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共12篇)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1
0 引言
预算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建立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需要, 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上一新的台阶, 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
1 更新观念、转变做法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 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领导干部成功地实现了由过去的生产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个别企业的领导干部在转轨转型中没有能跟上时代的要求, 仍停留在老的粗放型管理上, 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成本预算。有些领导干部是表面上讲成本效益, 可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更主要的是财务部门没能积极主动的把财务预算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来, 只是被动地算账、提供数据。因此要想搞好预算管理必须由上而下的真正地转变观念, 特别是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要走在前面。在整个企业中要层层发动, 全面动员, 使各个管理层面都知道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预算管理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
2 要建立预算领导机构,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 因此必须由上而下地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以保证其顺利实施。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财务部门担任主角, 认真制定生产经营目标及预算编制方案, 协调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工作。各基层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点, 把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使管理形成网络化, 将预算管理纳入日常生产活动中去。
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通过预算分门别类、有层次地表达企业的各种目标, 包括:生产、销售、成本和费用、收入和利润等, 并分解为各级各部门具体目标, 基层单位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各级各部门都完成了自己的具体目标, 企业的总目标也就有了保障。因此预算体系的建立对加强企业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划分好责任单位, 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来完成, 进而确保企业整体预算的完成。
3 预算编制应注意的事项。
企业预算体系建立以后, 要对预算编制的原则、内容、程序、职责分工等做出明确规定, 要按照全面完整、深入细致、重点突出、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的要求, 组织各部门认真编制预算。在编制预算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预算要切合实际。
企业预算要结合生产经营目标来进行, 不可脱离生产经营实际, 把预算做的过高或过低。过高势必挫伤基层经营者的积极性, 使其很难完成, 不利于预算管理的进行;过低则会使基层经营者没有压力感, 对预算管理产生误解直至不重视或应付了事。因此, 预算目标一定要科学、认真、严肃、切合实际, 要结合历史指标为参照, 满打满算。
3.2 预算要全面。
全面就要求预算范围要广, 要覆盖企业的所有单位和部门, 不仅仅局限于编制总预算, 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范围和特点编制相应的预算, 在内容上要涵盖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投资活动, 凡是以货币或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全部经营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范畴, 计划、财务、企管、生产、供应、营销等部门共同参与, 分门别类, 逐一编制各项业务预算。
3.3 预算要细化。
预算编制要尽可能细致周密, 达到必要的深度, 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方式从大处着眼, 从基层入手, 紧紧围绕经营目标层层分解, 层层参与, 反复审核, 综合平衡, 将生产经营指标分解到厂、公司、车间、部门, 逐一量化, 做到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按品种、规格、项目细分, 各项费用支出的内容明确具体。
4 加强预算指标的日常控制
预算一经确定, 就进入了实施阶段, 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入了控制, 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控制过程包括经济活动状态的计量、实际状态和标准的比较、两者差异的确定和分析以及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等。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 预算执行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出的管理和控制水平。过去企业各项费用支出是大计划下总量控制, 而过程控制十分弱化, 超计划、超定额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要实行支出集中管理、授权审批、分级负责的监督控制机制, 形成一条龙管理、一支笔审批、一个户头进出的管理构架, 由财务部门对预算控制和支付行为进行统一监督。对预算内支出, 根据金额分别授权各单位一把手审批, 预算外支出原则不予审批。但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必须支付的须经业务部门提出调整方案, 主管领导签字。重大预算外支出需经董事会批准。对未列入预算、未履行审批手续的费用支出, 财务部门不予支付,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好预算内资金的支出和杜绝不合理的预算外资金的使用, 使预算管理正常化。
同时要把预算管理的重点放到基层单位和部门, 因为它们是预算控制的主体。要严格采购制度, 把好生产用料和非生产用料关, 杜绝浪费, 保证成本费用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要有针对性的建立“月预算、日跟踪、周检查、月考核”制度, 进一步缩短预算周期, 强化预算控制职能。具体做法如下:每月底根据生产经营安排和经营状况, 对下月份的效益进行预测, 提出月度效益目标, 将物资采购、产品生产、基本建设、产品销售、制造成本、费用、利润等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和部门, 每日跟踪执行情况, 每周检查进度, 分析完成情况并进行通报, 落实改进管理、优化运营的措施, 及时加强运营的薄弱环节。月底进行严格考核, 按质量、成本、利润等月度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由于预算管理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工作, 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但是只要是各级管理者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运作, 这项工作就会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才能正常有序, 才能做到事前有预算, 事中有控制, 事后有分析, 企业的经营者才能牢牢地掌握经营主动权, 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总之, 全面预算, 全方位监控, 层层把关, 层层落实, 使各个层面的管理井然有序, 企业才有希望, 才能更好地发展。
摘要:预算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更新预算管理的观念入手, 阐述了如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预算指标的日常控制。
关键词:预算管理,日常控制,预算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逢渡.浅谈企业预算管理.商业会计.2005 (8) .
[2]张丽芝.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北方贸易.2005 (6) .
[3]高侠.保障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地方财政研究2005. (3) .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2
内容摘要:佳华实业总公司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改制的产物。1999年玛纳斯发电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主副分离,将原来劳动服务公司等副业剥离出来成立了多经公司。多经公司行业广,人员多,经济和技术实力弱,管理难度大,经过几年来的改革和加强管理,已初步走上了正轨。本文总结了该公司的改革和管理经验,并着重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改革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轨。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同时必须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加强企业管理,使企业逐步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财务管理涵盖了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其内容涉及筹资、投资、各类资产的管理和成本、利润的管理以及财务预算、和报表分析评价等。本文以佳华实业总公司为例,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务改革与建设进行一些探讨。
一、佳华实业总公司加强财务管理的做法和效果
㈠理顺企业管理体制
玛纳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大一型企业,是新疆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30MW。目前是新疆主电网的骨干电源之一,年发电量在35亿千瓦时以上。佳华实业总公司是该企业的多种经营企业,已逐步实现了与主业剥离。1999年,玛纳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为适应电力体制“主副分离”的改革,原属玛电多经三产的劳动服务公司等经营实体发展壮大为多经佳华实业总公司。迄今为止,佳华实业总公司已发展壮大为资产总额650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2227万元,年利润320万元的大型企业,下属2个子公司,12个分公司和直属单位,资产负债率54%。在主业的支持下,多经从业人员由2001年的432人减至34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3万元/人·年(按增加值计算)。
玛电多经成立之初,由于多经经营项目多,涉及面广,业务复杂,加之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不高,以及两个安置形成人员结构复杂,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经济实力薄弱,资金缺乏,设备落后,开发新产品、新项目的能力差,因而困难重重,矛盾很多,发展缓慢。1999年公司抓住玛电改制的机遇,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应市场机制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核算重心下移,明确权、责、利关系,克服大锅饭,在对部分亏损的分公司进行合并与重组地基础上,将多经机构一分为二,总公司为母公司,下设2个业务不同的子公司,子公司又下设分
公司。成立了以劳务输出、绿化、修缮、饮食服务业、物业管理、子校、医务所、托儿所等占领内部市场为主体的“玛纳斯佳园公用事业物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粉煤灰综合利用、纯净水生产等对外开拓市场为主的“新疆华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起了以占领内部市场为依托、扩大优势产业规模、逐步加快开拓外部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各分公司赋予经营自主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形成人人肩上有压力、经营重担大家挑的局面。2000年4月公司又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采取了双文明责任制层层承包的经营策略后,当年取得了内部营业利润279万元的好成绩。2002年又按照电力公司三项责任制的要求,制定了三项责任制指标分解责任书,又圆满完成了经营目标,当年完成产值6350万元,取得了内部营业利润288.5万元的好成绩,对外实现利润32万元。
㈡建立新体制下的财务管理制度
为适应佳华实业总公司改制后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的财务关系,明确双方的资产、债权债务、税收、成本费用、经营利润等财务核算渠道和管理权限等。以确保佳华实业总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成本控制管理到位,职责明确,同时又保证子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鼓励其强化管理,增收节支,拓宽市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了母公司拥有财务总控制权,子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经营自主权,总公司经营管理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原则。总公司享有资产所有权,子公司享有资产经营权,负责经营资产的完整及保值增值。子公司对外是独立法人,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子公司单独建帐,单独办理法人营业执照及办理税务登记关系。总公司设立财务总帐,汇总财务报表,对三个会计帐户实行集中管理,独立核算,负责总公司的汇总财务报表及向各级领导、部门上报各种财务资料,协调好子公司之间的税务关系,做好税收的交纳。所有的经营收入由总公司按照所属子公司分别记帐,成本与之配比进行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职能。从严从紧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拓展财务预算的管理层面,把财务预算和经济活动分析作为寻求利润增长的重要手段。加强预算管理,压缩成本费用,彻底避免资金的无序使用和乱花钱现象,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㈢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措施
子公司是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是总公司的内部承包经营单位,因此在经营目标上实施具有“钢”性的管理制度。为使多经产业向集团化、实力化、规范化的方面发展,2002年总公司总体推行经济效益与工资挂钩的考核办法,改变以往与分公司直接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方式为仅和两大子公司签订经营承包责任书,给两大子公司下达了承包任务和指标。由两大子公司再分别和分公司签订经营承包责任书。为规范母子公司管理行为,确保总公司的经营目标的完成,还根据两大子公司不同的经营方式分别制定了经营承包奖罚办法,并按月进行考核。
为了做到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总公司每季度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将各子公司经营状况予以公布,具体分析各分公司盈利及亏损的原因,纳入经营考核评定中。在分配机制上,打破“大锅饭”,推行职工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分配机制。多年来,企业形成了干多干少、能力高低报酬一样的局面,大大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为此,公司领导改变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利用制度管理企业,用制度激励和约束员工,用企业文化感染员工,用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及能动性,使全体员工真正明白市场经济的内涵,充分认识到优胜劣汰,靠知识致富,凭本事吃饭,用劳动发家,是改革之必然。如汽车运输公司首先打破“大锅饭”,实行
效益工资,使部分职工的工资翻了一番。
㈣切实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迫切需要。第十二界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中赋予内部控制以新的涵义:“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者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可见内部控制的涵义较以前更为明晰和规范,涵盖范围更广了。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控制形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控制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但控制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保证目标实现的手段之一。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一是加强内部资金控制。各分公司单独核算,将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法引入公司内部建立内部资金管理机构,模拟银行的结算、信贷机制和监督机制,用于处理公司内部日常的往来结算、资金的调拨、运筹。使各分公司负责人能掌握本公司资金收支动态,控制本公司资金开支,及时回笼资金占用与沉淀,提高资金利用率。二是将利润目标同口径分解落实到各直管单位和公司,制定相应的经营承包考核兑现办法,加大考核监督力度。三是加强成本管理,深入基层调研,合理修订超高压局成本定额,严格控制各单位固定成本。四是加强管理费用的管理,对报刊、手机话费、电话费和上网费用进行了清理整顿,并制定了有关财务报销规定。
㈤取得初步效果
在对多经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对资源和业务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以建立经营分配激励机制为手段,推行经济效益与工资挂钩的考核办法,初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开辟了一批新的效益增长点。如粉煤灰公司开发研制出的新型建筑防水粉及各类型的路面砖。金铸耐磨材料公司以质量为本,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目前已占领了鄯善、铜镍矿、喀什、独山子等地的钢球市场。今年投入的新项目金属衬板,前景也比较乐观。百清纯净水目前已形成东到乌鲁木齐西至沙湾县的销售网络。物业管理取得国家二级资质等级,并获自治区级优秀物业小区称号。多种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较往年有所改善。佳华总公司在主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总公司和子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开拓,走出了一条适合多经公司发展的道路,使多经总公司渡过了难关,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㈠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近几年来,玛电多经与其他兄弟单位比较差距较大。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点:一是投资发展思路不清;二是总公司缺乏技术含量高、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缺乏优势产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三是各分公司规模小、人员多,工资性成本较高,效益较差,没有规模效应,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四是财务机
制不活;五是不良资产率高。针对存在的问题,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十分重要。多经要踏进主副分开、推向市场的门槛,必须依靠加速资本积累。有了积累资本,就能调整产业结构,就能到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去搏击,就能达到主业、多经同步发展,真正实现主副分开、推向市场。
具体到财务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上升到全公司的统一高度,建立起内部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必须加强各项财务标准的落实工作,使目前的“人治”逐步过渡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2、资信及货款回收管理还有些混乱。我公司有好多产品销售出后货款拿不回来,应收帐款挂帐多,帐龄长,如钢球、纯净水等。我公司必须强化法律意识,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客户信誉状况,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对资信下降的客户应及时采取减少发货,实行担保和加强货款催收等措施,对资信差、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停止发货。应建立健全赊销制度,明确赊销审批权限,严格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信用好的客户方可进行赊销,赊销款项与经办人员挂钩,明确责任,加大货款回收力度。
3、没有开展目标成本管理。没有依据市场价格、目标利润和原材料、能源、人工消耗定额等确定目标成本,没有把目标成本分解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上,目标成本没有落实到人,严格考核成本指标,奖罚兑现。对占我公司成本比重较大的可控成本项目(材料、人工成本等)的分析和控制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期中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改进。没有通过实施节能降耗,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措施,以及实行比质比价,招标采购设备、材料等管理措施,降低成本费用,以达到预期目标成本。没有以市场价格倒推成本,分解指标,层层落实,分部门、班组制定成本计划,严格执行和考核,把责任落实到人。
4、没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没有以财务预算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控制系统,没有将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成本资金控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对生产和销售进行整体计划和控制。应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考核,杜绝无预算资金支出,减少资金占用率。没有对预算内资金支出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制,对限额以上的资金支出实行集体审议联签制。
㈡改进措施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确保效益稳定增长。一是财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将应分摊费用纳入预算。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健全各项费用定额,确保各种取费的合理合法性。二是整章建制,制定现金流量管理、财务收支预算管理、控股公司预算管理、控股公司财务管理等办法,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三是履行预算初审职能,监督公司预算执行情况。
2、加强资产资金管理
一是加强价格、产量管理,把货款回收作为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执行政策,堵塞营销工作中的跑、冒、滴、漏。从根本上消除制约和困扰回收的症结,保证企业资金运转的流畅,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二是针对资本金来源不足的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根
据轻重缓急原则,合理提出资本金收支预算,着重解决改造项目的资本金和重点技改项目所需资金,经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严格贯彻执行。三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盘活存量资金。利用银行存款浮动利率政策,优化存款结构,增加利息收入。努力争取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的授权权限,在严格规范投资、借款担保行为,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投融资功能,不断增强公司经济实力。四是合理调度现金流量,压缩短期贷款,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3、健全内控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努力实现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的统一,全面防范和化解公司经营风险。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内控制度有效运转的落实机制,充分发挥财务监控职能。
4、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在投资决策上要认真作好市场调研,优化资金投向。要严格资金审批权限,建立投资风险责任制。在投资项目或联营项目上作好可行性研究,坚持集体讨论,确保投资效益落实。
5、抓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统一组织开发和应用财务管理软件,具体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要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统一各单位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确保科目体系的设置高度一致。
6、增强依法理财观念,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单位一把手要对本单位守法执法切实负起责任。财会人员自觉依法办事,依法经营,进一步更新依法理财观念,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探索和试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严格执行财务负责人任前报告制度和财会人员回避制度。
7、加强财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全面提升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
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财务服务水平。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准则,正确处理好财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建设优质服务窗口,为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三、几点体会
经过以上对佳华实业总公司的分析,我深深的体会到佳华实业总公司要想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
1、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是财务管理的永恒主题和根本任务。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要为社会提供工质量和高水平的服务,以满足社会需要,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同时企业自身必须精打细算,作好投入产出分析,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消耗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企业自我发展的经济实力,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来管理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源泉。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是充分调动 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真正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既有外部压力,又有内部动力。企业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劳动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竞争上岗,多劳多得,按劳动态度、工作业绩、岗位规范、技术要求,对员工进行考核,使在岗员工有紧迫感,激励员工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3、“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发展产业化”是多种经营产业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公司的多产业发展、多元化经营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找准和调整好自身的定位及发展方向,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经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新路,以坚定的态度、良好的精神状态,得力有效的措施,去实现新疆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的新发展。
4、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是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保障。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管理企业财务,要靠规章制度,不是靠行政命令。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首先企业要多方筹措资金既要千方百计增加自有资金,又要善于利用介入资金,但负债经营要掌握好“度”,要避免过度负债,要有风险意识。其次要运用好资金,科学决策,规范理财,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充分论证。要民主理财,发挥财务人员的作用和集体智慧。再次要对资金运动的各种环节加强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防止各种舞弊发生,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建章立制,用制度来约束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
5、领导重视、理解和支持,是加强财务财务管理的前提。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为中心,这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企业改革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不重视财务管理的企业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懂得财务管理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企业领导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企业领导必须不断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知识,特别是努力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要把一批懂经营、会管理、专业化、知识化的人才提高到重要的管理和领导岗位。江泽民同志曾反复强调:搞好国有企业要有一个好机制、一个好产品、一个好班子,关键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3
关键词:预算管理日常控制预算体系
0引言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建立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需要,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上一新的台阶,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
1更新观念、转变做法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领导干部成功地实现了由过去的生产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个别企业的领导干部在转轨转型中没有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仍停留在老的粗放型管理上,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成本预算。有些领导干部是表面上讲成本效益,可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更主要的是财务部门没能积极主动的把财务预算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中来,只是被动地算账、提供数据。因此要想搞好预算管理必须由上而下的真正地转变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要走在前面。在整个企业中要层层发动,全面动员,使各个管理层面都知道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预算管理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
2要建立预算领导机构,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因此必须由上而下地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保证其顺利实施。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财务部门担任主角,认真制定生产经营目标及预算编制方案,协调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分析、考核等工作。各基层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点,把成本控制在预算内,使管理形成网络化,将预算管理纳入日常生产活动中去。
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预算分门别类、有层次地表达企业的各种目标,包括:生产、销售、成本和费用、收入和利润等,并分解为各级各部门具体目标,基层单位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各级各部门都完成了自己的具体目标,企业的总目标也就有了保障。因此预算体系的建立对加强企业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划分好责任单位,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来完成,进而确保企业整体预算的完成。
3预算编制应注意的事项。
企业预算体系建立以后,要对预算编制的原则、内容、程序、职责分工等做出明确规定,要按照全面完整、深入细致、重点突出、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的要求,组织各部门认真编制预算。在编制预算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3.1预算要切合实际。企业预算要结合生产经营目标来进行,不可脱离生产经营实际,把预算做的过高或过低。过高势必挫伤基层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其很难完成,不利于预算管理的进行;过低则会使基层经营者没有压力感,对预算管理产生误解直至不重视或应付了事。因此,预算目标一定要科学、认真、严肃、切合实际,要结合历史指标为参照,满打满算。
3.2预算要全面。全面就要求预算范围要广,要覆盖企业的所有单位和部门,不仅仅局限于编制总预算,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要根据自身的经营范围和特点编制相应的预算,在内容上要涵盖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投资活动,凡是以货币或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全部经营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范畴,计划、财务、企管、生产、供应、营销等部门共同参与,分门别类,逐一编制各项业务预算。
3.3预算要细化。预算编制要尽可能细致周密,达到必要的深度,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方式从大处着眼,从基层入手,紧紧围绕经营目标层层分解,层层参与,反复审核,综合平衡,将生产经营指标分解到厂、公司、车间、部门,逐一量化,做到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等按品种、规格、项目细分,各项费用支出的内容明确具体。
4加强预算指标的日常控制
预算一经确定,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转入了控制,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控制过程包括经济活动状态的计量、实际状态和标准的比较、两者差异的确定和分析以及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等。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预算执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出的管理和控制水平。过去企业各项费用支出是大计划下总量控制,而过程控制十分弱化,超计划、超定额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要实行支出集中管理、授权审批、分级负责的监督控制机制,形成一条龙管理、一支笔审批、一个户头进出的管理构架,由财务部门对预算控制和支付行为进行统一监督。对预算内支出,根据金额分别授权各单位一把手审批,预算外支出原则不予审批。但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必须支付的须经业务部门提出调整方案,主管领导签字。重大预算外支出需经董事会批准。对未列入预算、未履行审批手续的费用支出,财务部门不予支付,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好预算内资金的支出和杜绝不合理的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使预算管理正常化。
同时要把预算管理的重点放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因为它们是预算控制的主体。要严格采购制度,把好生产用料和非生产用料关,杜绝浪费,保证成本费用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要有针对性的建立“月预算、日跟踪、周检查、月考核”制度,进一步缩短预算周期,强化预算控制职能。具体做法如下:每月底根据生产经营安排和经营状况,对下月份的效益进行预测,提出月度效益目标,将物资采购、产品生产、基本建设、产品销售、制造成本、费用、利润等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和部门,每日跟踪执行情况,每周检查进度,分析完成情况并进行通报,落实改进管理、优化运营的措施,及时加强运营的薄弱环节。月底进行严格考核,按质量、成本、利润等月度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兑现奖惩。
论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措施 篇4
1 企业经济管理方面
1.1 企业的管理组织方面落后
(1) 企业管理组织的模式过于单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企业也经过了长时期的改革, 取得了不小成效, 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 企业各部门信息交流不畅。企业各部门因为责任权力分配不明确, 造成了各个系统的相互交叉, 时常发生矛盾, 在信息交流方面也很不顺畅。
1.2 责任、权利、义务分工不明确
虽然我国企业都正向着健全的管理体制努力, 但是仍然有不少企业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管理部门, 也制定了为数不少的规章制度, 但是许多职能部门在工作上只是敷衍了事, 而没有单独决断的能力。在企业管理上面也体现不出创新和进步的时代要求。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各部门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归属不明, 所谓业绩考核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
1.3 粗放型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我国以前一直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但是企业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内部管理是否先进, 是否能够让管理方式跟上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跟上了, 那么企业的规模越大, 经济效益就越显著。反之, 如果管理跟不上, 只知道加大投入, 扩大规模, 只会耗损企业的元气, 加快企业走向消亡。所以现代企业如果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就要使管理向集约化转变。通过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 优化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 才能让企业真正的发展起来。
2 企业经济管理决策范畴
2.1 成本
引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多变, 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 企业开始重视制定竞争战略, 并依据顾客需求与竞争者情况的变动随时调整举措, 这样就进入了战略成本管理阶段。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 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 对企业内部、竞争对手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达到知己知彼, 洞察全局的目的, 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2.2 合同
(1) 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企业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了市场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合同与合同法律这三对关系, 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 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企业领导要熟悉经济合同法律知识。 (2) 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体系。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不能无章可循, 否则, 就会使经济合同管理处于自流失控的状态。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 制订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体系, 这是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搞好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保证和前提。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体系包括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
2.3 法律制度
法律对企业的规范及引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地认识这些规律, 真实地反映这些规律, 并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使企业的经济管理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 这就是法律的根本任务。
3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 以理性管理为基础
理性管理是指用标准化制度化的方法, 达到控制成本、网络规划、质量监控的目的。这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但是我国企业由于受到国情影响, 在经济管理当中往往会带有个人的感情因素, 不合格的管理者在管理时不能对员工一视同仁, 会产生亲疏贵贱的差别对待, 这样不仅管理不好企业, 还会让员工之间产生不能调和的矛盾, 所以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理性管理, 就妄自谈论什么感情管理, 不但不能使企业发展, 还会造成让企业走下坡路的危险。
3.2 让企业树立健康的文化形象和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 这些年来已经对人们不再陌生,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也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因素。它是在企业发展中逐步积累形成的, 能够让员工产生主人翁的意识, 能够赋予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独特的内涵和风格。成功的, 人性化的企业文化能够让企业显示出卓越、创新的特点, 能够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忽视企业文化树立的企业, 往往人心涣散, 各自顾各自的事情, 没有企业凝聚力, 如果企业, 在发展中将不能长远发展。
3.3 加强对员工素质的培养
企业想要发展, 根本而言, 靠的就是人, 是企业的人才。企业培养人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水平、开发每个员工特有的潜在能力、让员工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努力的为企业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往往体现在人才及人才知识和能力上面。
3.4 加强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管理制度中, 管的是人, 是围绕人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管理方式, 都是对人而言的, 是对人的行为提出的要求。管理中的理, 是疏导引导, 梳理的意思。管理制度就是要对企业中的人既约束, 限制, 又要适时的疏导, 引导。让人的行为时刻都在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
3.5 建立健全公司的法人管理结构
在我国企业当中, 特别是国有企业, 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建立了公司法人管理机构, 但是仍然存在着责任不明确, 构成不合理和没有科学的工作制度的问题。要想使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 必须进行规范和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决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相互激励和相互制衡, 使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 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既保障了所有者的权益, 又赋予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同时还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
4 结语
总之,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这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世婕.企业经济管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J].管理观察, 2010, 16.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5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个性化的体现。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及发展历程,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模式并不唯一,企业所具备的自身的特色是企业自身独特的魅力,企业才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才可以不断的提升企业文化水平,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 管理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1 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涵盖了规章制度、习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精神风貌和价值观等,其核心是价值观。企业文化包括狭义、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企业文化,即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广义的企业文化,除以上内容外,还涵盖了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企业内部与文化建设相
关的制度、组织和措施等。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包括物质文化层次、精神文化层次和制度文化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
1.2 企业文化建设
1.2.1 加强组织领导: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第一,企业领导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同时认真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第二,企业领导应该身体力行,起到表率作用。企业领导应该积极引导员工的行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良好的协商和沟通,使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来,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1.2.2 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于国外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我国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切忌照抄、照搬,但可以借鉴一部分先进的经验、内 容和原则。通过研究国外的企业在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的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找出适合自身企业文化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做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日本的企业文化可以借鉴的,以下是其突出的特点:①注重组织风土建设。在日本企业文化中,组织风土属于一个较为突出的特性。它指的是企业员工长期养成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需遵守的行为及道德方面的准则等。日本企业组织风土建设的关键的内容就是尊重人,重视人,关心人,把“人”作为中心。日本企业家认为,人是富有感情的,若想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企业先要主动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在企业中获得很好的发展的同时,也未企业创造效益。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尊重相当重要。②以教育为经营之本。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化事业。重视“经营即教育”,寓经营于教育之中的日本企业,在其长期的运营中,达成了一种共识,也就是在运营中开展教育培训,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性,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巩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③企业家族化。“集团内部的互相协作”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特征,也就是“家族主意”的价值观念。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强烈的家族观念有助于维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组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企业生活的大家庭,这种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是超越国界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
1.2.3 注重宣传舆论导向工作:企业的文化建设活动应该借助多种宣传工具,通过各种途径来制造舆论,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意识,并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积极参与。
1.2.4 以改革促建设:应该意识到,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文化建设处在相当关键的位置,开展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一定要以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基础。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改革互相作用、互为补充,切记不可偏废其一。加强企业文化管理,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2.1 塑造企业形象的目的: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就是为了得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和信赖。如果得不到社会公众的信赖和好感,我们就说这家企业形象不好。企业形象反映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体现了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从根 本上看,企业文化植根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显而易见的是,提升企业文化决不能急功近利,把握企业内涵,全面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企业内涵,全面建设企业文化。
2.2 塑造企业形象的方法: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领先同行,就必须与众不同,在社会公众面前塑造超群脱俗的全新形象。主要方法有①进行知信度投资。就是企业在创造品牌,提高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发明创造,人才培养,售后服务和回报社会等方面舍得下功夫,花本钱。②注重社会效益。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社会效益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是生理卫生。企业所销售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不得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第二是生态平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第三是资源消耗。社会效益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生产出更多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第四是精神健康。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逐渐与社会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第五是赞助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慈善活动,充分显示企业“回报社会,受益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企业通过注重社会效益,以造福人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必然给企业经营带来深远的影响。
开展传播活动。它是通过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传播企业形象的方法。传播的途径主要有新闻传播(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广告传播,公共活动(赞助活动,庆典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竞赛活动,参观活动等),实物传播(产品展览,厨窗陈列,图片展示,模型 展示等)。
2.3 抓重点,健全机构网络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文化,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国内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流企业靠技术,二流企业靠管理,一流企业靠文化。把企业文化提升到这样的高度,说明很多管理者认可在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重要的力量。这种力量左右着企业的长远命运,但又是相当 3 难以驾御的。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说它无形,是因为企业只是弥漫在企业的空气里,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内部氛围,说它有形的,是因为企业文化建立在人的思维之上,体现为人的一言一行,结晶固化于企业的制度和规则之中,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也不管它本身是优是劣,只要企业存在,企业文化就存在。企业就应在企业的文化管理上要经济效益。
在我国,新兴的企业管理,以人性化的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文化管理适应了当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其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增强竞争力,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是企业的灵魂,体现着企业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是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财富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6
摘要:本文在认真分析工程项目材料供需关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总结出提高建筑企业物资管理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物资管理;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中,工程材料的费用占到整个项目成本的60%以上。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好材料的计划、采购和现场管理,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好工期、质量、成本三者关系,做好材料管理,是关系到整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现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物资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它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除了具有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功能外,还是项目利润的主要源泉。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经济地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已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利器,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急需考虑的问题。
一、工程项目材料供需关系现状的分析
1.目前供需关系的弊端
(1)由于各级材料采供部门所建立的供应网络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从而人为地割裂了建筑企业这个应该可以统一的需方市场,使得材料采购的批量和规模优势大打折扣。
(2)纯粹的供销关系使需方在签订供应合同时,往往注重的只是单价和数量,而对供应方的供应及时性、资源的保证性、运输的可靠性等不做更深层次的要求,所以在供应方无货或没有运输能力时,材料采购部门只好联系另外的供应商或运输商。这种情况致使材料采购部门对保障供应承担了更大的压力,不得不以增大库存来避免因供应方服务不到位而造成的供应“断点”,从而无法实现压缩库存、降低库存费用的管理目标。
(3)因为供需双方相互间没有长期的合作打算,所以需方往往对供应单价过于苛刻。在这种情况下,供应方以低价竞争到采购供应权时,不考虑如何通过降低自己的采购供应成本,来获取利润,在无法保证足够的利润的时候,就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损害需方的利益。
(4)不稳定的供需关系导致供需方相互之间无法形成稳定、高效的供应链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由于工地现场的材料采购工作特点是采购提前期较短,在缺乏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情况下,一旦出现材料连续涨价、计划外用料和急用料,材料采供部门的可用采购时间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此种情况下,常常就不顾采购成本,高价进货,物流成本也相应增加,致使效益流失,有时甚至采购到质次价高的材料,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5)前期周转资金非常紧张,有时甚至造成资金短缺而运转困难。在材料采购上,由于与供应方没有形成战略伙伴关系,赊购材料的难度非常大,难以找到供应方愿意与我们一起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
(6)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由供应方推荐,设计部门在工程设计中做出要求。没有稳定的供应链时,这些新的技术革新和动态无法让施工设计和采购部门及时了解。所以,如果没有供应方的提前介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将滞后。
2.形成不稳定供需关系的原因
(1)供方的原因。供应方过分关注本期利益是否能得到充分满足,而不考虑从长期合作的角度出发,主动与需方材料部门建立长期良好的互惠互利的供需关系。
(2)需方的原因。需方材料部门对供应方存在偏见,总认为现在是买方市场,需方处于优势地位,是“老大”,不能正确地对待供应方的利益,有些采购员甚至对供应方吃、拿、卡、要,不但破坏了良好的供应关系,也损害了需方企业的形象。
(3)市场无序的原因。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有些材料的生产厂商和供应商鱼龙混杂,要真正选定几家责任感强且有实力的供应商,必须要经多方考查和事实的检验。比如现在的防水材料、混凝土添加剂等供应方,在集团公司、子分公司的“合格供应方名录”中都有几十家之多,但都难以确切地知道谁优谁劣。
(4)需方认定合格供方时的缺陷。集团公司、子公司、项目经理部相应的职能部门在认定合格供方时,也有缺陷。制度上赋予职能部门有权认定供应方的合格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职能部门没有真正履行好这方面的职责。比如,供应方的调查资料完全是采供部门提供的,职能部门没有经过任何有效调查复核,便照资料全部录入名录,取消合格供方资格也是完全按采供部门的意见办理,这样也使得当前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职能部门颁发的“合格供方名录”对采供部门无多大的影响力或约束力,淡化了材料系统化管理的观念。同时,也错过了建立稳定供应渠道和树立良好供需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5)外界因素的影响。采供部门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着力于建立稳定供应渠道时,往往受一些外力的影响,而身不由己半途而废。因为建立良好的合作,需要有更多更广的业务关系来往做铺垫,供应商也是看重需方巨大的需求而希望与需方长期合作,但采供部门在不同的项目,常常遇到不同的情况,如甲方供料方式、监理部门或项目经理为照顾关系介绍供应方等等,使得材料采供部门往往不能按原计划在优秀的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方处采购,违背双方的初衷和合作意愿,同时,也造成了供方对需方的不信任感。
(6)不注重稳定关系的保持。有时虽然建立了良好稳定供应关系,但由于需方不能正确地处理,在经济往来中,总认为关系好,赊欠多是理所当然,甚至故意地拖欠关系户的款项,损害了供应方的利益,使供应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逐渐疏远我们,破坏了已建立的稳定渠道。
二、强化建筑企业物资管理的对策
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物资管理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的发展和战略的实施需要制度作为保证,各项制度又是公司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必须完善和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保证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积极收集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是市场经济这种体制把企业推向了市场,所以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及时搜集市场信息,为公司的发展开创先机。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市场信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材料采购部门及时收集整理各种物资市场的信息(包括价格信息和新材料更替所带来的成本信息),收集来自技术员方面的设计变更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采购品种,避免因设计变更带来的材料积压),为物质采购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平台,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最优、供应最及时。
3.加强材料价格管理,保证材料质优价低
(1)对看似零星琐碎,但不注意价格制控,材料费消耗将相当惊人的消耗性材料,所以建筑企业采购部门应采取在同质比的前提下开展全方位的询价、比价、定价、核价等多管齐下的价格控制管理工作,对耗材则以“实用为标准”制定采购原则(不采购高价位的物品),并力求把价格控制在最合适的点位上,严格杜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建设项目。
(2)对于可批量采购的耗材,应根据以往工程的资料和对本工程的预测,够打捆招标(询价)采购条件的,进行打捆招标(询价)采购,通过货比三家和市场行情,选择最佳供应商。
4.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1)要重视选人,要选调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物资管理队伍。
(2)要加强理论学习。经常组织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鼓励物资管理人员参加法律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考试及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3)要创造同业交流的渠道,引导同业交流。真知灼见往往在交流中产生,可以适当组织业余活动,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
(4)要以机制激励人。明确物资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激励人。
(5)计划员务必要做好利库、节约,代用材料的工作,做好和技术员的沟通协商工作,以避免因此带来的物资积压和资金占用及浪费现象。
(6)管理人员加强材料验收工作,以避免价高质次产品及价、量差的问题不能及時处理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及纠纷的产生。
(7)要求物资管理人员及时关注、跟踪材料到货情况和到货后各专业公司的领用情况。严格按照《物资入库验收细则》验收每种材料,对照每种材料本身的标准、允许误差进行检验,对不合格产品严格按照程序办理退货手续,对已入库的物资按照其性能进行保管,最大限度地保持物资的原有价值,使物资的自然损耗率控制在规定标准以下,物资发放过程控制也非常严格,做到了杜绝无计划领料和超计划领料。
5.加强周转性材料管理,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1)及时认真登记和更新周转材料到货登记及发生费用统计表。
(2)为了延长脚手架材料的使用时间及防止与外单位混淆,及时组织人员除锈和做好标记,并随时跟踪。
(3)为了防止施工部门有可能随意更改周转材料的原始尺寸以及随意挪作他用而增加其不必要的费用,专人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一旦发现,按周转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三、结论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7
一、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的企业不少经营者其原始资本主要是个人积累和借款, 企业经营模式大都走的是家族化而非公司化道路。企业经营者缺乏财务管理理论, 财务管理和会计或者其他部门混在一起, 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混乱, 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认为财务管理人员只需完成本职工作即可。目前, 还有很多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 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已经发生过的会计核算工作, 无法运用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混乱, 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虽然有的企业经营者深入理解了财务管理的内涵, 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运用财务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资金的管理不善, 对资金的控制不足。一些企业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金收支预算, 不能正确的选择筹资渠道以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 企业的资金管理比较松散, 资金使用较为随意, 缺失资金使用计划和安排, 购置过多的不动产, 占用大量的资金, 使其无法应付平常经营所需的资金, 陷入财务危机。使用资金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导致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造成资金的流失或资金闲置等现象发生。同时企业对应收账款关注力度不够, 常发生常年不对账, 应收账款变为坏账的现象, 导致企业资金循环不良, 造成资金短缺,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都是通过资金管理来实现的。现阶段, 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人为控制或控制力度不够等现象。
3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存在问题, 企业的财务管理服务于企业的决策机构,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够, 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干涉, 企业管理人员不能自主管理企业财务。还有的企业对资金的调配和使用的决定权由企业的主要领导一人签字和决定, 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核制度, 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来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另外, 有些企业的会计核算还存在不规范现象, 没有按照会计相关法规核算会计工作, 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 无系统。企业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 造成日常管理工作混乱, 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4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越高, 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高要求。目前, 我国大多数的财会人员是非专业水平, 他们凭借关系上岗, 对财务新技术了解较少, 实际操作观念落后。企业财务人员由于财务管理知识的欠缺, 财务管理方法的滞后, 使得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得不到有效应用, 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另外, 企业财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很多财务人员不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任意伪造编造账簿、会计凭证、制造虚假会计报表等, 不顾法律后果。现在很多企业也设立了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设置应该是管理层次少, 中间管理人员少。但我国目前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是金字塔形的, 中间财务人员繁多, 存在分工不明、层次不清等现象。还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立财务机构, 即使有也只是形式, 导致财务管理存在漏洞。
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1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领导者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理念。首先是风险理念, 市场经济环境下, 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多不可确定性因素, 存在较大的风险。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是可能的, 不可能被消除, 只有积极地防范, 合理的估计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通过优化投资结构等途径控制企业风险。其次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观念, 知识经济环境下, 知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高素质人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重视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血液,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因此, 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资金控制体系, 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在具体的资金管理中, 通过强化流动资金管理,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控制现金流。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化操作程序, 确保资金安全。重视对客户的资信调查, 加大应收款的回收工作等。
3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体系
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建设, 在落实《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合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实施办法, 建立企业财务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使企业的各项活动规范化、法制化。
4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复杂, 对财务人员的专业与技术提出了高要求, 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财务知识, 还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企业财务人员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自身修养, 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李玉庆, 浅析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商业, 2011 (9)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8
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成本, 产品成本由作业成本构成。作业成本的目的是, 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成本, 提高增加价值的作业的运作效率和效益。下面说下作业成本计算程序:
(1) 确认作业、划分作业中心。作业是产品生产程序的组成部分, 进行作业成本计算, 首先要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
(2) 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汇集费用。成本库是指以某一成本动因解释其成本变动的成本。成本库按作业中心设置, 每个成本库所代表的是它那个作业中心的作业所引发的成本。为简化计算, 可将同质作业的成本库合并为同质成本库。同质成本是指可以一项共同的成本动因解释其成本变动的成本。同质作业引发的成本可以合并分配以减少计算工作。这一步骤的计算反映了作业成本计算的一个基本原则, 作业量决定资源的耗用量, 资源的耗用量与作业直接相关, 成本应按作业进行归集。
(3) 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成本计算最终要计算出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制下, 产品成本由作业成本构成, 汇集的作业成本按各产品消耗的作业量的比例分配, 计算出各产品的作业成本, 确定各产品成本。这一分配步骤反映了作业成本计算的另一原则:产品消耗作业, 产品产量的多少决定着作业的耗用量
3、重视成本差异化战略管理
实施差异化战略可使企业获得超常收益。例如, 企业可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而有效地避开价格方面的竞争;产品的特色使客户选择余地变得很小, 其对价格的敏感性减弱;在面对供方压力、替代品威胁时, 拥有特色的企业或者产品, 往往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实现差异化战略的途径很多, 企业通过专利技术, 生产出在性能和质量上优于现有同类企业的产品, 通过市场宣传加强广告推销力度, 使用户对本企业的产品产生与众不问的印象, 其表现形式为物的功能上的差异, 服务内容上的差异, 市场管理方式上的差异等。
中小企业在实现差异化战略时必须重视成本。因为创造特色经营和差异就一定会经常发生费用, 例如, 向用户提供寿命更长的产品, 一般需要更多、更昂贵的原材料。如果特色经营产生的利润被其相应的成本费用所抵消, 那差异化战略就没有实际意义, 不能带来效益。因此, 中小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中, 不应忽视自己的成本地位, 要做到既能使企业产品与众不同, 又能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周建兴:简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 (14) .
[2]张志研:浅谈中小企业的会计危机[J].现代商业, 2008 (12) .[3]荣树新、杨楚义: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江科技, 2008 (4) .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中, 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完全一致,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经营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损害所有者的利益。企业运用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和岗位轮换等措施强化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 能够减少这种状况的发生。针对我国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状况, 开拓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工作, 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企业各部门与资金几乎都会发生联系, 每个部门都需要接受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 受到其监督和制约, 促进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因此, 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加强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并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1、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 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组织财务活动, 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目前财务理论界具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 比较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 以及衡量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弥补了其他几种目标的缺点与不足, 能够考虑考虑企业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并有利于比较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容涉及投资、资金管理、财务风险、利润分配等方面,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性质来说, 财务管理本身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要理解财务管理的活动内容涵义, 首先应明确, 财务管理要组织的财务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而且要区别一般和特殊的财务活动。筹资、投资、资产的运营、分配为一般的财务活动, 兼并、收购、跨国经营等活动为特殊的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上主要解决一般的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企业在资金运营活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处理这些财务关系, 前提是企业必须有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好财务管理的合格财务管理人员, 这样才可能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处理好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一项经济管理工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 具有综合性, 不同于单纯的人事管理等工作。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 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工作。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购进材料与购进设备的价格管理。
企业的资金使用大部分用于购进材料与设备上, 因此, 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 一个大型企业购进的材料品种繁多, 购进量大, 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 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要在计划部门设立专门的价格管理科室, 负责各种采购的价格管理, 平时价格管理员就应该对企业常用的材料建立价格档案, 采取多家询价政策, 将底价以表格的形式通知采购人员, 实行奖励政策, 对节约的采购人员按节约额的50%予以奖励, 对超支的采购分情况处理, 超支的首先应写出书面说明, 如果原因计划部门认可, 按规定下达给财务部门审批单, 财务部门给予报销。如果原因计划部门不能认可, 就要对超支部分予以罚款。只有将奖罚真正落实到实处, 此种价格管理才有意义。
2、加强生产资金、产成品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生产科室必须熟悉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 与生产部门一起制订合理的制品计划, 并作为对分厂考核的一项内容, 并与生产、技术部门一起研究生产物流的合理性, 要合理布局, 尽可能缩短工艺流程, 使在制品降低到最低程度, 生产部门要按单件小批生产, 用以销代产的原则严格控制资金的占用, 避免在产品资金占用过长而增加资金的投入量。同时, 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减少废品损失, 减少或避免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对产成品资金要加强管理, 对产成品库存量应制定统一标准, 一旦超过标准, 及时分析原因, 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调整资本结构, 寻找成本最低的筹资渠道。
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措资金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我国企业目前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形式, 按照所筹资金的性质划分, 可以分为权益资金的筹集和负债资金的筹集。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 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靠自有资本, 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负债成本是一种税后成本, 我们大家都知道负债的成本要比所有者权益的成本要高, 借钱是要支付利息的, 而从股东处筹集来的资金在某种情况下是不需要支付成本的。负债有一定的时间性, 到期一定要偿还, 而所有者权益资金没有时间上的严格限制。
4、认真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做好资金平衡工作, 充分发挥资金调度作用。
资金短缺是当前发展中的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 如何用好资金, 让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作用, 使企业免受资金短缺的困扰, 是我们作为财务工作者首要应该考虑的问题。首先, 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企业必须把有限资金合理分配、
使用。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实行财务统一管理, 资金统一安排, 严格用款计划, 每周召开一次由财务部门牵头, 各部门参加的资金平衡会, 根据生产进度情况, 着重安排重点项目、紧急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其次, 各业务部门每月必须向财务部门呈报月用款计划, 由平衡会根据轻重缓急安排资金, 企业的资金由财务部门根据会议研究结果统一下发, 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同时, 为了解决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可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办法, 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各部门、分厂建立内部银行, 模拟国家银行的控制、监督、结算等职能, 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加强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也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
5、积极处理呆滞资金, 加快资金流动性。
部分工业企业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严重, 企业一方面背着沉重的贷款, 面临资金短缺, 一方面又存在着积压、过时的材料与设备, 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如何能够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仓储部门牵头, 生产、销售、财务参加, 每月召开一次研究会, 把原材料分成几类:一、目前本企业生产仍在使用的, 此类存货应根据销售情况逐渐较少库存;二、目前本企业生产不在使用的。此类存货应尽快安排降价处理, 尽快将其变现。在以后的生产中真正做到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时期, 原材料紧缺问题已不存在, 采购大量的原材料储备已不适应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们要把资金用活, 让流动资金真正的流动起来。
6、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节约资金。
很多企业存在管理费用超标的情况, 招待费、职工差旅费近年来急剧增加, 办公费用也逐渐增多, 针对这种情况, 财务人员应吸取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 提出改进措施, 其中, 最重要一点是使部门费用与部门领导利益挂钩。这样, 各单位、部门就能够转变观念, 部门内部制定出合理、严格的费用计划、控制费用的措施, 使费用得到控制, 节约大量资金。
四、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适应新形势
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 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 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 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素质。企业应每年安排财务人员集中培训, 一些新政策、新法规要保证让财务人员第一时间了解、领会。只有财务人员的素质真正提高, 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真正称之为财务管理, 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让我们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华琳: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7) .
[2]王鹏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会计之友 (中) , 2006 (6) .
[3]孙志超: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5) .
[4]崔可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经贸导刊, 2005 (20) .
[5]李常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冶金财会, 2005 (4) .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9
1 企业财务管理定义和功能
1.1 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 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 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1.2.1 资金筹集
资金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所以做为财务管理部门需要有为企业的资金筹集工作做好努力, 筹集足够的资金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所用, 但在资金的筹集上, 财务管理部门要保证资金的来源及数额同企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不能盲目的筹集大量的资金或筹集非法来源的资金为企业所用。
1.2.2 资金投放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作为资金的管理者, 在对资金的投入方面有决策权, 需要与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共同做出资金投入的决策, 有效的控制资金的流向和使用, 预测出资金投入后的回报率。
1.2.3 收入分配
投资经营所得收入, 用来弥补消耗的生产资料, 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对个人进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要保证国家和财政收入。
1.2.4 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
通过监督和控制, 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 充分挖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改善经营管理, 争取以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 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受客观环境以及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 目前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 工作的积极性不够高, 一味的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安排, 财务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强, 监督管理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多数企业的领导干部,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重视生产与销售环节, 认为企业的利润都是这两个环节创造的, 与财务管理关系不是很大, 财务管理意识十分淡薄, 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
2.2 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 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制度的执行效果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程度。但是现阶段,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管理人员不但缺乏必要的财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服务意识与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二是企业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扩大技术人员方面, 而忽视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2.3 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资金的管理不善, 对资金的控制不足。一些企业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金收支预算, 不能正确的选择筹资渠道以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 企业的资金管理比较松散, 资金使用较为随意, 缺失资金使用计划和安排, 购置过多的不动产, 占用大量的资金, 使其无法应付平常经营所需的资金, 陷入财务危机。使用资金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导致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造成资金的流失或资金闲置等现象发生。同时企业对应收账款关注力度不够, 常发生常年不对账, 应收账款变为坏账的现象, 导致企业资金循环不良, 造成资金短缺,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作用都是通过资金管理来实现的。现阶段, 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人为控制或控制力度不够等现象。
3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管理者与财务人员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 都需要转变观念,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风险并行, 所以对于管理者而言, 随着市场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需要树立起风险理念, 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 合理的、有效的规避企业随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经营。现在的企业管理中, 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 人不仅是企业的领导者, 还是企业经济的创造者,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人的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观念, 知识经济下, 人才是企业竞争根本所在, 所以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 培养一些高素质的人才,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3.2 重视企业资金管理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 资金做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金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血液,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因此, 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资金控制体系, 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在具体的资金管理中, 通过强化流动资金管理, 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控制现金流。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化操作程序, 确保资金安全。重视对客户的资信调查, 加大应收款的回收工作等。
3.3 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体系
财务监督作为企业规范财务工作的监督体制, 需要企业对这一体制更加完善, 这样才能更具体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控制, 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规范化, 法制化。
3.4 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企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就要求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需要更专业, 以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专业的财务知识, 因工作需要还需要涉猎其他行业的相关知识, 加强自己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3.5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信息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建设的要求, 企业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 来硬化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 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 同时为企业集中管理资金、规避企业风险提供重要保障。
4 总结
综上所述, 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 无论是采购、生产、销售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进行改进, 甚至是淘汰。我国的财务管理目前还存在诸如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资金缺乏有效的控制等问题, 但是相信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财务管理工作必将会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推动企业朝着健康、平稳的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从提高财务管理的认识程度;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高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防范工作;加强财务控制能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 就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樊路.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14) .[1]樊路.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14) .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预算,经济效益,措施
一、序言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筹集资金、进行资金投放并监督控制财务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企业财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随着我国加入WTO, 企业投资与收益风险并存, 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财务管理的需要,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企业预算、资金投放进行全面管理, 加强财务监督, 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 深化企业财务管理, 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中, 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完全一致,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经营者往往会利用各种手段损害所有者的利益。企业运用授权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和岗位轮换等措施强化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 能够减少这种状况的发生。针对我国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状况, 开拓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工作, 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企业各部门与资金几乎都会发生联系, 每个部门都需要接受财务管理部门的指导, 受到其监督和制约, 促进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因此, 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加强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并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长远发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概念解析
(一) 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 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 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不仅要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 而且还要做到稳步发展, 增强企业的流动性, 避免风险, 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进行的。具体而言:
1. 资金筹集。
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为企业筹集足够的资金, 以偿还债权人并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和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企业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资金, 但财务在筹资决策时, 必须对各筹资方式的资金代价加以比较和选择, 使一定的资金来源及其数量同企业的需要相一致。
2. 资金投放。
财会管理人员要会同有关管理者共同参与资金的投入, 作出有关直接影响企业资源利用的决策, 同时确定如何有效地使用现有资产, 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为做出投资决策, 财务管理部门要负责汇集和分析有关资料, 计算出投资的报酬。
3. 收入分配。
投资经营所得收入, 用来弥补消耗的生产资料, 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对个人进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要保证国家和财政收入。
4. 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
通过监督和控制, 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 充分挖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改善经营管理, 争取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三)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 是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组织财务活动, 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目前财务理论界具有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 比较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目标, 以及衡量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我国现阶段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弥补了其他几种目标的缺点与不足, 能够考虑企业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并有利于比较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
(四)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容涉及投资、资金管理、财务风险、利润分配等方面,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性质来说, 财务管理本身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要理解财务管理的活动内容涵义, 首先应明确, 财务管理要组织的财务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而且要区别一般和特殊的财务活动。筹资、投资、资产的运营、分配为一般的财务活动, 兼并、收购、跨国经营等活动为特殊的财务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上主要解决一般的财务活动涉及的问题。企业在资金运营活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处理这些财务关系, 前提是企业必须有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好财务管理的合格财务管理人员, 这样才可能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处理好企业存在的各种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具有综合性, 不同于单纯的人事管理等工作。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 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工作。
四、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 并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企业财务管理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 入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 金融市场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第一, 企业筹资将更加艰辛, 筹资的成本与风险将会更大。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在金融市场都将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 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看好的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而获得资金, 企业无处不受到来自其他企业竞争的潜在压力, 因此, 企业的筹资难度将会更大, 筹资的成本与风险也会更大, 企业筹资的渠道和筹资方式必须慎之又慎, 以力求保持最优的资金结构状态。
第二, 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并存。入世后面临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企业将面临许多新的投资机会。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具有雄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就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方面加大投资, 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将使与之相伴的投资风险加大, 企业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就必须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损失。
2. 经济结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入世将导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部门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击, 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一些企业为了强化和重塑其竞争优势而进行内部重构, 或者采取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实施外部扩张。公司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 公司间并购时的资本运作, 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3. 法规、财税环境变化的影响。
入世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那些与WTO规则有抵触的条例将逐步被修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法律法规环境, 否则, 将有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五、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 科学的财务预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依据
实践证明, 以财务预算为财务管理前提,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可通过编制预算来分析效益目标和财务指标, 也可通过预算来对此检查实际的执行情况, 还可通过预算分析来寻找挖掘潜力、降耗增效的途径。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经营目标, 实现经济效益的保证, 也是企业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效益提高的状况的重要条件
(二) 财务参与决策是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中, 面对各种经济信息数据, 如何进行科学分析, 制定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如何利用财务杠杆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正确估计资金风险;如何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等, 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大问题。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直接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管理和决策, 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财务参与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将直接参与研究有关的经济信息, 制定经营的财务指标和确定实现经营目标的措施等。
财务参与决策除在经营目标开始之前, 也可以在经营目标执行的过程中, 后者往往是发生了原来制订经营任务时所未料及的情况变化。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着经营活动中的丰富数据与各部门都发生密切联系的特点, 因而可以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局或从某一局部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方案。公司成立了以总会计师牵头, 财务负责人及主管部门人员参加的企业管理办公室。主要任务是根据财务信息和有关数据由单位历史的实际情况以及同类企业的经营情况, 分析制定当年经济任务指标, 并以每月考核报表形式掌握全公司经营动态, 考核下属各公司及单位经济责任承包的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 将有关经济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上报企业主管领导, 以助其经营决策。由于财务管理的参与及决策, 并对下属公司及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及监督有力, 经营目标制定科学合理, 从而不断激发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力, 使得公司近几年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三) 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第一, 加强岗前培训和后继教育。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后继教育, 及时补充和更新知识, 拓宽知识面, 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二, 强化考核, 完善用人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政策水平和职业道德的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职称的聘任、行政职务任免、奖金发放等挂钩, 形成完善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2.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务的监督检查机制, 加大处罚力度。
第一,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组织实施是当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举措, 是各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 也对规范会计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强化经营管理, 控制经营风险, 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 继续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衡机制, 一方面它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追求通过其对经济进行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 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常规、离任、专项等内容的内部审计, 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会计核算、会计资料、财务收支、经济活动中的一些不合规、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情况, 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纪, 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 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
六、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要监督和管理企业的财务指标, 通过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来保证企业良好的运作。因此, 作为现代企业, 企业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围绕财务管理来展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所认同, 相信通过加强财务管理, 必定会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扩大企业盈利。
参考文献
[1].李道明.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2].陈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J].财会月刊, 1999 (12)
[3].马敬民, 刘志勇.经商理财[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
[4]王华琳: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7)
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篇11
摘 要:加强资金管理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生存、发展、获利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重要性;措施
1 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
企业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基本原则,采用先进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这是进行资金管理的基础。如何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是其中的关键点,也是难点。从财务会计稳健原则角度来说,编制资金计划是解决此问题的较好方法。一个合理的资金计划,应是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努力挖掘企业内部资金潜力,积极组织投入,节约支出,通过资金收支的平衡、物资供需的平衡、营销环节的综合平衡,以经营计划为基础,以部门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分析资金动态,根据计划,核定需要,可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优化。
2 强化企业筹资管理
资金如何取得是每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收入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是筹资也是企业获取资金的有效途径,要合理利用现有的相关筹资方式和渠道,强化筹资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资金的筹集,如筹集资本金、偿还债务、调节资本结构、扩大生产规模等,所以企业在筹集资金之前首先要清楚筹集资金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其次,在明确筹资动机后,企业要合理确定资金需求的数量和投放的时机,这样才会合理的运用负债经营,降低企业的风险。最后,认真选择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筹集的资金其成本不同。一般来讲,负债资金成本低于所有者权益资金成本,但负债的增加又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3 加强企业资金的结算管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赊销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大量的应收款不能及时地收回,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短缺,甚至财务危机。为了加快企业的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利用率,企业应从应收款入手,联合销售部门、财务部门成立清欠小组,跟踪分析,及时考核每一笔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要做到当年销售的货款、资金当年回笼。无论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账,都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另外要加大货款回收力度,从源头解决资金流入问题,在年初就要制定出压缩应收账款的总体指标和各项分解指标,并将压缩应收账款指标和现金流量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落实到各单位经营责任合同书中,以确保资金的及时回笼,加速资金周转。
4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
在资金管理方面,要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推广财务管理软件的同时推广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即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因此企业应结合实际,积极引进开发运用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确保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
5 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监控力度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篇12
在市场经济中合同管理是经济手段法律化的形式之一,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因此,实行合同管理应成为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在。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内部为了保证合同得以完全实现的、贯穿于从签约开始全过程的控制、协调和监督。它是微观管理,但确实又是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证国民经济顺利运转和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因为任何一个经济合同对于当事人来说,都有一个约定权利和义务-履行义务-取得权利,即签约-生产(作为、服务)-清结的过程。只要这个过程的任何一链出了问题,又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纠纷。
二、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主要问题
(1)经济合同管理机构、人员、制度不落实。主要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并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也没有把经济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来抓,致使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无法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全过程中去。
(2)经济合同签约率不高。有的认为是老关系,碍于情面搞口头的“君子协议”,而不签订书面经济合同;有的怕麻烦,图简单或只签内容条款不全的合同;有的则为偷逃国税(如印花税),故意不签书面合同。
(3)经济合同签订把关不严,签约随便,解约自由。视经济合同为儿戏,不依法签订经济合同,高兴就履约,不高兴就不履约。需要变更或解除的经济合同,不按法定条件、法定期限和法定形式办理,打个电话或口头打个招呼,简单了事。经济合同纠纷的隐患很大。
(4)不懂法,不依法办事,违约不究,自我保护能力差。
2、原因
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1)企业领导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合同法律意识淡化。只关注企业经济效益,忽视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经济,忽视了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尤其对市场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合同与合同法律这三对关系缺乏认识。(2)外部经济、法制环境不完善,影响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长期的计划价格制度使得不少企业时至今日仍对市场销势、市场价格缺乏应有的敏感与准确判断,不适应突然出现在经济关系中的市场价格波动与变化,更难形成根据市价变动而及时调整经营计划的能力。这就导致经济合同的订立、履行受制于市场销势和价格,合同纠纷大量产生,合同管理难度大。我国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力结构,使得有些领域形成了人为的行业垄断。不少大中型企业对某些行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实际上的封锁、垄断,支配着其他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垄断的结果必然导致地区封锁,商品流通不畅,经济合同无法签订、履行,纠纷难于解决。
合同仲裁委员会和法院在处理契约纠纷时,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在计算违约金与赔偿金时忽视间接损失,违约方只承担有限的直接损失责任:二是过份强调调解结案,而大量的调解是以和稀泥式的折衷调和为特点,其后果不仅是使一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严重的是使违约人的违约心理得不到应有的警醒,进而产生敢于进一步违约的潜在侥幸心理,有时候,即便是公平合理的判决书、调解书,其实际执行也是多费周折,极不容易。这些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现象,无疑挫伤了企业合同管理的积极性。另外,印花税的实施也给企业的签约率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多层次的经济合同管理网络尚未形成,使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缺乏推动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金融机构还没有形成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又相互配合的多层次经济合同管理网络,使企业缺乏外部推动力。四是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现在除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大面积推行“重合同、守信用”活动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明确有力的奖惩措施。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国内企业发展需要融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企业经营的各个要素资源的重组流动也更多、范围更广。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市场经济框架下,企业主体之间以及内部要素之问的合作都要处于某种契约网架之中,并依靠契约各方诚信履约来维持和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平稳运行。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可以使企业经济合同行为的全过程都处于动态的控制之下,使合同的签订履行更加适应企业与内外环境的互动需求,条款更加严密,权责更加相称,履行更好操作和到位,推动企业经营良好运行。
2、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维护企业权利与利益
一方面合同管理为维护企业权利和利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有利于完善合同条款和对合同履行进行实时控制,一旦对方违约,可以及时把握并对对方违约责任进行及时追究和处理,做到尽可能减少损失。
3、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的预见性
合同管理的过程,也是充分利用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各种优势的过程。加强合同管理,必然要求企业合同管理的参与者和责任人员不断地研究和调查企业的优势所在,外部环境可利用的政策、机遇或有利条件所在,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对企业合同行为进行校正和完善,起到为企业经营超前预测和探索的作用。
4、加强合同管理有助于减少企业经济纠纷
纠纷的产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合同签订不公平;二是违约处理不及时;三是合同修正沟通不一致。加强合同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有助于提高全员合同意识、合同的合法性和完整性,保证合同签订的公平。一旦合同订立基础或环境发生变化,能够及时沟通,对合同进行修订,并可以及时处理违约行为,防止扩大,从而有效地减少合同纠纷。
四、加强经济合同管理的策略
合同关系自始至终是一种法律关系,因此合同管理也应当是自始至终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管理合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要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首先要从完善制度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合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建立和健全单位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须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和相关的法规,同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2、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合同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者转变不合时宜的思维和模糊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然后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单位的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人员确定之后,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可根据本单位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参加短期培训或进相关高校深造。同时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单位领域和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法制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3、违约纠纷的及时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法律顾问部门审查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处理条款显得很重要,一旦发生违约情形,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积极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减少单位的经济损失。
4、加强监控,防范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加强对本单位经济合同签订授权的管理与控制,落实执行好授权制度,完善对合同履约情况的考核制度,加强合同签订后的监督和管理,促使相关人员随时了解、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合同履行的有效控制。
五、结束语
【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推荐阅读:
加强企业物资管理05-09
企业管理加强11-18
企业加强成本预算管理10-21
加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05-11
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05-28
加强企业会计管理06-26
企业如何加强预算管理06-29
加强企业往来账款管理08-29
电力企业加强薪酬管理09-26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研究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