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简化

2024-06-01

高效简化(共6篇)

高效简化 篇1

红麻 (Hibiscus cannabinus L.) 是锦葵科木槿属的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 又称洋麻、槿麻, 其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用途广, 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 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20世纪80—90年代红麻曾是萧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种植面积曾达到1.87万hm2以上, 是垦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而且还带动了萧山乃至全省相关行业的发展, 为萧山乃至浙江的农村经济做出重大贡献。但是进入21世纪, 曾经辉煌的红麻种植业急剧衰退, 品种的更新、栽培技术的改进虽然提高了纤维产量, 但农民无效益, 成了名副其实的高产低效作物。市场有需求、生态效应好、种植产量高, 农民为何逐渐弃种, 究其原因, 除了受国外廉价原料冲击、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等原因外, 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劳动力成本的高涨。因此, 要保持和恢复红麻生产, 当前亟需解决的是红麻的轻简化技术和农田操作的机械化。

作为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萧山黄/红麻试验站示范县的示范点, 2010年萧山区党湾镇农技站承担了萧山黄/红麻试验站的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示范任务, 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示范试验田位于萧山区党湾镇德北村八组, 面积为4 346.67 m2。试验地前作为萝卜。于2010年3月28日采用机械翻耕、耙整、开沟做畦, 基肥于翻耕时人工施入, 整好后待种。

1.2 试验方法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面积为3 793.33 m2, 4月8日播种;露地栽培面积为553.33 m2, 4月24日播种。播前精选种子, 并经过翻晒和药剂消毒处理。采用精量播种, 将常规的播种量22.5 kg/hm2降为11.25 kg/hm2。播后芽前用60%丁草胺乳油2.25 L/hm2加10%草甘膦水剂11.25 L/hm2对水675 kg喷雾于畦面封杀杂草。6月上旬定苗, 定苗密度为18万株/hm2左右, 追肥和防病治虫按常规进行。于10月上旬开始收获, 用4HB-480型黄/红麻剥皮机剥制鲜皮, 就地围塘沤洗。

2 结果与分析

2.1 节本效果

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所带来的节本增效效果因不同地区的工价、电价等不同, 没有可比性, 因此试验仅统计减少的用工量。通过机械翻耕、开沟起垄做畦,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劳力成本 (50%) , 减少用工15个/hm2;采用精量播种技术, 不间苗, 一次定苗, 减少费工费力的间苗步骤, 减少用工30个/hm2;采用化学除草, 减少用工90个/hm2;采用机械剥制鲜皮, 减少用工90个/hm2;就地围塘沤洗, 可减少笨重的鲜皮运输成本, 可减少用工15个/hm2, 并且解决了沤麻水污染问题, 还可将沤麻水沉淀物肥田, 提高土壤肥力[1,2,3]。

2.2 增产效果

2010年10月15日,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省农业厅、省种子管理站、萧山区农技推广中心的相关专家对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规范的实地测产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收获91 995株/hm2, 测产时平均株高501.7 cm, 茎粗2.16 cm, 皮厚1.48 mm, 20株鲜皮重8.38 kg, 折合产鲜皮38 545.91 kg/hm2。按25%晒干率折算, 干皮产量为9 636.48 kg/hm2, 加上已收笨麻干皮1 053.60 kg/hm2, 合计产干皮10 690.08 kg/hm2;露地栽培收获104 490株/hm2, 测产时平均株高477.9 cm, 茎粗1.88 cm, 皮厚1.39 mm, 20株鲜皮重7.85 kg, 折合产鲜皮41 012.33 kg/hm2, 按25%晒干率折算, 产干皮10 253.08 kg/hm2, 加上已收笨麻干皮1 053.60 kg/hm2, 合计产量11 306.68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应用的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 是在传统的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 应用近年研制的红麻田化学除草技术, 引进机械操作, 从而达到节本省工、高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1年的示范试验, 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取得了创记录的高产水平, 具有减少用工、节本的效果。但尚有一些问题和技术需要解决, 如:适于红麻播种的精量、轻巧、自走式播种机的研制, 其可以解决人工常规播种浪费种子、增加间苗用工的弊端, 大大减少田间操作用工, 且便于田间管理、农事操作;红麻嫩茎梢及鲜叶的收集技术, 红麻嫩茎梢和鲜叶营养丰富, 适口性好, 是青贮饲料的优良原料, 产量可达4 500 kg/hm2左右, 其收集技术的解决, 既可为畜禽养殖业增加优质饲料原料, 还可为麻农增加3 000元/hm2左右的收入;红麻机剥麻骨的收集、干燥、加工技术, 由于是机械剥制, 红麻骨已被打碎, 现有剥皮机难以将其分类收集, 人工收集费工费力且用工成本高。如何改进现有剥皮机械, 增加收集压缩部件, 使之便于运输, 再经干燥、粉碎, 使之成为生物基复合材料或花卉、食用菌栽培的基质, 按12 t/hm2干麻骨, 价格1.0元/kg计算, 既可为用途广泛的生物基复合材料、栽培基质增加了生态环保原料源, 还可为麻农增加收入1.2万元/hm2左右;机械洗麻技术, 红麻的目的产物一般为纤维, 但纤维沤制完成后必须进行洗理, 才能成为工业原料, 就地围塘沤洗技术虽然解决了污染和短途运输成本问题, 但其主要问题即强劳力用工和效率未能解决, 只有下大力解决机械洗麻技术, 才能使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成为完整的、高效的、易被农民接受的、可规模化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4,5,6]。

摘要: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1年的示范试验, 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取得了创记录的高产水平, 具有减少用工、节本的效果, 但尚有一些设备问题和相关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兹亮, 宋小南, 吕玉虎, 等.造纸用红麻品种比较及栽培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11) :42-45.

[2]张旭, 张淑辉, 张庆成, 等.北方地区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杂粮作物, 2006, 26 (3) :232.

[3]骆霞虹, 傅福道, 金关荣, 等.浙江麻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55.

[4]曾日秋, 洪建基, 杨炎兴.红麻夏播留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种业, 2010 (10) :55-57.

[5]谭石林, 王朝云, 吕江南, 等.黑龙江省高产红麻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麻业, 2004, 26 (5) :217-224.

[6]王晓东, 胡永秀, 母长发.北方地区红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3 (3) :26-27.

高效简化 篇2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大, 安全运行成为电网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而要实现该目标, 原有的人工定期巡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因此电力在线检测技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图像识别技术作为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未来电力在线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图像匹配作为图像识别中一项可靠使用的技术, 也是电力检测无人化中的一项基础技术, 因此其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像匹配技术大致分为三类:基于像素的图像匹配方法, 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图像匹配方法。其中基于像素的图像匹配方法运算量大, 但可实现性强, 并且可靠性高。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 由于提取了图像的显著特征, 因此匹配运算量小, 速度快, 但匹配之前的运算量比较大。基于模型的图像匹配方法只适用于非刚体图像, 因此应用范围有限。

针对电力系统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特点, 本文选取了基于像素的匹配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像素的匹配方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图像匹配技术, 利用图像的灰度信息来计算图像的相似程度, 核心在于相似度函数的选择。较早使用的相似度量函数是由Barnea和Silverman提出序列相似性检测算法 (Sequential similarity detection algorithm, SSDA) , 它克服了一般模板匹配算法计算量大的缺点, 从而提高了匹配速度, 并且算法比较简单, 易于实现。Svedlow和McGillem等人提出了交叉相关 (Cross correlation, CC) 相似性度量函数, 但由于CC算法容易受灰度变化的影响, Rosenfeld和Kark[4]提出了归一化的交叉相关相似性度量函数 (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 NCC) 。NCC算法成为目前广为应用的图像匹配算法。

NCC算法虽然具有很多优点, 且发展比较成熟。但运算量大, 实现难度高, 使得在硬件实现时极为困难, 并且占用资源较多。本文基于NCC算法, 针对电力在线检测的特点, 对其进行优化。本文提出的算法, 在尽量减少性能影响的前提下, 降低硬件实现时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1 NCC算法简介

NCC匹配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匹配算法。通过计算模板图像和背景图像的互相关值确定匹配的程度。互相关的最大值决定了模板图像在背景图像中的位置和相似程度。

在实际匹配应用中, 背景图和模板图的相似性通过度量函数来度量, 则归一化积相关匹配度量定义为[5]:

式中:

r (i, j) 为子图左上角顶点在背景图中的坐标;

A为背景图像;

B为模板图像;

m和n分别为图像的行和列。

NCC算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与适应性, 对图像灰度值线性变换具有“免疫性”, , 即所求的NCC值不受灰度值的线性变换的影响, 但该算法的计算低、资源耗费大, 导致匹配效率低, 所以需要一种新的快速匹配算法。

2 一种简化的NCC算法

从式 (1) 可知, 虽然NCC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图像匹配方法, 但是其分母中含有平方和开根号运算, 无论是使用FPGA还是DSP实现时难度均比较大。在电力系统中针对高压电力设备识别的场所一般在室内, 所以图像A和B均为恒定图像, 其中图像A仅受照明和形变的影响。在式 (1) 中, 形变的变化可以通过分子运算实现差异化检测, 而分母只是为了消除背景变化, 也即照明变化的影响, 而形变变化对其影响较小, 所以分母部分可以看做位置 (i, j) 和事件t的函数。若分母用函数表示, 则下成立:

式中f (i, j, t) 函数的实现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大为简化。进一步, 如果光照的变化比较缓慢, 则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式 (3) 可以使用查找表的方法实现, 通过将要识别的图像数据, 提前存入查找表中, 当在硬件中实现式 (1) 中的运算时, 只需计算分子值, 分母值可以直接从查找表中查询即可。通过该方法在一个匹配运算中可以减少1次开根号运算2m×n次乘法运算和2m×n次加法运算, 节省了大量的系统资源。

3 实验及分析

本文在matlab仿真环境中, 对简化的NCC算法进行仿真, 使用8位灰度图像, 针对不同的背景变化输入模板图像在背景图像中移动时的曲线, 如下图所示:

其中delta表示背景的变化, 由图中可以看出, 当delta不大于80时, 随着delta的增加, 匹配值会产生细微的变化, 但不影响识别效果。但是当delta=100时, 识别效果显著下降。仿真结果说明简化的NCC算法在背景有限范围内变化时是一种有效的匹配算法, 简化了匹配运算的复杂度, 降低了系统硬件实现时的难度, 减少了对系统资源的需求, 可有效减少系统成本。

4 结论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图像识别在线检测时所用的NCC算法, 存在运算量大、复杂度高与硬件实现困难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NCC算法。通过在查找表中查询分母值, 可将经典NCC算法中的分母的复杂运算简化。该方法在一个匹配运算中可以减少1次开根号运算2m×n次乘法运算和2m×n次加法运算, 提高了算法效率, 节省了硬件资源, 降低了系统实现难度, 同时还保证了算法的识别效率。不过需要注意, 仿真结果同时表明, 简化后的NCC算法在有限的背景变化范围内是一种有效的匹配算法, 当背景变化较大时其鲁棒性有待考验。但是针对大多数应用场合, 室内背景的变化范围均有限。对户外电力设备的图像识别, 本文方法可以成功应用,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归一化的相关相似性度量函数 (Normalizedcrosscorrelation, NCC) 图像匹配技术在电网在线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运算量大, 复杂度高, 硬件实现困难。本文针对电力检测环境固定的特点, 提出一种简化的NCC算法。该方法通过查找表实现NCC分母中的复杂运算, 在一个匹配运算中可以减少1次开根号运算、2m×n次乘法运算和2m×n次加法运算, 大大降低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简化的NCC算法在背景有限变化范围时是一种有效的匹配算法, 但是当背景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 其鲁棒性有待考验。对于户内高压电力设备的图像识别应用, 本文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 适合于背景环境变化范围不大的场合;但是对于户外高压电力设备的图像识别,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图像匹配,相关度量,硬件实现

参考文献

[1]鲁东海, 孙纯军, 王晓虎.智能变电站中在线监测系统设计[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1 (1) .

[2]D.Barnea and H. Silverman.A class of algorithms for fast digital image regist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1972, 100 (2) : 179-186.

[3] M.Svedlow, C.McGillem and P.Anuta.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of similarity measures and preprocessing methods used for image registration[C].Symposium on Machine Processing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 1976: 4A-9.

[4]A.Rosenfeld, and A.C.Kak.Digital Picture Processing[M].2nd edition.Orlando, FL, USA, Academic Press, 1982.

高效简化 篇3

公司项目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9 项、受理专利8项, 其中发明专利12 项; 以成果技术优势主持或参加9项煤炭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1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成套技术的研究

1.1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工艺的研究

1.1.1原料煤不分级、不脱泥入选

国华科技的研究证实, 随着分选物料粒级的减小, 其实际分选密度随之增高, 并趋于最高产率原则, 基本按理论的等 λ 原则分选, 原料煤不分级混合跳汰分选的综合效果优于分级跳汰就是一个例证。国华科技采用将合格重悬浮液中的煤泥及时排出达到降低重悬浮液粘度、改善脱介筛工作效果等措施, 提高分选精度和降低介耗, 使原料煤不分级不脱泥入选达到与分级脱泥相当甚至更优的效果。

1. 1. 2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

在重介质旋流器中, 磁铁矿粉受到了离心分级作用, 精煤悬浮液中的磁铁矿粉粒度较细, 可作为粗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悬浮液, 不但可以免设超细粒悬浮液的制备、输送和回收系统, 简化工艺流程, 而且可以减少加工费用相对较高的浮选作业量。据测试, 按MT/T811《煤用重选设备分选下限评定方法 ( Ⅰ) 》标准分选下限不大于0. 125 mm。

1. 1. 3 煤泥两级浮选、精煤泥两段脱水工艺

针对我国煤泥可浮性大都属难浮或极难浮选等级, 由此造成长期以来多数选煤厂因以浮选精煤为主的精煤泥灰分、水分高, 导致商品精煤灰分、水分偏高的难题。国华科技研发的由煤泥分级、一级浮选、一段脱水、二级浮选、二段脱水五道工序组成的煤泥两级浮选精煤泥两段脱水新工艺, 旨在最大限度解决上述难题。该工艺在五座大中型重介质选煤厂测试结果表明, 可以降低浮选精煤灰分0. 09 ~ 6. 94 个百分点, 平均降低2. 49 个百分点, 水分降低4. 36 ~ 11. 24 个百分点, 平均降低8. 11个百分点; 浮选作业在装机容量无明显差异条件下, 设备投资降低17% 。

1. 1. 4 尾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工艺

尾煤泥水处理是我国选煤厂长期存在的生产技术难题之一, 传统的单段浓缩单段回收工艺使选煤厂洗水浓度居高不下, 导致大量尾煤泥水外排, 不仅严重浪费煤炭和水资源, 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国华科技研发的由一段浓缩、一段回收、二段浓缩、二段回收四道工序组成的尾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新工艺, 在四座选煤厂实施后测定结果为: 一段浓缩以0. 045 mm作为分级粒度, 底流正配率高达93% 以上, 一段回收脱水产物水分16% ~ 19% , 灰分较入料降低0. 50 ~ 6. 0 个百分点; 二段浓缩实现尾煤泥水深度澄清, 溢流浓度小于1. 0 g/L, 澄清系数大于0. 97; 二段回收固体回收率不小于99% , 实现尾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一级闭路循环、工业用水零排放、绿色环保生产。

1. 1. 5“1 + 1” 炼焦煤选煤厂模式创新技术

以国华科技研发的成果、专利和专有技术集成, 经简化流程、辅助设备选优、合理布局, 形成由一台无压 (有压) 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一台喷射式浮选机 (一级浮选) 为核心组成的国家科技部科技型创新基金项目成果“1+1”模式新工艺。该工艺仅由16~24道工序组成, 建设费和加工费较常规重介质选煤厂降低20%以上。由22道工序组成的“1+1”模式原则工艺流程见图1。

1. 2 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设备的研究

1.2.1系列化、大型化、整合化无压 (有压) 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国华科技等单位在原苏联研发的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基础上, 研发成功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与设备, 并将此项技术推向高效、简化、经济的实用阶段。

国华科技深入研究保持低分选粒级下限、提高入料粒度上限、增加单机处理能力、调节二段分选密度等的技术措施, 研发成功3GHMC ( 3HMC) 无压 ( 有压) 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已形成由12 种规格组成的系列化、大型化产品, 其中最大规格3GHMC ( 3HMC) 1500 /1100型单机处理能力达到550 ~ 650 t/h; 以3GHMC ( 3HMC) 为核心还研发成功包括原料煤选前润湿、非放射性重悬浮液密度监控、二段旋流器安装方式及安装角度等专利技术的整合, 使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更趋完整。

3GHMC型分选不同可选性等级原料煤的工艺技术指标列于表1。

1. 2. 2 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针对动力煤的高密度排矸、次生煤泥量少和矸石带煤少等特殊要求, 研发成功以低密度重悬浮液系统实现动力煤高密度分选的2GHMC型两段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2GHMC1400 /1000P型在谢桥选煤厂投产应用, 处理能力455 t/h, 以1. 450 kg/L密度重悬浮液完成1. 829kg / L高密度分选, 有效分选下限不大于0. 25 mm, 矸石中小于1. 80 kg/L密度物含量0. 93% , 精煤中大于1. 80kg / L密度物含量1. 70% , 可能偏差Epm为0. 027 kg/L, 精煤数量效率99. 38% 。朱仙庄矿选煤厂2GHMC1500 /1200 型两段两产品与3GHMC型三产品对比试验结果显示, 处理能力提高20 t/h, 重悬浮液压力降低0. 09 MPa, 可能偏差下降0. 012 kg/L, 数量效率提高0. 21 个百分点, 设备总质量降低16. 48% 。

1. 2. 3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

国华科技公司成功研发出了利用喷射原理和微泡析出机理实现煤浆充气和气泡矿化的我国第三代FJC型系列喷射式浮选机; 通过对浮选机核心部件充气搅拌装置结构参数优化、浮选槽箱内煤浆流动流态、入料方式以及优选高效、耐磨配套煤浆循环泵的试验研究, 研发成功我国第三代煤用喷射式浮选机。

FJC型喷射式浮选机已形成由FJC4 至FJC44 型共9种规格组成的系列产品, 其中最大规格FJC44 型单机可满足年处理3. 0 Mt选煤生产系统的需要 ( 易浮选煤) 。在此基础上还研发成功浮选剂乳化器、管道式混合器、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加药测控一体化装置等专利技术, 形成FJC系列煤用喷射式浮选机的系列化、大型化和整合化技术。

FJC20、FJC44 型喷射式浮选机工艺性能指标列于表2。

1. 2. 4 煤浆预处理器

国华科技研制成功的PS型、FCA型系列煤浆预处理装置, 较我国选煤厂使用的其他型号预处理器可以节省浮选剂15% 以上, 且无需外加动力 ( 仅需少量循环水或压力空气) , 设备总质量轻, 其中PS600 型总质量956kg, 仅相当于其他相同处理能力设备的1 /6, 是高效、节能、降耗的煤浆预处理设备。

1. 2. 5 高端脱水设备

国华科技与英国DVE公司在北京组成合资企业生产用于选后产品脱介、脱水的弧形筛、振动脱介筛、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等高端设备, 这些设备具有显著的高效、节能等特点, 已开始在我国选煤厂推广应用。

1.3重介质选煤厂生产集中控制及自动化测控的研究

1.3.1生产集中控制系统

重介质选煤厂生产集中控制系统 ( PCCS - Ⅱ型) 由传感器、就地控制箱、PLC站、上位控制机、操作台、大屏幕等组成, 具有单台设备就地控制、系统选择、开机预告和设备禁启、事故处理、故障诊断、就地转集中无扰转换等功能。

1. 3. 2 重介工艺参数自动测控装置

重介质选煤厂重介工艺参数自动测控 ( DMAC - Ⅲ型) 由非放射性重悬浮液密度计、介质桶液位计、磁性物含量计、旋流器入料压力等传感器及变送器等组成检测单元; 由阀门等组成执行单元; 由操作控制台、仪表数据采集、输出、人机交互界面、核心控制等组成控制单元。自动测控系统工作稳定、控制精确, 操作简便, 具有OPC数据接口, 其中非放射性管道密度计 ( CYYC型) 测量范围0 ~ 2 000 g/L, 测量精度0. 004 kg/L ( 绝对误差) , 分辨率 ± 1 g/L。

1. 3. 3 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测控装置

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测控系统主要由浮选入料、浮选剂测控和上位机三部分组成, 浮选剂测控由两套精密微小齿轮泵和西门子S7 - 300PLC组成, 上位机使用西门子的WINCC6. 0 组态软件完成系统的人机交互和参数设置。

系统可在线检测、显示、记录浮选入料流量等各项工艺参数, 实时随波动调整浮选剂量在设定的最佳值, 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精度高、操作方便等特点, 浮选剂测量范围0 ~ 2 000 g/min, 误差 ± 0. 1% , 浓度计检测误差 ± 5 g/L。

2 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成套技术实施应用例证

国华科技在山西新峪煤业选煤厂 ( 简称新峪选煤厂) 、山东枣庄矿业 ( 集团) 公司田陈矿选煤厂 ( 简称田陈选煤厂) 和内蒙古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 ( 简称新亚选煤厂) , 采用单机测试和生产数据统计结合的方式验证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成套技术的实施效果。

2. 1 新峪选煤厂

新峪选煤厂由处理能力2. 0 Mt/a ( 一车间) 和3. 0 Mt/a ( 二车间) 两条生产系统组成。

一车间2005 年10 月投产, 采用的工艺是原料煤经脱泥后, 由2 台LA1150 型有压给料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进行粗选 ( 排矸) 和精选, 煤泥采用TBS类型的RC1800型粗煤泥分选机和杰姆逊 ( JMSCELL) 浮选柱粗、扫选。

二车间采用国华科技研发的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技术, 2011 年10 月投产。采用原料煤不分级不脱泥, 由一台3GHMC1500 /1100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以单一低密度重悬浮液系统一次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 煤泥用SHMC550 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和FJC44 型喷射式浮选机分选, 由20 道工序组成生产系统。

一车间、二车间原料煤均来自新峪煤业公司, 灰分23% ~ 43% , 当要求精煤灰分为9. 0% 、10. 0% 时, 属中等可选性等级。

2. 1. 1 二车间实施效果

2011 年12 月对二车间3GHMC1500 /1100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进行单机检测, 工艺性能评定见表3。

2012 年11 月SHMC550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检测和2012 年2 - 9 月浮选平均工艺技术指标列于表4 和表5。

据2012 年1 -8 月统计, 二车间水耗0. 075 m3/ t, 电耗5. 06 k W·h / t, 介耗1. 7 kg / t, 浮选剂总耗量0. 88 kg / t。

2. 1. 2一、二车间重选、浮选设备技术指标对比

经检测和统计, 一、二车间重选、浮选技术指标对比列于表6 和表7。

3GHMC1500 /1100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处理能力达到615 t/h, 可能偏差Epm1为0. 022 kg/L、Epm2为0. 034 kg/L, 矸石带煤0. 30% , 中煤带精煤7. 02% , 电耗0. 72 k W · h / t, 均较一车间大幅度改善。经检测, SHMC550 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0. 25 ~ 0. 125 mm粒级可能偏差为0. 092 kg/L, 因此其分选下限不大于0. 125 mm。FJC44 型喷射式浮选机尾煤灰分55. 44% , 浮选完善指标高达52. 76% , 较杰姆逊浮选柱分别大幅度提高33. 7 和37. 1 个百分点。

一车间、二车间经济效益统计分析比较列于表8。

二车间在商品精煤灰分降低0. 09 个百分点的条件下, 商品精煤产率提高6. 97 个百分点, 每入选1 t原料煤的销售收入较一车间增加60. 83 元 ( 由于一、二车间吨煤加工费相近, 因此即为新增利税) , 按年处理3. 0 Mt测算, 可新增经济效益1. 82 亿元。

2. 2 田陈矿选煤厂

田陈矿选煤厂是1994 年建成的1. 2 Mt/a的混合跳汰矿井型选煤厂。2009 年采用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成套技术成果改造为1. 5 Mt/a重介质选煤厂, 2009 年6 月投产, 入选田陈矿原煤, 当精煤灰分为7. 5% ~ 8. 0% 时, 为中等可选性煤。

主要分选设备3GHMC1200 /850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SHMC350 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和FJC20 -6、FJC8 - 4 喷射式浮选机各一台 ( 一级浮选和二级浮选) 。

混合跳汰分选工艺和技改后的重介质分选工艺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列于表9 和表10。尾煤泥水处理各项指标列于表11。

采用高效、简化重介质成套技术研究成果技改后, 商品精煤灰分降低0. 16 个百分点, 产率增加9. 3 个百分点、中煤产率减少10. 80 个百分点, 吨煤水耗0. 058 m3、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8. 50% ; 每入洗1 t原料煤增加销售收入70. 01 元, 扣除电、介质等新增费用, 按年处理1. 5Mt测算, 年实际新增销售收入1. 0 亿元。

2. 3 鄂托克旗新亚煤焦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

新亚选煤厂是由国华科技设计建设的1. 2 Mt/a重介质选煤厂, 采用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成套技术研究成果, 入选新亚煤焦公司及周边煤矿低硫原煤, 入选原料煤 ± 0. 1 含量 ( 扣矸) 50. 27% , 属极难选煤等级。

采用原料煤不分级、不脱泥入选的3GHMC1100 /780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煤泥用SHMC350 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和FJCA型喷射式浮选机分选, 尾煤泥水采用两段浓缩两段回收工艺, 实现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一级闭路循环、工业用水零排放, 工艺流程由21 道工序组成。

经检测, 3GHMC1100 /780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性能评定列于表12, SHMC350 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结果列于表13, 煤泥浮选和尾煤泥水处理数质量流程见图2 和图3。

新亚选煤厂入选原料煤灰分高达46. 07% 。 ± 0. 1 含量 ( 扣矸) 50. 27% , 属极难选煤等级, 采用3GHMC1100 /780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可能偏差Epm1为0. 029 kg / L、Epm2为0. 038 kg/L。精煤数量效率95. 71% , 工艺技术指标良好。SHMC350 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溢流灰分较入料降幅为1. 77 个百分点, 底流灰分高达66. 59% 。煤泥经两级浮选两段脱水后, 获得产率85. 67% 、灰分11. 48% 、水分24. 55% 的精煤泥和灰分57. 12% 的尾煤泥, 较单级浮选单段脱水降灰、降水幅度分别达到1. 1 和约7. 5 个百分点。尾煤泥水采用两段浓缩两段回收工艺, 洗水浓度平均达到0. 6 g/L, 固体回收率高达99. 70% , 实现了尾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工业用水零排放。据2012 年9 - 11 月统计, 吨煤介耗1. 19 kg, 吨煤电耗5. 29 k W·h, 吨煤水耗0. 078m3, 水重复利用率95. 9% , 较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目标要求, 电耗下降33. 9% , 水耗下降48. 0% ;水重复利用率较MT/T810 要求, 提高5. 9 个百分点。

生产数据统计, 2012 年11 月共入选原料煤15. 171万t, 产出灰分为11. 65% 的商品精煤5. 951 万t, 灰分为35. 26% 的中煤5. 537 万t和灰分为40. 15% 的煤泥0. 932万t, 销售收入5 112 万元, 折吨原料煤销售收入337 元。据此按年处理1. 8 Mt测算, 销售收入6. 07 亿元, 扣除原料煤价格250 元/t、加工费20 元/t, 年利税1. 03 亿元。

三座选煤厂实施高效、简化重介质选煤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 证明了该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目前, 该技术已在国内外500 余座选煤厂推广应用, 总设计处理能力6. 97 亿t, 为选煤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语

高效简化 篇4

1.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生育期适宜、抗倒性强且适宜机收的优良玉米杂交种。选用的品种应为河南省种子管理部门当年发布的豫北高产灌区玉米品种布局利用意见的品种, 或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推荐, 为已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河南省武陟区域内种植的品种。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GB4404.1-2008) 规定指标。实行单粒精播的地块, 要选用发芽率高于92%的高质量种子。

1.2 种子处理

选用包衣种子。若种子没有包衣处理, 可选择5.4%吡虫啉·戊唑醇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玉米种衣剂包衣, 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等;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药剂拌种, 防治地老虎、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禁止使用含有克百威、甲拌磷等种衣剂, 种衣剂及拌种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1.3 麦茬处理

小麦收获时, 采用带秸秆切碎 (粉碎) 的联合收获机, 留茬高度≤15 cm, 秸秆切碎 (粉碎) 长度≤10 cm, 秸秆切碎 (粉碎) 合格率≥90%, 并均匀抛撒, 残茬覆盖率≥85%。

1.4 施肥量

根据地力条件和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 施肥总量按每生产100 kg籽粒需施纯氮2.4~3.0 kg、五氧化二磷1.0~1.5 kg、氧化钾2.0~2.5 kg计算, 一般667 m2施纯氮 (N) 16~18 kg, 磷 (P2O5) 5~8 kg, 钾 (K2O) 6~8 kg, 硫酸锌1kg~2kg。推荐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料。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 (包括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 , 施用的化肥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播种

2.1 播种期

小麦收获后, 及时抢茬播种。6月5—15日为最佳播种时间。

2.2 种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播种量和适宜密度, 目前武陟县推广的高产耐密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5 000株/667 m2。

2.3 播种方式与作业质量

免耕播种, 可选择玉米免耕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具, 实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联合作业。采用精量单粒播种, 等行距, 行距 (60±5) cm。播深3~5 cm, 深浅保持一致。播种单粒率≥90%, 空穴率<5%, 伤种率≤1.5%, 株距合格率≥80%。播种行直线性好, 偏差≤4 cm。种肥分离, 防止烧苗。

2.4 种肥

实施种肥异位同播, 选用玉米专用缓控释肥料, 作为种肥一次性施入;选用普通化肥, 将氮肥总量的40%与全部磷、钾、硫、锌肥作为种肥施入。施种肥时, 要求种子和肥料的间隔距离在8~10 cm, 施入土中的深度在10 cm以上, 肥料要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种肥用量为氮磷钾复合肥以25 kg/667 m2为宜, 缺锌地块再加硫酸锌1 kg;采用缓释肥料实施一次性施肥, 以40~50 kg/667 m2为宜。

3 田间管理

3.1 灌溉与排涝

推荐节水灌溉, 遇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2 苗期管理 (出苗至5叶期)

3.2.1 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 发现连续缺苗的应及时补苗;1 m以内缺苗的, 在缺苗处两端留双株, 不用补苗;成片缺苗的, 可采取带土移栽大苗或催芽补种的办法, 以减少与相邻株苗间的苗势差异。移栽要在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 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确保成活。

3.2.2 追施苗肥。

没有种肥同播的地块, 要追施苗肥以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培育壮苗。在3~5叶期结合浇水或趁墒667 m2施40~45 kg复合肥, 提倡推广使用缓控释肥。

3.3 中后期管理 (6叶期至成熟期)

3.3.1 重施穗期肥, 酌施花粒肥。

对实行分期施肥的地块, 在大喇叭口期趁墒或结合浇水再追施攻穗肥, 667 m2施尿素15~20 kg, 可有效促进果穗小花分化, 实现穗大粒多。

3.3.2 抗旱防涝。

中后期是玉米对水分需求迫切且十分敏感的时期, 尤其是抽雄开花时, 对干旱的反应最为敏感, 耗水强度最大, 是玉米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如果水分不足, 会影响玉米正常授粉和籽粒灌浆, 使秃尖增多, 穗粒数减少, 千粒重降低, 影响产量。抽雄至吐丝期田间不能出现干旱, 灌浆期保持较好的土壤墒情, 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开花、灌浆期灌溉, 以防止植株早衰, 提高灌浆强度, 增加粒质量。也要注意排水防涝, 对一些低洼易涝地块, 要及时做好玉米田排水防涝, 确保玉米正常生长。

4 病虫草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方法。

4.1 杂草防治

播后苗前未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防除效果较差的地块, 在玉米3~5叶期、杂草2~3叶期, 667 m2用24%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100 m L, 兑水50 kg均匀喷洒, 喷洒时严禁喷洒到玉米心叶内或中午高温时喷洒, 同时在喷药前后7 d内不要喷洒有机磷农药, 以免产生药害。

4.2 病虫防治

4.2.1 苗期。

玉米苗期害虫主要有蓟马、灰飞虱、粘虫、二点委夜蛾、地老虎和棉铃虫等。对于蓟马、灰飞虱, 于玉米二叶一心期, 667 m2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30 kg均匀喷雾防治;对于粘虫、二点委夜蛾、地老虎、棉铃虫, 667 m2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1%甲维盐乳油60 m L, 兑水40 kg均匀喷雾防治。施药时间最好选在傍晚, 阴天可全天施药防治。

4.2.2 中后期。

玉米中后期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大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细菌性茎腐病、顶腐病和玉米螟等。对病害要注意在发病初期进行喷药防治。对于大小斑病, 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弯孢霉叶斑病, 667 m2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 g+3%噁霉灵·甲霜灵水剂50~80 g, 兑水40 kg喷雾防治;对于细菌性茎腐病, 667 m2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40 g进行防治;对于顶腐病, 667 m2用甲霜灵·锰锌3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要在大喇叭口期进行防治, 可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细土或细沙2~3 kg丢心防治。

5 适期晚收

5.1 收获时间

在不影响适时种麦的前提下, 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期。在苞叶发黄后7~10 d, 即籽粒乳线消失, 基部黑层出现后收获。实行机械收获的玉米一般在完熟后2~4周, 籽粒含水量下降至15%~18%时, 直接脱粒收获。

5.2 作业要求

根据地块大小、种植行距及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联合收获机。玉米收获果穗, 籽粒损失率≤2%, 果穗损失率≤3%, 籽粒破碎率≤1%, 果穗含杂率≤3%, 苞叶未剥净率<15%。玉米收获后, 严禁焚烧秸秆, 及时秸秆还田, 还田作业应秸秆粉碎长度≤5 cm, 切碎合格率≥90%, 留茬高度≤8 cm, 覆盖率≥80%。

5.3 脱粒贮藏

具备机械作业条件的, 可在玉米穗收获后及时用烘干设备、大型脱粒机进行一次性烘干、脱粒、风选等籽粒加工, 若籽粒含水量≤14%, 即可入仓贮藏。不具备烘干条件, 可待果穗晾晒或风干至籽粒含水量≤20%时, 机械脱粒, 晾晒, 风选, 待籽粒含水量≤14%时, 入仓贮藏。

摘要:河南省武陟县夏玉米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武陟县玉米轻简化高效生产的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配套栽培技术。其适用于武陟县玉米轻简化高效生产。

高效简化 篇5

1 选择适宜良种

营山县坝区宜选用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 、高产、抗病、抗裂角、株高适中、分枝少、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偏早熟、花期集中便于机械收获的品种, 如蓉油16、川油36、油研10 号、中双11、浙油50 等。

2 及时开沟排水

前作水稻于8 月底收获后, 运用人工或机械按2.0~2.5 m做厢, 并随即开沟排水。开好“四沟”, 边、背沟深40 cm, 中沟深50 cm, 厢沟深30 cm, 做到沟沟相通, 确保明水能排、暗水能滤, 降低田间湿度。

3 适时免耕直播

在已开沟排水的稻茬田, 基施40%油菜专用配方肥 (含硼) 525 kg/hm2, 均匀撒施。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播种, 用种3 750~4 500 g/hm2, 掺细土或细沙75 kg/hm2拌匀, 分厢定量, 均匀撒播。

4 早抓间苗定苗

出苗后早进行间定苗, 即:子叶期去密留稀、棵棵放单, 2~3 叶去小留大、叶不搭叶, 留苗数为定苗数的1.5 倍左右, 5 叶去弱留强、去病留健, 留苗37.5 万株/hm2。

5 封闭高效防草

轻简化 (免耕) 、高效杂草防治以主控冬前杂草为防治的目标, 实行 “一杀、二封、三盖、四补”的防控技术方案。使用的除草剂种类包括50%草甘磷 (灭生性除草剂, 70m L/ 袋) 、50%乙草胺 ( 土壤封闭除草剂) 、10.8% 高效盖草能乳油 (单子叶茎叶除草剂) 、50%草除灵悬浮液 (双子叶茎叶除草剂) 。

5.1 杀

上茬作物收获后, 油菜播种 (移栽) 前10~15 d, 使用灭生性除草剂50%草甘磷1 050 m L/hm2对水450 kg/hm2喷施杀灭已出土前茬老草。

5.2 封

为防治杂草, 在播后苗前使用50%乙草胺2 250 m L/hm2对水450~675 kg/hm2喷雾, 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精细整地, 地面无枯枝、残茬, 无大土块。量准土地面积, 称准用药量。与下雨时间间隔, 最好是雨后土壤稍干时用药。避开低温阶段施药, 因为温度过低, 将严重影响药效。选择无风天气施药。在播后出苗前3 d用药效果最佳, 喷施时避开种子。退步施药, 不要破坏药层。

5.3 盖

封闭除草喷药24 h后可进行稻草覆盖, 稻草施用量1 500~1 875 kg/hm2, 短草覆盖。

5.4 补

油菜生长期尤其是冬前苗期, 注意观察油菜杂草发生、危害情况及前期控草措施的应用效果, 做好漏控杂草补杀防除。在油菜五叶期后, 使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450~600m 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施, 防除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使用50%草除灵悬浮液600~750 m L/hm2对水750 kg/hm2喷施, 防除牛繁缕等双子叶杂草[6]。

6 科学追肥

在重施底肥的前提下, 早施提苗肥, 看苗酌施蕾薹肥。抽薹至初花期, 结合防治病虫实施油菜“一促四防”技术:即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胺 (1.5 kg/hm2) +磷酸二氢钾 (1.5 kg/hm2) + 速效硼 ( 有效硼含量>20% , 750 g/hm2) 混配喷施, 防止花而不实, 促进油菜后期生长发育。

7 加强防治 “三害”

“病虫湿”三害是制约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 尤以两季田油菜为重。要早开沟排湿, 搞好窄厢深沟, 做到田间无渍水, 雨过田干。注意及时对蚜虫、青虫、白粉病等病虫害进行防治。

8 推行机械收获

在油菜完熟期机械收获, 全田油菜冠层微微抬起、主茎角果全部变黄、籽粒呈固有颜色、分枝上角果约有90%以上呈枇杷黄、倒数第2~3 个以上分枝籽粒全部变黑时机收。最佳收获时间是早、晚或阴天, 应尽量避开中午气温高时进行收割, 减少收获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汉中.中国油料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4) :100-105.

[2]黄秀芳, 孙敬东, 沙安勤, 等.棉田套播油菜生育特点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 2005 (5) :27-29.

[3]王汉中.发展油菜生物柴油的潜力、问题与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2) :74-76.

[4]刘洪, 金之庆.江淮平原油菜渍害预报模型[J].江苏农业学报, 2005 (2) :86-91.

[5]殷艳, 王汉中, 廖星.2009年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 (2) :259-262.

高效简化 篇6

我们一般认为, 汉字是沿着由少到多、由繁到简的道路发展的, 简化汉字顺应了汉字发展的历史潮流。实际上, 这和中国汉字发展的历史事实并不相符。上古特别是先秦时代, 汉字数量少, 其产生速度又落后于词的发展, 所以许多汉字一字表多词, “身兼数职”, 致使不同的词在书写形式上完全相同, 容易造成形义关系混淆, 影响词义表达的准确性。后来为了加以区别, 便在原来多词共用一字的基础上产生分化字, 让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词占据原形, 给非常用字另造新字, “各施其职”。原有字和分化字之间, 在时间上形成古今关系, 统称古今字。古今字主要是由同源分化和同音假借形成的。今字多是以古字为声符, 增加或改变形符。原来的一个字, 分化成了几个字, 笔画也随着加多了。例如 (竖线前是本源字即古字, 竖线后是分化字即今字) :

(1) 禽|擒止|址益|溢县|悬责|债舍|捨

(2) 其|箕然|燃孰|熟莫|暮直|值辟|避

在文字职务分化前, 第一组例字是由于词义引申而造成一词多义的情况, 第二组例字是由于文字假借而造成一词多义的情况。相较而言, 分化字的笔画有繁化的倾向, 而且词义引申可能不止一个假借义, 所以一个本源字往往可能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化字, 由此汉字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例如:采|採、綵、彩;张|胀、涨、帐;莫|幕、暮、漠。可见, 汉字的字数在不断地由少变多, 形体也由简单变得复杂, 力求一字一声一义, 字字专职, 字义分化, 具体, 单一, 固定, 这正是汉字走向成熟的标志。可以肯定地说, 东汉以前的汉字是沿着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道路发展的。从东汉到汉字简化, 两千多年来汉字的总数还在不断增加, 正式书写的字体没有多大变化。所以, 客观地讲, 在汉字演变史上, 严格地说, 宏观上并不存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汉字简化”的趋势。

简化字从推行至今, 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这里面固然有行政命令之功效, 但它本身的优点也是不可忽略的。简化字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 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 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 而且简化后产生了一批新的形声字, 表音比繁体字准确, 有些简化字便于分解称说。但是, 如果我们对汉字追根溯源, 从继承优秀文化遗产, 延续文化发展命脉的角度思考, 汉字的简化无疑给我们的文化掘下了一条不易跨越的鸿沟, 人为地割断了文化的发展。

简化字产生的方式主要有六种: (1) 简化形声字声符或去掉声符, 如“磐:盘”;“廠:厂”。 (2) 简化形声字形符或去掉形符, 如“點:点”:“誇:夸”。 (3) 把非形声字变成形声字, 如“竄:窜”。 (4) 把形声字变为非形声字, 如“寳:宝”。 (5) 取原字的一小部分或轮廓, 如“郷:乡”“門:门”。 (6) 合并几个不同的字, 如“几:几 (小桌) , 幾”。繁简之间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 也有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 如“复:複、覆”, 不仅要求掌握与简体字相对应的几个繁体, 而且还要了解这几个繁体在古籍中各不相同的含义, 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识别。有的繁简字间是种意义相同的归并关系, 把在历史上有一定意义联系的古今字、异体字或通用字, 从中选择那些笔画少的作为简体字, 舍弃笔画繁难的字体, 如“舍|捨”归并为“舍”, 使已经稳定的一字一词一义变为一词多义, 读书时需要依据上下文的关系加以分辨。有的繁简字间是声音相同的替代关系, 这类繁简字在意义上毫不相干, 只是由于声音相同, 在简化过程中选择了笔画简单, 废弃了笔画繁难的, 从而把古书中本来有区别的两个或三个字归并为一个字, 如“帘:帘 (古代酒家用作标志的旗帜) ;簾 (指用竹、布、苇等做成的遮挡门窗的用具) ”, 使汉字又返回到一字多词, 依声假借的局面。现代通用简化汉字中大量存在的同音词、多义词不能不说给人们学习使用汉字带来了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 简化字中存在的为数不少的一字多词现象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回归”。这种回归使汉字由表意时的“各司其职”, 又重新扮演“身兼数职”的角色, 造成了汉字表意的不明确, 使得汉字不能很好地因形示意, 客观上削弱了汉字的表意功能。有的简化字弱化了形声字音符的表音功能。而假借简化字的出现又人为增加了大量“别字”, 加重了学习的负担。简化字很大一部分是在原有汉字基础上另造的新字, 客观上讲增加了汉字总量, 更重要的是切断了文化发展的脉络, 使得民国以前的文章除了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极少数人之外, 一般人无法直接阅读, 造成文化传承的几乎中断, 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适应语言发展的要求, 古字由身兼数职时的表意欠准, 顺应文字自身发展的潮流, 演变到一字表一义的今字, 给人们使用汉字带来很大方便。而简化字在一定程度上反其道而行, 同源字合而为一, 同音字合而为一, 汉字表意表音的功能都受到一定的削弱。一字数词的情况增加了学习单字的实际内涵, 且表意欠准, 为人们学习、传承文化设置了重重障碍, 使人们难以在继承厚重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文化发展不能追根溯源, 其流其派要汪洋恣肆, 则如同无本之木, 难以根深叶茂, 枝繁果硕。

参考文献

[1]简化汉字方案[Z].

[2]简化字总表[Z].

上一篇:无障碍设计发展下一篇:供水管网的维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