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2024-09-26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共8篇)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篇1

市场以产权清晰界定为前提。这是举世知名的科斯定理。

无论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的利润留成、利润包干、经理人员持股和股票期权,本质上,都是在进行产权界定。以经济学的视角看来,重要的不是名义所有权,而是实际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实际上是把剩余索取权交还农民,交还天然拥有控制权的农民。企业改革中的利润留成、利润包干、经理持股和股票期权,也无一不是把部分剩余索取权交还天然拥有控制权的企业经理人员。

产权一得到清晰界定,市场就卷土重来。这就是我们三十年来的改革实践。可是,仅仅产权被清晰界定市场还不能良好运行。如果经济的交易费用很高,那么即使产权被清晰界定,市场也不会良好运行,甚至不会有市场。经济的交易费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交易费用占产出的比重稍高一点或者稍低一点,经济绩效就会呈现出天壤之别。

疑问,界定产权本身就有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如果草地产权界定不清,那么我就要多放羊,因为增加的羊的收益由我独享,而草坪遭破坏的损失则由大家分摊。实际上,大家也都会这样做。最终,草地就会变得一毛不生,本来有价值的草地变得毫无价值,租值发生了消散。这就是“公地悲剧”的含义。如果草地产权界定清晰,那么这样的结果就不会发生。

如果企业产权界定清晰,那么我不干了,可以让我的儿子干;儿子不干,还可以卖了获取声誉溢价。我有激励注重并维护企业的声誉;我有激励不卖假货,也有激励改进服务质量。

但是,仅仅产权清晰还不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这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是。现代市场经济以非现货交易为主,并且跨空间范围很大,仅靠声誉机制很难确保交易正常进行。现代市场经济通常要借助第三方来协助执行合约和完成交易。这个第三方正是法律和法院。

法治约束的是经济人的机会主义。人的自利有促进生产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面,但是也有增加交易费用和减少社会福利的一面。这后一方面需要法治加以约束。正是因为法治对于机会主义的约束,人的自私才不是利害参半,更不是害大于利,而是利大于害;人类也因此能够生存下来。法治是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执行合约来减少交易费用和增加社会福利的。

不仅如此,交易费用还来源于政府。政府随意地增加或者减免税收、滥发货币、政策朝令夕改、形形色色的不合理管制、滥用权力等等,都会极大地增加经济的交易费用。

在现代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政府对于经济的影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约束和规范政府的行为显得特别重要。约束和规范政府的行为,根本出路也在于依靠法治的力量。

法治约束的是政府的任意干预。政府的权力天然大于个人和企业。给定这一权力,政府随意干预经济的倾向很难自我抑制。如果政府行为不受法律约束,独立企业制度和自由交易就没有根本保障,市场经济就没有基础。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重要一条是老百姓可以通过法律约束政府行为。

法治的第一问题当然是立法,但执法和司法更为重要。原则上,一个国家可以简单地照抄它国的法律。但是执法和司法就是另一回事了。执法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这显然不容易。

现实世界没有完美的市场经济,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也不必一定是完美的市场经济。但总的说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治基础上的,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法治建设尚为落后。我们要建设“好的市场经济”,法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可是,法治不是呼之即来,我们想要法治就可以法治的。法治有前提条件。“公地悲剧”表明,权利必须得到界定,这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可以将权利附着在物上面,通过物的所有权来界定权利。资源是我的,那么只有我可以使用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别人可不可以使用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可以,但要有我的同意,或者要给我支付足够的价格。资源产权也可以模糊界定,但那样就必须要有论资排辈、等级制度等安排来界定权利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大搞论资排辈和取消择业自由不是偶然。这正是产权界定不清情况下避免租值消散的必要的措施。古代的时候,家庭财产不做划分,于是就要对家庭成员的地位做出界定:父亲和长子的地位很高,其他人的地位就要低一些。吃饭的时候,谁先动筷子都有规定。这也是要减低租值消散。今天一家三口过小日子,于是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法治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产权界定权利,法治于是可以推行;以人权界定权利,法治就很难推行。产权界定不清,人权就不平等,法制很难推行。古代“刑不上大夫”,刑不是不应该上大夫,而是人权不平等的社会里,不可能真正推行法治,刑是不可能真正上得了大夫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是人权不平等的写照。人权不平等的社会,不可能真正推行法治。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篇2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稳步和谐持续发展周期后, 用“发展方式转变”取代“增长方式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表现, 这种历史性变化意味着, 今后我国民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 都将涵盖进经济发展过程中, 这标志着那种“经济发展=GDP增长”的片面思维定势将被彻底舍弃。

1、认真实施与积极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到每个产业的发展问题, 资源怎么配置, 发展路线怎么选择, 这实质上是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的问题。中国经济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所谓不稳定, 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 信贷投放过多, 货币流动性过大, 外贸和国际收支顺差过高;所谓不平衡, 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所谓不协调, 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 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 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所谓不可持续, 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结构性问题如果处理不好, 会从局部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 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整体实力

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是当今全球产业发展的大势, 它彰显了产业组织、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 其内在力量则是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出现, 进而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淡化以至消失。欧洲委员会之所以将产业融合视为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源, 便出于它对产业融合定义的准确理解, 即“产业联盟与合作、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角度的融合”。根据上海资源储备结构的特殊性和城市发展目标的高位性, 其产业发展方向舍此别无他途。最近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朝着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方向努力;要全力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要努力占据产业发展高端, 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是壮大上海产业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创新是产业走向融合的前提。一是理念创新。只有当企业从传统的“单赢”竞争理念走向协同的“双赢”竞争理念、从传统的“坐商”经营模式走向现代的“行商”经营模式, 从传统的企业单体运作走向现代的企业生态体系, 企业界方能突破产业传统分立的制约, 去寻求产品交叉、平台交叉和收益共享的机会, 进而使技术进步的发生地从产业边界内部走向产业边界的结合部, 以促进资源配置在更为广阔的背景里展开;二是技术创新。20世纪90年代新技术革命浪潮催生之下的数字技术, 掀起了全球新一轮替代性和关联性, 即通用性技术的降生, 进而推动一大批诸如光学电子、航空电子、生物能源、基因工程等边缘性、融合型产业的萌生。又如, 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 最终导致许多国家通过生物链将种植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了起来;再如, 信息传媒业之所以呈现行业独立和纵向市场结构特征的根本原因, 是其输入与输出终端机的单一性, 导致电信、广播电视、出版行业之间的信息难以互相转换。但是, 数字技术的融合彻底打破了这种产业壁垒;三是制度创新。企业进退市场的成本, 是市场有效性程度的重要标志。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作用性分工主要应当体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政府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去约束市场已无力约束的行为。

3、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强化劳动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昭示:人不能满足于分配、交换和消费自然本身存在的东西, 而必须用劳动改造它们来适应市场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相联系的劳动产品物质财富生产, 也由此成为极大多数人最经常的活动。它克服了人对劳动固有的厌恶, 它使人用积极活动替代了怠惰, 用热情武装起了勤劳的双手, 用忍耐克服了最令人厌倦和不适意的工作。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学者, 二十世纪末曾对美国和英国技术创新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 来自科技推动而进行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22%, 在英国是27%;来自生产需要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31%, 在英国是25%;而来自市场需求推动的创新, 在美国所占比例是47%, 在英国是48%。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需求已日益成为保证创新活动获得成功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需求是技术创新之母”。[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靠原有自然物质资源, 而要更多地依靠劳动者在劳动中形成的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还有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建设,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着保障性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制度是一种稀缺型的资源。其他资源在人用制度创新创造了较好的制度资源以后, 才能因调动出人们的其他创新而被较好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证明, 制度环境建设,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巨大。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市场制度, 与没有分工的自给自足经济, 以及有分工而缺少交换的计划经济制度相比较, 是一种能较好地调动人们科学利用各种资源的制度。我们用制度创新建立了这种制度, 劳动资源、物质财富资源等才因其他创新的发挥被开发利用起来,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创新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和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股份制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步伐,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基本完成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结构的调整, 是新时期我国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明确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 各级政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其中,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动,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既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经途径, 也是国资监管方式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 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国有产权有序转让的法律体系和交易场所基本完善

为了强化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国务院在大力精减机构的同时, 专门新设成立了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从成立起, 就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推动国有产权有序流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不断完善进场交易制度, 积极推进依靠市场发现买主、发现价格的交易方式, 解决了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的定价难问题, 并不断加大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 统一的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国有产权流动的方式已经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化机制转变。2003年12月, 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国有产权流动的配套文件, 使国有产权流动有了一套严格的以“进场交易”为核心的制度规范。

实践中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规范产权交易市场, 已经逐步形成比较严格的监管机制。国务院国资委按照“打破区域限制、立足规范运作、促进资源共享、利于长远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对产权交易机构的动态选择机制。目前, 经国务院国资委和各省级国资委认可的从事国有产权交易的产权交易机构已有65家。截至2008年, 经国务院国资委认可可以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机构中已有北京市产权交易所、上海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天津市产权交易所、重庆市产权交易所可以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的交易。同时, 国务院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日常监管制度。[3]

2、产权交易系统的规范运作促进了国有产权的有序流动

经过科学规划、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 使我国的产权交易结构和产权交易系统实现了现代化和规范化运作。通过技术手段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实现了对国有产权交易全过程的动态监管。2006年, 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建立“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监测系统”, 已将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京、津、沪3家产权交易机构的国有产权交易信息全部纳入实时动态监测范围, 为将来形成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信息平台奠定了基础。加快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不但为国有经济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条件, 也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 不但为国有产权有序流动建立了合理流动的机制, 也为其他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进场交易制度执行以来, 经过各级国资委和产权交易机构的共同努力, 产权交易市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已逐渐成为国有资本进退的主要通道、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和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有产权通过进场交易实现了大幅增值, 企业对进场交易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 2007年全国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各类产权交易2万多宗, 交易金额约3500亿元, 其中国有产权交易达1万多宗, 交易金额约2700亿元。在国有产权交易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受让金额占30%, 外资企业或其他国际资本受让金额占约10%, 社会其他各类资本受让金额约占60%。受让方跨行业、跨区域收购的占全部交易项目的约三成。

3、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国有产权流动和市场资源配置体系

尽管我国在推进进场交易制度、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还只能说是初步建立, 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建设一个相对成熟的、为非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服务、满足国有产权流动和国有资本调整要求的资本市场, 是我们的既定目标。

其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国有产权的进场交易率和竞价交易水平。一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使应该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流动的国有产权全部进场公开交易;另一方面促进产权交易机构进一步完善交易规则、创新交易方式, 提高竞价交易水平, 更好地实现国有产权在流动中的保值增值。

其二是要推进产权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在进一步总结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产权交易市场法律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国资办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推进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的相关法规文件。加快行业自律组织与自我监督机制的建立。按照市场化的原则, 加快建立产权交易行业自律组织, 发挥自我监督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作用, 通过行业自律组织推进产权交易市场业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其三是要进一步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市场化进程还比较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督促各产权交易机构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廉洁从业、职业操守、依法办事、公开透明上下功夫, 共同建设一个诚信的和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进一步探索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化。流动是资本的天性。资本流动的范围越广, 市场机制发挥得就越充分, 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目前, 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等为中心的证券市场体系, 而为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服务的资本市场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正因为如此,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可以通过引入私募基金、风险资本、行业投资人等使中国众多的非上市公司与国际资本相结合, 也可将境外企业的产权转让引入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 使我国的国内资本能够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这个平台与国际上的产权资源相结合。[4]

三、通过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实现自主创新

“十一五”期间, 我国政府多次强调通过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重申必须坚持需求导向,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这一提法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强化自主创新扩大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就是指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要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是我国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环节。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在利用外资、扩大外贸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对外开放在创造就业、扩大出口和建立现代产业等方面中发挥了广泛而积极的作用。但是, 从国家发展新阶段、新要求来看, 我国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 引进外资注重数量增长, 外资对国民经济结构进步的作用有限。多年来, 实现外资数量的增长是主要的发展指标, 而对外资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特别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缺乏关注, 或者只是以外资企业创造的出口、产值、就业等传统指标来衡量。在外资与宏观经济统计中, 简单地把外资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含量看作为产业结构的进步。又如, 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脱节, 外资企业向国内的技术溢出有限。外商独资企业成为外资的主力, 截至2008年上半年, 我国外商独资占比达到75%左右, 对国内技术进步影响力减弱。外资企业采用独资模式是为了知识产权保护。我国企业可能通过竞争与配套服务促进技术进步, 个人可能通过在外资企业工作取得经验, 但这些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都相对有限, 更远非外资企业技术含量高所能体现。[5]

与此同时, 外资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力, 我国企业自身国际竞争力不足。2007年外资企业出口总值为国有企业的近4倍。表面上看出口结构中高新技术比重持续提高, 但实际上主要是来自外资企业的增长。在我国的总出口中, 本质上仍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贸易占到一半。

2、提高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

扩大开放领域, 优化开放结构, 提高开放质量是中国发展新阶段上的重大主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对外开放新目标。“开放型经济”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系统, 其中开放是这一系统的本质内容和基础机制。因此, 开放型经济不同于“转型经济”在局部或一定程度上实施开放政策, 而是把经济运行放在与外部联系的基础之上。开放政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而开放型经济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体制。因此, 从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到建立开放型经济, 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跨越。在完成了入世的过渡期任务后, 今天国家又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 这就意味着开放型体制建设新阶段的开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只意味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开放领域的扩大, 而且更意味着开放在体制上更加规范, 政策上更加成熟, 宏观调控上更加有效, 效益上更加增大。自主创新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开放型经济中实现的。

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特别表现在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迄今为止, 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主要优势, 一是廉价劳动力, 二是巨大的国内市场。从长期看, 世界经济按产业链分工, 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只能处于国际分工的末端, 获得相对较小的收益。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 真正的优势来自于科学技术。创造新优势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从国际分工的末端走向高端。当代国际竞争也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竞争, 具有更强制度优势的国家就可能获得更多更高级要素的集聚, 形成更多更高级的主导性要素, 创造更高的全要素生产力, 赢得更高的国际地位。简而言之, 我国应当以体制创新为平台, 以科技创新为内容, 从科学技术的微观层面和制度效率的宏观层面这两个方面争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6]

3、坚持要求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传统观点认为, 技术创新主要是由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要求所引起和推动的。然而现在许多研究表明, 市场导向问题, 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市场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只有有了市场需求, 技术发明适应了市场需求, 创新活动才会出现, 才会实现。另一方面,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企业对市场在创新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市场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 市场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 它也推动着创新思想、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进一步完善开放中实现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批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并受到普遍欢迎, 但政策全面落地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跨部门的政策衔接也存在问题。科技创新促进政策要有行业差别和企业发展阶段差别;政策支持要切实有利于帮助企业克服发展中的瓶颈;政策实施要加强配套;引进国外高级人才要解决个人所得税过高问题。作为政府来说, 扶持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产业和基础培养而不是应由企业做的具体项目。要积极培育核心领域的核心技术, 以重大产业技术的战略突破来带动我国整体科技实力的增长。要注重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要构建金融担保机制支持企业创新, 特别是要推进风险投资和金融资信平台的建设。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央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国家队”作用, 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要坚持需求为导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是需求。这里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需求, 即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第二层含义是未来需求, 就是着眼长远, 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当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坚持需求导向的同时, 还要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从而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 加快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张道根主编.现代企业制度丛书[M].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

[2]肖元真主编.全球科技与经济发展大趋势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翁华建著.新时期的产业经济[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刘丛生著.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5]李玉明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丛书[M].西安人民出版社, 2008.

中国经济本质上是地产经济 篇3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提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经济晴雨表是什么?有人讲是股市,我从来不认为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己也不敢承认。炒股的90%以上肯定是亏损的,每个人谈自己的职业,但我们最不好意思谈“我在炒股”。

我认为,如果真要为中国经济找一个晴雨表,那就是房地产。房地产在当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替代的。中国经济本质上就是房地产经济,去年的GDP增速是7.7%,今年到第三季度下滑至7.3%,期间发生了什么?去年7.7%的增速靠什么?靠房地产。房地产有多重要?我讲三个数字。

首先,去年增长7.7%,贡献最大的是房地产,贡献超过20%,这是任何一个行业很难比的。

其次,去年全国财政收入6万亿元,房地产行业一项4.1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超过70%,这意味着什么?78%靠房地产。去年,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两次明显的钱荒,大家在问,钱到哪里去?去年全社会融资额是17.29万亿元,房地产去年到位资金多少?12.2万亿元,占全社会融资额比重超过70%。这意味着什么?全社会70%的钱进入房地产。

再次,国家发改委一个副司长家里查出现金2亿元,这是钱荒的原因之一,中国的货币有一个迷失,贪官为中国通胀下降做出贡献,都把钱藏起来了,三个数字说明什么?说明房地产上上下下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三个数字告诉我们,没有房地产真的没有新中国。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我们每一个人不相信爱情,都不相信真爱,我觉得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爱是真爱,一定是中国政府对房地产的爱。不放弃,不抛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体现得淋漓尽致。之前的40多个城市取消限购,到前几天国务院常委会,在6大消费里谈房地产消费,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下离不开房地产。

今年的寒冷是房地产造成的,但房地产会不会好?我们以后还能不能靠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的供需基本面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根据我们的测算观察,中国目前保守估计80%以上城市住房过剩,而且严重过剩。今年第一个取消限购的呼和浩特市,目前住房1690万平方米,按照现在的销售情况,未来10年呼和浩特不盖一平米房子也卖不完现有住房。前段时间和一个呼和浩特的土豪朋友开会,他说自己有十多套房子怎么办,我说不要聊天,打最快飞机回去卖房子。

未来10年80%以上开发商会倒闭,如果没有做房地产,千万不要再进房地产。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点,房子多了没有投资价值,过去房子不够,现在房地产面临的是产能过剩问题。

未来怎么样?第一,如果按照金融危机逻辑,2014年是危机开始,3到5年内非常困难。大家一定要保守,投资要保守,策略要保守,最重要的任务两个字:活着,活下来。不管三期叠加还是整个平衡后的好,对中国市场非常危险,明年增长不可能太高。我们所有的风险没有除掉,炸弹还在。

第二,未来3到5年,我从去年讲到现在,保证现金流,钱荒持续,中国从一个流动性过剩国家走向流动性短缺。钱会从中国流出,中国外汇储备少1千亿美金,原因是什么?我的解释钱在跑。所以钱很重要,大家未来主要的管理是管好钱,管好流动性。

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政府一定见死不救,60多年没看清楚吗?所以能救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就是管好现金流,让现金流是正的。把这个冬天度过去。

德治・法治・市场经济 篇4

德治・法治・市场经济

德治和法治的主要功能都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客观公正和保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十分剧烈,因此更需要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

作 者:周丽琴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9)分类号:B82-053关键词:德治 法治 市场经济 市场主体 行为规范

海关经济、法治工作总结 篇5

在南昌海关党组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景德镇海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全国海关关长工作会议、关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四好”内陆强关工作思路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的发展目标,积极策应XX市打好三张主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战略,按照“眼光远、理念新、工作实、管理严、带队暖、心胸宽”的18字要求,积极创建“五型”海关,着力优化海关监管服务水平,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有效防范三大风险,努力促进景德镇经济发展,工作开展有声有色,亮点频显。

一、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

今年以来,我市外贸出口总量稳中有升。今年1至10月XX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9.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下降0.82%,其中,出口总值9.1亿美元,同比增长3.49%;进口总值2055万美元,同比下降65.17%。其中,生产型企业出口总值达5.01亿美元,增长2.78%,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3.87%。同期,经营型企业出口总值共计4.09亿美元,同比上升4.36%,其总值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3.98%。目前,景德镇海关辖区在海关注册登记企业203家,其中aa类企业1家,a类企业24家,有实际进出口记录企业100家,产品远销180余个国家及地区,外向型经济多元化发展成效凸显。陶瓷、医药、化工、汽车等传统支柱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直升机装配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迅猛。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履行职责,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打造通关“快车道”营造便捷通关环境。深化区域通关业务改革,落实企业分类管理和无纸化通关改革各项便捷措施。对aa类高资信企业推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新举措,进一步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便捷通关措施适用范围,对低风险快速放行的产品出口实施“接打放”一体化操作,通关效率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办理出口业务海关平均作业时间为13秒/票;共开通无纸化通关模式企业20家,富祥药业公司获海关总署特批保留高资信a类管理类别。与九江海关签订了绿色通关协议,进一步优化景德镇地区企业的通关监管服务,降低了我市进出口企业的物流、仓储等贸易成本,为进出口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该项工作在江西卫视新闻联播中播出,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便利企业在本地通关,积极协助地方单位推进口岸作业区建设,邀请南昌海关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对宁波港务集团投资建设景德镇“无水港”项目进行专业指导。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篇6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从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及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认识入手,运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一般道路以及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路径,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的历史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的实践,总结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趋势。

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知识,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规定性的基础上,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个性特征。熟习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要点: 学习本章,要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前提和途径,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主要矛盾及根本任务,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目标模式,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提供制度前提。

本章重点: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路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

本章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学设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背景下理解新的理论判断。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重点在讨论。以富于启发性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详略得当,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诠释,对基本经济原理的分析,积极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尽可能地将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前言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同学们,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其他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使用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二、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

一、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及其科学意义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规律和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在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开辟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从1917年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建立,至今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中国以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关键问题是没有搞清楚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出发点。

前面我们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的规律。从本章开始将要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的规律,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进行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48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社会制度149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在以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中,不论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都是以一种新的私有制形式取代前一种私有制形式。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的根源,并且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

2、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私有制与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尖锐: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内在的固有的社会基本矛盾(私有制与高度社会化大生产)也日益尖锐。具体表现:一方面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进了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生产专业化提高,社会经济各部门、各地区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拓展和世界市场形成等;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却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或集团手中。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扬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也在不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扬弃,但只是在私有制范围内对某些局部关系进行的调整和扬弃,没有动摇私有制基础,不能根本解决基本矛盾。如19世纪中后期,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巨额资本的需要,股份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9 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生产资料国有化,发展国家垄断组织等。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如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经济计划化”;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加强国际经济协调等;推行福利主义,工人的收入和物质生活有所改善;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劳资关系的改良主义措施,如“资本民主化”、“管理民主化”、“劳动人道化”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发展经济的作用。但是,它只不过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对资本主义某些局部关系的扬弃,并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历史趋势。

3、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在矛盾。但是,这种取代的过程,并不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自发地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资产阶级不会(也不可能)让资本主义制度自行灭亡。

以往的社会更替,不论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都是以一种新的私有制形式取代前一种私有制形式,新的私有制关系可以在旧的私有制社会内部产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的根源,直接威胁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利用国家机器镇压革命,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有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掌握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依靠无产阶级政权的力量,消灭私有制而实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须经过代表新生产力的工人阶级自觉进行的革命斗争才能实现。这种取代的实现途径,还取决于各国基本矛盾发展所造成的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取代的具体方式和所走的道路会因各国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存在差异。

4、落后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并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1871年法国工人举行起义,成功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雏形—一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72天便被资产阶级扼杀在摇篮里,但却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先例。1917年,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的领导下发动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终于诞生了,马克恩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变成了现实,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最伟大变革。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鼓舞下,二战以后,从I944年到1949年,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先后诞生了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越南、民主德国、匈牙利、中国共12个社会主义国家,60年代拉丁美洲的古巴也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发展到13个。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远远落后于自身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时,就会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但苏联、中国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前大多处于落后的发展阶段,这是否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或者说马克思的预测有一定失误呢?不能这样理解。

首先,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理论—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马克思认为,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而其生产关系严重落后时必然产生矛盾并进而提出社会变革的要求,因而会爆发革命。但当生产力不很发达时,是否会产生社会变革的要求呢?会的。当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很发达而生产关系更加落后时,二者也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必然会提出变革生产关系的要求。

例如,旧中国生产力落后,其重要原因是“三座大山”的压迫,这种更加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并不发达的生产力之间同样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人民不甘被压迫和剥削,革命就必然爆发。因此,落后国家爆发革命,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其次,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机需要具备其他现实条件。

马克思提出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发达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是为革命爆发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这一前提下无产阶级何时发动革命要看当时的条件。如苏联十月革命时,沙皇俄国处于内外交困时期,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相反,无产阶级在列宁主义的长期武装下已相对强大,于是列宁抓住时机发动革命可谓胜在必然。如果列宁圃于马克思的个别词句而不敢发动革命,那恰恰是对马克恩主义的误解或歪曲,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一列宁主义。

再次,马克思只能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基本理论,不可能也不需要为后人划定框框。

马克思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的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他那时提出的“无产阶级在多数发达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理论是符合当时社会现实的,马克思逝世几十年后,资本主义发展到经济极端不平衡的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这为列宁的“一国首先爆发革命”理论提供了经济条件。马克恩是一个时代,列宁又是一个时代,他们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其基本精神都是正确的。马克思是人不是神,更不是“算命先生”,苛求马克思的每一句话都万古不朽显然是教条主义,只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精髓。

5、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一个世界经济体系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转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甚至会出现暂时的曲折和反复。

1)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2)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不平衡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二、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5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

人类社会发展中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常常会出现曲折或跳跃式的发展现象。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更不是“历史的误会”,而是由中国所处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地主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以及国外帝国主义形成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1、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历史证明,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中国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因为:

① 中国不具备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国际条件。

进入20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帝国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在华的政治控制和既得利益,绝不允许中国发展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② 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群众基础。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将要经历比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更加血腥更加残酷的道路,将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而且最终能够发展起来的,也绝对不可能是跻身先进行列的现代化国家,而只能是西方列强的附庸。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统治和压迫,在中国人民心理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选择这种受帝国主义控制的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③近代中国没有能够领导人民群众走独立发展资本主道路的社会力量。

封建主义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和既得利益,必然极力阻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实施。代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民族资阶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要求,希望能够摆脱它们的压榨而获得独立的发展。但是,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比较软弱,具有很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无力与之对抗。而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则是完全依附于外国帝国主义,并且和国内的封建 5 主义相结合,形成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它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不可能建立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揭示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指出中国革命的过程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这两个步骤是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发展结果。

由此可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广大人民根据历史必然性做出的正确选择。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一百年来,人民不断进行革命斗争来选择中国的前途,一些仁人志士也曾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努力奋斗,甚至献出生命。但是,他们的这些努力和追求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双重打击下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斗争得出的合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5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不能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经济制度内部发育成长,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掌握政权才能建立。当全国胜利后,我国在过渡时期,对不同性质的私有制,采取了不同的步骤和方法,逐步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过渡时期的含义

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为止,这中间要经过一个革命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就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即革命的转变时期。我国的过渡时期不是直接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从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个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始,大体上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结束。

2、过渡时期存在原因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这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特殊性决定的。①

①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11页。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因此,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开始时期,大量的非社会主义经济,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和其他私有制必然继续存在。要把这些非社会主义经济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3、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

过渡时期在经济结构上的特征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就是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了逐步地改造多种非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占居绝对优势,同时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其实质和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其实质就是要把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背景: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成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按照总路线的要求,党从1953年起,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把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一化三改与三大改造的区别: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简称为“一化三改”。

三大改造指的就是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变为公有,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有: ①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在旧中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个部分。

旧中国的官僚资本,是指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主要代表的,具有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依附于帝国主义并和封建主义相勾结,它的资本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固定资本总额的80%,垄断控制了旧中国的经济命脉,它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形成旧中国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代表着旧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一种极端腐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它对外依附于帝国主义,对内同封建地主阶级密切结合,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对官僚资本,我们是在夺取政权的革命进程中,以及全国解放后不久,实行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采取无条件没收的办法,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没收了官僚资本所控制的企业,及时将它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国有经济,为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实现对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 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面性,两重作用,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即有时拥护革命,有时又反对革命。在解放后也具有两面性,即在发展经济有利国计民生的同时,也有惟利是图、盲目竞争、冲击国家计划的一画。但总起来说,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同盟军,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式,使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此相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在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态度上也具有两面性,既有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一面,又有拥护共同纲领、接受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的一面。因此,使我们有必要和可能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即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私营企业的资本额,每年给资本家支付定息,并给资本家安排工作,改造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到1956年底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已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私营企业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样,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赎买政策首次在中国获得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大贡献。

我国对民族资本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即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并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通过公私合营等多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企业,同时将所有制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使私人资本主义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再变国家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其中,国家资本主义,又经过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前后有三种形式(初级形式、高级形式、全行业公私合营):

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历了初级形式到高级形式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工业中主要是搞委托加工、统购包销,在商业中主要是搞经销代销。国家从流通领域入手,通过控制原料、商品货源和市场,切断资本主义企业与自由市场的联系,削弱和限制它的投机性和盲目性,造成其依赖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条件,逐步将其生产和流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第二步再把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也就是实行公私合营。它经历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是深入到生产领域里,即由企业外部渗透到企业内部,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公有制经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处于领导地位,控制了民族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阶段。

更高级的全行业公私合营。这种形式是在高级形式的基础上,由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发展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一步是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步骤。

在分配方面,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时,企业盈利采取“四马分肥”方法;在全行业公私合营时,企业盈利则实行“定息”制度。当定息取消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完全转化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资本家实行定息制度,即资本家按私有股份额取得固定的股息,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支配。到1966年9月国家按照原定的向资本家支付定息的年限已满,决定不再支付定息,公私合营的企业就变成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③ 改造个体私有制(小私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还要把广泛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小私有制经济不是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既不能没收,又不可赎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个体劳动者不能剥夺,只能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思想教育和国家帮助,引导个体劳动者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我国农业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三个步骤,逐步走上集体经济道路的。

我国对农民个体经济的改造,是通过采取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然后进入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后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三个互相衔接、逐步前进的形式和步骤实现的。有利于农民觉悟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标志着农业个体经济变成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就是农业的合作化。1953年,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两个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农村的合作化,就是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开始的。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中国农村在发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城镇小工商业是一种小商品经济,同市场有着紧密联系,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进行的。先从流通领域入手,建立供销合作组织,采取了从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组织,然后进入生产领域的合作,建立生产合作社,将原来的个体经济改造成为集体经济。在推进农业合作 化的同时,从53年11月开始至56年底,党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形式,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对手工业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结果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人了社会主义阶段。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从1952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底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中小资本,建立并壮大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从而使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以有利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方式而得到解决,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标志着我国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党的八大正是依据这一形势,宣布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并且据此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对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作出明确规定。

三大改造总体看是成功的,它把我国带入社会主义社会,功不可没。“三大改造”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变革,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但由于我们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以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改造中也出现了错误。诸如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变化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化等缺点和偏差,特别是后期实行”左“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对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中央当时估什,从新中国成立开始,需要用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来完成这个“过渡时期”,实际却用了7年,而且在改造中把非公有制经济消灭得过于干净,这直接影响到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主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事实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结历史的教训,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提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遵循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

一、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1818~1883年)和恩格斯(1820~1895年)创立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在继承批判、改造、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西欧国家,英国著名政治家莫尔(1478一1535年)是这一初始阶段的代表。1516年莫尔在其著作《乌托邦》一书中,深刻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 ②

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会矛盾,把英国的“圈地运动”痛斥为“羊吃人”的运动,并进而提出理想的社会是公有制,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参加劳动,并实行按需分配。可以说,莫尔构想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蓝图,开启了社会主义思潮的萌芽。

随后,16世纪的闵采尔,17世纪的维拉斯、温斯坦莱,18世纪上半叶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都相继论述过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机器大工业时期,空想社会主义也发展到最高阶段,法国的圣西门(1760~1825年)傅立叶(1772~1837年)和英国的欧文(1771一1858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激烈抨击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提出私有制是现存社会贫富不均,欺诈犯罪的社会根源,因而必须改变现存社会制度,并对公有制社会实行计划生产,人人劳动,公平分配等初步的构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如何实现公有制这一根本问题上却陷入了“空想”迷途,他们没有看到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变革的惟一正确途径,仅仅主张用改良的方式来推进社会变革。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建立公有农场和工厂,试图以示范的方式号召人们放弃私有制,显然,资产阶级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打不倒的,他们的改良思想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的两大理论武器。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在这一规律支配下,社会发展呈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全部秘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正是在这一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避免地走向激烈的对抗,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正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经济学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才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诞生的革命力量和革命道路。由此,社会主义得以由空想过渡到科学阶段。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及其科学意义

(一)方法论——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恩创立的,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马、恩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深入考察了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发现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征兆,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1、认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

在马、恩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没有出现,因此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中首先遇到一个理论上的难题: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能够建立一种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去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没有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果人们对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的运动目标毫无了解,那么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还有什么意义?在他们那里,这个难题 是通过引入社会实践这一范畴得以解决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观与客观、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这一统一就是社会实践,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社会,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着自己。“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唯物史观,既克服了经验主义理论的不可知理论,又摆脱了唯理主义理论的先验论,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恩对未来社会的态度既是积极的又是谨慎的。一方面,他们把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质和一般目的当作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目标。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物质因素,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另一方面,他们坚决拒绝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人类公平与正义等理性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性王国。马克思、恩格斯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的要求,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科学的抽象,把握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特征或规定性。

早在1843年马克思刚刚成为共产主义者时就明确宣布“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而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以后,他们多次重申了这个思想。1881年1月6日在回答荷兰社会民主党提出的问题(假使社会党人取得政权,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胜利,他们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的首要措施应当是什么)时,马克思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但是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是不着边际的,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唯一的答复是对问题本身的批判。如果一个方程式的已知各项中不包含解这个方程式的因素,那我们就无法解这个方程式。”恩格斯曾多次强调了这一思想,他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3、辩证的观点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科学预测的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所采取的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的“左”与“右”两种片面性,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造成的。“左”倾教条主义把理论视为不变的教义,背离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右”倾机会主义则认为目标微不足道,运动才是一切,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实质。

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在马、恩的文献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经常是作为同义语加以使用的,但是为了把自己的理论与当时流行的各种空想的、改良的社会主义相区别,他们在大多数著作中更多地用共产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来 表达自己的理论主张,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包括高级和低级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认识可以概括如下:

(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1、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目标

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目标,《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他们已经把人类解放当作无产阶级的未来目标,并把人类的解放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当时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

2、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系统地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人的解放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和以往所有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地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而这一点是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实现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只有在摆脱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3、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自由与集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回答“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什么”时,恩格斯写道,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并以废除私有制来实现这一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特征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因此,它与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以私有制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个人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社会利益只是一种虚构,因此,以私有制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社会是最好的。

(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尽管马、恩对未来社会的预测非常谨慎而且理论在不断发展,但是他们对未来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点却从来没有发生变化。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马、恩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按照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他们认为,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 本途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必然性。他指出,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两种形式,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与个别工厂生产的有计划性和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随着这种矛盾的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社会化的生产力,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在一定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这种转化的必然性首先表现为大规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铁路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却表明了解决这一矛盾的线索,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1、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他们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概括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曾多次阐述这一思想,他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运用”。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共产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目的,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根本性质。

3、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属性,客观地分析和确定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是商品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明确阐述了消灭商品生产的历史意义,他指出,社会化就是生产要素不断集中,生产规模无限扩大,以至全社会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商品、货币和市场成为不必要的东西而被取消。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消灭商品生产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有用性质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直接成为社会劳动。”“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

马克思和恩格斯商品经济消亡的理论,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遗憾的是,由于受所处历史时代的局限,他们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更加现实的科学构想。自此之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不能相容,就成为马克思主 义的一条定律被沿袭下来。

马、恩虽然否定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可能性,把商品货币关系的消失和生产的有计划发展当作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特征,但马克思同时也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后的社会生产中,价值决定仍然会在下述意义上起支配作用,即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的节约和核算,将成为首要的经济规律。

4、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1875年马克思发表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和低级阶段。并指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因为:

一方面,在公有制下,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向社会提供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从社会取得的只能是自己的消费品;另一方面,新社会是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发展了的,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社会的痕迹。

因此,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即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通行的调节商品生产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实行按需分配。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上产生的,这一社会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以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它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保留着旧式分工,劳动者之间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立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将在几个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将在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但在后来的实践中,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初的建立和发展通常是在这样一些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① 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传统。

②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较为具体的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论述是唯一现成的理论,因而人们在运用马、恩理论时,很容易发生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错误。

③ 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因而存在着盲目冒进、急于求成的情绪,易于导致唯意志主义和对行政方法的迷信,忽视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内部复杂联系与客观规律的探索和研究。

④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对领袖人物及其思想盲目崇拜倾向,这种倾向不适当地把马、恩的 理论加以绝对化,妨碍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发展与创新。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把马、恩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一般最抽象的预测,直接套用到现实中,形成了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这种传统理论把国家对企业直接的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和国家对每个劳动者的直接分配,当作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不可改变的原则,并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和僵化的经济体制,当作社会主义经济标准的或一般的模式。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者中开始流行这样的观念:

① 商品货币关系和社会主义不能相容是一条定理,并把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当作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项任务。

② 把社会主义经济解释为一家集中管理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大工厂。③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就必须实现经济关系的“实物化”。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已不仅仅是一种理论预测,而且变成了政策主张和行动纲领;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不再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和权力强制加以实现的、人为的结果;社会主义日益与大工厂和行政命令联系在一起。

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论述

列宁早期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属性的认识,与马克思恩格斯上述思想是一样的。

十月革命后,列宁明确把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建立计划经济当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任务。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商品、货币的设想付诸实践,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代替贸易,通过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的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的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向社会主义过渡,从而产生了高度集中的、实物化的、完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军事共产主义模式。他指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好准备”,并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并主张通过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来向社会主义过渡。

但是战争一结束,这种政策使苏联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现实与理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在理论与实践矛盾面前,列宁根据实践的需要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个人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等一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实现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同时列宁也认为,利用市场只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未来社会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联系实际上做更深的考虑。同时,以布哈林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家提出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富有远见的思想,但这些都是对过渡时期经济而言的,并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

4、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论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也是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这一模式的确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在这种体制下,决策权高度集 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命令或指令性计划来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受到严重抑制。

在社会主义新的建设时期,斯大林根据经济建设的实践,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必要性,把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归结为两种公有制的存在,井认识到了利用价值规律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意义。他还指出,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市场,并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上去,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关系中,不存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购买劳动力商品的问题。

与军事共产主义模式不同,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商品货币与市场机制尽管很小,但并没有被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利润和价格在形式上还存在,被用作经济核算的工具,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农民在完成农产品缴纳任务后可以自由出售剩余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但总的来看,在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斯大林晚年对于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开始承认要利用市场调节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斯大林对市场的认识还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认识框框。斯大林的商品经济理论不可能完整彻底。他只承认生活资料是商品,存在消费品市场,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生产资料则仅仅保留着商品的“外壳”;生产资料在对外贸易中是商品,在国内贸易中就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只对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就不起调节作用;不承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市场关系,认为工资、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市场范畴只不过是一种“外壳”,只能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而不具有真正的的市场模式,被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如此,斯大林实际上承认了社会主义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全面性、突破性地探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各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设想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原则,但他们并没有对未来社会规定现成的模式,并反复强调,未来社会是一幅什么图景,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这完全应当由各国共产党人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决定。

我国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到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中共党的领导人开始意识到苏联体制的弊端以及斯大林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观念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出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路。毛泽东在50年代提出的”通过技术革命,加速现代化、工业化“,”走出一条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思想,显示出毛泽东当时已察觉不能不顾中国国情而照搬苏联模式。1956年毛泽东写作《论十大关系》的起因就在于剖析苏联模式,总结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毛泽东强调,中国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旨在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欧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变化,指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及时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又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明确提出”将我国建设 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后来由于”左“的失误而中断。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1、实践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增长日趋缓慢,计划经济中的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逐渐被突破,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探索在公有制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成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2、理论萌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可以是市场经济的论证。在20世纪,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许多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作了重要的探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观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出现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泰勒、兰格、勒纳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利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兰格模式。

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模式即兰格模式,是把市场机制引入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理论。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机制仍是生产和资源配置的指导原则,市场与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计划并无矛盾。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主张建立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来保证消费者选择的自由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转移,消费品的价格和劳动力的价格由市场机制直接发挥作用;由于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因而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利率和生产资料价格由中央计划局依据市场供求状况进行计划调节; 企业依据计划模拟市场形成的价格来确定自已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调节经济时,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都可以采用,但优先利用经济方法。中央机构可以用“试错法”模拟市场,从而使所有产品都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 体系。

20世纪60年代,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提出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提出了国家通过市场来引导企业决策,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分权模式。主要内容是:中央和企业分级决策。宏观决策由中央掌握,国家主要运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及汇率等经济手段进行计划管理;微观决策完全由企业进行,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决策的惟一原则。

捷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提出了宏观收入分配计划指导下的自由市场理论----宏观调节下的自由市场机制模式。他把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平衡分为两类:一类是宏观的不平衡,即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一类是微观的不平衡,即两大部类内部各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他主张宏观不平衡主要通过国家对收入再分配,包括对国民收入、积累与消费、投资与储蓄的调节和控制加以解决,微观不平衡则完全交由市场调节,让企业依据可靠的价格信息进行生产和投资的决策。因此,他主张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与行政机关脱离关系,根据市场状况自行决定自已的经济活动。

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学派,在计划与市场的讨论中,也提出了自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该学派认为,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管理体制已经不可能调整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 个性方面比较发达、经济上自由的劳动者的活动,必须利用与市场有关的自动调节器,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中央制定综合性的指导计划,企业则采取订货和合同形式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生产计划,完成国家计划就是完成生产合同。企业是计划与市场的结合点,关键在于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可见,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的模式,这些都使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在认识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设想在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如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改革,都大大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些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和实践上的借鉴。

3、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提出

与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进步虽晚,但进展很快。中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问题的深入探索,是从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开始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初十二大以前,主要强调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尊重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必要性,开始破除把社会主义同市场调节对立进来,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2)“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中国在改革之初。首先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东欧,决心仿照东欧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但由于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的传统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人们在研究和对待市场问题上十分谨慎。1979年3月,陈云概括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这一模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确立了市场调节的辅助地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和市场的结合体。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 ”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3)“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标志着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利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质,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明确了改革的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 认识上有了一个重大突破,因而邓小平认为,《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政治经济学”;

4)“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又系统地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不是相互结合的主辅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内在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这个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不同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兼容问题上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运行方式。这标志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系统阐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政策问题,大大推进了对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以下基本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54

我国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便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的初级阶段起始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即50年代中期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结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中没有明确的论述。他们只是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阶段论,即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巨大成果。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54(1)马克思、恩格斯曾从最一般的发展理论出发,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科学划分。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灭亡到共产主义实现要经过三个历史阶段,即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

(2)列宁的晚年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他依据新的实践指出,在向共产主义前进的过程中会出现若干重要阶段,并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

(3)到了斯大林时代,实践已提出苏联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并且也初步具备了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的客观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斯大林并没有把握住苏联当时真实的国情,于1936年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过早地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到1939年,在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又提出了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向共产主义第二阶段过渡的问题。就是说,在斯大林看来,苏联当时的社会已接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种在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左”的观点及政策,给苏联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我国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4)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实现已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了。在经历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严重经济困难后,人们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又对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把这个时期,也就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都看作过渡时期,即所谓“大过渡论”。

以上分析可见,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做过许多一般性、预见性的论述。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对本国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其主要原因则在于没有从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做了教条式的理解。为此,我们应总结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只是一种预见性的概述,由于所处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些具有科学性,有些则难免带有空想的色彩。

第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是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后人不应教条式的从抽象概念出发,不顾具体国情,盲目生搬套。

(5)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当代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逐步认识到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理论。

党的十五大总结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指出: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论点出发。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重要基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背景资料)关于初级阶段的提法156 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 1987年8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至少上百年。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处在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两个“没有变”:初级阶段国情、社会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5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特指中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而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①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的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已占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从发育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初级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还必须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是由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我国现状决定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必然性)

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是由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脱胎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很低、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其主要表现在:

(1)我国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很低。

(2)生产力发展总水平仍然很低。不论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农业产值,还是每一个农业劳动力所供养的人口,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3)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经济上既有发达地区,也有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生产手段也呈现出从现代工具到原始手工操作的多层次状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还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分不开。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实现了现代化。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还会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还将不断提高。现代化的内容日趋丰富,水平也日益提高。尽管我国有可能加快发展,但要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需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种新的时代特点,不能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3)社会制度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民主法制不健全,腐朽思想和传统习惯的残存。实践证明,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却不能不经过生产力的充分发展阶段就进入比较成熟、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是因为:

在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比较充分地建立起来以前,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可能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这就决定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发展过程,才能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比较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发展得比较成熟,从而才能过渡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在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定性的同时,存在着既不同于”过渡时期“,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 生产力水平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总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多层次的生产力。生产社会化程度从整体上看也不够高,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存在大量的小生产,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成熟性。

② 生产关系不完善、不成熟。

③ 公有制不成熟,存在着多种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比较落后并且发展不平衡,因此,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特征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它和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有着根本的不同。

首先,目的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过渡时期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目的是把私有制经济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

其次,地位不同。根本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中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公有制经济已占统治地位,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而过渡时期国营经 济的建立虽然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为领导力量,但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还占有相当比重的情况下远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以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私有制经济处于被改造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再次,关系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相互间有着主体和非主体经济地位的区别。公有制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过渡时期并存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却存在着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矛盾与斗争,体现两种不同性质经济的根本对立。

最后,时间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是适应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而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却具有过渡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④正在发育的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关系不发达,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关系为主体的多种不同性质的交换关系。

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发育成长过程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发达的市场经济,也不同于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下的命令经济,从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⑤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的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即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产品的分配是生产资料分配的结果,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使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按劳分配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内部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除了存在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非按劳分配形式,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哪个方面?在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曾走过相当大的一段弯路。早在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就其基本精神来说,是符合我国当时客观实际的。但是,这个正确的论断并没有坚持下去,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在这一论断的指导下,我国的阶级斗争逐渐扩大化。1962年又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导致了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由此可见,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的20多年间,正是由于主要矛盾确定的错位,才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损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得到应有的改善,致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延误了20多年。直到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 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正确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15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这一对国情的认识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国情和出发点。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要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它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实践证明,中国要摆脱贫穷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158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解放生产,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一般原则,但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

邓小平同志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他曾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概括,在思想内容上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提出制度基础和实现目标。它突破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阐释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局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统一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具体地说,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③

③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3、解放生产力的含义 解放生产力有两层含义:

① 一是通过社会革命,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解放了被”三座大山“束缚和压抑的生产力。我国建国初期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又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② 二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再受束缚和压抑,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改革和完善,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决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具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生产力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因为: ① 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我国初级阶段的现实生产力发展状况看,生产力总体水平的低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具体表现在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上,无论是绝对量,还是人均占有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都差距甚远。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国来说更为迫切和艰巨。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接受双重的历史性挑战:一方面要面对传统产业革命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当代世界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果不迅速发展生产力,世界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的地位。

②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解决社会矛盾,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从实现其他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早已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课题看,也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社会差别和重大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才能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③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与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一定的精神文明是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的,高度的精神文明只能建立在高度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 26 物质前提,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同样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④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经济上保证国家的独立自主。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必须有强大的国防,而强大的国防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从当今所处的历史时代看,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推进传统的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双重任务。

5、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中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削的彻底消灭和两极分化的根本消除。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剥削与两极分化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制度产生的深刻经济根源。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个人收人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认差别,又不能因为收人的差别性而形成贫富悬殊。因此,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制度性保障条件。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

6、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标志着实现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富裕、文明、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每个劳动者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劳动人民运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和支配,并且实行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按劳分配原则。因此,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须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

但是,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发达、社会财富丰裕为基础的。由于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比较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共同富裕不能一蹴而就,同步达到。这就必然表现为一个逐渐推进、逐步实现的过程,即表现为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同时,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全社会实行同步富裕或同时富裕,也不能理解为完全平均,要承认地区之间、劳动者之间在富裕速度和富裕程度上的差别,否则势必导致普遍的、整体的贫穷和落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产生的富裕程度不同的差别,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而不是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入贫困的两极分化。

7、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 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标准。可以使我们明确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② 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反复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联系起来了。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性质

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方式

既反对因循守旧,也反对盲目冒进和所谓“激进式”改革,而是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3、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搬别国模式。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后面专章讲解)

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我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

①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② 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体制。④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⑤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

⑥ 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战略,把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⑦ 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发挥两个积极性。⑧ 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等。这些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总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关于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后面专章讲解)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精神指导下,从经济领域到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开放,从沿海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的开放,从大胆引进到走出国门,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全面发展,改变了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提高了我国经济技术水平,对于加快现代化建设起了巨大作用。同时认识到必须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一方面,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把力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引进、开放与创新、利用外资与自身积累结合起来,使对外开放更健康地发展。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后面专章讲解)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围绕这一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政策:

① 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工作的首位,尊重农民权益,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保护农业发展,大力增加农业投入,推广科教兴农;

② 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根据这一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问题等一系列战略思想;

③ 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在坚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④ 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逐步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⑤ 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振兴支柱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

⑥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⑦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⑧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⑨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有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一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应当不断地反映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和完善。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该经济制度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些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要求,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后面专章讲解)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来说,公有制绝不是可有可无,它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常识。否定公有制,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客观基础。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主张的不是为公有制而公有制,公有制首先是与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是一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有制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最一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而不是它的完整形态,更不是它的终结。这些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以,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的内容、范围、作用和实现形式,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做出具体地选择和安排。

2、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

按照马、恩的思想,公有制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基础上的,然而,中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特征的。

(三)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

1、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因此,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关系,它们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竞 争的格局中存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要在更大的程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的有计划协调发展,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3、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发展,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制度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决定了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还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雇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可避免地要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比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丰富的多。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点。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后面专章讲解)

产品的分配是生产资料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果,被马克思称为所有制的“背面”,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体现。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互换的关系。它既有利于消灭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又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有制的效率。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是与市场机制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既有赖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2、按要素分配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中,任何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分配制度,都是合理的,都有存在的意义。建立完善的要素市场和形成合理的要素价格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各种分配制度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现实的按劳分配的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概念有很大不同,它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受到要素市场价格的影响。而现实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关系也受到了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制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什么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之所以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根本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即指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因此,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此决不能有丝毫怀疑和动摇。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发展又很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结构。我国存在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是发展生产力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调动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摆脱不发达状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因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说到底,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所诀定的。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本质上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行为多样化、经济关系竞争化、分配格局立体化,这一特征要求,与之配套的所有制结构也必须是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如果是单一的公有制,市场经济就很难充分发挥它的优胜劣汰作用和自动调节供求的功能。因此,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这种体制,也就意味着必须同时选择多种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自然是主体部分,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只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同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合力。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公有制企业改革成为市场主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样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

3、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相容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关系的客观表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于一般公有制重要特点。

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的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在未来社会是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斯大林则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消费品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原因是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两种不同的公有制。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物质利益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集体所有制内部、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各自存在着独立的经济利益,是不同的物质利益所有者。因为社会主义劳动作为联合计酬劳动,决定了社会主义劳动是以物质利益为基本动因的有酬劳动,报酬就构成了劳动者的个人利益。这种利益差别需要通过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来调节,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要通过企业之间产品的等价交换表现出来。因为,个人劳动是企业联合劳动的一部分,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是通过企业产品的交换,要对个人劳动进行评价,就要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出社会评价。这决定了每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存在着与其它企业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这就必须使企业以商品生产者的身份互相对待,在频繁的交换中形成价值。所以全民

所有制企业根据自己的利益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并通过市场机制交换各自的产品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内在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必然性可以概括为:(1)社会分工。(2)不同物质利益所有者的普遍存在。

4、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市场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现实在的事实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5、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表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对立的,这种看法已经被实践所否定。事实证明,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既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也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它是中性的,完全可以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虽然不等于宪法制度,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但它又不能离开一定的所有制而存在。在不同的所有制下,市场机制的规模、作用和地位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是不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是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差别。因此,片面强调市场机制的共性而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或者片面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而否定市场经济的共性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及其含义,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是中性的,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指社会公平+市场经济或者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它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要特点。但是如何概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 从所有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

② 从分配方式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

③ 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④ 从经济调节方式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和阶级对立从整体上的消灭,国家的计划调节将有必要也有可能比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以上概括只是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基础,而没有深入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目前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处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完整系统和科学地概括,目前还难以做到,在待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不断探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三方面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核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背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6、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实践告诉我们,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以“一大二公”(一是所有制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为标准,而必须看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凡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结构,就是具有优越性的所有制结构,应当大胆采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条绝不可违背。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① 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的基础区分开来。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指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因而只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定阶段的经济基础,除了公有制主体,还包括非公有制经济部分。

② 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分开来。

社会主义经济指公有制经济,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的经济,除公有制经济主体外,非公有制经济即私有制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把基本方针和基本经济制度区分开来。

方针是人为制定的,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基本经济制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去提法是长期坚持的方针,现在确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按照客观规律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结构,消除种种不正确的疑虑。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对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重大发展。

1、它突破了过去把基本经济制度与两种公有制为主体划等号的传统观点。

过去,我们在理解基本经济制度时,只局限于公有制(以及按劳分配),而将非公有制经济排除在外。十五大将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两点,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后一点的含义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将它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是理论上的突破,在实践中意义重大。

2、它突破了把非公有制经济仅仅作为“有益的必要补充”的传统观点。

过去认为,公有制为主体首先体现在量上,它理应占据国民经济的大部江山,非公有制只能在公有制

不愿涉足的角落起“补充’,即拾遗补缺的作用。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它与公有制经济平起平坐、相互竞争、共同发展,这就大大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3、它突破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仅仅是基本方针的传统观点。

过去.我们为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补充”的作用,将它定为长期实行的“基本方针”。十五大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升到“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由“制度外”纳入到“制度内”的变化,表明我们在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上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这种认识在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后,将保证这种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不可侵犯性,保证党的基本路线长期不变。

4、它突破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为划定数量界限的“先验论”做法。

过去,由于我们把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于“补充”地位,因而时刻担心它一旦发展大了会威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所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成为我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社会所有制的数量结构,最终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结构诀定的,而不是由任何先验的比例关系诀定的。十六大提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对过去极左思想的批判和纠正。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否定了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为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曲折的发展过程。

1、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到成熟并最终代替资本主义,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的特殊性。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是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全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消灭阶级差别,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公正,为共产主义社会准备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一任务绝不同于其它社会形态所面临的任务,它既崇高宏伟,又艰巨复杂,绝不是短时期里就能完成的,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文化基础的落后性。

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来看,社会主义革命几乎都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获得成功。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文化并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过程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它没有成功的经验和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在其发展中,必须与传统的、旧的观念进行斗争,同时要与外部的敌对势力进行不懈的较量。表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基础上建立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与反映剥削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作斗争,要与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决裂。这些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

第二,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它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随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掌握,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地加以调整。这种调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处于经济实力占优势的国际资本势力的包围之中,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既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两个任务的极端艰巨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

3、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波浪式前进的路径。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制度,它自身的成熟和完善,要有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是史无前例的事物,具有探索性。在这种探索中,既有成功又有挫折和失败。特别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客观条件差异和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建设社会主义的难度更大,在工作中出现各种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不断修正错误、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但是这种曲折绝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的最后失败。社会主义在成长时期的曲折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最终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使命和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人类最美好的、最进步的、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需要经过一个更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只能先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然后通过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创造实现共产主义所必备的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因而它们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全部质变的过程,因而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我国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文化的落后,我们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只有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才能进入成熟的、完全的或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那种消灭了一切资本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才有可能再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由初级的、不成熟的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为高级的、成熟的或发达的社会主义,再进而发展为共产主义,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因此,明确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有利于根据现

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状况,明确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完善,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在其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必然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被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它在总体上是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存在不适应的一面,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出物质技术基础,而且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最后臻于高度成熟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就必然过渡为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

当然,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自发的过程。它必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在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根据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曾明确地指出了实现共产主义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全民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德的极大提高;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共产主义全民所有所有制及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国家自行消亡等。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这是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人类社会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坚信,经过若干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人类的这个最伟大、最美好的理想,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

思考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2、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参考书目:

经济法与经济法治的关系研究 篇7

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中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 这些社会关系在不同程度上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秩序与社会安全。作为具有最强强制力的法律来说, 它在调节经济关系方面的职责和作用是最大的, 是统治者在经济领域中实现意志和稳固地位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产生了国家和法律后, 无一例外, 所有的政权都会利用法律来调整经济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活动与国家、社会、组织、个人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也逐渐扩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为实现经济计划的目标, 实现管理经济工作、调整经济关系, 我国制定颁布了多款法律和政策, 经济领域的法制处于不断健全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伴随着经济活动中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 经济立法工作成绩突出, 我国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的经济法制。详细的说, 法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具体有执法、立法、法律监督、司法、守法等内容,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整个的法律制度就被称为法制, 而所谓的经济法制就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领域中的所有法律制度的总和。经济法制不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来说, 还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来讲都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承认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尊重企业的独立地位, 不再大力干预企业的行为, 恢复与发展了经济领域的民主, 淘汰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在放权让利、松绑搞活的大环境下, 为有效保护和巩固经济发展的成果, 使经济建设在经济规律的指引下稳步进行, 我国制定了大量的利于经济发展的制度, 出台了带有民主色彩的经济性法律文件, 社会主义的经济法治由此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具体的讲, 所谓的经济法治就是形成于经济领域中的法律统治, 是一种基于严格依法办事基础上的经济秩序[1], 与“法制”相比, “法治”的民主性更加突显。这一经济程序主要包括了制约国家权力、司法公正、尊重与保护各企业的权利、严格限制行政权的行使、遵守各项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

二、经济法是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依靠法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保护、调整和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治的根本目的, 也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使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我国确定了经济司法和经济执法的有关制度,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与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市场运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调整经济关系[2],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中就包括“经济法”, 经济法集中反映了经济法治对民主的要求, 我国经济法与经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认为,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法治会为市场经济提供维护与保障, 但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单靠法律部门的维护又是很难实现的。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需要以宪法为支撑, 需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民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行政法等多种法律的共同支持与维护。其中以经济法在调整经济关系过程中所起的作为最为重要。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在于在保障经济集中的基础上上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 而且经济集中和经济民主的有机统一也是市场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法的灵魂与本质就在于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之间的辩证关系[3], 这也是经济法制定与完善的基础。

经济法的本位在于社会责任, 它是建设我国经济法治的关键所在, 能够在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前提下对权利进行维护与保障, 经济法通过协调均衡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可实现国家综合治理, 全面调控市场经济的目的。宪法所提出的加强经济立法、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宏观调控等要求在经济法中均有所体现, 除此之外, 经济法还将民法与行政法紧密结合在一起, 具有社会主义法的调节功能, 经济法治的基本精神也由此反映出来。

民法的显达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经济民主的主要表现, 民法以维护个体的权利为宗旨, 对于经济民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应该明确的是, 民法没有对具体的主体间所存在的绝对的差异投以足够的重视, 强调的只是个体权利的抽象意义上的平等, 也就是说, 民法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法律, 那些经济实力消弱但在社会上占有很大比例的主体, 他们所享有的民法方面的权利是十分有限的, 民法所保护的只是市场优胜者的民主和自由。而市场优胜者从民法中获取的财富也只是他们个人的财富, 他们并没有对公共财富的增长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而民法的局限性也阻碍了经济实力落后主体加入到经济活动中去, 使得贫富差距被越拉越大, 社会的整体利益也由此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多数人的利益, 在促进经济民主的过程中关注经济领域的实质民主, 使民法作用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发挥。而这些矛盾的解决都需要有从社会利益出发的经济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法的本位就在于社会责任, 因此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利用经济法就可以弥补民法的缺陷, 在保证社会利益又不损害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化解矛盾, 既推动民法的发展, 又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经济法不仅包含了经济民主的内容, 还能够对经济集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法实现了与行政法的有机结合, 行政法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经济关系, 维护市场秩序, 与行政法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二者管理经济事务的功能。但是我们不能将经济法和行政法简单的等同起来, 即便现代行政法较传统的行政法有了明显的改变, 但是经济行政法的职责依然是行政管理功能。就以行政指导为例, 如果出现了指导失误, 经济法就明确要求了国家机关在出现失误时要承担责任, 而行政机关无需承担责任。所以, 我们应该看到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差异, 看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更好的从经济法治的要求出发充分发挥好管理经济事务的功能。

三、经济法治建设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经济法的完善

经济法治的建设要求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求呈现出明显的系统性, 换句话说就是在经济法治的建设中, 各要素的完善需要依托于经济法治工程的整体提高, 而经济法治工程的整体提高有赖于其内部各个要素的共同发展。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体现着经济执法、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同时, 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者经济民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这对于立法者制定出更高水平的经济法律法规, 对于司法公正、严格执法的实现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 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们法制观念增强的体现, 利于经济法研究者树立信心, 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 使人们将遵守经济法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更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经济法理论, 使经济法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小结

社会主义经济法治的根本目标在于利用经济法规与法律手段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也为经济法治水平的提高提供者源源不断的支持力, 只有在明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 加强法治建设, 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国民.民法现代化抑或经济法的兴起——民法与经济法分野之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5) :17-18.

[2]李昌麒, 张波.论经济法的国家干预观与市场调节观——对国家与市场分析范式的一种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04) :23-24.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 篇8

“那时候我的墓志铭会写着:这里躺着一个亲水、爱水、护水的人。”这是伍新木在最近一次演讲结束时说的话。

从1964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伍新木在武汉学习、工作、生活了近50年。从区域经济学家到水利专家,看似不搭边的两个专业方向,伍新木却跨越的很从容。

如今退休了的伍新木依然很忙,不停的在为水问题奔波,他有句常说的口号:“我期望经过努力,让‘水’成为一个最高的褒义词。”

发展民营经济靠的是改革的意识和开放的环境

《鄂商》:您一直在研究区域经济,在您看来区域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伍新木:要素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一定要有流动,要素配置的空间形态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经济。

《鄂商》:可以通俗点么?

伍新木:比如,气候,有冷有热;水,有地方洪灾,有地方干旱;还有森林、矿产资源、劳动力、教育资源、科技等,这一切组成经济活动的要素在空间形态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要进行任何经济活动,这些要素就必须流动,只有流动把相关要素集中配置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效的、正常的经济活动。所以我们就研究这些要素怎样流动,怎样整合。

《鄂商》:但是无论怎样整合,区域间的差距都是存在的。

伍新木:是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甚至是不科学,所以就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差异,这些差异又是正常的,现在的制度设计需要将这些区域进行分工。有的要重点发展、有的要优先发展、有的要限制发展、有的甚至要禁止发展。“发展权”是平等的,而发展又是不均衡的,为了保证制度构架的可行性,所以我们提出了补偿制度。

《鄂商》:谈到差距,很容易联想到湖北的县域经济与沿海地区的差距。

伍新木:从工业、企业、交通、科技、教育等方面看,湖北比东部沿海任何一个省都强,差就差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这两者又是一个事物的正面和反面,沿海的县域经济很发达也是因为她的民营经济很发达。所以途径就是要学习沿海的改革开放,这也是产生差距的本质所在。

《鄂商》:也就是说突破口在发展民营经济。

伍新木:是的,但是发展民营经济又靠改革的意识和开放的环境,又回去了(笑)。

《鄂商》:现在湖北正在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湖北选取这两地作为试验区的出发点是什么?

伍新木:大别山,是我们常说的革命老区,我把她称为“红区”。多少年前,这些地方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却没有得到外部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上的补偿。一直以来,老区人民虽然可以领取救济款,但只是救济,难以形成老区的“造血”的功能。“造血”的根本是人,老区走出了很多的将军和烈士,因为社会精英都走出去或者牺牲了。现在我们有条件用国家政策来引领和扶持老区完善真正的“造血”功能。

武陵山区,我称之为“绿区”。长期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慢。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缺乏基本的条件。通过这些年努力,基本条件已经形成,所以现在就处在启动城市化工业化的阶段。但是又不能走那些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老路,于是就要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鄂商》:她们各自的着力点在哪?

伍新木:对“红区”而言,重点是国家的援助机制,要借助毗邻大城市的优势,接收城市的辐射,接收城市功能的转移。只要定位精确,接收好大城市功能的转移,发展就会很快。最近我去了英山、麻城、罗田发现他们都已经有这种意识了,已经在积极的接收。

“绿区”我概括为一句话,高举绿色、特色、土家族三面大旗,挖掘土家丰富的文化遗产,将这些特色资源变成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业或者文化旅游资源。

水问题已升格为水生态系统性危机

《鄂商》:有次演讲,您曾说过:“那时候我肯定不在世了,但我墓碑上肯定写着这里躺着一个亲水、爱水、护水的人。”一个经济学家是如何把目光转到水上来的?

伍新木:实际上这十多年我一直都在研究水。本来我是研究县域经济的,结果发现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母亲河,县域和水域也是融为一体的,所以把流域认识清楚,也就基本把区域认识清楚了。

《鄂商》:您认为,中国水生态危机已到红灯区,治水模式需要转型,中国水资源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伍新木:现在对水问题的认识大多数是,水多为患、水少为患、水污染为患、水浪费为患、再就是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发现这样平面的、单视角的去关注水问题,已经不能真实的反应我们国家水问题的严重性了。中国的水问题已经严重到水生态系统性危机了。

现在的媒体曝光较高的毒大米、毒茶叶、镉米危机,是由于土壤被污染了,而这都是通过水这个载体造成的。污水的污染已经形成了一个生物链。

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让国民警醒,如果水生态危机真的到了红灯区,就不可逆了,就无法治理了。

《鄂商》:治理水问题的关键在哪?

伍新木:多少年了我们国家是治水大国,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再到南水北调,中国工程性治水是世界之最,治水的能力和技术在世界遥遥领先,但是我们的水问题却没有治好,这就说明中国水问题就不是技术问题,是制度和观念的缺失。所以要从单纯的工程性治水转变为科学的制度治水和科学的技术手段治水,才有效。再就是要矫正我们中国人的涉水习惯和观念,只有这样中国的水问题才有救。

《鄂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里的一号文件都是直指水问题,您从中看到了治水理念的转变么?

伍新木:两个一号文件已经体现了很多治水转型的理念,比如水产权、水价、水市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鄂商》:您能预测一下未来中国的水资源问题需要多久才能得到解决?

伍新木:一直以来“水”是一个贬义词,我们习惯把不好的东西称为“水货”,这个观念是错的。我已经做过预测,未来中国最大的产业不是中石化也不是中石油,而是“中水公司”。中国未来最大的资本市场不是现在的主板、创业板,而是“水板市场”。这一点美国已经显现出势头,水板市场将是最活跃的资本市场,未来饮水比油贵。我期望经过三十到五十年的努力把错误的观念颠覆过来,让水成为一个最高的褒义词。

Q&A

Q:从个体的角度来讲,您的“幸福”标准是什么?

A: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Q:您对现状满意吗?有没有什么不安?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A:满意,没有什么不安和担忧

Q:与您到过的其它城市相比,您最喜欢武汉的什么特质,不喜欢的呢?

A:大而有山有水

Q:您理想中的“幸福城市”是什么样子?

A:宜居

Q:对这座城市和这个时代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A:挺好的,没有不吐不快的话

Q:武汉的下一步发展,您最关心的是什么?

A:改革与创新

Q:如果需要您做一件事来推动这座城市的发展,您希望做什么?

A:做愿意做的事

Q:您认为武汉何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有哪些路要走?

A:虽然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相信自然会成

Q:您对武汉的未来有何期待?

上一篇:人生的挫折优秀作文下一篇:幼儿园园长培训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