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精选12篇)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 篇1
“满堂灌”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病。于是, 很多教师以其他方式避开“满堂灌”, 其中, 以“满堂问”为主。“问”确实能活跃课堂氛围, 也能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问得巧, 问得妙”, 才能凸显“问”的价值。从目前来看, 数学课堂教学以“问”为引线, 构建实效课堂。本文以“问”为探究重点, 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例, 分析数学课堂中如何巧问, 如何“问”出精彩。
1. 创设情境, 运用巧问, 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可以以情境为载体, 再运用巧问, 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以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需要一个适应期, 只是“粗暴”地呈现问题, 让学生转动脑袋瓜, 快点思考, 给出答案。这样提问显然不能一下子将学生的兴趣点燃。为此, 利用情境作为铺垫, 再巧问, 便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日快乐”这一课时, 教师以情境引入, 再巧问学生,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位小朋友过生日的快乐场景, 生日快乐歌洋溢着整个课堂。学生在环境的感染下, 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此时, 教师随即提出问题, 将学生的学习激情彻底点燃。师:到底是哪位小寿星过生日呢?你能猜猜他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 (多媒体提示:冬至的前一天) 学生根据生活常识, 说出冬至是具体的哪个月哪一天, 然后很快得出答案。师继续:你能运用刚刚那种方式, 让其他人竞猜你的生日吗? (从教师“问”转到学生“问”, 学生主体得到突出) 学生学习劲更足了, 开始思考如何“问”才能难住他人。等到进入“生日竞猜”活动, 数学课堂彻底火爆。由此可见, 巧问要切合学生兴趣, 也要运用一定的情境感染学生,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结合生活, 运用巧问, 开启学生思维
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教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提问时,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设计“接地气”的问题, 开启学生的数学生活思维。生活气息味浓的问题, 能调动学生解决的欲望, 也能让学生更加看清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 运用巧问, 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首先,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圆柱体, 如圆柱体的水杯、圆柱体的油桶、圆柱体的烟囱等。等学生欣赏完生活中的圆柱体后, 教师巧问学生: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 你知道为什么要做成圆柱体吗?然后, 教师以同样的方法呈现生活中的圆锥, 如沙堆、煤堆、漏斗等。接下来, 教师再提问学生, 把这些东西做成圆锥体是为了什么?为了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还可以引入“将铅笔削成圆锥体是为了什么”“圣诞帽为什么也设计成圆锥体的”……对于生活中的现象, 只要我们以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 就能将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
3. 开放思维, 运用巧问, 促进个性思考
如果问题总是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 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固化。为此, 教师必须巧用开放式问题, 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思考。在提问时, 教师要多利用转问, 将全班学生调动起来, 让数学课堂因开放的提问而异常精彩。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一个情境式的开放题目, 促进学生个性思考。题目如下:游泳池旁有一块醒目的提示公告牌, 上面写着“游泳池平均水深1.6米”。假设, 有一位不懂游泳的人不慎掉进游泳池, 他的身高是1.78米。根据这个信息, 你认为这名不慎落水者会不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综合开放题, 是教师在上完某节课所学的内容后进行设计的, 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思考, 让数学课堂因开放式的提问而更加精彩, 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极致发挥。
4. 巧用评价, 运用巧问, 激励学生思考
问得巧, 还需要评价得巧。只有即时地评价, 恰当地评价, 才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 以此激发出更多创新内容, 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例如, 在针对开放式提问这节课中的内容进行评价时, 教师巧用即时评价, 激发学生个性思考。比如, 有学生回答“这位落水者会有生命危险”,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个答案很独特, 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位落水者有生命危险吗?老师相信你能提出个性观点。即时的评价再次促进学生转动思维, 思考问题, 以提出个性观点。又如, 有学生提出“这位落水者不会有生命危险, 因为他旁边有救生设备”,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哇, 能假设旁边有救生设备, 非常棒。这样的即时评价激励了学生, 学生在受到表扬后会更为主动地投入课堂。再如, 有学生提出“游泳池有浅水区和深水区, 如果落水者掉在浅水区, 水深处小于1.6米, 那么他不会有生命危险;而如果在深水处, 并且水深超过1.78米, 那么他就有生命危险”, 教师评价:能全面分析问题, 面面俱到, 有理有据。即时评价给予了学生更强的动力, 激发学生去思考。
总之, 随着问题贯穿教学的普及, 教师要着眼于如何“巧问”, 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让“问”引领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 篇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三合镇中税小学 张红旭
在我的教学中曾有这样一幕: 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出35,大部分学生拿出3捆小棒和5根小棒。
师:请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摆的对不对。生:代俊阳摆的不正确,他摆了8根小棒。
教师没有立即批评,而是说:代俊阳,能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讲一讲吗? 代俊阳:(有些难为情)我的小棒带少了,我把3根小棒横着放当成3个十,右边在竖着放5根小棒就是5个一。
我立即表扬:你真爱动脑筋,遇到了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同学们,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怎样呢?
接下来,小朋友提出了更多的摆法。有的说,我用3支铅笔当3个十,5根小棒当5个一;有的说:我用两种颜色的小棒摆,白的当作十,红的当作一;还有的说:我用长短来表示:长的表示十,短的表示一„„
只要你给学生一点空间、一点时间,学生的想法真是丰富多彩、新意叠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稚嫩的创新幼芽,善于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并精心呵护、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放飞思维,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这样的镜头也很多:例如,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课前预设的方案,就把学生的自主活动压缩在规定的时间内,就会减少坡度、增加铺垫,使学生较快地顺利“探”出结果。再例如,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时,教师就开始倒计时,到点及时向学生活动亮起“红灯”,未成之事就由教师代劳;„„
这种做法带来结果的就是:课堂中,学生缺少充分探索的时间、缺少自由表达的时间、缺少多向交流的时间、缺少深刻思考的时间„„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学会平心静气、耐心等待;要学会循循诱导、激励鼓舞!
当学生有独特的想法时,等一等
案例:教学《7的认识》我让孩子们把7个苹果分成两份,用准备好的圆片当作苹果进行操作。孩子们在很认真地分着:一份1个,另一份6个;一份2个,另一份5个;一份3个,另一份4个。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拿着剪刀在剪圆片。
同桌学生立即报告老师,我没有立即批评,而是说:李平,想干什么呢? 李平:我想把苹果分得两边一样多,一边3个,一边4个时,多1个怎么办呢?我就想把一个圆片剪成一半,每边就是3个半了。
多好的想法!多么有趣的思维!我们停留片刻,问一问孩子的想法呢?孩子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这时鼓励孩子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大胆创新和求异,极力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也许他就是明天的“爱迪生”。
当孩子迫切表现时,等一等
案例:在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小红今年9岁,过了9个生日,可是小红的爸爸也才过了9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候立即陈建文举手:“老师,我知道了,小红的爸爸是2月29日过生日,逢4年才过一个生日呢。”
我意识到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时机,立即推翻了原有的准备好的教案,决定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大胆地说下去。我问:你怎么知道的呢?他很调皮地说:“我知道今天要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就查了很多资料,还记录下来了呢!”陈建文搜集的资料真多,有关于时间的历史传说,有记忆大月、小月的口诀,还有平年、闰年的来历等等。展示了他的部分资料,说:陈建文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强,他学会了搜集资料,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去主动学习呢?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天地是无比宽广的,不仅仅在课堂上,还可以从从网上、从课外书中、从报刊杂志中、与同学的交谈中、与父母长辈的交往中获取知识。
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案,不能用成人的视角去衡量孩子,而是要蹲下身子,走近孩子,走进儿童的世界,抓住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目光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意识的产生,这样的课堂才精彩!
当学生出现异议时,等一等
案例:人教课标版教材第6册第一单元有一道看示意图说方向和位置的练习题,大家在讨论超市在中山路的哪一面的时候,出现了争议:
生1:超市在中山路的东面(大家都同意)生2:超市在中山路的东南面。(学生中有意见)师:他和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听听他的想法吧。
生2走上讲台,指着图到中山路的最北端说:如果我站在这里,超市不就在中山路的东南面吗?
师:我明白他的想法了,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3说:我知道了,不过人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我如果站在中山路的中间,超市就在中山路的东面了。
生4:如果我站在中山路的最南面,超市就应该在中山路的东北面了。生5:我知道了,这道题是说超市在整条中山路的哪一面,而不是在某一点的哪一面,所以应该是超市在中山路的东面。
师:你们的讨论真精彩,自己把问题搞明白了!生2给我们提供了话题,他的想法里面也有合理的部分,我们应该谢谢他。
生一齐说:谢谢你。
生2腼腆地笑了:我也应该谢谢大家,帮我弄懂了这道题目。
学生出现争论后,我没有简单地否定答案,而是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同时指导了学生怎样相互理解与欣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人的尊重,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地以学生为本。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等一等
教学中,不论学生是哪类题目做错了,我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分析。这时我总会说:“赶快找一找自己错在哪里”;如果学生自己找不出错的原因,我会让他们自己读出错误的解答步骤,请其他同学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全体学生在分析错因中发展。
案例:在一节《统计》课上,我用电脑出示某地4月份每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分别统计出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一位学生展示的统计结果是:晴天13天,阴天11天,雨天5天,和老师的结果不一样。我立即提问:他数的对吗?还有不同的答案吗?立即有学生说:不对,晴天应该是14天。我笑着让这位学生坐下去了,再看原来说错的那位学生呢,让他说说自己错在哪里。
生:我把14日至17日数成了三天。说着并把晴天13天改成14天。当学生出现统计的错误时,教师干什么?仅仅就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吗?学生统计错误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数据比较大,可能是数的时候比较粗心。当那位学生把14天改成15天后,他得到了什么呢?我们都知道,统计需要数据的真实性,学习数学需要认真细心的态度,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不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机会吗?教师应该停一停,组织学生讨论:统计后我们还需要干什么?怎样检查你的数据是否正确?什么原因造成了统计的错误?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然后再让学生对数据检查一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形成 篇3
一、注重课堂的意外发现
在每一堂数学课前我们的教师在对教材研究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艰辛。也许我们曾为了一个环节是否通顺而冥思苦想多日;为了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能否顺利回答而绞尽脑汁多时。但就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就无法放开自己,常常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牵制,始终挣脱不了它的束缚。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比如我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这一课时,原本想遵循备课设计,创设演讲比赛情境来比较(9.0)与(8.9)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再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我会比较了。”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举起例来。这可怎么办?怎么办?我一下愣住了,但还是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重整教学流程。于是,我说:“你们真厉害,连小数的大小比较都会了,不错,不错。那有谁不会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教师抓住挈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能够很好的比较呢?”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数教着;有的用学具盒里的计数器教着……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单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 “学数学”成为 “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极点。试想,假如教师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他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二、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的时髦做法在课堂上屡见不鲜。似乎哪个堂课不这么做就意味着没有体现某些理念,新课改就没有落实到位似的。其实这往往只是教师的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是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
师:求这片不规则叶子如何求呢?能用直尺的方法吗?为什么?
生齐:不能,因为它不是直直的。
师:那怎么办呢?
生1:我知道,可以用圆圆的尺子来量。
生2:不是,是卷尺。
师(暗庆幸):老师这里带了把卷尺,等会你去试试,好吗?
生3:用量角器。
师(扫视了一圈,发现的确有好几把量角器)带量角器的同学,你们也试看看好吗?
生4:用线沿着叶子的一周围一围,然后用尺量得出线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了。
师:大家运用自己所带的工具动手求这叶子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生5:我们发现量角器不能量周长。
师:对,量角器是用来量角的大小,不能用来量线段的长度。
生6:我们发现用卷尺也很难量出这样(不规则)叶子的周长,因为太硬了。
师:生活中还有哪一种尺比较软,也许可以用来量出它的周长呢?
生7:做衣服用的尺子
我的预设是大多数学生只会想到用线去量,却不料到会涌现出那么多奇思妙想。这样的学生突破了设计,也许是好事,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急中生智地去合理引导,使教学更加流畅。
三、注重实时变更教学环节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形成一种“线性序列”,学到哪里就应该出示何种练习;如何过渡、怎样总结,教师都精心设计在先,殊不知你已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呢?如一次在课上探究有关“图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的知识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12根小棒围出了很多的图形,通过计算出这些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发现了“图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正在我板书学生的发现时,有一个学生忽然冒出一句“如果图形的面积相等,周长怎样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一时半会儿用语言是难以说明白的。我灵机一动,干脆将问题“抛”给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的良好态度,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享受知识的甜蜜,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诱发个性张扬欲望,优化教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只要教师拥有“教育的智慧”,那我们的课堂就会不断出现“闪光点”,我们的课堂也会因生成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海英.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0(10).
以“问”导出小学数学课堂的精彩 篇4
一、在引入处“激问”———诱发兴趣
数学知识有其逻辑性、严谨性和递进性, 知识点环环相扣, 每个新知识点教学前通常会有旧知识作为铺垫, 这时教师可以使用激励性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促使学生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 让学生调整学习的兴奋状态。例如, 教学“梯形的面积”时, 因为学生学过的“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所以引入新课后, 教师提问:“你能仿照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办法, 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积极投入到操作和思考当中。
二、在关键处“引问”———突破难点
三、在亮点处“追问”———激活思维
追问, 是在学生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后, 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的“二度提问”。追问有利于再次激活学生思维, 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本质, 自然发现规律, 造就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如教学这样的应用题:有一批大米, 每次运走40袋, 需要30次才能运完, 现在准备25次运完, 现在每次要比原来多运多少袋?
学生经过思考后, 大部分学生列出:40×30÷25-40进行解答。在分析完这种算法后, 教师可以提问: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解法吗?
学生:可以用40× (30-25) ÷25。
教师: (微笑着追问) 能否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原来要运30次, 现在准备运25次, 原来多出了5次, 每次为40袋, 也就是说多出了40×5袋, 把这些多出来的袋数再除以25次, 算出的结果就是现在比以前多运的袋数。
这名学生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老师也随即表扬了他富有创意的想法。
上述案例中, 教师面对学生的意外回答, 没有置之不理, 而是给予积极的回应, 进行睿智的追问, 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四、在疑难处“探问”———凸显本质
探问, 就是对疑难内容的连续提问, 教师在学生回答前一个问题后, 进行设问, 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 或在扩展的问题情境中探寻新的方法, 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思考,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知识, 得到新规律。
五、在错误处“反问”———强化理解
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模糊认识或错误之处进行反问, 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课堂上, 学生出现一些认知偏差或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要直面错误, 解剖错误, 耐心地对待, 顺着学生的思路用反问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从而纠正或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 巩固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要做一个玻璃鱼缸, 长0.8米, 宽0.5米, 高0.4米, 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玻璃?很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式 (0.8×0.5+0.8×0.4+0.5×0.4) ×2。面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没有去直接指出, 而是反问“做一个玻璃鱼缸, 要准备6个面吗?”学生联系生活常识, 马上恍然大悟, 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进而调整思路, 对列式进行了修改。这样的反问引领, 学生容易找到解题方向, 也可及时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 让他们少走弯路的同时, 又能够主动思考。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 篇5
南昌市东湖区教研中心章明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我区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为抓手,在实验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形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方式和策略。把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数学教学中,促进数学课堂更精彩,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近年来,我区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为抓手,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把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数学教学中,促进数学课堂更精彩,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最优化。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方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实验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探求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环境的一种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充分发展、形成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如下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图)
该模式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分层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和信息技术支持。本模式图只是一个总体的操作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作弹性的、灵活的改变。
对应“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复习准备,引入新课――新课讲授,问题解决――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拓展运用,问题探究――归纳小结,反馈评价5流程,信息技术分别起着问题情境创设,媒体直观演示,分层练习操练,网络协作探究以及建立电子学档进行过程性评价等支持作用。在问题解决流程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具体的整合应用可归结如下表:
问题解决流程 信息技术(IT) 具体活动策略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 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
决
问
题
收集新的信息 各种信息搜寻工具、在线资源、电子书籍、数据库 教师指导学生信息查找方法,学生收集信息.
资源整理、分析信息 E-mail、BBS、聊天室、
视频点播、留言板等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信息、BBS、聊天室等进行信息交流。
信息整合
解决问题 文字处理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把经过整理的信息整合起来,得出解决结果。分层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展示作品(陈述结果) 文字处理工具、电子幻灯片等 集体交流
评价、总结 自我测试工具、专家系统 自评、互评、师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最优化,我们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探索整合的切入点,形成了一些教学策略。
1. 教育情境化策略
基于信息技术的情境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学习绝大多数不可能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与环境的交互,积极地建立新的认识和理解。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是能否创设有趣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二是情境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与思考;三是情境能否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独立的或者是合作的学习与探索。
(1)问题情境的创设
所谓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课题而精心设置的悬念、冲突、矛盾等心理刺激。“基于信息技术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的实施,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问题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问题情境或角色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思考。创设的情境除了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究其原因,发现它与其它事物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怎样做?”。
在传统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导者,虽然也有师生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但合作与交流受时空限制,实效不大。在“分层指导,问题解决”实验中,教师利用校园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调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
(2)愉悦情境的创设
愉悦情境教育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境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在审美愉悦中,能培育创新的土壤,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如:数学网络课《轴对称图形》,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介绍,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飞机、服装、北京天坛建筑……,有与美术和劳动整合的民间剪纸图案……,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进行自主学习,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在画图软件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用剪刀剪出轴对称图形,用纸折出轴对称图形,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同伴协作的快乐,感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体会到了“数学美”。
(3)模拟情境的创设
模拟情境教育指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教学中,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积极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然后,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情感渗透到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
如在《最佳旅游方案》一课中,通过模拟组建旅行社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水平分别扮演经理、导游、线路策划员等角色。学生在这虚拟的角色情境中,各尽其能、各展所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角色情境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学习个性化策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了学习个性化策略。在实验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个别化学习环境,以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个别化和交互性功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规定范围内),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个性化。如:通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学习方案A的小步子、直观性呈现方式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摆脱困境,再通过A级分层练习,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成为合格学生;学习方案B “扶中带放”,中等层次学生通过电脑引导学会尝试、讨论、发现、总结,达到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学习方案C,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线,让学优生通过人机交流或同质学生间交流,主动探索,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反思能力,总结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计算机可自由选择学习方案,分层练习,避免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相互干扰。个别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在《约数和倍数》、《圆的周长》等实验课中充分反映了这一特色。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如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采取专门讲解,对自制能力差的学生采取必要的约束,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采取扩充学习内容等办法,这样有利于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网络协作化策略
信息时代,社会上人的交往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网络还使信息资源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集约化共享,使人们便捷获取。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将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本地资源(教师在上课之前把学生需要的部分资料收集整理好,集中在本校网上,供学生参考使用);远程资源(教师课前运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链接到Internet,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找到需要的资料);广泛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由猎取知识,体现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导者,虽然也有师生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但合作与交流受时空限制,实效不大。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老师的调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通过局域网或英特网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查询、分析和利用,通过E-mail、BBS、聊天室等,实现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协作和创造能力,改善课堂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4、多向互动式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的图文交互操作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人机交互的功能可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调动起来,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使学习内容变得易于掌握、理解和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了知识视野,升华了学习目标;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按学生为中心、学生需求、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多向交流;从无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多向互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目标、过程、结论的递进。(1)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化;(2)参与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突破,通过人机交互,人与人的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从“我会学习”向“我要学会”转化;(3)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掌握知识的全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实现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4)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评价,评价方式适时,评价内容典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效果快捷,学生达成共识,共享成果。
如《最佳旅游方案》、《轴对称图形》等实验课,老师利用互联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全体学生共同观察、分析问题情境,在老师的调控与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局域网或英特网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查询、分析和利用,通过E-mail、BBS、聊天室等,实现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好地体现了多向互动的效果。
多向互动的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方法、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和提高能力;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过程的组织者、辅导者和服务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利用网络互动,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考试等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需要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让我们最大程度地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顺利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只能发展》主编:祝智庭、钟志贤
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一、创设情境,让教学更立足于学科本质
情境创设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会令学生倍感兴趣。教师要非常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新课程内容的引导,还是新授内容的阐述讲解,都要做足功夫。
如教《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课。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都爱看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的金箍棒变化的特点,用flash课件演示让金箍棒变短,从而引出本节内容,真可谓用心良苦;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大转盘,做游戏的方式分别引导出各习题,并且结合时事引导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姚明的身高为2.26米,林浩的身高为1.36米,让学生算出两人身高相差多少,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引发深思。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感。一个智慧型的老师,会抓住时机,进行渲染,鼓励,挖掘,使这“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又一个平台。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立足数学学科本质,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
二、情感交流,让教师语言评价更暖人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说,这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幸福的成功者”,在课堂上,它们不再是仅仅停留于书面上的语言雕饰,而是鲜活的呈现在每一位学生的面前,温暖的流淌进每个孩子的稚嫩心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课堂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值得我们去细细揣摩,认真学习,让课堂更加精彩。
一位老师上《众数》一课,在课堂上有这样一幕场景:孩子对众数和平均数的意义不够理解,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观点,在看到孩子面露尴尬时,老师热情地把他们请到台前,抚摸着孩子的脑袋说道:“讨论问题吗,出点儿问题很正常啊!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好吗?” 通过台下几位同伴讲解,三人终于把问题弄明白了。这时老师引导说:“老师非常佩服一次就讲得那么准确的同学,他们思考问题有根有据,理应受到大家的表扬。但是老师更佩服的是这三位同学,尽管他们第一次没有说到点子上,但是他们学会了遇到问题时和同学们讨论、交流,而且他们三人特别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还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像他们三位同学这样学习,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进步得更快!”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成功的喜悦。教学语言精练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有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三、课堂互动,让教学效果更好
一提到“课堂互动”,我们往往会把它与“气氛活跃”联系在一起,这种偏颇认识常常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温度”,没“深度”。那么如何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呢?教师要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确定位置》这一课时,为了提高课堂互动的时效性,我引导学生时而独立思考,时而分组交流,时而操作演示,时而分庭辩论,一切都是那样和谐自然却又激情四溢。在孩子们你来我往的思维碰撞中,在教师恰到好处的穿针引线中,新知识就这样悄无声息的从书本上跃入孩子的脑海,教师是轻松的,孩子是快乐的,课堂是高效的,怎能不精彩!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该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交流、思考、相互交融的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注重细节,让课堂形式更精彩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 篇7
事实上, 学生的“错答”往往是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对问题掌握不透所导致的, 此时, 如果教师不加思考地否定学生的“错答”, 或将其轻易搁置, 往往便会失去借助反馈获取学生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如果此时,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 巧妙加以引导, 即可变学生的“错答”为教学资源, 并借助这一“跳板”, 培养学生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利用“错答”现象, 优化课堂教学效益,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针对错答, 组织辨析, 提高分析能力
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曾经说过:“夫辩者, 将以明是非之分, 审治乱之纪, 明同异之处, 察名实之理, 处利害, 决嫌疑焉.”在数学课堂中, 当学生回答错了有关知识点后, 教师如能针对错误回答, 及时、恰当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进行辨析, 既可使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明晰道理, 又能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推理能力, 而所有这一切, 都是其他手段所无法达到的.例如, 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 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分数的运用.一名学生说:“今天中午, 妈妈拿来1个苹果, 分给我和弟弟, 我得到了3个苹果.”对学生举例中出现的这一“错答”, 我并没有直接给予否定, 更没有针对他回答中的“1个苹果”和“3个苹果”去挖苦他, 而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围绕他的说法在教室里让其他同学展开辨析, 相互“交锋”, 直到所有同学都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观点.在此过程中, 教师只作适当地点评, 或适时暴露矛盾.从而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 使学生的这一“错答”成为学生掌握分数这一难点的资源, 不仅激活了课堂, 而且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而持久.
二、针对错答, 组织操作, 渗透实践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相对于原有的数学大纲, 其最大的区别是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思想, 用“动态”的教育观来替代原有的对数学知识的“静态”的掌握, 即将数学教学的着力点由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延伸到“数学活动”中.而在这一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作为爱玩好动、尚未形成思维健全系统的初中学生, 其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 在他们发生“错答”时, 让他们借助实践来对自己的“错答”进行验证,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使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同时, 自小就受到“实践出真知”的思想的熏陶.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对于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部分学生由于对知识理解不透, 断章取义, 经常出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表述.针对这样的“错答”, 我在课堂上, 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教具 (底面积和高都不等的圆锥和圆柱形容器) 进行灌水试验, 让他们在具体直观的实验中发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 必须限定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 这一说法才是严谨正确的.经过这样的实践操作, 学生不仅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认识, 使自己获取的知识记忆深刻, 而且感受了探究数学知识的快乐, 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可谓教师教得有趣, 学生学得愉快, 课堂也充满了轻松快乐的气氛.
三、针对错答, 适时鼓励, 拉近师生情感
教学新理念将教学过程的情感目标定位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课堂上倡导以情感作为载体, 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情感氛围中, 开展自主的学习方式, 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因此, 当学生答错时, 教师切忌不顾学生感受, 讽刺挖苦学生, 一味地批评学生, 而应以维护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为出发点, 帮助学生分析思维障碍, 查找问题的症结, 给学生以鼓励, 这样学生才会在愉悦的心境中, 既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又拉近与数学学科的心理距离.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 有的学生进行思路总结时, 总结出“公式推导是利用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实际上, 学生已经具有了朦胧的拼接思想, 仅仅是语言组织缺乏严谨, 如果此时教师给以全然否定, 则不仅打压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更使师生情感受到了影响.而假如教师首先对学生积极思考给予表扬和肯定, 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让学生得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实效, 更契合学生的心理感受, 拉近师生的情感.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 篇8
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事而打乱教师预设的教学计划。处理课堂出现的意外, 需要教师的素养与机智。当这些“意外”得到妥善处理后, 可以减少时间消耗, 增加课堂的有效生成, 成就课堂的高效率。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秒的认识”一课时, 正当教师准备开讲时, 下面就有同学在嚷:“老师, ××肚子痛, 还在上厕所呢, 他让我请一会儿假!”其他学生听了, 一下子都笑了。这时教师随机应变反问道:“一会是多久呢?”那位叫嚷的同学顿时哑口无言。随后教师又不慌不忙地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 就让我们等这位同学一会儿时间吧!如果要计算这一会儿你们说应该使用什么时间单位最恰当呢?”同学们一听, 议论纷纷, 有的说用分钟, 有的说用秒。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电子钟, 说:“现在就让我们用电子钟给这位同学计时吧!”于是, “1秒、2秒、3秒……”当同学们数到第46秒时, 这位同学才匆匆走进教室。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 了解了“秒”的概念, 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可见, 意外虽然不可预料, 但可以有巧妙的应对策略。
二、源自童真视觉, 不妨欲擒故纵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统计》一课, 教师让学生在一幅高12格的统计图上表示“喜欢小猴的有8人”, 学生顺利完成后, 教师再让学生表示出“喜欢小狗的有19人”。多数学生采用了“先涂满12格, 再往旁边涂7格”的方法, 交流时不管教师如何暗示, 引导, 学生始终认为这种方法“整齐”“美观”“漂亮”。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预设 (也是教材编排的) “以1当2”的方法便遭遇“难产”尴尬。其实, 教师事先料到会有学生采用“12+7”, 但没想到多数学生用此法, 并“立场坚定”。细加分析, “12+7”涂法广受认同, 完全合乎情理。在二年级学生看来, 既然19格不能在一列中涂完, 那肯定是先涂满一列在补足7格。由于缺乏认知冲突, 学生大多没有探究欲望。
课堂意外的产生, 很多时候来自师生双方思维方式的客观差异。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原始体验, 并及时创造机会, 让学生延续自己的个性思路, 经历“此路不通”的认知冲突, 萌生“另寻他路”的想法。
回到案例, 在交流“12+7”涂法后, 教师可这样启发:“把19格分成12格和7格来涂, 的确能顺利解决问题。不过, 如果喜欢小狗的人数是26, 那该怎么涂呢?按照原来的方法, 学生会把26分解成12+12+2来涂。这样一来限于统计图布局, 最后2格必定涂到“小乌龟”的“地盘”上, 这显然不合适。于是, “12+”涂法的局限性便浮出水面。随后, 教师可继续引导:“看来为了保证统计图信息清楚, 我们应该尽量在一列中涂完某个数量。如果一列的格子很多, 不止12格, 那就好办了。谁能想办法, 让统计图一列有更多格子?”有学生想到, 把原有的方格再次细分, 1格表示2人, 甚至3人……这样, 本课“以1当2”的思路原型便凸显出来, 这样的教学引导, 既尊重“意外”, 又欲擒故纵, 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有效深入。
三、巧妙化解尴尬, 呈现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 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 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 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 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 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 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 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 艺术地处理, 就会化尴尬为精彩,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时, 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 当一学生说出“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的尴尬信息时, 机智教师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同学们, 你们怎么想的?”生1:“老师, 知识是直线, 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 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生2:“不, 知识是射线, 因为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 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生3:“知识是线段, 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的, 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说:“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 或许, 对于某一个人而言, 知识是有限的, 像线段, 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知识是无止境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 多学一些知识。”面对教学中出现这一突如其来的尴尬问题, 教师没有逃避, 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 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 同时及时地点拔化解, 这样既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 又适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 课堂教学也因此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9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就会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
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故事促兴趣;研究教学方法,一题多变激兴趣;进行动手实践,直观演示引兴趣;开展学习竞赛,游戏活动增兴趣。
另外,资源上还要注重预设与生成相结合,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预设总归是个人设想,与实际的教学活动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课堂内容就会显得单薄,不能让学生真正活跃起来,也就无所谓课堂实效。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进而全身心地参与探索、研究等学习活动的全进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数学教学设计依托活动,富有趣味性,数学课自然精彩
要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形象化,就得改变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学会学习,一切才会变得主动、自觉。无论是教改还是课改,都是为了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强调过程目标,要求让学生“经历”特定的数学活动,“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初步的经验;“探索”知识形成的规律,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动眼观察,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动口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让数学课堂积极化,数学课自然精彩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尝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的诱发。“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是学生情感的感染者、引领者。在转变旧观念的同时,更应树立良好的情感,从心理上做好适应新课程、新理念的准备。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平等人格的生命个体”,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孩子是“平等生命个体”的观念,学会“蹲下来看孩子”,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还必须对每一个孩子都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发现、赏识他们的优点与进步。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中,如果老师能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心理过程出发,致力“数学式的精神关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愉悦身心,那么,学生就一定会感到学习数学是快乐、幸福的。因此,我们对学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是思维敏捷的还是反应迟钝的,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奉上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心,做到不偏爱、不袒护、不冷漠、不鄙视。
四、创建幽默数学课堂,“乐”“趣”相得益彰,数学课自然精彩
教师机智诙谐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思维上的启迪,甚至对学习难点产生顿悟,也可以让课堂更具活力,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调查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幽默是教师不可缺少或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学幽默也是教师的教学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如饮一杯甘泉,让人浅斟细酌,回味无穷;一个富有哲理的警句,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
教师应以幽默导入新知,抓住“兴趣点”,激发求知欲;以幽默调节课堂,营造活跃的气氛;以幽默引趣课堂,活跃课堂气氛;以幽默缓解师生矛盾,和谐师生关系;以幽默突破重难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积累、理解能力的欠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难点是常见的,教学时以“幽默”的方法带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去解析、去领悟,从而发现知识规律,激活创新的欲望,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确,我们无法形成教学活动的固定模式,但我们可以在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实现“理念的更新,方法的渗透,手段的互补”,真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不同侧面发现更多的惊喜,真正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精彩语言,成就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篇10
一、精准无误,体现科学严谨
所谓精,也就是简练。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抓注重点、简洁概括、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要避免语言的冗长和不必要的重复,以致浪费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如有些教师在引入部分兜太大的圈子,甚至把话题延伸到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话题,结果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也失去了教学的最佳契机。
所谓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符合语言规范,防止发音错误和语法错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是上课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个别发音不准,就有可能造成整班的学生都有相同的发音错误。这无疑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二是要传达科学无误的数学知识。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准确、严谨与规范,使学生得到科学、准确的信息,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数学当中的“除”与“除以”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如果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注意把这两种说法分清,而是混为一谈,那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清数学知识与概念原理。
二、刚柔并济,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和点拨,可以将抽象化为具体,可以将深奥化为浅显,可以将枯燥变成风趣,让学生如临其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思维积极。在语调上,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柔中带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调还应该慷慨激昂、顿挫有力,从而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随着教师语调的变化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除了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语音语调的变化,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读题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通过语调的变化强调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我认为……”、“我要特别强调的是……”等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更好地引发同学之间的交流及思维的碰撞,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学生在理解某些数学概念或者读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关键性的字、词、句,朗读的时候适当加重语气,从而达到引起重视、加强理解的效果。
三、幽默风趣,激活课堂气氛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艺术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幽默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处于兴奋之中,营造有利于师生情感融洽的课堂氛围,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时,学生刚开始很容易把这三种长度单位混淆起来。特别是在“给相应的物体选合适的长度单位”这样的练习中,学生往往会选错。如选成“铅笔长20(米)”、“楼房高10(厘米)”等,让人看了哭笑不得。于是,在讲解时我问“1米是多长?”学生都知道,1米是“一把米尺的长”。于是,我拿出米尺问:“你们用过20把米尺那么长的铅笔吗?”学生此时都笑得前仰后合。但是笑过后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错误。以后凡是碰到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我都以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结果表明,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在笑声中牢固掌握了三个长度单位,同时建立了很强的空间观念。
曾经听过一位严老师执教的“神奇的黄金比”一课,至今印象深刻。开始上课老师便直奔主题,“那老师就开始给你们出难题喽!”随之,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问题“你知道吗?”这个问题极富喜剧效果,让学生欲笑又止。“这个问题难吧?那老师问的具体一点!”随之,屏幕上的问题变长了一点“你知道你知道吗?”这下学生更摸不着头脑了,笑声终于爆发。笑声中,严老师把问题又稍加改变———“你知道‘你知道吗?’”(问题中的“你知道吗?”改成了数学书上的课后小知识“你知道吗?”的图标)学生终于明白过来了,这个图标的确在数学书上见过,是专用来介绍一些拓展性知识的。老师终于讲到正题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数学书上“你知道吗?”里面的知识,内容就是3句话,再加两张图。”如此轻松幽默的引入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得淋漓尽致。
四、绘声绘色,拉近师生距离
首先是表情语言。微笑就是教师最好的语言,真诚的微笑能拉近老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为了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我总是以一副严肃的表情面对学生,以为这样就能把他们“吓倒”。一开始还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但一段时间下来,虽然上课纪律不错,可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和我之间有一段无法跨越的距离。直到有一天,有位调皮的学生无意间问我:“李老师,为什么您从来不笑呢?”我才开始反思我一直以来的做法。从那天起,我慢慢尝试微笑着上课,没想到非但没有失去我做教师的威信,反而更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
其次是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我上课就很喜欢配合教学内容做一些相应的手势,尽量通过手势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
让小学数学课堂“动”出精彩 篇11
一、情感互动,“动”出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面对一大串的符号和数字,小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进入新课之前,花几分钟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是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能为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做好情感铺垫,很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时,教师可以用一组数字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在黑板上写下4、8、16、32这四个数字,让学生找它们之间的关联。大多数学生都会说这四个数字都是偶数,但没有更深入的发现了。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4个男生与4个女生合起来是几个人?”学生会很快回答:“8个。”教师可以接着引导,那么8个男生和8个女生合起来是几个人呢?由此引出倍数的概念。这样的提问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这种互动能让课堂呈现出和谐的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
情感互动除了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师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学生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教师教起来也更轻松。
二、情境互动,“动”出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在发展期,刚开始他们只能用直观的感知来理解一些形象的知识,后来慢慢能够理解比较抽象的内容。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巧妙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过渡,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能够被激发。
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时,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排队游戏,让班长排在第二排第三个,让少先队中队长排在第一排第二个,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时候,学生对位置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会积极地思考自己应该排在哪里。因为每个位置只能排一个人,如果哪位同学不理解自己的位置,其他的同学能够很自然地对他进行帮助。这种互动情境能够很好调动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让他们主动思考。
在情境互动中,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约束,反而鼓励他们自由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学习和游戏的欲望都更好地“动”起来了。
三、知识互动,“动”出学习方法
由于年龄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说的学生不一定懂,教师选择的教学材料也不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教学互动,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方法,同时还应更加注重解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习“三步计算”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赵师傅每天能够加工45个零件,李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是赵师傅的2倍少3个,那么赵师傅与李师傅每天共加工零件多少个?学生往往由于不理解零件是什么而觉得问题十分复杂,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知识互动,将题目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如:我们班有男生45人,女生是男生的两倍,那么女生有多少人?然后提问,如果女生有3个调到别的班了,那么女生还有多少个?这时候全班还有多少人?通过这样的问题转换,学生自己能够找出学习方法,也能够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
此外,将一个有代表性的题目讲透,比做10道同类型的题目效果要好得多。讲完之后再让学生实际操作,这样效果无疑会好很多。
四、师生互动,“动”出学习思维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旧知基础上的。因此,加强师生互动比学生被动地听,效果要好很多。师生互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巩固以前所学的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学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用剪刀剪开,平行四边形就变成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得到的三角形面积如何去求?学生都明白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时候学生会快速回顾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并根据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很快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师生互动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益,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理解和融合。◆(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
互动, 让小学数学课堂别样精彩 篇12
一、设计导入活动, 营造良好互动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活动, 倾尽全力打造互动课堂, 但结果却是师动生不动。这样的互动教学是不成功的, 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效果的。那么,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互动的欲望呢?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才会产生互动的欲望。因此, 数学教师必须要给学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 如多利用眼神交流、语言鼓励、生动的描述、抑扬顿挫的语调等, 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在导入环节, 一定要精设活动, 利用自身的情感调动学生互动的情绪。例如, 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奇妙的剪纸》这一课时, 教师在导入环节成功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师:剪纸是我国广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大家快来瞧一瞧, 民间艺人只用一把剪刀、一张纸, 就能剪出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图案 (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数学教师以轻松的口吻调动学生的正面学习情绪, 学生各个睁大眼睛欣赏民间艺术——剪纸。师继续:同学们再仔细瞧瞧这些剪纸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学生说“这些剪纸大多都是轴对称图形”。此时也有学生发问:为什么要设计成轴对称图形呢?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吗?等等。在以上这个案例中, 数学教师以图片加语言描述的方式导入新课, 并设计相关的问题, 调动学生互动对话的欲望,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互动方式, 构建别样数学课堂
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是比较常见的互动方式。那么, 如何才能利用这两种常见的互动方式, 构建别样的数学课堂呢?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尊重小学生特点, 以互动为中心, 发散思维, 精设课堂教学。
1.设计探究问题, 促进生生互动交流
互动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 而是需要某种刺激物作为牵引。刺激物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教师一句疑问性的语言;更可以是学生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疑问点等。在小学数学互动课堂中, 运用得比较多的就是通过教师设计探究问题, 促进生生互动交流。例如,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测量物体的体积》这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一个探究问题。本节课问题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已经学习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和计算方法上, 以引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和计算为主要目的。探究问题如下:我们已经学习了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那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如果能, 你又是如何计算的? (需要提出方法、验证, 得出结论) 这个探究问题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开始主动组建小组, 进行交流互动。总之, 这种模式符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是以自主、主动学习为主, 完成知识的学习, 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设计互动主题, 实施对话实现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 主题的选择尤为关键。互动主题不宜太过简单, 以免学生没有互动的兴趣。在互动过程中, 以启发思考、拓展思维为主,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得到发展。例如, 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这一课时, 以“倍数和因数的规律”为对话主题, 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你能说出哪些数是4的倍数吗?
生:太简单了。4、8、12、16、20、24、28.……老师, 这4的倍数太多了。
师:数出4的倍数确实很简单。想一想你能把4的倍数数完吗?
生: (思考了一下) 不能, 因为太多了, 根本数不完。
师:那你能说出哪些数是4的因数吗?
生:1、2、4, 没了。
师:非常不错。从以上两个例子来看,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生1:我发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就是它本身;而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两者刚好相反。
生2:我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是数不完的, 而一个数的因数能数得完。
师:看来学生都能从我举的例子当中得到深刻的领悟…… (总结规律)
在这个案例中, 数学教师以简单问题入手, 逐层推进, 让学生思考、自主发现和总结规律, 成功让课堂因对话互动而别样精彩。
三、评价互动课堂, 提高互动教学效率
在利用互动教学时, 需要数学教师及时采取有效的评价, 才能助力于互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这一课时, 教师展开了如下评价:针对这节课的评价, 教师从多个角度进行,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此次评价不再是以结果为评价标准, 而是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例如,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从学生的倾听能力、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参与态度、思维灵活程度等方面实施评价。这样一来, 在互动课堂中表现得好的个体就会得到激励、赞扬,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总之, 互动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评价。
互动教学的核心在于以有效互动, 引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互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而数学课堂教学也会因有效互动而别样精彩。最好的教学局面是:学生“动”出精彩, “动”出特色;教师因“动”而创造更多的教学奇迹。
参考文献
[1]岳翔.走出数学课堂教学互动的误区[J].甘肃教育2011 (03)
【小学数学的精彩课堂】推荐阅读:
精彩细节造就高效小学数学课堂06-05
如何让低段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08-02
小学数学课堂的改革07-19
小学数学的课堂策略10-14
小学数学的课堂管理07-29
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08-04
灵动的小学数学课堂08-28
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美07-11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08-18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计划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