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出高效(共7篇)
学案导学出高效 篇1
课堂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才能够实现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的教育目的?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 结合校情实际, 我们认为, 使用精心编制的导学案, 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然后, 根据导学案完成情况, 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并能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检测, 是适于素质教育环境, 实现优质高效的最佳教学策略。
近年来, 我校部分学科已经开始以学案导学突破口, 构建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督导和研究中, 有几点收获, 写出来与同仁交流。
一、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
“导学案”既是学生的学案, 又是教师的教案。它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 (1) 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2) 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3) 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4) 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录本; (5) 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 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
导学案的使用, 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 到教师引导学生走向书本, 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学生产生疑问, 探究疑问, 解决疑问的全过程都会在“导学案”上留下清晰的印记, 教师也可以随时检查、指导、调控, 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 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一份好的导学案应体现几点:问题设计是导学案的关键;知识梳理是导学案的重点;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功能;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二、导学案的内容和组成
一般地说, 导学案有学习目标、诊断性检测、导学内容、知识结构整理归纳、达标检测等几部分组成。
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学习目标设置的内容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 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 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 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操作、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 诊断性检测。
诊断性检测, 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课前检测等。该环节的作用, 是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3.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 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必须做到知识问题化, 问题层次化。若缺少这两点, 导学案就是一份试卷, 一本习题集。具体地讲, 编写导学案的导学内容时应注意的三个基本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情境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 课时化原则。导学案要分课时编写, 即一个课时, 一个导学案。在教学实施中, 一些节次的内容可能需要几个学时完成, 或者一个学时要落实多个节次的教学内容。因此, 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 分课时编写导学案, 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 问题情境化原则。问题情境化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知识点和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复述、设疑、质疑、解释和应用, 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问题设计的优劣, 是衡量导学案水平的重要标尺。问题设计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 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 对号入座。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 光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
(3) 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要有梯度, 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 一般学生受到激励, 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 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 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 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
5.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 要求题型要多样, 题量要适中;难度适中, 即面向全体, 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 促进优生成长;紧扣课程标准, 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每一个学点后面尽量跟上对应的练习。
课堂教学中, 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反馈与矫正的基本要求是“适时反馈, 及时矫正;真实反馈, 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考点, 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 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
三、导学案的编写组织程序
备课组长、课题负责人, 是导学案编写的组织人和责任人。编写工作要分工到每位老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多承担一些编写思路和方法的任务, 年轻教师多分担一些文字输入、文档印发的劳务工作。初稿完成后, 备课组长要组织学科组全体老师认真讨论, 反复修订。然后, 请学科骨干教师审定, 看是否做到知识层次化、问题化, 是否引导得当, 点拨是否到位, 分析是否条理, 总结是否精到。初编者、校审者均应署名。具体使用时, 课任老师依据学生基础, 适当删减增补、修订。导学案不求一次做好, 但愿越改越好。
四、导学案的使用
1. 争取学生的认同。
学生认同并使用导学案, 是培养自学能力, 成就高效课堂的根本。因此, 老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主动的意识, 我们应直接告诉学生,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理念, 它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的过程, 对知识是自我经历而不是教师给予, 对能力是亲历获取而不是教师传授, 对方法是主动归纳而不是教师总结。如果学生对使用导学案的态度是热情而不是敷衍, 主动而不是被动, 渴望而不是无奈, 能独立自主结合教材、教辅资料去完成导学案 (必要时也可请教师帮助, 与同学合作) , 那么, 高效课堂的理想, 就实现了一半。
2. 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
希望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就要求我们教师将预先编制好的导学案, 在课前发给学生。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自学, 如提示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 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 甚至通过研究教材的哪一部分就能解决导学案中的第几个问题等。
(2) 教师应提示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 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 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 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高效课堂”追求的终极目标。
3. 教师认真落实。
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要及时、认真检查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并根据学情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圈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疑难突破情境, 规划课堂教学环节, 拟定课堂互动因子, 做到精讲———“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集中精力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 易混点, 易漏点。
讲重点, 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 但我们不要理解成, 只要是新授课, 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 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以形成认知结构, 或者在讲课过程中, 设计有关问题, 给予学生时间, 积极探索, 认真研究。
讲难点, 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 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 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 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 这就应该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易错、易混、易漏点, 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 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 但在测试检测时, 容易暴露出来, 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新课程倡导新理念,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 通过“合作探究, 精讲互动, 有效训练”, 就可以实现优质高效的理想课堂教学意境。
摘要:“导学案”既是学生的学案, 又是教师的教案。实施导学案教学, 是应对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时少、教学任务重, 学生课余时间长、课下辅导不足等现状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它能推进教学“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 到教师引导学生走向书本, 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根本转变。”编制实用、适用、实效的导学案, 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基础;指导学生认真落实和完成导学案, 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关键。
关键词:导学案,内容组成,指导落实,高效课堂
学案导学出高效 篇2
摘要: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的新课程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是适应科技迅猛发展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前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现状,寻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实践的途径,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学案导学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人的素质,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也指出:教育的四个重要领域,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四个”learn” 即“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live together,learn to be”所以教师的职责应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为学海无涯,知识是学不尽的,而且分分秒秒都在更新,“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learn”的能力,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获取知识,才能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如何使学生掌握“learn” 的能力呢?那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探索质疑解疑,把课堂变成学堂,重在培养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多少,而且主动获取的知识要比被动获取的知识理解记忆要深刻得多,课堂教学效益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在众多教育者苦苦寻觅,“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以建构主义及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它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发挥了极大的优势,那么什么是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模式是如何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呢?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由师生共同编写完成的由一系列活动、思维方式等组成的学习方案。学案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模式,使知识 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来获得。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学案的目标设计是明确的,教与学的思路是清晰的,知识点是系统相连的,例题是精选、实用性强的。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案导学的课堂操作一般环节是:利用学案明确目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利用学案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学案引发探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利用学案精练拓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案设计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下面就从我自己设计的一个语文常规课《归去来兮辞》的学案案例,来谈“学案导学”对减负增效的作用:
一、指导预习,自主学习
在学案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目标”“背景资料”、“学习重点、难点”等几个内容,学习新课文,如果不能充分预知,预习,预谋,怎能知己知彼、有效将之“攻克”呢?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预习时根据学案“整体感知”的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依据辞赋的特点画出韵脚,并依据韵脚和文章的内容把文章划分为三部分,简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并思考“作者在序文中交代了出仕辞官的原因经过,你能说出几点来吗?”“陶渊明下这 个决定内心有怎样的挣扎,做了决定后心情是怎样的?试着加以概括、说明”。有了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预习有了方向,目标更加明确,预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讨论交流,突破难点
在课堂上有了第一部分的“整体感知”的基础,学生逐渐深入第二部分重点赏析,突破难点。首先研究讨论预习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生发新的问题,适时抓住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文本解读。例如在预习中有学生针对“僮仆欢迎、稚子侯门”一句提出“陶渊明的生活也不赖嘛!家里还有僮仆,怎么在小序中说自己家贫,揭不开锅呢?”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而这个问题恰好可以引出主题的思考。于是我就启发学生在背景资料中寻找答案,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陶渊明僮仆的考证文章。像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一文就有论证,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时教师适时提出“陶渊明为什么写归家时连家僮都如此热情的欢迎,这个亲切热烈欢快的场面描写对表现他的志向有什么作用?”这就引发学生去思考主题,去突破难点了。
所以这个环节把握的成功与否就看教师备课是否充分,知识储备是否丰厚,教学是否机智。一堂成功的学案导学课是师生充分互动的课,是自然而然,毫无斧凿之痕的课,是师生情感的主动交流,是智慧火花的激烈碰撞,是重难点突破的水到渠成。一 4 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这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梳理归纳,总结反思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务必要引导学生把预习内容,课上讨论的问题进行有序的归纳整理,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总结自己的收获,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像本课的文言词汇语法句式,文章的行文顺序,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等,务必做到了如指掌。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四、练习巩固,拓展创新
在对课文有较为清楚的把握基础上,首先教师针对学情设计相关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例如文言文阅读以基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言常见语法现象为主,通过习题的训练可以强化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其次再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进行更广阔的拓展,引进课外资源,引入生活源泉,让思维之溪潺潺流淌。例如拓展阅读《重读陶渊明》,《菊花人生》、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章陶渊明》设计一个问题,“请你从学过的篇章中找出古代士大夫的追求,矛盾,抉择,看看他们有何共同的思想情绪,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借助学案依据文本的有益拓展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 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和运用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
“学案导学”符合素质教育倡导的“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起引导作用,使课堂教学效益自然预习有章法,授课有依托,备课更充分,导学更有效。课堂生动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质量明显提高,成绩不断地攀升。它不仅解放了教师,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也促使教师享受职业,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当然教学中也有很多问题凸现出来,比如学案的统一要求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化,千篇一律,泯灭教师的个性;学生面对单一的教学形式会产生厌倦;由于教师水平不一,学案导学的操作还不灵活,有跟着学案走,为学案而教学的现象等,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及时地完善。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还要我们躬行实践,不断探索,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也正是教育改革吸引我们为之上下求索的无穷魅力吧!
参考文献:
1.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学案导学助推 打造高效课堂 篇3
一、学案的编写:
学案的使用是为了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动手学语文的好习惯,所以学案的编写既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知识的拓展,使学案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积极进行探索并产生知识的迁移,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学案的设计原则:
学案教学的关键是设计科学实用的学案。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原则,落实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案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导性原则。课前精心准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把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问题都反映到学案上;课上积极施教,“煽风点火”,设疑启发,组织讨论,精讲点拨,练习巩固,及时反馈,讲评到位。
(2) 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必须充分依靠学生,注重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案教学成败与否,取决于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自身也要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我学”为“我会学”,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不做知识被动接受者,不做储存现成结论的仓库,真正成为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人。学生的认识是否到位,观念是否转变,配合是否积极,也直接影响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
(3)活动性原则。学案设计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有内涵的背景,开展多样有创意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动脑、动手,也可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同学视野,撞击创新火花,提高学生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生动活泼,讨论、辩论、评论、演讲、摸拟角色、新闻发布、学生讲课等均可采用,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选择。
(4)创新性原则。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一个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在探索的长河中,劈波斩浪,攻克难关,奋勇向前,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飞翔中学会飞翔,在温故中知新,在探索中创新。学案设计决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扼杀同学的创新。
(5)层次性原则。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是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学实践中,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既为成绩好的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装上起跳的助跑器,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均有启迪和帮助。同时练习题的选取也要有梯度,有层次性,不一定每一个同学完成的一模一样,重要的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提高。
3、学案导学的具体操作:
(1)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作用,在上课前一周,教师在备课中研究学案编写;
(2)组内成员要明确任务、统一要求,集体讨论、研究,分工协作,专人负责具体编写;
(3)在上课前1-2天,把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自学;
(4)在上课时,学生在老师和学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合作探讨、限时训练、及时反馈、当堂达标。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极强的针对性、合理的层次性性、高效的操作性;它注重“培能挖潜”,注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注重当堂反馈、当堂达标;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助推器。
利用学案导学,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篇4
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为适应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方案。在编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给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学案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应明确具体,避免出现盲目学习。
2.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1)引入时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正是问题为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他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在学习九年级《确定圆的条件》时,学案中设置问题:“一位考古学家在考古挖掘时,发现一圆形瓷器的碎片,你能帮助这位考古学家复原这个碎片所在的整圆,以便于进行深入研究吗?”此处的问题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迫切地想要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2)在难点处设置问题。
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每课的重点与难点,在这里设置问题,可以激活思维,帮助理解。比如还是在学习九年级《确定圆的条件》时,探索“经过一点、两点、三点,是否可以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学生往往对经过三个点作圆考虑得不全面,不容易想到要区分三点共线和三点不在同一直线这两种情况。因此,学案中设置了问题:“过一点可作几条直线?过两点可以作几条直线?过三点呢?”让学生通过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类比学习,化难为易。
3. 注意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
学案的设计还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一方面注重落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关注能力的提高。比如设置开放题、变式题、必做题、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优秀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挑战,中等生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生产一批零件,甲组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组单独做要8天完成,丙组单独做要12天完成,根据上面的情境,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学生给出了如下答案:①甲、乙、丙三组合做多少天才能完成全部任务?(②甲、乙、丙三组做两天完成全部任务的几分之几?剩下的由甲、乙合做,还要几天完成全部任务?(③甲组先做2天,剩下的由乙、丙全做,还要几天完成任务……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融入一个个问题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案是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重在学法的指导。不要在学案上把所有教学环节提前呈现在学生面前,否则课堂将会变得毫无悬念,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很不利。
二、学案的应用
1. 出示学案,学生预习。
课前,学生对照学案先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并完成预习部分的问题,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 教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采取适当的导学方式:对简单易懂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自学;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应指导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活动及时了解调控,一旦发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或发现生成与预设的差距,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可能性》,学案中设计了一个摸球活动:在一个不透明盒子里放有4个黄球,6个白球。先猜想: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学生一致认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然后分组活动,每组摸10次。在学生充分活动后,教师问学生:“根据你们小组的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大部分学生都说:“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有一组同学提出异议:“不对,我们认为还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因为我们小组共摸到7次黄球,3次白球。”面对这突然出现的情况,教师应对:“是吗?我们把全班的结果都列出来看看吧!”把每组的结果统计在黑板上让同学们观察:“现在你们认为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计算一下看看全班总的情况怎么样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全班摸到黄球的次数是46次,摸到白球的次数是64次。教师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试验次数来考虑可能性的大小。学生通过多次认知冲突,最后一致认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同时也认识到,摸到黄球的次数多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正体现了概率的思想。课堂上,学生出现特殊情况是在情理之中的,教师不能无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应提高教学控制和引导能力,合理应对,兼顾预设与生成。
3. 精讲释疑,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精讲点拨,并用10分钟时间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指正。
学案导学出高效 篇5
——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案导学,高效探究”是根据生物学科特点,以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案的 “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合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种生物复习课教学模式。
二、“学案导学,高效探究”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案的编写是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课标的基础上,依据知识规律,理请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以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巧妙设疑为基本表现形式来进行的。其中,知识线在学案中是明线,能力线是暗线。设疑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要通过大量设疑,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有足够的思维容量。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挖掘和开发知识的能力价值,当知识和能力的侧重点在设计上出现矛盾时,应以能力设计为主。学案不能是问题的简单罗列。其操作程序如下:
1.目标导学,任务驱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通过学案首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标考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标考纲要求),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目的。
2.夯实基础,建构体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依据课标考纲,将知识点问题化,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或梳理主干知识,或通过画概念图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以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并准确表达。本环节学生在自主与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暴露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尝试释疑,夯实基础;教师点拨引导,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展示、讲解或分析,启发学生对自主建构起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总结出的规律和方法更加明确,使教学有新的生成,学习有新的收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与学的双主动。
3.典例剖析,拓展迁移
本环节是学生对考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考点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通过典例(1—2道题)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并运用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变式题1—2题),促进归纳与演绎能力的共同提高。首先,运用收获的知识,师生共同分析典型例题,寻求规律,总结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变式题,启发学生运用规律和方法,由解决个别问题上升为解决一类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高效复习效果。
(说明:环节2、3应按知识点划块进行)
4.限时训练,当堂达标
限时训练是指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达标测试题(4—6道,由易到难有梯度设置),当堂进行检测,限时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本环节应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选做或课后思考。根据当堂反馈情况,进行过程评价记录,特别是要记录好课后辅导的对象,使辅导有针对性。对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标记,建立错题档案。
5.整理内化,个别释疑
学案导学出高效 篇6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大都陷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热情低, 课堂效率低下, 考试成绩差。后来, 随着新的课程观深入人心, 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体验学习价值已为大势。一时间, 语文课上又是唱又是跳, 又是算又是画, 似乎热闹得很。这就是我们语文的开放教学吗?显而易见, 这只是开放教学的“形”而已, 离其“神”还有相当的距离。那么, 如何让学生顺利完成初中语文学习的过渡, 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 成为我们初中语文老师一直都苦恼着的问题。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过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习, 名师的指点引导, 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并尝试用重心前移式导学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重心前移式导学案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 结合每课的重、难点设计的自学提纲, 在教师教学前让学生自学完成的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 目标步骤清晰, 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 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 他们可以根据导学案逐条看书, 初步理清教材内容, 记录预习中的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能力。这一方式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学案教学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
很多教师总是抱怨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十分懒散与被动, 学习无计划, 课前不预习, 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忙于听课, 课堂上不爱动笔, 课后忙于作业……也因为这些原因, 很多时候都让我们觉得课堂开展不够顺利, 甚至一堂课下来自己会感觉很郁闷, 很纠结。而导学案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记得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自学。比如《范进中举》“课前先学”设计如下:
(1) 由学生推荐两名男生演范进和胡屠户 (给他们三天时间熟悉课文, 并适当指导课本剧表演技巧) ;
(2) 要求其他同学阅读教材, 熟悉故事情节, 了解人物性格, 争当有欣赏水平的观众。
这样, 课堂上表演者倾情演绎, 学生认真观看。评述时, 大家发言积极, 评点语言很精彩。可以说, 学生的亲身表演比教师精彩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 导学案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当然, 为了保证导学案的有效运用, 教师应对课前自学的情况进行检查、汇总, 并作适当的激励。在学习《孔乙己》时, 先通过检查, 发现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分析不够准确、具体、全面, 这就需要我们教给他们人物分析的方法, 比如抓住人物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 或者紧扣某些生动的词句等仔细品味体会。这样, 我们在学习此文时, 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有了针对性:
(1) 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因何而死?或者是谁杀死了他? (这样的问题学生有兴趣, 也就有利于引导学生做深入有效的思考。)
(2) 接着, 教师出示孔乙己的典型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语句, 学生比较思考自己找的语句是否有典型性。
从这些问题中, 我们可以发现, 这时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更有深度和广度。
3. 导学案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老师一直在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动态, 学生只要碰到问题, 就可以向老师提问, 这更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速度比较慢的学生, 老师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要相对低一些。对学习速度比较快的学生, 老师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多作一些技术上的指导。比如在对古诗文的教学中, 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是能够背诵并默写。当他们还在背诵的时候, 有一些学生已经默写结束了。这时候速度快的学生就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对古诗的赏析。
三、衣带渐宽终不悔
陶行知先生教诲说:“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 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是的,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以下问题有待改进:
(1) 经过实践, 我发现“课前先学”这一环节最好在课上完成, 这样能保证大部分学生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 这一环节放在课上还是课外, 主要得看所任教学生的自觉程度而定。
(2) 目前, 导学案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 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 我们应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 课后无作业, 切实把所有学生解放出来, 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总之, 重心前移式学案导学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费时低效的教法,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化解了教与学的矛盾, 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摘要:结合我校“和而不同”课题的研究, 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内容设计问题进行有序引导, 让学生有效学习。
学案导学出高效 篇7
基于当前新课程教学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 一定要积极革新教学传统,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要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 本文基于分析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 其教学本质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很好的响应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1. 学案导学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 组织教师针对教材对导学案进行开发和探索. 而后组织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而后组织学生针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分析, 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意见,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导学案的设计.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者, 教学过程中秉承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 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也是这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根本宗旨.
2. 导学教案的编写原则
我们知道,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案的设计.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时, 教师要从教材的编排和知识系统出发, 对教学大纲及相关参考资料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进行合理分析, 最大限度做到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同时, 学案的设计还应该具备启发性原则. 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锻炼,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再者, 学案的设计还要遵循教学目标, 紧扣教材, 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 以便控制学习总量, 使学生明确目标,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案设计中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让每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意见
3.1 导学案的设计引入
学案导学的教学核心是学案的设计, 而课堂的教学好坏很大程度上受课前情景导入的影响. 那么, 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课前引入的设计,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学习《计数原理》章节时, 同一年级的高中数学教师应组织起来针对该章节的知识点共同研究和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 例如旅游路线的选择方式有多少种、 一个企业产品的合格率、小型彩票投注的概率, 等等. 类似于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前导入及导学案练习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为课堂有效教学作出铺垫.
3.2 导学案的课堂应用实践
在课前导入环节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的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对本章知识点了解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然后依据实际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 要紧贴教材内容、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 不能过于笼统, 过于强调面面俱到. 而是要根据学生自学、 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 例如学习《三角函数》课时, 教师在课前学案导入的基础上只需对“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概念作出简单叙述. 重点对学生的疑惑问题进行讲解. 如“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 函数y = A sin (ωx + ψ) ” 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同时引入“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帮助.
3.3 课后的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 教师要针对学习过程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性的导学案. 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创新思维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学习小组, 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成绩均衡及性别均衡等. 各个小组成员一起负责课后学案的研究分析. 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组长将小组疑惑整体归纳. 教师要创建班级讨论QQ群或者学习大组进行共同讨论, 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针对指导. 另外, 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 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 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 总结
综上可知, 基于当前新课程教学课改的背景之下. “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效益有着很好的帮助. 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也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赞民.构建内涵丰厚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 (04) .
[2]郑金才.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14) .
【学案导学出高效】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10-05
高效课堂导学案08-19
语文高效课堂之导学案07-24
高效导学促进高效学习05-16
高效课堂导学07-15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艺术班语文上学期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时评类”作文写作指导学案08-26
高效课堂如何高效09-01
英语高效课堂下的高效练习07-28
高效药物07-15
集约高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