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

2024-09-25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共5篇)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 篇1

摘要:“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现的本质要求,在新闻界三项教育活动中,对新闻从业人员讲清这一点极有必要。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

关键词:求真务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质要求

全国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无疑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事。在学教活动中,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求真务实”的本质要求,使之与党的“求真务实”的精神有机联系起来,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真”,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极有必要。

1“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

向新闻从业人员讲清楚这一点,可以帮助人们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1],并强调“要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全面科学地判断形势,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到真抓实干上”[1]。这几段话阐明了求真务实的重要意义,指出我们党贯彻“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要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同志早已为我们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2]。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表明党在理论的创新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指导原则,它所形成依据的理论基础自然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求真务实”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

2“求真务实”精神与新闻“真实性”的差别

也许有人会问: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本质的属性,在新闻实践中为什么还要强调求真务实呢?回答这个问题,仍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历史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矛盾。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去探求真理、服从真理,是我们认识真理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真实性”与“求真务实”的区别呢?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真”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的“真”是真知、真理,而非一般意义的真实。真实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而真理是对现实中全局性客观存在的高度概括、本质的规律性的科学总结。也就是说,客观事实的“真”也许接近真理,但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真理。从客观意义的“真”上升到全局意义上的“真”,需要一个质的飞跃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真实性仅仅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而已,绝非新闻的唯一属性,此外,新闻还有它的特殊属性。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新闻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这也正是新闻的特殊属性。从新闻宣传来讲,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新闻宣传要为上层建筑来服务,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思想就有许多佐证:(1)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2)党报党刊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3)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他们自己的报纸;(4)党报党刊要成为党内批评的强大武器,敢于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个党有力量的表现;(5)党报党刊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6)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报党刊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观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认为真理是静止的,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发现、不断认识的过程。因此,用马克斯主义新闻观鉴别新闻“真”的标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真实性”的层面上,而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做到“求真务实”,它要求我们的新闻产品起点要高,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当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强调新闻的“真实性”,离开这一点,新闻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

3 坚持“求真务实”要有大局意识

但是,在新闻具有上层建筑属性这一点上,西方一直与我们争论,这是个原则问题。因为承认不承认新闻有上层建筑的属性,说到底必然会归结到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统领新闻宣传这个大问题上来。

站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立场上看,新闻宣传要讲究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新闻的上层建筑的属性决定的。而西方的一些人反对我们的观点,他们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说法,认为“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猎奇的新闻取向,使新闻宣传陷入商业化炒作的泥潭。此外,西方还泛滥新闻自由化的思潮,并且还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去混淆视听,这更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格格不入。现在,仍有人对我们的新闻审查制度不满,认为限制了新闻自由,这显然是受到西方新闻自由化思潮影响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极有必要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模糊认识。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暴露了部分西方媒体纯粹为制造效应的恶作心态。再从“阿拉伯之春”看西方的民主和人权手段,先是舆论充当西方政治的急先锋,煽动他国民众反政府情绪,然后对他国进行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强行推动他国政权更迭,从“阿拉伯之春”的现实情景看,动乱使民众过不上好日子。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用事实来验证我们长期坚持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实际效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们坚持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宣传为国家政治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安定,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其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有稳定的社会局面才能促进事业发展,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和原则出发,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维护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的大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从“理论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铁律,必须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们新闻事业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做到新闻宣传有利于推动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引导教育群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闻宣传必须坚持“两为一主”的方针,弘扬党的“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4 总结

客观世界纷繁复杂,新闻实践中要达到“求真务实”的境界决非易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有许多的客观事物不被我们所熟悉和认知,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新闻宣传中要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做的是求真,必须努力探求科学理论之真、客观规律之真、实际情况之真和党的宗旨之真。学会了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所谓务实,就是新闻宣传要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务人民利益之“实”。

在教学活动和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要扎下身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开动脑筋,加足马力,把求真务实精神弘扬起来,把求真务实作风发扬起来,为党和人民的新闻宣传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光明日报,2014-01-13.

[2]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EB/OL].新华网,(2003-01-20).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046.htm..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 篇2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形式上的公平 事实上的公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的双眼不能仅仅被这些荣耀所迷惑,我们还应看到隐藏在市场经济背后的那些包含腐朽性质的东西。中国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无疑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性问题,我们还需要从马克思那里去寻求理论根基,借鉴马克思的公平观指导实践。

马克思十分注重社会公平,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集中阐述了其公平观。马克思戳穿了资产阶级只是奉行“形式上的公平”,并且连这种“形式上的公平”也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假象。资产阶级是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踏上历史的舞台,以其“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理论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似乎实现了人们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公平与平等。资产阶级社会为保障平等权力的实现将其诉诸法律的正义。自由、民主进一步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被确定下来。从这个意义上看,资本主义社会确实是一个美好而进步的社会。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他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所追求的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实质上的公平。资产阶级披着这些诱人的外衣只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如果人们只是停留于这种表面上的公正与平等,最终结果不是人类的普遍解放,而是严重的两级分化,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增大。

19世纪7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其纲领性草案《哥达纲领》中提出: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马克思对他们所倡导的“公平分配”提出强烈的质疑:“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方式吗?”马克思揭露了《哥达纲领》中所主张的未来社会其实与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是无异的。 遵循“资本主义的法权”来获取平等的权利,只能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方框里。在这里,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也就是说我们以同一尺度即劳动来计量。但是不可否认,每个人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可提供的劳动也有所不同。马克思指出:“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权利,就它的本性来讲,只在于使用同一尺度;但是不同等的个人要用同一尺度去计量,就只有从同一角度去看待他们,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看待他们,例如在现在所讲的这个场合,把他们只当做劳动者,再不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把其他一切都撇开了。”马克思不仅深刻地认识到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而且还指出了劳动者的家庭差异。因此,马克思指出,这种公平只是使用同一尺度来对待本身不同等的个人,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平”,而资本主义社会连这种“用同一尺度去对待天赋本来有差异的个人”形式上的公平也无法完全满足。马克思所期望的是“事实上的公平”,即把个人的智力、体力以及家庭情况的差异也考虑在内的真正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事实上的公平。为此马克思指出我们在不能完全做到事实上的平等而只能实施形式上的平等的时候,人们千万不要忘记这种形式上的公平的种种弊端,同时又要努力朝着事实上的公平方向不断前进。

首先,我们需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断消除市场经济所奉行的“机会公平”等原则与“实践”之间发生冲突的因素,从而使“机会公平”等原则完全付诸现实。

具体来说,影响“机会公平”等原则实现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治特权,即通过政治权利的滥用来不公平地猎取机会;二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即把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变成对机会的垄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两个因素是不可能消除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从理论上讲,这两个因素应该是日趋消亡。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真正实现“机会公平”,同时还要立志于实现“事实上的公平”,不断创造条件从“形式上的公平”向“事实上的公平”发展。要做到这种“事实上的公平”,我们要着力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我们要从制度上确保公平的原则和实践不再发生冲突,必须要做好两件事:斩断特权参与分配,解决好权贵“垄断机会”的问题。并且,我们还要巩固和发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削弱利用生产手段占有他人劳动的客观基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設和执政能力建设,各级领导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其次,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使社会公平由“形式上的公平”逐渐向“事实上的公平”发展,把重心逐渐由注重过程公平转移到注重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上来。事实上,西方一些市场社会主义者为了实现“事实上的公平”提出了许多的方案。例如,实施充分就业政策,实行最低工资,将企业利润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加以分配等。这些措施都是围绕“使市场在某种限制下运作,以缩小两极分化”这一基础运行的。这些市场社会主义者的良好愿望和提出的这些措施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305.

[2]陈学明.马克思的公平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1).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 篇3

一、生成的逻辑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式的客体, 也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描绘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或功能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能够成为人类实践的客体, 在于它具有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既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初始环节, 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内控因素。

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以后, 便开启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当代中国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文化大革命”我们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其思想认识和理论的根源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我们要首先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是因为, 人们对社会主义怎样理解、怎样认识, 即怎样设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直接影响和指导人们的社会主义实践, 直接影响到制定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办法。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 集中体现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一种价值矛盾, 即价值创造和价值需要之间的矛盾, 其中价值创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 解决这一矛盾要靠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一种价值论, 共同富裕是其指明的最终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提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价值目标设定为发展生产力。这一设定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这一价值设定的前提下, 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 成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崭新课题。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他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可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总之, 价值标准高于制度标准, 先有价值取向, 后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前提和生长点。

二、生成的科学依据: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我们的主观选择, 而是在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我们自觉遵循发展生产力以及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规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 就是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而生产关系的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列宁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 哪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 ‘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列宁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揭示了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 未来的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 商品货币关系将消失。因此, 单一公有制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 与市场经济难以结合。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视角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必然性, 是一种逻辑悖论。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化生产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而且还一度追求公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高级形态的生产关系不相匹配。早在1962年, 邓小平就注意到要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和谐的问题。他指出,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为最好,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理论自觉的高度。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 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基于上述认识,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开始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发展和吸引外资, 个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 为市场的发育和发挥市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事实上的存在。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市场经济在我国确立的过程来看, 商品、市场关系源于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 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认识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离开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离开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背景, 就难以理解我们何以可能和怎样建立起市场经济。同样, 离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难以理解为什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三、生成的内在机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为范畴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反映。有人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是矛盾的。把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糅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新范畴, 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的内在机制。

悖论 (矛盾) 是理解现实的正常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原本对立的两种内容或两套体系安放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 这只能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的内在矛盾中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或成熟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和市场经济共存于一个同一体中的。邓小平在论及社会主义时有一个基本前提, 即这种社会主义是不成熟、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置放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 从邓小平理论的整体规定性来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站在这样的理论视角来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到的“社会主义”, 应该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 我们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为前提, 而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为前提。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具有相融性, 可以形成对立统一关系。所以,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矛盾的性质不同, 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同。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之间矛盾性质的非对抗性, 决定了这一矛盾解决方式的非对抗性。解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矛盾关系的方式不是矛盾的一方克服一方, 也不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而是通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最后达到融合而得到解决。马克思曾说:“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 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辩证法的融合转化, 不是简单的合成, 而是以一方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和因素为主, 以另一方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和因素为辅的重组式的转化, 相互扬弃式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的产生, 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主、以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功能优势为辅的重组转化, 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双重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 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内涵, 也同样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生成的过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种辩证生成机制, 是解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

四、生成的本质特征:一种新质的经济形式

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还不甚清晰。主要表现在:一是称谓的杂多性。现有的称谓包括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二是概念内涵的模糊性, 典型的有结合说、条件说、混合说。结合说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 这一定义只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方式、方法, 没有说明产生出来的是一个什么东西。条件说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这一定义只是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环境, 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联系。混合说, 是许多西方学者的观点, 他们不知道究竟将中国的经济模式归为哪种类型, 只能冠之为“混合经济” (即不彻底的市场化、国际化模式) 。上述“三说”都只是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 没有抓住其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的经济范畴和新的经济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史上继列宁的新经济和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意在超越, 应该从一种新质的经济形式去理解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是一种既符合现代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要求, 又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新形态的市场经济形式。作为范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几个字不能少。近年来, 我国一些媒体或学术论著, 只提市场经济, 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强调市场经济多一些, 强调社会主义少一些, 甚至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变成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对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一些学者、政要刻意回避“社会主义”四个字, 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异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邓小平非常明确地提出, 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他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江泽民也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这是一项艰巨的理论使命。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正确、全面地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及其规律, 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及其规律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 规定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也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方向、原则、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展开或外在特征, 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统一。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这种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的现实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分配方式;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决定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三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统一。私有经济天然具有反国家调控的本性,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在国家调控方面具有滞后性, 甚至会反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必然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调节的力度、水平和有效性都超于西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或区别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使微观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又要发挥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指导和调控的作用, 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内生缺陷, 使社会生产各部门、再生产各方面保持协调、平衡。所以江泽民指出:“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者是统一的, 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对深刻矛盾体。资本主义只注重再分配的公平, 不能做到初次分配的公平;只注重游戏规则的公平或程序性公平, 不能做到结果的公平。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达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替代或取舍关系, 即两者不可能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公平的优势与市场机制追求最大效率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 既可以保证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也可以保证再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协调和统一。

五是劳动和资本的统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但并没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 资本压迫劳动、奴役劳动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 最重要的是解放劳动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这一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就是尊重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人翁地位,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尊重劳动的“人本经济”, 使劳动和资本取得平等关系, 使劳动与资本从对立走向统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 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两类劳资关系, 即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和私人资产者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劳动者分工合作和交换的关系, 是一种本质和谐的劳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具有一般劳资关系的性质, 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私有企业的劳资矛盾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 不是两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 劳资双方以契约或者合同的方式缔结起互利双赢的关系。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劳资关系, 政府应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加以协调。

上述五个方面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所在。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分析, 可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式, 或者说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 是主体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事物, 是史无前例的, 因此在理论上对其还要做深入的研究和阐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列宁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 篇4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但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论述,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定性,这是将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在制度方面必然是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然而,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与资本主义存在差距,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为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邓小平在关注社会主义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外,邓小平更关注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根据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也可以看出,要使社会主义社会真正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在于社会主义既要继承资本主义已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同时又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生产力更高的生产力,因此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最主要任务是解放不同形式的生产力,并且大力发展社会的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贡献和新发展

(一)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全面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然而不难发现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我国开始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这要求我国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生产力,从行政计划下的生产力转变为由市场决定的生产力。要继续推行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放不同的生产力。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处于落后阶段,并且发展够到阻碍,所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种倒闭机制。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要改变生产关系。在经济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政策,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强调的就是政府放宽对企业的约束,促进不同类型的生产力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原则———坚持公平正义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主要表现在《资本论》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分析为公平正义辩护。这对我国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必须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享受到社会中绝大多数利益,反而,工人阶级最为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承担了社会的大部分重负,却在收入分配上遭到不公正对待,享有很少的利益。我们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可以看到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异化劳动。同样在社会主义社会要真正消灭剥削、消除异化劳动,就要扬弃私有财产,就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坚持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出现了各种机会不平等、结果不公平现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实行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提高较低收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调节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另外,政府运用好再分配的手段,通过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精准扶贫等方式来缩小我国的已经形成的贫富差距。

(三)关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现在,我国正处于追求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过程中,“小康社会”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全面,并得到不断地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这一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同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要求经济发展,还要求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使得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原则。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改革生产关系,即全面深化改革,要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也就是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本质论与新时期要坚持的改革、原则和目标同样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1]任士敏.《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境界》[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2]马文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社会主义本质论》[J].西江月,2013(7).

[3]赵亚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观 篇5

1 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最早接触到共产主义问题是在《莱茵报》时期。那时, 他对英法共产主义文献还不很熟悉, 对共产主义问题也还没有深切的认识。但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 他仍然积极参加了有关共产主义问题的论战, 并严肃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马克思能洞察到私有财产的本质是劳力的异化, 所以他对于扬弃这种异化的运动有了一种崭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不仅表现在自己的观点的正面阐述中, 也表现在对其它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中主要分析了空想共产主义最初的几种形式:“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是废除国家的, 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 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影响下”的共产主义。这几种空想共产主义, 尽管形式不同, 观点各异, 但都有其共同特征, 这就是它们都主张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 即不是消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而是把私有财产当作客体、物来对待, 通过均分私有财产来反对个别的私有财产, 使人人都成为私有者。这种特征在“粗陋的共产主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它看来, 既然物质财产的统治那么厉害, 那么, “对物质的直接占有就是生活和生存的唯一目的。” 因而, 凡不能被当作私有财产占有的东西, 如人的才能、个性等等, 都应当被消灭。与此同时, 工人这个范畴并没有被取消, 而是被推广到一切人身上, 使每个人都成为挣工资的劳动者。对共产主义的这种理解, 实际上是一种对私有财产的嫉妒和平均化欲望, 而绝不是私有财产的消灭。因为在这种理解中, 私有财产关系仍然是整个社会同实物世界的关系, 还根本没有深人到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所以, 马克思尖锐地指出:“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它具有一个特定的、有限的尺度。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 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 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 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 恰恰证明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

2 关于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

既然空想共产主义的错误在于它只是从客体或物的方面来理解私有财产, 来理解共产主义, 那么,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就必须深人到它的主体本质。而《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集中表现在这么一段话中:“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 (即人的) 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关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的历史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了人本性的一步一步的丧失, 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进行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理想社会, 它首先是在与私有财产进行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这就是说, 共产主义的运动与理论不过是对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过程的反映并与之相对立的表现。因而在私有财产发展的不同阶段, 反映并反对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也必然有不同的表现, 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共产主义主义学说。“无产和有产的对立, 只要还没有把它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 它还是一种无关紧要的对立。”所以, 只有在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发展到顶点而要扬弃它自身的时候, 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共产主义理论和运动。而对于各种共产主义学说, 也必需对它作历史的考察, 才能知道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第二,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马克思已在《手稿》中明确地说明, 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手段和必然结果, 而异化劳动也是导致了人的自我的异化。要真正扬弃异化, 就必须消灭产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源。在《手稿》中, 马克思已经有了劳动的异化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初步思想。马克思说:“私有财产不过是上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 他的现实化就是他失去现实性, 就是异己的现实。”

这样, 马克思就从私有制的内部, 从私有财产的运动规律中得出了共产主义的结论。首先, 作为自我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 并不是“彼岸”的东西, 实际上, 它同这个异化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联, 换句话说, 异化的世界本身-它的内部的对立和矛盾运动- 构成扬弃异化的现实基础, 尽管是它的否定性基础。其次, 既然自我异化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中表现为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因而从根本上表现为经济的必然性, 那么, 自我异化的扬弃就决不可能离开这种经济上的对立和矛盾, 相反, 它必然首先从这种经济必然性的方面去获得它自身的必然性, 即“发展到矛盾状态”的私有财产本身就构成促使矛盾解决的现实前提。最后, 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否定, 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 而是辩证的否定, 即它并不取消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成果。它扬弃异化劳动, 但不扬弃对象化劳动, 而是对劳动本身及其对象和成果的真正占有。

第三, 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的占有同私有制下的占有有着根本的不同, 它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在劳动中创造出体现自己本质的对象;又通过消费这些对象来确证和发展自己的本质。而在私有制条件下, 人失去了自己从事活动的材料和对象, 失去了进行活动、生活和感性意识的源泉, 也就失去了获得自己的人的本质的源泉。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的理解, 变得愚蠢而片面, 并且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以致一个对象, 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 也就是说, 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 或者被我们直接占有, 被我们吃喝住等等的时候, 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 才是我们的对象。概言之, 资本主义私有制使我们对人的本质的占有变成了对物的占有;人的丰富多样的特性, 他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感觉, 一种对物的“拥有”的感觉。共产主义则不同, 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从主体上说, 共产主义的人不再是一种异己的、不被当作人看的对象, 而是一个完整的、全面占有自己丰富的本质规定的人。他的一切个体的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等, 不再受到私有财产或异化劳动的局限和束缚, 而是通过自身同对象的真正的人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如有音乐感的耳朵,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等等…从客体上说, 扬弃了异化劳动的社会的人, 在生产劳动中把自己的全部创造力、全部本质力量都加在自然对象上, 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现实, 这样, 自然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也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的本质。我们在感受和享受这种自然界时, 也就从中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 感受到人的真善美。因此, “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而这就是说, 对象成了他自身。

第四, 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即社会的人的复归。

我们已经看到, 在被积极扬弃的私有财产的前提下, 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 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 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也就是说, 在私有制社会里,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价值, 为了得到物的财富。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是为了人, 人们彼此互为地生产着。所以人通过劳动, 不仅生产产品, 更重要的是生产着别人和自已的存在以及相互的关系, 生产着人本身和社会。而人的本质不再是动物的“物种”或是抽象的“类”, 它具有了无比丰富的历史发展特性。

共产主义的扬弃私有财产也就是恢复人的社会本质, 在这里, “活动和享受, 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 都是社会的, 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也就是说, 不仅活动和享受的内容是社会创造的, 而且就连活动和享受的方式也成为社会的了。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他们的活动和享受都是同其他人一致的。比如说, 某一个餐厅制作的美食, 这一产品在私有制下虽然也是给别人吃的, 但它绝不是为社会的, 只是为那些持有货币的人所提供的东西。而在共产主义的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前提下, 这一餐厅的产品, 才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存在方式上也是社会的, 是真正具有人的性质的劳动和对象。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观的局限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 但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观, 实际上是对“异化劳动”的一种批判, 因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对私有制的批判, 不是因为它和历史的现实发展规律相矛盾, 而是因为它和人的本质的要求相矛盾;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也是以人的绝对自由的、自觉的、超历史的、应有意义上的劳动作为标准的, 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阶段。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合理化的成份, 这些合理化的思想, 正是以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余源培, 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知识产权审计下一篇:连接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