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灵动

2024-10-18

课堂灵动(共12篇)

课堂灵动 篇1

课堂细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 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 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示。它看似简约, 简约中却蕴含深刻;它看似平凡, 平凡中却埋藏深意。所以教师要有“运筹帷幄”之势来布局每一个教学环节, 规划每一个教学情节, 并用“匠心”“功力”“风采”“关怀”等来打磨教学细节, 从而引领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一、规划环节, 于无痕处见“匠心”

有效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 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 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目标指向性, 教学活动结束时均有目标达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构思时, 要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与细节, 避免教学中由于目标模糊不清或脱离实际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时, 进行了如下精彩设计。

学生通过做手势平行移动和在空中画圈运动复习旧知。接着, 教师出示下面的方格图 (如图1) , 图中有一个小红点, 要求学生将这个红点向上平移10厘米 (学生操作示意后, 教师在图中点出平移后的小红点) 。

而后, 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个小红点在刚才平移过程中行走的路线画出来, 最后得到一条线段 (如图2) 。接着, 教师要求学生再将这条线段向右平移20厘米, 并思考这条线段可能会移到了什么位置。事实上, 这条线段的平移就像一把刷子在往右“刷”, 从左到右在方格图上“刷”出了一个占8个格子的长方形 (如图3) 。

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也在这个方格图上来“刷”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最后, 教师利用学生的原生态作品, 让其观察比较, 得出刚才刷出的三个长方形的面, 面和面相比, 有的面大, 有的面小。在学生动手操作、亲历感悟后, 自然揭示面积的意义。

不难发现, 新课伊始, 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平移与旋转, 从一个点入手, 通过平移, 得到一条线, 再通过线的移动, 得到一个面, 从一点、牵一线、构一面。同时, 紧紧抓住“闪”“移”“刷”这三个动作细节来构思新课导入, 尤其是“刷”的动作细节, 给了学生一个面的“定格”。该情境设计以操作为载体, 从形象直观的点、线、面, 有序递进, 使面积的引入显得自然流畅。而且, 平实的课堂也凸显出了亮点和优势,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给人耳目清新之感, 于无痕处见教师规划课堂环节的“匠心”。

二、舒展情节, 于细微处见“功力”

在新课教学中, 教师若能捕捉细节, 抓住细节性的资源进行拓展舒展情节, 那么, 不但可以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也可以把握知识内核, 进行动态建构。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时, 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容积是11.76立方分米, 爸爸用它包装一个体积是7.2立方分米的长方体玻璃器皿, 能否装进去?

题目一出现, 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能装进!也有一些学生犹豫不决地说不一定能装下, 就在学生举棋不定时, 教师又出示了如下两道题:

题目1:一个包装盒, 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 宽20厘米, 容积为11.76立方分米, 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 能否装进去? (课本习题)

题目2:一个包装盒, 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 宽20厘米, 容积为11.76立方分米, 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23厘米的玻璃器皿, 能否装进去?为了便于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生:玻璃器皿1能装下。因为玻璃器皿1的体积是:25×16×18=7200 (立方厘米) =7.2立方分米。7.2立方分米<11.76立方分米。虽然玻璃器皿1的体积小于包装盒的容积, 但还不能确定一定能装进去, 我又计算包装盒的高:11.76立方分米=11760立方厘米, 11760÷ (28×20) =21 (厘米) , 18厘米<21厘米。玻璃器皿的高小于包装盒的高, 所以完全能装进。

生:玻璃器皿2就不能装进去。通过计算我发现包装盒的高是21厘米, 而玻璃器皿2的高是23厘米, 所以不能装进去。

按照教材的要求, 教学内容已算完成, 但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进一步对这道习题的价值进行了挖掘。

师出示题目3:一个包装盒, 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 宽20厘米, 容积为9.52立方分米, 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 能否装进去?

为了便于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生:装不下。我是这样想的, 先考虑它们的体积:25×16×18=7200 (立方厘米) =7.2立方分米。7.2立方分米<9.52立方分米。再考虑它们的长、宽、高:9.52立方分米=9520立方厘米, 9520÷ (28×20) =17 (厘米) , 17厘米<18厘米。玻璃器皿的高大于包装盒的高, 所以装不进去。

师:他说得有理有据, 你们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我不同意, 我认为能装得下。因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根据摆放的位置, 它的长、宽、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所以, 玻璃器皿的摆放位置发生变化, 那它的宽与高就会相互转换, 这样一来, 玻璃器皿的长、宽、高就会都小于包装盒的长、宽、高, 那么就能装下了。

生:我还发现了一个方法:把包装盒与玻璃器皿的长、宽、高分别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再一一对应比较, 如果包装盒的长、宽、高都比被装物体的长、宽、高的数据大, 就一定能装下, 否则就装不下。

一道看似平常的数学习题, 教师却没有拘泥于习题, 而是认真钻研教材, 在明确编者意图的基础上, 能够不断舒展细节, 大胆重组, 二度开发, 创造性地使用了习题, 使习题的价值得到了最好的发挥。特别是后一种方法的介入, 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充分演绎了课堂的精彩,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打开心结, 于细心处见“关怀”

教学最需的时机在哪里?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 在学生的学习结果初步形成时, 在学生满足于当前的解法时, 在学生还不会欣赏他人的方法时。倘若教师能认真面对学生的错误, 珍视错误资源, 并认真分析每一个错误细节, 打开学生的心结, 那么, 在引发学生“观念冲突”、促进学生“自我反省”的同时, 也在无形中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耐心与关怀。

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时, 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 列出了乘法算式:850×15。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讨论进行尝试练习。反馈时, 呈现了四种算法 (如下图) :

讲评时, 教师让学生先观察四个竖式, 比较一下, 觉得哪个是正确的。先和同桌交流。接着, 针对全班学生共同认为错误的两种解法, 请板演同学先自己纠正, 不会的, 可以邀请一位好朋友上台讲解, 弄清楚了, 再做一遍。

最后, 集中讲评两种正确的解法。说说第三种和第四种哪种方法比较好。学生意见不一, 有的说0不参加运算好, 有的认为0参加运算好, 虽然列竖式时烦一点, 但最后不易忘记。

教师说两种方法都可以。接着, 出示书上的试一试:850×20。提出计算要求:谁做得又对又好?在学生独立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根据方法的不同指名学生板演。通过比较, 学生马上发现:乘数末尾有0时, 0不参加运算比较好, 只是竖式计算结束后, 一定要检查一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 在积里要添上几个0。

让学生自主探索, 寻找路径, 在比较中发现, 在尝试中明理, 充分体验探索、受阻、突破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抽象算法。教师的高明之处是能在总结环节上关注细节, 利用学生的作业资源, 抓住本质和关键, 适时进行引导, 打开学生心结, 使学生正确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和策略, 于细心处体现了教师的“关怀”。

四、放大细节, 于细小处见“风采”

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温度, 教师就必须将新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在新课的提升环节放大细节。同时, 教师要善于捕捉、顺应学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 定格、放大学生回答中的精彩, 进而由学生的一点闪光引发学生的全面闪光, 由一个学生的闪光引发全体学生的闪光。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 一位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首先出示一道题:五 (1) 班有24人, 平均每人植树2棵;五 (2) 班有26人, 平均每人植树3棵, 问五 (1) 、五 (2) 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面对这一问题, 学生主要有两种解法: (1) (24×2+26×3) ÷ (24+26) ; (2) (2+3) ÷2。比较这两种方法, 当然第一种方法是对的, 但是第二种方法也有合理的成分, 学生在这里运用的主要是移多补少的策略。下面是一位教师在看到学生的方法合理成分后的尝试。

“2表示什么?”“2表示五 (1) 班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换句话说五 (1) 班每个同学植树的棵数都可以写成2。那么3呢?”“3表示五 (2) 班每个同学植树的棵数, 3也可以看作五 (2) 班26个同学每个人都植了3棵树。”这样, 就自然得到如下表格。

“同学们, 现在五 (1) 班和五 (2) 班同学一个对着一个, 一个帮助一个, 同学们帮帮看, 有什么发现?”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 一帮一, 结果发现问题来了:五 (1) 班有24个同学, 而五 (2) 却有26个同学。那么, 怎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植树的棵数都变得一样多呢?

“把25号同学、26号同学多的再拿出来平均分给所有同学, 也就是 (3-2.5) ×2÷50, 这时每个人平均分得[2.5+ (3-2.5) ×2÷50]棵树。”

“老师, 这样太麻烦了, 不如把所有植树的棵数都加起来, 然后除以总人数。”

“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 (2+3) ÷2计算呢?”

由于有上面表格的直观演示, 学生很容易发现:当两部分人数一样多时, 平均数加起来除以平均数的份数是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策略。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教师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能在学生不合理的回答中敏锐捕捉到其中的合理成分, 并顺应、放大这部分内容, 这样不仅使全班同学同该生一道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 更重要的是, 引申合理成分、寻找闪光点的做法是让全体学生感受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走向成功的信心。

关注课堂细节, 彰显的是课堂研究取向的变化, 它带来的必然是学生更为深入、实际的思考。教师只有不断积淀自己的教育素养, 才能够在课堂的寻常处, 敏锐地发现教育的契机, 进而酝酿出课堂上的精彩。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滨海校区312073)

课堂灵动 篇2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21世纪初新课改的理念下政治教学就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依据教学大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进行诸如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灵动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但是在近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是感觉到学生中一直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下课时谈起神六上天、天宫一号对接,“小悦悦事件”等大家都关注的话题时,可以滔滔不绝。但一到课堂,很多学生却三缄其口,不会说话了。有时课堂上由具体生活事例印发了讨论,有的学生不是天马行空乱表达一通;就是空话、套话一堆,有的想好好说但难用课本知识表达,喜欢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和评论,致使课堂上又是教师唱主角,一个人挑大梁,结果课堂上死气沉沉。

是哪里出了问题?虽然我校是一所本地闻名的省重点高中,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学中也还是多注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忽视了作为学生主体的学生在其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笔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我们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怎样才能解决政治课的尴尬现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叶圣陶老先生说:“让政治课堂活动起来”。灵动的政治课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快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怎样让政治课堂灵动起来呢?

学习是一次积累知识、成长思维的漫漫征程,相较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自主性地学习可以带来更加丰硕的成果。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学科都在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主控自己的学习,充分发扬自身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每一位学生其实都具有这样潜在的学习素质,自主学习模式正好给予了他们发挥的空间。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学就应该要融入自主学习模式,把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让渡给学生。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具体化的理论框架。就一定意义上说,它把握住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自主学习重视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发展水平教高、自我意识教强,个性比较完善,不喜欢记忆机械的内容,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辨证思维形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教学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学习外,其他都是次要的,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用学生的自律代替他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建构主义认为人处在一个试图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现实、解释现实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同,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也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要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

者,应当在教学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抛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只是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以上心理学的依据下,围绕我校的高中生学习动机比较稳定,以内部动机为主。他们会经常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根据反馈修正学习策略;能经常自己思考怎样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些因素,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就更有可能。

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师生双方的协力完成。教师应当要创建出宽松有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传授一定的自主学习策略、原则,向纵深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唯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持续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延伸并深化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下,高中政治自主学习必然能探索出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推动整个的教学工作。

所以要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主要应该从政治课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手。自主学习理论给了笔者很多启示,于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在原来教学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实践尝试,以期较大程度地高中政治自主学习的学习效率。

接下来笔者结合教与学的尝试,总结出了实践自主学习理论的以下几点经验,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结合实验操作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时政素材,锻炼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的学习素材能使政治理论扎根实际,能使政治课堂教学生动,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政治课教学内容中不乏实践性、操作性的素材,对这些素材,如果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笔者经常会用最新鲜的时事把学生带入新课,引发学习兴趣。这“最新鲜的时事”必须是当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如果过了几星期、几个月的事就变成“明日黄花”了,肯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别提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了。所以,能否及时获取时政信息对时政教学的成败具有关键意义。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是:将现有的教学空间有意识的向外延伸,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专题讲座、时事政治竞赛等等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和阵地,倡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时政内容及其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动手、动脑,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具有探究性的学习,以达到时政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另外,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参与的实惠调查法、方案设计论证法等也有助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有较打作用。

二、结合问题解决模式,引入时事内容,由难入简、变抽象为具体

最后,如何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笔者结合自己《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把时事政治融入到教学中的一些关键点:

1.关键点一:良好的课前导入。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的高涨,步入求知的亢奋状态。《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的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挖掘起来很有内容。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的时政环节就显的尤为重要。在这

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当时学生感兴趣的世博会中国馆内容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顺其自然地引出“文化创新”的课题,也能引导学生亲近我们的时代盛会,具有现实意义。

2.关键点二:生动的视频引导。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这一课里由“东方之冠的诞生”视频引入,从中国馆的外形建筑到它的内设亮点,以设问形式层层深入,顺其自然地得出“文化创新重要途径之一”。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又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入,找到了二者完美的契合点。

3.关键点三:激烈的热点讨论。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本土热点问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思考。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用身边时政话题切入,巧设练习,创设环境让学生亲身实践,学以致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取新闻。把学生身边所熟悉的地方的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国情和家乡情的教育。在讲到“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运用环节时,笔者首先讲述了本土佛山市的 “智慧佛山,文化先行”发展战略,以及禅城区提出的“传奇古镇,创意禅城”的时政背景,播放了关于学校附近“禅城汾宁路改造,老街坊期待重现昔日繁华”的视频新闻短片,提出练习问题:“我来设计汾宁古道”。因为就是身边古镇的翻新设计,同学们在讨论创意设计时七嘴八舌异常热烈。通过学生的讨论,深化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建设祖国和家乡的热情,实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目标。

灵动课堂 飞翔舞台 篇3

关键词: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倾注激情;精心的教学设计;正确的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64-1

一、灵动的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画中学、唱中学;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应给学生设计一定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孩子的好胜心强,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并树立必胜的信心。反之,如果一开始学英语学生就已经不感兴趣了,那就好象鸟儿还没有飞上蓝天就已经折断了翅膀一样,是很可悲的,只能“望空兴叹”了。兴趣不仅是学习动机的起因,是引起一切注意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我们课堂实效的试金石。因此笔者觉得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尽量从兴趣入手,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科学的课堂评价手段,使他们逐步建立学好的信心,力争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

二、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倾注激情、感染学生

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教学各环节中增加趣味性。例如:教学二年级英语Unit9 Merry Christmas 这一单元时,笔者特地选择在圣诞节这一天来上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能体验圣诞的气氛,首先对教室进行了布置,带来了圣诞树和装饰物,利用多媒体不断播放着外国人过圣诞的画面和音乐,并且自己穿上了圣诞老爷爷的服装来到了课堂,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笔者感受到了孩子们那朗朗的笑声、充沛的热情、活泼愉快的心境,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本堂课的内容。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成绩稳步上升,就得使你的课堂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引每个学生,使得他们流连难返,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三、灵动的课堂,需要有精心的教学设计

1.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而教学改革的听、说、读、写必须贯穿其中。经过这几个环节后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你的教学内容,他们要掌握的重点。

2.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在每一次上课中,笔者都会选择了学生喜欢的话题。例如:在“What do you like?”的引题过程中,选择了学生们喜欢的食物饮料,比如说拿快餐作为话题。学生们一提到自己喜爱的话题自然的就跟着笔者思路走了。笔者先介绍自己的爱好,再征求他们的意见,在笔者引导的示范中,慢慢进入了教学过程。然后从自己喜欢的到家人喜欢的,朋友喜欢的,甚至后来小动物们喜爱的,作为本课的一个拓展话题。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交际。我们的课堂教学并不应该是“我教你学”,而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 play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4.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

(1)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和蔼可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2)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3)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灵动的课堂,需要正确的评价

细节灵动课堂 篇4

一、细节预设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许多变革,如:把过去例题中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散,安排到试一试、练一练等环节中,练习题的层次清晰,题目之间具有很大的思维跳跃性与挑战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粗线条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就可以了,我们要学会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多“蹲”下来,并以学生的思维视角与思维方式关注教材与思考问题,细节设计必须体现教师在关键处、细微处的指导和点拨,以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当我们面对学生的差错时,我们才会有备而来、坦然处之。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把它围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围成正三角形,每边长多少米?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6×4÷3。此时有一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还有一种想法6+6÷3。

此时,学生们都“呆呆”地看着算式,脸上写满了疑惑。

师:先看看结果对吗?(学生们经过计算,发现结果也是8。)

生:你们能理解这个算式吗?

时间是智慧成长的土壤,半分钟后,学生们兴奋地举起了小手。

生:他是把正方形其中的三条边作为正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把另一条边平均分成三份,分别加在每一条边上。

师:多么好的想法啊!你们在运用一般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掌握了一种特殊方法,应感谢谁?(学生们不由地鼓起掌来)

细细地回味这一片段,心怀惊喜但又感缺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试想: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读懂学生的想法,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这种巧妙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没有纳入预案中,那顺畅的教学流程背后意味着什么?又流失了什么?当发现这条意外的“通道”时,我采取了适当“留白”,有效“放大”这一宝贵资源,引领学生思考,尽可能地让其他学生也分享这一独特的方法,实现了生生间的“智”源共享,同时又让这位富有创意的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与“另辟蹊径”的快乐。

二、细节捕获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得以交流与对话,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点。整个教学进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在教学取小数的近似值时,预案中的练习环节有这样一道题:把0.158精确到百分位。在教学中,我惊奇地发现有许多学生是这样做的:0.158≈0.20。坦白说,在备课时我压根儿没想到学生的思维会在这儿“搁浅”。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千分位。千分位是8,所以要向百分位进一,而百分位上是6———五入,所以再向十分位进一。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很多学生脸上流露着困惑)

师: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对哪一位而言的?

生:精确的那一位。

师:那其它位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进位?(学生思考一会儿)

生:满十进一。

师:现在,你们知道错在哪儿了吗?(“知道了”几位出错的学生平静地说道)

师:能具体说说错在哪里吗?

生: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千位上是8就要向百分位上进一。百分位上是6,不能向十分位进一。

师:错误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关键是我们要通过错误明白出错的原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差错,教师要及时捕获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亮点”、“误点”,这样才能使课堂更精彩,让细节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操作掌握了某个知识点,但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在操作活动中,会出现一些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细节行为,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这些细节,让他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那课堂会更精彩。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使其成为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三、细节反思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Posner)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细节决定成败。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细节进行自我反思。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地对课堂中产生的教学细节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细节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首先反思导入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反思提的问题该什么时候提,应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提,学生是否能理解;如果不理解,我们该如何引导,引导的语言是否具有调动性,能否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还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应想好对策,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要合理而紧凑,甚至连过渡的语句都应设计好。重难点的突破要巧妙而实用,不能靠课堂中的临时应对,因为只有预设精彩的细节,才有可能生成精彩的细节。(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打造教学细节 构筑灵动课堂 篇5

构筑灵动课堂

225241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中心小学 张晓慧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 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何为“教学细节”呢?“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辩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功力的一种表现。它看似平常,却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却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关注教学细节开始。

一、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文本是由细节构成的,把握细节就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文本又是靠细节支撑的,解读教材,其实就是通过文本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作为一种情境,“细节”是可以设计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或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往往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来设计某些细节而预约精彩生成。

1、切准文本脉搏处:

让我们到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全国首届诗意语文观摩会”上执教的《二泉映月》里去感受预设细节之精妙。课一开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以上词语居屏幕一侧,背景画面为:月光映照下的二泉)

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脉搏”。当然,也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共八个词,在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而读着读着,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而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动人的画。”

2、聚焦情感喷薄点: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纹丝不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细节:让学生挺直身子,坐在椅子上,屏住呼吸,一动也不能动。一秒钟,两秒钟,五秒钟„„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许多同学开始还很稀奇,渐渐的,叫累的同学越来越多,五分钟过去了,能坚持纹丝不动的人几乎没有。这时,老师说:“就这样,从天还没亮,到中午,到下午,到黄昏,甚至在烈火烧身时,邱少云就这样趴在地上,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请学生联系自己,想想邱少云说说感受。此时,无须教师再多言,学生谈得深刻,读得入情。这样一个特殊的情景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聚焦情感喷薄点,精心预设的一个教学细节。有了这样一个细节,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智慧。

二、关注细节,呵护精彩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与能力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课堂上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样的细节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那别样的思维,要用诚挚的热情、真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只有当这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彰显一个流动的“过程”,才能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才能达到预设与生成,师生平等对话的和谐统一。

1、关注课堂的人文气息

曾看到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练笔,要求写一封给母亲的信。学生快速地完成了习作,接着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信读给大家听。第一位同学上来深情地朗读着他写的文章,可以判断学生写的是真情实感。朗读不到一半,他自己却因激动不由自主地抽噎起来,下面的同学看到他这个样子都偷偷地笑起来,老师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就这样,男孩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头拧到了一边,用了半分钟调整了情绪,接着哽咽地坚持着把文章继续读完,之后大家都给了他掌声。乍一看,似乎很正常,可是我们认真关注这个课堂细节的话,便发现教师对这个细节的处理有欠妥当。人的情绪是不可控制的,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方面要照顾到学生个人的情绪,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下面的同学正确对待这位学生。他读不下去,我们能不能不让他读了,同时,调动其他同学说:“是啊,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母爱啊,他的文章让我们深深地沉浸在母子亲情之中,谁能帮助他把这篇文章读完?”既能把教学继续下去,又体现出教师对那位同学的人文关爱,更引导了同学们也来关爱、帮助那位同学。如此一来,这节课肯定是一堂成功的课。

因此,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并由此焕发生命活力,关注细节,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2、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无论是阅读也好,语言表达也好,都代表着学生个人的个性气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体验、体悟角度、评判标准,有差别地个性解读文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进行阅读的再创造,从而超越文本,生成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示。请看这个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啄木鸟和大树》时,有学生说:“大树拒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把啄木鸟赶跑了,这虽然不对,但啄木鸟也不应该到大树快枯死了,都不再去看望大树,应该再做做劝说工作。大树在病重时,也许会认识到自己不对,接受啄木鸟的治疗呢!”这个意见很有道理,教师便抓住这个可贵的教学契机说:“是啊,原来的故事中是有啄木鸟又一次上门劝说的,可是因为故事太长,没有编进去,现在我们来当小编辑,把这部分编进去,怎么样?”学生兴致勃勃地续编了啄木鸟二劝大树、三劝大树的故事。在这种动态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既遵循文本,又超越了文本,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若能谨慎地、智慧地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那“生命”就会不断地给课堂生成智慧,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课堂就将成为人间最美好的诗歌。

1、巧用“误点”:

有一位老师教学《赤壁之战》时,学生把“船帆”读成了“帆船”,于是教师便抓住了一个即时发生的教学契机──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出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使来„„

生: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老师,为什么兵士报告说“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 师:是呀,你们想想看!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我想“船帆”与“帆船”侧重点不同。“船帆”侧重于“帆”,“帆船”侧重于船。生:兵士看时一定是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船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船离得很近了。

生:可以这样设想:曹操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他向远处看,一定没看到什么,可见东吴的船还没有出现;忽然兵士来报,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度太快了。

生:老师,我接在他后面加上一句:可见东南风很急。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天时”──东南风。

生:老师,我想我绝不会把“船帆”读成“帆船”了。

生:我认为朗读这一自然段语速要快些。

师:很好。我们来体会一下,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形。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意外”出现时,教师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简单化处理,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敏锐地捕捉学生“误点”的价值,抓住教育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教学因意外的细节捕捉而精彩,因真实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段师生生命发展的“流程”。

2、点击“兴奋点”

一位老师在教学《五彩池》时,品读完第二小节,播放图片和录象让学生欣赏。

在一片惊叹声中,老师问学生:“假如你来到藏龙山,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了,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画一幅巨大的彩画,把鲜艳多彩的池水画下来;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五彩池;„„忽然,有一个学生说:“我最想做的就是脱下衣服,到五彩池里游泳。”教室里先是一阵哄堂大笑,接着,马上就是附和声声,学生一个个都兴奋极了,说自己也想去游泳。教师当时一怔,但很快就这样问到:面对这么绚丽多姿的景色,同学们产生了许多美好的愿望。好多愿望只要你去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可‘游泳’这个愿望,有可能实现吗?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再来发表意见,能或不能都要说明理由。

(学生认真看课文后,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

生:我认为不能,因为五彩池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底。生:那有大的呀,“面积不足1亩,水深不到3米”,我们小孩是可以游的。生:对,再说水来自同一溪流,又清又干净,在这样的水里游泳一定是一种享受。为什么不能游?

生:不能游。水是干净,但这么奇丽的自然风光,如果有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美景了吗?

生:我也认为不能游。课文第三小节写着“池底生着许多石笋”,那去游泳太危险了呀。(最后一位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第三小节,探究五彩池变幻色彩的原因。)

在今天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合作讨论的自由表达、多种活动的即时变化、探究问题的难以预测,都不一定让教师运用确定的知识和预设的程序去主宰课堂,而是经常会发生一些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偏差。这偏差往往会因为“偏”而成为全体学生的“兴奋点”,点化引导得好就成为了难得的教学资源。

灵动课堂 活动先行 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17

数学知识灵活多变,数学课堂自然也应当是灵动跳跃的.相符的气氛特点,方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还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喜动特征,死板乏味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合他们的.教师也只有找到真正契合学生所需的课堂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成为学习效率提升的有力驱动.那么,初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呢?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发现,课堂活动一直是深受学生喜欢的.

一、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度开展课堂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建立在学生思维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活动难度过大或是活动内容过于拔高,都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课堂活动的设计提供第一手资料.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容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让三角形动起来”的探究活动.先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背景描述: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P和点Q分别从点A和点C出发,以相同速度做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射线AB运动,点Q沿BC延长线运动.若PQ与直线AC相交于点D,作PE⊥AC于点E,则当P、Q两点运动时,线段DE的长度

是否会改变?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先将文字转化为图形,再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求解.加入了运用元素后,问题难度虽有提升,但始终没有脱离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范围,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可以胜任的.这一过程中学生顺利作出图形(如图)并得出结论,探究过程流畅.

二、准确把握知识特点,有效开展课堂活动

不同种类和章节的数学知识,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不同的知识所采取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自然也不同.就课堂活动设计来 说,不同知识内容的活动开展方式必然也是有所区别的.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内容时,我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动手画一画”的活动.先向每个学生提供如下一幅图形,其中显示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当中的位置形态(如下图).然后,让学生试着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并用点P(a,b)的坐标来表示其关于x轴对称点P1的坐标.另外,再作

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及点C2的坐标.最后,想办法通过画图找出由△A2B2C2变换为△A1B1C1的方法.轴对称本来就是以图形为主体的知识内容,对它的理解自然应当在图形的辅助下开始和深化.这一活动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效”的活动开展往往都是建立在“有区别”的活动设计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住每一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特点,才能设计出完全契合当前知识所需的课堂活动,学生才能在课堂活动的引领下将相应的知识内容掌握到位.

三、关注重点思维形式,创新开展课堂活动

很多教师表示,课堂活动开展得多了,设计思路也随之陷入了一个禁锢的圈子.受课堂这个环境所限,能够开展的活动方式十分有限.固定集中轮流进行课堂活动,学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参与热情也会随之而降低.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还是源于活动设计创新意识的缺乏.既然从知识内容本身寻求创新的余地不大,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思维形式尝试入手.

例如,在教学完菱形的基本内容后,我让学生完成一个开放性活动:每人给一张长12cm、宽5cm的矩形纸片,让学生想办法折出一个面积最大的菱形.这件事看似简单,但想要实现面积最大的目标,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思考判断.较多学生想到的是如下两种折纸方案,我就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折纸的面积进行比较,十分到位地训练了学生的开放思维.

互动白板灵动课堂 篇7

一、课堂因“互动”催生动力

一个班的学生可能有智力水平上的差异、知识结构上的高低, 而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也各不同。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 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 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全班学生的主动参与, 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特有的一些优势, 如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我在课前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 (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 保存到资源库中, 这样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的需求能随时使用。再比如,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优势。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自主进行操作, 不仅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 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学生就能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 课堂模式也不再是“你讲, 我听;你问, 我答”的单一形式了。

例如一位老师利用白板教学“认识厘米”的一个环节:测量课桌有多长?学生有的用手量, 有的用铅笔量, 还有的用其他物体测量……当然最后的测量结果不同, 这时学生想到要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尺。老师就引导学生利用白板大家一起来创造一把尺。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同桌合作一起观察说说自己的小尺。先出现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尺的形状, 学生合作得出尺上要标数字, 白板演示写出0、1、2…;再观察得出还要标上刻度, 马上白板显示刻度线;最后标上字母cm, 介绍厘米这个单位。

利用白板的“互动”,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尺的演变过程, 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使学生有了要学习的动力。课堂中的“互动”学习, 其核心是学生之间的协作。如果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协作、交流, 除了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补, 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建构, 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 从而使课堂因“互动”催生出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二、课堂因“互动”焕发活力

我们的课堂不能只停留于关注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更应该是师生共同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上运用电子白板的“互动”, 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 促使课堂教学中出现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产生生成资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 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 照亮了课堂,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衡量一节课的好坏不仅仅看教师是否有好的教学方法, 还要看课堂中有没有给学生创设更多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由于电子白板的交互优势, 课堂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并且落到实处, 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三、课堂因“互动”迸发创造力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观察、操作、分析、类比、归纳”等数学实验研究方法。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 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 从这个方面来看, 数学像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个方面, 在创造过程, 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从这个角度来看, 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 不能只给学生看到它是“已经组织好”的逻辑演绎系统, 还应该把反映数学创造过程的实验性一面展现出来。新的数学课程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 要求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利用交互白板平台就可以具体实现这一过程, 更加直观地给学生一种深刻的学科影响。例如在教学公式推导过程时, 利用白板演示演变过程, 就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

有效引导灵动课堂 篇8

一、去除花哨的架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有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满怀信心地进行数学学习。但有的教师总在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而“挖空心思”。而这些“情境”除了在“作秀”外,往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角”时,屏幕上播放了两个小孩在折千纸鹤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千纸鹤身上发现“角”。几分钟过去了,学生还是没有发现“角”。学生完全被这个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苍白的诱人折纸、剪纸“情境”紧紧地吸引了,而淹没了“角”的存在,从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和课堂实效。

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角”时,仅从简单的摆图形游戏引入“角”,其教学效果却相当的好。

师:请同学们把信封打开拿出小棒,你能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咱们学过的图形吗?(正方形)

师:拿走一根,剩下的小棒能摆一个什么图形呢?(三角形)

师:再从三角形里拿走一根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

这样的“情境创设”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这位教师巧妙地从认识的图形中引入“角”,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有利于“角”的知识网络的建构。

追求花哨的“情境”,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创设情境时,请别让“情境”成了课堂教学中美丽的累赘。

二、去除盲目的形式,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有的教师把“探究”当做医治百病的良方,课上盲目地安排有形无实的探究环节,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导致数学课堂步入了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花了许多时间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搞得学生一团雾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不是要学生去探究发现的。不要盲目地“探究”,该探究的才探究,探究活动才真实有效。

有位教师在教学“认识时、分”时,就组织了一场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

师:如果现在给你1分钟时间,你最想干什么?

生(纷纷回答):我想唱歌;我想写字;我想喝茶……

师:分小组活动,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背口诀、读课文、口算题、写生字等事情,请选择你最喜欢做的一件事。计时1分钟,开始!

师:汇报刚才1分钟里,你做了些什么?

……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和感知了“1分钟”有多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自己去发现并获得新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探究活动是刻骨铭心的。

探究活动就是要舍去盲目的“形式”,该出手时才能出手。

三、去除虚假的讨论,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在数学课堂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时机建立有效真实的合作方式。当遇到富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学生个体又无法解决时,就可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如,“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教学片段。

师:(课件展示动画“小动物们给大象伯伯祝贺生日”的热闹场面)你能统计出在1分钟内来祝贺生日的不同动物分别是多少吗?

师:请同学们做好准备。预备,开始!(教师点击鼠标,各种小动物蹦蹦跳跳,看得学生眼花缭乱)

学生纷纷举手:不行啊,一下子过来那么多动物,根本数不过来。

教师调慢了速度,学生还是数不过来。

师:是呀,很难统计。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实现统计目标呢?

生:老师,我们几个人一起统计!

师:好,就按你们的想法,小组合作统计,赶快分工吧。

学生又开始统计了……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碰壁”时,教师把握时机,及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出于学生的意愿,是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真实有效的。

四、去除苍白的给予,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一个真诚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就会机智地调整教学预案,敏锐地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放大。如,一位教师在教完“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位学生说:“老师,我觉得用(a+b)+c=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不科学,等号左边本来就先算a+b,根本不用加括号。”教师:“这是为了突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所以加了括号。”(全班学生默然无声)

该案例中学生燃起的思维火花,在教师“好心”的告诉中熄灭了,教学也因为教师的“给予”变得苍白乏力。在对待预设方案外的学生问题时,另一位教师却处理得非常巧妙。请看: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生1:a+b+c=a+(b+c)。

生2:可以写成a+b+c=a+(b+c)=b+(a+c),因为加法中,谁和谁先加,都一样。

师:哦,算式中还运用了什么定律?(加法交换律)

师:有交换又有结合,看来不能叫结合律了,咱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吧。

生3:那就叫加法任意运算定律。

师:你们能用文字表述一下吗?

生4:三个数相加,把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

生5:我觉得也可以说:几个数相加,先把其中几个数相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和不变。

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加法的任意运算定律,是你们自己发现并总结的,我们是四(2)班,就叫“四(2)定律”吧。

这位教师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并没有感到束手无策,或是苍白的给予,而是把它当成了突破难点的有利契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时机。这样的生成真正关注了学生的思维,真是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

面对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要宽容地接纳,理智、机智、巧妙地运用生成,让学生的智慧在动态生成中涌动、精彩无限。

灵用教材 灵动课堂 篇9

一、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教材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激活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有几只小鸟》这节课时,教材第一个活动是学生用“凑十”法计算“7+6=13”,即6分成3和3,7和3凑成10,10+3=13或7分成3和4,6和4凑成10,10+3=13。第二个活动是学生用摆小棒和用计数器的方法……我觉得教材这样安排不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年龄特征,于是我调整了教学内容,先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7+6,然后请学生用摆小棒和用计数器的方法解决问题,接着脱离小棒和计数器思考怎样计算“7+6”,并口头描述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先动手操作,直观发现“7+6=13”,交流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调整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亲历“实物—符号—文字”的数学化的过程,新知在学生头脑中水到渠成地生成,方法在学生探究中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二、灵活设计学习活动

《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在教学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学会新知,亲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探究过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三项学习活动。1.学生通过拼图认识“什么是组合图形?”。2.创设情境,出示小华家客厅的平面图,请学生思考:怎样算出小华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3.学生动手操作,把客厅的平面图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在黑板展示不同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比较简便的方法,如①分割法。客厅的平面图分成2个长方形或分成2个梯形。②添补法。客厅的平面图添补成一个长方形,再减去添补的正方形的面积。③割补法。先割成2个长方形,再拼成一个长方形……④学生选择一种比较简便的转化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再次引导学生交流哪种转化方法计算比较简单。⑤讨论:怎样计算组合的面积?转化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教学,通过设计灵活的学习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掌握了分割、添补、割补等转化的方法,并渗透优化转化的方法。在一次次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课堂成为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个性张扬的场所,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丰富的空间观念。

三、灵活使用教材插图

打造高效灵动的课堂 篇10

一、要做一个学习型、思考型的教师

我们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有人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就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假如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任何事不要说创新超越,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我们要多读一些专业理论期刊,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天天在变化的孩子们,我们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艺术、教材处理是否也该变一变?读专业理论期刊可以使你置身于专业教学科研的前沿,有机会接触、探讨和使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和过程),从而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启发自己的智慧。

二、选用适当的生活情景素材,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我认为,这三者之间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一堂课45分钟,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得又比较高,如,“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虚空之嫌。能力目标也是这样,如通过对某一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也有假大空的嫌疑。我觉得还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好、编好生活情景素材,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现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用好生活情景素材,必须恰当提出问题,必须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例如:在讲“辩证的否定”时,我们就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最初的电视机是小的黑白电视机,后来是大的黑白电视机、再后来是小彩电、大彩电,现在是液晶电视机、3D电视机这个过程是怎样演进的?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是“扬弃”,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我们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建立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素材之上,秉持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理念。教师只要走进生活,引领学生思考生活,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引入生活,引导学生提问探究

这就要求教师在适当选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共创生活情景,自然引出本课所需要探究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合作探究这些问题。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能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引入多种多样的生活材料后,可以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疑问时需要合理恰当,需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问得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和方向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恰当提出问题,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学生是完全可以自主得出结论的,我们不能低估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都要善于设计和提出鲜活而又深刻、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是只停留在思维的浅水区,而是逐步地引导他们在思维的深水区遨游。

四、优化教学手段,精心制作课件

现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学校的“白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施已基本普及。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使用。这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好图片、视频、音频、数据、资料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思想政治课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实现由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课件的制作,应坚持清晰、恰当、贴切不牵强的原则,注意条理性,既增强“预设”的严密性,又不画地为牢,关注课堂的“生成”。要防止“电灌”,重视课件的启发引导作用。例如,在讲“中国与联合国”怎么教时,教师可以选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的图片、视频、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及其活动的图片、视频,再辅之于恰当的问题,推动教学进程,从而避免枯燥乏味。

拨动心弦 灵动课堂 篇11

语文教育工作者林宣龙认为,“人类的进化发展是一种‘人为文之根,文为人之本的过程,即人创造了文化,传承了文化,丰富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引导了人,滋养了人,成就了人。人与文化是互生互动的”。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应该在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来体现,来落实,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训练之外。

一、感悟——与文本对话的基石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执教每一篇课文,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善于寻找切入点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意境,入境继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甚至能收到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

如:教学《可贵的沉默》,笔者指导学生领悟“沉默”的部分:“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我先让学生找出哪些词体现孩子们沉默了?(安静、依然很安静、沉静)再让学生走进当时的情境,指导朗读,读出安静,读出沉默。

“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教师指导:“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教室里静悄悄。该怎么读才能把这种沉默的静悄悄地感觉读出来?”(语速放慢,声音轻一些)

学生练读。“就这样沉默了足足一分钟。”一分钟有多长呢?我和学生一起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师:在这一分钟里你有什么感受?

生:好漫长,好压抑,好难受。

师:你现在理解沉默为什么可贵了吗?

生1: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生2:他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因为充分考虑到学生与文本间的情感体验非常相似,由此巧妙地将这一极其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步步深入,轻叩学生的心灵,引发真实的感受,使学生自然地想象到当时的场景,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懂得尊敬父母,关爱父母。

二、仿写——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写字、阅读、作文是一个系统。阅读具有吸收功能,为作文提供样式;作文具有表达功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和水平。读与写两者相辅相成,促进理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共同提高。

这方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先来看于老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一个写的训练:于老师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饱经风霜”一词。其他词语于老师都在讲课时处理了,惟独把“饱经风霜”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老师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记讲了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教师的眼里都充满了惊讶:“是呀,怎么忘了呢?”此时,于老师话锋一转,说:“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好吗?”这个教学环节看似随机应变,实则是于老师有意安排的。不到五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于老师指名读,在读写中,学生很自然地与文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激起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近年来,笔者学以致用,试着边学边教,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学了《桂花雨》之后,学生对作者那种浓浓的思乡情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此时让学生说说感悟,基本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总感觉语言上稍显单一。于是,笔者想到之前学生背诵过“阅读链接”中的《故乡》,这首诗歌非常适合仿写。如果能引导学生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自己此时心中的感悟,那是多美的事啊。果然,学生也很有仿写的兴趣,因为主题的相同,因为诗歌的形式容易模仿,也许还因为创作诗歌的新奇和兴奋。静静的教室里时间悄然流逝,学生的大作纷纷出炉,其中不乏佳作。一个个学生朗读后,阵阵掌声和“小诗人”的赞誉,更令他们兴奋不已。教学效果很不错,因为通过“写”的训练,让学生把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方法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实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交融。

巧创情境灵动课堂 篇12

一、立足学生实际,创设情境

1. 把握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同样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儿童,颜色、声音、动作有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有语文自身的魅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让他们从内心上体验成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推动下一步的学习。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施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这就是说教师创设情境应让学生处于“愤”、“诽”的状态。将其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设置问题情境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很容易或很难解决,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动机,失去了创设情境的意义。

【案例】《画杨桃》片段

(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先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两边还各有个小角,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发言,但是都没办法猜出。

师:你们为什么猜不出?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早茶的时候,茶桌上有茶壶没有?

生:有。

师:从上面往下看就是这样子是不是呀?你刚才问我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东西就有不同的结论,这回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

师:刚才有同学问看到那个同学画的杨桃像五角星,同学们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

生发言。

师:嗯,你们把这一点弄懂了,很好。

师:请你再读读这篇文章。

点评:教师在教学中抓住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学目标产生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能较好地感悟语言规律和理解文章意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现场捕捉,创设情境

课堂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的主体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另一方面是物质因素,它包括由主体因素产生出来的课堂交际对象、交际时间、交际关系、交际氛围、交际过程等。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实施者,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善于发现、开掘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根据教学需要,适时捕捉课堂中的情境因素,创设情境,为更好的展开教学服务。

【案例】作文情景

师:打听两个人,很想和他交朋友,原因呢,老师呆会儿会说的。

师:告诉我他长什么模样,让我猜猜他是谁?但是不要暗示我。

生发言。

我要找了,笑起来眼睛眯起来的。生都大笑

师:你们在迷惑我呀,好了我还是请其他同学再说说看

……

师:现在大家挑选其中的一位同学写下来。

师:大家可以先写后画,也可以先画后先,最好做到“图文并茂”,等一下我们来展示一下,比比看,谁能做到“图文并茂”。

点评: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和学生文化的教学情境就显得极为重要。以上的案例教师都教师结合文本环节,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这样的情境又促进师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

三、精美导语,融入情境

优美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美感,生成一种积极的动力。教师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沐浴在情感的暖流中,激发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去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共鸣,把文本的魅力,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

【案例】《盘古开天地》教学片断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等一会儿看谁能看到,好吗?

准备好了吗?大家闭上眼睛,现在我们进入了时光隧道,(播放音乐)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发言。

点评:教师用深情地描述伴着悠悠的音乐声,将学生带入了盘古开天地那壮观的场面,使学生感受了盘古开天地那神奇的力量,为学习这篇文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上一篇:高管背景下一篇:生物活动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