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精选10篇)
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 篇1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不断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 企业经济统计问题得到了足够重视。目前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仍然十分落后, 无法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符, 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进行完善, 正确认识到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上存在的不足, 综合运用多种可行措施解决经济统计问题。
一、我国企业经济统计现存问题
1. 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不受重视
我国很多企业领到干部职工对企业统计缺乏全面了解, 对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个别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很简单, 只是简单计算数据后统一填在表格中, 实际作用不大。所以导致企业统计部门处于较为尴尬地位, 专业数据统计人员很缺乏, 甚至一些企业根本未能安排经济统计人员, 统计部门工作是由其他人员兼职, 这样统计的数据真实性很低。此外, 通常企业领导会根据自身经验制定估报统计表, 或者是等到必须交报表后才匆匆赶制。
2. 企业经济统计制度有待改进
因为对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领导工作重心, 缺少经济统计管理制度[1]。而政府部门也未重视企业经济统计问题, 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统计部门在统计报表制定时标准不明确, 相关统计记录与原始记账凭证出入较大。虽然个别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制定了经济统计制度, 但是相关人员责任分工并不明确, 填写统计报表时也没有统一标准。
3. 企业经济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经济统计对人员专业要求很高, 必须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和熟练专业技能, 并有着认真工作态度与较强责任心, 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数据问题, 为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 很多企业统计部门管理不严格, 统计工作一般都是其他人员兼职, 流动性很大, 或者是外聘统计人员并不了解企业经营理念, 从而导致统计工作存在误差, 为企业正常发展造成影响。
4. 企业经济统计客观问题严重
近年来经济数据变化越来越复杂, 增加了企业统计人员工作难度。统计方式是否切实可行, 对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很大, 现存统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随着先进信息管理技术被逐步引入企业中, 以其高效运算能力是与目前统计要求相符的。然而很多企业并未能对高科技手段加以利用, 造成企业经济统计模式过于简单, 工作效率与数据质量还有待提升。
二、企业统计问题完善可行措施
1. 强化企业经济统计意识
为解决企业经济统计问题, 企业领导干部职工要增强经济统计意识。企业领导要将经济统计工作列为管理重点, 发动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到经济统计建设中, 并做好配合工作[2]。企业管理者要运用自身职能, 加强企业风险意识, 整合现有统计资源, 明确企业工作分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合理规划经济统计, 将复杂统计程序简单化, 确保经济统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 还需加强基础理论建设, 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从而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2. 健全现有经济统计制度
企业要健全完善经济统计制度, 第一, 经济统计工作不能只局限于以往的报表体制, 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信息统计管理模式, 以存储、传输等先进信息处理技术来完善企业经济统计制度。第二, 企业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确保企业经济统计顺利开展, 并且对经济统计优惠政策加以完善, 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第三, 整合优化企业内部资源, 为经济统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政府部门要重视企业经济统计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制度, 颁布实施相关政策确保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有效进行。
3. 提高经济统计人员素质
统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关系着统计数据质量, 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开展对经济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尤其要加强对基层专业素质不高的统计工作人员的培养, 让其能够熟练掌握数据采集、报表填写等正确方法。此外, 企业还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考核, 督促其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自觉提高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企业领导要加快培养经济统计人才, 提高其语言交流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制定有效鼓励机制, 这是开展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基础。
4. 创新企业经济统计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的推进, 传统经济统计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 因此, 企业要不断拓展经济统计内容, 比如引进电子商务统计、凝聚力统计、虚拟运作等全新统计方式, 以此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 企业要科学合理分析与判断各种先进统计软件, 选择最适合企业的统计软件, 并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网络控制技术等来确保企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 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时监控系统与管理平台, 从而实时检测企业运行情况, 及时指出企业存在的风险, 确保企业能够稳定运行。
三、结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处于信息技术时代, 企业要正确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加强统计方式创新, 运用先进科学的统计手段, 为企业经济统计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从而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飒.浅谈企业经济统计的漏洞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20) :192.
[2]孙芳亮.企业经济如何实现创新性统计[J].中外企业家, 2014, (32) :101~102.
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 篇2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统计管理
经济全球化是资源跨国界空前的横向流动,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新的地区和经济领域的新配置。各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科技、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新的理论、理念、知识的创新和发展,都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了各国的经济壁垒,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长,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国际化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之中。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小,市场变大,无论国内外企业都要面临新市场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深入,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武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场开发、调研、运营、管理等都离不开统计。
1.统计标准问题
统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为经济发展展服务的。统计工作是基于一定的国情背景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统计标准,不同国情孕育不同的统计标准,这是统计必须走国情化道路的基本原因。因此,我国目前采用的统计分类标准和代码是从适合我国国情的需要而制定的。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投资规模范围的扩大与扩展,国际间的交往和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国内企业要走出国内,融人国际市场大舞台,国外的企业也要涌进来。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如果两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乃至编制统计报表时,仍只考虑本国的统计标准,必然出现由于统计标准差异产生不良的影响与不便,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比较,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无疑会阻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统计标准化是我国统计与国际统计接轨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借鉴国际统计标准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要求透明度高的统计标准,缩小由于标准不同造成的差異,解决企业与国际对接问题和政府与国际接轨问题,满足国际组织的要求,加强国际交流,扩大中国统计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对比和分析,有利于增强经济预测、预警作用,推动我国统计向更高层次迈进。
2.统计信息问题
统计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信息系统,是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是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宏观调控及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又是企业竞争力提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企业不仅将在国内市场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把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且,中国企业也有机会进入全球市场与国外企业竞争,市场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这一变化将使统计数据的采集、调查、加工、整理、分析应用、管理控制面临一场变革。
统计不仅要为企业进行管理、控制、决策提供诸如生产、技术、财务、人力资源、金融信贷、政策法规等国内信息支持,而且还要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捕捉国际市场信息;同时,还要满足国际上现在的和潜在的方方面面的投资者以及其他客户的信息资料要求。因此,统计信息不仅要国情化,也要向国际化发展。统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发信息资源,根据不同经营者、决策者对信息要求的内容、范围、时间的不同进行科学加工、处理、开发,满足国内外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投资、经营、决策的需要,促进各国企业提供统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使各国家之间可以用同样的统计语言相互交流,提高统计信息的价值量,使统计信息成为整个信息产业的龙头,带动整个信息业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市场化、国际化。
3.统计指标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统计指标及体系主要是按国内经济相关内容制定的,各专业的统计指标及分组比较细,如现行的省一级的经济统计表达294种,综合汇总指标达9540个,统计的最基本分组达20多种,涉及国民经济854个小类行业,基本满足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意味着我国经济实体将按照国际惯例来规范其经济行为,国家造就的一些保护性措施将逐步取消,从而使我国企业面对一个全球化市场,并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据有关统计,到去年为止,我国已在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企业,总投资额达80多亿美元。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统计的对象,统计的内容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建立一套既能充分反映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又能与国际接轨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尤为重要。除了保留一些实用的指标外,应该大胆删除目前一些过时、繁琐、不实用指标,增加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折旧,环境资源与污染,人力资源与管理,知识资本,无形资产等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国内与国际间经济交往、经济协作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4.统计人才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国外企业将涌入我国市场,我国统计人员也将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环境下,统计人员不仅要处理国内业务,还要大力开拓国外业务,不仅对内提供服务与经营管理的统计信息,还要向世界各地的有关集团报告统计信息,这就需要一批不仅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的方针政策,熟悉统计业务等,还要了解国际惯例,WTO规则等国际知识,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还要具备创新精神、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技术的统计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偏低,知识陈旧老化,理论基础及专业技能比较薄弱,尤其缺乏既精通国内统计业务又精通国际统计业务的人才。所以培养高素质的统计人才已刻不容缓。应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目的和要求,借鉴国际统计教育经验,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确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教育培养体系,增加国际统计准则等相关知识的教学,培养出不仅具有较高国内执业水平,而且具有国际执业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5.统计方法问题
科学、适用的方法手段,有利于及时快速地捕捉统计信息,有利于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多功能地加工整理和分析统计信息,有利于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质量,为决策者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运用的方法手段过于传统、落后,使统计信息滞后,可信度低,质量不高,价值不大,没能真正发挥统计信息的功效。尤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在变小,相互之间的联系、依存越来越大,国际间的业务、结算日益增多,企业统计不能局限于国内,应放眼于世界。欲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实现统计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国际化。要用现代的高科技来武装统计,如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还应使用一些国外先进调查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调查(简称CATI)、计算机辅助个人访问调查(简称CAPI)、以及网络技术如ASP、HJML等,使网络融入企业日常统计工作中,使统计数据的收集、加工、计算分析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为国内外的客户的经营、决策和投资等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统计信息,实现统计的自身价值,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管理需要。
总之,建立既有国情化,又有国际化特色的统计理论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不能一蹴而就。我国应积极参加全球性的统计专业团体、组织及活动,提高我国统计准则、制度的国际透明度,加强国际交流、扩大中国统计在国际上的影响,在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统计理论的同时,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统计理论体系,为世界统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 篇3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经济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统计工作不受重视
当今我国多数企业领导、员工对统计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认为这项工作只不过是经过简单计算以后将数据填在表格中而已,对企业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大。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的统计部门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中,数据统计人员不专业,甚至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根本得不到保证。 同时,一些企业中估报统计表是由领导按照自己的经验制定的,或者到必须交报表时才匆匆赶制,因此报表的完整性及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
(二)企业未建立健全的经济统计体系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企业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同行之间也很少进行交流与沟通,企业发展处于一种较封闭的状态中,对于外界变化情况的掌握不够,虽然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很多企业依然受到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 尤其是经济统计的影响更是显著,这不仅会降低企业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同时企业也很难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得到生存与发展。 统计口径变得细窄,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很难真实的、全面的反映出来,这无疑与现代经济统计理念相悖,经济统计体系不健全,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经济统计和企业发展不适应
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致性, 这样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当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很难和企业发展保持一致,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企业经济统计和企业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仔细分析,我国经济统计发展明显赶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经济统计制度缺乏,因此企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根本没有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很多企业始终在沿用以前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统计。因为这项体系主要是在经济企业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只能在经济企业中适用。
(四)企业经济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企业经济统计对人员素质及技能的要求非常高,这方面人员必须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数据问题,避免由于数据问题对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当前很多企业中统计部门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很多统计工作均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 或者外聘统计人员,这些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不了解,因此统计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进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企业经济统计的强化措施与对策
(一)不断强化企业经济统计意识
面对当前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领导必须不断增强经济统计意识,将经济统计工作纳入到管理重点的范畴中,引导全体员工参加到经济统计建设工作中来,配合将经济统计工作做好。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利用好自身的职能,对现有统计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工作分工。 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经济统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原本复杂的统计程序变得简单化,从而保证经济统计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开展。 同时,还要意识到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在实践过程中对思维方式进行创新,最终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积极转变企业经济统计功能
企业经济统计中评价、分析及描述是基础功能,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分析功能,统计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统计方法与手段,利用先进的统计软件来推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利用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对企业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规避。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进行掌握,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准确规划[3]。 在整个统计功能中描述功能占据基础地位,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真实的描述,细致的描述出所有统计指标之间的不同和关联性,使综合性统计指标得到最终实现,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
(三)对现有经济统计手段进行创新
随着近年来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经济统计在当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为此,企业又必须对经济统计内容进行拓展,例如引进虚拟运作、电子商务统计等统计方式,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还要对各种先进的统计软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中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统计软件,并合理利用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控制技术等保证经济统计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管理平台, 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并指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四)提升经济统计人员整体素质
在企业中统计人员专业素养与统计数据质量直接相关,所以,企业必须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 特别是要对那些基层专业素质不高人员进行培养, 在短时间内使其对数据采集、 填写报表的正确放大进行熟练掌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重视人员的考核工作, 利用考核来督促和引导统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自觉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组织。 此外,企业领导应该意识到加快培养经济统计人才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工作中提升其观察能力、 语言交流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并及时制定引导和鼓励机制,以此为基础展开经济统计工作。
三、结语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经济统计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型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很多可能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均得到了消除,对提升经济统计服务水平也非常有利。然而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信息技术时代中企业应该对经济统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不断加强统计方式与统计手段的创新,利用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统计手段,促进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促进企业得到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竣瑕.浅谈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如何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J].现代商业,2013(11).
[2]刘淑荣,马红.浅谈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强化措施[J].统计与咨询,2011(02).
[3]樊涌敏.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
经济统计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篇4
【关键词】经济统计方法;企业管理;应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开始实施经济统计,经济统计也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分,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关于企业经济统计
1.企业经济统计要符合创新要求
计划经济的发展形势与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这一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保障企业能够取得稳定发展,企业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依据来建立合理的应用体系,为企业的经济调控创造有利条件。经济统计对企业中的重要部分,企业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创建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规范化经济管理,创新经济统计方式,实现经济统计方式的多样化,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统计质量。
2.经济统计的作用
企业的经济统计的一个最明显地作用就是把经济成果直观地展现出来。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对企业经济统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在经济统计涉及到到大量的信息,有些信息的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些信息有助于领导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要重视经济统计工作,构建指标控制体系,保障企业的稳步前进。
3.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对企业经济统计非常重要,统计过程控制可以提高企业企业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下图是统计过程控制工作的工作流程。
二、企业经济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对经济统计工作不够重视
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管理的内容非常多,管理程序也很复杂,管理结构也不明确,领导人员对经济统计的重视不够,甚至没有制定完整的经济统计制度和体系。有些企业出现管理方式落后的现象,虽然建立了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但是经济统计效果不明显,统计部门的核心地位不突出,这种情况也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增加了困难。还有的企业没有使用经济统计制度,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依然使用集体审核的模式,但是这种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企业的发展,审核的数据不完善、不准确。
2.经济统计模式不够先进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统计的信息和数据也在发生变化,所需要统计的内容增加,这对增加了统计的难度。为适应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统计模式也要及时作出改变来适应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应对策略。
3.企业缺乏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
企业的活动都需要有制度作为依靠,企业经济统计公司做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建立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目前,很多企业缺少完善的经济统计制度,缺少了可靠制度的情况下,经济统计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有些企业的经济统计部门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济统计部门的工作中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没有制度的约束,统计人员工作态度会出现懈怠,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改善企业中经济统计的措施
1.增强统计意识
企业中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是采用集体审计模式,企业中的领导和员工对经济统计的认知度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经济统计意识不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增强员工的经济统计意识,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掌握市场发展方向。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多而复杂。企业领导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全局利益出发,增强市场风险管理,控制企业经济风险。
2.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经济管理要充分发挥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优化信息管理流程,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要对经济统计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力,增加他们的信息化知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经济统计效率,同还是也使经济统计数据更加精确,提高经济统计的质量。
3.管理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熟悉经济统计程序,掌握经济统计的内容。经济统计程序中的主要内容有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经济统计内容的不同,管理手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管理人员要制定合理的的经济管理制度,为经济统计工作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在企业经济统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对经济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经济统计模式落后以及缺乏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等。经济统计在企业管理中要增强统计意识,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统计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分析统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57-60.
[2]付金芳.浅谈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3):383-383.
作者简介:
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 篇5
1、完善企业管理促进创新经济统计
企业体制不断深入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企业管理当中,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重要的一项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支撑的同时,为企业决策者的管理起着重要指导作用,能够确保企业稳定的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信息化企业为根基,统计企业信息需要通过经济统计来实现,而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信息统计的要求了,在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经济统计必须要革新,相关经济统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建设一个与企业发展相对应的信息统计平台,建设与企业经济统计相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
2、当下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亟需革新
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方式,大部分还是模仿国外企业经济统计的经验来实现的。计划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部门而言,经济统计是企业本身的基础统计工作,通过表格填写的方式,变成自下而上的一种内容布置,报送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这种形式,为企业决策人员提供了计划经济的决策信息。废除计划经济之后,虽然大部分企业自身管理都在不断革新,但是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变化,仍然模仿以往传统的统计形式和体制,还有的部分企业还在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统计方式。这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信息统计方式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并进。总而言之,当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统计方法和体制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并进;第二,从事相关统计工作人员无法充分发挥统计作用,意识不够;第三,所设置的统计信息不合理,无法展现企业经济能力现状;第四,从事统计工作人员的革新能力以及精神不足,在此状况下,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二、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本文从环境、理论、政策、技术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可行性。
1、科学发展观是创新经济统计工作的概念根据
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一项伟大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标书和实践诠释。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科学世界观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状况进行审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解答的关键内容。革新思想以及可持续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价值。在企业发展的经过当中,应当切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重视经济指标之外还应当格外注重可持续化发展的思想,让我国企业可持续化发展。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与科学发展观概念相结合,不断革新经济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对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统计资源。
2、科学技术是革新统计工作的支撑
二十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深入,以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企业模式。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提出了工业4.0模式,正因为如此,才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在技术管理方面,管理支持体系以及ERP集成系统,奠定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革新基础,在统计信息数据等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为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具支持。
3、环境是创新统计工作的温床
作为一项重要工具的企业经济统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而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又在不断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体制发展逐步深入,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企业管理当中,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化企业新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带来良好的环境温床。
4、政策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援助
计划经济的废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政府部门也开始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所以,地方政府、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援助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确保经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做到有章可循,为革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革新的具体内容
1、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
当下,大部分企业还在模仿以往传统经济统计工作方式,其统计思想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层面上,将上级布置的表格任务作为工作重心,导致最后无法确保经济统计信息的精准以及客观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相关统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创新,必须树立创新精神,开展创新统计思想。
第一点,建立科学发展观观念,以“以人为本”理念,由企业决策者带领员工开展统计工作。作为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因素,首先要改变管理人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开展创新经济统计工作。针对相关统计人员创建一份有计划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进而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在实际创新统计工作当中,要综合考虑人给工作产生的影响,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合理科学,将工作经过尽量简单化。总而言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与发展观思想全面结合,指引所有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收取每位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协调的发展观思想相结合,在创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有序协调,平衡每项统计工作,而不是高度关注其中的某一项任务;与可持续化发展观相结合,在革新经济统计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创新,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革新。
第二点,要建立市场思想。目前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观念,树立起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的管理观念,要消除“表格统计上报上司即任务完成”的想法。而是要建立市场思想,要高度关注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创新,在统计过程中,要重视内部信息的统计工作,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信息的统计工作,通过比对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完善。另外,在统计相关信息时候不能敝帚千金,要和同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加强双方合作,使得经济统计工作更加完善,为企业领导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
第三点,建立风险看法。统计的信息数据,其真实可靠方面还需要亟待考察。因此,在确定统计容量的状况下,统计的可靠性与精确度是相互冲突的。另外,决策环节与预测阶段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经济统计过程当中,应当建立风险看法,重视统计工作的风险性,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来化解风险。
2、创新经济统计工作内容
企业的收益情况、发展状况以及生产投入等都是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统计指标已经无法展现出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往期的原始凭证、过时没有价值的指标等,创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内容,要将这些没有价值、很少使用的内容摈弃,拓展有信息价值的指标。比如,加入一些设备科技水平统计、产品更新周期统计,能够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入电子商务方面的统计,能够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
3、以效用的立场来创新经济统计
分析、描述以及评价是经济统计工作的主要功能。其中描述指的是对经营生产经过进行描述,与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相结合,建立完好的统计指标体系,革新传统指标。评价,指的是定量评价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分析,在经营活动当中始终贯穿评价环节,设置广泛性的量化指标,便于信息的统计,与同行企业进行比对解析。分析,指的是采用经济统计分析软件,与信息数据相联系,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解析,便于企业决策者全面认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
4、创新经济统计方式方法
高科技技术是支撑经济统计工作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比如ERP软件,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改进工作过程,促进企业竞争能力提升。ERP软件有较强的检索功能,联合其他统计方法对统计内容、信息趋势进行解析,以结果做出发展预测。ERP的监控是动态的,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监督支持,可以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动态监控,纠正其中的偏差,及时控制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保证企业可持续化发展。
四、总结
在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经济统计工作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指导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抉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创新经济统计工作,这对于企业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企业的经济统计形式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改革创新企业经济统计,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在创新企业统计方面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对企业创新经济统计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详细解读了经济统计创新过程,期望为相关行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创新,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罗兰强.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10:172-173.
[2]伍艳芳.关于我国企业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49.
[3]王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条件研究[D].武汉大学,2012.
关于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改革,科学策略
1 改革必要性
1.1 更高要求的提出
由于确立了现代的企业制度, 我国的企业才有了新的发展局面, 并且使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企业经济统计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及时地将重要信息提供给企业的领导人员并为其提供决策保证, 并使得企业的各个环节能够正常运行。更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促使企业的信息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 由于经济统计工作内容包涵了较多的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网络建设的完善等任务亟待解决。此外, 还要求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指标体系, 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数据。
1.2 实施创新的迫切要求
根据前苏联的企业经济统计模式才形成了我国当前的经济统计。对于计划经济的年代, 企业的经济统计还作为了政府的统计基础, 仅仅使用一套表就可以完成由上到下的布置工作, 以及由下到上的报告模式, 完成了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信息采集工作。虽然近几年的企业经济统计进行过改革创新, 但是并没有从实质上进行改革, 一部分企业使用的仍然为计划经济制度下形成的统计方法, 使得一些企业不能充分地认识现代企业的统计职能。
2 改革可行性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
作为最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根据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以及世界观来促进中国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中, 创新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是其最重要的观点。所有的企业都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的发展观点, 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不可一味地追求单方面的指标, 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为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经济以及社会效益提供保障。所以, 当今的各类企业都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思想保障, 为企业的发展经营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使其能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要将创新意识贯彻到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中, 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以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为技术保障
科技的高速发展产生了以信息科学以及高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浪潮, 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经济统计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计算机技术为信息科学领域中企业经济统计的发展提供了较高的保障。在管理科学方面, 决策支持系统以及ERP技术给予了统计工作新的统计思维及手段。此外, 数理统计科学的高速发展则为经济统计带来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3 以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为环境支持
由于企业的管理与经济统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协调好、捋顺清各部门的关系, 企业的经济统计才可以得到进步和发展。伴随着当今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新思路、新方法在企业的管理中应运而生。在管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调整, 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令企业的经济经营环境得到了较高的改善。
3 改革科学策略
3.1 加强现代化企业经济统计意识
当前是创新的社会, 企业要时刻保持创新的思想观念, 抓住市场的动向, 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 加强现代化企业经济统计意识以及风险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收获丰富的实践成果。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当中,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制定出合理的统计规划, 使工作程序在保证质与量的前提下尽量得到简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培养全体企业工作人员的经济统计意识, 使每一名企业工作人员都成为经济统计科学性改革中的一份子, 使各个工作环节得到较好的协调与配合。领导人员要坚持以持续发展的观点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去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而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去追求工作指标。对于专项经济统计工作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巩固理论基础, 加强统计意识。与此同时, 还要保证思维创新、手段创新贯穿到经济统计工作当中去, 使企业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发展模式发展。此外,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的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中国的关于企业经济统计方面的工作除了注重国内经济信息的统计以外, 必须还要对世界经济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从而使企业实力得到发展, 满足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
3.2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革新统计模式
对于变化多样的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要使视野得到更大的扩充, 口径要更宽广, 形成打同级、大容量的宗旨, 令经济统计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调入国外的统计, 对外部的经济、社会、人文、市场、法律以及资源环境认真分析, 加强了解, 可以根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及给予科学的研究。对于企业经济的通知模式, 应当不要受到传统报表体制的限制, 成立科学的并且和企业相吻合的管理中心, 引进先进的信息处理、传输与处理技术, 完善企业的经济统计制度。企业的管理和经济统计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各个部门只有协调配合, 关系融洽, 才能保证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有较大的提升。所以企业必须要不断的进行管理模式创新, 调整结构组织, 使资源得到优化组合, 只有这样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张颖
吉林市教育局任贵宏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正面临着崭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压力。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对企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新形势下, 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崭新环境以及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指出了面临的关键问题, 并且对新形势下做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等相关问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3) 01 (b) -046-02
企业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主要应该包括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机构的职能、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等诸多方面的管理[1]。伴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入, 经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当今企业发展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经济与科技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何适应这种崭新的发展环境, 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下获得企业发展的潜力是所有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 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便被很多企业提上议事日程。
1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整合经济资源、合理使用经济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可以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整体性的系统工程。经济管理不但是企业的管理手段, 同时还是企业生产力的作者简介:张颖 (1966-) , 女, 河北乐亭人, 大学本科, 副教授, 主要从
事经济管理研究。
才可以为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 同时提升经济统计及管理的水平。此外, 政策支持的工作要继续加强,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以及法规建设, 确立政策的优势辅助, 为企业的经济统计以及管理创造更为人性化的政策支持。
3.3 健全体系创新改革手段
传统的企业经济统计内容包括对经济效益、投入的产出以及活动条件等方面的统计。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由于企业体制不断进行深化与改革, 使得企业经济统计的内容出现了一些不适应, 不相符等系列问题。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不断深化, 我们要不断丰富统计工作的内容, 充分展现出当今经济信息的新特点。譬如引进电子商务统计、周期统计、水准统计、科研力、创新能力等, 使企业经济统计的工作内容得到切实的扩充, 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至于关于功能建设方面我们要完善指标体系, 掌握各个指标的内在联系, 扩充测评、判断以及量化评价的功能, 及时更新统计工作使用的软件以及各类工具,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保证。由于当今计算机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这就为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硬件以及软件方面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些优势, 为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创造更高效的实践手段, 创建统一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监控体系, 从而可以加大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检查、监控以及预警。
重要表现形式, 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发展力和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 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商品流通都使得企业有必要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
但是, 经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也具有不同之处, 应该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企业经营环境、经营目标和管理体系的具体情况确定经济管理的具体模式与具体方法。从总体上来看, 经济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有所不同, 但是其基本内容和影响因素却大致相同。第一, 都是受到知识经济作为基本背景的新经济特性影响, 都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第二, 都受到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影响[2]。企业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总之, 在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开放、更加复杂, 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的企业大都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可否认,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 很多企业已经做出了适当的经济管理理念的调整和转变。同时, 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面前已经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取得一定成就。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
4 结语
当今是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同时企业的改革也得到不断深化, 伴随着这些变化, 使得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要使企业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 必须要做好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 要及时地对其进行改革创新。所有的企业经济统计人员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琳.我国企业经济统计创新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2 (20) .
[2]李鸾鸾.企业经济中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5) .
[3]姜海荣.关于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相关问题分析[J].财经界, 2012 (6) .
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 篇7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学,特点,经济效益,信息统计
一、前言
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变化不仅直接反映在财务指标上, 也反映在内外因素环境变化对企业经济的影响。财务指标主要是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反映出来, 主要为企业下个阶段经营目标战略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 无法承担起企业整个经济活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必须利用信息统计功能, 将影响企业效益增长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量化, 为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分析和决策信息基础。
二、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基本特点
纵观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稳定性不足。这个特点在中小型的企业体现得较为明显, 企业在前期发展阶段, 具备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综合实力较弱。但是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 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随着投入资源与要素的变化而发生显著性变化, 例如企业加大对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力度, 就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带来有力的促进作用。并且企业处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阶段, 其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会具有显著性差异, 例如国家经济政策的颁布、行业竞争企业的发展状况等也会相应地变化, 这些对本企业的经济发展而言是一场严重的冲击行业活动。正因为企业各种要素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才体现出通过及时的信息统计对分析企业效益的必要性。二是非市场影响因素众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很大程度是由企业管理层和所有者的具备的管理能力以及经营能力决定的。很多的企业能够实现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的目标, 就是他们的企业能够及时处理掉阻碍发展的障碍, 能够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信息统计做出科学的规划、控制以及分析, 为采取经济决策做出及时的支撑依据。三是政策因素影响深远。在国内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对行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只是行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准确认识国家政策颁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才能为企业合理做出调整提供正常依据。多样化与复杂化的非市场因素存在, 给企业开展经济信息的统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四是公开度与透明度不足。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活动内容或是经济指标大多数作为商业机密不可对外完全公开。作为专门研究经济领域的相关学者想要获得完整真实的统计数据信息是无法实现的。然而企业内部关于信息统计与分析大部分是停留在财务与经营战略层面, 难以发挥系统化的研究功能, 所以相对而言也就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而对于企业外界的研究人员来说, 企业大部分向外界公开的内容是经营成果, 也许研究人员可以以宏观的经济角度分析企业该行为的背后原因。虽然说经营与管理层面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对外公开数据信息的内在驱动, 但是由于难以洞察和了解企业内部涉及的经济活动与管理活动的信息, 加上企业不同时期其经营活动呈现出的动态化特点, 这也是针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专项研究, 难以形成统一化的信息统计和分析的一大障碍。
三、影响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与规律
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一般是经过市场或是财务内部指标进行反映。市场指标一般包括企业形象、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综合影响力等, 而财务指标则包括利润率、企业负债率以及收支情况等。对任何企业的经营制指标的评价必定需要以企业本身的特性以及行业发展特性为出发点, 不可以偏概全。例如对企业总体利润率的评价, 竞争地位不平等的企业只可进行利润率的横向比较。对企业经营指标的评价也只局限于分析企业内部的指标的数量大小, 例如某企业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为由上半年的10%降至下半年的7.5%, 这不就是证明企业的经济发展能力下降。所以针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评价, 应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 综合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对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统计与分析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对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是有效进行统计信息工作的前提。从前文的叙述可知, 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 客观经济环境:这个因素是企业无法抗拒和避免的, 它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应将其作为分析和评价经济效益的基础性变量。 (2) 发展阶段。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经营状况是不同的, 所以企业对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应以企业发展现阶段为出发点。 (3) 财务指标。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出非市场要素对企业经济活动造成影响结果, 企业应合理评价财务指标, 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依据。 (4) 人为因素。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想要全面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应综合以上四大虚拟变量, 为开展经济统计工作开拓多角度的研究视野。
四、经济统计学角度下统计信息的基本特点
间接性特点。统计信息是通过同信息进行综合有效的统计, 并通过统计所得数据用以描述和反映事实的过程。统计所得数据是将能够收集和了解到的事实和知识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 实际上也是将事实量化的一个过程, 是对存在的事实进行间接性的呈现和反映, 这是这样某些统计信息就具备了间接性的特点。数值性特点。经济信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数据反映事实, 统计信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数字进行统计, 反映事实的形式是通过分组进行比较, 这是数值性特点的体现。矛盾性。企业的经济信息要求呈现和反映出事实的真面目, 所以时间的及时性必须把握好, 以保证信息的时鲜性, 但是统计信息主要是对企业过去经济实况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并以此预测企业经济今后的发展趋势, 体现的是针对性特点, 难以符合时鲜性的要求, 这体现了统计信息的矛盾性。
五、经济统计学角度下统计信息的基本功能
1.存贮功能
统计和分析资料的最终成果就是统计信息, 主要将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以统计的形式完整记录下来, 以保存重要的经济信息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没有做这项工作, 那么过去重要的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则会被新一轮的经济活动所覆盖。证实统计信息具备存储功能, 后期负责统计信息工作的人员不用再重复前人的工作, 可直接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对企业过往财务报表的研究和分析也属于后期研究的内容。
2.沟通及交流的功能
统计信息的工作是建立在企业原本的经济状况与信息收集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化的整合、归类、评价和整理得出了系列数据信息, 呈现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效益发展情况, 因此具备沟通的基本的功能。
3.服务与决策的功能
统计信息作为社会公众对身边社会进行有效认识的基础媒介, 对企业的领导层实施分析和决策机制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 可见它具备的服务与决策的功能是统计信息最为常见与实用的作用。统计信息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建立在存储与沟通功能的基础上, 为企业领导层对统计所得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析, 全面了解企业过往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发展现状, 并为最终作出决策行为提供必要的依据。
六、信息统计在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应用
1.是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能力, 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
统计信息工作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经济核算能力, 从而为经济效益的增长贡献力量。企业内部开展各项生产与经营活动时, 必定会对消耗成本进行核算, 通过利用信息统计对经济成本的核算总体数据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查找核算数据呈现出来的经济问题, 不断减少企业成本支出, 这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也是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统计信息环节查漏补缺, 不断缩小生产经营成本消耗, 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标将会顺利实现。
2.是企业高效发挥决策机制作用的助推器
统计工作常见的功能作用是为企业经营证与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 为企业执行内部控制或是实施决策机制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处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下, 企业只有不断整合现有数据资源, 以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为出发点, 综合企业效益发展现状信息, 重新整合与统计各项经济资料, 为企业实施新的经营战略提供依据, 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方案, 以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3.为企业推进有效改革的提供条件
无论是处于过去计划经济市场的背景下, 还是处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形势下, 统计工作都在不断对企业过去发展状况进行高效总结, 并对未来发展的经济预测提供科学的规划方案, 对企业生产与经营各项活动进行高效的控制和管理, 为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默默地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 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面临的发展风险也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 给企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的压力。因此, 企业的统计工作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不仅要满需报表任务的需要, 还要适应企业经营与管理发展的信息需要, 为企业推进合理划的管理改革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七、结束语
从经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是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基本渠道。统计信息不仅是企业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成果, 也是企业内部实施创新化改革重要的构成部分, 它反映的是信息作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在社会信息领域占据的主体位置, 对企业领导层实施科学的经济决策发挥快乐多种作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市场指标、人员要素以及资本要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企业在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时, 应将统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 充分发挥其在查找、分析经济问题, 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多重作用, 为企业寻求最佳的经营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以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小艳.略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9 (19) :118-129.
[2]桂霖.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2 (14) :159-163.
浅谈企业经济统计的漏洞与对策 篇8
关键词:企业经济,统计,问题对策
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使得企业经济统计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 所以企业必须建立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统计, 加大统计队伍的建设, 从而更好地促进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符合企业的整体经济规划。本文针对企业经济统计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分析, 以便企业的管理者能审时度势, 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环境做出客观的决策。
一、何为企业经济统计
企业经济统计就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和理论, 密切掌握外部市场的动态变化, 依据对市场经济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从而对企业内部相关数据进行整合, 以便更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管理进程当中, 促进企业经济蓬勃发展。现代统计已经与传统统计大相径庭, 不再是单一的收集数据, 而是加入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方法, 例如建立数据模型、动态数据分析等, 并且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多种行业。
二、企业经济统计存在的漏洞
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下, 企业的各层领导并未认识到统计在企业经济中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统计只是各种经济数据的简单汇总计算, 并没有专业的对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加之缺乏对统计数据的及时上报, 使得企业管理者不能准确的按照统计结果进行企业经济状况分析, 也就无法科学制定出企业经济发展规划。甚至于部分企业领导并未认识到很多经济决策制定的偏差是由经济统计而引起的。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统计能否合理高效进行。企业经济统计是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需要统计人员有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但是很多企业存在统计部门形同虚设的问题, 使得统计工作难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落后以及统计工作本身的特征等方面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局面, 较少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领导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 导致统计人员的待遇、地位不高, 使得统计人员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工作, 造成统计人员的流动性大, 不能确保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以及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加之统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方面, 如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等的原因, 使得统计人员不能较好的适应发展的趋势和新的要求等弊病, 导致统计职能弱化, 数据质量欠佳, 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等。
企业经济统计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互不相符也是另一个主要问题。很多衡量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指标, 例如可持续发展指标, 由于现有指标没有及时更新, 使得在统计上没有依据可循, 也极大地削弱了经济统计对于企业提供经济依据的作用。另外很多企业内部经济体制和内部环境多变, 导致统计数据模糊或不能真实反应经济发展概况。以及企业内部统计的不受重视, 只能处于配角的地位, 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营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企业经济统计漏洞的对策
1. 加强对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视
传统的统计观念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导致企业对于经济统计的认识过于片面。因此企业不能有效的掌握市场变化情况, 也就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企业应该树立现代统计观念, 促进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 应该充分发挥其引领地位, 加大对企业经济统计的重视力度。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统计制度, 并且引进专业统计人才, 让企业统计逐渐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将企业引领到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
2. 要创新统计制度, 使统计工作与世界接轨
我们应该采用现在的高科技技术, 把统计创新摆上重要位置。在统计方法、统计手段和管理系统上“与时俱进”, 引进先进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 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统计经验, 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把控, 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拓宽统计领域, 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外需要多角度的深入到外部市场竞争中, 完善企业经济统计制度, 并把统计制度落实到实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部和内部因素对数据的干扰,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 需要企业及时获取可靠的经济信息和资源, 以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力度。依照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将统计贯穿到经济的每个环节, 创新统计方法, 严格执行统计的要求。
3. 加强对统计人员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
大到一个国家, 小到一个企业, 要想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对于人才的培养, 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一定要重视对统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加大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 配备统计人员要严把入口关, 保证质量, 结合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做好持证上岗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统计人员思想、业务、及政策水平的管理和培养,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统计工作新形势的需要。另外可以深化职称聘任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聘约管理, 提高统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以后的统计工作中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为企业呈现出系统合理的统计结果, 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束语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 统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必须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企业经济统计, 才能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企业必须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概念, 及时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长远。
参考文献
[1]曹力.企业经济中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商, 2013, (9) :28.
[2]周波.现代企业经济中统计存在的隐患及解决举措[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3) :121.
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 篇9
【关键词】传统农区;供水业;经济统计
一、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重要性分析
1.统计为领导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保障
在农区的供水企业中其统计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企业整个运转过程中的财务、生产、消耗等一些综合的信息进行整体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领导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
2.统计工作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要想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生产均衡化,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协调能力,实现企业的高效、高质量的生产目标,就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协调性、灵活性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从而根据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来对相应的生产流程、生产效率、生产周期等进行一个相应的调整,保证供水企业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3.统计对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传统农区的供水企业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稳定发展,除了提升企业自身的产品生产水平外,还要对企业内部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所以这就需要以统计调查工作为基础来对企业内部的核心生产里进行有效的开发。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来选取相应的方法,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数据以及各种指标进行统计整理,并根据统计结果来找出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企业内部生产力挖掘工作,有效的提升供水企业的内部生产力水平,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二、供水企业存在问题
就目前我国传统农区供水企业统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际的工作情况还与预期的工作效果具有一定的差距,其整体表现较为松散,统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数据统计的质量造成影响。例如统计结果的精确性较差;统计方法使用不合理;统计效率低下,统计报表上报实际不及时等,其供水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概括:
1.统计队伍不够稳定
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各个基层中统计岗位中工作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使得统计队伍无法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统计队伍的整体统计水平浮動较大,这也就为统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新上岗的统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工作经验较少,对统计行业的发展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相关领导人员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在加上基础的统计工作任务繁重,所以在一些部门中甚至出现了兼职的现象,这就在一定程度无法对统计工作的规范性进行保障。而且一些经验的丰富的统计员由于自身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就无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
2.上级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统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供水企业的领导人员对统计工作都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也就导致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对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统计工作开展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解决方法
1.责任人制
为有效的避免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是要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例如企业应该选出一个专业负责报表事宜的工作人员,如果在日后的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延迟报表的情况,就可以与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联系。另外,还要制定相关的岗位管理制度、统计要求、统计工作制度等,规范工作人员的相关操作,提升统计工作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为统计工作的发展提供充足保障。
2.加大培训力度
人员是企业统计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为保证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制度相关制度以及明确责任划分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根据企业运转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从而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统计业务水平。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来加深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掌握相关的统计技巧,了解统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力度,提升企业的统计工作效率,从而通过相关的统计结果来找出目前供水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另外,还要加大对员工经验交流会的开展力度,为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统计工作交流平台,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统计工作人员对员工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员工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拓宽员工的专业视域,为农区供水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结束语
本文对传统农区供水业经济统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随着国家经济体系的不断深化改革,其供水业经济统计工作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希望可以通过文中的分析来加深同行业工作者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有效解决目前统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传统农区供水业经济统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富华. 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10(08) .
[2]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 经济研究. 2010(05) .
[3] 张友国.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0(04).
作者简介: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篇10
1 关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认识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1]是来源于我国的专业术语名称以及知识体系,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两种学科,一种是经济学,另一种是统计学。这两个知识体系相互融合,与此同时其发展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宏观统计分析的本质是经济学,还有一方面宏观统计分析的本质是统计学。虽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本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内容还是把这两种学科兼容并包,并进行了有机融合,所以两种学科的知识点都会有涉及。只是有一点务必需要明确:由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两种学科上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它们的研究方向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其占据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高低之分。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些调节,过去是计划经济,现在也已成为市场经济,在如今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有了相应的明确方向,它主要侧重的是经济学,统计学的占有比例也就不是很明显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经济学为主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其计量经济学发挥出了很大的优势,体现了重大价值。
既然提到了计量经济学,那么,首先需要清楚计量经济学到底是什么,针对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家通过丰富经验以及探索发现最终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计量经济学是通过把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进行有机融合而构成的学科。当今社会,理清研究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是离不开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的,计量经济学是把统计学作为关键内容,有了这一内容做坚实基础和强力支撑,与统计学相关内容像统计数据、统计归纳和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思想、理论思维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自身价值,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实证经济学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国家市场经济合理有效管理的水平,还可以在无形之中让如今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的统计学科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一举多得且意义重大。
统计学由来已久,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人们从中也总结得出了经验,即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以统计学为侧重点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也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历程。归纳起来的话,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经历了三个非常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国际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和发展过程分析,这种分析是通过国家经济核心统计指标的发明创造和具体实践来实现的;第二阶段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构建起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合理可靠系统,这一系统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但让国家、产业能够有效运用统计学,而且让微观科学管理也可以切实可行地运用经济学;第三阶段主要是经济统计进入到了微观统计和宏观统计融为一体的发展阶段。
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其发展问题从根源上而言就是体现在“统计”两个字上面,因此,不管是研究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目标,还是构建宏观经济的知识内容系统,都必须从统计上面出发。明白了这一根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而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分析是有其一定的存在价值和深刻涵义的,不管是对统计学科的改进还是合理融入到统计数据和分析模型中,都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2 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研究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有多种多样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中既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统计学的改进完善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都从中获益匪浅,统计也就可以在更大层面上创造效益,从而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是要建立在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的关键方法是统计理论方法,在这一方法指导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结合成千上万的数据,利用统计思维来把相关学科的统计分析研究收获吸收并引用过来,从而变成独立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统计学通过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及大量水乳交融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专业化的统计思想和分析方法等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经济统计和经济统计分析,这种体系的形成让统计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给统计方法提供了广大的展示平台,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效率。虽然经济统计和统计学有很大的联系,但是在具体研究分析经济问题中,是从统计方法角度来着手还是从统计学角度来着手的性质迥然不同,这是一定要明确分辨的两个不同概念。对于经济统计来说,如果它跟统计学不产生一丝一毫的交集,那么统计就可以全盘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查以及数据收集处理工作,还有就是统计分布和常见关系的研究等都可以采取租入此类的措施。像这样一种完全凭借真实发生的统计调查以及数据分析,能够从本质上找到最密切的经济关系,也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实实在在的现存问题,之所以这样做是可以验证经济学理论学说的假设条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就可以推翻进而得出全新的结论,并从中进行适当的创新[2]。
由此可以得出,通过统计学来进行的研究既有探索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通过经济学来进行的研究,它是从经济学中找到相关理论,与此同时它还要找到合适的数学方程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而演练推算出合理的数理经济学模型,后面工作就是把相关的数学模型建立起来,同时还要把大量有关数据收集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采取统计推断的措施来进行参数预测和假设检验,说白了就是经济学、数学以及统计学三位一体的经济分析,前面提到过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也是这样的,这种研究主要是检验经济学的理论假设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间的联系。由此可见,统计方法和统计学的本质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统计学从常见方法论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描述统计学,一种是推断统计学。描述统计学关键是要建立在真实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基础上,在采取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中,首先需要合理建立统计变量以及统计指标,有了这一基础就可以顺利展开描述统计活动,采取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目的是对宏观经济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并能够解释更宏观经济有关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经济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管理学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而推断统计学的辅助平台是样本推送总体的特征参考数据,推断统计学的目的是人们更好地认识经济和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就让统计学更有存在的必要性,其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如何争取运用统计思想以及统计方法就愈加显现出其重要性。统计学思想,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归纳,在归纳过程中要有全面性,也要有客观性,归纳需要有数据作为支撑,通过统计的方法把众多数据收集起来,收集过来的数据再进行整理,从这些整理的数据中摸索、发现、总结规律,这样才可以做出最合理的归纳,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合理解释发展水平、常见类型和主要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们对宏观经济也就有了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
在分析宏观经济统计过程中,其基础和保障是经济学。经济统计的主体是国家经济核算体系,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运行时候的数量特点做出真实可靠的描述。
需要强调的是,核算体系在具体统计应用过程中,其经济学概念需要保证是可计量的,与此同时还要能够用在经济过程描述体系中任意有联系的结构量点上,从而形成核算模型[3]。还有一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选题以及分析理论无一不是开门见山地参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而来展开全面完整的研究。可以想到的是,当国家经济核算体系从微观数据发展到宏观总量数据,且在这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数据库,这样一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就会事先打破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隔阂,让这两者之间可以相辅相成,而不是矛与盾的关系,从而可以和谐良好地建立起微观和宏观并行的经济学理论,也能够组成一种有效的实证研究结构。如此一来,不但促进了统计分析的发展,而且对经济学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客观来说,如果客观数据足够多的话,那么统计归纳比较分析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可以发现真实存在的经济关系并从中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另外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统计归纳比较分析不需要把经济学理论考虑进来,没有了经济学理论这一框架的束缚很有可能会从中得出不一样的理论,发现不一样的规律。虽然有好处,但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在把统计学当作基础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时候,人们在结合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变量知识的过程中,要把两者进行融会贯通,切忌生搬硬套。
另外还需要有统计思想,掌握统计测度方法,对经济学变量和统计指标能够合理运用,这些是做好统计归纳比较分析和统计分析的关键,也是坚实保障。需要强调的是,人们一定要深刻意识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练习就是通过经济学来着手进行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通过这种基础练习,加上分析学习和不断研究,人们可以在最大层面上全面深入地懂得经济学的实际且主要的内容,还可以把有些经济问题的做法进行一定的简化,这样一来就可以为了完完全全从统计数据入手,包含通过时间、空间以及变化性质等这三位一体分类基础上的每一变量的统计分布抑或是相互之间基本关系的统计探索性分析研究,还有统计模型变量以及方法的选取等打好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以及众多数据处理与计算分析支持的环境下,同时也在数据库众多数据生产统计数据的统计资源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从统计学出发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于科学合理发现实际经济变化的新关系和新规律,可以发挥统计学的更大作用,从而对统计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结语
本文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做了一些简单的阐述,同时也对其发展问题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相关发展问题有所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越来越重视,也会对其发展问题越来越关心,并身体力行地去想办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让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突破重重障碍,将问题和困难各个击破,从而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也变得更加乐观美好。
参考文献
[1]赵彦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
[2]纪宝成,赵彦云.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NO.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企业的经济统计问题】推荐阅读:
企业经济管理问题08-12
军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06-15
企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08-09
企业文化对经济的影响08-12
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09-23
私营企业统计问题05-31
合同管理下的企业经济05-16
经济增加值的国有企业07-20
内部控制下的企业经济07-29
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探讨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