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2024-10-01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通用8篇)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1

推荐阅读:本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8期P15-18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1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走来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读一下这篇文章。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秋月

【摘要】“慕 课”这种源于美国的新的教学形式,目前还不能完全翻转中小学的实体课堂。“慕课”和“微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与实体课堂相比,只是翻转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如果把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 变为单一的看视频,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 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家“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

一、高一各取两个班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也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甚至有的专家放言:“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将来可能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教师未来的选择就是“当讲师还是当辅导员”。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慕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翻转课堂”会成为今后课堂改革的主流吗?

一、“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微课),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难点,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 学课本,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学生只用做练习题 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但没有翻转接受 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 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而是相对保守。”

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全班 讨论来解决,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点拨来解决,老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教师讲多长时间、讲什么,不是根据课前的预设,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而现在的慕课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并不知道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什么、不会什么,又回到了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上去了。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导、求证得出结论,建构知识。所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慕课所倡导的“微视 频”,虽然教师在视频中也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但这种探究并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动手动脑,是观看教师的“探究过程”。更不用说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的结论,没有耐心去看老师的推导探究过程。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的地方强调小学低段课后零作业,中学的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虽然各地的具体规定不同,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是大势所趋,这里的课后作业不仅指复习作业,也包括预习作业。如 果每

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中小学一天6-7节课,至少要有5节新课,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先生说:“从现在的慕课现状来看,有人认为可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堂翻转,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悖教育伦理的——在课程标准高度统一和考试模式极其单一的情况下,让学生大量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势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

其实“翻转课堂”在我国已不新鲜,有些学校已开展了多年的“翻转课堂”实验,只是没有强调用“微视频”。如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是部 分翻转,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二七一教学模式”是完全翻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一部分是课上 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

现在有的寄宿制学校声称不是让学生在家看,而是在自习课上看,好像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校已经大大延长

了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自习课虽然教师不讲课,但学生看老师的“微课”还是等于教师讲课,只是换了个形式和时间。我们提倡学生预习,但不提倡“过度预习”,过度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 担。

不管什么教学形式,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中 所提出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手实践,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课上忙表演,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另外,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一标多本”,一门学科一个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教学进度不统一,也使“慕课”不能成为一种 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同时运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学生,更没法实现“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同一版本同一进度,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教学进度进行,这样有可能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而这是“慕课”和“微课”那种统一制作的方法所做不到的。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名牌中学教案,在其他学校用甚

至西部地区用,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课堂是不可复制的,这都是教育常识。”

三、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学校提出: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而是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效果,笔者也观摩了一节用“微视频”(微课)教学的高中政治课。

这节课是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上老师播放了7段微视频,其中2段是补充的生活中的案例,5段是教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和归纳。课前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分工录制了微视频,在课上播放的5段 分析教材的微视频也是不同老师录制的,目的是分担工作量。每个老师上课时都可以使用,做到资源共享。上课的老师还特别强调因为录制微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大大加重了备课的工作量。所谓“微视频”就是“课件加旁白”,不出现老师本人的画面,一是录制简单,二是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的插播“微视频”,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对知识的归纳概括,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解决的。在播放微视频的时候,老师站在一边,与学生共同看着屏幕上的课件,听着自己讲解的声音,俨然成了旁观者。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会上,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老师就在现场和学生面对面,为什么不直接用课件给学生讲解,而让学生看自己课前录制好 的视频呢?难道课前老师录制的声音比现场讲解更生动吗?”整堂课老师像一个视频播放员,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老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当老师一脸麻木的站在一边听自己的录音时,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毫不客气的说:“这实际上是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讲课的老师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显得有些委屈。本来学校对于这种改革充满了希望,打算购置设备制定措施在全校推广,由于课堂效果令人失望,学校领导也只好决定“等等再说”。

现在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平板电脑,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视频”,这种做法也值得思考:既然在课堂上师生都在场,让学生看老师的的视频与现场讲课有什么不同,仅仅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吗?上海市教委的倪闽景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又太资源浪费——好容易学生们在一起上课,结果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就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的资源。”这个观点与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不谋而合,钟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四、“慕课”及“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

我们说“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并没有忽视“慕课”和“微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其积极 作用不能低估。它首先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上。目前传统课堂的小班上课,由于一个学

校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一些优秀教师所教的班有限,别的班的学生没法享受优秀教师的资源,更别说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择校问题,与其说是择校,不如说是择师。虽然优质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于薄弱学校,但家长更看重的是优质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传统的手工式的教学方式,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教几个班的课,不可能让外班外校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优质资源。俗话说“庄稼种不好误地一年,学生教不好误人一生”。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源,“慕课”和“微课”可以部分的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慕课”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

通过“慕课”可以募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微视频不同于过去网上的课堂实录和优秀教案,它是以PPT课件的形式配以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备课能起到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

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现在有了微视频,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还可以根据“慕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3.适于家长辅导孩子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苦于不能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和要点,也有的限于文化水平觉得辅导不了。现在有了“微课”,家长在家 也可以反复观看,首先自己明白,然后检查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方便多了。甚至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上班的地铁上或中午休息时间下载观看老师的微视频,提前 学习,回家辅导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

4.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扎实过后不复习也会遗忘,而学生在复习时如果能够观看老师的微视频,会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会复现老师讲课的情景,激活记忆的细胞,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课后可以把自己的微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5.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

有些学生因病因事缺课,过后找老师补课,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二是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如果有了“微视频”,学生即使在外地,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老师的“微课”自学,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比较普 遍,携带方便,都能实现这种移动学习。

6.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

中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外,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和复习作业。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事先录制一些 “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当然,用于预习的视频要区别于教师讲课的视频,不然又变成了“先教后练”的接受性学习。

总之,对于慕课、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轻易“翻转课堂”,又不能一概排斥,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2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慕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翻转课堂”会成为今后课堂改革的主流吗?

一、“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 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简称MOOCs)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 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 (微课) , 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 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 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难点, 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是“先学后教”, 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 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 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 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学课本, 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 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 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 学生只用做练习题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 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 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 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 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 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 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 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 而是相对保守。”[3]

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性学习”, 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 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 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来解决, 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点拨来解决, 老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教师讲多长时间、讲什么, 不是根据课前的预设, 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 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而现在的慕课是根据教师的预设, 并不知道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什么、不会什么, 又回到了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上去了。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导、求证得出结论, 建构知识。所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慕课所倡导的“微视频”, 虽然教师在视频中也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但这种探究并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动手动脑, 是观看教师的“探究过程”。更不用说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的结论, 没有耐心去看老师的推导探究过程。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有的地方强调小学低段课后零作业, 中学的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虽然各地的具体规定不同, 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是大势所趋, 这里的课后作业不仅指复习作业, 也包括预习作业。如果每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 中小学一天6~7节课, 至少要有5节新课, 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 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 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 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先生说:“从现在的慕课现状来看, 有人认为可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堂翻转, 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 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悖教育伦理的———在课程标准高度统一和考试模式极其单一的情况下, 让学生大量利用课外时间学习, 势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4]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 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5]

其实“翻转课堂”在我国已不新鲜, 有些学校已开展了多年的“翻转课堂”实验, 只是没有强调用“微视频”。如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是部分翻转,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二七一教学模式”是完全翻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 一部分是课上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 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 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 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

现在有的寄宿制学校声称不是让学生在家看, 而是在自习课上看, 好像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校已经大大延长了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 自习课虽然教师不讲课, 但学生看老师的“微课”还是等于教师讲课, 只是换了个形式和时间。我们提倡学生预习, 但不提倡“过度预习”, 过度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不管什么教学形式, 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 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中所提出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手实践, 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 课上忙表演, 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另外,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一标多本”, 一门学科一个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多种版本, 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 教学进度不统一, 也使“慕课”不能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同时运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学生, 更没法实现“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 别的都是辅导员”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同一版本同一进度, 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 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教学进度进行, 这样有可能导致好学生吃不饱, 差学生吃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 而这是“慕课”和“微课”那种统一制作的方法所做不到的。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名牌中学教案, 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 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 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 课堂是不可复制的, 这都是教育常识。”[6]

三、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 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学校提出: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 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而是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 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效果, 笔者也观摩了一节用“微视频” (微课) 教学的高中政治课。

这节课是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上老师播放了7段微视频, 其中2段是补充的生活中的案例, 5段是教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和归纳。课前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分工录制了微视频, 在课上播放的5段分析教材的微视频也是不同老师录制的, 目的是分担工作量。每个老师上课时都可以使用, 做到资源共享。上课的老师还特别强调因为录制微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大大加重了备课的工作量。所谓“微视频”就是“课件加旁白”, 不出现老师本人的画面, 一是录制简单, 二是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插播“微视频”, 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 对知识的归纳概括, 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解决的。在播放微视频的时候, 老师站在一边, 与学生共同看着屏幕上的课件, 听着自己讲解的声音, 俨然成了旁观者。

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会上, 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老师就在现场和学生面对面, 为什么不直接用课件给学生讲解, 而让学生看自己课前录制好的视频呢?难道课前老师录制的声音比现场讲解更生动吗?”整堂课老师像一个视频播放员, 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 老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当老师一脸麻木的站在一边听自己的录音时, 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毫不客气地说:“这实际上是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讲课的老师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 显得有些委屈。本来学校对于这种改革充满了希望, 打算购置设备制定措施在全校推广, 由于课堂效果令人失望, 学校领导也只好决定“等等再说”。

现在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平板电脑, 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视频”, 这种做法也值得思考:既然在课堂上师生都在场, 让学生看老师的的视频与现场讲课有什么不同, 仅仅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吗?上海市教委的倪闽景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又太资源浪费———好容易学生们在一起上课, 结果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 就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的资源。”[7]这个观点与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不谋而合, 钟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 教育就无法完成。”[8]

四、“慕课”及“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

我们说“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并没有忽视“慕课”和“微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 其积极作用不能低估。它首先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上。目前传统课堂的小班上课, 由于一个学校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 一些优秀教师所教的班有限, 别的班的学生没法享受优秀教师的资源, 更别说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择校问题, 与其说是择校, 不如说是择师。虽然优质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于薄弱学校, 但家长更看重的是优质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传统的手工式的教学方式, 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教几个班的课, 不可能让外班外校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优质资源。俗话说“庄稼种不好误地一年, 学生教不好误人一生”。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源, “慕课”和“微课”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 “慕课”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 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 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

通过“慕课”可以募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 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 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微视频不同于过去网上的课堂实录和优秀教案, 它是以PPT课件的形式配以教师的讲解, 对教师的备课能起到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

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 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 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 现在有了微视频, 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 加深理解。还可以根据“慕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 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3.适于家长辅导孩子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 有的家长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苦于不能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和要点, 也有的限于文化水平觉得辅导不了。现在有了“微课”, 家长在家也可以反复观看, 首先自己明白, 然后检查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方便多了。甚至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上班的地铁上或中午休息时间下载观看老师的微视频, 提前学习, 回家辅导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

4.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扎实过后不复习也会遗忘, 而学生在复习时如果能够观看老师的微视频, 会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会复现老师讲课的情景, 激活记忆的细胞, 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课后可以把自己的微视频放到网络上, 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5.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

有些学生因病因事缺课, 过后找老师补课, 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 二是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如果有了“微视频”, 学生即使在外地, 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老师的“微课”自学, 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 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比较普遍, 携带方便, 都能实现这种移动学习。

6.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

中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 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外, 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和复习作业。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事先录制一些“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当然, 用于预习的视频要区别于教师讲课的视频, 不然又变成了“先教后练”的接受性学习。

总之, 对于慕课、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 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 取其所长, 避其所短, 既不能盲目追风, 轻易“翻转课堂”, 又不能一概排斥, 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

摘要:“慕课”和“微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 与实体课堂相比, 只是翻转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如果把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 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 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关键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改变灌输教育[N].大众日报, 2013.11.27.

[2]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 2013, (10A) .

[3]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4]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 2013, (10A) .

[5]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6]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7]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 2013, (10A) .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3

关键词: 慕课 微课 翻转课堂

一、什么是慕课

MOOC通常被译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在线教育形式。2012年起MOOC浪潮席卷全球,主要有Coursesa、EdX、Udacity三大主要课程平台,吸引全球无数的学生和顶尖的大学加入,包括耶鲁大学、清华大学等。这些丰富优质的網络课程资源,从课程简介、课程视频、学习讨论到提交作业、考试评价,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其全新的课堂体验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什么是微课

在我国,最早的微课是“凤凰微课”,这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视于2012年12月底联合推出的一种以5至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位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特别适合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播放学习。开发这样的移动学习新应用,目的在于让人们通过手机、电脑这些终端设备,在学校里、在路上、在公园休息时,甚至在车上都进行学习,满足大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餐式知识学习的需要。严格来说,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准备时间在10分钟~20分钟的教学视频,是一种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增强学习的随时性和互动性。

三、慕课与微课相结合的翻转课堂

目前的外语教学遇到了许多的困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气氛呆板、教育资源滞后,等等。对MOOC的研究,能为外语教学提供实际的指导意见,改善教与学的方法模式,达到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目的,最后促成外语的终身学习。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简称FCM,是指教师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微课);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知识传递的过程(慕课);随后,学生应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进而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内化,之后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共享与讨论,实现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完成学习。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的优点如下:(1)学生自主性强,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2)学生自由获取网络资源,并可重复学习;(3)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通过同伴互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4)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潜力;(5)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6)使得教与学更个性化。

四、构建翻转课堂

1.课前准备

(1)教师教学视频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制作要把握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的特点。每一个视频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课前设计针对性练习。教师一方面要在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上做到合理设计,采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吸纳和内化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信息技术及网络交流支持。表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交流工具相互交流和沟通,了解彼此的收获和疑问,最终互相解决问题。

2.课堂活动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建构的过程。翻转课堂的特点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前提下,不断延长延伸课堂学习时间,学生积极参与,协作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核心是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实现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因此,在课堂活动设计上,要求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营造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得学生积极协作、会话、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完成新学知识的最大内化。

五、结语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把知识传递放在课外,把知识内化放在课堂。需要教师解放思想,积极接受和尝试教学改革。翻转课堂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需要大学英语老师的计算机职业技能过硬,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好的教学视频录像。对于学生来讲,其自主学习能力要强,因为课前观看教学录像是在没有教师的监管下进行的。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Flipped classroom defined[EB/OL].2012-03-18.

[2]何克抗.建构注意——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4

五华县大都中学

廖雪霞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实 验 方 案

五华县大都中学

廖雪霞

一、课题背景: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科研水平已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的标准之一,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开展本课题研究理由如下:

1、源于时代挑战的需要: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急剧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新的一代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

2、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其成效在于课堂教学。为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赶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

3、源于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新时期下的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相应地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习的鼓励者。

4、源于语言教学的目标的需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交际与运用。通过研究和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实际应用为目标,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告别“哑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

5、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创新和实践探究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教育关键。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决定于受教育的程度、方式。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各种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其方法为基础,梳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丰富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坚实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微课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研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微课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学段与不同学科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模型。

(2)实践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多功能的系统工程,本课题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从在线学习环境下符合自主学习的微课本质特征出发,探讨微课的特征,设计与制作,管理与评价等,探析应用微课对课堂教学带来一系列变革,从而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翻转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与学的课堂结构的变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在引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本课题将探讨微课与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的双重变革,深入微课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微课将更加充分满足学生及教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不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这样做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我们也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在教室内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它确实是神奇的观察,使我们对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探讨充满了敬畏。当我们尊重学生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通常会作出回应。他们开始认识到,我们在这里,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他们最好行动来回应。我们认为关键是让学生确定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争取完成任务。因此我们着力于把课程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但在我们翻转课堂后,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学生为什么不学习有无数的理由:他们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吗?他们个人问题干扰他们的学习吗?或者,他们更关注“在学校玩”,而不是学习吗?当我们(家长和教师)可以诊断孩子为什么不学习时,我们就能创建一个强大的时刻来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一般人对微课的误解是易把它理解为课堂实录片断,以为微课就是一段短小的教学片断。其实不然,用黎教授的话来说,微课不是“瞎子摸象”,只看到局部,而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制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象,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没有创新的微课完全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翻转课堂: 这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理解的翻转课堂核心理念是课堂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在我国最提出“先学后教,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是江苏洋思中学。推行新课改,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只有翻转了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所以说课堂翻转与其说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反转,不如说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翻转。

四、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期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主要是在高校进行,这与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关。这里罗列了部分有影响的研究,以期能追随翻转课堂的本源。

1、哈佛大学物理教授埃里克•马祖尔是在这一领域最早开展了研究工作的,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同侪互助教学(peer instruction)方式。马祖尔教授认为,同侪互助教学能使学习更具活力。他论述了学习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知识的传递,其次是吸收内化。过去教学只重视学习过程第一步“知识传递”,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实验证明同侪互助教学能促进学习的吸收内化,使学习正确率增加1倍。马祖尔教授接着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解决知识传递这一步骤。因此他认为教师角色可以从演讲者变成教练,把重心放在吸收内化,指导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不被发现误解。

2、莫林拉赫,格伦•普拉特和迈克尔•特雷格拉在2000年发表了论文“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途径”。在论文中,他们论述了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开设“经济学入门”课程时采用翻转教学(当时称为“颠倒教学”或“颠倒课堂”)模式的情况。并着重谈到了如何使用翻转教学激活差异化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不过文中并未正式引出“翻转教学”和“差异化教学”这些名称。

3、j.韦斯利•贝克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课堂翻转:使用网络课程管理工具(让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其中教师“成为身边的指导”替代以前的“讲台上的圣人”成为大学课堂翻转运动口号,并被多次引用。论文中,贝克提出的翻转课堂的模型:教师使用网络工具和课程管理系统以在线形式呈现教学作为分配给学生的家庭作业。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有时间更多的深入参与到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和协作中。

4、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计算机科学课程中使用eteach软件的流媒体视频(讲解与ppt结合的视频)进行演示,以取代教师的现场讲座。放在网上的讲座视频允许学生在有空且最细心和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看。同时还允许学生和教授用上课时间解决问题,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5、杰里米•斯特雷耶在2007年的博士论文“翻转课堂在学习环境中的效果: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使用智能辅导系统开展学习活动的比较研究”中论述了翻转或颠倒课堂在大学的设置。在作者讲授的统计和微积分课程中,他把教学录制为视频作为家庭作业分发给学生观看,课堂上在组织学参与到项目工作中。该课程的课堂活动利用了在线课程系统blackboard的交互技术。作者在论文中谈到学生们会沉浸在观看的视频,因此他们能保持机敏的接受新信息。

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州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成为勇敢的先行者。他们在自己的化学课上大胆的实践了翻转课堂,并取得了成功。他们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众多同行的认同,翻转课堂也在两位教师的推动下在全美推广开了。而在此之前他们并不知道有一些大学教师曾经也做过实践和 研究,当然更没预料到他们取得的成就比其他人都高。因为这是在冰封不动的k12课堂的创新!在众多新技术进入k12课堂又铩羽退出后,并非技术推动,而是基于应用设计的翻转课堂落下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坚冰第一锤。

2011年 萨尔曼•罕和他的可罕学院突然红遍全球。原因是他的教学视频受到无数人的喜爱。而与此同时,一些一线的教师也把可罕学院的视频加入到了他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策略中,省去了教师录制教学视频的环节。毕竟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除了熟悉技术操作外,更需要高超的教学讲解的技能,这是引入翻转课堂的门槛。而可罕学院 的免费在线教学视频正好降低了学校和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门槛,推动了翻转课堂的进一步普及。萨尔曼•罕在ted的演讲“用视频变革教育”中也谈到了可罕学院参与到了k12学校的翻转课堂实践中。可以这样说,翻转课堂是跟随着可罕学院蹿红全世界,被更多教育工作者了解。现在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的教师开始了自己的实践,翻转课堂在k12日渐流行。

五、研究问题:

本课题研究通过在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问卷、测试以及访谈等收集数据,广泛听取师生的心声,旨在信息技术的领域里以寻求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理论的框架下,探讨普通中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和前瞻性,并为普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1、调查分析当前的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下,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英语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发展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2、了解学生在当前环境下的英语学习策略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借助信息技术处理学习中的障碍,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对教材内容认真选择、精心整合,使内容寄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使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现实性。

4、依据不同的训练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典型性、代表性、实践性、目的性的课堂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5、以课题为中介,丰富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撰写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六、研究的内容

1、课前设计,主要包括视频制作与针对性练习。①视频制作。在翻转课堂中的视频与传统精品课视频不同,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时间长度。传统视频时间长度多为40~45分钟,而在翻转课堂中多为微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研究,选取核心内容,利用微视频对其进行讲解。其二,翻转课堂的视频中只有板书与声音,教师不会出现,这样可以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其三,翻转教学模式中,视频教学属于单向教学,不会有互动环节,因此可适当添加测试题,以增强互动。

②针对性练习。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需将遇到的问题与成果予以记录,同时还需开展针对性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发掘学习难点。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前练习,控制好难度与数量,充分使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旧知识的利用过渡到新知识中。此外,教师还需向学生提供网络支持,课下学生可通过沟通软件进行沟通交流,互相解决疑难,同时分享所得。

2、课堂活动设计。①分发任务。教师需结合课前设计模块中学生的表现,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总结。而后,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组长,每个小组有相应的学习任务,组长需负责任务实施情况,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此时教师需行使“领路人”的职责,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学习环境,并在此环境中可使学生开展职业规划、社交以及学习等活动。

②独立探索。独立解决问题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是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基于个体发展角度,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就是从对教师、同学的依赖逐渐转变为独立自主的过程。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若小组问题较多可进行细化,分摊给小组每个成员,各自去收集资料解决子问题,而后再进行团队合作,开展整体探究;若问题较少且难度较低,则每个成员可先自主探索,而后再整体研究。这样学生可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③团队协作。协作学习即学生之间通过争论、讨论以及对话对研究问题进行论证,以实现学习任务。团队协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包容能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对学生动态进行捕捉,并提供及时指导,同时还需提供交互策略,如小组讨论、工作表、头脑风暴以及浅谈令牌等,促使小组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

3、共享心得。学生通过独立研究与团队协作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此时需做成一个集锦,并分别汇报。这样,学生之间可对学习体验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自所得。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型比赛、报告会、展览等。

4、学习评价。翻转课堂中学习评价机制相较于传统课堂差异巨大。在翻转课堂中,对学习进行评价需多人参与,包括专家、教师、学生以及同伴等。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构建学习档案,还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定性与定量评价、总结性与形成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等评价的综合。评估学习过程内容较多,如独立探索时的表现、小组中的表现、学习计划、时间安排以及成果展示等,评价学习结果时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与掌握程度。

七、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三步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分割内容:我们首先要将本主题的概念和知识点整理出来,以每个知识点为一组,每一组就是一个比较短的视频,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组内的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但是每组和每组之间的知识点联系不大,基本上每个课题就是一个小组,有的还可以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录制视频。

第二步录制视频:如果想要提高录制的效果,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好好准备。每个视频不要太长,越短越好,5-8分钟为最佳,每个视频就是一个知识点。

第三步答疑解惑:将教师讲解的视频录制成功后,从技术的层面解决全校师生共享的问题,通过共享,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去看视频进行学习,甚至全校的任何学生都可以去看,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课下掌握,而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与视频中相关的作业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另一个就是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课堂由以前的传授变成了现在答疑与讨论。

八、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初期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1、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对实验对象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测试。

3、每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共50名学生与参与实验座谈。

4、在50名学生中,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把信息技术与平时常规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备好每一节课并写好课后反思。

2、借助座谈与测试手段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下的英语学习方法的重视,制定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高效学习和教学策略。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定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词汇知识比赛、手抄报评比等。

4、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定期开展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策略研讨等经验交流会,分析总结,设计出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5、撰写阶段课题研究报告。第三阶段:实验结束阶段:(2018年1月—2018年7月)

1、对实验对象进行与实验初期同样内容的问卷调查。

2、对实验对象进行与实验初期类似的英语综合能力测试。

3、对实验初期同样的50名学生与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座谈。

4、与实验初期同样的20名学生进行个人访谈。

5、完成研究报告及研究论文。

九、课题经费筹措及管理

1、人力保障:以课题组为核心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有参与县级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

2、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研究是以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制度保障: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学期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学期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论坛,收编教师优秀论文集并组织投稿。

十、预期成果

1、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英语教学论文评比,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2、课例在县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3000字左右,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十一:课题组成员

廖雪霞:负责课题的全面管理与实施; 廖伟霞:调查问卷、案例研究、教学反思; 赖柳燕:调查问卷、案例研究、教学反思; 廖素娜: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 廖小丽:总结阶段性经验、教学设计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5

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是人们对教育的不满、反省、探索与改进,是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更是教育界在云物移大智时代的自适应性改变。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这四者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厘清它们的关系,对我们应用这些新兴的在线教育模式非常有益,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技术依托: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技术依托都是云物移大智时代的网络信息技术

在教育史上,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倘若一旦在教学中实施,就会遇到技术方面的障碍。相反,新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常常依赖于新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移动互(物)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等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青睐。并且这些新的形式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在教育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如严冰所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教育变革提供了似乎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

(一)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将使教育从质性走向量化阶段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石油和黄金。同样,教育大数据的收集、占有、分析和应用在未来教育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一大值得期待的前景就是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可以记录和精密追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动态;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辨别出高危学生;可以识别传统考试不能识别的技能;可以可视化学习规律和学习问题;甚至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隐性偏好和能力,通过量化手段展现其更擅长的学习科目、专业和职业,使学生在学习科目、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上更趋理性和科学,也为政策制定者、教育者提供更好的参考。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种革命,我们确实正在进行这场革命,庞大的新数据来源所带来的量化转变将在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中迅速蔓延开来,没有哪个领域不会受到影响。”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很可能会改变几千年来基本只能进行定性研究的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教育界,发现以前从没有发现过的对教育者与学习者至关重要的规律。

(二)网络信息技术将为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应用提供丰富的软件 很多教育工作者担心在实施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会自学,或者投机取巧,或者更多时间是在网络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网络学习监控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这一忧虑。在网络学习监控系统中,学习动态一览表可以“呈现出所有学习同伴包括高手的学习路径和学习结果,帮助学生准确定位求助对象,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进度公开化,起到了表扬、激励优秀学生和督促、提醒暂时落后学生的作用”。这些在美国教育系统中已经实现了的技术给了中国教育界人士相当美好的期待。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认为“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不只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以往,是技术。教育领域也是一样,能引起教育变革的,一如既往,是技术。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贪婪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

二、核心要素: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

萨尔曼.可汗在TED(技术、娱乐、设计)大会上做了“让我们用视频重塑教育”的主题演讲后,视频特别是微视频引起了教育界的空前关注。视频是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最佳传播媒介。而微视频更加符合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学的特点。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胡铁生老师说:“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的,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所以新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内涵和定义上看得出来。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或者又称大规模网络视频课程,是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在线教育新形式。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也是微视频。微课又名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它的核心也是微视频。

除此以外,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还可以从下面的调查研究中获得证实。中国提出微课的第一人胡铁生老师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微课资源构成方面,教学视频以84.44%的认可率高居榜首”。而慕课和翻转课堂又是以微课为基础的,所以这三者的核心要素都是微视频。

三、内在关联:微课不等于微视频;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内核式慕课近似于翻转课堂

(一)微课不等于微视频

教学微视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比较单一。而微课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活动或者技能而展开的以微视频为中心和焦点的课或课程(关于课与课程,微课与微课程的讨论众说纷纭,笔者比较倾向于微课是单个微课和微课程的统称)。微课与微视频的差异就在于微课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相应的学习评价和教学支持服务。如果将微课看做一种教学资源,那么微课包括微视频、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件、教案、相关辅助资料、互动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等。所以胡铁生老师后来将微课的定义从教学资源改为了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二)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

在关于微课的讨论中,很多人说微课的问题在于太零散,不成体系,容易导致知识的碎片化,认为微课的未来是系列微课和专题微课。那么,这样一来,系列微课就近似于慕课了。

慕课和微课的共同点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二者的主要组件大体相同。它们都包含了微视频、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件、教案、相关辅助资料、互动环节、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等。其二,二者都是在线网络课程。慕课是在线课程毫无疑问。有人认为微课不一定是在线的,我觉得不在线的微课在云物移大智的今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微课一定是在线的。

慕课和微课的区别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慕课是大规模的,而微课可能是小规模的。其二,慕课是开放的,而微课可能是校本资源。其三,慕课大多是免费的,而免费并不是微课的显著特征。

为了克服慕课大规模带来的缺陷,在慕课的基础上又产生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和微课的距离就更近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

(三)内核式慕课近似于翻转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明华教授将慕课分为了三种模式:完全网络模式,网络课程十学生自助式面对面互动模式,网络课程十本地大学教授面对面深度参与教学模式”。李明华教授将第三种模式称为“内核式慕课”。这第三种模式就类似于我们说的翻转课堂,也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也是未来在学历教育系统内最有发展前途的慕课模式。

所以,在学校教育背景下,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用图1表示如下:

图1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之间的内在关联

四、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独特优势是灵活性、自主性、可重复性、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传播广泛、交互性强

与传统课堂、旧式网络课程、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相比,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的独特优势是灵活性、自主性、可重复性、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传播广泛、交互性强。其中,灵活性能缓解课内时间有限的问题;自主性能缓解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可重复性能缓解“吃不饱”和听不懂的问题;短小精悍能缓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主题突出能缓解重难点不突出的问题;传播广泛能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交互性强能缓解困难和疑惑无人帮助的问题。如果说传统课堂、旧式网络课程和精品课是爱学不学的自我展示,微视频、微课、慕课就是一场想学就学的自由之旅。

翻转课堂和慕课利用微课和微视频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翻转了课堂的时间、地点,使课时从有限的45分钟变得貌似无限,学生学习不再受45分钟的限制,也不再受空间的限制。以往学习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基本都是专心致志、反应快、效率高的。而那些反应较慢、接受能力稍微差一些的学生因为课后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就会落后。以前的课堂是低效率的重复演练和等待下的同步走,现在“吃不饱”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视频、微课和慕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那些没听懂又有意愿学习的学生也可以借此反复学习和演练,直到弄懂为止。

五、发展前景: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共同的发展前景在课外、在线上,在网络视频课程

在谈论慕课时很多人都会提到慕课的低完成率和高退出率,并由此怀疑慕课,我觉得这是对慕课的苛责。注册慕课的很多人原本就只是打算看看而已,大多数并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一门或几门慕课的学习。这就像女性逛商场或者逛淘宝,很多人仅仅只是逛逛而已,并没有打算真的买东西。比这更值得关注的是完成慕课的实际人数。2.3万人完成了首门慕课“人工智能”的学习,相对于实体学校的培养模式,这个规模是异常惊人的,单个实体大学大概要两百多年才能培养出来。还有很多人认为慕课、翻转课

堂和微课的实用性不强,无法撼动实体传统教育系统的地位,事实好像确实如此,除微视频外,目前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在中国学历教育系统内的应用还很有限。这是因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于传统学历和专业教育而言,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前途不在课堂上,而在课外,在线上,在网络视频课程。正如中山大学的王竹立教授所言: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这四者在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在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方面有前所未有的优势。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比传统课堂教育更能够满足部分人的相应需求,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市场。它们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一定会推动教育实践的转变,并且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蚕食分割传统的教育市场。

电子商务在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传统的实体商业;新媒体让有着两百年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告别了纸质版,有着80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杂志《新闻周刊》也因此与纸质版挥手辑别;柯达公司被数码摄像技术打败;互联网金融让中国的传统银行不再高枕无忧;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和微视频等在线教育形式会不会成为撬动传统课堂与传统学历教育的支点呢?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6

各分院(部):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大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我院高校青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发展中心决定组织并推荐我院有潜力的教师参加“浙江省微课-慕课与高校教学改革”培训班,请各分院部推荐1名在微课和慕课改革方面有一定基础和潜力,希望能在此方面进行深入学习的老师参加研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青年骨干教师,并优先考虑教学副院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员、专业主任、教研室负责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主讲教师等。

二、主讲师资

届时将邀请著名高校慕课项目负责人及微课评审专家作专家报告与工作坊,并与参会代表座谈交流,答疑解难。

三、研修内容

模块一:开放教育运动与高校教学改革 1.浙江省-全国高校微课大赛情况介绍 2.从开放运动到慕课浪潮

3.微课、慕课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 模块二:慕课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创新 1.慕课项目、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 2.慕课课程开发流程与建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3.慕课的系统化教学设计 4.慕课视频制作原理与技巧 5.慕课制作案例分析 模块三:微课设计与制作 1.微课的教学设计 2.微课制作的标准、要求与评价体系

3.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摄像类、录屏类、交互类 4.微课资源的教学应用与管理 5.微课作品案例与学员作品展示

四、研修结果

1.推荐学员优秀作品直接参评省高校微课大赛。

2.免费使用中心指定的网络平台,可用于日常教学中微课与慕课的开发(请各位在本次培训中带上相关课程已有的教案、PPT等教学材料,指导教师会运用现有平台现场指导生成个性化的微课/慕课)。

3.统一颁发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的继续教育学时证明,作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凭证。

五、时间及地点

2014年11月26日—11月28日浙江师范大学

六、有关费用与报名办法

1.请于11月14日下班前将推荐人员名单报教师发展中心张兴梅老师。2.课程信息网站查询:http://szpx.zjnu.edu.cn/(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7

(一)慕课的兴起及特点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北京大学慕课工作组组长李晓明教师将慕课定义为“由主讲教师负责任的,通过互联网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的教学过程”。慕课的兴起依托于人们追求教育公平民主的美好憧憬,依靠于现代成熟的信息技术。慕课凭借所强调的“互动与反馈”,倡导的“在线学习社区”等,以如下特点区别于传统课堂与其他网络课程迅速兴起。

1. 在线:

相对于传统课堂,学生更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灵活地以适合自己的时间与节奏在线学习。同时,以大数据分析为参考,学习者可以参考学习后台所记录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根据及时的学习效果评价来调整学习情况。

2. 开放:

相对于传统的视频公开课,慕课最核心的变革就在于完成了从静态的学习资源的开放到学习过程的开放。慕课不再是单一的教学资源的开放,而是互动、参与、教学实施和评价过程的开放,更是教学理念的开放,真正实现了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到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开放课程的变革。同时,慕课通过在线教育,降低提供优质教育的成本,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学习名校名师的课程。

3. 评价的及时性与多样性:

相对于传统课堂的评价方式,慕课学习评价更注重过程性、多元性、多样性评价。

(二)翻转课堂的实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M)作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环球邮报,2011),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于近年来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进行翻转,知识传授由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而课堂内容则用来进行知识的内化(Kathleen,2012)。

翻转课堂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在课堂组织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式。不再是课堂教师讲授,课下学生复习的传统模式,而是翻转为要求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与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在课堂内容上,不再是教师“讲与读”学生的“听与记”,而是基于学生的课前知识点的理解基础上再进行讨论,答疑,小组活动与问题研究等内容。其次,在师生角色方面的转换上,教师一改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的形象与课堂主导者的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与焦点,而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学生翻转角色,变成课堂的主角,主动地吸收与内化知识,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是学习思考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最后,在教学资源方面,翻转课堂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纸质教材与PPT,借助于短小精练的微课视频,形式更丰富灵活,但是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慕课以其优质、精练、灵活与互动的视频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体现其优势。但是传统课堂亦有慕课无法取代的优点,慕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体现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课堂教授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互惠。而慕课融入传统课堂的最佳途径就是借力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为慕课带来更大价值的同时,慕课也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最佳的在线学习平台,两种模式优势互补,教学理念相同,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重塑了传统教学下的师生角色,促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慕课借助于翻转课堂,可以使学习者从无处不在的虚拟教室走入传统的真实的教学课堂,弥补了慕课的学习者面对面交流的学习体验的缺失,为慕课引入课堂竞争和面授激励机制,为学生知识的内化理解提供了真实的场所。而翻转课堂可以凭借慕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亦可提供及时的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更宝贵的是,借助于慕课,翻转课堂不再局限于借助单向的和被动的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变成“沉浸式”和“互动式”的过程,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建构积极有效的学习情境。

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借力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改传统的单向教学信息反馈模式,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构建了合作、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将在线与线下、课堂之外与课堂之上的教学活动有效衔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三、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商务英语翻译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困境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基于基础英语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是基于内容的、以培养商务领域的翻译人才为目的的高级阶段的外语教学。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涉及商务环境中的英汉语言比较、文化比较;词汇、句子与语篇层面的翻译策略;以及基于商务体裁的翻译策略与技巧等。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多陷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的形式多为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晦涩枯燥,任务繁重,课堂活动设计单一,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无暇思考,在课下遇到问题无法及时获解,教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此外,教师的教学设计多局限于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商务英语范畴中最重要的综合运用与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偏离了最初的课程设置目标,未能实现培养方案。

(二)基于慕课与翻转课堂商务英语翻译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设计可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彼此呼应,扬长避短,构建了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基本框架。

1. 前期分析与设计。

在走入课堂之前,教师应当针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等内容进行规划。同时,参照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进行分解规划,细分知识点,并找出彼此的联系、层次与扩展关系。按照细分的教学目标,甄选出适合课前通过慕课自主学习的内容,需要课堂面授的内容与需要课下复习拓展的内容,将课程流程合理分解,并合理安排各环节的衔接方式。

2. 课前的慕课视频、在线互动、练习测试与讨论设计。

基于前期的分析,在细分的教学目标下,合理地设计慕课视频的数量、视频长度与内容,将商务英语翻译的翻译过程,基础翻译策略,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的特点,以及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短视频的方式给予介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总体的了解。同时,通过互动、测试与练习,及时进行评价,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3. 课堂知识点的组织与活动设计。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灵魂在于,课前已经通过慕课系统完成了知识内容的传授部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在于知识的内化。因此,面授知识点的组织与课堂活动的设计是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混合课堂的知识点设计适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模式。在横向组织中,课程应打破翻译工具性认识的局限,就商务英语生成的商务环节与商务知识背景进行拓展,结合商务案例,让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有更感性的认识。在纵向组织中,教师可以在知识点概要介绍与要点分解后,进行基于体裁的商务案例翻译练习,设计小组活动或讨论活动,讲解分析具体的商务翻译技巧、要求与策略。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辩证的思维。

四、结语

慕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同时也促使教师反思旧有教学教法的弊病。慕课与翻转课堂的出现,解构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讲授灌输式的课堂,建构了网络平台、教学、学生和教学资源的互动互助,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实现了从以内容为中心、以教师为主角的课程到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转变。这种多元互动的模式,是促进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也为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晓明.MOOC:是橱窗,还是店堂[J].中国大学教学,2014,(5).

[2]张前蓉.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7).

[3]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

[4]刘海舟,李涛安.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4,(69).

[5]章木林,孙小军.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8).

[6]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

[7]陈坚林.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挑战与机遇[J].外语电化教学,2015,(1).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篇8

【摘要】本文在结合高校计算思维等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基础上,从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实施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主要载体进行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微课制作开发,教师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教学应用。

【关键词】微课 慕课 翻转课堂 计算机基础 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5 JGZ13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56-01

1.引言

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在国内外很多高校开设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也引入了这些新的模式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在很多的研究文章中都有提及。微课作为慕课中的一个知识单元,拥有相对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包含了视频资料、学习辅助资料、习题等相对完整的教学元素。而若干个碎片化的微课知识点和资料按照课程的知识体系在网上的慕课平台连接成了现在的慕课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又很好的将线上的微课、慕课资源和线下的面授环节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最终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三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线上线下教学环节。

2.微课、慕课应用现状

一般普通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微课、慕课资源来源很广,有学校统一将微课、慕课平台统一采购进行使用的,有任课教师自行开发的,也有部分采用购买,部分采用自行制作的模式混合进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思维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进行微课、慕课使用及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依靠教师本人或者教学团队的力量进行,很多制作出的微课都是采用原先的精品课程视频拼凑而成,视频质量不高,也没有按照知识碎片化的内容重构知识点,同时相对应的配套教材和讲义也还是老版本,没有按照新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编辑出版,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应效果不太理想。而购买的微课、慕课资源部分也存在知识讲解难度和学生接受程度不一致等问题。

3.翻转课堂的现状

对于一般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在进行了线上的慕课学习后,再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翻转课堂学习,往往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需要看教师布置的微课视频、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在线下课堂翻转部分需要针对提前学习的课程内容和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整个过程如果学生都是自动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到课堂翻转教学过程的部分是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线上部分不是自己完成,或者敷衍了事,线下课堂翻转的过程也不积极参与,使得教师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各个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学课时比例也不径相同,在线上慕课资源的选择上也与学校自身的课程要求不符,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4.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新模式的研究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教师起到辅助引导学习的作用,是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在进行微课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个人或者小组为学习单元,提前布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课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对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也学习到了计算机的基础软件应用能力。教师在翻转课堂部分可以让学生进行微课知识点的串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发挥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通过积累学生的微课制作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发布到慕课学习平台,不仅让制作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可以让课程的资源更加丰富,形成教师本人的教学成果。在经过了几个学期的教学积累之后,教师可以将形成的学生微课资源整合成为一门完整的慕课让学生进行学习。

以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将理论课程课时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进行网络微课、慕课教学。同时在布置网上学习任务之前,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给予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比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网上讨论、在线测试、资料搜集、微课制作等任务,特别是可以设置学生助教的模式,在网上提前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监控和分析,对没有完成网上学习任务的同学进行相应的帮助提示。同时学生助教还可以收集整理学生网上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类,由教师做出相应的解答,通过翻转课堂的网络学习部分,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知识。在进行翻转课堂面授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进行课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慕课的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出的学生学习情况相关结论,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

5.结语

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有效的降低教师的重复工作量,同时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要求。让教师可以从繁重的重复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微课制作结合课程内容成为教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兵役登记工作总结下一篇: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