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学

2024-09-20

企业经济学(通用12篇)

企业经济学 篇1

通过对企业负债经营特征的介绍, 剖析负债经营的利弊, 提出负债经营的控制策略。

一、负债经营的特征

1.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两权分离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前提, 一般的债权债务不一定形成负债经营, 只有债权人以取得收益为条件, 让渡资金使用权, 企业有偿获得使用债权人的资金, 并用于发展生产经营, 才成为负债经营。债权人虽然是资金所有者, 但不能像权益性资金所有者一样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

2. 对债权人负有偿债义务。

这种义务按照约定在今后某一日期通过资产或劳务或再度负债来履行, 债权受法律保护, 还本付息具有强制性。

3. 负债经营的资金成本是时间的函数。

使用负债筹集的资金要付出代价, 表现为借款利息、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等, 资金成本的大小与资金使用时间成正比, 资金占用时间越长, 资金成本越高。

4. 负债经营收益与风险并存。

负债经营能否取得效果, 主要是看债务资金总成本率对资金利润率的影响。若资金利润率高于资金成本率, 负债经营潜在收益能力就大, 反之, 则小。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尽管有较高的收益, 但风险性也大。企业负债成本与企业获利能力成反比。

二、负债经营的优缺点

1. 优点:

(1) 可实现财务杠杆利益。由于债权人只能按固定利率获得利息, 不论企业利润多少, 债务利息固定不变, 若企业运用资金产生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负债利率, 负债所获得的收益在支付利息后, 剩余净收益全部归企业所有者, 从而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报酬率。

(2) 可以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企业必须不断开拓, 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开发新产品采取新工艺都需要大量资金, 单纯依靠自有资金难以应付。采取负债经营可以先发制人, 灵活及时抢占市场机会, 变被动为主动, 不失时机地进行投资获取收益。

(3) 有利于企业所有者控制企业的权力。借入资金所有权归属债权人, 债务人仅具有期限使用权, 以及到期的偿还义务, 不会因企业筹措资金而分散所有者的权益。

(4) 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负债经营的利息作为财务费用税前支付, 可减少交纳所得税数额, 获得减税利益, 相应地降低资金成本。尤其是通过商业信用融资形成的负债, 如果没有现金折扣, 就没有资金成本, 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债务, 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5) 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而企业负债偿还金额是以账面价值为标准, 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企业实际还款金额的价值低于其所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 企业获得货币贬值好处。

(6) 有助于企业更加注重资金的运用和管理。负债经营是一种动力和压力并存的经营方式,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运用更多的资金力量, 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为企业生存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 使用负债资金要付出代价, 承担一定债务责任, 是一种硬性约束, 就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资金运用带来压力。这种压力促使经营者不断改善和加强管理, 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克服在运用资金时“宽打窄用”所造成的浪费现象, 有助于企业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2. 缺点:

(1) 可能引起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尽管财务杠杆效应能够有效地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 但是收益与风险并存。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谷时, 由于固定额度的利息负担, 会使企业的利润迅速流失, 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随之以更快的速度下滑。因此, 杠杆效应同样会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率大幅度下滑的负面影响。

(2) 承担到期及时偿债的财务风险和经营中的市场风险。负债经营不同于股权筹资, 采用负债方式筹集的资金, 企业负有到期偿本付息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筹得的资金, 在投资过程中未能获得预期收益, 或者企业资金运作不当, 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都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 可能使一部分短期负债长期化, 影响企业信誉, 使资金更加紧张。同时, 由于债务利息而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 导致企业盈亏平衡产量上升, 从而使企业的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减弱。

(3) 增加企业再筹资的风险。负债经营会使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增加, 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加, 对债务清偿的保证程度也会随之降低, 企业再举债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一方面债务人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提出质疑, 另一方面企业的筹资成本和筹资的难度都会增加。

三、负债经营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措施

1. 把握负债经营的度。

衡量负债规模度的指标通常用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也称为负债比率, 它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通过举债而得到。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不仅反映了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 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当局的进取精神。如果企业不敢利用举债经营或者负债比率很小, 则说明企业比较保守, 对前途信心不足, 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负债必须要有一定限度, 负债比率过高, 企业的风险将增大, 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1, 则说明企业资不抵债, 有濒临倒闭的危险。同时, 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 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 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可能下降到利息率以下, 将使主权资金利润率降低, 加重企业的危机。至于负债的度多少为合理,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行业, 不同类型的企业, 都有较大的差异。对一般企业普遍认为负债比率30%为安全, 40%较合适, 50%为上限。突破50%企业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 债权人也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作为管理者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比率时, 一定要审时度势, 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和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 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权衡利弊得失, 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2. 负债经营与偿债能力紧密结合。

确定企业负债规模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 否则, 负债过多到期得不到偿还, 将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偿债能力问题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对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债权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有利于三方进行正确投资、经营以及正确的借贷决策。通常反映企业偿债分析的内容受企业负债的内容和偿债所需资产内容的制约。

3. 控制负债的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比例关系, 当企业资金总额一定, 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一定, 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就成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确定负债结构需要考虑销售状况、资本结构、企业规模、利率状况等因素。在确定负债结构时, 也要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作用。企业的短期负债最终由企业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 因此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来确定流动负债的水平比较合理。由于负债总额是确定的, 确定了流动负债也就确定了长期负债。在确定企业负债结构时, 只要使企业在一个年度内需要归还的负债小于或等于该期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即使在该年度企业发生筹资困难, 也能用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归还到期债务, 即有足够偿债能力。

4. 加强对未来经济环境的预测。

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 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同。在决策长期投入时我们常要用投资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方法认真分析项目可行性。如果净现值大于零, 说明方案可行, 净现值小于零, 则说明不可行;内含报酬率高于资金成本方案可行, 否则, 方案应舍弃;现值指数大于1, 说明未来报酬大于原投资额, 方案可以接受, 如果其指数小于1, 说明方案不可取。现值指数法与净现值法一样, 都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但后者以绝对数表示, 不便于在不同投资额的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而前者以相对数表示, 便于在不同投资额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因而在决策分析中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除此以外还应对有关不确定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5. 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 给企业提高主权资金收益率的财务杠杆利益。

如果过分强调财务杠杆的作用, 举债过多, 会增加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经济环境恶化, 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可能下降到利息率以下, 主权资金利润率因此而降低。负债比例越高, 主权资金利润降低得越多, 会加重企业的危机, 出现财务杠杆反作用。

6. 优化资产结构, 建立风险控制、防范机制。

如投入固定资产等应采取提取税前风险补偿金, 加速折旧补偿等办法;如短期经营性负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提取削价准备金, 产品开发基金, 坏账准备金等;如企业资金不足, 存货过多, 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在产品, 积极销售产成品, 降低原材料库存;如应收账款过大, 就应成立专班, 催收欠款;如长期投资不合理, 就应检查合同和协议, 及时进行调整, 收回投资;如固定资产闲置过多, 短期内不能发挥作用, 就应积极处理, 变死物为活钱;如摊子铺得过大, 一时难以收缩, 而预测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较好的回报, 就应向外筹集新的资金, 增加流动资产的数额。此外, 应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 及时分散风险。选择风险转移策略, 通常可以保险转移为主, 风险一旦发生, 其损失可由保险公司按约补偿。

7. 培植良好的公共关系。

良好的公共关系和善于交际的能力, 现代企业不可缺少, 有些事情有了它可以神奇般的办成, 正如“化腐朽为神奇, 变乌鸦为凤凰”。公共关系的核心是诚实无欺, 讲信誉, 守信用, 是企业的良好形象和魅力, 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经济学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作为能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煤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竞争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成为了众多国内煤炭企业新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使得煤炭产品需求步入深度调整期。煤炭企业如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制定准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成为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本文从现阶段煤炭企业营销所存在的误区出发,提出了有效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煤炭企业 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 运营机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作为能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煤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竞争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成为了众多国内煤炭企业新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放手的煤炭衔接会,使电煤迈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虽然煤炭市场定价环境还不完全具备,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趋势已经越来越为强劲。尤其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将煤炭市场推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煤炭市场进入持迷时期的趋势越来越为明显。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机制,煤炭企业如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制定准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成为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传统竞争机制的影响,我国众多煤炭企业在市场营销理念和营销策略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新的市场竞争机制的需要。

二、我国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市场营销理念落后导致营销机制脱节

市场营销理念落后是我国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现象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

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煤炭企业多数属于国营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煤炭企业的营销大多属于关系营销,既便是在煤炭资源市场化后,这一理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从企业领导到营销人员仍然将发展“关系”作为煤炭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忽视了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和服务能力。在这种错误的市场营销理念影响下,多数煤炭企业不知道何为市场营销,只是将销售产品误认为是市场营销,缺乏对营销策略的研究,落后的理念使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与当前市场竞争机制完全脱离。

2.盲目关注销售量的增加导致产能过剩

盲目关注销售量的增加,是我国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又一重大问题。众多煤炭企业为了扩大销而盲目地扩大生产,关注于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缺乏对营销策略的建立,对煤炭产品的开发过于单一,导致煤炭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创新,大量产品屯积,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严峻的产能过剩现象,给企业市场营销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在生产量和屯积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却是煤炭的市场需求不断下降,供大于求的状况给煤炭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营销压力,将煤炭企业推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三、我国煤炭企业营销策略

根据我国煤炭企业营销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市场竞争机制,要提高煤炭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营销策略:

1.从意识入手,改变营销理念

煤炭营销不是推销、销售煤炭产品,更不是单一的卖煤。在新的`市场竞争机制下,煤炭企业要从领导到员工全面更新观念,将附合市场竞争机制的市场营销理念深入贯彻到整个煤炭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运输、服务等整个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制定先进的营销战略,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预测,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尤其在当前煤炭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更应该将营销观念定位于全球市场,使企业从理念上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从产品入手,实施品牌策略

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关系”式销售策略,使得品牌策略在煤炭行业未被重视,但在新的市场竞争机制影响下,尤其是煤炭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下,煤炭企业打造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了煤炭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佳手段。品牌策略包括品牌名称的设计、品牌质量的保证、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品牌形象的打造等,尤其是在国家“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的理念下,煤炭企业更要从产品入手进行创新,打造洁净、高效的煤炭产品,打造绿色品牌。

3.从市场入手,建立客户战略

优质、稳定的客户群是企业生存的重点,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煤炭企业在建立营销策略上,要从客户入手,准确分析目标市场,充分把握用户需求、规模、地理位置等信息,及时调整用户结构,建立有机的客户战略体系,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比如省内外市场、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情况,相关政策法规调整情况,市场煤炭需求和库存情况,竞争对手营销策略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用户需求变化等,都应当进行充分的考虑,纳入客户战略机制中,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四、结束语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改变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已经发生了番天覆地的变化,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煤炭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关系”式营销策略,从市场营销理念、产品结构优化、客户战略制定等方面入手,制定适合当前市场竞争机制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强大的竞争能力,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浅论煤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6

[2]连立英.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的选择[J].市场营销,.8

[3]段红.浅析煤炭企业创新营销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9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理论 篇3

关键词:企业组织;分工;协作;网络化

一、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组织理论

由于基于“经济人”、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等假设条件的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作一个没有内在结构的黑箱,一个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具有完全的同质性,因此,其很少关注企业组织,对企业组织的关注明显不足。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假设研究了企业组织理论,形成了交易费用理论、代理理论、团队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演化理论等学派。

交易费用理论的代表是科斯与威廉姆森。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科斯最早认识到企业组织在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他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市场和企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企业组织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但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也是有费用的,企业组织的边界取决于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费用的比较。威廉姆森对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拓展,认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通过不同的治理结构来实现的,即组织存在的目的在于当市场失灵时降低交易成本。他在1975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的《市场与科层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阐释了运用交易成本分析企业组织的方法,强调企业组织是一种规制结构,而不是一种生产函数。总的来看,交易费用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企业组织的出现是减少市场交易费用的结果,企业组织的规模和边界是由企业组织的边际交易费用决定的。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组织在实质上是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总和。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等情况,在不完备契约的条件下代理人可能会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委托人必须强化对代理人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增加代理人采取不道德行为的机会成本。以避免在企业组织中出现损害整体效率的代理问题。

团队理论把企业看做是一个信息系统,主要研究了在既定制度安排条件下,企业组织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机制是有效率的(Marschak & Radner,1972)。

企业能力理论主要包括企业资源论、核心能力论、动态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具体的流派。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不同的企业组织,即使是在同一行业,也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和发展能力;企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文化等有关,由于其形成过程具有路径依赖、复杂性等特点,因此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学习。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看做是生产性知识的一个集合组织。他们倾向于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考察企业组织的成长和演变,把企业组织的发展看做是知识积累的过程(Nelson & Winter,1982;Winter,1988;Baney,1986/1991;Teece,1990;Parahalad & Hamel,1990)。企业能力理论还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研究了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生产的组织形式对企业竞争力的显著影响,这些组织形式对于企业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有很大的裨益。

演化理论学派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组织形式随时间的推移而经历的发展历程。理查德·R·尼尔森和温特(Nelson & Winter)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他们提出了“惯例”(Routines)的概念。惯例是“一个组织的技能的集合”,“它可以是指整个组织中重复的活动方式”,即企业在运行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规则、程序、习惯、战略和技术。企业组织中存在的大量惯例在组织演变中起着类似生物基因的作用,一旦形成,可以遗传。

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每一次生产效率的突飞猛进无不伴随着企业组织的创新。企业组织的演进总是与外在的社会环境和内在的企业运作效率及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朝多元化、柔性化、分立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企业组织边界模式也呈现出从市场和企业的“两分法”,向市场、企业和网络组织“三分法”转变的演化趋势。理查德.兰逊(Richard Larsson,1993)通过研究组织间的关系,建议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组织的三级制度替代传统的市场与科层两级制度分析框架。他认为,在较低的召集成本和较高的内在化成本或行为者之间信任程度高的情况下,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特定资源依赖程度越高,资源依赖的协调越可能由作为企业间契约的网络来协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生活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若干重大变化。首先是客户和市场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快速、多变的特点。顾客对企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的快速多变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品和要素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企业获取资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内部或本国范围。第三,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该变了企业传统的协作方式,企业组织通过战略联盟、供应链管理和分包制等网络化组织形式从外部获取世界范围组织发展所需的各种稀缺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外部整合能力,并实现速度经济和敏捷制造。

二、 马克思的企业组织理论

1. 企业组织的性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组织的产生,仅限于交易方面的考察是不够的,不能够说明企业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科学地阐释了企业组织的性质。他认为,企业组织具有多重属性:(1)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雇佣劳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剩余价值的经济组织。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主要动机是榨取剩余价值或利润,实现剩余劳动的吸取。正如马克思所言,“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2)资本主义企业是进行协作生产的经济组织。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组织形式,企业是社会分工与协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场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3)资本主义企业表现为一种权威制等级结构。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离开流通领域后进入企业组织后,企业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资本家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指挥、监督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劳动者必须服从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劳动成果也由资本家支配。(4)资本主义企业是通过计划配置资源并生产产品的经济组织。虽然企业和市场在配置资源和组织分工方面有相互替代性。但是,二者也有显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具有生产功能,这种功能是市场不具有的。企业组织的内部分工以生产要素积聚在同一个生产单位、归同一个资本家所有为前提,不需要进行交换,服从于企业家的权威,往往是事前的、自觉的和有意识的。而基于社会分工的协调则是事后的、自发的和无意识的,社会内部的分工以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特征。

2. 企业组织的规模与限度。

(1)企业规模的限度。资本主义企业是随货币转化为资本而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马克思认为,货币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转化为资本,而这个量又是由资本的性质决定的。货币转化为资本需要劳动力商品在质上和量上的适当匹配。“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或价值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转化的最低限额取决于人们对资本家必须获得的剩余价值的最低数额的规定,因生产阶段、部门、技术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需要具体的分析。(2)协作、分工和机器生产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与个体劳动相比,简单协作具有较多的好处: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集体力,这种合力大于单个人力量的总和;共同劳动可以共用生产资料,节约生产资料的开支;增加劳动者之间的社会接触,引起竞争心和精神振奋等。(3)企业规模扩大的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指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会迫使其不断进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单个资本增大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实现扩张的过程。企业规模的扩大主要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方式。资本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比较缓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资本集中则通过竞争和信用的杠杆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作用,促使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的规模逐步扩大。同时,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促使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因素。比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会加剧资本家与工人的利益冲突,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组织的管理成本。

3. 企业组织结构。西方企业理论抽象掉了企业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仅从劳动组织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马克思则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分析劳动组织。首先,马克思在分析劳动过程时指出,在劳动过程的三要素中,劳动者的劳动至关重要,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内部具体的劳动组织必须把劳动者按一定方法和方式有效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为一种集体的生产力。因此,企业组织结构必须合理、科学,以保证劳动要素质与量的结合,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其次,马克思强调了生产要素的空间结合或空间布局,如生产班组的布局、各种生产设备的布局、各种职能部门的布置也要合理。从宏观上看,生产要素在社会空间上的布局也需要合理,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难以顺利进行。第三,生产要素的时间结合或时间选择。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时,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时间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是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问题。从社会再生产的观点来看,经济的增长及其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完善,而且还取决于生产组织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经济联系的加强。

4. 企业组织的演化。西方经济学从交易费用、不完全契约等角度对企业的起源及其组织演进进行解释。而马克思则更早从分工、协作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初步框架,揭示了企业组织演进和变迁的基本动力和内在规律。关于企业组织的演变,马克思指出,企业组织的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决定了企业组织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变迁。企业组织的每一演进都显示了它比前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有更高的模式,并能适应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生产力是企业组织变迁的动力。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资本家将若干贫困的独立手工业劳动者雇佣在一起,集中在资本家的工场或作坊之内,进行集体同劳动,这就改变了以往行会作坊的简单、协作的组织形式,逐步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分工基础上,许多工人集中在一起的协同劳动的结果,使资本主义劳动出现阶段化和技术专门化,扩大了生产规模,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积累,生产过程中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就按比例地增大。分工深化造成的巨大生产力和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求,直接推动着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化。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逐步走向垄断,这一时期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要求突破单个企业制而采取现代公司制。因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新的较贵的生产设备的普遍使用,而较小的资本无法短时间通过资本集聚获得较大的资本,而被排除在这种生产之外。正如马克思所言,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种事完成了。现代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的演进,使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先后经历了机器大工业、股份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形式的演变。

三、 企业组织理论的价值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组织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基本规律。深刻阐释了企业组织所具有的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在方法上具有很强科学性和说服力。相比之下,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假设、推理,局部和静态地考察企业组织现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足。在研究目的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侧重于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永恒性,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护,增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马克思企业理论则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他认为企业组织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永恒。虽然马克思的企业组织理论对分工演进、组织边界、企业组织的变迁等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性,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恰好起到了弥补作用。总的来看,两种企业组织理论对于在当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社会的发展,面对企业组织的创新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对待。借鉴吸收各自理论的长处,抛弃其不足之处,大胆的进行企业组织创新,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小怡.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32

2. 张秋云.企业组织结构的马克思经济学分析及启示.河南大学,2002:3-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PHR201008333)。

作者简介:张泽一,经济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篇4

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信息,选择,策略

一、引言

会计政策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是“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会计政策决定着其对每项会计事务的处理方法和行为方式。而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行为方式不同, 必然会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造成不同影响。因此, 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一个企业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政策可选择的意义在于, 当企业对于处理同一项经济业务可以采取的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时, 其所能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这就会导致所造成的利益归属有所不同。企业的会计政策, 其实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均衡和协调的产物。

二、会计政策可选择的背景

(一)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

在每个企业中, 都存在着几种利益相关者, 如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税务机构及企业管理者等。企业财务会计应当向这些有权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方披露信息。同时, 他们的利益彼此相关联, 却又不完全一致。每个利益相关者的目标都是自己利益最大化。如债权人希望选取保证收益、较为稳健的会计政策, 而大股东则倾向于增加收益, 持续发展的会计政策。需求不同导致了期望不同,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均衡各方利益后在准则允许范围内选择能被各方利益接受的政策。

(二) 超前经济行为及不确定因素

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时点、经营范围以及市场变化的不同, 使得会计准则无法事无巨细的对所有特殊的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系统性的规定。同样的, 经济发展下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超前的、会计准则还未进行规定的经济业务。从一定的角度来说, 会计准则是根据现有的经济业务来制定的, 所以难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都使会计准则产生一定的弹性空间, 或者被称为“真空地带”, 从而让企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权利, 也增加了企业在会计政策上选择的范畴。

(三) 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成长及发展

会计政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思想和手段。社会环境和市场状态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随着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目标为适应环境选取最具有适应性的会计政策, 从而使会计政策更加的公允、合理, 能够向各方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也决定了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必然存在的。

三、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 广义环境因素

1.在统一的政治大背景下, 国家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财政方面的政策不可避免的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内容等产生影响。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都或多或少的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想。而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会对会计政策加以干预, 如改变或影响会计管理体制, 进而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

2.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了会计理论应用和会计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我们可以看到, 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会计信息的处理方式是有所差别的。会计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这就表示如果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 那么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就更广更深。

3.文化差异也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造成影响。文化上的不同直接作用于思想观念, 造成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从而使不同地域、民族、偏好的企业形成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最终导致了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譬如一个企业倾向于冒险激进的政策以博得更高的利润, 亦或是追求保守稳健的发展目标, 则他们的会计政策显然是有所区别的。

(二) 企业内部因素

1.企业内部的各个利益相关者都在为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努力。着眼的利益角度不同则导致会计政策的选择立场不同。债权人和股东的立场不同, 管理者和以上两者的立场也不相同。我们所指定的会计准则, 更相当是一种合约, 它无法满足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在追求的个人效用最大化, 而只能在这其中进行多次博弈, 不断寻找平衡, 最终达到各方利益都能接受的效果。也就是说, 股东、债权人、管理者、供应商乃至雇员, 都在影响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2.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形式及经营范围也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选取会计政策的原则有所区别, 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盈利的能力都存在着差别。同理, 在探讨合伙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依据时也不能一概而论。不同行业或不同规模的企业所选择的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应性, 是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中摸索得到的, 根据自己的特性寻找最适合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市场, 确定最有利于自己业务发展的会计政策。

四、提高会计政策选择能力的策略

(一)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1.制定严谨的会计披露政策, 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披露的内容、范围、方式等, 有利于会计信息的透明化, 增进市场的稳定性。当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可以被公众监督时, 将大大减少企业的管理者利用不法手段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是减少企业利用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的有效手段。在现行经济政策下, 企业必将留有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但国家在给出一定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的情况下, 应严格监督企业行为, 减少留给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应将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会计现状, 制定合理的会计法规和法律, 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 使会计制度和准则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给企业施加一定的压力, 加大监管力度, 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 制定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的会计政策。

(二) 创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下, 一个企业应当具有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变更进行明确和有效监督, 并及时向各个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关信息的相应部门。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独立董事或监事会应明确责任范围, 公平公正的对企业会计实务进行监督, 并督促企业选择合法公平的手段取得利润。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或调整时, 相关负责人有义务对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同时,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减少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 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准确掌握会计知识, 相互配合, 促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由于管理者在企业中处于经营管理地位, 因此掌控了最完整的会计信息。而显然资本是属于各个股东的,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会计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管理人员和股东的利益目标不同导致所拥有的立场不同。企业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 很可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 从而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 有助于将管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立场趋向一致。管理人员的薪资与业绩相挂钩, 这样就更可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忠诚度, 减少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和资本拥有者可能发生的损失。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有助于会计人员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 增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 提高其对工作内容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也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助力。会计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 坚守职业操守, 将会计理论和企业实际状况相联系, 为企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五、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为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但企业也要与自身相联系做出适当的选择。合理分析会计政策选择中的复杂因素,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 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和探索。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监督机构、债权人、管理人员及大小股东, 应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企业目标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配置, 真正实现会计政策的公允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美) 罗斯, 瓦茨·杰罗尔德, 齐摩尔曼.实证会计理论[M].陈少华, 等, 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何锦梅.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J].财会探析, 2014 (02) .

企业经济管理经济论文 篇5

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对市场行情,发展状况的分析,来对企业进行发展方向与目标的设定,从而减小企业的风险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财务部门是直接接触到企业资金的部门,所以财务管理指定的政策与方案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影响作用的,这就对企业的自我监督起到的一定的作用。

[1]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一、当今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有很多因素都制约着企业的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当今很多企业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职责不够明确,管理界限不够清晰,导致管理上造成混乱。

再加上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审核力度不够,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了腐朽行为的滋生。

(二)财务分析能力不完善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和科技的不断改革,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步,就需要对现有设备与技术进行更新,对新产品进行开发。

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市场进行科学有效的投资,这就对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财务分析能力还不够完善,有时会产生错误投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影响,阻碍企业的发展。

(三)财务部门风险预测力不高

目前大部分企业中财务部门都处于被领导的位置,这导致财务部门缺少独立性,一些决策与职位等问题也受到管理者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部门只能的发挥。

但是根据一些企业的经营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风险与损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同时与收益也成正比,企业要想降低损失达到最高收益,就要具备良好的预测风险的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缺少对风险的有效预测与分析,从而导致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收益差强人意。

(四)管理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企业很多都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当然其中包括财务管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那么,在企业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吸引不到高素质管理人才,即使是有能力有思想的管理人才,却没有发挥真才实学的空间。

这就促使,管理方面的水平很难提高。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实现企业自我监督的手段

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对市场行情,发展状况的分析,来对企业进行发展方向与目标的设定,从而减小企业的风险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财务部门是直接接触到企业资金的部门,所以财务管理指定的政策与方案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影响作用的,这就对企业的自我监督起到的一定的作用。

财务管理对企业实行监督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首先,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成本上进行控制,保障资金的正确合理的分配。

这降低了企业的不必要的损失,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成本。

这就实现了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资金的监督,保障了企业经济的有效利用。

其次,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担负着企业资金收支的重要任务,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企业的资金状况。

所以说财务管理中制定的一些政策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企业合理的使用资金,避免出现大的财务问题,影响企业发展,是企业向良好有序发展的保障。

最后,一个企业有财务部门的良好监督,可以保障企业内部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保障企业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止贪腐腐朽现象发发生。

(二)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可以起到监督与指导的作用,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良好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实现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首先,财务管理主要的作用是对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有准确的分析,从而来制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内容与目标。

财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当前财务资金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帮助企业分析投资成本与风险、利益的计算,能够做出风险预测和提出解决办法,避免企业发展的盲目性,减少企业的损失与政策决定方面的失误,从而实现企业良好的发展,获得最高效益。

其次,财务管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能够做到事前控制,财务部门通过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用财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能够发现现阶段企业运行的状况,发现运营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预测到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调整发展方向与经营策略,帮助企业向更好的方向运营。

最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资金是整个企业得以运转的关键,资金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财务管理要了解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涉及到每次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以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个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加强企业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特别重要,一个具备高效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增加企业的收益,还能做出很好的风险预测,降低甚至避开亏损。

能够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很好的配合,保障企业良好有序的运营,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实现企业的目标。

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2]浅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引言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方位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

因此,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的人本思想,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这种管理思想就是区别于传统刚性管理思想的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要求管理人根据企业员工的不同层次以及其所处的不同岗位进行有区别的管理,以保证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够得到尊重,每个人的潜质都能得到开发。

二、柔性管理概述

(一)发展历史

所谓柔性管理是指管理者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的一种管理方式。

其主要理论在历史演变中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理念的提出。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勒一直坚信在当时的生产背景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效率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状态。

因此,他设计了多项实验,并最终在确定了以制定科学工作方法、挑选一流的工人以及实行激励性工资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理论。

第二,20世纪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从人际关系研究中得到管理学的灵感,他经过长期的管理试验论证了人作为“社会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提高工人满意度是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首要条件,高满意度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种需求的合理满足”的基本理论,为柔性管理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热潮兴起。

在这一思想潮流中管理者把管理的重心定位到人的价值,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柔性工作制”“柔性工作时间”“柔性工作地点”等管理实践活动。

而这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使柔性管理的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基本特征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型管理体制,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内在驱动性。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内在的驱动力,才能够按照其认同的目标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企业经济学 篇6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 制度粘性

潘成云(1999)提出的战略营销观念认为,战略营销观念区别于市场营销观念之处主要在于,“市场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而战略营销观念追求的最终目标十分明确,即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要使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同时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解决企业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对于外部性产生的后果到底要不要承担责任,这又取决于现有的社会制度安排。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1.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种主流观点

早期的主流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属于企业所有者——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的管理者只需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以“经济人”的观点努力为股东赚取利润就可以了,不必承担除此以外的责任。美国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是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他(1970)提出:“在自由经济体系内,企业的惟一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在游戏规则之内,包括公开与自由竞争,不欺诈诈骗,从事增加利润的各种活动”。这类观点把企业的功能视为纯经济性的,把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企业成功的惟一尺度。

而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则主张,企业除了要为股东赚取合理利润之外,还必须承担其他一些责任,保护和增加社会财富,成为社会良心的维护者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者。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波斯特等(2005)把这两种主流观点称为反对和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理解是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于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基本的社会责任(比如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负外部性后果承担的责任(比如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道德规范期望的责任(比如慈善事业)。两种主流观点的差别在于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承担多少社会责任。

2.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概念框架

本文把弗里德曼认为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正式制度下决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正式社会责任;而把正式制度以外,公众和社会组织从道德伦理上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称为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跟制度密切相关。

二、制度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的概念与内容

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凡勃伦、康芒斯对制度都有论述。凡勃伦指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生活方式。康芒斯所说的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卢现祥,2003)。

本文把制度看成一种行为规则。既然制度是关于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规则,那么企业的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就会受到规则的制约。企业是在现有制度的制约条件下活动的,寻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没有制度的制约,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生产危机。所以通过制度来制约企业的行为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制度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卢现祥,2003)。正式约束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个人和企业的行为。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内部实施的行为规则,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制度构成的第三个部分是实施机制,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规则就形同虚设。

2.制度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假定制度安排既定,在实施机制完善的情况下,正式约束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寻求利益最大化中的成本函数。如果企业违反了正式约束(比如某项法规),那么它就要为它的行为付出代价(比如罚款)。正式约束中规定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一定会承担,否则就会损害企业利润。(这里暗含一个假定,正式约束的设计是完美的,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设计约束下,企业寻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选择一定是承担正式约束要求的社会责任。)所以正式约束对于企业社会行为、经济行为的约束决定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非正式约束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间接的。虽然不少组织、公众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要求停留在道义劝说的层次,不能形成正式约束,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成本影响有限。企业不按照非正式约束的要求承担额外的社会责任,比如治理环境污染、捐助慈善事业,先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最后才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这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如果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公众无法知道企业的行为,再如果企业的产品质量又是过硬的,最终这种不遵守非正式约束的行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相当小的。

实施机制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是很大的,前文我们假设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完善的,当这样的实施机制本身存在问题的时候,正式制度便形同虚设,那正式制度规定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会落到实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为减少成本会不去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实施机制能切实有效地使正式法规产生作用,就意味着,一旦企业不承担规定的社会责任,它就会面临更大的成本。

3.制度决定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决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的时候,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在正式制度设计是完美的假设前提下,企业一定会承担正式社会责任。而对于非正式社会责任企业要视其成本收益关系决定是否承担,如果非正式约束不能影响其利润或影响较小,企业会不承担或较少地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如果非正式约束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很大,企业会承担较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

要使企业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仅靠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企业的非正式社会责任是极其不确定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且大多数企业没有主动承担非正式社会责任的动力。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是相对确定的,只有在正式制度设计不完美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企业不承担正式社会责任也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不一致的问题,要通过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转变以及正式制度设计的改善来解决。这就涉及到制度变迁的问题。

三、制度粘性与企业社会责任

1.制度粘性的提出与解释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用正统经济学的“供给—需求”分析来研究制度变迁问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需求主要来自于公众,公众往往期望企业承担比现有制度安排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制度安排供给者主要是政府,政府根据多方因素平衡来决定企业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安排。这样,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供给与需求是不一致的。本文沿用西方经济学“粘性”的概念,把这种制度安排的这种供求不一致现象称为制度粘性。

诺思认为,从认知和组织制度变迁到启动制度变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制度变迁的时滞,制度滞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卢现祥,2003)。诺思解释了产生制度粘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即从制度安排的需求到制度安排的供给的时间差。由于政府与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总是不一致的,政府从了解公众认知、理解公众认识、调整自已的认知到调整制度安排肯定是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样,便产生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供给时滞,制度安排不能及时根据供求状况进行调整。

即使不存在制度供给的时滞,制度安排在长期内也不一定会按照公众的期望进行调整。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制度供给问题,这里的制度供给类似于政府出台一项政策。政策的需求者是公众、政策的供给者是政府,公众通过议员向政府反映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由于不同的议员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都寻求对自己利益集团有利的政策结果。比如代表企业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承担较少的社会责任,代表工人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更加关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代表农民的利益集团可能要求企业尽可能减少污染的排放等。总之,无法权衡所有的利益集团,政府对于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的认知很难与公众的认识一致,因为公众的认知也是多方面的。因而,政府也无法设计一个符合所有公众要求的制度安排。这样,制度安排的供给总是与制度安排的需求不一致的。

产生制度粘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提供新的制度安排并相应地建立实施机制是有成本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过程,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的风险很大。制度供给的成本至少包括:规划设计的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建立实施机制的费用,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预知的费用。由于这种提供制度变迁的成本很大,而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即使发现了这种供求的不一致,政府往往不会产生制度供给的动力。

2.制度粘性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制度粘性的长期存在意味着非正式制度难以向正式制度转变、现有的正式制度难以改善,因此对企业来说总是存在着正式社会责任和非正式社会责任,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正式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的完善程度,非正式社会责任的承担取决于企业自身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粘性的存在给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同类企业的正式社会责任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企业面对的非正式社会责任都不一样。企业可能通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产生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公众普遍期望企业承担一些他们认为必要的社会责任,比如严格控制污染、关心消费者健康等。如果一家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做得比别的企业更好,公众会对该企业产生好感,而更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收益往往是一种长期收益,需要企业主具备战略的眼光。

参考文献:

[1]潘成云:战略营销管理——原理、方法和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0

[2]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September 13, 1970

[3](美)波斯特.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篇7

关键词:经营诚信缺失,制度成因,经济学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企业经营中虚假广告、逃废债务、偷税骗税、造假贩假等诚信缺失现象愈演愈烈,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加大了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 阻碍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 降低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的判断, 每年仅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达1800亿元, 因产品质量低下和造假贩假造成的损失至少2000亿元, 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将之称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败血症’。治理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确保企业诚信经营已成为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

对于企业经营诚信缺失, 人们已从多个角度进行过界定, 有人认为是一种道德失范行为, 有人则更强调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 企业经营诚信缺失可以被界定为企业经营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可以将这一问题纳入新制度经济学机会主义行为的分析框架, 理由是:现代经济学认为, 所有市场交易都可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 这其中既包括正式契约, 如合同等, 契约内容清楚并有强制力确保契约履行;也包括非正式契约, 也称默认契约, 其内容并没有在正式契约中载明, 交易双方彼此心照不宣, 没有强制力确保其履行。由此观之, 要确保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市场交易的双方都必须做出愿意接受这些契约的承诺并忠实地兑现这一承诺。市场交易主体的这种承诺意愿和承诺兑现能力就被称为其交易信用。企业经营诚信, 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 既真实承诺又确保兑现承诺;其对立面就是经营诚信缺失, 就是在交易中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置对方利益于不顾, 既不真实承诺、又不兑现承诺的市场交易行为和表现。这与新制度经济学中机会主义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机会主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由莱特在分析保险契约时所使用的“道德危害” (moral hazard) 所发展起来的概念。按照他的定义, 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用虚假的或空洞的, 也就是非真实的威胁和承诺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这一定义强调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强烈而复杂, 他会随机应变, 投机取巧。包括: (1) 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 按个人的目标对信息加以扭曲和筛选, 如说谎和欺骗等。 (2) 违背对未来的承诺, 力图逃避责任。由这一定义, 我们不难看出诸如“银广厦造假、注水猪肉、黑心棉事件、虚假广告”等企业经营诚信缺失行为其本质就是机会主义行为。

威廉姆森认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人的本性之一。他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人的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的。人的有限理性是由阿罗引入的一个原理。所谓有限理性, 简言之, 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对复杂的和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 不能获得关于环境现在和将来变化的所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交易者就有可能利用某种有利的信息条件, 如信息不对称环境向对方说谎和欺骗, 或用某种有利的讨价还价地位要挟对方。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推论:只要人的有限理性这一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不可能根除。机会主义行为是“分配性努力”而不是“生产性努力”, 即行为的结果不是增加而是仅仅分割社会财富。这一行为通常对经济生活造成三重损害:一是引导部分资源流向非生产性收益活动;二是这种活动直接对生产者收益的侵占, 抑制了他们从事生产性努力的积极性, 甚至会引导其走向机会主义道路, 最终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泛滥;三是使人们的交易圈从广阔的“匿名社会”退缩到“熟人社会”, 缩小了市场的范围、规模, 阻滞了分工经济的广泛展开。因此, 任

●李飞飞

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要想有所进步, 就绝不能对机会主义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表明, 人理性地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进行的, 这些约束条件很大一部分就是人们“发明”或“创造”的一系列规范、规则等, 也是制度经济学家所强调的制度。

制度作为一种“人工强制”框定了人们的选择空间, 影响并决定着当事人从事某一行为的预期收益与成本。当某人从事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纯收益大于其将时间及其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纯收益时, 此人便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一、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的制度成因

1. 非正式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旋涡中, 在令人目不暇接的体制转型中, 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抑制了人们道德责任感的生长, 对物质金钱的追逐胜过了对完美人格的塑造, 由此便弱化了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非正式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

2. 正式制度。

(1) 产权制度。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为人们提供稳定预期并实现经济后果的内部化, 从而引导人们着眼于长远利益而树立提高自己的信用。 (2) 国有企业经理制度。一些国有企业之所以进入了经营诚信缺失的大军, 与现行的国有企业的经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3) 地方官员的政绩评价标准。地方官员承担着发展一方经济的重任, 任期内地方财政的收支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是衡量其为官一任政绩的重要指标, 往往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荣辱兴衰。 (4) 信用管理制度。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 它能够降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给失信者以有力地惩罚。

3. 制度的实施机制。

企业经营中的失信行为, 大量的属于道德层面, 但也有许多已明显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对此必须依法大力整治, 惟有此才能加大企业经营者诚信缺失的成本, 从而遏制失信行为的泛滥。这已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论述, 我们认为要治理企业经营诚信缺失、确保企业诚信经营, 塑造信用经济, 建设现代文明, 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 明晰产权归属。二是加快信用立法, 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诚信经营的法律制度。三是建立企业诚信经营的管理体系。四是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五是加强信用道德教育, 强化企业国际经营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 人无信不立, 市无信不稳。实践证明, 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信经营。提高中国企业诚信经营水平, 直接关系能否降低交易成本, 增加内需, 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加速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为了实现国民经济顺畅运行和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为了尽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国际经济接轨, 构建我国的企业信用制度体系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尹柳营.信誉企业生存之根.企业研究, 1997 (08)

[2].周运清、刘谨.现代企业发展的信誉资本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 (1)

[3].周汉华.2002:信用与法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3)

[4].唐任伍.2002:论信用缺失对中国管理的侵蚀及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2 (1)

[5].诺思.199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6].李正权.论质量信誉和质量竞争力.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4 (9)

[7].卢现详.1996: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6

企业税收筹划的经济学分析 篇8

对于税收筹划的概念, 目前尚无绝对权威的说法。目前国内比较赞同的说法是, 企业税收筹划就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企业在现有的税收环境下, 合理的运用税收规则, 使税负达到最低, 最终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 以及税收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 税收筹划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在企业运用也将越来越普遍。

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趋动, 作为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主体, 税收筹划是节约成本的重要决策之一。

1.1 税收筹划是在既定环境下多方博弈的结果

这里涉及到的博弈以数学家纳什的博弈论为基础, 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主体间的信息不充分。

税收筹划的过程就是在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对税收政策的差别进行选择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企业根据现有的信息进行行为选择的过程。即使企业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发展战略和筹划意图有着完全的信息, 并熟悉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但是却对其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发展战略却不可能都完全了解, 因此他们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 在市场竞争中彼此就构成一种博弈关系。同时, 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也是信息不对称的, 企业无法准确的预测市场如何变化。所以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国家税收部门也就构成了多方博弈关系。由于税收契约的不可谈判性, 企业必须按时足额的向国家缴纳税款并且对企业来说是没有补偿的。即, 可当作是企业的一种必然"损失"。由此看来, 在既定的环境下, 企业会产生税收筹划的动力, 与国家和其他企业进行博弈。为博弈取胜, 置身其中的企业会竭尽所能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最终的结果是使局中人都采取折中的办法, 对各方均有利, 实现征纳关系的和谐, 这也是信息需求方长期博弈的均衡点。

1.2 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税收筹划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企业是理性的,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是经营的目标。数学公式告诉我们:利润=收入-成本。由于税收是成本之一, 且可以看作是一种“机会成本”那么, 纳税人从根本上来说有减少纳税支出的主观愿望和需要, 因而, 通过筹划达到少缴税的目的就成了纳税主体的首选。

2 企业税收筹划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税收筹划与税收宏观调控是一种依存关系。企业通过税收筹划的渠道获益的同时使国家税收收入相对减少, 那么国家用于投入国民经济环境中的资金将有所减少, 社会价值取向也会有所变动, 后果是必然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就其影响的结果, 包括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2.1 企业税收筹划的积极经济效应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 企业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效率。其一,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结构、国民收人分配的重要工具, 纳税人的税收筹划过程, 实际上也是一个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当纳税主体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 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 进行投资、筹资、企业制度改革、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时, 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 但客观上却使自己的生产、消费活动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引导下, 逐步走向了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合理的道路, 体现了国家的调控意图, 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可见, 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愈周密, 国家的税收调控愈到位, 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要远远大于纳税人所获得的减税效益, 这应当说是一种"双赢"的结局。其二, 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信息反馈, "传导"经济主体对宏观政策的反应, 使国家能及时调整有关经济政策和战略, 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例如, 我国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西部一定的优惠政策,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所预期的那样有效。尽管企业投资西部可获得税收筹划的空间, 但由于西部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不足, 使企业税收筹划的积极性大受影响, 这说明国家需要对西部开发的政策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从微观角度看, 企业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其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 必然将减轻税收负担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目标, 而税收筹划则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便利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是税收筹划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受益者, 税收筹划的最大功效是满足了企业降低纳税成本的需要。其二, 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主动纳税企业的形象。企业要想进行税收筹划并取得成功, 只有深刻理解、掌握税法, 才能领会并顺应税收政策导向, 做出理性抉择。从现实征纳过程中也不难看出, 税收筹划进行得早、搞得周全的企业如某些三资企业、大型企业集团, 其纳税意识、纳税行为均令征管机关满意, 在为国家创收的同时, 为企业自身也谋取了好的形象,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其三, 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是精打细算的典范、节约支出、减少浪费, 筹划活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这一行为, 也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开展税务筹划也有利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 加强财务核算尤其是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 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2.2 企业税收筹划的负面经济效应

第一, 因筹划成本大于收益而造成的损失。

市场经济中, 任何交易行为都伴随收益与损失并存, 税收筹划也无法避免。税收筹划在给纳税主体带来潜在利益的同时, 也要首先付出显现的成本。包括筹划费用、税收滞纳金、以及一些额外税收负担。进行筹划也必须遵循成本收益原则, 这是一种“成本约束”。若企业在筹划过程中, 没能把握全局, 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 最终可能导致筹划的成本大于筹划的收益;或者筹划的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那么与正常税赋缴纳方式相比, 会得不偿失, 损失经济利益。

第二, 税收筹划对社会总产出和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

为了全方位考察税收筹划的宏观经济效应, 国内一些学者曾以完全市场竞争和绝对的“税收中性”为约束条件, 设计出了相关的数理经济模型, 旨在考证税收筹划对社会总产出和资源配置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 税收筹划导致了社会总产出增加, 同时使社会总产出偏离了最优的社会产出水平, 进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为了矫正经济中的“外部性”, 不得不在“市场失灵”领域进行大量的干预, 以调控供求平衡, 优化资源配置, 协调地区发展, 保护资源环境, 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有鉴于此, 我们在税收筹划具有负面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这样的启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性、合理性、事前筹划、成本效益、风险防范等原则。筹划的直接目标应该是:将税收筹划活动纳入企业财务战略目标的范围内, 在不损害整个企业或不失去企业成功机会条件下, 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来说, 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求取生存并取得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因此, 紧握法律准绳, 把握政策导向, 充分发挥企业筹划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现代纳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一微观部分[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55-156.

[2]崔艳辉.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05, (11) :72-73.

[3]石金黄.市场经济下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税收相对中性论[J].特区经济, 2007, (2) :157-159.

企业经济学 篇9

目前, 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正在加快, 西部企业在确保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就业压力缓解、市场繁荣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 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如何共享以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障碍

(一) 企业隐性知识共享障碍

知识相比传统经济资源有着独特的经济特性:1.知识可多次使用。知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曾经使用而损耗, 和土地、资本等劳动资源相比, 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2.边际收益呈递增性。知识在被重复使用过程中, 会不断地被累积、提炼并进一步增值。3.知识有公共产品的属性—非竞争性与非排斥性。

由于知识这种独有的经济特性, 引发了三个矛盾:1.知识获取与创新高成本、高风险与知识共享外部性矛盾, 即知识获取、创新与共享的低成本性, 且共享程度越高, 知识的放大效应越大。2.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与知识创新过程的长期性与使用寿命短期性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隐性知识不能持续产出, 对于经过辛苦积累的知识拥有者不愿意轻易与他人共享, 以免这些知识很快地被淘汰。3.知识转移惰性矛盾。显性知识必须能很快地再转化为隐性知识, 否则其真实价值就不复存在。因为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在隐性知识尚未共享时, 掌握隐性知识个体的创新能力越是高于没有掌握的个体, 其所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少, 于是就产生了知识转移的惰性。

(二) 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

1. 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西部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处于初始阶段, 除个别大型企业如蒙牛、伊利等, 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与自身企业相匹配的区域性企业文化。企业只把注意力用于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只在乎员工行为, 漠视员工心理和社会要素重要性。这种模式只适用于初期, 在企业逐渐形成规模时, 就需要强调人文关怀因素, 更需要以适宜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增加企业创新的活力因素。但西部企业由于发展中面临着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 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很多企业中, 员工考虑到职业及个人地位的因素, 不愿将自己头脑深处的隐性知识共享交流, 个人知识不能内化为企业知识, 这种落后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非常不利。

2. 家族式管理模式盛行。

隐性知识的获取只能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领悟, 不能言传, 其传播距离非常受限。但现实却是西部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 决策权一言堂现象非常严重。管理中人情色彩浓厚, 个人关系代替组织关系, 以关系亲密来管理员工;面临权利和责任时却远离管理制度。由于人情、伦理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变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家庭外的管理人员中非常盛行, 造成企业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 沟通缺乏适应性和灵活性, 知识传递深陷入亲情的鸿沟, 加之交流场所和环境氛围的缺失, 阻断了隐性知识源交流和传递渠道。

3. 激励机制薄弱, 隐性知识传播受阻。

受多年落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影响, 西部企业思想观念落后, 企业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薄弱, 隐性知识传播严重受阻, 严重阻碍着企业快速发展。当很多员工意识到自己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感悟, 可以体现自身价值并带来可观的收益和稳定的工作时, 在没有激励措施时, 不愿意承担隐性知识转移后垄断利益丧失的巨大风险。因此, 在自己经济利益和社会认可回报没有得到时, 员工很难主动、持续地贡献隐性知识, 而选择将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深藏。另外, 西部企业缺乏整体行业竞争力及活力, 人才流失严重也使得隐性知识传播受到很大影响。

二、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一) 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合作博弈分析

在企业与员工合作博弈中, 员工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满足原则。因此, 员工可以以预期的方式、以讨价还价的策略来参与行动。在此过程中, 员工与企业都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 但行动的结果可能导致双赢, 也可能导致双方远离均衡的不利结果。由于参与双方都有很强烈的动机, 都企图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来改变博弈结构, 达到各自价值或效用最大化目标。如果考虑到公平, 博弈开始前, 双方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以谈判的方式促进合作的话, 那么彼此都将在获取各自价值最大化主张方面, 以比较大的倾向性步入到均衡的局面———选择共享知识。

但现实情况却是:这种结果似乎与企业日常行为违背, 尤其是西部企业。因为其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人们, 并促使人们做出超常行为, 这种东西就是企业文化、结构、环境、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外生因素。这些因素的缺失, 会促进参与双方演变成一种非合作的局面。目前西部企业很少有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许多企业制度普遍缺乏科学化、规范化, 缺乏隐性知识共享的刺激性激励机制, 博弈一方即员工, 内心永远预期自己深处的隐性知识会给自己带来超额利益和成就感。在这种预期得不到社会认可回报、个人效用最大化愿望得不到实现时, 员工不会主动走向博弈合作方向。因此, 如果能保证员工个体利益、竞争力得到很好实现并有适当激励的前提下, 员工必然会选择共享自己的知识。

(二) 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非合作博弈

个体拥有的知识具有特殊性和垄断性特征, 这极易形成员工和企业利益二元结构矛盾的局面。隐性知识主体属智力资本, 它可以持续价值化并增值。但这种价值化和增值化, 是以充分体现企业员工价值的同时, 以双方互益性的合理机制为保证, 才能使得员工实现价值最充分化并最大化, 从而在企业与员工价值良性互动中, 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

但现实中, 西部企业缺乏实现两者互益的合理机制, 员工不会冒着牺牲自己特有的知识而损失自身价值或竞争力风险, 主动贡献自己的绝技, 将自己被动地置于潜在威胁或危机之中。长此下去, 企业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加密自身知识, 阻碍他人发展, 尽量考虑自身利益, 导致隐性知识共享环境的破坏, 进而演化成一种长期的明斗暗斗, 而企业正是在这种互不共享的怪圈中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因此, 如何寻找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互动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均衡点, 达到隐性知识主、客体间双赢目的也是西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之一。

三、西部企业隐性知识共享的机制设计

相关研究表明, 在以下条件下企业员工乐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1.互惠。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员工确信自身价值能得到有价值的回报, 那么就会选择共享知识。2.名声。名声是无形的, 却能带来巨大的有形收益。如果在共享隐性知识的同时, 能提高本人在企业中的地位, 那么员工就会乐于共享知识。3.无私的心态。在他们看来, 知识共享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行为, 是高贵品质的反映。4.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 是知识交换的核心, 是决定知识市场能否良好运转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必须让员工看到知识共享带来的益处, 这样他们才会乐于让别人共享自己的知识。

(一)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企业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 首要的是要转变管理理念, 树立人文化的管理思想, 运用各种手段, 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 企业应努力创建一种能体现员工价值的氛围, 激励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使员工的自我满足、个人价值追求得到实现, 激发员工发挥潜在价值。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行为补偿, 以一种公开、透明激励机制使员工的预期得到正面响应, 以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二) 塑造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 建立以文化为驱动的知识共享和创新机制, 从而激发隐性知识主体贡献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西部企业的不少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 导致企业文化缺失, 企业缺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西部企业必须立足企业自身, 寻求适合企业文化建设的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团队培训, 塑造员工间忠诚友好的感情和坦诚交流的企业文化氛围, 促进相互认同与了解, 进而达到一种积极的协同效应,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 构建非正式知识交流平台

非正式交流中, 轻松的气氛会有意无意地完成体验和认知过程, 这与隐性知识的转移机理是一致的。因此, 企业要积极构建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平台, 鼓励部门间的跨度交流, 创造愉悦的交流氛围。通过构建一种非正式交流平台, 实现有效的沟通机制, 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四)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的经济学分析 篇10

一、企业决策方面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时, 首先考虑的是该优秀人才能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 贡献效用度指的是员工在为企业作出贡献之后公司所得到的效用 (满意度) 。由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知, 优秀员工的贡献效用度, 在随着时间推移的过程中, 呈现倒“U”型即先上升后下降。优秀人才在进入企业之初, 其贡献效用度处于较低水平, 之后随着对环境、业务的熟悉, 其工作效率会逐渐提高, 表现为逐步提高的效用贡献度, 接着在达到最大值之后, 企业便无法再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其效用贡献度便逐步下降。

企业招聘优秀人才时, 还会考虑到优秀人才跳槽带来的巨大损失。优秀人才在企业中出任重要岗位、担任重要职责, 其工作内容可能涉及企业内部机密, 并掌握着公司宝贵的客户资源, 他们一旦离职可能会引发机密外泄并带走客户, 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还会影响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转。

优秀人才因其卓越的才能、较强的工作能力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其离职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 但前者在企业的招聘决策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招聘完优秀人才后, 为防范其离职的风险, 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留住优秀人才。

二、优秀人才决策方面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人才在择业时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要求该岗位可以促进自身的不断提高、符合其长期发展的需要。优秀人才的自我价值曲线随时间推移, 呈现倒“U”型即先上升后下降 (如下图) 。在进入企业后, 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工作平台, 不断充实、提升、完善自己, 实现个人价值。当自我价值达到最大值以后即进入事业瓶颈期, 因其认为该企业已经不可能再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其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因此不再尽力工作、消极怠工, 甚至可能会因为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而选择离开企业。

三、问题及建议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向上移动贡献效用度曲线和自我价值曲线, 或者延长两条曲线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可以实现优秀人才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优秀人才应该不断完善、提升自己, 在工作中勇于挑战自己、积极创新获得更多的成就、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同时还应该全面认识自己, 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找工作时应该慎重选择企业与自己的匹配度, 充分考虑企业是否契合自己的期望、是否满足自己长期发展的需要。最后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不断更换工作并不一定能改善工作现状, 在工作变更前充分考虑、理智抉择。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自身发展, 应该积极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正确认识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充分调动人力资源, 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和期望的管理成果。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 因此人力资源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也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企业应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 有序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以期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2. 科学招聘

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能否招聘到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招聘工作的成功有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企业在开展招聘工作时, 应遵循科学的招聘程序进行员工需求预测、制定招聘计划、确定招聘渠道、录用过程、招聘效果评估。

3. 合理的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而且还满足了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充分调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因此企业应该建设科学的员工培训系统, 只有不断增加人力资源投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才可以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实现战略规划。

4. 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人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在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之后, 如何留住人才这一宝贵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应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并设计明晰合理的晋升机制, 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通过对企业人才机制的合理分析,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 企业能通过分析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 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更加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有没有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 对于该企业的活力、凝聚力、生产经营效率, 特别是长期的生存发展能力, 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认识水平和实践, 与许多成功的国外大企业相比, 目前有很大的差距。这方面的差距事实上正是影响我国企业经营效率和稳定发展能力, 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根源之一。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的落后, 当然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 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历史, 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的时间短有关, 但也与我国对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不够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不仅比较少, 而且主要停留在概念、作用、模式和经验借鉴等比较浅层次问题的分析, 对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关键特征, 企业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和机制, 以及企业文化形成的环境条件和相关策略问题等的研究, 特别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深入到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层次的深层次分析非常薄弱。为此本文从贡献效用度、优秀人才离职风险两方面来分析企业招聘决策, 利用自我价值曲线来分析优秀人才的就业决策。最终论证通过向上移动贡献效用度曲线及自我价值曲线, 或者延长两条线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就可以实现个人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企业家将成为经济学中的主角 篇11

正如我和王宁在《变革中国》(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一书中所阐述的那样,中国卓有成效的市场转型并非源自于政府设计的任何改革方案。而应归功于中国的领导人——特别是鄧小平——他们在推动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下放权力,放开地方政府的手脚,从而为草根阶层的主动性创造空间;开启门户,让中国企业家做好自己的事情;打开大门,欢迎中外企业家展开竞争与合作。

中国的市场经济仍然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才刚刚开始其现代市场经济之路。在未来几年里,这条道路将以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方式发展。一些批评者曾抱怨中国经济的不足之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经济仍然有着巨大的迅速提升空间。中国能够、也必须要做得更好。我希望,北京的空气能和昆明一样干净明澈;我希望,中国的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在哪里生活;我希望,中国的大学和媒体可以放开,这样中国将出现一个繁荣的创意市场,从而增强国家的创造力。

我年事已高,无法亲身前往中国,但我很高兴大家能出席今天的会议。企业家是经济中促成变化的因素,但在当今课堂上讲授的经济学教材中却鲜见其身影。难怪经济理论难以解释当前的经济变革,也难怪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一门静态学科。要想使经济学具有现实意义,就必须对它做出改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和王宁将在明年创办一本新的杂志《人和经济》(Man and the Economy)。经济学要想获得成功,它的研究对象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人,是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你们很可能会亲自见证这一幕——企业家不仅会是实体经济中的英雄,也会是经济学中的主角。最后,顺祝大家工作顺利。

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经济学研究 篇12

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及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情况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我国从2007年开始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试点工作,2009年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基础上,继续推进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目前已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债有“2007年深圳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试点”、“200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试点”、“2009年大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2010年武汉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2011年河南省中小企业集合债”、“2011年常州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二)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意义

1.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中小企业集合债可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另外,与同等规模、期限的银行贷款相比,由于其属于直接融资,没有抵押登记等贷款手续,融资成本普遍低于银行贷款,不仅可以节约企业财务成本,债券利息也可在税前支付计入成本;同时还可以支持中小企业筹建新的投资项目,扩大业务规模,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2. 改善财务结构,提高治理绩效。

利用财务杠杆的原理进行债务融资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债务融资债权人不具备管理权和投票选举权,发行债券不会影响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日常经营管理。与发行股票融资相比,公司的经营管理受资本市场影响较小,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和日常经营管理影响小。中小企业通过集合债的申报和发行,可以激励和约束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很好地解决代理问题。由于公司需要严格披露与债券发行有关的公司经营信息与财务信息,而且债券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公司已发行债券的数量与这类信息,判定公司经营状况、财务质量是否良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公司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和证券发行行为,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公司财务事项,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绩效。

3. 吸引众多投资者,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推进,大量追求稳定回报的资金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商业银行、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小企业集合发行的债券作为固定收益债券,对于追求安全、稳健,但也比较注重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投资品种。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开拓了一条重要的投资渠道,为其投资理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高投资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投资的风险。由于目前集合债的发行门槛高,使得能够参与发债的企业都是优中选优的佼佼者,因此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广告效应,可以迅速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另外,债券发行上市后企业也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披露信息。通过被市场广泛关注,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后续融资打下信用基础。

4. 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体制在取得巨大改革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银行信贷作为间接融资方式占有绝对高的比重,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比重很小,融资过多依赖于银行贷款会加大金融风险。通过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可以改变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不均衡,减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在银行体系,从而减少金融市场对于银行体系高度依赖的风险;同时也会对银行的经营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商业银行向消费金融、理财和中间业务方面转型,加速银行在未来国民经济中的角色转变[2]。

5. 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充分就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通过中小企业集合债的试行,可以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落实和完善税收等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3]。《纲要》中还提到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不仅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资金,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可能,也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经济学分析

(一)增加资金供给,降低融资成本

根据需求供给理论,中小企业以单一个体进行融资(如图1所示)。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需求从D1上升至D2),在资金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由C1上升至C2)。加之中小企业还款能力差、信用低等原因,使得银行呈现出“惜贷”现象(即减少资金的供给,S1向左上方平移至S2)。根据供求平衡原理,当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时,会造成均衡价格上升,即融资成本上升(E3对应的融资成本C3)。通过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增加了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供给(由S1平移至S2),使得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如图2所示)。

运用均衡价格的经济数学模型描述这一经济事务的变量关系,可以表示为三个联立方程:

由模型决定的变量为内生变量,由模型以外因素决定的变量为外生变量,模型中C和Q是该模型所需要的解,即为内生变量;α、β、δ、γ均为大于0的常数,它们是模型的参数,参数通常也被称为外生变量。

(二)通过集合发债,达到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源泉有很多,具体来说包括:(1)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2)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在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内外受阻的双重约束下,通过若干企业集合发债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开辟了另一条道路。也就是说中小企业通过企业联盟既可以不扩大企业规模,又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经济效应,可以把它称之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是由于相关联的企业协作而带来的成本下降、收益上升,它通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无形地扩大了企业资源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扩大了企业的边界和规模,实现了扩大生产规模才能实现的规模经济效应。此外,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还可以抵御大企业才能抵御的风险,通过联合整体优势改变了各企业势单力薄的状况。当企业需要面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时,各企业就会以整体的力量去应付单个企业难以抵御的风险。

下面是从集合发债还是单独发债的博弈角度分析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的问题。假设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五个要素为x1,x2,…,x5,它们生成的生产函数所能够生产的产品产量为Q(x1,x2,…,x5)。设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CD)形式Q(x1,x2,…,x5)=Ax1α1,x2α2,…,x5α5,其中A表示给定的企业经营水平对总产出的效应,α1,α2,…,α5为各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且0<α1,α2,…,α5<1。产品Q的市场价格为P=a-b Q,其中从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来看,无论其采取单独融资或者采取集合发债形式进行融资,所获得的受益为R(x1,x2,…,x5)=a Q-b Q2。中小企业采取集合发债方式进行融资时,寻求合作伙伴、协商、支付中介机构等而产生的成本为w Q(w为交易费用系数),因不确定性而造成的风险成本为v Q2(v为风险系数),总费用为TC(Q)=w Q+v Q2。

中小企业以单一个体进行融资时的交易费用系数为w',风险系数为v',总费用为TC(Q)'=w'Q+v'Q2。采取单独融资或者采取集合发债形式进行融资,对企业的发展程度对应的函数为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引致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即∑αi>1,而中小企业以单一个体进行融资就无法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即∑αi<1。

最终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为:π(x1,x2,…,x5)=R(x1,x2,…,x5)-TC(x1,x2,…,x5)。下面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收益函数。

当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时,基于彼此之间某种程度的合作,假设集合发债对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程度不低于发债前的发展程度e,在这一前提下求解集合发债带来的收益最大化。当采取单一企业进行融资时,中小企业在自我配置基础上所获得的发展程度,不小于配置前的初始发展程度的前提下,求中小企

利用上述条件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分别对x1,x2,x3,x4,x5和λ求导并令导数为0,可得:

将结果带入导数式,求得:

最后将x1,x2,x3,x4,x5带入Q,得到:

当中小企业采取集合发债进行融资时,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且此时的发展程度会随着∑αi>1的增大而递增,而∑αi>1又刚好符合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当中小企业以单一个体进行融资时,其生产发展只能建立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并依靠自身的禀赋与努力来弥补生产过程中缺失的要素,此时其生产要素的组合因自我配置所导致的机会成本的上升,很难发挥规模经济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的效应,规模报酬只能体现为不变的或递减的。当规模报酬不变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也不变,即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配置资源只能维持其原有的发展水平很难有新的突破;当规模报酬递减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e随着∑αi也递减,单靠自身的努力配置资源,其发展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逐渐下降。因此,当中小企业采取集合发债进行融资,依靠彼此的比较优势来弥补彼此的比较劣势时(如企业信用等),不但能获得较大的收益,而且还能获得递增的企业发展程度。当中小企业以单一个体进行融资,其结局要么难以融资,要么融资成本高昂,这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所以,从收益的角度来说,集合发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优的。

2. 成本函数:

利用上述条件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分别对x1,x2,x3,x4,x5和λ求导并令导数为0,可得:

最后将x1,x2,x3,x4,x5带入Q,得到:

当采取集合发债形式时,最小合作费用为TCmin=w Q*+v Q*2,所获得的发展程度为而采取单独融资时TC'min=w'Q'*+v'Q'*2,所获得的发展程度为

与上述讨论相似,可以得出无论以何种方式融资都期望成本最小化。当中小企业采取集合发债进行融资时,因信用增级而获得资金可以带来规模报酬递增的发展程度。由于以“捆绑”形式发债,加之担保公司的担保,可以降低不确定风险,从而减少风险成本。当中小企业以单一个体进行融资时,因融资成本高昂,很难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发展程度。因而,从费用角度来说,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也是优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收益还是费用角度,都可以得出中小企业以集合发债形式进行融资能达到规模递增。

(三)整合企业间的信用资源,实现信用集聚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在于信用观念淡薄,缺乏信誉。信用是一种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已成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在我国,信用不足已成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的某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恶意偷、欠税等信用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使得众多投资者对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资信较好的大企业及国债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其资金的安全性,只能设置更高的要求以及更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更加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是对已有存量信用资源的挖掘利用,整合了宝贵的信用资源,实现了信用聚集效应,提高了企业同投资者谈判的议价能力。集聚经济效益的便利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接近的便利性,企业新生的便利性,创新的便利性和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便利性。表现在集群内企业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各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

(四)促进专业化分工,达到报酬递增

依据杨格定理,有保证的收益递增有赖于渐进的劳动分工。中小企业以集合方式发债促进中小企业以集群方式进行融资,并且作为以分工为基础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分工的深化和演进。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分工的发展受制于市场规模和范围。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可以使单个企业在融资发展过程中的生产更加专业化,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起,通过分工与协作容易实现规模生产。发债主体内不同的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专长,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形成一个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产业链;同时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专业化分工也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从而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Arrow(1962)给出一个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数学模型,指出由于学习效应,可使技术改进、成本降低,产生报酬递增。Romer(1986)利用一个复杂的动态数学模型,将技术进步内生于模型之中,得出了技术进步可以产生报酬递增及无约束增长的结果。和罗默的工作相比,Lucas(1988、1993)的模型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给出了人力资本(知识的溢出效应)生成报酬递增的过程。Yang and Borland(1991)基于微观经济学的机理,将劳动分工水平内生于模型,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将产生报酬递增。Spence(1976)、Dixit and Stiglitz(1977)给出依赖中间产品的效用函数。Ethier(1982)利用这一效用函数,讨论了包含中间产品的生产函数,即把中间产品的数量内生化。Romer(1987)建立了一个使用劳动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函数,对报酬递增和专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我们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生产中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的相对重要性。

作为对分工深化的描述,人们用中间产品的种类来刻画劳动分工。按照罗默的模型,最终消费品的产出是最终产品生产者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种类数的增函数。假设最终产品生产中使用的中间产品为变量x,x(i)表示中间产品i被使用的量,劳动L和中间产品x的生产函数Y(L,X)为:

式中g是单调增加的严格凹函数且g(0)=0。当g为幂函数g(x)=xα(0<α<1)时,Y(L,X)成为如下形式:

假设i∈[0,M],x(i)取常数为x(i)=N/M,其中N代表总的中间投入量,M代表间接生产链条的长度(中间产品的种类数),得到生产函数:

从模型(7)可以看到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能够使企业尽快地将资金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中间产品种类数M的增加,带来最终产出Y的增加,意味着分工深化产生报酬递增。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集合发债企业的自主选择

企业以联盟方式发展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因此,企业间能否合作、是否合作、与谁合作,完全依赖于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外界状况,是一种企业自觉行为(即企业自主选择的过程)。政府可以对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企业联盟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引导企业合作,并为企业战略联盟的组建和运行提供必要的服务。政府作为集合债券发行的牵头人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准则,只能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企业集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规范,而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否则只能导致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目标和行为的扭曲。

(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小企业集合起来可以实现“干中学”,不断获取新的技术知识。合作———学习———竞争优势将会成为一个不断演化下去的自我激励的动态过程。应该注意的是在任何企业联盟中,企业不仅要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源的利用,即对方的资金和设备等硬件要素的利用,而且更要重视无形资源的利用,如技术、管理、品牌、人才等知识要素的利用。由于这些无形资源存在于企业内部,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而中小企业集合起来则是获取这些无形资源的最佳选择。通过企业间的密切接触和员工经常性的交流切磋,可以实现从对方企业中学习和吸收无形资源的目标。“向合作伙伴学习”是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公司建立企业联盟的主要动机,但是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只重视合作带来的有形利益,而对学习重视不够,这将影响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在合作中竞争

上一篇:电气传动自动控制下一篇:高效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