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2024-07-25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精选11篇)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1

讨论探究式学习作为数学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要把重要学习方式转化为每节课适合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理解新课程理念下讨论探究式学习的本质,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能去思考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运用讨论探究式教学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深挖掘, 开发教材资源助高效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 教材中处处含有探究的内容, 它们需要我们结合实际, 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 组织学生探究, 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学习内容是探究学习设计的载体, 没有具体的探究材料来“活化”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是空洞的, 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学习。

案例一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我在一次计算研讨会上听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 授课教师出示两道混合运算:2.5÷5+98.6和3.8×4.5÷2。先让学生读题, 接着出示讨论提纲:A.这两道题包含了几级运算?B.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C.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区别?再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讨论。 (讨论气氛不活跃) 最后汇报结果。

【思考】这样的处理,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学生的讨论探究兴趣不大, 因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学生早已掌握, 这节课只是把整数改成小数, 方法一样, 所以这节课没有必要运用讨论探究的方法, 把讨论探究的时间用在让学生说方法、做练习上效率会更高。通过上面的例子, 说明了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学习,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努力开发教材资源,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讨论探究教学内容。

二、重经历, 体验知识形成显高效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从最早提出任务要求, 到最后达到目标, 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必须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 自己进行各种各样的探讨。在逐步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努力探索知识。这样的学习, 学生能体验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案例二加减法简便计算

1. 下面各题, 任意选择其中的5题算一算,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说一说, 你为什么选择这些题计算?

3. 想一想, 其它的题目能否用这样的方法计算?怎样计算? (独立试算)

4. 小组讨论:说一说以后做类似59+203、258-103等题目时,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思考】“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 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 它能唤起学生探索与创造的欢乐。因此, 我们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数学学习形式, 让学生进而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让学生体验算式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并领悟加减简便计算的方法, 这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简便方法更有效, 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使学生走近简便计算, 才能形成强烈的简便计算意识。

三、促感悟, 开拓学习空间见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知识得以掌握, 技能得以形成, 并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这种积极稳定的心理倾向必将促使学生去追求更大的成功体验。

案例三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我先让学生分组做试验:往空圆锥里装沙子, 然后倒入空圆柱中, 看看几次能正好装满。有小组发现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然后倒入空圆柱中, 三次正好装满, 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也有小组的结论是: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然后倒入空圆柱中, 四次正好装满, 所以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有的小组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倒入空圆柱中, 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答案各不相同, 学生议论起来……我说:怎么会这样呢, 你们说该怎么办?最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学生恍然大悟: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圆锥的体积才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思考】对于“等底等高”这一概念, 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的理解, 教师并没有回避或遮掩, 而是故意设下“埋伏”, 有意推迟给出正确答案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体验甚至发生争论, 进而引发探究。

总之, 讨论探究式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越来越受到教师的肯定, 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采用恰当的探究形式,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自己“发现”数学结论, 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 体验成功的乐趣, 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讨论探究式学习产生的辐射作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这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得到合理运用, 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2

有些教师只注重一些形式和表面的东西,往往不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纯粹为讨论而讨论。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讨论的时间不充裕

何时开始讨论、结束讨论,很多时候还是为“教”服务。听课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的问题设计得很好,学生谈兴也浓,思维正逐渐打开,可教师往往会为了赶时间,急急收拢,草草收场,结果学生不能尽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讨论的深度、广度不够

所谓的“小组讨论”,其实大多时候只是部分优等生的单方汇报。讨论中往往是学习好的学生抢先大声简明扼要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说完就完事,不管别人听不听。有时甚至是乱说一气。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参与、发表意见的机会。因此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讨论,实际只是表面的“繁华”。

3.对“小组讨论”的认识不全面

以为有了合作学习就无须再独立思考,没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被剥夺、取代。学生没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讨论零乱、空洞,合作学习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轿子。

4“.小组讨论”形式单一

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小组讨论无非是两种,要么是同桌讨论,要么就是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固定单一的组织形式,使小组讨论缺乏源源不断的活力。

5.教师不恰当的干预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小组讨论活动之后的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吻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将自己所希望的结论有意识地暗示给学生,甚至有的教师还趁机安排好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使原汁原味的探究活动失真,学生也失去了真正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权利。分析以上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教师没有确立起正确的“小组讨论”观,开展“小组讨论”的目的不明确,这是根源,是本质上的原因。作为教师,要把“小组讨论的开展与否”、“何时开展”及“怎样指导”等具体问题定位在学生发展的需要上,要树立小组讨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正确小组讨论观。

二、有效开展“小组讨论”的策略

1.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数学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交流涵盖两个层面:一是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二是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三是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故意不去重复学生的表达,而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他的话了吗?请你再说给大家听一遍。”或“你觉得他讲得怎样?如认为好,请说说好在哪儿,如认为不妥,说说不妥在哪里?”,还要时不时表扬那些听得认真和敢于质疑的同学。

2.抓住契机,提出适宜问题

小组讨论的成败以及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正确无误地把握住了讨论的时机,提供了适宜的问题。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一般来说可在以下几个环节处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学生在认知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以及在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主要概念时。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辩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区别内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导向性地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在1、2、3、4、5、6、7、8、9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你会选取其中的两个数组成互质数吗?能组成几组?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通过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正确理解“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与各自内涵,掌握互质数的组合规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讨论方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课堂形式的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讨论是一项重要的环节。讨论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到新的学习方法。为此,研究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展开讨论成为重点。本文主要从科学选取讨论内容、指导学生深入讨论、促进学生整体讨论、延伸拓展课堂讨论这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科学选取讨论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加入课堂讨论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感兴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发言欲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科学选择讨论内容。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加入课堂讨论;另一方面,备选用于课堂讨论的问题不宜过难,只有难度适中且对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和考验的问题才能更受学生的欢迎。此外,还要注意这些问题应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日常学习中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重合,通过开放式的课堂讨论,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的简单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以及整数的加减法后,形成了思维定势,将两者的概念混淆了,因此,在面对涉及分数计算的应用题时,往往会将A比B多1/10理解为B比A少1/10,将“多”和“少”用加减法进行了计算。因此,教师创设情境,在PPT中用分西瓜的小游戏来击破学生内心形成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加入课堂讨论,分析问题的根源,学生通过实景观看以及讨论分析,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否定了自己原本错误的思路。

事实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和独立探究来获取知识往往比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生拉硬拽让小学生记住要容易得多,而科学的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往往能够鼓励学生自发形成课堂讨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学习目标,促使教师达到教学目的。

二、指导学生深入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讨论往往会使课堂效果下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深入讨论,而不做一个讨论的看客。在教学中,对于课程内容涉及讨论的部分,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讨论的每一个环节,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自由讨论中,并通过把握学生讨论时的观点和思路,准确判断学生的思维状态以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于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相对来说比较难的问题进行引导,及时的疏导往往能够让学生的讨论更加顺利,效果也更加明显。

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时,发现小学生因为生活阅历不足,往往对于长度单位把握得不是很准确,对于差距较大的米和毫米的区分比较明确,但是对厘米和毫米的区分却出现了混淆的情况。于是,教师举出了粉笔、橡皮、小镜子、戒指、纸张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对其长度、厚度、宽度进行单位的填写,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来完成。讨论中,教师发现,一组同学用笔在纸上画出了每一个物件的大小,然后用直尺进行比量,尽管这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对于戒指的厚度这一问题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小组讨论陷入困境。此时,教师指导学生“戒指的厚度比纸张薄还是厚?”“和镜子的厚度相比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发现可以通过与之相近的物件的对比来确定该物件的厚度,保障了讨论的顺利完成,并且,让学生收获了一种新的解题方法。

三、课堂讨论覆盖全体,保障学生敢于参与课堂讨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锻炼学生敢想、敢说的重要阶段,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小学生希望自己被更多的人关注,也希望有自己的独立话语权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促使课堂讨论成为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讨论,而其他学生便没有了话语权,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匆匆讨论后,课堂讨论也随即结束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三)》这一课时,发现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判断、平移以及旋转等抽象几何问题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于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为了让全班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教师让学生自由分组,学生们都选择了与自己平时要好的同学一组,讨论起来也更加大胆、积极,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小学生自己的思维碰撞下,他们很快将蝴蝶、三叶草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举例出来,并作出阐述,从而深刻理解了本课的内容。

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羞涩或者不自信,很难全身心地参与到讨论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条件,让课堂讨论覆盖全体。只有让学生具有均衡的讨论的机会,学生才能获得最大化发展,数学教学也才会更高效。

四、延伸拓展课堂讨论,有效促进学生获得长足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拓展。关于拓展,也是教师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机会。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学习需求为目的,延伸拓展课堂讨论,有效促进学生获得长足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可以设计延伸性的数学任务,促进学生展开延伸讨论,从而在讨论中受益。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延伸拓展讨论任务,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数学,其目的就是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学生学习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教师设计开放的延伸讨论任务。师:你认为生活中哪里运用到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你能举出实例并画出图来分析计算吗?由于任务与生活相结合,并具有开放性,因而深受学生喜欢。由此,学生开始自由组合,相互讨论起来。有学生提到运用到客厅面积的计算、有学生提到运用到指示路牌面积的计算等,并动手画图操作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通过开放性的延伸拓展讨论,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在检验讨论成果时,教师要注重结合激励性评价,从而最大化促进学生发展,也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勵下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充分发挥课堂讨论的作用,认真研究讨论方式和讨论的艺术,通过对讨论内容的甄选、讨论过程中的引导以及讨论覆盖的群体、延伸拓展讨论等方面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表达和交流的频率,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瑛,王丽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

[2]王丽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3,(03).

[3]马婕.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2016,(05).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4

一、回忆性问题的提出

回忆性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点, 并顺势将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同时, 也能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这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创造有效的回忆性问题, 以促使课堂教学自然地进入相应的教学情境。

例如,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 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也为了改变“一讲到底”的模式, 更为了给学生留出课间与正式上课之间的缓冲, 在本节课授课时, 我选择了“回忆性问题”教学法, 首先, 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 (1) 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并思考其推导过程? (2) 回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并说明每个数学量的含义? (3) 思考:如果将一个图形分割成不同的图形, 问:分割成的小图形的面积之和与原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组织学生从自己的已知经验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并选择一两名学生进行回答, 接着, 顺势将学生引入本节课“梯形的面积”的教学中, 这样的回忆性问题的思考,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有着重要作用。

二、生活性问题的思考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 有效地将生活问题情境与实际课堂结合在一起, 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而且对锻炼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要通过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

例如,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在基本的知识点讲授结束之后, 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 如: (1) 小丽过生日, 好友小明送其一个小蛋糕, 小丽吃了蛋糕的, 小军吃了蛋糕的, 请问, 小丽和小明共吃了蛋糕的多少?他们两个谁吃得多?多多少?

(2) 两施工队共同修一段公路, 甲施工队2天, 修了公路的, 乙施工队2天, 修了公路的, 请问还剩下多少没有修?

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 熟悉的情境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感,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而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三、拓展性问题的讨论

拓展性问题的讨论是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 在问题探究中, 教师要相信学生, 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自主创新中找到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乐趣, 同时, 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因此,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活动, 又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开放性的结论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以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中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一辆小车最多可以装水果360kg, 现在有梨和苹果两种水果, 已知每筐梨重60kg, 苹果每筐重40kg, 请问这辆车里可以装多少筐苹果, 多少筐梨?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有多少种装车方案, 比如:方案一:可以装6 筐梨;方案二:可以装8 筐苹果;方案三:可以装2 筐梨, 可以装6 筐苹果;方案四:可以装4 筐梨, 3 筐苹果……组织学生自主发散思维, 自主解答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提高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同时, 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习题解答能力。

总之, 教师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讨论 篇5

选准讨论内容

选在“认知的生长点” 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伸、发展和综合,又是后继学习的生长点。因而,新知识生长点往往成为首选的讨论题。教师若能抓住“生长点”开展讨论交流,使学生“学而问,疑而思”,从而积极探索,那将会事半功倍。比如,梯形面积的推导,是在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把新图形转化为旧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因此,教师抓住“这两个平面图形的推导有什么相同之处”组织讨论,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认知,促进知识方法的迁移,从而学会“驾轻舟就熟路”。

选在知识的“重难点” 一节课的重难点好比靶子上的红心,只有射中了,这节课才会成功。“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重难点”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比教师反复地强调“这是重点、难点,大家一定要好好学”的效果要好得多。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对于“长方体的特征”从模糊到清晰,并逐步完善。同时,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了“共同体”的作用,从别人那里获取了自己没有想到的方法。通过交流、碰撞,激活思维,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

选在思维的“发散点”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对于数学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开放题,抓住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开展课堂讨论。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置身于自由开放的讨论交流中,他们的思维会不断地被激发被碰撞,从而产生不同的解题策略。这样,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迪,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控制讨论节奏

课堂讨论应有张有弛 一般来说,热烈活泼的讨论,是课堂讨论成功的重要标志,但也不是绝对的。讨论前的思考和讨论后的总结就需要沉稳与冷静。因此,我们要想讨论有实效,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闹,还要控制讨论的节奏,收放自如。

论前要“缓冲”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应该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学生能讨论什么呢?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而不应该是草率“出兵”,让学生“无话可说”,或者“天南地北”的乱谈。学生一旦经过了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保证人人发言,发言有价值,才能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否则容易出现组内优生一言堂的情况或是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课堂讨论预期的效果。

论时要“共享” 讨论中,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应提倡把优先发言的机会让给成绩稍差的学生,成绩一般的学生作补充,成绩优秀的学生总结发言,以保证全班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讨论的关键是“人人参与”,这一点不单指学生。在讨论中,教师应深入学生中间,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说出来,互帮互学,对学生讨论中产生的问题和阻碍,教师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做“平等中的首席”,达到师生思维资源“共享”的目的。

论后要“总结” 在组织讨论中,教师要在宏观上驾御课堂。在“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而讨论后要及时地“收”。加强对知识的总结,有利于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加强对方法策略的总结,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可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的“点睛之笔”让课堂讨论能够落到实处,并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或表扬先进,或指出不足。学生在点评中学会反思,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学会合作。这样,放得开且能收得住,就不会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也不会漫无边际,毫无实质地放任发展,讨论学习才能更加规范,更加实效。

体现教学艺术

讨论内容的选择和讨论节奏的控制都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抓要害、抓时机、巧质疑问难,善组织讨论,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有磁场,才会有魅力,才会有实效。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地被“唤醒”“激发”“碰撞”和“升华”,智慧才能在课堂上“闪光”。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分组讨论问题 篇6

第一, 分组讨论的目的与优质高效的目的是否一致.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实施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高中数学各阶段, 由于课时紧, 任务重, 每节数学课比起初中的课堂容量大得多, 因而每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 在此基础上的优质高效实际上要求数学课成为压缩饼干似的高营养品.如果基本知识点作为讨论的内容, 则会导致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能够自己看书解决的, 就不需讨论, 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的内容, 要详加讨论.讨论时限制时间, 发言时简明扼要, 评点时一语中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才会体现高效课堂.

第二, 分组讨论的形式与数学教学课型的结构是否合拍.数学课有多种课型, 概念课需要字斟句酌, 需要理解识记, 能够讨论的地方不多.习题课中的典型题需要集思广益, 百花齐放, 讨论就可以放开, 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发散思维, 收敛归纳以解决问题.试卷评讲课上则可以实现课业前置, 让各小组动手总结易错点, 加以整理并发挥, 在课堂上加以展示, 可以避免一言堂.让学生实现自我总结, 自我反省, 自我提高.所以不是逢上课就讨论, 而是根据课型及内容安排有需要时才讨论.

第三, 分组讨论的形式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是否重叠.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独立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分组讨论流于形式, 注意把握三条原则:无思考不讨论, 无任务不讨论, 无疑问不讨论.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领悟的空间,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同时创造机会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比如给每个小组内成员编号, 随机指定每个小组内的编号为3的成员展示, 下次让编号5的组员表现, 等等, 克服课堂中总是几个老面孔发言的弊端.也让每名学生不能有依赖的思想, 随时准备上台发言, 展示真我的风采.在时间安排上做到先思考, 有疑问、有准备地讨论.

第四, 分组讨论的效果与分层施教的理念是否印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优生带差生, 先进帮后进.在实施讨论中学生在组内就有互帮互学的机制.设置讨论问题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差距, 让后进生有力所能及的收获, 中等生有爬坡的阶梯, 优生有超越的高度, 每个阶层都有所收获.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则体现在所设计出问题的体现要层次感, 学生讨论时轻重缓急的把握, 讨论深度的拿捏.确保各个层次都有所收获, 每名同学都有成就感.

总而言之, 分组讨论要起到实效, 避免成为表演秀, 使学生感到喧嚣过后空空如也;必须摒弃形式主义, 根据需要来设计教学, 确有必要时实施讨论, 以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文化背景与民族教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1.

[2]课标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7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 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 而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为了防止这样的特点被课堂的严肃氛围所掩盖, 教师除了利用有趣的情景外, 还可以为他们设计出简单的问题, 或者应用生动的演示使他们能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加入到课堂讨论中。既减轻了学习的紧张感, 又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发挥作用。

例如, 在进行“9加几”的教学中, 如果直接让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 那么方法会有很多, 虽然这也符合算法多样的要求, 但是我们还要尽量帮助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 那么我就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觉得简单的方法, 并在小组中说一说为什么简单以及具体的计算过程, 再进行集体交流。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出演示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方法简单。这样的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们都乐于接受。当然, 在有趣的操作之后, 还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这样的思维过程, 这样才会使学生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 都希望取得好成绩, 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很多情况下, 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 人们才不断地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样, 成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反复成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为提高数学能力打下心理基础。因此在讨论教学中, 要注意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表现机会, 在解决较简单问题时甚至要给一般学生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解决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时, 只有小组讨论的形式才会使每一个学生放松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之后每一个学生都会将自己的见解进行补充, 集体讨论时就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之后, 再让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既帮助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也使他们体会到另一种成功的感觉。这也是在小组讨论中打下基础的。在讨论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时, 可以直接听一听每个组中有困难学生的意见, 在这样的讨论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 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三、相互学习增进友谊

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 思维过程和结果比较单一,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 对学生的继续发展不利。而课堂讨论可以促进课堂信息的多向交流, 扩展思维, 开阔思路, 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群、合作的时代意识。这样就可以使低年级学生能够相互学习, 发现各自思考过程的优点和不足, 并且养成倾听别人观点的习惯, 同时在学习中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四、解除疲劳提高效率

讨论教学对低年级学生能起到解除疲劳的作用, 这也是讨论教学在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特殊作用。众所周知,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 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 过去的传统教学中甚至要专门抽出课堂教学时间来给学生活动休息, 以利于进行下面的教学。而课堂讨论教学本身的课堂氛围就比较活跃, 学生们会常处于兴奋状态中, 一节课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就是说经过新课的讨论教学之后, 可以接着进行应用的讨论教学, 使课堂处在学生的讨论活动中。比如, 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时, 讨论完确定位置的方法后,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各自在教室中的位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8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交流等活动. 讨论活动成为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教育实践学认为,讨论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小学生主体特性的展现, 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就其本质是群体性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全程参与、深入互动. 应提供双边交流讨论的时机和话题,重视讨论活动的引导,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 目前,课堂讨论活动已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实施过程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进课堂有效教学进程.

二、讨论活动误区的表现

一是讨论活动的形式太过单一.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讨论活动的实施中,经常采用同桌讨论或前后桌之间讨论的单一讨论形式,而小学生对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具有浓厚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个体之间的讨论活动深度,存在应付、走过场的形式,不能深刻讨论交流.

二是讨论活动的话题选择不当. 在课堂讨论环节,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不联系教材内容、不紧贴教学对象实际,设置的讨论话题脱离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实情,出现讨论话题内容不当,要求“过高”或“过低”,使讨论互动失去其教学促进功效,成为“摆设”. 如轴对称图形讲解中,教师一开始就向小学生提出“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特征”的讨论话题,小学生面对这一高于自身认知水平的讨论话题,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分析和讨论,出现讨论活动“冷场”,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是讨论活动的时间不够充分. 讨论活动的目的, 就是让学习对象深入的思考分析,真诚的交流沟通,得到更为全面和科学的知识经验. 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将讨论活动作为“形式”,应付了事,为了腾留时间用于教学活动,将讨论活动的时间进行缩减,小学生不能深入的讨论交流,讨论活动的效果达不到预设的目标要求. 此种情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 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讨论内容时, 只留给学生不到一分钟的讨论时间,小学生相互之间还没有将认知观点呈现并进行交流活动,致使讨论活动成为“形式”,未能发挥其教学促进功效.

三、避免讨论活动误区的举措

一是丰富课堂讨论活动的方式. 常言道,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效能才能提升. 小学生具有丰富、简单的学习情感,活动氛围浓厚,学习内容有趣,方式多样灵活,小学生就会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从而为教学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在开展讨论活动时,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丰富讨论活动方式,根据教材内容、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学习对象学习情况,设置多样、灵活的讨论方式,将小学生引入到讨论活动之中,积极讨论,深入研析、深刻探讨,提升讨论活动的成效. 如“梯形”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讨论“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知识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分析“测量给予的图像结果”内容,然后,采用学生代表相互交流的形式,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观点,最后,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方式,围绕“梯形两腰有什么特点? 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 ”开展讨论活动. 在此讨论活动过程中,小学生在教师组织的多样讨论活动中,参与讨论的程度明显加深,讨论活动的效能显著提升.

二是精心设计讨论活动的话题. 笔者以为, 教学方式有效,贵在 “精当”. 讨论活动的话题设置,同样要具备 “适当性”、“精当性” 要求. 可以从四个方面精心设计讨论话题:一是在知识拓展丰富处展开讨论. 讨论活动, 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要通过集体性的交流研讨活动,准确深入挖掘内在深刻内涵. 小学数学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 为向学生展示知识内容的丰富内涵,可以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小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集体探讨中获取丰富内涵. 如“混合运算”知识点讲解后,根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需要小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内容,而该内容则是这一知识点内涵的延伸和丰富,因此,教师在学生计算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在以上计算活动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组织小学生开展讨论活动, 找寻探知该知识点的深刻内涵,为深入讲解知识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是在认知困难处展开讨论. 由于部分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探知水平较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讨论活动,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在有效讨论中让学生解决认知困难, 形成良好数学素养. 三是在解析矛盾处展开讨论. 如 “小明到文具店买了3 支铅笔和5 块橡皮用去了5.6 元钱,小王买5 支铅笔和6 块橡皮用去了7.8 元试问铅笔和橡皮的价格为多少? ”解题中,部分小学生感知分析问题条件后,认为,该问题的解答方法为:“先求出橡皮的价格,然后求出铅笔的价格”. 而小学生运用解题方法具体解析时出现“卡壳”现象,此时,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活动,学生集体讨论后认为,上述解题方法中存在“未能将橡皮或铅笔的数量化为相同数量”. 这一过程,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胜过数倍.

三是科学评判反馈讨论的效果. 教育学指出, 评价教学应从正面、积极的观念出发,肯定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在讨论活动评价时,要对小学生在讨论、分析等活动进程中的可取之处,进行积极的评判、鼓励的评价,将小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而对于部分小学生在讨论活动的不良表现,要从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激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反话正说,委婉点拨,既保护了小学生“自尊”,又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9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选择适于讨论的内容

讨论的效果如何, 时间的多少, 主要取决于讨论的内容,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才能更体现讨论的价值,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 讨论应放在知识的重难点之处

教材的重难点是一堂课要抓住或要突破的知识点, 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普遍性的疑难问题, 因而, 在此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比教师三令五申地强调“这是重点、难点, 大家一定要好好学”, 效果要好得多。

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 获得了新知, 体验了合作的乐趣, 也对重难点加深了印象,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体现。

2. 讨论应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在解决问题时, 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 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过程中, 自己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如在解决几个有理数相乘, 因数都不为0时, 积的符号如何确定问题时,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说说通过自己的观察所发现的规律。通过讨论、交流、实验、再讨论,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先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进而得出结论, 使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安排好讨论的时机

1. 解决方法呈现多样化时, 适于组织讨论

如今的教材中, 常常会出现开放性的习题, 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情况, 这类题目答案不唯一, 但大部分学生思维单一, 往往得不到多种答案, 这时候采用讨论的形式效果比较好。

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 要将一个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小组的见解, 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这样, 学生不但得到了正方体的11种不同的展开图形, 而且还找到了正方体的展平规律, 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 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善于组织讨论

在回答问题时, 学生的意见往往极不统一, 各抒己见, 此时如能适时安排讨论, 并得到很好的效果。当然, 在学生的探究交流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不搞一锤定音, 要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时间和空间。

3. 当学生理解出现困难时, 及时组织讨论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 训练时所有队员均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 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立行进, 行进10千米后调转车头, 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 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 经过了多少时间?”做这题时, 不能正确分析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是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若能在这时候及时安排学生合作讨论学习, 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不仅能使问题本身得以解决, 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讨论应放在产生结论的过程中

在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和适当的讲解之后, 组织学生讨论,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对于习惯听老师讲的学生来说, 什么是讨论 (更确切地说是怎样讨论) 他们不明白,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宣布讨论的形式, 并教给讨论的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这样操作:首先帮助学生建立讨论的小组, 并选举出组长。接着提出要求—小组可以以一人为中心发言人, 其他同学如果意见相同, 可以在此意见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有不明白的地方应提出质疑;如有不同观点, 可以反驳, 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由组长对本组意见加以整理、小结, 进行全班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 要求每一位同学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应尽量通顺、简洁、明了, 并能注意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 及时修正自己的观点。总之,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 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 直到达到基本的共识。组长和中心发言人都应经常更换, 使每一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对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 也可以采用同桌讨论的形式, 或全班自由讨论, 这样一来, 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主题作用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讨论 篇10

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每次小组讨论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担当听众与观众的角色。

2.学生讨论不深入。“形式主义”、“走过场”是课堂讨论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有些学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讨论任务,没有“真”讨论。

3.小組讨论的组织效率低。小组讨论时,学生往往是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之后就无事可做了,缺少组内合作能力,在交流中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会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更不会把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结论,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4.教师分组指导不到位。特别是分组讨论时,教师一般只是在各组中巡视,注重小组讨论的气氛较多,而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是否有理解难度,是否有新的问题与发现等却关注不够。另外,因为教师注重几个优生的发言情况,而对部分学困生关注不够。

针对上述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参与率与有效性,使课堂小组讨论成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我觉得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数学课堂小组讨论。

一、巧设情境,营造小组讨论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必须加以肯定,至于对与错,那是第二位的,课堂是允许学生争论的地方,是允许发表自己意见的地方。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创设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意义》时,创设了猴王分桃情境;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乐于讨论。

二、明确方向,把握讨论的层次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如果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如果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课堂讨论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的选择。那么,何时进行课堂讨论才恰当呢?

1.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讨论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意见不统一,这时安排讨论,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乘加、乘减》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四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四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还有一种算法:12-1=11,你们怎么没发现呢?那个问:都学习了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还有的问:为什么你们的算式和第三小组的不一样呢?你们能再解释一下4×3-1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等等。面对这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红的五星,在其他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二年级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讨论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讨论合作中成长了!

2.在知识疑难处讨论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如能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就能更容易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如果在此时,能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知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例如:一个案例“ 学校今年上半年前3个月平均每月节约用水43吨,后3个月平均每月节约用水47吨,学校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节约用水多少吨?”提出:解这类题目只要把平均数加起来再除以2就可以了。教师这时既不作完全肯定,也不作一口否定,而是组织大家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在月份数相等的时候才可以用这种简便的方法时,教师再适时评价肯定他们的集体讨论合作探究的成果,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3.在解题策略上讨论

数学课堂解决问题时,如果在策略的应用上展开小组讨论,自由争辩,呈现出不同解题过程的策略方法,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反馈的信息,又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迪,拓宽解题思路。

三、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不论小组成员有几个,也是个集体组织。只有加强小组建设,才能使小组活动有序,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学习实效。

1.选出小组长。小组长能组织好小组的讨论、操作、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进行。

2.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小组内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组员分工明确,如:组长、记录人、展示人等。每个组员分工合作,才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切实的帮助和提高。

3.讨论时间的调控。时间不足,往往只有少数尖子生才有发言的机会,而大多数学生则来不及思考。不少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既然想不出或来不及想,不如不去想,干脆坐在那儿等待尖子生回答。

4.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汇报衡量,既要注意对学习讨论过程的评价,又要注意对结果的评价。

小组讨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是一个讨论的场,是一个研究问题、交流信息的场。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讨论氛围,把握讨论的层次,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启、引、导的牵引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大胆质疑,课堂的小组讨论才能真实、有效,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堂讨论契机的把握 篇11

一、情景操作中, 应组织学生讨论

例如, 在教学“两个乘法算式用一句口诀计算”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操作, 用圆片摆3个2, 问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列出算式2×3或3×2;接着摆2个3, 同样让学生列出算式3×2或2×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摆好的图形并讨论:为什么图形一样, 圆片个数相等而计算时引出的算式却不相同?通过讨论, 学生懂得同一个实物图可列两道不同乘法算式的道理。

操作学具, 由物质的外部操作活动, 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 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 促使认识内化, 是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起始阶段, 对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展示了多种方法组建认知结构的思维过程。

二、学生对教材的重难点认识模糊, 持不同意见时, 应组织讨论

例如, 分数除以整数是分数除法的基础, 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之一, 应要求学生切实掌握, 教材一开始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是从图形直观上看, 另一种是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 将除法转换为乘法计算, 到底哪一种方法较好呢?教师此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再出几道算式, 如等, 要求几位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然后组织讨论, 使他们知道第一种方法是有条件的 (被除数分数的分子能被除数整除) , 第二种方法是普遍可行的, 从而确定在今后的实际计算中, 应该采用第二种方法。

又如, 有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一个圆柱体积的1/3, 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说法正确, 少数学生坚持“这道题是错的”, 组织学生讨论时, 教师可用橡皮泥搓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提问: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吗?然后将圆锥的底面搓大, 使高度降低, 或把圆柱的底面搓小, 使其高度升高, 又提问:现在这个圆锥的体积还是圆柱的1/3吗?经过讨论, 都认为是1/3。然后问:“它们仍等底等高吗?”学生一看就知道不是等底等高。这就是说: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是使得这个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的一种情况, 但要满足这种体积关系, 不一定要等底等高。

三、尝试练习时, 为使学生辨明是非, 得出正确结论, 应组织讨论

例如, 学生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在计算中往往出现0.19÷0.03=6……1的错误, 针对此类错误, 教师将它改编成判断题, 给学生一个讨论的空间。学生在问题诱导下, 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很快找到了三种不同诊断错误的方法:

1.因为余数 1 比除数 0.03 大, 所以它是错的。

2.因为余数不可能比被除数大, 而题中的余数 1 比被除数 0.19大, 所以它是错的。

3.因为 0.03×6+1=1.18>0.19 (验算方法) , 所以它是错的。

在尝试练习时, 使学生明辨是非, 在纠正错误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四、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的问题, 应组织讨论

例如, 在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 教师以作为最后一道口算题, 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一道题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所以人人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把化作小数计算, 有的学生把0.43化成分数计算。教师让学生讨论哪种算法较简便。学生统一认识后自己归纳出运算方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或者先把小数化成分数, 然后再计算。

这时, 有位学生提出异议, 举出一个例子, 可先将得1, 再用1减0.43即可, 课堂里一下子沸腾了起来。另外一位学生又以为例, 十分有创见地说:“这道题中分数7/8虽能化为有限小数, 但较繁又易错, 还是把0.25化成1/4来计算较简便。”教师不死抠教材, 而是因势利导, 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 还学会了具体问题的特殊处理方法。

从教学实践来看, 要使课堂讨论这一日益普及的学习方式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准确把握讨论契机的同时, 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

摘要:数学课堂讨论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 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它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批判思维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讨论,契机,把握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动物学下一篇:基层国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