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精选12篇)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1
无论是工厂、建筑企业或工矿企业,学生实习或每一位新员工入职都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传统的教师或培训讲师在课堂上注重安全知识的传授,学员虽然在下面学,却不一定关注到安全教育在实习生产中的重要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下面听课的学员人手一部手机,浏览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得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借助手机互联网扭转这一现象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将互联网和翻转课堂完美地结合起来,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时间,提高学员专注安全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员主动发现自身安全方面的缺陷,变被动学到积极参与学,才能让学员有较强的学习欲望,提升自身安全素养并成就一番事业,以期通过培训学习实现自身安全教育的提升。接下来就本人在安全教育翻转课堂的教学与大家分享。
1“90后”学员的学习特点分析
“90后”安全教育的学习特点,就是以学员为中心,让他们从实践经验中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因此抓住“90后”学员的特点在互联网+翻转课堂中显得颇为重要。具体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其一,授课者没有将安全理论知识与工厂的安全生产实践有效对接,使得“90后”学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严重匮乏。
其二,“90后”学员大都是独生子女,这养成了他们张扬个性、青春自主的性格特点,在学习中更多的是展现自己的特点而不愿被约束和管理。我们要通过安全教育让他们从自由散漫、游戏玩乐、生活无规律的状态中快速进入到专业实习或职业人状态。
其三,“90后”学员依靠个人勤奋努力就可以完成在校学业,但进入企业厂房和车间后截然不同,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将知识、情商、智商转化为个人和团队的安全能力,让彼此通过自身快速成长。
其四,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90后”拥有着及其活跃的思维,他们想法紧跟潮流、视野相当开阔。而手机互联网等多元化的开放媒体,使得学员们的思路更加清晰,见识俞加丰富。“90后”学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翻转课堂更是敢想、敢问、敢说和敢干,他们从小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多,学习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家长们为了“90后”的教育更是提供了优质的资源......这也无形中使得我们所教的学员普遍知识丰富、多才多艺,综合素质较好。
在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90后学员面临着学习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挑战,在新思潮的冲击下,他们的触角可以延伸到安全教育的更深层次,能从网络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再进行传统的安全教育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授课过程中要作出很大的改变,而只有紧密关注学员的心理成长,把握住90后的个性化需求,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他们的三级安全教育。
2 有效分解培训内容,提出课堂展现形式
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时。首先将学习内容或自己准备好的课件在QQ群或微信朋友圈里共享,让每个学员通过手机互联网提前知道即将要学的内容,按人数多少划分若干组,一般培训的时候以宿舍为单位或3个人左右为一小组。将课堂内容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分解,建立安全知识与已知知识的联系桥梁、阐释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让“90后”学员主动学习相关安全技能,现场互教互学,最后总结讨论安全教育心得。
课堂展现主要是通过要求学员以微视频、歌曲改编、游戏活动、相声、小品、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或现场互动等精彩的教与学形式开展。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培训,更重要的是能将其尽快培训成为企业和车间的安全小队员。在教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积极鼓励“90后”学员们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互教互学,推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和安全教育的完美结合。“90后”作为年轻的一代,敢想敢闯的性格将翻转课堂的新动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3 课堂完美展现
有了前期的准备和铺垫,停止传统的说教教育,我们授课者在课堂上唯一需要做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事就是袖手旁观,让学员自始至终参与到整个课堂翻转过程,成为自身学习经历活跃的创造者,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完美的展现。
有些学员把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改编为《我的责任心》,将安全责任演唱得娓娓动听,易于传唱,并配上基于网络流媒体的微视频和字幕播放,做成了一场很经典的现场演唱会。有个小组把安全知识改编成《小浩上班记》,主持人用话外音构建场景,将一些习惯性违章情节和动作在课堂上情景再现,该小组通过日常工作和教学反思,现场友情出演,其他学员在观看该小组成员身上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强了自身的安全教育,寓教于乐,一句“好尴尬呀”道出了“90后”学员的安全体验。另一个小组将一些专业知识配合传统相声表演为《安全三人行》,利用相声的魅力、插诨打科、在欢声笑语中让学员们记住了这些安全专业知识。
安全常识互动参与度更是热情高涨。还有很多学员参与到“我来比划你来猜”活动中,在舞台上的学员通过自身的理解将枯燥的安全教育知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展现,台下的学员要想猜对首先就得进行安全常识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以上这些翻转课堂的案例都是和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进行的。
而对一些急救措施的教学内容则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比如防火知识中对灭火器的使用培训就是通过为学员现场演练操作、手把手培训来展开的,后期加以组织消防疏散和灭火演练,让学员们亲自操作,消除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的动作,发扬学员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懂再问的精神,然后重复示范操作,直至全部弄通弄懂,彻底掌握消防的“三懂四会”知识,促使学员们在使用消防灭火器时能做到“一提二拉三压四瞄”的动作规范。
4 课后小结
参加培训的每个学员都成了安全教育课程的研发者,学员们始终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展现形式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教中学、学中教,不去验证过多理论可使得“90后”学员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学习并掌握安全教育知识,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体现出教学活动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教学传播多样化等诸多特点。也只有让学员真正感受到安全教育培训能提升自身,对实习和实际工作有帮助,并活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才能使学员在脑海中更加持久地留下安全教育学习的内容。而当各小组学员都积极投入到培训中时,培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莎朗.L.波曼,杨帝译.4C法颠覆培训课堂[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7.
[2]潘平著.老HRD手把手教你做培训[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2015.8.
[3]权锡哲.韩伟静.新进与新任员工培训方案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6.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2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模式在全国兴起。笔者通过翻转课堂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了翻转课堂多传统教育来说确实有很大的突破,但也发现了一些缺陷,并进行了一些反思。
【关键词】翻转课堂 突破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91-01
一、翻转课堂对传统教育的突破
1.云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学校教授式”的地域局限
学生以前必须坐在教室里听取老师的讲授;在网络覆?w的今天,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有了微课,有了云平台,有网络的地方就是课堂。
教师以前都是在学校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离不开学校这个地域限制。云教育模式下的教师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设计教学,就可以监控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后巩固的情况,还可以在网上在线答疑,随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2.云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量”的局限
学生以前只有一次听老师讲授的机会,可能有没学好的知识点。有了云平台,学生认知能力差,可以对微课反复学习,对课堂实录再次学习,至到学懂为止。若还不能理解,还可以通过云平台提出疑问,任何在平台上的老师或已解决问题的学生都可以提出不同解决方案。
3.云教育下的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高高在上“讲授”,变得更接地气
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按知识点设计成小微课,学生在课前自行学习知识,课堂上,小组制给大家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充分的释放自己的疑惑,吸取全班同学提出的优秀解决方案,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了主角,学习活动成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的主要功能发生了由“讲学”、“教授”向“导学”、“助学”的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发生了“翻转”。
4.云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大同化”,变得更加有“个性”
以前学生不论优秀与否,只能学习同一个老师讲授的同一个内容。现在,有了云平台,有了翻转课堂,教师会非常快速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进行定位教学,懂了的可以不讲,个别不懂得个别讲。优秀学生可以把一些较难的试题推送给他,锻炼他的能力;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反复学习微课、实录的基础上要求老师将简单基础试题推送给自己,查漏补缺,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5.云教育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在云教育条件下的微课堂,把知识分成了许多的小块,学生除了要学习该知识点外,还得构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长期坚持,必然会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同时,长期的自学,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学生在大学及以后的人生中,学习已经是一种习惯。
二、实施云教育下翻转课堂的反思
1.翻转课堂的实施并不能一刀切,不是所有的知识、所有的学生都适合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学习
翻转课堂实际上至少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要求微课内容不能过于难。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不是什么知识只要推给学生,学生一听就懂了,所以教师在对微课知识的选择上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推送学生能够理解的微课。二是学生的自觉学习的习惯要好。微课是要求学生能够自行进行学习,要求学生的自觉性很高。
所以推行翻转课堂前,要做好两个事情。一是要培训,学生要用翻转模式进行学习,需要怎么听微课,如何记笔记,如何把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网。二是要调查,对学生摸摸底,那些自觉性很差、培训后也无法改变的同学,不能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
2.翻转课堂模式要求学校在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
由于翻转课堂对课余时间要求很高。学校必须引导班级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对时间进行统筹,要求科任老师对对该学科安排必须合理,每天推送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超过20分钟。如果所有老师都去抢课余时间,学生将不堪重负,被拖累拖垮。
3.翻转课堂模式要求建立符合班级班情的激励机制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高效,如何激发学生的斗志,那就得有竞争。翻转课堂的实施一定要激励学生,比如采用操行分加分对学生激励,同时课堂的设计上要创造出激励的各种环节。比如,抢答加分、做题最规范加分、最好思维加分、小组合作成绩最好加分等等。这样引发学生为了个人的荣誉及小组的荣誉前赴后继,踊跃争先。
4.翻转课堂离不开小组学习制的建设
小组合作制是翻转课堂实施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工程。学生在自学阶段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深浅不一,统一层次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方向各异,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可以解决大多数碰撞出的问题,小组间的交流又可以擦出新的火花,那么老师最终收集到的一定是最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就非常有针对性,而且能真正做好高效学习。
5.翻转课堂中平板的使用不能完全替代笔的使用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反馈,学生是可以通过在平板上书写答案或过程,然后提交来实现的。但是用电子笔在平板上书写不能做到非常规范。同时,当前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均采用纸上答题。所以学生在答题时或做作业时,不能一味要求学生答在平板上。为了不弱化学生在纸质上答题的能力,课堂上必须要设计纸质上答题的环节,便于教师掌控学生的答题思维、规范、书写上的情况。
三、结束语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提高
引言
“军用车辆构造”是我校汽车士官教育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大多数学员有驾驶经验,对车辆有初步了解,对于构造课程的学习有较大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难度的加大,部分学员的兴趣逐渐减弱。随着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传统枯燥的军用车辆构造课程已激发不了学员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员必须创新。“翻转课堂”借助媒体为载体,使学员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转变,激发学员主动思考、探索、动手,使得学员真正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它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员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能有效解决不同层次学员学习差距的问题。现以蚌埠汽车士官学校专业课教材《军用车辆构造》及《实习指导书》的《喷油泵》实习拆装一课为例,探讨“翻转课堂”在汽车士官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本次课以柴油机直列柱塞式喷油泵的拆装为教学内容。
1.1 课前准备
1.1.1 教员制作教学课件PPT、准备好摄像头、拆装注意事项明细表
根据理论课所讲理论知识准备好教学课件PPT,内容包含本次课任务、目标、三维拆装动画、实操视频、拆装注意事项。并将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明细印发纸质,每个学员人手一份,力求安全操作。由于学员较多,实习场地有限,当教员示范操作时,可以通过摄像头将操作过程实时传送到屏幕,使每一个学员都能清楚观看到教员的示范过程。
纸质明细:直列柱塞式喷油泵拆装注意事项及步骤
一、拆装准备
准备好拆装直列式柱塞泵所需工具:专用拆装架、扳手、镊子、鲤鱼钳、螺丝刀等。
二、拆装注意事项
(1)拆装喷油泵前必须熟悉其结构及各部分的功用;
(2)必须按照顺序进行拆装。注意使用专用和通用工具,不予许用铁锤敲打,以免造成零件变形或损伤;
(3)分解前应放出喷油泵中的燃油、润滑油;
(4)分解前应将喷油泵外部清洗干净;
(5)拆装喷油泵必须有一个清洁的工作场所,所有零件在安装前必须经过清洗;
(6)柱塞偶件和出油阀偶件必须成对使用,不得互换;
(7)装入柱塞偶件时,柱塞套肩位上的安装记号应该对着窗口;
(8)出油阀接头的拧紧力矩为25∽35N·M。过紧可能引起泵体开裂、柱塞咬死、齿杆阻滞等弊病;
(9)安装结束后,齿杆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滑动自如;
(10)凸轮轴的轴向间隙应在0.05∽0.10mm之间。
三、拆装步骤
(1)拆下喷油泵侧盖;
(2)拆下弹簧下座;
(3)拆下高压油管接头
(4)取出减容体、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偶件、柱塞偶件;
(5)取出油量调节齿圈、柱塞弹簧;
(6)取出滚轮挺杆。
装复步骤与拆卸步骤顺序相反。
说明:具体操作对照实习指导书。
1.1.2 学员课前学习
课前教员将制作的课件上传到校园网网盘,学员可以根据自己时间选择去图书馆网站观看学习上传内容,将不懂得内容记录下来,上传到网盘,教员整理后在课堂上和学员一起探讨。
学员课前复习喷油泵理论课内容,了解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预习实习指导书,本次课实习内容,熟悉喷油泵拆装流程及工具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将问题记录下来上传到网盘课堂讨论。
1.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地点在汽车技术中心构造车间,以班为单位,小班化教学,每班8人,每个辅讲教员负责一个班。主讲教员制定好课堂计划,课堂教学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讲教员对整个区队学员进行集中示范操作,辅讲教员辅助操作,通过摄像头将操作过程实时传送到屏幕,以便学员 更清楚的看到操作内容。第二部分,区队整队散开分成班,每个班8人就疑难问题与辅讲教员及同班学员进行交流探讨,消化本堂课所学知识。同时,根据主讲教员制定的课堂计划找到拆装喷油泵所需的工具,在辅讲教员的指导下,小班成员讨论决策出具体的操作流程,小班内成员明确各自的分工,包括工具的提供、部件的拆装、流程的记录等。在操作过程中,学员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及时向辅讲教员提问。第三部分,小班合成区队,主讲教员对本堂课喷油泵拆装内容进行总结,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对本堂课学员的表现进行讲评并布置本堂课的课后实习作业,实习报告上有关喷油泵的拆装步骤及拆装注意事项。
1.3 课后小结
本堂课以学员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为主,教员辅助辅导为辅的模式让学员独立探索、相互合作完成喷油泵的拆装这一实习内容,实习完成后每个小班之间可以通过实验所拆喷油泵的工作情况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加以完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课前将教学课件上传网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摄像头的运用、课后通过网盘交流所学知识等手段的运用都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封素敏等,《军用车辆构造》[M].安徽: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出版社,2015.
[2] 王远,《军用车辆构造实习指导书》[M].安徽: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出版社,2015.
翻转课堂,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 篇4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Inverted classroom) , 也称颠倒课堂, 是指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 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育的重大技术变革”[1], 具体指由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创建教学视频, 学生在家或者空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回到课堂时通过学生和老师或者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 解决学生的疑惑, 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
二、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壮大
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林地公园高中, 这个学校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 学生经常错过正常的教学时间, 并且学生大多距离学校较远, 导致许多学生由于缺课跟不上学习的进度。2007年春天, 该学校的化学教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 以此帮助因为这些学生补课。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欢迎。翻转课堂的发展壮大是在2011年, 归功于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 创立的可汗学院。2007时, 翻转课堂已经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 但主要在科罗拉多州地区, 未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原因在于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 不能做出质量较高的教学视频, 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推广。可汗学院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汗学院于2004年由萨尔曼•可汗创立。萨尔曼•可汗帮侄女补习数学的时候, 通过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以及电话等工具, 成功解决了侄女的数学难题。此后, 陆续其余的侄子、侄女也上门讨教。他将自己的数学讲解过程制作成了视频短片, 并放到You Tube上面, 以便更多人观看。由此, 萨尔曼•可汗的可汗学院就诞生了。2011年, 萨尔曼•可汗在TED (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 美国一家私有非盈利机构) 发表了以《用视频重塑创新教育》为题的报告, 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自此,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分析
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接收知识和吸收内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老师在课堂上将新课进行讲授, 学生在下面聆听、理解, 下课或回家之后再完成所学内容的相应作业以此来掌握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以老师的单向传递知识为主,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师进行备课的时候, 是以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情况为依据, 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翻转课堂的优点分析
(一) 重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的学习过程是由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构成。第一阶段的知识传递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 由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 而第二阶段则是由学生自己在课后完成。吸收内化的阶段, 学生只能单独完成, 但大多数学生由于缺少老师的讲解和与同学之间的讨论, 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阶段, 形成失落感。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翻转课堂则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重构, 这一观点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赵蔚教授等知名学者的认可[2]。翻转课堂中知识传递由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制作的视频与网上沟通等过程完成, 而吸收内化过程则放到了课堂之上,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完成这一过程。这样一来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在课前进行学习, 找出了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地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化与吸收,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 师生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则转变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从教学的中心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而学生则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主动参与者。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 可以自己控制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的进度。对于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快进, 而对于学习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则可以通过反复观看, 增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三) 视频短小精炼
无论是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还是科罗拉多州教师的教学视频, 共同具有一个特点就是, 短小精悍。翻转课堂的视频大多时间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内容往往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 有较强的针对性。时间控制在较短时间内是为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视频的长度往往控制在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时间范围之内, 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暂停、回放, 同时还可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四) 及时测试复习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中往往附带有老师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所设置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 及时的进行在线测试, 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老师还可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统计, 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从2007年出现到2011年发展壮大, 重构了教学的流程, 转换了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了教学的变革。虽然现在对翻转课堂也存在着争议,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目前中国的部分学校已经得到了实现。翻转课堂以其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优点, 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形式。
摘要:在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 传统的学校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 因其新颖的教学形式, 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受到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文章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来源, 比较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 以期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教学形式, 使之更丰富现有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起源,优势,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 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07:5-16.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5
摘要:基于开放教育韩语教学效果调查的分析,论证传统开放教育韩语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有效整合及“微课+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韩语教学中改革创新的利弊、必要性和其制约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开放教育韩语教学中的应用。文章从课程微课资源建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评价体系等对传统开放教育韩语课堂进行翻转,最大程度的激励学习者的潜能,培养高素质的韩语人才。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开放教育;韩语
近年来,随着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的兴起,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教育的信息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传统外语教学与翻转课堂的整合已经在各高校中开展起来,我们也借助教育信息化的东风,讨论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开放教育韩语教学中改革创新的利弊、必要性和其制约的主要因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和经验。
一、基于微课的开放教育韩语教学进行课堂翻转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工作者对微课、慕课及翻转课堂的技术应用趋之若鹜,尤其是微课,更是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可。,美国可汗学院SalmanKhan制作了6000多个微课视频,内容丰富多彩,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也开启了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序幕。国家教育部在-发展刚要走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而目前开放教育韩语教学甚至是普通高校的外语教学现状都存在轻基础、重应试的现象。以开放教育韩语教学为例,韩语基础课少之又少,加之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时间短,语言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注意力不强。这种传统的韩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乏味,效率极其低下,广播电视大学又缺乏有效的课程改革创新机制,教学工作者创新意识不高,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参差不齐,不能高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开放教育韩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某些开放教育课程教师曾尝试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的模式对课程进行改革,占用学生课外时间,难免造成学生疲倦,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到期末,教改成果一般。而微课作为“浓缩既是精品”的课程资源,具有知识高度浓缩、课程时间短、课程设计精湛、制作相对简单的特点,结合翻转课堂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等多元化学习方式,形成开放教育韩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优势是翻转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把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提升上来,构建新的师生关系。首先,学生先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学习,知识内化在课堂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答疑等师生协作共同完成。同时,利用语言教学的特有特点,设置各种学习情景,学生通过演绎情景剧,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将大大提升开放教育韩语的教学效果。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实施,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提升了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集中听取教师关于自己在课前视频学习中未能理解的知识点的讲授,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也丰富了韩语教学的理念,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出一支创新能力极强的师资队伍。
二、开放教育韩语教学如何翻转更高效
本文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开展了韩语教学效果的调研,对韩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课题组成员认为,在开放教育韩语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应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一)加大网络多媒体教学设施投入,构建微课学习的平台及微课资源库,对师资队伍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近年来,我校大力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硬件和软件的投入逐年递增,多媒体教室无线网络全覆盖,开放式的教室更利于师生之间进行实时交互。构建微课学习的平台及微课资源库是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先决条件。微课学习的平台上发布微课资源、在线测试、成果评价及相关统计,满足教学日常需要的各项数据。微课资源建设采用自建和共建方式,大力培育师资队伍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鼓励并奖励教师自建微课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教师自建的`微课资源多次在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视频资源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二)丰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开展多元化课程教学活动,加深学习互动体验
“微课+翻转课堂”是一种综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多样性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利用翻转课堂开展开放教育韩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前预习活动和课堂情景剧表演,以学生切身参与的方法推进教学的有序进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深度体验,进而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反馈、合作探究等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加深学习的互动体验。我校韩语的微课视频种类繁多,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强化、课后训练、知识拓展和情景重现等,精选课程典型教学案例,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上语言课。比如,在商务韩语中的旅游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团队精心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布置并拍摄订购飞机票的情景环节,以分组为单位,提前录制本小组的模拟订购飞机票微视频,通过课堂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订购机票的流程及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学生的反响也特别强烈,参与度和反馈度大大高于传统韩语课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锻炼了学生实际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学唱韩语歌曲、观看韩国电影电视剧、阅读韩语新闻资料等,拓宽学生视野,加强韩语文化熏陶。
(三)构建新型开放教育韩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模式共存,取长补短
我校的学生主要以半脱产为主,平时学时时间较少,主要集中在周末,而“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弥补这一缺陷,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在线完成,其他教学过程均在传统的课堂上由教师指导进行,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要求。我校韩语教师团队探索出一条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实现多种教学模式共存,取长补短。
(1)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要载体,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式听讲。
(2)协作教学模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成果展示等,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课前任务,观看微课视频,通过小组交流方式,共同完成课前预定任务。
(3)自主学习模式与网上教学模式相结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韩语学习环境,多角度培养学生综合韩语技能,主要以听、说为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教师在线进行讨论和答疑。
(4)探索式教学与协作教学相结合:如前所述学生预定机票的微视频制作即属于此模式。
(四)构建新型开放教育韩语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位了师生关系,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反转,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翻转后的课堂上,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到现在的学习协助者和监控者,要重新自我定位,把握讲话时长的分寸,更多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要把控课堂交流,不要流于形式,要抓住典型,重点辅导;对于参差不齐的学生条件和个性化需求,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主要以期末成绩为主,期末成绩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出教学的成果。构建新型开放教育韩语翻转课堂评价体系对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至关重要。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自评和互评,同时关注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在线跟踪,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加以解决。终结性评价除期末考试外,还要结合口试,全方面考核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制约开放教育韩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主要因素
课题组教师团队在对韩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后显示,有近九成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帮助提高韩语成绩;有近五成的学生认为成绩提高明显;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仍然对韩语学习感到焦虑,不能更好的安排整个学习过程。从结果不难看出,翻转课堂对于韩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经过近年来开放教育韩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引入“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我们发现制约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有:
1、如何科学的开发和维护微课视频资源库。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合理的制作精良的视频资源,避免过度开发,以量充数,同时维护微课网络平台的稳定性。
2、如何保证教师利用微课平台及时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和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即时讨论、交流等,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序进行。
3、如何设计精湛的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仍是知识传授的主动施教者,要求教师制定出行之有效、任务明确的自主学习清单,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造力。
结语
基于微课的开放教育韩语翻转课堂是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我校韩语教师队伍已经更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新型“微课+翻转课堂”的韩语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韩语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方义桂、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J]、职教论坛,2016,(26)、
[2]甘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11)、
[3]王文玲、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韩国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翻转课堂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等数学》 应用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中应用性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除了能够为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及其他特定的专业课打下所应具备的数学基础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一般高校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就设置了《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并且学时也比较多。以我们学校部分专业为例,《高等数学》被安排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都是60课时。可见这门课程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性。然而,由于《高等数学》课程性质较为特殊,属于较为抽象的理论性基础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比较难学。因此,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理念仍然较为传统,主要表现为教师适度地教授学生高等数学基础知识,使其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侧重对数学基本功的训练。这样的教学理念看似合理,但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更加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数学》教学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加大改革力度,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单调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依然较为陈旧,单纯注重学生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培养,侧重锻炼学生的思维缜密性,却忽视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无法用于實际。并且教学方法也较为单调、传统,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少,没有能有效运用现代化技术。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不少学生对《高等数学》产生厌恶感,放弃对它的学习。
(三)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的高等数学课堂千篇一律,没有以学生的能力与需求为核心来开展教学。在“大教室—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是吃不饱,就是吃不了。同时,考核方式也局限于传统的试卷测试,以分数定档次,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二、翻转课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基于以上《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再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课题组考虑将翻转课堂引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来,从而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翻转课堂可以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时比较紧张,并且因为数学本身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需要讲解比较多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一般注重基本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训练。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翻转课堂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新鲜元素引入课堂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施教学已是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法应运而生,将新鲜元素引入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过于偏重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师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只是闷头地学。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厌恶感,甚至放弃对数学的学习。翻转课堂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就节省了课堂上的很多时间,教师也就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偏导数概念时,因为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导数公式,学生很容易接受偏导数的定义及求解方法,在课下通过课本和微课资料就能熟练掌握求偏导数的方法,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不用再详细讲解了,就有时间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熟练掌握的学生便可以有时间学习其他内容;没有理解的学生,教师可以再单独辅导。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到微分方程部分时,教师可以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和微分方程有关系的问题,建立所学内容与专业课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试举几个与专业有关的问题具体来说明。
1. 研究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规律,应用一阶微分方程知识。
此问题主要出现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电工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中,主要应用于研究电工电子技术中电容器充电及放电时电容电压UC、电流IC、电阻元件的端电压UR分别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例1:如下图所示的RC电路,已知在开关K合上前电容C上没有电荷,电容C两端的电场为零,电源的电动势为E。把开关K合上,电源对电容C充电,电容C上的电压UC逐渐升高,求电压UC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
分析:首先建立微分方程。根据回路电压定律可知,电容C上的电压UC与电阻R上的电压UR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E,即UC+UR=E。电容充电时,电容上电量Q逐渐增加,根据电容性质,Q与UC有关系式Q=CUC。于是,,代入UC+RI=E中,得到UC(t)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然后求此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便可得出电容器的充电规律。
解答:(计算过程略)
2. 研究机械振动现象,应用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知识。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7
一、职业教育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
当今, 我国提出通过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转型, 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掌握先进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中心, 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课堂及“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形势。
“翻转课堂”的出现, 十分切合职业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的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与网络化的学习互助社区, 鼓励学生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模式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 这些都非常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同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职业教育所推行的情境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等新型课程类型均能充分融合, 更有利于锻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职业教育研究翻转课堂教育理论的必要性
近年来, 虽然有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专家及教师开展了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但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模仿此种教学模式, 对其理论渊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实践“翻转课堂”的一线教师群体中,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教师作为实施翻转课堂的一线实验者, 不能系统学习和深刻领会“翻转课堂”的有关教育理论, 又怎么能做到正确有效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从而不在实践中产生迷惑、走入误区呢?
“翻转课堂”的一线实践教师们所必需的理论储备, 应包括两大方面:首先是“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如理论来源、基本概念、主要观点等;然后需充分了解与认识各种教育理论彼此的关系, 以及这些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研究发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在“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三种教育理论基础之上[1]。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和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念是“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 (1) , 认为学习者才是学习的主体, 主张建立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在传统教育中的支配性地位, 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更重视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重视学习结果, 教学活动应以情感作为基本动力, 以此促进学习者知和情的协调发展, 而不仅仅是知的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同时要求学生应具备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主张“学习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 还应促进学习经验的形成, 学习是一种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行动方针等方面都能发生重大变化的一种活动” (2)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的“自我建构理论”及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基础上融合形成的[2]。该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在特有的情境中主动地、个性化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 有“情境”、“协作”、“会话”等关键要素。“情境”可以理解为教师创设一个仿真的社会环境, 提供学习者所需的一切学习资源, 以满足学习者在此环境中能实现自由、自主地探索和学习;“协作”是指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建立学习共同体, 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会话”既有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 又有学生和教师间的对话与协商。
(三)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的原型是卡罗尔的学习理论, 由布卢姆完善与发展, 主张“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 (3) 。
布卢姆和卡罗尔都认为“学生要达到掌握水平, 关键在于学习时间量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 (4) 。学习达成度=学生实际用于学习任务的时间量/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 (4) 。布卢姆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兴趣、动机等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变量[3]。他把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提出了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将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类[4]。
四、教育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三大方面的“翻转”, 一是教学理念的“翻转”, 二是教学设计的“翻转”, 三是教学评价的“翻转”。要实现这些翻转, 就必须明晰上述三种理论的内在联系, 以及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一) 教学理念的翻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核心与基础。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模仿翻转课堂, 未能真正理解与接受人本主义的理念, 扭转传统的教学观, 必然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的“形似神非”。
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是教师迈向翻转课堂的第一步。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在知识掌握、技能传授和素质评判等方面具有绝对权威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为了达成学校、专业既定的统一的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个体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倾向, 也忽略了学生个体在接受知识能力上的差异, 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 按最终考核成绩的高低为学生分等定级, 比较欠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在信息爆炸、互联网普及的今天, 学生能够很方便地从多种渠道获取专业的最新知识, 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学生在学习上的个性化程度越来越高, 已经习惯自由自主地获取感兴趣的知识, 厌恶被动性、强制性地学习。很多实际案例也证明, 在学校里“听话”且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是综合能力最强、职业发展前景最好的学生。因此, 教师如果死死抱着自己的“权威性”不放, 不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辛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走进职场后, 反而往往缺乏较好的适应能力。
教师还应树立这样的观念, 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学习“保姆”, 而更像一个学习“教练”。教师主要承担着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促进的功能, 尽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环境, 让学生学会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而不是直接“喂养”学生。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偏好, 并运用多样化的指标对学生进行评价, 允许学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作为好的学习“教练”, 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的变化, 注意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具备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教学设计的翻转———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 学习过程应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与真实性生产任务有关的学习“情境”, 启动教学过程, 驱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学习情境的创设具体包括“学习情境创建”与“学习资源设计”。
职业教育要求学习者既能掌握高深的专业概念, 又具备适应复杂情境的专业能力。为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时, 首先就要进行“学习情境创设”。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抛锚式情境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 设计, 就是选择真实性生产任务作为“锚”,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能亲身体验现实的工作压力、复杂的社会环境, 以及主动探索新的工作领域,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教师的“学习资源设计”, 则为学生提供与每个单元教学任务相配套的文字、音像、课件、网络资源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相当于学习的“支架”, 学生可以沿此支架由最初的教师引导逐步过渡到自己的独立探索, 从而能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单重视“学习情境”这个外因, 也重视“学习策略”这个内因。“学习策略设计”即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协作学习策略”, 要求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讨论、小组竞争、角色扮演或互换等多种协作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实现新知识体系的建构[5]。在建构主义学习策略的指引下, 教师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课中阶段, 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合作伙伴, 组成学习小组并确定分工, 共同搜集、整理知识和信息, 展开各种类型的探究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会话交流, 能够帮助学习者澄清理念、解决疑难、达成共识, 因此意义重大。
(三) 教学评价的翻转———掌握学习理论的应用
传统教学中一贯采用的终结性评价, 是方便教师及学校对学生进行分等定级的一种评价方式。而掌握学习理论倡导“为掌握而评价”的教学评价观, 则强调评价必须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 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不单在评价目的上完全翻转, 在应用阶段、使用方法等方面也大不相同。
在掌握学习理论中, 布卢姆建立了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创造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新型评价方式。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前实施, 使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前状态;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掌握性教学的始终, 教师通过此种评价, 能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矫正。
形成性评价作为掌握学习评价理论的最大特色, 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有几点突出的不同:
第一,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与教学单元密切结合的评价。教师为了获得学生学业水平的即时信息, 必须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立即进行形成性测试, 而不只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性的测试。
第二, 形成性评价以学生自测为主。在测试过程中, 教师负责给出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 并宣布达到掌握程度的水平线, 由学生自己来判定是否达到了掌握水平。这显然不同于传统评价中分数、等级高低完全由教师掌控的做法。
第三, 形成性评价没有具体的分数。学生自测时无需公布具体的分数, 只表明自己是否达到了水平线。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过度的竞争性摧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阻碍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第四, 形成性评价必须伴随矫正措施。测试后,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没有达到掌握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矫正策略, 使学生能通过适当努力达到成绩标准。
翻转课堂要顺利实施, 离不开教师对掌握学习评价方式的灵活运用。在课前,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后, 通过调查问卷或简单测试, 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及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诊断性评价。在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 必须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的实现情况, 并根据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 这正是形成性评价的典型应用方式。
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创新。“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在逐渐深入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在“翻转课堂”的推广过程中, 一线教师只有不断加深对有关教育理论的了解与掌握, 才会促进这种教学模式的深入实践和持续改进, 从而真正保证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实提升。
摘要: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引入与推广正适应了这一需求。“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掌握学习”等教育理论对实践“翻转课堂”的一线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们需要深入了解、掌握这些理论的真实涵义及正确的应用方法, 从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翻转课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贺玉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 2014.
[2]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29 (5) .
[3]井维华.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3) .
[4]秦晓文, 张桂芳.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7) .
慕课:尚难翻转基础教育课堂 篇8
在此背景下, 基础教育领域的人们也在观察、思考慕课可能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 甚至有先行者已经组织了中、小学慕课联盟, 期待着慕课能带来教育教学的革命、能翻转基础教育课堂。
但经过仔细分析国内外的慕课实践和国内基础教育现状, 笔者认为, 现阶段慕课翻转基础教育课堂的条件尚不具备, 我们应转而研究慕课在当前基础教育课堂可能发挥的补充性、辅助性作用。
一、慕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
慕课是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 考察现有的慕课形式, 主要就是学习者通过在线观看授课视频, 完成教师留的作业, 最后通过网络考试完成课程。从这个角度出发, 慕课更多地可以看成是一种技术和教育手段。
在教育事业中, 教育技术的推广和教育手段的应用应以促进教育发展为目的。慕课能否翻转基础教育课堂, 主要是看它能给基础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主要是看它是否比现行的教育形式更为有效和实用。从我们当前基础教育的现实条件、发展需要考虑, 慕课在基础教育中应定位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技术手段, 而不是颠覆性的教学模式革命。
二、慕课在基础教育中的不适症
慕课的流行, 现在来看, 主要在外国高等教育领域内, 国内比较多实践的也是在高校。如果拿基础教育领域现实条件和慕课实施要求比较, 我们会发现, 其中有诸多不适症。
1.物质技术条件的需要与现实条件的矛盾
慕课的推行要求基本具备学生人手一台电脑连接上网络, 并且由于是在线观看教育视频和完成学习任务, 电脑和网络的性能要求都比较高。
而中国幅员辽阔, 教育条件千差万别, 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乡村, 学生就学条件还相当简陋, 学校经费十分有限, 如何去提供符合慕课要求的物质条件存疑。即使是笔者所在的经济发达省份, 省内较落后地区教学条件也很差, 有些学校一个班就十来个学生, 往往一个老师要兼上好几门的课程。在这里, 学校是否能具备从课程准备、录制、资源上网、学生学习辅导等过程的物质条件, 确实还有疑问。
2.优质资源的定义和现状与现实需要矛盾
慕课得以受到热烈欢迎并迅速推广的原因之一是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的开放性, 使得全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来学习名校名师视频资源。所以作为成熟、主动的学习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搜索名师课程并展开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在理论上是很完美的, 即在慕课环境下, 谁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大家在学习资源上完全实现了平等。
但理论上完美是一回事, 要把这个模式嫁接到基础教育课堂中, 就面临着现实的考验。这方面我们教育界是有过经验教训的, 例如我们国家推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10年来在共建共享实效上不尽人意;近几年大规模录制的视频公开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把“精品”、把“视频公开课”录出来, 共享出来, 本来是极好的事情, 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比较好的效果呢?
所谓的优质资源, 往往是指那就些水平高的名师、质量好的名课, 但是对于学习者而言,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网络统一的优质资源可能适合于部分学生, 但不会是适合全部学生。就我们教师而言, 我们每一年的学生都不一样、同一年级不同班的学生、甚至是同一个班不同的学生, 条件相差都很远, 教师往往需要不断地个别辅导、提不同的要求。有时故意设置合适的问题由合适的学生来回答, 都体现了教育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这些年我们推行的网上课程面临问题主要是资源少、能造成广泛影响的课也不多。即使是面向教师的所谓网上培训, 也经常找个专家录像, 放在网上供被培训者观看, 其实很多人都是开着网页做别的事情, 因为确实看了没啥收获。
3.慕课面临制度保障、学习监督难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的显著特点是强有力的教育制度保障, 学生通过法定的形式入学, 学校依照制度的规定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和考核, 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合力, 来督促学生学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常常在我们有力的帮助下得以解决, 从而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但是, 慕课模式下, 这些合力会受到削弱, 学习者的学习更不容易被真实观察、分析。慕课观察者就提出了如何避免学习者作业抄袭、保证学习者本人在线学习或考试等顾虑。到时候, 我们看到的学生作业, 有可能就是“复制———粘贴”而来的。
4.慕课条件下教师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
乌拉圭国际观察所主任DeniseVaillant博士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电脑接入教室, 连上wifi, 每个学生人手一台, 一段时间后, 发现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上并没有什么改善。DeniseVaillant博士认为问题在于教师没有接受相关的培训, 无法指导学生有目标地学习。
在他们看来, 教师不仅是每个学生平等获取知识的保障, 面对面的贴近教学, 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慕课条件下, 学生将面对着冷冰冰的电子产品、面对没有人情味的程序与软件, 教师如何去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还没有较深入的可行性研究。
5.学生兴趣保持和自控力需求与现实的矛盾
从慕课实施的经验来看, 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保持以及学习过程的可持续性是一个大问题。“慕课”课程中, 注册学习者虽然很多, 但是坚持到底并且参加测评的比率很低。2012年, “课程时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软件工程课程的通过率只有注册学习学生数的7%。
这还是在学习气氛向来比较开放、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较强的美国。放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具体背景下, 我们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习可持续、监督学生是利用电脑在学习而不是上网玩游戏、保证教学质量进而使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都将是巨大的挑战。
三、慕课在当前基础教育的应用
1.作为课堂的有益补充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典型和常规的模式为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形式有利于运用较少的资源使大量的学生受到优质统一教育, 因而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但是每种教育形式都有其优缺点。就班级授课制而言, 面向的是全班的学生。这就使得部分兴趣较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课堂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其学习需求的情况, 即所谓优生“吃不饱”现象。
另外, 在一些条件一般的学校, 由于师资缺乏等原因, 一个教师兼任数门功课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的工作压力下, 教师的专业水平可能不高、业余时间和精力不足, 难以对学生的学科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辅导。
在上述情形下, 慕课可以比较有效地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要。以奥数为例, 不少教师由于接触不多、研究不透, 碰到奥数试题自身都觉得无从着手做题, 更不要说辅导学生了。而通过慕课的形式, 把优质的奥数课程, 以视频形式呈现于网络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以兴趣为导向, 能较好地得到学习资源的满足。
2.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动力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时代潮流, 作为一个口号近十几年更是在教育界面流传, 似乎大家都在追求信息化。而实际上, 考察基础教育实践, 我们发现很多教育信息化其实是“伪信息化”。
主要表现在:重视信息化教学硬件和软件的购置, 而缺乏合理利用;把教育信息化异化成课件等教学资源的便捷获取途径而缺乏个性化研究;教学网站只注重搭框架而缺实质内容, 资源更新缓慢。
这些, 都不符合教育信息化的应有之义, 没有真正发挥好信息化在推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甚至使得教育面临信息化条件下的某种倒退, 如教师千篇一律地下载、使用相同的课件与资源上课而没有根据实际学情进行适应化研究和修改。
慕课推行条件下, 由于课程资源的开放多样, 可以使得有需要、可开放的课程资源实现互换、共享。这进一步要求教育为这种学习提供合适的硬件和软件, 从而提升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慕课模板化的课程结构, 有助于规范课程建设, 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课程生存空间变小, 倒逼课程实施者追求高质量优质课;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 能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基于兴趣的课程资源选择自主性强, 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3.开眼望世界, 鼓励基础教育教师积极内省、不断进步
慕课不仅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形式, 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借鉴的机会, 把慕课变成自己进步的资源。学生的学习, 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上, 即学知识长能力。而教师对同行慕课的观看, 更多的是一种比较、借鉴、思考、批判的眼光。
如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 观看别人怎么组织教学内容、思考如果是自己上课会如何组织, 这样的对比其实就是真实的教研活动。只是这种活动方便、灵活, 教师可以自由、自主进行。
如教师对同行优质课程资源的参考与借鉴、对同行辅导学生的真实数据分析, 通过对同行资源选择, 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原来这个地方用这个资源效果好, 原来这种资源可以这样用, 原来这样的教学学生有这样的反应, 那自己改进的空间在哪?
更进一步而言, 通过丰富的资源, 了解他人的教学风格、理念乃至思想。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教学思想、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慕课其实也是教师思想理念的体现, 通过慕课, 了解并结合实际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风格, 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途径。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9
2011年10月5日, 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在乔布斯去世前不久, 一次与比尔·盖茨关于互联网科技与教育未来的对话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乔布斯问了些关于教育的问题, 盖茨描述了他对未来学校的设想——学生们自己观看讲座和视频课程, 而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和解决问题。他们一致认为, 迄今为止计算机对学校影响小得令人吃惊——比对诸如媒体、医药和法律等其他社会领域的影响都小。“乔布斯之问”用一种更具挑战意义的方式来表述就是:“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 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二MOOC的出现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是指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12年, 在美国掀起了一场MOOC学习风暴, 全球190多个国家共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 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同年4月斯坦福大学创立的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 随后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加入合作, 共建了在线免费课程;5月, 麻省理工学院联手哈佛大学, 共同打造了ed X。近两年我国多所高校也加入MOOC大潮。
教育部在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因此, 应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 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MOOC建设、使用和管理。
1. MOOC的巨大优势
MOOC的出现被认为是“校园的海啸”, 更有甚者认为MOOC将导致传统大学的终结, 究其原因是MOOC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第一, 强强联盟, 庞大的用户群, 海量的共享资源。以ed X为例, 有49所大学加盟, 有175门课程, 有100多万用户选修。
第二, 使“免费的午餐”成为可能。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近2亿人成为免费课程资源的受益者, 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因经济问题无法享受大学教育的贫困学生。
第三, 碎片化教学使得学习过程随时可以进行。小微化课程设计使受教育者利用零星时间学习成为可能, 每一个主题课程只有5~10分钟的时间。
第四, 互动性增强, 学习探讨非常便利。MOOC的成员网上答疑非常方便, 大量的用户群让互助学习、疑难探讨、在线测评变得更易操作。
2. MOOC的劣势
MOOC的出现, 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学术自由、教育公平、商业模式等深层问题的思考。有学者认为, “常春藤”名校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 影响了其他大学教授的“学术自由”和“教学权利”。与传统教育相比MOOC的劣势同样存在。
第一, 用户群庞大但是淘汰率更高。例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ursera平台上的一门软件工程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达50000人, 而该课程的完成率只有7%。
第二, 选课者的身份认证和教学监控不可控。
第三, 从碎片化学习到系统性学习的对接比较困难, 能坚持将一门课程系统地学完需要极强的毅力和自控力。
第四, 课程设计依靠个体难以坚持, 团队性的制作和大成本的投入是必然的选择。
三MOOC、翻转课堂与职业学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 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MO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接需要教师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 对自己在教学进程中的地位、作用、角色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应对性的转变。
1. MOOC在职业学校的使用不能放任学生自由选取、自由学习
“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于成人的高等教育, 而不是基础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慕课等新技术的应用并不风风火火, 而是相对保守。”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控力不足, 任其放任自流只会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因此MOOC的使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 知识点的筛选与微课程的制作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长时间的集中学习效果差, 要求教师在核心知识点的选取上有针对性, 在线课程不能成为知识点的罗列, 也不能仅仅是课程预习的迁移。
3. 教学空间得以拓展
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正好颠倒, 知识传授借助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后完成, 知识内化则由老师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完成。
4. 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减少了教师课堂授课的时间, 更多的是学生的互动时间, 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学习的过程, 学生通过互动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延长了有效学习时长。
5. 更新评价理念, 改变评价模式
在线课程的使用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丰富多样, 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又要参考学生对知识点的创新性认知和使用;学员不仅仅是学习的受众, 也是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参与者。
6. 翻转课堂中的教师活动
MOOC、翻转课堂的引入必然使得职业教育发生巨大的改变, 教学时间得以延长, 教学空间得到拓展, 自主学习和团队探究相互融合。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无论如何MOOC也代替不了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育, 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补充。被比尔·盖茨誉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 其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要义相契合, 才是职业学校需要顺应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3) :30~31
[2]杨永林、张世蓉、丁韬等.从“慕课”到“小微课”, 看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12) :46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10
一、翻转课堂的兴起
翻转课堂教学起源于美国, 因为两名化学教师要帮助缺课学生学习知识, 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 并上传到YouTube网站上。学生通过这个视频可以完成自学任务, 已经学习过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个视频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强化, 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在网站上, 由老师给予解答。之所以称其为翻转课堂教学, 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借助了信息技术等手段, 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授与内化过程颠倒过来, 以微视频的载体形式上传到网站中。这种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校所接受, 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新浪潮。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提前做好课堂预习, 通过教师上传的微视频做好预习工作, 对知识进行初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通过讨论、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翻转教学模式改变知识传授与知识的内化过程, 重新构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者,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教学, 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的纸笔测试转变为多角度、多方式的综合性评价。
三、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
初中数学的美育教育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教育中,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明确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内容, 准备教学视频。教师先将制作好的视频上传到网站上, 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时, 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在线提问与交流, 感受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乐趣。经过自主学习与探求, 与老师进行互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视频最好主题较突出, 内容精炼, 控制在10分钟左右, 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美育教育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的数学图形与模型, 将美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感受, 让学生感受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在视频中的文字和图片介绍, 增强美育的感染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 学生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时, 要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随时掌控学习进度。自主学习的质量与知识的掌握程度息息相关, 学生可以依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学习进度, 随时做好相关笔记, 及时记录疑难问题, 进而完成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减少了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重复, 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实现了师生的即时互动,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 课堂交流与评价
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后, 要针对教学内容完成问题的探讨和交流,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美育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评价, 针对具体问题展开个性化教学和个别辅导。通过教师的综合性评价, 能够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为以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指导。
总之,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数学中, 能够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的信息化步伐也逐渐加快。近几年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发展, 促使教师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而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只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却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师生的互动交流较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不高。本文将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出发, 对初中数学的美育教育新思路进行初步探析, 以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美育教育,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袁慧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美育教学[J].教育信息技术, 2014 (4) .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11
摘 要:本文在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任职教育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在任职教育中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要牢固树立任职教育理念,要继续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要大力普及小班化教学。
关键词:任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教学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已日渐深入,这也正引领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不断升温,其对课上知识传授和课下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完全体现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的新认识,其教学模式或将引发全世界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加速推进,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将更加深入,任职教育的主体地位也将更加坚实。目前,我军任职教育正积极以全面提高受训人员岗位任职能力和创造素养为导向,大力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借鉴当今主流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军任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在任职教育中引入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势在必行。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及主要特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room Mode或Inverted Classroom Mode)简称FCM,是指将“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课后作业”的传统教学结构颠倒安排,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使课堂变成师生互动场所,通过解答疑惑、合作讨论等方式促进知识内化的模式。其主要特征为:
(一)重构教学流程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讲授改为课下,作业活动变为课上,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协作探讨及深度交流共同完成知识内化,彻底颠覆传统教学“课堂学习+课后作业”的流程。
(二)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基于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研究教学,基于不同问题创建协作化学习环境,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转变师生角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在个性化学习环境中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探索者,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深度内化知识的教学目的。
(四)革新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催生了新的信息资源和教学环境,使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的微课程以及大数据环境下的云端学习资源,成为“翻转课堂”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增加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纸质测试的单一总结性评价形式,加强对调查表、访谈、论文、学习档案记录等表现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将表现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与教师的表现。
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迫切需求
任职教育具有培训对象复杂、岗位指向明确,教学内容针对性、实践性强等特点,要求任职教育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索新的可行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满足了任职教育的迫切需求,达成了以岗位任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员的组织指挥能力、筹划管理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目标,形成了带着问题搞研究,带着研究进课堂,在师生之间实现经验共享、多向交流的过程。
(一)“翻转课堂”满足了岗位指向的多样性
培养对象的岗位任职指向和需要是任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岗位任职指向,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任职培训的教学针对性非常强。“翻转课堂”讲求个性化教学,不要求全体学员在同一个大班教学中的稳步提高,只要求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在各个小班教学中的差异化提高,这正满足了任职教育中多个岗位指向的不同要求,实现了需求的差异性教学。
(二)“翻转课堂”满足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按照任职岗位指向不同,其教学内容也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也更加贴近实战,贴近部队实际。我军任职培训和专业轮训的对象来自全军各部队、从事各专业的现役军官和专业技术干部,他们大部分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带着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来学习,属于针对问题解决和工作应用的学习,“缺什么知识补什么知识”就是他们的学习原则。“翻转课堂”按照课下自学、课上研讨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这不仅为培训对象提供了较为自主宽松的课下学习知识的环境,同时也提供了较为集中紧张的课上研讨交流的条件,使培训对象掌握知识的针对性更强。
(三)“翻转课堂”满足了教学方法的互动性
在任职教育实施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比重较大,案例教学、课题研究、想定作业等成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员不再单纯灌输讲授,学员不再单纯被动听讲,而是要求教员学员通过交流观摩、模拟演练等方式,积极互动,探寻理论,指导实践。从本质上来说,“翻转课堂”翻转的正是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学”为主导,以“教”为辅助,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促进教员和学员之间研究探讨的互动程度,从而提高学员主动学习和创造思考的水平。
三、加速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于知识型教育,任职教育则更注重于能力型教育,加速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主动更新任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的选择,通常是由教员的教育观念等因素所决定的。目前,很多教员虽然承认在任职教育中转变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受传统教学习惯束缚影响,未能处理好教员与学员在教学中的关系定位。为此,要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认真研究任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按照“以岗为本”的要求设计“课上模拟讨论、案例研究,课下云端自学、主动作业”这一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彻底摒弃灌输式、填鸭式、保姆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和保护学员的学习创新热情。
(二)逐步加大实践性教学“翻转课堂”应用
任职教育的岗位指向特点在客观上要求,教学活动应紧贴战争实际,紧贴部队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战场、院校与部队的融合对接。为此,要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践性教学阶段,强化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的课堂环节,充分发挥教员在此环节中的引导作用,加大情景模拟、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实践性教学的推广,增强课堂互动效果,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锻炼学员思维、提高学员能力。
(三)大力普及小班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组织模式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关键过程,是任职教育发展的前景趋势。在小班化“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每一名学员的具体岗位、知识水平,由教员通过模拟式、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逐一指导帮助每一名学员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小班化“翻转课堂”不仅可以增强任职教育的针对性,突出任职教育的实践性,更是可以促进学员能力素质的跃升提高。
(四)不断完善“翻转课堂”信息化教学保障
要提高任职教育质量,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上和课下的效果,增强学员任职能力素质,必须着力强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为支撑“翻转课堂”课下学员教学活动,要重点开发微课程、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互动交流视频,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辅助学员自主学习和思考,增强测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为支撑“翻转课堂”课上教员学员、学员之间的教学活动,要着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未来战场环境,组织人机对抗、网上练兵和模拟推演等教学环节,增强教学的实际操作性和现实逼真度,提高学员组织指挥、筹划决策等能力。
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任职教育有机结合,摈弃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员学员角色,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式,这仍然需要任职教育院校在理论中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1]董会瑜.现代军校教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2]崔亚峰.向任职教育转型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3]李元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
[4]王金发.创建“开放式、研究式”课程教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4(1).
高等教育翻转课堂 篇12
2007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地处山区的高中———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老师Bergmann和Sams为学生录制视频课程, 供学生在家在线学习。起初, 这只是为那些没来上课的学生补课使用, 因为林地公园高中的很多学生常常因天气或其他原因不能来到学校上课。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 他们录制好的视频对上过课的学生也有帮助, 可以用来复习和加强课堂教学。之后, 两人实践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他们的教学中采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并推动了该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扩展, 现在全球数以千计的学校在应用。
翻转课堂式教学 (Flipped Class Model) , 以下简称翻转课堂, “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形式而言的;它是指学生提前学习教师录制好的教学微视频和其他材料, 完成进阶作业, 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师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 课堂上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面对面的师生、生生交流研讨, 共同解决问题, 以达到知识掌握与思维深化的目的”[1]。
理想的翻转课堂具有如下特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个体指导为主的教学风格, 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多维目标的达成。”[2]
1. 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自己先学习教学微视频及其他资料, 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能只看一遍, 而学习程度稍差的学生可以随时停下、多看几遍, 对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有积极的情绪与情感。
2. 个体指导为主的教学风格
翻转课堂上, 教师面向全班的讲解大大减少, 而对学习小组或者个人的单独指导增多。教师从以往的大多数时间多讲多教, 转变成大多数时间针对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专门指导。
3. 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天生都有展示自我的需求, 翻转课堂模式下,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 或展示自己的所学, 或解答他人的问题, 或提出新的问题,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传统课堂更多。
4. 课堂教学多维目标的达成
翻转课堂上, 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检测, 验证是否绝大多数学生都实现了本节学习的目标。翻转课堂之所以受到关注和认可, 主要是因为该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看了视频后, 仍需要老师指导的学生, 在课堂上可以得到同学或教师的帮助, 实现学习的目标;对于那些自学视频就可以达标的学生, 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指导, 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等,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更具探究性的项目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高等院校实践的可行性
相比较中学生和小学生, 高等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 心智更加成熟, 对知识的获取渠道也丰富了很多, 他们对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非常反感。大学课程的安排往往是连续两节或三节都上同一门课程, 如果主要由教师讲解,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 课堂上的同学刷朋友圈、聊QQ、上微博、读小说, 反而形成了老师忙老师的, 讲个不停;学生忙学生的, 很费流量的怪相。
大学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像中小学那样紧密,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鉴于各大高校校园网高峰期都会严重拥堵的现状, 因此, 大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不一定采用小视频的形式, 文字资料和幻灯资料也可以使学生进行专题学习。
三、翻转课堂中的柔性管理理念
1. 柔性管理理论概述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 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它涵盖四个基本方面: (1) 依据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2) 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 (3) 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 (4) 最终目标是让人们自觉行动。柔性管理强调依据人的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 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等特征”[3]。
从本质上说,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由于它关注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突出人性化, 允许个性差异, 因此也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开发和挖掘人的潜能, 从而实现最佳效果[3]。
2. 柔性管理的优点
柔性管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教育规律。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较强, 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导, 不满足于书本, 敢于思考问题、自己观察世界, 表现欲更强, 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柔性管理采取信任→指导→自控的方式, 激发人的主动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以人为本, 有助于人才的培养”[4]。
3. 柔性管理在翻转课堂中使用的科学性
翻转课堂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 实现“育人”的目标。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计划, 有学习的主动性。柔性管理看似没有对学生进行硬性的要求, 却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 这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可以激发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 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柔性管理, 可以研究学生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能力、特长,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4]。
翻转课堂,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检查和监督, 不必在课堂上进行大概的讲解, 反而可以对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 对教师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要更加熟悉教学内容, 以防止被学生问住。当然,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 如果确实不甚了了, 也可以很开明地解释:“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老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你这个问题我现在不能圆满地解答, 下课后你和我都去寻找一下答案, 下次课我们再一起探讨。”客观的态度更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 而且如果这个问题跟所学的知识结合比较紧密, 甚至教师可以动员全班同学一起寻求答案, 下次课专题讨论, 更好地体现了柔性管理的人文精神。
翻转课堂的柔性管理对教师的管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应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四、翻转课堂对教师柔性管理素质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所教学科的知识 (能教) , 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会教) , 教育专业精神 (愿教) [5]。在翻转课堂上, 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加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会管) 。从课前计划、教学材料的组织 (给学生的“学习导引单”) , 到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控制, 都在考验教师的管理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一般都很符合工作的要求, 但在管理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 对柔性管理的理念没有系统的了解, 往往根据自己与人相处的原则, 管理学生的学习。如果是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内, 这些管理知识已经够用了, 但如果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背景下, 与学生互动非常多, 那么系统地学习一下柔性管理的知识就很有必要。
五、结语
高等院校的学生, 在认知、心理各方面已趋近于成人的水平,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柔性管理的理念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 教学效果必然能事半功倍。知识是没有界限的, 重要的是一颗求知的心, 不断提问不断探索, 这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
摘要:高等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柔性管理的理念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 必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等院校,柔性管理
参考文献
[1]田爱丽.翻转课堂中“翻转掌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10) :24-28.
[2]田爱丽, 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8) :29-33.
[3]肖学斌, 张忠臣.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4) :39-41.
[4]张晗.探析柔性管理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 :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