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2024-08-26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共10篇)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篇1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性、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面对时代的挑战, 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 又要突出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走向智慧,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 敢想敢为, 自主学习, 充分发展, 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展示教师智慧的力量, 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必须是紧扣学科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 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 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感悟、发现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是生命形态的多彩绽放, 是生成人的智慧的学习过程。语文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 智慧的化身;语文学习更应是智慧的行为, 是智慧的结果。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 实现智慧的生成。

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 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 因势利导, 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 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巧用资源, 灵动生成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习惯性地把教材、课件、多媒体等看成是教学资源, 其实学生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有时候很难按照教师预设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很多时候, 教师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这些课堂上的变化就是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一些偶发事件是课堂资源, 学生独特的见解或解题方法是课堂资源, 学生回答错了有时也会变成课堂资源, 师生发生冲突也会成为课堂资源……关键是老师能否发现、利用这些课堂资源, 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开发这些课堂资源的有效成分,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调整环节, 机智生成

课堂活动是动态生成的, 它总是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 一个教师也不能两次处于同样情景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变化, 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 课堂上的物理空间和物质因素也在不断地变化, 所有的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

要使自己的课堂真正走向智慧, 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主体, 理解他们的心境, 激发他们的情感, 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从而生成课堂的精彩。也就是说, 要密切关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灵动地面对生成。

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 原本的教学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安排的是初读课文, 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背景, 学习生字, 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才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但当我在第一课时的导入环节, 出示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是谁说的, 而另一个相反观点是什么, 是谁提出来的时, 我发现学生情绪都很高涨, 就大胆地作了一个尝试:调整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从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成就及当时人们对他的态度入手, 再到理解他提出的观点和伽利略提出的疑问 (通过课件演示从同一事实中得出的两个不同疑问) , 然后补充当时的历史背景 (哥白尼、布鲁诺的故事) , 最后教学斜塔实验的结果。课文内容环环紧扣, 竟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 上课效率极高。一节课我就上完了全文的内容, 学生不但理解了伽利略提出疑问的过程, 而且深切感受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的精神。第二课时, 我用十分钟讲解生字, 剩下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完了指导丛书上的作业, 即进行了随堂检测。原本在我预设中需两个课时才能完成的, 担心太过枯燥无味的课文, 因为尊重学生生成而调整教学内容, 竟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可见“预设”诚可贵, “生成”价更高;课要上得好, “机智”更重要。

三、紧扣题眼, 巧妙生成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 它常常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往往成为破题开讲的“切入点”,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被人称为“题眼”。它往往是人们理解课文的最佳途径。这类课文, 文章的重点非常突出, 教学时可以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 从解题入手, 精心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阅读, 探索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

如第十册《桥》这篇课文, 文章以频频分段的形式, 笔调简练而利索地勾勒出洪水来袭的迅猛, 老汉临场指挥的果敢, 舍己救人的震撼力量。虽然桥是连接当时生与死的纽带, 但是这桥是窄的, 是经不起折腾的。所以, 真正联结起村民生与死的坚实的桥梁恰是老汉沉稳作战的风范、舍己救人的品质。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这篇课文题目叫《桥》, 也紧紧围绕着“桥”来写。所以, 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桥”为切入点, 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中心。

为此, 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有导入新课时对课题的质疑:“桥, 让你想到了什么?”再以“桥”为切入口,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说一说“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学生根据文中内容, 纷纷回答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等。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的一座桥, 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再引导学生读课文, 感受桥的“无奈”, 让学生明白, 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 是禁不住那么多人疯狂地踩踏的, 需要一位镇定、冷静的人来指挥大家疏散, 由此引出了老汉的出场。当学完课文之后, 我再问学生:“再读课题, 你对桥又有什么感受?除了指文中又窄又不结实的桥, 还指什么呢?”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体验, 都能回答出文中的“桥”, 还指老汉像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从而理解了课题的真正内涵。

四、感情朗读, 促进生成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云:“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果缺少情感的碰撞与共鸣, 课堂便会显得苍白无力、索然无味, 就容易导致课堂效率的低效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学生, 也在无声地引导着学生的情感走向。语文教材中往往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情感, 需要我们用心挖掘和感悟。在教学中, 教师应首先把握教学内容的感情基调,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捕捉容易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 教师要因势利导, 及时地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从而把学生带入一定的课堂情境中,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 为了让孩子们能像雷利一样, 深切地感受到失去父亲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憎恨, 我创设了多个情境。先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实际, 想象雷利的父亲平时都会陪雷利做些什么, 感受在父亲去执行任务的这段时间里, 雷利是多么期盼父亲早日回来陪他踢球、放风筝……然后我带着高兴又急切的语气说道:“父亲就要回来了, 雷利和妈妈是多么高兴呀!他和妈妈手捧鲜花, 满怀期待地到了机场……”这时, 全班学生都是和我一样高兴, 一样充满期待的。我再播放课件, 配着图片和哀乐, 转换了低沉、悲痛的情感说道:“他们接到的, 却是父亲的灵柩…… (朗读第三自然段) ”这时, 我分明看见了孩子们眼里的泪花。我再设计了三段的导读:“我原打算亲吻爸爸的脸颊, 可是———”“妈妈原打算接过爸爸手中的行李, 可是———”“我们最爱的亲人终于回来了, 可是———”孩子们在一遍遍的朗读中, 已将自己当成雷利, 对他失去父亲的悲痛感同身受, 而对和平的渴望也已经呼之欲出了。在课的结尾, 我播放了一组关于战争带来的灾难的图片, 并配乐讲述了画面的内容, 更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纷纷述说着自己对和平的向往。我和学生含着泪花上完了整堂课, 在这样强烈的情感冲击下, 和平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悄悄地生根发芽了。

教学智慧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境界和教学素养, 不是事到临头的“灵机一动”, 也不是紧要关头的“急中生智”, 而是长期经验积淀、知识内化和思想历练的结果。这样的积淀、内化和历练, 是一个由内而外地酝酿、激活进而付诸外部行为的实现过程。愿智慧回归课堂, 愿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 将我们的教学智慧落实到每一篇、每一段、每一句的阅读教学之中。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 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篇2

江桥小学与江桥镇民办沪宁小学牵手小结

2011年3月28日,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那一天,在嘉定区教育局的组织下,我校与嘉定区江桥小学签订了牵手协议,江桥小学与我校相隔只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是一所有着百余年校史的老校,有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有诸多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该校牵手是我校的荣幸,从此让我校有了学习的对象,感受到上级关怀的阳光。在此,把我校与江桥小学牵手情况做简要总结。

一、领导重视出重拳

从牵手之日起,成立了牵手活动领导小组,由江小校长唐敏任组长,沪宁小 学校长朱关龙任副组长,其他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双方领导非常重视牵手工作,按照区教育局要求,精心制订《江桥小学与沪宁小学牵手工作方案》,方案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就牵手工作目标,具体项目,日常管理办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牵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明确的方向。

定期召开牵手工作会议,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双方领导成员和相关项目成员都要一起就牵手工作进行研讨、总结。由于双方领导对牵手工作的重视才让沪宁小学的管理、教育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拜师学艺显真招

牵手之初,学校曾经梯次派出老师到江小听课,还邀请江小骨干教师送教到 校,可是单凭

一、两节课怎么能提高沪宁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呢?冥思苦想之余,双方领导达成了批次派出教师到江小拜师学艺的决定。

2012年开学伊始,沪宁小学校长朱关龙携同教导处分管人员到江小拜访,就新学期的教师培训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分期分批派教师到江小学习,每周两个半天,全期安排十五周的学习时间,在半天的学习时间内,不仅仅是听课,包括备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学生的辅导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跟踪学习。学习结束,要求师傅为徒弟写出书面的鉴定意见。徒弟回校上汇报课两节,编写上课教案一份,课件一份,并写出一千字以上的学习体会或学习小结一份,由学校教导处就学习教师的情况作出评定,作为学校骨干教师评选的依据之一。目前,第一批派往江小学习的14名教师已经顺利完成,完成汇报课14节,学习体会14篇,课件和教案各14份。第一批“拜师学艺”总结也在江小的承办下圆满完

成。双方校长作了总结,徒弟和师傅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第二批的14名教师也在2012学的第一学期的第二周开始派往江小学习。本次学习的方式略有调整,除了过程管理方式不变以外,为了让老师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教师,给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成立了以备课组为组长带教的方式,时间安排更合理,每周五下午所有的学习老师参加江小的教研活动或者备课活动,另外一个半天让每位学习的老师都能到自己认为喜欢的学科教师的课堂上听课。更全面的感受不同教师的上课风格,更多的接触到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更好的学习到不同的上课方式。到目前为止,两批学习老师共听课400余节。不仅如此,师傅们把他们的精彩课件,详实教案都全部给我们学习的教师,如有疑问,认真为徒弟们排忧解难。平时如有需要,只要是一个电话,师傅们都给予无私的帮助。

他们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工作精神给我们教师树立了榜样,我校一位英语教师这样写她的师傅:“在工作上,马老师是一位特别认真,和蔼的好老师,她和她的学生交流时,全程都是笑嘻嘻的。。在旁人的眼里她们就像是朋友一样。在课堂上,马老师的个人魅力特别吸引人,她的语速,她的口语,她的发音,她的引导都是很自然,很流畅,特别有激情,有人情味。在她课后的工作中,她的ppt做的非常的仔细,认真,完美。她自己制作的ppt就像精彩的动画片一样,吸引每个小朋友的注意力。在跟马老师学习的这段时间,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关心身边的人,怎样去引导学生,怎样去和学生交流,怎样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还有一位语文老师这样写道:“在我跟随章老师学习的一学期里,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去繁从简,课课找重点。语文教学特别是高段的语文教学,课文的内容很多,课堂时间有限,怎么把握住时间,又使课堂紧凑有序是我面对的最大难题,在篇·段·句的学习中章老师总是挑其重点,言简意赅,让听课的我和学生恍然大悟,接着又是点头称赞。我将用心铭记记章老师告诉我的:好课就是用心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课。”事实何止这些。这种方式的学习,拉近了当地教师和民工教师的距离,师傅们为我们这些农民工教师感动,我们的教师为师傅们的勤奋而动容,短暂的十五天结下的师徒情已经得到了超越,得到了升华,不可分割。难怪我们的朱校长说:“这种方式将对我们牵手校的教学工作都是很大的促进。”

有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了这样真诚的帮助,才有我校在嘉定农民工子女小学首次青年教师评优课中两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分别获得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二

等奖,这次又被选送到上海市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正因为有了江桥小学无私、真诚的帮助,才有了我校在教学水平上的长足进步。与公办学校的教学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012年的4月至6月,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制作课件的水平,先后为我校信息技术初级班和高级班进行了四次培训,共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结合实际显成效。

为了更多的给予我校帮助,2012年起,又在我校四年级的女生中挑选了14 名学生参加江小女子足球队进行训练,每周五下午2:44分放学后,我们派体育老师护送这14名学生到江小训练,从不间断,他们不要我们任何报酬,免费给我们培训,连暑假集训的费用也是他们全部包办。这次在嘉定浏河营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当中有一个足球运球的比赛,我校的女足队员们当仁不让,自己冲上赛场,以娴熟的技术遥遥领先于兄弟学校,让兄弟学校惊叹不已。

牵手以后,我们认真学习江小的管理经验。当我们看到他们先进的教学设备的时候,我们羡慕不已,我校校长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两年下来终于积攒了一些钱,2012年9月购买了23台多媒体,包括上级配备的16台,终于达到了班班有多媒体,10月份又购置了60台笔记本电脑,这些措施都来源于牵手校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教育设施的启发。

课程管理方面,同样给了我们无私的帮助,在2011年9月份,当我们在整合三类课程不知所措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们方案,让我们参照执行,教导处成员还到江桥小学实地察看“快乐活动”实施情况,于是我们在实施“快乐活动日”有了成功的样板,同样有了底气。也让我们的快乐活动日实施方案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出台,有了今天的46个兴趣班,知道了怎么样上探究课,怎么样去实施拓展课,让这些新型课题迎刃而解。也让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初步彰显,有了“舞蹈队”、“文学社”、“小报编辑”、“合唱队”、“女子足球队”、“田径队”、“书法社”等社团。

校园文化,他们同样给了我们样板,当我们看到他们绿化如此养眼的时候,我们也决心仿效,于是我们投资上十万元,购置香樟树,桂花树盆景,添置绿化带护栏等等;教室里添置了学习园地版图,楼梯转弯处设置了名人名言板块;仿

效江小“读书节”,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读书节活动。这些都是在江桥小学潜移默化中生发出来的。

德育工作帮助我们培训大队部干部,指导我们利用午会课、班队课进行两纲教育,邀请我校学生和他们学校学生一起利用寒暑假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如:参观上海科技馆,参观安亭汽车城,参观上海禁毒馆等等。

总之,学校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深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安排,有兄弟学校的真诚帮助,有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一定会不辱使命,拼搏奋进,谱写教育新篇。

嘉定区江桥镇民办沪宁小学

学生的智慧让课堂灵动 篇3

【关键词】学生;课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教七年,从一个年轻教师向一个青年教师过渡,沉下心来,回忆过往的每一节课,都有太多的“心机”在里面。“处心积虑”将课堂环节设置得巧妙、流畅,要带领学生走进去,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来,既要想着知识点完备、透彻,还不能让课堂沉闷,必须应用语言使之生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于是,每个语文教师都迈着沉重的步子,真正地成了一个学校的一批“学究”。而学生呢,对于这个学科仍是有如对待鸡肋。

在执教《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这一梳理探究课后,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中的梳理探究部分的一课。其编写意图是使学生了解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斟酌了编者的写作目的,看了教材的文字,查阅了相应的资料,我在想:新词新语,如此庞杂的一个词汇体系,我怎样能让学生在四十分钟之内抓住他们发展的脉络,如何取舍,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什么,本节课的亮点又是什么。沉思之时,想到了课改培训时大家谈论最多的一句话: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尝到学语文的乐趣,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心中有了一丝灵感。新词新语涉及生活中的每个领域,只依靠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一个人主导讲授,恐怕只能是管中窥豹,却难以可见一斑。而学生的加入,也许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我想,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应仅仅是课堂上,更包括课前和课后。于是,我找到任教班级中课上不喜欢发言但课下较为活跃的两个学生,告诉他们,我要给他们一个表演展示的机会。两个学生感觉很新奇,也很兴奋,用“欧了”这个流行词愉快地接受了我的任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我又找到几名同学,布置了不同的工作,这些平时对语文并不“感冒”的学生因为可以成为课堂的重要角色而欣然接受我的任务。其余同学由课代表分成六个小组,可以不同的形式积累他们眼中、耳中的新词新语,从而达到预习的目的。这样,学生就成了这节梳理探究课的主体,我要做的是查阅、了解、掌握更多新词新语,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以待解决学生在课堂讨论时可能出现的分歧,诠释学生可能不解、模糊、弄错的词义,给学生以使用新词新语的正确导向。

准备的过程中,我也有过犹豫和矛盾,但最后还是告诉自己:相信学生。

在忐忑与坚定中,《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开始了。

当我走进教室时,第一个“意外”出现了,平日按常规摆放的课桌椅有了变化。如同班级联欢会的设计,同学自主分成了六组,围成方形,教室中间有一块空地,互相问好后,那两个表演的同学站在中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同学演绎了精彩的相声片段,短短的四分钟时间,出现了丰富的新词新语,如:童鞋肿么了、悲催、歇菜、炒房、炒股、炒汇、炒货、炒肝、炒更、炒米、炒面、白领、白骨精、木马、斑竹、

烧香、养蠕虫、放鸽子、黑客、黑领、负翁、称酷、叫爽、发霉家,等等。

虽然课前,我对这个节目进行过审查,但孩子们巧妙的构思、认真的修改仍然让我惊叹,竟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几十个新词新语。

有了这样良好的开端,我轻松地以简单的问题导入这节课——两位男孩子的相声让大家捧腹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不一,但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魅力除却自身的表现力就是语言的新奇。如此我将“新词新语”四个字写在黑板上。当让学生拿出预习时积累的词语时,第二个“意外”出现了,每个小组组长将本组成员找到的新词新语装订成册,各组相互参考,学生找到了频率较高的热门词语,同时也将一些不明确的词语提出来,积累的同学就会热情给予解答。由此,极容易引导学生探知新词新语的由来,我在组织,也在学习。

这样,这节课,词语出现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课程情感目标设置是从新的词语中领略流行文化并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完成这一目标时第三个“意外”出现了,两个男孩准备了一个情景小品,风趣的表演中包含了饭局、东东、美眉、恐龙、养眼、菜鸟等时下的流行词汇。

这段小品实现了预设目标——学生了解了新词新语在具有时尚性的同时,也有着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即不可取性。在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运用新词新语的同时,学生缜密的思维和创作能力也呈现在我面前。通过表演,学生发言:这些词语虽新却不可取,因为它们中外结合,而又趋于粗俗。更为可贵的是有学生提出:新词新语应走向文明,为我所用。如此,学生情感形成共鸣。

在突破教学难点——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时,第四个“意外”出现了。一个女孩儿走着模特步道教室中间表演她理解的流行语的又一个层面:

学生明星:哇噻,这么多粉丝来给我捧场。

学生记者:你好,徐小姐,我是红旗高中的首席记者武守林,我问您几个问题。您是第一次来红旗高中吗?

明星:No,我有来过。

记者:您认为红旗高中的歌迷怎么样?

明星:它们十分青年哟!

记者:您认为红旗高中的环境如何?

明星:好好风景!

记者:能透露一下您此行的目的吗?

明星:我要用我光鲜亮丽的外表、清纯脱俗的气质征服所有人,免得像你们学校的门卫不认识我,对我好拒绝,让我很受伤。

这段表演让全体同学忍俊不禁,过后,学生们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普遍认为:新词新语是文化的载体,新词新语是流行文化呈现的一个方面,而作为中学生的自己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由此,课堂内容得以圆满完成。

三个表演、四个“意外”的惊喜、全体同学的课前准备构织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而我从讲台上走下来,适时点拨、拓展,把更多的空间给予孩子,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充实了课堂。

一个优美语文课堂,不应是语文教师的独角戏,孩子的积极参与是灵动的源泉;一个智慧的语文课堂,不应只是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更应是师生在美丽的碰撞中实现有效的互动。

语文课堂讨论是学生智慧的碰撞 篇4

讨论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准备、讨论、归纳。讨论时,老师也要把握好尺度,发扬民主精神,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做一个倾听者,必要时又要做适当的点拨,将讨论的问题引向深处。要有益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避开非本质话题和小问题的纠缠;避免钻牛角尖;要有次序,不要一窝蜂地抢着说,要心平气和,不要冷嘲热讽。总之,课堂讨论的形式多样,教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恰当地去组织讨论,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准备是基础

课堂讨论不能泛泛而谈,大家应围绕着问题展开讨论。这个准备就是教师必须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要拿出来让学生讨论;并告诉学生讨论的方向和需要关注的细节,然后放手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这样,在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来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探索活动。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我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体现在什么地方?并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讨论,依次研究文章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哪些语句用了修辞手法?这些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对表达作者情感起什么作用?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在于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推进的讨论,学生不仅理解和领会了文章形象,还把握了文章的思路。在这个清晰的思路下,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景物,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秋天美景的感情。

二、讨论是关键

讨论的时候老师要把握好火候,尽量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对同一问题可转换角度去讨论,可重新组织语言,提出问题。但是提出的问题要集中,要提纲挈领,防止把问题搞得太细太琐碎,变成连珠炮似的追问。并随时联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引导他们去进行新的认知。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体味情感等方面去推敲、咀嚼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区别、比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例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的时候,文章里说道:“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我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称它是“创举”?从文章中什么句子可以体现“壮举”?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章中的句子,讨论得出结论,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让学生倾听他人意见、评论他人观点。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好课堂讨论,以切实起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效果。

三、通过讨论结果的反馈,老师进行归纳和评价

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及时摘取学生发言的要点、核心,讨论中,往往有一部分学生的意见是正确的,有一部分学生的意见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在讨论的最后阶段,就要组织学生就讨论的问题进行评讲。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把各种意见综合整理,得出结论,使大家达成共识。老师的评讲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种种行为都要用发现美的眼睛去打量,用装满智慧与爱心的语言去点化,让小学生每一次的讨论都获得赞赏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反思、归纳和总结,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评价的语言应精练,要切中要害,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应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就会越发有兴趣,把讨论融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智慧对话 灵动课堂 篇5

关键词:智慧;对话;课堂

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谈教育,提出了三大理论:一、“火把理论”——学生头脑是一支被点燃的火把;二、“开门理论”——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三、“大观园理论”——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到处观赏、探索。这“三大理论”对智慧对话很有启示。这种对话应该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对话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能有的放矢地给予学生启发;这种对话应该是尊重学生的实际,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成长……下面就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谈谈实施智慧对话的体会。

一、智慧对话是蕴藉着教师精巧设计的对话

著名建筑设计家梁思成曾说,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设计了天安门旁的观礼台。因为当年站在天安门前,你几乎感觉不到观礼台的存在。作为品德老师,也应该象“观礼台”一样,为了学生好借东风上青天,教师要善于做东风。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些活动,通过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对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池昌斌老师上《节约用水》一课时,面对学生理解表述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状况的抽象数据有困难,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活动——五切苹果,震撼心灵。

老师先问:“如果把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水总量,那么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一切苹果)再问:“这一刀下去,地球上的一半淡水资源被你切走了,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学生说应该要更少一些。(二切苹果)老师又说:“这一刀下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下四分之一了,你觉得怎么样?”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切苹果,一次次的否定中,学生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当老师捏着五切苹果之后的那一层薄薄的果皮,告诉学生:“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全班惊叹!然后鸦雀无声,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池老师一边动手切苹果,一边引导孩子去感受、思考,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碰撞中,孩子个个兴趣盎然地参与了活动,并深深地感受到了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于是他们很自然地去动脑子想办法,想出了许许多多节约用水的金点子。池老师普通话并不是太标准,口语表达也并不是太利落,但他上的这堂课却赢得了省内外人士的好评,正是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别具一格的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机会,学生的心智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智慧对话是注重生成的对话

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使得教师不可能完全设计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儿童的言语、行为、动作、想法、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这就使得课堂的实施过程具有了不确定性,上课富有创新性。因此,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的思路生成,当不符合最初预设的信息出现时,能敏锐反馈,直接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形加以利用,使之成为生成性教学资源。

有老师在教学《竞争与合作》(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第一单元),围绕“竞争有规则”这一话题开展课堂活动时,有一个一向比较调皮的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有规则一点也不好,课间休息时间那么短,排队打水喝,还没轮到我就上课了,一点都不好!”对这一突发的看似不和谐的小插曲,那位老师并没有漠然视之,而是马上抓住这一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疏导。她走到这个小男孩的身旁,说:“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有的同学排队站了半天,可是还没轮到他上课铃就响了,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吗?”这个小男孩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似乎在等待老师的批评。老师又说道:“没关系,我们想听听你的想法!”见他很难开口,老师马上把问题转向了全班,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个问题想想解决的办法。教室里一下子炸開了,同学们非常投入地参与到讨论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打水的同学一次少打一点,够喝就行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节约了用水。老师又转向刚刚那个学生说:“你同意吗?这样相信课间时间大家都能打到水喝。”他高兴地点了点头。老师引导道:“刚才同学们商量的结果,其实也是我们制定的一个小规则,你说是吗?你会遵守吗?”“会!”他大声地回答道。全班同学都笑了,他也摸着脑袋笑了!

以上出现的问题在课前是难以预设的,但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巧妙地将它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受到了预设之外的“礼让品质”的教育。这样处理这节课中生成的问题,不仅没有影响所谓的教学效果,相反,通过师生的对话与交往,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可能性。

三、智慧对话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

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选取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本地实际有机联系起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对话、交流。

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城区),执教《各种各样的传媒》(《品德与社会》四上第四单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不久,她“送教下乡”,仍然是上这一课,课上却遭遇了许多尴尬。举几个例子,当她问:“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传媒,那么,哪些传媒最受人们的欢迎呢?”城区的孩子马上滔滔不绝地说开了: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而农村的孩子呢?只知道一样——电视。当她接下去问:“不管是电子传媒,还是纸质传媒,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你能不能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农村孩子交流时的面很狭窄,多是与电视有关的信息,而城区的孩子提到了便于学习、便于创造经济价值(如炒股、买基金)、便于交往等许多作用,课堂也因此异彩纷呈……课后,这位老师作了反思,她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照搬教学设计,没有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实际,忽视了城乡孩子的差别。

nlc202309081339

我觉得这位教师的反思是非常实在,也是非常现实的。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特点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引导农村儿童认识各种各样的传媒,自己就应该站在农村儿童的角度认识他们身边各种各样的传媒,进行必要的知识上的储备,教师更要带领农村儿童去调查农村使用现代传媒的情况,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呈现和展示。教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儿童参与和自己生活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权利。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话,才是有效的、智慧的对话,学生也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四、智慧对话是关注细节的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普雷什学校在每年迎接新生入学时,大门的墙壁上,总是挂着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对于8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祖国吗?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睿智的教育家。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们要蹲下身子,关注发生在学生中的一点一滴,从细节入手,把教育落到实处。

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这样一小部分人,他们因为环境、家庭或者本人的原因而在某些方面特别敏感,更需要老师格外去呵护、关爱他们,以免不小心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执教《我要向你学习》(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第一单元)时,本人关注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展示优点与长处”的活动环节中,得到“榜样优点卡”的同学都是班干部,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有的连一张都没有。看着孩子低着的头,红着的脸,我进行了这样的一番对话:

我先对全班说:“大家都采访了自己的榜样,老师也想试一试。在刚才的活动中,我发现几位同学没有采访过,我觉得他们就像幽幽的夜来香,总是含羞地把美丽藏起来,所以特别想认识他们。”随即走到一位腼腆的小男孩面前,说:“我们来找找这位同学的优点好吗?”马上有几个孩子说他没有优点。我反问:“怎么会呢?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就看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孩子们一愣,继而眼前一亮,之后七嘴八舌说开了:“单义涛同学热爱劳动,常常主动帮助别人值日。”“单义涛特别遵守纪律,从不打架、骂人。”……我动情地说:“老师也发现了他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瞧,他的‘榜样优点卡’人数最多、內容最丰富。现在老师要把自己的‘榜样优点卡’送给他。”我郑重地拿出笔写下孩子的优点并送给他,并引导孩子补充“榜样优点卡”,发现更多同学的优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然而得到“榜样优点卡”的同学都是班干部,难道那些默默无闻的同学就不值得学习吗?因此,我巧妙地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了他们,单义涛同学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被大家所漠视,我特别关注了这个孩子,让大家去找他的优点。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在一次次的对话、交流中,他的优点被大家一点点地挖掘出来。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欣赏别人,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了解、认识一个人,进而使学生懂得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值得他人学习。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愿用最真诚的心,做一个“平等中的首席”,引领学生在智慧对话中徜徉品德课堂,使灵动的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真正实现道德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崔峦.课程·教材·教法,2002(3).

[2] 陈光全.新课程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石.小学教学设计,2004( 7/8).

[3] 应西芳.动态的,才是美丽的.《小学德育》.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篇6

一、和谐———有效课堂之基石

当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表明, 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 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其特征之一就是教学方式结构的和谐平衡。因此, 在课堂上, 笔者经常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愉快、和谐、轻松的气氛, 实现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这样学生们的思维就会活跃、想象就会丰富、记忆力也会增强;相反, 如果把学生放在一个呆滞、种种约束的课堂环境中, 他们的思维就会堵塞、反应就会迟钝、心境就会封闭, 毫无创造力。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正是有效课堂生成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体现的是教师———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茫然无助时的引路人、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的,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你是把他们当朋友看待。同时, 对学生还应一视同仁特别是对有心理或者生理缺陷的学生, 要更加关心和呵护他们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敬慕, 由此对课堂也产生喜爱之情。记得在一次学生的课堂演讲上, 有一位特别内向的女生这样说:“我希望快快长大, 长大后就再也听不到大人天天喊我要认真读书的唠叨了……”话音刚落, 同学们都大声笑了起来。待她的演讲完毕, 笔者让全班同学学习她很多优秀的地方, 借机对她进行了委婉的开导, 并让全班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多交流、沟通, 课后尽一切力量帮助她。那位女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诚关爱后改进了很多, 在之后的课堂上都积极思考, 主动要求回答了很多问题。

2.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创设和谐的课堂情景实际上就是要让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真诚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从而构建生态、和谐、高效的课堂而作为刚进入初中的农村孩子他们还有很大的玩性, 他们一方面想当一个小大人, 另一方面还保留着一颗稚嫩的童心, 最喜欢听故事、表演节目、做游戏、开展竞赛活动等。为了在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境, 如开展“争当小小故事家”活动, 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引进各种激励机制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 甚至是自己去发现素材、创作素材, 当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时, 再组织他们进行讲故事比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样, 只要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思绪就能在这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驰骋, 从而达到让农村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回归自然, 回归生活, 回到学生快乐的天地中去学会合作, 学到新知的目的。

3. 构建和谐的教学形式。

课堂和谐是指课堂上教学各要素之间是一种和顺、协调、融洽的关系。为了构建和谐课堂, 就要优化教学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 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和谐统一。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采取“自学—质疑—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 并在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寻疑———使学生动脑发现问题;释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这种创设有利于学生和谐学习的教学形式, 能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课堂充满活力, 并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由此,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和谐是大家营造的, 和谐社会中的困难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得到解决。

二、智慧———有效课堂之内核

有效的语文课堂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创造, 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应该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评价一节课质量的高低, 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也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 充分预设, “生成”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高质量的预设是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活动效率。创造性的生成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 且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因此, 笔者立足于课堂的开发把执行教案当作课堂教学的起点, 悉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有利于促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资源, 并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

例如,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初读课文后有学生提出:“文中的比喻不太贴切, 瀑布一般都非常宏大紫藤萝这么点, 怎么说它是瀑布呢?瀑布一般都是白色的, 怎么能比作是紫色的瀑布?对此, 笔者放弃了预设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笔者的启发下, 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朗读、探究之中, 经过反复思考和交流, 踊跃地参与了讨论, 学生明白了作者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来表达对紫藤萝生命力的赞赏!面对这动态生成的课堂, 笔者不但成为了学生思想的“助产士”, 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还成为了课堂智慧的引领者, 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不但成为了“麦田守望者”, 为学生不迷失于“课堂生成”;还成为了学生课堂智慧的创造者, 启发了学生的发展思维。

2. 平等对话, “互动”课堂。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的单向传导形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诸多特点多向交流比单向交流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激励作用的潜力, 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多方交流与互动。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除了师生交流师生互动以外, 还组织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 生生互动交流, 即多向交流, 双向互动。笔者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授课, 他的课堂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是“商量”, 确定课堂目标要和学生商量, 怎么上课要和学生商量, 布置作业要和学生商量, 甚至上哪堂课都要和学生商量;整堂课都是学生在活动, 提问是学生, 回答问题是学生, 板书是学生, 评价是学生, 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生也从课堂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课堂就应该由我做主”。学生在交流互补中领会了文本的正确意思, 感悟到了作者的感情, 和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学生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提升和升华。

3. 依托文本, “品味”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习言语, 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 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 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 反复推敲而来的, 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折射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而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它是交流的平台, 是一种载体, 当中蕴涵着作者的生命体验, 包容着作者的思想境界, 囊括了作者的情感历练。笔者在课堂上的做法正像叶老先生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 让学生依托文本, 引领学生潜心体会文本, 引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经典, 从文本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从而夯实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诗意的、散着有文化馨香的意境,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条流淌生命的灵性之河。

4. 适度拓展, “开放”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 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十分必要, 开放式课堂可以打破原有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的封闭性、唯一性, 为形成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补充“源头活水”, 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 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满足其求知、求新的期待心理, 实现“积累”的课程目标。比如, 《竹影》一文, 需要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知识, 《故宫博物院》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所知晓……同时, 又要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去, 比如教学《端午的鸭蛋》, 就让学生去吃鸭蛋, 去感受鸭蛋的味道;教学《吆喝》一文, 就要让学生到大街小巷去收集民间的各种吆喝声, 让学生真切地明白:语文就是从生活中来的, 语文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的, 语文更应该回到生活中去。当学生从语文课堂中享受到了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时, 兴致必然高昂, 精神必然亢奋, 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 思维火花就会竞相迸射。

三、生命———有效课堂之灵魂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 多元交流的生命历程。它充满着灵性, 充斥着智慧、灵感的碰撞。所以, 笔者在课堂教学上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 而且还会关注学生的价值生命。

不久前, 笔者有幸聆听了一堂《斑羚飞渡》的教学观摩课, 授课老师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教学中, 教师始终体现一份浓郁的人文关怀, 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教师让同学们赏析老斑羚为了让年轻斑羚活下去, 延续它们的种族这一情节时, 教室顿时沸腾了, 对老斑羚的同情, 对猎者的不满, 很多同学甚至为斑羚们出主意、想办法, 同学们想到的是老斑羚掉下悬崖后都没有死, 而是因为各种意外生存了下来。老师也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研读转向人文的关怀, 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对弱者的同情与声援。同时, 让学生体验那种永不放弃、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语文课堂是文本的课堂, 更是人文的课堂。所以, 学生的生命发展, 也应成为语文有效课堂的不懈追求!

总之, 只有以和谐为基石, 以智慧为核心, 以生命为灵魂去建构有效的课堂, 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让我们怀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去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 让我们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只要我们沿着和谐、智慧这一学生全面发展的跑道, 做从容的引领者, 和谐的魅力、智慧的魅力就能在课堂中得以展现, 从而去构建和谐、智慧而精彩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跨世纪思考之三[J].教育参考, 1997, (4) .

[2]皮连生, 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2008.

[4]柳斌, 高长梅, 白昆荣.教育方法艺术全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九州图书出版社.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篇7

一、动之以情——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

1.“静默”课堂——无声胜有声

在我的理念中一直认为品德课堂就应该是热热闹闹的, 没有别的。可是当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池昌斌老师执教的《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 被他那不急不躁、沉稳厚实的课堂风采折服, 也让我知道了教师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时, 更应该注重学生内心的敞开。如池老师在课堂上那样, 以静制动, 营造“静默”的课堂, 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自由、深入地思考, 这样学生的认识才会逐渐地成熟和富有个性。在课堂上, 出现了两处“静默”。

【片段一】

师:现代交通带来了哪些好处?

生1:快捷。爷爷奶奶年轻时去上海得坐船, 要两三天;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到。

生2:舒适。现在乘飞机去北京, 飞机上又有吃的又有喝的, 真舒服!

生3:方便。出门办事打个“的士”就到了。

师:可是事物都有两面性, 伸出手, 看看正反面都在你的面前。你能说说, 现代交通带来了什么坏处吗?

……

【片段二】

师:对于污染, 你有什么招?

生:开环保车、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

师: (又追问) 高科技能解决问题吗?你觉得这些招管用吗?

……

在老师的这两个问题之后, 课堂一下就静了下来, 学生没有马上回答, 池老师也没有积极引导学生, 而是轻轻说了声:“同学们, 不急, 好好想想。”这时, 我们看到了池老师精心设计的“静默”。学生短暂的凝神思考绝不是冷场, 恰恰是为形成新的高潮在酝酿、蓄势, 此处无声胜有声。

2.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新课标指出:“个体体验是个中介, 通过这个中介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感悟。”在品德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情感活动受所入情境的制约, 正是由于人的情感总在相应的情境中产生的, 各种因素对之产生综合作用。如在教学《我们这样生活》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聊聊他们自己的生活, 体验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

师:你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你爷爷、奶奶小时候生活中所没有的。现在分小组交流一下, 请组长把大家说的物品的名称写在白纸上。

生交流、撰写。

分小组汇报。

学生小组内互相协商, 挑一种最想介绍的物品来重点介绍。想想, 它有什么作用, 它的出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生互相讨论准备介绍的内容。

生重点介绍。电脑, 电脑有什么作用? (生说) 电脑的出现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 (快乐) 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电脑。

空调, 空调的出现解决了人类的一个怎样的顾虑? (让我们舒舒服服) 夏天, 天很热, 以前人们怎样?

其实, 很多电器的出现,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服更方便。 (汽车导航仪、飞机)

汽车, 是呀, 现在汽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除了汽车之外, 还有哪些便捷的交通工具? (火车、飞机、磁悬浮列车等)

这些东西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优质生活。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 借助情感体验, 能有效地以情促行。上述环节老师寓教育于活动中, 指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参与和体验, 效果倍增。

二、导之以行——注重学生的道德践行

1.链接生活——无招胜有招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 在教学中教学目的要明确, 不能光着眼于对知识的了解, 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 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时事, 善于运用启发法和探究法, 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探索、发现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

例如笔者在执教《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认识浙江, 初步了解浙江11个地级市, 设计了给浙江省11 个市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电话号码分分类的活动体验。

这一环节渗透了分类、归纳等学习方法, 让学生不仅明白了“浙江妈妈”有11 个“孩子”, 还懂得了原来每个市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电话号码都有自己的打头数字或字母。使学生既学了知识, 又孕育了智慧。

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链接, 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新问题, 并及时解决, 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之中, 每个学生都有动脑筋思考的机会、有参与实践的机会、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帮助, 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2.衔接课外——层层地深入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能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而网络的发展, 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同时, 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作为老师, 应该努力掌握各种信息技术, 在学生需要帮助时, 进行技术指导, 帮助学生搜集资料, 来丰富他们的社会信息, 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下面是《不平静的世界》的教学。

师:说到战争, 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近百年来, 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吗? (对, 抗美援朝是美国发起的一场侵略战争;利比亚战争发生在……)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一位波兰历史学家说过, 20世纪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63 天!!! (课件出示) 频繁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尤其是20世纪的前50年, 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至今人们还心有余悸。你知道是哪两次世界大战吗? (贴板书)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从1914 爆发一直到1918年结束, 长达四年。还有一次世界大战叫什么呢? (贴板书) 与生一起说:它从1939爆发直到1945年才结束, 历时六年哪!

播放一战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一战, 走近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播放:一战视频)

看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无数生命在战争中消逝, 到处是死亡啊, 无数建筑在炮火中不堪一击, 成了废墟) 关于一战, 你想了解得更多吗?

这样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使学生的思维层层拓展, 由易到难, 由形象到抽象,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篇8

说到智慧课堂, 不得不让笔者想起吴正宪老师。吴老师在课堂中善于制造、把握、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而学生正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升华。随着课堂的深入, 随着思维的碰撞, 随着矛盾的凸显, 学生学习的热情愈加浓厚, 认知的冲突在师生的交流、探索、辩论、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化解, 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智慧的吴老师带着她的智慧走进课堂, 又在课堂中向学生播种了智慧, 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快乐的数学乐园。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智慧课堂, 感受其中的奥秘吧!

一、激发儿童在问题串中思考

美国学者巴拉布与达菲指出:“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可见, 有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一些教师的提问常常出现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情况。“高密度、低水平”的提问屡见不鲜, 课堂上教师不断地问, 学生不停地答, 师生表面上忙得不亦乐乎, 实质上却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与沟通。那么, 吴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把握提问的技巧的呢?

问题1:三道题同学们都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转化时要注意什么?

生1: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时候, 要取两个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这样计算才能最简单。

生2:转化分母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 当两个分母成倍数关系时, 取较大的分母为公分母;当两个分母成质数关系时, 它们的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乘积;当两个分母既不是倍数关系, 也不是质数关系时, 要用短除法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问题2:你们为什么都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 目的是什么?

生1:因为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分数单位。

生2: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 就不能直接相加减, 所以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问题3:通过计算, 你认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1:要先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然后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生2:先通分,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问题4: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一定要注意计算的结果, 不是最简分数时要化成最简分数。

……

在这段教学中, 吴老师首先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悟自省的时间和空间, 然后通过四个主要问题, 巧妙地实现了由“理”到“法”的对接, 学生顺利地完善了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认知, 而教师在学生的自我完善中适时地点拨了计算时要注意的细节, 为计算得更加准确、迅速打下基础。四个连环问题可谓是层层深入、紧密相连, 第一、二个问题的抛出,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明确转化的目的, 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巧妙对接。第三、四个问题的提出, 是在学生进一步明理的基础上, 用以明确计算的方法。这节课异分母加减的计算方法是重点, 但吴老师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 而是把通分、化简等方法通过教师的设问进行点拨指导, 使学生在计算时对方法的使用更加清晰明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老师的智慧课堂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达成, 同时注意对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巧妙的设问、适时的追问、恰到好处的反问……吴老师的每一个问题似乎总是来得那么及时, 让学生的思维在设问中飞扬, 在追问中深刻, 在反问中全面。学生在教师不着痕迹的问题设计中思考着、交流着、争论着, 获得了从一个思维平台向更高思维平台的跳跃。

二、引导儿童在辩论中明晰

熟悉吴老师课堂的人, 一定对这样的场景不会陌生:有的学生洋洋自得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 有的学生憋红了小脸进行着反驳, 有的学生急迫地利用学具演示, 还有的学生辩论到一半就临阵倒戈了……再看吴老师, 时而微笑着观战, 时而积极地参与辩论, 时而为士气低落的一方鼓气, 时而呼应着座位上的学生进行补充……多么生动的课堂辩论场面, 多么有趣的数学课堂。课堂辩论是吴老师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巧妙地把辩论设计在学生思维的节点上、在新知的探究处、在错误的澄清中、在意外的争执时。

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 出示一组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如图) , 提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 还是正方体?请根据特征判断。

学生出示反馈牌, 两种意见的人数约各占一半。教师请双方各出一名代表谈谈为什么这样判断。 (认为是长方体的同学为正方, 认为是正方体的同学为反方。)

正方:“我想问对方一个问题,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

反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 12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请你们仔细看看这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吗?12条棱的长度相等吗?”

反方在反复认真地观察了这个物体后, 表示:“你们的问话对我很有启发, 这6个面不都是正方形, 12条棱的长度也不相等, 看来我们判断错了。”

这时反方的另一名同学突然站了出来, 提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问题:“这个物体不是正方体, 也不是长方体。因为, 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而它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

刚刚平静下来的教室又沸腾起来“对呀, 这组对面是正方形也不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时吴老师才不紧不慢地提示了一句:“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正方形不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吗?!”“对, 长方体的对面可以是正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体, 它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啊!”

这是学生在刚刚学完新知识后, 吴老师设计的一场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倾听对方观点, 吸收对方的正确之处, 发现并修正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错误判断, 加深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一句“这个物体既不是正方体也不是长方体”的新观点, 说明学生在思维交流和碰撞中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试图对概念进行科学的理解。这一质疑的提出, 让课堂再度沸腾, 吴老师在这时给了一个重要提示“还记得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吗?”一个恰到好处的启发, 让学生适时地沟通了已有的知识, 进一步明确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

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 吴老师是设计者又是参与者, 是调控者又是评价者, 在多种角色中互换得是那么自然。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 当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 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吴老师能准确地找到节点,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巧妙的启发, 使辩论有序地展开。吴老师在辩论前的巧妙预设, 在辩论中的有效指导, 在辩论后的适时评价, 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还让学生在辩论中养成了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数学精神, 学会理智地自我否定错误, 真诚地接纳、听取他人的意见。

三、引发儿童在冲突中提升

听吴老师的课, 不仅是学生, 就是其他旁观者, 也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悬念所吸引, 不自觉地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之中。制造冲突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 课堂上, 学生时而紧缩双眉, 沉默不语, 时而各抒己见, 热烈争论, 完全沉浸在吴老师所创设的“美丽的陷阱”之中。学生眼里的吴老师就像魔术师, 能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 他们希望数学课时间长一点, 再长一点……而在吴老师的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 学生的差异、精彩甚至学生的错误等, 吴老师都能及时捕捉其有价值的信息, 适时地制造冲突, 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使学生在欣赏、接纳、认同他人的过程中反思自我, 提升自我。

如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两步实际问题”时, 出示了这样一个画面:图上有3个跷跷板, 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7个小朋友。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吴老师在引导学生说完图意后, 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生1:我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来理解。列式是12+7=19 (图1) 。

生2:我是这样想的, 3个4是12, 再加上7个同学, 一共是19人 (图2) 。

生3: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列式和生2的一样 (图3) 。

师:第一位同学直接用12加7, 后两位同学用4×3来代替, 这是为什么?4×3表示什么意思?

生:4×3表示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小朋友, 求3个跷跷板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12在题目中没有, 我们就得用4×3求出来, 再进行计算。

师:虽然这三位同学的呈现方式不一样, 但都能解决问题。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4:我列的算式是4×4+3=19 (人) (图4) 。

师:明明是3个4, 你列的算式怎么是4×4, 多出来的4怎么来的?

生:我从7里拿出一个4, 就是4个4, 再加上剩下的3。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

生:非常简单。

师:他从7里勇敢地拿出了一个4, 凑成了4个4, 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生5:我的算式是5×4-1=19 (人) , 我把小朋友4个4个的分成一组, 假设还有一个人, 就是5个4, 再把假设的那个人减去, 就是19人 (图5) 。

师:他用了一个什么词?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 就是假如的意思。

师:本来是3个4, 从7里拿出一个4凑成4个4, 他又与众不同地假设了1个小朋友, 又增加了1个4, 变成了5个4。他的方法好在哪儿?

生:本来不存在, 为了好算, 把不存在的添上去, 最后再去掉, 这种方法特别有创造性。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刚刚大家提出来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吴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走上了前台, 自己退到了幕后。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 让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自主生成一片精彩。吴老师在提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答以后, 让学生再次观察画面, 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写出来。由于给了学生一些方法的提示, 使学生的思维在聚合中开放, 由此生成了不同思维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多种方法。在方法生成之后, 吴老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交流, 使学生在差异中共享。首先拿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答案:12+7, 然后追问12是什么?问而不答, 接着出示第二种方法:4×3+7, 在追问中理解12的由来, 在追问中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所引出的不同的策略, 及因此出现的不同结果。吴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扩大, 成为大家共享的精彩, 突出了解答两步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整个过程共展示了5种有着不同思维层次的方法, 使学生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激活思维, 突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突出运算顺序, 突出解题策略的多样, 突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导向作用。

灵动的课堂智慧的碰撞 篇9

在观摩信息技术教学时, 我们经常发现某一堂课从教学导入到新课学习, 再到课堂小结, 流程清晰甚至完美, 但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预设的各个教学环节, 会有意无意地掩盖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错误及不良行为, 甚至无情地扼杀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而又隐藏着教学价值的新问题。[1]

针对上述教学现象, 叶澜教授曾精辟地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 而没有激情的行程。”[2]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劳动和经历, 它的目标虽是既定的, 但实现的过程与结果却充满了变数。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变数, 使得课堂教学有了迷人的魅力。[3]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 可问题在于, 当它出现时, 教师是否能够敏锐地觉察并加以捕捉, 并经由它引领学生去欣赏那“美丽的图景”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恰当地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 即灵活地处理“生成性资源”, 发掘其中的教育契机并加以利用, 将教学推向另外一种精彩。[4]

何为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围绕多元目标, 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的课堂教学中, 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5]学生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错误的回答以及意外出现的新教学条件与因素等都属于生成性资源。对信息技术课堂而言, 其环境 (包括由人、服务器、计算机、投影仪、网线等硬件构成的教学空间, 以及由功能各异的软件系统、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等构成的教学载体) 的复杂性和软件实践操作的多样性, 很容易让我们的教学产生很多新的因素或问题。比如, 机房突然停电、因特网连接突然中断、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电脑网线无故地被拔掉、键盘字母的位置被偷换、学生的一次误操作或别出心裁的回答等。这些即时出现的“意外”, 都有可能成为宝贵的、有教育价值的课堂生成性资源。那么, 教师如何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 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精彩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叙事研究案例:断网的意外辩论的精彩

案例描述:

一节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们正在利用网络搜索教师指定的主题图片, 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能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上获取符合需要的图片信息。不经意中, 我发现了两个不和谐的画面:A学生在看不健康的图片, B学生在“4399”网站上玩小游戏。

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徘徊之际, 刺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老师, 我打不开网站了;老师, 网页图片显示的是×。”紧接着, 教室里“炸开了锅”, 因为——网络不通了。

对我来说,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首先得解决断网的问题。因为如果网络不通, 学生们根本无法完成作业。在学生们嘈杂的抱怨声中, 我迅速地找到了断网的原因。“教室角落里交换机的电源坏了, 只能断网。”我无奈地向学生宣布。

教室里更加热闹了, 潜意识告诉我, 必须马上改变教学内容, 否则, 不仅原来的教学进程终止了, 而且这可怕的“轰动”很有可能会引来教室对面的校领导。教什么呢?我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我一字一句严肃地对学生们说:“断网之前, 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同学在看不健康的图片, 还有一位同学在玩小游戏, 他们根本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作业。现在网络断了, 那两位同学不能为所欲为了, 真好;但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了, 很遗憾!网络究竟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现在, 请大家围绕‘网络的利与弊’这一主题展开辩论。”

生1:“我认为网络好处多多, 我们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看新闻或电影 (视) 等。”

生2:“我认为网络有很多色情的东西,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网站上都有‘黄色’图片, 并且我们很容易被吸引去浏览, 我想这是网络最大的坏处吧!”

当生2陈述完自己的观点时, 我特意问:“同学们赞成生2的看法吗?赞成的请盯着我!”在我的预料之中, 全班学生都“狠狠地”盯着我, 唯有A学生的眼神里带着“心虚”与“羞愧”。我也“狠狠地”盯着A学生说:“嗯, 看‘眼神’, 同学们都同意生2的观点, 希望大家认清网络色情的毒害, 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站, 不浏览‘黄色’图片, 请同学们继续发表‘网络利与弊’的见解。”

接着, 学生们陆续陈述了网络搜索 (百度) 、网上学习、网上购物 (淘宝) 、网络交流 (QQ) 、网络陷阱等的利与弊。

生N:“我认为网络游戏对我们初中生来说不一定是个好东西, 因为大家很容易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 我就看到过《初中生通宵上网玩游戏而猝死》的报道。”

“嗯, 生N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初中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我也很认同地说“其实, 游戏是个假时空, 现实虚拟有不同, 上网游戏要节制, 过度沉溺可不行。”“非常感谢同学们对‘网络利与弊’所进行的精彩辩论!总结大家的观点: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是先进的, 也是有危害的。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却充满着陷阱和诱惑。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绿色上网, 健康成长。”

课后, B学生竟然写了一首关于“网络利与弊”的“打油诗”送给我, 似乎是在回馈我课堂上送给他的那首“游戏诗”。B学生的诗是这样的:“网络用好是个宝, 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 学习知识不可少。网上并非全都好, 乌七八糟也不少。不良信息绝不看, 一旦陷入不得了。”看完这首诗, 我心里暖暖的……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没有办法而为之”的课。我不得已把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教学碎片结合在了一起, 教学的结果却让我感受到了思维的兴奋甚至是智慧的力量。事实上, 断网才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网络的利与弊。他们的精辟论述和打油诗的创作让我为之惊叹。不禁要问: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学生的错误行为真的那么可怕吗?有人说, “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贝”。其实, 就教学而言, 学生所犯的错误、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同样也是被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资源, 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并加以巧妙地运用, 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别样的精彩。关键看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 是否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是否相信学生的智慧。如果是, 我们的课堂教学即使出乎预设之外, 也会收获意外之果。

理性思考

1.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为什么很多教师不敢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把握“预设与生成”彼此对立而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是课前的设想和计划, 是静态的, 是创建有效课堂的基石。“生成是课中的生长与建构”, 是动态的, 是对预设的即兴创造。[6]从对立的角度看, 二者的教学目标或价值追求不一样:预设重视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标准性的目标, 生成则关注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化的目标。[7]从统一的角度看, 预设与生成相互依存, 预设是生成的起点, 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与拓展, 或调节与重建。在《“内存”的意外“百度”的精彩》案例 (1) 中, 笔者借助“计算机长响”这一生成性问题的解决过程, 既达成了学生“能用‘百度’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这一隐性目标, 又实现了预设的“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造”这一显性目标。“二元对立目标”的实现充分体现了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中有生成, 生成中有预设。在本案例中, 预设情境下生成的“不和谐画面”与突发事件造成的“原有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一对矛盾体, 迫使笔者对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构。学生的辩论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新教学目标与体验 (网络德育与情感) 的达成, 无形中又与预设的能力目标“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形成和谐互补的关系:预设促进生成, 生成弥补预设。

2.教案, 是在课后才真正完成的事

为什么很多教师没有办法平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是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任务”与“课堂生成问题”孰重孰轻的认识上存在困惑。笔者认为, 教师应注重课堂生成, 兼顾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8]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这门没有太大考试压力、教学内容相对独立而逻辑关联性不是很强的学科来说, “教师的教学效能应主要体现在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上,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是否完美地完成预设的教案上”[9]。从这一点上说, “课堂生成性问题”就显得格外有意义。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差错”, 但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关键看教师能否变废为宝, 将错误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自身的教学内容之中, 使其更“原生态”、更丰实。对突发性问题的解决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关键看教师能否迅速地判断问题的价值大小, 然后果断地予以处理。教师们常常掩盖错误或扼杀突发性问题, 可以作以下两个方面的解释:其一, 错误或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们怕解决不了, 失面子。其二, 错误或问题超出了预定的教学设计, 教师们怕影响教学流程, 无法完成教学任务。[10]由此可见, 预设的教案不仅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维, 还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大量生成性资源的浪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应该适时跳出预案的圈囿, 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11]其实, 教案, 是在课后才真正完成的事!

教学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12]其实, 教师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善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主要源于他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和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1.弹性化的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某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可以变化且有所侧重的。因为, 在常态教学中, 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目标是很难吻合的。笔者认为, 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 教学设计不应该过于僵化, 而应趋于弹性化, 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基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理念, 为教学内容的生成与重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思路的调整与改换等留有余地[13]。富有弹性的预设往往会促进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内存”的意外“百度”的精彩》案例 (1) 中, “我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百度寻找生成性问题的答案”, “将学生找到的答案做切实的验证并适时地展示预设的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行为其实反映了笔者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教学思路的调整。

2.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有“弹性化教学设计”理念的支撑, 面对丰富的、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 他将会有一种自发的力量, 机智而灵活地调整或改变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教学手段。一方面, 它要求教师依据事先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14];另一方面, 它又要求教师能根据实际的课堂状况及时地建构新的教学设计以实施教学。事实上,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采取智慧性的教学行动, 采取更符合课堂实际状态、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措施。[15]在本案例中, 笔者就是根据当时的教学情况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而采取了一种新的、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该教学方案的创生, 源自笔者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及时捕捉与积极利用, 它的精彩演绎得益于笔者灵动性的教学实施。

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美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应灵动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 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 将“原汁原味”的教学风景展现给我们的学生。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回归学生的生活!

摘要:“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可问题在于, 当“意外的通道”出现时, 教师能否敏锐地觉察, 并经由它引领学生去欣赏那“美丽的图景”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 运用叙事的方法对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过程再现式研究。笔者主张, 教师应注重课堂生成, 兼顾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的教学效能应主要体现在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上,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美地完成预设上。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和灵动的教学实施, 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 将“原汁原味”的教学风景展现给学生。

关键词:预设,生成,弹性化,灵动性,生成性资源

参考文献

李政淼.谨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条“歧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 (11) :80-81.

蒋砾.例谈有效利用课堂动态生成资源[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9) :90-92.

李政淼.“内存”的意外“百度”的精彩[J].教育科学研究, 2012 (6) :79-80.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50.

张晓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9:35, 53, 52.

激发情感智慧 构建灵动课堂 篇10

一、预设灵动的学习资源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性问题是资源,需要渲染和放大?哪些问题具有引发讨论的价值?怎样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时做出理性的判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机智地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得最多的是准确计算。计算就需要准确!这个意识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俨然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此时学习“估算”,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上课伊始,吴老师向学生询问:“同学们,有关估算的知识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接触过。关于估算,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估算呢?”

生:“估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生:“估算是什么人发明的?”

生:“估算有方法吗?如果有的话,能把它们分类吗?”

吴老师:“大家提了这么多、这么好的问题。还有一个同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吴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估一估?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精确计算啊?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

学生立刻回应:“遇到过!”

吴老师笑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

为什么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正好就是吴老师为本课学习预设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吴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她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俯下身来以学生的视角审视——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使用估算?——能够读懂学生的教师,才能预设到学生想要研究的真问题,而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

二、创设灵动的学习情境

读懂学生,不仅要读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还要体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已经对精确计算有了较深情感的学生,此时面对“估算”会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呢?

青青购物

吴老师创设了“青青购物”的情境,如果你是青青,在下面这几种情况下,什么时候使用估算呢?

①当青青想确认200元钱是不是够用时;

②当收银员将每种商品的价格输入收银机时;

③当青青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多数学生选择①,但有几位学生选择③。

吴老师马上追问:“假如你们买东西时花了168元,收银员估了估告诉你,就交200元吧,你交吗?”

几位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交!付钱时,花多少就得付多少,是精确计算。”

吴老师赞赏道:“对啊,当收银员告诉顾客要付多少钱时,一定是个很准确的数,而要确认带200元钱够不够时,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知道五种商品大约花了多少钱就可以了。同学们,是这样吗? ”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青青购物”多么亲切的场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此时以生活数学的模样出现在课堂上,正好解决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困惑点——为什么学习了计算还要学习估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可见吴老师正是依据学生的经验、知识基础和学生与估算的心理距离,为学生精心预设了这一灵动的学习情境。

又如“乘车”也是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吴老师让学生通过面对“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在应用中,将学到的估算方法内化。

大估好还是小估好?

提出问题:350位同学要外出参观, 有7辆车, 每辆车56个座位, 估一估, 够不够坐?

有的学生认为:“太够了!”

吴老师立即追问:“‘太够了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估的?”

学生回答道:“我是把56个座位看成50个,一共是350个。可实际上每辆车有56 个座位呢, 所以太够了。”还有的学生补充道:“我是‘大估的,把56 看成了60, 60×7=420, 所以够用。”还有的说:“我觉得可以把56 看成55,然后55 再乘以7。”

吴老师再次抓住学生的回答追问:“好!既然有这么多估算的方法,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 你们认为‘小估好一点, 还是‘大估好一点?”学生认为“小估”好。吴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不选择大估呢?”学生解释说:“本来每辆车只有56 个座位,你估成60 个了, 万一来的人多了,就有可能不够。”

吴老师立即抓住“万一”这个词,向其他学生提问:“这位同学说的‘万一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吗?”看似简单的提问,却逼近了问题的实质,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就是这个“太够了”和“万一”,让学生体会到要恰当选择和使用估算方法,“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师不能只是传授一种知识、表达一种形式,而应该重视数学核心的教学,让学生去经历一些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与修正中发展数学思考。

三、构建灵动的学习机遇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资源产生于学生思维与新知识发生碰撞的一瞬间。教师要把握住这意外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有效地加以反馈和利用,构建和谐灵动的学习机遇。

吴老师认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首先是一名组织者, 组织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研究问题;其次是一名合作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分享彼此的知识、智慧和思想;还要是一名指导者,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增长智慧。endprint

精算好还是估算好?

“估算”一课就要结束了,吴老师询问学生们的收获,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今天学了估算,使很多问题都变简单了。”有的说:“我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估算,而且用的时候还得特别恰当。”吴老师追问了:“你的‘恰当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该大估的时候就大估,该小估的时候就小估,要选择合理的方法。”

此时的吴老师没有忘记班上还有一个坚持“精算”的学生呢!“精”同学会有什么想法呢?“精”同学回答道:“估算有好处,但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估算,该精算的必须精算。”吴老师赞同道:“该‘精算必须精算,不需要准确计算时‘估一估就可以了,要学会选择和调整,经验需要慢慢地积累。”“精”同学得到吴老师的认可后,也不忘“认可”一下老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吴老师终于等到了期待的“花开”!由衷地称赞:“你真棒!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多么深刻的感悟啊!”

借助“精”同学的这一结论,全体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不其然的学习机遇中,生成的是方法,更是智慧。

四、激发灵动的学习智慧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缺乏了所谓的教育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的老师。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件,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激活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自主经历探究与体验,从而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形成方法、意识和思想,而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正灵动起来的课堂。

“凑调估”的诞生

走进吴正宪老师的“估算”一课,看看“凑调估”是怎样诞生的。

吴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曹冲称象》中六次称石头的数据: 328 、346、 307、 377、 398、 352(单位:千克),请学生估计大象有多重。

在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时,吴老师看着黑板上“300×7=2100”的估算结果,一边露出琢磨的神态,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是谁写的?人家明明是6个数,你怎么整出来7个数呢?”顺着话音,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的方法。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起手想来解释这种方法了。此时的吴老师已经把充满信任的目光投向了“创造者”,并以坚定的口吻说道:“还是请我们的创造者自己来说一说吧!”

再看“创造者”早就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神情,开始侃侃而谈了:“表面上看有6个数,但是我把每个数取走300后,又把剩余的部分凑在了一起,像28、46、77…‘凑着凑着差不多又是1个300。我想,7个300一定比6个300更接近准确值吧!”

欣赏、赞同的掌声自发地响起。

吴老师用红色粉笔在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方法边画了个大大的“☆”,这是对“与众不同”的奖赏,因为这种“与众不同”延伸出来就是“创造”和“创新”。

吴老师用假装疑惑,探寻学生的思维过程,再用诚恳的感叹“这整出来的第7个300真是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吴老师为什么能抓住这与众不同的“第7个300”,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背后的数学内涵呢?这正是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真正的研读。看似“随机”的“第7个300”其实是吴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资源,是“大估”“小估”“四舍五入估”等之后的必然“产物”。

吴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她让学生的真性得到保护,让学生的灵性得到释放,让学生的知性得到满足,让学生的人性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感受着吴老师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了席慕容的一首《生命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吴老师的课堂何尝不是一首生命的诗呢?所有置身于课堂中的人,共同经历了40分钟,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但是这些感受离不开吴老师的初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用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来返还属于学生的精彩世界。

上一篇:关于中日关系的下一篇:科技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