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4-07-2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选12篇)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

【命题预测】

【考点分析】

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3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

(2)市场配置资源。

1配置方式: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 实现资源配置。2优点: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3弊端及危害

弊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

危害: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秩序。

1市场规则。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市场道德规范。

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例1】(2015· 重庆卷)想象一下,你走进餐厅遇到的不是服务员,而是“萌萌哒”的机器人,他们会迎宾、送餐、报菜名,甚至还会跳舞。 随着中国人口与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成本增加,对机器人需求大幅增长。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

A.劳动报酬比重B.社会消费水平

C.全社会就业率D.资源配置效率

解析:根据材料,餐厅使用机器人,将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节约劳动力成本,因此答案选D。其他三项都与材料无关。

答案:D

【例2】(2015·江苏卷)2014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水泥、软件、汽车等行业开展反垄断调查。此举旨在

1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3保护消费者的利益4消除市场自发性的弊端

A.12 B.14

C.23 D.34

解析:国家采取的反垄断调查,有利于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故23符合题意。1与材料无关。市场的弊端是固有的,消除其弊端说法错误,故4说法错误,应排除。

答案:C

【归纳拓展】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考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

必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含义:宏观调控,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例3】(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2014年8月,某市政府清理出全部涉企权力5175项,废止了其中3301项,对保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并表示严肃查处涉企审批、收费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这一做法的预期成效是

1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更有效率2“看得见的手”受到有力的约束3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4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A.12 B.14

C.23 D.34

解析:材料中政府的行为,是政府简政放权、取消行政限制的体现,这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故3正确;政府对保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公开,有利于政府接受社会监督和约束,故2正确。 1 4均不合题意。

答案:C

【例4】(2015· 全国新课标卷 Ⅰ)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1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2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3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4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24 B.13

C.12 D.34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应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本题的主体是政府,要防范题中所描述的问题,政府应完善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故2 4正确。 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是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政府不直接参与产品技术的研发,1错误,排除。金融产品的种类应符合市场的需要,政府不能直接干预或限制,3错误,排除。

答案:A

【归纳拓展】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各种手段具体比较如下表:

考点3: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

【例5】(2015·山东卷)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

材料二表1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部分相关数据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图表题。 应分析图表给出的A、B两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注解,指出两省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第(2)问,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较强。A省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人才保障、扩大出口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从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角度看,2010年至2013年,B省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长率赶超B省;从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角度看,2013年A省仍低于B省;总体上看,A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仍与B省存在差距。

(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高技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场,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

【归纳拓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6)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考点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跨国公司。

1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2积极作用: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2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3不利影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抓住机遇、 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例6】(2015·天津卷)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近期一种方便手机自拍的“神器”———自拍杆的市场需求大量增加。深圳的一家生产企业最多时一天就能卖出三四万个,其中70%销往巴西。在巴西市场上,中国产的自拍杆因便宜好用,一度占至市场份额的99%。这段材料表明

A.供求与商品价格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C.独特的技术是占有市场份额的决定性因素

D.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

解析:中国企业生产的自拍杆卖到了国外, 这体现了生产的全球化,也是中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的机遇,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供求与价格关系,故A不选;C、D两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B

【归纳拓展】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因此,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考点4: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2对外开放新阶段标志:加入世贸组织。

(2)国际经济组织:世贸组织。

(3)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4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5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例7】(2015·江苏卷)2014年我国企业共发生81宗海外并购,交易额达356.1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加22.7%、30.1%。在海外并购所涉及的行业中,制造业以极大优势居于首位。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1海外并购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海外并购可以有效规避国际经济风险3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具有全面优势4跨国公司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载体

A.12 B.14

C.23 D.34

解析:1是海外并购意义的正确表述,应入选;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体现, 故4正确;2说法错误,海外并购意味着风险加大,并不能有效规避经济风险;3说法错误,中国制造业并不会因为海外并购而具有全面优势,故3不能选。

答案:B

【归纳拓展】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增强经济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权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开拓国内消费需求,降低产品对出口的过度依赖;积极拓宽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鼓励电信企业提升城市宽带接入速率,降低资费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等服务。据此回答1~2题

1.随后三大运营商很快公布各自提速降费方案。但网络上汹涌的“差评”吐槽方案中的一些举措诚意缺失。运营商们用 “不给力”的表现,再次证明切实深化电信行业改革,必须把内在驱动的“鞭子”交给市场。这是因为

A.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唯一有效手段

B.“看得见的手”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

C.市场竞争能够引导生产者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D.通过市场竞争能够实现消费者权益的最大化

2.会议要求,加强宽带接入服务和资费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虚假宣传、窃取用户流量等行为。这说明

1市场调节必然导致资源浪费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3电信市场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4行政命令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A.13 B.24

C.14 D.23

3.2015年5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是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辣条”(调味面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明确地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这样做是为了

A.确立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市场交易秩序

B.制定明确的竞争规则,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C.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D.实施严格市场准入,规范市场准入行为

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这是央行半年来的第三次降息。此次降息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1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实体经济的活力2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3适度增强货币的流动性,刺激国内需求持续增长4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加商业银行息差收入

A.12 B.13

C.24 D.34

5.2015年6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措施,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1央行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2财政赤字率提高至26% 3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提高燃油消费税

A.12 B.34

C.23 D.14

6.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近日在贵州调研时强调,扶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要以更大的工作力度,在深化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工作

1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要求2其目的在于维护公平,消除收入差距3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4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13 B.24

C.14 D.23

7.2015年6月11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座谈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东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重大决策部署,研究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上述做法

1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体现2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3是参与经济全球化、主导世界经济的重要方式4是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根本途径

A.12 B.24

C.34 D.13

8.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经济意义是

1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统筹区域发展,消除地域发展差距3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4促进内陆开放,完善对外开放格局

A.12 B.34

C.13 D.24

9.2015年6月4日,山东省政府出台的文件规定,全面推广“创新券”制度,对省内所有小微企业使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学仪器设备发生的费用给予财政补贴。这一举措

1有利于营造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2发挥了财政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完善了创新驱动战略的法律体系4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A.12 B.13

C.24 D.34

10.为了支持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亚洲地区的互联互通,中国使用一部分外汇储备资金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该项战略有利于

1打破区域界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2盘活外汇储备,规避美元贬值风险3提升开放水平,创新对外投资方式4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12 B.14

C.23 D.34

11.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广东、天津和福建三大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四大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在服务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和改革举措上各有侧重,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这表明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2自贸区肩负对内改革、对外拓展发展空间的重任3对外贸易壁垒已消除, 生产要素全球配置加快4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A.12 B.13

C.24 D.34

12.2015年5月23日开幕的 “上海论坛2015”年会上,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透露, 中方将参与俄罗斯首条高铁———莫喀高铁的建设与投资,这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首张订单。近年来,我国高铁全方位拓展海外市场,其影响力和发展力不断提升。中国高铁“走出去”

1有助于逐步垄断海外的高铁市场2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竞争优势3能够不断地深化国际分工与协作4不利于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A.12 B.23

C.14 D.24

二、非选择题

13.“新常态”是当前最热门的经济关键词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

材料二2015年2月,美国高通公司因垄断行为被处以60.88亿元罚款,并被责令整改, 成为中国目前为止最大金额的反垄断罚单;两个半月之后,奔驰公司及经销商因垄断行为被罚3.57亿元,成为汽车行业反垄断最大罚单。 从高通、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等跨国企业巨头, 到吉林与河北水泥企业、浙江保险行业、上海黄金饰品行业,中国价格反垄断部门去年以来开展了全方位的调查执法。与此同时,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对微软等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也日趋深入。开展反垄断调查将成为市场未来的 “新常态”。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分析“新常态”下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开展常态化的反垄断调查的依据。

14.2015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仅为10%,美、 德等发达国家则超过40%。

材料二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为解决新的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以及统筹考虑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用互联网“加起”传统产业、 把创新贯穿制造业发展始终,努力实现四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 污染物排放较多的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材料三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为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发展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之所以要把内在驱动的“鞭子”交给市场,是因为市场通过竞争机制能够调节资源优化配置,生产者应根据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故C项正确;A项错误,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B项错误,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计划是“看得见的手”;D项与题意不符。

2.D材料中打击虚假宣传、窃取用户流量的行为,体现了2;加强对宽带的监管,体现了3;1说法过于绝对,不正确;4错误,行政手段是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不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

3.D从题中关键信息“实施许可”能看出选D。其他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

4.B降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激发其活力,故1正确;降息有利于扩大内需,故3正确;2错误,降息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降息不属于利率市场化的体现,故4不选。

5.C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减少税收,故2正确;3属于增加财政支出,符合题意;1是货币政策;4不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

6.C加快扶贫开发,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故14正确。2说法错误,收入差距是不能被消除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材料中未体现,故3不能选。

7.A 12是加快中国装备企业“走出去” 原因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3“主导世界经济” 的说法错误;4错误,我国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根本途径,要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8.C本题考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体现了1; 让三个“板块”要素流动起来,这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故3正确;2“消除地域差距”的表述错误;4与材料无关。

9.A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激励创新,从而营造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故1正确;对创新进行的财政补贴,体现了2;3错误,题中所述举措不属于法律体系;这一举措通常与经济社会发展无关,故4不选。

10.A 1 2是实施该项战略意义的正确表述,应入选;3 4与题意无关,故排除,答案选A。

11.A我国所成立的自贸区,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自贸区肩负对内改革、对外拓展发展空间的重任,12正确;3中的对外贸易壁垒已消除与实际不符;4说法错误,我国坚持“引进来”与 “走出去”相结合。

12.B本题考查 “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1中“垄断”一词运用不恰当;“走出去”有利于国内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故4错误;23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13.(1)1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创新调控的方式方法。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4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扩大内需,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5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6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1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反垄断调查遵循了市场规则,坚持了依法治国原则,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2市场调节具有弱点和缺陷,必须实施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3垄断行为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开展反垄断调查,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4开展反垄断调查,有利于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打击和遏制企业滥用优势的垄断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4.(1)经济信息:近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但已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还不是制造业强国。

(2)积极影响:1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2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有利于增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皆可)

(3)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 2加快转变制造业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3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4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2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5班;学号: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关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探讨改革与转变的必由之路,思考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出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方式

2008年10月,美国经济危机迅速爆发。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中。

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然而,所幸的是,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也能稳步前进。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对不少渴望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国人来说,自是盛事一桩。尽管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与全球第一的美国仍相差甚远。中国的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这引发了我们对当代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考与讨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确立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是在我们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后来的“大跃进”中我们吃到了不少苦头。

到了邓小平的领导,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在这其中邓小平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反映社会制度的范畴,而只是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随之,在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后来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到了江泽民的领导,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基本完善。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人们的自由度也逐步扩大,我们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就要生产一些利益空间比较大的商品,缺乏市场调控,最后必终导致供大于求,商品的大量囤积,造成资源的浪费。除此以外,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考虑的地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也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开放程度不够,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广度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现阶段的国情来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确定了基本战略思想。中共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整体推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贸易往来增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迅速,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使经济的发展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要求。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充满活力,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但目前为此,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受行政干涉过多等,这些都是实在的现象,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需要有一个过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由于其内部因素的组成不同,其市场经济的相关要点也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个国家的传统经商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学习和借签国外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是必须的途径,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决不能全盘搬抄,这些相对成熟的国外经济市场也是在不断进行改进的,也有行政引导的,也有政府的保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反映在国有部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上,以及政府和行政机构的介入,使我国市场经济行政化色彩较浓。诚如吴敬琏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开幕式作主题发言时指出,这一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尽管国有经济不再是GDP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仍控制着经济的关键性领域,国有企业继续在石油、电信、铁路、金融等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其次,各级政府在配置包括土地和资本在内的重要经济资源上,具有巨大的权力;第三,现代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官员拥有自行裁量权,可以通过投资项目审批、市场准入、价格管制等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如果国有部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那么政府资源配置权力加强、对经济活动干预增多,必然加速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发展良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同时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选择上市公司时很少考虑其成长性。所以,企业主要将精力放在政府公关和包装上市上,而不是放在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上,这样对市场的成长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实行完全放任式的市场经济,所谓的完全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一切,将会产生更大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至少在一个层面是肯定的,就是中国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经济发展的更加不平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上说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其它还有诸如产权制度、法律制度不健全等,以及由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的就业矛盾突出。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政府部门认真学习和反思,正如习总书记所倡导的,各级管理干部要有学习的危机感。但是经济市场是不断成长的,我们相信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经济市场将会越趋规范,中国人民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3

中国现代化的环境制约与民生经济的缺失

讲可持续发展就要讲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基本体制的可持续问题。首先来看资源环境。以中国的资源环境条件论,可以和西亚、北非这一带比,而不宜与北美、南美比,也不适合与欧洲、俄罗斯、南亚、东南亚这些地方比。因为中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平原面积只有12%,适合现代化发展和人类居住的只有9.8%。我们只有全世界7%左右的耕地和4%左右的水。用这样的资源来追求工业化、城市化,速度越快可能就麻烦越大。如果我们追求高增长,那么今天的超前的受益中,一定有部分代价是要转给子孙后代的。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现在已经居世界第四了。总的来说,从资源环境来看,中国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

如果我们用资源条件作一个横向对比,会发现中国本来应该是世界上饥饿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统计数据表明,与中国资源环境条件类似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严重的饥饿问题。但事实上中国是一个饥饿指数比较低的国家,其实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饥饿问题,其实并不是资源完全不可支撑人口,而是有大量的本来可以用于食品生产的土地,高比例的转变为生物燃料的生产,这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从生物原料,从能源市场价格预测来看,饥饿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目前世界上几个粮食品种的生产率都是在下降的,这也是不可逆的。

去年中国CPI上涨的贡献中有90%左右来自于食品,食品上涨原因65%来源于国际。客观来说,当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时候,它一定出现这样的现象:过剩的金融资本进入某些领域炒作,结果带来剧烈的价格波动。而这个剧烈波动是传导的,最终会传导到人类的基本生存品——粮食生产上。如果生物燃料价格继续上扬,一定会带来这个结果。这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我们也得承认:人类,特别是南方国家将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我们不带任何价值观,不说好坏对错,客观结果一定会这样。

回头再来说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为什么每次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总是幸免于难?请注意中国建国之初就曾有经济危机,到现在已经面临第七次经济危机了。总结这七次经济危机,一般而言,凡是能够向三农转嫁危机的就会软着陆。凡是不能向三农转嫁危机的,就会硬着陆。1949年因为土地革命,农民的地位高,不能转嫁危机,于是硬着陆。1958年以后那次经济危机,向农村转移了2000万城市过剩劳动力,于是城市就相对软着陆了。然后1968年,又向农村转移2000万知青,又软着陆了。1980年,农村已经无法承担这种转嫁了,于是城市就出现了4000万待业青年,社会犯罪剧增。导致了大量招收临时工,打开厂门办三产的局面。所有单位都办三产,乃至于国家机关也办三产,办的结果是出现了大规模腐败。当城市无法让经济危机向农村转嫁的时候,城市硬着陆就会发生严重问题。这次危机,因为农民工没有国民待遇,所以2000多万农民工回乡,等于又向三农转嫁一次。而我们4万亿投资中,只有9%是用于农村基本建设的,却有大批投资是用于加强和城市相关的基本建设。这样一来,可能还得大规模征占土地,还得占用农村资源,因此救市对农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还很难说。上述这些情况,基本上是一个城乡对立、二元体制结构矛盾之下的必然结果。这是我们的社会经济体制问题。

为了方便地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我们不妨作一个国际比较,这里借用王绍光教授的一组数据。世界上被认为更趋向于社会主义的那些福利国家,其财税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在58%以上。这里以55%为上限,45%为下限,财税占比55%以上的国家,可以叫做左翼国家,或者叫做社会主义国家,45%以下可以说是偏右的国家。要是这个数字在35%以下,根本不具备讨论左与右这个问题的资格。而我们最接近市场化改革的阶段,中国财税占比是百分之十点一几,那时候的财政养活不了官员,也养活不了军队,于是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腐败。

财税占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百分之三十多,逐步降到90年代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一点几。这个过程本身,也可以说是政府在不断甩包袱。甩到最后,没有什么可甩的时候,社会矛盾加大,不断形成压力,这个压力反过来,迫使政府承担责任。总之,财政占比又调整到20%以上,发展战略就转变成强调可持续发展了。这时候财政转移支付就增加了,提出了“两个反哺”。

因此,我说可持续战略的第一个基本要求,是你能不能稳定。如果我们在救市行动中,更多的去占有了资源,而不给生存相关度过强的这些普通民众、百姓,不给他们基本的权利,那么我觉得这个事情最后的结果会不太好。现在中国自身已经到了资本过剩的阶段,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改变投资方向,更多的向县以下投资;如果能够把大城市基本建设投资,形成第一次产值,改变为对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变成第二次产值,那会使国内的过剩资本和过剩生产能力,有一个消化的机会。

因此,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第一个问题是稳定,实现稳定的第一个要义关键是改变投资结构,改变投资方向。如果一定要有个主义的话,我希望就是民生主义,请放手让民生经济发展一次。

石小敏

调整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协调

今天这场讨论显然是这场金融危机刺激起来的。现在关于危机的理论讨论基本分成两块,一块是周期理论,二十几年的与IT、金融创新、全球化紧密相连的高增长结束了。下一轮高增长什么时候到来?有没有新的大产业?这是周期理论讨论的问题。另外一块是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讨论,大致分两个层次,金融理论和一般经济学的讨论,包括弗里德曼和凯恩斯各家理论的比较;最后是政治经济的讨论,讲世界格局合理不合理,公正不公正。

这次危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千年危机和百年危机撞在一起。所谓千年危机就是环境、气候、能源也走到一个临界点上了,跟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撞在一起。面对双重危机我们如何来找出解决路径。奥巴马的新能源革命就是企图通过这一革命在10年之内找出一个发展成20万亿到30万亿的新的大产业,从根本上发展起低碳经济来,重新在产业和道义上获得制高点,继续领导全球。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中期影响。短期影响就是确保增长速度,政府和社会已经有了很多关注,出台了不少政策。第二个就是讨论人民币外汇投资的损失。但是对中国真正重要的是中长期的影响,支持我们30年高增长,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这段高成长背后的整个增长模式、制度结构和政策结构,被迫开始进行调整。

胡锦涛同志在去年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把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提。在报告中,他还提到了“不折腾”。现在很多人都在尝试诠释它。就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我想新民主主义、30年的计划经济、30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体制中有哪些是我们现在可以借鉴的?就是把土地的权益相对合理地赋予农民。而我们十七大已经提出了给人民以财产权,我们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要加大农地的流转实验。我们政府这几年来,在免除农业税和提高征地补偿上也迈出了一些步子。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把土地的权益进一步赋予农民。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不折腾”。我想我们改革30年,很多改革的步骤并不是协调配合很好,很多时候是前腿拖着后腿走,经济拖着政治走。近些年我们搭上全球化的快车,走得更快了,但是这个步伐显然是错乱的,经济这条腿一直在往前走,另一条腿却原地不动。今天全球化停顿了,我们似乎不会走了。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把两条腿理顺了走,拿出更好的发展模式来。做比较研究的,能不能给出更详细的解读;做近期研究的,能不能说明我们的起步在哪儿?能不能在解决危机的时候,把消费、民生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部分?我们现在的激励措施,究竟是以人为本,调整我们的结构,还是仅仅为了保住那个数字8?我看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王建

资本主义的未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以来,我们始终面临一个矛盾。搞了市场化的改革,那么政府、党就得接近市场,否则的话你怎么实现市场化呢?这个市场化是靠资本力量推动的。但是我们党和政府又不愿意站到劳动者的对立面。我们就用了一个跛腿前行的办法。但这种情况能不能长时间维持呢?这次新全球化当中,出现了一场金融风暴。因为发达国家在救市行动当中,采取了很多国有化的办法,让人们觉得中国今天走的道路,可能会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模式,只要社会主义制度引入市场经济,可能就有生命力了。

面对这个问题,我个人以为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全球金融风暴是怎么产生的?如果思考清楚了,我们可能就能看清楚资本主义的未来是什么,我们就能确定它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靠拢,还是继续往前走,或者 酝酿着很强大的力量带着我们继续向它那边靠。“天不变,道亦不变”,每个事物都有一种属于其自己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要变了,就不是这个事物了。我以为今天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的本性是没有变的。这种过剩是因为生产力要发展,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导致的。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当中,生产力要突破生产关系,要求生产关系适应自己,给自己开拓道路,马克思主义所证明的基本原理是没有变的。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列宁所谓的帝国主义时代,生产过剩始终都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问题。

列宁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为了争夺殖民地,解决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确实打了两场世界大战。但是战争的方式带来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的毁灭。故而资本主义呼唤制度改良,凯恩斯代表的财政资本主义就脱颖而出。用国家权力,用财政负债,来扩大整个社会的需求,这样给资本的生产开拓了一个新边界。在这种改良之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工人被吸收到中产阶级之中,消费市场扩大了。资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又可以满足它的利润需求。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生产能力再继续扩大,也就是国内市场开始饱和的时候,利润又饱和了。因为财政资本主义可以给它提供的国内的消费空间就这么大。 70年代演变成了滞胀,只有通货膨胀,而没有实际的需求增长,这个问题又出来了。所以从70年代到8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就是在这样一个困境当中运行。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了,开启了一个新全球化的时代。新全球化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资本主义先后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然后是军事资本主义,然后是财政资本主义,到现在我把它叫做虚拟资本主义,也可以叫做金融资本主义。所谓金融资本主义,就是通过金融创新,创造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生产过剩的机制。

金融资本主义,或者说虚拟资本主义,它是一个历史进步,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将国家负债变成了一种企业和居民的全体负债,显然这个负债能力要大于国家的负债能力,从而它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

那么我们顺着这个历史的维度来推演,资本主义还有没有发展空间?当然有发展空间了。这个空间就在于现在发达国家的产业还没有转移完。产业没有转移完,它的资本就会继续推动产业资本外移,然后就会在发展中国家形成不断发展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不断可以向它提供贸易逆差的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逆差扩大,拿到了外汇以后,就有向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的要求,这个机制是不断放大的。这个过程没有完。

人们常说在发达国家,在超市里面,90%都是“中国制造”,但那只是一般消费品,资本物品的制造,主要还在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里面,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是重工业,这个大头没有动,这个大头还要继续在新全球化推动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这个前提出发,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向海外投资,这个过程就没有结束。只要这个过程不结束,就有继续推动全球化或者是推动全球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力量。现在这波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说资本主义走到了尽头,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我认为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讨论

资源约束与可持续发展

曹远征:温铁军说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性,工业化进程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王建说全球资本的扩张趋势还在继续,发达国家有很多重工业还没有转移出来。那么你们怎么解释你们观点之间的冲突?你们认为前景会是什么样?

王建: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是沿着传统的工业技术路线走的,以资源而论,确实有瓶颈。比如石油,大概能用几十年,这给了我们一个调整的空间。我们只能通过技术的创新来解决资源瓶颈。资本主义发展也是通过几次技术创新解决它的瓶颈问题,比如说英国的工业化当年是通过煤,后来到美国变成石油了,我认为技术创新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温铁军: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应该说从咱们80年代初搞改革时候,已经对此有所讨论了,当时罗马俱乐部的一些讨论,国内就有所注意。从那儿以后,就逐渐不再讨论了。直到最近这些年,中国资源环境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逐渐升级成非常尖锐的矛盾时,我们才好像比较多地关注。比如说王建说的技术进步,或者是新的领域不断拓展,包括石小敏刚才讲的奥巴马在搞大的投资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化。但是你从科学相对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正反馈一定是另外一方面的负反馈。眼前的获利,不过是未来的麻烦。当然我愿意相信技术进步会解决这些问题,但我还是保持一种忧虑。

除了以上发言者外,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还有:

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木生(税务杂志社社长)

高粱(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牟广丰(国家环保总局巡视员)

陈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祝东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袁剑(独立评论人)

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4

【考点分析】

考点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1)市场调节。

①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②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市场秩序。

①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②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第一,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第二,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第三,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例1(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④以市场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解析:选B。市场化定价就是让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有利于打破垄断,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①正确;市场化定价可以使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④正确;市场化定价不一定会造成涨价或降价,因此其生产规模不一定会扩大,②③错误。

【归纳拓展】

区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侧重于逐利心态导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盲目性:分散经营→信息缺乏→盲目决策→供需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侧重于经营决策与市场供需形势不符。

滞后性:价格变动→闻价而动(增产或减产)→市场变化(时间差)→事后调节→供需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侧重于经营决策的调整落后于市场信息的变化。

考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③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

(2)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的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②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例2(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2015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目标③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解析:选D。企业操纵电子书价格,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不是滞后性,①不符合题意;社会组织并不都是以盈利为目标,②错误;司法部依法起诉商业垄断行为,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是政府利用法律手段调控市场的表现,③④正确。

【归纳拓展】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人们把市场调节比喻为“无形的手”,把宏观调控比喻为“有形的手”,它们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考点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①主题: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3(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量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要从消费和产业发展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生产,有利于制造出性能更优、数量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来说,这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对产业发展来说,既要从汽车业自身发展来分析问题,又要从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来分析问题。

答案: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归纳拓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可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助于牢牢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2)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

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考点4: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消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例4(2016年天津卷)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材料: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并购的领域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既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

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材料中的相关语言转化为经济学术语。从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中资并购侧重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影响力的企业;并购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使被并购企业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前三个信息体现了对我国的影响: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品牌竞争力,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对外幵放型经济水平;第四个信息是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双方加强合作、互利共蠃,推动经济全球化。

答案:①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③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归纳拓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考点5: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要求:第一,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惠、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第二,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第三,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第四,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例5(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截至2015年,我国已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遍布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意义主要在于

①改变我国对外交往方式,解决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②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③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提高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④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解析:选D。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有利于这些国家或地区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经济,②④正确;自贸区并不会改变对外交往的方式,也不可能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①与题意无关;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③错在“引领”一词。

【归纳拓展】

(1)我国应对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①要有规则意识,增强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充分利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和法规,积极应诉。②树立新的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大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把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来,优化出口贸易的结构。③企业要通过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自觉抵制低价竞争,实施名牌战略,变“以价取胜”为“以质取胜”。④企业要坚持市场多元化的原则,努力拓展国内市场,在巩固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的国际市场。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及相关保障制度,实行有理有度的保护。

(2)我国不断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经济意义。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开放朝着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有利于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旨在

①降低商品价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②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转变政府职能③尊重市场规律,促进市场竞争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当前,我国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和土地。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据此回答2~3题。

2.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出现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

3. 从供给角度看,化解产能过剩的恰当举措有

①注重产品质量,生产优质产品②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③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④借助网络技术,扩大市场需求

4. 针对粮食主产区地力透支、土壤退化等问题,农业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东北某地试行粮豆轮作。

然而,目前仍在实行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使玉米的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大豆,农民大多不愿实行粮豆轮作。由此可见

①加强宏观政策间的协调才能达成最佳的政策目标②农民种植意愿调整取决于农产品之间的收益对比③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已不适应当前的市场供求状况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5.2016年以来,我国部分企业成本太高,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针对这一经济形势,国家应采取的举措是

①保持适度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②增加财政结余款,壮大财政实力③实行结构性减税,稳增长调结构④提高存贷款利率,加速货币回笼

6. 下图反映了近几年中国第二、三产业在GDP增长中贡献率的变化状况。照此趋势,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①中国第二产业产值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将会不断下降②以中国为对象的大宗商品出口国经济增长将出现下滑③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变④中国金融服务、保险、旅游等行业迎来更好发展机遇

7. 目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

以下各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宏观政策要稳——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②产业政策要准——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使群众有更多满足感、幸福感③微观政策要活——完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者潜力④社会政策要托底——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

8.2016年4月8日,中国和瑞士两国一致决定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支持两国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此举有利于

①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海外并购步伐③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④提高我国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9.2016年6月6日,苏宁体育产业集团宣布以2.7亿欧元对价,购得国际米兰俱乐部70%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首度控股欧洲顶级豪门足球俱乐部。而在此之前,以万达、乐视、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各大企业集团也加速布局体育产业,在国际体育市场上“各显神通”。我国企业加速布局国际体育市场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抵御风险能力②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1 0. 长期以来,由于某些国家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不仅给中国等WTO成员自身带来巨大损失,而且对全球供应链和贸易环境也产生巨大影响。

这启示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②优化进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③创新驱动,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④珍惜和利用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

1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时代,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材料一:《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指出,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10年逐步实现以下目标: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材料二:G市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选择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内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技术运用有一定基础的市交管局和住建局两家单位作为试点,全面启动“数据铁笼”计划。围绕可记录、可公开、可分析三大目标,数据铁笼建立起“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用数据化的方式全面记录权力运行过程。信息化系统涵盖行政审批、执法办案等各类管理业务,权力运行过程被全天候、多维度监督,真正实现阳光运行。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知识,解读我国实现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目标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借助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1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服务贸易具有知识含量高、资本和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综合效益愈加显著。

材料一:2007-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材料二:某网站就“如何推动服务贸易规模与质量双双提升”进行了调查,以下为四位网友的观点:

甲:“应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减少碳排放量。”

乙:“要加大财政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投入。”

丙:“可以提高服务贸易进口关税,降低服务贸易出口关税。”

丁:“需逐步降低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外资和民资的准入门槛。”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这一趋势的综合效益。

(2)你赞同哪几位网友的观点?请分别说明理由。

专题四

【创新演练】

1.D 2.B 3.A 4.A 5.C 6.D 7.B8.D9.A 10.C

11.(1)①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增长。③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有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①政府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政府要“用数据管理”,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用大数据记录经济形势和调控效果,对经济政策适时、适度地实施预调、微调,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③政府要“用数据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的活力。

12.(1)2007-2015年期间,除2009年外,我国服务贸易保持了较大的增速,服务贸易总额迅速增长。这将有利于优化我国外贸结构,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进而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赞同网友乙、丁的观点。加大财政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投入,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能力和出口竞争新优势;逐步降低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外资和民资的准入门槛,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优化服务业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长期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都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

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彻底抛弃哪些使生产力发展成为桎梏和束缚的体制,进行大胆的改革,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邓小平曾经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所谓苏联模式,就是在斯大林时期,比较完整的计划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的苏联的经济体制。这些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包括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限制和否定市场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在百废待兴、执政党威望崇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为有利于快速动员社会资源并集中用于关键部门的重点建设,而在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我们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那种决策高度统一排斥市场作用,只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搞平均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上,一方面是统的狠,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6

1 、计量认证是粮油质检机构存在的法律基础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只要生产的产品有销路。能赚钱就万事大吉,什么产品质量、什么质检机构统统可以不屑一顾。产品质量管理上曾出现有标准不依、粗制溢造的现象,粮油质检机构也曾出现机构不稳、经费不足、人员分流的严重情况。个别部门借机构改革之机。将粮油质检机构进行了撤并。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一时间沉到了历史以来的最低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从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们的各种行为只有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家的经济秩序才能得到保证,社会才能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的经济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将这种考核称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这一法律规定不仅为粮油质检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明确回答了粮油质检机构不是要不要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存在、怎样发展的问题。做为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粮油质检机构,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下去。并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计量认证。

2、科学管理是发挥粮油质检机构作用的前提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取得认证资格的粮油质检机构虽取得了存在的法律基础。但如不进行科学管理,保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就很难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生存环境。再者取碍认证资格的粮油质检机构出具的检验数据虽具有法律效力。但它也包括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内舍,如不进行科学管理就难免在法律面前败下阵来,因此、粮油质检机构要树立法律观念,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抟术考核规范)是粮油质检机构进行科学管理的法律准则。只有不折不扣的按照考核规范要求

来规范自身行为。才能保证粮油质检机构的建设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

2. 1 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检测数据出自检验仪器设备,没有准确不可靠的仪器设备就不可能有准确的检验结果。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工作是保证仪器设备准确可靠的唯一途径。粮油质检机构要从贯切执行国家法律,保证检验数据科学准确的角度’高度重视仪器检定工作。要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落实检定关系,保证连续检定,确保计量器具始终处在有效的检定周期之内,同时还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促进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2建立并完善内部制约机制

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是粮油质检机构工作必须达到的目标,为达到“三性”的要求,就要建立并完善内部制约机制。从机制上保证“三性”的贯彻执行。建立并完善内部制约机制,首先要从机构设置入手,在机构设置问题上做到管理和检验分开。明确各自职责权限,从而有效的保证检验工作的公正性,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检验工作从样品接收开始直到检验报告发出整个检验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有职责分工,都有制度约束,从而使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运转。

2.3加强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技术档案不仅是对检验工作实际情况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它能为发生的质量申诉事件提供有效的原始凭证,因此粮食质检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检验工作的许多环节,在每个环节上都要按照相应制度履行必须的各项手续,以分清责任。一些非常重要的技术档案如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应做到真实、完整、简明。检验报告的评语是依据检验结果对产品、商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应标准的判定,因此必须做到准确、规范、精悍。形成的技术档案要妥善保管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管理。技术档案的保管期限要满足有关制度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办公手段已日趋普及,粮油质检机构也要适应新形势,采取必要的现代化办公手段,促进粮油检验工作向快捷、先进、科学的方向发展,实现办公现代化。

3、面向市场是粮油质检机构发展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为粮油质检机构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也需要粮油质检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3.1 行政执法。行玫监督需要粮油质检机构

政府技术监督部门在行政执法、行政监督工作中受其检测能力的限制,迫切需要粮油质检机构为其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特别是随着我国法制的建立健全。有大量的行政监督检查的结果要付诸于法律裁决。这样粮油质检机构提供的检验结果就成为法律判决的依据。近年来的质量万里行活动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活动,也都为粮油質检机构扩大工作领域。树立检验工作的权威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 .2 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新生事物需要粮油质检机构

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产生许多新生事物。商品期货交易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新生事物需要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机构为其提供技术保障。随着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诸如企业的质量认证。产品的质量保险,产品质量的监制、代理检验等都为粮油质检机构提供了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空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7

社会主义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因此, 我国在1956-1978年间, 一直把商品、市场、非公有制经济视为异己力量, 对之进行排斥、打击, 要使“资本主义绝种, 小生产也绝种”, 使社会主义纯而又纯。事实上,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其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论断的教条式的理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代之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应该是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二是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 于是, 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就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而难以区分;三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体制缺陷如“市场失灵”等, 更强化了人们相信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的观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巨大成就的取得, 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市场机制的活力和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邓小平密切关注改革的进程, 深刻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和新情况的特点, 不断总结改革实践的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成果, 针对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 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勇气, 重新认识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新观点, 指导改革的实践, 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伟大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新鲜经验, 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了拓展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深入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生也有着客观必然性。解放初期的新中国, 工业基础极端薄弱, 农业生产十分原始, 科技落后, 文盲充斥, 流民遍野, 在这样一个国家内,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全新课题。在完成土改、恢复生产后, 我国开始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 我们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他们实行“赎买”, 而不是“剥夺”, 没有引起社会动荡, 没有造成生产破坏。1956年底, 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我国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此基础上仿效苏联模式, 采用计划经济, 用计划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 开始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全国人民奋力拼搏, 生产获得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发展了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 增强了国防能力,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并且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胜利。国民经济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大大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告别了解放前那种“洋火”、“洋布”、“洋油”、“洋机器”的工业落后时代,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建立了自己的机械、汽车、轮船、飞机、核弹等配套齐全的新型工业, 为我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在计划经济年代, 我们党领导人民, 消灭了剥削, 消灭了特权, 建立起了世界历史上最廉洁的政府, 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 教育出了为国家、民族振兴而奋斗牺牲的人民, 树立起了劳动光荣、浪费可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真诚热爱和衷心拥护。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系列成就, 是经济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计划经济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 使生产者相对处于被动地位, 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限制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尽情发挥。计划经济已经越来越不适宜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要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要改革, 按劳分配制度要完善。出路在于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把计划者和生产者这上下两方面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调动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首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旧分工以及在它基础上产生的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是商品经济存在发展的一般条件, 这个条件在社会主义经济范围内仍然存在。

市场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要求的。如前所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但这一模式更多、更主要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思想。因此, 计划体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 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的自身优势。但计划体制只是对抗西方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有效体制, 是特定历史情况下的恰当选择, 不是、也不应该是社会主义普遍适用的经济运行方式。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 冲破对计划经济的迷信和对市场经济的禁忌, 全面解读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一次破天荒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他说:“不要以为, 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 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 不是那么回事, 两者都是手段, 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 邓小平在解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利用市场经济这个手段的问题。他提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认为以往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一直没有“制定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要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基本价值取向, 表明了社会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和意义,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 离开共同致富, 经济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没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前提, 不仅共同富裕的目标会落空, 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也势必难保。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后, 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并未终结, 而是任重道远。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还指出:“要发展生产力, 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 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 实行对外开放, 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 这个路子是对的。”

(4) 社会主义若死守僵化的思想、僵化的体制, 拒绝改革, 拒绝市场经济, 那就是自甘落后, 就会挨打甚至垮台。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 就能把最有效的体制与最优越的社会制度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使社会主义重新走向辉煌,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需要, 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必然途径。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也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几乎无法克服的难题。如何判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邓小平坚持的是生产力标准。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出发, 明确提出“要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5)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 并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 他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而且应当运用计划手段完善其体制, 以利于造成对资本主义的体制优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 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条件下, 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 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虽然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但是, 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性, 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初步勾画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思考。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 20世纪末,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 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 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 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体制, 正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市场经济, 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当然,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选择具有必然性, 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经济, 并不意味着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 并不是要把商品关系从表层关系变成社会主义深层的本质关系, 更不是要滑向资本主义, 与资本主义“趋同”。而是要恢复商品关系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经验, 把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结合起来, 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结合起来,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

摘要: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选择的必然性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市场经济内生于社会主义, 同时也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和需要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旧分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367.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8

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品质。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作出过重要贡献,都是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分不开的。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最早见于《周易》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有道德的君子应该效法天体的运行,刚健有为,努力进取,凭借自强,以达永不停息。孟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发,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了近代,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魏源、王韬等人用“道器”范畴,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章太炎、孙中山等人重又发展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基本品质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立身,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靠任何外部的力量;靠奋发有为立身。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人是不可能立起来的;靠不断地开拓新视野和新境界,用永不倦怠的追求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只有自强才能不息。

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具体体现。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容性,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顽强拼搏、敢于创造、勇于开拓才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让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再度焕发新颜,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二、传统的“义利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传统的利益观是以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义”和“利”来表述的。“义”指社会认为“应该如此”的道德要求,“利”即指利益所得。这样“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就成了利益关系的核心问题。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行为就是合理的求利行为;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求利行为。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并不在于利益所得的多寡,而在于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是否合理,即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孔子、孟子所说的“义”和“道”,就是指一定的道德准则。这种理性的利益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市场规则,所有的市场行为主体都应该具有理智、审慎、自律的行为特征。因此,应该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理性的利益观充分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当前的市场经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利关系涉及面相当广,十分复杂,确有一些思想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具体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必须将“义”与“利”的概念赋予时代的内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义”主要指符合封建道德要求的道德准则;“利”则主要指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说的“义”,是指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利”则是指社会主义的大利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对义利关系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为基础进行理解。传统文化对义利关系的理解是重义轻利,重利轻义,义利并重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义利关系的理解,应着眼于义与利的结合和统一,而不应作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界定。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大利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义与利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为道德规范,而应作更为广泛地理解。利益机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行为驱动方式,而利益驱动所导致的行为单靠传统形式的道德规范是无法调节的。因而,必须将道德要求以法律规范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作为市场通行的准则。这样“义”就应该被理解为社会的“正义”、“公正”。

三、传统的整体利益道德准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1. 传统文化中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儒家所说的“义”,既是一种道德准则,又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基本观点是整体利益至上。墨家在这个问题上表述的更明确一些,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兼爱”,即“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同样是把整体利益作为道德准则的内容。即使是主张“道德无用论”,宣扬人性极端自私的法家如韩非,也把“公利”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认为“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要求人们“去私心,行公义”。重整体利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这种整体利益意识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重新界定整体利益的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即使含有劳动人民的利益,也是从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的角度讲的。我们当前所说的整体利益,是指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3. 摆正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传统文化的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将整体利益摆在绝对优先的位置;而劳动人民的利益则往往被视为“私利”,因此,才有“去私心,行公义”之说。我们应将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因为它是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即要在实现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增进社会整体利益。

4. 科学认识整体利益。

有些人认为,整体利益优先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再提整体利益显然不合时宜,这是不当的。文化传统是影响经济体制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本国的文化传统,任何好的体制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视整体利益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的文化特色。这一传统和特色不仅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悖,而且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传统的“和合”意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和”是能充分反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的概念。“和”,即“和谐”。它是中华民族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及人自身的关系的顿悟和认知的总结。“合”是于“和”紧密相联的,“和”是“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基础,而“合”则是“和”的具体实践和目标指向。“和合”就成了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而“和合意识”则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意识。

1. 人与自然的“和合”。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天人本为一体。天 (宇宙、自然) 的运行法则,就是人行为的根本准则。人与天的关系不是彼此疏远、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亲近、和衷共济的。天给人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环境和条件;而人则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去践行天所展示的法则。这种自然观尽管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但它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是极具价值的。我们不能单纯地看到社会物质财富繁荣的程度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不能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毁坏人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2. 人与社会的“和合”。

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靠政治伦理维系的,而政治伦理将每个人分解或特定的伦理元素,个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人,而只是社会这个庞大系统的一个单元。所以,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我们应吸取其中的“和合”精神,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于市场利益主体多元化,且由于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因而,个人和社会之间就会由于追求利益及利益所得的差别而出现矛盾的对抗。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应以“和合”的观念为底蕴并得到这种观念的支持。

3. 人与人的“和合”。

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和处理,主要靠伦理准则、道德规范,儒家的“仁”和“礼”。最能说明这一问题。所谓“仁”,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忠恕之道为人。这样的思想表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中就是“礼”。因此,儒家所主张的实际上是以仁存心,以礼待人,即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合”,只有人与人之“和”,才能达到人与人之“合”。“和合”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

参考文献

[1]贾成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01.

[2]夏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03.

[3]本书编写组.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0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9

那么, 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很多, 但其思路脉络是清晰可见的。综合其含义, 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和把握

1.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 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 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的能力, 又包括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的, 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

3.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 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马克思指出, 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

4.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初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社会产品极其匮乏, 人的需要只能在一个极其低下的层次上得到满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剥削制度被消灭, 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

众所周知, 马克斯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所造成的畸形发展的过程中, 马克思、恩格斯才把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 但是, 它毕竟没有经过社会主义实践的证明。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一条重要出路。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为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指明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这是因为, 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次, 人的发展同时还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 人就越能突破个体或地域对他的发展的限制, 从而在更广泛的互动交往中, 在更广阔的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使自己得到更大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 人的个性特征和作用越突出, 个人的社会性就越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为人们突破血缘、地缘关系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束缚, 使个人面向整个社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三, 人的发展是通过解放生产力来实现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为每个人施展才华, 焕发积极性、主动性, 实现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那么, 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

第一,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社会财富才能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就会日益改善, 物质文明程度就能不断提高, 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途径。所以, 市场经济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坚实的物质前提, 后者是前者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不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 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人的全面发展就只能是一种空想。社会生产力发展了, 必然造成生产劳动者的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 造成新的交往方式和新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发展了, 还会大大地缩短人的劳动时间, 延长人的自由时间, 从而增加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时间。

第二, 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证, 使社会主义成为真正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民主法治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 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努力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文化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艰苦的历史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的熏陶必不可少。不断发展先进文化, 满足人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使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是人的发展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的, 对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的思考, 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有助于人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使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效率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改革意识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个人的独立性极大地增强。但是,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是人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过程, 因此,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道路漫长而艰巨。

参考文献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0

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由于逐利思想以及企业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 人们的伦理观念逐渐被市场的概念冲淡, 一些企业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发展, 企业的发展的确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分离的状况, 存在着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伦理道德, 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的现象。食品安全、贪污行贿、公款消费、以权谋私、制假售假、破坏环境、随意裁员等失德、败德的企业非伦理行为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 出现了“伦理危机”和“信任危机”, 并逐渐影响着和腐蚀着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念。而企业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 是由个人构成的实体, 而人既是一个企业人, 又同时是一个社会人, 所以说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 自觉地将伦理道德这只“看不见的手”视为自己发展的动力, 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每个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企业伦理的经济效益

企业伦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 表面上看是不产生效益的。实际上, 企业伦理是体现效用价值的一种道德价值。以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为参照, 企业代表“利”, 伦理属于“义”的范畴, 企业是获取利益的实体, 往往应舍义取利。然而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容许企业忽视顾客的多层次需要的满足, 使得企业不得不在研究顾客真正需求的情况下再进行生产。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不简单是为了满足生存和生活需要, 更多地表现为满足享受层次的需要和发展层次的需要。因此, 客观上使得企业成为“义”与“利”的结合体, 使得伦理与效益结合得比以往更加紧密, 并且随着以人为本的商业社会的发展, 企业伦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是个别企业在同行业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所以, 企业伦理文化的经济效应的说法并不自相矛盾;相反, 却十分合理。企业伦理是企业在进行商业交往、商品交换、财产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与经济关系、商品关系相关的伦理关系。讲究经济效益是企业从业人员的经济责任, 但尽量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消耗,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和商业利益却不能不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劳动者个人以及消费者诸方面的利益。在经济活动中, 效益和道德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但由于商业效益与人的需求直接相关, 而人的需求又具有多面性, 有道义方面的, 也有物质利益方面的, 并由此形成由顾客需求到企业生产的良性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就是企业伦理的积淀和反映。因此, 企业伦理反映了道德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二、经济效益与伦理道德是企业发展的双重维度

亚当·斯密从分工和交换的经济活动中提出道德情操和道德规律, 黑格尔认为道德在经济活动中是一种“内部的调和因素”, 孟德斯鸠是从商业贸易活动中提出在道德上信守承诺。可见, 经济道德是经济活动本身的内在的理性要求, 经济道德源于经济活动, 同时经济道德又反作用于经济活动。唯物史观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也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从企业的经济行为来看,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根本目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济行为的利润最大化倾向是合理的、理性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既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对国家的繁荣稳定都有好处。从个人的经济行为来看, 有效的个人经济行为是个人获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身就具有伦理性。总的来说, 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是以一定的经济伦理道德为根基的, 企业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经济基础和发展资本, 伦理道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所以经济效益和伦理道德, 二者是相容相生、和谐共存的, 是企业发展的双重维度, 缺一不可的。

西方国家在实践中一直十分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并通过各种评价标准的建立形成促使企业遵守伦理的外部约束。SA8000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的推出更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伦理的发展。该标准是社会责任国际 (SAI) 于1997年10月推出的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必须重视劳动者的权益, 以道德为导向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联合国在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运动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99年1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瑞士达沃斯提出社会责任全球协议, 该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在SA80000的标准上增加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美国很多企业也已将伦理以制度的方式内化于公司运作中的各个方面, 从而将伦理观念落实到公司的实际行为, 最终推动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提升, 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 经济效益和伦理道德就好比企业的两只手, 只有两手一起抓, 企业才会稳定才会长久。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

当前我国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依然是传统经济体制和道德观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低价的劳动力资源仍是它们的主要“优势”, 还有相当一部分大企业虽然从科技含量、企业规模等来看达到了现代企业的标准, 但是企业的管理、文化、价值观依然还处于较低水平, 人们往往只注意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企业伦理建设。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趋于表面化、现象化、教条化, 对伦理道德的依附仅限于表面的社会效应, 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损害了人民利益, 甚至威胁到了人民生命安全,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是当前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

济、政治、文化状况的实际, 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觉悟程度的企业伦理道德体系

一是以承认企业主体的自主性、平等性和物质利益的合理合法性为前提的平等互利的原则;二是承认企业主体机会均等、地位平等的公平竞争原则;三是努力营造平等公平的市场环境;四是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价值目标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不断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企业经济人”与“企业道德人”的融合与统一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 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协调好企业内部人的关系。这要求企业注重上下沟通, 关注员工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 协调劳资关系, 化解矛盾冲突, 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是经济活动的载体, 而企业中的个人又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 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又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所以, 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所服务的外部来看, 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人, 服务的主体还是人, 企业价值最终体现在人的价值实现上, 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是企业衡量进步的根本标志和尺度。其次,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金制度。一个好的薪酬系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这个薪酬系统应该同时考虑企业外部竞争力、企业内部一致性和员工贡献因素, 做到统一标准, 切实吸引和留住人才, 才能满足员工的公平感, 真正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后, 企业要树立诚实守信的伦理思想,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以顾客满意为标准, 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发展。诚信经营是企业立命之根本,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依赖于与利益相关者长期、稳定的合作, “诚信”正是维系合作的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67页) 纽带。“诚信”是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财力、人力和技术的竞争, 还包括信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竞争, “诚信”正是这些无形资产的核心。

(三) 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伦理环境

企业在竞争与经营过程中忽视伦理有着多方面原因, 而整个社会缺少相应的伦理环境是导致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根源之一。“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这句话恰当地描述了伦理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一个缺乏伦理氛围的环境往往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因为与不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企业相比, 关注伦理的企业在成本与竞争手段等方面存在相当的劣势, 如果存在超额的利润, 它们会放弃伦理追求经济利益, 从而催生企业经营过程的非伦理行为。因此, 构建良好的伦理氛围是促进企业注重伦理的重要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构建和谐社会等目标均需要作为宏观经济发展基础的企业重视伦理观念, 也是市场经济并非与“伦理”经济对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观念支撑的体现。因此构建企业的伦理氛围, 提升企业的伦理水准, 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也是构建伦理型企业及和谐社会的基础。

因此, 对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体制法规仍相对滞后, 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市场的某些不规范和失灵仍然存在, 市场环境相对复杂, 构建企业发展的伦理之维对于企业的持续健康长久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祖山.浅论中国伦理经济的发展[J].福建论坛, 2004, (4) .

[2]黄家瑶.经济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3]龙兴海.伦理道德与经济发展[J].求索, 1998, (6)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1

国有企业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工具

美国是今日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美国崛起的进程中,大型跨国公司立下的汗马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根据《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中,1997年美国占175家,1999年为179家;在全球前10大公司中,1997年美国占4家,1999年占5家。而世界经济命脉在哪里呢?正在大型跨国公司的手中,他们控制了全球1/3的生产总值和1/2的国际贸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轨道上运行。放眼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企就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有企业一直阔步前行。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11年世界企业500强中,共有59家国企榜上有名,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更是位列前十。这59家国企中,除当年新增的10余家,都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尤其是中央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市场活力与竞争力:“十一五”期间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上缴税金和税后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15%。即使是在最困难的2008年,中央企业利润同比虽下降30.8%,但上交税金不降反升,达到10426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17%,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正是因为国企的高速发展,才造就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可以看出,没有企业的崛起,就不会有大国的崛起,这一点毫无疑问;没有大国的崛起,亦不会有企业的崛起,这一点亦毋庸置疑。

国企发展改革的回顾

在新中国的头30年,国有企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为中国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存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等弊端。所以,国企改革成为国家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企的发展和改革。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80年代。由于当时在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不复存在,集体经济除农业外所占比重也不大,国有经济不仅占主导,而且数量上也处于主体地位,绝大部分工商企业属国家所有。国有企业的效益如何,直接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同时,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管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因此我们就把改革的侧重点放在了“搞活国营企业”上。通过“扩权让利”,实施承包经济责任制,改革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强对外开放,搞活整个国民经济。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理论。与之相适应,“国营企业”这一概念逐步为“国有企业”所取代,“搞活国有企业”的提法也逐步取代了“搞活国营企业”的提法。主要采取“抓大放小”,改造或转让困难国有企业,开始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无论是搞活国营企业还是搞活国有企业,都是把着眼点放在单个企业上,特别是效益差的企业。于是,在实践中,国企改革实际上成了挽救亏损国有企业的过程,许多改革措施也往往不是实质性的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而是“减利、免税、停息”等“父爱主义”的救济行为,而对于那些效益较好的企业则关心甚少,甚至“鞭打快牛”。其结果是效益差的企业没救活,效益好的企业也被拖累,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搞活国有企业的希望并没有实现。

第二阶段是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理论,为人们观察国企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国有企业,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应当把各种企业置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中,而不能厚此薄彼。在平等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当然也包括一部分国有企业,会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特别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的提法流行了起来。这一提法和“搞活国有企业”的提法相比较,其积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它把国有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在实践上,它使人们不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那些亏损国有企业上。特别是这一提法,为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资本经营、资产重组,特别是“抓大放小”等改革策略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前提和依据。

第三阶段也应是前一轮国企改革的最后阶段。国资委的成立初步实现了出资人职能的一体化和集中化,隔开了其他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层面的责任清晰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改革的活力。“兼并重组”、“整合”取代“拆分”、“消除垄断”成为国企改革的主题词。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诸如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冶金、机械等行业集中。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资源枯竭的国有企业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退出市场。

经过多年多轮改革,从“国营”到“国有”再到“国资”,企业属于国家的所有权没有变,变化的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应该承认,中国近些年创造出来的发展奇迹离不开国有经济的壮大。国企的发展与改革,给予我们的是中国式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中国梦想实现的道路。

深化国企改革的思考

党的十八报告中,“改革”一词被86次提及。以至在外媒眼里,这是一份“执政党发出的改革攻坚令”。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和信心,明确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国企改革任重道远,国企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nlc202309020447

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下,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国企改革,我认为,可从以下六点入手:

明确界定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分类管理。进一步的改革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明确分类,进而明确界定国有经济的布局领域,以及各领域国企产权多元化的开放程度。国有经济布局应该集中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事业、高科技支柱产业等方面。对国有企业的分类和布局界定,对下一步改革极为重要。

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明确企业所有者、决策者、经营管理者的定位。下一步改革要按国有经济布局和国企分类对国企进行分类管理,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经过改革和调整,我国国有企业在治理机构设置上基本完善,但机制上和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政治化,领导政治身份等。要通过权力分离(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制衡(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之间)的具体举措,既要避免出现国有资产处置不当(流失)、“内部人”控制企业的现象,又要避免职责不清、权责不清。同时要理顺国有企业内部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处理“老三会”与“新三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组织的职能定位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进而充分发挥“老三会”和“新三会”的积极作用。还要规范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解决一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放在流程和程序的规范上。在明确权责边界的基础上,要重点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和办事程序,使法人治理结构运行制度化、具体化、流程化。

调整治理结构,适度开放产权,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在明确国有经济布局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稳妥适度开放产权是国企深度改革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要根据国家经济总体布局,从国有独资向国有独资、股权多元化转变。在竞争性领域适度向民营企业开放产权,非资源类产业开放力度应该加大,但必须继续保留国有控股形态。

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创新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确保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经营和用人权得以落实,推进“四个转变”。即准入标准向市场和出资人认可转变,选拔方式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任用程序向依法分层分类聘任转变,管理方式向职位职责契约化管理转变,加大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将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与企业产权紧密结合。为避免国有资产遭受巨大损失,使之面临严峻的安全问题,应将企业的产权与经营管理者的利益更紧密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的法规还没有一个说法,是未来亟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目前,国家开展的股权激励办法主要是奖励股权、送股权、出售股权等等,技术折股方式只包括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上市企业不包括在内,范围小而窄。要针对产业布局和不同类别国企的情况,适时改革考核、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国有企业主体的经营管理者,应关注的就是企业的生命,凭借经营管理者的个人能力,使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应正视他们所做的贡献,予以适当的补偿。

加大市场化改革,提升国企创新能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企业国际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应该也必须是大型国企。因此,国企市场化改革必须进行,否则很难真正参与全球化,更难在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够拉动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市场,引领企业创新的最有效内在动力也来自市场。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在目前的产权架构下,创新力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企业运营缺乏透明度,长官一言堂,各个组织缺乏独立性。这样很容易走两个极端的倾向,一种是一把手把创新作为升迁的“形象工程”,另一种是不注重科技投入,把资源和精力过度投入横向规模扩张和纵向产业链延伸。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即使政府大规模科技投入也作用甚微,政府的投入只会变成“填钱”,更谈不上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因此,要在放手同时引导企业的管理、经营、投资、投入、人才等等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和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一样,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国的未来,我们从来都不缺少信心。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既要求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变,同时也要求经济主体要从计划的轨道转向市场轨道。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中国国有企业一定能在走向市场、走向竞争中实现历史新跨越。承担起历史的使命,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2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 这个“人”, 是人民群众, 这个“本”, 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 只有反映全体人民意志的国家宏观调控, 才是实现全体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好手段。

二、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导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隔阂、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 是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大问题。

过去我们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并不是真正的发展。一些地方领导眼睛只盯着GDP的增长, 争当“GDP书记”、“GDP市长”。GDP固然很重要, 但如果我们不注重“三农”问题, 不注重农民的收入问题和生活状况问题, 很可能最后会落到“拉美陷阱”里头去。

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 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三、把握“两个大局”、统筹区域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

1988年9月12日, 邓小平在《中央要有权威》的著名谈话中, 对“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作了经典的阐述:“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 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 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两个大局”是邓小平“三步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其基本精神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一部分地区先富, 然后带动另一部分地区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其基本精神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 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 实现共同发展, 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 我国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明显进步。但是,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方面,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忽视社会发展, 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增长作为增长和发展的核心, 而忽视社会发展, 特别是忽视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现行的社会政策、法律落后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 因而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

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破坏自然、掠夺自然, 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六、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必须依靠国家宏观调控

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甚至与10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正在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明显增大。国内发展的资源、能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 开放度的提高给国内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同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此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277页

上一篇:农机化信息宣传下一篇:烟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