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共10篇)
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 篇1
摘要:<正>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么高明,导语有多么动听,也不会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为此,语文课堂应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创造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全身心、多感官去亲历活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一、引导质疑问难,创造参与条件1.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引导思考。“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让学生走到文字当中,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奥秘、构句成段的方式,理
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无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多么高明,导语有多么动听,也不会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为此,语文课堂应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创造一种有趣、有味的鲜活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全身心、多感官去亲历活动,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引导质疑问难,创造参与条件
1. 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引导思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让学生走到文字当中,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奥秘、构句成段的方式,理解文章的内涵,带着自己的思考倾听、对话,建构新的思考与问题。
2. 教给质疑问难的方法,引导提问。
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就课文的生字新词及不懂的句子提出疑问;细读课文时,让学生就文章各部分的联系及表述形式等方面提出质疑;熟读课文时,让学生就文章的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和各方面的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等方面提出质疑。
二、调控激励机制,激发参与的欲望
对于给自己带来赞赏和激励的那些事、那门学科,学生总是格外有兴趣,越有兴趣越是钻研,也越觉得自己学起来容易,从而信心大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应通过积极健康的期望,使学生对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增强学习的兴趣。
1. 创造性地实施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各种表现与情感变化,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信息,创造性地实施激励性评价,如送学生一个小书签、奖励一条名言、握握手等,让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2. 耐心地对学生实施普遍关注。
营造人人都能得到尊重和认可、人人都能积极参与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从教师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三、引领课堂展示,感受参与的快乐
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呈现、演讲的舞台。课堂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搜集、整理资料,在展示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超越自我,体验学习的快乐。
1.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做到问题设计精辟,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展示的欲望。在备课时要做到把握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备课的深度,统计好知识点,什么问题该哪一程度学生展示,哪些问题应该是口头展示,哪些问题应该是书面展示,哪些问题应该是黑板展示,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2. 自主设计展示形式。
课堂展示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提升。展示的学生可以根据内容,自主设计读、背、讲、画、唱、演等展示形式,保证听的学生兴趣被激发、情感被唤醒、能力被提升,还可以安排本小组读文本、背文本,甚至点某小组成员背文本,点其他小组成员完成问题,或提出和其他小组进行挑战对抗等,保证课堂的生动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生命跳跃、心灵呼吸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生命的课堂、流淌着人文和爱的课堂。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自由自主的、个性化的语文课堂空间,通过设计合理的启发、评价、矫正等教学策略,驱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力求课堂上人人参与,全程参与,多方位参与,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发现中得到快乐。
课堂因生命的灵动而精彩 篇2
“倾听”——让思维飞扬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庐山的云雾》
【教学背景】
在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庐山云雾笼罩在山头,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缠绕在山腰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是巨大的天幕”的情景时,我让学生用笔画出这些云雾的姿态,最后我又根据学生的图画在黑板上用粉笔版画,当画到白色绒帽时,出现了以下师生对话。
【教学片段】
生1(惊喜):咦,我觉得那像魔术师的帽子!
师(意外):是吗?哪里像?
生1:老师,你画的形状像。
师(灵机一动):除此之外,你觉得庐山的云雾哪里还像魔术师的帽子?
生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它会随时改变姿态,笼罩山头时像魔术师的帽子,可能过了一会,它就不是魔术师的帽子而是其他的姿态了,所以说它像魔术师的帽子,它会变的。(文中第3小节就重点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该生是在初读的基础上联系下文而有此番见解的)
(受这名学生启发,班中另一名同学马上补充)
生3:我觉得这时的庐山就像一位仙子,头上戴着绒帽,腰间系着玉带,非常美……
【教后思考】
像“魔术师的帽子!”,原本很简单的孩子的一句随意话语,点亮了集体的智慧!我受学生启发,觉得庐山的云雾千变万化,确实也像魔术师的帽子,所以当学生提出这种看法时,我便进行了引导。
在追求自由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教师要善于倾听这些“非预期性信息”,用心去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追溯思维的起因,并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再提炼成有效资源后,带着学生一起去分析,一起去讨论,一起去分享,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引领”——让智慧闪烁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六课《花瓣飘香》(第一课时)
【教学背景】
在学生自学后的词语检查环节中 ,我将事先打好的词语显示在了投影上。看着学生一副等待老师来检查他们的神情,还流露出迫不及待想读的愿望,我犹豫了一下,想到:今天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往积极,但本课词语不多,肯定有许多孩子没有机会认读词语,如果没有请他来读,他一定有些失望,听读时也不会认真。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
【教学片段】
师:我想请每一位站起来认读词语的同学,对听读的同学提个要求,假如你对自己读正确不是很有信心,你可以说:“请大家指点。”假如你觉得自己读得很正确了,你可以对大家说:“请大家跟我读。”假如你觉得你读得很棒,你可以说:“请大家欣赏。”……(学生听后,高举的小手,举得更高了)
生:请大家指点……(认读:俯在、摘下、捧着)
生评:老师我觉得他可以读慢点。
(生放慢速度再次认读,速度慢下来了)
生评:我觉得裴育同学读得很棒,如果再有点感情就好了。
(生再次有声有色地认读了词语。不少同学面露喜色,我也深感惊喜,读得真好)
生评:很美!我感觉裴育同学读“捧着”时,让人感觉他好像捧着宝贝,生怕弄坏了一样。
【教后思考】
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不稳定,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持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本节课中“词语检读”这个目标,我曾经的预设只是希望学生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通过质疑理解词语意思。但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听读的兴趣,我创设了“对大家提个听读要求”的学习情景。结果,学生的听后评价一步一步地把学生读词的能力引向了深入:从速度快,到速度适中,从读正确到读得有感情,不仅读好了词语,而且自然而然地把词语理解融合在了认读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远比往常浓厚。
在自由发展的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仍不能忽视。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开发和利用来自学生的资源,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不断生成和动态发展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不断共同发展的场所。
“尊重”——让困惑化解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练习一》
【教学背景】
该练习中的简称歌,涉及了我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教学时不少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就颇费时间。随后我带领学生对照祖国版图认识相应省、市、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时,我发现这么多抽象的简称突然出现在学生眼前,要辨认识记,真的很困难。于是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我想到联系学生假期外出游玩的经历,展开了以下教学。
【教学片段】
师:假期里你们去哪游玩过?请你用所去地方的简称来介绍下,然后请同学们猜猜你去哪儿了?
生:寒假我去“港”游玩了。
生(抢答):罗邦原同学去香港了。
(随后罗邦原同学介绍了在港游玩的趣事……)
生:暑假我去“青”游玩了。
生:是青海!我们学过的课文介绍的“鸟岛”就在青海。
师:是呀,跟着课文我们也可以了解祖国大地。你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了哪些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生:我知道“西湖”在“浙” ——浙江省。
生:拉萨在“藏”——西藏自治区。
生:桂林在“桂”——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后思考】
繁杂的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学生的假期旅游竞猜中生动有趣地展开了。原来沉闷的课堂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汇报自己的旅游去向,竞猜的学生也毫不示弱。随之我乘势把学生的旅游触角引到文本,联系所学课文来回忆简称,学生更是如数家珍。
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是决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依据。在自由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遭遇教学困境。当我们为难时,积极调动起我们的教学智慧,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打通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和知识积累,去设计和组织富有个性化的、切合学生实情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自主,学得成功,从而获得自由的发展。
对话,让语文课堂彰显生命的灵动 篇3
那么, 如何开展对话教学, 让学生的思维跳跃起来, 让学生的语言丰富起来, 让学生的个性凸显出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一、调动情感, 为课堂对话打下基础
文章的价值不在于华丽词藻的堆砌, 也不在于作者超强的写作技巧, 而是富有真情实感, 所谓“情动而辞发”。情感, 才是文章真正的灵魂。因此, 优秀的教师往往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进入文本, 形象地感受母爱的无私与无痕,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来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 单词sun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学生学过, 很容易回答)
生:太阳。 (异口同声地答道)
师:谁来说说, 太阳有什么特点?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太阳光照在人的身上, 让人感觉很温暖。
生2:太阳的能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生3:植物是靠太阳光线进行光合作用, 从而才能茁壮生长的。
师:是啊, 就像植物不能离开太阳一样, 所有的生物都不能离开太阳。同学们, 老师一直以来很喜欢太阳, 知道为什么吗?
生1:太阳可以带来温暖。
生2:有了太阳, 花儿盛开, 世界变得更美丽。
生3:人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来为人类服务。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其实, 太阳很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人, 每个人都有。她无时无刻不关爱着我们, 让我们享受着生活的温暖, 她的爱也像太阳一样无私, 只是给予, 从不求回报。她就是我们的母亲!
(播放MTV《母亲》)
有了这样的对话基础, 有了如此熟悉而形象的媒介作为情境创设引领学生走向文本, 学生的情感自然被调动起来, 从而为阅读文本、解读文本奠定了扎实而有效的基础。“情动而辞发, 披文以入情”, 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发挥想象, 为课堂对话插上翅膀
阅读教学依托的是文本, 通过文本的解读, 每位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 心灵得到交流。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体验、思考角度以及想象力都不一样, 从而使得我们的课堂生成了一些无法预约的精彩, 成为充满灵动, 焕发生命魅力的场所, 彰显动态之美。
想象力好比是人的翅膀, 它能引领人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遨游。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 想象力在人的智力养成方面, 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让课堂充满灵动, 让学生焕发生命力, 凸显个性, 在课堂上就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开发, 让想象为课堂对话插上翅膀。
比如教学苏教版课文《爱之链》一课, 文章开放性的结尾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为此,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 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亲爱的, 乔依……”通过这一句话, 你读懂了什么?
生1:原来帮助老妇人修车的乔依竟是这年轻女人的丈夫。
生2:乔依帮助了老妇人, 老妇人又帮助了乔依一家, 这就形成了“爱之链”。
师:你说得很好。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乔依醒来后, 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1:他的妻子会告诉他, 今天有一位老妇人帮助了他们一家。
生2:老妇人留下的那张纸条:“在我困难的时候, 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会让乔依感到很安慰。因为这会让他感受到这个社会还是充满温暖的。
生3:乔依可能会说:“亲爱的, 看来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啊, 有好心人的帮助, 我们会慢慢好起来的,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师:爱心就是一盏灯火, 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爱不断地传递就形成了美丽的链条。
三、联系生活, 为课堂对话注入活水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在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学习, 让文本解读的过程成为学生与生活对话的过程。将学生的思维点由局限的文本拉伸到广阔的生活背景, 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各样自然的有意识的对话, 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秋天》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充满兴趣地走进诗人所描写的秋景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同学们, 我们都生活在农村里, 秋天在我们的眼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1:秋天到了, 燕子南飞了。
生2:秋天到了, 柿子成熟了, 像红灯笼一样挂在树上。
师:看来你们眼里的秋天真是丰富多彩,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诗人所描写的秋天, 看看他眼里的又会是一番什么模样?
通过这样富有生活经验的对话, 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变得灵动、活跃, 还能促使其更加关注生活。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 篇4
一、在生动有趣的简笔画中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简笔画具有概括、形象、幽默、简练,成形迅速等特点。而文与画是相通的。生动有趣的简笔画能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因此,让学生通过动手画、观看简笔画,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简笔画面前,学生看得更清,感受更真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简笔画,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机。如教《山谷中的谜》一课,上课伊始,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面三个问题:山谷中有什么谜?它的谜底是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轻而易举地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如何理解这三个问题呢?充分地朗读是十分必要的。在理解前两个问题的时候,我让学生边默读边在本子上画简笔画。他们兴趣盎然,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理解勾画出来。当大部分学生画好之后,我再请两个学生到前面来板演:一个学生通过简笔画表现谜面,另一个学生通过简笔画揭开谜底。黑板上,学生寥寥数笔就把加拿大魁北克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的谜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那风雪中昂首挺立的雪松,让人不禁联想起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让人不禁对雪松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肃然起敬!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不就是生活中的困难吗?学生已经把自己的理解通过简笔画表现出来。两幅生动有趣的简笔画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接着,我让他们各抒己见,评价简笔画。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小评论家精彩的评论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小画家的点睛之笔赢来啧啧赞叹。最后,我让学生看着简笔画讲解。他们讲得绘声绘色,非常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在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训练了语言概括的能力。同时,他们对事物有了不同感受,对雪松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想:学生的理解是到位的,印象更是深刻的。
二、在栩栩如生的角色扮演中引领学生感悟文本
教学的生命在于创造。让学生走进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动作表情,这样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可以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恰恰能兼顾三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栩栩如生的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习语文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将他们的感觉、情绪和智慧调动起来,深入地理解文本,产生了入情入境的效果。
教《山谷中的谜》这篇课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因为雪松没有这个本领……”“这个本领”指什么呢?孩子们找到了这一句:“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现在,你们就是狂风暴雪中的雪松。听,狂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我看到了你们的身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你们会怎么做呢?”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读:“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 “你们能不能模拟一下?”孩子们兴趣倍增。我读课文,他们表演雪松“积”、“弯”、“落”、“弹”的动作。“在狂风暴雪面前,雪松能够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靠的是什么?”“适当的让步。”无需太多的讲解,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刻地理解了课文,感悟了课文的语言美,陶冶了道德情操。
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叶圣陶先生把孔隙“窄小”的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学时,我先让男生读这一部分内容,女生模拟进双龙洞的孔隙;然后,女生读这一部分的内容,男生模拟进双龙洞的孔隙;最后,我问:“刚才我们也随叶老游了双龙洞的孔隙,你有什么感受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孔隙真的很窄小。如果我不小心翼翼地,肯定进不去。”“进去的时候,我想:千万别撞破额头,擦伤鼻子。”“要写出精彩的文字,只有亲自实践。叶圣陶爷爷不愧是一位大作家。”孩子们不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孔隙的窄小,还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三、在多元化的朗读中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体悟出来的感情,读出自己的个性,从而感悟课文中主题的鲜明、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只有珍视学生的内在体验,相信学生已有的积累,才能真正走向自主,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熠熠生辉。
如教《广玉兰》这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同一棵广玉兰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作者写了哪几种形态?你喜欢哪一种就多读几遍,并想想你喜欢的原因。”孩子们放声读课文。“你喜欢广玉兰的哪种形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我喜欢盛开的广玉兰。因为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一张张甜美、纯洁、惹人喜爱的笑脸。”“你愿意读读‘甜美‘纯洁‘惹人喜爱‘笑脸吗?可要读出你的感受哟!”孩子们美美地读着,那一张张笑靥真像盛开的广玉兰。“我也喜欢盛开的广玉兰,因为它软软的、嫩嫩的,洁白无瑕,多美呀!”“你能读好‘柔嫩这个词吗?”孩子点点头自信地读着。“我们一起读读看,感受盛开的广玉兰的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读起来。“我喜欢刚刚绽放的广玉兰,几只小蜜蜂也被它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我是从‘迫不及待这个词语体会到的。”“假如你是一只小蜜蜂,你迫不及待地想干什么?”“刚刚绽放的广玉兰的花蜜一定特别的甘甜,我可不能让伙伴们捷足先登呀!”“刚刚绽放的广玉兰就像一张温暖舒适的大床,我可真想躺在上面美美地睡一觉呀!”“我觉得作者观察十分仔细,还写出花蕊的形状、长度。”“你们愿意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吗?”孩子们纷纷举手,抑扬顿挫地读着,陶醉在美文之中。“我喜欢含羞待放的广玉兰。因为她给我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花苞不仅碧绿得像翡翠,还新鲜柔嫩,看了让人怜惜。”学生的思考闪现出串串火花。在读书实践中,他们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读出字里行间流淌着的美和自己的体验。在整节课中,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陶冶了审美情操。
课堂上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生智慧的生成、情感的涌动、心灵的放飞,我们应该敏锐地捕捉它、开发它,并用它来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服务,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对生命的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让语文课堂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息!
构建灵动有效的语文课堂 篇5
一.师生灵活互动, 让心灵在对话中沟通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互动的前提。教师要在课堂上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 让师生的心灵在互动中沟通,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 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敢于张扬个性, 表达心声, 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互动的欲望, 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如在教《秋天的图画》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秋天的概念, 我们应从生词入手, 设计情景如下: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 如果你认识, 就大声读出来。 (板书写秋天)
师: (指着秋天二字) 你们知道关于秋天的哪些知识?
(评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亲近感。)
生:秋天的时候果实都成熟了……
生:在秋天树叶就变成黄色和红色, 漂亮极了……
生:菊花在秋天才开……
所以, 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位置上, 在这种平等、和谐、交互的氛围中, 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使课堂成为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二.学生之间灵活互动, 让思维
在碰撞中激发
学生之间互动是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活动, 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 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传递。学生间互动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在这样的互动中, 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 不用担心说错,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样就特别容易激活思维, 为每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思维环境。如在教学《亡羊补牢》时, 有一位学生提出, 养羊的人真是一个坚持原则人, 别人劝都不听。又一位同学马上发表不同见解:养羊人那种行为不是固执己见, 而是只看眼前, 不顾实际。于是班上分成两派, 有的认为是坚持原则, 有的认为是不顾实际。针锋相对的观点证明学生动了脑筋, 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这时相机引导, 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人与情境灵活互动, 让情感在情境中遨游
有位老师曾经说过:“当教师把儿童带入有意创设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时, 发现学生情绪热烈, 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 想象、思维积极展开, 进而激起表达动机, 且达到不由自主的情动而辞发的境界。”比如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 笔者是这样上的:同学们, 新的学期开始了, 你们知道从这本崭新的课本里, 我们将学习哪些课文?那就随老师在这个自由的王国里漫游一番吧!首先, 让我们去野外好好观光游览, 看看《五花山》的美丽风光, 再跟着乌云伯伯去看《秋天的雨》。在我们这个倡议绿色环保的世界中, 《路旁的橡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工程师高尚的心。这样的情境创设, 使学生对所学的教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产生了某种冲动, 有了探求真知的欲望。可见, 学生与情境的互动, 可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十分重要。
四.有效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结构
首先,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 才能保证其有效性。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是影响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学的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语言形象。如对《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 学生对荷叶在池塘里的形态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表述目标上, 可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还 如读到“ 荷叶是我 的摇篮……”时, 学生能展开想象, 体会到荷叶的蓬勃生机。
2.生成思想意义。通过与文本、作者、教师的对话, 解读出文本的意义。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 时, 能够从小壁虎的外形、动作的描写及文中的对话中体会到小壁虎断尾后寻找尾巴的情景。
其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拓宽语文学习运用的领域, 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主要由以下拓展:
①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第一, 向“原著”拓展。例如学了《盘古开天地》, 就要读一读《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第二, 向“作者”拓展。即学习了作者的某一篇代表作, 就应该读一读作者的其它一些作品。
如何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篇6
一、创设和谐氛围, 营造灵动的课堂
学生需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沟通、体验才能快乐成长。而师生关系的平等, 师生、生生间资源的互动正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平等、共享的课堂里, 师生同是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和开发者, 师生的和谐互动为学习数学增添了快乐的羽翼。
例如:我在讲授《8加几的加法》时, 课堂中出现了这样一幕: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17。
(众生哗然, 都说错了。生2黯然失色, 满脸通红, 嘴里嘀咕着:早知道就不说了……)
师 (微笑着) :大家先别急, 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听听他怎么想的, 好吗?
生2:昨天我计算9+8=?时, 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时也一样, 8向另外一个8借1, 另外一个8就剩下7, 不就等于17了吗?
(原来是受到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 教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 让大家了解个中原因, 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 教室又归于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 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老师话音未落, 生2又激动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生2:我明白了, 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 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 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算就快多了。
(生2语速很快, 观点之巧妙, 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
以上的案例中, 当学生8+8=17的答案得到众人的一致反对时, 我选择的不是施展权威的否决, 而是引导学生宽容接纳、亲和引进。这个案例吸引人之处是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互动的一个人文侧面, 教师首先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 善待学生的思维“错误”, 正是这种生命化的包容、点化, 学生才能自由地伸展思维的翅膀, 才能充满数学课所需要的纯真和童趣。
二、立足生活和经验, 建构灵动的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 应当涌动浓浓的生命气息, 鲜活、打动人心, 这是我们所期待的。在教材的字里行间, 我们可以找寻到生命化的韵味, 也就是生命化的数学学习内容, 而是要在学生生活现实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使用, 实现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数学。这样的学习内容, 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视界, 甚至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迎合了学生的期待, 激活他们的兴趣和经验, 引领学生完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自主建构”。
例如:小学数学第三册《小统计》时, 我在导入时就让课堂充满了生命和灵动气息。
师:你喜欢哪个季节?
生:秋。
师:一年中哪几个月是秋?
师:你能根据同学们喜欢的季节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喜欢春的一共有几个人?
生:喜欢秋一共有几个人?
生:喜欢春、冬共有几个人?
师:现在我们算一下喜欢春夏秋冬的各有几个人?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算?
生:用举手。
生:用卡片 (师请同学用代表春夏秋冬的贴片上台贴) 。
师:现在看贴片, 你发现了什么?
生:喜欢冬天的最多, 有19个。
师:现在请大家做统计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统计:生日在哪个季节, 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统计?
……
在这里, 课堂既是数学的, 又是生活的。从学生喜欢春夏秋冬的人数和生日在春夏秋冬的人数展开小统计, 不但直击了学生的现实世界, 而且在这种亲切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学到统计知识和方法。这样的数学情境设计和创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和开启了学生的灵性之门。
三、尊重个性差异, 培植灵动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是一个凭借自己经验进行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情感、价值观是有差异的, 学生需要的是建构自己的数学, 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去克隆、复制、模仿别人的数学学习。因此, 从自己的现实建立起来的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学习方式, 可以说就是灵动的学习方式。
例如:四年级数学《平行和垂直》, 我先让大家一起动手用两根小棒摆放各种图形。接着进行展示 (共有十几种图形) :
接着引导学生分类, 并请学生说说分类的理由。通过引导学生对直线进行延长, 从而使学生认识, 一类叫两直线互相平行, 另一类叫两直线相交, 其中还有的叫互相垂直。
在这样的教学里, 学生有直观的动手操作, 也有理性的比较归类, 有合作, 也有自主探究, 个性化的思维一一闪现, 因此才有了多种归类方法和摆放图形的方式, 而这就是生命在思考、完善、寻求优化的过程。
恣意挥洒,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篇7
一、“看”,全面观察
“看”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在观察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质量,在看到表面现象的同时思索有关事物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将圆形和圆柱混淆,或者是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全面观察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相关的图形模型,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了这些图形的不同之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平面的,但是圆柱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立体的,圆柱形的一个面正好是圆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学生可以使用三角尺等工具来进行测量,观察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每一个面的角是否都是90度等。
学生乐于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全面地观察事物,唤醒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二、“比”,实践检验
布鲁纳曾经提出:“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室,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实践检验中探索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各种数学规则,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该如何进行计算,而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数学工具来进行自主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够最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商量出了很多可以有助于运算的方法,并且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采取摆放小木棒的方法,然而在进位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超过十根的小木棒。这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建议:个位数如果超过十根小木棒的话,就可以换算成一根十位数上的小木棒,这样就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还有些学生尝试摆弄算盘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更有些学生尝试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这其中有的方法比较简便,但是也有些方法较为复杂,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学生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方法整理出来,并且一一验证,最后找到计算速度最快也最准确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
心理学的实践表明动手操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猜想验证,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数学问题。
三、“购”,联系生活
在进行教授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可操作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小超市购物”的游戏,渗透加减法的教学,联系生活来进行学习。游戏中准备一些物品来代替货品,并标注上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有的学生扮演营业员的角色,有的扮演顾客的角色,然后尝试进行商品的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考验对方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如扮演顾客的一方提出:“我要买一个两块钱的本子,一个一块钱的橡皮,一共多少钱?”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必须快速地回答出答案:“2+1=5。”在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小型的比赛,如进行“超市大赢家”的比赛,教师提问:“现在有10元钱,要如何购买才能够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呢?注意每一样商品不能够重复。”这不仅考验学生加减法的计算问题,还考验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虽然说橡皮是预设的价钱最便宜的商品,但是教师规定了不能买相同的商品,学生就要合理地安排,既用光全部的十元钱,又要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能使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进行一些小游戏的确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探究数学本质、掌握数学规律的作用。
解放儿童,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篇8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想象
陶行知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需要老师用一句带有儿童色彩的语言或一个形象的动作去激活,便能在想象空间中畅游,甚至天马行空。
例如,教师启发学生画不一样的太阳:“冬天里的太阳好温暖,想妈妈的怀抱;夏天里的太阳火辣辣的,像只大火球;晴天的太阳圆圆脸,阴天的太阳露半边。”通过启发、讨论、大胆想象,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冬日里的太阳变成妈妈的笑脸;夏天的太阳化成哪吒脚下的风火轮;蓝绿色的太阳既环保又清凉……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操作
陶行知有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美术中的造型课就是培养儿童这种“种菜”的能力。例如“我设计的服饰”一课中,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各类废弃材料,课上先让学生观看用环保材料制作服饰的精彩片断,总结剪、画、撕纸、拼贴等多种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先动手试一试这些方法,说说哪种制作更适合自己带来的废弃材料。最后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用喜欢的方式,大胆动手制作服饰。于是,一次性饭盒剪开拼贴做成公主裙,瓶盖做成小胸花,塑料袋变成了漂亮的头饰,爸爸的旧汗衫画出了好看的儿童画等,学生的作品大胆且有创意。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欣赏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会看、会观察,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或缺的。
美术欣赏课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亮眼”。随堂欣赏课——每节课都会安排范图和影像资料,指导学生观看,教师讲解要点;专题欣赏课——如“陶瓷艺术”一课,课前师生收集大量资料,课上通过谈话、讨论、沙龙的方法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无拘无束,师生平等对话;现场欣赏课——观察教室自然角中、校园里的真实动植物,看同学的作品展,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
四、解放儿童的嘴巴——表达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珍视童言,允许儿童发问,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一种爱问、敢问的习惯。
例如,“泡泡飞呀飞”的美术活动中,老师的几句话:我的泡泡飞呀飞,飞到草地上,鲜花和大树住进去了;飞到马路上,汽车和行人住进去了;飞到北京,天安门和长城住进去了;小朋友,你的泡泡飞到……又住进了……老师的发问提供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进入想象后的孩子,个个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告诉大家,在喜悦中分享彼此的创意。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探索
陶行知说:活的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要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使他们在那里取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学问。
例如,“影子的游戏”,教者带领学生在阳光下亲身体会“影子”的存在,通过描绘“影子”,明白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有外形,没有内部,影子总在光源的对面,它总是与实物联系在一起……从而感受图形的外形美。这些都是让学生初步认知大自然中的光影现象,为后面的绘画奠定基础。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自治
“副”课教师,要坚持“副”课不“副”的原则。不能让语、数、外填满学生们的时间表,积极地利用好每一节美术课,尽可能地让孩子在短暂的时间里,汲取最多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课堂作业只求“好”不图“快”。
用社团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美术生活。社团没有人数的限制,没有美术功底的限制,只要你对美术感兴趣,喜欢美术,有恒心,都可以进来。社团和兴趣组里,没有老师,只有姐姐,我们大声讨论美术话题,争得面红耳赤;你可以教给我你的“秘诀”,我可以与你分享我的成功……
构建鲜活灵动的数学课堂 篇9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客观差异,决定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可能是灵动的。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灵动源于学生的真知灼见
[案例1]教学“24时记时法”,书上有一道练习:
问题: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呢?
下站:水西门
首站:新街口
末站:富丽山庄
服务时间:5:40—22:30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我知道这路共公汽车首站在“新街口”,末站在“富丽山庄”,服务时间是5:40到22:30。
生:我知道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5:40开出,最晚22:30开出。
当我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听见一个学生轻声嘀咕:“我发现这道题出错了!”
我想,她可能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便说:“你认为题目哪里出错了?”
生:老师,站牌上出示的是“服务时间:5:40~22:30”。说明这一路公共汽车在5:40到22:30之间是服务的,超过22:30就停止服务了。那么,我认为22:30不应该是“开出时间”,而是最晚到富丽山庄的“到达时间”。如果要我们求最晚几点开出,必须要知道首站出发到达末站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的一席话,让我不禁想起银行、超市门口的服务时间,那里的服务时间不正是指超过某时就停止对外服务吗?于是,我激励她说:“你真了不起,敢于向书本提出挑战!如果现在请你做教材的编者,这道题该怎样出呢?”
生:我有两种方案。可以把路牌上的“服务时间”改为“发车时间”,这样最晚就是22:30发车;另一种,把问题改为“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几时几分到达末站”。
学生们听后,纷纷鼓掌表示赞同。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教员、学生太迷信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理解,敢于提出对教材的意见。我为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没有漠视学生的“轻声嘀咕”,从而错过这一精彩的课堂生成感到欣喜。有时,在课堂中学生的“轻声嘀咕”正是其独特感受的真实流露,是智慧火花在突然间的引燃和迸发,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表现,因而教师要倍加注意和珍视。课后,我到车站进行了解,一般所指的“时间”都是指“发车时间”。因而,学生提出的这一见解是很有道理的。数学本来是讲究严谨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使课堂因此而灵动起来。
灵动源于学生的大胆质疑
[案例2]上“角的分类”一课,我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归纳,得出:
小于90度锐角
等于90度直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钝角
等于180度平角
等于360度周角
正当我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突然有学生举手发问:“老师,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角叫什么角?”
我为之一愣,因为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再仔细观察表格,确实只有“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没有列入其中。难道数学界还没有给这类角起名字?我试图努力回忆,却无济于事。看着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我想到了网络也许可以帮忙。
师:××同学真善于观察,唯独这样的角没有自己的名称。我们上网看看能否找到答案。(在“百度”的“搜索”一栏中输入“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角”。屏幕上便跳出许多相关信息,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小于平角的角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大于平角小于周角的角叫做优角,优角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
生:(众)原来叫优角呀!
师:原来数学界给这类角起名为优角,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我们是否该感谢一下提出这一问题的同学呢?我提议给提出这一问题的张名同学“一分钟掌声”。
教师常常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并不愿意或不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老师。”在上面的教学中,我对此有了深刻地体会,我们真应该好好向学生学习这种质疑问难的可贵品质。也许,面对那个学生的质疑,有些教师以为那不是教材上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因此可以搪塞过去。但我想,那样做至少对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我们时常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是当学生这样做的时候,却又不能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赞扬,这是不公平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这一环节,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得到了鼓励。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有关角的分类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期中考试试题中有“根据角的度数给角分类”这一题,其中有一个角是200度,没有一个学生错误地把它放到钝角里面去。
灵动源于学生的独特思考
[案例3]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师出示:76×58,请同学们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生:把76看作80,58看作60,80×60=4800,所以76×58大约是4800。
生:老师,我有更好的估算方法!把58看作60,把76看作70,因为把58看作60时,估大了;我想76应该估小,所以把76看作70。经过尝试,发现我的估计值和精确值4408更接近。
师:同意张强的想法吗?我们再试一题:28×46。
学生用张强的方法估计结果是30×40=1200,用一般的方法估计结果是30×50=l500,精确值是28×46=1288。
师:看来,张强的方法的确是更精确的估算方法。我们要学习张强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精神。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通常只要求学生学会把两位数按“四舍五入”的方法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乘法进行估算。因而,教材回避了因数的个位是5的数的估算。但事实上,张强的估算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估算37×25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时,把37看作40后,显然把25看作20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虽然估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对估算的精确程度没有过高地要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学生都能用这样的方法去估算,但是张强的独特思考却是值得其他学生学习的。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中的独特思考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灵动源于学生的片面认识
[案例3]教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学生做90+50×6这一题时,有8人是这样进行计算的:
90+50×6=300+90=390
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不由得认真思考起来,我只重视了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及递等式的书写格式.而没有强调书写顺序。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我便进一步询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生1:我以为谁先算,谁就写在前面。
生2:两个加数位置交换,得数是不变的,所以我想谁写在前都可以。
生3:我先算50×6得300,就随手写了下来,我想就不要擦了,再加90吧,反正答案是一样的。
学生的这些想法是真实的,有的还不无道理。这样的书写方法对于乘加或除加混合运算确实没有大碍,但如果变成乘减或除减运算,就不行了。而且如果不按统一的书写顺序进行计算,也会给以后学习三步混合运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没有强行要求学生改成更好的写法,而是让学生计算90—5×6。
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在书写时,要按原来算式的顺序写,并不是先算的部分就写在算式的前面。同时,我又引导学生比较90+300和300+90,虽然结果相同,但算式实际上是不同的。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认真分析、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学生的片面认识当时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教师要细致分析其对后继学习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教学决策。学生的片面认识有些是个别现象,有些是普遍现象,但教师思想上都应该引起重视,从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使课堂散发灵动的生命气息。
构建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三要素 篇10
让教学的主体——学生充满生命活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细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在课堂上, 还儿童以“天真”, 还儿童以“活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才能“活”起来, 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硬道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 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 引领孩子画画、贴贴、唱唱、跳跳、演演等多种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如在识字教学活动中, 把学生日常喜爱的猜谜活动引入课堂, 既激发了孩子的识字兴趣, 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 丹顶鹤的颜色美、姿态美, 画面感极强。在学了课文后, 让学生用图画把自己喜爱的丹顶鹤表现出来。大家兴趣盎然, 在画画中既回顾了课文的内容, 又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创作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当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后, 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掌握知识的热情, 学生乐在其中, 兴趣盎然, 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例如, 学习《小露珠》一课, 针对课文内容特点, 启发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进行生动有趣的角色表演。孩子们借助想象调动自身的经验积累和语言积累, 活化了文中的人、事、物。那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将语言文字的教学通过角色表演落到实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探索天地, 通过互动中的学习碰撞, 让所有的学习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让教学的主导——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就应该既要有目的、有指导地放, 又要适时、合理地收。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深度和灵活的把握度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程度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 教师进入课堂之前应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要根据学情, 准确取舍教学内容: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不讲;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暂不讲;重难点内容具体讲;难以记忆的内容多形式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 而是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也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心中熟悉教案, 眼中有学生, 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教与学才能变得更加精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设计的问题有时不一定适合学生, 这时教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及时调整学习的“坡度”。特别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诊断, 适时引导, 巧妙追问, 释疑解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引向深入, 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实效。
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的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语段。为了使学生更贴切地理解词语, 比如“气极了、得意”, 我充分借助课文形象的插图, 挖掘课文的留白空间,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比如看插图, 说说北风生气的样子;北风看不到小鱼了, 心里想些什么啊?小鱼在河里还可能做什么呢?这样的想象说话, 使这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可爱地走进孩子的心里, 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似乎自己也就是童话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很好地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此外, 在理解“鹅毛大雪”这个词语的过程中, 我避免直接灌输词语的意思, 而是创造语境, 将学生带入“雪景”, 引导孩子尝试以诗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从而对词语有一个画面般的感知。灵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时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态, 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让教学的载体——教材更加厚实盈润
教材是教学活动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它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的编排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思想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教材是一个固定的文本,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 呈现给学生赋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目标的文本, 努力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知识习得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创新。《第一次抱母亲》通过记叙了儿子第一次抱母亲的经过, 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儿子对母爱的真切回报。为了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在学完课文之后, 我引领学生再读《游子吟》, 加深对母爱的感受。继而拓展阅读《一碗馄饨》等课外读物, 结合课文的理解来阅读, 使学生们更加深了对“回报”的理解:要珍爱亲情, 还要学会感恩……从而将“爱与回报”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灵。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寓言故事比较多, 学生对此情趣最浓, 兴趣最高。一篇课文已经学完了, 学生仍关心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 他们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如学完《小松鼠找花生果》, 孩子们余兴未了, 教师启发孩子续编故事:“听了蚯蚓的话, 小松鼠连忙对它说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搭上想象的列车, 在轻松的环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 既发展了想象力, 又提高了说写能力。
对孩子们来说, 教科书是沉睡的巨人, 要使教材中的知识充盈着鲜活的气息走近孩子, 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理念, 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在学生与教材之间修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 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 切实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推荐阅读: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06-15
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08-28
灵动的课堂成长的舞台08-20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08-26
发散的思维灵动的课堂11-04
生命因书香而灵动论文08-19
课堂灵动10-18
打造历史灵动课堂08-01
创设灵动活泼课堂09-28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