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精选9篇)
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篇1
偶然看到一篇小文《新颖的“师生问好”》, 我对文中的方法颇感兴趣, 于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实施起来。班长喊“起立”后, 我环视全班, 朗声吟出:“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生立即对“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又出:“学而不思则惘”, 学生答道“思而不学则殆。”这样的“对对子”问好, 可以是古诗、名言警句、春联, 还可以是歇后语。看似一个小小改变, 却大大激发了学生乐学情趣, 给教学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师生问好”可以“变换方式”,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可不可以也“换换方法”?
一、换一种方式去朗读
1.打着节拍去朗读。《蚕姑娘》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形象地描写了蚕由“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全文结构方式基本相同, 清晰醒目, 前后贯通, 易于学生阅读把握。特别是文章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 如此充满情趣的课文, 学生乐学、爱学。教学中我让学生用手或脚轻轻打着拍子轻快地诵读:“春天/天气/暖洋洋, 蚕卵里/钻出/蚕姑娘。又黑/又小的/蚕姑娘, 吃了/几天/桑———叶, 就睡在/蚕床上, 不吃/也不动, 脱下/黑衣裳。醒了, 醒了, 变成/黄姑娘。……”教师可以像音乐指挥家一样站在讲台, 打着拍子去指挥诵读;也可以让学生站立起来, 带着手势、带着动作、带着表情去诵读。学生不仅爱读, 而且在打拍子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理解了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的特点, 也就容易背诵下来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今贤文, 结构相似, 韵味十足, 都可以尝试这样去读。
2.用吟唱升华朗读。古诗词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优美的诗篇像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陪伴学生成长。上海市青年教师戴建荣就运用“吟唱”的方法来教学古诗。如在《静夜思》一课中, 戴老师讲述了“平仄”的节奏和声韵变化体现出来的丰富的音乐性, 并引导学生边体会诗意, 边读出节奏美感。学生在戴老师的引领下, 深切品味着在人静月明的夜晚, 远在他乡的李白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此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戴老师摇头晃脑, 不仅读出了诗的韵味, 更读出了诗的意境。戴老师认为, 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仅有读是不够的, 唱最能打动孩子的心。在音乐的配合下, 学生边唱边舞, 与诗人产生共鸣。借鉴戴老师的“吟唱”古诗教学法, 在《但愿人长久》一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学唱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唱中感受意境, 在唱中抒发情感, 整首词也轻轻松松地记住了。
3.用方言调节朗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根据课文特点偶尔使用方言来朗读, 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月光启蒙》一课, 文章有一条线索———童谣, 童谣的内容随着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教学中, 我突发奇想说:“同学们, 用咱们的方言来读一读大家喜欢的童谣吧。”话音刚落, 课堂气氛就变得热烈起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读中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 虽然“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更多的物质享受, 但是“却长歌谣”的土地滋养了作者的心灵, “精神生活的丰富”给了作者莫大的精神满足。
“换一种方式去朗读”, 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它是朗读中的调味剂, 变习以为常的“有感情”地读为打破常规的“有趣”地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却如同向平静的湖面上扔出一颗小石子, 虽不会把湖水激扬得波澜壮阔, 但一定会泛出一圈圈涟漪, 荡漾开去, 语文课堂定会传出充满快乐、充满活力的声音。
二、换一种方法去教学
“换一种方法去教学”即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 激活课堂、激活学生, 追求“一枝红杏出墙来”, 成就“满园春色关不住”。
1.表演中学语文。表演是课程内听说读写的融合, 是各个学科的有机整合, 是对文本的再加工、深加工, 是一种全新的、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的方式。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 在学生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后, 我把课文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默读剧本, 边读边想:剧本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它们台词分别是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去表演。从课堂实践来看, 学生的表现欲特别强, 他们喜欢表演, 渴望表演。在表演中, 学生可以兴趣盎然地深读课文, 学习生字、生词, 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 体会角色丰富的情感, 从而获得发展。
2.辩论中学语文。把辩论用于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的教学中, 我首先复习导入引出辩题: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是累还是不累呢?接着指导方法:1比理由。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词句, 说说你的理由。资料越具体越好, 理由越充分越好。2比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在学生充分准备 (默读思考、小组讨论) 之后, 引导正反双方在激烈的辩论中对文本深度进行解读, 在对语言文字的不同理解中进行着充满个性的辩论。一节辩论的语文课, 一节语文课的辩论, 让学生的表达如溪流般潺潺流淌, 让学生的智慧如火花般迸发。
3.打擂中学习语文。所谓“打擂”就是引进竞争机制, 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语文。如《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的教学, 我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 一组读《揠苗助长》, 一组读《鹬蚌相争》, 读完之后提出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考一考对方。对问题提得好、回答准确的组加分。看似学生各学各的, 实则需要深入研读两则寓言, 读一则提问, 读另一则答问。搭建起打擂的平台之后, 教师就要在打擂的过程中抓住重点问题, 适时评价、点拨、引导, 紧紧围绕“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 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这一目标。
三、换一种方位去解读
教材不是法典, 教材也不是圣经,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为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 但并不是唯一的资源,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 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做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换一种方位去解读”即是解读教材不仅要“与文本对话”, 还要“与《语文课程标准》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学生对话”, 从整册到单元再到文本, 全方位地深入解读。
1.找准突破口, 深入浅出。在全方位解读教材之后, 教师需找准突破口, 从繁杂的知识点中突围, 全面系统地审视教学内容, 从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 破译文本。以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为例。面对这篇距离学生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都十分遥远的课文, 王老师抓住作者在文末抒情式的议论“他是多么劳苦, 多么俭朴”这一突破口,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 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 感受语言文字中蕴藏的巨大情感张力。激情导入后, 他引导学生反复默读, 对比阅读, 大胆猜想, 激情诵读, 将周总理生活的“极其简朴”与工作的“极其辛劳”之间的巨大反差凸显出来,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激发了学生对总理的无比崇敬之情。然后, 引领学生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 通过想象写作, 深化体验总理在这极其“简朴”与“辛劳”中饱含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感, 强化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 让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感染。如此使用教材, 确实起到了“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的效果, 令人拍案叫绝。
2.多元解读, 尊重学生。世界是多元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因此, 读者对文本解读也具有个体独特性。而个体的千差万别, 也就决定了阅读者对文本解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体感受。因此, 对文本解读过程中的体验也就趋向独特性、多元性或多元中的和谐, 就形成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在教学《蒲公英》时, 我巧妙地创设情境:“你们想和这两棵蒲公英种子说些什么吗?”学生纷纷大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心痛地说:“蒲公英, 我认为你们被表面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所蒙骗了。”“蒲公英呀, 蒲公英, 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呀。”有的诚恳地劝告:“你们应该听从太阳公公的正确意见。”“你们大胆探索的精神值得赞扬, 但有些事是绝不能有第一次的!”对课文的多元解读,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到达了心智活动的境界, 学生的个性易于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换方”是在广泛摄取、不断积淀中生成的一点教育智慧;“换方”是植根文化、继承传统中创新出的一种课堂实践。“换方”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也能让平静如水的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不一样的“翻转课堂” 篇2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借助文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和纯数字化英语教材,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探索。教师课前布置既定的听力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大量训练。这样,一方面学生对所学习的材料在课前有了充分的理解,节省了有限的课上时间;另一方面受任务驱动,学生在面对听力材料时就会有所侧重,从而能够检测学生对于某一方面听力技能的掌握,逐步提高听力水平。
“翻转课堂”的设计。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是根据听力材料选取关键性的信息以及探讨的热点话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选择:内容尽量选择真实语境中的话语,最好是语言幽默、有趣、直观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能够配上图片和图表更好;题材要丰富多样,包括日常生活、风土人情、演讲、英文歌曲和英语广播等;难度要适中,与学生水平相当,让学生听后既有信心,同时又具挑战性。在课前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制订个人的学习计划,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
“翻转课堂”的实施。尽管“翻转课堂”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课下完成的任务,但是课上的教学活动仍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活动。英语听力教师可以通过如复述、表演、演讲、自由演说等多种形式来夯实学生所听到的英语材料,拓展文化视野,充分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此外,还可以开展小组听力互助活动,既让学生放松心情,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在小组活动中得到提高和锻炼,获得成功的喜悦。多样性的活动形式改变了以往的听力单项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翻转课堂”的评价。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表现、小组活动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前学习单完成情况等评定学生某个单元的学习成绩。在课后,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口语作业,学生则需要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录制自己的声音,完成相应的口语作业。教师还可以时常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并批阅学生的口语作业。
当然,“翻转课堂”不等于放任型课堂。虽然大量的听力训练内容是在课下让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在课上的作用则主要是集中解决学生在听力习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词义、用法、搭配等作简要的讲解,并对其中所出现的文化现象作深入探讨。
(作者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让我们的课堂不一样 篇3
一、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合作的过程, 师生互动、配合默契, 整个课堂自然就充满活力。因此, 在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 我们必须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细致了解, 以求对学情心中有数。具体可以从以下入手:
1.建立电子档案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作为分组的依据, 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上机测试等方式获得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 包括已有学习基础、家中是否有电脑、对本课程的认可程度、学习能力、学生性格、动手能力等。
2.重塑正确观念
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就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而不是简单的上网、聊天、打电脑游戏。让他们认识学好信息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
二、精心设计教学导入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 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由游戏开始, 让学生在玩中产生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 学生会有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 此时教师再顺水推舟引出新课中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 学生也会乐于接受挑战。
三、巧妙运用多种教法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多种教学方法合理采用
讲授、演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最常用的。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多种学习方式优势互补
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学习方式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福音。由于学生起点参差不齐, 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 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 因此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分组, 然后组内学生协作学习、相互帮扶、取长补短, 组间学生通过竞赛方式完成课堂任务。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 会出现小组内仅由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 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担负起监督的职责, 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 小组才能算获得成功。
四、准确进行教学评价
过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是终结性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的评价, 更多地将评价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和分析学生是否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的手段。通过终结性评价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学生情况, 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这样我们就无法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另外评价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通过终结性评价也无法完成这一判断。因此,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需要有效地评价, 并且评价要贯穿于整个课堂, 给学生及时反馈, 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等方面有个清醒的认识, 并作及时的反思、总结, 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然而评价有其两面性:准确的评价能正确诊断、激励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反之, 不准确的评价将误人子弟, 阻碍学生发展。对“准确”二字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评价语言要艺术化
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对学生及时评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心理优势,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不应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评价机会,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而且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适时、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会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更能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 在评价过程中, 要尽量避免空洞的说教和无端的指责, 应采用含蓄的迂回手法激励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要容忍学生的小错误, 多用温和、欣赏的语言来激励学生。
2.评价时间要科学化
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篇4
纵观两节课有如下特点:
1. 不同的导入方式,同样的激趣效果
周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人在囧途》中男主人公乘坐的交通工具引出本课的词汇和话题,既唤起学生注意力,又提升学生兴趣,同时也明确任务:视频中有哪些交通方式,通过问答展示出来。王老师通过Guessing Game游戏营造氛围引入新课,即教师描述一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学生来猜是什么。从而激发参与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两位教师的导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出发,都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作用。
2. 不同的拓展方式,相同的训练结果
在练习新句型时,两位教师都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实现人称的转变。周老师采用传统的四人小组对话,一组对话为A: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B: I take a bus/ride a bike / walk.而另外一组针对第一组的对话,转变为第三人称进行训练 A: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 B: He /She takes a bus /rides a bike...由普遍对话到特殊句型的训练,加深练习的深度与广度,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同时通过对话演练也加强了组内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在处理这一环节时,王老师采用的是句子滚雪球的方式,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符合学生不服输、敢于挑战的心理。方法如下:
S1: I walk to school.S2: He/She walks to school. I ride a bike to school.S3: He/She rides a bike to school. I take a bus to school...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练习第一人称的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上学方式,同时还要记住越来越多的句子,同时说出几个第三人称的句子和一个第一人称的句子,强化学生的瞬间记忆力,通过说出不同的上学方式达到目标语言的有效输出。两位教师的方法在训练结果上,有异曲同工之效。
3. 不同的教学风格,相似的教育智慧
周老师作为骨干教师,她的教学风格大气而厚重,精简而扎实,感染力极强的语言指令简短,示范清晰、准确。尤其小组合作练习及调查活动中表现最突出,学生很了解教师的意图并能作出快速的反应。王老师是年轻教师的表率,她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快节奏、大容量,以洋溢的热情引起学生共鸣,渲染课堂气氛,使自己的课堂妙趣横生,激情四射。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尤其在竞猜游戏中描述一种交通工具时配合使用肢体语言效果较好。
不一样的语文寒假作业 篇5
六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有了更加完善的独立人格,家长的管教也更加民主、开放。我想,假期作业应避免重复机械的简单抄写,要加强实践性和社会性。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大部分爱看《哈利·波特》,特别是男生,平时总爱争论书中的有关情节。《哈利·波特》第七部最后讲述经过和伏地魔的大战,生还者19年后送孩子上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再重逢的场景。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是:“那道疤19年来再也没让哈利疼过,一切都很好。”学生喜欢这样的魔法,这样现实般的梦幻,这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于是,我有了这样的想法:让学生续写《哈利·波特》。
新课标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五、六年级的课本里也安排了综合实践单元。六年级上学期我们班学生曾进行过调查活动,也写过这样的报告,那就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单独或与同学合作,写一份《关于××××的调查报告》。
语文小报年年办,但是没什么新意,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兴趣。不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关注角度办一份小报,内容不限,但要有一个主题。
放假那天,我将假期作业写到黑板上:(1) 续写《哈利·波特》;(2)写一份《关于××××的调查报告》;(3) 办一份特色小报;(4)看若干本书,数量不限,开学后交流。
开学后,我惊喜地发现,全班73个孩子,其中有71个人续写了《哈利·波特》,每个人写得都很长,而且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有些学生甚至列出章节和目录,并沿袭了原作者的语言风格;有些女生以前没看过这本书,为了完成习作也去读了,然后续写……续写得最长的当属张元鸿同学,他用了整整6个作业本,并将其整整齐齐地装订在一起。据他讲,他用了26天的时间写成。他的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想象大胆丰富,情节离奇曲折。一个12岁的男孩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故事,真是一个奇迹。
再看调查报告,内容就更多了:有关于近视眼的,有关于市场用塑料袋的,有关于家庭用水的,有关于错别字的……有些学生还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了这样的调查报告:《关于春节前三天家庭用钱的调查报告》《小孩喜欢动画片和玩游戏的调查》《舌尖上的浪费》等等。常江同学写了《论美职篮与中职篮的差距》,他从队员实力、教练、运行机制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看后令人啧啧称赞。冶恩泽同学的《论二战各国与各国的过去与发展》,从经济实力、民族心态、当时的世界格局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你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孩子们通过比较、质疑、联系,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就是一种成长和历练。
语文小报更是精彩纷呈。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办出自己的特色小报,如《欢欢喜喜过大年》《NBA专刊》《春节对联大聚会》《思乡小报》《宇宙之间》《足球报》《春节菜谱》《游戏天地》《漫画之旅》《这些年俗,你知道吗》等等。有一位同学办了一份关于年夜饭的小报,上面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年夜饭中一些特色菜的做法,颇有创意。
读出不一样的语文世界 篇6
一、初步感知时小心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强化语音训练, 确保朗读语音的正确。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 第一要对正字和正音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把关, 特别要注意多音字、形近字以及一些语气助词、儿化音、轻声、变调等, 尤其强调学生不可读断句, 要把语句读完整, 合理把握好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间隙, 读的速度适中、连贯流畅。但这需要教师静下心来, 不急不躁, 平和地、耐心地引领学生小心地读书, 注意停顿和重音, 努力把课文读通顺。通过朗读读懂新词和生字, 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
如小学语文《好学的爸爸》这篇课文, 首先就要把题目中的“好”字读对。告诉一年级的小学生, “好”是多音字, 在这里应该读去声, 即第四声;而“好看”应该读上声, 即第三声;像“好好学习”中第一个“好”应该变调。又如《鲜花和星星》一课中, 读“到了晚上, 花儿睡了”这一句应该注意儿化音, 不同的情况卷舌不一样。再如《秋游》中“笑着喊着”一句中的“着”字是轻声, 要读轻点, 等等。
这个环节一定要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 雁过无痕, 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 教师还要重视评价, 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的朗读给出合理的评价, 既肯定当前的读书状况, 又要指出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步一个台阶, 步步高升。
二、疑惑困顿时再三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好多课文中都有点睛的语句, 含义很深刻, 对理解文章的中心很有帮助, 而学生往往不甚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再三读, 读懂并读好这些含义较深的词语。这里的再三读, 不是表面的重复读。如果只是朗读次数上的增加, 学生肯定觉得索然无味、没有兴致, 自然该有的教学效果就出不来了, 所以教师一定要想尽办法, 比如借助动作、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等, 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 从而愿意读、开心读, 多读, 其义便自现, 因而那些优美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就不难理解了。
如《江南》一课中有一句:“莲叶何田田”, 有学生就问:“田田”是什么意思?其余学生也都露出了疑问的表情。此时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再读读, 只读“田田”所在的第2行诗句, 思考“田田”是描写什么的?学生很快又读了一遍, 知道是写荷叶的,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 了解荷叶的样子, 就是一片挨着一片, 数量很多, 很茂盛、很美丽, 那就是“田田”了。这样, 就借助图片帮助小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含义, 为读顺课文扫清了障碍。
三、情感共鸣时深情读
较高层次的朗读应该是“有感情的朗读”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课文, 在学这些课文时, 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经常的做法就是创设情境, 引发共鸣。所谓的“情由境生”, 就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中可以调动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设置相应的情境, 如语言叙述、图画展示、音乐烘托、表演模拟等, 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苏教版第一册课文《升国旗》, 仅有短短的三句话, 可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生活经验也不多, 很难理解“五星红旗, 我们的国旗”。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回忆生活中曾经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 然后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 理解五星红旗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重大的日子出现。因为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 象征着我们祖国, 所以说五星红旗是———生 (齐读) :我们的国旗!学生这个时候可能只是字面上了解了意思, 感情可能不深刻。教师顺势可以播放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 领奖时升国旗的录像, 让小学生知道, 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 当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 他们的心情是激动的、豪迈的。然后, 告诉学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心心相印, 此刻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也是激动不已。那么就请同学们充满深情, 自豪地、有力地读:五星红旗, 我们的国旗。
另外, 如果是对话较多, 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 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如《狐假虎威》一课, 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清晰认识角色、理解角色的前提下, 再让学生表演, 这样铺垫之后才能把老虎、狐狸的形象表演到位。
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篇7
老师,除了看课本、看历史书籍还有你剪辑的历史视频,我们能不能找些身边的历史故事给大家分享?
老师,历史上的匈奴听起来好凶残啊!
我在《中国历史》课上开始进行了一些翻转课堂的尝试后,学生思维好像更加活跃了,课后跟他们聊天时也听到了这些貌似奇怪的问题。
既然学生有需求,那我可不可以设计一个“寻找身边的历史”活动呢?但是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活动”成为我必须解决的问题,刚好我接触过“一公斤”公益组织的创育者工具,该工具提供了学生社区探索的系列解决方案 (探寻活动设计、探寻地图绘制等)。随即,我借助工具,编写了小组活动任务单,把学生按照行政村划分成了几个课外探寻小组,让他们在双休日探寻、发现身边的历史,并要求每个小组借助平板电脑拍照、摄录,采集活动资料。
学生的活动开展顺利吗?能不能寻找到身边有趣的历史?我度过了一个忐忑的双休日。周一中午我迫不及待地找了各个小组的组长,并搜集探寻活动的资料。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收获,有逝去的铺子街、干枯了的水库、龙王庙……最让我惊喜的是三岔村小组探寻到了匈奴休屠王城的遗址。刚好七年级上册历史就讲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而学生对匈奴这一古代少数民族知之甚少。
我决定要设计一堂独特的历史翻转课堂,以学习探寻历史的方法为课堂主线,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通过开放式的课堂内容,对“匈奴休屠王城”遗址探秘活动进行展示和拓展,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真正“翻转”。
翻转课堂实施
1.从专家的讲解中了解匈奴的历史
为录制讲述匈奴简史的微课,我联系历史专家录制了时间为5分钟、信息丰富的微课。课前学生们观看微课的热情很高,主动完成了自主学习单上的任务,并记录了所遇到的有疑惑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通过互联网查阅了有关匈奴的历史知识,主动地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微课激发了学生了解匈奴历史的兴趣,在上课之前学生就开始私下讨论,并带着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课。
2.展示“探寻身边的历史”活动切入主题
探秘休屠王城的小组上台介绍探秘过程。如下图所示,由组长讲述对一位九十多岁老人的采访内容,包括休屠王城内部原来的布局和地理位置等。与此同时,小组绘图员在黑板上根据探寻成果,画出休屠王城遗址的复原图;负责图片、视频拍摄的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探寻活动的图片及视频补充小组长的讲述。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兴趣盎然。学生们在亲身实践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真正在身边的历史。
3.引导学生注意在民间曲艺中发现历史
这个点睛之笔来自于我跟学生的赌约。为了让三岔村小组的学生做好他们的展示,我跟他们约定“如果你们展示得好,教师也要为你们寻找身边的历史”。我们镇有“凉州贤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在这里发现匈奴的历史呢?刚好我校一位教师对民间曲艺颇有研究而且还熟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我们合作对民间流传的匈奴故事进行挖掘与改编,录制了饱含历史沧桑的凉州贤孝《话休屠》。课堂上师生共同观看视频,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述霍去病击败匈奴休屠王、昆邪王以及匈奴人投降汉朝的故事,学生们仿佛置身那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并从金日磾的一生中感受到西汉时各个民族的融合,也因此对匈奴有了新的认识,更是对“凉州贤孝”有了传承的愿望。
4.学以致用,设计“汉朝大穿越” 活动
讨论与探究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活动。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皇帝的谋士,穿越回汉朝,想一想在那个时期,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好,还是发动战争好。并以此为辩题,把学生分为主和派和主战派,展开课堂辩论。为了此次辩论,有的学生在课前到网络上借助百度、维基百科等进行搜索,翻阅历史书籍……做足了准备的学生们,在辩论环节辩论得很激烈,他们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不断地反驳对方,抛出观点。 思想的火花在教室上空绽放,学生们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乐趣,这场激烈的辩论将整节课推上了高潮。
反思
对这节课的设计有许多教师持有不同见解。焦点集中在学生探寻活动的展示、曲艺展示及大穿越活动是否属于翻转课堂的元素。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录制的微课属于翻转课堂,而其他活动不是。另一部分教师则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些探究活动、辩论活动原本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不能狭隘地以微课来衡量是不是翻转课堂。
但是,学生认为这堂课习得了比课本上多得多的知识。这堂课不仅使他们获得了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方法,更使他们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空前高涨。 这些已经就足够了。
点评
翻转课堂的标志
我曾经在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师群体中做过一个小型的调查。当问及翻转课堂中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时,结果有67%的教师选择了微课。他们认为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最重要的标志,甚至有的教师对翻转课堂和微课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借着这节历史翻转课堂的案例,我想对翻转课堂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做些澄清。
“学习”其实分为两个环节:学+习。 “学”是学生获得认识,把相关知识输入进大脑,“习”是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即通过输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习得能力。“学”是基础,不过“习”更重要。传统课堂把“学”这个环节放到课堂,“习”环节放到了课外。翻转课堂则把“学”前置到课前,把“习”放到了课堂。“学”相对于认知心理学是“输入”, “习”则是“输出”。因而,更加注重“输出”,并把这一环节放到课堂中,这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标志。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输入的渠道仅靠教师的讲授,输出方式也只能通过练习题和考试等来表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输入不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内的集中讲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微课则是其中一种用于帮助学生输入知识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说,翻转课堂不一定需要微课。
对微课的过度关注、甚至认为翻转课堂必须依赖微课等行为和观念,显示了教师们仍然停留在关注知识的输入这一传统教学理念上。如果教师们的观念没有转变到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输出环节上,即便开发再多的微课也无法切实开展翻转课堂。最终微课成为“人灌到电灌”的帮凶。
回看这节创新的历史翻转课,正好是对微课和翻转课堂误解的有力回击。 学生对知识的输入,除了用到微课外,还涉及了实地考察、访谈、互联网搜索等; 而知识的输出,也不一定就是练习题,还可以是展示、辩论等,这些行为进一步可以延伸到博客、微信等社交平台。
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篇8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 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启发学生去探索, 去发现, 从而获得知识。反之, 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准”“精”“活”, 提问“准”, 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火候。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把教学重点揣摩透彻, 深入分析发掘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了关键, 适时设疑, 就可让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提问“精”, 课堂提问, 不在于多, 重在精, 要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处处设疑, 一问接一问, 没有启发性, 学生思维的琴弦就会绷得十分紧张, 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更难引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因此, 不能促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的地方不必设疑。提问“活”, 就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发散思维空间, 拓宽学生思维, 引发丰富的联想。
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成功, 而提问正是构成课堂教学中语言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 可以说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效果。
教师教学不是面面俱到, 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 对知识的挖掘, 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 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 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 以突出重点, 巧克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 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 寻找多种解题途径, 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 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 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 还应适当点拨, 激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 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 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必须严格把关, 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 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 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明确观点, 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 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 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 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 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 作为一个教师, 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 那么无论是记忆, 还是思维, 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 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 苦于无法表达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兴奋起来, 活跃课堂气氛, 主动探求知识, 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 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 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疑问, 渴望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 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地回答问题, 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 抑或情景, 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 教师“举一”, 令学生“反三”, 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 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
在实际教学中, 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 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 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 实质上流于形式, 华而不实, 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 问题过难,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进行适当引导, 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 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 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 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 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 要注意倾听, 纠正补充, 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 犹如阳光一样, 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问”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要掌握好这门艺术, 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 努力优化课堂的“问”, “问”出学生的思维, “问”出学生激情, “问”出学生的创造。用问题驱动学习过程, 把问题与学生的认知和探究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赵风鹰.浅议高中信息技术学课有效课堂提问[J].信息技术学通报, 2009, (06) .
[3]加里·D.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四版)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 篇9
一、“松驰”———改变个性
课堂纪律的过分严厉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参与热情, 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施“松驰”策略, 目的就是解除课堂纪律对学生的束缚, 通过较为宽松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帮助学生减轻课堂纪律造成的心理压力。其次是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最后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好动、好问、注意力易分散等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开放型的体育课应精讲多练, 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自由提问, 张扬个性, 这其实才是“松驰”策略的实质所在。
二、“显隐”———有的放矢
建立开放型体育课堂, 必须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传习式教学方式, 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 这会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受到压抑。实施“显隐”策略, 就是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交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而且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受阻时, 教师应致力于“导”, 通过教师的提示、启发, 帮助学生分析困难的所在, 指导学生更加科学地学习, 这时教师的作用也相对凸显出来;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顺畅时, 教师则隐藏于一边,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 或者干脆作为学习的一分子加入学生的交流之中。所以, 在不断变化的开放型体育课堂中, 教师的作用也是相应地变化着的。“显隐”策略, 究其实质, 实际上是教师要处处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使其由于教师的原因发生改变, 做到教师的“教”始终让位于学生的“学”。
三、“超市”———精彩选择
超市就是自选商场, 在超市里, 每个顾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购商品。实施“超市”策略, 实际上就是借鉴超市的经营理念, 在开放型体育课堂中开展选择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习能力, 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 独立地进行练习。例如进行投掷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和场地, 体力强、力量大的学生, 可选择实心球, 在一号场地上练习;体力弱、力量小的学生, 可选择小沙包、降落伞、纸飞机等, 在二号场地上练习;喜欢投准的学生可选择配有目标装置的三号场地上练习。整个练习过程, 学生可以自由变换练习器材和场地, 也可以自由组合练习的伙伴,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 形成个性, 体验成长的快乐。
四、“皮球”———高低起伏
小学生具有“向师性”,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往往缺乏自我分析与判断能力, 常常通过提问、打“小报告”的形式寻求教师的权威裁定。比如在提高腹肌力量的素质练习时, 有学生问:“老师, 我可不可以练习立卧撑?”“老师, 我已经做了100个仰卧起坐了, 还要不要做?”也有学生发现有人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动作不标准, 就打“小报告”:“老师, 小强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双手没有抱头。”这些提问和“小报告”, 有些是对学习不自信的表现, 有些是学生在试探性地询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像他那样做”。开放性学习虽然提倡学生积极提问, 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和“小报告”, 事无巨细一一作答, 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教师的产生过度依赖。实施“皮球”策略, 就是要求教师主动放弃自己权威, 在讲清练习要求的前提下, 将问题与“小报告”像踢皮球一样踢还给学生, 让学生对照学习要求自己去琢磨, 自己去惴摩, 树立学习自信心, 进而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五、“合作”———提高技能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 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 将一些枯燥、艰苦的练习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实施“合作”策略, 首先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 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 既要保证组间的公平竞争, 又要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可能。其次在合作小组的教学中, 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有较大生发空间的练习内容交由学生讨论。最后,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教学巡视, 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指导和“微调”, 参与他们的合作, 并有意识地搜集某些带规律性或具典型意义的问题, 在集体交流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 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构建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推荐阅读:
不一样的课堂07-16
语文教学不一样的看点09-07
不一样的姿态,不一样的人生!10-01
一样的青葱不一样的岁月作文600字10-23
不一样的风景05-29
不一样的色彩05-29
不一样的中秋06-28
不一样的春节07-30
不一样的华为10-25
不一样的精彩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