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类型(精选12篇)
企业经济类型 篇1
自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工业生产能力快速提高, 外商投资数额也在迅速增长。按照传统观念, 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必然要与国有企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而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 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又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这势必造成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的竞争。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企业的效率水平和经营状况, 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以下简称为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比较, 进而揭示内外资工业企业间的相对差距, 以探寻我国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之路。
一、函数与指标体系
1、道格拉斯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
对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研究有许多模型, 常见的主要有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和科布—道格拉斯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f (L, K) =AKαLβ。式中:Q代表产量, L和K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A、α、β为三个正的参数, 并且0<α、β<1。此生产函数有以下几种优点:一, 该生产函数是一个指数函数形式, 这类函数在数学上较易处理;二, 函数中的参数A、α、β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 A可以看成为一个技术系数, A的数值越大, 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α、β分别代表增加1%的资本和劳动时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它反映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重要性。本文即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进行探讨。
2、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1995年1月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印发《财政部企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财工字[1995]7号) , 统一制定了一套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获利能力指标。本文运用该指标体系, 对三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进行分析。
3、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工业企业及工业发展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刘小玄 (2000) 以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数据为基础, 具体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中,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效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私营、三资、股份制集体企业、国有企业, 但该分析仅针对了1995年的状况。彭轶丽 (2005) 通过八个指标衡量及比较了中国内资、外资工业企业的效率水平, 发现中国内资企业在流动资产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效率已经提高, 但综合效率水平仍逊于外资企业, 尤其是资本使用效率低以及技术效率没有提高会令内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国三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 营运能力, 获利能力, 偿债能力等多项效率指标, 全面考察中国内外资工业企业效率的发展状况并揭示其现象的内在根源。
二、效率的实证分析
1、构建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生产函数
生产效率是衡量经济运行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指标, 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整体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由于我国各种类型企业所有制形式不同, 其运作机制和效率也有差异, 以下我们通过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不同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效率分析。
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f (L, K) =AKαLβ, 经过公式变形得到:LNQ=C+αLNK+βLNL, 其中C=LNA。鉴于《中国统计年鉴》中1998-2007年中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生产数据, 我们运用EVIEWS5.0进行多元回归, 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2、模型结果分析
(1) A1
(2) α3<α1<α2, 得知国有与私营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较大, 说明了该两种企业的资本相对缺乏, 应调整对策, 加快引进外部资金;外资企业的资本产出弹性略小, 原因在于外资企业资本投入的基数较大, 其资本的投入产出能力起步较高, 近几年来变化较为平稳。
(3) β1<β3<β2国有与外资企业的劳动力边际产出均较小, 说明了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劳动力要素已经较为饱和, 不适宜再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并且我们看到, 私营企业的劳动弹性已经为负值 (-1.007186) , 说明私营企业的劳动力严重过剩, 更说明我国私营企业的成长是建立在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 其科技与资本含量较低。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 私营企业为我国解决了相当大的就业问题。
(4) α2+β2=0.761293<α3+β3=1.256404<α1+β1=1.904346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显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产出增长大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其原因我们认为是70%以上的国有经济属于国家垄断产业, 例如电力, 化工, 冶金等, 其产品市场完全无竞争, 产品亦没有替代性。并且自1998年以来, 我国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采取各项配套措施, 如减员增效, 再就业培训, 以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 这些措施给国有经济带来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 完全有可能产生较大的规模经济;而私营企业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 其原因可归为资本严重缺乏, 而劳动力严重过剩。私营企业应适当增加资本的投入, 减裁过剩劳动力, 改善经济状况。
综上,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处于对资本大量需求阶段。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较低, 不同类型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劳动力过剩的现象, 私营企业最为严重。该阶段仍应积极鼓励引进外资, 缓解国内企业资金缺乏问题, 同时应提高劳动力和科技水平, 改善生产要素结构。遗憾的是, 考虑到科学技术在当今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数据的缺陷, 我们不能将技术的投入产出考虑在内, 这就意味着仅从生产函数这一单一指标能否说明企业真正的运行状况。下面我们将运用不同经济指标分析我国工业企业的效率差异。
3、经济效率指标
(1) 营运能力指标
企业的经营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是企业整个财务分析的核心, 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
结合中国统计局中国工业企业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 (2) , 三类企业在此阶段整体上都以稳定的速度略有上升, 且私营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的私营企业多是乡镇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 其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较少, 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金周转较快, 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较高, 因此其营运能力较强也可以得到证明。
(2) 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包括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两种, 我们这里分析长期指标中的资产负债率的差异。
资产负债率的理论临界点为50%, 低于临界点说明企业的风险较小, 反之则大。我国三种经济类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值基本一致, 均大于50%的临界点, 说明三种类型企业均有较大风险, 利用外部资金较多, 同时也反映出其发展相对较快。不同的是国有企业在1998年的资产负债率最高, 达64.26%, 而后逐年递减, 负债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原因在于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国有企业改制, 这一期间, 国有企业资本的投入中有大量资金是通过举债获得。到2004年以后, 国有企业体制相对完善, 偿债能力逐年上升, 其资产负债率与外资企业相近。私营企业的负债率保持在59%-61%之间波动, 说明私营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对稳定。
(3) 获利能力指标
1998-2007年间, 国有与外资企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整体上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的螺旋趋势, 私营企业发展相对稳定。这与我国2000年前后的投资热密切相关, 工业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大量投入, 使得利润与成本费用间的比值降低, 效益相对下降。从目前来看, 国有企业的利润率较高, 几乎是私营和外资企业的2倍。那么是否说明国有企业的利润较大呢?2008年1月1日“两税合并”之前, 外商投资企业的名义税赋是15%, 实际税赋是11%;内资企业的名义税赋是33%, 实际税赋在23%左右。内资企业的税赋是外资企业的税赋的两倍多, 这使得内资企业的实际利润要去除税收等因素的影响之后才能得到公正的评断。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 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用于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总体趋势都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国有和外资企业处于旗鼓相当的水平, 私营企业在1998年就已达到较高水平, 平均要比前两种企业略高2-3个百分点。但从总体上看, 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势头。
(4) 综合指标
工业增加值率反映的是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一直处于领先, 说明国有企业的中间消耗的比率较低, 拥有较高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但自2004年以来, 国有企业增加值率有下滑的趋势。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经营管理水平, 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私营企业的全员生产率最低, 原因在于我国的私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生产缺乏技术含量, 其管理能力也比外资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要弱;外资企业以平稳的增速发展, 说明其经营管理水平较为完善, 生产结构相对也较合理;国有企业则表现出强劲的势头, 从1998年不及私营企业的最低水平, 到2006年远远超过外资企业的最高水平的数据中我们看到, 国有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职业技术熟练程度等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这与我国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是分不开的。
本文通过对我国三种具有代表性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效率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经过最近几年的改革, 我国的国有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其生产最具规模经济;私营企业的投入产出能力较强, 但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 其原因主要为劳动力严重过剩, 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 从经济效益指标上看, 国有企业的总体水平已具有相对优势, 且其资本产出弹性较大, 但资本产出能力较弱;私营企业的资本劳动比例失衡, 但其获利能力最强。最后, 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扩张主要表现在“量”上而非“质”上;多数工业企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科技创新能力近年虽有增强, 但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工业生产能力利用不均衡, 内外资仍有差距。因此, 我们须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实现总体上的资源优化配置, 缩小内外资企业、国内外企业的差距, 保证经济快速有效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私营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各项效率指标, 发现国有企业经过改制, 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但综合效率水平仍低于外资企业, 其主要原因是资本的使用效率较低。私营企业则呈现资本劳动比例失衡现象, 需要加快改革步伐。目前, 我们仍须坚持遵循科学发展观, 引导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缩小内外资企业间的差距。
关键词:国有及国有控股,私营,外资,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J].经济研究, 2000, (2) :17-19.
[2]彭轶丽.中国内资、外资工业企业效率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3) :46-47.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联合课题组.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43) :58-61.
企业经济类型 篇2
1、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北北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区域经济、区域经济
一体化。
2、根据地理位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
二、查2008~2010年,我国3年对外贸易量,FDI数据,证劵投资数据,工程承包数据,劳务合作数据,得出结论。(我国发展的状况是否合理)
对外贸易量: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2072.7亿美元;
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9727.6亿美元;
F D I 数据:2008年我国FDI金额为923.95亿美元;
2009年我国FDI金额为900.3亿美元;
2010年我国FDI金额为1851亿美元;
证劵投资数据,工程承包数据,劳务合作数据与对外贸易量、FDI数据呈同类变化趋势,2009年较2008年下降,但在2010年数据大幅度上升。
成都经济广播的类型化探索 篇3
关键词:类型化 专业化 脱口秀 竞争力
成都电台经济广播像全国其他的经济广播一样,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由当初名震蓉城,到后来的几易其名,走入困境的过程。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和徘徊后,成都电台经济广播又重新将定位回归到了经济生活上面,开始了新的跋涉和探索。
一、用类型化的思路确立频率定位,重新构建节目框架
如果把节目比作是一个产品,那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产品的市场定位。前些年,成都经济广播一直在尝试做比较专业的经济节目,但作为一个城市电台,做专业的经济节目,无论是在节目资源的占有还是受众人群的数量上都十分有限,很难支撑。而过于小众的定位,更使频率在竞争中居于劣势。为了摆脱困境,今年以来,成都经济广播调整了办节目的思路,尝试用类型化的思路来重新确立频率定位。以我的理解,节目专业化更多的是从办节目的角度出发,先选择节目内容,再构建节目框架;而类型化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先确定目标受众,再搭建节目框架。具体操作来讲,我们不再是用专业经济频率应该办什么节目的思路来进行内容构建,而是先思考我们到底要办节目给什么人听,就是先研究我们的目标定位人群,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收听节目,他们关注什么问题,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等等,由此再来决定办什么样的节目。
成都现在有18个广播频率,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该怎样去参与竞争,才能赢得一席之地?通过对市场的分析调查和研究,结合自身的实际,我们选择了依托多年做经济的优势,以社会中有一定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的中高端精英人群为目标受众,办一套服务于精英人群、优化其生活品质的广播。围绕这个目标人群,我们提出了八个“子”的节目思路。这八个“子”就是:位子、面子、圈子、票子、车子、房子、孩子、身子,用这些内容来统领节目。比如在压缩了原有的财经节目时间后,开办了一档《E网调查组》节目,这是一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通联动的创新节目。廣播不再从微博上找观点,用微博作为互动工具,而是通过和新媒体的深度合作,筛选话题、创造话题、炒作话题,再通过微博圈的关注和传播,最后回到传统媒体,对整个话题作全面的调查和讨论,并让微博客能在传统媒体上拥有和网络媒体相同的话语权,同时也让传统媒体挖掘到了更多的优质话语资源,发酵圈子效应。
二、用专业化的思路提升节目的品质,打造频率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经济通常是指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经济的内涵非常丰富,绝不等于专业财经。但审视我们的受众可以发现,及时、准确、专业的财经资讯恰恰是受众的独特内容需求,做好财经节目可以增强受众对于频率的依赖度和忠诚度。而我们做了多年的经济,在资源的占有、人才储备方面又强于其他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在节目调整中虽然压缩了财经节目的时间,但强化了财经类节目内容,将节目投影在全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拓宽了信息面,提升了话题感,舍弃了个股咨询等与目标定位人群需求不符的环节,不再把具体操作指导当成节目重点,而是转向传递信息,分享观点,重在拓展听众眼界,建立大财经的视野。节目名称也由过去的《财经进行时》调整为《谈股论经》。
另外,我们对本频率的新闻节目也作了方向性的调整,不再与新闻频率进行正面竞争,而是转抢第二落点,立足将新闻事件进行经济化的解读,对经济事件进行社会化、生活化的诠释,同时强化本地经济生活、经济政策的落地,以此打造属于经济频率的核心竞争力。
三、用脱口秀统领节目表达方式,增强市场识别度
当今媒体竞争,已经进入到观点竞争的时代,分享观点和传递价值观是当今媒体很重要的功能,而发挥这些功能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就是谈话。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有历史的地方就有故事、有观点。成都人从古至今就有坐茶馆吃茶、“摆龙门阵”的传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社会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群,也需要话语权和发声平台,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和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因此谈话不仅媒体需要,受众也需要。所以我们选择了打造一套谈话节目,以脱口秀频率的形象立足于成都广播市场,以“尽享谈话乐趣”为口号来提升识别度。
如《体育相对论》节目,就是我们在分析了当今体育爱好者,尤其是欧锦赛、世界杯等重大赛事的关注人群,认为他们正是我们的目标定位人群后而开设的节目。节目定性为体育类话题脱口秀节目,具体内容为选择最新发生和出现的体坛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为话题。简单的播报介绍,或通过主持人串词引出事件及话题后,继而开始进行简单的相关论述及发散性探讨。在评论中,除了对体育新闻或现象本身进行评述,还适当加入娱乐元素,以独特的观点及切入角度,用调侃的方式、诙谐的词句进行点评。以广泛的体育资讯为根源,以独特的评论角度、开阔的视野和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为构架,辅以落地活动,打造属于成都人的体育广播节目。《达人开腔》是一档发表观点的节目。节目以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热点问题、社会现象等为谈话题目,搭建话语平台,既引入专家观点,也听取百姓见地,引发听众思考。节目开播时间不长,但已培养起了一批固定的听众,在16:00这个非黄金时间,为频率收听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四、用符合频率定位的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
“办看得见的广播”一直都是成都广播的传统,各频率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社会活动,一方面创收,一方面提升影响力。经济广播在策划活动时将类型化的理念植入其中,对活动的选择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型活动服务于中心工作宣传,小型活动服务于频率定位推广,所有创意都统领在频率类型化定位之上。线上宣传彰显频率主张,线下活动提升市场人气。
今年8月8日为全国第四个“全民健身日”,成都经济广播与成都市体育局联手,突破了以往电台在大型活动只承担宣传报道职责的模式,提前参与策划、组织,先期在成都最繁华的锦江沿岸近十公里的地段安装了300多个音柱,让FM105.6经济频率的现场直播信号覆盖整个活动地点,第一时间将主会场的声音传遍沿河两岸,逾万人在电波的指挥下统一行动,练习太极拳,气势宏大,场面壮观。同时,双流、温江等区(市)县的近20万市民也通过经济频率的电波实现了统一行动,创下了成都大型群体活动的新纪录。将广播在应急事件或是重大活动中发挥统一号令的独特作用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这次活动不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也极大地鼓舞了团队士气,对下一步频率开展更大规模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财商教育是国内近些年新涉足的教育领域,教育对象是有一定财富积累家庭的孩子,这个家长人群也正是我们的目标受众。8月25日我们联手英中财商教育机构,举办了“少儿财商教育体验沙龙”,原定30个家庭的规模,吸引了近百个高收入家庭的参与,现场效果非常热烈,不少家庭现场就报名参加培训。这令合作者非常意外,认为广播对于高端收入人群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以往与他们合作的银行等机构。通过这样的活动,精准服务于我们的目标受众,同时又诠释了频率倡导优质生活的节目理念,对于提升频率的美誉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企业经济类型 篇4
1 冗余信息处理方法与策略原则概说
近年来,对外宣传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有些提出相应处理方法:如“外宣英译的原文要适当删减、增译、改译、变译等”(张基珮,2001);外宣翻译要“适当删减、调整、编辑、加工”(李欣,2001);“外宣翻译可用简化、轻化译法”(史亭玉,2002:30-31)。有的提出原则或对策:如周领顺(2003:59-60)提出对“壮辞美辞”采用弱化原则;黄友义(2004:27-28)提出外宣翻译工作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以增强我国的对外宣传效果;曾利沙(2005:5-9)提出“信息突出”与“经济简明”的概念,作为国防白皮书的翻译策略原则。有的从译者主体性出发来论说,陈敏(2006:168-171)认为,外宣译者主体性表现为改写、增删和重组行为的实施;周锰珍、曾利沙(2006:24-25)提出“信息价值”的甄别,用以分析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外宣翻译操作处理的理据。上述研究并没有专门讨论企业推介中冗余信息的操作处理,未能论及冗余信息的本质特征、信息类型与认知思维的操作理据等,难以使在翻译实践者把握其本质特点和操作规律,有待于深入探讨。
2 企业外宣翻译的“经济简明”策略原则概说
“经济简明”源于经济性原则,也称省力原则,即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陈忠华(2004:145)认为认知经济原则指人们心智储存的知识都不是单一或孤立存在的知识单元,而是相互之间紧密关联,组成一种统一的网络形式,并且网络中不存在任何冗余信息。企业的成立必须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取得营业执照、明确法人代表、注明营业范围等;而国有企业出资人必然是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私营企业必然是由私人老板出资。诸如此类的信息要素属于常规知识网络中的信息实体,但在企业外宣英译中往往成为冗余信息。从翻译效度看,认知经济简明原则就是用最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不损害语篇底层的概念连接性,这是认知经济原则在语言表层的最基本体现;或是让受众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指信息处理时间和精力)获取最明快流畅(相对于冗长累赘)的信息量。曾利沙(2005a;2005b)认为,“经济简明”体现了一种清新明快的美感和张力,一种给予读者认知能力发挥的空间。它以人类共同的认知思维特征为理论依据,不仅有其内在的文本规定性(语符与概念间的认知语义关系),也有其外在规定性(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差异)。不同民族读者接受书面文字信息的心理有其共性,故“经济简明”具有基于公理推论之上的规约性。
3 企业外宣英译中冗余信息类型及其操作理据
关于冗余信息的分类标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邵志洪(1997:353)认为语言中的冗余现象可以分别表现在两种语境中,即语言性语境中的冗余和非语言性语境中的冗余。田艳(2001)认为冗余信息可按性质分为语法性冗余和语义性冗余。这种分类比较粗泛,并不能揭示冗余信息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对冗余信息的分类和定性概括应从对事物的本质直观入手,不仅揭示本质特征,而且定性其关系特征,才能深入解释其操作理据和认知规律,进而“形成微观技术层面上的范畴化表征,建立可拓展式经验模块”(曾利沙、李燕娜,2011)。因此,本文借鉴曾利沙(2009)关于冗余信息的形态特征的描述,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类冗余信息,并给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3.1 常识(共享知识)性冗余+前提概念性冗余
常识性冗余是指文字提供的信息属于日常经验常识,在不同民族中具有共享知识或可推知的信息特点,这种知识往往不提供新信息。如“中国今年喜获农业大丰收”中的“农业”为常识性冗余信息。Pinkham(2000:15)认为,此类概念英语民族读者会自动在认知思维中可感知,应简略译为China has enjoyed a good harvest this year。前提性冗余信息是指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具有前提关系,即前概念是后概念的逻辑前提。如“讨论”是“决定”的前提,“批准”是“实施”的前提,而“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中的“发布公告”是“宣布”的前提,其正确的英译则是The State Council announced that…。这说明,人们通过构建知识概念的关系网络获得信息,认知思维的自动补缺或感知导致了冗余信息的出现,对译者来说,只有熟悉和把握各种不同冗余信息的特征才能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例1:彩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彩虹集团公司于2004年9月10日根据中国法律独家发起设立之股份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公司(原名彩虹电子集团公司)是以总厂为主体于1989年7月设立之企业。集团公司是由国务院确定之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直接监督管理之国有大型企业。
上述引文语句结构松散,划线部分文字冗长累赘,常识性冗余信息特征明显。若按照中文逐句翻译,则造成行文累赘、信息不突出而不忍卒读,难以为英语受众接受,不具最佳宣传效应。如1)“根据中国法律独家发起设立”既有常识性冗余又有前提概念性冗余:中国企业在本国土地上设立公司不是根据中国法律,难道还根据外国法律?又有哪家国企设立不根据法律?2)“发起”为企业“设立”的前提概念;3)集团公司成立必定基于某个主体,故“以总厂为主体”并不提供必要的新信息;4)“由国务院确定之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直接监督管理之”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属于共享性冗余信息:国有企业难道不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出资和直接监督管理?
译为:CAIHONG Electronics Ltd.Cooperationwas founded in Sept.10,2004 by its conglomerate,CAIHONG Cooperation Group,a state-ownedlarge enterprise set up in July 1989.
3.2 范畴或属性概念性冗余
此类冗余主要指有些概念在认知上隐含于核心概念的属性或范畴中。人们在获得这一概念时,已将其属性或范畴特征以认知知识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不需言明即可被识别。如:诚实性格(honest in character)、香甜可口(sweat in taste)、失业现象(unemployment phenomenon)、植树活动(tree-planting activity)中的划线概念在中文词组中大量存在,英译时则构成不言自明的冗余信息,故需给予虚化。
例2:……绍兴米酒酒度适中,酒色橙黄清亮,酒香馥郁芬芳,幽雅自然,口味甘鲜醇厚,柔和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符合现代消费理念,具有较高鉴赏品位,适合世界潮流的低度营养酒。
中文常用四字短语以增强其节奏美,若将其直接英译则产生信息冗余。“橙黄清亮”、“馥郁芬芳,幽雅自然”、“甘鲜醇厚,柔和爽口”在认知上无疑具有酒的属性特征:颜色、气味、味道,故划线部分概念英译时则成为不言自明的冗余信息,逐词对应反而降低语句的信息传递效率。其次,“符合现代消费理念”和“具有较高鉴赏品位”属于评价性信息,从认知上看,这些评价信息已蕴含在几组形容词的描述信息之中,是其品位的具体体现。Pinkham(2000:1)认为"一个句子不应含有冗余的词语,一个段落不应含有冗余的句子。根据经济简明操作性原则,英译时需简略这些范畴和属性概念。
译为:Shaoxing rice wine,crystally yellow,fragrantly mellow,mildly sweet,refreshingly nutritious,is an ideal top-grade light wine widely enjoyed.
3.3 概念内涵结构成分修饰/限定式信息冗余
每个概念都有其语义结构特征,由内涵与外延及附加性说明构成。汉语中有许多习惯说法,即将某概念的内涵特征作为修饰语或限定语该概念之前。如“法定的职责”(legal duty),英语中的duty释义为legal responsibility,其内涵特征legal被移出作为duty的修饰或限语,造成“概念内涵结构成分修饰/限定式”信息冗余。如:
例3: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至2004年已形成2亿只的年产能力,具有圆柱型、方型、聚合物和软包装、动力电池四大系列100多个型号的产品群。
原译:Lishen has imported advanced automatic equipment from abroad.Till 2004,it has already formed an annualproductioncapacity of 200 million cells....
Import的释义为to bring a product,a service,an idea,etc.into one countryfrom another,其语义特征为两部结构:to bring a product,service and an idea[行为特征]+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空间位移]。from abroad是import概念语义结构成分,译文不加甄别地将其作为import的补充性附加语,造成冗余信息。再如capacity有power to produce的释义,故production为capacity的内涵语义特征,造成“概念内涵结构成分附加式”信息冗余。在翻译中,可作删略处理。
改译:Lishen imported advanced automatic equipment and by the year of 2004 it has possessed an annual capacity of 200 million battery cells….
3.4 命题重复性冗余
命题重复式冗余指的是同一个命题或概念在同一句话,或一段文字中反复出现,使得句意表达重复,句式冗长复杂。如:
例4:公司炊具制造能力居世界前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产品畅销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此句若直译,会降低读者的信息获取效率。“制造能力”,“市场占有率”,“出口额”归根结底都是跟产品有关。人们在获得“产品”的概念时,也获得了“生产,市场,进出口”等概念。而“名列前茅,世界前列,同行业首位”都是用来说明产品的畅销度。在处理原句所提供的四条信息时,译者需进行信息和句式结构的重组,以便能让读者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命题重复式冗余的处理方法是:信息压缩,重组,句式结构调整。
改译:The Company,with a higher manufacturing capacity of cookware,not only enjoys a good domestic market share but develops a broad global market covering more than 50 countries or regionswith the largest sales volume in the sector.
3.5 图式结构触发式冗余
图式结构指“由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组织所构的认知活动”(Widdowson,1983:53),即读者平时积累的背景知识体系。通常,关键词或词组会刺激并激活人们的相关图式结构来理解概念。当某个概念可触发人们对信息的把握时,文中其他重复信息便被认为是多余的。
例5: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成立,全面承担起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担当起积聚社会则富、支援国家建设的重任。
英美人士通常是通过记忆银行的基本职能而习得“银行”概念的。一提到银行,他们头脑中与银行相关的图式结构便会被触发: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存取款,积聚资金,支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等。若逐字翻译,无法达到企业的宣传效度。“人民银行”触发人们相关的图式结构,使人们联想起银行的职能和作用,即“承担…的重任”,因此,原句中划线部分属于图式结构触发式冗余信息,根据经济简明原则,应予简略。
译为:Since its founding in 1984,ICBC hastaken over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redits and savings businesses from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4 结束语
日益国际化的中国企业需要精炼的语言向世界传播其企业文化,树立良好形象。因此,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应贴近西方受众的信息需求、审美标准与思维习惯,依据经济简明原则,调整汉语原文冗余信息,突出重点。明确概念语义特征及其与文本中其他语句构成何种性质或类型的冗余结构有助于译者简化和突出企业外宣翻译中信息操作的理据,即不同民族的人通过对概念语义特征的掌握,对共同熟悉的事物都有相应的认知图式,能在由概念构成的认知结构中自动进行认知补缺,使之整体连贯,这是一种对相关信息进行组合、充实、完形的心理过程。这样才能使传输负载与信道容量达到平衡,使译文在表达方式、内容传递方面符合英语的习惯,帮助企业成功宣传其产品与服务,塑造良好的国际化形象。
摘要:基于经济简明原则思想,该文从信息处理与认知思维角度出发,对从企业外宣材料英译中存在的各种冗余信息进行剖析,以期总结归纳出一个更具操作性和阐释性的分类标准。通过对外宣的翻译策略的探讨,该文旨在提高对外宣传英译文字表达的质量,提升对外宣传英译的最佳社会效度。
汉语经济新闻语篇语态类型分析 篇5
以功能语法中的.语态类型有关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语态类型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语态类型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进一步对汉语经济新闻中的被动语态中的被动标记级度进行分析.
作 者:汪小艳 WANG Xiao-yan 作者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南京,211106刊 名: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5(6)分类号:H146关键词:汉语经济新闻 语态类型 被动标记级度
企业经济类型 篇6
关键词:玉米; 氮肥; 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3.0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076-03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内, 气候高温多雨, 玉米植株高大, 玉米追肥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 由于劳务费的高度攀升,不少地区出现减少追肥次数,在玉米播种时,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模式,将肥料一次性施足。包膜复合肥(控释肥)具有肥效期长且稳定的特点, 能满足作物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 一次大量施用不会造成“烧苗”, 可减少施肥的数量和次数, 节省劳动力, 降低成本[1]。包衣尿素和包膜复合肥(控释肥)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可满足农民的要求。由于大部分农民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以及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在实际的氮肥施用种类上等等不一,大致分为复合肥、控释肥和复混肥三种类型。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效益的最佳施肥方案,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0~2011年在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基地处于黄淮海平原地区, 属于半湿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试验基地前茬是冬小麦,播种前0~20 cm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土壤有机质含量12.13 g/kg,碱解氮114.0 mg/kg,速效磷18.2 mg/kg,速效钾147.0 mg/kg,pH值8.02。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见表1)。随机区组设计,重复 2次,共8个小区,每种氮肥均施6行,全部播种金博士郑单958(蓝宝石),设60 cm和75 cm两种行距,行长10 m,小区播种面积分别为36 m2和45 m2(表1)。
3种类型的氮肥均从市场上影响力较大的农资供应商那里购进,分别为:
复混肥(大粒尿素和复合肥混合):其中,尿素(大颗粒)总氮≥46.2%(山东明水大化集团出品);复合肥,总养分≥51%(N17-P17-K17),沃夫特牌,使用前根据氮素含量,按比例将两者混匀掺好。
缓释肥:双膜双控缓释肥,总养分≥41%,(N27-P7-K7),沃夫特牌。
复合肥:谷丰源复合肥(纯硫基),总养分≥45%(N15-P15-K15)。
3种氮肥均折合成总养分≥45%后,作基肥(6月18日)一次性施入,各种氮肥的施入量见表1。金博士郑单958(蓝宝石)于6月18日播种(播种行与肥料分开, 避免烧种),60 cm和75 cm两种行距的播种密度都为75 000株/hm2,在玉米3~5叶期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防治玉米螟,收获前进行田间调查, 10月5日收获。
1.2.2 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 在玉米成株期田间调查株高、穗位高、抽丝期、散粉期、倒折数、病株数和空秆数等项目。玉米收获结束,待果穗晒干后考种,考种项目为总穗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度、出籽率、千粒重和产量。按14%含水量折算小区产量,各性状以小区平均数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1.3 数据处理
数据为 2 年数据的平均值, 采用Excel 2003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作图, 采用DPS3.01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影响
2.1.1 不同类型氮肥和行距对夏玉米有效穗数的影响 由表2看出,3种类型的氮肥对有效穗数的影响在两种行距的表现一致,均比不施氮肥的有效穗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在行距为60 cm的表现为: H675>FH750>F712,有效穗数在行距为75cm的表现为: F712>H750>FH675。
2.1.2 不同类型氮肥和行距对夏玉米穗粒数的影响 从3种氮肥的使用表现来看(表2),两种行距的穗粒数表现一致,均比不施氮肥的穗粒数有显著的增加。3种类型的氮肥对穗粒数的影响在两种行距之间均表现为:F712>H675>FH750。
2.1.3 不同类型氮肥和行距对夏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3种类型的氮肥對千粒重的影响在两种行距的表现一致(表2),均比不施氮肥的千粒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千粒重在行距为60cm的表现为:F712>H675>FH750,千粒重在行距为75cm的表现为:FH750>F712>H675。
2.2 不同类型氮肥和行距对夏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氮肥的施用效果显著,施用氮肥的处理均比对照处理增产极显著,两种行距的增产表现一致(表3)。从各类型氮肥的产量效应表现来看,在3种氮肥有效成分相同用量条件下,行距75 cm的产量均大于行距60 cm的产量,并且两种行距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3种类型的氮肥,在行距为60 cm的产量表现为:FH750>H675>F712,FH750、H675处理与F712处理间差异显著。在行距为75 cm的产量表现为:FH750>H675>F712,处理间均无明显差异。总的来看,FH750较H675显著增产。就不同类型氮肥的增产效应来看,以复合肥最好,其余两种因行距不同表现略有差异。
从相同的施肥标准对不同行距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可以看出,夏玉米播种行距为75 cm比60 cm行距的经济效益好;从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看,施用复合肥对夏玉米的增产与农民的增收效果最佳,复混肥次之,缓释肥最差。
3 讨论
氮是提高作物叶片光合速率, 维持叶绿素含量及延长叶片功能期的重要矿质元素[2]。李潮海等[3]指出,施肥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的光合速率(Pn),施氮能够明显提高各器官的干物质量[4]。本研究表明, 在3种类型的氮肥中,不论施用哪种氮肥,其施肥效果都非常显著,都能使夏玉米产量明显提高。与前人在小麦和水稻上的研究结果一致[5,6]。就不同类型氮肥的增产效应来看,以施用复合肥效果最好,其他两种因配方标准不同而有差异。从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的构成影响结果来看,施氮肥一般都能使玉米穗粒数增加,以复混肥对玉米穗粒数的提高作用最大。千粒重和有效穗数受施肥类型的不同表现较为复杂,与易镇邪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前人的研究表明,行距配置对于建造良好的群体冠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8,9]。种植样式是协调高密度条件下个体通风受光条件、营养状况并最终作用于产量的因素之一[10]。合理的行距可以改善冠层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和CO2 等微环境, 影响群体的光合效率和作物产量。本研究表明, 在施用同种类型的氮肥和同等密度条件下,行距为75 cm的产量均大于行距为60 cm的产量。
种植玉米是以低投入,高产出,通过提高玉米产量为手段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高投入,低产出和增产不增收是玉米种植的大忌。从3种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看,以施用物美价廉的复合肥对夏玉米的增产与农民的增收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Kaneta Y, Awasaki H, Murai T. The non-tillage rice culture by singl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in a nursery box with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J]. Jpn. J. Soil Sci. Plant Nutr., 1994, 65:385-391.
[2]Evans J R. Nitrogen and photosynthesis in the flag leaf of wheat[J].Plant Physiol., 1983, 72: 297-302.
[3]李潮海,劉 奎,周苏玫,等.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光合对生理生态因子的响应[J].作物学报, 2002, 28(2):265-269.
[4]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等.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干物质累积转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4):786-792.
[5]李方敏,樊小林,陈文东. 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4):494-500.
[6]杨雯玉,贺明荣,王远军,等.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5): 627-633.
[7]易镇邪,王 璞,申丽霞,等,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6, 32(5): 772-778.
[8]Reta-Sanchez D G, Fowler J L. Canopy light environment and yield of narrow-row cotton as affected by canopy architecture[J]. Agron. J., 2002, 94: 1317-1323.
[9]Sharratt B S, Mcwilliams D A. Microclimatic and ro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narrow-row versus conventional-row corn[J]. Agron. J.,2005, 97:1129-1135.
企业经济类型 篇7
1 区域类型及特征
低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主要就是使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水平,从而进行了相应区域的划分。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多,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因此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复杂关系,近期国内很多的学者开始进行研究,发现根据以上曲线的研究,我国的碳排放区域类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状况:①人均GDP水平高,碳排放强度比较低;②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但是碳排放强度比较高;③经济发展水平低,碳排放强度也比较低。
我们将区域内的人均GDP水平和人均碳排放量作为变量,那么两个变量就主要氛围高低两种情况,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以后,主要就是低排放,低经济水平、低排放,高经济水平、高排放,低经济水平、高排放,高经济水平四种。对以上四种类型进行区域概括和分析以后,对应的就是关注区域为低排放,低经济水平。困难区域为高排放,低经济水平。挑战区域为高排放,高经济水平。理想区域为低排放,高经济水平。下面笔者简单对其进行分析。
1.1 关注区域为低排放,低经济水平
这种区域所代表的就是目前处于不发达经济水平的地区,农林牧是主要的产业,社会、经济、科技、交通信息落后,地域相对封闭,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都比较少,在这个发展区域内的人群,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量很少,这个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都比较丰富,环境污染少,生态保护好,是经济潜在发展区域。
1.2 困难区域为高排放,低经济水平
这个区域内的资源发展都是采用粗放型、掠夺式的开采和经营,在这个区域发展过程中,没有顾虑到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区域内的经济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也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资源的粗放型开发为基础,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实现低碳排放模式的主要阻碍发展过程。
1.3 挑战区域为高排放,高经济水平
这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工业化发展水平也比较先进,在区域内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等行业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石油开采量较大,主要是依靠化石能源来增长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碳排放量,人均GDP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仍然呈现正相关发展。
1.4 理想区域为低排放,高经济水平
这是处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区域,这里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时代,摆脱了对传统高碳化石能源的发展,实现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是处于高度发达地区。
2 低碳经济行为模式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具体量化的国际性减排指标,但是全球温室效应的出现,使得我国必须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国务院温总理曾经多次向国际上承诺过我国每年的节能减排指标,因此各个经济区域在政府低碳经济政策框架下,实现了有效的低碳经济行为模式选择。
2.1 低产值,低碳排放的双底区域
这个区域的低碳行为模式和策略选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保持当前区域内现存的相对比较强势和有潜力的产业继续发展,实现逐渐减排策略,对于部分处于高碳排放量的产业一定要加强改革。双底区域的农林牧是主要的产业,社会、经济、科技、交通信息落后,地域相对封闭,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都比较少,在这个发展区域内,要保证现有产业发展的连续性和低成本,就必须实现从高碳农牧林到低碳农牧林的渐进转变。
(2)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要坚持以低碳产业为主要发展,着眼于高起点,降低对化石能源的开采利用,通过开发新的可持续发展和无污染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高效发展,最终实现低碳排放发展模式。
2.2 低产值,高碳排放的困难区域
这个区域的低碳行为模式和策略选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政府主导,综合治理,将传统的粗放式、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制定新的计划,政府要聘请专业人员系统分析区域内的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主要矛盾,政府实现对症下药。②开放区域,加强和国际之间的合作和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区域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问题就是开发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水平低,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国际间的合作,更新观念,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教育,实现创新的环境和意识,不断地引进外来的发展技术,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区域碳排放含量,实现对产业的技术改革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2.3 高产值,高碳排放的挑战区域
这个区域的低碳行为模式和策略选择主要是关闭和淘汰高碳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创造一个适合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提高技术人才的管理水平,从而克服困难,将劳动力资源转变成人力资本,摆脱困难区域长期以劳动力资源为绝对人力资源的惯性思维。
2.4 高产值,低碳排放的理想区域
这个区域的低碳行为模式和策略选择主要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碳排放量更加的降低,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永远脱钩。通过在区域发展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的发展模式,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居民等共同的自觉行为,不断地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应用发展,使得低碳发展深入到每个人心中,低碳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并且长期的固化。
3 结束语
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行为发展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个主要的经济发展和低碳排放类型,根据不同区域内的产业、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和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形成适合各自区域发展的低碳经济行为模式。
摘要:低碳经济是我国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和我们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气候、资源和环境等发展过程中存在困境有着紧密联系,低碳将作为全球一种新的经济语境和政治竞争工具来发展。不同区域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由于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那么就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异质性。全球经济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以区域内的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量为变量关系,从而将经济区域主要划分为关注区域、困难区域、挑战区域和理想区域,本文就从这四个不同区域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探讨适合不同区域发展的低碳经济行为模式。
关键词:不同区域类型,低碳经济,行为模式选择,研究
参考文献
[1]余晓钟,江昱洁,杨立志.不同区域类型低碳经济行为模式选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05):40-44.
[2]余晓钟,侯春华,汪晓梅.不同区域类型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及引导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3,27(06):79-82.
[3]余晓钟,辜穗.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1):41-44.
从经济法视角谈国企类型化改革 篇8
1 国有企业定位不清现状
按照国企产生理论, 国有企业应属于国有控股企业, 比如说电信、电力、铁路、能源等部门, 它们无一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影响到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各个方面。这些行业都是国有企业依靠政策倾向获得市场主导地位, 企业最后的红利分配也应该由政府支配, 大部分用于福利事业与公共基础建设等。政府的目标应该是最大化全民的福利, 而不是最大化政府控制的资产。相比起开放性市场, 这些行业大多门槛较高, 民企很难进入, 但如果它进入市场竞争, 就一定会与民争利, 公平竞争是不可能的。
1.1 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对抗
很多时候国企大规模的并购重组过程中, 没有公开市场对产权进行准确定价, 没有进行估价的中介机构, 也没有平等的交易对手, 更无法对政府指导价讨价还价。表面上是政府主导下经济结构调整行为, 在这背后掩盖的却是国企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1.2“不正当”市场竞争
政府因特定历史环境下,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 政府为国有企业所从事的相关行业设定了一系列的准入门槛, 同时要求银行业在贷款谁审批上设定了一定难度的资质审批要求, 然后国企用雄厚的资金背景与其他企业打价格战等等。对于有国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这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国企过分追求营利性目标, 利用政府这个大靠山, 进入市场却忽略市场竞争规则, 而忽视市场竞争的恶果也必将是导致其承担自身行为的后果。
1.3 国企改革法律定位的不清
纵观国企近30年的改革历程中, 改革的主要原因除了中国市场的原因外, 最重要的是百姓的真正需要。但是由于对国企的非营利性认识不够, 导致其现象的原因就是对国企改革的法律定位认识不清, 国企改革历程中多是经济学家们在前出谋划策, 以制定经济政策为主导的改革方式。国企改革需要调整国企与参加国企改革的其它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就是从法律角度, 清楚地界定国企“公益性”与“营利性”两大基本属性。
2 国企类型化改革是由国有企业“使命”决定的
我国《公司法》上规定的公司, 都是以营利为目的, 国有企业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造就了其要承担“国家使命”,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承担着政治经济社会责任, 承担着“营利控权”与“平衡维稳”的双重使命。这就要求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有“营利性”, 还要有“公益性”。
2.1 国有企业的“营利使命”
在我国, 国企营利性的内涵特殊, 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掌控着关系国家经济的基础行业。因此政府对国企资产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国企的“营利性”使得政府财政规模快速增长, 进而引发政府财政收支规模加快, 容易造成“国富民不富”的现象。
2.2 国有企业的“公益使命”
在我国, 国企是作为国家调节市场、解决市场失灵的工具。与此同时, 国企的收益是全体国民共同享有的, 是人民享有而不是个人独有, 这使得国企与其他民营企业有着最根本的区别, 国企是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
3 国企类型化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 针对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 调和国有企业“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的平衡, 应从立法角度实现国有企业的合理区分。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 有必要明确国有企业的合理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1]张伟, 张梅容.从国有企业定位看改革路径和困难[D].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 (1) .
[2]王红一.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与若干立法问题探析[J].河北法学, 2002, 20 (2) .
[3]王保树.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法理念[J].中国法学, 2000 (2) .
[4]阳东辉.战略改组后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新探[J].法学家, 2000 (4) .
化工企业知识产权类型 篇9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 不同国家、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有所不同。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 包括专利权、著作权 (含邻接权) 、商标权等[2]。近年来,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日益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 随之知识产权的范围有持续扩大趋势[1], 目前具体包括:专利权、著作权 (含邻接权) 、科技成果、商业秘密、商标权、企业名称及商号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软件著作权、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植物新品种、国家一类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此外, 反不正当竞争权、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基因技术、域名权、数据库特别权等, 也逐渐被广泛接受为知识产权的类型。对于化工企业, 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类型有专利、科技成果、商标、企业名称及商号、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近年来, 知识产权越来越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南京理工大学最早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 主要向知识产权事务所等服务机构输送人才, 江苏省率先开展评定中、高级“知识产权工程师”, 他们主要是来自相关服务机构的法学等专业的人员, 普遍存在着工科专业知识匮乏的先天缺陷, 而来自企业研发和生产一线的“知识产权工程师”少之又少。
本文作者具备一定的化学化工专业知识和知识产权从业经验, 本文尝试站在知识产权工程师的角度,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具体分析化工企业常见的知识产权类型, 以期有助于化工企业和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知识产权, 进而更好地保护自身相关合法权益。
一、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更高
《专利法》规定, 专利是一项发明创造, 由发明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 经依法审查合格后, 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一般包括三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对于化工企业, 以发明和实用新型居多, 外观设计较少。例如, 某有机化学品的全新合成方法, 某种具有特别功能的新催化剂, 某种新的聚合物材料, 化工工艺过程的改进, 都可以申请发明专利。新型仪器设备, 则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化妆品的新包装样式, 则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总体来说, 发明专利比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技术含量”高出许多, 例如, 目前我国诸多省份科技厅规定,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企业拥有1项有效发明专利, 或拥有6项有效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专利不算) 。而且, 发明专利需要经实质审查, 而实用新型不作实质审查。
二、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性需经权威认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 科技成果是指, 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 并经过鉴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应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重复性, 其知识产权属性一般应依法通过一定的权威形式予以确认, 并不是自然产生的, 更不是科技成果完成人所“声称”的。一项科技成果可以拥有多项具备财产权特征的知识产权。
可以认为, 授权专利是经国家专利局权威认定的一类特殊的科技成果, 当然, 由于可以认定的各权威组织机构众多, 科技成果并非限定于授权专利, 它涵盖的范围可以比授权专利更广。而在实际科技工作中, 一般意义上的科技成果并不包括授权专利。法律规定, 已经取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一般不再参加科技成果的鉴定, 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还可以再组织鉴定为科技成果。
企业开发出好的技术、工艺或产品, 聘请权威专家进行鉴定, 或提交给权威机构检测、评估、认定之后, 颁发具有权威性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这是企业取得科技成果的常见方式, 该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证明文件, 可作为科技成果登记、新产品税收优惠、科技奖励、科技计划立项、生产许可证审批、技术转让、科技成果宣传推广和资产评估等的依据。除权威专家或机构鉴定的科技成果之外, 荣获国家、省部和市县各级科技进步奖的项目, 也是普遍存在的科技成果形式。但拥有科技成果并不等于自动拥有了知识产权, 还须依法通过权威的形式予以确认。
三、企业名称及商号、商标需经唯一注册
企业名称及商号、商标权, 对于各个行业都广泛存在。企业名称及商号, 仅在注册登记的区域范围内受到保护, 而商标一经注册核准, 就在全国范围受法律保护, 依法注册的商标图案, 和商标名称一样, 也是商标的组成部分, 也同样受法律保护。
化工行业拥有很多著名的企业名称及商号、商标, 例如:日化行业的上海家化及其旗下商标名称美加净;阿克苏诺贝尔及其旗下的涂料商标名称多乐士;而史丹利既是企业名称, 也是复合肥的商标名称;米其林既是企业名称, 也是轮胎的商标名称。以上海家化、美加净为例, 根据《商标法》, 美加净是上海家化公司依法注册的商标, 在其注册的国家和地区, 任何其它公司或个人即便生产出完全相同的产品, 也不能用“美加净”的品牌, 否则侵犯了上海家化的商标权。同时, 在其注册登记的各个区域内 (上海市等) , “上海家化”是同行业中的一个企业并仅仅只能是一个企业, 同行业中不能再有第二个企业被注册为“上海家化”, 这属于企业名称及商号权, 也严格受法律保护。
四、著作权不仅限于书籍
《著作权》法规定, 著作权 (也称版权) 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对于化工行业, 著作首先是指传统意义上公开发行的化学化工类书籍, 但如今, 著作早已不仅限于此。以国内有机合成行业的龙头企业,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的情况举例。首先, 该公司技术人员译著《新药合成艺术》一书, 该书的著作权自然是属于原作者和药明康德公司, 虽然公开发行很容易购得, 但任何人未经许可将其翻印即构成侵权, 即便许可某出版机构再版, 其著作权和邻接权仍然归原作者和药明康德公司所有。其次, 该公司技术人员将《经典化学合成反应》编撰成册, 未公开发行, 仅供公司内部一定级别的领导层阅读, 其著作权也属于药明康德公司。第三, 该公司还有内部发行的刊物《药明康德化学通讯》, 每期刊印公司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 仅供内部员工浏览学习, 该刊物的著作权同样归药明康德公司所有。此外, 该公司经常进行内部培训, 培训所用的文档、PPT材料、视频等, 由技术管理人员自行制作, 其著作权和邻接权也归药明康德公司所有, 未经药明康德公司许可而翻印、复制、使用上述各著作, 即构成侵犯该公司的知识产权。
五、商业秘密的范围很广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由此可知, 未公开的试验记录、研发成果、技术诀窍、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等, 都是典型的商业秘密之技术信息, 它们往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常被企业严格保密, 其它企业及个人若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即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权。但是, 不同主体可以合法拥有相同的商业秘密, 其它企业通过自行研究开发得到相同的研发成果、技术诀窍和产品配方等, 并不构成侵权。
以国内印染助剂的龙头企业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为例, 该公司研发人员开发出的产品配方, 所需原料及最终产品都用代号标记, 不透露具体物质名称。例如传化出售的超细纤维匀染剂TF-212K, 产品说明书上只注明了固含量, 不公开物质组成, 其具体配方和生产工艺, 一般只有该产品的研发人员、技术和生产主管清楚。这些原料及产品代号所指、配方和生产工艺, 都是商业秘密之技术信息, 是传化公司的核心知识产权。
企业在新技术或新项目立项、研发过程中, 技术人员撰写的立项报告、研发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试生产方案等材料, 一般含有重要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不对外公开, 它们也是企业常见的商业秘密, 权利属于相应企业, 并不属于研发人员或编写人员, 任何人未经允许泄露、窃取这些材料和信息则构成侵权。
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财务数据、合同、合作协议等, 则是典型的商业秘密之经营信息。经营管理制度, 往往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对外公开, 各个企业可以合法拥有类似的经营管理制度。财务数据对于企业更是关系重大, 依法经营的非上市企业, 其财务数据完全不必对外公开。合同、合作协议直接关乎经济利益, 一般仅限于签订双方知晓, 信息遭泄露则很可能给双方或某一方造成经济损失, 任何一方未经对方许可单方面将其公开, 也侵犯了对方的权利。
对于新建化工企业或化工企业的新建项目, 申报、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安全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合理用能评价报告、三同时设计和验收报告等材料, 包含重要、全面、具体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除必须经有关专家评审、项目公示、例行检查之外, 也处于保密状态, 具有很强的商业秘密属性, 权利属于相应企业所有, 不属于参与编写的个人或咨询机构。
近年来, 政府对企业科研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国家、省部和市县各级资助的科技项目层出不穷, 例如: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XX省科技攻关、YY市科技成果转化等, 这些科技项目的申报材料, 通常包含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信息, 除必须送交给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之外, 也处于严格保密状态, 也具有很强的商业秘密属性, 权利属于相应企业所有, 任何人 (包括评审专家) 有意泄露这些信息, 则构成侵犯商业秘密权。
六、具有多重属性的知识产权类型
国家或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 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申报材料, 都需要精致地装订成册, 首先具有著作权的属性, 另外, 因为这些申报材料包含重要、全面、具体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显然也具有商业秘密的属性。类似地, 前文所述的《经典化学合成反应》, 各种评价报告、科技项目申报材料等, 也同样具有商业秘密和著作权双重知识产权属性。前文所述传化公司的原料及产品代号所指、配方和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 也属于未披露的信息专有权的范畴。而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的申报材料, 不仅同时具有著作权、商业秘密的属性, 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新产品本身, 也是经权威专家和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成果。
当今化工企业, 对于安全、环保、职业健康、质量等各个方面要求都很高, 很多企业通过了安全标准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14001环境管理体系、EHS管理体系、kosher等认证。在此过程中, 企业自行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清洁生产管理手册》、《劳动保护手册》、《质量管理手册》、《分析手册》、《企业标准》等, 这些汇编成册的材料, 首先具有著作权的属性, 同时, 这些材料或多或少涉及到实际生产和工艺参数, 也属于商业秘密范畴, 其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属性的知识产权, 都归于相应的企业所有, 不属于参与编写的个人或咨询机构。另外, 企业参与编制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因为向全社会公开, 不具备商业秘密属性, 但企业拥有或部分拥有其著作权和邻接权, 同时也是企业取得的一种科技成果。
七、其它知识产权
对于科技服务性化学化工企业, 还存在软件著作权、域名权、数据库特别权等类型知识产权, 例如, 美国剑桥公司开发了Ch em Office软件, 该公司拥有其软件著作权, 类似地, Aspen Plus的软件著作权归于Aspen Tech公司所有, 这两款软件都是各自公司的核心知识产权。中国化工网的域名http://china.ch emnet.com/及其企业信息数据库, 是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知识产权;域名http://www.chemicalbook.com/及其化学物性数据库, 则是北京西林布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知识产权。而对于与化学化工行业关系很密切的生物、医药等行业, 除专利、科技成果、商标、商业秘密、国家一类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等常见知识产权类型之外, 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基因技术、药理性质数据库等, 都是其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
八、小结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 知识产权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 可能就是我们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对于大部分化工企业来说, 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核心知识产权, 主要有发明专利、重大科技成果和重要的商业秘密。另外, 少数著名的企业名称和商号、商标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而对于包括化学化工在内的各个行业, 目前被科技主管部门认可为核心知识产权的类型仅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国家一类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等。企业应保护好自身的核心知识产权, 方能保持持续的优势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曾培芳, 王鸿.知识产权概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6.
浅析企业的四种类型 篇10
资本与劳动者相结合而创造财富。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其实是劳动者 (人力资本) 与资本所有者两者之间对财富分配的过程。对两者有利, 企业的经营就顺利;只对一方有利, 企业的经营则不顺利。从企业的发展史和现状看, 企业可分为四种:
1. 资本私有制, 生产利益私有制
在企业的初始阶段, 资本和劳动者分属于两个集体, 在经济活动中的理想状态下, 各自取得相应的经济财富 (资本财富和劳动者财富)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增加的资本归属于原来的资本所有者。广大劳动者无缘于增加的资本, 尽管他们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但是只能得到劳动收入, 地位相对低下。
资本的所有者在正常情况下可保障企业的发展。如果所有者没有能力使资本保值增值, 那么企业就会陷入危机, 而劳动者的处境更差, 这类企业当今广泛存在, 是资本所有者的天堂,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之一。
2. 资本私有制, 生产利益公有制
企业的资本和劳动者分属两个集体, 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取得相应的经济财富 (资本财富和劳动者财富)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资本增加的某一部分归于劳动者, 劳动者除可得到劳动收入外, 还可凭借对所增加的资本而获得一定的资本收入。同样的劳动付出, 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如年终分红、股票期权等财富分配新方式。这种利益分配方式可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使企业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企业资本在经营中的实际变化是股份经营的根本原因, 这类企业在国内外都是很少的, 发展较好的企业大多是这种类型。这类企业是资本所有者的天堂, 对于劳动者也是有利的。
3. 资本公有制, 生产利益私有制
企业的资本属于企业劳动者, 在经济活动中劳动者取得全部的经济财富。这类企业建立之初, 效益还是较好的, 劳动者有较高的劳动热情。
这类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 资本及新增资本缺乏明确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资本不能普遍的保值增值。劳动者无缘于新增资本收入, 劳动热情普遍下降, 造成企业效益下降。企业没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 企业的生产利益仅能维持人员使用, 如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企业。
4. 资本公有制, 生产利益公有制
企业的资本属于广大劳动者, 在经济活动中劳动者取得全部的生产利益。这类企业在建立之初, 所有的资本有明确的归属及使用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新增加的资本也有明确而合理的归属, 即新增资本的某一部分归于某些劳动者, 如某些知识产权或其他产权。在实际中体现这种变化的是股份制企业, 即职工持股, 它能较好地体现企业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变化情况。而以前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未能较好地体现这种资本变化。若改为全民所有 (集体所有) 股份制经营, 企业就会有自主发展能力, 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和最大限度实现社会公平, 是广大劳动者的天堂。我国企业目前实行的如法人治理、承包制等均是有益的尝试。
资本公有制、生产利益公有制应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唯一目的。确定企业原有资本, 归于企业集体产权, 以后每年中新增资本的一定比例归于劳动者。原有资本既可保值增值, 劳动者又可获得资本收入, 即可将原企业产权由单一制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改为股份制 (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和职工持股) , 风险最低, 而职工的收益最大。但是外资参股, 劳动者的收益并不是最大。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资本公有制, 生产利益公有制对广大劳动者最为有利, 劳动者拥有全部财富, 而资本财富归谁所有、由谁支配和使用, 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我国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多种所有制并存, 这四种企业基本上都存在, 这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密切相关。
资本公共所有, 生产利益公共所有, 任何一个企业、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均可通过合法方式获得生产利益, 这是劳动与资本唯一双赢的选择。这也符合微观经济学中有关“经济人”的假设, 成本最小, 而利益最大化。
附:企业家的四种类型 篇11
1、英雄型;
2、干预者型;
3、工匠型;
4、策略家型。
工匠型企业负责人在管理上花的时间很少,因为他的大量时间都花在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上去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很低,因为这类企业所雇佣的职员都是做着生产、记账、销售之类的具体工作。而企业负责人本身就好像一个“打工仔”。工匠型企业负责人包括建筑师、测量师、小生产者、承包人、小建筑商、开连锁店或经营旅馆及饭店行业的人。
工匠型企业负责人很少有时间从事日常的管理工作,如分析企业运行的情况等等。所有的日子都充斥了日常事务,已抽不出时间来想法整合服务质量、提高利润,或者考虑未来发展的计划。
英雄型企业负责人担当了“全能冠军”的角色。由于雇员管理水平较低,他只有带头执行日常的管理程序。典型做法是,企业负责人必须对增值税、会计、利率、市场分割、销售管理和职员评比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他必须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有针对的学习研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下属。因此在企业中,他将是唯一真正懂得这些知识的人,这样的企业负责人就扮演了一个英雄的角色。
干预型企业负责人通过培训或招聘人才的方式来提高管理水平,但同时他又不能放手让下属进行日常管理。他不担当具体的任务,只充当指导管理的角色。
策略家是发展小企业最理想的企业负责人类型。他把管理队伍的水平提高到最高层次。他安排专人从事人事管理和市场调查工作,这样他和他的主要的经理就可以考虑战略的问题。
策略家型企业负责人花大约1/3的时间在日常管理上,如检查企业运行状况,协调各方,解决冲突,或者帮着处理当天的一些事务。
另外1/3的时间他用来激励、发展管理队伍,帮助他们处理发展变化中的问题。这项活动旨在改善现有的企业。剩下1/3的时间,他用来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他对培训的足够重视使其领导核心和管理水平一直保持领先。
刍议企业税务成本类型和控制方法 篇12
关键词:税务,成本类型,成本控制
一、企业税务成本
税务成本指的是在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时, 征税人和纳税人双方发生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各项耗费。税务成本按期表现形式、性质和用途划分, 可以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类。其中内部成本指的是为组织税收活动, 税务机关发生的内部耗费。而外部成本则是指企业或个人为纳税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也就是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纳税费用, 具体包括纳税人为纳税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是税务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耗费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税收活动。两者的区别又十分的明显, 外部成本是内部成本的延伸, 并且涉及对象比内部成本广泛。另外, 内部成本比较容易确定, 外部成本难以确定, 且易被忽视。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以外部成本中的企业税务成本为核心展开讨论与分析。
企业税务成本, 是指企业单位在纳税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耗费, 包括直接的以及间接的耗费。理论上来讲, 企业税务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一项组成部分, 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以及让渡资产等日常经济活动中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已经由行政管理转化为税收征纳的关系。因此, 税务成本管理与控制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中的重要内容。
二、税务成本的类型
企业税务成本按照其经济内容分为纳税直接成本、纳税维持成本、纳税财务成本、纳税例外成本四类。
1、纳税直接成本
纳税直接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按照国家的规定, 依法缴纳的各项税款, 主要有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资源税等等。纳税直接成本的特点是负担的重要性和公平性。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造成直接成本的税款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金额数量大, 在国家税收总额中比例较高。公平性表现在依法纳税、人人平等之上。在社会经济中, 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都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 其所缴纳的税款也都是依据纳税能力而定的, 有法可依。
2、纳税维持成本
纳税维持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维持其纳税活动所消耗的费用成本, 具体包括纳税信息生成费用、资料费用、税务人员费用、邮电费用、纳税稽查费用和向中介机构进行咨询纳税事宜、接受注册税务师办理涉税事宜费用等等。纳税维持成本的特点是其成本大小具有弹性, 会因为企业管理能力的大小和办税人员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差异。
3、纳税财务成本
纳税财务成本指的是企业为顺利履行纳税义务、按时缴纳各项税款而发生的利息成本, 主要有银行手续费用、因涉税事宜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其他各种理财费用。有关这项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管理者的理财能力要求较高, 如果管理者运筹失当, 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多纳税款或提前纳税, 不但造成直接税务成本的增加, 而且会扩大相应的利息开支。相反, 企业管理者运筹得当, 则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 推迟或避免某些税费, 不仅能够节约直接纳税支出, 相应的还会增加企业存款利息收入。
4、纳税例外成本
纳税例外成本指的是在某些操作不当的情况下, 如滞纳税款、少纳税款等, 企业可能会触犯到税法或相关法规, 从而遭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所发生的成本耗费。这类成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滞纳金、罚金, 其发生具有偶然性特点。对于一些税法意识淡薄的企业, 应多加注意, 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税务成本的控制方法的提出
1、提高税务筹划水平, 合理避税
目前我国税收制度发展还不完善, 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还不健全, 本身存在很多漏洞。随着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者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 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 企业纷纷采取合理避税的方式进行控制企业税务成本。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即企业通过合理安排, 利用法律的缺陷或漏洞, 减轻甚至规避其税收负担的行为。与偷税、漏税行为相比, 合理避税具有高收益、低风险性以及合法性。从本质上来看, 这种行为既算不上合法, 也不违法, 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而是一种处于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状态。合理避税不但是一种不违法行为, 而且它一定能给纳税人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并且与违法行为的偷税、漏税的风险性不同, 合理避税基本上可以说极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另外, 合理避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策划性。由于合理避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而且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以及征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因此要做好非违法的合理避税, 一定要有强烈的税收策划意识。管理者不但要了解税法、遵守税法, 而且要了解税法中的缺陷和漏洞, 以便于更加合理地进行生产经营的安排规划, 从而达到合法避税的目的。合理避税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减轻了纳税企业的税收负担, 降低了企业的税务成本, 从而增加了企业可支配收入。由于合理避税行为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国家不能采取强制命令、政策、纪律、舆论等方式来反对、削弱避税, 因此这不失为企业可选的控制税务成本的良策。但是国家为避免企业的这种行为, 会针对避税活动所暴露出的法律法规不完备、不合理, 采取修正、调整举措,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随时关注国家税法政策的动态, 及时应对、调整, 避免控制税务成本行为超出税法的界限。
2、响应国家政策, 积极节税
节税与避税不同, 是降低税务成本的积极形式, 符合政府的法律意图和政策导向, 是国家鼓励的一种税收行为。纳税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 采取合理的手段, 最大限度地享用优惠政策, 以减轻税负。积极节税与合理避税相比, 具有趋同性、道义性、调整性特征。避税行为通常要受制于税收法律和征管法的缺陷或漏洞, 而这些漏洞和缺陷是政府始料不及的, 也是未来制定法律法规时所要刻服的。而节税行为则是立法当局和税收征管部门所希望纳税企业去做的, 纳税义务人的行为基本在税务当局的预料和期望之中。这就是积极节税趋同性的含义。道义性表现在, 避税是利用税收当局的立法漏洞, 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在道义上不是很正当。而节税则是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规定, 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正当行为, 受到政府的提倡。积极节税之所以具有调整性特征, 是因为节税的关键是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纳税义务人则要能灵活应变, 随时调整经营决策以适应政策的变化, 以达到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 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支出。
其实合理避税与积极节税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合理避税是从税收当局的角度来定义的, 它的侧重点是企业回避纳税义务, 而积极节税则是从纳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它的重点在于降低税务成本。节税和避税的区别其实根本上是因为立场不同, 一方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另一方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纳税者为了降低税收负担以及由于违法导致的税收处罚, 本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自然会有钻法律漏洞的可能, 这种行为不被税务当局所提倡, 但是也只能从道德上谴责, 因为避税行为并没有违反现行的税法, 所以只有不断地对现行税法加以完善, 才能减少纳税人的避税行为。总之, 由于节税和避税的区别在于双方立场不同, 因此对这两者的区分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3、灵活运用经济手段, 有效转税
转税是纳税人把税收的负担转移给其商品的消费者或者供应商的行为。通常是在纳税人不堪忍受税务负担或者不愿意忍受税负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或者降低商品价格等各种方法来实现的措施。转税又可以成为税负转嫁筹划。一般情况下转税行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转税行为对国家的税收总收入并没有任何影响。转税与避税、节税或逃税都不同, 避税会使国家税收的收入被迫减少, 而节税会使国家税收的收入主动减少, 总之, 它们都会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减少国家税收的收入, 然而转税行为导致的结果仅仅是税款的承担者转移, 并没有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2) 转税行为不是法律行为仅仅是经济行为。偷税行为是违法的法律行为, 避税行为是非违法但也不被提倡的法律行为, 节税行为是合法的法律行为, 以上三种行为都属于一定程度上的法律行为, 然而转税行为只是纳税人通过改变价格使税务负担者改变, 仅仅属于经济行为, 并不是法律行为的范畴。
(3) 价格的变动是转税是否能够成功的前提。转税是纳税人通过对价格的自由浮动来实现的, 由于商品供求状况的不同, 导致商品价格对供应商的供应链和消费者的需求量有不同的影响, 进而对商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从而根据价格的变动影响了税款转移的程度及方向。
4、强化纳税法律意识, 减少例外成本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国家的保障, 企业经济利益的安全性也离不开国家的法律保护。所以企业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收也是应该尽到的一项基本义务。政府对企业征税是有强制性的, 对没有依法纳税的企业也会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另外, 身为国家的一名公民, 无偿的享有并使用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也应该无偿的向国家缴纳税款。这种税收的征纳关系通过法律形式来确定, 具有其强制性、无偿性以及固定性。政府也并不能任意征税, 必须依据事先确定好的税收标准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合法征税。
因此, 每个企业都应该强化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 不管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及时主动地缴税, 依照法律程序足额地申报和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的根本义务, 如果违反税法, 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导致纳税例外成本的增多。
四、结语
企业税务成本研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追求最高效益的客观要求, 其根本目的是降低税务成本支出, 提高企业盈利效率。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合理避税、节税以及减少相关支出的形式来减轻企业税负。本文首先介绍与分析了企业税务成本, 在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控制税务成本的相关措施, 这种控制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树奎: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与协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寇铁军:税收成本及优化分析[J].税务经济, 200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