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

2024-08-29

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共5篇)

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 篇1

一、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企业管理促进创新经济统计

企业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重要的一项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支撑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信息化企业为根基,统计企业信息需要通过经济统计来实现,而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统计的要求了,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必须要革新,相关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信息统计平台,建设与企业经济统计相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2、当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亟需革新

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大部分还是模仿国外企业经济统计的经验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部门而言,经济统计是企业本身的基础统计工作,通过表格填写的方式,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容布置,报送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这种形式,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计划经济的决策信息。废除计划经济之后,虽然大部分企业自身管理都在不断革新,但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变化,仍然模仿以往传统的统计形式和体制,还有的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这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信息统计方式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并进。总而言之,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统计方法和体制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并进;第二,从事相关统计工作人员无法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意识不够;第三,所设置的统计信息不合理,无法展现企业经济能力现状;第四,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革新能力以及精神不足,在此状况下,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本文从环境、理论、政策、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1、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经济统计工作的概念根据

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一项伟大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书和实践诠释。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科学世界观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审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解答的关键内容。革新思想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在企业发展的经过当中,应当切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经济指标之外还应当格外注重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让我国企业可持续化发展。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与科学发展观概念相结合,不断革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统计资源。

2、科学技术是革新统计工作的支撑

二十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企业模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提出了工业4.0模式,正因为如此,才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在技术管理方面,管理支持体系以及ERP集成系统,奠定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革新基础,在统计信息数据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为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具支持。

3、环境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温床

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而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又在不断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体制发展逐步深入,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当中,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企业新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良好的环境温床。

4、政策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援助

计划经济的废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政府部门也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以,地方政府、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援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确保经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为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的具体内容

1、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

当下,大部分企业还在模仿以往传统经济统计工作方式,其统计思想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层面上,将上级布置的表格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导致最后无法确保经济统计信息的精准以及客观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统计思想。

第一点,建立科学发展观观念,以“以人为本”理念,由企业决策者带领员工开展统计工作。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开展创新经济统计工作。针对相关统计人员创建一份有计划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进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在实际创新统计工作当中,要综合考虑人给工作产生的影响,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将工作经过尽量简单化。总而言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与发展观思想全面结合,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收取每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协调的发展观思想相结合,在创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有序协调,平衡每项统计工作,而不是高度关注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与可持续化发展观相结合,在革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革新。

第二点,要建立市场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观念,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的管理观念,要消除“表格统计上报上司即任务完成”的想法。而是要建立市场思想,要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在统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信息的统计工作,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另外,在统计相关信息时候不能敝帚千金,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双方合作,使得经济统计工作更加完善,为企业领导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

第三点,建立风险看法。统计的信息数据,其真实可靠方面还需要亟待考察。因此,在确定统计容量的状况下,统计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是相互冲突的。另外,决策环节与预测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当中,应当建立风险看法,重视统计工作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来化解风险。

2、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内容

企业的收益情况、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投入等都是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统计指标已经无法展现出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往期的原始凭证、过时没有价值的指标等,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内容,要将这些没有价值、很少使用的内容摈弃,拓展有信息价值的指标。比如,加入一些设备科技水平统计、产品更新周期统计,能够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入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

3、以效用的立场来创新经济统计

分析、描述以及评价是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功能。其中描述指的是对经营生产经过进行描述,与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相结合,建立完好的统计指标体系,革新传统指标。评价,指的是定量评价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分析,在经营活动当中始终贯穿评价环节,设置广泛性的量化指标,便于信息的统计,与同行企业进行比对解析。分析,指的是采用经济统计分析软件,与信息数据相联系,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解析,便于企业决策者全面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4、创新经济统计方式方法

高科技技术是支撑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比如ERP软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改进工作过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ERP软件有较强的检索功能,联合其他统计方法对统计内容、信息趋势进行解析,以结果做出发展预测。ERP的监控是动态的,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监督支持,可以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动态监控,纠正其中的偏差,及时控制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济统计工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创新经济统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统计形式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企业统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对企业创新经济统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详细解读了经济统计创新过程,期望为相关行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罗兰强.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10:172-173.

[2]伍艳芳.关于我国企业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49.

[3]王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条件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姜海荣.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相关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03:20.

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 篇2

一、基础教育

1、学生数与班额对比,要求班额的上下限要与学生数对应。

2、上学年参加国家体制健康标准测试人数,除非上年学生数为0

否则需填表,需达上学年学生数95%。中心校以上学年体检数应填报。

3、无厕所、无水源等需填报

4、学校安全保卫人员中心校以上若为0需核实,小学、初级中学

保卫人员若大于5人需核实。

5、在园幼儿数、中小学学生数、女生数若占总数小于35%需核实。

6、受过学前教育学生数与小学招生数相比小于90%需核实。

7、小学5周岁及以下及初中10周岁以下数字需小,且需核实。

8、小学、初中研究生学历与2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需核实。

9、所有教师均需培训,上学年只要有教师就需培训。

10、参加国、省培的教师,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不需填。

11、在校生人数要小于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之和。

12、信息技术课每周不允许大于2节。

13、中小学班级数需小于522表中的普通教室数,教室数大于等于

普通教室数,教室数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大于等于普通教室的多媒体教室数。

14、绿化用地面积、运动场、图书、数字资源量、数字图书等相关

指标不能漏填,且需按实际情况填写。平板电脑数需注意,数

字不应太大。

15、办学条件的教室面积需与教室数对比,教室均面积需大于30

平方小于250平方。

16、512校舍中的厕所面积需填报,体育馆面积需核实。

17、学校占地面积减去运动场和绿化用地面积与学校512校舍面积

比对应小于10层大于1层。

18、112表格的各项达标情况需与512校舍和522、531相关指标对

应。

19、主城区需填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但不允许填农村留守儿童;镇

区、乡村留守儿童必填,可以填随迁子女,不允许填进城务工随迁子女。

20、有学生必须要有教师和相关办学条件。

21、校内外学龄人口需大于等于在校学龄人口。

22、上网方式不允许填拨号上网。

23、大班额,小学小于46人,中学小于50人,小学一、二、三年

级及中学一、二年级需控制好。乡村不允许有61至66人以上的班级,镇中心区最好没有。

24、有寄宿生、512表需有学生宿舍且需要填食堂面积。

25、心理健康专任教师高中可填1;初中、小学不允许填。初中、小学兼职心理教师只能填1。

26、两张变动表中上学年学生、教师数需与上学年学校完全一致,撤销学校也需填接头数。

27、小学学生大于14岁,初中大于16岁,高中大于19岁需附说明。

28、学生变动表中其他不允许填,退学高、初中生需少填,小学不

允许填,死亡及退学主要原因其他不允许填,退学原因失能不允许填、高中不能填路途遥远。

29、初中共青团员有但很少;高中共青团员需填且数字应与在校生

对比,党员可有但极少。

30、占地面积大于70000平方米,资产大于2000万元需核实清楚。

二、中等职业教育

1、学校历史沿革需填写(111表)

2、接入互联网宽带应小于100M,大于2M3、应届毕业生就业数(112表)加上应届毕业生升学数(311表)

应小于等于应届毕业生数,且必须填。

4、在校生中寄宿生人数应小于在校生人数,且与511要对应(有

宿舍)。

5、上学年参加国家体制健康测试人数需与上对应且小于等于

上学年学生数。

6、安全保卫人员需填,若大于5需说明。

7、311五年制高职中职段招生和预计毕业生数需与342表相关指

标对应。

8、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应大于等于双师型教师。

9、职业教育有专任教师及正常应有实习指导课教师(422表、424

表)。

10、只要有教师就应该有专任教师,正常应有实习指导课教师。

11、511教师面积要与后面521N表的教师数对应,教室均面积需小

于200平方米。

12、若有非学校产权教舍建筑面积,则521表要有非学校产权占地

面积、固定资产等。

13、521表中学校占地面积减去绿化用地面和运动场地的面积需与

校舍面积对比,得出楼层应大于1层小于10层。

14、522表各项指标不能漏填,平板电脑数字不能过大,固定资产

减去教学实习设备、仪器设备需与校舍面积进行对比。

15、522网络信息结点教室不能过大,上网课程数与网络信息结点

和前面的网络接入对应。数字资源需填,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专任教师小于等于专任教师。

16、已撤销学校办学条件需删除。

17、职业高中学校不允许有五年制招生和预计毕业生。(天长)

18、小于14岁与大于22岁的学生数需与进一步核实。

19、职业高中有结业但无注册学生(351表)。

20、中职应有实验室、实习场所。

21、办学条件相关指标需注意单位,不能过大过小。

22、培训学生有结业,注册必须填,反之亦然。

23、有寄宿学生必须有宿舍和食堂面积。

24、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总数需与聘任制教职工完全一致,公

教育统计问题探究 篇3

教育统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教育实行科学管理、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事业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它既是学校领导层的参谋助手,也是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制定与形成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如何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教育统计工作,是高校统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根据从事高教统计工作的实践,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信息化、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了教育的根本宗旨。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基础作用更加明显,国家推行一系列措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力地推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教扩招,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联办、民办教育等办学形式不断涌现。与此相比,教育统计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1、统计指标体系滞后

我国的教育统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基本上形成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客观反映了学校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内容、结构。但是,现行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反映教育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是就教育论教育,没有把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起来考查,没有把目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现实,及时填充进教育统计内容中去,只重数量指标,缺乏反映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指标,缺乏反映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指标。

2、统计模式滞后

教育统计模式与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不相适应。我国的教育统计实行“统一集中,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统计体系。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打破国家包办教育的单一办学方式,正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形式和途径办学的新格局。私立学校不断出现,大有发展之势,教育将逐步形成公办、民办、企业办学、国际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显然,教育统计现状已滞后于教育改革步伐,集中、单一的教育统计将难以统计多种形势的改革局面。

3、统计方法滞后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教学职能扩展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综合职能。教育机构参与经济建设已成为现实。在为教育改革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的统计中,教育统计仅用单一调查方法已显不足。目前教育统计调查采用逐级汇总上报的报表制度,一般是由各基层单位填写各种二维报表,然后层层汇总,形成全面的综合数据。这种传统采集的数据一般只能满足于既定的使用方式,例如选择各类综合统计报表方法原始,很难做到一源多用,造成统计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

4、统计服务滞后

服务是教育统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目的,教育统计不仅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还要为教育改革,为一切关心教育发展的人提供服务。但现在教育统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服务方向单一。基本上是为检查计划执行和编制下年计划服务,不提供或不能提供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分析研究的综合信息。

二、教育统计指标体系问题

国际统计惯例建议的教育统计指标体系包括10个方面。这10项指标没有能体现社会变革特别是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 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的互动关系。因此应改革教育统计指标, 设置包括:教育的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 投入教育中的人、财、物力资源, 走进教育———参与和进步, 从学校向职业过渡, 教育环境与学校组织, 学生成绩与社会职业状况等六大类别。教育人口在统计时应标明具体年限, 如初等教育规定为6-11岁, 据此计算出某年度的初等教育学龄人口。但由于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不同, 学龄人口增长趋势也不同, 因此教育资源配置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在教育投入与效益的关系上,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 人力资源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人的个性具有重大作用, 但尚无一个公式来确切计算其相关性。新的教育指标在此方面虽无突破, 但有助于更好地计算教育的成本和投资的效益。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便于全面了解教育资源的份额及其变化。新增教育的公共投入与私人投入指标, 可以从不同层次教育经费的不同来源透视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相互关系。在该项统计中, 我们可以看到私人对教育的投入占有一定的比重, 并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在有些国家, 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意大利和荷兰, 首先是国家给予私人领域较大幅度的津贴, 然后个人和企业再投资于教育。从私人对教育的投入范围看, 更多在高等教育。这种投入主要体现于学习的直接成本, 即支付大学生的学费。在半数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中, 私人投入占高等教育经费已达到20%以上。此外大学生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间接投入, 如学生的生活费用、书籍和学习材料费用,也随之增加相反, 用于改善学校条件的私人投入较少。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与应用, 终身教育和学习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因此, 新的教育指标所涵盖的范围不仅是青少年, 而且应涉及所有年龄段的人。例如成年人参加培训的比例, 应列举25-64岁间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参加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继续教育的情况。新的教育指标还应注意到教育结果在各国之间和本国国内的不平衡, 这对于各国改善教学条件、缩小差异会产生积极作用。新的教育指标还应将高等教育置于重要的地位, 有关求职、就业和失业年限的估算表明, 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成人在职业生涯中, 比仅具有高中文凭的成人可以多享受10年的就业机遇。关于教育支出, 因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往往只有教育或教育部门的支出数据比较易于取得。此外, 价格的波动也影响其可比性, 故国际惯例主要采用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和人均教育公共支出两个指标。对于人口多而GDP总量相对较少的国家或地区, 如中国, 虽然教育支出的总量可能比较大, 但要结合人均教育支出指标来分析。

三、教育投入度量问题

发展教育的基础在于增加投入。为此中国政府用“三个增长”规定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按住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但能使教育呈良性发展态势的投入度至少有以下4项度量的指标:

1、教育投资 (或教育经费) 占GDP (或GNP) 的百分比

国民 (内) 生产总值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因此, 用教育投资占国民 (内) 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静态指标, 用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 (内) 生产总值增长比例相比较作为动态指标, 是可行的。使用这一指标具有宏观价值, 也可以反映出动态变化, 它标志着国家教育投资的实际水平。但是, 使用这一指标时有两点必须考虑:

一是国民 (内) 生产总值计算时所包括的范围必须明确;二是在国民 (内) 生产总值中, 有一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价值, 不能用于教育投资。因此, 完全准确地反映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确定教育投资比例是否合理, 将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根据UNESCO的统计和各国教育专家的研究, 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都有一个规律, 发达国家平均接近6%, 发展中国家则较低一些, 早年接近3%, 但近20年则已不断上升超越了4%。从世界范围看其数值大致上也是逐渐递增的, 近年则有所放缓。从UNESCO对33个发达国家和101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 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百分比, 只有不到10%的发达国家和不到24%的发展中国家低于3%。而占GDP4.5%或以上的国家, 发达国家为近79%, 发展中国家也有近50%, 这当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投资政策有关。以1993年为例, 中国人均教育经费只有13美元,同期发展中国家也只有42美元。中国香港地区却达到了530美元, 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更高。

2、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百分比

财政总支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财政总支出的教育经费是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因此, 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教育投资增长的比例与财政总支出增长的比例相比较, 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重要指标。作为一种刚性指标它标志着国家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但是在使用这一指标时, 必须考虑到国家财政体制的变化, 以及在财政支出分配体制格局中的主观决策。只有逐步使财政支出分配科学化和制度化, 才能使这一指标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可以作为衡量和判断教育投入数量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甚至这样说:不惜压缩其他开支, 不管这些项目如何重要, 也应该将教育事业放在财政预算第一位。事实是重视教育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 教育经费所占的政府开支的比例都有一个可观的数值。如日本早在1970年曾达到20.4%, 1990年也有16.28%。但也不可能长期固定在高比例值上, 发展教育已有足够的时候, 这一数值也会略为减低。当教育发展不足时, 这一数值又应不断提高。中国1999年3月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行动计划》中规定各级财政支出中, 要有平均不低于15%用于发展教育。

3、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教育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的地区教育事业未必发达, 相反也是如此, 要看教育投资是否满足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 有必要引入生均教育经费和人均GDP指标, 从而消除因学生人数多寡或经济条件好坏而显现的巨大差异。要比较准确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经费是否丰裕,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即生均教育经费和人均GDP比值是一个很合适的指标, 有人称之为经费丰裕指数。我们用世界上各国的平均值为标准去比较, 可以知道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经费丰足与否。一般来说, 在一定教育阶段上, 例如小学、中学或大学, 其指标数值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比例关系大致是:初等教育10%, 中等教育20%, 高等教育50%-60% (发展中国家略高) 。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不仅可以用来判断教育投入水平反映并衡量教育投入的资金利用效益如何, 而且可判断国家 (区域) 重视教育的程度。所以, UNESCO于1991年就正式使用它作为教育与经济关系研究的最新指标。该机构在同年出版的《世界教育状况报告》中正式列表公布世界各国三级教育的这项指标数据。报告根据1000万人口以上国家的加权平均,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小学高收入国家为17%中等收入国家为13% (中上收入国家为17%) , 中国以外的低收入国家为12%;中学在15-20%之间, 大学则在30%-70%之间。在UNESCO公布的115个有数据的国家中, 只有多米尼加和巴拉圭两国的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低于中国的6%, 我国的中学为14%, 排在倒数18名。研究表明, 要保证必备的办学条件和较高的教育质量, 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需要大致相当于中上收入国家的17%的水平。

四、我国教育统计的发展思路

1、创新观念,增强统计意识

教育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利用统计手段、研究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对领导决策质量要求越高,对统计信息依赖的程度就越大,要求占有信息的比重也越大。形成分析统计信息的习惯。并利用有关统计信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等各项工作服务,以求决策的科学化。

2、创新体系,调整统计指标

高校基层事业统计和各专业统计的指标体系必须结合高教发展形势,重新进行全面审视、更新和补充统计指标。实行“学分制”试点,“学生数”或“学制”有待更新。根据当前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民办教育机构的出现,学校由多方投资建设的股份制结构日趋普遍,师资队伍的流动日益频繁,也需要简化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实用性、准确性、时效性。

3、扩大服务,发挥统计作用

教育统计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要提供优质服务,扩大统计工作的服务面。高教统计要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关键是要改革统计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面,不仅要为计划,为领导决策服务,而且要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了解高等教育,实现信息社会共享。在扩大服务的同时,要提高质量,加强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与典型情况相结合,反映高教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并对高教事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

4、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出发,首先要稳定统计队伍,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这是开展统计分析的关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应用,强化统计人员对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力求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5、创新方法,构建统计系统

高教统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与高教管理、决策相适应的灵敏、准确的统计信息反馈系统。随着高校自主权的扩大,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增强了,决策也由过去中央高度集中向分层次决策转变。国家教委应着手改革现行集中、单一的高教统计系统,建立一个灵敏、高教统计系统,做好信息工作,为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摘要:本文针对作为我国重要行业统计的教育统计做了回顾, 分析了教育统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教育统计事业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我国教育统计工作未来发展应该采取的策略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统计学,国际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晓鹏.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7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3]国家教育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J].教育参考资料, 1998, 18

[4]张铁明.教育产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5]纪宏, 顾六宝.统计国际惯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探究 篇4

摘要: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人事档案内容失真、材料不全、管理政出多门、档案利用范围狭窄等一系列问题,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就必须采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用人与管档相分离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等措施。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体制 管理制度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失真 真实性是人事档案的生命,而现有的档案材料中内容的真实性却不高。有的档案中材料内容前后不符,如时间方面,出生年月公历、农历填写随意,且没有说明;参加工作时间、入党、入团时间也是大致一个年月,每次填写时也往往不一致。姓名改变后不写曾用名,也不加以说明,这给材料的归档造成麻烦,尤其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名字,如:建平,建红等,更是容易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档案中的考核鉴定材料大多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只有成绩,没有差错。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干部职工在填写材料时没有实事求是,只看重自身的利益,怎么有利于自己就怎么写而与自己关系不大的,则随意性较大。人事档案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任其一错再错,致使人事档案不能如实反映本人的真实情况,给档案的利用带来困难。

(二)人事档案材料不全 一些本该有的履历表、年度考核表没有,一些本该有的学历、职称、工资材料也不全。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干部职工对人事档案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像履历表、年度考核表等类似的表格已填过不少了,自己近年来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填也罢。有的人在填写表格时能省则省,履历表中学习简历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填,家庭成员及社会主要关系都没有。还有一些如学历、培训、职称等材料,一旦落在个人手中,他们就紧紧地放在自己身边,认为这样更安全,用起来也更方便。二是分管人事的部门没有将材料及时收集归档。一些单位分管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并非专职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于是有时只是将档案材料仅仅作为要保存的资料加以收集堆放,没有及时归档,导致个人档案中材料内容不全,更严重的是当有同志调离时也没将归档的材料放入其个人档案中。

(三)人事档案管理政出多门 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袭旧体制,但又有突破旧体制的趋势。人事档案总体上是单位、部门管理,分别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劳动部门所属就业服务中心、教育部门所属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及有人事管理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事档案的多头管理是传统“档随人走”的人事管理模式的反映,它既是束缚人才流动的障碍之一,又是影响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人事代理制度的逐步推行,在大中专毕业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上,个别部门拘泥于传统管理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诱因,档案管理权限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

(四)人事档案利用范围狭窄 人事档案的利用是所有人事档案工作的目的。从我国人事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人事档案强调保密性,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小,利用频率低。按照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主要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最多的主要是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范畴。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成为吸纳人才资源的重要渠道,而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大中专毕业生要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流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社会化中介组织等,而市场化配置人才资源又加快了人才流动的频率。显然,传统人事档案的利用制度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人事档案的利用应当延伸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化中介组织甚至外资企业,人事档案的利用频率应当适应人才流动的频率,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责任感,把人事档案工作看作一项政治工作,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能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有了责任心,才能不厌其烦地去收集材料,才能认真鉴别材料的真伪,才能按照要求将材料及时归档、整理成册,才能将人事档案材料当作一种资源。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是要了如指掌。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人事资源。

我国统计教育问题探究 篇5

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能力原则, 二是受益原则。能力原则要求依据支付能力的强弱确定负担的成本, 能力强者多负担教育成本, 能力弱者少负担教育成本;受益原则要求获得教育利益的各方都要负担教育成本, 并以受益的多少作为负担成本的依据, 受益多者多负担, 受益少者少负担, 没有受益者不负担。这两个原则都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横向公平, 它们的运用既有关联又有冲突。

从关联角度看, 这两个原则都要求政府参与提供教育。能力原则要求社会中的富裕者多负担教育成本, 即使他们没有子女在受教育;受益原则要求那些获得教育利益的人负担教育成本, 即使他们没有子女在受教育。也就是说, 这两个原则都要求一部分现时没有子女受教育的居民贡献他们的收入用于负担教育成本。因为从广义的范围讲,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 这就要求政府以强制手段即税收的方式来筹集这部分资金, 然后用于教育。从冲突角度看, 受益方受益的多少与支付能力的强弱并非总是一一对等的。按受益原则, 如果具有支付能力者没有获得教育利益, 或者只获得很少的教育利益, 他们就可以不负担或负担很少的教育成本, 这就与能力原则产生了矛盾。上述两个原则缺一不可, 但第二个原则无疑是最根本的, 它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

那么, 谁从高等教育中获得了利益呢?无疑是国家、个人、社会和企业。所以根据受益原则, 获益各方均应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同理,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教育成果由社会各方分享的情况下, 片面强调教育成本由某一方单独补偿,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行的。对此, 我国长期以来由国家包办教育, 政府几乎是教育成本的唯一补偿者, 而这又导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短缺以及教育发展缓慢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教财[1996]101号) 规定: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和标准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共同做出原则性规定。在现阶段, 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而上述规定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具体实践中存在下列问题:

1. 学校和政府在现行制度下不可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即收费依据不明确。

由于高等教育的产出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高等教育的成本难以明确。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都对高等教育成本的核算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但时至今日, 对于如何计量高等教育成本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没有一套成熟规范的方法。所以有人认为, 目前高等教育成本是一笔“糊涂账”。鉴于目前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学费占成本比例25%的收费原则便失去了实际操作价值。高校主要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成本核算, 以支出管理代替成本管理, 注重资金使用核算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而效益性和合理性相对被忽视, 这不仅影响到高校办学效率和办学成果, 而且使高校收费标准的合理性缺少公认的成本数据支持。现有的所谓教育成本信息只是学校年度财务决算给出的学生平均培养费支出, 它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分摊, 但包括学校支出中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 如校办产业支出、已社会化的后勤支出、超标的招待费等。

2. 受教育者应负担的教育成本比重难以确定。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者有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 分担的方式分别是财政拨款、捐赠和学费。其中, 学费应占多大的比重难以确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制定以成本为主要参照, 较多地考虑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分担问题, 较少兼顾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问题。仅仅是参照国际上部分国家实行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占全部教育成本25%的做法, 此后便成为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实际上, 国际上其他国家在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时, 不是直接以成本作为依据的。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首先要从人均收入或者是劳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入手, 以保证大多数家庭的生活不至于因为有人在接受高等教育而受到影响, 在这个前提下再确定一个大概的比例。我国恰恰忽略了这种更具意义、更具有实质性的前提。

3. 政府投入不足, 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

尽管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 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 但1998年这一比例仅为2.55%, 1999年仅为2.79%, 甚至到了2005年也仅为2.82%, 仍未达到规定的4%的标准。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共同发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指出, 2005年23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出现了下降。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说: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 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2003年, 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 同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为700亿元, 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的年度比例达到36%, 大大超过25%的设计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为生均1.4万元左右, 学生分摊比例达到44%, 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由于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 导致了成本转嫁、高校收费过高, 从而直接加重了高校、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导致了高校为补偿成本不得不提高收费额度, 激化了高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矛盾。

4. 扩招给高校带来了较大压力, 增加学费收入被迫成为高校的唯一选择。

高校扩招以来, 政府投入不足特别是地方财政的投入没有完全到位, 财政拨款的增长赶不上扩招后学生数量的增加。例如, 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逐年下降:2000年为7 310元, 2001年为6 816元, 2002年为6 178元, 2003年为5 773元, 2004年为5 553元。全国高校出现生均预算内支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下降的局面, 造成高等教育投入跟不上规模发展, 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 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学习环境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校不得不减少相关业务支出, 从而减少学生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 并最终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下降。有些地方的高校扩招后, 高等教育经费并没有增加, 其只能靠收取学费来维持生存。扩招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办学场地不足, 而建设新校区几乎是我国高校的共同选择。建设新校区需要资金, 在政府投入不足、学费收入有限的情况下, 贷款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而贷款又加剧了高校的经费紧张。目前维系我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经费大约为4 000亿元, 而国家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800亿元。高校现在向银行借贷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2 000亿元, 差额部分就是各高校靠收学费填充的, 增加学费收入成为学校的唯一选择。而考虑到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特点, 负债将成为今后若干年内高校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5.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未充分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除了要考虑生均教育成本, 还必须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收费标准未充分考虑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考虑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高校生均经费支出的差异, 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影响高校支出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所有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的, 落后地区的学生考入发达地区的高校后, 面临的是偏高的学费和偏低的家庭收入, 这就大大加重了落后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我们应该看到, 贫困生问题的出现不是高校收费的必然产物, 而是由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即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造成的, 而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这种局面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贫困生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将无法消除。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视贫困生问题的存在, 不能忽视某些地区的学生家庭普遍不能承担高校学费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 改革现有规章制度, 建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目前应用于高校的许多规章制度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实际情况, 这直接影响了教育成本的准确核算。笔者建议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办法、高校成本控制与考核办法等法规, 明确规定高校必须进行成本核算, 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监督, 并以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

2. 完善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

应在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增设教育成本评估指标, 除教学和科研指标外增加成本核算的指标系列。教育成本评估指标体系应由国家统一规定, 高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教育成本评估指标, 以满足高校的实际管理和决策需要。

3. 建立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制度。

成本核算与控制评价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成本核算与控制水平的过程, 也是检验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成本评估指标体系, 保证评价工作公正、合理、有效。进行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析与核算时, 要考虑经济上的要求, 追求生均成本的最小化, 但单纯以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实际中, 应以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来反映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促进高等教育成本核算最优化。

4. 通过立法明确政府经费投入的主渠道地位。

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增加财政拨款, 以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前已述及, 政府应该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 只有先保证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了投入, 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确定才有意义。

5. 扩大经费来源, 使高等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从长远来看, 绝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拨款和收取学费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发达国家多渠道筹集高等教育经费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美国各高校除了争取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以及研究经费投入, 还积极筹集社会办学资金;英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除国家基金和少量的学费以外, 还包括民间捐赠等方面的教育资金来源;法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是靠政府拨款, 普通大学不收取学费, 但是重视通过扩大继续教育和技术转让等途径筹集经费。总之, 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办学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高校在经历了长期依赖政府出资办学的阶段后, 面临着难以为继的窘境和生存挑战, 因此广纳社会资源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办学的共同选择。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研究, 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增强,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高校带来更大的回报。

6. 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

无论高校收费是高还是低, 贫困大学生总是存在的, 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等有关方面为他们提供资助, 主要措施是建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1) 制定各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政策, 包括奖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从2007年秋季开始, 我国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将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特别优秀的学生, 无论其家庭是否困难都可以获得国家奖学金, 原标准为每人每年4 000元, 新标准为每人每年8 000元, 资助金额提高了一倍;对于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新增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每人每年5 000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 平均每人每年2 000元;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享受每人每年1 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新资助政策体系的资助对象不区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 统一纳入一个资助政策体系的范畴。2007年下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助学方面的投入已达到154亿元左右,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为95亿元, 地方财政投入为59亿元左右。2008年全年, 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 达到308亿元左右。

从新资助政策体系本身来看, 为了使民办学校的学生也能顺利得到资助, 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在省一级进行完善。首先, 民办学校进入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前提是学校办学资格要获得国家认可, 同时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助学。其次, 民办学校学生享受新资助政策, 这要和民办学校的收费水平以及民办学校学生的录取分数挂钩。从2007年秋季新资助政策在笔者单位的执行情况看, 资助力度明显加大, 资助面有较大扩展, 很受学生欢迎, 但仍存在地方财政配套不及时、资助政策操作细则有待规范等问题。为此, 需要在今后的资助政策落实上, 对各级财政和学校乃至学生制定一个全方位的监督和反馈办法, 让绿色通道真正畅通。

尽管各级财政逐渐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但在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的情况下, 单靠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资助办法, 已经难以完全覆盖和解决所有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 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面依然有限, 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核心力量还是国家助学贷款。

(2)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自2004年6月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 截至2006年12月底, 全国获批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达到292万人, 审批金额达到253亿元。总结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1)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学生毕业后是否诚信还贷, 这是决定国家助学贷款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所以, 应建立和加强与学生家庭、就业单位、学生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的联系, 记录学生的贷款信息和信用状况, 并且将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及时载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让个人的诚信记录伴随其一生、影响其一生。 (2) 创新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的做法:学生毕业后, 可以视个人就业和收入情况, 采取每月固定还款方式, 也可以采取开始少还、以后逐渐增加的还款方式;在学生毕业没有找到工作或因生病、受伤而出现严重经济困难时, 可申请延期还款等。 (3) 健全助学贷款的法律保障机制。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助学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有必要通过法律途径对助学贷款的运行进行更加明晰的规定, 这对降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大有裨益。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则, 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收费,能力原则,受益原则

参考文献

[1].申欣旺.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现状与对策研究.教学研究, 2004;3

[2].常永康, 程东生.高校收费问题的分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3

[3].朱爱丽, 黄丽娟.浅谈收付实现制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影响.事业财会, 2004;1

[4].杜万新.谈高等教育成本与成本分摊.教育财会研究, 2005;4

上一篇:校本教研下一篇:技术措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