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2024-05-11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共12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展现生命的活力。笔者认为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灵感得到激发。

寓教于乐,精心设计游戏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数学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游戏活动。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可开展“小小商店”的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计算。在课堂快结束时,还可以设计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效果好得多。又如,可以让学生在“说唱数学歌谣”中体会数学的简捷美,在“24点对对碰”、“猜猜数学谜语”中享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夹豆子数数”、“找朋友”等玩乐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奥妙,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寓教于动,强化实践操作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实践操作活动就是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类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更多的分数;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可让学生剪一些漂亮的、具有对称特征的剪纸,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还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对称美。这些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联想能力,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我参与,我快乐!

寓教于思,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因此,笔者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调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填写调查报告,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真正让教与学跳出课本,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使数学课堂充实起来。例如,在《吸烟有害》一节的实践活动中,笔者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钱,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学习的费用,核算吸烟的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使学生通过数字的对比进一步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乱花零花钱”的现象,笔者设计了“手中的零花钱”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分析零花钱的利弊,然后提出“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议和可行性方案。学习《利息》后,笔者让学生去银行调查,学生不仅明确了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关系,还知道了存款时间不同利率不同,懂得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存储时间,受到了金融知识的教育。这一举措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大大提高了解题的灵活性,学生在调查中关注社会,在实践中反思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而且也改变了数学严肃、枯燥的面孔,给数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引领学生走进一个精彩、美妙、充满乐趣和创意的“数学乐园”。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篇2

本课题于xx年4月3日正式成立,在这一学期的准备阶段中,做了如下工作:

1、课堂观察,发现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还进行了

进行一场网络研讨:数学学习——问题在哪里?,一场现场研讨。通过观察和研讨,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商议,我们改变了原先“由实验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立子课题”的计划,分学段确立了两个相对统一的子课题,既低年段以“倾听习惯的培养”为子课题,中高年段以“预习习惯的培养”为子课题。做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问题相对集中,可以通过这两个子课题的实施寻求解决途径;另一方面是子课题相对统一,也就是研究的目标相对一致,更有利用实验教师间的互相合作、交流、研讨,有利于课题组活动的开展。

2、调查研究,制订计划。

子课题确立之后,各实验老师做好了实验调查工作准备,如:制定倾听习惯问卷调查表,倾听习惯课堂观察表。xxxx~2008学年的上学期一开学,各实验班的老师马上进行实验前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倾听情况做了调查,并分析了调查结果,做出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子课题实施计划。

3、学习研讨,寻求理论支撑。

在准备的同时,老师们还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和研讨。如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行的那场有针对性的网络研讨——如何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这场研讨效果非常好,参与人数多,面广,有实验教师,也有非实验教师,还有省内外的老师。贴子的内容非常丰富,经张华东老师整理,为我们提供了48个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二、进入课题实验

1、课题组老师进入课题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反思、调整,并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交流。例如把实验过程中的记录上传博客,大家在博客上互相交流,一阶段后,我们开展了一场课题实验老师交流研讨活动,展现了初期的部分做法。

2、课堂教学研讨

实验以来,本子课题共开展4节研讨课:

3、阶段性小结(老师和学生都进行小结)

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部分班级也让学生进行小结。

4、预习妙用

评选倾听之星和预习小能手。

xxxx上学期,共评选县级倾听之星22人,评选办法:由实验老师推荐(有推荐理由),每个班级2名,发给证书和奖品;校级的人数自定。

三、课堂观察

1、实验班的前后变化。

从对同一个班级实验过程的随堂听课,我感觉到了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不论是倾听的状态还是倾听的质量,不论是发言的人数还是发言的质量,都有质的变化。从实验老师的过程记录,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在倾听与表达方面的进步。这就是实验带给我们的收获。

在随堂跟踪听课中,我看到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从原来的浏览到对重点内容的圈圈点点,再到有意识地思考、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还能提出质疑。

2、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差别。

在走进课堂月活动中,从实验班与别实验班的课堂上,我也感觉到了实验班有浓浓的课题味,课堂上老师比较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比较好。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新,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将通过具体事例对如何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践活动要紧扣现实生活

教师只有通过把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数学课程“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及其周长和面积”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去参观,让学生分组亲自动手去测量、计算,并规定时间,让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样会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二、实践活动要体现学生主体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扮演引导者和指路人的角色,关键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和要求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大纲的要求。例如,在一次小学数学课堂上,一位学生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大胆地提出如何才能使“植树问题”这一个比较深奥的知识点被学生所掌握,得到了教师的肯定,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实践活动要重视探究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小学数学课程能够带给他们生活中的帮助,探究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在学习“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和“认识时、分、秒”等内容时,就有很高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价值,可让学生亲自到市场上买东西,认识钟表上的时间等实践活动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重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四点:紧扣现实生活、体现学生主体、注重能力培养、重视探究价值,这样才能逐步改变以往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翠兰.怎样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篇4

1. 动手操作, 促进兴趣, 在“做一做”的过程中, 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 它具体形象, 易于激发兴趣, 便于建立表象, 有利于理解知识。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动脑思考, 动口表达, 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 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 积极性也很高, 有的拼成了长方形, 有的拼成了正方形, 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学生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 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实践证明, 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活动比看教师拼、摆, 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同样, 在教学“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充分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 使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

2. 鼓励学生自主交流, 创建自由、民主的合作氛围

课堂上只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应注重采用多向通话或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 其形式是允许学生间议论、评论、肯定或修正各种见解, 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合作实验等, 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气氛。如在课堂上借鉴良好教学经验“七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充实;不明白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白热化允许学生自由抢答接话茬发表意见, 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宽松民主的氛围, 不仅促进教学中认知信息的交流, 也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说的勇气, 还要教育学生独立思考, 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发现问题及时指点。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 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 可能有不一致之处, 这就需要讨论, 攻克难点, 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 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去尊重孩子的选择, 允许孩子根据自身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的合作氛围, 让不同的孩子因为相同的兴趣走到一起, 共同品尝成功的快乐。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借助孩子们爱动、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的这些天性,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 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在“奇妙的图案, 欣赏与设计”这一实践活动中, 我设计了“找一找, 体现你的观察力”“想一想, 体现你的创造力”“画一画, 展示你的动手能力”这样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把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欲望都调动了起来, 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 巩固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 发展其动手能力……让学生边阅读数学课本边动手操作实践, 通过剪剪、画画、看看、想想, 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鼓励学生学会总结学习方法, 学会认定和寻找最佳答案

小调查:调查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每班有多少人?哪班人数最多, 哪班人数最少?在此我注重了调查方法的多样化及最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引导。先让学生进行讨论, 寻找调查的方法:有的说去每个班数一数, 有的建议去问问每班的同学, 还有人建议直接问班主任老师, 这样比较快还方便……找到了这么多的方法, 此时孩子们都有点想赶快进行调查了。为了激发其寻找出最佳的调查方法, 我赶紧设疑:如果每个人都跑过去问一遍, 老师怎么进行备课和改作业呢?虽然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但每个人通过积极的寻找, 最终还是会发现很多方案的, 然后再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每组调查一个班, 小组间交流调查的结果, 最后作出记录和判断。课堂时间是短暂有限的, 虽然我们只找到了调查方法, 可是每个小组领到任务后, 那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学生的兴趣把活动又延伸到了课后, 提高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全员性和深入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篇5

晋城第一小学

郝晓聪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材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实验教材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使用的广阔空间。如,有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大家灵活使用。但实验教材处于实验阶段,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我们在教学教程中,要依据《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下面提供几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建议:

(一)可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

(二)可以结合本地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能达到同样教学目的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体现知识的整体效应,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

(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或删减有关教学内容,但是也应注意,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数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这正是数学的魅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创设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1、创设生活情景,体验数学情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始,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产生一种不由自主的参与探究学习的欲望,主动投身于数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创设问题情景,感悟数学信息。

人的学习潜能表现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而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整理数学信息,从而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学生对问题的获得有一种需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数学信息构成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过程中,感悟数学信息的真正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例如《相遇问题》,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影、声、图、文一体的功能,将两车分别从宜昌和武汉两地相对、同时、不同时行驶,相遇、不相遇等情景动态展示,曲线图相应反映出路程,每种情景让学生在直观接受数学信息后,迅速参与分析整理,抓住相关数学信息,提出自我思考的数学问题自我探究、自我解决。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创设情景主线,激活学生思维。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内驱力,兴趣可以使学生持之以恒的领悟和产生对数学问题的顿悟。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要以能体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为主线,贯穿于数学实践活动的始终,从而引发学生一贯而终去主动积极思维和探求。例如《相遇问题》,教师以两位同学上学、放学、上公园游玩等情景为主线,利用课件将人物动态画面、生动儿童语言、打电话等情景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促使学生兴趣持续旺盛、思维保持最佳状态、依据不同情景独立思考、主动去探究发现解决一个又一个层层递进的数学链接,充分调动了学生情绪,激活了学生思维。

三、突出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看电影”一课,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看图说一说、算一算;例2是画一画、填一填。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我们可以以例1为重点,师生共同探讨得数是“8”的算式。对例2(教学得数是“9”的算式),老师要大胆放手,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涂一涂,说一说,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做,学生不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抓好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要从整体着眼突出单元的教学重点。比如教材第七单元“植树”一课,教学“8加几”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凑十法”。由于在前一节课中已经重点讲授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也初步掌握了“凑十法”,所以教学这节课,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己操作、探索,小组交流的形式,来体会“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再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7加几、6加几、5加几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教材中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教 学中就应把很少一部分是全新的知识。教 学中就应把这“新”的一点突出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重点不是只

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 学中把教 材重点孤立起来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教学新知识就必须注意提用 生的已有的旧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突出重点。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0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15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在课堂里进行,还要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舞台里去学习。我们从小就要灌输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的大舞台在生活中,这样他们长大后,就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为自己的需求服务。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校园里的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要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就是说我们在课堂里教什么,就让学生在课堂外实践什么,不要将知识的运用成了空中楼阁。我在教学低年级数学时,就将课堂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一是利用小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二是将知识运用到课外,丰富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明白知识就在身边。例如,学校买来一批树木,其中小松树有86棵,槐树102棵,金钱榆45棵,需要种植在校园里,树坑已经挖好了,树苗也都放到树坑里了,需要同学们埋土栽种了!我的问题是,东西南北各多少棵小树?每一面三种树各种多少棵?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了。这样的实践活动题布置下去后,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内容,可谓是一箭双雕。回到课堂,学生的答案有对有错,我告诉他们我的答案后,有的学生不服气,认为自己数的很仔细,怎么能错呢,我让他们下去再去数。这样在反复的计算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还更培养了他们做事细心的能力,这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小学数学教学家庭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限于课本知识,课本上的练习题做多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效果会很好。就低年级数学教学来说,如果整天让他们埋在练习题里,学生肯定会厌烦,我把题目延伸到了课外。加法学到一定的时间,学生会产生一种骄傲自满的心态,认为自己学好了。这时我布置了一道算式题,让每个学生至少统计家里的值钱的物品不下于100件,价值都在百元以上的,看看谁是富豪!学生当场就问:“老师,我家里没有那么多值钱的物品啊!”我说:“回去先把你妈妈的衣服统计一下,看看多少就知道了!”学生都嗷嗷叫起来了!第二天回到课堂,我老远就听见学生讨论的声音,有的学生统计的好,物品的清单一目了然,价格标注明了,总价十分准确。有的学生只统计了小件,如最大的楼房没有统计上,还有的忘记统计汽车!经我一提醒,学生马上又给自家的大件物品估价了!有的把家里的物品一一列举出来,价码也清楚。我想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光在课堂,课外也非常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习的内容随处都是。学生的兴趣被调到起来了,我布置专项数学学习:算算妈妈身上穿的衣服多少钱?爸爸的是多少钱?自己的是多少钱?这些题目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明白了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三、小学数学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数学的正真意义在于社会实践,如果不去实践,那就失去了数学的意义了。很多教师往往热衷于书本知识的灌输,这种抹杀学生个性创造力的做法我是非常反感的。因为这样的教师不把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放在心上,时刻想着分数,自己的绩效工资。这可能现在基础教育的通病吧,是教育制度的弊端造成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克服这样的弊病,来实现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实施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学生背会了乘法口诀后,我就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课,让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班级要采购一些生活用品,拖把3把,脸盆2个,毛巾5条,香皂2快,水桶2个,这些东西的价格不尽相同,各个商店的价格不一致,我要求学生把高台城里每个大超市的价格都写清楚,计算出哪家的便宜,哪家的贵,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新乐超市的便宜,便宜的原因是质量次,不如其他地方的结实耐用!这样实践的结果,让学生明白了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的道理。还有,班级里需要一些物品来布置学习园地,请同学们帮助老师预算一下,哪个商店的价廉物美,必须有真凭实据。放学后,学生马上去查问了,第二天很多建议放到了我的面前,我都没有想到学生的实践这么详细,而且价格非常的准确。所以,教学的方法千千万万,实践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教师教起来难,学生做起来更难,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行动,会取得理想的效果的。对学生而言,将实践和课本知识相结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知识,最好的学习方法,会使他们一生受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篇7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选择活动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学习内容都有自己固有的逻辑系统和预选的“知识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 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活动内容,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践中,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选择内容。一方面围绕学生近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当学完100以内数的认识后, 设计“我身边的数”实践活动课, 通过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猜一猜等形式的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 提出研究问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教完“认识人民币”后, 开展“货币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类活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搜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因为需要经历课前的调查、课中的展示交流及课后的反思再研究, 历时太长,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安排, 一学期不宜开展多次。

二、分层设计活动目标,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大检验。针对问题情景, 学生要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 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但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实践能力较强。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敢于实践;而有的学生基础知识缺乏, 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弱。他们思维迟缓, 自信心不足, 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如在开展“七巧板”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一部分空间思维较强的学生很容易地就完成了照着图纸拼的任务, 还能进行个性化的创作。而那些空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照样儿拼的任务都比较勉强, 更谈不上创新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教师往往等不及全体学生都成功就要交流成果。这样, 那些没有成功的学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久而久之, 他们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淡, 自信心会越来越不足, 依赖心理则越来越强。如此下去, 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会成为个别学生尽情表演的舞台。

因此, 教师应分层设计活动目标。如在第二次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目标。第一层次:照着样子拼;第二层次:根据图形的外围轮廓拼一拼;第三层次:自主设计图案拼一拼。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要求完成三个层次的目标, 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求达到前两个层次的目标, 而对于个别后进生, 教师则要求达到第一层次的目标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此外,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也是活动课程取得实效的关键。受课堂时间的限制, 很多学生的灵感刚刚激发出来就被下课铃声打断了。不得不草草收场, 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如果留着课后去进行, 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 加上还要准备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所以收到实效的可能性也不大, 或者受益的面就没有课堂上完成任务来得广泛。我认为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将课表进行适当调整, 采取两节课连上的方法。二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外实践, 课内展示交流。这样, 有了充裕的时间, 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活动环境, 激发积极主动的活动情感

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因此, 在师生关系上应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与和谐, 要努力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受尊重, 得到理解, 享受权利的环境。在课堂上, 教师要力求使用能体现民主、平等、关怀、友爱的教学用语, 多肯定, 多鼓励, 使每个学生都敢于畅所欲言。要尽量避免“两手平放在课桌上”“发言先举手”“举手只能举右手”等束缚学生自主精神发挥的课堂规定和划一要求。教师还要多做活动过程的参与者, 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实践。

设计合理的教室环境布置也是综合实践课程达到实效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课桌椅排放往往成“矩阵型”, 在活动中, 常常限制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根据活动的需要, 教师课前应将桌椅重新排列成“品字型”“周边型”“小组型”等, 给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内容, 将教室设计成“游戏屋”“竞技场”等场景, 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当然, 我们的活动场所也不要仅仅局限在教室里。有些活动课程, 我们需要把孩子带出教室。如教学“我们认识的数”时, 我领着孩子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孩子们有的数数校园里的大树, 有的数数校园里的楼梯台阶, 有的用脚步丈量篮球场的长度等等。他们兴趣盎然, 体验颇多。再如教学“小小商店”时, 我把孩子带进学校的小卖部, 让孩子分别充当营业员和顾客,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四、准备充分, 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往往需要大量的活动工具和材料。因此, 活动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这样才能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如:开展“量长度”实践活动前, 要布置学生准备学生尺、米尺、卷尺、4米长的绳子等不同种类的测量工具。有的测量工具学生准备有困难, 教师课前要做充分的了解, 帮助学生将活动用具准备齐全。

多数实践活动需要分组进行, 课前教师就应将小组分工进行合理地安排, 避免课堂上浪费时间或考虑不周。如:教学“你能跳多远”前, 我课前就把学生每6人分成一组, 安排好组长, 再由组长准备测量工具, 并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谁负责测量, 谁负责读数, 谁负责记录, 这样分工明确, 大大节约了活动时间, 确保按时完成活动任务, 并能进行充分地交流和统计。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 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教师不仅要认真落实课本中的活动内容, 更要做活动资源的开发者、设计者,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人, 在活动中学有所长, 学有所获。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轮课改后, 小学数学课程中新增设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 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如何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并在活动中收到实效, 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认为首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科学选择活动内容。其次, 要分层设计活动目标,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还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环境, 激发积极主动的活动情感。最后对活动所需的用具、活动的分组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而确保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篇8

一、实践活动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 又将应用于生活, 这说明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进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 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 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 即首先根据数学知识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 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 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 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要想使小学实践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促进学生运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就不能使实践活动脱离教材内容, 否则学生将不会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用途, 因此, 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前, 要将活动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使实践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比如, 小学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几何形体的认识;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内容都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此外, 需要我们教师注意的是,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抓手,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谋划者。教师在活动前, 应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方案, 在活动方案中, 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活动前知识技能的铺垫, 实践活动工具的准备, 活动开展的步骤, 活动后科学、合理的评价等。

其次,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指导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 特别是长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应融入到其中, 不时地给学生拨正方向, 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活动取得一定成绩后, 及时鼓励、表扬,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另外, 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 生成新的问题, 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最后, 教师要做出色的活动总结者。每次活动后, 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取得的活动成果要给出恰如其分的总结。如评选最佳活动小组, 最佳活动个人, 最有创新意识的活动者等,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多开展开放性的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 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其学习方式、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均具有开放性。因此, 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 时间是开放的, 根据内容的需要, 可以是一节课, 也可以将时间安排为一周、几周, 甚至一个月。其次, 空间是开放的, 不一定必须在教室完成, 可以将活动的范围扩展到校园、家庭、社区……再次, 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开放的, 学生可以上网搜索资料, 在家里或社区调查数据, 可以实验、计算, 可以画, 可以写, 可以宣传, 可以设计……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生成。

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 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素质要求。所以,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更多的是活动实施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 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发现性学习, 保护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态度和技巧, 努力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从而将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实践才能出真知”。总之, 让实践活动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才能把枯燥、单一、被动的学习变为有趣、丰富、主动的学习, 不仅能让学生轻松理解书本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数学实践活动是我们教师新的教学实践、新的教学反思、新的教学感悟, 我们要更新观念, 不断摸索、创新实践活动, 给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侯乐斌.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小学, 2012 (8) .

[2]姚兴明.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25) .

[3]陈永红, 何小荣.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9) .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效性研究 篇9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罗列一下, 大致有以下一些类型.

1. 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能把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维结合起来, 以活动促思维,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现有4个文具盒, 请你设计一种包装方式, 使其更省包装纸.又如:制作黄豆的生长统计图.这些活动改变了“耳听口说”的简单化学习模式,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 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 把数学学习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 组织“小小商店”课外游戏活动, 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 体验购物的步骤, 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

3. 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 根据以往的经验, 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 如妈妈体重52 () , 一个苹果重100 () ,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 可以帮助同学有效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

4. 观察、调查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 教师应创设条件,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验数学的价值,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吸烟有害》一节实践活动, 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钱, 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学习费用是多少钱, 核算浪费的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等, 学生不但巩固了数学知识, 还进一步加深了吸烟危害的认识,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5. 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 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例如:针对学生“零花钱过多, 乱花零花钱严重”的现象, 设计“手中的零花钱”实践活动, 让学生调查计算零花钱的来源、支出情况, 研究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 提出“勤俭节约, 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倡议和实施方案.

二、加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要通盘考虑, 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 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安排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安全防范措施, 设计活动方案, 对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全程指导.

1. 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时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实践活动之前, 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 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 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以及哪一级水平.设计活动时就要紧紧围绕目标, 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使更多的学生达到活动要求.

2. 数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操作程序指导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活动, 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活动, 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都是由学生自己选定.一般来说,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商定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总结评价.

3. 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信息的反馈和指导

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 仍有可能偏离活动的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得不那么有效, 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 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活动的情况, 通过观察和提问, 收集反馈信息, 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

4.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和周围环境的沟通与合作

数学实践活动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 教师首先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 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 鼓励学生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克服独生子女那种唯我独尊的性格, 学会倾听别人, 欣赏别人.

三、建立形式多样、项目多元的评价体系

由于数学实践活动课型的特点, 决定了其评价标准和方式与常规性学习的不同.它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参照系.评价时, 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参与程度和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 一方面要看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投入程度, 看他能否积极主动的从事各项工作, 能否与他人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看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看他能否在活动中主动思考, 面对实际问题, 尝试从数学的角度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次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要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 体现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帮助和指导他们正确运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互评, 让每一名学生更好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篇10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精当

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首要工作。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符, 将关系到活动开展的成效的优劣。

活动内容的选择有以下途径:

1. 来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同样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活动内容形式较多, 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过了上、下、左、右等方位后, 可以联系班级学生的具体座位, 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如在三年级学完“米的认识”后, 可以安排“小米尺告诉你”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宽、高, 测量自己的身高等活动, 牢固掌握“米”这个长度单位。

2. 教材中延伸

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当学生学习了一定的内容后, 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 组成活动课的内容。如在学生逐步了解、掌握了统计的有关知识后, 可让低年级学生从课表中统计每个星期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各上几节课;可让中年级学生调查全班同学家里的电话、电脑、空调等的件数;可让高年级学生调查一周内学校的菜谱情况等, 并绘制成统计表。另外, 还可以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探讨有关教材以外的数学知识, 如植树问题、年龄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

3. 学习中生成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好材料。如在学生学了大数目的估计后, 不少学生就会产生怎样估计一叠白纸的厚度、一捆电线的长度等问题,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设计一些活动, 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的开展:灵动

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实践中去, 在“操作”“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 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活动的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中研究学习, 在研究学习中动手实践, 在研究学习、实践操作中探究、创新。

例如学生在研究、探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探讨如何计算圆形花坛、圆形钟面、圆形桌面等实际生活中的面积, 由于在计算中没有圆心标示, 没有现成的直径、半径,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动手操作才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可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 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 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 发现规律, 得出圆锥体积公式;最后应用公式, 计算一圆锥体沙堆的体积。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所需要的数据, 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学生在操作中学、在实践中学的指导思想。

三、活动过程中的指导:适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但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 更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更加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 要求教师讲究指导策略, 根据学生的实际给予适度指导。

在实际的操作中, 教师的指导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指导学生学会制订探究计划

对于一些较小的专题, 要指导学生拟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做到解题时心中有数;而对于较大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考虑行动计划, 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例如在“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中, 可让学生独立设计组织一次春游活动, 从安排车辆、到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到灵活买门票、再到选择合理的参观游览路线等, 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实践活动前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2. 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留些时间让学生评价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等的掌握情况, 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在反思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产生自我完善的心理, 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何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篇11

一、更新教育观念,制订计划

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去经历活动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出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让方案具有可行性。

二、改变学习方式,学会探究

我认为数学实践活动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数学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尽力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在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地去探究,想方设法地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带有悬念或有趣味性的问题和故事情景的实践活动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2.主动性。数学是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有些单调枯燥。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重视、被发掘。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把来自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融入原本单调的内容之中,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有效性。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填鸭子”的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三、精心设计活动,培养能力

1.操作型实践活动。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要考虑到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七巧板进行拼图比赛,让学生亲自发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时,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再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教师让学生制作纸盒等,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这样通过动口、动脑,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游戏型实践活动。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如果把它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如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让购物的过程在这里一一真实地体现出来。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而且让学生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艰辛,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记忆深刻。

3.测量型实践活动。在认识克、千克、吨等质量单位后,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只是机械的操作,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却不尽如人意。如学生在做“张华体重25( )”“一个苹果重150( )”“一只大象重500( )”等题目时,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的建立处于表面。于是,我设计了一节这样的实践应用活动课。我安排学生模拟购物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天平和台秤称出一些物品的重量,如购买黄豆或大米。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选一个同学轮流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当顾客。当顾客的学生要购买1千克、2千克、3千克的黄豆或大米,当售货员的学生要称出相应的黄豆或大米的重量,并说出黄豆或大米的单位,看谁称得又快又准。

4.调查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行的条件,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社会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实践活动“我当小导游”,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全班50名学生,每人30元参加凤凰山一日游,你当小导游如何安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安排旅游景点,了解门票价格、选择交通工具、设计旅游路线、安排午餐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了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到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发展”,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以获得全面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领悟新课标的实质,切实推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杜 华)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篇12

一、生活常识类课型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可以用,而我们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将许多数学的常识性问题忽略了。而数学活动课则是学生了解常识性数学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上完小数乘除法内容后,我组织“数学在学校餐厅中的应用”活动课,引导学生分组调查用餐学生对学校餐厅一周菜谱的评价:分好、一般、不好三个等次,整理成统计表,再征求学生的口味,自主确定学校的一周新菜单,再到市场上了解各菜原料的价格。我根据学生数确定原料的数量,再加上作料和人工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然后对新菜单进行修改,尽量做到既经济又实惠,最后向学校餐厅提出新菜单的可行性报告。这一活动,增强了学生参与食堂管理的意识,同时也促使餐厅菜肴质量不断提高。

除此我们还可以开展“发票上的学问”、“米尺上的秘密”、“小小气象员”等生活常识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感受到小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项目设计类课型

设计不是工程师的专利,在生活中,有许多项目设计只需要用到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就能完成。可惜我们总是低估学生的设计能力,认为学生不能做项目设计。而事实上,只要我们通过开展数学活动课,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同样也能做成出色的项目设计。这种活动潜在的发展价值要远大于活动成果的本身价值。

例如《上旅游费用的预算》内容时,我组织了“常州两日游线路设计大赛”的活动课,首先由我提供常州旅游地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介绍常州几个典型的景点:如恐龙园、红梅公园、茅山、天目湖,我进行补充和总结各景点的特色,再提供点对点的路程、车票、门票、宾馆价格。进而提出“经济实惠、体力分配均匀,全面兼顾,重点突出”的总体的线路设计要求。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研究进行线路设计,成本核算;上网查资料,撰写导游解说词。我再进行分组指导,最后进行成果汇报,模拟解说,进行成功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旅游资源,增强了热爱家乡的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项目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更深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魅力所在。

其实项目设计类的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诸如“校园环境设计”、“人民公园设计”等,只要我们留意,就一定能找到。

三、经济、理财类课型

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经济头脑”的人才。人的“经济头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熏陶和培养出来的。师必须有这种“面向市场搞教育”的新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找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重视在数学活动课中渗透“经济、理财”理念———这可能让学生一生都能受益。

例如上到《百分数应用中的打折》内容时,我借助各大商场进行的打折和促销活动,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研究,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气息,真正为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社会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常州新世纪商城和商业大厦都在进行促俏活动。新世纪商城的促俏手段是购300元商品送50元购物券,而商业大厦的促俏手段是本场商品全打9折。我创设如下情景:如果你想买一件裙子(两商场原价都是250元)和一只书包(两商场原价都是60元),你觉得到哪一家更划算?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计算研讨。学生各抒己见,思维发生了碰撞。有的小组汇报:到新世纪划算,因为250+60=310元,已满300元,送50元,实际只花了260元。而到商业大厦不划算:(250+60)×90%=279元。而有的小组汇报:我们觉得商业大厦合算,因为新世纪送的是购物券,又不是现钱,你们正好是中了新世纪的促俏圈套,买了还得再买。还是商业大厦现场打折干脆、实惠。而有的小组则汇报:两家都没有什么实惠可言,只要你去买,商场都是赢家,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参与促销,直接在柜台上还价打8折最实惠,因为现在商场都可以直接还价。

我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了生活中打折等常见的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与策略。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开展诸如“购单人价和团体票哪样更划算”、“冷饮单买和批发哪样更划算”、“跳蚤市场”、“今天我当家”、“储蓄小专家”等经济理财类数学活动课,只要教师想得到,组织得好,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统计分析类课型

小学阶段,教给学生一些统计的方法,并用统计的方法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进行统计,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并引导学生从中明白一些规律和道理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创设合理、科学的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这样才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上统计中的《条形复式统计图》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对各个电视台的节目进行全班收视率的统计,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介绍各个频道的特色,分析收视率高低的原因,最后向电视台发出整改建议书;或者统计繁华十字路口的各种车辆的流量,分析该地段的交通拥挤状况和造成拥挤的原因,最后向交管部门提出诸如“哪路、哪种车辆可绕道而行”等建议。

五、几何测量类课型

几何和测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仅仅让学生认识几个形体、掌握几个公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形体知识和公式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使其从中体味到数学应用的乐趣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教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公式后,设计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课情境:爸爸妈妈买了一套新房要装修。你能否设计出一套装饰方案和成本预算?

首先,我引导学生了解装修所需哪些材料,家里各房间地面和墙面的面积,计算出各种材料所需的数量,然后让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到建材市场了解自己喜欢的材料的价格,最后整理出成本核算方案。其次,我要求学生跟父母到市场上了解各装饰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信誉,作出正确选择,并根据工程大小计算出施工天数和装饰费用。

上一篇:消化管下一篇:个性化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