形象化———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有些生物学理论知识很抽象,如果只靠教师的讲授或者看书本上的文字图片资料,学生不免会感觉枯燥无味,同时因为遇到了学习障碍,导致产生沮丧和厌烦之感。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教师应该努力探索采用新颖的方法,借助有关教具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果没有现成的教具,则可以自己制作。
在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一节中,要解决“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考虑到学生容易混淆,我事先准备一条用不同颜色染成一段段的彩绳,给学生展示,彩绳绕很多圈表示DNA,不同颜色的一段一段表示其上面的基因片段。再准备一条珠子代表蛋白质,将珠子和绳绕在一起,揉成一团即表示染色体。这样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这四者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晰明了,易于本节课的学习,同时用彩绳展示,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刺激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实践证明,通过这个教具的展示,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快。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由生活及生物知识
新课程主张回归生活,联系社会。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经历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宝贵的教学资源。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文化背景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生物学科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生物知识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同时,丰富的生活中也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知识,因此不能把这两者割裂起来,而要合理地整合并加以利用。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反映了生物的变异。螳螂捕食,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的捕食。一山不容二虎———概括了生物的种内竞争。这些都可以应用到课堂上。再如《开花和结果》这一节讲授精过程时,我把精子比做“牛郎”,卵细胞比做“织女”,花粉萌发出花粉管充当“鹊桥”,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植物界的“鹊桥相会”,使枯燥的绿色开花植物花的受精过程显得有趣形象,同时简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中存在的难点,让学生能更快地掌握这个过程。
教学家斯金特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仔细分析教材为基础,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并筛选出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让学生身临其境,既能促进学生精力的释放,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又能推动学生探获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
四、教师身份“平民化”———变夺取为分享
有研究显示,人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时候是真情释放的最佳条件。在新的时代、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主张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高高在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学生情感的“裁判长”,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要善于构建一个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
最简单也最有效地能在学生中引起情感共鸣的一点就是乐于和学生分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置身在外,“俯视众多”,完全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身处在内,参与其中。如《计划生育》一节中,结合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许多学生来自苏北或外省,家中不止一个孩子的家庭很多的实际情况,我在班级中调查学生家中有几个兄弟姐妹,并让其谈谈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感觉到有什么利弊时,我首先谈了作为家中老二的感受:小时候都是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家里的好吃的不能独享,有哥哥姐姐可以照顾我,等等。再如调查教室里近视者人数的时候,让近视者举手时,我也举手;谈近视后带来的麻烦时我也谈了自己近视后遇到的不便。学生都听得很认真,不时地被我略带夸张的话语逗得大笑,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轻松。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往往是不能谈论的,因此他们对于教师和他们谈论自己时会感觉非常新鲜,觉得教师很亲切,同时会打消许多顾虑,无形中与教师贴近了许多,对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激活情感,才能让情感无负担地、毫无保留地、充分地释放出来。
五、教学渐进、实效化———化死板为灵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教学改革,反映了学科教学新的发展方向。然而教材通常在编定后的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必然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作适当变动和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材内容的编排也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必要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调整、重组或重新选定,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
例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相比较而言,注意食品的安全应该是放在首位的,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关注合理营养,这样的顺序更加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先处理资料分析,让学生观察食品包装袋和包装盒,引出绿色食品标志和质量安全标志,然后讨论如何注意食品安全。接着问:是不是只要保证食品安全了,我们的健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引出合理营养这一板块。如果按照课本上的板块安排进行,知识的传授就很可能会陷入非常生硬突兀的境地。
2007年5月无锡爆发了太湖蓝藻事件,我及时地向学生补充教授了蓝藻的相关知识和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宣传了环保的重要性。2008年3月在安徽出现手足口病疫情,我也在课堂上介绍了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源、症状,以及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日新月异,课本不能及时地、全面地反映新成就;随着社会发展、污染严重、环保力度不够等原因爆发的一些生物问题和危机,教师也要及时增加和反映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向往,树立学好生物学的新观念。
六、生物课堂延伸化———从单一到多样
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之一,也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生物科学正向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因此,作为生物教师不应把生物课堂完全孤立起来,不应让生物课堂限定在一个框架中,纯粹地为了教生物而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在可能的范围尽力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比如在《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节中,涉及食品质量安全标志:QS标志,在课上我介绍了QS的英文全写:quality safety,我把音标写在黑板上,教学生读,学生感到很新奇(生物老师怎么教起了英语),学得也很起劲。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细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中其中提到了由真菌引起的“癣”,应该读成“选”(xuǎn)的音,但我发现很多学生都读成了“显”(xiǎn)的音,我并没有忽视,把拼音写到黑板上,让学生齐读。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比胸式呼吸法更健康的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因为腹式呼吸法可以扩大肺活量,减少肺部感染,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降血压,对安神益智有好处。在《生态系统》一节中,我一上课就播放了一段班德瑞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流水淙淙,鸟儿鸣叫,感受森林深处的静谧,同时导入新课。学生每天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即使是短短几分钟的音乐中静坐也能让他们得到很大放松。
经过实践,我发现在生物课堂上不时地加入些其他的元素,并不会影响生物知识的传授,相反,会更加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在新奇中对生物课充满兴趣,同时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生物学教材中的材料是根据课程标准、生物学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心理的特点而精心选择的,这些内容包罗万象,五彩纷呈。那么怎么才能“活化”生物学教学呢?总的来说,我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教学的形式要“活”: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形式。二,教学内容要“活”:“活”取教学内容,“活”教教学内容,“活”学教学内容。以此为方向不断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物课堂精彩纷呈,激情飞扬。
摘要: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 就教师的教来说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 它不应该也不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自身的全部功能。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我们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 只有从自身出发, 调动一切可行因素, 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 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活”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教学.陕西师范大学, 2008.
[2]董洪亮.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
让诗歌因想象而灵动 篇6
一、创作诗歌需要联想、想象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到了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借此说明在诗歌方面用到文字的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歌意蕴丰富。“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苏轼发现清茶泡在泉水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 与明月照着泉水的情景有相同之处, 于是生发了这样的联想、想象。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联想和想象, 使这两句比“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更丰富, 也更有蕴藉。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和想象的例子。诗歌要有独创性, 就必须有联想、想象。所以, 古代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都在竭力运用联想、想象, 力求使作品更有意蕴。谈及联想、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 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可见, 联想、想象在诗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一) 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可感
以“愁”为例来说, 中国古典诗人为了使“愁”形象可感, 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的能力, 写出了不少佳句。李煜有时将愁想象成一团乱麻, 说它“剪不断, 理还乱”;有时又想象成江水, 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笔下的愁不但有形, 而且还有了重量:“只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 许多愁。”贺铸内心的闲愁则是“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意蕴更丰富。诗人们用联想、想象的能力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可见, 大大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二) 使平凡的事物显得奇特
现实生活中一些平凡事物, 如果用写实的手法加以表现, 固然可以小中见大、朴实可亲。但是, 作家们却运用联想、想象, 使诗作平处见奇, 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如辛弃疾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上阕: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 望来终不来。
苍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 它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 又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 徘徊起来, 眼看着临近了, 却终于没能到达跟前。本是人眺望远处的青山, 却说青山想要走上前来向人倾诉衷肠, 如万马奔腾而来。青山本是平凡的事物, 作者通过联想、想象不但将其变得奇特别致, 充满生机活力, 而且让青山很好地为自己传达了情义, 真可谓神来之笔。
(三) 使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得以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 诗人们通向理想的道路被阻碍, 因此陷入迷茫、痛苦之中。但想象可以使诗人的理想得以实现,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找到归宿。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对超现实的幻想境界的追求。诗人用奇特、缤纷的想象手法描述仙境:没有森严的等级, 没有尔虞我诈, 众仙平等相处, 就连凶猛的老虎也都驯服地为众神弹琴鼓瑟, 真是一派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融乐世界。这种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创造出的新奇的艺术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境界。而在现实中, 以唐玄宗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黑暗, 生活日趋糜烂, 苛捐杂税日益繁重, 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作者也只有借助联想、想象来描绘心中的政治理想了。
诗人依靠联想、想象, 用非常洗练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从而创作了诗歌。古代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诉诸笔端, 这一创作过程就如同将当时的新鲜茶叶通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虽失去水分, 但芬芳依旧的上等干茶。现代人欣赏诗歌, 也须用想象的开水将这些古人赠与我们的封存已久的干茶泡开, 用想象复原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感, 深切地体会诗的意象、意境, 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鉴赏诗歌需要联想、想象
那么怎样才能泡开这干瘪的茶叶呢?这就得发挥我们联想、想象的能力, 还原诗歌的本来面目。
(一) 运用联想、想象, 还原诗句含义
要鉴赏一首古诗词, 首先要理解每个诗句的含义。由于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 富有跳跃性的, 仅理解诗句的字面义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运用联想想象, 理解诗句深层的含义, 也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要理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的深层含义, 就要运用联想、想象, 去深入揣摩词人当时、当地的处境、心境及思想心理的微妙的变化。联想到词人因用诗讽喻新法, 被贬谪到黄州的处境;想象一下词人时刻关心边境战事, 有着一腔报国热忱的心境。当这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与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冲突时, 词人思想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貌似旷达洒脱, 实是无可奈何, 这是词人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曲折的反映。赞颂周瑜也好, 自叹苍老也好, 洒酒寄情也好, 看似矛盾, 实际都极其真切地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热烈的思想感情。
诗句的这种深层含义, 离开联想、想象是万难理解到位, 理解准确的。
(二) 运用联想、想象, 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因而鉴赏诗歌时, 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意象。诗人在创作时, 往往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来帮助自己表情达意, 许多意象也就成为了诗人们普遍用到的对象。然而, 人的际遇不同, 感想不同, 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也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蕴。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想象, 认真体会。秋天傍晚时的“雨”这一意象被许多诗人写到过, 但传达出的情感意蕴往往不同。
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秋雨是清新净洁的。经过这场秋雨洗涤过的空山、青松、翠竹等景物在作者眼中无不美丽可爱。这场秋雨不但使环境清新洁净了, 更使诗人的心境平静淡泊了, 看着朗朗明月, 听着潺潺水流, 诗人很自然地萌生了“王孙自可留”的归隐想法。而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中的秋雨则是泛着寒意、连绵不断的。巧的是这秋雨又一滴一滴打在那疏疏落落的梧桐树叶上, 这每一滴秋雨又何尝不是敲打在作者那已满是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的心上呢?作者笔下那“点点滴滴”的秋雨折射出她的满腔愁绪。
抓住意象, 通过想象了解、体会诗人的所感所思,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三) 运用联想、想象, 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 与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 (境) 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清代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意境是诗歌审美价值之所在。我国古典诗歌既讲究明朗晓畅, 也推崇含蓄蕴藉, 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 欣赏者必须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由此及彼, 由表入里, 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句, 表现出诗人站在高处, 静静地凝视着对面的敬亭山。敬亭山也孤独地耸立在那里, 似乎也正静静地看着诗人。他们似乎在互相交流, 互相安慰、鼓励对方。一个人, 一座山, 他们互相凝望着。作者甚至觉得只有敬亭山才懂他的感受。诗的意境告诉我们, 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与怀才不遇, 但更是自己的坚定, 他在大自然中寻求到了安慰和寄托。
课堂因生命的灵动而精彩 篇7
“倾听”——让思维飞扬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庐山的云雾》
【教学背景】
在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庐山云雾笼罩在山头,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缠绕在山腰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是巨大的天幕”的情景时,我让学生用笔画出这些云雾的姿态,最后我又根据学生的图画在黑板上用粉笔版画,当画到白色绒帽时,出现了以下师生对话。
【教学片段】
生1(惊喜):咦,我觉得那像魔术师的帽子!
师(意外):是吗?哪里像?
生1:老师,你画的形状像。
师(灵机一动):除此之外,你觉得庐山的云雾哪里还像魔术师的帽子?
生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它会随时改变姿态,笼罩山头时像魔术师的帽子,可能过了一会,它就不是魔术师的帽子而是其他的姿态了,所以说它像魔术师的帽子,它会变的。(文中第3小节就重点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该生是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下文而有此番见解的)
(受这名学生启发,班中另一名同学马上补充)
生3:我觉得这时的庐山就像一位仙子,头上戴着绒帽,腰间系着玉带,非常美……
【教后思考】
像“魔术师的帽子!”,原本很简单的孩子的一句随意话语,点亮了集体的智慧!我受学生启发,觉得庐山的云雾千变万化,确实也像魔术师的帽子,所以当学生提出这种看法时,我便进行了引导。
在追求自由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教师要善于倾听这些“非预期性信息”,用心去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追溯思维的起因,并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再提炼成有效资源后,带着学生一起去分析,一起去讨论,一起去分享,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引领”——让智慧闪烁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六课《花瓣飘香》(第一课时)
【教学背景】
在学生自学后的词语检查环节中 ,我将事先打好的词语显示在了投影上。看着学生一副等待老师来检查他们的神情,还流露出迫不及待想读的愿望,我犹豫了一下,想到:今天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往积极,但本课词语不多,肯定有许多孩子没有机会认读词语,如果没有请他来读,他一定有些失望,听读时也不会认真。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
【教学片段】
师:我想请每一位站起来认读词语的同学,对听读的同学提个要求,假如你对自己读正确不是很有信心,你可以说:“请大家指点。”假如你觉得自己读得很正确了,你可以对大家说:“请大家跟我读。”假如你觉得你读得很棒,你可以说:“请大家欣赏。”……(学生听后,高举的小手,举得更高了)
生:请大家指点……(认读:俯在、摘下、捧着)
生评:老师我觉得他可以读慢点。
(生放慢速度再次认读,速度慢下来了)
生评:我觉得裴育同学读得很棒,如果再有点感情就好了。
(生再次有声有色地认读了词语。不少同学面露喜色,我也深感惊喜,读得真好)
生评:很美!我感觉裴育同学读“捧着”时,让人感觉他好像捧着宝贝,生怕弄坏了一样。
【教后思考】
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不稳定,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持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本节课中“词语检读”这个目标,我曾经的预设只是希望学生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通过质疑理解词语意思。但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听读的兴趣,我创设了“对大家提个听读要求”的学习情景。结果,学生的听后评价一步一步地把学生读词的能力引向了深入:从速度快,到速度适中,从读正确到读得有感情,不仅读好了词语,而且自然而然地把词语理解融合在了认读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远比往常浓厚。
在自由发展的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仍不能忽视。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开发和利用来自学生的资源,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不断生成和动态发展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不断共同发展的场所。
“尊重”——让困惑化解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练习一》
【教学背景】
该练习中的简称歌,涉及了我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教学时不少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就颇费时间。随后我带领学生对照祖国版图认识相应省、市、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时,我发现这么多抽象的简称突然出现在学生眼前,要辨认识记,真的很困难。于是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想到联系学生假期外出游玩的经历,展开了以下教学。
【教学片段】
师:假期里你们去哪游玩过?请你用所去地方的简称来介绍下,然后请同学们猜猜你去哪儿了?
生:寒假我去“港”游玩了。
生(抢答):罗邦原同学去香港了。
(随后罗邦原同学介绍了在港游玩的趣事……)
生:暑假我去“青”游玩了。
生:是青海!我们学过的课文介绍的“鸟岛”就在青海。
师:是呀,跟着课文我们也可以了解祖国大地。你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了哪些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生:我知道“西湖”在“浙” ——浙江省。
生:拉萨在“藏”——西藏自治区。
生:桂林在“桂”——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后思考】
繁杂的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学生的假期旅游竞猜中生动有趣地展开了。原来沉闷的课堂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汇报自己的旅游去向,竞猜的学生也毫不示弱。随之我乘势把学生的旅游触角引到文本,联系所学课文来回忆简称,学生更是如数家珍。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是决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依据。在自由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遭遇教学困境。当我们为难时,积极调动起我们的教学智慧,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打通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和知识积累,去设计和组织富有个性化的、切合学生实情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自主,学得成功,从而获得自由的发展。
【数学因变化而灵动】推荐阅读:
数学因你而精彩10-21
数学教学因直观而精彩06-16
数学教学因创新而精彩08-29
2015高中数学选修2-2导学案:《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07-14
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09-1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11-12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05-27
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08-28
充满灵动的数学教学07-20
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