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生活更美好(共12篇)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篇1
作为一名设计师,世博是应该去看一看的。它不仅汇聚了世界的建筑风格、高端的科技以及人文景观等,更是处处凸显了设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设计让城市更美丽!在家门口看世界让我们可以更加细致的去品味世界的发展和精彩。
在世博园内除了被各国独具特色场馆所吸引,笔者还注意到了世博园内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一、景观色彩的统一有序化
上海的公园绿地多分布在市中心,大规模公园绿地数量少,且不均衡地分布在城市外围。上海中心城区更需要便利可达、与水结合、活动丰富的大型公园绿地。这次在世博园内,世博园滨江带利用黄浦江宽阔的临水景观设置了江边的临水步行线路,设置了临江公园,让人们从近处感受沿江的路色和自然景观。大面积的绿地规划与周围的建筑相得益彰,相互衬托,道路两旁的景观小品和植被的色彩搭配更是凸显了自然景观的协调美和层次美,正是这种美打造了一个渐变的、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并带有色彩变化的滨江立体空间景观。
层次种类繁多的植物,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草丛中的黄色的地灯,平静的水面,使得公园更加动人。结合人的心理情绪,使游览了一天的游客心情愉悦放松。
夜晚的黄浦江大桥披上了五彩的华丽灯光外衣,湖面五彩的倒影随风波动,灯光下的草地也夹杂着一份柔情与浪漫。可见设计的细节也是重中之重!
大面积的绿地与红色建筑场馆的对比,使人眼前一亮。富有颜色层次变化的绿草、花卉,与卢森堡场馆组和成了色彩的大乐章,艳丽却并不聒噪。让你可以坐下来静静体味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二、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彰显特色
绿色的生活、绿色的建筑,生态的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笔者就发现了世博给我们传统文化带来的一份惊喜。在日本馆的对面一个叫“亩中山水园”的地方,它是世博园的沿江公园的一部分。整个沿江公园分为后滩公园、世博公园和这个亩中山水园三部分。亩中山水园有池水小桥,也有亭台楼阁,是个苏州园林式的公园,同时它也是世博会间重要的人流聚集、停留、转换的中转站。更难能可贵的是听说该园的一些景观小品都是出自民间的赠与。可见中国百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心。
“亩中山水”是指在场地中以“亩”作为单位,以山水为主要设计元素,设置了9个主题的中国式园林。分别是:由叠翠亩、桥影亩,等列景观组成的凝翠园,以及石笋园、叠石园、映月园、盆景园和环秀园等。
“亩中山水”重点表现中国园林的一步一景,方寸之前别有洞天的绝妙山水景观。通过石、桥、流水、花木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传承性。而其也将在世博会结束后成为无数不多的保留作品,更是凸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经久不衰。
在当今时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往来及联系的紧密,文化的传播相互渗透,大家对发达国家的文化、风俗等多方向的跟风和效仿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建筑形式和设计风格上都偏于国际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而没有大量的把本民族的传统民族特色风格融入到设计中来。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流失。相对而言,反而是世界文化越来越趋于统一性。我想最终将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就拿世博场馆来说,很多场馆的设计风格和整体设计意念也都偏于统一。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明确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大家看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馆以及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它们都很好的传承了中国传统古典元素的设计风格。在传统的民族色彩上添加了现代的设计手法,让人们眼前一亮。这种在建筑和园林中能更多的保留我们国家的传统风格的作法,会让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三、巧妙精细的指示标牌与雕塑景观设计
一个城市的标牌、标识的设计和设置,是衡量这一城市规划水平优劣的标志之一。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其功能性的日渐完善,标识标牌的作用也就越发显的重要。当你在一个城市寻找卫生间、道路、场馆等的时候,指示牌无疑给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减少了您寻找的时间。标识标牌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所以它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很多发达国家标识标牌及灯箱等设计更是结合了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环境美观、健康等元素。同样在这次上海世博景区,也采用了全面规范的标识标牌。统一采用了中、英、日、韩四种文字,设置了12块导游全景图、32块导览图、62块引导标识牌和189块景物介绍牌、280块温馨提示牌.并还在停车场、出入口、售票处、购物场所、医疗点、餐饮点、卫生间,等位置也设置了标识标牌。这些符号大大便利了游客在世博园内的活动。我们注意到,这些标识标牌不但符合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形式上的创新,有的更是把中国的元素融入其中,让人们更多的感受到了世博的人文式关怀。
中国的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文化发展等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和生活空间需要文化艺术的装点和品位的提升。世博园里的鲁班路入口处、西藏南路入口大蓬区、航空馆附近的入口蓬区、后滩入口的自由广场区域、国际组织联合馆附近的入口区、上南路入口区、高科西路入口区、白莲泾入口区等八处设置了景观雕塑区,也是大家不得不看的。这八处出入口雕塑景观区的主题分别为:世博浦西片区;“世博结”、“礼花”、“孩提时光”、“漂”、”幸运饼”等。世博园里大量采用的这些城市雕塑是一次国家文化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呈现。这个空间是艺术作品的展览空间,更是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呈现空间。
四、完善的功能性公共设施系统体现人文关怀
由于世博园要每天要接待的游客数量都十分庞大,所以园区里的休息长椅、公共饮水处、公共卫生间等公共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其所需要提供的的便捷、安全、舒适和愉悦的感受也是对世博会接待游客的公共服务型设施的巨大考验。在每一个展馆团附近,都设有属于这一区域的小型餐饮、购物、厕所、休息长椅、母婴服务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游客使用。
在炎热的天气,这种带有喷水雾降温的凉棚就成了游客歇脚的好去处。在世博园里类似这种的供游人休息的设施随处可见。
公共卫生间的安排合理且人性化。露天设置的洗手池也是非常便利。这次世博会的厕所设计非常人性化,女性卫生间数量上要比男性多一间,这就解决了因为生理需求不同易造成的女洗手间排队等候的局面,而且工作人员随时在打扫,保持清洁。针对特殊人群还额外设有单独的无障碍卫生间,残疾人、老人、儿童均可以使用。
人体的三分之二是水,我们的身体每天至少需要6到8杯水。如果没有食物,一个人可以存活几周,但如果没有了水,就只能存活几天。水,是一种被忽略而又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可能会使您更健康、更有活力。世博园区共有105个直饮点,其中浦东76个、浦西29个,免费为参观者提供饮用水。操作也十分简单按下水龙头边上一个圆圆的按钮就可以出水。游客可以携带空瓶和小杯子进园区,所以也可以用这些器皿接水。由于气温回升和客流量增大,园区直饮点成为最“火爆”的设施。可见人性化的贴心设计最受人们的喜爱。
世博会由于精心的准备,完善的服务和不断的更新和努力,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城市的完善和可持续性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让我们有了更优质的生活品味。
设计源自生活,上海世博会给了设计一个展示的大舞台,让设计在实践中更加完善和更加人性化,使设计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用之于人民。由此看来上海世博会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完全成功的。我们因该在其中不断的继续摸索和研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城市环境色彩管理与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张长江著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篇2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哎——”今天作业好多啊!”“还要写一篇作文呢。”“对啊,所以说很多嘛。”在放学的路上,我默默地听着几个同学的抱怨,不知不觉中我回到了家,拿出作业,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枯燥地写着。这时我不由自主也拿起了手表,点开网易云音乐听了起来。直到写完作业我才发现,比平常写作业的时间快了半个小时,我高兴的像出了笼的鸟儿样差点“飞上了天”。
当天晚上,我彻底“解放”后,躺在床上,半梦半醒的时候,喃喃自语的说:“这手表怎么跟鸟儿一样,还会唱歌?”说完这句话之后,我猛地惊醒,这才想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把网易云音乐打开之后,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直到半夜凌晨一点多的时候,才“如梦初醒”,关掉了手表上正播放的音乐,从那之后,我渐渐懂得了音乐是有助于睡眠的。
大家应该都很疑惑,可能会说前两个事例都没有说到“舒服”二字,现在,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之所以在前面之所以在前面说到“音乐是让人舒服的源泉”是因为我从中体会到快乐、温暖让感到温馨、愉悦之感,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说法。
让工业更绿色,让生活更美好 篇3
技术研发打开发展大门
“作为省级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停留在简单地为企业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咨询,我们更加重视的还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当问及部门特点时,清洁生产中心主任王刚如是强调。
制革行业,传统的高污染行业,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面前发展越来越艰难。2009年7月,王刚到省环科院报到的时候,院长叶向东就把一份制革行业全过程清洁生产技术思路的材料交给他,并嘱咐“这将是制革行业革命性的技术,我们环科院要开展清洁生产,一定要把握住技术这个核心。”4年来,在协管清洁生产中心的李朝晖院长助理亲自指导下,清洁生产中心与台山兆亿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将当年停留在纸面上的技术思路基本实现,最终开发出了一套新型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资源化回用的系统技术。新技术使制革企业中废水COD含量比原来减少了近3/4,且废水经过分工段收集、分质处理和深度处理之后,60%得以重新回用到生产中。原来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动物毛、废渣等污染物,则被提取制作成制革用蛋白填料等,可完全替代从国外进口蛋白填料,这一技术不仅实现了制革固废的资源化利用,还大量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台山兆亿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环保验收的时候,专家们都由衷地说:“还真没有见过这么环保的制革技术,必须好好推广。”据了解,目前国内能够将制革企业的清洁生产做到如此精细的,清洁生产中心算是第一家。清洁生产中心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上的这种深厚功力,为他们的发展打开了大门,也赢得了许多企业的好评。
清洁生产中心的许冲就提到,开展清洁生产咨询时,很多企业一开始都非常抵触,他们认为清洁生产是政府部门的强制行为,企业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所以,每一次他们开始都得费尽口舌去沟通。不过,随着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很多企业的态度出现了180度转变,很多次,企业老总看到整改的效果之后,都非常感激地说:“你们做的都是我一直想做的,没想到按你们的思路,成效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很多。”潮州某电厂的清洁生产项目验收之后,企业负责人还特意打电话给王刚,嘱咐一定要对项目负责人张路路好好表扬一番,因为他为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提了很多好点子。许多原先非常挑剔的老板最后也都跟技术人员成为了好朋友。“这主要得益于我们都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真正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他们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出谋划策。”
目前,清洁生产中心每年承接的清洁生产咨询项目只有20多个,与其他的技术服务单位相比,这个数量显得有点微不足道。这里面一方面有人员少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对项目质量的高要求。曾经,为了做好一个几万元的项目,清洁生产中心前后花了3年的时间进行跟踪指导。有人说,浓缩才是精品,或许正因为对质量的这种执着追求,才使得清洁生产中心有了今天的地位与声誉。
制定规范助力环境管理工作
《广东省造纸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广东省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广东省印制电路板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由清洁生产中心制定的这一个个技术指南,它们不仅科学规范,而且可操作性强,许多都已成为广东省重点行业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的重要指导性手册。这也体现了清洁生产中心“一流机构做标准规范”的高标准定位。
2011年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清洁生产促进中心挂靠到清洁生产中心,协助省环保厅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促进政策、规范和技术研究成为了清洁生产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随着广东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验收权限下放到市一级环保部门以后,怎样规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验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洁生产中心为此连续作战,广泛调研,最终制定出了《广东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工作流程》、《广东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技术要求》、《广东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验收工作报告编制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件,为各级环保部门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起到了建章立制的作用。
此外,由于广东重点企业数量庞大,清洁生产日常管理工作量和数据量较大,清洁生产中心还协助环保厅制作并管理了“广东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评估验收管理平台”,平台于2012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现已有近3000家重点企业在平台中录入清洁生产相关数据资料,基本实现评估验收工作的企业网上申请、政府部门网上审核、相关数据和资料分级上报、实时查询、统计和汇总功能和企业清洁生产相关资料存储等功能,为有效提升环保部门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立至今的短短4年期间,清洁生产中心编制的行业技术指南已经多达12部,为推动广东省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清洁生产中心还承接了国家环境技术管理项目,作为主要编制单位编制我国《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我国电镀工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建立规范。“这一项目能够落到我们中心来,也证明我们在电镀工业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研究领域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王刚欣喜地说。
令人惊讶的是,取得如此多重量级成果的团队,竟然只有6个人。当然,这需要他们更多的努力与付出。许冲,爱人身体不舒服住院的时候,他正好赶上手头有几个项目要完成,结果只请假一天陪伴。而就在这一天里,他在病房中还抱着笔记本挤时间加班;张路路,这个2010年刚毕业的小伙子,他说:“写报告写到凌晨2、3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最终,凭着勤奋与努力,他仅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已在多个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上颇有建树,……
环境科普营造美好生活
2013年9月13日,在广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上,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制作的“了解镉知识,关注农村环境保护”科普宣传画,引起了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的注意。陈云贤在宣传画前驻足观看,赞许地说:“很好,环境保护一方面要坚持从源头抓起,另一方面要多向民众传播环保科普知识。”
目前,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就设在清洁生产中心,学会的环境科普宣传基本都是由他们来开展。因为人手有限,清洁生产中心在环境科普宣传上紧紧抓住了农村这个点,王刚说:“城市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环境问题现在日益突出,但关注的人却不多。我们希望通过科普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让更多人能够关注到农村的环境问题。”
为此,从2011年开始,学会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联合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以及省内多所高校团委,一起开展了“广东省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活动。
活动让大学生们深入认识了农村和农村环保的现状问题,接受了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同时也让环保科技走进农村,提高了活动所涉及乡村的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将环保的绿色种子撒向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幸福广东贡献力量。
自开展以来,这个活动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好评与支持,2011年的时候,参与活动志愿者队伍只有22支,共200多人;2012年已经达到了32支,人数达358人,深入农村近80个;2013年,志愿者队伍已经达到了56支,活动涉及的农村近120个。许多高校团委还专门找到王刚,希望能够派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现在,这个活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广东省农村环境科普宣传活动的一个经典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活动的经费很多时候都要清洁生产中心自掏腰包。曾经就有同行跟王刚说:“真的很佩服你们,6个人干那么多活就够累了,现在竟然还掏钱做起公益宣传来。”但在王刚跟同事的眼里,这些都只不过是分内事。作为环保厅的技术支持单位,作为省环科院的组成部门,清洁生产中心的每个人员显然有着更多的责任感,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清洁生产管理工作上起到建章立制作用、在环境科普宣传工作上打开新局面的重要因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篇4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中国的城市人口或许仍低于乡镇人口, 但是就创造社会价值, 社会财富来说, 城市人口或者说生活在城市的人民显然是主体。这并不是说乡镇人口比城市人口差, 这跟人本身没有关系, 只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 每个人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之间的差异。然而, 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对幸福是体验与乡镇人口却有很大不同。
生活在乡镇的人民对幸福的体验大多是与大自然的接触, 从而产生的对大自然与生活之间所产生的美的幸福的体验, 他们或许不能创造太多的社会财富, 由此他们也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 可他们却不失快乐与幸福, 这主要源于生活的轻松与悠闲。相反, 城市人口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固然较多, 他们拥有的财富也较多。乡镇人民吃着白饭青菜的时候, 他们或许喝着拿铁、威士忌, 两种不同品质的生活, 无所谓谁好谁坏, 只是看每个人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而目前从人们口中听到的比较普遍的一个词是亚健康, 这个词主要出于城市人民之口。紧张的职场生活, 无疑给城市人民带来巨大的压力, 每分每秒, 生活都以火车的速度在前行, 节奏太快的城市生活下, 人民对于幸福的体验就要来源于每个人对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适应能力有多强。
城市幸福感其实并不只是指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 我们经常看到的城市幸福感排名城市其实是以整座城市的人口为对象进行调查的。在我看来, 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其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城市为每一位建造它的奉献者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比如说, 在城市, 生病了可以去比较权威的医院进行检查或得到及时的治疗;在城市, 你想要吃肯德基, 可以一个电话马上送到你家;在网上, 看中了一样商品, 轻轻一点, 就可以坐等东西送到家里。城市为人们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对生活感到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
或许有人会说, 现在很多城市人口都开始往农村迁移, 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些只是一小部分, 或者说这些只是发出一个信号, 未来的生活可能是乡村生活更受欢迎, 然而就目前的人口分布格局与趋势来看, 城市生活无疑还是更受大家所欢迎的。尽管现在城市房价这么高, 乡镇人民还是宁愿花费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到城里买套房, 一线城市的房价固然不再上涨, 甚至有的有轻微的下降,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达到了一个怎样恐怖的高度, 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仍有上飚的趋势。由此种种, 我们均不难看出, 城市生活仍然是大众所向往的生活。
2010年, 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便是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世博会的主题。可见, 全世界对城市生活都是持以肯定的态度, 在世界范围内其他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里, 城市生活更可以说是全民生活, 乡镇不过是作为城市的一个度假村。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在城市之中, 感受着城市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 我们也将我们的每一天都奉献给城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对于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生活的意义所在。一个人若是对幸福都不能产生追求的欲望, 那么他也必将失去生活的一切美好。建设幸福城市则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个宏观体现。
“城市化”运动
最早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或者说是“城市化”运动的雏形是14、15世纪在英国兴起的“圈地运动”。所谓的“圈地运动”其实与城市化运动有着很大的区别,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工业化发展极为迅猛, 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便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 将本该属于农民的分地和公有地强行霸占过去, 然后把强占过去的土地圈占起来, 剥夺了农民对土地原有的使用权、畜牧权、所有权以及共同耕地权, 从而将这些土地变为其本人私有的大农场以及大牧场。这便是所谓的圈地运动。
之所以说“圈地运动”是“城市化运动”的雏形, 而不将“圈地运动”等同于“城市化运动”的原因在于圈地运动并不具有现代化的人权意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完全是凭借暴力强取豪夺, 剥夺平民百姓, 这在现代的城市化运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是从中国的造城运动开始。自从房地产开发成为中国的热点之后,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便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连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一次世界银行的会议上都发表言论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便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和新技术革命。
城市化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已然不是什么新理论了, 众所周知的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化、民主化和城市化, 可见,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现代化与所谓的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某项调查研究显示, 日本的城市化已经达到了90%以上, 而欧美各国家的城市化也分别达到了80%左右。至于中国的城市化目前尚未达到40%, 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是极为迅速地, 专家们表示,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中国人均收入的实际水平也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 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将席卷整个神州大地。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当中, 也凸显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不仅仅带来了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以及交通拥挤等城市通病, 还带来了严重的关于阶级斗争的争论。我们说现代化代表的城市化运动与当初英国的圈地运动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人权的充分保障。但是, 在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过程当中, 农村和农民的利益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侵犯。可以说,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也存着制造新的权贵阶级的现象。在过去的官场上, 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 大楼起一片, 干部倒一串。意思就是说, 在中国, 干部想要发财搞建筑就行了, 煽动城市开发, 是官员们“发家致富”的最好的捷径。
城市化虽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可是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的历史阶段, 是必然要进行的一个阶段, 尤其是在中国, 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经过城市化运动。不能阻止我们便应该想想怎样才能使中国的城市化成为中国人的福音而不是灾难。
城市给人民带来的便利
首先, 城市生活中, 支付手段的多样化让人民享受着其便利所在。2014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相信大家也都看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仿佛30年是一个轮回, 当初的三中全会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而现在的国内经济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旅程。但是目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与30年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过去的30年里, 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可以说是高速增长时期, 而当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过去的高增长降到了现在的中高增长。所以说2014年国内经济还在调整期, 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进入2014年, 在国内经济相对平稳的大环境下, 支付模式正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来进入革新时代。而近年来, 不断涌现的新型支付手段给支付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支付模式的革新进程已经不可阻挡。生活在城市的人民正好可以享受不断变得先进的支付手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不管是市场上的消费支付模式还是新农合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模式的改革, 有一点都是不变的, 那就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说是好处。这里所谓的好处不一定是能够获得多少财富, 而是说可以通过支付模式的革新创造出更加便利的支付手段, 如此一来便可为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带来多少便利, 节约多少时间。移动支付手段必然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在未来的不知道多少年里,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靠一部手机在家里一直宅着, 再也不用去逛商场、逛超市, 在手机上看好要买的货物后直接进行交易。或者在外面看到了某样喜欢的东西, 直接用微信公众号扫描一下二维码, 便可轻松的将其带走。
当支付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的同时, 城市商业环境也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谓的商业市场环境, 我们从其本身的内容上来看, 可将其分为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社会文化环境、市场自然地理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等七大方面。而这七大方面无论哪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都会对城市企业的发展造成很深的影响, 所以企业的相关调整变化一定要跟随商业市场环境变化的步伐, 具体的做法则是要密切关注上述七大方面, 从其着手, 在其发生变化时及时地做出相对的应对措施。
上面在说到支付手段革新的时候我们曾提到, 2014年国内经济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2014年国内商业市场环境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会在这样一个经济调整期采取大动作, 政治、经济、法律这三方面在这一年里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技术、市场社会文化和市场自然地理这三方面无论在哪一年代都是相对较为稳定的,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市场竞争一个较大因素。所以, 2014年国内商业市场环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众所周知的是, 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又对企业形成了某种威胁。因此, 对商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的调查清楚国内商业市场环境, 企业才能针对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而来迎合消费大众。那么在商业市场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的2014年里, 城市企业的发展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造成损失。城市居民更不用担心企业因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对居民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最后, 城市居民生活中消费维权更有可能实现, 在乡镇生活中, 消费维权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在城市生活中, 消费维权却并不难实现。在中国, 人们一直没有消费维权的概念, 消费维权历程比较艰辛, 几十年前, 人们消费遇到问题只是自认倒霉却从未想过维权。直到24年前的3.15晚会举办之后, 生活在城市思想比较前卫的人们才懂得消费维权是怎么一回事并开始宣扬政府应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自此, 每年的3.15便作为全国消费者日。24年前的3.15晚会大家坐在一起还在讨论消费者的权益该不该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去维护, 又该怎么样去维护, 维护哪些权益?而24年后的今天《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出台, 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体系已经建立的足够完善, 对于消费者的权益该怎么样去维护, 维护哪些权益?这些问题在《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都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中国能够有今天这样鲜明的消费维权意识是很不容易的, 毕竟几十年前, 连国家政府都没有想过要出台一项法律专门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消费权益。可是, 虽然不容易, 但前辈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毕竟现在的你消费遇到问题只需要拨打一个12315便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这些年来, 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虽然走的幸苦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城市幸福愿景
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预计城镇化率将达到全民人口基数的一半, 由此, 我国也将逐步迈入城市社会。因此,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来说, 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便是城市幸福感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幸福城市的内涵进行阐释, 在我看来, 幸福城市的内涵应阐释为民生、经济、安全、人文和生态。这其中, 城市幸福感应尤以商业所带动的经济发展为重。
深思这些问题的同时, 我们应该对怎样推动幸福城市建设同时进行深思熟虑。幸福城市的建设, 应多管齐下, 在保证城市安全的前提下完善公共服务, 为实现富民优先而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践行低碳, 强化特色, 创新管理, 转变机制。
城市化运动的标志便是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化, 而城市最初都是由农村发展而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一个地区汇集而来的原因早在2000多年前便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解答, 他是这么说的, 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 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可见, 城市是能够给居住在此的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的。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由此而反映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追寻着。可是, 世博会结束之后, 我们是否想过, 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了吗?生活在城市的人民真的是幸福的吗?如果是,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抱怨自己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如果不是, 那么世博会提出的口号又有什么意义。我想, 这个问题应该是近百年来围绕在人民脑海之中, 使得无数热血儿女为之努力奋斗、寻求最终答案的难题吧。
2000多年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提出, 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是人类不灭的精神信仰, 而幸福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都只是人们借以实现幸福的手段。由此, 幸福城市这个理念的提出是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 它是这个社会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是这个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是政府落实正确政绩观的直接体现, 是国家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 幸福城市与城市幸福感并不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概念。幸福城市主要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理念, 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要追求的一种目标;而城市幸福感则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所有居民个体幸福程度的总体概括。两者在联系上密不可分, 城市的主题是人, 追求幸福城市即是追求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们的幸福生活, 没有城市幸福感便不会有幸福城市的产生, 而没有幸福城市也不可能会有城市幸福感的出现,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我们在谈论城市幸福感的时候不能抽象地脱离了现实的环境、超越发展阶段空谈, 而应该着手于城市幸福感的对象主体, 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个体, 结合个人的实际需要, 观察基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尽可能的是幸福感的调查具体化、量化, 那么幸福感也将会变得更加“实在”。
在中国, 大大小小的城市总计有660余个, 这些城市有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也有如蚌埠、安庆这样的小城市, 两类城市因文化内蕴、城市规模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使得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所以, 在追寻幸福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程序化公式可以让你照搬照用, 只有对幸福城市这个目标的共同追求, 结合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 做出最正确的追寻幸福城市应做的事,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过程不尽相同, 结果一样就行, 各凭本事。
近年来, 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城市都开始着手追求幸福城市, 提出要建设幸福城市, 并且给幸福城市的内涵做出了一个自己的阐述。另一方面, 幸福城市的内涵比较复杂, 而幸福城市同时也是具有着城市系统的结构复杂性, 开放性, 功能多样性, 以及动态性的特征。
说了这么多, 无非不过是围绕建设幸福城市的话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讨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怎样建设幸福城市, 换句话说就是建设幸福城市的路径。1978年,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 邓小平同志说, 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现在的中国发展可以说是已经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那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人们不管干什么, 好像都是靠喊出来的, 真正去实践的很少, 浮夸风一时泛滥。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讲话, 他说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党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可以见得, 幸福自然也不是靠喊出来的, 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争取来的。
建设幸福城市我们自然也要胆大心细, 一方面我们要敢想, 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们应该对未来的幸福格局发挥充分的想象;另一方面, 我们更要会干, 想的再海阔天空不会干也是白搭。会干并不仅仅是蛮干这么简单, 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采取正确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 为居民们创造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实实感受得到的幸福。把原本只是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变成人们能够享受得到的现实生活, 从而得到人们心底由衷的赞美。
未来会怎样, 取决于今天我们的行为。这句话出自联合国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城市化的世界》。所以, 未来人们的幸福生活还取决于今天我们怎么去建设幸福城市。城市安全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首要前提, 所以一定要保证城市安全, 健全公共安全体制, 从而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和安全预警机制。建立起一个能够对城市突发危险作出及时应对措施的城市应急队伍体系, 主要以专业应急队伍为保障, 以各级应急队伍为骨干, 以专家咨询队伍为支撑, 以志愿者应急队伍为辅助。这样建立起来的城市应急队伍体系还是比较成熟的。对市场上各方面进行严查, 杜绝一切违规物品在市场上流通。尤其是食品市场与药品市场, 为确保市民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应得到重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严把食品药品生产准入关和市场准入关。确保人民群众能够放心的使用药品食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整治治安重点区域的重点问题, 从而使得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以及市场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民生是关乎人民群众是否幸福的重要保障。所以体恤民生完善公共服务也是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完善公共服务的做法主要是对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投资, 最大化地将社会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具体的做法则是加大教育事业方面的投资, 使教育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 建设多层次优质教育体系。此外, 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降低医疗费用, 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现象, 让所有的人民群众都能看得起病。促进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 建立健全的农村医保体制, 努力满足人们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要求。随着城市化的进行, 人们的住房也是越来越紧张, 所以, 住房方面仍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住房保证力度, 对于城市内的棚户区、林区以及危旧房等进行改造,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城市人民的幸福大多与就业有关, 所以, 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可能就是要实现富民, 注重就业, 保证居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积极促进就业政策的颁布, 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完善就业服务, 打造出令人民夸赞的就业平台。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 如双失业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给予特殊的照顾。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限高、促中、提低”的作用。尽快推进以家庭为纳税申报主体, 让更多的工薪阶层得到更多减免, 让更多的家庭得到更多的实惠。
幸福经济学
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研究领域, 幸福经济学无疑在近现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它的研究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 已然经历了20多年接近30年的发展, 而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发展时间内, 这一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绝对是令人毋庸置疑的。而当前, 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还是对于幸福的测量和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
国内对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毕竟时日尚短, 虽然取得的成果令人满意, 但是在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队伍的整合、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完善以及基础理论的建构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过, 国内幸福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毫无疑问的, 一方面, 国内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 国内其他学科的积极广泛参与, 都使得国内幸福经济学有着蓬勃发展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 美国出现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黄金时代的推动下, 美国国内的经济以火车的速度发展起来, 随着其国内的生产总值不断增加, 美国国民的个体收入也在随着增加, 人们的物质水平显著提高, 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么, 美国国民的幸福指数是不是也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而有所增高呢?对于, 这个问题, 在美国的南加州大学, 著名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对幸福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 美国民众的人均收入虽然有所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 但民众的幸福指数却没有显著的提高, 于是理查德·伊斯特林提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
“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后, 当代的经济学家们对于幸福问题的研究兴趣纷纷被激发出来, 这便是幸福经济学研究的开端。不同于中国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尚晚, 西方国家对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可谓是很早了, 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 西方幸福经济学也已初具规模, 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围, 都已是较为成熟并不断地朝多样化与更宽广的方向发展。而到目前为止, 幸福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将幸福与经济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整个研究过程涉及到了经济学的方方面面, 幸福与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众多学者们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于是, 许多原本研究经济的经济学家们也都开始转而研究幸福。我国由于建国较晚, 对于幸福是研究也比较晚, 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涉及。由于研究基础比较薄弱, 研究资本又跟不上, 所以在刚起步时, 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可谓是举步维艰。然而, 国内学者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研究, 他们首先从国外的研究成果下手, 主要是跟踪国外研究动态, 引进国外研究成果, 这样一来, 只要引起国内经济学家们对幸福经济学的重视, 便可以推动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 为国内幸福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做了铺垫。而对于幸福的研究则主要是从心理学方面下手, 从人类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幸福感。
到了20世纪90年代, 国内的幸福经济学历经10年的发展, 终于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突破性的进展, 其中主要的成果来自于对老年人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指数和影响幸福的因素进行的研究。而随着幸福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内研究取得的进展, 幸福在经济学领域内的研究更加受到广大学者们的重视。尽管经济学在这一时期对幸福的研究水平还很落后, 且这一时期内的作品文献也很少出现, 但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
90年代中期, 冯俊科出版的著作《西方幸福论》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上各种幸福观, 上至古希腊, 下至近代资本主义, 几乎所有的幸福观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阐释。而整个90年代, 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著作少, 连论文都鲜有可见, 学者们认为, 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也要做到以人为本, 而人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 所以快乐最大化是对经济学中“经济人”概念的终结性修正。
到了21世纪, 随着社会的前进, 对于幸福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尤其是我国国内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幸福的研究可谓是向前大大的迈出了一步, 研究范围拓宽, 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 这些进步都是巨大的, 而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也可谓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之所以说幸福经济学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内, 国内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 并且在他们的努力下翻译出版了大量的高水平幸福经济学著作。在这批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当中, 除了有社会机构和政府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些高校的师生。除此之外, 这些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们在国内许多优秀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文章, 有关幸福经济学的研讨会也开始被召开, 并且有关幸福经济学的相关论文也开始出现, 凡此种种无不推动着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尽管90年代以来, 国内幸福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国内幸福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并没有因此而自满, 他们仍然虚心的学习国外有关幸福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紧跟国外幸福研究的动态, 与国内幸福经济学研究开端时相似地是他们仍将国外有关幸福经济学领域研究取得的优秀成果引进到国内, 然后将其与中国实际进行的幸福研究相结合,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从专业角度来看, 幸福经济学本身便是将幸福问题转化成经济问题来对待, 用经济学上的知识理论来看待幸福问题, 从中发现并提出对提高幸福指数有效的建议。纵观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 自从80年代以来, 其无论是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是在理论水平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而且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其学科导向作用也越来越强。
在对幸福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看出, 有很多因素都对幸福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其中并不仅仅只有经济因素。比如说国内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幸福的研究便可以看出, 这其中还有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其中, 社会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健康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体制性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权利的分散程度以及公民参与政治权利的程度等;而经济因素则主要包括相对收入、绝对收入, 失业、收入分配状况、通货膨胀、政府支出以及环境污染等。综合分析居民幸福影响因素的期刊论文按照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某地区居民或者是某一类人群的幸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另一类是对不同群体或者是不同地区居民的幸福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回首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回首过去的35年, 回首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我们取得的成就, 我们获得的经验, 我们汲取的教训。想想奋斗在第一线的前辈们, 想一想他们佝偻的背影, 想一想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想一想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仍然南下考察。回首上世纪80年代, 没有电视, 没有空调, 没有冰箱, 没有洗衣机, 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没有……可那时的他们为了未来, 为了希望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着, 吃了多少苦, 流了多少汗, 忍受了多少辛酸, 饱尝了多少苦涩。他们没有怨言, 他们痛并快乐着, 因为通过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通过他们的双手才有了朗朗乾坤的现在。他们值得骄傲, 他们值得自豪。也正是有了他们, 让今天的幸福城市的建设成为了现实, 尽管全民幸福仍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但我们坚信, 那一天终将到来。
2012年11月29日, 在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紧接着2013年3月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自此, “中国梦”这三个字被深深地印在13亿中国人民的心间。中国梦, 在2012年提出来, 恰逢上海世博会举办过两年, 人们不仅又想起那巨大的主题词,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梦仿佛是为了提醒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要永不停歇。建设幸福城市, 每个人义不容辞。
我想, 等到全中国都能够建立起幸福城市, 人民的幸福指数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将实现。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仿佛没有区别, 可我想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 而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民每个人心中小小的梦。改革开放35年, 我们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就是在追梦, 我们一直处于追梦的路上, 我们一直处于追梦的状态, 我们追的这个梦就是中国梦。怎样才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就是13亿中国人民每个人都过上小康、健康的生活, 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稳定, 幸福安康的状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 就有梦想飞翔, 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 以人们共同幸福与个人成功为目标,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早日实现“中国梦”, 意义深远。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什么, 靠的不是中国梦三个字, 靠的是改革, 是开放, 是13亿人民每个人心中那相对来说小小的梦, 是每个人为了心中那小小的梦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只有每个人心中那小小的梦实现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实现, 所谓的中国梦才会成为现实。
“中国梦”更像是改革开放35年的一个缩影, 它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 也是每一个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更是在改革开放35年一代代先辈们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不移的沿着追寻中国梦的道路前进。
而改革开放35年来, 其实正是中国梦在一步一步缓慢地实现, 习主席在2012年提出“中国梦”的概念, 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甚而自更早以来, 中国梦所蕴含的内涵便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女的手中开始缓慢地实现。从1978年到2013年, 整整35年过去了, 想一想1978年的中国, 再看一看2013年的中国, 你会不会想这中间的35年真的好像是一眨眼之间中国瞬间就从丑小鸭来了个华丽大转身成为了白天鹅呢?就是这一眨眼眨了几代中国人多少的汗水与泪水啊。可看一看如今的中国, 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改革开放35年, 我们取得的成就在全世界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民营经济的完善, 经济特区的发展, 医改的实施, 氢弹、原子弹的研制成果, 神五飞天都已成为历史,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 航母的顺利使用……哪一项不足以让你对着世界大声呐喊你是一个中国人。可是再看看现在, “台独”“藏独”猖獗, 钓鱼岛事件, 黄岩岛事件, 美国暧昧的立场,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每一项都足以说明当前我们所处形势是严峻的, 不容乐观的。但是, 有挑战也会有机遇, 前辈们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开拓出这样一个繁荣盛世, 我们又怎么能畏惧挑战。我们只有勇敢的面对挑战, 迎接挑战, 在挑战中把握时机, 寻找机遇, 谋求发展, 以建设幸福城市为己任, 努力追求心中的幸福生活。
对于未来, 有向往, 有憧憬, 有迷茫, 有害怕, 但更多的要有梦想, 有规划。习近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按此计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于2021年实现, 距今还有8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2049年实现, 距今 (2013年) 还有36年。8年和36年都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是否真的如此恐怕只有到了未来的这一天才知道。但是, 改革开放35年我们从落后的“小村庄”成长为现在的“大都市”, 那么8年后我们就一定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6年后我们就一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 那么我只想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篇5
有一天,我们班上考试,我聚精会神的做卷子考完之后。我心惊肉跳的回到家里,到了晚上该睡觉了,我躺在床上,很担心我的这一次考试,一直睡不着觉,怎么都睡不着,突然我看见了我旁边的音响,我的大脑想到了听音乐能让人入眠,我就悄悄摸摸的去把音乐打开,音乐打开以后我躺床上静静的欣赏着音乐,那时我的心情很愉快,很开心,很想睡觉,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今晚睡得可香了。第二天起来以后,我的心情非常愉悦,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小跑,不知不觉我就已经到了学校。
我一进教室老师就来宣布昨天考试的成绩。当听着音乐当时心里不慌,人感觉很轻松。卷子发下来我一看,我考了95分,我高兴得跨越了九霄云外似的。我突然觉得今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不知不觉中都到放学的时间了。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篇6
在世博会期间,许多记者为拍摄到理想的画面,背负沉重的摄影器材,多次蹲守在同一个场馆,寻找和捕捉富于表现力的瞬间。如徐家军多次前往英国馆采访,沉思冥想,用心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与生命最本质内容的接触,领悟到英国馆传递理念的精髓,凝练出“‘种子’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再如记者程敏,一头扎在浦西园区,拍摄了《可移动的“蜗居”很诱人》,把葡萄牙里斯本的展示案例“可运输旅游塔”——一座占地仅九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来,紧扣住房、“蜗居”等社会热点问题。
佳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影像行业,积极参与了世博会“上海友好城市之旅——心系未来,影像联结上海和日本”的活动,通过影像的方式介绍与上海相交甚笃的日本各地风光,尤其是商业之城大阪,以及海港城市横滨,营造在日旅游的气氛。同时,佳能展示了其未来的万能相机。这款相机在拍摄视频时能够识别笑脸,具有将笑脸自动摘拍为静止画面的功能。而展出的高6米、宽27米的巨大山村照片,构成了会场内的一面墙壁。它是使用佳能EOS-1Ds Mark Ⅲ进行分割拍摄的390张山村照片,经图像处理,再用大幅面喷墨打印机imagePROGRAF印制而成。这幅照片通过佳能独特的技术,将每个部分的远景和近景都精确聚焦,在不使用3D技术的情况下,再现了富有立体感的空间。
此外,佳能(中国)为上海世博会会场内的“Abilia”(中文名:育乐湾)项目提供赞助。“育乐湾”是上海世博会内唯一的儿童职业体验馆,是本届世博会主题类活动“年轻的世博”中重要的项目之一。该馆以7岁到15岁的儿童为对象,设置了儿童希望了解的25种职业的体验馆,让儿童体验包括银行职员、警察、消防队员等职业。孩子们身着制服,佩带各种职业所需道具,体验真正的工作。在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赞助的摄影师职业体验馆,孩子们可使用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学习摄影的基本技巧,并可当场将在馆内亲手拍摄的照片用佳能打印机打印出来。通过这些体验活动,他们对佳能影像的优质表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佳能(中国)还在上海世博会的主新闻中心设置了佳能专业服务(CPS)中心,向持有上海世博会采访证的记者和摄影师等提供数码相机、镜头及附件的清洁和保养服务。
世博会作为最大的造梦工厂,充分展现了科技魅力、呈现了科技文明。上海世博会上所展示的那些最尖端的科技发明、最先进的城市生活理念,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对未来的城市生活有着更美好的憧憬。
欢聚是短暂的,但镜头所记录的影像是持久永恒的。在沉浸于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欢庆中,在分享新华社摄影记者成功报道世博会的喜悦中,受到世博精神感染的《摄影世界》杂志携手新华社摄影部多年的合作伙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展示图文并茂专题“年轻的眼睛看世博”,不仅使人们开阔了的眼界,作为世博遗产的一部分,也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视觉记忆。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篇7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 一个是母亲的面孔, 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 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只有城市良好发展, 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交通拥堵
城市以交通效率为其优势。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在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基础设施欠账太多, 发展不足, 改革开放之后基础设施总体有了很大改善, 形成了以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等多种形式的系统, 人们出行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但是, 这种改善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近30年, 城市化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 200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6.6%, 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达到58座。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部分的城市交通形势依然严峻, 不少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堵城”。中国人心仪的“北广上”最为典型。北京市民下班路上可能被堵四五个小时, 有人干脆在车里“移动办公”;广州学北京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上海则直接限牌, 本地的车牌限住了, 但外地的车牌进来了, 交通因此也并没有好转。“堵城”不仅是超大城市的特征, 在中国其他城市,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都有如此景观 (从深圳、杭州、郑州到成都、兰州、武汉都有共同的交通拥挤特征) 。因为, 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有共性的交通行为。长期以来, 城市中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以“最具幸福感城市”宁波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交通得到大幅提升。“十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是“九五”期间的3倍。“十一五”期间, 沟通环线、打通轴线, 形成级配合理、分工明确的城市骨架路网, 实现绕城高速与城市外环交通的快速衔接。同时, 启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 建成中兴路、通途路等公交专用道, 为“公交优先”提供硬件支撑。政府长期致力于解决出行难问题, 新增环保舒适型公交车, 新增公交枢纽站, 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市区新增道路停车泊位, 但实际上, 时至今日“出行难”的问题依然严峻, 市中心交通拥堵严重。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宁波外来流动人口总规模10年来增长4倍多, 5年增长了2.67倍, 到2020年外来流动人口将有可能超过600万。另据统计, 宁波市汽车保有量呈高速增长势头, 2010年上半年达到78.35万辆, 日均新增汽车511辆, 同比增长50%, 平均每天有500人领出驾驶证。研究指出每当小汽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 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由于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加之立体交通体系不完善, 公交优先力度不够 (公交线路在布局、密度等方面还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 , 城市道路增长跟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 总体交通结构改善效果不明显, 局部还在恶化之中。
一些研究习惯于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市交通量等指标对比, 得出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结论。但实际上, 我国城市扩建和道路扩容的力度和速度不能说不大, 还远远不能满足人口和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我国大中型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区超过1万人, 是全球密度最大的类型。深圳从一个传统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如此多人口。中国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已经有20多年了, 在有限的土地上一味“大手笔”修更宽阔的路, 建更多的桥, 扩更大的规模, 根本无济于事。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 城市化在高速推进, 城市常住人口将持续增长, 人们消费能力在持续提高, 对私家车的需求也更为旺盛。中国的城市化之路不能跟着美国走。目前大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 出行总量快速增长与城市建成区交通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 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 使用率很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告, 200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7619万辆 (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31万辆) , 比上年末增长17.8%,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218万辆, 增长25.0%。民用轿车保有量3136万辆, 增长28.6%, 其中私人轿车2605万辆, 增长33.8%。这种势头继续下去, 将使大城市的城市道路都成为“停车场”。
生态城市理论认为, 城市发展存在极限, 应通过有效生态规划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当前中国, 人口压力、土地资源和空气污染问题特别突出, 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提倡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入手, 合理配置资源。提倡节约城市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消费方式, 从管理模式、出行方式、环境治理等方面着手改进, 倡导公共交通为主, 尽量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
在1978年以前, 中国城市实行的是国有化的住房制度, 政府采取“低租金、高补贴、福利性、配给式”给城市居民提供住房, 人均住宅面积不足5平方米, 生活条件十分艰苦。1978年住房改革启动, 住房资源的行政配置逐渐被市场配置取代。到1998年, 新的住房政策形成, “住房商品化”成为住房改革的目标。2009年中国城市的住房私有化率达到86.7%, 成为世界之最。住房商品化的改革, 终于从国有住房制度的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即住房商品化。而城市商品房的高价将大量农民排斥于外。进入新世纪, 全国城市房价持续攀升。2009年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增长75.5%, 相当于2008GDP的1/7, 新建商品房成交价格为4695元/平方米, 比2008年上涨近24%, 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这两个涨幅, 创了近15年来的新高。这一年,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超过100%, 带动二三线城市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显示, 2010年3月, 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 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2%,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5.9%, 创造了该统计数据建立以来的最高历史纪录。对高房价, 政府一直政策调控。2005年有“国八条”、2006年有“国
六条”、2009年有“国四条”, 但是, 都没有真正起作用。大城市房价还是“一路涨来”。2010年1月出台“国11条”, 似乎更为严厉, 政策效果却有待观察。由于政府一直认为房地产市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使政策力度和执行力度大打折扣。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 还有他们上头的中央政府, 都靠着房地产获得财政收入。如今, 市场已不相信政府会切断它们的财源。”但是更严峻的问题不在于市场不相信政府会舍弃“盈利”, 而是广大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甚至怨声载道。
高房价可能造成经济泡沫风险, 十多年来一直有经济学家警告。林毅夫、吴敬琏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地产行将崩盘。目前,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经远远超过了10%的国际警戒线, 有些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当投资商与地方政府在各自利益驱动下, 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默契, 城市化进程高速度推进, 城市住房需求旺盛, 市场的和非市场的行为联合发力, 高房价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实。大多数城市奉行GDP至上, 城市已被房地产绑架了, 高房价成为“经营城市”的直接后果。如果说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房价在“合理范围”之内的话, 那么中国更多的大中城市房价疯涨的局面绝对不是自然的行为。退一步说, 如果高房价是市场经济行为的话, 那么需追问的是政府的责任在哪里?政府对扶摇直上的高房价视而不见, 也就是漠视大众利益存在。即使在最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 也对市场行为进行调控, 这种所谓的市场行为多是一种投机和热钱炒作。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有责任对扭曲的损害大众利益的市场投机及时调节。
高房价对经济安全的危害、对社会稳定的危害乃至对政治稳定的危害基本成为国人共识。“在住房价格远远高于其投资价值的前提下, 依然推行高房价支撑政策, 是政策主导者们追求不当谋利的结果。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拯救房市, 还将进一步加剧房市的危机, 甚至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最终对政策主导者自身也会造成更加严重甚至灾难性的损害。”另一意义上, 高房价也阻滞了城市化进程, 住房问题背后是贫富分化严重, 调节机制缺失, 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社会满意度和安定程度低。高房价背后是财富的再分配, 它消耗了国民财富, 让老百姓辛辛苦苦的积累和借债付于无形, 无疑是一种盘剥, 某种意义上是有产者与政府的一种合谋, 此背景下的政府应当承担不作为责任。
政府应当把住房问题作为民生问题, 而不是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工具来看待。很多城市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应和政策支持缺乏。政府对高房价的态度是暧昧的, 至少在行动上不是非常坚决。这一点可以从多次的调控未果得出结论。波兰尼在《大转型》一书中写道:“若要使工业主义不致毁灭人类种族的话, 就必须让它臣服于人类本性。”如果放任高房价继续祸国殃民, 城市社会乃至中国发展何以持续?笔者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中国的住房市场, 只有住房产业政策及住房政策, 而没有住房公共政策。这是当前中国住房市场问题丛生的根源。对此,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农民工”之痛
农民工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领域。“农民工”之所以为学界所青睐, 是因为它所牵涉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及复杂性。十多年来农民工的境遇虽有所提高, 但还远远没有根本得以解决, 至今仍是“国人之痛”。
迄今为止, 没有一个城市对农民工开放所有的城市公共领域。各大城市并没有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公正待遇。中国的农民工长期以单一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奔走在大江南北, 因为他们并不具有携带家眷的能力和条件。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但却不能享受城市提供的基本服务, 作为“二等公民”长期寄居, 精神和物质承受着双重压迫。2006年据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估算, 农民工每年给城市经济创造1万——2万亿元人民币的GDP增量, 并为农村增加5000亿——60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北京市统计局测算, 北京市农民工的劳动力贡献, 在建筑业占83%, 在批发零售业占49%, 在制造业占29%。
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但却不是正规的产业工人, 他们的地位与身份在城市中没有确定, 现有的制度与政策排斥了他们的社会权利。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亿人, 农民工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 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有所提高。农民工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在家乡附近乡镇企业工作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另一部分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打工的农民工, 也称“流动民工”, 后者高于前者。农民工扮演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角色, 他们对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做出的贡献与他们获得的回报不成比例, 令人感到意味的是, “蜗居”在城市中的这一群体, 却并没有因其经济和社会的地位而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反而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
当然也要看到制度层面上的努力。1991年, 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 第一次明确了“农民工与其他职工享受同等权利”。可惜的是, 这个“良法”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工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权利, 然而现实中用人单位和监管单位罔顾法律规定, 农民工的权益一直被有意无意忽视, 致使各种侵权行为频发。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规定农民工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 对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做了进一步规定。2006年1月18日, 国务院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第一次把“农民工”概念写入中央政府具有行政法规作用的文件。这份文件将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国家战略, 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从法学角度看, 农民工问题是权利保障问题, 既有立法问题, 更有执法原因。中国农民工的权益普遍得不到保障, 表现为农民工劳动强度高, 劳动时间长, 工作环境恶劣, 缺乏最起码的劳动保护条件;农民工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等参保率平均不到15%, 给当前和未来的生活和生存都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农民工后代的处境更令人担忧, 他们的子女入学难, 可能导致其后代普遍缺乏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不力, 不仅体现在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的缺失和不公平, 社会组织和意见表达权利的缺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 农民工并没有自己的组织主张自己的利益, 维护受损的权利, 更不要说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法律议案的提出中来。
城市本来有开放的意义, 但在我们的制度中, 却人为制造了诸多障碍, 歧视性地将工作生活于其中的一部分居民不列为城市居民, 让他们无所归依, 两头不靠, 出现了“一个城市, 两个社会”的奇怪景象。农民工是城市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的残缺, 对城市的和谐发展将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第二代农民工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 他们进入城市, 期望、权利意识、文化、技能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父辈, 相对剥夺感让他们对社会失望, 同时也激发了自发维权的意识。李强教授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 他在2004年的一份研究中通过剥夺理论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认为迄今绝对剥夺还是主要问题, 但随着绝对剥夺程度的逐步降低, 相对剥夺问题地位会上升。绝对剥夺程度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稳定。不稳定常常发生于经济发展、民权意识提高和社会地位上升时期。
“农民工之痛”源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障碍, 集中地反映在户籍制度与社保政策两个方面的问题。农民工现象是中国转型期间一种过渡现象, 这一过渡持续了20年之久, 但这一现象是一个不公正的现象, 无论从国家意志还是社会愿望, 都期待终结这一现象。
生态恶化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 城市的迅速发展, 导致了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其中, 生态恶化、污染严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早在1998年,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10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7个, 依次是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虽然大多数城市不断加大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但城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还在加剧。城市的四大主要污染, 重工业城市比轻工业城市严重, 人口集中、商业发达的城区比人口密度较小、工商业不发达的城区严重。
中国城市尚未走出“污染时代”。污染减排措施已经启动, 但整体上城市污染防治任务还非常艰巨, 突发环境事件开始增多。“三河” (淮河、辽河、海河) 、“三湖” (太湖、滇池、巢湖) 、国家重点工程 (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两控区” (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 、“一市” (北京市) 、“一海” (渤海) 作为全国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 压力还很大。大多数城市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原因在于大多数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工业城市延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这种情况在资源型城市尤其突出。我国能源消费中, 煤炭消费接近70%, 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 中国是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到2020年, 中国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将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因汽车污染造成的问题将更为严重。
一些生态与环境保护基础好的城市也出现了新问题。宁波市是获得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 (2001年) 。据《2009年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称, 2009年宁波市平原河网水体功能达标率较低,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部分饮用水源地存在水华风险, 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大气复合污染和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 由细颗粒污染引起的灰霾天气日趋增多, 环境保护任务仍十分繁重。实际上, 交通噪声扰民趋于严重, 高速公路临近住宅小区, 内河污染比较普遍, 大气质量也在下降, 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逐年增高, 对城市居民身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引发很多疾病的产生。
小城镇与大城市
小城镇优先, 中等城市优先, 还是大城市优先?规划和现实是两回事。我国政策一直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鼓励小城镇发展”, 但90年代中期到现在, 小城镇相形见绌, 逡巡不前了。大中城市突飞猛进, 主要表现在产业聚集上, 人口聚集上也如此。目前,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进入现代化中期阶段, 大城市处于现代化初期阶段, 大量中小城市处于现代化的前期阶段, 建制镇中相当一部分还没进入现代化阶段。小城镇模式的城市化道路终结了, 国家在战略实施上悄然做了调整。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社会收益、居民生活舒适度等因素, 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经济学家认为投资收益和城市规模之间呈倒U形关系, 当城市规模很小时不会产生规模经济, 随着城市的扩大规模经济就会增强, 当城市扩大到一定规模时, 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 如前述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污染等, 外部成本就会上升, 导致规模不经济。这个界限在哪里?经济研究认为, 政府政策应当有意识地推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加速发展成100万—200万人的规模优化城市。人口在100万—400万人之间的城市净规模收益最大, 这一区间的城市为最佳规模的城市;超过1000万人, 规模收益被外部成本抵消, 再继续扩大规模就形成负效益。这一研究结论已得到经验证实。
尽管说中国幅员辽阔, 情况复杂, 各级城市和城镇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但由于城市设置标准高, 小城市数量太少, 出现大中小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人口10万人的巨型镇的出现, 说明了需要调整城市设置标准。这些年一些经济活跃的镇实际已经成为小城市或中等城市, 但硬生生地将其定位为镇, 减弱了其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 从而也降低了其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就业的能力。我们主张常住人口在3万人的人口集聚地就应该设置市的建制。
曾经, 我们对城市化丧失了明确的目标, 却被既有的惯性力牵着奔跑。中国加速城市化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三十年, 但这三十年有如翻天覆地, 中国被一个“快”字所包裹, 国家机器上了快车道, 城市生活进入快节奏高速度, 但快节奏和高速度破坏了人们的健康, 急功近利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城市生活中当权力与资本横行之时, 城市就不再是普罗大众人民的家园。中国城市遭遇了西方经历的差不多所有的问题, 同时还面对的是西方所不曾有过的巨大挑战, 一个有待城市化的庞大的人口以及快速发展积累重叠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可以这样说, 城市病, 我们比西方要严重的多。对此我们缺少足够清醒的认识。反思城市蔓延的危机, 需要积极应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生态危机。
我国“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 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上海世博会提出, 要从三个方面创造条件, 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理想变为现实, 即“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 三者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仅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还有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而且首先是同代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公平的制度和可持续的战略, 是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必要前提。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意味着城市制度的公平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重要的是确立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当局 (政府) 有义务和责任为聚集在城市里的居民提供公平普遍而优质的公共服务,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 促进所有的城市居民提高生活品质, 优化工作环境, 增进城市居民之间的游憩与交流机会, 让中国人在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地受益。城市建设的目标已要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 城市的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应持续增长, “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和谐”应为城市的一般建设标准, 促进城市中的人民生理和心理都保持健康状态, 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发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应包括所有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特别是那些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工和其他弱势劳动力, 让他们享受到城市各项公共服务, 让居者有其屋, 这是一个公平人道的城市首先应具足的。取消农民工成为市民的体制性障碍, 让各项农民工应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权益名至实归, 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 不单纯是制度层面的许诺, 还要工作机制上的落实。
与此同时, 城市发展规模应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小城市数量应该大幅度提高。特大城市应紧缩城市, 不仅是紧缩其内部空间, 也要控制外部边界, 大城市不应发展为“巨无霸”, 侵吞周边地界, 在一定规模之后应进行分立。正如上海世博会所展现的, 城市应该是一个生命活体, 其生命健康需要人类共同善待和呵护。2015年前后, 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 初步进入城市化社会, 在203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达到65%。但前提是破除城市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更多关注居民生活舒适度, 勇于制度创新, 而不是到了问题成堆难以为继才被迫解决。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说, “城市最早是作为一个神祗的家园:一个代表永恒的价值和显示神力的地方。至今, 那些象征它的东西虽然变了, 但它的实际内容没有变。”“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如果我们从人文的角度而不是从单纯技术角度或者经济角度对待城市发展, 城市就可能会让生活更美好。政府应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从人本主义出发, 从建设宜居城市入手, 进行制度创新, 出台更温情更人性化的制度, 特别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让和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
58座
近30年, 城市化增加了近3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 2009年城市化水平达到了46.6%, 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达到58座。
50%
目前,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已经远远超过了10%的国际警戒线, 有些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
65%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篇8
中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而且每年城市化的水平还在持续提高。即便对于不是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 也一定要经常去当地的集镇、市府、省会。城市是各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集中的场所, 是信息流通的节点, 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都在城市寻觅机会。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 激发我们更长远也更持久、更激情也更冷静地思考我们的城市。《经营城市》这本书启迪人们思考:我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经营投入了那么多, 但是, 为什么有时并没有让生活更美好?
把脉城市病
作者陈放先生有诸多城市策划的经历;武力先生是北京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作为资深的城市观察者, 他们的新作条分缕析, 把各类城市病一一展示出来, 读来既有趣, 又发人深省。比如城市妄想症, 就是大家都声称自己要建国际大都市;城市虚荣症, 就是一系列贪大求洋的形象工程。主诉病症之下, 各类专科症或者并发症更是不胜枚举。横看成岭侧成峰, 他们对城市的观察长期而深入, 对城市病的概括全面而准确, 对城市病由表及里的分析生动而尖锐。
迷失了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
城市为什么有这些病?
探究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城市化发展的跨度和速度带来的客观问题。解放之初, 把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城市, 改造为为人民服务的城市, 跨度之大, 令人民振奋。改革之初, 把停滞落后的城市, 发展为现代化的城市, 速度之高, 令世界叹服。一个人口大国, 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城市经济蓬勃兴起,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出现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主观上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发展观偏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航道, 迷失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根本的目的。这一主观问题, 是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回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根本的目的, 再来看现有的各种城市病, 我们就能够在城市发展观里找到最本质的病根。
让无形资产为城市增值
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通过经营城市, 使得生活更美好?在我看来, 在经营城市这个主题之下, 作者最为擅长和最有心得的领域, 是对城市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分析。比如关于城市品牌、城市定位、城市策划、城市活动、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等等的论述, 都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智能识别新体验让生活更美好 篇9
RFID:从激动到行动
RFID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技术, 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人们对其未来浮想联翩。可以想象, 如果每件产品都贴上独一无二标签编号, 记载详细的个体信息包括大小、颜色、生产日期、真伪以及其他需要的内容, 很多情况下都可让消费者、供应商和供货商从中受益。整个系统固然复杂但并不是制约RFID推广的核心问题, 标签的价格才是根本, 亚微米CMOS的最新发展, 可望进一步扩展RFID技术的应用。高精度供应链管理、无接触POS交易、防伪和资产追踪/监测技术所带来的各项优势, 正推动着RFID技术的迅速普及。
恩智浦智能识别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与销售总监吕宁认为, 除了在传统的物流领域继续保持增长之外, RFID还有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被广泛看好的应用平台, 区别于传统的纸质标签, 在图书馆每本书上贴上RFID标签就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自动借/还书业务;通过一个简单的RFID探测器, 就可以方便地清点库存图书的种类和图书摆放是否合理等问题。目前国内百万以上藏书的图书馆有4家采用了NXP RFID组建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另一方面, RFID在北京奥运门票中的成功应用为RFID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可以凭借其优点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简单监控, 比如面对流感, RFID可以发挥在疾病防控中的监督和辅助作用。
NFC开启移动时代
公交卡、门禁卡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这是NFC (近场通信) 逐步走向人们生活的重要标志。目前, 小额支付和移动支付需求越来越明显, 无货币交易的便利也在逐渐体现。比如在此次博览会上NXP展示的集成在手机中的NFC模块可以和具有蓝牙功能的打印机和功放进行短距离通信, 从而将手机的音乐和图片快速在这些固定设备中展现, 手机还可以直接利用NFC技术与自动咖啡贩售机进行便捷的电子支付操作。
吕宁介绍, 洛杉矶交通局原先即采用基于NXP MIFARE Classic技术的系统, 目前正在对交通出入通行卡 (简称TAP卡) 进行升级, 升级后的TAP卡将包含全新微控制器智能卡IC。乘客不仅能享受“一触即通”的便捷交通体验, 还可享受由更强大CPU技术提供的具有高级芯片安全性能的非接触式票务系统。
科技的魅力在于让生活更美好 篇10
日本企业一向走在电子科技的前沿, 他们的电子技术研发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 此外, 节能也一直是日本企业非常看重的技术研发方向, 特别是经历过大地震之后, 日本企业在节能方面更是精益求精, 这次高交会电子展带来的技术中充分体现了这两大主题。
TDK
作为以“铁氧体”材料起家的企业, TDK在电子原材料及元器件上占有领导地位, 他们的展台以“技术让地球、社会、未来丰富多彩”为主题, 携旗下东电化兰达和爱普科斯两个子公司一起展示了在智能交通、移动通信、环境能源三大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TDK纳米级的薄膜加工技术是这次展出的一大亮点, 该技术使贴片电容器、贴片电感器进一步实现小型化、薄型化。采用TDK独有的超细涂层技术的ITO透明导电薄膜, 可以实现高透明率、低电阻特性。
为了帮助中小客户快速实现模块化产品设计, TDK展出了内置芯片的SESUB嵌入式半导体基板模块技术, 在定制化基板内根据客户需要可以集成多款芯片, 实现模块化功能。此技术可广泛用于小型电源转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无线LAN模块等产品。无线充电技术是TDK在此次展示活动中的另一重要内容, 采用磁场传输对智能手机等便携产品充电, 已经成为未来几年备受瞩目的新技术。
爱普科斯4030是全球最小的、集成了数字界面的麦克风, 有助于便携音频电子产品实现更加紧凑的设计。T4030的灵敏度为-26 dB FS (满刻度) , 信噪比为60 dBA。即便在100 dB的声平下, 它的失真度仍然低于1%。频率响应特点为高带宽和低振幅波动。由于采用了数字式PDM (脉冲密度调制) 输出, T4030具有极高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电源噪声抑制能力为-82 dB FS。
罗姆
罗姆这次携手旗下多家企业的先进技术参展, 重点推广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备受关注的新一代功率器件SiC产品为首, 罗姆重点展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在中国市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LED、智能手机、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先进产品。
“新一代SiC功率器件”、“全球最小尺寸03015的贴片电阻器”是罗姆展台的明星, 也占据了显要的位置。具有能量损耗少、耐高温、耐高压和可靠性高等特点的碳化硅 (SiC) 半导体设备使得设计高效、紧凑的设备成为了可能, 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需进行功率转换的逆变器、转换器、PFC电路等领域, 传统工业 (尤其是军工) 中的功率转换领域, 以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中的整流、逆变等领域。全球最小尺寸的贴片电阻器, 将电阻的体积约削减了60%。如沙粒般细致的电阻, 满足了便携产品对电阻产品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双重需求。
此外, 罗姆的LED照明既节能又优质, 其采用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技术只有像ROHM这样的综合性半导体制造商才能提供;从芯片LED到电源模块和驱动器集成电路, 该技术的范围十分广泛。罗姆还展示了如“单芯片光学式接近/照度感应器IC”、“适用ZigBee RF4CE的RF遥控用IC”、“对应可控硅调光LED照明用驱动IC”等产品。
松下电工
松下电工的展台上, 继电器 (机械继电器/高频设备) 、光电耦合器、车载用继电器、开关系列 (绿松石开关/绿松石行程开关) 、连接器、机器用传感器等产品覆盖广泛的电子技术应用。其中, 连接器产品是这次松下电工推介的重点产品。
连接器产品隶属于松下电工控制机器事业部, 窄间距连接器是其重点产品, 在目前主要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产品中大量采用了松下电工的窄间距连接器, 市场份额一直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其中一款窄间距连接器“A35S”, 可以将同系列端子间距缩短到0.35mm。因为在嵌合部采用独创的“TOUCH CONTACT”的构造, 获得了市场上的高度评价。目前, 松下电工备齐了嵌合高度为0.8mm、1.0mm、1.5mm的产品线, 以应对市场上对小型化和高功能化等的要求。
除了连接器产品, 松下电工还展示了MIPTEC微细复合加工技术技术。这是一项在MID (三维注射成形电路部件, 用于在注射成形品表面形成三维电路) 技术的基础上, 运用独创的成形表面活性化处理技术和光刻布线图等工艺实现升级, 使微细布线图刻制的和双芯片贴装成为可能的技术。可按客户要求的形状和布线图, 提供定制服务。
村田
作为村田公司技术形象大使, “村田顽童”和“村田婉童”的表演一向是电子展览中最吸引观众的环节, 集村田陀螺仪、无线模块等各种先进工艺于一身的村田机器人用直观的表现为村田技术做了最形象的宣传展示。
村田还展出了一款智能手机专用无线充电设备, 这款设备里安装了电场耦合式无线供电模块, 在手机内置入接收器便可轻松实现无线充电。据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技术, 在发射器将电流转化为电磁, 手机通过内置芯片接受器将电磁转化为电流为手机充电。村田制作所还研制了可供I P A D、M P 3等便携式电子产品无线充电的设备。此次高交会村田另一个重点展示的产品是高速电源线通信 (PLC) 模块。在电池排线中加入电源线, 仅此一步即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相通信 (无需信号线) 。最大数据流量可达90Mbps。
在“物联网”展区中, 村田展示了PIR、超音波、冲击、AMR等适合于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节点、将检测到的信息进行无线传输的ZigBee、WiFi等模块、运用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的HD-PLC模块、以及利用智能家居专用网关及配套软件, 现场展示了智能家居情景。
园艺,让生活更美好 篇11
英国埃克赛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在园艺活动中,老年性痴呆患者不仅可以得到放松,同时还能获得适当锻炼。这有助于他们不借助药物即可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减轻痴呆症状。该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上,主要作者丽贝卡·惠尔指出,园艺活动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有益,可以提供感官刺激,给予他们放松和平静的机会。与此同时唤起老人们回忆的环境,能够让他们回想起过去的灵巧与技能带给自己的乐趣。
事实上,园艺疗法并非新生事物。在古埃及,医生建议患者多到庭院散步。在18世纪的西欧,种植花草和接触家畜被当作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园艺疗法帮助伤残军人康复。英国慈善机构“繁荣”首席执行官卡拉瑟斯说,大量证据表明,从事园艺活动有益身心健康。首先,从事者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维生素D,参加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其次是心理益处,在大自然中从事一项带有目标的活动令人心生平静。有研究显示,仅仅观赏自然风光就会使血压在5分钟内有所下降,还能够降低压力激素。园艺活动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让人产生欢快感的物质。
英国一家慈善机构专门提供园艺疗法,使一些老年性痴呆、抑郁症和中风病人在养花种草的过程中逐步康复。简·罗伯逊原来是一名IT专家,丰厚的收入令人羨慕。她退休后因无法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而精神崩溃,变成了老年性痴呆患者。后来,罗伯逊报名参加切尔西药材园一周一次的园艺活动。英国《泰晤士报》援引她的话报道说:“我曾想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常轨迹,但感到难以办到。后来在园林里,我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园艺活动是我唯一能够下床参加的活动,所带来的平静感是自己以前从未感受到的。我想,这是因为我身处户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缘故。”她3年后还通过了园艺考试,成为一名职业树木栽培师。
澳大利亚科学家对3000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他们获取的大量数据表明,在花园里从事园艺活动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理想的运动效果能使罹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降低36%。参与这项研究的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研究员约翰译麦卡勒姆教授解释道:“每天园艺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变量,良好的呼吸享受,享受新鲜天然的食物,拥有劳动的满足感愉悦感,的确能卓有成效地延缓或阻止负面心理在生活中的影响。”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老人院里,一位名叫特鲁迪·普赖斯的老太太不久前健康地活到了100岁。她不无感慨地说,在生日的这一天,最想做的事就是整理花园,闻闻割下的青草发出的清新气味。在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地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终于如愿以偿,推着学校的一台割草机打理草坪,然后在学生活动中心附近种了一些花,还坐上了工作人员开着的乘骑式草坪割草机兜了兜风。在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时,普赖斯认为坚持运动十分重要,喜欢散步和从事园艺活动,这是预防或延缓老年性痴呆最好的处方。
办公室绿意盎然 工作效率提高15%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9月1日和9月5日报道,在办公室中摆放绿色植物,能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15%。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英国和荷兰几处大型商务办公室进行了移走和增加植物的测试和研究,发现植物有助于提高工作场所的满意度、自我感觉的精力集中度和人们感知到的空气质量。
“该项研究首次在真实的办公室环境里进行,仅仅将十分简朴的空间用植物加以充实,就能使生产率提升15%。这充分表明用植物美化办公室的投资物有所值,得到的丰厚回报是办公室职员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率的提高。”英国加的夫大学心理学院首席研究员马龙·尼乌文赫伊斯指出,“人们普遍认为桌面整洁的精益办公室能带来更高的生产率,而我们的发现却对这种广泛接受的商业哲学提出了直接的挑战。”
植物之所以能带来如此的好处,在于植物吸收了空气中的污染物、灰尘和小虫子,改善了空气质量。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在医院病房摆放盆栽植物可以对病人的病情产生积极的作用,能减少痛苦、焦虑和疲倦。另外,有植物的房间里细菌比没植物的房间少50%~60%。
而绿意盎然的办公室创造了一个更加满意的工作环境,能使员工在生理、认知和情感上对工作更专注更投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连请病假的日数也会减少。昆士兰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亚历克斯·哈斯拉姆是这项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他表示:“在众多的组织和部门里,精益哲学一直颇具影响,认为少即是多。我们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事实上有时候少就是少,而斥资绿化办公室可以获取更长远回报。”
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办公室摆放绿色植物不但能够使员工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提高,最终帮助他们升职,而且可以降低生理压力,延长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增加幸福感。在切尔西花展上,埃克塞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对350名参观花卉园艺展的游客分别做了90个测试,比较和研究了他们身处4种不同办公场所的有效产出。评估结果显示,在用绿色植物布置的办公环境里,员工的创造力可提升45%~47%。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篇12
关键词:英语语音,音乐能力,英文歌曲,英语学习
一、英语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语音基础和人的听说能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最基本的语音学习就是英语音标的学习,但从更深层次的内容讲,语音学习还包括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弱读,连读等多方面的学习。英语语音是英语口语交际的基础,正确的英语语音有助于与别人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只有发音正确,别人才能听得懂你的话,同时也便于自己用“听”来学习新的知识。所以,语音语调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能力影响语音学习
据研究表明,音乐音调和节奏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英语重音,节奏和语调的接受能力一般也强。音乐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音乐听觉敏锐,这种能力迁移到语音学习上会帮助其捕捉超音段特征的细微差别。Peynircioglu等(2002)认为有音乐耳朵的人擅长分析复杂的听觉模式,对任何声音都有较强的处理能力。Patel(2008)也提出了谚语和音乐的声音类型学习共享机制,即学习者在一个范畴内形成声音类型的能力能预测其在另一个范畴内声音类型的形成能力。
接受性音乐能力对产出性音乐能力的影响得到Amir等(2003)实证研究的支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乐器演奏组不但有精细的听辨能力,而且有超常的歌唱能力。Amir等认为长期的音乐感知与听辨使器乐演奏者的耳朵习惯了音乐模式中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音色等特征,在大脑中建立了相应的音乐图式,使音乐产出变得相对容易和准确。
产出性音乐能力直接影响产出性英语音段能力和产出性英语超音段能力,表明歌唱得好的学生英语发音普遍较好。根据裴正薇,丁言仁(2013)的研究表明,英语发音和歌唱都要用到动作技能。发音要通过神经,唇舌,软硬腭,喉等的协同作用,在声道里调节声腔,激发空气产生振动。发音动作精细复杂,控制难度大,获得发音的动作技能需要大量与发声器官“磨合”的形式操练。善于歌唱的学生对发生器官的定位和操控能力强,从而有助于英语发音。蒋以亮(1999)利用五线谱对32名留学生开展了汉语声调的教学试验,证明歌唱训练比单纯朗读的训练效果好,因为咽腔肌肉在唱歌中得到了锻炼。咽腔是声腔的组成部分,和口腔一样是可变的共鸣器。咽腔的宽窄与声音的响度及音色的改变关系密切。与说话语言不通,歌唱语言形成位置不在口腔而在咽腔,因此唱歌极大地锻炼了咽腔肌肉,能有效改善外语发音。
三、在教学中如何通过音乐能力的训练提高英语语音学习的效果
1. 选择适合的歌曲材料,变歌曲为听力素材。
歌曲材料的选择要恰当,难度适中,曲调优美、易学,符合语言训练的目的要求。数量上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教师可尝试每两周教一首歌,或每一个单元后教一首歌,因人而异,力求量化英文歌曲以其语言的简练,词汇的实用性和语法的精确表达为特点,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和词汇的重要学习材料。教师在选择歌曲时,要遵循内容健康,曲调优美和够催人奋进等基本原则,而且在歌曲的选择上还应注意兼顾趣味性和教学的目的性,所选歌曲的单词量不要大大超出学生现有的水平。
2. 利用英语歌曲改编成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以英文歌曲为学习材料的做题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语法能力。比如通过填空、问答、正误判断、排序、听写、续写、找出同义词或反义词、讨论教学形式,充分利用歌曲材料达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而提高英语水平。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比如在确定语法点、英文歌曲和教学方法后,教师应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料。如果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按照歌曲的不同风格和分类,将英文歌曲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甚至是创意编排。比如:当需要记忆单词或短语列表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编记成“Jazz Chant”中去。想象出一种简单而有规律的节奏。拍拍手或跺跺脚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有规律节奏,然后开始大声念出新的单词或短语,加重单词的音调或重要的短语。不要害怕唱出声音,大声将新单词和短语用唱或打节奏的方式念出来。这样将会更快地记住事物,并且还能获得很多乐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去学习。其次学生获得知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英文歌曲引入教学正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它把语言知识融合于有趣的歌词中,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再次,英文歌曲的学习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知: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本身,致使学生难以透彻地理解语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英语歌曲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还能提高英语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能陶冶情操,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音乐修养是发挥其主导地位,充分利用英文歌曲资源辅助教学的前提和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音乐让生活更美好】推荐阅读:
礼仪让生活更美好12-13
理财让生活更美好10-24
作文让生活更美好07-07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03
改变自己让生活更美好09-07
公益让汽车生活更美好10-07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2-07
终身学习让生活更美好06-11
放弃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25
合作让生活更美好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