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共12篇)
我国高等教育 篇1
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者必然由传统的管理性经营学校向创造性经营学校转变, 需要借助企业管理的经验, 因此高等教育营销便应运而生。总体来看,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营销实践处于起步阶段, 与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高等教育营销的含义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营销属于非营利组织营销的重要范畴, 是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 是市场营销学与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高等教育机构不同于营利性的企业组织, 高等教育营销也不同于一般性的企业营销, 其有自身的特点。
1. 营销主体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机构具有非营利性组织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和公益性的基本特征, 同时考虑到高等教育机构属于第三产业 (服务产业) 或者第四产业 (知识产业) , 它又具有经济实体的特点, 因此高校是一种特殊的非营利性组织。
2. 营销管理人员的非专业性。
市场经济体制下, 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结构的升级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改革, 使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而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往往是在专业教学、科研方面较突出的教学人员, 他们最擅长的仍然是其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且专业领域不同, 其对营销理念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3. 营销活动的局限性。
作为非营利性组织, 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服务收入、私人捐赠等, 而这些经费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工作, 且往往金额不足、资源缺乏, 导致营销活动经费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另外, 经费来源渠道往往会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其营销管理活动的开展。再者, 在营销调研活动过程中, 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相对困难。如在收集消费者行为、观点、态度及偏好等一手资料过程中, 其主要顾客群体 (学生) 受传统师生地位观念的影响, 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避重就轻或避实就虚, 从而给市场调研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国外高等教育营销实践述评
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出现恶化, 高校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生源危机, 其中在1969年到1975年间, 有132所高校被迫关闭。为寻求生存, 高教机构开始采用商业化手段进行经营, “学生是消费者”的观念获得了各高教机构的广泛认同。
20世纪70年代, 美国高等教育营销还局限于高校招生方面, 更多的是交易导向的市场推销行为, 但已初步构建了体系。霍奇金森在《改善高等学校的管理》中指出:“十年以前只为工商企业所使用的销售技术现在已被高等学校所广泛地使用。”这种销售技术涉及“弄清顾客和各个服务领域, 严格地评价本组织所提供的服务, 测定本组织在竞争中的实力、弱点, 把本组织置于适当的位置, 以加强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 高等教育营销实践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开始强调顾客导向, 注重通过组织自身形象管理来满足顾客需求, 其主要特征是营销行为自觉化、营销角度战略化、营销过程系统化、营销手段科学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加拿大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认识到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性, 并着手高校国际化工作的规划和实践。
目前, 国外的高等教育营销实践已不仅仅是尝试性地应用个别营销理念、策略来指导单方面的学校管理工作, 而是站在学校整体运营的高度, 以营销战略作指导, 以顾客为导向, 较系统地运用营销管理理论指导高校的经营管理工作,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营销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营销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教育发展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 还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因而在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营销不是偶然的, 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1. 政府政策的导向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 高等教育要转变观念, 把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 全面增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初步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如建立新的高校经费筹措体制、放开高等教育机构申办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及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等, 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像经营企业那样去谋求生存和发展。
2. 市场的驱动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下,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 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 使我国高校的市场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 我国的生源市场正面临着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 自2009年起我国大学入学人数将会逐年降低, 每年的下降幅度平均为50万左右, 接近现有年招生规模的20%~25%。高校供给能力增强与市场需求减少之间的矛盾必将导致高校之间对优质生源的争夺, 国外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也必将加剧这一矛盾, 生源压力进一步凸显。同时, 高校扩张也带来了其他社会资源的相对稀缺, 表现在高校之间对经费、科研项目、优质教师、就业岗位等资源的竞争开始加剧。市场供求的不平衡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必须采用市场竞争的手段进行经营管理。
3. 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还存在着内部管理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差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有限资源的浪费、教学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行政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矛盾不断、师生关系疏远、高校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几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难题, 就需要引入市场营销管理的方法和经验。
4. 营销理论的普适性
在这个资源稀缺的时代, 不但企业需要营销, 但凡有竞争的地方都需要营销, 且从市场营销概念的界定中也可以发现, 营销理论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商业组织, 它同样也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非营利性组织, 而且还属于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其运作过程与企业运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营销是必要的, 而且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四、我国高等教育营销的发展路径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营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营销实践更多地体现在高校内部单个教师或管理部门应用营销思想来管理本职工作方面, 且由于他们的非专业性, 对营销的认识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管理活动往往追求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利益, 缺乏战略性、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因此, 高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转变观念。
1. 普及营销观念, 树立顾客导向
顾客导向是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思想。我国高等教育营销也应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观念, 改变传统的以交易为导向的产品推销市场观念。基于顾客导向的高等教育营销必须坚持顾客导向的战略性、全员性、整体性、过程性原则, 高校必须把顾客的需求作为战略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营销实践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各级领导应率先转变观念, 成为顾客导向的倡导者、实践顾客导向的示范者、传播顾客导向文化的战略家、为实现顾客导向提供便利渠道和资源的支持者和对教职工的顾客导向行为进行奖励的激励者。
2. 注重营销队伍专业化、营销管理职能化
高等教育营销的特点就是管理队伍的非专业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营销实践。要改变这种状况, 不仅要普及营销观念, 还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培养专业化的营销管理人才队伍, 使营销管理专业化、营销管理部门职能化。只有这样, 营销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系统化和科学化。如在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立专门的教育预测、规划等部门, 专门进行社会调查, 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动向, 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动向, 从而为高校专业的设置、教育内容的安排、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提供方向与指引。
3. 实施全员营销、整体营销、流程营销
我国高等教育营销的顾客导向不能只停留在招生和教学阶段, 而应该贯穿整个营销和运营活动的始终, 顾客与组织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有可能成为价值的创造点。高等教育顾客所购买的不仅仅是课程之类的产品或服务, 还包括由有形产品、服务、信息、关怀和其他要素所组成的产品组合。在交付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组合的全过程中, 各部门、各院校及其职能部门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专业营销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应用系统管理理论, 整合组织内外部资源, 开展全员营销、全方位营销、全流程营销、多方法实施活动。全员营销指的是在高等教育营销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 让所有成员都参与到营销管理实践中, 每一个成员都是服务者, 同时也是被服务者。全方位营销指的是高等教育营销管理是一项整体性工作, 要求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全流程营销则强调高等教育营销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在顾客导向观念的指导下, 站在营销战略的高度, 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 自觉灵活地开展营销活动。多方法不仅强调高等教育营销策略实施的灵活性、多样性, 更注重指导实施行为数据来源的科学性、客观性。
4. 实现市场营销与关系营销、社会营销的融合
高等教育顾客也不仅仅指学生群体, 更多的是指以学生群体为核心的与高校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相关群体, 如高校内部的教职工以及教职工家属、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兄弟院校、所在社区、其他教育部门、经费支持部门等。另外, 高等教育除具有创造和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外, 还担负着传承社会文明和传统价值的功能。因此, 在开展高等教育营销时, 除应满足学生等顾客的利益要求外, 还应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满足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如对一些诸如考古、历史、哲学等相对的冷门专业和优势学科, 除要坚持顾客导向以外, 还必须重视社会导向的作用。我国未来的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 高校必须树立长远目标, 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目标、经济性价值和非经济性价值、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并重的原则, 通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全面的质量管理为各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价值, 实现市场营销与关系营销、社会营销等观念的融合。
摘要:在高等教育机构推行营销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尝试。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营销实践更多地体现在高校内部单个教师或管理部门运用营销思想来管理本职工作方面, 且由于他们的非专业性, 对营销的认识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管理活动往往追求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利益, 缺乏战略性、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因此, 要改变这种状况, 高校必须转变观念。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构,营销管理,高等教育营销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梅清豪译.营销管理 (第11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吴冠之.非营利组织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袁国华, 甘碧群.基于顾客导向的高等教育营销[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10) .
[4]宋玎.美国高等教育招生市场中的营销行为[J].复旦教育论坛, 2006, (4) .
[5]阎保平, 任平泉.高校营销式管理的操作步骤初探[J].清华大学研究, 1999, (2) .
我国高等教育 篇2
摘要:人本主义思想下主导的教育观是近代以来教育改革尤为重视的观点之一,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发现人的潜能,探索人的价值,与人文主义关怀也是相呼应的。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高等教育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多次的改革。从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来看,虽然我们倡导加强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高校管理等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人本主义的理论来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古希腊文化也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早在千年以前,崇尚教育的古希腊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制度,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因此也就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近现代以来西方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从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开始,雅典开始实施全面的“文科”教育,这种“文科”教育所崇尚的就是追寻自由以及强调以人为中心。这种最初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后期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涵,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本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内涵就在于“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教育理论
1、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上世纪中后期,人本主义心理学随着马斯洛等人的推动下兴起,这也就是人本主义教育逐步形成一种教育思想的最根本原因所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把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及人的自由、潜能等放在首位,而不注重具体知识的教学。在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教育理论,核心是“人性为本”。在这一理论的要求下,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在于如何实现“完整”的人。“自我”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要追寻的。在教育思想中具体表现为追求人性之美,因此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教育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以此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必然会产生发展差异,所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受到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接受知识等多方面能力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就十分显著。因此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之下,要求教育改革应当逐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展现学生的自我能力,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学习机器。在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上,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更加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教授,只会不断压制学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不仅仅是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纵观全球各个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着不同的高等教育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国情和国际社会的变化而进行一定的改革,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贯彻的人本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来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尤其对我国当前发展的创新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尤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要求学生要具有个性特征,符合人本主义中主张发展学生个性的需求。创新人才基本都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个性鲜明。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贯彻发展学生个性,是将传统教育观念转向“以人为本”的彻底转变,将发展创新与学生个性作为教育首要目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相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展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我国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
人本主义思想来源于西方,但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论并没有冲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以来也是我国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二十一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们原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我国高校纷纷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主要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高校的扩张、合并,以及学科的增加等等。很多原有的单科性质的“学院”都在努力朝建设“综合性大学”方向而努力,当然这并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全球很多国家的高校都在面临这一困境。高等教育改革后,我国高校的发展特征可以总结为“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式发展”模式实际上已经和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背离,一方面,在盲目追求效率的理念下,高等教育发展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不断扩张,各地对于高校数量、入学率等都形成一种攀比行为。其次,在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上,政府仍旧是直接干预为主,从高校的扩张到合并调整等,其中都体现出鲜明的行政导向趋势。同时设置各种专项经费,令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工程模式”,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的目的。在这种特征之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其方向已经偏离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之下的“以人为本”,而由此的教育质量也令人担忧。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谈到教育改革时,也会说到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并没有从教育的`本质上去探究如何改革,没有真正的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培养出发。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已经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扩招,这种扩招具有很强的经济倾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产业化”的产物。
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扩招仍旧是一种主流的做法。大规模的扩招后,高校的定位和培养模式出现了同一性的发展趋势,一些本来具有学科特色的高校,为了追求成为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反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丧失学科优越性。在这种背景之下,师生比例就会出现失调,对学生的培养和关注也会下降。其次,对于高校科研的管理模式中,过度追求论文发表等科研指标,使很多高校中的教师将教书育人为指导转变为以科研为主导,这也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去甚远。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逐年严重,忽视对人文学科的关注度。
从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来看,我国教育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从很多高校的校长,到普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不少人逐步走入了教育工具论的误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被认为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不同方面的人才,而从个人来看,教育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整个教育环境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学生在进入高校选择专业时,往往都希望去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因此人文学科往往就被忽视。而在一些高校中,人文学科的发展经费远远不如理工科。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调整,学生无法真正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很多时候只能为了找工作而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成为被动学习者。高校本应该是塑造人格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平台,如今却往往沦为了职业培训机构,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急需要注重的。
三、如何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真正落实人本主义思想
让人本主义思想重新回到校园之中,让大学成为真正的以人为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本教育内涵很难真正在各种教学评估中体现出来,但是却可以在课程设置、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课程学习是教育的最直接实施过程,在课程设置上,我国高校可以以此为突破点,促进师生互动,在这一方面,我国不少高校已经做出了转变。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课程可以分为学术性、情感以及体验课程。学术性课程是我国目前高校最常见的课程模式,注重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走入社会有很好的帮助。而情感课程与体验课程则是倡导学生探寻自己的人生意义,探讨如何实现自己的人格。但这一类课程在目前我国高校中基本涉及较少,少数学校虽然有相关课程,但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到位。也许从目前来看,清晰的在我国高校中设置这三类课程有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将情感以及体验课程贯穿到学术性课程的教学之中。
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转变原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情景式教学,根据课程来营造不同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的情感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因此会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记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术性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人生的意义,找到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目标。人本教育理论最基本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健全的人格,让人勇于追寻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当今社会竞争激励,学生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学生人格成长的关注尤为重要。高压式的教学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应当倡导启发式的教学,建立师生交流与互动机制,真正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除此之外,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真正的贯彻人本主义思想,还需要注重的就是校园的行政文化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行政气息尤为严重,桎梏了学术思想和学生创新的发展。高等院校应当尽量弱化学校中的行政气息,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努力塑造一个自由而开放,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1.高等教育质量基本概念界定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它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楼房、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
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情况分析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导致2000年之后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大幅度提升。如表2.1所示,1997年招生人数为100万人,到了1999年扩大到了159.7万,招生人数增加了59.7万人。2015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为737.8万人,是1999年招生人数的4.6倍。
表2.2: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万人)
年份人数年份人数年份人数年份人数
1997100.02002320.52007565.92012688.8
1998108.42003382.22008607.72013699.8
1999159.72004447.32009639.52014721.4
2000220.62005504.52010661.82015737.8
2001268.32006546.12011681.5
数据来源: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
虽然招生人数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等院校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导致高等院校数量并没有大幅提升。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有1071个,2015年数量为2529个,是1999年数量的2.5倍。
表2.1: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数量(个)
年份数量年份数量年份数量年份数量
19971020200213962007190820122442
19981022200315522008226320132491
19991071200417312009230520142529
20001041200517922010235820152560
200112252006186720112409
数据来源: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
招生人数增加,但是高等院校数量没有同步跟上,也就导致了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例大幅度提升,1997年高等院校在校生比仅为0.31万人/个,到了1999年仅提升到0.39万人/个,到了2015年这个数值到了1.03万人/个。
表2.3:中国历年高等院校在校生比1(万人/个)
年份高等院校在校生比年份高等院校在校生比
19970.3120070.99
19980.3320080.89
19990.3920090.93
20000.5320100.95
20010.5920110.96
20020.6520120.98
20030.7120130.99
20040.7720141.01
20050.8720151.03
20060.93
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3]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前文已述,高等院校的建设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硬件、软件、师资等等因素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也引发了学者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并对高等教育质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3.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认知解析
高等教育质量这一课题本身是多维度的,我国学者对这一课题的各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3.1高等教育服务对象的认识
高等教育一直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教育,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较早的高等教育也带有很浓厚的精英教育的成分。但自从1999年高校扩张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代的到来,传统上高等教育承载的精英属性被稀释(王媛等,2014)[4]。任平泉(2007)[5]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由“精英教育”與“大众教育”组成,因而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由“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质量构成。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应当有不同的质量观,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定位与特色的前提下提高质量。
3.2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认识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需要多重维度进行评价的,不能从某单一维度进行评估。蔡克勇(2008)[6]认为,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是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然而社会是由多重复杂变量组成的,对于评估的维度方面,学者们观点略微有所不同。高等教育质量是由“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质量共同构成的(曲铁华,2004)[7],胡建华(2008)[8]也支持曲铁华的观点,但是在他看来高等教育质量最核心的考核指标应该是“人才培养”,因为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能为“科研”、“社会服务”提供最基础。但熊茂芳(2006)[9]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等特点;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视角应从学术、评价、政府、高校等视角进行界定,评价的维度要多于之前介绍的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
3.3高等教育质量执行的认识
从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改革与发展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主体经过了从一元控制到多元管理的变革,政府、高校与社会相互分工与协调,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田恩舜,2007)[10]。
4.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以及解决
在任平泉(2007)[5]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①学生创新精神不足,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③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足。郭北昭(2003)[11]提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措施:①深化对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但是,为长期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要构建一个包括内部管理与社会外部监控在内的质量保障体系(龚怡祖,2004)[12],而且需要不断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法、强化评估规范(刘振天,2007)[13]。
5.结束语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当然,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要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整体、系统的思维处理好各种关系,采取多管齐下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世界高等教育大会.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A].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22.
[2]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EB/OL].http://www.
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2017-2-2.
[3]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EB/OL].http://www.
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2017-2-2.
[4]王媛,白华.当代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观构建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47-52.
[5]任平泉.高等教育多样化质量观[J].管理,2007,(2):19-21.
[6]蔡克勇.关于建构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7-12.
[7]曲铁华、朱永坤.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6)187:79-81.
[8]胡建华.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的关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5):32-37.
[9]熊茂芳.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J].集美大学学报,2006,(4)7:79-83.
[10]田恩舜.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世界高等教育質量保证发展趋势探讨[J].新华文摘,2007(7):123-126.
[11]郭北昭.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树立及质量保证措施[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24)5:85-86.
[12]龚怡祖.大学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系统的管理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5):81-85.
[13]刘振天.高校评估中的三个认识问题[J].新华文摘,2007,(23):127-128.
注释:
透视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 篇4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及其表现
1.过度教育的内涵
“过度教育”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美国教育学家弗里曼 (Freeman.R) 于1976年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指出, 美国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在于教育的供给超过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即过度教育[1]。随后, 曾满超和莱文 (Tsang&Levin) 提出了教育过度概念的三个外延, 他们认为只要符合以下三者其一, 就属于过度教育: (1) 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 其经济地位或收入比以前下降; (2) 受教育者没有完全达到他们职业目标的期望; (3) 劳动者掌握的技能远超过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2]。有国内学者认为, 与以往接受教育较高者比较, 目前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和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与其事业成就期望存在明显差距, 导致高能低就, 当劳动者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 就称为过度教育[3]。
2.过度教育的表现
一是高校毕业生多, 就业压力大。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 十年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4年的280万猛增到2014的727万, 据预测, 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首位, 但GDP的增幅远落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劳动力市场无法吸纳众多劳动力, 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实际需要不相匹配, 导致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其中更伴随着大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工资起薪下降甚至“零起薪求工作”等反常现象。
二是知识性失业。是指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并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1.具备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没有工作机会, 属于显性失业;2.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大多数普通人都能胜任的基本工作, 即人才高消费, 属于隐性失业。2012年各大媒体曾争相报道“哈尔滨三千大学生争当清洁工:为了编制宁扫大街”, 万人报名者中有近3000人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一边是“体制内”稳定、前景好的诱惑, 于是本科生、研究生争抢清洁工职位的现象, 也就不难理解。除了此类自愿低就业群体, 还有相当非自愿低就业群体出于家庭或个人的考虑, 不得已从事一些较低层的工作。
三是被迫继续深造。随着我国高校扩招, 近十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均在百万以上, 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176万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 本科毕业生具备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足以胜任绝大多数工作, 相当一部分考生考研并非出于对学术的追求, 而是想通过读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未来获得理想工作, 因为劳动力需求方会对拥有高层次文凭者支付较高的报酬, 这种报酬或者表现为较高的起薪, 或者表现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较高的工资收人净贴现值。
二.过度教育成因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结构均衡性失调导致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现象同时存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了二者的矛盾。结合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以下主要原因导致过度教育的形成。
1.劳动力市场吸纳知识能力有限
人力资本的潜能发挥取决于劳动力和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 产业结构上必将长期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为主, 并且制造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 因此对于一般劳动力需求量较大, 对于掌握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少。新结构主义科学家皮奥里 (Michaeil.Piore) 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具有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升迁机会大等优越性, 二级市场则反之。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级市场的工作岗位有限, 对于无法被一级市场接纳转而到二级市场就业的高学历者, 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报酬上的收益, 而是造成了知识贬值与人才浪费。
2.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以致教育结构性失衡
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 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对高等教育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教育结构性失衡是教育产品供给偏离社会经济发展直接需求导致的结构性矛盾[4]。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结构失衡, 部分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较为传统和单一, 不能随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距, 有的专业毕业生闲置, 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调。二是人才层次结构失衡。从供需关系来看, 市场对各级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 社会在需要掌握高深知识和新型技术人才的同时, 更需要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和生产力, 因此, 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规模应达到合理比例。由于盲目追求高学历以及社会供需关系需要, 导致人才过剩, 许多研究生不得不从事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本科生从事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劳动者实际能力远高于工作需。三是区域结构失衡。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吸引着大量人才, 同时偏远地区和农村则因人才稀缺而发展缓慢, 城乡二元差异以及劳动力的流动趋向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大、人才供给过剩、被迫升学等过度教育现象。
3.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 个人对教育的盲目投资
21世纪出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高校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不断递增。随着高校入学门槛降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物质充足的情况下, 人们逐步转向对精神的追求, 更多家庭和个人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大众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一级市场就业机会的观念直接推动高等教育被动扩张, 扩张速度远大于劳动力市场对高级人才需求量增加的速度, 造成教育产出与市场需求极不匹配。
三.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对经济社会正、负面影响兼有, 相比而言, 负面影响更大。正面影响主要有:1.提升了追求高学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2.在特定时期可以适当缓解就业压力;3.拉动教育需求消费。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过度教育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国家与个人投入大量教育资金培养出的高学历劳动者从事着低学历者足以胜任的工作, 是对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2) 过度教育降低了劳动者的实际收益。接受过同等教育的人, 现今的实际收入比以前拥有相同学历者有所下降, 个人付出时间、金钱、精力获得高学历后的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 (3) 过度教育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只有当劳动者的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的能力相匹配时, 最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 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劳动者职业特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的物质属性和职业的社会属性。研究显示, 在职业的物质属性同等的情况下, 处于过度教育背景下的劳动者会因为工作需要达不到达到自己的预期标准, 无法发挥个人能力而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容易造成情绪波动、积极性降低、一心想寻求其他工作等不良影响, 职业的社会属性得不到保障必然造成劳动生产效率的降低。
四.针对过度教育问题的建议
“过度教育”问题复杂而且系统, 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这一问题, 因此需要国家、高校、社会、及个人的力量共同配合才能更好解决。
1.国家加强调控
作为市场需求与教育供给的调控者, 国家对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具有导向作用。首先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 合理扩大或缩小高校招生规模, 以保证人才输出与需求吻合。其次要注重经济发展, 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吸纳劳动者, 保证各层次的劳动者均有用武之地。再次, 加大去对偏远地区的高校和就业劳动力的财力与政策支持, 调整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控制毕业生合理流动。最后, 国家有必要建立过度教育的预警机制[5], 宏观调控劳动力接受教育的程度, 降低“大材小用”、个人对教育盲目投资等现象。
2.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 应当科学地预测人力资本市场, 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一是要调整专业及课程, 缩减市场接近饱和的专业,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逐步增加新兴的专业以迎合市场需求。二是要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这不仅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 本科阶段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三是要做好专业选择指导工作, 给学生一定时间了解并适应所选的专业, 并出台相应转专业的政策, 防止学生几年来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白白占用教育资源。
3.用人单位更新观念。
筛选理论认为, 求职时, 雇主在对雇员能力不了解的情况下, 偏向通过教育背景来判断其能力高低, 进行筛选。因此一些能力突出但学历不高的劳动者往往被拒之门外, 用人单位应转变以“学历论英雄”的观点过度追求高学历人才, 要平衡文凭与能力, 适才而用, 避免人才浪费。同时, 对于操作性要求高的企业, 应加强校企合作, 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强化职业能力,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就业, 也为企业节约成本。
4.个人合理选择就业或升学
首先, 大学生要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动手能力, 随时准备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风险。其次, 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就业难的压力, 及时调整好心态, 遇到适合的工作, 合理就业, 先就业、再择业。最后, 避免跟风考研, 要认真分析自己是否是出于对更高层次的知识追求而选择深造, 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知识的不足, 再选择返校深造, 积累的实践经验能为将来的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Richard B.Freeman.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6.
[2]Tsang M.C.Levin H.M..The Economics of over-education[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85, (4) :93一104.
[3]刘志业.栾敬开.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4) :25.
[4]王华春.赵蕊.杨丙见.浅议局部“过度教育”的成因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2) :10
我国高等教育 篇5
从全局上来看,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规划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
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从规模增长看,我国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比如2009年比上年增加也就是2.48%,所以按照专家组的预测,到2020年前只需要每年增加1.6%,平均每年增长50万人就可以达到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因为考虑到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的紧迫现象,考虑到学龄青年受教育的迫切愿望。所以纲要了提出40%这样一个目标。
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
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别提出,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大家注意到,这回不仅是科研的资源要共享,而且我们将来产学研的教育资源也要深度的合作和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
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国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
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
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何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加强政策措施保障
在《规划纲要》的第三部分已经全面谋划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涉及到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切入点和政策措施亮点,比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需要在各类高等学校师生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的自觉的行动。相比中小学而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重点也是高等学校,关键在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等等。与此相关,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整个改革的牛鼻子,就是要理顺政府怎么办教育管教育,学校怎么依据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引导自主办学等关系,许多都是当前社会上关注和热议的问题,相
关的因素也很复杂,表现出“深水区”改革的典型特点。
同时,要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完成好各项发展任务,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不行的,必须在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措施保障方面迈开新的步伐。《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经费方面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经费管理,明确提出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在高校实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这也是比照国际通行做法,目的就是要强化制度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高等教育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在阳光下运行。还有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学校既是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的收益者,更是优质资源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势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规划纲要》准备在今后三年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和改革的项目内容也有不少。如果组织领导和措施配套能够很好到位,相信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定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投入问题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资金投入 措施
一、高等教育的属性与特点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特征。然而私人产品恰巧与公共产品完全对立,它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收益的非排他性特征。但是高等教育却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首先,它具有收益的可分割性。人们通过投资高等教育可以使自己收入的提高、工作选择机会的扩大等收益;其次,高等教育还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 在高等教育机会有限的情况下, 一个人受教育就排除另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再次,高等教育还具有“拥挤性”的特点, 这种产品的效用会由于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导致拥挤, 每个消费者从中所获得的效益下降, 即消费上的竞争性,在这些方面, 高等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
然而,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公民不仅能获得不少的个人收益,也可给全社会带来广泛的收益。高素质人才能研发新产品、新科技从而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看,高等教育提供的收益又是不可分割的。高等教育会给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外的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又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积极外部效应的产品, 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特性。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者之间, 应该属于混合产品即准公共产品。再由于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学科和研究的市场化程度低,无法通过完全市场竞争来提供有效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具有连续性、固定性和递增性,投资高等教育必然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的过程,同时它的投资效益和价值的显现是非及时性的。
倘若高等教育完全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这时人们只会在自己的预期收益超过付费的成本时才愿意支付相应费用,而不会考虑其外部性。长期这样一来必然会使高等教育费用无人承担。但如果高等教育费用完全由政府进行配置,那人们势必会大大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而导致高等教育供给不足,长期以来也必然无法持续。正是由于高等教育本身的属性以及这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只有政府部分的投资高等教育,才能提供有效的高等教育的服务水平。
二、我国的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现状分析
在我国,教育事业一直以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家一直提倡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加大了对教育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专任教师数量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资金投入还是非常不足的。
1、高等教育办学状况分析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很大程度体现在高校的数量上。近年来我国对新办高等学校方面有了很大的投入。2000年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数目为1041所,直至2010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目已达2358所,年均增长率为8.52%。从这一数据来看我国的高校数量在近10年间的确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仍然无法满足我国人口众多的实际需求。2010年我国每10万人口当中接受的高等教育平均在校人数仅为2189人,然而美国的该项数据为5339人。当前正是我国高速发展的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稀缺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阻碍。然而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是使我国高校供给形成如此大的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教师状况也是非常不容乐观。200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仅为46.3万人,直至201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专任教师也仅为134.3万人。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的师生人数比为1:17.33,从这个数据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高校当中的专任教师资源也是相当匮乏。而这必将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巨大障碍。我国应当增加资金投入来增加高校的专任教师资源,为各高校培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高等教育经费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发展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增长。就总量而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额逐年增加,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绝对数稳步增长。2000年到2010年,高等教育经费从983.1亿元增长到5705.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9.2%,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年均增长率为17.1%。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的确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资金每年都以一个比较高的速度增长。但是我们却发现财政性经费占投入的比例却持续下降,1978年为96.4%,到2000年为57.3%,到201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8.7%。从高等教育的的财政性经费比例的逐年减少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负担水平明显下降。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虽然逐年递增,但它远远小于事业经费的增长。国际上一般认可的标准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支出结构比例为54: 46,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比例来看,高等教育的公用经费投入比例相对偏低。从1997年到2010年,高等教育公用经费支出占事业费支出的比例变化不大,平均为41.5%,2010年也只达到了44.5%。从这些数据当中我们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公用经费投入偏低。
从以上一系列的数据当中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国家在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数量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就目前的现状和实际国情来看这种提升还是非常不足的,它还远不能达到我国公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资金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是有很大的差距。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首先会导致高校数量以及高等教育所需的某些基础设施无法完善;其次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也可能会降低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可能导致优秀教师外流,从而可能抑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我国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的必要性
初等教育是每个国家教育的基石。但是,高等教育却是一个国家高级培养人才的关键。因为只有在当人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人们的知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能力得到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是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在美国,高等教育已然成为了其大众化的教育。然而美国政府在高校的多种财政收入渠道中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特别是对于其公立的大学。同时美国对于私立大学也会投放一定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美国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全国GDP的比重也是远高于中国的。由此,他们就会有更为充足的资金来建设和完善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并为学校的各项科研做好充分的资金保障。
高等教育已然不再像初等教育那样简单,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场所、设施等要求要远高于初等教育。一旦高等教育的资金缺乏,就会给高等教育的整个体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也必然会抑制国家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需要大量的高知识水平的人来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因此,在我国,应当加大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弥补由资金问题多带来的高等教育缺口。这对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四、我国当前加大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措施
从对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现状分析来看,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确实存在着很大的缺口。但这个缺口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长期以来堆积而成的。因此它是这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解决,我们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改革措施才能逐漸看到成效。要加大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数量我们应该从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结构入手。
首先,提高国家财政支出比例。国家是高等教育的最大获益者,高等教育事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财政投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投入的相对规模较大,教育投入和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2010年为16.01%和3.52%,均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我国教育投入占GDP的水平却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4.46%(2000 ~ 2010年平均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总量小,要提高公共教育经费总量关键在于提高财政总支出占GDP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高等教育支出。另外,完善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增强拨款程序中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应实行各级财政的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将教育经费在国家和地区预算中升格为类级。以便于教育主管部门统一支配,克服教育发展与政府拨款的脱节,确保政府对教育的足额投入和经费的高效利益。
其次,多渠道扩大高等教育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依据有两条,一是“利益获得”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无论通过直接还是间接的渠道,只要是从教育中获得的任何主体都应支付教育经费。获得利益越高,支付的份额应越高。二是“支付能力”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无论通过直接还是间接的渠道,只要是从教育中获得的任何主体都应按照其支付能力的大小提供教育经费,提供能力越大,支付份额就越高。而国家、社会、企业、团体、家庭、个人无疑都是从高等教育中获得利益的主体,都应该承担起投资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可以鼓励社会捐赠助学,放宽捐赠渠道,完善捐赠税制,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捐赠风气的形成。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加大设立各种基金、奖助学金的方式,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入。
在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之后国家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将资金投入到最关键的地方。首先应当提升大学的办学能力和硬件设施,在我国很多大学早已有了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其教学设施仍然相当不健全或已经老化而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在筹集到资金之后我们首先应该改善这些设施,只有这样很多教学模式才能展开,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因此而得到发散。同时我们应该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民办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发展的趋势。政府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不可能单靠政府出资来兴办高校,这项重担也应当部分由著名企业家等挑起。当前,中国的民办大学也正逐步兴起。从目前的社会反映来看,民办高校的各项指标正逐步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也逐步攀升。
五、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新的发展预想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情形下,资本市场是融通资金的主要途径,它具有效率高、透明度高和监管规范的特点。高等教育同样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它可凭借资本市场的一系列优势从而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认为这有可能是我国高等教育资金问题发展的新方向。
首先,资本市场通过其强大的融资手段可以为高等教育筹集大量的资金。由此一来,教育供给将大幅上升。这样一来由高等教育资金引发的高等教育短缺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其次,资本市场的融资规则可以促进教育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提升。它有助于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使现有教育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再次,通过市场资本融资,可有利于高等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现金流量充足,可带动诸如高新技术、生活服务和文化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其潜在的盈利性和良好的预期收益也必将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
由此可见,将资本市场与高等教育对接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投入问题,对推动高等教育整体的发展同样非常重要。但是市场经济的风险也是很高的,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大量的资金融通,也要注意规避风险。这种资金筹集方式应该适度进行,这样来能确保其可持续性的发展。
六、结语
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条件,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因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的主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因素。然而高等教育却是整个教育环节当中最为有效的环节,人们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工作的诸多技能。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必须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因此,我国应当从多种渠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可适当引入资本市场与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适当融资。从而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进而为各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从而保障我国各方面建设有序、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杨爱美,赵永行.浅议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9),51-52.
[2]宋长春.教育投资理论视野下扩大高等教育投入[J].三江学院学报,2007(05),12-16.
[3]宗占国.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12),102-105.
[4]石钧.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研究,2008(01),25-28.
论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 篇7
1 高等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其核算的方法
1.1 高等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 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教育成本可简单分为基础教育成本、中等教育成本和高等教育成本。
1.2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方法现阶段, 在理论研究和高校实际
工作中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核算方法:1、统计调查法。统计调查法是指利用现有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结果, 经过适当调整而获取教育成本数据的方法。2、会计调整法。会计调整法是指利用高校已有的关于教育经费支出的会计记录, 经过调整转换, 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教育成本数据的一种方法。会计调整法的运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其核心是要制定统一的调整规则, 但是目前对于如何制定统一的调整规则以及应由哪个部门制定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3、会计核算法。会计核算法是指利用会计系统, 通过设置、登记账簿来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 从而计算教育成本的一种方法。会计核算法对高校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较高, 计算出的结果比较精确, 但工作量很大。
2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
2.1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促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财政拨款是高校的唯一经费来源, 也就是国家对高校实行“供给制”。当时,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教学和科研, 不注重经济活动, 缺乏成本意识, 忽视办学的效益, 靠高投入率来支撑学校的发展。但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 高校原来的办学模式发生了转变, 由完全国家包办转为高校的自我发展。高校之间在各个方面进行着激烈竞争, 高校面临着调整、联合、合并的发展趋势以及办学风险。
2.2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加强高校管理、提高其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为了实现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使各方面的投入能更好地用于人才培养, 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 就必须实行教育成本核算。通过教育成本核算, 可以促进院系合理设置专业;降低高校管理成本, 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提高现有人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增强高校管理者对教育经费的管理意识和水平。
2.3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为确定高校的学费标准和政府拨款提供依据
随着国家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 高校逐步实行有偿服务, 其教育成本主要由学费进行补偿。但由于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不应将政府的财政负担转嫁给学生和家庭。所以, 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应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和学生及家庭的支付能力两方面因素。通过核算高校教育成本, 一方面可以使家长和学生了解高等教育成本的客观性, 进而理解和支持并缴纳费用, 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 有助于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收费政策, 并且有效遏制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同时有利于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2.4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高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国家财政拨款已跟不上高校规模扩大的速度, 因此必须建立起由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分担高校教育成本的高校教育投入新机制。实施成本核算可以有效、正确地归集和分配为教育发生的各种费用, 遵循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和兼顾公平原则,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5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是降低教育成本的需要
高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后, 各个高校之间交流和学习可以以量化指标为依据, 通过分析和比较, 找出高低差异的原因, 从而寻出降低教育成本的途径。此外, 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评估机制, 对不同类型的办学单位进行考核, 评价其办学效益情况。以此, 来加强高校的管理, 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制, 提高资源是使用效率。
3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 高校财务制度与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不相符。高校是非营利性组织, 我国将其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之列, 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收支核算, 而没有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这种按收付实现制所取得收支核算资料与社会各界对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的要求相违背。
(2) 教育成本的计量准确。长期以来, 高校对于资产设备的支出都是一次性列入当年教育成本, 但固定资产购建是一次性投入, 并且投入金额比较大。
(3) 现在的会计科目不能准确反映各个会计核算期间的费用。目前, 会计科目的设置是按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的项目划分的, 难以确认教育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不利于分析各个会计时期的成本变化, 因此不能合理配置资金。
(4) 高等教育的成本构成内容不够合理。教育事业支出中一直包括着一些与学校教学工作无关的项目, 如离退休人员支出、已经实行产业后勤社会化服务人员支出, 以及部分科研项目支出。
3.2 加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对策
(1) 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通过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实行成本对象化, 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出教育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规范支出范围。从而降低教育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2) 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成本预算管理系统包括预测成本发展趋势、确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预算等。
(3) 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本绩效评价制度。把目标成本进行分解, 使组织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对责任人可控成本进行考核, 划清责任, 有利于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 从而激励组织成员主动、自觉的控制成本。
(4) 要明确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明确教育事业支出中哪些属于教育成本, 哪些不能计入教育成本。约翰斯顿的高等教育成本构成是广义的教育成本, 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教育成本, 不能作为实际的教育成本。实际的教育成本应该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且与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能力有关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延萍陈蔼瑞.浅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12)
[2]郭磊陈建成刘成.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2006 (2)
[3]查道林马晓霞朱明.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财会月刊 (理论) , 2008. (3)
[4]何嵘.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J]《.新疆财经》, 2007 (3)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研究 篇8
一、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演进
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制度变迁大致经历了免费、学费双轨制和并轨改革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免学费政策。1989年至1995年高等学校开始逐步扩大办学规模, 并开始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从1989年开始, 对本、专科生开始收取学杂费、住宿费。1996年7月1日,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出《关于1996年普通高等院校收取学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高校招生收费并轨的政策予以明确规范, 高等教育收费成了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普遍行为。2013年2月28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出《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 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学费。
二、当前高校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收费政策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培养成本难测算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按照生均培养成本的约25%比例确定, 各地在制定收费标准时也是按照这一比例测算学生的学费标准。但这种做法存在两个问题:首先, 目前生均培养成本的范围不统一, 学校的科研支出、住房基建支出等等是否属于学生培养成本的范畴均没有统一规定。其次,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管理效率低下, 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科研腐败案频频爆发, 高校管理机构人员冗余, 所有这些弊端造成高等学校支出虚增, 显然将这部分支出纳入学生培养成本是在纵容这种低效率。
2. 学费标准统一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 政府有义务维持大部分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尤其是给上不起学的孩子提供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成本分担同时兼顾教育机会均等。我国高校自全面收费以来, 学费收入都是统一定价,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地区、家庭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统一标准缴费会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部分学生甚至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学生就业问题也正遭遇“官本位”和“钱本位”的考验, 造成更深一步的不平等。
(二) 资助机制不健全
1. 经济资助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备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且资助范围及力度在逐步扩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贫困生的判断标准缺乏统一的界定, 我国现行的制度也未对此作严格的规范, 导致各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不一, 出现了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资助, 而相对较贫困学生甚至假贫困生反而得到较多资助。其次助学贷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为助学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 不需要担保, 而贷款机构却是商业银行, 贷款本身的公益性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商业化本质相悖,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由于高校的扩招, 助学贷款的覆盖率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难以满足大量贫困生的需求。高校毕业生还贷违约情况严重, 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2. 精神资助机制缺乏
伴随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 我国贫困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 贫困的现实状况、欠交学费的尴尬处境、农村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生活上的巨大反差等状况, 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这些贫困生往往表现出自卑抑郁、内向孤僻、焦虑躁动, 所有这些状况导致贫困生出现缺乏远大抱负, 自信心不足;角色转换慢, 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许多贫困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 产生了高强度心理压力, 导致其出现学习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疾病、目标迷失等状况, 影响和制约着许多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主要是物质方面资助, 一切以社会的需要和捐助者的要求为出发点来规范、约束贫困学生。而忽视精神资助和人文关怀, 贫困生群体的思想状况、文化心态、心理状况等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关注和解决。目前的资助政策忽视贫困生心理多层次需求;缺乏对贫困生在人格发展和面临心理问题的指导;缺乏激发贫困生进行积极情绪体验的手段。
(三) 收费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
1. 各部门缺乏配合, 奖惩措施缺失
高校财务部门负责学生收费及学生欠费信息的发放, 由相关部门负责欠费催缴。但是学校对催缴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到责任人, 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和激励机制, 致使个别部门不能认真实施催缴工作, 欠费现象得不到根本改变。催缴学费通知虽然会定期发到各院系, 但由于缺少制度上有力监督及对相关责任人和欠费学生的处罚措施, 导致催缴工作进展缓慢, 学生的侥幸和攀比心理蔓延为恶意偷逃, 以至少部分学生在学期间不缴一分钱也未见受到任何处罚。根据对我市某高校调查结果显示, 其学生欠费情况在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前后比对情况见下表。
2. 学生信息缺乏共享
学生的基础信息由教务部门掌握, 住宿信息由宿管部门掌握, 奖助贷减信息由学工部门掌握, 财务部门作为所有信息的最终接收和使用方, 在工作的过程中, 往往受到数据准确度不高, 数据变动频繁等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应收款等数据出现偏差。而收费系统长期以来带有一定的封闭性, 共享又涉及系统的安全、软件的兼容等问题。所有这些现状导致长期以来学生的各类信息缺乏共享,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解决高校收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 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
政府要牵头确认高校培养成本的范围, 确认那些支出属于学生培养成本的范围。同时应考虑影响与制约高校培养成本的各因素, 包括高等学校所在地区、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专业设置、学生家庭收入等因素。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 与高校所在地区的物价水平、高校本身的学科类型及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层次有很大关系。地处发达地区、在全国高校中所处层次较高的高等学校的生均培养成本, 比同样类型、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要高得多。即使在相同地区、相同专业, 属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培养费用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学科教学要求不同, 各学科学生的生均培养成本也有很大不同。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也应考虑居民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各地的经济收入相差很大。据官方研究机构测算, 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已扩大至10多倍, 所以, 在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时候不能忽略高校所在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学生家庭收入这个制约因素。因此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应进一步细化。应将高校所处地区、专业、不同层次学校、学生家庭收入的生均培养成本差异从收费标准的制定上体现出来。
具体做法, 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的经验, 制定差异化的弹性收费标准, 应将高校所处地区、专业、不同层次学校、学生家庭收入的生均培养成本差异从收费标准的制定上体现出来;针对高校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收费标准可以适当高点, 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要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不同高校和不同的专业, 会有不同的回报率, 要根据高校层次和类型的不同以及专业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收费。对个人收益率较高的专业, 收费标准可以高一些, 而其他个人收益率较低的专业, 收费标准可以低一些。对学生的家庭收入进行有效的测定, 完善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制度和信用体系。学生家庭收入如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免费或收取部分学费或给予较多的补助, 对于来自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生源更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二) 完善学生资助体制
1. 多渠道筹措资助资金, 丰富学生资助的形势
当前我国资助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政府和学校须加大力度拓宽资助面, 要积极宣传与引导, 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业、慈善机构、个人等以各种方式加入到学生的资助事业, 促使资助主体多元化。在日本, 社会的资助在整个资助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已达到全部资助的27%, 受助学生是日本全部受助学生的39%。学校还可以同企业和政府签订各类咨询及培训等合同, 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与其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机会, 让学生既满足了生活和学习的需要, 又实现个人价值。
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完善学生贷款制度
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将助学贷款工作体系以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 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信用机制建设和大学生经济资助的法制化建设, 增加其执行的法律效应, 以法律为依据来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现实问题。同时针对学生还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国家应该制定灵活的还款机制, 针对部分学生继续上研究生、或者就业形势不好、收入不高等现象, 建立灵活的还款机制, 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宣传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 增强学生的借贷意识和还贷意识。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 构建大学生信用框架体系。
3. 建立贫困生评定体系, 合理配比各种资助方式
政府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贫困生评定的统一体系, 加强对贫困生家庭状况及贫困生个人消费情况的调查, 堵截假贫困生套取国家资助金的现象。同时各高校应增加助学金评定的透明度, 合理的配比奖学金、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的比例, 进一步扩大学生受资助面。
4. 重视建立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资助制度
伴随国家各种形式的助学体系的完善, 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可以通过奖贷学金制度, 获得不同形式的资助, 并且顺利完成学业。但经研究发现有大部分的贫困生由于大学生生活的窘迫会导致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疾病、目标迷失等状况, 有些学生甚至无法顺利完成, 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贫困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同时有部分贫困生因学习成绩不及格, 既无法获得奖助学金, 同时银行也会停止其贷款, 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学业产生更深层次的厌倦。
高校在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 应更加关注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 加强沟通, 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倾诉的机会, 缓解其心理压力。学校要在贫困学生中开展成功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等, 各辅导老师要积极主动联系贫困生, 让贫困生感觉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抛弃, 引导贫困生摆脱困境,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 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 及时主动地为因贫困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服务。
(三) 完善高校收费管理制度的本身
1. 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各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初要根据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对新入学的学生积极宣传学校的各项奖贷助学金制度, 让贫困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各项政策及各类奖贷助学金事项的办理流程及时间, 防止个别学生错过办理, 有利于贫困学生对大学各类费用来源做出具体规划目标。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缴费方面的政策和思想教育, 使其克服侥幸思想, 树立主动缴费的意识。
2. 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从源头上遏制恶意欠费
高校要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及高效统一的管理系统, 逐步实现数据共享, 建立一个良好的收费管理运行机制, 使各部门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 保证学校收费工作任务有条不紊地完成。
3. 建立收费工作奖罚制度
把收费管理的职责落实到各部门或院系, 针对欠费催缴过程中出现的违规和消极的现象, 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学校可采取将本年度预算指标与各学院收费完成情况挂钩, 激发各院系对收费工作积极性, 主动做好收费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寻求教育公平和学校平稳发展双赢的基础上, 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完善的资助制度、制定有效的收费管理方法, 以改善目前高校收费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教育公平,收费标准,贫困生,精神资助
参考文献
[1]柴效武.高校学费制度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8)
再议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争论,影响因素,建议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大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4万增加到2007年的537万人,增长了42.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7年的25%,按照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了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一、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争论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目前学术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现有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相比,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过快,外延规模超过内涵质量的发展,造成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在发展上不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就我国目前的办学实际,要确立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度规模,既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又不超过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就必须通盘考虑我国的经济、人口、就业和教育发展现状等各方面的情况,不宜盲目扩充。二是认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及现有经济实力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不足,现有的高等学校规模、数量远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现有实力所应有的水平,按现有速度发展,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将始终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后面,而扩大教育规模不但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大量高科技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储备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渐强烈,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应当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另外,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很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可以适当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否合理,规模的扩大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政治因素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应与政治状况相适应。这里所说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所起的直接的、显性的影响,即国家、政府的决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从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政治因素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二)经济因素
经济是高等教育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数量、质量、规模和速度。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应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协调。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教育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教育投入是制约高等教育规模的非常关键的因素。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势必引起相应的教育投入的减少,从而会使许多教育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且会产生新的问题。其次,经济因素中的就业因素对规模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得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拓宽就业渠道,但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毕竟有限,加上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去艰苦地区、某些行业就业,每年都有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使得毕业生就业日渐困难。因此,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建议
为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能够得到健康合理的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切实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而且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然趋势。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乱发展”更没道理。因此,我们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不能以牺牲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为代价。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是规模扩大、数量增加,而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要由重视教育发展规模转向规模持续发展,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内涵的发展,注重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科学定位高校的培养层次
切实做好高校的科学定位工作,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是多样化社会对多样化教育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同样承担着不同层次和类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必须根据各自的办学优势、学科特色和所处的环境确定各自的学校定位和发展方向。高校应紧刹盲目“求大”和“攀高”的高校“升级”、“更名”之风,立足学校实际,办出质量、出特色和风格,培养出优秀的科研人员和熟练的技术操作人员,从而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加大教育投入
我国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直未能达到当初4%的目标,而由于国家非常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因此,投入到高等教育的经费就更加短缺。由于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非常稀少,严重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我们应当在切实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努力拓宽高等教育教育投资的渠道,政府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积极鼓励有力量的社会企业和个人投资教育,积极发展社区学院、民办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以此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四)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革新 篇10
1. 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基本经历了4个阶段:
(1) “分灶吃饭”。即1980年确定除中央高校的经费仍由中央政府负责外, 各省市地方高校所需经费由各省市区省级政府负责。
(2) “财政切块、分级负责”。即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经费由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各自切块安排、分级负责。
(3) “优先安排”。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 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该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经费优先安排的原则。
(4) “分税制”阶段。从1994年起, 国家开始实行分税制, 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责任及其财源, 也进一步调动了各级政府增加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
(1) “基数加发展”拨款模式。即按事业机构规模的大小或事业的需要确定各种人员编制、房屋和设备标准、行政和业务费用开支额度,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核定高校拨款时, 主要以“基数加发展”方式来分配经费。
(2) “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拨款模式。1986年颁发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 提出对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拨款办法进行改革, 把原来的“基数加发展”拨款方式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同时重申“包干使用, 超支不补, 节余留用, 自求平衡”, 自主统筹预算经费。
二、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
1. 投入不足
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经费多少的主要标志, 是看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例。1998-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2.55%、2.29%、2.87%, 进入新世纪后的2001-2006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的规定, 分别是3.19%、3.52%、3.28%、2.79%、2.82%、3.01%。具体到高等教育经费, 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因此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在国家总教育经费不足以及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例不高的双重作用下显得捉襟见肘。而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 发达国家为5.5%, 发展中国家为4.6%, 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 而我国仅为2.41%。2000年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3.82%、5.75%、5.25%、5.83%。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 在1999-2000年度,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 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泰国和突尼斯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如果达到4%的规定, 那么1998-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44 811.392亿元, 而实际仅33 256.57亿元, 相差11 554.82亿元。如以同期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高等教育的资金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33.55%推算, 则国家投资高等教育的资金按规定少投入3 876.64亿元, 远高于高校银行贷款2 000亿元的规模。
2. 效益不高
由于校均学生规模小, 我国高校生均消耗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大高于国际标准。1999年在校生超过3 000人的普通高校的比例仅为45.2%。我国高校的生师比也不高,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平均生师比为12∶1。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益问题。究其原因, 在于高等学校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与竞争机制, 在制度安排中漠视了成本效益在高等学校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
3. 事权财权不统一
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财权、事权不统一以及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教育经费预算数量相对弹性较大, 缺乏透明度;二是教育发展和政府对教育的拨款脱节;三是教育部门无权行使有效的宏观管理权与调控权, 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4. 拨款依据不合理
“基数加发展”实施起来较为简便, 但没有考虑生均成本和规模效益。因此不易克服拨款中的盲目性和制止不正当的开支行为。由于“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新模式所依据的“生均成本指标”是前一年的决算数而非符合本年实际的成本额, 因此仍无法反映当年物价波动对生均成本的影响, 也不能准确地反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5. 收费标准不科学
国外许多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均有明确规定, 如澳大利亚政府曾规定高校基本收费标准为直接教育成本的20%;美国高等院校生均学费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在20%左右, 其中公立院校在10%左右, 私立院校在45%~50%之间。学费占高等学校学生直接成本的比例, 印度为18%, 肯尼亚公立和私立学校分别为11%和42%, 印度尼西亚公立和私立学校分别为11%和20%。而我国现行教育法和有关行政规章也均未对学费标准做出明确规定, 《高等教育法》虽然提出了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 但对学费的确定原则、程序、基本依据等重要问题却没有明确规定, 这就导致了操作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6. 多元化筹措政策力度不够
私人捐赠是国外名校重要的收入来源, 哈佛大学至1997年所获捐赠市值高达110亿美元, 麻省理工学院至1998年所获得捐赠市值达36.781亿美元, 耶鲁大学至1999年所获得捐赠市值达72亿美元。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实行了鼓励捐赠的政策。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 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学通过合同研究、专利出让、联合科研、联合培训等方式, 竞相从企业获取经费。对这些投资者, 也应在税制上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另外, 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 中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法》也相应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因此, 其投资、集资、融资、承包制的合法性都成问题。
7. 生均教育经费总体水平偏低
199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OECD国家大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1 720美元, 超过1万美元的有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荷兰、挪威、瑞典和瑞士, 最高的是美国, 达19 802美元。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总体水平偏低造成了我国一些高校校舍不足、设备落后、图书短缺、教学业务经费短缺和基本支出难以维持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区域间的巨大差异, 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三、完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必须思考的问题
(1) 明确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制度规定, 在“十一五”期间执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
(2) 明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责任和分工。在教育财政管理上, 政府的主导地位是显著的, 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思路和手段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 代表政府管理和行使财政权力的各级财政部门, 应当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利用价格、税收、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补贴等各种经济杠杆, 通过对各级各类学校经济利益的调整、控制, 引导其经济行为和业务行为, 完成财政管理目标。从预算资金安排、使用和所产生的绩效来看, 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在公共教育预算管理体制的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 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财政收入、相关法规和地区发展规划等作出公共支出的总量安排, 在主要的领域或部门间进行支出安排, 如安排多少比例给教育、卫生、科技、公用事业;之后财政部门要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对某个部门或领域中的分配, 如在教育部门内, 分配多少给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等;继而教育主管部门在前面分配的基础上, 再将资金分配给各个学校、单位以至关键项目, 以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 维持政策一致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既分清财权事权, 又相互合作支持, 以保证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 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是一种必然选择, 与完善公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相关联的是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在国际上, 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 助学贷款就作为支持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资助方式。目前, 世界上共有5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实施了学生贷款计划。
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
1. 财政拨款为主渠, 经费逐步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教育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 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 可以说, “谁办学谁投资”是我国高等学校经费筹措的基本原则。公立高校在学校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足, 应当是由所有者去解决。但中央和地方财政性高等教育拨款占高校总总经费的比重却从1995年的69.32%和72.61%下降到2005年的50.05%和43.12%, 分别减少了19.27和29.49个百分点。如果说中央高校还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的话, 哪么地方高校就已经明显为辅了。因此, 应提高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将教育经费预算继续贯彻“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方案, 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同时, 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 使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及生均水平的每年递增幅度, 至少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 促进社会捐资, 实施基金运作
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要“改革对高等学校的拨款机制, 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科类的学校, 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应有所区别。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 逐步实行基金制”。教育基金是由社会捐资设立, 由专门机构进行投资运作, 投资收益用于资助教育事业的新型基金。教育基金能在短时间内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 通过专门机构, 在基金增值的前提下, 以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从长远来看, 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断完善, 改革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的条件下, 逐步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时机已经成熟, 应逐步设立和实行教育基金制。
3. 科学确定教育成本回收政策
科学确定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回收政策,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科学确定成本回收水平。提高大学学费虽然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有益, 但有必要考虑那些处于该系统边缘的人可能受到的影响。虽然中国高校应该收多少费用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但应根据各地区和各收入阶层的差别来考虑, 将成本回收的水平确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
(2) 成本回收要与适度收费和建立完善的助学制度相结合。要解决成本回收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部分低收入学生因学费问题而上不起学的矛盾, 必须建立和完善助学、奖学制度, 以弥补成本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发展民办高校。让民办或私立高校适当引入经济支付能力标准选拔学生, 以满足一部分读得起书的学生的求学愿望。所以私立高校对减轻公立高校的压力, 缓解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政府不断下降的财政支持的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
4. 多重目标合理拨款
(1) 公平目标。根据当量学生数和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合理的生均成本作为拨款的基本依据, 体现学校之间在占有政府拨款上的公平, 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2) 效率目标。根据学校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利用效率拨款, 以促进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逐步建立科学的学校资源利用率指标体系, 作为评价学校资源利用率和拨款的依据。
(3) 效益目标。根据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根据学校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效益进行拨款。逐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衡量学校资源利用社会效益和拨款的依据。
(4) 政策目标。根据政府的高教发展的政策拨款:为避免高教引入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 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教在总量与结构上的失衡,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府必须制定并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的发展政策, 包括总量发展与结构调整, 并运用拨款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从拨款数量上体现数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政策。
将上述多重目标合理组合为量化的、客观的、可操作的拨款公式, 并定期调整, 根据综合拨款公式在学校间分配拨款, 其中1为标准拨款基金, 2~4为浮动基金。实施方案:近期内, 拨款分配以公平目标和政策目标为主要标准, 随着时间推移, 逐步提高效率与社会效益目标的比重。因为效率与效益目标量化有较大难度, 而且影响它的因素除内部因素以外, 还有有关体制不到位等外部因素;以现有拨款实际数为拨款基数, 将高教拨款逐年增加的增量部分, 按浮动基金确定;对不同地区、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类别和专业的学校, 在基本拨款公式基础上应有所区别。实施步骤是可先在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或某一省区院校进行试点, 总结经验、修正方案逐步推开。
5.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通过产业化来形成教育经费的自身造血功能。 (1)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办学。可以通过鼓励社会集资的方式利用社会资金, 这其中可以考虑发行教育彩票、教育公债等形式;也可以探讨办学方式的转变, 采取兴办私立学校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学校等办法, 利用社会力量办学。 (2) 应积极倡导社会捐资助教, 不仅对于国内要积极引导, 而且海外同胞历来有关心祖国教育的传统, 要加大对他们的宣传, 积极利用外资。 (3) 学校的后勤要进入市场, 要大力发展后勤社会化。 (4) 要把教育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 在注意提高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质量的同时, 要使其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5) 作为非义务教育产品的接受者, 按照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 需要对教育产品的提供者进行付费, 即付学费, 这也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 积极推动以高校科研力量为依托的科技型校办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 要走出一条以商养学, 以学促商的路子。
6.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生贷款资助体系
要探索银行、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借贷管理体制, 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 促进贷款的发放和回收。要加强贷款资助的信息服务, 避免弱势群体得不到充足有效的信息。
7.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国家要进一步鼓励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其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 在全面完成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拓宽高等教育的经费渠道, 使学校创收收入和社会捐赠逐步占到全国高教总经费的15%~20%, 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改革开放, 发展社会主义市经济服务。
8. 支持私立高校发展
政府可以采取“赠地”、“赠产”、“无偿租用土地与设施”以及财政拨款的方式, 给予有条件的民办和私立高校实在的支持。国家对于民办和私立高校的教师, 应实行一视同仁的政策与待遇, 留住和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到我国民办与私立高等学校任教和管理。一些公立高校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 或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 建立对外合作机制。
9. 加强评估投入
陕西省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各项标准的规定测算, 公办高校要达到评估标准的要求需投入资金36亿元。在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方面, 在23所需要评估的院校中, 要达到合格标准, 有17所需要投入40 751万元, 其中13所的投入超过1 000万元, 要达到限制招生标准, 有12所需要投入11 645万元。在生均图书投入方面, 要达到合格标准, 有24所学校需要投入10 944.8万元, 要达到限制招生标准, 有11所需要投入1 785.8万元。在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投入方面, 要达到合格标准, 有22所学校投入31.04亿元, 要达到限制招生标准, 有12所需要投入5亿元。这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因此, 建议加强评估投入、加大基建经费投入, 安排基建专项款。
1 0. 实行法人治理
一方面, 应该认真借鉴国际上的BOT经验, 继续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 真正将高等院校承担的后勤工作交给社会兴办, 以减轻高等院校不合理的开支压力, 提高其运营效率。另一方面, 应该根据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特征,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对公立高等教育实行法人化管理。同时, 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基础上, 依据高等教育中个人受益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 按照投资与受益的对称性原则, 应该适当控制公立高等院校收费标准, 进一步规范我国公立高等院校向公办民助转变过程中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伟同, 等.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 2004 (60) .
[2]张岩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政策选择[J].科学导报, 2001 (3) .
[3]吴国生.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 2008 (5) .
[4]张耘.完善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7-10-10 (3) .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反思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结构功能主义
最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治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学者借鉴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新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笔者尝试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以治理理念一治理结构一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关联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进行一次整体反思。
一、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的关联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该学派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的相互联系出发,深入分析和广泛探讨了有关社会系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帕森斯是该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结构功能主义曾一度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同义词。
迪尔凯姆把社会分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看作是社会日益整合和进化的标志,在他看来。现代社会取代传统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以个体相似性为特征的社会联系向以分工细密化和个人异质性为特征的社会联系的社会结构变迁。沿着迪尔凯姆的思路,帕森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层次的次系统所形成的一个总系统。他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生存和维持下去,都必须解决四大问题,也就是实现四项基本功能,这四项基本功能分别为“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潜在模式维持” (latent pat-tern-maintenance)。为了简化起见,他分别以AGIL表示上述四项基本功能。社会就是由四项基本功能次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分别解决同整个社会系统生存相适应的问题。四个功能子系统本身,每一个都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次系统中的每一个又包含着再下一层次的四个次系统。在帕森斯的均衡模式中,这四个子系统的地位似乎是平等的,它们分别借助货币、权力、义务与影响等媒介所进行的系统间互动与交流造就了社会统一体的稳定与变迁。相应地,社会组织按照被组建的功能或目标类型也被分为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它们分别对应的目标类型是适应目标、实施目标、整合目标和模式维持目标。学校则属于具有文化、教育和揭示功能的模式维持组织。这样,一个社会组织可以看成是一个为了实现具体类型的社会目标而组成的专门类型的社会系统,是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中的功能分化子系统。这个更大的系统构成组织在其中运行的情境或环境。
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对于系统结构的分析,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各种可见物质性社会结构的分析和描述上,也没有停留在分析这些有形的社会结构的功能运作机制上,而是进一步强调理念、价值和利益的因素,透过权力运作的脉络,在各种复杂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结构中渗透,同时也考虑到上述理念、价值和利益的因素对于社会总系统和各个次系统的运作的实际影响。“价值是构成社会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在其著名论著之一《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一书中,他对社会组织结构所进行的描述和分析就反映了上述思想。他认为组织的结构可以根据两个基本完善的观点来描述和分析。“第一是‘文化制度’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以不同功能范围的价值系统及其制度化的产物为出发点。”“第二是‘群体’或‘角色’的观点。”“是通过分析组织的成员和他们在组织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来进行的。”这两点彼此有着广泛的联系。组织的价值系统决定了组织的功能,它使得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存在合法化。使组织的目标和组织发挥功能去实现组织目标所运用的基本模式合法化。
治理结构是系统结构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权力结构,也就是决策权力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帕森斯在他的社会系统理论中,反复说明权力概念的中心地位。并强调指出,只有依靠实际的强力和各种制度化和层次化的权力结构的运作,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并保证应付社会秩序运作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不正常现象或病态状况。
如果将帕森斯的上述思想结合起来描述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那么。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就是指在一定的价值系统的指导下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高等教育决策过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权力结构。即决策权力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它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是高等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类型的社会子系统)内部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高校决策中的制度性的角色安排;一是高等教育系统(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高等学校是它的子系统)内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高等教育决策中的制度性的角色安排。而后者是前者在其中运行的情境或环境。这里的价值系统是显示高等教育功能的大学理念及在大学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治理理念。
高等教育治理机制则是指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方式。显然,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制度性安排,只有通过彼此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方式才能最终实现。因此,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与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是密不可分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治理理念是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灵魂和统帅,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是高等教育治理理念的具体体现,而高等教育治理机制则是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发挥功能和高等教育治理理念得以实现的保障。治理结构只有与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协同,才能使各个治理主体呈现整合的趋势,从而产生强大的合力,使高等教育治理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改革开放前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变化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只是来自于对当代西方社会状况的一种理想化,如运用到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其解释力必然要受到限制,因为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不具备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产生阶段的自由市场环境。更常见的是,达标子系统由于其中最有力量的社会行为主体——公共权力机关的存在而显得最为突出,公共权力的扩展性延伸不仅体现在政治系统内的集中化控制,它还涉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乃至文化领域,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尤为明显。社会主义中国是经过多年艰苦的武装革命才建立起来的,建国之初又面临着国际国内的紧张局势,因而国家管理基本上沿用了武装斗争时的组织模式,强调集中有效的国家控制。伴随着公共权力的延伸,政治意识形态也异常活跃地进入到社会、经济、文化甚至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总之,改革开放之
前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结构分化程度极低的政治统一体,基本特征是政治权力直接进入并控制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文化领域子系统的高等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在这种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表现为政府为主体与高校为客体的单一的直线关系,治理机制则是一种纯粹的以中央政府权威为基础的科层治理。具体表现在: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又是管理者和办学者。中央政府拥有最高权威,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下级机关;高校没有自主办学的权力,是政府的附属机构;用人单位是毕业生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工作单位和职业的权力。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正式职权和界定明确的层级直接进行指令性行政管理。这种直接的指令性行政管理具体到学校的建立、专业的设置、招生指标、教学计划、毕业生分配、人事调配和资金管理等高等教育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强调与政府行政机构对口,管理体制也以行政管理为主,学术权力较为薄弱。大学作为单位组织“不仅具有专业功能,而且还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起着政府的作用”。在单位制度下,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
帕森斯认为,在一个社会中,如果适应、目标获取、整合及模式维护这几项系统功能都得到较充分的实现,同时,各子系统间也分别以权力、货币、影响及价值为媒介展开自由的交换活动,那么,这个社会就可以说是一个稳定而均衡的社会体系。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相对于社会统一体。高等教育子系统并非是社会分工意义上的功能分化子系统,而是更接近于卢曼所说的区隔分化子系统。①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认为,以社会统一体作为参照背景。改革开发前的高等教育系统基本上维持一个稳定和均衡的状况,但与帕森斯的均衡模式不同,这种均衡的建立并不是基于各种功能的自发实现,它带有很明显的人为成分。是由政治目标获取功能主导,以政令畅通并得到贯彻执行为标志的均衡。这一均衡直接受到外部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外部环境的变迁很容易导致均衡的丧失。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以及改革开放战略的确立,标志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进入了一个迅速变迁时期。政治子系统逐渐从其它社会子系统内退出其过多的权力涉入,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社会统一体日益向功能分化社会转变,组织与功能间的对应关系正在经历一个重新分工和整合的过程:首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突出表现权力的下放上,即对企业下放自主经营权、管理权;对社会团体下放自治权:对地方政府下放财权和事权。其次是经济领域的独立性增强,一个日渐摆脱政治权力控制的自由市场机制正在发育成熟。最后,由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从行政命令式的直接干预转向间接的法律协调,一个相对于国家和个人而言的“公众社会”逐渐兴起。简而言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帕森斯意义上的功能子系统正逐步从政治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在社会整体结构变迁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的纯粹的科层治理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经由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深化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规定了关于直属高校自主权的16个方面,故叫“16条”)、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若干意见》、1998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律规定,高等学校也逐渐开始摆脱政府的附属机构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投资体制、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力量也开始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和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治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与高校之间简单的直线关系逐渐向政府、高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三角模型转换。
从高校内部治理机构来看, 《高等教育法》对学校层面的治理机构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主要包括对校长、校党委、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治理要素的职责规定。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第39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第41条全面规定了校长应行使的职权。第42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第43条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当前。我国高校一般都按上述规定确立自身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三、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反思: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治理模式已开始转型,不过,这种转型并不顺利,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还远非完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很多研究人员已作过详细的分析和描述,这里不作赘述。简言之,外部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政府与高校之间仍没有走出“放乱收死”的怪圈。一方面,政策法律中所规定的高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并没有完全落实。政府对高校的直接行政干预行为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部分增加,高校内部出现了权力滥用现象。(2)社会力量缺乏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有效途径。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党委和校长职权分工不明确导致了高校治理中的很多弊端。(2)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失衡,集中的表现为行政权力的扩张和学术权力的萎缩。(3)教职员工和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4)企业、学生家长、社区、校友、媒介、金融机构、捐赠者等社会利益相关者难以介入高校内部治理。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有效治理机制的缺失
从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关系来看,有效的治理机制是治理结构发挥功能的保障。因而,我国治理结构上述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是有效治理机制的缺失。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有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但是,协调和平衡各高等教育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的治理机制不是缺少就是低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高校自主和政府干预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诚然,我国政府也开始利用立法、拨款、评估和规划等一些间接的调控手段来管理高等教育,然而这些手段要么停留在文本上,要么异化为直接的行政命令,远没有起到远距离调控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作用。建立独立性的中介机构被一致认为是解除政府与高校之间怪圈的关键性的举措之一。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目前主要是靠政府自上而下建立的中介组织和少量的由学校主动发起的自下而上建立的中介组织。从类型上看,主要有评估机构、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介机构相比。它们的独立性比较差,对政府依赖性还比较强,其专业性和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也缺乏相应的立法保障,发展尚待规范。因此这些中介机构也还没能真正发挥政府与高校之间缓冲器的作用。(2)缺乏有效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从高等教育的外部治理结构来看,社会中介组织除了充当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机构以外,还可以承担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的职责。如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中介组织尚待独立和规范,它们也没能成为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外部治理的有效机制。从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来看,高校外部力量参与治理的还没有引起重视。因而相应的治理机制也就没有构建。(3)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和泛化、学术权力的弱化和异化的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学术力量缺乏与行政力量进行抗衡的有效机制。(4)教职员工和学生缺乏参与高校实质治理的机制。
2、深层原因:传统的大学理念的缺失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虽然漫长,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是在19世纪末受西方影响下产生的。20世纪早期,以蔡元培、梅贻琦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在继承中国古典大学的传统和吸收西方之精华的基础上,倡导并推行一些先进的大学理念。如蔡元培倡导“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学校自治”的大学理念;梅贻琦倡导“通才教育、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张伯苓倡导的“允公允能,育才救国”的大学理念。到了抗战年代,战火纷飞,学校纷纷内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三为一,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继承三校兼收并包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大学特点。它在战争期间又与激发起来的民族主义精神相结合,形成两个重要的大学理念。与民族精神相对的是另一个大学理念:即西南联大的学术理念。西南联大的学术理念体现在教师形成了学术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熔铸在他们的生命中。自由的意志、独立的思想、忘我的境界、求实的作风是学术独立精神的四种表现。西南联大学术理念的确立,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西南联大教师和学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治理才得以真正实现“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理念,也才造就了贺麟曾、陈寅恪、曾昭抡、华罗庚、冯友兰等等一批精英人物。正是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代表的战时大学培养出了这些精英,支撑了遥遥欲坠的中华民族。建国后,中国大学教育基本是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实行“以俄为师,独尊俄式”。这一阶段大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大学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为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大学服务。从1957年至1978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大学已成为国家政治工具。中国的大学在20世纪上半叶建设起来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大学理念和大学治理理念已荡然无存。改革开放以来,重塑大学理念,恢复大学传统成了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内许多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的理念,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中国的大学重塑大学理念之风盛行。然而,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得大学的发展建设同时又强化了大学是经济建设工具的理念。当前,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大学中的政治至上、经济驱动比比皆是,中国传统和现代的大学理念已难寻踪迹,而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大学理念又没能确立起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引起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在大学理念发生变革的前提下主动发生的。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被动进行的。因此,尽管政策文本强调“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种有限的自主权的获得只表现为在现有体制内政府对高校的权力下放,高校的权力来源仍然是政府,而不是高校自身。这与西方国家“大学自治”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在外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的挤压下,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受到限制,表现在高校内部的治理上,必然是行政权力的强化和学术权力的式微。
3、社会制度根源:社会结构分化进程滞后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党委和校长的职权不明、行政权力强化和泛化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结构中政府力量对高等教育的渗透。因此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中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只有先解决了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简言之,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整个社会结构分化的进程制约着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结构分化的过程,而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结构分化的过程又制约着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分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结构的变迁,政治权力逐渐从很多领域中退出。然而,“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相比于经济领域,政治权力的退出过程要缓慢得多。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篇12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确立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 使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三个阶段:全员享受助学金、部分享受奖学金、奖学金与贷学金相结合。最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了“奖、勤、助、贷、补、免”六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资助形式。具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补助、减免学费。资助范围包括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就我国目前资助金额而言, 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2013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 较上一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而据资料显示, 2005年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比例为5.5%,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为4.7%。可见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较少,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力度, 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以助学贷款为主,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开始。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会收到一份《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会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 程序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按照班级或者专业的人数分配资助的名额;二是由班级或专业的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日常消费来提出贫困生名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法律规定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 但法律条文多为概括性, 缺少相应具体的实施条例, 我国具体指导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是部门通知、方法等。例如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由试点、推广到成熟的过程中, 高校进行工作的依据主要有:1987年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办法》;1999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 (试行) 》;2002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但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 而美国重要的教育资助政策的出台, 联邦政府都有相应的资助立法, 在美国, 教育资助制度与教育立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并没有法律的保障。
2. 学生资助面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加之高校收费额度的增加, 我国低收入经济困难的家庭学生面临上不起大学的难题, 同时中等收入的家庭也因为大学学费而担忧,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申请对象仅仅针对部分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受惠学生少。造成这样的情况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金额少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 我国投入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较少, 这就严重影响了资助高校学生的人数, 也就将资助范围限制于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 资助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的还款负担率偏高。据资料显示, 就校园的助学贷款而言, 普通本科生毕业后第一年的还款负担率可以达到26%, 这要高于国际10%的标准。这就说明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不完善, 其中主要体现为学生还款年限短。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中, 校园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为8~10年,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为12~14年。而美国的学生还款年限最长为30年, 日本最长为20年。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还款年限较短。同时考虑到还款人的需求,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也需延长。调查显示, 2014年全国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2443元。如果在二线城市生活, 除去日常开支, 不包括社会交往、谈恋爱的开支, 那么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剩下1000元。因此, 我国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制度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 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延长还款年限。
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优化措施
1.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立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还不成熟。需要通过法律对高校学生资助对象、资助性质、贫困生认定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明确权责义的主体和相关内容, 明确资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通过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立法工作, 可以提高高校对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视, 可以使资助政策更加稳定、固化, 使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相关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从而提高学生资助的办事效率, 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再因为学费而担心不能上学, 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法律制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建立的基石, 是顺利、高效实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有力保障, 同时它也是国家意志在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事业上的体现。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思想和依法治教观念的不断深入, 我国更应加快高等教育资助的专项立法的步伐。
2. 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群体
我国现行高校资助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我国享受高校学生资助的大部分为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受资助群体少, 为此应扩大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群体。首先, 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只有这样,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才会惠及更多的贫困学生, 甚至是所有贫困学生,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其次, 我国应扩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资助群体。不仅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助学贷款, 对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和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助学贷款, 使助学贷款资助群体可以变成所有高校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缓解中等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改善学习条件, 同时也可以鼓励相对富裕家庭孩子的自我奋斗精神。
3. 采用新的还款方式, 延长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
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 采用按收入比例偿还和分期付款相结合的还款方式。按收入比例偿还即规定贷款学生在毕业后月收入或年收入达到一定金额时再按着一定比例偿还贷款。分期付款就是贷款学生毕业后在规定的一定年限内偿还清本金和利息。采用两种还款相结合的新还款方式, 既延长了还款年限, 又减轻了贷款人毕业后经济和心理压力。同时新的还款方式可以与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 既催促贷款学生准时还款, 又减轻了高校、银行的追款压力, 也有利于激发在校生对助学贷款的热情。
4. 加大宣传, 改变教育观念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使我国许多家长感到财力的单薄,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有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辍学、弃学。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高校和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家长和学生改变教育消费观念, 积极宣传教育收费的合理性, 积极宣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让学生和家长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不再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让学生在大学中不断充实自己,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作用的体现, 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改革, 已逐步成熟, 但仍存在缺乏相应法律保障、资助面窄、资助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四个优化措施: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立法、扩大学生资助群体、延长还款期限、采用新型还款方式, 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美林.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J].教育与经济, 1996 (1) :63~65
【我国高等教育】推荐阅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09-20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09-27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综述09-07
论比较教育依附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07-05
我国会计教育05-22
我国职业教育09-23
我国法学教育10-05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07-19
提高我国幼儿教育05-29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