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2024-06-09

生活让数学更精彩(共12篇)

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 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而应遵循“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理念,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数学,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数学, 学好数学,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中, 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实践体验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进而自主学习, 习得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谈几点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 但如果我们能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 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和理解数学问题,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将会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课件出示三幅色彩鲜艳的分别用正方形、椭圆形、圆形做轮子的自行车, 问同学们喜欢这些自行车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 我再用多媒体演示三只小动物分别骑着这三辆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同学们兴奋地看着三辆自行车的运动轨迹, 开怀大笑, 在笑声中, 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 最终直观而形象地体会到了圆滚动起来的平稳性, 达成了共识。在这鲜活的生活化情境中, 学生们得出圆的中心就是圆心。

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体验学习的快乐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 是数学的根。所以,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细心采撷生活实例, 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捕捉数学信息,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的大课堂, 让学生和数学融为一体,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 我结合生活实际, 引出数学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上课开始, 我问学生“:当我们乘车时, 遇到的乘客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说“:行车途中, 乘客有下车的, 也有上车的。”有的学生说“:有时候只有上车的或只有下车的。”这时教师适时放课件, 屏幕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 车上有5 位乘客, 到了一站, 来2 人, 还有3 人正要上车。师说:“谁能把刚才的情景说一说?“”要想知道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然后又让学生想象一下, 到了下一站还会遇到什么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各抒己见, 提出了很多关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要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本节课把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环境, 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能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寓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和统计资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适时渗透品德教育, 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达到热爱生活, 优化生活的目的。

如通过四则运算、各类应用题、各类统计知识中的数据介绍我国国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长江黄河等河流长短来说明祖国的幅员辽阔。通过“圆周率的历史”教学, 我鼓励学生收集人类有关研究圆周率的资料, 并进行整理,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了解祖冲之所做贡献;通过“小数的意义”等教学, 介绍小数产生的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勤奋学习。

同时, 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 引领孩子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 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如在教学“圆的欣赏与设计”时, 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分析图案和设计图案过程中, 通过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探究、交流, 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图形的神奇和美丽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图形的对称性、三角形的稳定性、一个个公式的演绎、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这都是数学独有的魅力和美。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 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联系生活讲数学, 让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篇2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的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懂得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生活问题,具体要做到: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捕捉生活素材,发现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自主探究;应用数学,回归生活空间。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标;教学方法;生活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6-0096-02[ZW(N]

[作者简介]叶爱琴(1977―),女,广西贺州人,大专,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沙田镇芳林学校教师,小学高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去学习和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只有让数学回归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远离浮躁,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课堂应该联系我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合情合理的生活情境。这个情境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只有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笔者以学生喜欢逛超市的心理,为学生创设了逛超市的生活情境。首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学生留心观察,说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商品的价格。这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情绪高涨,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笔者为学生创设游游乐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游乐园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有趣,整节课学生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度过。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才能自主、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

二、捕捉生活素材,发现数学问题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知道,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只要我们环顾四周,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这些印记,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数学对我们的巨大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并使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后,出示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在学生回答完后提出问题:你一天的时间安排和小明的有什么不同?谁来汇报一下你们一天的学习、生活等活动时间?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与小明的不同。由于学生实际的时间安排和小明的时间安排都存在着差异,学生都争抢着发言。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另一方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新知识,并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如在学习了《三角的特性》后,请学生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哪里会出现三角形,找出后追问:“你知道为什么用三角形而不用其他图形吗?”经过这样的寻找和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自主探究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的情境,让数学和生活紧紧相连,让数学贴近我们的生活。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笔者利用学生生日为学生创设过生日的生活情境,“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生日是哪年、哪月、哪日”。通过学生最熟悉的这些生活

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观察日历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应用数学,回归生活空间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数学练习要贴近生活,把枯燥、乏味的练习题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有迫切解决的愿望。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同学展开合作交流,最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的价值;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了《圆的认识》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站成横排,做投沙包游戏,问学生:“这样站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这样站不公平,有的同学距离比较近,有的同学距离比较远”,学生回答。“怎样站才公平呢?”这时引导学生应用同圆半径相等,即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的知识,说出应该围成一个圆,这样每个同学投沙包的距离也就相等,站位就公平了。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实践中去”,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数学课堂充满对智慧的挑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数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的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于海.课堂教学小策略实用精品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张洪玲,陈晓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走进生活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3

案例:

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积木,请你拿一个你认识的最喜欢的积木向大家介绍介绍名称。

生:我拿的是……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那这些图形你认识吗?

(黑板上贴出长方形、正方形、圆)

生:认识。

师:那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谁能说说它们长什么样子?

生:我能的,长方形是长长的,正方形是方方的,圆形是圆圆的。

师:说得真棒!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到我们的课堂做客,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师:请我们小朋友画一画这些图形?

师:其实,在生活中,这些图形常常与小朋友见面。请大家在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形状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学生走出座位,在教室里寻找并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让长方形、正方形、圆离开了家,其实,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平面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你们能给你们剪下来的这些图形分别找到新家吗?(能)

师:找到了他们的新家后,就把这些图形贴在相应物体的面上。

……

一、导入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教学的实际,能够把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和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认图形》的时候,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搭积木的情境导入,通过提问,“你喜欢积木吗?”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下来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积木,学生们兴趣很高。

二、教学素材生活化,让学生轻松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素材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认图形》时,在找出各个平面图形后,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画一画”平面图形,使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然后通过让学生“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面与这些形状相同。学生在找图形以及和同伴的交流中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平时没有在意而已。

三、练习生活化,让学生易懂易解

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篇4

一、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习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事半功倍, 没有兴趣则事倍功半, 甚至当教师滔滔不绝上课时, 学生早已“神游天际, 魂定江河”。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前提。

一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我在上优质课时, 用本地闻名全国的金银花和枸杞为例, 让学生计算这两种农业特产的单产和总产量, 核算每年为巨鹿老百姓创造的利润, 学生自然感到既亲切又自豪, 学习得非常卖力, 效果非常明显。

二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动漫、课件等可视资料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三是开设数学课外课堂, 组织和鼓励学生把数学课开到田野和建筑工地等, 指导和帮助学生实地丈量土地、修路土石方、建筑用材料总量和造价等,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都用到数学、依靠数学, 树立他们不学数学就不能正常生活的观念和认识,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责任。

二、融洽师生关系, 打造互动课堂模式

教室不是手术室, 冷冷冰冰;教室不是屠宰场, 战战兢兢;教室应该是充满欢笑和信任的家庭。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 不要拿出老学究的样子, 也不要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要给学生以微笑和信任, 像对待同事和亲属一样热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互动让他们参与教学, 通过参与更好地学习数学。在教授几何图形和面积计算时,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根据题目要求让他们变幻队形, 组成不同几何图形, 并以每个人为1个单位, 教他们计算图形面积, 本来很枯燥的两课时教学任务, 只用一个课时就生动地完成了。在教授倍数时, 我主动提出数蛤蟆要求, 让大家计算“一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要求一提出, 学生眼睛都发光, 这种有趣而熟悉并且有点“胡闹”的问题, 老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正经八百地做, 出乎他们的意料。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 一时间, 数声大作, 而我只是在课后简单总结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数学能力

听、说、读、写、想等五方面的能力是学习所有课程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语文、政治等文科课程是培养“五种”能力的基础, 数学则是如何很好地运用“五种”能力的平台。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积极主动地与各科教师交流沟通, 对每名学生的综合能力心知肚明, 在数学教学中教会他们合理运用五种能力, 教会他们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路与教师同步, 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 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等等, 学会听;教会他们能够用语言对数学概念说得清、讲得透, 能够让同学和老师理解, 学会说;教会他们通过阅读丰富知识, 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 学会读;教会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会钱财物的计算、工程量的核实, 学会写;教会他们发挥“自由想象”, 把数学数据变成楼房的高度, 变成航天科技的精度, 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 学会想。

实践证明, 培养和运用五种能力学习数学, 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实施多元化评价

受思维模式、志趣等影响, 学生在学习数学等知识上存在个体差异,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种差异, 因此要遵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基本原则, 设计问题和分组时要安排优、中、差知识水平学生搭配, 激起优生责任感, 主动传帮带, 让差生找到学习的榜样, 虚心学习;同时要尽量多留一些独立思考时间, 让差生通过系统的独立思维真正学会、吃透、消化。

承认人有差异就必须实施多元化评价, 实施多元化评价。

一要多一把尺子, 多一批人才。不要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 比如在测试难度上, 可以分成a、b、c三个级别,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所处的那一级, 并在本级中拼学赶超, 最终提高成绩。

二要多一个角度, 多一幅美景。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许多学生文科好, 数学成绩差, 我就经常表扬他们在文科方面取得的好成绩, 同时引导他们如何学好数学, 结果, 在很短时间内, 这些学生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 数学成绩提高了很多。

三要多一份情感, 多一片天地。个别学生非常敏感, 教师多关注了, 他学习劲头十足;若被某科教师忽视了, 就特别厌恶某一学科, 认为你不关心我, 我就不给你学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付出一份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爱才能成功, 只有大爱才能有大成功。教师只有充满情感地看待学生, 学生才会有无尽的、广阔的未来。

热爱生活,让生活更精彩 篇5

人生在世,就一定会有追求、有目标、有憧憬、有寄托。我将自己所有的这些向往,用四个字来表达——“热爱生活”,没有比这更直接的字眼了,我们活着,要想活出个样子来,就必须热爱生活。

人们说季节有四季之分,在我看来人生也有四季。春天,把自己的理想注入到手中,在希望的田野里用力耕耘播下理想的种子;夏天,看着禾苗在成长,干旱时担忧,下雨时甜蜜,又害怕禾苗经不起狂风的摧残,烈日的考验,就这样,在患得患失中放飞着希望,在希望中成长;秋天,望着那充满自己汗水的硕硕果实,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尽情地收割,收割着汗与血凝成的果实,体味付出带来的甜蜜和满足;冬天,便随轻舞飞扬的雪花尽情幻想吧,体味过去的生命历程,积蓄力量等待再一次的播种、耕耘,那内心将又一次因拼搏而跳动。这就是生活,在一次又一次的“付出——收获”中循环,我们在这循环中长大。

周恩来总理曾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把一生的追求化作了一个民族的责任承担起来,多么大气的想法,令人敬佩的志愿啊!尽管我没有周恩来总理那么宏伟的志向,但是我们要在人生的道路中不怕艰辛,面对困难永不退缩,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热爱生活,便是关注收获,尽情地享受生活,在生活的一次又一次轮回中成长。就这样,我对生活的爱,成为了一种寄托,一种依靠、一种独立,一份情感,鼓舞我,满怀着生活的激情走下去,走出一个成功的自我。

桃 园 小 学

智能生活·让生活更精彩 篇6

视频点播

作为智能应用最流行的视频点播,各个品牌的电视合作的视频内容方也不同,不管是哪一种视频运营商,提供的视频内容都非常丰富,不用每天等待,你打开电视,随时可以点播想看的内容。

推荐购买

夏普LX750

夏普这款LX750是联想K82的姊妹机,两者除了外观设计不一样,产品内核都是一样的,由联想提供产品外观设计和用户智能功能体验解决方案,由夏普提供音质、画质和关键零部件以及液晶面板等支持,并由夏普在南京的工厂进行整机制造。

康佳X8100

双通道同步云电视,与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深入合作,打造网络电视的最佳体验。最大亮点是在同一屏幕可以同时输出两幅不同画面,通过不同的眼镜及佩戴耳机就可以分别收看到两个不同节目,达到“双通道 同步享”的震撼效果。

TCL 云屏2V6500

云屏2 V6500在双核和Android 4.0 +系统下,实现了多项极致智能云体验和智能云功能。其中,TCL行业首创的4D一屏双显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一台电视同时看两套节目,而且在业界还独家实现了应用和视频、视频和视频的双模式同步看,树立了全球一屏双显技术的新标杆。

联想A21

一键VOD功能是这款联想A21智能电视的特色功能,用户在多屏界面中,就能看到这个界面,该功能设计非常人性化,一键就能快速进入到VOD界面。当然里面的内容也非常丰富,40万小时的精彩视频,3秒快播,断点续播,带给你最顺畅的观影体验。

家庭云智能应用

在Tcloud智能云家庭环境下,电视、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实现了在云端的互联互通,彻底突破了时空限制——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轻松打开空调;在客厅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通过手机操控洗衣机;而想享受一顿美餐在电视上就可以调阅冰箱菜单,选择按什么菜谱烹制……

多屏互动

生活让语文学习更精彩 篇7

一、贴近生活, 凸显语文的生活情趣

无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还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都能凸显生活的美好情趣。李白《望天门山》一诗描述的山水孤帆画面, 本地学生几乎无人接触, 如何能体验诗中意境, 但学生还是能背诵诗句, 欣赏美景, 为什么呢?因为学校附近有一条河, 老师把学生带到河堤, 学生发现河的一边是青山, 一边是平原,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想象:如果两边都是青山呢?学生脑海中就浮现出“青山相对, 河水从两山中间流出的壮美画面”。当然没有帆船, 没有太阳, 但有小渔船呀。正遇见一渔民摇着一条小渔船从下游慢慢划过来, 教师即兴将“孤帆一片日边来”改成“渔舟一片天边来”, 学生一下子就能联系生活所见背诵原诗句了。如果局限于原诗句描述的情景,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离学生的生活,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古人和教师的灌输而索然寡味, 何谈体验诗文中所蕴涵的情趣?

在记忆和理解汉字上, 与生活联系起来, 能让文字鲜活, 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比如:认识“烂”字, 教师与学生一起思考:“烂”为什么与“火”有关呢?于是有学生说:火把衣服烧破了。我们这里的方言是说“烧烂了”, 这不跟火有关吗?有学生又说:煮大豆时, 我奶奶说, 要把豆煮“烂”, 就是煮熟的意思, 煮豆没有火不行。不仅联系了生活, 而且谈到了方言, 这就是生活带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

二、走进生活, 延伸语文的生活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要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选材、编辑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因此, 语文教学要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延伸语文的生活意义。

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 教师指出, 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 但不只是人类有语言, 大自然也有语言。你们去认真听一听, 就会发现大自然丰富而有趣的语言。然后让学生表述他们的发现, 有学生说:“我们听见母鸡下蛋后‘咯咯咯’叫个不停, 它一定是在说什么!”“说什么呢?”教师进一步诱导。有学生说:“一定是说‘好开心, 好开心’, 对吗?”有学生说:“一定是说‘了不得, 了不得’, 一定是这样说的。”教师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 生活的真实与意义在学生的发现、探究和想象中得到丰富和延伸, 于是学生的积极思维得以启发, 有学生想到了:“老师, 蚂蚁之间一定有语言, 我看见几只蚂蚁发现了饭粒后, 有蚂蚁回去通知同伴, 一会儿就来了好多蚂蚁……”“是的, 蚂蚁用一种特殊的语言传递信息, 你们以后有了一些生物、化学知识, 再去寻找资料, 就会有更多发现, 获得更多知识的。”教师引导学生延伸了生活的意义以及追求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生活联系起来, 语文活起来了, 生活也活起来了, 知识得到了延伸, 生活彰显了知识来源的重要意义。

三、联系生活, 探究语文的生活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小学语文选辑了许多古今中外名篇佳作, 虽然许多的人与事、物与景都已成为文物和记忆, 但其来自生活, 对生活的历史真实反映却演绎着文化传承的真理, 因此, 联系生活, 就能探求语文在生活历史轨迹上的一脉相承, 更加尊重历史, 珍惜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编辑的《孔子》一文, 表现的是春秋时期的生活, 记录了孔子生活经历中的“解渴”“挨饿”“读书”等几个故事, 是孔子生活的真实反映。而这些生活我们在今天仍然不断地经历着:“你有过特别口渴的时候吗?”“有。”“感觉怎么样?”“喉咙好像要冒烟一样, 难受, 好想喝水。”“我饿的时候盼着老师早点下课, 讲台上的粉笔盒变成了牛奶盒……”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感受古人。

生活总会打上时间的烙印, 但生活向人们传递的情感却会穿越时间一同跳动, 生活传承让语文连着前人和我们的思想, 在心中涌动。

生活让数学更精彩 篇8

一、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

走进生活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创设的生活化情境, 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某种事实, 体验某一过程, 体验某种结论。要想“把生活引入课堂”,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寻找与课本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和生活事例, 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感受其情, 感悟其理。

波利亚说过:“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这个“话题”需要教师去创造、加工。在课前,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多做调查, 听听学生在说什么, 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 以便在教学中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回归熟悉的生活, 为直奔学习主题“铺路搭桥”。

例如, 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部分内容时, 我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了“日子越过越好”的主题调查, 并制定了相关调查表, 让学生请教家长或亲戚朋友, 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当课上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一组组真实的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的感触是很深的。又如, 在讲《科学发展观》这部分内容时, 我先给学生出示了“5·12汶川大地震”时一幅幅全力抢救受困人员的动人场景的图片, 然后设问:在抗震救灾中为什么党和政府反复强调“救人是重中之重”?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热情高涨, 通过回忆多媒体提供的场景, 身临其境地体验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重点知识。

二、参与生活, 在生活中感受

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告诉我们, 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比不上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 参与生活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这种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巩固并转化的一种能力。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由此可知, 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生活中处处有素材, 教师应善于捕捉,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 体验获取知识的愉悦与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例如, 在讲授完《我和父母》这一课后, 我布置了“给父母写一封信”和“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两项课后作业, 并让学生在完成后进行交流、谈感受。通过这样的参与活动, 使教学主题得到了升华。又如, 在讲授“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热点问题时, 我设置了“校园环境调查”这样一个小活动。活动设置了“本班教室环境状况”“校园内的卫生死角情况”“学生宿舍环境状况”“学校食堂环境状况”“校园内绿地面积与比例情况”“校园内污水排放、处理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学生统计好调查数据后, 将结果公布在学校宣传栏上, 并号召全校师生为改进、保护校园环境献计献策。在汇总所有材料后, 学生代表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并向全校发起保护校园环境的倡议。这项活动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三、感悟生活, 在生活中拓展

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 过于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 侧重知识点的讲解, 学生感觉很枯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科书应是“活的, 真的, 动的, 用的”, 而不是“死的, 假的, 静的, 读的”。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 没有生命, 没有情感, 但它来源于生活, 字里行间往往传递着生活的气息, 渗透着生活的情感。因此, 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拘泥于教材, 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创造, 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充实和重组。此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 有针对性地增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 切实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每一课时, 都有它的学习主题, 学生学后, 总会有所感悟,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 必然会引发某些触动。我在每一节课教学的最后总要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这样的小结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道德认识, 使课堂更具生活气息。“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因此,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大课堂, 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走进社会, 亲身体验生活,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社会访谈等形式, 将书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从而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 并从中感悟生活。

例如, 在讲授《师生情谊》这一课时, 我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老师, 您好》再现生活中师生生活的种种场面。当MTV中掠过的一幅幅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时, 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中。接着, 我出示了自己收集的名人尊师的相关资料, 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为教师做过什么, 进而分小组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通过体验活动, 学生明白了教师为教育付出的艰辛, 感受到教师理应受到尊敬。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教育资源, 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让课堂充满生活、充满趣味、充满激情。我们相信,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一定会使思想品德课焕发出更多生命的活力, 留下一个个更加精彩的镜头。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 (3) .

“设疑”让数学更精彩 篇9

一、设疑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成功的教师善于在恰当之处设疑,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心的设疑会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设疑时机不对则会适得其反。什么时候又是设疑的最佳时机呢?

1.设于开篇 之处。一堂好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开始以数学的趣味性巧妙设疑,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也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过程。教学新课之前,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我立刻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我都判断正确时, 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39、5739”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 , 学生迅速说出能被3整除。我紧接着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说:“因为这两个数个位上是9。”这是学生受“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没有立即予以纠正。而是接着出示了这样一组数:53、8129、206,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的个位是3、6、9。我要求学生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不能被3整除。于是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我又出示了另外一组数:12、2714、5001,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是不是3、6、9,然后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发现 ,这些数的个位虽然不是3、6、9,却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这样设疑又深入了一步。通过对上面两组数的对比观察和验证,学生疑惑更深,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至此,我步步设疑的目的达到了。

2.设于重、难点 之处。在知识的重 、难点处设疑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重点处设疑, 使学生产生新问题, 不断激发出学习欲望, 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难点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比较困难的地方,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是教学的难点,出示例题:430÷62,提问: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62看作几十来试商 ? 应商几 ? 学生试算 ,你发现了什么 ? 这时设疑:为什么不能商7,而要改商6? 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试商的原理,使难点得到有效突破。

3.设于枯燥 之处。教材中的一些特定知识 ,如概念、定义、公式等,既比较枯燥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尽心设疑,深挖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活”知识,“热化”冰点,于平淡中见神奇。

4.设于结尾 之处。一堂好课 ,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 ,跌宕起伏的中间,又应有意犹未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课堂结尾的一种好方式,它能使课堂词虽尽而意无穷。教师应在课堂将结束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疑”就是要让学生变得乐学 、好学 , 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按自己的速度,自定步调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疑” 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 不能偏难或过易 , 如果所设之“疑”偏难,就容易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从而打击学生“解惑”的积极性,其他的同学也会打退堂鼓:如果过易学生会 觉得没有 挑战性 ,久而久之 就会对“解 惑”失去兴趣。 因此,设置的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 , 刚好能摘到桃子”, 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上新的高度。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地、进攻性地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定学习步调,从而主动争取了学习的实用时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所不在,“设疑”也就无所不在。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设疑 ,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摘要: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数学文化,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10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优美的科学.数学的严谨性大家都能体会到, 而数学的美却往往被学生所忽略.现在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大多很消极, 认为数学枯燥又难懂, 是一门“费力不讨好”的学科.这是由于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漠视数学文化及其价值, 数学课堂上过多强调数学方法, 通过大量反复练习和机械模仿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发展以及被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理解上自然会遇到障碍, 久而久之, 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

现在可以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走近数学的呢?学习数学之初, 我们数小棒、拨算珠来认识数字、加法、减法, 然后运用到数鸭子、分苹果这些日常小事中.从此我们知道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后来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 我们开始面对更复杂的情境.一班和二班比赛、一群小朋友去划船、小明拿着钱去购物……我们乐此不疲地去解决这些问题以生动的情境来模拟数学的发展过程, 自然学的开心、学的深刻.然而随着我们在数学宝塔上越攀越高, 数学文化的展示也越来越少, 最后数学仿佛只剩下几个图形、几个定理公式和一堆冷冰冰的数字.

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数学课程应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 “数学文化”的观念贯穿始终, 成为《课程标准》有别于以往教学大纲的一大特色.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 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要求.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入数学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 依据一定的教学情景, 对数学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筛选、编排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1. 以数学史为载体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的发展历史漫长而又充满艰辛,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还可以了解数学家的奋斗经历、辉煌成果、坚持真理的信念和创新精神.在数学课堂上适当穿插有关数学史的内容, 降低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例如, 杨辉三角

上面的三角形在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 (1261年) 一书中用过, 杨辉在注释中提到, 贾宪也用过上述三角形, 因此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杨辉三角”或“贾宪三角”.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于1654年发现了此三角形, 因此这个三角形被欧洲学者称为“帕斯卡三角”, 他这一成果比杨辉晚了近400年, 比贾宪晚了近600年.

在讲解整式部分时介绍杨辉三角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使学生领略到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聪明智慧, 让他们在钦佩之余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 以数学名题为启发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名题是指历史上有名的或对学生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从古到今, 有许多有趣的名题, 它们构思巧妙, 孕育着丰富而深刻的数学思想, 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入数学名题, 在题目的选取上既要注意趣味性, 又要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 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思考, 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数学名题都很有趣味性, 并有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3. 揭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教学自然也可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使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如何存款更划算”, “贷款或分期付款问题”、“银行存款与购买保险、购买股票哪个收益更高”等.所选取的实例应是学生力所能及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 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能使人们更加合理的作出判断和选择, 数学能为生活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当学生发现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并大胆的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这些问题适当穿插于教学之中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巨大作用, 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和动力.

让生活作文更精彩 篇11

毕业班的一次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一篇生活作文,用具体事例反映父(母)的关爱。结果,三分之二的学生叙述的是:自己突然生病发烧,爸妈雨夜护送去医院……深深感动。

此案例引起我们的深入思索:写生活,就一定是好文章吗?怎样才能让生活作文更精彩?

一、 观察生活: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指导小学生直接观察生活是练习写作的基本途径。在现实条件下,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间接观察,即通过影视、报刊、书画等传媒观察生活。不可否认,间接观察生活是直接观察生活的重要补充和有效拓展,而且有时间接观察可以更广阔、更深远、更鲜亮、更精彩。因为这些内容是经过别人认真选择,精心加工,甚至艺术美化的。例如,有位教师认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就要求学生观看少儿频道开办的《到校园去》专题节目内容,间接观察其他学校学生生动有趣的校园活动。一学期下来,再让他们叙写校园生活的作文,没有一位学生觉得难写。这是因为,学生们运用间接观察的大量信息启发且丰富了校园生活内容。

二、 体验生活:实境体验和模拟体验

小学生习作,需要观察生活,更需要体验生活,包括实境体验和模拟体验。实境体验,即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里的体验,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体验,还包含交往休闲体验、独自生活体验、在大自然中体验等。利用实境体验帮助我们进行习作训练,习作就成为学生实践感悟后的自然产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怎样指导学生参与实境体验才有利于学生的习作?以下是我们的一次对比实验:

实验班级:四(1)班、四(2)班

实验目的:对比分析怎样的生活体验有利于习作水平的提高。

实验时间:“六一”儿童节的晚间

实验简况:四(1)班语文老师预先告诉学生:“六一”晚间的生活内容,要作为下周作文的素材,题目《_____的晚间生活》。同学们立即沸腾了,老师就让学生讨论怎样度过快乐的“六一”晚间时光。

四(2)班语文老师未作任何暗示,只按常规及时放晚学。

实验结果分析:四(1)班45名学生中,优秀习作29篇,良好15篇,较差1篇,总体情况明显好于以往任何一次。主要优点: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有意思,文章有特色。

四(2)班45名学生中,优秀习作11篇,良好8篇,一般7篇,较差19篇。总体情况:1. 能真实记叙晚间生活的仅占68%,且内容不够充实,缺乏节日情趣。2. 其余的习作明显虚构编造,情节生硬,情感虚无。

针对以上的对比实验,教师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指导学生在实境中体验生活,需要进行目标和方法两方面的预设:1. 有了写作目标的预设,学生会在心里关切生活价值,用心感受生活经历中的每一丝积极体验。2. 有了写作思路的预设,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会有序地安排生活内容,用心地投入生活并在过程中记取独特的随感。3. 有了作前的生活提示,学生习作有备而来,有序而叙,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能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可以杜绝“无米之炊”,避免模式化的凭空编造,有效地减轻习作情节的刻板化。4. 指导小学生的作前实境体验,需要有“搀扶”到“放手”的过程。随着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作前“预设”可以逐步减少,自然状态下自主习作的能力逐步上升为可以终身受用的写作功力。

虽然,模拟的生活环境,不比实际生活那样真切,但它有便捷的优点,还能穿越时空,让学生在假想中受到难得的体验,为生活作文提供更广阔的素材。

三、 创造生活:作文与生活一起进步

要让生活作文写得精彩,需要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体验生活,还要培养创造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作文与生活一起进步”的境界。

对于小学生,“让作文与生活一起进步”具有极大的魅力。首先,学生非常欢迎,愿意善待平凡生活的每一天,升起创新生活的良好愿望,快乐生活,快乐习作。同时,家长也非常乐意,尽力为孩子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内容和环境氛围,有利于习作,有利于成长。例如,我们倡导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孩子们乐于创造属于自己的健康、快乐、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有的远足,有的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有的健体,有的休闲游,有的则沉醉于图书馆。于是,一篇篇精彩的习作从孩子们心中涌出。

有一篇题为《找清凉》的生活作文,写的是小作者冒着35度高温,带上放大镜和温度计来到大树下,探索小动物是怎样避暑的。他终于发现小蚂蚁、小黑虫躲在石块下、洞穴里乘凉,嘿,这里面仅有25度,好清凉哟。于是,小作者在家里巧用井水降温,给自己带来清凉一片。

如何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12

近年来, 教师的备课本已改换了一种格式, 使用多年的“教学目标”一栏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教学设想”。这一小小的改动看似不经意, 实际上意义重大, 说明教学观念的转变已落实到了细小之处。这一改动给我们数学教师带来的是更大的发挥空间。空间大了, 教师去打破课堂的沉闷和压抑也容易多了。而让学生对课堂乐此不疲, 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创造意外、突变, 让学生惊喜, 让课堂妙趣横生, 这就是课堂的亮点, 是对“目标”的超越、升华。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更精彩呢?

一、要正确看待学生, 要有开放的思想

过去的数学课堂是封闭式的, 教师口若悬河, 学生昏昏沉沉, 成为了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同时, 再加上教师专治的思想和话语霸权, 使课堂像一块封闭的领地, 教师不仅剥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独特理解、追问、质疑和批判权利, 而且把学生求异的火花和质疑精神的萌芽看做“捣蛋”“节外生枝”, 总是冷落、呵斥和回避, 以免打乱课堂。其实,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 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是知识的载体, 在新知识领会中难免有不当之处, 教师须善待学生的“错”, 因为有些“错”反映了学生认识的阶段性和递进性, 尽管明显有错, 但“正确”正是在对许多“错”的分析、选择中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如果能巧妙利用起学生的“错”, 亦可让课堂精彩起来。

二、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热爱学生, 以情动人, 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师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 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 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 问题让学生思考, 结论让学生概括, 规律让学生发现, 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 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 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 发表不同的意见;要让学生尝试操作, 先做先为, 自己决定探索方向。同时, 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 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 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三、要有教学机智, 能够随机应变

“机智”源自拉丁语, 意为触摸, 产生效果, 词典解释为“脑筋灵活, 能够随机应变”。也有人说机智“是全身心投入的敏感的实践”。这是强调三点: (1) “全身心投入”, 教师必须以丰厚的积累、充沛的精力、昂奋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 并达成忘我境界, 机智才能应运而生。 (2) “敏感”, 机智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瞬间的直接感受。 (3) “实践”, 教学机智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反复尝试、反复琢磨产生的“顿悟”。

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几年苦读后, 觉得自己已经学成, 他就向老师辞行, 老师没说什么, 只拿了一个碗装了一碗石子, 问他:“这碗装满了吗?”那人说满了。老师又拿了一把沙子, 放进了那个碗中, 又问:“满了吧?”那人又说满了。老师又向碗里倒了一杯水, 那人看了之后, 顿时悟到了“学习是无止境的”, 于是又留了下来, 潜心学习, 终有了大成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教育中的机智往往会使教育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如何体现教学机智呢?下面, 本人粗略谈几点。首先, 教学中可故意制造语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每句必细心揣摩, 必金口玉言, 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爱看别人出丑这是人之常态, 教师偶尔的失误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巧借情景临场发挥。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 正当师生讨论激烈时, 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教师无奈地说。说完后, 教师想了想, 却有了主意:“小朋友, 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 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该学生回来后, 其余学生纷纷将自己感受的时间与别人交流。这样的插嘴通过教师别具匠心的过滤, 转化成了一支美妙的插曲。

再次是适当拔高学生, 压低自己。教师及时真诚地给学生夸奖, 可以让学生心神愉悦。学生回答正确时, 学生上课认真时, 学生讨论积极时……当学生有了任何一丝好的表现的时候, 教师应及时给予最真诚的肯定与鼓励, 让学生产生心灵的愉悦。当然, 在适当的时候, 教师也可以偶尔显示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让学生的小“尾巴”翘起来, 从而活跃课堂的氛围。

上一篇:微波传感器下一篇:“热力发电厂”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