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翻转课堂

2024-06-12

微课翻转课堂(精选12篇)

微课翻转课堂 篇1

微课程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 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 微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 这些知识点, 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 微课程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 并受到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得益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 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因此, 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 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 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 把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教学内容, 分成多段, 从中选取一个进行微课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具有内容精简, 目的性强, 因此微课又称为“微课堂”。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 微课的问题聚集, 主题突出, 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 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 (如rm, wmv, flv等) , 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 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 (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 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内容设计较精。所谓的“精”, 指的是微课的设计必须精致、紧凑, 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时间短, 所以微课中的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应该经过精心的设计, 否则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课堂视频, 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导入学习内容, 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组织学习活动, 微课则不然, 每一段教学活动都需要进行更精致的设计, 因此, 设计微课就像拍一部短片一样, 除了惯常的教学设计, 还要有详细的脚本规划以及镜头的组织安排, 否则很可能就超时了。

5.资源组成、结构“情景化”。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 (包括教案或学案) 、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 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 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段思维能力的学习, 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 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鉴于此, 微课程在课堂中才能广泛运用, 并淋漓尽致地发挥以下作用。

(一)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学生在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时, 不需要像在课堂上一样集中精力, 担心遗漏重点内容与教学片断, 也不需要担心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掌握节奏的快慢来分配每个视频片断的观看时间, 理解的快进跳过, 没明白的倒退反复观看, 也可停下来做笔记或仔细思考, 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工具向老师或同伴寻求帮助。实施微课后, 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视频, 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步调与节奏, 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 强化学生的对话性

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 在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学生的互动, 如解答学生的问题与疑惑, 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实现个别化指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当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因为相同的问题而困扰时, 便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 进行统一辅导, 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小组之间的协作进行交流, 也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 学生也逐步成立属于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 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与借鉴, 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来传递知识。

(三) 促进家长的参与性

家庭环境、家长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主要是依托家长会以及现在的“家校通”, 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如:是否认真听讲, 是否勇于发言, 是否开小差, 很难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微课的实施, 让家长能够真正参与到孩子平时的学习中, 还能起到良好的监督与指导作用;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帮助孩子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四) 增强资源的实用性

我们知道传统的课堂授课时,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教学点展开, 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 瞬间的。而为此录制的大量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 确实资源大而全, 冗长, 教师在使用时往往难以直接加以使用, 间接导致资源的浪费。

现在的微课, 就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选择和利用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推荐出的优秀获奖微课作品, 这样可以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达到资源的共享, 以及物尽其用。

总之, 微课的兴起,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 无疑都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思想变革, 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移动学习。它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普及的同时, 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 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或许未来的某一天, 微课会成为移动学习大发展的一个引擎, 推动大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改变。

微课翻转课堂 篇2

明白了!

阅读(5)评论(2)原作者:关净 分类:资源 转载时间:2016-12-14 11:48:18 “互联网+”时代来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纷纷来袭,相信很多老师是不是都有点儿云里雾里,不知如何是好?这三者有何分别、各有何特点?不要急,小编这就带您好好学习一下,“互联网+”时代,老师也要加点儿特技,不是?

一、翻转课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员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员之间和学员与学员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在多年以前人们就进行过探索。在上世纪的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所进行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明证。为什么当年所做的探索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多大的影响,而“翻转课堂”却倍受关注呢?这是因为“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员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员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员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员自主学习的情况下。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员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员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员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员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员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员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员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员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员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员的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员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员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员。

二、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员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员为本的教学思想。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员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

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三、慕课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课程范围

MOOC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员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学员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学员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员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学员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是指那些由参与者发布的课程,只有这些课程是大型的或者叫大规模的,它才是典型的的MOOC。

2、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微课,翻转课堂的生成剂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54-1一、前置学习内容,奠基新课教学

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课前预习,但是具体到如何让学生有效自学却是方法甚少。有的老师只是让学生翻阅书本,了解学习内容,看看书本上的一些方法提示,然后就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虽然这也可以看作课前的学习,但是却缺少了学习的情趣以及探究的过程。如何真正地做到课前的自主学习呢?我们可以将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前置,在微课中让学生尽早地接触这些学习内容,并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上的一些重点,最后提炼出方法,为新课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这种自学是随时随地的,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这节课中共有两部分教学内容:一个是两位数乘11的计算,第二个是十位相同,个位相加为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这两个内容都是以前小学奥数上的学习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很多学生除了强行记忆外,并无更好的办法。现在移植到小学教材,安排在同一节课中,对于中下学生,更加困难。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理解计算结果的由来,开展有意义学习,还要努力做到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愉悦,体验更加深刻。

一位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前设置了微课,在其中安排如下的学习内容: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总结列竖式计算的方法。2.学生计算24×11,53×11,62×11,并且校对结果。3.师生共同观察数据特点,总结方法——两头一拉,中间相加。4.继续练习23×11、64×11、59×11,让学生发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5.学生运用规律,计算结果。6.总结探索规律的一般流程。观察数据→猜测规律→尝试验证→完善规律→巩固应用→内化规律。

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了解了内容,掌握了两位数乘11的简便计算方法,为本节新课接下来学习“同头尾合十”奠定了学法上的基础。而且由于内容前置,课上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让师生更好地进行对话和交流,让学习做到了更深入,理解更深刻。

二、紧扣重点难点,提升学习效率

除了课前可以安排微课学习,在课上,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实现学习内容的科学讲授,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有效避免教师的过度讲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方程》第一课时,有些教师会直接拿出天平,现场演示,但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由于天平较小,上面的刻度不易观察等原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这时,我们可以改用微课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天平的结构,知道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两种状况,积累感性认识,直接引导学生根据天平所显示的关系列出等式,为接下来方程的认识进行知识铺垫。这种动态画面带来的冲击对于学生是非常深刻的,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富有成效的。

再如教学四年级数学《平行线》时,教师也可以用微课进行教学。教师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展示几种画平行线的方法。第一种就是借助实物的两边画平行线。第二种就是借助已经平行的格子图画平行线。第三种就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平行线。这时微课适时暂停,师生共同讨论哪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最后利用微课重点介绍运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这样的安排改变了教师灌输式地教学,就是教师画,学生模仿,学生也在多种方法的比较和优化中掌握了知识,破解了难点。

当然在一些教学内容简单的数学课上无需安排微课,也不能让微课喧宾夺主,阻碍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课的重、难点处,科学合理地安排微课,总之,微课资源要服务于学生,做到事半功倍。

三、课后延伸拓展,分类过关达标

课上的学习内容需要在课后进行及时地巩固内化,微课由于其自身优势,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做到这一点。

1.针对中下学生的辅导

中下等的学生接受能力差,有时在四十分钟的学习时间上并不能完全掌握学习内容。他们也可以将相关的微课“拷贝”回家,反复地学习消化,直至真正理解。另外有些家长虽然具有一定水平但指导自己孩子学习的能力欠缺,微课还可以进行方法上的引领,帮助其辅导自己的孩子。

2.针对全体学生的进阶练习

在每一节新课学习后,教师都需要安排适度的练习。通过练习反馈,可以使教师和家长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一般来说,一节完整的微课都会设置两个配套的进阶练习。这两套练习,难度相同。但每套练习的内部却是由单一到复杂,由简单到困难,步步递进,层次分明,既有基础性的专项练习,又有综合性的挑战练习。一般来说,每套练习各有5道题,并且在每道习题的后面,还会安排相应的练习答案以及方法指导。学生如果能把这些练习全部完成,就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了。

微课助力地理教育“翻转课堂” 篇4

一、概念简介

微课:主要以多媒体技术为媒介, 教师利用其在课堂上对教材要点、重点讲解的过程,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给学生, 是学生在课外时间学习的重要途径, 温故课堂知识点的有效手段, 利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 学生对于知识要点更容易掌握、吸收, 微课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因此, 微课制作过程中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 以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制作微课课件。

翻转课堂:传统教育中, 以教师为主导, 话语权在教师, 教师讲什么内容, 学生被动接收信息,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 翻转课堂已成为趋势, 将教与学翻转, 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来教授教材内容, 对于教材中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课堂以外时间学习, 途径很多, 比如网络视频讲座、远程教育、电子书等, 而在课堂上, 学生完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些基于实际应用的课题, 这样对于理论知识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而且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时间沟通、交流, 更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也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应用微课

在高中的众多学科中, 传统教学模式下地理的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枯燥, 中国地大物博, 学生学习这门学科大部分靠着死记硬背, 对于众多知识要点很难联系在一起, 没有一个总体的知识架构, 从而很难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但微课却能很好地将教材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前提是事先制作好微课课件, 相比传统教学的优势, 微课可以集结众多优秀教师员工的智慧,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教师们可以组成一个微课课件研究小组, 共同商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制作, 将教材内容知识点直观呈现出来。

例如, 火山如何形成、地球由哪几部分组成等等, 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利用现有网络资源, 制作一个简短的视频, 时间虽然很短, 但相比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单纯的讲解, 学生更容易记住课件内容, 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受益, 教师也轻松。利用微课, 在课堂教育结束前, 教师可以把整节课知识点做个总结, 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前因后果, 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本堂课所学内容有个总体架构, 能更多地理解、消化课堂内容。

微课, 教育行业中的一种新兴事物, 教师们应多探讨分析, 利用好这一新型教学手段, 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以能更好培养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有效性为目标。

三、实现方式

微课在现阶段教学过程应用大致有两种种方式方法:a:制作PPT课件以文字、图片的形式;b:以视频为载体, 事先录制在课堂播放教学, 不管哪种方式, 微课的时间都比较短, 以10分钟以内为宜, 但是, 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微课也不例外, 它犹如一把双刃剑, 在实际应用中,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应相辅相成, 各有利弊, 微课,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以数字化手段教学, 将课堂信息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比起传统教学, 课堂氛围轻松了许多, 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更容易接收、消化, 例如龙卷风的形成、破坏程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制作课件, 学生对于生动、形象的视频效果, 会很感兴趣, 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而传统教育单纯靠教师讲解, 学生大多只是了解相关内容, 不会深层次地理解, 从而很难掌握知识要点。但是现阶段教学中, 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 对于教材中的内容, 可能有些知识点更适合传统教学, 教师应把握好微课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 导致学生对课本“置之不理”, 矫枉过正, 造成舍本求末的结果。

2.把握微课与课堂计划的关系, 微课作为一门新型教学手段, 对教师的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在备课阶段, 教师应深入理解课堂内容, 对于本堂课知识要点、难点, 制作成微课内容, 以多媒体、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对微课课件有很深的理解, 同时利用课件, 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有了很大提高, 微课虽然相对传统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但是时间较短, 连贯性要求较高, 为避免出现突发状况, 到时手忙脚乱, 教师应早做装备, 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四、结论

在高中地理教学“翻转课堂”中利用微课能起到良好效果, 微课虽然时间短、内容少, 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 但是却是一堂课中精华所在, 甚至可能是众位教师的智慧结晶, 学生完全可利用微课课件自主学习, 课堂重现, 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重复学习, 巩固教学难点、要点, 是翻转课堂的重要手段、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 翻转课堂已成趋势, 教学应以学生为本, 微课应大力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 伴随科技发展,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课堂教学所授内容有限, 学生可以网络、微课等手段, 对于所学内容加以扩展, 更加深层理解所学, 让学生能达到能学会讲的效果, 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架构, 总之, 微课为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方式、方法, 让教育事业有了更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许可.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 2014.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篇5

当“视频公开课”愈来愈为大家所熟悉的时候,“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数字化学习”等一系列网络教学的新名词又开启了另一个信息化教学的新纪元。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什么是“翻转课堂”?什么是“慕课”?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一、关于微课及其思考

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004年夏天在美国波士顿的萨尔曼・可汗开始尝试用通过互联网视频进行异地教学辅导,他用一共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站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它类似于网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这也就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

在国内,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012年为微课做出了如下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二、关于翻转课堂及其思考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等。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给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同时在课堂上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充讲解。

翻转课堂可以理解为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翻转”过来。学生可以在家或者寝室看视频以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则把精力集中在探讨学生自学有困难的内容上,并同时完成练习,还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翻转课堂的最大优点在于,学习节奏和时间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不懂的内容,或者跳过自己已知的部分,这就避免了学习的时间和节奏完全被教师主宰的情况,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做法颠倒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方式,已在国外日渐兴起,同时在台湾和香港地区也有一些应用,但在大陆地区的高校中鲜有报道。

国内的高校大都还未采用翻转课堂,所以很多学生可能会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考虑其中一个班级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供学生选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至于翻转课堂的视频来源,可以教师自己录制,也可以共享网上的资源,甚至可以多提供一些,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提到网上教学资源,慕课是一个绕不开的新鲜事物。

三、关于慕课及其思考

慕课(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同以往的在线教育(比如: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最大不同在于,慕课可以实现互动。在慕课的课堂里,课程视频被切割成十分钟甚至更小的片段,由许多个小测验穿插其中将其连贯,就像游戏的通关设置,答对后才能继续听课,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投入程度。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留言提问,或者是到讨论区查找、参考别人的想法。Udacity、Coursera 和edX 被称为慕课的三驾马车。

新一轮的“慕课热”缘起于2011 年秋,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三门网络在线式的免费计算机课程,每门课的注册学生都达到10 万人以上。这三门课的授课教师受此启发和鼓舞,纷纷“另立门户”。其中Sebastian Thrun 于2012 年1 月创办了Udacity,主要提供计算机课程;Daphne Koller 和Andrew Ng 于2012 年4 月创办了Coursera(意为课程的时代),Coursera 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进行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Coursera 的首批合作院校为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4 所名校,2013年7月,Coursera 在上海正式达成了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的合作,加上之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加入Coursera大家庭的已经有6 所大学。2012 年5 月,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一道启动了edX。目前,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8 所高校加入了Edx,包括中国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计提供有67门课程。

通过慕课上的学习,现在已经可以获得部分美国大学的学分,学生只要在Coursera 上注册完成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并参加其线上考试,就有机会获得相应学分,将可能转换成其在大学里的相应学分。截止2013 年9 月30 日,Coursera 上已经出现了13门讲中文的课程,分别由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提供。

无论是微课、翻转课堂,还是慕课,都只是一种载体,或者是一个概念。可能像当年的电视大学等一样被过热炒作了;也可能真的能取代传统大学,并导致一批大学的倒闭,但这不是普通教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只要是能促进教学的新鲜事物,我们都应该及时学习,并加以利用。将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结合后用于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基本功的提高,例如教师要善于引导讨论,课程中有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单靠观看视频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反复讨论,面对面的讨论更能激发灵感,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一、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慕课的背景:目前高校开设慕课的主要是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高校,中学有陈玉琨领导的20所中学。每节课大概10分钟,可以快进或者重放、放慢等。在线学习后要做作业,考试过关还可以拿到证书。如北大,2013年秋季开始,开出15门慕课课程,15万人注册学习,6000人参加考试,2500人通过证书。北大一年本科生才招3000多人。

慕课的优点:

1.学习者比课堂更易集中注意力。一个人自主选择学习,也可对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或者放慢,也可跳过比较容易的部分,10分钟的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2.讲授者课程实际教学更注重内涵。教师看问题的视角、批判思维,以及整体设计都可以通过慕课展现出来。

3.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进行共享,促进全面学习、终身学习。4.慕课课程证书得到高效承认,学习更加自主。

慕课的缺点:

1.传统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欢快的气氛,慕课没有;2.传统课堂中集体聆听相互感染的气氛,慕课没有;3.传统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和精彩,慕课没有;

(以上学习来源于2014年9月29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四重视角看慕课”北大慕课组长李晓明)

我的感受:我想尝试学习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慕课课程,体验一下。

二、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翻转课堂背景: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开创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它重构课堂流程。学生先通过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做实践性联系,并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课堂进行指导。翻转课堂的优点:

1.学生利用课前看视频,课上更多是和老师交流互动; 2.将更多的教学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习; 3.信息量大,可选择余地大。

翻转课堂的不足:

1.建平中学的田颖城尝试在自己课堂用翻转课堂,他说"学生用手机观看视频,课下用微信进行交流,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条件是中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人人都上网,恐怕不好办。

2.教师讲课,不再面对一帮鲜活的学生,而是机器,课堂的激情不再。讲的是知识,学的是知识,心里想的是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何在?

3.课前看视频,课上做作业,需要多少课前啊?时间何来?学生课表上的课程几乎都是作业课,学生不会感到乏味吗?

学习《人民教育》2014年18期---建平中学田颖成的《翻转课堂:我的思考和尝试》,涪陵第十四中学代保明的《我们需要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

我的感受:作为教师,我是比较享受与学生交流的感觉,因此,无论什么课堂都不能少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我倒觉得翻转课堂可以在课堂更多交流,缺少的是时间----课下哪有更多的时间学生看视频?还有,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不是都由教师的讲课替代了?

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

目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家“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

一、高一各取两个班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也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甚至有的专家放言:“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将来可能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教师未来的选择就是“当讲师还是当辅导员”。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慕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翻转课堂”会成为今后课堂改革的主流吗?

一、“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微课),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难点,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学课本,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学生只用做练习题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而是相对保守。”

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来解决,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点拨来解决,老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教师讲多长时间、讲什么,不是根据课前的预设,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而现在的慕课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并不知道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什么、不会什么,又回到了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上去了。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导、求证得出结论,建构知识。所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慕课所倡导的“微视频”,虽然教师在视频中也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但这种探究并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动手动脑,是观看教师的“探究过程”。更不用说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的结论,没有耐心去看老师的推导探究过程。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的地方强调小学低段课后零作业,中学的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虽然各地的具体规定不同,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是大势所趋,这里的课后作业不仅指复习作业,也包括预习作业。如果每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中小学一天6-7节课,至少要有5节新课,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先生说:“从现在的慕课现状来看,有人认为可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堂翻转,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悖教育伦理的——在课程标准高度统一和考试模式极其单一的情况下,让学生大量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势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

其实“翻转课堂”在我国已不新鲜,有些学校已开展了多年的“翻转课堂”实验,只是没有强调用“微视频”。如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是部分翻转,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二七一教学模式”是完全翻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一部分是课上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

现在有的寄宿制学校声称不是让学生在家看,而是在自习课上看,好像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校已经大大延长了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自习课虽然教师不讲课,但学生看老师的“微课”还是等于教师讲课,只是换了个形式和时间。我们提倡学生预习,但不提倡“过度预习”,过度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不管什么教学形式,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中所提出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手实践,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课上忙表演,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另外,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一标多本”,一门学科一个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教学进度不统一,也使“慕课”不能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同时运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学生,更没法实现“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同一版本同一进度,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教学进度进行,这样有可能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而这是“慕课”和“微课”那种统一制作的方法所做不到的。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名牌中学教案,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课堂是不可复制的,这都是教育常识。”

三、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学校提出: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而是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效果,笔者也观摩了一节用“微视频”(微课)教学的高中政治课。

这节课是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上老师播放了7段微视频,其中2段是补充的生活中的案例,5段是教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和归纳。课前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分工录制了微视频,在课上播放的5段分析教材的微视频也是不同老师录制的,目的是分担工作量。每个老师上课时都可以使用,做到资源共享。上课的老师还特别强调因为录制微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大大加重了备课的工作量。所谓“微视频”就是“课件加旁白”,不出现老师本人的画面,一是录制简单,二是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的插播“微视频”,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对知识的归纳概括,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解决的。在播放微视频的时候,老师站在一边,与学生共同看着屏幕上的课件,听着自己讲解的声音,俨然成了旁观者。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会上,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老师就在现场和学生面对面,为什么不直接用课件给学生讲解,而让学生看自己课前录制好的视频呢?难道课前老师录制的声音比现场讲解更生动吗?”整堂课老师像一个视频播放员,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老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当老师一脸麻木的站在一边听自己的录音时,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毫不客气的说:“这实际上是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讲课的老师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显得有些委屈。本来学校对于这种改革充满了希望,打算购置设备制定措施在全校推广,由于课堂效果令人失望,学校领导也只好决定“等等再说”。

现在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平板电脑,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视频”,这种做法也值得思考:既然在课堂上师生都在场,让学生看老师的的视频与现场讲课有什么不同,仅仅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吗?上海市教委的倪闽景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又太资源浪费——好容易学生们在一起上课,结果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就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的资源。”这个观点与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不谋而合,钟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

四、“慕课”及“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

我们说“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并没有忽视“慕课”和“微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其积极作用不能低估。它首先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上。目前传统课堂的小班上课,由于一个学校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一些优秀教师所教的班有限,别的班的学生没法享受优秀教师的资源,更别说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择校问题,与其说是择校,不如说是择师。虽然优质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于薄弱学校,但家长更看重的是优质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传统的手工式的教学方式,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教几个班的课,不可能让外班外校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优质资源。俗话说“庄稼种不好误地一年,学生教不好误人一生”。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源,“慕课”和“微课”可以部分的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慕课”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通过“慕课”可以募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微视频不同于过去网上的课堂实录和优秀教案,它是以PPT课件的形式配以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备课能起到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

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现在有了微视频,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加深理解。还可以根据“慕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3.适于家长辅导孩子。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苦于不能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和要点,也有的限于文化水平觉得辅导不了。现在有了“微课”,家长在家也可以反复观看,首先自己明白,然后检查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方便多了。甚至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上班的地铁上或中午休息时间下载观看老师的微视频,提前学习,回家辅导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

4.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扎实过后不复习也会遗忘,而学生在复习时如果能够观看老师的微视频,会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会复现老师讲课的情景,激活记忆的细胞,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课后可以把自己的微视频放到网络上,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5.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有些学生因病因事缺课,过后找老师补课,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二是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如果有了“微视频”,学生即使在外地,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老师的“微课”自学,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比较普遍,携带方便,都能实现这种移动学习。

6.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中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外,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和复习作业。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事先录制一些“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当然,用于预习的视频要区别于教师讲课的视频,不然又变成了“先教后练”的接受性学习。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前景 篇6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文化悄然诞生,时代的变化引起了教学系统的变化,“微课”与“翻转课堂”也应运而生,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致力于分析何为微课和翻转课堂以及其在各教育阶段的作用及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协调课堂教学与微课、翻转课堂的相互作用,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应用前景

一、什么是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何为微课

胡铁生教授从系统观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他还提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是构成微课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资源生态系统。

(二)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颠倒课堂”,就是讲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知识,而课堂不再简单的是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场所,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为自己决定后续的学习活动安排。在翻转课堂中,师生角色的互换,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安排学习,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对教学的作用

(一)对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

在普通课堂中,教师比较注重自己的讲课内容,很少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性格或其他种种因素不愿意去问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对该课程的理解与学习更为困难。

微课的应用可以避免群体授课中教师讲课方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缺点,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将不受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灵活选择学习资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将课程学懂学精。而当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之后的翻转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让老师来解答疑问,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保证所学知识无死角。

从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需有教师讲解的需求开始,到微课如何真正掌握到学生手中,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微课移动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教师的讲授仅仅是学生知识学习中的一个工具,而微课与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知识进行相应的筛选,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对微课视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学习和理解了知识点的基础上,课堂内就可以安排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和内化,这样的学习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科学地融于一体,使学生将学习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改变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凡是一个人掌握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也就是说,只要能提供良好的教学并给以充分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成绩。而微课和翻转课堂就提供了这些条件,可以营造舒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克服了群体教学中受教学进度影响的缺点,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真正实现自主化、个体化的学习。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课堂中,学生能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且与他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留给学生更多自由的课堂活动时间,使学生可以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反复地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扩展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充分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微课的应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改变传统教学的缺点,有效改善学生主动性差,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对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前景

(一)在国内外的开展现状及研究成效

在国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项目,每个节目为时长15分钟的教育视频,频道开播后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授戴维·彭罗斯为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首创了“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被称为“一分钟教授”,从而声名远播。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微课”概念的界定虽还未达成共识,但自2010年以来,国内对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践日益加强,相关研究逐步深化。我国尤其是中小学对微课的研究与实践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如微课网站的创立、大规模的微课设计比赛、微课的教学研究等正日益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关注焦点。

2010年,天津市为小学阶段录制的《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学习,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将“微课”纳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微课与翻转课堂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无论对学生、教师甚至是整个教育而言,都是一次极大的改革,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对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信息化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学生而言,微课与翻转课堂通过课程设置有效地实现了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自学微课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设计,让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快慢调整微课视频的进度,按需求选择课程,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教师而言,教师通过制作微课,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翻转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提高教师的知识讲解与总结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微课与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今后将更多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刘红霞,赵蔚,陈雷. 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 现代教育技术,2014,02:14-19.

[2]刘锐,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2014,05:26-3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

[4]戴晓华,陈琳. 我国中小学微课发展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9:78-83+119.

[5]刘勇.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透析——以教育经济学为视角[J].学理论,2015(12):178-180.

[6]何克抗.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微课翻转课堂 篇7

“慕课来袭”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慕课”真的能翻转中小学的传统课堂吗?“慕课”与“微课”的实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如何?其适用范围是什么?“翻转课堂”会成为今后课堂改革的主流吗?

一、“慕课”翻转的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 并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本质

“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简称MOOCs)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 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慕课”强调的是用“微视频” (微课) , 区别于传统的一节课45分钟的网上教学或“空中课堂”, 每段视频不超过15分钟, 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分解难点, 力求保持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人们提倡由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有的“慕课”推广者强调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是“先学后教”, 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和翻转。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 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 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 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外不是自学课本, 而是观看教师的讲课视频。学生不用自己探究, 教师把重点和难点都进行了分解, 甚至对课文的分析或对例题的解题步骤都讲得很具体, 学生只用做练习题就可以了。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同的是:过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 现在是在家里听老师讲课, 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 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 但没有翻转接受性学习的实质。新课改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也被翻转回了接受性学习。其实, 慕课的本意是为缺课学生补课用的, 而不是提倡大部分学生都用这种方式学习。“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 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 而是相对保守。”[3]

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性学习”, 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自学课本, 而不是先听老师讲解。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 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来解决, 大家都不会的再由教师点拨来解决, 老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教师讲多长时间、讲什么, 不是根据课前的预设, 更不是事先录制好微视频, 而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老师讲。而现在的慕课是根据教师的预设, 并不知道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学会了什么、不会什么, 又回到了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上去了。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导、求证得出结论, 建构知识。所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而慕课所倡导的“微视频”, 虽然教师在视频中也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但这种探究并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动手动脑, 是观看教师的“探究过程”。更不用说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直接看问题的结论, 没有耐心去看老师的推导探究过程。

二、“慕课”与“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翻转课堂”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强调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有的地方强调小学低段课后零作业, 中学的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虽然各地的具体规定不同, 但减轻学生课后作业是大势所趋, 这里的课后作业不仅指复习作业, 也包括预习作业。如果每节课课前都让学生在家自学15分钟, 中小学一天6~7节课, 至少要有5节新课, 就需要观看75分钟的“微课”, 这还不包括学生看后理解消化和做练习的时间, 更不包括中学生必要的课后复习作业, 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先生说:“从现在的慕课现状来看, 有人认为可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堂翻转, 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 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有悖教育伦理的———在课程标准高度统一和考试模式极其单一的情况下, 让学生大量利用课外时间学习, 势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4]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也认为:“某些慕课还不如说是应试教育课堂搬家, 应试教育精致化、普及化。”[5]

其实“翻转课堂”在我国已不新鲜, 有些学校已开展了多年的“翻转课堂”实验, 只是没有强调用“微视频”。如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是部分翻转,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和昌乐二中“二七一教学模式”是完全翻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课前自学部分, 一部分是课上探究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完基础知识, 课上先检测学生自学部分, 然后师生共同探究难点部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则是在课前让学生学习课本, 课上主要是讨论交流、展示。

现在有的寄宿制学校声称不是让学生在家看, 而是在自习课上看, 好像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实际上这样的学校已经大大延长了学生一天学习的时间, 自习课虽然教师不讲课, 但学生看老师的“微课”还是等于教师讲课, 只是换了个形式和时间。我们提倡学生预习, 但不提倡“过度预习”, 过度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不管什么教学形式, 都要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为前提条件。我们说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向课堂40分钟或45分钟要效率, 而不是向24小时要成绩。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保证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中所提出的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手实践, 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现在有些学校的翻转课堂是课前忙自学, 课上忙表演, 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另外,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材“一标多本”, 一门学科一个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有多种版本, 各地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 教学进度不统一, 也使“慕课”不能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形式而同时运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一年级的学生, 更没法实现“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 别的都是辅导员”的理想目标。

即使是同一版本同一进度, 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水平不同, 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教学进度进行, 这样有可能导致好学生吃不饱, 差学生吃不了。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很严重,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 而这是“慕课”和“微课”那种统一制作的方法所做不到的。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名牌中学教案, 在其他学校用甚至西部地区用, 那么教师还有作用吗, 教育还需要考虑班级情况吗?教育需要当面交流, 课堂是不可复制的, 这都是教育常识。”[6]

三、把“微课”用于课堂教学, 并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的学校提出: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外看“微课”, 不加重学生的课外负担, 而是在课堂上看老师课前制作的微视频, 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检验这种做法的效果, 笔者也观摩了一节用“微视频” (微课) 教学的高中政治课。

这节课是学习《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上老师播放了7段微视频, 其中2段是补充的生活中的案例, 5段是教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和归纳。课前备课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分工录制了微视频, 在课上播放的5段分析教材的微视频也是不同老师录制的, 目的是分担工作量。每个老师上课时都可以使用, 做到资源共享。上课的老师还特别强调因为录制微课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大大加重了备课的工作量。所谓“微视频”就是“课件加旁白”, 不出现老师本人的画面, 一是录制简单, 二是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地插播“微视频”, 如对基本理论的分析, 对知识的归纳概括, 都是通过播放微视频来解决的。在播放微视频的时候, 老师站在一边, 与学生共同看着屏幕上的课件, 听着自己讲解的声音, 俨然成了旁观者。

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会上, 听课的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既然老师就在现场和学生面对面, 为什么不直接用课件给学生讲解, 而让学生看自己课前录制好的视频呢?难道课前老师录制的声音比现场讲解更生动吗?”整堂课老师像一个视频播放员, 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 老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当老师一脸麻木的站在一边听自己的录音时, 整个课堂显得单调乏味。有一位听课的老师毫不客气地说:“这实际上是穿上现代化外衣的接受性学习”。讲课的老师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 显得有些委屈。本来学校对于这种改革充满了希望, 打算购置设备制定措施在全校推广, 由于课堂效果令人失望, 学校领导也只好决定“等等再说”。

现在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发一个平板电脑, 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视频”, 这种做法也值得思考:既然在课堂上师生都在场, 让学生看老师的的视频与现场讲课有什么不同, 仅仅是让学生们感到新鲜吗?上海市教委的倪闽景先生认为:“这种做法又太资源浪费———好容易学生们在一起上课, 结果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 就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的资源。”[7]这个观点与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不谋而合, 钟教授认为:“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 教育就无法完成。”[8]

四、“慕课”及“微课”的积极作用与适用范围

我们说“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并没有忽视“慕课”和“微课”带来的积极作用。“慕课”和“微课”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的, 其积极作用不能低估。它首先表现在优质资源共享和自学的灵活性上。目前传统课堂的小班上课, 由于一个学校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 一些优秀教师所教的班有限, 别的班的学生没法享受优秀教师的资源, 更别说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多年来屡禁不止的择校问题, 与其说是择校, 不如说是择师。虽然优质学校的硬件设施好于薄弱学校, 但家长更看重的是优质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传统的手工式的教学方式, 再优秀的教师也只能教几个班的课, 不可能让外班外校的学生享受到这种优质资源。俗话说“庄稼种不好误地一年, 学生教不好误人一生”。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讲课资源, “慕课”和“微课”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 “慕课”不能完全颠覆传统的实体课堂, 不能代替老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 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

通过“慕课”可以募集到许多优秀教师的讲课课件, 这些优秀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设计都是难得的课程资源, 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学习借鉴这些优秀资源, 一方面会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微视频不同于过去网上的课堂实录和优秀教案, 它是以PPT课件的形式配以教师的讲解, 对教师的备课能起到直接的启迪借鉴作用。

2.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课堂上同样的授课时间, 学习困难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 教师也没有时间专门去照顾这些学生。过去靠课堂笔记难以复现教师讲课的情境, 现在有了微视频, 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可以反复观看, 加深理解。还可以根据“慕课”提出的练习题进行变式练习, 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

3.适于家长辅导孩子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 有的家长想辅导自己的孩子苦于不能了解教师的讲课进度和要点, 也有的限于文化水平觉得辅导不了。现在有了“微课”, 家长在家也可以反复观看, 首先自己明白, 然后检查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就方便多了。甚至家长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上班的地铁上或中午休息时间下载观看老师的微视频, 提前学习, 回家辅导孩子时做到心中有数。

4.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再扎实过后不复习也会遗忘, 而学生在复习时如果能够观看老师的微视频, 会加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会复现老师讲课的情景, 激活记忆的细胞, 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课后可以把自己的微视频放到网络上, 供学生复习时参考。

5.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

有些学生因病因事缺课, 过后找老师补课, 一是老师不可能有时间及时给学生补课, 二是老师补课时也不会完全像在课堂上讲课那么具体。如果有了“微视频”, 学生即使在外地, 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老师的“微课”自学, 及时补上所缺的课程, 使“固定学习”变为“移动学习”。现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比较普遍, 携带方便, 都能实现这种移动学习。

6.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

中小学生每年的寒暑假时间都比较长, 除了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外, 一般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预习和复习作业。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事先录制一些“微课”帮助学生预习或复习,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当然, 用于预习的视频要区别于教师讲课的视频, 不然又变成了“先教后练”的接受性学习。

总之, 对于慕课、微课这样的新生事物, 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实验, 取其所长, 避其所短, 既不能盲目追风, 轻易“翻转课堂”, 又不能一概排斥, 忽视现代化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

摘要:“慕课”和“微课”的实质是“接受性学习”而不是“探究性学习”, 与实体课堂相比, 只是翻转了教师讲课的时间和地点。如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如果把微课直接用于课堂教学, 会把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为单一的看视频, 教师也不能做到“以学定教”。所以“慕课”和“微课”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主流, 它适于教师在备课时借鉴学习;适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适于家长辅导孩子;适于学生的课后复习;适于缺课学生的补课和异地学习;适于假期学生的自学等。

关键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改变灌输教育[N].大众日报, 2013.11.27.

[2]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 2013, (10A) .

[3]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4]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 2013, (10A) .

[5]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6]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 2014, (4B) .

[7]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 2013, (10A) .

微课翻转课堂 篇8

1.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近年来网络流行,获取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都提供了海量的资源,每年还在爆炸式地递增。这使得当代大学生有着不同以往学习条件和获取途径,通过网络学生的学习方式无比丰富。而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具有自我意识,习惯张扬个性,寻求不同和创新,但是在学习上艺术类考生也有自身的弊端。其一,自主学习意识差。大多数艺术类考生,文化课成绩较差。由于艺术课程的学习和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相互交叉且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对学习的热情难以高涨,也很少主动向老师请教文化课知识。其二,学习态度不均衡。对于课业艺术设计类的学生缺乏耐心,由于艺术设计的特点要求感性思维的敏感、热情,但是对学习持之以恒的态度,却是理性自制力的体现。两者相对,难以融合。其三,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学习兴趣强烈,动手制作等全新课程学习热情高,但是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较差。

随着手机终端功能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某项关于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课后主要的娱乐方式是手机上网。课后玩手机的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80%以上,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后娱乐最重要的平台,而如何利用这一全新平台,是教育界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问题。

2. 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微课类型

随着微生活的不断深入人们接收信息越来越便捷,微课也因此应运而生。微课视频最早出现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后来在中小学掀起了微课改革的浪潮。由全国高校教师网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该比赛把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参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适用性较强的内容或是教学上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课程设计,运用动画、三维、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用抽象、宏观、微观等多种手段呈现。

艺术设计类专业分工有多种多样。按照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于设计学类的统一划分,具体可分为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等。各专业之间除专业特性之外更具有艺术设计课程的共性。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并将这种新模式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谓微课教学模式,是指制作短小精炼的系列微视频(每个5分钟左右),然后基于微视频,在手机应用开展课堂外(线上)观看微视频的新型教学模式。加之在线课程讨论平台,将艺术设计类的课程进行碎片化剖析、分解,形成课程体系。线下课程环节内,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向教师进行提问咨询,有教师进行解答。

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学生调研阶段,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需求,对实时课程内容进行了解更新。结合教育目标,将当今大学生的共性加以总结调研。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有步骤地调研。

(2)课程设计阶段,微课的教学课程应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确定,首先是课程的表现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实景拍摄视频和flash动画等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课程内容轻量化,缩减课程时间,配合学生上网浏览的习惯,将时长控制在3-5分钟。大大的缩减可曾内容,将其精炼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最后是在线课程,在线解答。在第一时间把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保证学习的顺畅性和延续性。

(3)翻转课堂落实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不同方面。第一,将翻转课堂落根于网络手机终端,让学生的自学变为主体,减少课程的讲述概念等过程。第二,将翻转课堂在实际课程中实践,把老师当成顾问性质来对待,而学生自主进行团队配置完成项目。增加课程乐趣,完成从老师说学生听的单向教育,变为学生由做到思考,再到产生疑问解决问题的复合教育。

(4)评价阶段在此阶段,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类。形成性评价对学习需求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起点分析、教学策略分析进行再检测;总结性评测是对整个翻转教学过程作最后的评价,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结语

翻转课堂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是先进的。如何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全新的学生生源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势在必行。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只是由于其学科的固有特点,更容易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形式新颖的微课更有利于吸引眼球,激发学习兴趣。成为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改革的先行者。手机终端的大量普及和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必将让微课成为未来教育的主力军。

摘要:微课开启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一条新途径。它是翻转课堂的形式之一,是进入网络终端掌上时代的产物,相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而言微学更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这是由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艺术设计专业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将现有的知识进行陈述、传达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力才是艺术设计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

参考文献

[1]何朝阳.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外国高等教育研究,2014,02.

[2]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社科教育),2012(9).

翻转课堂、微课及慕课的探讨 篇9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知识膨胀的时代,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对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十三五”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五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要求科学谋划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加快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 增强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 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优势转变。高等教育具有如下功能: (1) 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 (2) 促进个人提高文化修养; (3) 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 (4) 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5) 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应用型专门人才及促进科学发展; (6) 选择、传递、保存和发展文化。课堂教学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但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方面, 还存在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需要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将对几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进行深入探讨, 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 论证新形势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依据设定的教学内容, 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增强学生体魄,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集专业性、探索性和过渡性于一体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高等学校的教学具有如下意义: (1)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 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接受式学习为主, 即教师将学生要学习的原理、概念等以结论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 学生的学习局限于教材, 学习方式为被动式地接受知识, 缺乏课堂互动, 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几个弊端: (1) 学生独立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及锻炼, 使学生的学习严重依赖于教师, 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2) 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教师很难通过课堂的教学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 所以教学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 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课偏多、实践课偏少,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践; (4)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专业倾向性和职业性不明显, 即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不协调,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厌学情绪。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操作性、简约性、指向性、整体性和更新性的特征, 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 教师的价值在于组织、引导和服务学生。设计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 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课堂里积极学习的主体, 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及慕课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要, 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教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真感知学习材料、深刻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及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在新形势下, 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效率, 涌现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如翻转课堂、微课及慕课等。

翻转课堂 (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即教师先提前布置好作业或问题, 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精心准备材料, 上课时让学生上讲台讲解作业或问题, 从而让教师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和讲解相关知识点, 有利于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翻转课堂使高校教师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 翻转课堂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优势。首先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 不用再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传授;其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均发生转变,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渐增强, 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理解学生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微课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课程主要的载体是视频, 并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微课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精简, 围绕一个问题 (或专题) 进行说明, 一般在10 分钟左右。微课具有如下特点: (1) 讲授主体较为突出, 目标指向较为明确; (2) 情境更加接近实际, 教学资源多样化; (3) 内容短小精悍, 应用方便灵活; (4) 课程形式具有半结构化特色, 且易于扩充知识面。微课非常适用于个性化、情境化教学和移动学习的需要。

慕课是以视频教学为主的大规模交互式开放网络课程, 其特色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 通过测试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改革。慕课作为最主要的网络课程形式, 具有教学活动混合化、受教育者规模化、学习的个性化和交流社区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 且学习的人数受到限制, 而慕课可以实现成千上万的人同时在线学习。通过在线学习, 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个体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的进度和重点, 并深入理解学习的难点, 更容易激发个体自主学习的能力。慕课使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 极大地促进现代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打破了年龄、身份及层次的限制和大学的“围墙”, 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四结论

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改善知识结构和深化理论知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体质,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科学观念的形成, 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 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发展。然而, 无论何种教学形式都要以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及减轻学生负担为前提, 在保证满足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应尽量给予学生较多的课余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个性、兴趣和进行独立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因此, 对于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这些新的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地进行研究和实验, 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既不能盲目追风, 也不能一概排斥。

摘要: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十三五”目标的实现, 需要教育培养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校教学来实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几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及慕课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微课,慕课

参考文献

[1]徐辉.“十三五”期间推进教育公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15 (7) :1~4

[2]王星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构想[J].亚太教育, 2015 (30) :214~215

[3]王善迈.“新常态”下教育经费增长的长效机制——对制定“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几点意见[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2015 (13) :9~11

[4]孙久文.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区域经济评论, 2015 (1) :23~25

[5]徐晶晶、朱虹.智谋未来各界专家共话“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J].上海教育, 2015 (1) :14~23

[6]金陵.萨尔曼·汗怎样走向“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0) :29

[7]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 2013 (10) :28~31

[8]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13~14

[9]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 (理论) , 2014 (1) :3~7

微课翻转课堂 篇10

近年来,微课、翻转课堂等国外新兴教学理念传入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受新思潮的影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校顺应时代潮流,多门课程也实施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改革,改革中有些欣喜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逐步分析。

2 教学改革中“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下面从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两个层面就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2.1 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遇到的瓶颈

(1)前期教学工作准备耗时过长。我们知道制作一个5~10分钟的微课并不是十分困难,有简单的PPT和较好的录屏软件即可。但是要制作设计精良、高质量的微课并不容易。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制作者,也是实施者。这正如一部优秀的电影,教师在其中担任着编剧、导演、演员、剧务、制片、发行等多项职务,而煞费苦心的作品“票房”好不好,还要看观众即学生买不买账,对微课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有时为了设计一个教学环节的动画或PPT,教师可能要耗去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其中的辛苦只有教师知道。如果只是插科打诨的低质量微课作品,不仅完不成教学目标,甚至会对推行“翻转课堂”起到反作用。微课发布后,教师仍需随时跟踪学生微课学习和完成作业进度,并通过网络互动形式随时回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本校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95%的教师明确表示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师的工作量不减反增,课前教学工作准备时间过长,不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问题。

(2)部分教师缺乏“翻转课堂”课堂控制和管理能力。“翻转课堂”需要转变传统师生关系和角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不能适应“翻转课堂”新形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些无所适从和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管理和驾驭课堂。而学生也反映,教师仍需在课堂上适当讲授一些教学内容,在增加课堂活动的同时,多对学生的表演及展示作业或作品进行实效指导,掌控好课堂讨论和互动时间等。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以上问题,课堂教学容易变成自习课或作业课,不能发挥学生主体及教师主导的作用。

2.2 学生在“翻转课堂”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根据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表示比较适应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能够按时完成微课学习及课后作业。但部分学生表示,寝室网络信号不好,上网不方便,没有充足的自学时间等。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自控能力较差,打开电脑或手机便不自觉地浏览跟学习无关的网页或打游戏、看电影,真正用在学习微课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学生只观看了一次视频,甚至在视频播放时同时做其他事情,对于教学内容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并没有能力完成课后作业。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瓶颈,在课堂上重新讲授微课内容,对已经自学了的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而直接进入讨论或作业展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内容便一无所知了。

(2)学生无法适应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教学形式。我国学生从小学教育开始,就一直接受被动填鸭式教学,习惯了课堂上接受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教师讲什么听什么,教师说什么记什么。课堂上,学生思维受限,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口语锻炼的时间以沉默代替,讨论的观点也不够深入和充分,最终以教师简单总结收场。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无法适应,分工不明确,只有一两名同学完成全部整个小组作业,不知如何以团队的形式合理完成作业。

3“翻转课堂”实施条件及措施

针对以上“翻转课堂”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可行性策略分析。

3.1 充分开发网络资源,保证网络学习环境

共建共享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如上所述,如果每一个微课都要教师独立完成,不仅耗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微课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在推行“翻转课堂”初期,需要大量优秀教师、信息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制作出优质微课程,并实现资源共享。比如教师在讲授某一章节时,可参考其他院校教师所做优秀微课,借鉴学习、共同提高。在时间精力有限条件下,运用其他院校现成优秀微课作品也不失为权宜之策。一来缓解学生视觉和审美疲劳;二来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兄弟院校优质教学资源。

改善网络环境、学习平台和移动终端。当前,许多学生反映上网不够便捷和顺畅,很难及时完成微课学习和作业。这就需要学校给予相应网络和技术支持,如在全校范围内覆盖高效WIFI,教室计算机可以随时上网,优化升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学校也应多配备智能网络终端,建立优质教育教学平台,使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和教师进行及时沟通。此外,学校也应多组织微课制作或信息化技术方面的讲座或培训,提高教师数字化水平和现代教育教学手段。

3.2尽快转换师生角色,适应“翻转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完成从以往课堂“主角”转化为“配角”,从讲授者转换为协助者。“翻转课堂”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虽然不是学习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仍然功不可没。根据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指引也是十分有益的。在学生学习倦怠时,几句鼓励和督促可以坚定学习信心;在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困惑和不解时,教师有效的指导如明灯般照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教师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掌控好课堂节奏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自主思维和学习能力,并改进评价考核方式,激励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学生应该从传统依赖型学习者转换为自主学习者,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作业的能力。尽快从课堂被动接受者转换为主动学习者。此外,网络学习是学生自定步调和节奏的自主学习,学习者需要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认知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时间能达成的,这就需要学校、家长、教师、辅导员等共同监督、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改进,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通力合作和积极配合。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我们从不懈怠,让我们共同努力完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多元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J].海外英语,2016(3):40-41

微课翻转课堂 篇11

[关键词]洋葱数学微课平台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03

随着微课浪潮的风起云涌,在教育现代化和高效课堂双引擎的推动下,通过微课实现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潮流,然而,当前教师通过自己制作微课实现翻转课堂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制作微课工作量大,教师自己开发的微课作品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对学科教学来说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很难对学科教学产生真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受个人微课制作技术的影响,制作的微课方式单一、质量普遍不高,难以解决数学学科问题,难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许多学校依托本校师资力量大量制作微课供学生学习,可行性毋庸置疑,但大多数半途夭折、不了了之,那么,初中数学教师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优质网络资源来翻转数学课堂,革新自己的课堂呢?笔者在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德育教学交流活动”中亲眼看到了“洋葱数学”微课平台的美妙应用,回校后亲自利用该平台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

一、“洋葱数学”微课平台概述

“洋葱数学”微课平台,提供了贴近学生兴趣的系统数学微课动画视频,与教材和课程大纲配套,这些课程内容均由一线特级教师与“洋葱数学”团队共同开发,免费向教师和学生开放,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上网就可随时随地地学习“洋葱数学”微课,这样的网络优质资源大大缩小了数学教师实现翻转课堂的工作时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洋葱数学”还提供给学生集在线管理、交互式学习、测试评价、奖励机制、数字错题本等于一体的微课网络教学系统,在“洋葱数学”平台上,教师可以建立本班级学生的网络学习教室,并通过平台的数据中心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是否完整观看视频及掌握知识点,都可通过实时跟踪反馈,有效进行在线管理,发挥在线学习的优势。

总的来说,“洋葱数学”有点类似雏形版的“可汗学院”,在初中教学中引入“洋葱数学”微课平台实现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工作效率,提升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应对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装学习多样性、个性化需求的挑战。

二、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所以不同的学生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进行授课,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学生也因此失去学习兴趣,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又会因为教师讲解的内容过于简单而觉得上课是在浪费时间,例如,在教学不等式的性质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这两节课时,按照以往的教学,为了顾及全班学生和完成教学任务,整节课几乎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两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言而喻,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多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有困难,还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作业,因此,笔者依托“洋葱数学”微课平台进行翻转课堂,将学生以新知为主的“课内”活动与学生完成作业为主的“课外”活动进行对换,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内化知识,并实现学生自主、协助、多元化地学习。

1.课前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否引导每位学生在预习阶段借助网络实现最大化的学习,及时为教师反馈有效的学习信息呢?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计划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洋葱数学”微课平台中的视频能通过动画的形式和风趣幽默的讲解来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微视频自由播放、暂停、回放、快进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前都能对新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另外,“洋葱数学”微课平台的每个视频在讲解的过程中,系统都加入了一些与学生交互的设计,系统会根据学生做出的题目答案选择播放内容,直到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随后平台会有相应的巩固微练习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检测,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就会有相应的分析,并给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重新完成,直到全部过关,教师可通过平台中的数据了解每位学生对每道题的掌握情况,这样让教师便于确定课堂讨论的重点与拓展内容等,进而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

例如,《不等式的性质》一课的教学,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洋葱数学”平台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视频内容是复习不等式性质,通过李狗蛋、王小锤比较零花钱的故事、数字举例、數轴举例等方式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及交互式的练习题,总结不等式性质,让学生看完视频后能够初步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然后完成相应配套的微练习,其中包括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较简单的不等式,如,将不等式3x<-12化作“x>a”或“x

2.课中

在翻转课堂上,我们基本采用“三环节”“双反馈”的教学方式,即第一环节回顾微课,错题再现(第一次反馈);第二环节展训练,协助展示;第三环节达标检测,当堂反馈(第二次反馈)。

例如,《不等式的性质》一课的教学,在课堂上,按照课堂三环节教学,第一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形式,先对微课不等式性质进行简单的回顾,出示学生“有错通过”的类型题,通过小组讨论、自由辩论、教师讲解等方式,解答学生关于基础概念部分的疑惑,由于学生课前自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环节所用的时间较短,第二环节,出示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如:将下列不等式化作“x>a”或“x

3.课后

本节课笔者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了以往需要两个课时才勉强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解基本知识点,学生虽也能理解掌握,对于教师的讲解学生提不起兴趣,而教师又不得不讲,在“洋葱数学”微课平台下进行翻转课堂,可以解决学生因为没听懂个别知识点导致跟不上课堂节奏的现象,为此,教师应借助“洋葱数学”微课平台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微课平台轻松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从而避免课堂上学习拖沓的现象。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虽然可以轻松地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但往往在家做题时遇到问题会因无法解决而感到孤立无援,在本节课中,课堂是一个自主、协作、参与性高的学习环境,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效进行内化,

三、使用“洋葱数学”微课平台的反馈情况

笔者已经在日常教学中习慣性地使用“洋葱数学”微课平台进行翻转课堂,一方面是“洋葱数学”微课内容趣味性强,覆盖了初中数学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形成了系列,可帮助教师持续完成更多的“输入性”工作,从而让教师节约时间,做真正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在线下带领学生“输出”:解决问题、探究、讨论和协作,以及针对学生的个体和地区差异做有针对性的辅导,另一方面“洋葱数学”提供了完整的数据后台,能够追踪班级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笔者对任教的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00%的学生都喜欢“洋葱数学”平台上的微课,关于“洋葱数学”微课的作用,96%的学生表示微课的内容通俗易懂、语言幽默,能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是部分学生的观点。

生1:“洋葱数学”视频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2:“洋葱数学”中的练习题我大多都能解答,我很有成就感。

生3:“洋葱数学”章节引入微课让我们感受到数学家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我很感兴趣。

生4:观看“洋葱数学”视频时,看不懂的地方可反复看,看完视频和做练习题都有“洋葱币”奖励,我们班都在比谁的“洋葱币”多。

生5:数学课压力巨大,我学习信心不足,有了“洋葱数学”微课后我对数学更有兴趣了,原来的消极态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微课视角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设计 篇12

一、视频制作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

“微课”教学方式的核心就是教师对教学视频的制作,这是我们开展“微课”课堂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进行翻转课堂设计的基础。“微课”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适应信息化形势下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将多媒体等技术引入课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进行对学生的授课。做好教学视频是完成一切教学活动的开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中,教师转变为课堂节奏的引导者。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控制视频的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课程最精华的部分展现给学生,一定要突出课程重点,同时保证课程大部分的时间在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上。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例如运用“微课”的形式对高职英语第二册“Makingi n v i t a t i o n ”进行翻转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锻炼学生运用英语“invite people”“acceptinvitation”“decline invitation”的能力,这也是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非常实用的一个能力。在此课的课前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视频制作的重点放在提出邀请的英语表达方式上,可以在视频中展示不同的生活情境下,提出邀请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表达重点的不同。要让学生们通过简短的视频对主要情境下的表达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课前预习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准备

课前预习是我们实施“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必要的准备活动。在运用“微课”的课堂教学中,在课程的最开始教师就要为学生播放演示时间很短但是信息量很大以及包涵本次课程所有教学重点的视频,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丝毫的准备,只是被动的观看接受,那么教学视频的设计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损害到我们教学的初衷。针对高职英语的受众群体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英语能力以及学习英语的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可供他们利用的资源。总之,一定要提起学生对课前预习这个步骤的重视,因为这是翻转课堂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在课程开始前学生没有一定的准备工作,那么我们整个课堂就没有办法顺利进行,翻转课堂也就只能流于形式,最终还是教师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

三、课中教学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

“微课”视角下实施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真正的课堂教学阶段。我们要纠正的一个误区是翻转课堂下并不是说课堂教学变的不重要了,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微课”形式的设计理念就在于要将课堂最宝贵的时间用在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上,要让师生通过真正的课堂互动达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交流应用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关键。我们还是以上述“Making invitation”课程的教学过程为例,在学生经过一系列的课前准备并且在观看完制作精良的视频短片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步入课堂学习的正规,要对课堂节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在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同学们,通过这个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在哪些情境下我们会需要Makinginvitation?”这时学生们就会各抒已见,热烈的讨论。为了方便教学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加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让各小组之间的同学进行相互提问与回答,保证小组的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提问与回答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可以迅速的利用在视频中学到的知识,及时的进行演练,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做到真正的活学活用,同时达到我们高职英语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上一篇:核算分析下一篇: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