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精选13篇)
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 篇1
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活受罪活受罪活受罪活受罪””””据了解,1997年前,杜郎口中学在全县23所初中中连续10年排名在后三名,考上高中的人数一直为个位数,而且主要靠复读生。看到农家子弟连个高中都考不上,当地群众对杜郎口中学非常不满,学校面临撤并。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说,他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教学成绩太差,二是学生辍学率太高。有一个班,初一时有70名学生,到初三中考前只剩下11人了,其中转学的只有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辍学回家了。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不愿意在学校“活受罪”。崔其升说,学生厌学是导致教学成绩不好、辍学率高的直接原因。1998年暑假过后,作为一校之长的崔其升开始进入课堂寻找学生厌学的症结,他发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独霸讲台,一节课滔滔不绝地讲下来,口干舌燥,非常卖力,但许多学生却昏昏欲睡,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罐装桶”,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激不起学习兴趣,每班有一半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一个初中毕业生,如果考不上高中,基本上就像是处于半文盲状态。一些学生家长告诉崔其升校长,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混了3年,痛苦了3年。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加减组合使课堂焕发生机没有讲台的教室,教师不讲课的课堂,学生或站、或坐、或不
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 篇2
一、让“友善用脑”走进数学课堂
首先, 通过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求新知识.其次, 在课堂中间让学生做一套友善用脑的健脑操, 使学生高度紧张的大脑神经得到放松, 让学生在后面学习又回到高效中来.每一节课结束前留下五分钟让学生画思维导图, 通过画图的方式总结课堂所学知识, 认知一节课的收获.最后, 进行一分钟冥想, 让学生在大脑放松的情况下, 通过教师的叙述,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迅速的回顾, 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从优化教学目标入手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由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 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导学生学习活动等三方面定向功能.因此优化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 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 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 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使学生的层次性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并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学生相互协调, 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展.
这就要求目标要具体、多样、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准确划分学生类型层次, 准确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效把握教学内容、不超纲.第二、注意教学目标陈述的准确性.不能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而混淆了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变化的区别, 真正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定向功能, 是“了解”的不能定成“理解”, “理解”的就不能定成“掌握”.第三、要保证教学目标定向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设计都要瞄准目标, 凡是要求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当堂完成, 并实施当堂检测, 保证大面积达标, 否则, 课堂教学将陷入随意性、盲目性.
三、从优化教学环节入手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要运用现代化教学理论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同时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 要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下, 独立完成任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1. 优化新知探求.
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 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教师在启发引导时, 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疑, 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 这儿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 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 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
(2) 整个新知的探求过程中, 要体现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 说不完整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或间相间互评.
(3)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4) 要创设愉快和谐, 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要讲究情感化和艺术化, 学生的积极情感主要是在教师情感的影响、诱导下产生的.为此教师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气氛, 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从而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 优化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要有趣味性、要多样化, 为巩固概念, 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 选编多变、多解题, 等等.同时, 练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口答、笔算、抢答、板演等多种形式激发练习的兴趣, 提高练习效率.
四、从优化教学方法入手
优化教学方法, 就是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方法是针对每一堂课而言的具体的特殊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 通过对某些基本模式的合理挑选, 恰当组合而构成的.
张奠宙教授以学生独立学的程度为标准, 提出五个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每一基本模式都有它的特点、适用范围.要优化教学方法必须研究考虑的问题是: (1)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适合采用什么模式? (2)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 适合采用什么模式?
教学内容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的类型、难度和抽象度一般说来概念性强或者比较陌生的课程, 可采用教师讲授的策略.
教学对象的特点, 主要指教学对象的活动方式和班级整体素质.活动方式可区分为接受教师影响为主, 直接感知为主, 还是自己活动为主.整体素质较高, 可较少采用活动模式, 整体素质较低, 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 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 形成教学方法还应考虑的是:要理顺两个“序”, 落实三个“点”.即教学内容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 要把两个"序“统一起来.三个点是: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 (知识点) 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问题, 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综合因素选用教学方法时, 一节课内也可以有多种教学方法, 不必囿于某一固定模式.
让小学英语课堂不再沉闷 篇3
关键词:沉闷;兴趣;艺术课堂;人格魅力
不知不觉我已从教6年了,虽然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教学成果也不够丰硕,但在这6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深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酸甜苦辣、教师的教学感言和学生的学习心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一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课堂上的听课效率。那么,教师应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让英语课堂氛围不会沉闷呢?
一、创设艺术的课堂教学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位不懂艺术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就一定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那这堂课的时效性就好不到哪去了。所以,教师要想尽各种办法,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
1.让幽默走进课堂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巧妙地运用幽默,把一些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可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因此,当我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分散、无心学习或听课效率不高时,我总喜欢和他们开开玩笑来调节一下气氛,如,当我讲解“eye”这一单词时,我会让学生把两个“e”想象成是眼睛,请大家睁大眼睛跟我读“eye eye眼睛眼睛”的幽默词句。学生听完我这些讲解后原本萎靡的情绪一扫而空,迅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精力再次高度地集中起来,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下半节课的内容。
2.利用多手段的教学模式
学习英语是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整体过程,四个环节缺一不可。教师不但可以把英语课上为讲授课,还可以是听力课、朗诵课、口语课、活动课等,并且运用科学技术多制作课件,把学生带进令他们感到新鲜、好奇且刺激的新课堂,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3.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
小学生争强好胜,凡事都想争个输赢,喜欢别人肯定他们、夸奖他们,正是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每堂课上我都会设置一个班级各小组的竞赛得分区,我会综合各小组在课堂上表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等情况量分。也许分数在我们教师眼里不算什么,但学生可不这样认为,他们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为了争小组第一名,他们会激烈争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手都会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没看见。
4.以鼓励为主,进行因材施教,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线的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有了浓厚的兴趣,做事就会事半功倍,英语课堂上更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课堂上的表现,试想一下,若一节课下来他们没有任何收获,教师提问的问题他们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哪能有兴趣可言!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尊严、价值、性格和道德品质中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教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给学生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力量,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具有魅力,才受学生的欢迎呢?
1.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苦练基本功,掌握好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原先的“一桶水”必须加水了,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平时要博览群书,注重多元化发展,不断充电,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以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都是欢迎Mr.Know的,一个没有才华的教师是走不进学生心灵的。
2.关注全班所有学生,热爱并尊重他们
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更要善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针对后进生和性格孤僻的学生,要更多交流,对他们多鼓励。若我们能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弟妹、子女,那我们就一定会急他们所急,苦他们所苦,师生间就会少一份隔阂、多一份和谐,课堂就会少一点沉闷、多一点活跃。
总之,上好农村小学英语课,让课堂不再沉闷,我们任重而道远。我愿不断努力、长期探索,找到更适合我们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方式方法,让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再感觉“难、烦、杂、乱”,而是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参考文献:
[1]孟四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04.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
数学课堂让学生做主 篇4
学校教育应多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的当代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其在创造中学会学习很是重要,数学课堂如果让学生做主,相信繁杂的数学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数学知识将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让学生做主”?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育而成了吗?对此,我作了一些摸索,在此与同行们作一些探讨。
一、乐于尊重和赞赏
在初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提示学生:如果你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请你敢于想象,大胆尝试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不论成败,成了是喜悦,败了则再来。因此,我注意在教学中对于课堂上所遇的数学难题不是教师先入为主首先给学生讲解,而是给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讨论、去发挥,对回答问题答错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提示,对于新颖的探究方式给予大大的赞赏。有了尊重,学生就有了自信。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且,一个精彩而有趣的开始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让数学课一开始就“动”起来。如在初一教学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体育课的排队列的情景,于是我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询问平时的体育课是怎样排队的,让台上的同学们按平时的站法排好了之后,向全班同学提出:为什么这样排?还有没有其它的排法?让学生思考、讨论,通过思考与讨论,能使学生们从身边的实例中感受两种不同的有序性;再拿出一个简单的二次三项式,让学生去寻找合适的排列方式,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在充分活动后找出了六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样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自己发现如何把多项式进行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再如初一的《有理数的计算》中,学生往往不注意在计算时要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负?还是姓正?”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幽默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其主动多思考、多观察、多讨论。观察是灵感的母亲,只有多动
脑多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这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的多,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同学们也觉得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非常形象,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赞许。有了赞赏,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激发和调动,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逐步让学生面对如何困难的问题都敢于或愿意去面对。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观察是灵感的母亲,只有多动脑多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欧几里得通过动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造了欧几里得几何;陈景润通过不断地思考登上了数学之巅。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注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超越自已。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是培养有行为能力、思想能力、创新能力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关注实践活动,从活动中掌握真知、培养情感、发展能力。比如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讲“两条直线平行”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相关的事例,有的同学说火车的铁轨、有的同学说教室的门框不相邻的两条边沿所在的两条直线、课桌不相邻的两条边沿所在的两条直线„„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例举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它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其实仔细分析这些生活中的事例都不满足两直线平行的真正含义,生活中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不存在的,这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当然,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本身的摹本,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对此在教学中是应该给学生交待清楚的。并告知学生:数学高于生活、概括生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的精妙和完美也在于它能把生活中理想的事物剖析透彻。从生活中引出数学,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将来还要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三、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 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探索动机,活跃课堂气氛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回答问题次之。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都非常重视“问题”的意义。如古代名家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需要拆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钝汉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没有什么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到
底的追究问题罢了。”所以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发现,可以说,是数学创新教育的前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认知过程的主体,应享有这种思维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比如,我在初一数学“线段”一课的教学中,在处理习题“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先多画几个图形,具体数一数,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去思考,去讨论,去总结出规律。对于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的结论,我也并不急于指出错的结论错在何处,而是引导他们回顾画图过程,分析其相关意义, 鼓励他们提出有关问题,然后讨论错的结论错在何处,最后再加以纠正。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探索动机,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精彩的反思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通过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例如:在学生学会一个内容、一个知识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数学象一杯美酒,是需要回味的。倡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反思,只有做到仔细品尝、反复推敲,才能体会数学中的精彩。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在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让课堂焕发学生的精彩 篇5
——9月28日赴包头语文课堂观摩有感 9月27、28日,我们去包头学习,亲耳聆听了窦桂梅老师的精讲课《皇帝的新装》。听过了才知道什么是名师,什么才是真正的精品课。
窦桂梅老师是清华附小的校长,她们学校所提倡的教学模式是“预学—共学——延学。”以预学、分享、提升、延伸展开教学。《皇帝的新装》就是这样设计的:
一、在预学阶段,给学生出示预学单学生自学。预学内容是:
1、初读《皇帝新装》我的收获_____(可以从主要内容、写作手法、人物、主题等方面思考)。
2、我的疑惑是:______鼓励学生质疑,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学习课文的时候师生共同解决。
二、出示共学单:我们选择(皇帝、大臣、百姓)研究,他们不敢承认事物本身的原因。要求:紧扣文本,提取信息。列出1、2、3„„并说明原因。
小组选择人物共学,共学后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解决预学单中没能解决的问题,重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接下来,让孩子猜猜,这样的结局是是悲剧还是喜剧,还是悲喜交加,窦老师提供了3段音乐,喜剧和悲剧,小组自主选择音乐,背景图标演示大典过程。学生小组合作排练,并上台展示,主课堂将语文、英语、音乐、美术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大语文观。
三、延学:出示安徒生名句,学了课文后,你心中还有困惑和问题吗?老臣说出真相,结果会怎样?骗子的命运会怎样?小孩长大后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吗?引导学生思考,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继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交流。
还课堂给学生,还主体给学生。这就是窦桂梅老师精心设计的真正目的。整节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她的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学生的精彩!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也是我们现有问题的百病之源,怎样消除现有弊端,减负增效是根本。该从哪里改?还是课堂!要实现课堂的有效和高效,就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如何使学生真正做到有兴趣、可选择、重实效、轻负担,获得最多的知识,取得更多的进步,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深思的。
浅谈如何改善职校课堂沉闷的现状 篇6
要解决一个问题, 首先要了解问题, 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 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那么课堂气氛沉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我观察了许多课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以下几点浅薄之见, 如有不当之处, 还请各位专家前辈批评指正。
一、备课不充分, 课堂无气氛
曾经听一同行谈过他听到的一节专业课。教师在上课时语速很慢, 甚至有些拖沓, 听得人昏昏欲睡。在讲到定义时, 教师让学生在书上找, 找了几分钟后让他们把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然后画下来。举的例子也是书上现成的, 把原本就有的解释再讲一遍。最后的练习也都是书上原封不动的。整节课下来, 学生昏昏沉沉, 只有几个“优秀”学生配合着教师慢慢走。上这样的课, 有几个人能提起神来呢?如果每次都这样上, 那该门课与催眠课相差不远了。我不是要批评什么, 我只是觉得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教师备课不够充分, 没有较好地备教材、备学生。
教材是用来辅助教师教的, 不是教教材。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照本宣科还不如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讨论寻找答案有趣。至于如何有效备课, 教师都读过很多此类文章甚至参加过专门的培训, 这里我也说不出更精彩的道理来。只是觉得学以致用真得很重要, 每次学完以后我们都要试图取精华、找灵感来充实丰富自己的课堂设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指导顾问刘景忠说:“教师的学识素养, 决定了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师的思维品质, 决定了教师的备课质量;教师的备课质量, 又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 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以及人格魅力。
二、砖头抛不好, 引不出玉来
这里主要讲的是教师要善于提问、会有效提问。教师如果抛出的问题不精彩, 就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那这堂课也就基本无生气可言了。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回忆, 也许会发现自己或身边的同事有时上课不也问过无效的问题, 问题提出来后, 台下一片寂然, 很尴尬的教学场面, 最后只得教师自圆其说, 草草收场。
那么如何有效提问呢?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观点“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 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 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有效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 从而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操之过急, 学生跟不上
在听课时, 经常会发现教师教学设计的闪光点, 比如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前往往会先复习旧知识, 在复习旧知识时会有几个提问。这个时候如果教师问:“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对××怎么定义的吗?”若见台下无人举手, 无人吭声, 有的教师往往会急于把自己把答案和盘托出。其实, 真的有必要这么着急吗?这样的问题班上肯定有学生可以回答出来。那为什么没有动静呢?也许有的学生比较腼腆, 不习惯主动回答问题, 等着教师点名呢;也许有的学生没有想周全, 还想再思考一会, 何不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又或者回答不全面又如何?教师可以慢慢引导学生给出漂亮的答案。刘景忠顾问说过:“无论是教育, 还是教学, 都不可追求‘立竿见影’。在教育教学中,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等待。等待学生的思考, 等待学生的顿悟, 等待学生的自我教育。等待的过程不是被动的, 不是无所事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 细心揣摩, 主动发现, 适时点拨。”
当然, 课堂的沉闷不排除其他的因素, 比如说学生性格内向, 喜好沉静, 又或者课题相对深奥艰涩难懂等可能会造成课堂气氛相对不活跃, 或者有的学生和家长对中职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上职校就是学技能的, 文化理论课都是浮云。要想改变这些有碍于活跃课堂的因素, 不是不可能, 只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与恒心, 也需要学校制定实施更多合理的考核督导机制以及做好家庭和社会对职校教育的支持工作。
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孩子的独生化,孩子家庭地位的顶尖化,学校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教师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尤其课堂教学。目前课堂上,特别是语文课堂老师提问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生每节课点起来回答,学生没意见,而有些中等生想答可又怕答错。由此可见,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不是学生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提问技巧。这就是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敲,轻轻点拨;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敲大锤,重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答问的信心,当然这些都是理论,具体的提问方法:
1 低起点
教师的提问必须立足于中下学生。无论哪个班总存在相对的中下学生,如果那20%的中下学生在课堂上长时间思索不到教师提问的答案或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必定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成绩。以上几个提问看似简单,却十分地重要。首先,它是为中下学生而设置的,通过中下学生的回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其次,这几个问题也需要有一个搜寻与思考答案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结果。最后,通过读有关爬山虎句子,也是学生朗读课文能力的一种抽样检测。
2 逐深入
教师的提问必须启发于大多数的学生。毕竟班级中60%的学生都处于相等的学习水平,所以老师的提问应该由关注中下学生转变到照顾大多数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语文学习的思维。这几个提问是以上答案的延伸,它对问题的答案更需要有一个复习旧知、概括语言的过程。第一、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简介已经在本册教材第六課讲到了,现在老师再次提问,学生就必须学会静下心来回忆与思考;第二,对于用一句话来评价叶圣陶先生、用一句话来说说我,这都需要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尤其是引导学生说出诸如“赫赫有名”与“不起眼”这样的一组反义词,当然我这样的对比设计主要是为了后面更好地引出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3 高要求
教师的提问必须深入于优秀学生。一个班级总有20%的学生表现出活跃的语文思维,所以要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应该提出一些值得深究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道:“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这个问题的设计需要学生高度的语文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思维的品质是很重要的。
4 再回落
心情沉闷的说说 篇8
2. 有些伤口,无论过多久,依然一碰就痛;有些人,不管过多久,也还是一想起就疼。
3. 你没资格对我吹毛求疵背后乱嚼舌根就算我有多差多烂我没吃过你家一口饭
4. 别和我谈恋爱,虚伪。有本事咱俩结婚。
5. 我瞒下来的情绪有时候消化不来就变得冷漠刻薄迂回难相处
6. 每次照镜子的时候。我都会练习笑。因为我要用微笑渲染那抹悲伤
7. 朋友不需要太多,只要一个能说说心里话的就好。
8. 我就是喜歡把期朢积攅的滿滿的,然后被失朢甩亓。
9. 每天只许抽出五分钟多愁善感㈠会儿就重新出发。
10. 如果你认为自己忘记一个人,那么你就不会笨到用“忘记”来提起她。
11. 我开始学会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的掠夺和馈赠
12. 足够重要的才配拥有最后的晚安和最早的早安。
13. 没有一种生命的轮回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隔夜的狂欢。
14. 我只是不想浪费这个年纪,所以我在努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篇9
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从我从教多年以来,我也逐渐明白评价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是看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若学生参与积极并且接受了老师所要教的内容,那么这节课就是成功的;若学生一节课都是昏昏沉沉,不愿参与课堂,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我的数学课堂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要带着微笑上课。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往往是互相影响的,我们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我们的课堂,我们就必须做到带着微笑上课。试想,若一个老师在一进课堂都“黑”着脸,那学生如何敢在老师不高兴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呢?故带着微笑上课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前提条件。
其次,老师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实施自主学习,让课堂活起来。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要重视向学生提问,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发展,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也就难以实现。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始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启发他们深入探究问题。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论文 篇10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近年来教学凸现的热门话题。传统的教学大多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容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也就根本不可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有效作为,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检验等,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换句话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把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地位落到了实处。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新课激趣是前提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新课导入起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意入主课堂,为充当主角做好心理准备。因此,新课的导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从“两抓”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深入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准能让学生兴奋的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确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正因为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课堂,促进了教学的流畅性、生动性和效率性。
二、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是关键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有专家建议这样划分一堂课的四十分钟:教师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其余的三十分钟完全交给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放手质疑。“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放手”并不是说撒手不管,教师应在此之前给出探究的“范围”.在学生充分自探之后,采取汇报成果的方式谈自己的所获和所疑。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快速反应,恰当处理,对于学生谈得不够深的问题要抓住契机主动出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学生个别性的问题,教师要经过整理制定出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做到以学定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的课堂内全力达到自己的制高点,取得成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问时要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判断,应重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要有益于发展创新能力就应该受到赏识和表扬。对于学生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答案教师也切忌大发雷霆恶语伤人。一个亲切的微笑,有时也能成为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加油站,并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入主课堂。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保障
要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持久地保持,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放手,在“引导”上下足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
要让学生养成上新课前自己预习的好习惯,先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前,学生要有明确的预习目的,要善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预习时,学生要先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尤其是文中的生字要反复多读几遍,注意看清字形,边读边理解字义;然后再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边做批注,做好预习笔记。当然,刚开始时,教师要先扶着学生走,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教给预习的方法,以后再慢慢放手,让学生在课前自觉进行预习,以至养成习惯。学生在课前有效地预习,是培养学生课堂自主阅读,探究合作能力的前提。
2.教给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
物理课堂怎样让学生“动”起来 篇11
2.课堂气氛要融洽,师生感情要和谐。
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教师要深入到 学生中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起来?
3.提问要因人而异
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基础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
4. 问题应有启发性
某些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问题的启发性不够。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一节时,教师演示完易拉罐被压瘪后,教师问到;“易拉罐为什么变瘪了?” 不如问“是什么把易拉罐压瘪的?”
5.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听教师讲、被动学”的习惯还蒂固根深,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想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要小看学生,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更有意义。
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园 篇12
——浅谈如何落实学生的合作交流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乐园 引导者 学习目标 合作交流
回想这些年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用于讲解,学生动手动脑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总目标决定了今天的教育必须积极倡导和构建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被许多教师所接受。如何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期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共同确立学习的目标
郝敬华老师曾指出:“对于课堂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师生共拟题目,避免繁琐地提问。”
【案例一】《谁的本领大》教学片段 A教学:
师:太阳和风第一次比了什么? 生:比谁能让小孩子脱下内衣。师:它们是怎样说的? 生:……
师:结果谁赢了,谁输了? 生:太阳赢了,风输了。
师:第二次它们又比了什么?怎样比的?结果又怎样? 生:…… B教学:
师:你认为谁的本领大?为什么?请大家分小组朗读交流。(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互相讨论)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一说。生代表1:我们认为……
确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即拟什么样的题目至关重要。首先,拟的题目要有趣味性。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先生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看来,师生共同拟制的这个题目,应该是学生乐于解决的,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其次,覆盖面要广。A教学中,老师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则机械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这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警察在审问犯人。老师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两个自然段,甚至可以是全篇课文。B教学中,只是一个问题便概括了全篇课文,学生在小组中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经过朗读、思考后,他们还可融入自己的见解、观点。总之,师生共同拟制的题目应该避免繁琐,要少而精,最好能用一个问题概括全文。最后,师生共同拟制的题目要围绕中心内容,要有思考的价值。
二、做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引导者的角色。美国一位教师在上《蚯蚓》一课时,先让学生代表从讲台上领回一条蚯蚓,然后分组进行观察试验。学生有的聚精会神地观察,有的积极地交流着观察结果,教师只是穿梭于学生中,偶尔“插”上几句话。整个课堂看起来虽然有些乱,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兴趣特浓,谁能说这节课上得不成功呢?我们教师有许多人唯恐学生做不好,不舍得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喜欢亲自动手,殊不知,过多地“树立榜样”会逐渐演变成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思考、尝试的机会。所以,教师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只当好“引导者”的角色。
当然,做好引导者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去看、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整个课堂中教师像是抽身而去,又无处不在。其次,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是否有充分的时空。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的教学案例: 【案例2】《问银行》教学片段
默读课文,思考:“我”向银行提出了几个问题?展开了怎样的想象? 教学设计A:
师:“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展开了哪些想象?小组开始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不到两分钟)
师:(喊1、2、3,叫学生坐端正)时间到!谁来说说,“我”提出了哪些问题?
生1: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儿和水草吗?
生2: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南来北往的客轮和伸着“大鼻子”的货船吗?
……
师:这几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教学设计B:
师:认真默读课文,分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生默读、交流,教师巡视加以指导,等学生充分讨论完毕以后)师:好,小组长组织一下,每位成员把自己得到的答案在小组中交流,选派一名代表回答。
(小组再次交流,确定最佳答案)师:哪一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意见? 小组代表1:我们认为……
我们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而在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应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空。像教学设计A中,教师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就让学生讨论问题,得出结论,显然是形式主义,只是别人感觉这节课安排了小组讨论的内容,但在老师的内心中并不指望学生讨论出什么,所以在汇报交流时,也只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我认为,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应该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时间。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我们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布道者向激励者转变。
三.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
要在课堂中顺利、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交代好合作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有序、有趣地合作、交流。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确定组长和组员。究竟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还是由老师安排?一种非常的“自由组合小组的调整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列出他们心中自由合作小组的名单,然后再从他们编的学习小组中,选出一个与老师选的其他两三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他们在讨论材料时能有更深远的见解,相互取长补短。其次,教师设计的程序,应该对学生交代得具体一些,不要过于笼统。
[案例3]《猴子种果树》
学完《猴子种果树》以后,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来演演这个故事。A教学:
师: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此时,有的学生自顾自地讲;有的学生一句话也不说,眼中透露出不解的目光;还有几个学生开始时兴趣很高,但很快就都不演了。)
老师这个合作交流的设想好是好,但是,由于交代得过于笼统,作为低年级学生,操作起来有些困难,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得不积极,也不够强烈。教师不应吝惜自己的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交代得应清楚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可将上述教学作些适当的调整。
B教学:
师: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好每个人担任的角色,如谁是“小猴”,谁是“小喜鹊”、“乌鸦”等等。每个人应背好自己的台词,演好每个动作。
这样一来,学生由于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很快投入到了表演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小观众”们加以评议、补充,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知道表演的步骤,从而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流;同时,示范性的表演也使学生在操作中就会学有榜样,在模仿的表演中合作交流,求得思维的创新。
究竟在一堂课中安排几次小组交流最佳呢?仔细想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又有何不好呢?当然,进行小组交流不能只是“走过场”,而应切切实实地抓好。同时,合作交流也不能仅限于课内,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调动学生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尘封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灵,放飞囚禁的情愫。让我们从营造气氛和形成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地“对话”、“交流”、“协作”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交流的乐园,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我的小学语文观》 张庆 2.《教海漫记》 于永正
3.《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东海教师进修学校,2002年)4.《连云港教育》(2005,第1—2期)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 篇13
丁 连 云
记得在我当老师之前,有位好朋友对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极深,她说:“当你第一次走上讲台时,记住,千万别对你的学生笑,否则,他们会在你的头上拉屎。” 当时我听了有点不太相信,但是我还是照做了,好像效果还不错,只是私底下听到学生们的议论说:“钟老师好凶啊!” 可是,“凶”只是让学生一时怕你,而想要学生尊重你,信任你,我想,作为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了。我的工作时间并不长,经验谈不上,下面就围绕着咱们今天的主题来谈谈我的感受吧。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的:
第一、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他们先喜欢你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拿我们现在的研讨会来说,如果上面的发言人演讲精彩,大家还会给点面子,反之,如果内容无聊透顶,大家现在一定在想:还不如回房去打麻将。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也是一门学问
1、学会公正。每个老师都有特别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我也有。我喜欢聪明可爱又听话的孩子,至于那些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孩子,说实话,我也恨不得他们立刻消失,但是话说回来,虽然不喜欢,但也不要表露得太明显,尽量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无形中要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大家的老师,我不愿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2、学会宽容。只要是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进步;宽容学生的任性和调皮„„但是说得容易做得难,有时一下到气头上,忍不住就会大骂一通,我也一样。但有时不防换换方法,我就遇过这样一个学生,是五(2)班的一位女同学,她几乎天天犯错,我也毫不客气地骂过她几次,突然有一次我心平气和地原谅了她,她受宠若惊,向我保证不再犯错,虽然后来她也在继续犯错,但每次在我知道前她都会主动向我认错,我想这也是一种进步吧!现在的孩子懂事更早了,更任性了,也就更难管了,但只要你是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信任你,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3、学会坦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作父母的心态,也是作老师的心态。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取得优良的成绩,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然而对于我们二中的孩子,由于家庭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比较糟糕,加上父母工作较忙,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他们与孩子的交流只是简单的几句:你怎么还不做作业?怎么还在看电视?学习怎么那么差?„„所以面对这么多半懂事又不懂事的孩子,如果你是在唠叨来唠叨去的话,往往要么没效果,一边耳朵进一边耳朵出,要么令学生听得厌烦,从而讨厌你。不如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想,甚至说得现实一点,我就直接对学生说:“你们现在学习就是为了解决以后的衣食住行。”当他们意识到,也许他们自己就会努力。
4、学会幽默。不少学生说特别喜欢听我讲话,因为我总是喜欢给他们讲很多事:有讲我的亲身经历、有讲故事、有讲国家大事、有讲笑话、有就事论事„„例如我在教有关于爬山的单词和句型时,我就穿插了我爬五指山的经历,在教有关于北京各个著名景点的单词时,我就穿插了我在游览这些景点时所见所闻,在讲这些事的过程中,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我还喜欢时不时开开学生的玩笑,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总是有笑声。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说:又怕我,又喜欢我。
5、学会交流。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但当你和学生打成一片时,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中有无对老师的过分接近。如果有,应马上进行处理,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凶,是他们的朋友,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
6、学会鼓励。人性的弱点中曾说: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的,学生也是如此。在课上,我尽量精讲多练,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机会。总之,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他的课才会被学生接受,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第二、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要学会控制课堂
那么如何控制好课堂?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会失去控制,为什么会“乱”呢?我们先来找找原因:
一是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将本学科内在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失去了兴趣,自然注意涣散,我行我素,干起了别的事——课堂自然也就“乱”了。二是教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老师只拼命抓学生的学习,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师生间的感情上的隔阂,甚至对立。有些学生就会故意制造一些“小麻烦”,故意气老师——“乱”就不可避免了。
三是学生本身的特点。思考积极、发言踊跃、敢于怀疑,是青少年的心理优势。然而这种心理优势有时候也会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思路漫无边际、脱离正题,说一些无关的话,或做一些无关的事等等——“乱”自然就产生了。不过这种“乱”也是正常的和必然的。青少年注意力的特点之一,就是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学生在每天八节课的每一个40分钟内,都保持高度的集中,也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乱”有时候其实是学生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放松”与“自我休息”。那么,我们如何控制并扭转“乱”的局面,达到由“乱”而“治”呢?还是那句话:对症下药!
首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要苦练“内功”。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但有时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备课。什么意思?不知各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一段时间课堂气氛很热烈,可一段时间却又死气沉沉,这时如果还是按部就班上课,根本就没什么效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利用半节课或一节课时间陪他们玩玩游戏、唱唱歌或做一些表演来调动一下情绪。心情好了,做事、学习自然就有精神了。
其次,教师要“爱”学生。严以为表、爱以为里、严慈互济、宽严有度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很多时候疾言呵斥只会适得其反,更容易造成对自身威信的挑战。举几个我实际操作的例子。情境1:一名学生在看窗外发呆。
应对:“对面的男生,看过来。黑板上的东西更精彩哦。情境2:一名学生眼光散乱,明显神游八极去了。应对:“这位同学,可不可以在走神之余顺便听听课啊。情境3:上午最后一节课,学生都想着回家吃饭。
应对:“同学们,让我们再坚持最后40分钟。然后去做我们最想做的事情。”
情境4:点到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底下一片哄笑。
应对:“看来我们每位同学都是一位名人。因为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声声的喝彩。”
当然,批评是必不可少的,要学会正确及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表扬不仅仅是对良好学习行为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不良学习行为的一种否定,一种提醒。我经常走下讲台,因为这样一方面便于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可以在较近的距离上用敲敲课桌、碰碰肩膀、低声叫出名字等办法进行提醒。如果总是“蛛守”讲台,不但会失去许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丧失对远离讲台的一部分学生的控制。这对维持课堂的纪律是很不利的 第三、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要上好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是指任课教师对所任班级中所授的第一节课,它的任务与一般课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上好第一堂课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
1、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首先,要注重仪表美,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亲的老师。新课教师一亮相,几十双眼睛就会从头到脚地注视着你。如果老师不修边幅,或穿奇装异服,或浓妆艳抹,都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讲台如舞台,但又不同于舞台,讲台上的教师注重的应是课堂的和谐,“和谐”是一种美,只有“和谐”才使人觉得舒服,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对服装或发型的注目,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破坏课堂的和谐。因此我在走进教室之前,会打扮得体、大方,适合自己,留给学生一个美的第一印象。其次,注重感情因素。在第一堂课中,应该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严”中包含“情”。我喜欢用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来感染学生,经常利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只有喜欢你,信任你,才会接受你。
2、利用“第一堂课”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由于我们学校生源较差,加上分尖子班和普通班,许多学生学习的信心不足。因此,第一堂课中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我就会跟我现在带的普通班的学生说我们二中去年中考高考取得的成绩,告诉他们去年我带的普通班中有好几个学生考上重点中学,还有一个同学考了满分70分。通过他们的成功例子,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我对他们说:“我作为英语老师,对大家是一视同仁的,我不想了解你们的昨天.我只想看到你们的今天和明天。现在,大家是在同一条跑线上。在我的脑子里是一样的,就像一张白纸,看谁经过了的努力,能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这样说,既表明了不歧视差生的态度,减少差生的戒心,又有鼓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高。
3、“第一节课”提出明确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除了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外,还应对学生提出一些必要的要求,如: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不允许做其他事情等等。告诉学生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如:必须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要求或规章的提出,对学生是一种压力,也有利于控制课堂纪律。
第四、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要认真备好每节课。
说到备课应该是每个老师的拿手好戏,怎么备,怎么上,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就不在这罗嗦了,只要你把课备得精彩,还怕学生不喜欢吗?
【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推荐阅读:
沉闷06-11
表达心情沉闷的句子09-12
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05-27
让学生享受音乐课堂06-24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09-17
让学生融入数学课堂09-17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07-06
课堂——让学生的兴趣发扬08-30
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10-06
课堂如何让学生动起来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