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2024-12-11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通用12篇)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篇1

课堂, 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宰?相信很多教师都口径统一:学生。是的, 在课改春风的几番洗礼下, 我们都懂得“分一半讲台给学生”。但扪心自问一下:在课堂中我真正做到了多少?为什么语文课堂上有那么多的学生始终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学习语文“味同嚼蜡”, 与语文课堂“渐行渐远”呢?……面对此番窘境, 我们是不是该静心思考些什么?

语文课堂理应情绵意长。课堂属于学生, 因为它始终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是学生走向成长的殿堂。尤其是我们的语文课堂, 它更应该是有温度、有张力、有情意的。富有情感性, 本身就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之一。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他在课堂中的目光应是柔和的, 语言应是委婉的, 情绪应是高昂的。入课堂则情满于课堂, 登讲台则意溢于讲台, 一颦一笑、一扬一举, 都应充盈诚挚的“真爱”, 富有教育的“真味”。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春风满面, 学生则眉开眼笑;教师笑语盈盈, 学生则莺歌燕舞;教师热情洋溢, 学生则激情似火……教师只有用热情去交融学生的思想, 用情感去触摸学生的心灵, 才能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涂抹上一层暖意融融的底色。而且长期受此浸润, 学生内心也必定会升腾起对母语深沉的挚爱和对语文学习的自觉追求。

语文课堂理应自由温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自由的舞者。但放眼现今的“语文家常课”, 繁文缛节太多, 循规蹈矩太盛;教师则优雅从容不足, 急躁冒进太盛。正如教育专家黄耀红博士在其《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中所言:“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近乎‘戴着镣铐跳舞’, 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 孩子们不是在阅读, 而是在做一门莫测高深的‘学问’。”所以课改时至今日, 我们仍应感到“责任在肩”。因为要真正做到“解放学生”, 我们还在路上。解放学生, 就是要回归儿童的天性, 激活儿童的思维,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最活跃、最能展示个性风采的天地;解放学生, 就是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有的放矢, 以学定教, 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感悟语文, 感悟人生。自由、感性、灵动、创造, 理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应有“姿态”, 语文课堂也理应成为展示学生生命活力, 指向人的幸福成长的一方沃土。

语文课堂理应本色纯净。语文是一门课程, 它必然有着自己的课程价值。2011 年版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反观当前课堂, 虽“精彩”不断演绎, 但“顽疾”依旧频现。很多课堂“花拳绣腿”有余, “本色语文”难觅。语文口号多了, 形式也更丰富了, 但语文课却越来越有陌生之感。也如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之感慨:“课上得越来越好看, 学生的收获却越来越少。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难得一见了, 语言积累和语言训练似乎成了点缀。”语文的真谛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能力, 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由地行走在儿童与语文之间。“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矢志不渝、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语文作为一门感性的母语学科, 更是如此。在这块萋萋芳草地里, 有心灵与心灵的共振, 有语言与精神的辉映, 有生活与梦想的升腾!如此, 学生必能享受其中, 走向成长!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篇2

“绿色”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

教学生用方形的手绢、丝巾做装饰,在课堂上举行“时装秀”,由此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让学生扮演公交车乘务员,向乘客讲解行车路线,从而复习有关方向的知识;让学生以课文《燕子》做播音稿,竞聘“校园广播员”,以此来感受课文内容……南关区西五小学自实施“绿色”教育,建构“绿色”课堂以来,学生们每天都能坐在这样新颖、轻松、有趣的课堂里度过他们快乐的学习时光。 “‘绿色’教育就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是为学生终生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学生就像绿色的禾苗,他们的成长需要无污染的土壤环境,需要健康的营养,更需要高素质的园丁充满真情的耕耘。”西五小学校长丁国君告诉记者,为了让学生享受到这种健康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学校对每名教师、每节课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他们要求教师要微笑面对每一名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任何学生,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课堂上,教师不坐着上课,不在上课时离开教室,并要创设激励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走进该校的一堂语文学科的拓展课“名人天地”,记者看到,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们正全神贯注地在自己的电脑前忙碌着,有的在浏览某个名人的事迹,有的在给自己喜欢的名人做“档案”。孩子们不仅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随时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合作。 该校的.数学教师姚娜对记者说,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以来,课堂就不像以前那样“安静”了。“由于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所以孩子们的思维变得特别活跃,教室里常会传出大家的笑声和学生们争论问题的声音。”姚老师说,在不知不觉中,师生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了孩子,老师成了他们小组的组员或合作者。这种亲近的关系、和谐的氛围会让学生特别期待上你的课。” 丁校长对记者说:“我们要让每一名老师意识到,课堂上最关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健康的学习、成长,让学生感到与老师在一起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

让学生享受愉快的语文课堂生活 篇3

案例一

——营造“在场”的生活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说说你的钓鱼经历。

(学生回忆交流钓鱼经历)

生:我喜欢钓鱼,只可惜上次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钓到一条。

师:没有钓到鱼,心里怎么样?

生:很难过。

师:那么,你以后还会去钓鱼吗?

生:我还会去钓鱼,下回争取钓一条大鱼。

师:虽然没有钓到鱼,但是你还是很喜欢钓鱼,是吗?(生回答是)

师:同学们,钓鱼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光我们喜欢钓鱼,古代的小朋友也喜欢钓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儿垂钓》。

【评析】

学习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认知活动,缺少学习者的情感、思维、认知参与的学习,是游离于外的客体学习,是被动学习,是无意义的学习。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要让学生有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在场”的感觉。上述教学是怎样营造“在场”的生活情景的呢?

第一是追求生活视野与文本视野的融合。教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钓鱼经历,目的就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追求学生的生活视野同文本视域的融合,为学生的走近和理解文本,准备一个潜在的经验,营造一个前提。

第二是追求学习生活与常态生活的交融。在上述师生对话中,生活化的语言为学生很好地模拟了一个生活场景,课堂教学演变成学生所认可的常态生活。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中学习知识,这样,知识才是伴随着其生命成长的,具有原生态的性质,有生命的质感。

案例二

——开掘丰富的生活意蕴

师:一个小孩子钓鱼是再平常不过了,作者为什么要去写他呢?再读读诗,说说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生:我觉得这个小孩子钓鱼非常积极。你看他头发乱蓬蓬的,说明连头发都没有梳理就出来钓鱼,是多么地急不可耐呀!

生: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他是偷偷出来钓鱼的,也许父母亲根本不知道,或者不让他出来钓鱼。

生:我觉得这个小孩子钓鱼很会选择地点。“侧坐莓苔”说明这个地方很阴凉,避免了阳光曝晒。

生:我还觉得这个小孩子懂不少钓鱼技巧。他隐藏在草丛中,就是不让鱼儿发现自己,也避免了外人打扰。

生:我还觉得这个小孩子既聪明又懂事。小孩子招手叫路人过来,然后轻轻告诉他,既避免了惊走鱼儿,又帮了路人的忙,很不简单。

【评析】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从“蓬头”体会出小孩子钓鱼的迫不及待;从“侧坐莓苔”体会到小孩子钓鱼的有模有样;从“草映身”体会到小孩子的韧性和决心;从“遥招手”体会到小孩子的聪明伶俐。如此有趣的小孩子,如此有意蕴的生活,不让学生体会感受,我们的教育还要追求什么呢?所以,我们必须厘清和定位教育的价值,也许我们可以从林崇德教授的话里得到一定的启发,学生学什么——“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生命是不可重复的,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了解生命和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要从课堂做起,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案例三

——创生审美的生活艺术

师:诗中的小孩子是那样的活泼可爱,老师愿意演那个路人,谁愿意来演这个小孩子?

(师生模拟演习“借问”“遥招手”的情景)

师:谁愿意做嘉宾,对刚才的表演你能点评一下吗?

生:我觉得路人问路时要有礼貌一些,因为“借问”是指有礼貌地问,而不是这样大声地叫喊。

生:我觉得小孩子演得还不错,钓鱼的姿势、神态都很专注,招手的动作也很像,如果小孩子能轻声地为路人指路就更好了。毕竟,招手叫路人过来就是为了给他指路。

师:说得多好呀!看样子,同学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我再演路人,同学们一起来演小孩子怎么样?

(教师和全体学生一起表演)

师:演得真好!多么机灵可爱的孩子呀!想一想,路人回家以后,肯定要将今天遇到的事情告诉家人,如果你是路人,你会怎样告诉家人呢?

生:今天,我遇上了一个小孩子太有趣了,他连头也没梳就来钓鱼,真可爱。

生:今天这个小孩子钓鱼还真像,选的地点好,长满莓苔的地方很阴凉,还用草遮掩身体,他肯定能钓到鱼的。

生:这个小孩子很聪明,向他问路,他招手叫我过去轻轻地告诉我,既不影响钓鱼,又帮了我的忙,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这样聪明伶俐的小孩,诗人还为他写了一首诗呢!

(学生一起背诵)

【评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幸福而又尊严地生活。教育和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克服教育与生活脱节,甚至是剥离的现象。

上述的教学片段体现教育对生活的旨归,教师与学生的模拟表演,路人和家人的情景对话,这些趣味盎然的“模拟生活”不仅能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深化理解,更能让学生体会生活的无限乐趣,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真诚、善良、和谐等幸福生活要素。我想,这样的生活课堂是审美的,存在着难以言传的意蕴。倘若我们常常如此,教育的目的就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创造和生成出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在这高品质的学习生活中,情感的积淀、素养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提升将成为可能。这样的教育是指向学生未来的教学,使学生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美 篇4

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 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和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 自主意识增强, 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 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他们也有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 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 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 有幻想的世界。让学生通过分析, 生动、具体的描写, 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 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 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做对比, 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 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 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其次, 创设具体感兴趣的情境感染学生, 从中享受到语文教学中美的体验。

一、创设情境, 享受学习氛围的美

生动优美的导语, 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受到感染。例如, 导入《春》一课时, 我满怀激情地说:“一提到春, 我们眼前现出阳光明媚、春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 我们感到有无限生机、无穷力量、无尽乐趣;一提到春, 我们就联想到‘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今天, 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 写春的内容很多, 我们读读课文, 想想他是怎样多方面写春的。”这样的开头语, 充满激情, 意境深邃, 使学生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 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精读词句, 享受品味的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 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这种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可以陶冶思想情感, 进行审美培养。语文教学“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因此, 要充分体会课文的美感, 还要咬文嚼字, 把蕴含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都体会出来。教学中, 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 能创设联想情境, 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发散思维, 享受再创造的美

素质教育要加强想象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感知美、品味美、欣赏美, 还应该在教学中以作品中描述的形象作为诱导, 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 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是创造美的过程, 学生对语文教学美的需求日趋强烈。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语文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有看不完的美妙事物, 有感受不尽的真、善、美, 有艺术的享受、审美的提升。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美的氛围, 在文章中感受美的情趣, 在咀嚼中提升美的品味, 在想象中进入美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魏书生, 张彬福, 张鹏举.魏书生中学语文教改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3]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4]薛金星.九年级语文《中学教材全解》[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篇5

一、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美、欣赏美

教师应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和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应根据儿童爱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挥创新的潜能。学习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过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如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边播放春雨的录音,边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外面是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笑咪咪地说:“那是春姑娘播种的声音。”有的甜甜地说:“那是百花齐放的声音。”有的欢快地说:“那是天使顺唱歌的声音。”还有的轻轻地说:“那是蜜蜂采蜜的声音。”这时我告诉孩子们:我也听到了,我听到了你们诗一样的声音。这下孩子们可乐坏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这样充分地发挥学生丰富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的能力,感到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美、演绎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关键的一环就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新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教材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感悟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色彩、意境等。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得到最舒畅的审美体验。如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边让学生欣赏夏天的美景边启发学生: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荷叶是夏的标志,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让我们去看一看,摸一摸那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感受到充满童趣的童年。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个个都急着阅读课文,去感受夏天的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练习表演。读后,我出示小动物和小水珠头饰,请四名学生上台表演,并举起大荷叶提问:你们看见茶叶时会说什么呢?接着我又问:他们分别说出荷叶是我的摇篮、荷叶是我的停机坪……这时候,小动物们和小水珠都有什么心情呢?请同学们怀着这样的心情练习朗读课文。学生个个都带着高兴、愉快和美滋滋的心情各自读了起来,当读到:“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时,他们真的眨起了自己亮晶晶的。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即兴表演,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言素质的应该。

三、让学生在画中描绘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应充满情趣、乐趣,充满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是促进其对语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限手段也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喜爱动手画画,在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享受了美,而且还创造了美。教《画家乡》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美丽的家乡,并展现给大家观看。他们个个画得很认真,谁都想把家乡最美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画下来。有的画了海边,有的画了高楼大厦,有的画了村庄,他们用自己的笔描绘和设计了美丽、富饶的家乡。学生在画中不仅能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体会,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生活离不开美,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美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作品里面美的因素,运用各种有限的手段,使学生在美育中理解课文,在美育中进入课文的意境,在美育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在美育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和欣赏的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语文 篇6

关键词:境界;感悟;感染;和谐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享受语文,或许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望,一种不可企及的至高境界。要走进那理想境界,需作一番艰辛的实践探索。

一、品味语言,感悟意蕴

如何进行深层的审美接受?中国诗学提出了“玩味说”。它不仅要求接受者调动起自己的表象感知、想像、联想等心理要素,而是由对作者内心世界的理解、领悟扩展到对作品审美意蕴的玩索、体味。只有经过“玩味”,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被读者所领悟。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学生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两脚”更说明行动的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很快地”是“我”看到父亲的衰老、行动的艰难,感受到父亲的慈爱,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老师又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轻读,体味这段感人的父子深情。品味语言,就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和蕴涵的言外之意进行细致的揣摩、分析、鉴赏。

这样的品味,追求的不是对象的外表和声光形色所构成的形式美感,而是对作品那醇厚的情素中所蕴含的深层意味的洞察和发掘。它还是一种生命的投入,它要求接受者潜入作品之中,最终与对象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达到相契与共通。

二、创设情境,感染氛围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就是“和谐”。它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知识能力的训练与德育的和谐。抓住教师这个中介环节,力求创设新颖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教师一段段的语言叙述中体验到雅致、舒缓和轻柔,得意而自由地享受语文特有的魅力。学习培根的《论读书》,我这样导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科技新产品的娱乐消遣手段能取代传统的阅读。只要人类的文字还没有消亡(文字与人类共存),书籍就会保持着它的魁力,识字的人们便会从他们感兴趣的书籍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自由的遨游,是想像力无羁的腾飞。有没有资格和机会享受这种快乐,是文明与落后、高雅和粗俗的一个分界。这就是现代很多人尽管不读书,却依然承认现代人应该读书的原因。”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产生一种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恰的美好向往。我们认为良好的课堂氛围往往从教师的情境设计开始。

三、控制尺度,感受和谐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美学角度讲,是教师通过教学,与学生一起进入“力量、理性和想像力共同参与并通过激化的自由与快乐”的境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尺度的情感引导,如问题的深浅、训练的松紧、讲解的难易等等。只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控制尺度,课堂才有美感,学生才有美的享受。

问题的深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提得浅,思维得不到训练,对学习无益;提得过深,学生思维受阻,产生畏难情绪,教学亦收不到好的效果。比较理想的提问是富有启发性和渐进性的。紧扣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阶梯,让学生逐级登高。有些较深的问题,如《醉翁亭记》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太守之乐其乐”究竟指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是涉及总体目标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一口一口“吃掉”。即要让学生领会“太守之乐其乐”,必須先清楚山水之乐、民情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必须有这些乐的层层铺垫,最后才能得出“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而这个“铺垫”过程,就是一种启发和渐进的过程。这恰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训练的松紧、速度节奏的尺度也是课堂美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郭沫若说:“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可以说就是生命)在里面流淌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时间和教学速度所构成的节奏尺度的感受,正反映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美的新的认识。一堂课应有松有紧,有张有弛。讲课时重点、难点要破重锤,仔细讲,切实练,让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都处于亢奋的积极状态,体现一个“紧”字;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地方和学生多次遇到过的知识点,则可让学生自己看、自己整理,以体现一个“松”字。松紧结合,快慢有序,必将相得益彰。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篇7

1.1 语文学习需要“美育”

语言文字是一种美的艺术, 品读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语文学科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学科, 它不仅教会学生字、词、语法, 更要教会他们品读语言文字, 领悟其中深邃的美感。那么如何引领学生从浅层的认读过渡到深层次的体悟?笔者认为审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首先教会学生认知美、体会美,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这个寻找和发现美的旅程中, 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获得运用语文创造美的成就感。概括的说, 在语文学习中贯穿审美教育能教会学生审美, 同时, 审美品位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兴趣。

1.2 素质教育要求“美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小学教育早已不再唯成绩马首是瞻, 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均衡发展, 更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和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审美能力, 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 达到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 在对学生的智力和品德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不仅是小学教育阶段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 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3 审美人格呼唤“美育”

“审美人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格的较高层次。从美学意义而言, 指风度和格调, 特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 达到审美境界, 表现出个性、自由及创造等基本特征。”具有审美人格的人能深刻感受人的生命活动、感知生存状态、感悟生命历程, 是理性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升华。而这种较高层次人格的获得并非与生俱来, 它需要人的审美品位在现实中不断升华而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这无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审美的教育非常必要。

2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 抑扬顿挫——品读美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直接途径也是首要任务便是品味语言美。汉语既博大精深又优美生动, 它的细腻与准确, 隽永与深刻是任何语言不能及的。小学语文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接受特点精心编排教材, 其语言生动凝练、艺术形象多姿多彩、抒情细腻热情洋溢, 文章既各有特色, 又具有普泛性, 集中地呈现了汉语之美。因此, 在课堂上, 我们应当在充分挖掘课文的语言美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品味语言, 培养语感, 渐渐培养他们享受美的乐趣。

2.2 披文入情——感受美

感受意境美, 是开展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凡是佳作名篇, 都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趣味, 学生很容易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纸背感受美。如果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适时地启发、引导, 让学生自己去寄情于景, 触景生情, 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 那真可以称得上事半功倍了。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氛围、示范阅读、引导想象等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从而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得到升华, 达到更为完美的意识境界。比如在《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的教学过程中, 一位教师创设情境, 让学生随着凄婉的音乐阅读战象嘎唆一步步赴死的语句, 又通过自己浑厚煽情的旁白来补述课文的背景。老师讲的投入, 学生听得入迷, 朴实简单的语句却仿佛把师生一起带到了嘎唆的身边, 好像亲自目送它走完了生命中最后一程。这样的教学,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丰富与优美, 启发他们对美的感受, 进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3 身心浸润——鉴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十分丰富, 兼顾到美学的诸多方面。有自然环境美, 如《黄山奇石》、《日月潭》、《鸟的天堂》等;有人物形象美, 如《桥》、《金色的鱼钩》等;有社会生活美, 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搭石》等。但是, 一般情况下, 任何一篇文章, 都不是在单纯地展现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 而是作者自身情感和表达意向通过或简明或华丽的语言糅合渗透在文本当中的。俗话说:“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 这就需要读者身心浸润在文本中, 体悟其审美意蕴,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契合。与此同时, 身心浸润是长期濡染和积淀的过程, 是学生长期润泽在教材习得文化的历程。因此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品读感受语言美, 培养其审美能力, 从而形成自己一定的鉴赏能力。

2.4 内隐外显——创造美

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不仅懂得欣赏美, 更会创造美。创造美, 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因此,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创造美。在课堂中可以着重在朗读, 习作, 书写等多方面启发、练习, 当审美趣味延伸到生活中也可以让孩子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活乐趣, 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达到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3 审美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3.1 浓情于课堂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 自己首先要被文本吸引, 产生共鸣, 才能将这种情感带入课堂。这样既能激活课堂气氛,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感染着学生, 激起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深深的共鸣, 师生一起沉浸在这美好情感的氛围中朗读、学习, 令人美不胜收。

3.2 妙语满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 最扎实的基本功就是语言表达, 因为除了“身教”, 我们更重要的还是要“言传”。教师的语言有着神奇的魅力, 它们或生动形象, 或幽默风趣, 有时逼真亲切, 有时自然而又充满情和义。它们让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这样的语言不仅能使教材化难为易, 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3.3 节奏美课堂

在评课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评价有些老师的课太“平”了, 这个“平”并不全指教师的语言不够抑扬顿挫, 更重要的是说这堂课的教学节奏没把握好, 很平淡, 以致很平庸。在注意了细节体现美的同时, 我们也要关注教学节奏作为一个整体, 如何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一堂有起有伏, 张弛适度的课既能有效减轻学生身心的疲惫, 又能唤起他们追求新知识的喜悦感。因此教师在对课堂结构和节奏的把握上应该设计富有弹性又充满节奏之美的教学, 从而使学生轻松地完成学习, 同时还感受到了美的体验。

3.4 板书亮课堂

板书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华, 也是展示教学之美的舞台。富有创意的板书像一件凝结智慧的艺术品一样给人惊艳的美感。富有艺术美的板书首先要做到内容美, 内容精炼, 线索分明, 重点突出。其次还要形式美, 布局合理, 条理清楚, 具有立体美、对称美、造型美。同时还要书法美, 字迹工整, 美观大方, 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5 巧用多种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电教手段形式越来越多样灵活,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 借助声像感知, 引导整体美。也可以图文对比, 品味语言美。还可以展现优美景物, 鉴赏自然美。在讲解人物类文章时可播放人物事迹, 领悟人格美。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能帮助教师紧扣文章题材, 剖析意境美, 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4 结语

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着美, 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从教材、教学、学习中寻找美, 发现美, 感受美, 创造美。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并着力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防止在理论上过分夸大美育地位以及实践中将审美教育庸俗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审美教育不是“赶时髦”, 不搞形式主义。教师不仅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情感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 而且也要让学生产生心理愉悦、精神满足、情感共鸣, 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思想认识, 进而使他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以及完善人格。愿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洋溢着浓浓的教学艺术美, 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教学艺术美。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明确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能以审美能力促进阅读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地位低微、学生审美想象空间闭塞、教师教材本位思想的局限等现状, 将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以及审美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 2009 (2) .

[2]聂秀芳, 袁文智.浅谈电教多媒体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运用[J].学周刊, 2012 (35) .

[3]宋玉高.探讨“审美——品读”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9) .

[4]郎文静.小学语文教材与审美人格涵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 (9) .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 篇8

一、瞄准情感激发点, 让语文课堂兴味盎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 兴趣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挖掘语文教材的内涵, 瞄准课文的情感基点, 通过教师创新性的引导, 让语文课堂波澜迭起, 充满情趣。

(1) 设疑引趣, 寄情于“疑”。“疑”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 是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敲门砖”。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巧设悬念, 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矛盾与冲突, 让课堂弥漫着重重疑虑, 便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让学生生成对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产生积极的情感。例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叫“永远的白衣天使”或者“永远的白衣护士”等?作者用了这样的标题, 反映了叶欣面对病魔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显然, 这样的疑问能够促使学生对文章内层的思考, 从而契合学生的情感认同, 让语文课堂变得鲜活有味。

(2) 以画诱趣, 寓情于“乐”。小学生天性纯真, 活泼好动, 大部分学生对充满想象空间的图画充满兴趣。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 适时组织学生动手绘画, 让学生在绘画中不仅开启思维, 更娱情悦智。如教学《拉萨的天空》时, 我另辟蹊径, 利用“读文、想象、作画、悟文”这一途径让学生与文本实现心灵的对话。通过学生自己的感受, 去自行描绘自己心中的拉萨天空的模样。学生精神为之一振, 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他们的情感也在这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了愉悦。

二、立足情感展开点, 让语文课堂风生水起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学习活动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过程, 它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实现身体、心理、情感、逻辑等的和谐统一。那么, 我们在教学中如何立足情感展开点, 让学生生成情感体验呢?

(1) 借助媒体, 进入角色。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曾经说过:“爱探索, 喜欢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结合这一特点, 我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 就借助媒体进入角色, 从而让学生体验情感的教学思路。新课伊始, 我一改以往以讲解课文为主的常规, 取而代之的是紧贴课文意境, 给学生播放悠扬、悲怆的音乐, 从而奠定了新课教学的基调, 继而提问:“这段音乐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然后, 指导学生朗读:在这样一种氛围中,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去朗读课文, 才能体会到课文中隐含的浓厚情感呢?在此过程中, 教师借助多媒体, 适时播放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 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壮烈场面, 结合师生抑扬顿挫的真情朗读。在音乐、画面、语言、神情中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氛围, 自然吸引学生入情入境, 跨越时代的鸿沟, 领悟了二小的英雄气概, 同时也获得了情感的陶冶。

(2) 激活思维, 凸显情感。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根据小学生好问、好动的心理, 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 主动探索, 积极寻求答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后, 常常能够提出许多有创新的见解, 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 及时给予肯定, 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得以强化, 使他们的思维潜能得到开发, 不断体验成功, 获得快乐。这样, 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又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挖掘情感兴奋点, 让语文课堂富有实效

一堂课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 在课堂上如果不能强化学生情感的兴奋点, 让他们自始至终地投身课堂, 他们就会不经意间游离于课堂之外, 从而弱化课堂教学的效率。

(1) 以“读”牵情, 凸显兴奋点。在学生对课文已经充分领会之后, 指导学生扎实地读, 或静心默读, 或低声吟诵, 或放声高歌, 让学生的心灵在课文描绘的情境中自由徜徉, 从而实现情感的兴奋, 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完《船长》时, 我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同时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哈尔威船长的?从中你能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再如, 针对哈尔威船长面对危险时沉着冷静的指挥, 指导学生要读出哈尔威船长的坚定与沉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升华了感情。

(2) 以“演”生情, 促成兴奋点。小学语文课文, 有许多寓言、童话都是可供学生表演的好素材。通过表演, 可以自然地引发学生生成情感体验, 让他们在情感的海洋里体会、内化。

让学生享受快乐语文 篇9

一、在教育理念上突破, 让学生不单为学语文而学语文

诚如米卢的口头禅——享受生活, 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生活, 正如他们上网、玩游戏等活动一样, 不管有多难, 都会努力去做, 而且, 大多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部分教师讲授语文, 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只知道照本宣科, 却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样, 形成了“老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的恶性循环。要改变此种状况,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教师传授知识改为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其核心是改变以往“师道尊严”的做法, 尊重学生, 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 作为教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 在师生互动中, 学生消除了畏惧心理, 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活跃、轻松、愉快。教学时, 教师应迅速进入角色, 以稳重的教态, 平和的语气, 微笑的面容, 亲切的目光, 适度的幽默进入情境;教学中, 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时,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要给予及时的点拨和鼓励。特别是待优生, 既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 又要肯定他们的哪怕是点滴的优点。教师要经常送给学生激励性的教学用语。如:“听了你绘声绘色的朗读, 真是一种享受!”“你真了不起, 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虽然你说得不太准确, 但你的见解很独特, 加油。”“这次发言, 你的声音响亮多了, 你的进步让我真高兴。”“没答对也没关系, 你可以再考虑考虑, 相信你会更好。”这样增加了师生间的亲和力, 使课堂洋溢着学生“我要学、我乐学”的快乐气氛, 学生怎能不愿学习语文呢?

二、教材把握上突破, 从课本中学, 到生活中用

我现在所教的初一两个班级, 刚开始, 发现多数学生下课时能说会道, 而一上语文课就言语无序, 甚至词不达意。在他们的世界里, 语文是写在课本里的, 离他们的生活很远。所以, 我潜意识地将“生活处处是语文”的观念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一段时间后,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内涵。学以致用, 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在生活里, 相信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分成功的体验, 这种体验将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使他们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性格张扬出来, 这不正是新课程理念所追求的吗?

三、问题设计上突破

引导学生创新不局限于课本, 不限于习惯性思维, 敢于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 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 就要善于运用问题导入来启发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认为提问有三点须特别注意:

1. 一般情况下, 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学生先学。

2. 教师提问, 则应把握住重点、难点、疑点, 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3. 教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有争议的问题上, 教师的点拨要恰如其分。在语文课中, 我注重以上述三点来提问, 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我经常这样问:“谁还有自己的见解?”要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启发求异思维。

四、在作文训练上突破, 引导学生创新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 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也就是把整个身心贯注在里面。”总起来说, 写作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多年来, 作文训练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引诱学生言不由衷地说大话、套话和假话。如此一来, 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慷慨激昂, 但其心灵却是“或缺”的, 个性被压抑, 思维的翅膀也被折断了。因此, 作文教学必须反思传统作法, 还学生以自由, 告诉他们“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就是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只要教师真正愿意解除学生心灵的束缚, 学生就一定能迸发出创造的热情。

让学生享受语文的快乐 篇10

一、品味朗读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把指导“读”贯穿始终, 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领悟、读中明理、读中品味。我曾观看了支玉恒《他是我的学生》的教学视频与大家共享。支老师执教的《他是我的学生》, 是地地道道的指导学生的读书课, 真正体现了以读为本, 让学生读中体验。课上, 支老师安排了四次读课文:第一遍读, 主要是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谈读书后的感受,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第二遍读, 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悟, 加深理解。读中, 老师或让学生先读, 老师再范读;或老师读前半句, 学生读后半句;或老师带着学生读重点句……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读, 你有什么感受?真正体现了读悟相融, 把读当作理解的手段。第三遍读, 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反复读后, 抓住最根本的“生”与“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 理解阮恒“害怕”与“坚决”的心里矛盾。让学生去读, 读中揣摩。第四遍读, 则是让学生吟咏品味, 升华情感, 体会阮恒“为了朋友的死, 宁可自己死”, 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就这样老师通过不同层次的读, 让学生真正在书中走了四五个来回, 把书读通了, 读懂了, 读出味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揣摩出文章的情感, 理解了文意, 受到情感的熏陶, 思想的教育, 是真真正正学生读书课。

二、唤醒感悟的喜悦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 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 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教学《一分钟》时, 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内心深处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我设计了蛙跳活动, 让孩子们在课堂里一分钟尽情地跳, 不停地跳:从开始的个个喜形于色、兴致勃勃, 到最后的气喘吁吁, 跳不动了。这一经历, 使孩子们感悟到一分钟有时很短有时很长。在教学中, 把这感情的时间教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感知、主动的体验、主动的领悟。

三、享受思考的快乐

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文”并同时获得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升华。思考是艰苦的过程, 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 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 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 确实是一种享受。由此可见, 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 我在活跃课堂气氛, 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 更要给学生静静的读书、静静的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在积极有效的思考中品词析句。教学《西门豹》时, 我按常规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 读了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2. 读了课文你心里佩服不佩服? 3. 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愤怒?4. 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同情? 5. 课文中有没有使你奇怪的地方?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时的课堂气氛由片刻的宁静迅速转向活跃。感兴趣的是这些问题与自己读课文时的感触息息相关, 似有触动、又不确切。费心思的是不能很轻易地就回答出来, 需要仔细思量才行。只见学生时而书声琅琅、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凝思思考、时而跃跃欲试。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起到了一个“激趣”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感受、体会的空间, 一个情感、思维的自主感受和发挥余地。

四、体验交流的情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成共识, 达到共享、共进。教学《珍珠泉》一课时, 我先问“你见过泉水吗?”而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珍珠泉的美丽;学生欣赏后, 交流对珍珠泉的印象;而后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 感受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过一次做导游的瘾, 再现课文内容。这是一种积累, 更是一种积累和运用的升华。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不仅呵护了孩子们的童心, 满足了孩子梦的愿望, 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

五、展示睿智的惊喜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 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孩子的一切。而是应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的展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我模仿支玉恒老师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给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要求学生将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看谁写得抒情, 生动, 有创意, 我当场给以奖励, 并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而后, 非常自豪的读出自己的作品和姓名。孩子们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展示了睿智, 课堂呈现了空前的活跃, 激情, 兴致盎然, 以至学生不愿下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不但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气、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意识、集体意识、环保意识、责任心的培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劳动。

生活有多广阔, 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 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 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 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共同携手, 以课改精神为指引, 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孩子们主动发现, 积极创造, 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让读书成为快乐的事[J].文教资料, 2011 (25) .

[2]陆亚芳.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J].生活教育, 2011 (12) .

让学生享受语文 篇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在对美的直接感悟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让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审美客体,它虽没有跳动的音符、丰富的色彩,但它有错落有致、音韵铿锵的文字;有众多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还有不少造福人类的科学知识、使人奋发向上的人生哲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课文中的美育资源,让学生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利用多媒体,感悟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可谓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力激起学生“美”的体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利用多媒体的新颖性,趣味性,能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真切的感性认识。如在《草原》中作者将美的神韵注入到草地、小丘、牛羊、河流等自然景物中,我在教学时,以图文的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欣赏,让学生从视觉上体味到草原的广阔、艳丽与温馨。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充满意境之美,让学生享受语文的美,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运用激情语言,体味情感美

课堂中,教师与文本融为一体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诗意的环境,学生们在散发着人文气息的氛围里,进行着真实而精彩的体验。在評价过程中,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能使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一天中午,学生们都在看书,我跟平时一样也拿了本书一边看着,一边走进教室。正当大家看得都入迷时,一位学生跑到我身边问我看的什么,我随口应了一句——“《背影》”。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背影?背影怎么写呀?”“我们写正面都写不好,他写背影?”“老师,你读给我们听听吧!”于是,我声情并茂的朗读了朱自清的《背影》。读了以后,没有等孩子们说话,便深情的述说起来:“从前,我爸爸在我眼里是内向的、粗心的,他从来没有温柔的话语,也从来没有让人感到亲切的举动,他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干活.现在,我们一家去看望他们时,也总是和妈妈凑在一起,而爸爸在一旁默默地准备着午餐,忙完后便是轻轻地逗孩子们玩。这时,我才发现,发现了那被我忘却的悄无声息的父爱!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洋溢着许多真情真爱,只是总是被我们忽略。”说完,教室里一下子沉默了。第二天,我收到了孩子们的日记,在日记里,孩子们用纤细、真挚的笔,写了一件件往常被他们忽视的平常小事,展现了人间真爱——母爱、父爱、师爱、邻里情、同学情……,这一篇篇文章再也不是胡编乱造了,这是心灵之语。

三、通过个性化阅读,品味意境美

在现实的信息社会中,要获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通过阅读,读者能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在阅读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听、视、触、嗅、味多种感官去品味课文创设的意境。在教学《草原》时,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观去感受草地、小丘、河流、牛羊,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文本塑造的意境中,可以获得诸如喜欢、悲哀、恐惧、忧郁等种种情感,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阅历。阅读《伯牙绝弦》体验友情的纯真;阅读《狼牙山五壮士》品悟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样的阅读引导下,能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文的美。

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的多边对话过程。教师作为中介环节,应当让学生从一段段的语言叙述中体验到语文的舒缓与雅致,让学生自由地享受语文所特有的魅力;让学生从课文中享受阅读语文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的遨游,是想像的腾飞,是心灵的旅行,是美的感悟。

让学生享受开放的数学课堂 篇12

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数学学科的开放理解不深不透, 导致实际教学中数学课堂开放程度与教育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 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教学为了开放而开放, 失却了数学课堂本该有的“数学味”, 课堂教学显得浮躁, 华而不实。虽然数学开放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词, 但仍有必要拨云见日, 揭开数学开放教学的神秘面纱。

一、课堂开放之“意”

所谓“开放”数学课堂, 就是通过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及教学内容的适当调整, 促使学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日本学者曾提出:“开放式数学教学——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

二、课堂开放之“处”

我们很多教师对数学开放教学一知半解, 提到开放教学就仅仅想到开放题, 其实开放题只是开放式教育模式的集中体现形式之一, 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形式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开放式教学。那么数学教学的开放究竟“放”在何处?我认为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放”:

1. 课堂形式的“放”

随着课改的推进, 数学教育观念在不断变化, 模式化教学早已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呼唤“开放式”, 反对以教师为中心, 以言语和板书为手段, 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室外形式、室内外结合形式、小团体形式、自学互助形式、小组竞赛组合形式等等。

如:在教学100以内的素数时, 我没有直接出示素数表让学生机械记忆, 而是通过“打扑克”的游戏进行。先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写有1-50的卡片作为“扑克牌”, 每人拿10张, 要求学生按顺序出“牌”, 先出1, 然后打出的牌必须是2、3、5、7的倍数 (但2、3、5、7这几个数除外) 。然后把每个学生手中剩下的“牌”集中起来, 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数。小组内互相合作,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把这些素数按顺序记住。最后,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到51-100之间的质数。这样设计, 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在开放的教学形式中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2. 探索过程的“放”

数学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现和实践的过程。教师只有开放知识和问题的探求过程, 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 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感受, 自己去主动地探索发现,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获取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 先让学生观察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交流, 学生的思路开阔了, 有的学生是从左起为第一组, 由前面到后面来确定这个同学的位置, 有的同学从右起为第一组来确定这个位置等等。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再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情况, 找到确定位置的规律, 初步感悟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策略。

3. 练习设计的“放”

教师设计开放性练习, 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 激励创新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后, 设计了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将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拼成一个长方形, 求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有的同学很快就想到画示意图来帮助理解题意;有的同学直接动手剪出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 通过实际操作找到解题方法;有的同学空间想象力较强, 直接得出解决办法。这样学生采用了与自身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方法, 由单一型向多向型发展, 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自信心。

当然我们需要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用开放的教学来放飞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也必须注意“度”的把握。

三、课堂开放之“度”

数学教学的开放关键要做到开放有度, 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因此, 必须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开放程度。

在我们新课程的课堂里经常见到这样一些现象, 表面看教师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空间,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场面热热闹闹, 学生随心所欲, 长时间静不下来。仔细剖析学生提的问题, 学生观察无序, 随意性强, 思维价值不高, 而教师也没有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 最后还是回到教师预设的问题上, 并耗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结果后续的教学由于时间不够, 无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 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教学只是为了开放而开放。

上一篇: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下一篇:H3C网络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