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书香而灵动论文

2024-08-19

生命因书香而灵动论文(通用5篇)

生命因书香而灵动论文 篇1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学是否有效, 关键是看学生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看学生实现了多大程度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又是通过有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 这就需要教师用和谐和智慧去建构有效的课堂, 在课堂上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 真情演绎文本内涵, 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农村学生都自由快乐地学习, 让每个农村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畅所欲言,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才会充满阳光、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一、和谐———有效课堂之基石

当代教育生态学研究表明, 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 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其特征之一就是教学方式结构的和谐平衡。因此, 在课堂上, 笔者经常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愉快、和谐、轻松的气氛, 实现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这样学生们的思维就会活跃、想象就会丰富、记忆力也会增强;相反, 如果把学生放在一个呆滞、种种约束的课堂环境中, 他们的思维就会堵塞、反应就会迟钝、心境就会封闭, 毫无创造力。所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正是有效课堂生成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体现的是教师———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学生茫然无助时的引路人、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的,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你是把他们当朋友看待。同时, 对学生还应一视同仁特别是对有心理或者生理缺陷的学生, 要更加关心和呵护他们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敬慕, 由此对课堂也产生喜爱之情。记得在一次学生的课堂演讲上, 有一位特别内向的女生这样说:“我希望快快长大, 长大后就再也听不到大人天天喊我要认真读书的唠叨了……”话音刚落, 同学们都大声笑了起来。待她的演讲完毕, 笔者让全班同学学习她很多优秀的地方, 借机对她进行了委婉的开导, 并让全班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多交流、沟通, 课后尽一切力量帮助她。那位女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诚关爱后改进了很多, 在之后的课堂上都积极思考, 主动要求回答了很多问题。

2.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创设和谐的课堂情景实际上就是要让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真诚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从而构建生态、和谐、高效的课堂而作为刚进入初中的农村孩子他们还有很大的玩性, 他们一方面想当一个小大人, 另一方面还保留着一颗稚嫩的童心, 最喜欢听故事、表演节目、做游戏、开展竞赛活动等。为了在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境, 如开展“争当小小故事家”活动, 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引进各种激励机制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 甚至是自己去发现素材、创作素材, 当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时, 再组织他们进行讲故事比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样, 只要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思绪就能在这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驰骋, 从而达到让农村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回归自然, 回归生活, 回到学生快乐的天地中去学会合作, 学到新知的目的。

3. 构建和谐的教学形式。

课堂和谐是指课堂上教学各要素之间是一种和顺、协调、融洽的关系。为了构建和谐课堂, 就要优化教学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 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和谐统一。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采取“自学—质疑—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 并在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寻疑———使学生动脑发现问题;释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这种创设有利于学生和谐学习的教学形式, 能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课堂充满活力, 并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由此,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和谐是大家营造的, 和谐社会中的困难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得到解决。

二、智慧———有效课堂之内核

有效的语文课堂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去创造, 有效的课堂教学更应该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评价一节课质量的高低, 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 也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 充分预设, “生成”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高质量的预设是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 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活动效率。创造性的生成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 且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因此, 笔者立足于课堂的开发把执行教案当作课堂教学的起点, 悉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有利于促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资源, 并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

例如,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 初读课文后有学生提出:“文中的比喻不太贴切, 瀑布一般都非常宏大紫藤萝这么点, 怎么说它是瀑布呢?瀑布一般都是白色的, 怎么能比作是紫色的瀑布?对此, 笔者放弃了预设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笔者的启发下, 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朗读、探究之中, 经过反复思考和交流, 踊跃地参与了讨论, 学生明白了作者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来表达对紫藤萝生命力的赞赏!面对这动态生成的课堂, 笔者不但成为了学生思想的“助产士”, 为课堂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还成为了课堂智慧的引领者, 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不但成为了“麦田守望者”, 为学生不迷失于“课堂生成”;还成为了学生课堂智慧的创造者, 启发了学生的发展思维。

2. 平等对话, “互动”课堂。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的单向传导形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诸多特点多向交流比单向交流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激励作用的潜力, 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多方交流与互动。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除了师生交流师生互动以外, 还组织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 生生互动交流, 即多向交流, 双向互动。笔者有幸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授课, 他的课堂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是“商量”, 确定课堂目标要和学生商量, 怎么上课要和学生商量, 布置作业要和学生商量, 甚至上哪堂课都要和学生商量;整堂课都是学生在活动, 提问是学生, 回答问题是学生, 板书是学生, 评价是学生, 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生也从课堂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的课堂就应该由我做主”。学生在交流互补中领会了文本的正确意思, 感悟到了作者的感情, 和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学生自己的心境也得到了提升和升华。

3. 依托文本, “品味”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习言语, 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 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 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文章中的许多词语都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 反复推敲而来的, 不仅形象生动, 而且折射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而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它是交流的平台, 是一种载体, 当中蕴涵着作者的生命体验, 包容着作者的思想境界, 囊括了作者的情感历练。笔者在课堂上的做法正像叶老先生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上, 让学生依托文本, 引领学生潜心体会文本, 引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经典, 从文本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从而夯实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充满诗意的、散着有文化馨香的意境,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条流淌生命的灵性之河。

4. 适度拓展, “开放”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 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十分必要, 开放式课堂可以打破原有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的封闭性、唯一性, 为形成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补充“源头活水”, 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 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满足其求知、求新的期待心理, 实现“积累”的课程目标。比如, 《竹影》一文, 需要学生了解一些美术知识, 《故宫博物院》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所知晓……同时, 又要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去, 比如教学《端午的鸭蛋》, 就让学生去吃鸭蛋, 去感受鸭蛋的味道;教学《吆喝》一文, 就要让学生到大街小巷去收集民间的各种吆喝声, 让学生真切地明白:语文就是从生活中来的, 语文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的, 语文更应该回到生活中去。当学生从语文课堂中享受到了学习语文带来的快乐时, 兴致必然高昂, 精神必然亢奋, 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 思维火花就会竞相迸射。

三、生命———有效课堂之灵魂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 多元交流的生命历程。它充满着灵性, 充斥着智慧、灵感的碰撞。所以, 笔者在课堂教学上不仅关注学生的智慧生命, 而且还会关注学生的价值生命。

不久前, 笔者有幸聆听了一堂《斑羚飞渡》的教学观摩课, 授课老师较好地体现了“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教学中, 教师始终体现一份浓郁的人文关怀, 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教师让同学们赏析老斑羚为了让年轻斑羚活下去, 延续它们的种族这一情节时, 教室顿时沸腾了, 对老斑羚的同情, 对猎者的不满, 很多同学甚至为斑羚们出主意、想办法, 同学们想到的是老斑羚掉下悬崖后都没有死, 而是因为各种意外生存了下来。老师也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研读转向人文的关怀, 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对弱者的同情与声援。同时, 让学生体验那种永不放弃、勇于追求的人生态度。语文课堂是文本的课堂, 更是人文的课堂。所以, 学生的生命发展, 也应成为语文有效课堂的不懈追求!

总之, 只有以和谐为基石, 以智慧为核心, 以生命为灵魂去建构有效的课堂, 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 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让我们怀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去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 让我们为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只要我们沿着和谐、智慧这一学生全面发展的跑道, 做从容的引领者, 和谐的魅力、智慧的魅力就能在课堂中得以展现, 从而去构建和谐、智慧而精彩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跨世纪思考之三[J].教育参考, 1997, (4) .

[2]皮连生, 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2008.

[4]柳斌, 高长梅, 白昆荣.教育方法艺术全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九州图书出版社.

[5]柳斌, 周宏, 高长梅.课堂素质教育手册 (上、下册) [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和人民日报社.

生命因书香而灵动论文 篇2

一、尊重生命情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便是师生互动。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在这个“共同体”中,对学生而言,互动使主体得到体现,个性得到张扬,而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通过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境界。例如: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读书时,我常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同学的朗读比赛,与自己的学生比个高低,在评价学生朗读的同时,我常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朗读,当学生回答问题很有创见的时候,我会大加赞赏。又如:在教学诗词时,有些诗词是被谱成了歌曲的,只要我说起这也是一首歌时,学生们就会喊“老师!唱一个……老师!唱一个……”这时只要会唱的我也不推辞就唱给他们听。我在唱的时候时有时叫学生一起唱,有时再叫个别学生唱,每当此时大家都会觉得这个课堂是那么的快乐。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当老师,我当学生和其他的学生们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提问题,我想,这就是师生互动形成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所带来的最大的魅力。

二、还原生命本性———培养愉快合作的生生互动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生态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学生通过自读思考,已获得了课文中有关知识信息,对它们有了初步的分析和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交流,他们在学习中的所得所悟得到验证,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创新的欲望;另一方面,我还经常把全班分成每四人一组,两组间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哪些提不出问题,提问权就转到对方,这样互问互答,我们就管它叫“分组擂台赛”。如进行文言文的翻译;一些口语交际,例“自我介绍与提问”;有时进行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成语大比拼”“诗词挑战赛”等。

让作文因生活而灵动 篇3

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主要从生活实践中来。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 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 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写出来的作品才充盈着生命的灵性。

一、走进生活, 寻找写作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投进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用自己的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 体会父母的辛劳不易,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开启社会生活这本无字词典。

1. 温馨亲切的家庭生活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家庭中有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 这点点滴滴莫不叫人感同身受。与家人开展一次家庭娱乐活动, 可以是有计划的家庭旅游, 也可以是饭后散步, 享受合家愉悦的乐趣;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做做家务, 一次拖地或是一次买菜, 都可以体验持家的辛苦;为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洗把脚, 捶个背, 感受生命的沧桑……生活中的万种滋味, 悉数心田, 又何愁没有拨人心弦的情愫呢?

2. 熟悉快乐的校园生活

校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校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熟悉, 最快乐, 也是最有感情的。只要善于发现, 就能收获丰富的写作素材。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假山喷泉、亭台回廊, 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升旗、课间操、运动会、六一节、小种植、小制作等, 都是一次深切的体验;课堂上师生的交流, 激励表扬, 课间活动中的嬉戏玩耍无一不是写作的灵感源泉。孩子们在观察、参与、交流中, 获得了成果, 增长了才干, 所见所闻所感都涌动着鲜活的生命活力。

3. 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

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生万象, 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不竭资源。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如读书读报, 了解国内外大事;走访敬老院, 和孤独寂寞的爷爷奶奶一块包顿饺子;与贫困家庭的孩子联谊, 尽自己所能献爱心;深入乡村、工厂、市场, 进行调查访问, 树立服务集体的意识……以广阔的社会为素材, 只有去了解参与, 才能认识得深刻, 写得入微。

二、感悟生活, 抒发真情实感

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还需要思考感悟才能写出鲜活灵动的文字来。感悟是作文中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 它能创造性地指引人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观察, 用具有个性的心灵去体味, 用具有个性的头脑去思考。学生积淀了丰富的材料, 教师还要帮他们搭建对话的平台, 把生活的情景移位课堂, 让每个孩子尽情抒发真情实感, 以说促写。

1. 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激励的课堂氛围

叶圣陶说:“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作。”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 愉快、充满激励的氛围, 让学生敢于说出心里话, 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展现真实的自我, 发展多姿多彩的鲜明个性。

学校附近有几个化工厂, 在一次作文课上, 我让学生汇报“课外调查家乡的环保现状”, 对于这些近在咫尺的情况, 孩子们显得格外激动:有的斥责镇上一些化工厂不讲职业道德, 有毒的污水随意排放, 致使水源、鱼虾、庄稼都受到了污染;有的直指某些居民没有公德意识, 乱扔垃圾, 污染环境;有的摆出了任意砍伐、破坏路边树木的事实, 并分析其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接着, 我又让他们谈谈治理的办法。孩子们讲得颇有见地, 有的认为还要继续向上级部门反映, 督促政府主管部门有效管理;有的则主张进行说服工作, 给他们洗洗脑, 增强环保意识。在此基础上我又总结了大家的观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写下来。

2. 关注个性的张扬, 鼓励个性化的语言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激励他们畅所欲言, 我们不难发现, 个性化的语言也会在平等对话中迅速增长。如在“写写身边的人”这一主题的作文训练中, 有几个学生竟然合作写了篇题为《给老师们画张像》的作文, 分别介绍四位性格分明的任课老师。“班主任王老师喜欢笑, 常常为我们策划一些让人惊喜的活动,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王老师笑得更灿烂。”“数学老师姓孔, 是个漂亮的姑娘。长着一副娃娃脸, 笑起来还有两个搞笑的酒窝。你可别小看她哟, 她的算术可厉害了, 脑子就像一台高级计算机……”这篇习作出炉后, 许多同学都为他们风趣幽默、凝聚着真情实感的文章叫好。后来这篇习作还发表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上。

3. 插上想象的翅膀, 打造创新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 想象之重要, 引导学生在习作天地里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其情绪高涨, 从而使习作更具开拓性、创造性、灵活性。

想象力来源于生活。作文中的想象, 作者可以上天入地, 探奥搜奇, 和草木交往, 与鸟兽倾谈;也可以历谈荒远, 访古人来者……但是, 无论想象如何广袤深远, 它都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 仿佛风筝直上青云却以一线牵之。只有关注生活, 想象力才有了基础, 才有了最丰富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 插上想象的翅膀, 创造出新的形象。如我校三年级何文怡同学在生活中发现, 人们每次回家都要用钥匙开门, 有时候钥匙丢了或者钥匙忘在家中就会很麻烦。由此他展开想象, 写了篇短文题为《指纹锁》, 发表在《起步作文》杂志上, 引发了其他同学的写作兴趣。

让诗歌因想象而灵动 篇4

一、创作诗歌需要联想、想象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到了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借此说明在诗歌方面用到文字的联想意义, 可以使诗歌意蕴丰富。“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苏轼发现清茶泡在泉水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 与明月照着泉水的情景有相同之处, 于是生发了这样的联想、想象。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联想和想象, 使这两句比“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更丰富, 也更有蕴藉。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和想象的例子。诗歌要有独创性, 就必须有联想、想象。所以, 古代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都在竭力运用联想、想象, 力求使作品更有意蕴。谈及联想、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别林斯基说:“在诗中, 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可见, 联想、想象在诗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

(一) 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可感

以“愁”为例来说, 中国古典诗人为了使“愁”形象可感, 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的能力, 写出了不少佳句。李煜有时将愁想象成一团乱麻, 说它“剪不断, 理还乱”;有时又想象成江水, 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笔下的愁不但有形, 而且还有了重量:“只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 许多愁。”贺铸内心的闲愁则是“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意蕴更丰富。诗人们用联想、想象的能力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可见, 大大丰富了诗歌的意蕴。

(二) 使平凡的事物显得奇特

现实生活中一些平凡事物, 如果用写实的手法加以表现, 固然可以小中见大、朴实可亲。但是, 作家们却运用联想、想象, 使诗作平处见奇, 具有更好的艺术效果。如辛弃疾的《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上阕:

青山欲共高人语, 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 望来终不来。

苍翠的群山仿佛有意要同高雅的人交谈, 它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 又似万马奔腾。它们在茫茫的烟雨中迷了路, 徘徊起来, 眼看着临近了, 却终于没能到达跟前。本是人眺望远处的青山, 却说青山想要走上前来向人倾诉衷肠, 如万马奔腾而来。青山本是平凡的事物, 作者通过联想、想象不但将其变得奇特别致, 充满生机活力, 而且让青山很好地为自己传达了情义, 真可谓神来之笔。

(三) 使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得以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 诗人们通向理想的道路被阻碍, 因此陷入迷茫、痛苦之中。但想象可以使诗人的理想得以实现,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找到归宿。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梦幻的形式表现对超现实的幻想境界的追求。诗人用奇特、缤纷的想象手法描述仙境:没有森严的等级, 没有尔虞我诈, 众仙平等相处, 就连凶猛的老虎也都驯服地为众神弹琴鼓瑟, 真是一派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融乐世界。这种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创造出的新奇的艺术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境界。而在现实中, 以唐玄宗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黑暗, 生活日趋糜烂, 苛捐杂税日益繁重, 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作者也只有借助联想、想象来描绘心中的政治理想了。

诗人依靠联想、想象, 用非常洗练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从而创作了诗歌。古代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诉诸笔端, 这一创作过程就如同将当时的新鲜茶叶通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虽失去水分, 但芬芳依旧的上等干茶。现代人欣赏诗歌, 也须用想象的开水将这些古人赠与我们的封存已久的干茶泡开, 用想象复原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感, 深切地体会诗的意象、意境, 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二、鉴赏诗歌需要联想、想象

那么怎样才能泡开这干瘪的茶叶呢?这就得发挥我们联想、想象的能力, 还原诗歌的本来面目。

(一) 运用联想、想象, 还原诗句含义

要鉴赏一首古诗词, 首先要理解每个诗句的含义。由于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 富有跳跃性的, 仅理解诗句的字面义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运用联想想象, 理解诗句深层的含义, 也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要理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的深层含义, 就要运用联想、想象, 去深入揣摩词人当时、当地的处境、心境及思想心理的微妙的变化。联想到词人因用诗讽喻新法, 被贬谪到黄州的处境;想象一下词人时刻关心边境战事, 有着一腔报国热忱的心境。当这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与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冲突时, 词人思想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貌似旷达洒脱, 实是无可奈何, 这是词人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曲折的反映。赞颂周瑜也好, 自叹苍老也好, 洒酒寄情也好, 看似矛盾, 实际都极其真切地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热烈的思想感情。

诗句的这种深层含义, 离开联想、想象是万难理解到位, 理解准确的。

(二) 运用联想、想象, 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因而鉴赏诗歌时, 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意象。诗人在创作时, 往往选取一些典型的意象来帮助自己表情达意, 许多意象也就成为了诗人们普遍用到的对象。然而, 人的际遇不同, 感想不同, 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也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蕴。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想象, 认真体会。秋天傍晚时的“雨”这一意象被许多诗人写到过, 但传达出的情感意蕴往往不同。

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秋雨是清新净洁的。经过这场秋雨洗涤过的空山、青松、翠竹等景物在作者眼中无不美丽可爱。这场秋雨不但使环境清新洁净了, 更使诗人的心境平静淡泊了, 看着朗朗明月, 听着潺潺水流, 诗人很自然地萌生了“王孙自可留”的归隐想法。而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中的秋雨则是泛着寒意、连绵不断的。巧的是这秋雨又一滴一滴打在那疏疏落落的梧桐树叶上, 这每一滴秋雨又何尝不是敲打在作者那已满是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的心上呢?作者笔下那“点点滴滴”的秋雨折射出她的满腔愁绪。

抓住意象, 通过想象了解、体会诗人的所感所思,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三) 运用联想、想象, 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 与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 (境) 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清代的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 写景则在人耳目, 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 无不如是。”意境是诗歌审美价值之所在。我国古典诗歌既讲究明朗晓畅, 也推崇含蓄蕴藉, 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 欣赏者必须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由此及彼, 由表入里, 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句, 表现出诗人站在高处, 静静地凝视着对面的敬亭山。敬亭山也孤独地耸立在那里, 似乎也正静静地看着诗人。他们似乎在互相交流, 互相安慰、鼓励对方。一个人, 一座山, 他们互相凝望着。作者甚至觉得只有敬亭山才懂他的感受。诗的意境告诉我们, 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与怀才不遇, 但更是自己的坚定, 他在大自然中寻求到了安慰和寄托。

让数学教学因“情”而灵动 篇5

一、以境感染学生

(一)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

民主、和谐、平等是良好学习氛围的特征。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师就要尽自己所能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平台, 这个平台必定是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快乐的。以“整数与小数”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同学们, 今天我来教大家数数, 如何?

(生哈哈大笑, 不自觉地开始数1、2、3……1 分钟后, 学生才安静下来)

生:老师, 不会这么简单吧, 我们都六年级了。

师:大家对自己相当有信心嘛!你们确定能数好吗?

生:没问题。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点题后, 大部分学生关注的不是数学知识本身, 而是觉得“好玩”, 即便是那些觉得数学无趣的学生也会因为好奇而参与其中。笔者认为将学生带入数学课堂的缘由与学习的结果相比较前者更加重要, 因为只要学生积极地进入课堂总会或多或少地学到一些知识,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敞开数学课堂的大门, 将徘徊在数学殿堂门外的学生引到课堂, 用宽容和微笑将他们的手紧紧地牵住, 让他们不用在门外徘徊, 让数学阳光直接照射他们, 使他们觉得温暖, 被拒之门外的尴尬感觉就不复存在了。

(二) 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幽默可以让师生交流的话语变得有情趣, 课堂的氛围变得更活跃, 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更贴近。幽默语言的合理运用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到知识的内涵, 在谈笑风生中得到启发。例如, 教学完分数乘法、除法及加减混合运算时, 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20/1”这样的计算结果。在纠正的时候, 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在天气晴朗的时候, 有穿着雨衣逛大街的吗?

(生笑着摇头)

师:观察“20/1”这个计算的结果, 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个结果可以直接写成20。雨衣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是不需要穿的。

在后续的计算中这种答案基本上没有出现了。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幽默大师, 教师掌握了制造幽默的技巧就等于获得了一把开启儿童内心的钥匙。因为教学幽默本身就像是“激发剂”,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以趣吸引学生

(一) 放手, 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生求知欲旺盛的体现就是“好奇心”, 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 使用新颖、灵活、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 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好胜”是学生普遍的特点, 他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引起教师或者同伴的关注, 一旦取得成功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教学“化简比”, 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还记得我们昨天的家庭作业吧, 有什么疑问吗?

生:没有疑问, 特别简单。

师:那么老师就顺应大家的意思直接检查了?

生:可以。

师:老师相信大家。这样吧, 我给大家5 分钟的时间,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自学, 也可以解决自己没好意思说出来的疑问, 以及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注意点, 最后比比看哪些小组表现得好。

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了。开始我还有些不放心, 经过后来的测试, 全班的正确率达90%以上。这次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团结的力量、认真的精神是不可小觑的。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 设置情境、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将他们引入到学习中去。

(二) 牵手, 为学生搭建乐学的桥梁

教师要巧用爱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微笑、热情、鼓励都是学生需要的营养。一个经常体验到失败的人, 就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也就会丧失信心, 导致自暴自弃。因此教师要运用期待、厚爱这样的手段来刺激学生, 让他们萌发进取的意识, 促进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的形成。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成功的机会, 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将发言和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感到学习有梯可攀, 胜利的曙光一直就在他们的前方。

例如, 教学“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时, 出示以下练习题, 三位学生上黑板来演算的结果如下:

当三位学生回到座位时, 其他学生开始对他们的计算过程挑起了毛病。其实这三个学生对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已经掌握了, 其中前两个学生的过程出现了小毛病。所以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

师:第三小题的计算过程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如果让你来给他打分, 你觉得会是多少?

生:100分。

师:知道老师会给他打多少分吗?

(学生都瞪大了眼睛, 这时教师出示:101 分)

生:啊!

师:多出的1 分是他的进步分, 大家觉得合适吗? (生赞同)

师:你能给第二个同学打分吗?

(生打出99 分, 原因是漏掉了“ (”。)

在评价第一个学生的时候, 学生又给了他一个把习题补充完整的机会, 并且用掌声鼓励了这个学生。

在学生感到困惑时, 耐心等待、真诚帮助、循循善诱都是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法宝, 快乐就成为学生和教师心灵的真实写照。让学生主动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推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使其焕发高涨的学习热情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思提升学生

(一) 开展错例收集活动, 让学生提高警觉性

数学学习中大量的计算习题, 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学习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有些学生对算理算法似懂非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算法, 让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或他人计算中常见的错题、错例收集整理, 教师定时组织有针对性的评讲, 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当“小医生”, 对错题病例进行“集体会诊”。正确, 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 却绝对是一种经历。错误的经历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放弃或远离谬误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只有经历了才会成长, 才会进步。

(二) 巧用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重拾自信

评价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才是评价的目的。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点有两个, 其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和水平, 其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

如教学例题“工地要运进水泥1200 吨, 前3 天运了总数的40%, 照这样计算, 这批水泥运完共要几天?”很多学生都用了常规的解法。当我问:“还有同学有其他解法吗?”

一个看起来有些怯生的学生说:“老师, 用3÷40%行吗?我的解法不知道对不对?这样解决问题不是更直接吗?”

我说:“当然可以, 这样的解法是最简单的。你真厉害, 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生活政治下一篇:民族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