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2024-06-02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精选12篇)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1

一、企业文化的本质

企业文化本质, 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 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 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它体现着着一个企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进步与发展的灵魂。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的发展就要有符合自己的文化底蕴。企业必须要有特色的企业现代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现状以及利弊

1.大时代下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国的好不好不在拘泥于吃穿住行, 而是更多地注意在了文化层次上。人们开始更加追求文化层次方面, 不管是人们买衣服还是食品, 大家往往比起质量更加注重品牌, 这里所谓的品牌其实就是企业的一种文化, 企业的这种文化潜移默化的进入了人们的脑子, 所以现在商场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牌, 也许这些大牌并不比一些中低档商品质量好, 但是却能更大的满足人们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人们愿意花更多地钱购买这样商品。企业文化虽然是一门新的学科, 单却正在从一个经济利益的物质载体, 转变成一个文化层次的商业载体。

2.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好处

我们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 生产者的角度, 还有进出口方面, 商品服务等角度还有对于企业自身的员工来看。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 不仅仅满足了一个身体上的满足, 更重要的是一个精神上的追求。人们在花费更多钱的时候,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再一个是生产者, 消费量的增大, 会促使需要的商品更多, 这样生产者就要生产比以往更大的产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文化对于员工也有很多的好处。企业文化首先能激发员工的一种使命感。不管它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独特的的责任和使命, 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源动力。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一种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 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从进出口的话, 一个品牌单单就只有好的产品是不行的, 要保证产品走出国门, 走向国际, 就需要做打自己的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自己的东西走向国际。所以说当我国的进出口增大时又带动了我国的经济的一个发展。最后就是从商品服务来看, 一个具有企业文化的公司, 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在提高产品服务的同时, 会促使人们对这个商品的需求量加大, 所以又间接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自身的员工来看, 企业文化可以加强企业员工的一种使命与责任感。使员工们在为之的同时, 心中一直存在这一条主线, 这条线可以使员工脱离一个简单的工作工具, 往一个具有灵魂的现代化员工转变。当员工存在这样的文化底蕴, 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不再是简单的商品, 而是带有人们感情色彩的文化商品, 这样的文化商品更能给消费者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随意就会带来更大的消费量, 从而带动更大的生产量, 从而带动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至于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3.企业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弊端

尽管企业文化催在一定的好处, 但是却也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因为, 人们可能只是在盲目的崇尚一些品牌, 但是忽略了商品本身的价值, 这样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存在这很大的不公平, 消费者剩余在不断的减少, 生产者把更多地税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了, 消费者却还盲目乐观, 这样会对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炫富, 这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变相的影响。这是一种病态的。这种病态的文化, 对于人们的精神层次有着严重的侵蚀作用, 人们慢慢的从一个简单的消费者转变成一个品牌的傀儡, 这就造成了许都消费者不能达到这样的消费层次, 就会造成一些中低档商品的生产, 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更加对我国的环境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企业文化今后的路。也许企业文化并不是完美的一种存在, 但不得不说的是, 企业文化对于经济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企业文化我们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对于国家来说, 国家可以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来督促和监督企业文化是否是一个正统还有积极作用的文化, 国家还可以多举行一系列的宣讲活动。再就是对于企业自身来说, 对于企业, 它们自己首先做到的应该就是把握好自己文化的方向, 把自己的方向引导到一个促进企业, 促进社会的文化, 千万不能因为利益的问题就跑偏了自己的方向。在一个做到的就应该是消费者自己, 消费者因该具有辨别好坏的能力, 只有这样从三个层面来加强文化的监管。才能促使企业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 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新兴的名词,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 所以它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是企业文化是经济大时代下催生的经济产物, 所以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与带动作用, 把企业文化做成一个, 富有中国特色企业特色的商品文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蓬勃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中国的企业也伴随着成长起来, 企业成长的背后不仅仅是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由企业的文化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企业要想更加持久的去发展自己, 就要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做的足够好。文化能够带动经济更加深远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企业文化,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培勇.新一轮税制改革评述:内容、进程与前瞻[J].财贸经济, 2009, (2) .

[2]杨卫华.关于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研究[[J].涉外税务, 2010, (1) .

[3]岳树民, 刘方.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J].税务研究, 2011, (1) .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

农业银行企业文化是农业银行最具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是农业银行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农行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农行服务“三农”的服务宗旨是农业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农行区别于他行最显著的标志,我全体农行员工共同的使命。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前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服务“三农”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队伍凝聚力,是关系农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农业银行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员工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岗位工作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提高整个农行员工的整体素质,是促进农行高速发展,充满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三、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首先,加强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企业家的认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在21 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强化“以人为本”,是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得以真正快速、稳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日益严峻的人才竞争形势,企业只有加强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层面的建设,强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建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后果堪忧。

其次,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全方位提高企业综合素质。企业家的素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果当家人的素质不高,那么可以肯定即使企业能走下去,也走不远走不长久。而企业文化中应深化“以人为本”的一面,大力提倡民主决策和学习精神。前者可以为决策最大程度上的正确提供保证,而后者则能帮助全体员工(包括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加强企业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建设,有利于全体员工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能够打造企业名牌文化,确保名牌之树常青。

为了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托举和支撑名牌,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必须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器物文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名牌文化的培育,确保名牌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一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强化名牌意识。名牌意识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主动追求名牌、培育名牌、发展名牌的意识。它是名牌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产品的前提。具体讲,名牌意识又包括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品牌形象意识、大市场的意识和现代营销意识等。一旦将这些意识植入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作风等等领域中,就会影响企业全局并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过程,那么企业离名牌就不远了。作为全国五大银行之一的农行,名牌文化至关重要,坚决贯彻服务三农的品牌形象,是我们从始至终不变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二是认清企业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要狠抓名牌管理,对于企业文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名牌管理是指企业为创造和保持名牌而在制度文化方面对企业组织及员工的各种行为所做的规范和约束,它是创造名牌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证。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着眼于人们的思想领域,通过道德观念来发挥作用。企业文化则着眼于企业员工的思想领域,通过价值观念来发挥作用道德具有是非、善恶和对错的评判标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则是企业成员对事物或行为的好坏、善恶、对错的一致认识,二者的评判标准是相近的。道德与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在于,道德观念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标准是相同的,企业的价值观则因企业不同、取向各异表现为不同的理念。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3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文化企业;创意经济;文化品牌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是企业生存的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主要经营和生产文化产品,是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种重要形态和方式。文化企业不仅消费投资品,而且也向其他企业提供投资产品,利用科学技术文化资源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根据普华永道的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传媒业总消费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5%。世界娱乐与媒体业将以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从2008年的1.4万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6万亿美元。而我国在未来的5年内,互联网接入、互联网广告、电视节目订购,和收看许可费、唱片、电影娱乐、视频游戏等类别都将有大幅度的增长。[1]

(二)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发展阶段

“文化企业”是指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文化企业带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国际文化产业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中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业都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产业,囿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封闭状态,致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较低,而且现有的资金调配能力和外部的市场空间不匹配等。

二、地方文化资源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契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地方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密切,传统文化精髓与民间工艺文化以特色赢得市场,在竞争中备受关注。广西作为东南亚进入中国的第一门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广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这都给广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物产富饶,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地域独特,12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风情万种,自成格局。从历史悠久的“刘三姐歌墟”到现代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品牌众多,中外闻名。少数民族悠久独特戏剧和地方剧种,如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苗剧、毛难剧等成就斐然。因此重视广西少数民族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随着东盟贸易合作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显得更为迫切与严峻!文化企业应该抓住和利用这一发展契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地方经济发展。

三、地方文化资源与文化企业的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也称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创新经济等,是指依靠个人的创造力、经验和技能获取发展,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例如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意经济的内涵外延越来越宽泛,成为公共文化组织与机构品牌服务的重要内容。[4]

(一)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旅游经济

旅游文化品牌是旅游地无形的资本,是影响旅游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2]如果能推出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完善的旅游品牌体系,它就能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获得较强的旅游竞争力。[6]广西三大知名文化品牌的成功推出已经充分证明这点。

1.民歌文化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不但地域独特,而且地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再演绎成为产权优势,以智慧铸造顶级精品,用精品拼搏天下,《印象·刘三姐》产业化带来的巨大经济贡献,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至今,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000场,观众超过160多万,直接票房收入超过了2亿元。演出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动了当地公交、宾馆、饮食、娱乐、商品零售业的增长,带动了其他项目的升值,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项目辐射全国中心城市,版权输出了国外,继续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7]

1993年广西国际民歌节创办,1999年正式改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它由国家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和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一个融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节庆活动。该艺术节一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会南宁市。首届民歌节筹办当年,只找到160万元赞助费。如今仅是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为民歌节筹资了上亿元人民币。首届民歌节时,南宁市的对外经贸洽谈签约额为70亿元左右,到了今年,签约额已超过800亿元!

南宁国际民歌节为广西带来了“旅游冲击波、投资冲击波”。民歌文化不仅是民众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还把广西的文化艺术推向了世界,也为广西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开了通道。

2.少数民族工艺文化

民族传统工艺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广西民族传统工艺正走出广西,直向国际化市场,百色市靖西县旧州村被文化部命名为“绣球之乡”,全村家家户户从事绣球生产。广西绣球不但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饰品,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宣传、开展公关活动之赠品(可按客户意愿绣制特定文字:诸如单位名称、品牌、祝词等)。还正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正成为“让世界了解靖西,让靖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农民用全新的创意,在小小绣球上表现了中华大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

广西最大规模的芒编出口生产基地博白县,农民设计生产出品种丰富、造型生动、经济实用的芒编产品打入欧美市场,每年芒编产品出口额达10多亿元。广西的壮锦、绣球、铜鼓等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已经走出广西,为广西旅游经济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3.红水河文化

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199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为自治区区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1月国家建设部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后,认为七百弄风景名胜区是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据光明网广西频道报道,2010年5月16日,广西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成立大会暨广西潘氏文化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南宁召开。促进会的成立,有利于团结广西和海内外文化艺术家共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研究和开发,通过兴建旅游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长廊;筹办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刊,从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

(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英国安东尼·帕伦斯爵士曾指出:“如果你十分熟悉别国的语言、文学,如果你了解和喜爱其国家、城市、艺术、人民,在其他因素相同或接近相同的情况下,你会本能地买她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买你不了解和喜欢的国家的产品。”目前各地最流行的做法就是举办“文化节”、“文化年”、“旅游节”等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建立交流平台,使各地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我们应更多地采用对外文化贸易的方式,在赢得掌声与喝彩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

地方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在配合国家整体文化外交的同时展示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地方文化参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贡献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的建设。

(三)打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歌文化、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红水河文化都是地方文化创意品牌,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作为突破口,广西民族文化中具有文化品牌潜力的还很多,比如龙母文化、山歌文化等。《印象·刘三姐》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还带动了南宁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城市建设乃至整个第三产业。地方文化创意品牌是在现代化新时代地方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另一种形式。[5]

四、参与多元力量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建设要求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企业可以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当中,充分挖掘地方科技文化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以政府主导、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发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种力量,在保证公共部门承担主要职能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形成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

地方文化资源是创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企业参与多元力量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创意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地方文化资源信息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文化企业应该抓住和利用这一发展契机,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地方创意经济发展,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旅游经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贸易交流,打造地方文化创意品牌,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在政府和文化企业等各种社会组织的多元力量下建立区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roomx[EB/OL].(2009-6-21)[2011-3-15].http://roomx.bokee.com/6901655.html.

[2]丘磐.论创意经济的政府公共政策导向[J].商业时代,2007,(24).

[3]李伟,聂鸣,李顺才.组织文化、外部知识管理能力与网络嵌入性收益[J].管理科学,2010,(3).

[4]张雷.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分析[J].理论学刊,2009,(7).

[5]张志元.创意产业发展误区[J].企业管理,2007,(2).

[6]陈宝丽,倪海燕.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服务区域旅游业[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4).

[7]石卫.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N].人民日报,2007-11-16(014).

[8]蒋林.广西红水河文化艺术促进会在南宁成立[N].广西日报,2010-05-18(002).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4

关键词: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市场经济,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市场经济全面进步, 世界大市场逐步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建设的发展, 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就是在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企业是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地点, 内部人员的体育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 是企业加强管理、促进生产的重要手段。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 是企业上层建筑水平的重要指标, 而体育文化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 如何搞好企业体育文化建设, 促进工作人员健康发展, 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含义

想要明确了解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密切关系, 并促进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现代企业体育文化。顾名思义, 现代企业文化是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 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文化, 其文化内涵更具个性也更加多元。它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的重要产物, 其中既包括企业的体育文化理念, 也包括企业管理、内部建设, 是多元的文化载体。与此同时,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 通过一个企业的体育文化情况能够切实了解该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 是企业自我展现的重要窗口。

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同市场经济的关系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不同于以往的企业体育文化, 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而成的。与此同时, 它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出现推动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 党和国家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 该体系下的企业体育文化较为单一, 无法调动员工的体育热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文化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了体育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体育文化建设也成为了衡量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 市场经济的推进促进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丰富了市场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 尤其是加入WTO组织以后, 市场经济全面开放, 多元文化被引入到了社会经济之中, 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市场经济形式, 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发展。综上所述, 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它们互为补充又互相促进, 是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上述内容中, 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紧密关系, 并了解了企业体育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切实提升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水平, 就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

1. 转变人们的观念, 做好体育文化的弘扬工作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现代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水平, 就要转变人们的思想, 让全体员工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并了解其与自身发展与企业未来建设的紧密联系。具体而言, 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企业屹立不倒的基础。

2. 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 完善建立企业体育文化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也是如此。各企业要发挥体育文化的魅力,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 完善体育文化的规章, 细化具体的体育项目、时间等内容, 将与体育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例如, 某企业观察到员工在下午3点左右大多处于疲倦期, 于是在每天的这一时间段, 都会带领员工做简单的健身操, 这样一来既锻炼了人们的身体, 也提升了办公室活力。

3. 加大资金投入数量, 做好体育设施建设

大多数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场地, 各企业领导要明确体育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大资金投入数量,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健身锻炼的良好氛围, 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体育文化意识, 使企业更加顺应使市场经济的潮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随着我国大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完善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为了切实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体育文化水平, 各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 完善设施建设, 并健全相关制度, 结合员工特点开展多种体育文化活动, 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郭建平, 李艳翎.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企业体育文化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1:26-28.

[2]许迎伟.浅谈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发展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9:81-82.

[3]凌青东, 刘志敏.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职工体育文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74-76.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5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

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了健康向上、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能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高尚的人文环境。企业内各种文娱活动的开展,活跃着员工的业余生活,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团结友谊、沟通合作和团队意识;企业的激励机制,分别从物质、荣誉和个人价值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激励着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信心和斗志;各种学习和培训使员工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让他们能更好的在企业里实现个人的价值。员工在企业文化良好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在本职岗位上各尽其能,积极进取,这样就能形成一个风气正、人心齐、奋发向上、生动活泼的局面,有了这样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就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新经济形势,使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企业文化对员工起着内在的约束作用。

“企业即人”企业文化即是企业人的文化,属于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经营企业首先依靠企业制度,但制度总是落后于企业的发展,总有需要完善地方,有时也会有失效的时候,那么一旦企业

制度失效了靠什么来约束人的行为?这就要靠企业文化来约束,靠企业的价值观来约束,使员工少犯或不犯错误。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引导和牵引着企业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追求精神的富足,树正气、防腐倡廉、洁身自爱、做堂堂正正的人。

不难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顺应“市场”企业文化才有活力 篇6

二战以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飞机制造企业的主旋律是互相比拼更高的性能。这样的环境下,波音、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通用动力等公司技术储备更好,文化中更注重技术的企业方才得以生存。到了现代,民用航空需求暴增,美国东西分布的人口结构,使得飞机这一更加快捷的交通方式获得普遍青睐,大量航空企业在这一领域厮杀。作为载客航空,其安全方面的要求不言而喻,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经济性这一要求也越来越高。飞机寿命长、省油,才能获得航空公司的订单。在这一特殊市场不断地锤炼下,波音公司以其特别的质量保障文化,创造出了寿命达5万小时的波音7系列大飞机,虽然在军方竞标中失败,却意外地在民用市场大获全胜,直接改变了美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也只有更注重质量的波音,才能在军工订单保有的同时,开拓出广阔的民用市场。所以,没有永远适用的企业文化,只有不断适应环境的调整,才能立于不败。

任何一个获得成功的企业,都具有其特别的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而它们的成功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即市场相匹配。任何企业如果固守其成功的核心价值,不肯前进与变化,那么它的成功只能是暂时的,随着环境与市场的改变,同样的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最后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束缚,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环境瞬息万变,任何一点迟疑都会让一个企业错失良机。无论多么有效的文化,在不同的阶段,效果可能完全相反。中国有句话叫做“盛极必衰”,其中暗含的变化规律,其实就是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做的终极筛选。

无论过去曾经历怎样的辉煌,都只代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你的企业文化恰好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各种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了,企业文化,既要忠于市场,又要高于市场,要瞻前更要顾后。所以,当你去找成功企业高管询问成功企业文化的时候,往往无法获得一个准确的回答。李嘉诚回答成功经验的时候,只回答了两个字,就是:“保守”。这里的保守,其实不是策略的保守,而是对市场与环境时刻怀有一颗敬畏的心。不能完全为了当前市场而生存,你会错失未来;不能完全为了未来的市场而生存,你会错失当下。

作为军工企业,特别是飞机制造企业,我们的文化该如何与时俱进?过去的我们解决是有与无的问题,今天我们解决的是优与劣的问题,将来我们要解决的是用户体验、技术领先的问题。时代在变,我们的企业文化也要适时调整。“航空报国”是每一个航空人的根,上世纪50年代,老一辈航空人本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信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功绩,建立起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今天,我们依然强调“航空报国”,只有坚定这个信念,才可能谈其他问题。然而,随着经济与市场全球化,如果不做出调整,这句话很有可能就成为一句空话。

现在我们面临的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国家需要更先进战机。军用领域方面,多年的努力使得我国飞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再想获得提升,已经无法按照过去的主要靠仿制的模式获得突破了。一是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工艺的问题往往比材料更重要,仿制的代价越来越高,不亚于重新设计。二是最新的技术,都已被严格封锁,仿制的空间越来越小;三是仿制本身就代表了性能折扣,没有哪款的顶尖战机是靠仿制而来的,无不依赖创新与突破。因此,当下市场的第一个重大变化在于,越来越急切的需要原创性创新。再者,相比于过去僵化的计划经济,航空企业内部的竞争,民营企业的逐步参与,让军用航空这一相对稳定的市场变得越来越不确定。应当清楚认识到,民营企业在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上,先天就比国有企业有优势。世界上著名的军工企业,无一不是民营企业,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每一个航空人都要清楚的认识到,随着军工逐步进步,开放竞争的一天,不会太远。同时,新兴市场将会变得越来越大。除了民用航空,无人机等过去没有的市场正逐渐壮大,如何去适应这些需求,成为一个重大课题。美国早已将未来的空战定义为无人机的空战,它的X47已经成功在航母上起降。在侦查、突袭等领域,无人机有着传统战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国家即将开放10000米以下的空间,由此触发的民用航空器需求会呈现井喷的趋势,小飞机、直升机的需求也会大增。

我们当前的市场,正处在爆炸前的准备期。军用领域,期待创新;民用领域,需求即将爆发。而我们每一个航空企业,每一个航空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我们的文化是否还停留在“听从安排”、“按时完成任务”这个阶段?前辈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纪念,但企业文化自身,本就该与时俱进。面对这样的市场前景,创新型的技术储备、更完善的质量体系与保障系统、更精细化的企业管理,将是未来中国航空成功的必备因素,而这一切仰仗的企业文化,既应包含“航空报国、富国强军”的伟大信念,也应包含对技术的执着、对质量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对技术创新的真正投入,对工程师、一线员工、管理程序的切实尊重。成功的企业文化,各有各的成功,顺应市场的今天和未来是其中不变的真理。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武仪)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市场竞争,学校文化

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市场意识就是体现经济主体能够积极为可能的交易对象的利益着想,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满足和付费。当代大学生有着扎实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他们是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群体,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势必成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推动者。然而,近几年就业压力的增大,反映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还不够,本文以学生党建为突破口,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促进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市场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率。

1 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产业化和后勤社会化的出现,打破了原来高校学生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愁分配的局面。学生既要读书,又要考虑毕业去向和物质利益,思想和心理压力增大。应该说,学生已经有了市场竞争意识,在思想教育中我们发现,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按理说,学生党员在高校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由于高校的特殊情况,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对于学生队伍的先进群体,学生党建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学生党建工作干部难以把学生的党建工作同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在推优、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老师来决定推荐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入党同学,这种方式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学生的政治表现、思想觉悟评价的偏差,结果在对党员的考察和发展中出现以偏盖全的现象,影响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有追求党员在学生中的比例、发展人数的倾向,衡量学生党支部工作好坏的标准主要凭发展党员的数量,而对入党前的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符合中央加强大学生党建的要求。因而,党员群体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领军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全体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提前让大学生了解市场竞争的思路可行吗?

事实上,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意识行为的影响与此是相类似的。因此,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是可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要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意识,这就需要学习企业思想。根据高校人才、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将企业化思想融入学生党建工作,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激励机制和制度。当代大学生是优秀青年群体,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力军。新的形式下,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大胆地进行创新,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2 以企业竞争文化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文化可以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并把这些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去,让学生明确一种企业化思想,并将此应用于自身。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遵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在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凝结全校智慧,制定规划。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能力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培养特色,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办学之路。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

企业竞争的立足点在于:首先,要有掌握精湛技艺的工程师——要建立一支学生工作的教师队伍,这个教师队伍要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真正能为党和国家发现和培养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有良好的产品模型——根据高校实际,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学生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这些党员干部要经过组织部的认真审核、公开选拔产生,同时要对这些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再次,保证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努力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发展党员时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进行,切实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对拟发展的对象考察时,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又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全面了解,提高考察发展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提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最后,要不断进行工作创新。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健全教育保证机制。除了原有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外,学生党支部要结合工作实际,再建立一些新的制度,进一步实现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规范性。使学生党员在全体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

企业思想进入高校,就要求加强“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决定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赢得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如果把高校与企业相类比,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就是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应该把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来抓,要将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之中。所发展的这些党员不仅具有理论和科技创新能力,而且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与时俱进的党的优秀品质。他们在学生中间通过体现党的先进性和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来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通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在优秀大学生中主动培养发展一批党员,并通过这些党员在各行业发挥积极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同行业人员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学生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应该贯穿“生产过程”的始终。

3 企业思想融入高校教育的原则

市场高度竞争背景下教育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由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一般普通本科线下的大学生,有其特殊性,因此,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是社会、学校、家庭多维互动,立体地、多层次地、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各方面需要,尊重、关心、开发他们,启发他们的自觉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地放在大学生身上,坚持以人为本,多角度、多视野的贴近大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站在世界和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角度认真研究大学生生存、发展需求的新变化、新内容,研究并掌握影响大学生群体和个体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因素,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改变影响群体或个体的思想的内外在因素,从而达到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应然视角——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关键点在于教育者要认识到忽视和淡化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就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途径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出现严重偏差,表现在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上就会出现我们所不需要的至少是思想道德素质上的“畸形人”,从而会在整体上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瘫痪。

市场竞争条件下教育持续的动力一—坚持创新的原则。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必然之意,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很多问题和现象是不曾遇见过的,完全照搬照用以前公办学校的成功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这就需要在充分研究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共性和特殊性基础上,从观念、内容、手段、机制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创新中得到加强和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4 结语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竞争日趋激烈,要使高校所培育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就有必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明确。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意识行为的影响与此是相类似的。因此,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秦著红.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对策[J].理论学刊,2006(11).

[2]赵阳.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江苏高教,2005(4).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8

一、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 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情感密集型企业, 其最基本的产品就是员工所提供的服务, 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有着突出的人性化特征。正如刘光明所言, 饭店企业文化是指饭店以组织精神和经营理念为核心, 以特色经营为基础, 以标志性的文化载体和超越性的服务产品为形式, 在对员工、客人及社区公众的人文关怀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主要表现在饭店哲学、饭店价值观、饭店意识、饭店精神、饭店道德、饭店审美观和饭店思维方式等方面。 (2)

目前, 比较通行的酒店企业文化有四大结构要素, 分别为物质文化要素、行为文化要素、制度文化要素以及企业理念文化要素。具体而言, 物质文化是最易被人感知的要素, 主要包括酒店的建筑风格、硬件设施、酒店用品等;行为文化要素主要是指酒店员工的服务方式、员工的行为举止、各类礼仪仪式活动等;制度文化要素主要指酒店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管理体制等, 它是连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间环节, 同时也指导着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要素, 则是由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道德和企业精神等组成, 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对于经济型酒店而言, 由于其在服务、硬件设施、管理体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与传统星级酒店有所区别的特点, 并且在考虑其服务对象 (中小型企业的商务客人, 背包一族等) 价值需求的基础上, 关注员工价值, 并回馈社会, 我们提出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主要构成要素模型,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 我们构建的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模型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价值文化层面, 执行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 并且与传统构成要素不同的是, 三个层面的出发点与源动力是对员工、宾客、社会的关注, 这也正是为何三个层面的底线在一起的缘故。具体而言:

资料来源:http://www.jtcb.com.cn/whcm/Article_Show.asp?Class ID=4&ID=639&Sort ID=91

资料来源:http://www.jtcb.com.cn/whcm/Article_Show.asp?Class ID=4&ID=639&Sort ID=91

第一, 价值文化层面关注宾客所追求的价值, 关注员工价值的实现, 关注企业对社会的回馈价值。当然, 不同的经济型酒店, 他们对宾客追求价值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这样也才能形成各自的特色, 并且, 将宾客的价值关注点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这样将使得企业文化具有实际意义, 将员工的价值关注点纳入进来, 将使得企业文化更具可操作性与人性化, 这将直接导致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的第二层面———执行文化层面的强行动力。

第二, 执行文化层面则主要关注酒店的制度制定与员工行为落实, 这也是价值文化的具体化与制度化过程, 包括了对客流程与标准的制定、员工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 服务礼仪的制定。与传统的制度文化层面不同的是, 这里更强调“执行”、“传播 (对内与对外) ”、“引导”, 如何保障企业有很强的执行力并且将企业的文化传播给受众, 如何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并引导员工的心智与行为, 这是要考虑的重点。

第三, 物质文化层面由经济型酒店的文化符号构成, 主要包括硬件的环境、设计、风格、主题、装修、设施、灯光、音乐、标志、员工制服、酒店的易耗品、酒店的广告宣传品等。经济型酒店硬件设施方面的特点, 决定了其在物质文化层面所追求的简洁与实用, 这与星级酒店有较大的区别。

这三个层面中, 对于经济型酒店这个特殊的酒店业态, 我们认为价值文化层面是出发点, 执行文化层面是保障, 物质文化层面是基础。

比如, 2007年度中国最佳经济型连锁酒店———“7天”, 就提出了其企业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为员工创造机会, 为股东创造效益, 为社会创造和谐, 以服务为核心, 让客人睡好觉, 给宾客以多层面的快乐消费体验的快乐文化。” (3) 何为快乐?“7天”是这样诠释的:“快乐是一种服务, 我们致力于每一位宾客在7天体验到快乐。快乐是一种态度, 我们相信, 能为宾客提供服务, 本身就是快乐的。快乐是一种力量, 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快乐, 在快乐中努力工作, 我们将获得前进的动力。” (3) 除此之外, 对社会回馈方面, “7天”则认为需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这就是基于宾客、员工、社会价值三方面所考虑的价值文化。

在执行文化层面, “7天”除了建立标准的流程, 严格的制度与管理体制等之外, 为了确保执行的效果, 在管理上, 他们推崇放的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引导和牵引着企业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 追求精神的富足, 树正气, 防腐倡廉, 洁身自爱, 做堂堂正正的人, 和员工做心灵上沟通、交流和引导, 与员工的思想吻合, 使员工时时处处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3) 在具体做法上, “我们坚持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不会人为拉大收入上的差距, 遵循基于和谐理念的共享价值观的原则。” (3)

而谈到“7天”的物质文化层面, 那醒目的标准色、标准字、建筑、设施、酒店用品、员工制服等, 广为熟知, 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的周期

我们知道, 企业存在着生命周期, 经济型酒店也不例外。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酒店, 其经营战略与经营重点有所不同, 当然, 在不同的阶段, 酒店的文化也应随着生命周期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否则企业文化“可能作为一种惰性而存在和孳生”。 (4)

我们以组织的生命周期为主线, 在分析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后, 提出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建设重点, 如表1所示。

根据表1,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结合上述对“7天”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的分析, 我们可以推断:以“7天”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现在都处于初创期, 创新与放权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与企业文化建设重点。

第二, 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也存在着周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者应根据酒店所处的生命周期, 为酒店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第三, 在成长期, 重心是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从而确立并传播企业的主流文化。我们可以借鉴Gross和Shichman提出的H-O-M-E模式。 (6) 其中, H=History:形成历史感;O=Oneness, 创造统一感;M=Membership, 促进成员感和E=Exchange, 增加成员间交流。

第四, 成熟阶段的企业往往也处于成功的巅峰, 经营上取得的成就使得企业会认为现有的企业文化是最优的, 从而不对其加以关注与警惕, 甚至不容许有不同的声音。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者在日后应充分警惕这个阶段, 勇于并善于进行合理的变革。

第五, 蜕变总是痛苦的, 在蜕变期, 经济型酒店企业应即时把握住时机, 再一次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以获得新生。并且, 每一次的蜕变, 就像PDCA循环一般, 将使企业文化再上一个台阶。

三、基于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的文化营销

在上文中, 我们论述到了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对宾客、对员工、对社会三者价值的挖掘与定位, 这也使得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建成之后, 有明显的实用与操作价值。表现之一就是经济型酒店可以将其用之于营销, 作为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营销策略之一。

“饭店企业文化营销是更深层次的饭店文化营销, 是饭店依据自身特点, 选择宾客所接受的核心价值观作为饭店立业之本, 构建饭店的企业文化体系, 通过恰当的营销方式与宾客进行价值沟通, 以达到宾客对整个饭店包括其产品的价值认同, 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7)

结合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构建的三个层面, 限于篇幅, 我们在此简单提出基于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的文化营销策略的几点构想, 其中, 营销的对象即包含了内部公众也包括了外部公众。

第一, 物质文化层面的营销。那些构成物质文化层面的要素, 诸如硬件的环境、设计、风格、主题、装修、设施、灯光、音乐、标志、员工制服、酒店的易耗品、酒店的广告宣传品等, 要营造出极具文化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在某些具体要素上。甚至可以从设计之初开始营销, 比如说, 可以采用征求员工或宾客意见的方式, 一些简单的易耗品设计完全可以通过举行员工或宾客的设计大赛, 选取其中的优胜作品,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员工或宾客对企业文化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也会增强员工的自豪感与工作的乐趣, 从而也能够使得执行文化层面更加顺利;另一方面, 可以提升宾客对酒店的忠诚度, 并形成在目标受众间的宣传效果, 以取得与宾客的“心灵共鸣”。特别是, 对于现如今的经济型酒店而言, 在物质文化层面, 在营销经济型酒店“简洁”、“实用”之余, 我们认为, 对“主题”的营销也是非常重要的, 并非同一品牌的不同酒店, 在主题的选择上也可以有所不同, 这样能给宾客新鲜的感觉。

第二, 执行文化层面的营销。根据上文执行文化层面的具体内涵, 所有规程、制度、礼仪在制定之初, 也应将经济型酒店的“简洁”、“实用”、“主题”等要素融入考虑。在传播方面, 要以受众的文化情趣为背景, 可以在店面设一文化角, 定期公布员工的事迹、媒体的好评以及宾客的意见等, 多提供与员工、与宾客相互沟通的平台, 这个平台不仅仅是对宾客的 (比如说网站、论坛) , 还有对员工的, 构建员工与宾客的直接沟通平台, 让沟通更透明, 这将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达到营销的目的。

第三, 价值文化层面的营销。经济型酒店为了让受众们关注并理解酒店为宾客、为员工、为企业的价值导向, 在以此价值导向确定的价值文化层面的各个要素之后, 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者要有动态地传播的意识, 不断推陈出新此价值文化层面的各个要素的外显方式, 让受众们不断受到此方面的剌激, 并在不断刺激的过程中深化并认同经济型酒店的价值文化。比如说, “7天”的企业文化高度关注客户价值, 那么, 在推出睡前牛奶, 推出QQ便捷订房等增值服务之后, 于近期, “7天”又首推“洁净毛巾封包”的服务, 该服务旨在通过给经过清洗消毒后的洁净毛巾再穿上一件封闭包装的外衣, 防止毛巾受到污染, 时刻保持洁净, 让广大消费者能放心使用“7天”酒店所提供的毛巾, 并在其网站、论坛、店面等处都有宣传推广。

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营销策略, 从上述的简单分析来看,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经济性, 为了不将额外产生的成本转嫁到宾客身上, 经济型酒店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企业文化, 充分地考虑传播的方式方法, 采用几乎“零成本”的推广与宣传手段对经济型酒店进行文化层面的营销, 让受众明白经济型酒店的企业文化不只是传统理解的“旅馆文化”, 更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酒店, 认可酒店, 喜爱酒店, 惠顾酒店, 忠诚酒店。

经济型酒店的硬件甚是简单, 抄袭将不费吹灰之力, 甚至是制度也可以克隆, 经济型酒店也不仅仅是“廉价+卫生”旅馆的代名词, 作为酒店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业态, 经济型酒店应有其独特的内涵, 而其成功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因素。然而, 企业文化必须在关注其生命周期变化的前提下, 在关注宾客、员工、社会利益的同时, 用心构造、培育、传播,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且若能将构建成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文化营销之中, 其效果方可谓无招胜有招。

注释

1 宋伟雄.笑看风云酒店人[OL].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8

2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3 郑南雁“.7天”连锁酒店我创造[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9

4 张敏, 陈传明.企业文化刚性的组织生命周期模型[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2)

5 Quinn, J.B. (1980) :Strategies for Change.Irwin, Homewood, IL, 60-66

6 Warren Gross and Shula Shichman:How to Grow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Personnel, September 1987, PP.52-56

试论企业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生产中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增长, 经济活动中文化力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同时,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首先, 从经济的角度看, 在过去“短缺经济”时代, 人们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 而今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在大幅度地减少, 而更多的消费开始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实践证明,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 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

其次, 从文化的角度看, 随着社会主义市经济的深入发展, 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 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 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 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使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 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泛运用, 将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 文化的覆盖率将越来越广, 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者的总目标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发展企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总目标的条件和土壤。任何一种企业文化, 都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需要, 并能面对企业与当代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需求, 适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从而推动企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企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现代企业中, 管理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和企业

利益的代表者。管理者是否重视企业文化, 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文化自觉, 是指管理者对企业存在价值和经营管理的终极目的的思考, 是对企业经济工作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是运用文化规律于企业管理中的理性自觉。优秀的管理者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即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然会重视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并将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之中, 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先进的企业文化, 必然是在优秀的管理者的重视和参与下创建出来的。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者, 应当熟悉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行规律, 诚实经营, 依法纳税, 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 善于在企

业内部营造和谐统一, 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 并以管理者所具备的优良作风, 坚定信念和科学的管理等行为方式影响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并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

树立企业文化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形象的企业, 它在市场竞争中是很难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全部经营管理过程中, 必然会具体地体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树立企业文化形象, 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改进不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一个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新模式。企业对内要在技术创新和开发节约型经济方面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 引入激励机制, 挖掘职工技术创新的潜力, 并且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职工技术创新的能力,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广泛开展技术创新, 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赢得企业竞争的优势。企业对外要塑企业文化形象, 树立企业文化品牌, 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利用品牌优势, 确立自己的产品在市场形成特有的印象, 采用新的营销理念, 促进营销管理工作, 同时还要不断地开拓和培育新的市场, 扩大销路, 增加销售数量, 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 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10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以及特有经营风格和价值观念, 在油田流行的60句语言中 (包括“三老四严”, “大庆精神”,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反映了油田文化的兴起与与时俱进的作风。它的兴起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外部体现。企业文化所确立的一整套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及企业思维模式,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油田的文化对销售公司的文化起到了先进的带动作用。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以及石油企业的人员必须通过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来贯彻它, 使其成为企业处理一切问题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同时, 克拉玛依销售公司企业文化所确立的一整套价值观念, 只有为员工所认同, 所熟悉, 所实践, 才能对员工、对企业发挥强大的激励、导向作用。只有真正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 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销售公司在文化的设计中, 必须强调自己的竞争优势, 打破以往的观念, 从设计销售公司的理念到具体操作都必须突出顾客为上的理念。因此, 笔者认为,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销售公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以创新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新疆克拉玛依销售公司的创新主要是在营销方式上贯穿了服务创新的理念, 在加油站突出了服务, 要求统一动作, 统一语言、统一着装外, 员工能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来加油人员的实际需要, 企业主动积极地激发这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 牢固树立创新精神、思维方式, 才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如此。以创新精神来建设企业文化, 首先是要在把握企业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 对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进行全新的设计和创新, 要在保持自身企业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吸收富于创新和想象力的企业文化, 形成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在销售中应该加强我们的操作“十三步”, 体现我们文化与中石化的不同之处。在实施“十三步”曲的过程中, 针对职工的具体情况, 在克拉玛依地区我们有创新的引导职工自主开发各种方式理解贯彻“十三步”的内容。在不同的加油站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加强引导。

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以建设学习型企业为目标,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职工个人的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兴衰的根本。文化技术素质是职工队伍的基础素质, 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抓好培训、学习等继续教育, 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是实现企业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方面可采取在岗技术培训、中短期脱产培训、岗位轮训及自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在新疆克拉玛依石油销售公司中我们们培训员工的十三步的同时, 突出强化的多次培训为主。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 制定出分时期、分阶段的培训计划, 要切合实际, 不要好高骛远。在一定周期内, 对各个岗位的职工都进行一次继续教育, 使他们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同时, 在政策上, 对培训、学习中的出类拔萃者和能够学以致用的职工给予倾斜, 进而鼓励激发职工学知识、钻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企业发展创造深厚的人才基础。同时, 要注重教育引导职工建立开放性的创新思维, 培养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另一方面是要重视对职工进行企业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则的教育, 进行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的教育, 进行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克拉玛依公司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近几年我们的304名员工都参与了培训, 并请新疆石油培训中心的专家教授针对我企业的具体情况讲解我们的五型班组实施细则。在各加油站的版报上, 我们详细列出了节约账目, 员工们在板报上通过讲故事, 讲体会将学习型班组宣贯, 并形成了爱厂如家的良好风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问题入手

首先,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发现自身问题过程, 解决自身问题过程, 特别是当前员工思想观念严重滞后, 已成为制约改革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抓住其中带有本质性的问题,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调整职工思想观念, 以求得企业价值观层面上的广泛共识, 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对现场的操作中员工知道但不愿意做, 针对这种情况, 克拉玛依地区的加油站基本上通过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 统一了思想。其次, 是提高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文化自觉性, 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文化自觉性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一个成熟的企业家, 他必须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 第一宣传者, 第一身体力行者。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无论多么忙, 每个月都要为员工灌输文化, 使员工认同, 从而形成企业合力, 增强竞争力。因此, 新疆销售公司近几年对领导的轮换主要侧重与解决实际问题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员工一般来说都是上行下效, 因此首先是统一了大家的思想, 在公司要求统一服装, 统一厂容, 这样当基层到公司来办业务时能感染到这种气氛并在基层生根发芽。新疆销售公司的文化执行力正在逐步扩大并在内部推广。

与时俱进, 不断培育、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的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已由过去的精神层面上的建设转向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上来、致力于通过提高企业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上来, 产生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的新的经营理念。“中国石油”的品牌形象已被广大的消费者接受, 标志着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 正从以企业为本转向以用户为本, 企业文化也应实现转变。

建设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后, 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方案, 必须有一个能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紧密相联的活动载体。企业文化的丰富内容总是通过一定形式, 如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制度、活动等表现出来, 但形式是为目的服务的。企业文化的载体是紧扣当前生产经营形式的, 作为销售企业能够使职工和客户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刻的印象, 从而提高对企业的满意和信任度, 为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其战略目标提供了保证。企业文化的所有表现形式主要是将实际应用结合, 在推行五型班组的过程中, 我们加强了班组的文化建设, 使基层人员的归属感逐步加大。使和谐的氛围在各基层的加油站逐步发展扩大。使创新的氛围在员工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气。

以正确的认识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企业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正确的认识建设企业文化, 首先要以正确的心态、正确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建设, 它是企业一项长远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摒弃功利主义思想, 从每件事做起, 从点滴开始, 扎扎实实做好、抓好;其次, 要坚持以人为本, 做到强化管理与强化人的因素并重, 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精神和管理机制。

笔者认为, 企业文化给企业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企业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是一盘散沙, 企业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可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们要通过大力弘扬传统的企业文化, 大力宣传和灌输“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 使全体员工进一步贯彻“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理念, 实践“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 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 树立“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友爱精神, 树立“立志图强, 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直面机遇和挑战, 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 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市场,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我们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企业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销售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既有中石油的企业文化, 也有自己独立的企业文化, 我们注重的不能光是设计, 而必须是操作与实际的结合。使其成为顽强的树根, 支持企业蓬勃向上。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11

【关键词】 企业文化;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理念的改革,构建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大力发扬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还保障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国有企业得到重视。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很重要的。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总体的管理理念汇聚的文化成果,对企业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如今企业管理中应制定相应的企业道德行为规范,作为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标杆,提高员工的自制力,服从企业管理条例。同时企业的主体是为企业贡献的员工,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对企业的發展有引导作用,并且间接的体现企业的文化涵养,培养员工企业文化意识,采用精神激励法,使员工从心底里赞同企业的文化理念,共同为实现企业文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在电力企业这样的国有企业中,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建设企业文化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力及规范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对企业的道德及行为进行规范化,来提高对员工的约束力,使员工在具体的准则下严格要求自己,创造自我价值,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先进的文化使人进步,企业文化直接影响了在职员工的心理素质,尽早建设企业文化帮助员工加强行为约束,为个人及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使规范化的工作作风为企业的经济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发挥凝聚作用

企业全体员工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努力,可以使大家分散的力量得到聚合,拧成一股团结的力量,扩大了力量所带来的效果,建设企业公共的文化,使企业发挥凝聚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在不断进行发展更新,完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坚定的文化信念,将员工自然的凝聚到一起,发挥巨大的凝聚效应,价值观也会向着相同的方向建立,员工的意志力在不断磨砺中更加强大,使企业全体人员的力量更加凝聚。

3.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企业的形象是靠企业所有员工及领导者共同树立的,在企业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在工作中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从心底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为企业形象抹黑。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电力企业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很高,电力企业的形象也保持的很不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继续发扬电力企业的优秀之处,将企业的形象加以维系,并结合新时代的特色,塑造出更加符合民心的企业形象,让国有企业提升在人民群众中的关注度,建设企业文化可树立更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1.企业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发展是以员工为主体,一切工作安排都应该更加的人性化,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可以得到发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做出杰出的贡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应该落实在所有企业的管理中,为企业发展带去朝气,为枯燥的工作提供一份愉悦的心情,员工肩膀上多了一些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担当,这份责任感会使企业更具有凝聚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2.企业高层要发挥模范作用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高素质且经验丰富的决策人,应该是企业中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那个人,把自己的正确决策带给企业员工,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决策对企业总体上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作为企业的最高领导部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文化素质,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所以企业高层要有更高的道德行为标准,为企业员工树立榜样,并带领他们向前发展。

3.渗透式进行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企业开展的工作任务,不能像对待工作一样对待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采取一种合适的教育方式,让员工慢慢了解企业的新文化,对新的企业文化产生好奇心,然后自主接受这种价值观念,将道德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履行,在企业举行的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企业文化,让员工一点点注意到企业文化精神,将企业文化建设到企业的各个角落,渐渐的员工会按照日常接触到习惯做好分内的工作。

4.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有着属于国有企业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这对建设企业文化带来基础保证,将优良的传统加以提高,进一步加大素质文化教育力度,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培养综合型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素质水平。将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每一位职员身上,需要对员工进行思想工作,加快思想素质的提升速度,使员工的政治觉悟达到企业标准,满足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减少文化建设时个人因素的阻碍,实现企业文化持续发展。

四、结术语

通过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到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它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带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化员工的行为作风,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为实现企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玉婷.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魅力中国,2014(19):78-78.

市场经济企业文化 篇12

一、构建职工认同的企业理念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 以规范职工群体行为为基础, 以培养团队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等为途径, 以提升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学者认为,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核心理念正确、明晰与卓越。二是这种理念能够让每个职工认同, 并长期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因此, 能否建立职工认同的企业理念文化, 是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 要从三个方面建立职工认同又符合时代潮流和外闯单位特征的企业理念文化:

1. 从身边故事中提炼理念文化。

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一定会沉淀一些可以支撑职工为企业发展而奋斗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 蕴含在企业创业和发展之中, 也可能隐藏在一些重要事件之中。正是这些理念和精神鼓舞激励着职工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 取得创业的成功, 并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伴随着员工们饱尝创业的苦涩后, 畅饮了成功的甘甜。在建设企业理念文化中可以深入调查, 广泛收集企业中的有影响的典型事迹, 随后进行加工整理成故事。最后从故事中的含义和教育启迪中, 提炼出代表企业文化理念的关键词。把这些词经过加工, 就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

2.用企业理念培养树立企业先进典型。

在一个企业中, 不管时间长短, 都会存在各种先进人物或典型人物。在外闯市场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发挥企业各种媒体的重要作用, 注重对符合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的理念的各类先进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 让全体职工清楚为什么他们是先进, 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当然, 对职工有积极警戒意义的反面事例也要宣传。如海尔集团的“砸冰箱”事件的宣传, 对全体职工提高质量意识就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样, 对企业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旗帜鲜明, 对规范员工的行为, 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本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市场信誉, 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3. 把企业理念融会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企业的理念文化形成后, 就要做好导入工作。导入企业文化就是要把各种理念融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化为广大职工的行为。在导入工作中, 不能采取急迫强压的方法, 否则会让职工产生逆反心理, 结果是欲速而不达。要让每个职工参与讨论自己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如何遵循企业文化理念对本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使职工明白个人应该如何转变观念, 改进工作方法, 与企业文化更好地适应和融合。职工们对企业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后, 在行为上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凝聚众人心

1. 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员工形象。

在站队文化建设形成过程中, 一队把企业道德、员工道德和集体主义道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员工道德教育中以“提高素质”教育为载体,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即对员工进行政治思想方向教育、学习科学技术的开发性教育和提高操作技能的技术性教育, 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政治思想引导的方向性教育中, 着重进行了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修养教育, 引导他们注重形象、爱岗敬业。

2.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体系, 在探索站队文化建设中, 一队引导员工形成企业价值观念。在地处沙漠戈壁中为了更好地绿化、美化站队, 一队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来引导员工。划分绿化任务分担区, 确保绿化美化站队这项工作天天有人管, 天天有人干。在新队点建设中, 从平整场地、挖树坑、栽树苗、栽花草到浇水、除草、修剪、打药, 他们都是自己干, 种植了向日葵、西瓜等多种瓜果, 春华秋实, 建设成了花园式站队的同时。到了收获季节, 每个员工都能喜滋滋地品尝到自己种植的水果。

3. 先进文化、群体活动的凝聚功能。

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来唤起员工爱岗敬业的斗志, 并将其转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是一队在站队文化创建中的做法。自编自演身边事, 自娱自乐鼓士气。这是一队在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中的特点。每逢重大节日和遇有重大活动, 业余文工团都要进行演出。一井一个“身份证”。遵循“地面入手、立足井筒、着眼油层”原则, 给所辖多口油水井都佩戴上了“身份证”, 制定出切合每口油水井特点的管理对策, 实施技术员、资料员、管井工人、油水井“四方合一”动态管理, 有效提升了油水井整体管理水平, 改变了以往只重地上、不重地下的管理模式。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壮大的灵魂

建立了符合油田实际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 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以人本管理为核心, 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载体, 构建具有塔河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追求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 打造积极持久的企业文化力, 最终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 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企业文化优势的和谐统一, 最终达到一人价值观统一、愿景一致的全新的和谐油区”的战略目标。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尊重人的生命健康、尊重人的人格尊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先进的文化理念, 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 使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使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二是要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感, 同时要把握好节奏;三是要处理好上级文化建设与下属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四是要在企业文化“落地”上下功夫, 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塔河油田沃土上生根开花, 为油田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1. 以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为统领推进企业快速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工程, 作为石油企业, 同样需要和谐安全的环境, 就必须坚持用和谐理念为统领, 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 以人为本求和谐。员工是企业发展之本, 是建设和谐企业的主力军, 只有时时处处坚持以人为本, 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企业做强做大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基础。 (2) 企业文化育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只有以文化育人为切入点, 才能不断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为企业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为载体, 进行系统技能教育;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营造出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在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同时, 坚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干群关系在劳动中更加和谐。同时, 大力推广精细化管理、无缺陷管理的经验。

2. 文化是促进采油厂生产经营管理的理念基础。

先进的企业理念, 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理性依据和观念指导, 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围绕“全面提升采油厂整体发展水平”这个战略目标, 大力培植“资源有限、追求无限”的勘探理念、“细化管理、细分化开采”的开发理念、“以人为本, 技术创新、管理创效”的管理理念、“强基固本、全面提升”的基层建设理念、“综合治理也是生产力, 也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油区治理理念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佳化”的企业发展观、促进采油厂的持续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四个力”

1. 个性力。

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即使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 不同的企业都必须有各自经营个性的支撑。企业文化的个性力是企业形象脱颖而出、迅速传播的关键, 它直接影响着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公众对企业的识别, 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文化不能雷同化、空泛化, 但也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而脱离实际。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地找出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的个性定位不能靠拍脑袋想出来, 也不能单纯依靠“外脑”咨询, 更不能直接从其他优秀企业拷贝或嫁接过来, 而是要综合企业所处行业、自身发展阶段、历史传统、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内外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 理顺价值差异, 清晰组织个性, 提升品牌信仰。唯有如此, 企业文化才能有感召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2. 领导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张瑞敏的成功不仅在于救活了一个企业、创立了一个品牌, 更在于他创造了一种文化模式———海尔文化。张瑞敏用实际行动说明企业家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 第一身体力行者、第一宣传者。由此可见, 企业领导层的“领导力”极为关键。这就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 要先学一步, 学深一步, 在真正深刻理解企业文化功能、意义的基础上, 将个人的经营理念融合于企业核心价值观中, 带头实践, 身体力行。领导层要利用各种方式传播、宣扬企业核心价值观, 让职工逐步接受、认同。领导者的率先垂范是一种无声的号召, 领导的实际行动就是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 也是对职工最自然的引导和灌输。如果领导者说一套做一套, 所做的行为与企业文化相悖, 那么再完美的企业文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3. 制度力。

制度是物化了的理念。优秀的文化要通过制度贯彻到管理的方方面面, 没有制度的支撑, 企业的精神理念只能是虚无的“口号”。著名的惠普公司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分注重人才培养, 因此该公司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制度, 员工从入职开始, 就接受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 公司还将培训列入每个经理人的职责。惠普公司之所以能成为行业内的楷模, 不仅在于它拥有优秀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科学的制度使文化变得生动、具体、有效。当前, 企业价值理念与规章制度的不一致性, 是企业文化建设难以体现明显成效的一个“致命伤”。因此, 企业文化必须配套实施具体的管理制度。比如, 提出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理念, 就要在招聘、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辅以实实在在的管理制度。如此, 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从虚到实, 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

4. 认同力。

只有职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个性力、领导力、制度力的施行, 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文化的认同力。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只有职工普遍认同了, 企业文化才能得以体现、创造和发展。要让职工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是什么, 怎么做才符合企业文化。要尊重职工的意愿和利益, 让每个职工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是自己与企业一起走向成功的精神源泉, 逐步使职工从被动的承受者转变为主动实践者, 从而让企业文化真正融合到职工思维行动中, 形成共同愿景和群体意志。海尔的“创新文化”, 就在于创新已经渗透到每个海尔人的行动中;宝钢的“用户满意”理念, 就在于每个员工形成了“我的下一道工序就是我的用户”的共同认识。总之, 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是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只有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才能内化为企业不竭的动力, 企业才能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 才能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现有观念意识、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积极因素的整合、提炼和倡导而形成并固化下来的。随着老油田的改革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单位走出油田, 进入外部市场, 面对新环境、新服务对象, 原有的企业文化以不适合。外闯市场队伍负责人要积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适应新形势、富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使其对职工起着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激励的作用促进企业生存竞争发展。

上一篇:青年科研人才下一篇:处理方式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