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

2024-06-15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通用12篇)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 篇1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 信息交流非常重要。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灵活性?本文作者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师生灵活互动, 让心灵在对话中沟通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互动的前提。教师要在课堂上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 让师生的心灵在互动中沟通,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 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敢于张扬个性, 表达心声, 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互动的欲望, 使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如在教《秋天的图画》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秋天的概念, 我们应从生词入手, 设计情景如下: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字, 如果你认识, 就大声读出来。 (板书写秋天)

师: (指着秋天二字) 你们知道关于秋天的哪些知识?

(评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亲近感。)

生:秋天的时候果实都成熟了……

生:在秋天树叶就变成黄色和红色, 漂亮极了……

生:菊花在秋天才开……

所以, 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位置上, 在这种平等、和谐、交互的氛围中, 学生才会对所学知识、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使课堂成为创新思维的理想场所。

二.学生之间灵活互动, 让思维

在碰撞中激发

学生之间互动是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活动, 既有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 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传递。学生间互动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在这样的互动中, 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 不用担心说错,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样就特别容易激活思维, 为每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思维环境。如在教学《亡羊补牢》时, 有一位学生提出, 养羊的人真是一个坚持原则人, 别人劝都不听。又一位同学马上发表不同见解:养羊人那种行为不是固执己见, 而是只看眼前, 不顾实际。于是班上分成两派, 有的认为是坚持原则, 有的认为是不顾实际。针锋相对的观点证明学生动了脑筋, 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这时相机引导, 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人与情境灵活互动, 让情感在情境中遨游

有位老师曾经说过:“当教师把儿童带入有意创设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时, 发现学生情绪热烈, 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 想象、思维积极展开, 进而激起表达动机, 且达到不由自主的情动而辞发的境界。”比如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 笔者是这样上的:同学们, 新的学期开始了, 你们知道从这本崭新的课本里, 我们将学习哪些课文?那就随老师在这个自由的王国里漫游一番吧!首先, 让我们去野外好好观光游览, 看看《五花山》的美丽风光, 再跟着乌云伯伯去看《秋天的雨》。在我们这个倡议绿色环保的世界中, 《路旁的橡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工程师高尚的心。这样的情境创设, 使学生对所学的教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产生了某种冲动, 有了探求真知的欲望。可见, 学生与情境的互动, 可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十分重要。

四.有效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结构

首先,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 才能保证其有效性。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是影响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原因。语文教学的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语言形象。如对《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 学生对荷叶在池塘里的形态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表述目标上, 可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还 如读到“ 荷叶是我 的摇篮……”时, 学生能展开想象, 体会到荷叶的蓬勃生机。

2.生成思想意义。通过与文本、作者、教师的对话, 解读出文本的意义。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 时, 能够从小壁虎的外形、动作的描写及文中的对话中体会到小壁虎断尾后寻找尾巴的情景。

其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拓宽语文学习运用的领域, 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主要由以下拓展:

①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第一, 向“原著”拓展。例如学了《盘古开天地》, 就要读一读《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第二, 向“作者”拓展。即学习了作者的某一篇代表作, 就应该读一读作者的其它一些作品。

综②由单纯的学习本本向丰富多彩的生活拓展。“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应该是大语文思想。把主动学语文辐射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样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活力。例如, 学习了《金色的草地》后, 可激发学生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 让孩子们体会多色的草地含义。

构建灵动的语文课堂 篇2

摘要:在美术课堂中美术教师,注重实施“生本”的教育教学,生本的美术灵动课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课堂,也是美术课堂生本教育的关键,设置“生本”灵动氛围;关注体验创造,发挥“生本”灵动主体;主动审美激发,愉悦“生本”灵动自我。关键词:“生本”理念

灵动美术课堂

在美术课堂中,作为美术教师,注重实施“生本教育”,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才能创设出一种灵动的美术课堂。

一、巧妙创设情境,设置“生本”灵动氛围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设法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受体验,模拟体验。无论是采用情境创设故事化、游戏化、活动化,还是问题化和生活化的策略,老师们都格外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以欣赏者的角色,以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启发性的语言,拉近师生距离,进而转化为对学生的支持,促其自主、积极地去学。

二、关注体验创造,发挥“生本”灵动主体

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实物为发散点,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关注生活、模拟生活、从而扩散出很多种新形象,达到创造生活的一个完整过程。例如我在上《买菜》时,第一次方案我设置了很多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蔬菜?说说这些蔬菜名称及味道?观察到菜场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摊位是怎样分布的?买菜和卖菜的人表情、神态怎样等等一系列问题?一连串的问题设计,让学生流于一种被动的思维、回忆中,学生感觉索然无味。经过反思,我到另一个班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模拟体验买菜的过程,学生都跃跃欲试,主动的以小组为单位,课堂上一下子就再现出一派街市上买卖市场的画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应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培养学生接 受和运用知识的敏捷性、变通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和激发创新能力。

在美术探究学习中要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欣赏、评价„„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主动性参加到学习探究、自由创作中去。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多感官的体验,如在学习《千变万化的线》一课时,课前调配了四杯甜酸苦辣不同味道的饮料,请学生品尝,尝完后用线条表现出自己的感觉,并说一说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表现,你还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现。通过对线条的不同感受,通过多感官的综合体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感受了线条的不同的情感。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只有有更多的生活储备,才能厚积而薄发,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要学生注重观察和体验生活,才能够在不断的感受中生活体验出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灵动“生本”。

三、主动审美激发,愉悦“生本”灵动自我《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审美意识还很模糊,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学生通过上美术课,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绘画规律和认识能力,还应该逐步的提高和具备发现艺术世界中的美的能力。因此,在评价和审美中,我们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为主线,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的美术作业有可能画得“很好”,但不应有“最好”。教师不能用自己主观臆断去评价。因此在美术课的最后几分钟组织小组讨论,进行互评、互议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评价较为客观细致,充分地让他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评价自我,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孩子宽容的合作精神及敏锐的审美鉴赏力,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主动探索,把“生本”课堂通过自我的表现,真正的达到愉悦“生本”灵动自我。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和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意识上应该关注学生主体,关注课堂过程,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学生自觉参与中启迪美术智慧。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我们的“生本”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的灵动起来。

参考文献:

构建简约、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 简约 灵动 和谐 语文课堂

几次聆听特级教师的课堂演绎,回忆起来,是让人兴奋不已,薛法根的课堂,以简约见长;孙双全的课堂,蕴育着灵动;窦桂梅的课堂,涌动着激情……也许,大师们就是要传递这样一种信息——语文课堂应该是简约、灵动、和谐的有机统一。

一、简约之美

语文课应该是简单的、朴实的。简单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薛法根语)简约的课堂就像我们藏在闺中的家常布衣,裁剪得当,平淡而不平庸,简洁而不简单。我认为,简约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以下两个特征:

1.教学媒体设计的简约

也许有的课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本足以,这就是说有的内容教学时并不一定要追求课堂教学媒体的多样,侧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感悟可能更加适合,如果设计过于繁琐的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

听薛法根老师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每一次的教学都给人以强烈的简约之感,一个词,一句话,一次朗读便诠释了文本的真谛,让人获益匪浅。今天,我听一位教师教学《美丽的丹顶鹤》,教师的准备不能说不充分,她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设计融合于多媒体课件之中,上课时,为了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引领课堂教学流程,完全不顾课堂学生的实际,想尽方法把学生的回答引向预设好的课件,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多元的思维训练。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高雅”时,只是问学生想不想看一看什么是“高雅”,当学生说“想”时,教师马上出示丹顶鹤“高雅”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欣赏,只是从简单的视觉去感受,而忘却了教学的本意是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忽视了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所以,简约的设计,恰恰蕴含着智慧,昭示着深刻和经典。我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充分借鉴了薛老师“简约”的教学风格,以读读、感悟、表演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弄清剧本的基本要素,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表现的提示语反复阅读课文,感悟蔺相如的宽容大度、顾全大局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然后又引导学生通过演一演的方式来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让学生受到美好人文精神的教育,最后,又设计结合课文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想象再现蔺相如、廉颇促膝相谈决心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情景……尽管媒体设计非常简约,但简约中训练了语言文字,简约中体会了语感,充满着厚重的人文。

2.教学流程设计的简约

简约并不等于简单,简约的设计往往充满着创新。简约的设计,往往目标指向明确,充满着凝聚之感。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我始终围绕两点:一是加强朗读,以培养语感;二是通过朗读,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高尚人格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流程有着清晰的指向性,所以在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时更能捕捉人物的情感变化,更能触摸人物的心灵颤动,也就能更好地品味词句中的内涵。

二、灵动之美

简约,才有灵动的空间。听孙双金的课,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他的课充满着“灵气”——灵动之美。他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抓住父亲也来参加品尝会“很难得”一词,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来参加“品尝会”的真正目的。他的这堂课难得就在于他抓住了“很难得”一词,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父亲的话富有的人生哲理。教学这一课,孙教师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真是别开生面,余音缭绕。他的课,充满着“灵动的美感”。我想,如果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过度追求媒体的“满”而“全”,过分强调课堂设计丝丝相扣,甚至教学进程全依赖于课件,那么我们的课也就“灵”不出来,也“动”不起来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要牢牢把握重点的几个环节,紧紧抓住重点的词句并由此触发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关”,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智慧和生趣的课堂。

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重点抓了这样几个问题:①司马迁为了什么写《史记》?②司马迁怎样写《史记》,③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三个问题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侧重解决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司马迁受了宫刑后痛苦的心理历程;想象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情形。我设计了以下填空:白天,司马迁_____,夜晚,他_____;严寒时分,司马迁_____,烈日炎炎,他_____……从而体会感悟司马迁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态度及忍辱负重的精神。

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睿智的课堂,课堂教学应该是闪现思维火花的课堂,课堂教学应该是灵动的课堂。

三、和谐之美

任何课堂,都应是充满“和谐”的课堂,只有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满和谐,那么才有可能谈“效率”。但凡大师的课堂,都让人感受到课堂中的和谐之美。

听窦桂梅的课,是一种享受;看窦老师的课,充满着和谐,那时,教者、听者、文本、情感就都交织在一起了,所以我认为,和谐的课堂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任何成功的课堂应该是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和谐统一。预设是知已知彼,但具体教学时课上还有很多的变数。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充分理解文本和学生的基础上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我教学辛弃疾的《夜行黄沙道中》学生在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时,有学生冷不防提出课后插图上稻子已经金黄一片已成熟了,为何还说是稻花香里?”这时,我灵机一动,引导学生体会图上为什么要画“金黄一片”的丰收景象?有的同学说,本来就是成熟的季节了;有同学生说图上所画是作者想象中的丰收情景。我对学生的回答都表示肯定,因为学生的回答基于两种感悟,一种是现实,另一种是联想,但我更肯定联想,因为这更能体现作者内心期盼丰收的喜悦,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2.主导与主体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文本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中间,有的文本可能需要教师主导的成份多一些,而有的文本也许学生自主感悟的成份重些,学生的主体性更外显些,这就需要老师灵动处理。

3.理性与激情的和谐

听窦桂梅老师的课,给予人很深的启示,因为窦老师本身是充满激情的,但激情之余,往往给人回味的是理性。这一点在她教《游园不值》中体现更为明确,教学中她引导学生从文字到文本,由文本到人文,由人文到文化,环环相扣,充满激情,在她的课堂演绎中,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剖析感悟得淋漓尽致,上升到了“人生有时会有可望而不可及的境遇”,上升到游园“不值”就是“值”的高度,真正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司马过的“忍辱负重”,在感悟的基础上,反复引导学生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成这一部史书!”分别以“对自己发誓,对九泉之下的父亲发誓,对天发誓”的不同语气方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司马迁的“悲愤”,学生的“情”激发了,学生的“心”震憾了,由此达到“文本与心灵感悟”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统一。

没有教者的真诚与深刻,就没有精彩的语文课堂。没有简约的语文课堂,也就不会有语文课堂的灵动,没有灵动的语文课堂,也就不可能有和谐的语文课堂。

构建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三要素 篇4

让教学的主体——学生充满生命活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细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在课堂上, 还儿童以“天真”, 还儿童以“活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才能“活”起来, 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才是有价值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硬道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 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 引领孩子画画、贴贴、唱唱、跳跳、演演等多种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形象生动地获取知识。如在识字教学活动中, 把学生日常喜爱的猜谜活动引入课堂, 既激发了孩子的识字兴趣, 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 丹顶鹤的颜色美、姿态美, 画面感极强。在学了课文后, 让学生用图画把自己喜爱的丹顶鹤表现出来。大家兴趣盎然, 在画画中既回顾了课文的内容, 又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创作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当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后, 就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掌握知识的热情, 学生乐在其中, 兴趣盎然, 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迸发。例如, 学习《小露珠》一课, 针对课文内容特点, 启发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进行生动有趣的角色表演。孩子们借助想象调动自身的经验积累和语言积累, 活化了文中的人、事、物。那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将语言文字的教学通过角色表演落到实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快乐的探索天地, 通过互动中的学习碰撞, 让所有的学习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让教学的主导——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要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就应该既要有目的、有指导地放, 又要适时、合理地收。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深度和灵活的把握度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程度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 教师进入课堂之前应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要根据学情, 准确取舍教学内容: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不讲;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暂不讲;重难点内容具体讲;难以记忆的内容多形式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 而是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也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只有心中熟悉教案, 眼中有学生, 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教与学才能变得更加精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设计的问题有时不一定适合学生, 这时教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及时调整学习的“坡度”。特别是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诊断, 适时引导, 巧妙追问, 释疑解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引向深入, 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实效。

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的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语段。为了使学生更贴切地理解词语, 比如“气极了、得意”, 我充分借助课文形象的插图, 挖掘课文的留白空间,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比如看插图, 说说北风生气的样子;北风看不到小鱼了, 心里想些什么啊?小鱼在河里还可能做什么呢?这样的想象说话, 使这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可爱地走进孩子的心里, 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似乎自己也就是童话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很好地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此外, 在理解“鹅毛大雪”这个词语的过程中, 我避免直接灌输词语的意思, 而是创造语境, 将学生带入“雪景”, 引导孩子尝试以诗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从而对词语有一个画面般的感知。灵动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时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态, 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让教学的载体——教材更加厚实盈润

教材是教学活动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它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的编排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思想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教材是一个固定的文本,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现行教材, 呈现给学生赋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目标的文本, 努力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知识习得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 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基础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创新。《第一次抱母亲》通过记叙了儿子第一次抱母亲的经过, 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儿子对母爱的真切回报。为了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在学完课文之后, 我引领学生再读《游子吟》, 加深对母爱的感受。继而拓展阅读《一碗馄饨》等课外读物, 结合课文的理解来阅读, 使学生们更加深了对“回报”的理解:要珍爱亲情, 还要学会感恩……从而将“爱与回报”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灵。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寓言故事比较多, 学生对此情趣最浓, 兴趣最高。一篇课文已经学完了, 学生仍关心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 他们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如学完《小松鼠找花生果》, 孩子们余兴未了, 教师启发孩子续编故事:“听了蚯蚓的话, 小松鼠连忙对它说什么, 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搭上想象的列车, 在轻松的环境下展开想象的翅膀, 既发展了想象力, 又提高了说写能力。

对孩子们来说, 教科书是沉睡的巨人, 要使教材中的知识充盈着鲜活的气息走近孩子, 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理念, 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在学生与教材之间修筑一条传递知识的绿色通道, 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 切实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如何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 篇5

宁津县宁津镇一中 刘彦卿

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课堂上应创造出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在当前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式下,作为中学语文一线教师,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敢于冲破课本、教参的束缚,敢于打破阻碍学生发展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捕捉精彩的动态生成,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值得肯定的是,我们的很多教育同行已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对教学过程本质的剖析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教学过程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因而教学过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授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变化的情况善于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的各种各样信息,及时地将学生现实学习状态中的困惑、疑问和需要整合形成新的教学生长点,推进教学进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二、在实践中构建动态课堂

动态课堂生成过程中,会出现新情景、新问题、新方法、新过程,新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生命活动,更是促成课堂生成的关键。如何将二者结合,构建愉快的动态课堂呢?我将从亲身经历的课堂实践中略作探讨。

(一)以大多数同学所关注的问题为基点发展动态课堂 案例:《行道树》百川汇海的教学

《行道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以物喻人,赋予行道树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写出了作为奉献者的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理历程。教学预设:先整体感知行道树的形象,再理清结构,后赏析语言。

实际教学过程:

1、初读之后,谈整体感受时,学生大多从“行道树是一种----的树”来回答,这不算意外,但发言的同学十分踊跃,每一个同学都渴望自己的理解不被忽视。于是我尽可能地记录并板书:

行道树是一种自由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快乐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勇于牺牲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乐于奉献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迎接朝阳的树 行道树是一种不被人理解的树

2、随后,教师请各位发言的同学记住自己的所选用的词语,再读课文,来进行举证分析。

3、又经一番交流讨论后,有同学发现许多说法都可以合并,归类。最终得出结论:

行道树:忧愁 痛苦 深沉(形象)快乐 无私奉献 神圣(人生哲理)

这堂课有些百川汇海的感觉,自然而又流畅,一气呵成,连教者自己也没料到会这 进行下去,而这种始料未及就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特征。

(二)以课堂突发事件为契机推动课堂的重新生成

案例:《感受亲情》教学过程中的哭泣

教学预设:这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收集整理有关材料——通过多媒体展示——交流亲情感受——演唱亲情歌曲——写作亲情祝语。

实际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我播放了一首韩红的《天亮了》,在余音袅袅之时,我打开多媒体文档,意在作好上课准备。此时有一位同学指着那篇《我的疯子娘》对老师说,让我们看看!老师只好将这篇文章定格到屏幕上,看文章的同学越来越多,越来越静,当看到结尾“我的疯子娘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落到山崖”时,班上已经传出了哭泣声音。一切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2、没有上课形式,没有导入,老师在一片啜泣声中,娓娓地讲起了一位母亲为了阻止别人给自己读书的儿子制造麻烦想服毒自尽,以死抗争的故事。在老师的闪闪泪光中,老师说,这个人就是我!全班再次响起哭泣!老师说,有时候,我们不能也不敢说出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其实我们多么想把它表达出来!同学们,让我们来说说我们多年来想说的那一句话,好吗?

3、接下来,有5位同学声泪俱下的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有讲父亲遭遇车祸的,有讲母亲与父亲离异的,有讲亲人关爱自己体贴入微的---全班大多数同学在一片哭泣声中度过了这节课。

我不认为感受亲情还需要讲别的什么道理,至少在这节课上,这个看文章的偶发事件,成了整堂课的引子,我没有刻意去按照预设来进行,而是顺应了这个偶发事件。

三、营造动态氛围,构建动态课堂

(一)营造和谐 “生态环境”,使学生敢“动”。

赞科夫曾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扬弃“师道尊严”旧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首先,教师要舍得感情投资。

讲《夸父逐日》一课时,当提问:你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这件事?有学生认为夸父的行为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我不但没有断然否定他的看法,而且表扬他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举动,然后启发学生从“神话故事”这一角度认识“夸父逐日”的积极意义所在,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理解了神话的特点。教学《口技》一文时,一学生把“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股”解释为“屁股”,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引导全班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是、或、去、亡、博士”等词,并风趣地说:“读古文要注意一些古今异义词,若今后哪位同学再把古文中的‘股’解释为‘屁股’,我可要打你的屁股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了知识。

(二)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乐“动”。(1)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心动”。

笔者认为,让学生“心动”的关键是设计好导语。因为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

序”,犹如一把锤,敲得恰当,敲到了点子上,就等于敲开了学生了心扉,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神奇功效。

学习《散步》时,我播放了与课文内容吻合的流行歌曲《白发亲娘》,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中一家三代人之间的爱,感悟做母亲的艰辛及晚辈孝敬父母的责任。学习《斑羚飞渡》时,我剪辑了《泰坦尼克号》中沉船的画面(船长命令男人把生的机会给了女人和老弱病残者,乐队在沉船在即,死亡来临之时,仍旧从容演奏)入题,让学生快速感受其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沉着冷静面对死亡的尊严,通过特定的情境渲染,酝酿学生的感情。

(2)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脑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采用的探究方式有:

①设置主问题探究。如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文章主题的多元性,我没有按部就班,逐段赏析,而是以“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地的生活情景,你认为哪儿的生活更有趣?”这一主问题“投石问路”,引导学生探究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结果自然是“公婆论理”,莫衷一是。我抓住意见分歧的契机与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按见解的对立冲突将全班学生分为“百草园派”和“三味书屋派”两大阵营,待双方的唇枪舌战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我相机诱导,请学生辨析刚才双方提出的趣事,想一想,哪件事真有趣?哪件事细细想来是没味的?这样的探究,没有限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均能畅所欲言,为自己所持的观点寻找理由,从而深刻地、多角度地理解了“文本”。

②抓住写法探究。如上《安塞腰鼓》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每写完一个方面,作者就要写“好一个安塞腰鼓”?文章有四次出现,不是重复吗?我及时引导学生回忆《黄河颂》中“啊,黄河”的句子,使学生加深对“间隔反复”这一修辞的理解。

③利用“空白”探究。如教学《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下课时对同学们说的“我——我——”时,让学生添加先生此时想说的话,既体会到文章“空白”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美感,又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之情。

(3)读写结合,使学生“手动”。

读与写是“灵犀互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与根本,“写”是“读”的扩展和升华,语文教学若能将“读”“写”结合,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通过“收集与摘抄”,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如:学习《理想》《人生寓言》《春》《看云识天气》、《咏雪》等课文时,分别指导学生摘抄“理想名言”、“如何对待厄运名言”、“绘春美文名句”、“天气谚语”、“写雪名句”、等。二是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写作。教学泰戈尔的《金色花》后,让学生自制书签,写上一段“感激、歌颂母(父)爱”的话后送给家长。学了《丑小鸭》后,让学生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则短文(丑小鸭与我 我爱丑小鸭 我也是丑小鸭 丑小鸭给我的启示)(4)重视朗读与说话训练,使学生“口动”。

古人有言:“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教学突出教学内容的文本意识和学生的主 3 体意识,强调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让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创造和积累,这与现行的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讲《黄河颂》时,在师生共同欣赏黄河照片和歌曲《黄河颂〉》后,重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歌词层次与内容,体味“奔”、“掀”、“劈”等动词的妙用,体味比喻、反复等修辞的效果,体味词中蕴涵的爱国情意,感悟歌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动”。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得好:“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对初中学生的学法指导,我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抓常规训练。与小学相比,初中语文在教材深度与广度、教时安排、学习要求上大相径庭,若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语文素养。因此,狠抓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不无裨益。通过学习《语文常规》、指导典型课文、实施《语文学习新方法》等有效措施,使学生明确并逐步养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好习惯。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语文知识看似繁杂,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套路,将终身受益。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我以“不必说„„”一段为“麻雀”进行“解剖”,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如精选景物、安排顺序、抓住特点、具体生动、融情于景等。

其实,课堂上的许多情况,如小动作,小主意,一个手势,一句错话,一个玩笑,一次意外都有可能促成新的课堂结构形式的产生,利用好这些支点,撬起动态课堂的构建,是非常具有意义和挑战性的。王玺玉老师曾在k12教育教学论坛上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要‘钻进去’,更要‘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而‘跳出来’就是要收集丰富的、有趣味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素材。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 灵动课堂 空间思维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39-02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轻视甚至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在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十多年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学习、观摩交流,我发现尽管很多美术课教师备课认真、教学环节齐全、教学评价面面俱到,但美术课堂却缺乏灵动、创新和勃勃生机。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美术课更多的是:有的老师经常让学生临摹,而且要临摹的像;有的老师固定的讲20分钟画法,教师示范,学生在剩下的时间里完成作业。这样的美术课,学生画的很累,课堂上也没有欢乐,没有活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虽然认识还比较简单,但已有了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的美术课要顺应这些特征,让美术课充满想象,充满活力。如何让小学的美术课富有灵动,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全面发展?我认为关键是让美术教学根植于生活,从生活中激趣,从实践中提高。

一、从生活中感悟,让孩子在体验中把握美术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对新信息接触的比较多,欣赏的比较多,可谓是“见多识广”,如果仍按照旧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必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改变这一现实,我认为应把美术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感受美,从而来欣赏美,体味美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力,通过美术来引导学生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每时每刻和美联系起来,并联想到如何运用美术知识将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联系起来,通过进行对比、从新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大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学生还能通过美术的欣赏、绘画,与自己情感进行交流,与自身生活碰撞,从而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在使学生的才华得以体现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之目的。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二、从游戏中挖掘,让孩子在玩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教育必须从经验,从每个人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能自由、无拘无束地投入和参与,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是孩子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的更主动、更投入,《我们来下棋》一课,就是典型的一例。在设计该课教学过程之初,我曾尝试直接出示一个大型棋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棋盘,并总结棋盘设计方法,课堂中我发现只有小部分学生跟着教师的引导,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大部分的学生却抛开老师的提问,自顾自地玩起了游

戏……既然如此,何不让学生在课堂中玩个痛快、在“玩”的经验中学习呢?因此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法设法让学生“玩”,将棋盘游戏玩出新花样来(但是在多种形式的棋盘游戏中,棋盘的基本元素不变),如“真人秀”大型棋盘、电脑动画“探险”棋盘,让学生在多种媒体预创的游戏情境中开心地玩、痛快地玩,在“玩”中体验“学”的内容,在自我尝试、自我发现、自我理解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在他们渴望“玩”的欲望下,在“玩”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中,消除学生心中的“学”的压力和畏难感,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使学生感到美术创作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于轻松、愉悦中完成学习目标。师生在热烈、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明了棋盘设计的基本要领和基本方法,引发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学生在上完课后意犹未尽,连呼:“怎么就下课了?”“棋盘设计真容易,太好玩了,再玩一会好吗?”

三、从课堂外获得,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中激发审美情趣

几十年来,甚至上百年来形成了一种习惯,上课进教室。教室确实是我们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场所,但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我们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减少束缚感,营造自由、大胆创造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学习《春天的畅想》一课,我把学生领到村边的田野,让学生尽情地去观察、去发现,学生们就像出笼的鸟儿一下子飞回到自己的天地中,饱览着春天熠熠的新色;品嗅着春风和着花香的自然芬芳;聆听着嫩芽枝头欢快小鸟的歌唱,正应了王夫之的名句“景以情合”。他们发现着美、感受着美,并激动着,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美记录下来。于是蓦然感悟:美就在自己身边。在《基础图案》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将家中有装饰图案的衣服、沙发靠垫、桌布等家居装饰物带进课堂,课堂上学生展示着自己家的装饰物,探讨着这些装饰物的图案和色彩,进而延伸到它们的装饰效果,学生们拿着自己家的东西,亲切、自信而又略带满足感的分析着,在这样亲和的氛围中,我们探讨出图案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组合方式,也探讨出了装饰图案色彩的组合规律,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说,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空间里为学生营造课堂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四、从生活观察中联想,让孩子在发现中砰出创新的火花

大自然与社会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黑格尔曾说过:“美是自由自在的存在。”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模仿别人的东西。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形、有色、有情、有境,老师有意识地带学生去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学生从课室走向大自然,走进生活,扩大视野,从中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让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物体的形象由无形到成形的一个过程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有木之本,有源之水。

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美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美,让学生觉得美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如在上《包装纸》这一课时,教师先准备各式各样的包装纸让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学生心中感受到美,就会有了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由衷的感受美丽我们不远,从心底发出美的赞叹。又如在上〈设计房子〉这课时,我事先拍摄几组照片,从电脑上播放出来时,学生看到一排排的楼房、亮闪闪的灯光、摆放整齐的家具等,都惊叫道:哇,好美呀!教师在适时加以引导:“其实我们天天看到的、用到的都是美的东西,同学们今后要善于观察发现这些美。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的小手也设计出来美的东西呢?”同学们积极活跃起来。

巧用阅读期待 构建语文灵动课堂 篇7

一、巧妙导入, 激发阅读期待

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在课堂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使学生迫切想要深入文本, 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教师的课堂导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或情境导入, 或悬念导入, 因文而异, 巧妙导入,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鼎湖山听泉》一课时,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在鼎湖山听泉的亲身体验, 所以很难对文本描写的情境有极其迫切的阅读期待。我在教学这一课时,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采取了情境导入的方法, 首先向学生展示从网上下载的鼎湖山泉的录像资料, 我和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然后再引导学生:“多么美好的自然风光, 多么美妙的泉声, 那么作者是如何把自己听泉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呢?就让我们深入文本, 仔细阅读感受一下吧!”这样一来, 学生的阅读期待被激发, 为提高阅读效果奠定了基础。

这个课例通过直观形象的录像资料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描述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使学生迫切想进入新课的学习, 因而教学效果显著。

二、灵活设疑, 调整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生活经验不同, 对文本产生的期待也就不同。有的学生会觉得课文中没有什么是自己可期待的,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采用灵活设疑的教学方法, 调整阅读期待, 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 学生在阅读几遍课文以后, 已经知道了百草园的样子和三味书屋的陈设, 如果教师此时再以这些问题进行提问,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设疑, 询问学生“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百草园风光?”“美女蛇的故事在这儿能不能省去?”“作者对私塾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些问题将能有效地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进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在这个课例中, 当学生对文本缺乏阅读兴趣时, 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适时调整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这样一来, 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方向, 思路更加清晰, 阅读更加深入, 提高了阅读效果。

三、注重反思, 深化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其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这种再创造的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深化学生的阅读期待, 让学生在期待中对文本的体验感受更加深刻,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阅读的基础上, 我让他们根据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反思, 有学生说:“皇帝、王公、大臣们真是愚不可及, 被一个骗子耍得团团转。”针对学生的反思情况, 我进行追问, 他们是真的愚蠢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进行深层阅读, 感悟到正是因为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自私、自欺欺人, 才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再如, 还有学生反思到:“这个小孩子为什么敢说真话, 他的结局会如何?”以及“如果我处在当时社会背景下, 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态”等等, 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反思中, 阅读期待会更加深入。

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文本进行阅读反思, 可以就人物形象进行反思, 可以就文中细节进行反思, 也可以自我反思……在阅读反思中, 有效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也更加深刻。

四、内外结合, 延续阅读期待

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许多文本的教学内容或是节选的某些片段和有些事物的联系比较紧密, 教师要找准恰当的时机, 通过合适的方式, 把课内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 延续阅读期待。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端午日》一课时, 文中主要介绍了湘西地区过端午的习俗,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及民俗风光给民众带来的快乐, 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 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并有效拓展文本, 我是这样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的:“同学们, 我国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习惯,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湘西人民在端午日到来这天是如何庆祝节日的, 感受到了他们的欢乐气氛, 那么其他地区的人民又是怎样过端午日呢?请大家课后通过网上查资料了解一下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 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

在这个课例中, 结合文本特点和网络资源信息共享的特点, 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 有效地把学生的阅读期待延续到课外,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而且让学生在期待中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篇8

一、创设和谐氛围, 营造灵动的课堂

学生需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沟通、体验才能快乐成长。而师生关系的平等, 师生、生生间资源的互动正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平等、共享的课堂里, 师生同是课程资源的享用者和开发者, 师生的和谐互动为学习数学增添了快乐的羽翼。

例如:我在讲授《8加几的加法》时, 课堂中出现了这样一幕: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16。

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17。

(众生哗然, 都说错了。生2黯然失色, 满脸通红, 嘴里嘀咕着:早知道就不说了……)

师 (微笑着) :大家先别急, 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听听他怎么想的, 好吗?

生2:昨天我计算9+8=?时, 不是说过9向8借1来凑10吗?计算8+8时也一样, 8向另外一个8借1, 另外一个8就剩下7, 不就等于17了吗?

(原来是受到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影响。找出了症结后, 教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在黑板上, 让大家了解个中原因, 也让生2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 教室又归于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 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 (老师话音未落, 生2又激动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生2:我明白了, 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 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 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算就快多了。

(生2语速很快, 观点之巧妙, 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

以上的案例中, 当学生8+8=17的答案得到众人的一致反对时, 我选择的不是施展权威的否决, 而是引导学生宽容接纳、亲和引进。这个案例吸引人之处是课堂中师生交往、生生互动的一个人文侧面, 教师首先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 善待学生的思维“错误”, 正是这种生命化的包容、点化, 学生才能自由地伸展思维的翅膀, 才能充满数学课所需要的纯真和童趣。

二、立足生活和经验, 建构灵动的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内容作为学习的载体, 应当涌动浓浓的生命气息, 鲜活、打动人心, 这是我们所期待的。在教材的字里行间, 我们可以找寻到生命化的韵味, 也就是生命化的数学学习内容, 而是要在学生生活现实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使用, 实现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数学。这样的学习内容, 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视界, 甚至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迎合了学生的期待, 激活他们的兴趣和经验, 引领学生完成具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自主建构”。

例如:小学数学第三册《小统计》时, 我在导入时就让课堂充满了生命和灵动气息。

师:你喜欢哪个季节?

生:秋。

师:一年中哪几个月是秋?

师:你能根据同学们喜欢的季节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喜欢春的一共有几个人?

生:喜欢秋一共有几个人?

生:喜欢春、冬共有几个人?

师:现在我们算一下喜欢春夏秋冬的各有几个人?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算?

生:用举手。

生:用卡片 (师请同学用代表春夏秋冬的贴片上台贴) 。

师:现在看贴片, 你发现了什么?

生:喜欢冬天的最多, 有19个。

师:现在请大家做统计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统计:生日在哪个季节, 讨论一下用什么办法统计?

……

在这里, 课堂既是数学的, 又是生活的。从学生喜欢春夏秋冬的人数和生日在春夏秋冬的人数展开小统计, 不但直击了学生的现实世界, 而且在这种亲切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学到统计知识和方法。这样的数学情境设计和创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和开启了学生的灵性之门。

三、尊重个性差异, 培植灵动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是一个凭借自己经验进行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和学习情感、价值观是有差异的, 学生需要的是建构自己的数学, 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去克隆、复制、模仿别人的数学学习。因此, 从自己的现实建立起来的充满个性和活力的学习方式, 可以说就是灵动的学习方式。

例如:四年级数学《平行和垂直》, 我先让大家一起动手用两根小棒摆放各种图形。接着进行展示 (共有十几种图形) :

接着引导学生分类, 并请学生说说分类的理由。通过引导学生对直线进行延长, 从而使学生认识, 一类叫两直线互相平行, 另一类叫两直线相交, 其中还有的叫互相垂直。

在这样的教学里, 学生有直观的动手操作, 也有理性的比较归类, 有合作, 也有自主探究, 个性化的思维一一闪现, 因此才有了多种归类方法和摆放图形的方式, 而这就是生命在思考、完善、寻求优化的过程。

恣意挥洒,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篇9

一、“看”,全面观察

“看”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在观察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质量,在看到表面现象的同时思索有关事物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将圆形和圆柱混淆,或者是将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全面观察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相关的图形模型,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了这些图形的不同之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平面的,但是圆柱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立体的,圆柱形的一个面正好是圆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学生可以使用三角尺等工具来进行测量,观察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每一个面的角是否都是90度等。

学生乐于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全面地观察事物,唤醒他们学习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二、“比”,实践检验

布鲁纳曾经提出:“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室,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实践检验中探索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要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各种数学规则,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不要告诉学生该如何进行计算,而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数学工具来进行自主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够最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商量出了很多可以有助于运算的方法,并且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检验自己的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采取摆放小木棒的方法,然而在进位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超过十根的小木棒。这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建议:个位数如果超过十根小木棒的话,就可以换算成一根十位数上的小木棒,这样就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还有些学生尝试摆弄算盘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更有些学生尝试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这其中有的方法比较简便,但是也有些方法较为复杂,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学生讨论了一段时间之后让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方法整理出来,并且一一验证,最后找到计算速度最快也最准确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

心理学的实践表明动手操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猜想验证,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数学问题。

三、“购”,联系生活

在进行教授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可操作的练习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小超市购物”的游戏,渗透加减法的教学,联系生活来进行学习。游戏中准备一些物品来代替货品,并标注上相应的价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有的学生扮演营业员的角色,有的扮演顾客的角色,然后尝试进行商品的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考验对方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如扮演顾客的一方提出:“我要买一个两块钱的本子,一个一块钱的橡皮,一共多少钱?”扮演营业员的学生必须快速地回答出答案:“2+1=5。”在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小型的比赛,如进行“超市大赢家”的比赛,教师提问:“现在有10元钱,要如何购买才能够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呢?注意每一样商品不能够重复。”这不仅考验学生加减法的计算问题,还考验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虽然说橡皮是预设的价钱最便宜的商品,但是教师规定了不能买相同的商品,学生就要合理地安排,既用光全部的十元钱,又要买到数量最多的商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能使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进行一些小游戏的确能够起到促进学生探究数学本质、掌握数学规律的作用。

解放儿童,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篇10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想象

陶行知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需要老师用一句带有儿童色彩的语言或一个形象的动作去激活,便能在想象空间中畅游,甚至天马行空。

例如,教师启发学生画不一样的太阳:“冬天里的太阳好温暖,想妈妈的怀抱;夏天里的太阳火辣辣的,像只大火球;晴天的太阳圆圆脸,阴天的太阳露半边。”通过启发、讨论、大胆想象,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冬日里的太阳变成妈妈的笑脸;夏天的太阳化成哪吒脚下的风火轮;蓝绿色的太阳既环保又清凉……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操作

陶行知有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美术中的造型课就是培养儿童这种“种菜”的能力。例如“我设计的服饰”一课中,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各类废弃材料,课上先让学生观看用环保材料制作服饰的精彩片断,总结剪、画、撕纸、拼贴等多种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先动手试一试这些方法,说说哪种制作更适合自己带来的废弃材料。最后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用喜欢的方式,大胆动手制作服饰。于是,一次性饭盒剪开拼贴做成公主裙,瓶盖做成小胸花,塑料袋变成了漂亮的头饰,爸爸的旧汗衫画出了好看的儿童画等,学生的作品大胆且有创意。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欣赏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会看、会观察,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或缺的。

美术欣赏课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亮眼”。随堂欣赏课——每节课都会安排范图和影像资料,指导学生观看,教师讲解要点;专题欣赏课——如“陶瓷艺术”一课,课前师生收集大量资料,课上通过谈话、讨论、沙龙的方法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无拘无束,师生平等对话;现场欣赏课——观察教室自然角中、校园里的真实动植物,看同学的作品展,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

四、解放儿童的嘴巴——表达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珍视童言,允许儿童发问,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一种爱问、敢问的习惯。

例如,“泡泡飞呀飞”的美术活动中,老师的几句话:我的泡泡飞呀飞,飞到草地上,鲜花和大树住进去了;飞到马路上,汽车和行人住进去了;飞到北京,天安门和长城住进去了;小朋友,你的泡泡飞到……又住进了……老师的发问提供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进入想象后的孩子,个个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告诉大家,在喜悦中分享彼此的创意。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探索

陶行知说:活的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要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使他们在那里取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学问。

例如,“影子的游戏”,教者带领学生在阳光下亲身体会“影子”的存在,通过描绘“影子”,明白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有外形,没有内部,影子总在光源的对面,它总是与实物联系在一起……从而感受图形的外形美。这些都是让学生初步认知大自然中的光影现象,为后面的绘画奠定基础。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自治

“副”课教师,要坚持“副”课不“副”的原则。不能让语、数、外填满学生们的时间表,积极地利用好每一节美术课,尽可能地让孩子在短暂的时间里,汲取最多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课堂作业只求“好”不图“快”。

用社团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美术生活。社团没有人数的限制,没有美术功底的限制,只要你对美术感兴趣,喜欢美术,有恒心,都可以进来。社团和兴趣组里,没有老师,只有姐姐,我们大声讨论美术话题,争得面红耳赤;你可以教给我你的“秘诀”,我可以与你分享我的成功……

解放儿童,构建灵动的美术课堂 篇11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想象

陶行知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需要老师用一句带有儿童色彩的语言或一个形象的动作去激活,便能在想象空间中畅游,甚至天马行空。

例如,教师启发学生画不一样的太阳:“冬天里的太阳好温暖,想妈妈的怀抱;夏天里的太阳火辣辣的,像只大火球;晴天的太阳圆圆脸,阴天的太阳露半边。”通过启发、讨论、大胆想象,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冬日里的太阳变成妈妈的笑脸;夏天的太阳化成哪吒脚下的风火轮;蓝绿色的太阳既环保又清凉……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操作

陶行知有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美术中的造型课就是培养儿童这种“种菜”的能力。例如“我设计的服饰”一课中,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各类废弃材料,课上先让学生观看用环保材料制作服饰的精彩片断,总结剪、画、撕纸、拼贴等多种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先动手试一试这些方法,说说哪种制作更适合自己带来的废弃材料。最后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用喜欢的方式,大胆动手制作服饰。于是,一次性饭盒剪开拼贴做成公主裙,瓶盖做成小胸花,塑料袋变成了漂亮的头饰,爸爸的旧汗衫画出了好看的儿童画等,学生的作品大胆且有创意。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欣赏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会看、会观察,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或缺的。

美术欣赏课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亮眼”。随堂欣赏课——每节课都会安排范图和影像资料,指导学生观看,教师讲解要点;专题欣赏课——如“陶瓷艺术”一课,课前师生收集大量资料,课上通过谈话、讨论、沙龙的方法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无拘无束,师生平等对话;现场欣赏课——观察教室自然角中、校园里的真实动植物,看同学的作品展,参观本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

四、解放儿童的嘴巴——表达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珍视童言,允许儿童发问,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养成一种爱问、敢问的习惯。

例如,“泡泡飞呀飞”的美术活动中,老师的几句话:我的泡泡飞呀飞,飞到草地上,鲜花和大树住进去了;飞到马路上,汽车和行人住进去了;飞到北京,天安门和长城住进去了;小朋友,你的泡泡飞到……又住进了……老师的发问提供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进入想象后的孩子,个个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告诉大家,在喜悦中分享彼此的创意。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探索

陶行知说:活的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要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使他们在那里取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学问。

例如,“影子的游戏”,教者带领学生在阳光下亲身体会“影子”的存在,通过描绘“影子”,明白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有外形,没有内部,影子总在光源的对面,它总是与实物联系在一起……从而感受图形的外形美。这些都是让学生初步认知大自然中的光影现象,为后面的绘画奠定基础。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自治

“副”课教师,要坚持“副”课不“副”的原则。不能让语、数、外填满学生们的时间表,积极地利用好每一节美术课,尽可能地让孩子在短暂的时间里,汲取最多的知识,开拓他们的眼界。课堂作业只求“好”不图“快”。

用社团活动来丰富儿童的美术生活。社团没有人数的限制,没有美术功底的限制,只要你对美术感兴趣,喜欢美术,有恒心,都可以进来。社团和兴趣组里,没有老师,只有姐姐,我们大声讨论美术话题,争得面红耳赤;你可以教给我你的“秘诀”,我可以与你分享我的成功……

陶先生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术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陈旧教育观念,真正地做到课内课外“六大解放”,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敢想、敢说、敢做、敢创造,为发展他们的个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渗透数学史,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篇12

一、介绍概念的来源和生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往往困惑为什么一个定理或一个抽象的概念要这样命名,比方说什么是方程,方程名称的来源,有理数名字的起源,等等.如果在教学中介绍数学概念的来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会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初一数学的第一章,学生要接触有理数这个概念.学生很自然地会想:为什么将形如(m,n是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既然有有理数,那么是不是还有无理数呢?通常给一个事物起一个名称,都是有道理的.例如负数的负就有亏欠、负债的意义,也表示其意义与正数的正恰好相反.而有理数之所以叫做有理数却是毫无道理的.它源自于翻译家的失误.19世纪,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时,我国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在翻译英国De Morgan的《代数学》时将rational function与irrational function译为有比例式与无比例式.这表明李善兰对这两个名词的理解是正确的.译名也是正确的.但十多年后另一位数学家华蘅芳(1833-1902)翻译Wallace《代数学》时却将rational与irrational译成了有理和无理,与原意不符,然而却广为流传.这本书后来又流传到日本,日本也沿用了华蘅芳的译名.现在中日两国都用了不正确的译名,习以为常.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学生就会对有理数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会很容易记住这个概念了.

二、介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讲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如果由这样一个故事引入,会很吸引人.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是德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当他还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算术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算出以下的算式:1+2+3+4+…+98+99+100=?在老师把问题讲完不久,高斯就在他的小石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答案5050,而其他孩子算到头昏脑胀,还是算不出来,最后只有高斯的答案是正确无误.听到这里孩子们一定会对高斯充满了敬佩之情.在此情境中开始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

课余时间还可以向学生介绍高斯小时候的故事.高斯的家里很穷,在冬天晚上吃完饭后,父亲就要高斯上床睡觉,这样可以节省燃料和灯油.高斯很喜欢读书,他往往带一棵芜菁上他的顶楼去.他把芜菁当中挖空,塞进用粗棉卷成的灯芯,用一些油脂当烛油,于是就在这发出微弱光亮的灯下,专心地看书.等到疲劳和寒冷压倒他时,他才钻进被窝睡觉.这是凭着这种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执著,凭着这种刻苦精神,高斯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数学家.通过向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刻苦学习的情感态度.

三、介绍数学逸闻,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

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脍灸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一个精彩的故事总是能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引导他们进入数学的殿堂.”

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从清康熙帝微服南巡时,处理“公差与卖马牛伙计之争”的故事引入;讲“位置的确定”时,可介绍笛卡儿睡醒观察天花板苍蝇的爬动,受其启发发明了解析几何的故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使学生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四、展示祖国传统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介绍我国数学的光辉成就以及数学家在数学史上的杰出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漫长的数学发展历史和令人感叹的杰出成就.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渗透数学史,使教学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在指导学生阅读《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等阅读教材后,还可详细地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圆周率等的研究过程和成就.在近代、现代数学发展中也取得丰硕成果,陈景润成功地证明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等.通过这些数学史实和事例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为国争光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个性品质.

五、开设数学史校本课程,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1.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成立数学史研究小组,做好数学史的渗透研究;让学生编辑数学小报《数苑撷英》,介绍数学家事迹、选登历史名题,乃至编辑校本课程《数学史》普及读本.

2.数学教研组可以与学校图书馆(室)联合开展数学史专题的读书活动等,如:组织专门的数学晚会、出数学板报、开数学史专题讲座以及伟大数学家生忌纪念会等.

3.在校本课中与学生共同探究数学历史名题.数学历史名题可以使数学训练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历史名题的提出一般来说都是自然的,它或者直接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和方法都是重要的;许多历史名题的提出和解决与大数学家有关,让学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个曾经被大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曾难住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也会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享受.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史的意义和如何将数学史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刻苦学习的情感态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数学史,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建辉.让数学史的渗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亮点.兰州:数学教学研究,2008.1.

[2]张奠宙.20世纪数学经纬[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3.

[3][美]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北大数学系数学史翻译组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上一篇:组织化学检测下一篇:儿童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