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

2024-10-07

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共12篇)

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 篇1

毋庸讳言当今好多学生厌恶作文, 我们时常听到学生说:“我就怕作文, 一提笔就头疼。”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 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交了上来, 但仔细一看, 刚开个头, 敷衍几句, 就草草收场。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让学生享受作文的乐趣呢?

一.怡情

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作为作文教学的灵魂。充分发挥阅读的作用, 用积淀在作品中的道德伦理、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精华陶冶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走进现实, 走进自然, 走进社会, 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 去积极体验人生。如有意识地设置困难和障碍, 让学生去经受失败、经历挫折, 逐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营造作文氛围, 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爱说爱写、想说想写、争说争写。

二.沟通

还作文的本来面目———与社会交往、对话的言语交际实践活动。从学生的交际需要出发, 每次作文都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 写给谁看, 从而产生沟通的欲望和热情。努力创设多维度、多层面的沟通情境, 让学生在与社会的各种关系的交往过程中, 学习用语言文字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和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 贴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调查学情去了解儿童的道德需求、情感需求, 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希望和困惑, 对学生作文中的困难予以有的放矢的指导和帮助。

三.松绑

首先是解开对学生作文心理的各种束缚, 诸如作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命题作文为主、以书面表达为主、以记叙文为主、以教材 (师) 命题为主、以审题为主等。努力创建一个民主的、乐于创造的、和谐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

1、开放要求。放宽种种过多过严的限制, 降低不切实际的作文要求, 不搞统一的作文标准, 因人制宜地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点, 不吹毛求疵。先求爱说爱写, 后求会说会写;先让学生“放胆”写, 再让学生“小心”写。

2、开放空间。作文不禁锢于课堂, 局限于教材。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从教材走向生活。把作文训练巧妙地结合于饶有兴味的各类活动之中, 诸如参观访问、科学实验、文学社团、广播板报、征文竞赛、手工制作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渠道和方式, 让他们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3、开放形式。变单一的训练形式为多样化的、多个性特点的训练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与书面语交际结合, 低年级不以说、写完整连贯的话起步, 而是以各种形式训练学生爱说、想说、大胆说的习惯。二是改革教材命题, 让学生从生活中、从阅读中产生命题。作文可以有文有题, 也可以有文无题;可以先有题后有文, 也可以先有文后有题, 只要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就行。三是多种文体结合, 可以写记叙文, 也可以写童话、寓言、科幻故事、日记、随笔等。总之, 给学生自我命题的自由, 选择文体表达形式的自由等。

4、开放过程。改革过去“教师命题——审题立意———范文引路———依葫芦画瓢”的作文指导结构, 淡化审题, 不设样板, 不设模式, 代之以“感受生活———诱发欲望———交流信息——尝试实践———合作评改”的结构, 让学生在“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样”的全过程中, 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四.实践

作文不着眼于给学生以完整的写作知识体系, 而在于让学生去扎扎实实地经历学习全过程;不是灌输给学生写作技能技巧, 而是在读写过程中, 让学生去感悟、发现写作规律。在操作上, 变过去的被动的“接受式”为主动的“探究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自然科学实践, 关注社会热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在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 在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中产生或选择主题, 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素材, 产生真切的体验, 激发表达的欲望。

五.积累

将作文教学的重心移至积累上, 包括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和感情的积累, 使作文有源头活水。在操作上, 除课内学习外, 更重要的是开辟课外阵地, 建设课内外一体的学习场, 诸如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发明活动等。将观察兴趣、观察习惯、观察方法等培养和指导列入教学行为中;在阅读活动中千方百计调动阅读兴趣, 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自由:既可以力求甚解, 也可以不求深解、不求统解、不求全解;既提倡“精读”、“细读”的阅读方式, 也可以保留“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等方法, 提倡多读、多吟、多诵、多背, 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从中外优秀书籍中汲取营养。

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 篇2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科学性﹑生活性﹑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体验,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因此,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科学的学习活动中来,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情感,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着力营造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将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而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探究的氛围。

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 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新事物的课堂活动中来。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有趣的磁现象》一课,认识“磁铁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玩”的情境:准备两根塑料鱼竿,一根头上有磁铁,另一根头上没有磁铁,一些鱼嘴上挂有铁环的“鱼”,让两名同学一人拿一根鱼竿进行“钓鱼”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钓上的“鱼”多。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鱼竿上的秘密,提出“为什么有磁铁的鱼竿就能钓上鱼”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体验成功喜悦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认知的过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只有从疑开始,以疑引思,才能在解疑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科学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场所,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惑;当学生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教师不应急于解惑,而应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去探究,让他们自己观察﹑讨论﹑实验﹑交流,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获得知识。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混合与分离》时,教师混合醋与小苏打时,学生会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从混合物中冒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它们会不会是空气”,进而让他们思考﹑讨论如何证明这些气泡是否是空气,学生自然会想到用火柴燃烧来检验。学生用火柴检验后发现火柴会熄灭,于是又产生了“这是什么气体”这一问题,课堂在不断产生新问题的推动下纵深发展。通过质疑﹑解疑﹑实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学生有了科学探究的机会,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还培养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想法、疑惑和收获,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如四年级上册《热胀冷缩》一课中要证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经过观察讨论,设计出的实验方法有:往气球里吹气,扎住口,放在热水里看气球会不会有所变化;用塑料袋装满空气,封住口,放在热水里,看塑料袋会不会鼓起来;把充气不足的皮球放在热水里,试一试它的弹力有没有变化等。在开展观察和实验的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听一听﹑嗅一嗅等方式感知物质的多样性,多层次地认识事物。如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课中用装了冰块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要求学生在实验后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产生的想法,在自行实验﹑汇报中,既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给予学生帮助、引导,使其探究活动在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指导合作学习,增强学习信心

要使科学探究活动具有科学内涵,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团结协作﹑共同探究,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理解,增强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或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组成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有计划地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内的合作意识和凝聚力,互相沟通﹑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探究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麻雀和蜻蜓》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蜻蜓和麻雀翅膀的放大图片﹑蜻蜓和麻雀外形的放大图片后,可以引导学生小 组合作﹑交流讨论,将蜻蜓和麻雀翅膀、外形的不同之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适时点拨,通过观察比较﹑小组交流等方式,对麻雀和蜻蜓的翅膀﹑外形特征予以归纳概括,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内在的潜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研究者、发现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享受语文的乐趣 篇3

2011年12月的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十大“麻辣教师”中,一位留着小胡子的老师让人印象深刻,他就是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副校长季锋。2012年4月,在我社主办的“小学语文‘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上,“真实”的季锋用他轻松活泼、智慧闪光的课堂让广西的老师们“麻辣”了一回。

教师的责任是“唤醒”学生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为师之道”,季锋也不例外。他认为,一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最大的贡献不是教出多少个上了名校的学生,而是自己教的孩子升入高一级别的学校时,是否成为一名举止文明、习惯良好、热情阳光的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在于“唤醒”,唤醒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热情,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奖励机制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季锋收获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一开始,季锋并没有意识到“唤醒”的重要性,为他打开这扇门的是他多年前的一位恩师。1992年9月,季锋通过南京市晓庄师范学院自主招生考试,迈进了师范专业的大门。但由于文化基础底子薄,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季锋的代数和化学两门课挂起了“红灯”,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有一天上代数课,老师请同学回答问题,但是班上没有人举手,季锋踟蹰了一下,鼓起勇气举手回答了该问题,没想到代数老师对他的回答给予了赞扬。在接下去的课里,季锋听得特别认真。第二天,当他打开作业,发现昨天所有的题目全是红勾,代数老师又一次夸奖了他,说他是最近表现最好的学生。从那以后,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支撑着季锋,使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期末,他的代数考了88分,化学考了94分,其他学科的成绩也跟着“水涨船高”。季锋说,这位老师给自己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赏识”课,“唤醒”了自己对学习的热情,对他日后教育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季锋认为,赏识学生并非一句简单的话,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唤醒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首先靠规则。季锋谈起美国明星教师罗恩·克拉克的执教故事时说,罗恩·克拉克认为教师执教最艰难的事情就是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的规则。比如,罗恩·克拉克不仅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还要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别出心裁地庆祝学生的生日,家访的时候顺手制作晚餐……这些皆成为罗恩·克拉克“一切为学生发展”的规则。季锋会在下雨的时候,冒雨领着孩子们上街体验当记者的乐趣与艰辛;暑假期间顶着炎炎酷暑带领孩子们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市博物院……在语文课上,他绞尽脑汁为孩子们设计一个个有趣的话题,“头脑风暴”令学生乐此不疲。季锋认为,这种在“一切为学生发展”规则之下的各类教育行为,都是合理的。

其次靠激情。在季锋看来,一名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热情升华为激情,让这种激情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文本的魅力中,通过自己的教学感染学生,让学生对于学习、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期待。季锋的徒弟张璐老师是这样评价他的:“师傅时时刻刻把孩子装在心中,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不管是自己结婚也好,腿伤也罢,从不轻易请一天假。只要铃声一响,师傅总会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

再次靠智慧。2007年,季锋调动到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工作,这里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对于老师一般的奖励“并不感冒”,学习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在平时思考的基础上,季锋独创了一套“奖状积分”的奖励方式:哪个学生表现好,就可以获得一张奖状,累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一个“神秘大奖”。受“神秘大奖”的刺激,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大涨,发言积极,作业书写认真规范,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大为改善。到了期末,谜底揭晓了,原来的“神秘大奖”就是获奖学生和季锋合影,并在合影上各自签上姓名作为永久的纪念。此后,季锋对“奖励”的方式进行了拓展,如让作文写得好的孩子用他的大茶缸喝一天水、学生可以在过生日的当天得到一本写着祝福语的儿童文学读物、一个学期里表现最好的学生可以到他家作客……这些富有创意的赏识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紧紧围绕在季锋周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追逐”奖励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预习、复习、做作业、听讲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唤醒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季锋说,每一个为师者,当他拥有了坚守“为学生”履职的规则意识,拥有了点燃学生学习动力的激情,拥有了引导学生追寻人生梦想的智慧,看到了学生的成长,他便拥有了幸福。

学生才是课堂的灵魂

季锋在学生心目中是“一号偶像”,“偶像”也经历过挫折和磨砺。1997年,毕业后季锋被分配到南京石鼓路小学,任教三年级语文,并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初出茅庐的季锋“雄心勃勃”,想尽力去把这两项工作都做到最好。但不久,教学上的当头一棒,让他顿时陷入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危机中。

有一次,学校为迎接南京建邺区“五四杯”赛课,预先开展校内选拔课,优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区级赛课,季锋选择上《倔强的小红军》一文。经过一周的辛苦备课,他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讲台。但当他开始上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全没有预设好,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问题,只是自己在课堂上用一个又一个零碎的问题在提问。他越问学生就越紧张,不断地出现补充说明等课堂上不该具有的环节,好好的教学内容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他才上了一半的内容。分管学校教学的副校长脸色铁青,一字未评……季锋知道,他上砸了。

nlc202309010155

正是通过这一节课,季锋发现,语文老师并不是自己教得好便算好,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才算是真的好。从此以后,每备一课季锋都要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怎样学?怎样学得轻松有趣、能学到有用的东西?他尝试在课前开展“学情调查”,把这当作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请学生带着准备走进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逐渐成为季锋的教学思路与习惯。

如果说这一节课给予季锋关于语文教学思路的启示,那么在“小许同学”身上发生的故事,则使季锋看清了语文课应该坚守什么。

五年级上学期的一天,季锋在讲授《诺贝尔》一文,当他通过屏幕讲解“诺贝尔奖”这一概念的时候提及了“诺贝尔奖金的具体数目”,小许同学带着无比羡慕的眼神大喊一声:“这笔钱要是给我,那该多好啊!”引得全班立刻哄堂大笑,导致季锋的课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小许成长在单亲家庭,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做事丢三落四,说话口无遮拦,十分调皮捣蛋。想到平时这个孩子的诸多“恶习”,季锋立刻“怒火中烧”:“你给我站起来!你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建立的吗?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奖项?现在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又是为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加上“河东狮吼”般的声音把小许和全班同学都吓住了。接着季锋长篇大论地阐述了中国无缘诺贝尔奖的各方面原因……当下课铃响起的一瞬间,季锋突然发现,在这节语文课上,自己没有教任何语文的东西,这不是语文课,而是一节思品课、一节极其低效的课。

冷静下来后,季锋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反思后,他意识到教师首先要机智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现象”,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正常教学中来。其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更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回头来看这节课,季锋说,假如他能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文本、感悟人物、激发想象、体会写法上来,这远比他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有意义得多。

第二天的语文课,季锋从这次的“突发事件”入手,请小许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诺贝尔的生平,体会设立诺贝尔奖的意义和内涵。最后,他还赞扬了小许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追求,并鼓励小许好好努力,也呼吁同学们都向小许学习,向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前进。当时,季锋看到小许同学眼睛里闪耀着自豪的泪花。

经历了这件事情后,季锋在教学中越发关注学生的表现,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评价语言,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让语文课变得更有趣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语文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家长也不知如何辅导。学生觉得作文的整个过程冗长,难以入手。为什么孩子的作文写得简单、乏味,或者内容不具体?季锋的回答是:“因为孩子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他们不知道天有多蓝,他们不知道海有多宽,他们不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季锋认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给学生创造写作的素材,让孩子们拥有一双发现素材的眼睛,再加上合理的技巧引导,写作其实并不困难。

在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季锋给三年级的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课,便是把他们带到学校操场。“老师带我们到操场来干什么?”“不上语文课啦?太好了!”就在学生的好奇之中,季锋大声宣布:“由于学校的操场一个暑假无人打理,今天我们三(2)班来为学校操场清除杂草。时间仓促,没有工具,现在开始!”一声令下,学生们立刻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有些杂草长得非常粗壮,三年级的孩子们拔不动,于是季锋就引导他们想办法、搞合作。最终,在共同努力之下,这些“巨型杂草”被学生们合作拔出来了,尽管每个孩子手上全是泥巴,甚至有的女孩的手还被勒出了深深的印子,但是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快乐的神情。“我们洗手、上楼,写作文!”季锋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孩子们笔走如飞,兴奋地书写着刚才拔杂草的经历,几乎每个人都写出了400字以上的文章,其中有一名学生的文章还发表在《金陵晚报》上。

每逢上作文课,季锋都会想一些“新奇”的点子来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比如“听音乐写作文”“走进野菊花”“跑班习作”“大厨进课堂”“放风筝”“鸡蛋碰地球”“宠物进班级”……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不断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除了作文写作,在季锋的语文课上,也常常会以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您总能把乏味的课堂调动得积极、有活力,这样我们就慢慢地爱上了语文,语文不再令人生厌,而是活泼的天堂……”这是一名学生写给季锋的信中的一句话。季锋认为,教师不但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有一种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意识。

在课程开发专家及同事的帮助下,季锋和他的语文团队陆续开发了《阅读与演讲》《旅行与观察》《跟着教材去旅行》等多门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程,其中《跟着教材去旅行》课程深受师生的喜爱。该课程依托了南京“六朝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充分发挥苏教版教材的课程资源,通过组织学生结合课程的学习走出校园,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如学到《春到梅花山》一文时,学校就组织学生去梅花山赏梅;学到《郑和远航》时,学校就组织学生参观宝船公园遗址……每个年级每学期4次的《跟着教材去旅行》课程让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在参观、聆听、感受中扩展了语文学习的内涵。

从教十多年来,季锋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与孩子们相处,他喜欢音乐,喜欢篮球,喜欢旅游,并把这些兴趣与学生们分享,学生都叫他“季大侠”。“我享受和孩子的相处时光,他们是那么纯真,我脸上一个小小的伤疤他们都会窃窃私语半天,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我的关心,我很珍惜。”季锋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经历成长的幸福,在实现学生快乐发展的同时,也在编织着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故事。

(责编 韦 力)

让学生享受识字的乐趣 篇4

一、课前调查, 直奔重点

二年级小朋友已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猫和锚》这课前, 我先了解了我班学生识字的基本情况, 发给学生一张调查表, 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通过一张小小的调查表反馈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发现学生“苗、猫、家”等字早已会写了, “准、铁”这两个字最难写。于是在教学时我便有的放矢, 直奔重点了, 简单的生字采用自由识记、同桌互记的形式, 复杂的生字采用“加一加、变一变、编一编”的方式化简为难, 从而提高学习生字的实效性。

二、分层教学, 以学定教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调查中, 我发现一部分同学识字量很大, 刚升入二年级已经识了上千字, 已经能独立地阅读一些故事书。可是一些小朋友由于平时不喜欢读书, 教过的生字都忘记了, 更不要说提前识字、提前阅读了。在教学中, 我特别关注那些识字量少的小朋友, 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 让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而需要拓展的问题, 则留给识字量大的小朋友, 让他们做榜样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来。这样分层实施教学, 也能激发起每个小朋友学习生字的兴趣了。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得饱, 我还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在教学“青”字家族的字时, 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 “青”除了能和书上的这些偏旁交上朋友, 还能和什么偏旁交上朋友?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 我适时在黑板上写下了倩、菁等字, 让学生猜一猜它们会和什么有关系。学生看着偏旁, 猜到“倩”可能和人有关系, “菁”可能和植物有关系。接着我再告诉学生:“倩”是指美好的意思, 可以用来指人“美好的身影”;“菁菁”是指草木茂盛的意思。这样适时地拓展, 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汉字。

三、加强巩固, 提高效率

低年级小朋友学得快, 忘得也快, 因此教学完生字后, 巩固生字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巩固生字的形式很多, 可以是听写生字、口头组词、编个故事、编首儿歌等, 我们可以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来决定巩固的方法。在教学完《猫和锚》后, 我采用了读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田里禾苗长得好, 描红要用手来描, 眼睛瞄准枪靶子, 小猫张口喵喵叫, 抛下铁锚来停船。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效果很好。再如教完“青”字家族的字后, 我安排了一个小游戏《送苹果回家》, 黑板上画着一棵大大的苹果树, 请小朋友们把“苹果”送到苹果树上相应的地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 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又巩固了本课中所学的生字。

四、重视范写, 识写结合

识字课尤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教师要以身作则, 用规范、美观的范写进行指导。在指导时, 我们要重视培养每个学生良好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在写字前, 我为孩子们编了一首小儿歌:大哥二哥对对齐, 三哥底下稳稳托, 四哥五哥弯弯坐, 笔杆斜靠虎口上。每次写字前, 先读一读儿歌, 再开始执笔。书写时, 我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 看清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位置再动笔写, 书写时要做到“三个一”, 重视良好的姿势, 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在书写生字时, 我还给学生编了很多有趣的儿歌。如在指导学生写“高”字时, 我边写边给学生编了一个小口诀:一点一横长, 口字坐中央, 方框靠中线, 里面还是口。学生边写边读儿歌, 既巩固了生字的字形, 又知道了每个部件的位置。再如指导学生写好“努”字时, 我一边书写一边指导:努力要出力, 怒由心生心字底, 这也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 跟老师书空———女字一提不出头, 横撇和捺要舒展, 心字宽宽托上边!

五、识用结合, 发展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力求识用结合, 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因此, 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要力求实践运用, 用多了, 用熟了, 就能“生巧”。

学完生字后, 我经常设计一些运用性练习, 比如:让学生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 给生字组词;做一做“词语接龙”的游戏, 比一比, 哪条龙接得最长;用所学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朗读由生字新词组成的小韵文;等等。学和用有机结合,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既扎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了生字新词。

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 篇5

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陈爱君

学好语文最关键是要读书。这样的观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认可。当然,这里的读书不单单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本的朗读,更是指对语文教材之外的各类书籍的阅读。吕叔湘先生曾指出,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鲁迅、巴金、冰心„„没有一个不是博览群书的。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只有在大量广泛的阅读中,在书声琅琅的诵读中,才能逐步增加语文积累,形成语文能力。

然而,我们的学生似乎不太爱读,也不大会读。尽管原因种种,但课堂上缺少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表有情的朗读是事实;回家后,由于缺少了家长的督促,孩子很少主动读书,这也是事实。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也爱读、会读,从而享受读书的乐趣,这些年,也想了一些办法,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究。下面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读书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读书的兴趣,自然会乐此不疲。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营造读书环境

环境氛围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她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所处时间最长的地方。为了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我和学生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开辟“请您欣赏”专栏。“学习园地”更是学生的成长乐园,里面的内容与学生阅读悉悉相关,如读报栏、名人读书介绍等等。此外,还发动每位学生收集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等贴于书本一角,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

2、构建读书平台

有了一定的读书氛围,还需构建一定的平台,确保学生读书的时间。为此,除了充分利用好学校设置的每天的拼拼读读,每天还利用一定的时间师生共同阅读。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喜欢模仿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如果老师喜欢阅读,那么就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所以,在师生共同阅读的时间里,有时,我们各自手捧自己喜爱的书籍静静地阅读,当然,课后自然有一批好奇的学生走过来看看老师在读什么书,哪儿买的。有时,则由我为学生读书,我根据书中的情节变化调节读书的语气,通过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读来牵动孩子们的心。每每这个时候,教室里总是鸦雀无声,显然,孩子们是被故事吸引住了。渐渐地,他们感到单听老师读不过瘾,自己得找书读一读„„久而久之,学生一有空就读书的现象多了起来。

3、丰富读书形式

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读的趣味性,我常把个人读、齐读、教师范读、师生对读、生生互读、角色补读等形式揉合在一起进行,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朗读的氛围。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尤其是定期开展的朗读小考级,更是像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纷纷准备,谁也不肯怠慢,就是那些朗读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因为大家都清楚,与其说这是朗读考级,不如说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考验,只要比过了自己,就可以拿个好分数,比原先进步得越多,得分就越高。这诱人的果子只要你跳一跳就能摘下来,所以,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呈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越有劲,越读越有语感。

二、结合文本教学,注重读书体验

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有人曾说,作者写出的文章就是作者说话给我们听,我们通过放声朗读就好像听到作者的声音,才能再现画面进入意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例子,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和大师和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体验。

1、读出内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文质优美的文章,尤其是一批名家名作,它们字字如珍珠,且读来琅琅上口,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像这样的一些经典之作,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桂林山水》就是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文章。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组织学生充分的读,让他们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孩子们反复地朗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更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以及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

2、读出真情

对于一些具体、生动能引起感情共鸣的课文,就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以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它,使学生之心“入似其中”,与言语对象的那一颗心发生共震,引起共鸣,从而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如《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文章,字里行间既渗透着居里夫人对老师充满了敬佩感激之情,又洋溢着居里夫人尊师爱师的拳拳之心。其中有这样动人的一幕:“大会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走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居里夫人深情地亲吻了她,推着她的轮椅向主席台走去。回到台上,居里夫人向大家介绍,这位老人就是自己中学时代的欧班老师”。教学这一段时,在学生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体会居里夫人对欧班老师的深深情意。听完后,教师紧接着用尊敬的神情,深情的体态语言,饱含激情地说:“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听了这段话的录音,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接着老师边做动作边吟诵那段话。这样,把学生带入情景,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氛围,从多种感官入手刺激学生,调动学生的相应情绪反应。学生朗读时自然而然地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3、读出个性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专注地阅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中“树”这部分时,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边体会边画句子,并把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通过学生的这一朗读、勾画、体会,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鼓励学生道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体验。因此,在回答交流“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有的说这是一棵大榕树;有的说这是一棵奇特的树;有的说这是一棵茂盛的树;有的说这是一棵生机勃勃的树„„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满怀欣喜,作为教师则充分肯定、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独特性。

同时,课堂上借学生的质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育的无限生机„„由于每个人思想不同、个性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所表达的内容就会因人而异。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们不仅读出了对文本的感受,也读出了作者对榕树的热爱和赞美。

三、开拓阅读渠道,加强读书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学习语文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去广泛阅读,多方汲取,在课外阅读中自主积累。

1、结合课堂教学拓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于是,我总是布置一些“源于文本、超越文本”的“阅读延伸型”作业。如学了《惊弓之鸟》之后,推荐读《成语故事》;学了《武松打虎》之后,推荐读《水浒传》;学了《赤壁之战》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尽量把学校图书馆现有的一些经典书籍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逐步让学生去读。通过阅读,学生们不仅对课文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领会,同时丰富了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

2、结合读书活动互相推荐阅读。

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收益。为了让学生不仅好读书,而且读好书,在班上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课上,有的同学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读给大家听,再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有的同学将自己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大家;有的同学有感情地把自己喜爱的诗歌诵读给大家听。每次活动后,我都充分予以肯定,并建议学生互相交换书籍阅读,资源共享。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读书的快乐和分享别人读书的快乐的同时,保持了课外阅读的热情,促进学生不断地去读更多的好书。

让学生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 篇6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广泛采用了课堂讨论。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小学数学课堂表面的气氛活跃。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也应看到课堂中存在大量低级,虚假、无序的讨论,使课堂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思维发散程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题都可以一题多解。像求圆的面积、周长这一类题目,只要指导学生把题目中的各个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过多地去挖掘题中“一题多解”的角度。而那些具有多元因素的应用题,教师应把握好学生讨论时的思维发散程度,做到能“放得开” 也能“收得拢”。 因为发散不是终极目标,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维走向 ,遇到有偏颇的讨论应及时加以控制和引导。

题目:求一根外直径10cm,内直径为8cm,长为80cm,求这根钢管的体积{内部为空心的}。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求出这根钢管体积,当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先求出外钢管体积减去内空管体积。这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求出钢管体积,教师可适时提示这根钢管横截面是环形。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讨论得出:钢管体积=圆环面积 ×钢管长。

课堂讨论如果只一味追求发散而忽视了正确引导,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没有好处的。

二、控制问题难易程度

課堂上组织讨论时应注意,能引起课堂讨论的问题,必须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那些学生个人能独立解决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那些超过学生知识水平的太难太深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无法展开讨论;只有那些启发度较大,难易度适当,覆盖面广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题目:少先队员在学校种植榕树和桃树,一共栽了120棵,榕树是桃树的4倍。榕树和桃树各栽了多少棵?解法一:根据“榕树棵数+桃树棵数=120”,列方程来解。假设桃树栽了x棵,列方程x+4x=120;如果设榕树栽了x棵,列方程x+ x=120。容易得出结论:榕树栽了96棵,桃树栽了24棵。解法二:已知榕树和桃树棵数比是4比1,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

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讨论出新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意认识偏差程度

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自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很好的效果。

如教师讲授“小数的大小比较”后的学生练习巩固中,有一道选择题:比0.7小而比0.6大的数( )[A、一个也没有;B、有1个;C、有9个;D、有无数个],同学普遍选择A,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十分位上是7的两位小数有哪些?三位小数有哪些?通过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答案是D。然后再提出:要使答案A正确,该怎样修改题目?让学生继续讨论。

在学生发生偏差时,经过变换角度的讨论,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四、优化时间控制程度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讨论起来有时没办法控制好时间,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把握好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必须重点解决主要问题,而组织课堂讨论,也要突出教学重点。

如讲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能发现求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教师先复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默想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接着出示问题:“求12和36、7和8、9和18中的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如能简便,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如不行,就用短除法求”,然后在合作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同伴的方法,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分别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简便计算中得到启发,发现: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不仅突出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了难点,而且有效控制了时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生讨论前,教师还应该规定讨论的时间,以激发学生的紧迫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还要做巡回指导, 就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同学发言交流等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五、重视个体差异程度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讨论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对那些数学水平不高,性格内向的学生,课堂讨论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合作竞争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意识。

但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个性特点也有许多不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重视学生程度的差别,进行合理分组。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化组合学生。“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学习小组的水平要相当。“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应安排不同性别,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不同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倾听他人意见,向他人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差异度的优化组合,不仅利于学生素质的互补,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分析思考,学会了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欣赏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真实有效有序的课堂讨论,不能只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参与数学课堂探究,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让学生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 篇7

前一种情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后一情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这都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我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 要难易结合, 要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在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切不可横加“引导”, 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 即使教室里十分寂静, 也不能说是“冷场”, 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快速地进行着。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各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种方式与教师一个人承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相比, 效果是后者所无法企及的。虽然两者最终都将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但前者所关注的是过程, 而后者所关注的只是结果。

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 但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 探究式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在于它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 就在于既创造了学生的成就感, 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能力。因此, 我建议:在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 完不成教学任务。

一、创设悬念, 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 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 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 从数学的角度, 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 对其进行解释、阐述, 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开放课堂, 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习者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 课外为面, 课内外和谐衔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

三、开放思维, 留足探究空间

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 但探究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 讨论式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在于它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 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 问题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 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 在教学时, 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探究知识规律, 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教材中处处含有探究的内容、生活情景的再现, 需要教师认真去挖掘教材, 然后结合实际, 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数学、喜欢数学, 并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发现并主动获取知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素质。我相信, 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 坚持改革, 将来, 我们大家都会让自己的天空蔚蓝, 让学生的心灵温暖。

到底什么样的“合作探究”在教学中才具有实效性呢?我认为不可能找到一种随处可以套用的统一模式。由于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的不同, 在一种场合是最佳的, 而在另一种场合就可能称不上最佳的了。因为教学过程及其产生的教学效应, 是受多种复杂变量因子制约和影响的。不过, 不管什么情况下, 来自学生的积极因素和源自教师的制约因素是常量。

让小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篇8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学生对所学知识如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种愉快的事情,就会把学习之苦转化为追求成功之乐,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充满兴趣的课堂上轻松、愉快地获取新知。低年级儿童对平淡的文字描述不感兴趣,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人教版第一册《一去二三里》的内容是一首古诗,教师就可以借助挂图和配乐朗诵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古诗意境。学生看到了优美的画面后,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意境中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教师的配乐朗诵,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例如,教授《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可利用象形文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让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一个个探究文字奥秘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语言环境,这样教学内容就会直观、生动,并使学生乐在其中,思维活跃,达到愉快学习的目的。

二、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小学教学的一些内容,对于天真烂漫的儿童来说是有点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学好,就需要我们动脑筋,除了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外,还应与学生亲近,多一些接触。教师和学生间有了感情,学生就会毫无防备地信任教师,对知识就会主动地去探寻、去深入研究。这样主动地、有趣地学习,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既是苦差事又是苦中有乐的趣事,慢慢地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因此,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是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课下,教师要放下架子,多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或带他们外出放风筝、徒步旅游等。通过这些具体的接触,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利用多媒体或现代远程教育设备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看动画。新教材的情境图尽管幅幅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但毕竟都是静态的平面图形,有些故事情节、人物活动不好体现,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把情境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同样多》一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图像情境来向学生渗透这一数学概念。我先用微机出示3个杯子和3个杯盖,然后“当”的一声,杯盖全盖住了杯子,这时我就借学生注意力集中时说明:一个杯盖盖一个杯子,既没有多出来的杯子,也没有多出来的杯盖,就说杯子和杯盖同样多。这样,学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同样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 篇9

一、创设情境, 享受读书乐趣

在教学中, 只有当学生们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 才能读出形, 读出意, 读出味, 读出情。

1. 角色体验。

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 有许多生动的小动物形象, 让学生们扮演文中的角色既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们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欣赏。这样, 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 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 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 听到美妙的音乐,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2. 音乐渲染。

音乐是渲染情境、引发想象的有效手段。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播放狼步步逼近的动感音乐, 为学生营造一个紧张急迫的氛围, 从学生们夸张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看出, 他们已感到了“凶狠”、“可怕”, 体会到了小羊的危险处境, 大家都在为小羊的命运担心, 不知不觉进入了情境, 这时再来指导朗读就会水到渠成, 学生就会入境生情。

3. 画面引入。

画面同样是引领学生们入境生情、增强内心体验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中, 为使孩子们体会到狐狸巴结讨好乌鸦时的表情,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狐狸的表情, 有的学生说:“他摇着尾巴, 假惺惺地笑。”有的学生说:“狐狸一脸的奸笑, 一看就知道没安好心。”这些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 读起书来便倍加用情, 对理解人物形象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更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4. 语言描述。

此外, 教师的语言描述也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场景, 引发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如《青蛙看海》一课教学中, 我这样描述“小青蛙努力登山”这一情景:“请小朋友看, 小青蛙跳呀跳呀, 啊!不小心摔了一跤, 流血了, 它不顾疼爬起来继续跳, 跳呀跳呀, 累了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 渴了喝点山泉水, 就这样它不停地跳, 气喘吁吁, 腰酸背疼, 它想到快要到山顶了, 快要实现自已的愿望了, 便更加努力地跳。”我描述完以后, 问:“你听了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孩子们纷纷说小青蛙真了不起, 再来读书时, 我看到不少学生的脸上都露出坚持到底的神情, 很明显他们已经和文中的角色产生了共鸣, 读起书来自然是更加入情。

再现生活情境, 强化学生们内心的体验, 就能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兴趣盎然、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们享受到读书的无限情趣。

二、个性化朗读, 享受读书乐趣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不同的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便一样, 朗读的方式也肯定有差异。因此在激情朗读中,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身心处于激活状态。学生的身心只有进入激活状态, 内在语言才能高度活跃起来, 这样, 语言和精神才能同构共生, 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也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既是享受读书乐趣的过程, 又是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的过程, 何乐而不为呢?因此, 我们在学生每一次读书时, 都要为学生注入能充分激活身心的“兴奋剂”, 使他们情绪激奋, 全身心投入。

三、激励评价, 享受读书乐趣

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 当孩子们通过努力, 将课文读通读熟时, 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肯定呀!这时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 既让学生从主观心理上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可暗示一些学习方法, 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求知, 把读书当成一种精神享受。

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 有时他们之间的称赞、表扬说出了其心灵深处的声音, 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效果也更佳。因此指导学生互评, 是我惯用的方法。如学生读完一段话后, 我总让其他同学说说他读得怎样?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评价既可使学生在别人的肯定赞美中更爱读书, 又可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朗读中汲取营养。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喜欢挑刺, 这时我会说上这么一句:善于欣赏别人, 你在得到友谊的同时也会得到许多知识。学生在教师指点下真诚欣赏别人, 受到了思想教育, 提高了阅读兴趣。其实, 在读书活动中, 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 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 让评价伴随教学的始终, 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享受。

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 篇10

关键词:离均差,目标激励,成功,乐趣

通常情况下, 一个班学生智力的发展却呈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形状, 即有少数的“优秀生”和“学困生”, 大多数属于“中等生”。与此相适应,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实施教学一般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不少教师往往对“优秀生”厚爱有加, 对“学困生”责备有余, 对“中等生”关心不够, 致使一些“优秀生”容易满足于现状, 不图进取, 养成做事不踏实、不认真的行习惯;一些“学困生”在责骂声中丧失了上进的信心勇气;而“中等生”则多处于冷漠的师生关系之中, 缺乏学习的热情, 得过且过, 竞争意识淡薄, 最终造成“两头”没有抓好, “中间”没有促起来。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笔者饱尝了这种事与愿违的苦涩之果, 并进行了反思。

怎样才能触及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入, 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 使之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这不得不引起师者的思考。古人云:“教子十过, 不如奖之一长。”针对初中生渴望被表扬、被奖励的迫切心理, 尤其对于“中等生”“学困生”而言, 他们长期不受他人的重视或饱受责备, 一旦受到表扬或奖励, 内心触动会很大, 很容易唤醒其求知欲望, 让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于是我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 采取了“离均差目标激励法”, 通过设立“学习进步奖”来勉励学生学习方法。

一、“离均差目标激励法”的操作程序

1.首先通过测试, 掌握学生的实际成绩水平和班级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 求出每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班级平均数学成绩的差额, 这个差额就是“离均差”。这样, 原来学习数学基础好的学生“离均差”呈正数, 原来学习数学基础差的学生“离均差”为负数。

2.以某次测试得出的“离均差”为基数, 与下次测试得出的“离均差”相比较, 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数学是否进步了, 以此兑现“学习进步奖”。对超过上次“离均差”的学生, 按超过分数的多少分别予以不同等次的表彰奖励;对低于上次“离均差”的学生, 应帮助他们查找原因, 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 促使其学习得到进步。

“离均差”为度衡量、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尺, 使一部分“中等生”“学困生”因超过了原定各自的“离均差”而受到肯定, 获得表彰, 得到鼓励, 使一些优秀生因没有超过各自的“离均差”而受到冷遇或鞭策。这样, 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心灵深处受到触击。

二、“离均差目标激励法”的特点

1.“离均差目标激励法”抛开了学生原有的智力发展状况, 而重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智力发展, 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作用, 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使学生在一个“水平线”上竞赛, 体现了竞争的平等性和公平性, 能让每个进步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2.“离均差目标激励法”让“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进步行为得到了肯定和表彰, 满足了他 (她) 们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对提高班级数学成绩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 打破了“优秀生”独占数学领奖台的局面, 促进了“中等生”向“优秀生”的转变、“学困生”向“中间生”的转化, 使数学成绩有进步的学生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更加勤奋学习数学。

3.“离均差目标激励法”无疑给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带来了压力, 由于“中等生”“学困生”的崛起, 使得优秀生的优越地位受到了威胁, 从而迫使他们更加勤奋、更加刻苦, 变压力为动力, 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享受更多的乐趣;也使一些单凭智商、天资、学习踏实的优秀生失去了累加在他们身上的光环, 让他们也品尝到受挫折的滋味, 锻炼了他们随挫折的能力, 鞭策他们再度崛起, 起到了“鞭打快牛”“重锤敲响鼓”的作用。

“教学有方, 教无定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点燃学生不断求知的火炬, 达到“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有:

(1)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经常表扬。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进步, 我都不吝表扬学生。比如一个学生的字进步了, 口算速度快了, 多举手了, 或解题的方法新颖, 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 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2) 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不大, 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画些小图片, 制作些头饰、胸饰, 作为奖励表示对他们学习的肯定。

笔者采用“离均差目标激励法”,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深有感触。如入学成绩平平的宋雯雯同学通过激励, 每学期学习成绩上一个台阶, 三年后被固原二中高中部录取, 数学成绩功不可没, 令人刮目相看。还有, 采用了“离均差激励法”的班级比未采用的班级数学平均成绩高出8分左右, 其主要原因是“中等生”和“学困生”学习进步的结果,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任何好的方法都有潜在的负面效应, “离均差目标激励法”也一样。它很有可能使情感脆弱、虚荣心强、承受挫折能力差的个别“优秀生”一蹶不振, 一时难以摆脱受挫的阴影, 导致学习滑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这些学生的思想脉膊, 及时平息学生内心的波澜, 使之保持正常的心态, 发挥积极情绪的正效应。同时, 为鼓励“优秀生”保持并提高成绩, 我把“优秀奖”和“进步奖”结合了起来, 以减少“离均差目标激励法”的负效应。

如果数学课堂内外能够适当添加上“离均差”这一“抓手”, 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愉悦、快乐的教学必将代替传统的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 培养其思维能力, 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导入的乐趣 篇11

一.时代背景导入法

这是常用的导入法。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这是说,如果要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如教学《醉翁亭记》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的主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唱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愉悦乐章。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学生了解之后,对寻找文章的线索“乐”,理解文章的主旨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乐观的态度享受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二.析题导入法

析题导入法,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题意和文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言简意赅,概括精辟;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旨。弄清文章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如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我是这样析题导入的: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六月指就是荔枝的成熟期在农历六月,荔枝是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丹是红色,也就是荔枝的颜色。标题是明代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虽只有七个字,却从以上三个方面概括了荔枝的生态特征。学生了解之后,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大有帮助。

三.故事导入法

先讲一个短小精悍的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如我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但有位客人没有买礼物,觉得不好意思,就提议做一首诗来祝贺。众人都很高兴,客人便吟诵起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语。客人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好!众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客人又道:“个个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老太太的儿孙可不干了,围过来要揍他。客人又说:“别忙——盗得仙桃庆寿辰!”儿孙一听又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作得好。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下面就来学习课文《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朱德的母亲是如何的不平凡。学完课文,学生主动提出:老师我们觉得,文中以“我应该感谢母亲……”开头两段应该背诵。在课堂上享受“母亲”的伟大,沐浴吹面不含杨柳风的温馨。

四.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陶冶其情操。比如我在教学《虞美人》一课时,首先播放阿炳的《二泉映月》,那深沉、忧郁的的乐曲将学生带入“剪不断,理还乱”的言愁氛围之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人物形象也历历在目。这样,歌曲带领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愁绪,使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知识的殿堂,教学氛围是那么融洽,那么忧郁,那么的惆怅。授课结束时,学生还沉浸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享受中……

让幼儿真正享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篇12

关键词:美术,个性想象力,创造力欣赏,观察

在幼儿园工作了有八年了, 在这八年中我也积累了一些活动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我意识到, 美术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它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幼儿美术作品所关注的不应只是作品画面的结果。相反, 它应更多关注幼儿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提到, 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 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成为幼儿对生活的记录;成为幼儿内心情感的倾述;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让幼儿真正地享受美术。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会这样教孩子绘画, 大人画一步孩子画一步, 画出的作品千篇一律, 没有新意, 更别说能抒发幼儿真正想法和感情了。大人们总认为绘画技能是第一位的, 没有教师的范画和示范, 幼儿就不会画, 或画不好, 还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我却觉得这是我们大人在绘画教学认识上的误区。我认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坚持以下几点就一定能让幼儿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让幼儿感受欣赏绘画的美

想要幼儿能够喜欢绘画, 爱上绘画, 首先就要让幼儿能够感受绘画带给我们真正的内心感受。所以, 我在日常教学中非常关注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欣赏。我带领幼儿先从意境感受来欣赏, 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 再围绕着绘画的形、色、构图等方面, 引导幼儿发现美, 追求美, 逐步把幼儿的审美感觉引导到有意识的思考和表现上去, 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水平及时予以肯定, 使幼儿对美的感受由无意识的显现逐渐发展为对艺术的发现。

二、让幼儿学会观察使得幼儿能更好地找到适合的表现手法

绘画是要画出我们眼里所见到的, 不可能无中生有, 在学生的世界里更是如此。没有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 就没有感受。因此,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从而不断地给幼儿丰富知识, 积累经验, 提高观察能力, 培养观察兴趣, 为他们进行美术表现和创造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在观察的同时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 发现物体是用线、图形还是点来诠释的, 让幼儿能找到绘画入手的切入点, 使得幼儿在动手时能够很快找到最合适的表现方法。

记得一次在一节大班美术活动《我的妈妈》中, 要求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 我到现在依然还记得当时孩子们的表现。当天, 幼儿都带来了自己妈妈的照片。我们就是按照先观察, 再引导讨论, 最后绘画的方式进行的。观察环节中幼儿进展很快, 因为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经验。在引导讨论环节中, 教师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在这一环节里, 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 让幼儿能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 我给了幼儿很多选项。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直线、弧线、波浪线等等。让幼儿思考什么样的线条和图形能够诠释自己妈妈身上的特点, 更能把自己妈妈最好、最漂亮的地方展现出来。虽然我给了引导, 但也只限于引导, 我并没有规定幼儿一定要怎样、必须要怎样。这样幼儿就能从自我感官出发, 真正用绘画来说话, 来表达, 来说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结束后, 幼儿的作品, 能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他们对妈妈的爱。我看到波浪线画的卷发、弧线画的娃娃头、三角形画的裙子、圆形画的眼镜, 尤其是萱萱小朋友给妈妈画的高跟鞋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幼儿的每一笔都那么传神, 每一个作品都不一样, 就好像他们的爱就画进了画里一样。

三、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现今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 一个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勇于探索、敢于尝试、有独立性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十分重视对幼儿个性心理品质的引导和培养, 不给幼儿太多的限制或示范, 更不直接帮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独立构思, 自由创作。不用“不行”“不好”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应用一双发现有点的眼睛去发现优点, 用激励性的语言、赞许的微笑、鼓励的掌声、支持的目光, 使幼儿增添自信, 从而帮助幼儿去努力获取成功来肯定自我。随着幼儿自信心的增强和自我价值感的不断再现, 他们的独立意识、行为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发展。

四、教师的坚持不懈

幼儿美术教育不是美术技能教学, 它与专业美术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 能够不走误区, 坚持以幼儿为主, 让幼儿都能个性化发展是要我们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的。我们要想在幼儿身上看到成效, 是需要教师付出一年甚至两年以上的时间去培养、去耕耘的。

上一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下一篇:关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