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2024-06-03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精选8篇)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篇1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安图二小 王凤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老师逼迫学生学习,学生已经完全失去好奇心作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学已经没有效率了,于是老师需要加长时间,更加逼迫。这样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重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是一个很重要很迫切的数学教学研究课题。翻转课堂就是其中的课题研究之一。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放学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晚上放学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它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影响下自主地学习,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采用在线学习和个别化指导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让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翻转课堂的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等。特别是翻转课堂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的沟通。翻转课堂要得以实现最根本的是学生课前的深度学习和真正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探索翻转课堂的教育理论。

2、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建构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利用微视频及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从教学中解放出来。

4、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翻转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和策略。(1)研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路。(2)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3)制作课程资源。

2、探究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包括新授课的教学模式和单元梳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3、研究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视频及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原则、内容呈现方式及操作流程。

4、高效课堂如何更好地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能够关注学生,践行“生本课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准备阶段通过文献搜集与整理分析,学习“翻转课堂”的理论,寻找理论依据,明确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

在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分别进行调查,通过对实验前后课堂教学效果、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切把握研究效果。

3、行动研究法

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我校所有年级的师生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

1、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

2、分析现阶段翻转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名称。

3、集中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相关的理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

4、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立项申请书

5、建立课题实验教师个人研究档案。实施阶段:

1、撰写开题报告。

2、开展“课题开题论证会”,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向。

3、形成实施方案。根据开题会专家的指导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议,修改开题报告,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步骤,形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4、组织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5、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了解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好的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课堂教学,让教师逐步对学生进行下载观看微视频等进行培训,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智能手机、电脑等进行“翻转课堂”课前的自学,如查找资料、观看微课等。

6、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和上“翻转课堂”的教师交流总结会议,梳理总结出有效的“翻转课堂操作流程”,并对评“翻转课堂”进行评价研究。

7、定期召开实践研究会,将课题研究阶段性优秀成果如教学论文、微视频、课堂实录等进行评比。

8、召开课题组教师阶段总结会,总结梳理课题研究所取得研究成果,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结题总结阶段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论文、申请结题验收。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实验教师随笔整理成册装订。

3、相关材料归档。

七、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

1、“翻转课堂时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2、与课题相关论文、案例随笔

3、探索适合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篇2

一、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

1.微课的制作。所谓的微课,指的就是一些授课时间比较短、授课内容比较精炼的课程。就微课一词,黎加厚是这样定义的:“授课时间在十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授课内容短小,并且能够对一个问题集中加以说明的小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微课具备短小精悍、目标明确以及便于分享等一系列特点。

2.学习单的合理设计。学习单是指引学生观看微课自学的重要导向,它主要是由课题信息、学习指南、学习小测试以及收获与困惑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首先,课题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并且对微课相关知识点加以小结,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结构图一目了然,最终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内容。其次,学习指南主要是指引学生观看微课教学过程。再次,学习小测试则是在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以后,对学生所进行的一个比较简单的小测试。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学习单的方式,对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初步进行了解。最后,所谓的收获与困难就是让学生自主总结自己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并且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及时提出来,而教师则是将学生共同的困惑点收集起来,在课堂上加以重点解决,从而能够做到以学定教的目的。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向学生提供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学习。在这一个阶段中,要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认识是主要目标。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加以学习。同时,教师要在将教学视频正式推送给学生的电子书包之前,需要先在自习课或者校内其他时间里,组织一部分学生,结合他们的学习单,让他们先观看教学视频。观看完教学视频以后,需要学生做好两件事:第一是要求学生将学习单上的测试完成;第二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电子书包的研讨空间里互相讨论本节微课的相关问题。他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第一讨论教师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第二就是讨论学生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等学生将教师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回答完以后,再对其他同学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加以讨论并回答。在整个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归类学生所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并且在课堂上加以重点讲解与讨论。

2.研讨课堂中的相关知识点。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通过一对一辅导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遇到的问题有效地加以解决。详细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师问生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三道不同的问题。比如,如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每一种分法又可以将三角形分成哪几种形式?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则应该就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地追问。之所以要设置这一环节,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观看完微课以后,教师能够口头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从而能够以点带面,将整个单元的相关知识点串连起来。

第二个环节是生问师答。教师应该分类汇总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并且将其集中地呈现给学生,接着以教师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加以重点解决。

第三个环节是错误重现。主要指的是在平时的作业中,学生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重现这些类似的错误,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并鼓励学生动手画图,进而解决,教师对其加以合理点评。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练习。教师要对电子书包的推送功能充分地加以利用,并且有效运用其反馈功能,对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地监控,从而做到一对一地辅导学生。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数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39-0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理论知识丰富,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就稍有不足。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小学数學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点,学生在翻转课堂这种教育模式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与解答,教师也将侧重于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都是教师在前面讲课,学生认真听讲,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回答问题,学生很少会主动提问,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消化知识,课堂的节奏、时间安排也都是由教师掌控,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教学内容制作成为趣味性十足图像或者小短片,让学生自己下载课件进行独立学习,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

(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为学生预留出课堂上的时间,使学生对题目进行猜想、推算。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会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授课,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的时间就非常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缩短授课时间,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推理与实践,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活跃教学气氛增进交流

翻转课堂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让学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并且有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变得积极活跃。并且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形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师生之间沟通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了引导者,教师更重要的责任是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引导学生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在学生需要教师的时候,能为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2]。

(三)学生转变角色主动学习

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但在翻转课堂的影响下,学生开始自我转变,对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面对较为困难的问题时,懂得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悉心听讲,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授课所用理论视频进行预先的整理,将内容繁杂的视频变得精炼,使教学重点一目了然,以免浪费课堂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观看视频进行预习,并根据视频内容留下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多长时间用于学生提问、多长时间进行问题的解答、多长时间讲授新知识。合理的安排会让教师更加准确地掌握课堂节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的应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就需要好好地利用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华,孙丽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01:57-60.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篇4

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2001级生命科学院教育硕士

王海荣

二OO三年七月一日

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只装盛知识的“空杯子”,师为“应试”而教,生为“应试”而学。培养的学生以求同思维见长,求异思维见短,呈现“两个优势”和“两个不足”。两个优势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较扎实,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两个不足是,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较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各科的国际竞赛中屡屡夺冠,而步入社会后竟无人能拿到诺贝尔奖。

江泽民总书记曾精辟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有付诸于行动的想法和行为,这是我们生物课,尤其是通过生物实验着力要培养的。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首先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突破,而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就在于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它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学方式,也是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探究教学中,结合生物学学科特点,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是一个更直接的切入点。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我国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多少年来实验教学都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长期以来被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它仍然受行为主义理论模式的影响,成为“刺激—反应—强化”的单一模式。这种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就是在实验中缺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原因之所在!探究实验却能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一目的。

目前关于探究实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探究实验的开发研究还很少涉及,本课题拟通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理论价值:二十一世纪,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研究”通过具体的实验研究,有助于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改革现有的中学生物教学的需要。中学生物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论作为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迎接科学技术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2)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上具有开发创新精神的潜能。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身心发展和世界

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这时应该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特别是利用这个时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欲、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与习惯、兴趣与特长等十分有利。

实践价值

1、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2、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早在18世纪,卢梭和第斯多惠等人所提出的直观教学、主动探究观点,是实验探究教学思想的萌芽。1889年,英国化学家、科学教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促进者阿姆斯特朗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来探究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运动规律,才能从本质上对科学有个理解,“实物教学或演示实验不管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效果,都无法与发现式的实验教学相比拟。”

阿姆斯特朗将实验与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思想。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地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日本有的学者提出了“引导发现”、“引导探究”的观点,强调教师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今天实验探究教学发展的主流。美国人拉瑟福德(F.J.Rutherford)于1964年提出了探究的概念。加涅(R.M.Gagne)则是探究教学的早期拥护者,以后的萨其曼(J.R.Suchman)探究教学模式、有结构的探究、指导型探究、自由探究、学习环等研究均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国内目前关于探究实验的研究还很少,上海市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陆爱桢在进行生物学研究型实验的开发研究;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李丹君在进行加强实验研究教学实现生物学新教材课程目标的研究。上海七宝中学、江苏太仓中学等学校在此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目标

1、研究成果目标

①研究生物学科开展探究实验的具体方法、内容、形式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②研究探究实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2、教师目标

教师要改变以往以传授更多知识为目标的教学旧观念,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教育观。①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提出探究实验教学模式,在控制学生实验课时和现有实验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将学生实验尽可能改成探究实验,并结合本地区的沿海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探究实验,在实验中不断摸索出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观察学生在这个模式下的反应状态,观察、对比在新的模式下学生的反应特点。②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进行评价,即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③根据实验内容,对教师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教师在探究实验中的主要作用。

3、学生目标

通过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关指标有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创新性成果增多。提高探索和创新的主动性,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能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并注意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人近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对实验教学接触较多。

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也较了解,加之一年来又系统学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性学习等有关课程,学科教学与教育类课程结合起来,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又提高一个层次,同时又利用校图书馆,系资料室,电子阅览室,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加上经验丰富的导师们的指导,都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六、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班进行实验前测,课堂实验,实验后测及数据收集整理、比较分析。具体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七、实施方案:

1、文献资料的查阅及调查研究2003年5月-9月

2、开展实验和系统研究:2003年10月-2004年3月

2004年2月完成相关实验报告

2004年3月再进行调查

3、论文撰写:2003年10月-2004年3月

4、论文修改:2004年4月

5、提交论文:2004年5月

八、经费预算:

书籍资料费:500元

打印复印费:300元

路费:1000元

合计约:1800元

论文框架

第一部分:前言

1、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

2、探究实验提出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

1、科学基础

2、现代认知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创造心理学

5、终身教育理论

6、主体性教育理论

7、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种模式

第三部分: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并据调查结果提出对策。

第四部分: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及结果分析

(一)教学实施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时间、内容的选择

(2)方法:

a前测

b探究实验

c后测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前测结果、后测结果、调查问卷的比较分析

3、实验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1、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张影《生物实验课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载《西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篇5

一、研究的背景: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育界人士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我们做为一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当前,我们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们一贯提倡“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实践中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提到数学,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大量的枯燥计算、严谨缜密的数据、抽象的逻辑思维等等。因为数学的这种特殊性,按部就班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质量而言。数学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更是一门艺术。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是我们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真正的实效性。以下笔者将从教学的实际的情况出发,以人为本,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方面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分析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目的:

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核心,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上细化、深化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专业成长,使有效教学成为教师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也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益。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预计可能的突破:

有效教学问题国内外近年来已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如,国外已有的侧重从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教学行为来研究有效教学;国内

典型的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的研究;还有从教学基本理论角度的思考,等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有了较明显、深刻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民主意识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都已成为较为常见的课堂学习方式。但是,淡化或忽视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期望能明确教学中所适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以期由点到面产生指导作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反思法等。

文献研究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行动研究法: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论坛、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个案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针对某一课例或某一教学片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经验反思法: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观摩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优质

教学的规律。

五、内容框架: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第一,从教师的角度看质量的高低。教师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以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学会学习的过程。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看质量的高低。有效教学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好,有效教学是指成功实现了明确的目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在教学后能够从事教学所不能从事的学习的教学。

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界定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

(1)它应该有理想的教学效率,强烈反对低效,无效的教学效果,相对于教学投入而言,教学产出的“质”和“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

(2)它有理想的教学效益,价值取向符合时代和个体的积极而进步的需求。

(二)教师的“活教”

1、深钻教材,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拟定有效目标。

2、设计情境,在课堂中捕抓学生的信息,营造有利气氛。

3、把握学情,尊重个性差异,追求最大的受益面。

4、真诚面对,实施有效评价,构建良性发展。

(三)让学生“会学”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第一,参与意识,这是学生主体意识的萌芽,是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动机的个性表现。第二,竞争意识,它是主体发展的动力阶段。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第三,自主学习意识。

(2)合理选用学习方式。

六、课题组分工情况

课题负责人:李如峰(主持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组织安排,指导协调,课题阶段性,总结性报告等撰写工作。)

本课题组共有成员5人,由校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力量,要根据总课题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确定子课题,并开展实验研究。

课题组除了组织力量为各子课题提供帮助、指导外,还将提供交流平台,如每学期举办若干场研讨交流活动等,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联系,努力争取自治区学科专家及市教研室教研员的引领与指导。

七、主要研究阶段

1、开题起步阶段。(2011.11~2011.12)

成立课题组,确定详细的开题报告及研究方案;分块确定子课题,召集子课题研究成员,审批子课题研究方案。

2、初步研究阶段。(2012.3~2012.4)

各子课题按既定方案开展研究;组织相关子课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一些案例成果。

3、深化、总结阶段。(2012.5~2013.3)

分块总结形成规律性的策略、方法,形成总结报告和相关论文,推出优秀课堂案例。

4.结题阶段。(2013.4~2013.10)

八、阶段性成果形式

1、各研究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子课题撰写研究报告。

2、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3、不定期在“白沙镇中心小学”网站上登出教师进行研究的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感想,反思。

九、最终成果形式

1、研究结题报告

2、教学反思

3、课堂教学设计(含案例)、课件、录像课

4、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何兰支等编.《有效数学 和谐课堂》(小学数学)[M]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赵国防编.《有效数学 和谐课堂》(总论)[M] 光明日报出版

社2008年5月版

3.文学荣编.《做智慧的老师》[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詹明道编.《名师经典细节》(小学数学卷)[M]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篇6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 王光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并在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翻转课堂的运用能有效推动师生关系的转变,让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就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层面论述了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效率;运用

小学教育是义务阶段的基础教育,这一时期的教学成效尤为重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学科之一,承担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智力的教学任务。随着翻转课堂被运用到数学课堂上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为教学活动带来了积极的转变,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翻转课堂的优势完成教育引导,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推动小学数学分持续健康发展。

一、翻转课堂在课前环节的运用

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制作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在课前阶段完成预习活动,为后续分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引导。[1]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为学生制作课前预习视频,在课前组织学生自主观看预习,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备课环节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整理成为具体的视频课件,借助客户端的优势发放给学生,并规定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自主预习。针对这节课程的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中理解这节课程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可以深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在教学课件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日用品,把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通过图片的形式在课件中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准确认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这节课程的知识点构成,做好后续的讲解准备。

二、翻转课堂在课上环节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更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了新课标教学的要求。而教师在借助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要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角色,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在师生互动中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课程《观察物体》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先回顾自主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大致浏览教材内容。接下来,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明确一个讨论的主题,在“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中帮助学生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篮球、排球、手机、铅笔盒、尺子等多种物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的形状,在小组内完成结果的归纳整理。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具象的物体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获得不同的认知,从而充分掌握这节课程的重点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翻转课堂的辅助下更好合理地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得到提升。

三、翻转课堂在课后环节的运用

在课前和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更全面的认识,但是教师仍然要加强对课后环节的把握,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透彻,并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利用翻转课堂就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后的复习巩固,确保教学活动更加严谨缜密。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课程《圆柱与圆锥》时,教师要把这节课程的复习重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复习巩固,并把学习成果向教师反馈,以便于教师对教学活动开展二次设计。而且,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程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活动。在复习到圆柱和圆锥体积和表面积分计算这个知识点时,教师也要设计一些典型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明确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课后的视频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灵活性,让学习活动可以具有连续性,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取得更突出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更好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化,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性,为了突出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教师要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课前引导学生完成预习,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后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进一步突出课堂教学的实现性,有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小学数学课堂散发生机和活力,推动小学数学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潮流。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在数学课中的应用 篇7

1.视频制作:操作、感悟、表达训练,积累经验。课前微视频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理解基本概念,积累学习经验,为课堂学习活动做准备。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的案例、丰富的操作感悟、规范的语言表达练习是微视频制作的基本要素。作为低年级学生的自学材料,微视频的制作应更加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微视频的时长在3分钟左右为宜。同时,学生的课前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因此视频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2.课前检测:汇报、练习、操作实践,把握学情。教师通过学生自学后的网络讨论、交流和对教师设置问题的解答与讨论,来实现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检测,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对视频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与教师的预期存在着差异,教师可以根据检测情况适时地对教学进行调整,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和训练,及时纠正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偏差。课前检测可以口头汇报、书面练习和操作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口头汇报以“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样开放的提问形式来展开,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学习感受的空间。

3.课堂教学:对话、探究、合作学习,深化理解。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数”的经验,对相关经验有了适当的积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就有了方向,猜测就有了依据,学生更容易掌控课堂学习的方向,奠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8

一、转换师生角色

翻转课堂就是基于师生角色进行相应对调提出的,因此应用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转换师生角色。首先是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在进行角色转变时,必须忘却自己曾经是课堂的主导者,方能成功实现自身角色的改变,因此,在转变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定位自己;同时教师必须注意转变的连贯性,给予学生适应的时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掌控角色转变的时间,不能够急于求成,在合理时间内合理设置转变过程,让学生在过渡期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角色的转变。其次是关于学生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应用之中,学生角色转变和教师同等重要,甚至比教师角色转变实施起来更具挑战性,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体系的建构初期,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仅停留在直观印象层次,而对于什么是师生角色对调,如何进行师生角色对调,还不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学生角色转变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总结。通过师生角色的对调,翻转课堂使得教学充满活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教学结构

翻转课堂应用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重新配置教学时间,教师通过课前任务的布置,使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预习,结合自身学习进度进行重复学习,促进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为课堂上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在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从而进行有侧重的讲解,对于学生在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探讨与指导,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总结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人教版)的课堂教学之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点的预习,包括面积的定义,面积与周长的联系,正方形、长方形等面积的计算及其计算公式,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千米。使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根据了解程度调节自身学习进度,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到底什么是面积,可以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加深学生对于面积的直观认识,比如让学生摸脸、桌面、书面等来感觉物体的表面,从而引出面积的定义。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互助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讨、共同努力之下得出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扮演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问题或分歧时,再出面给予指导。

三、加强家校联合

翻转课堂实施成功与否,不但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就对家校合作提出了要求。家长必须认识到翻转课堂对于教学的重大作用与意义,从而配合学校,配合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轻松的家庭氛围,给学生更易接受的关怀,为学生在家庭之中的学习保驾护航。通过翻转课堂,家庭与校园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场所,从而让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消极地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父母而学习,从而改变学生的某些错误认知。

这就要求学生在翻转课堂外学习数学知识时,必须有家长的协助,然而,这里所说的协助并非是家长通过与教师的电话沟通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并非通过家长会这种相当正式的方式进行交流,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我们所说的协助是指当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及时帮助引导,相当于和教师分别在后方和前方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对于习惯于直观思考的小学生来说充满挑战性,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新模式的出现无异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道曙光,通过广大教育界人士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翻转课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的模式不但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理解能力,相信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一定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上一篇:实验中学2016级14班这样的人让我温暖下一篇:韶钢产品质量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