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精选8篇)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1
云南省经济发展变化
经济发展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云南省的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云南全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0多年来,云南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序,由1980年的第22位,上升至1999年的第18位,以能源、通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一批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兴起。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粮食及各种经济作物生产连续获得丰收。
在中央对外开放方针的指引下,云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大西南为依托,省会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一线为前沿,面向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对外开放格局。从1993年开始,云南省联合中国各省区及东盟各国,连续16次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随着澜沧江-湄公
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示意图
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云南正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
2006年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0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速创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比2001年增长61.1%,5年平均增长10.0%。全省人均GDP2001年达到5015元(606美元);2004年达到7012元(848美元),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800美元的第一阶段战略目标;2006年人均GDP达到8970元(1149美元),又跃上人均1000美元的新台阶;2001年~2006年全省人均GDP年平均增长8.4%。
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预计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创13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增幅创10年来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7.8%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6.86‰。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71亿元,新增1041亿元。
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70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0.94亿元,增长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51.09亿元,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056.95亿元,增长12.5%,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94.14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07亿元,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2587元,比上年增长10.3%。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增强,创造增加值21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8.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云南农村除城市附近有一定的商品经济外,大多数地方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耕作技术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特别在边疆一些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和游牧(耕)式的生产方式。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粮食种植,资源开发程度低。1949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3%;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9万公顷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只有727万公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农民从封建地主、土司的残酷压榨剥削中摆脱出来。接着又进行了合作化,广大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此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使农业经济逐步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林、牧、渔、工、商全面发展转化。据统计,1952年农民出售给国家的农副产品总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0%,1978年农业商品率为34.3%,1997年提高到56.5%。1997年,农民家庭经营人均收入的1901.11元中,种植业收入占59.18%,林业占1.98%,牧业占24.78%,渔业占0.77%,工副业及其他收入占13.29%。90年代以来,云南支农投入的总量及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前列。1997年,全省农村有效灌溉面积达132.1万公顷,比1957年的44.7万公顷增加1.96倍;机耕面积达46万公顷,比1957年的0.15万公顷增加305.67倍;平均每公顷施用化肥由1957年的1.5千克增加到360千克。科技兴农方针的实行,使农业科技覆盖率逐年增加。1997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5%,云南农业已开始由长期落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997年,云南农业产值为612.0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49年的8.3亿元增加6.96倍,年均递增4.42%;粮食产量为1271.9万吨,比1949年的393万吨增加2.24倍,年均递增2.48%;烤烟产量为109.28万吨,居全国第1位;甘蔗产量为1434.92万吨,茶叶产量7.08万吨,均居全国第3位;橡胶产量15.4万吨,居全国第2位。
工业
云南近代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抗日战争期间有较快发展,但基础很薄弱。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只有1400多家,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职工不到6万人,钢产量仅356吨,发电量为5100万千瓦·时,机床产量仅39台。工业集中在昆明、个旧等极少数城市,许多地方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没有工业。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遭受严重挫折,但仍然建设了一批工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国有工业企业经营体制,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卷烟、糖、茶叶、有色金属、磷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发展电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使云南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到1997年,云南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门类较为齐全,并有一定规模、实力和水平的工业体系。全省各地州市县都建有规模不等的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产值达1440.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49年的1.95亿元增长281.05倍,年均递增12.47%;烟草工业成为全省主要支柱产业,产量、品种、质量、销售量和利税均居全国第1位;糖的产量居全国第3位;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4位;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居第7位;化肥产量居第9位;钢产量居第16位。
(四)服务业
云南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96亿元,增长10.7%,其中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和旅游业总收入的同比增长均超过10%,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云南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121万人次,完成总收入369.3亿元,分别增长16.3%和20.44%。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10.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接待国内旅游者6010.64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国内旅游收入334.08亿元,同比增长16.3%。旅游业带动了就业,还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全省新增A级以上旅游景区7家,达到86家。
——2004年,云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90亿元,总额比上年增长13.1%,增幅在西部排第8位,与上年持平。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82.05亿元,增长13.4%。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1.13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0%。汽车类销售额达47.65亿元,增长58.7%,通讯器材商品销售额达7.78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49.91亿元。——外资增幅较大。招商引资发展较快,2004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额达1.42亿美元。同时,外贸进出口也呈现良好态势,2004年,云南海关进出口总额37.50亿美元,总量在西部排第6位,海关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0.4%,其中出口22.4亿美元,进口15.1亿美元,分别增长33.6%和52.1%,增幅在西部由上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
——2004年,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3.28亿元,总量在西部排第2位,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5.0%。2004年,云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61.80亿元,总量在西部居第2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长12.7%。2004年末,云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04.36亿元,总量仍居西部前3位。云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6.8%,增速在西部的排位由上年的第6位升至第5位。2004年末,云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98.29亿元,总量仍居西部前3位。云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5.2%。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1998年到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4年达到2959.48亿元人民币,增长11.5%,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丽江撤地设市,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1%。
近年来,丽江市立足境内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把丽江打造成“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为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入“十一五”规划以来,丽江市国民经济逐渐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6年和2007年丽江市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2.9%和13.9%。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丽江市经济发展依然以13.1%的增长速度推进。2009年GDP完成117.44亿元,同比增长13.0%,据测,2010年丽江市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比较乐观,增速将保持在15%以上。
几年来,丽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但该市发展仍存在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不大不强,综合实力较弱,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等急需改善的问题。促进经济持续科学发展仍然是丽江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丽江市提出按照西部大开发和云南“两强一堡”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带动发展,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达到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城镇化率达到3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0%。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70.3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十一五”以来,丽江市在能源开发利用上注重充分发挥丽江优势,扬长避短,确定了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金沙江丰富水能资源积极开展水电开发工作,依托丰富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利用丽江水电和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延伸水电产业链,走“矿电结合”的路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了丽江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丽江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瓶颈,在十二五期间进行寻求重点突破。
丽江“十二五”能源规划提出了以建设水电为主的国家级电力基地为中心,以中缅天然气管道建设为突破,以提升煤炭开发层次为基础,以太阳能和风能开发为重点积极有序开发新能源的发展思路。着眼电力优化配置、协调市内需求与电力外送强化电网建设,统筹市内外能源市场需求,鼓励发展高附加值新型载能产业;围绕解决电力丰枯矛盾,优化全市能源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发展低碳经济。进一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和建立完善机制为保障,以重大建设项目为抓手,又好又快打造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实现把丽江打造成清洁能源基地、云南省新能源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和打造实力丽江的坚强决心。
鉴于丽江能源资源优势及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十二五”规划,为充分开发丽江市丰富的能源资源,保障未来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国家实施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契机,加快丽江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和保障。建设“桥头堡”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丽江能源产业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建议国家、省在能源产业政策及能源项目、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议丽江市积极培育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重视水电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做好移民工作,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延伸水电产业链。做好生物质能原料基地建设,推进风能、太阳能相关资源的调查分析及规划等前期工作,加快地方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网、城网改造及无电电力工程建设。统筹市内外能源市场需求,做好国家“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战略的重要水电基地建设工作。
(二)发挥资源优势保障电力供应,加强电网建设。建议利用金沙江中游规划的“一库八级”电站开发带来的新契机,完善辖区内骨干电网。充分利用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型载能产业,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丽江市矿产丰富的特点,走矿电结合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形成覆盖全市腹部广阔区域的220千伏网格状坚强电网。继续推进中西部农网改造升级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基本解决农业生产设施用电问题。
(三)提升煤炭开发层次。建议继续整合煤炭资源和煤炭企业。变煤炭为母体产业,走“能源—环保—材料”的新型产业发展路子,提高煤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发展煤炭精深加工,延长煤炭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宁蒗县新建煤炭项目立项难度加大的实际,建议国家及省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建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村用能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大政府投资和社会支持力度,推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清洁能源建设。抓住国家由沼气池建设投资转向大中型沼气池建设机遇,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实施联户沼气池建设项目和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为乡村清洁工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五)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作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对于传统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丽江市新兴能源资源富集、开发晚、潜力大,建议加大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支撑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对调整丽江市电力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利用华坪多年积累下的和永胜、宁蒗县即将产生的煤矸石,开发建设煤矸石发电项目,既可缓解环境压力,还能弥补华坪电力不足。积极争取国家、省在桥头堡建设中对通道、产业、平台、窗口给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实现丽江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抓住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机遇,加快油气建设。随着中缅油气管道大理至丽江支线的建设,将填补丽江市油气利用的空白。建议以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为契机,加快城市油气管网建设,加快农村加油站建设,丰富丽江市能源供应,完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并起到保护森林、减少大气污染的作用。
(七)实施“央企入丽”战略,实现丽江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议发挥丽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强与央企合作,通过改革、重组、嫁接、提升,借力央企推动丽江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丽江能源产业发展。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规划中的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电站建设步伐,确保丽江实现从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八)坚持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原则,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节能减排效益。建议丽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与打造生态产业基地和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个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互动,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丽江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丽江魅力之所在,也是丽江经济能够持续长期发展的基础性东西,所以在发展能源产业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实现资源—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继续整合资源,促进能源、矿产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在未来的能源产业建设中,丽江市通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能源支柱产业,协调能源建设布局和工业布局,又好又快打造能源产业,推动金沙江水能开发,促进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光伏等新能源研发利用,把丽江建成滇西北清洁能源基地,以能源产业支撑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亟待破解。”11月上旬,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赴云南省普洱市就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时,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的观点,点明了绿色经济发展的要义。
这已经是一年内白立忱第二次到普洱调研绿色经济发展,也是近年来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围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组织的又一次实地调研。
绿色,是普洱的最大特色;生态,是普洱的最大优势。目前,普洱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7%,被誉为“绿海明珠”。近年来,普洱市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大胆尝试,勇于作为,确立了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在这个思路当中,做强茶产业首当其冲,通过加快实施生态茶园改造,发展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了传统普洱茶产业的成功转型。此外,普洱市还提出做深林产业、做大电矿产业、做活文化旅游养生业、做精咖啡产业、做优烟草产业、做好蚕桑产业、做稳橡胶产业、做热生物药业、做特渔牧业的一系列发展思路,变以前的“靠山吃山”为“以绿养绿”。
“‘靠山吃山’的结果只能是青山绿水吃成了穷山恶水;而‘以绿养绿’的发展才能守着青山走向富裕。”全国政协委员倪晋仁对于普洱的发展模式予以充分肯定,“下一步要继续搞好规划,注重在绿色产业发展上与国家和云南省全局规划的衔接,同时,要搭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延伸绿色产业链。”
全国政协委员刘纪远同样提出了人才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经济就是要理顺‘标’与‘本’之间的关系,发展方式是‘标’,人才基础是‘本’,要实现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必须有深谙绿色发展理念的管理者,需要一大批符合绿色产业发展标准的劳动力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层面形成绿色发展共识,普遍提升人民的绿色意识。”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汪啸风认为普洱市具有生态、资源、区位、人文、后发优势,尤其要利用好后发优势,找到保护与发展的结合点,以绿色产业为主体,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绿色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要提高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科技含量,突出绿色行政,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生态优势,依托普洱茶的风靡而逐步显现出来的人文历史资源也是普洱的优势。
汪啸风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业应当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意打造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开发旅游观光项目都是既生态环保,又能带来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要注重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引导游客参与其中,过去那种请‘大腕’唱几首歌的宣传推介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真正让游客能够从生态旅游中获得快乐,口口相传才能形成品牌。”
“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普洱建成云南绿色产业集聚高地、国家级绿色经济新区,为云南、全国乃至周边地区走绿色发展之路作出示范。”普洱市市长李小平的这番总结,既是向调研团汇报未来的发展目标,更是向青山绿水和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
宣威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探索出一条坚持“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一主三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社会实现既好又快发展。去年宣威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6.34亿元、4.27亿元、2003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0.1%、18.6%、7.3%;城镇化率达2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宣威市近年来把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来抓。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解放思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出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系列政策措施。在引进非公有制企业江苏澄星集团建设磷电一体化项目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班子,从项目的立项、可研报告到开工的各个环节全程参与,为保证项目的建设需要,涉及搬迁的市第二职业中学,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搬迁安置任务,宣威市的高效率赢得了对方的充分信任,澄星集团在宣威的投资由最初的拟投资7亿元增加到2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2亿元,部分项目已投产。这一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依靠同样的作风和高效率,民营企业宇恒公司投资2亿余元建年产150万吨水泥厂,一期60万吨于去年9月投产,二期90万吨水泥厂将于今年底建成。民营企业恒邦公司投资1亿多元的70万吨化肥生产项目,今年内即可投产。这些措施也推动了本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宣威雄业集团公司等3户本地企业跨入全省非公有制企业100强。宣威市还立足优势、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特别是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走在了全省前列。以“电矿冶一体化”开发为主体,引进云南电投、云南盐化、云维集团等大企业(集团)投资74亿元,建设凤凰山循环经济园区。以“农工贸一体化”开发为主体,引进世界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建设艾维贝润凯淀粉厂。引进国内最大的肉食加工企业之一江苏雨润集团开发宣威火腿和肉联产业,合作建设年生猪屠宰能力300万头、火腿加工能力3万吨的加工企业,并以此为龙头,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业进入虹桥食品工业园区。三年来,9个省(市)一批企业相继进入宣威投资开发,引资开工项目134.8亿元,分期实施到位资金33.5亿元。一大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的循环经济型项目落户宣威。
宣威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上,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自主创新步伐,形成“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向小区集中,种植业向基地集中”的工业模式。已建成300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小区31个,万头以上的3个。在农业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格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获农业部表彰并重点推广,自主研发玉米良种“宣黄单4号”获准全国区试,结束我省无玉米良种进入全国区试历史。以这些自主创新成果为依托,建成优质马铃薯基地8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90万亩;8万亩马铃薯基地和2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分获国家农业部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宣威市还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目前,建成固定资产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6个、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个,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个。建成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80余个。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2
关键词:云南,农业经济,现状,对策
农业在云南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 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生产的同时, 出现许多的问题,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等化学物质, 造成耕地肥力下降, 农业资源被破坏等问题出现,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同时,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农民收入有限, 负担加重, 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使全省农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1. 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
2010年云南省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00亿元, 增长5.5%, 其中, 农业产值可达896亿元, 增长3%, 林业产值可达208亿元, 增长7%, 牧业产值可达588亿元, 增长8%, 渔业产值可达45亿元, 增长10%, 农业服务业产值可达63亿元, 增长5%。农业增加值1100亿元, 增长5%, 对GDP的贡献为16%左右。据16个州 (市) 统计预计, 增长幅度分别为:德宏8.2%、西双版纳8%、普洱7.1%、临沧7%、丽江6.8%、曲靖6.5%、保山6.5%、怒江6.3%、大理5.9%、红河5.8%、迪庆5.7%、昆明5.5%、文山5.5%、昭通5.4%、玉溪5.3%、楚雄2.2%。粮食总产量达到1650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长1%左右, 实现连续8年增产。夏粮因旱灾减产45%左右, 产量为128万吨, 仅占全年粮食的14%左右, 据各州市统计, 秋粮除大理、玉溪、楚雄、昆明减产外, 其余州 (市) 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 特别是粮食生产份额较大的曲靖增产2%, 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6强, 另外粮食产量排前4位的曲靖、昭通、红河、文山四州市累计产量占全省45.5%, 均保持了1-2%的增长幅度, 为全省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2. 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生态环境恶化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长期以来, 许多山区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较低水平的面积扩张和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 忽视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造成了水土流失、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基本建设速度缓慢, 大多山地受水的制约而难以提高生产能力, 水源与农田之间配套设施不全, 而许多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功能老化, 防洪排涝能力弱, 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 自然灾害频繁。
2.2 农业化进程慢, 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省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农产品主要表现为大路产品多, 低档产品多, 原料型产品多, 许多农产品质量低、层次低, 规格化、标准化水平低, 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尤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影响出口外销, 是目前我省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中的主要问题。农产品加工程度低, 产业链短, 深加工、精加工的农产品少, 并且技术含量很低, 如目前全省天然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率10%, 农产品加工率近20%, 高级香精加工不足10%。
2.3 市场机制不完善, 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农产品综合和专业化市场数量少, 布局不合理, 规模参差不齐, 管理混乱。市场主体发育程度较低,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 并且管理运行上缺乏科学、民主决策等问题。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运转不灵, 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 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 缺乏时效, 农民获取信息成本很高。
3. 提高云南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 农业问题, 从
某种意义上讲, 是个市场问题, 无论怎样调整, 必须看产品卖出去多少, 增加了多少收入, 而不能只看量的多少或比例高低。当前, 从云南来看, 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上, 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思维模式, 不善于研究产品流通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的是商品, 最终体现在效益上, 卖出去才是硬道理, 而相反, 云南在研究市场, 围绕市场抓农业的功夫还不深。目前, 农业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到来, 必须要适应新形势变化特点, 充分认识战略性调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真正使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来一个彻底的转变。
3.2 科技是农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是云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措施, 也是促进该地区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的重要途径。大力引进农业新品种, 实施农业品种更新工程。加快良种产业化进程;大力引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成果, 实施农业技术更新工程,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高云南农民的整体素质, 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抓好典型示范, 实施精品工程;严格控制污染源, 实行清洁生产。
3.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 市场
经济条件下, 主导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形成均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 就是说, 市场决定生产方向, 决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的目的, 就是通过把农业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连接, 增加农民收入。然而, 云南分散的经营体制很难做到这一点, 农户难以掌握市场信息, 难以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 更难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生产, 而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可以解决这些矛盾。农业产业化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引导农民进入流通的载体, 无论是企业带动型还是主导产业带动型, 都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孙慧予.发展信息化让云南农业走出去[N].云南日报, 2007.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 非协调发展 地区适度本位 当地百姓本位 特色农业的工业化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对云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并走向腾飞之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经济与社会非协调发展现状
云南,这颗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璀璨明珠,资源、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其实并不象许多学者曾笼统指出过的,是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而是表现出自身的特点。相对我国较发达省份和地区而言,云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存在滞后性,但其内部又表现出结构和收入分配上的非协调性。
第一,同东部沿海省份相比表现出总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格局,在人均GDP、基础设施与城乡建设、商业、教育、娱乐等方面大体如此,但在旅游、特色农业生产与相关产品加工(卷烟、制药)、水电等方面却表现出较大的区位优势。第二,本省部分城市相对发达与大部分城乡相对落后状态并存。昆明、个旧、开远、玉溪等少数城市由于拥有一些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拉动,如卷烟厂、制药厂、锡业公司、电力公司、电信公司,所以城市整体经济实力较强,而其他城乡则相对比较落后。第三,从收入分配角度看,表现出部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和事业单位职工相对富裕,而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及其他城乡居民经济生活水平则普遍相对较低。从定量角度分析,云南各城市居民退休工资平均约为480元/月;结合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在职员工工资奖金收入大致可分为四档:(1)中低档收入群体,大约在150元~700元/月,包括效益一般及较差企业的大部分职工、退休人员等;(2)中高档收入群体,大约在800元~2000元/月,涉及中小学及大学普通教师、效益较好企业普通职工、普通公务员;(3)高档收入群体,大约在2100元~5000元/月,包括中小学校领导、大学教授、效益较好的企业中层干部、公务员中层干部等;(4)畸高收入群体,高于5000元/月,主要涵盖其他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垄断性行业中效益特好的企业中层干部,虽然其占比不高,但社会影响较大。而城市居民低保工资约为160元/月,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只要拥有自己的住房和子女给予适当补贴,就能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约为300元/月),这些条件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不过,较昂贵的医疗费用开支除外)。另一方面,对本省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农民生活基本上是靠种植业、农副产品粗加工销售来保障,除了较大的种植与运输专业户及乡镇企业的领导干部、基层政府干部家庭外,绝大多数农民收入一般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子女的初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经费基本上难以保障,年轻力壮者农闲时尽量外出打工,以此来积攒自己成家或下一代中高等教育方面的越发难以承受的花销。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非协调性原因
云南经济与社会发展非协调性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方面的:
第一,与东部沿海省份差距的原因主要有:(1)地理民族及观念原因:云南乃地处高原的内陆山区,与东南亚相对贫困的几个小国接壤,省内区域间缺乏发达的交通网络,距发达省份或发达国家较远;居民总体现代化的开拓闯荡意识不强,求安求稳心态较浓。云南少数民族高度集中,相互交流较少。(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山区交通、城市建设、电信网络等投资供给不足。(3)传统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特色农业、卷烟、制药、矿产、水电等产业间联动效应较差。(4)政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为追求整体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中央实施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梯度发展战略,将国家投资重点大幅度地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然而却未能给云南等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多大的辐射效应,相反,当地丰富的矿产、药材药品却廉价地源源不断地流入那些发达省份,加剧了云南落后的程度。
第二,本省部分城市相对发达与大部分城乡相对落后状态并存原因主要有:(1)一些大中型国企为国家财政贡献了大量的税利,却未能对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行足够的反哺,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淳朴性格,富了国家的同时,没能全面提高当地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2)政府机关在本省区域经济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如从重工业向轻工业转型、搞活市场、提高就业与经济活力、改变人民保守观念等方面,因为历史上长期 “等、靠、要”思想占据了主导,延误了大好发展时机。不过近几年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有所转变。
第三,收入分配上的非协调性原因包括:(1)改革以来尤其是近年国企“股改”及分配方式多样化,特别是“按要素分配”提法,迅速拉开了干群、职工与非职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理论上这种做法具有鼓励先进和鞭策落后的功效,但在实践中,由于各项制度设计与安排上相对滞后,导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拉大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2)各地区的国企资产,多半是靠历代职工长期低工资以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所积累起来的,尽管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有所上调,但远未充分分享到其应得的新制度剩余。(3)国企干部职位来源的社会合理性问题。我国国企干部任免依然由上级行政决定,而非真正经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股东大会渠道进行的民主选举。政企不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经理负责的对象不是股东或职工,而是上级部门,对企业长期的业绩、职工及股东的关注与个人短期收益追求之间关系就不易协调。(4)最后,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国资运营人民监督的关系问题。我国宪法规定由人民当家作主,国有企业资产理应属于全民所有。迫于解放后国民经济基础极其脆弱,故实行“国营”,这种权宜之计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开始对各省放权让利,国企收入分配差距控制与国资所有者的归位话题凸显。
三、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关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系列史料,对云南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不无裨益。
第一,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地区协调发展的经验。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成功实施过相对落后地区协调发展战略:(1)美国。美国曾有过两次大规模集中开发西部落后地区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主要动力是皮货交易、土地投机和奴隶主庄园的扩张,主要办法是通过政府立法,将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土地极其廉价地卖给美国公民,但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在这些土地上进行大面积绿化、灌溉。第二个时期是1930年~1970年之间,美国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关法规与战略指导,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加大了对西部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了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军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结构,使得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全国经济高效协调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法规,诸如“地区开发法”、“加速公共工程法”、“人力训练与发展法”、“经济机会均等法”、“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地区开发法”、“农村发展法”等。同时,联邦政府还确定了一些落后地区开发所应遵循的基本战略,包括“综合战略”,通过广泛的财政货币等政策措施,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减轻痛苦战略”,通过各种社会保障措施与公共援助,消除落后地区的困境;“根治战略”,通过地区开发计划、职业训练和教育,促进落后地区自我发展(邱成利)。(2)英国。几十年来,英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过不断调整演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起了积极作用。①二战后,英国政府推行新的区域政策,不再鼓励萧条地区的工人外迁,而是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鼓励企业到萧条地区投资设厂,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工业布局法”其中的最重要的规定(工业发展许可证制度,进行企业选择控制,引导企业到待开发地区创造就业机会。②1970年代后期,面对世界性经济萧条,英国政府开始将区域规划转向“重点开发”方向,把促进新兴工业发展的“企业区” 、“科研-工业综合体园区”等作为重点。其中,政府给企业区以免除各类税收、提供较多便利措施并降低一些要求等各种优惠政策,较好促进了企业区的发展,虽然各区发展不平衡,但它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展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又作了较大调整,主要包括:减少了发展地区数目,重新选定并扩大了“中间地区”的范围;大幅减少区域发展补贴,增加“区域选择性资助”;限制将资金用于资本密集项目上,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④将本国政府和欧共体所给予的区域援助纳入本地区长远经济发展目标之下,以改变以往区域政策实施中无计划的盲目做法。 (3)日本在明治维新以降一百多年间,尤其是二战之后的区域政策,在促进国土协调发展上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第二,“地区本位”视角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地区本位”,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绩目标,追求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发展中从本位主义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策略或政策的一种行为原则或方式。市场经济是以承认个人和局部利益存在为前提,地方政府作为一种市场主体同样会要求自身利益,否则就没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随着地方政府权限和职能范围的扩大和地方政府利益的强化,刺激了他们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动性,客观上能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我国浙江和江苏省政府在“地区本位”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姜德波)。
四、打破非协调格局,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总体上说,云南地区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非协调格局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结合上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审视,我们发现,尽管在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源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多特点,但还是可以得出结论:当地政府和人民完全能够做到逐步营建良性的互动,共同创建更为发达、民主、法治的全面现代化的新云南,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设计“地区适度本位战略”。(1)要积极争取中央政策与法制支持。首先由本地政府勉力作出本地区具体的超前发展具体规划,例如“云南特区建设”等类似的超常规发展本地经济和社会的提法,并倾力向中央申请,争取获得后者直接提供大中型建设与发展项目方面的选择性支持与相关法制保障,尤其要争取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工程建设与高等教育等方面中央级投资项目的批复。又如,可以将国有土地长期廉价租赁与内外资本参与建设之间进行挂钩。类似的这些制度性创新,可以极大调动全国、全球金融资本参与云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不过,与此同时,必须创设明确的超常性的法律制度加以专项呵护。(2)对云南省政府而言,要在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划基础上,突出各地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同时打通各地间要素市场流通渠道,促进本省质优价廉产品农工商一体化与选择性支柱;对假冒伪劣产品坚决予以长期有效的打击。对外省及国际市场,由各级领导牵头积极扩大本土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二,树立“当地百姓本位”观念,促进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首先,要促进政资分开,将政府行政与国资运营分开,在本省内率先实行国资人民所有权归位试点;其次,促进政企分开,变上级政府任命国企官员为企业职工或股东大会自主选举,促进那些能够胜任市场化运作资产的新型领导的启用,并加强股代会、职代会、监事会的设立与监督,真正推动全省企业改制走向深入,保证全省人民提高总体收入水平、降低贫富差距,保证城乡干群都具有发现、挖掘各种致富的平等机会。
第三,趁着 “新农村运动”春风,大力促进农村行为契约化。当地某生产小组A与乡镇企业B之间发生了一桩土地合同纠纷,该企业实为国企并由个人承包。A小组村民一百多户共同承包当地的一千多亩土地并种植了杉木,承包期为30年。7年后杉木成林,市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将这块地收回,并重新划了地界,再将其租给了B企业经营。A组村民非常委曲,同B企业打起官司,经多方协调,并由中间人出面,答应将这块土地继续租给A小组,但前提是必须由村民为B企业归还百万元的银行贷款。故事背景是,B企业领导由某政府官员直接提拔。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其共同特征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土地租赁合同,却因政府少数官员权力滥用而归于失效,这类契约关系的非契约化处理问题,必须依靠当地行政官员行为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从制度上保障群众行使有效监督,才能加以规避。
第四,加强对特色农业反哺,实现向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先导的工业化道路转型。要推动各地优势企业对特色农业的反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如烟草、药材、经济林木、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深加工),真正促进“三农”的共同富裕——建设可持续的农业工业化发展导向,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和富裕道路的成功经验(杨俊一)。在该导向基础上,省政府可以用专项资金配给、股份合作、利益均沾等方式甚至可以用政绩考核方式加以引导,同时可由省市政府牵头,大力兴办各种国内国际性的商务活动,以此推广交流相关特色产品或研究开发成果,实现农业工业化的成功转型。
第五,加大对中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训与引进。新世纪云南超常规发展的一个关键是人才。本省部分地区高薪吸引外地农业博士的做法值得进一步完善与推。(1)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择,不应仅限于农业方面高学位的,各种类型的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可能更有利于本地的研究与发展;(2)充分发挥本地各所大学的优势,可以促进云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生物制药研究、生命科学研究、林木瓜果研究,并努力同本地特色农业、制药、制烟与戒烟药物研究、相关产品专利申请及市场开拓紧密结合,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3)该省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大批中高等实用技术培训与研究人员,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尽快提高本地总体实用经济技术水平,营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德波:地区本位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邱成利等:西部增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卢铁城:中国西部特色经济[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4]李瑜青等:契约精神与社会发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5]孙立平 失 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苏 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8]金太军 赵晖等: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9]朱光华 陈国富等:政府与企业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0)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篇4
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自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举国上下掀起了健身热潮,但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已成为制约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就是这种需求下的产物。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专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其在指导健身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效益都是其他群体难以实现的。因此,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特别是对内容详细、综合性强、针对性强、有一定深度的研究还不多见,针对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类的文献资料更是寥寥无几。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找出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队伍结构、指导工作、培训工作及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并对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力求为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及建议,并为管理及决策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队伍建设上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男性社会体育员指导员员比例太小)、职业结构不太合理(还未形成多种职业人员共同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的局面)、区域分布不平衡(县镇及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比例过少)等主要问题;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指导工作中存在缺少指导经费、场地器材不足及群众不积极参与等主要问题;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中存在培训形式分级不分类、培训内容实用性差、培训手段单一等问题;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没有专门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法律法规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并对云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有效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5
仇和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前言
尊敬的维佳部长、同志们:
在省委、省政府,特别是光荣书记和纪恒省长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了,在此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之所以在全国“两会”隆重召开的关键时刻,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二次全委会和省“两会”精神,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大干快上,狠抓落实的重要时刻,把大家集中起来进行封闭性培训,还有两个晚上座谈会是集中讨论。既是为了使大家进一步提升思维的层次和境界,理清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不断提升领导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全省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代会一结束第三天,光荣书记和纪恒省长分别到玉溪和红河调研,光荣书记就提出来县域经济强,省域经济就强,县域经济发展快,省域经济发展一定快,所以要狠抓县域经济。所以无论在党代会报告当中还是在九届二次全会的决议当中,都讲了要抓好三大经济,打好三大战役。一个是园区经济,第二是民营经济、第三是县域经济,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园区经济由纪恒省长担任组长,民营经济由李江常委、副省长担任组长,县域经济让我来担任组长,而且秦书记和纪恒省长特别重视,而提出来县域经济又是园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载体、平台,要求率先启动县域经济,所以培训方案都是两位主要领导审定的,包括请的一些老师,秦书记在北京还打电话回来,要求代表他和纪恒省长对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多讲讲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的精神,重点要解读跨越式发展和桥头堡建设。所以我的讲话分两段,前面一段不超过半小时,作为动员;后面作为抛砖引玉的一个讲座,如何创新县域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但是我准备得很粗糙,作为抛砖引玉和大家进行交流。
又是为了使大家进一步加深对省情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云南桥头堡建设伟大事业,更是为了使大家知识再充实、视野再开阔,能力素质再提高,推动云南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举办这个培训班,省委省政府下了很大决心,坦率的讲,一个是全国两会期间维稳任务比较重,第二,当前还是处在大旱过程当中,抗旱任务比较重,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不应该把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们集中起来进行封闭式培训。但是秦书记和纪恒省长是下决心,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真理。在云南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光荣书记、纪恒省长对举办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
解和全面把握举办这次培训班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滇而努力奋斗。
一、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的意义
(一)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是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
进入“十二五”,更多的省、自治区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全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部署、来谋划、来看待,以期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未来,赢得主动。去年10月至11月,全国有14个省、自治区召开党代会,对各自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部署、科学谋划、总体安排,其中有包括我省在内的11个省、自治区都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如湖南提出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强县,争取更多的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湖北提出力争经过五年的奋斗,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倍增;广西提出要打造一批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双超200亿元、财政收入超20亿元的经济强县;山西提出打造20个以上中部和全国百强县;江西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加快全省崛起的重要突破口等等。因此举办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组织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认清区域经济的态势和重点,研究县域经济规律和知识,学习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和能力,是我们实现区域竞争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
(二)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是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
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在县域,重点和难点在县域,潜力和希望也在县域,目前我省县域经济总量较小,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较差,贫困面大程度深,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加快发展任务艰巨,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各族群众殷切期待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以干部教育培训为载体,提升全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认清县域经济在我省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推动跨越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切实增强县(市、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大家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使各县(市、区)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大繁荣,推动全省的跨越发展。
(三)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
提升干部素质,学习是根本抓手,培训是重要途径。我想今天在座的相当一部分县(区)委书记是到北京中央党校或者行政学院,参加过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全国县(区)委书记培训班,因为中央后来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委书记管理的意见。因为县一级是体制完整、政能完备、决策自主、工作独立,在我们国家五级党委、五级政府、五级人大、四级政协、四级法院、四级检察院纵向体制当中最完整的一级,所以中国的郡县制3000多年,我在后面的讲座当中详细来解读。
拥有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迫切需要一大批真正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精通市场经济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规则的新型领导干部,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一线指挥员,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人,所处岗位十分关键,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备受社会关注,备受群众期待。所以这次我们是下了决心,凡是没有到会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都要补课,必须要100%的接受这次培训。所以这次所有的讲座都是全过程的录音、录像,集中到这里来,发个带子回去看不看也不知道,集中到这里,还是封闭式,然后到现场开开座谈会,这个请组织部和党校安排一下,129个县(区)必须100%的学习到。最近有几个州市还正在换届,有些换届还有个别调整,调整之后请组织部会同有关州市,新的县(区)委书记尽快到位,因为不能缺的时间太长,因为正在贯彻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两会”精神,处在这个关键时期。包括新到任的也要进行补课,确保培训的效果。
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一线指挥员,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所处岗位十分关键,所发挥作用十分重要,备受社会关注,备受群众期待,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开展强化培训体制,才能更加开阔大家的思路、眼界,增强大家的素质能力,提升大家的知识水平,才能不断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用勤奋的学习提高自己,才能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的目的同志们,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两会”描绘的蓝图十分宏伟,确立的目标非常高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大家的精神状态、履职能力和工作成效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进退荣辱,还关系到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云南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同志们抓住这次培训班的契机,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谋划全局能力,开放合作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知人善任能力,以履政能力的大提升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通过培训不断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培训,准确判断形势,认清发展规律,把握工作重点,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推动工作的基础,驾驭全局的本领,不断提升决策能力,提高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确实担当起领导科学发展的重任。
(二)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谋划全局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谋得更全,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面上,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做到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事情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地去做,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事情,果断、迅速、毫不迟疑地去改,打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动仗。东部、中部、西部的差距是县域经济差距最大,或者说县域经济以下的两级和三级,包括乡镇、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不是地级市以上的差距。像沿海的发展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是环渤海,对于省域经济贡献率最高,占比权重最大的就是县域经济,无论是GDP还是财政总收入还是一般预算收入还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等等,所以不抓县域经济,省域经济很难跨越。很简单,我们129个县(市、区)一相加,和16个州市本级一相加,最多再剔除13个市辖区。
(三)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开放合作能力
开放是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既倒逼改革,又提供可参照的目标方向,而为发展拓展空间,集聚要素、培育能力,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牢固树立大开放才能大发展的理念。立足云南、着眼西部、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持以开放的眼光、合作的理念、共赢的导向推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业经济、民营经济的大突破、大跨越。
(四)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
改革之路漫漫,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次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68次提改革,而且提出要以最大的勇气和魄力来推动改革开放。所以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培训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破除落后思想的制约,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研究解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举措,以改革创新的成果赢得发展主动权,争创竞争新优势。
(五)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知人善任能力
为政之要莫限于用人,希望同志们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增强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能力。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集各方之智,聚四海之才,引天下之智,真正把那些有发展潜力、发展后劲、发展前途的干部人才使用起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事业中来。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培训班高度重视,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对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授课方式等进行了精心安排,时间紧凑、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于在座各位而言,是一次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难得机遇,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效。而且明天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来,他是三农的专家,1998年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就推荐他的书作为全县干部的必读书。
三、开展县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的组织纪律
(一)要严把学习纪律关
大家到省委党校学习培训,不仅代表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各县(市、区)党员干部的形象,希望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绝不允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严禁相互吃请,以优良的学风和扎实的作风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要严把培训效果关
培训不是休闲,而是加油、充电,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学习动员、授课辅导阶段,还是分组研讨、思考总结阶段,都要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这个中心来展开、来深化、来提高,把学习、思考、研讨的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发展能力上来。力求学懂、学深、弄透,增强学习培训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度和有效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因为我刚到省里工作才3个月,要花很大的精力跑县(区),我想不会超过2年,总要把129个县(市、区)都能够跑一遍,我想我只要跑县(市、区),肯定要考考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最起码实地培训的一些基本原理有没有放在脑子当中。而且我正在思考给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推荐一些必读书,集中培训和平时学习相结合,学习力决定竞争力,竞争力决定发展力。每个学员都要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撰写学习体会文章。
(三)要严把成果应用关
学习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希望大家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参加培训,接受辅导,勤学善思、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消化吸收,学用结合,对症施策,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把学习培训的实效体现在工作有新的突破上,体现在体制、机制、政策和措施上,体现在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办好每一件事,落实好每一个项目上。
(四)要严把岗位稳定关
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觉从领导干部转变为参训学员,从工作岗位转变到学习岗位,处理好工作与学习关系,既要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又要统筹安排,协调兼顾好本地区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理,不断档、不减速,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云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篇6
2006-11-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为了适应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需求,由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一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群众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组织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的又一伟大创举,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了农户与龙头产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对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况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各级科协的引导帮助下开始建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初始发展(1982年至1985年)、蓬勃发展(1986年至1991年)、持续发展(1992年至1999年)、创新发展(2000年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以及各级党政领导和科协、农业、供销、民政、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目前,云南省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7000个,会员总数达344833人(户),广泛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会员覆盖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涉及农作物、养殖业、林果业、花卉业、蔬菜、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多种专业。这一组织的发展壮大,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分散的小经营、小生产方式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2003年全省5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创农业产值30.3亿元,占全省农业产业增加值469.9亿元的6.4%。比较突出的元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35万顷,年总产值1.84亿元,其中6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面积就达8.85万顷,年产值1.23亿元,占全县蔬菜水果年总产值的66.8%,带动了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二、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经验
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体发展较好,不仅为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而且在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经验有:
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各级党委、政府,科协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离开了党委、政府的支持、扶持和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就是一句空话。
例如楚雄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工作,把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召开了全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题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了《关于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发展的意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加上各级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全州上下共同努力,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民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在楚雄彝州大地上迅速健康地发展起来。截至2006年4月底止,全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22个,发展人数达102610人,已成为彝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山州结合县、乡机构改革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党政干部、龙头企业、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好地发展。
宾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长,成效好,县委在调查总结后提出了较好的发展思路:一是创建四种模式,即龙头企业带动型、能人大户领办型、涉农部门协办型、农民经纪人创办型;二是完善四大机制,即政府引导机制、协会内部运行机制、政策激励机制、社会服务机制;三是突出三个结合,即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培育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打造农业品牌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蔬菜大县的通海,为了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强化农资经营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农资经营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服务,由通海县工商联牵头组建了通海农资商会,这是我省农资行业首家挂牌的民间性行业商会,这一商会的成立和运行为通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昆明、曲靖、玉溪等地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红河、大理、临沧、保山等地党委政府也提出了一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措施。元谋县委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非常重视,按照“创建一个协会,发展一项产业,打造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先后出台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全省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㈡我省目前发展较好的,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形态:
一是能人大户创办型。由能人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牵头,组织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共同组建,这类协会能充分依托能人大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农户发展,形成批量商品进入市场。二是农民经纪人领办型。由农民经纪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创办,这类协会能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市场信息灵通,联系群众紧密,产品销售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农户生产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销售,一些农产品销售协会就属于此种类型。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农户创办,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者是由协会创办公司带动发展,这类协会机制好、生命力强,能够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管理服务水平高、生产经营规模大,充分表现出合作上的志愿性、生产上的专业性、组织管理上的民主性、利益分配上的共享性,具有明显的运行优势。四是支部促进型。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地党委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党支部,这种形式有利于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协会民主管理,同时也能发挥党员在协会内部带动会员农户、促进协会发展的作用。
如彝良县天麻科技协会就是在宜良县农副产品加工厂法人代表徐美德的组织下,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厂创办的。在彝良县科协的指导下,由徐美德牵头到适宜发展天麻的乡镇,与当地农户组织筹建了彝良县天麻科技协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麻农的方式,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协会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厂,拓展了营销市场,使自己的产品产销两旺,发展壮大了天麻科技协会,促进了彝良县天麻产业稳步发展。
宾川县农民蔬菜水果协会从1992年3月成立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后盾,兴办科技咨询服务站和农产品联贸公司,融“农、科、贸”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全程服务,为农民统一供应籽种及各种生产资料,仅两年来,就为菜农提供蔬菜良种280余吨,各类化肥1800余吨,农药50吨,农膜25吨,总价值达500万元,切实为农民节约了生产成本。在产品销售方面,通过协会的努力,冬早蔬菜已远销到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的34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还通过边境贸易,流向独联体、泰国、缅甸、朝鲜、韩国和日本
等周边国家。两年来,共向省内市场提供各类蔬菜1.2亿公斤,向省外市场运销986.32万公斤,产值992.94万元,共向国家上缴税金22.3万元。
元江县花卉协会于2004年在臧健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在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个产业龙头的带动下,元江县花卉协会积极引进和研发花卉名特优新品种,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疏通和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农民闯市场,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公司和农户的双赢。截止2005年协会有个人会员318户,单位会员2个。2005年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1800亩,实现产值680.4万元,农民户均收入达1.8万元,年平均亩产值达3780元。花卉协会成立以来,花卉产业的比较效益逐步显现出来,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水稻、甘蔗等亩纯收入高出2000元以上。
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组织的民主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群众性合作组织,必须建立规范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做到规章制度健全、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促进组织生存发展。
如通海县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选择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严格坚持按合作原则办社,坚持民办、民管原则,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并且理事会、监事会班子成员均为本村村民;坚持民享原则,种苗由合作社培育,农用物资均由合作社批量采购且以批发价供给社员,鲜切花销售方面由合作社统一分级包装后送斗南国际花卉拍卖市场拍卖并按拍卖价返还社员,这样从种苗供应到农用物资,再到销售,合作社最大限度地为社员节约了成本,直接面对市场,避免了以往花卉公司鲜切花收购存在的压级压价现象,实现了花农利益的最大化。
龙陵县龙山镇于2003年5月在农户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成立了石斛协会,注册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陵县云河石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打虎牌”商标,并从浙江省乐清市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指导生产加工。目前,公司已推出30多个不同品种的石斛产品,产品覆盖整个保山市,远销浙江、广州、深圳等地。石斛协会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协会会员及广大农户带来了较好的回报。在石斛协会的组织发动下,龙山镇石斛种植从2003年前的7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120亩,石斛销售总额达1248万元,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735万元,人均达500元,会员户平均年纯收入5282元。公司还招收了50多名农村青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占97%,经济不发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我省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如云县茶房乡响水村中草药种植协会,就是以科技服务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协会一是帮助会员和群众努力提高科技素质,因为会员分布在各个乡镇,所以协会结合农函大、农广校办学成立协会农民技术学校4所,每年都举办会员农函大培训班,开设专业达16个,学习人数达3000余人次;二是聘请专家、科技人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举办科普讲座12场/次,受益人数达12300人;三是广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开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四是为会员征订科技书刊,共订阅各类科技书刊5种60多份;五是无偿为会员和群众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先后到2个州18个乡镇56个村委会128户指导中草药种植,受益人数达640人;六是组织46位会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开阔会员视野。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培养和建立了一支懂生产技术的种植中草药的农户,使云县茶房响水村中草药种植协会的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致富能手,并且促进了云县经济的发展。
蒙自新安所生态农业研究会从1988年建会以来十多年,在推广良种、科学养猪、沼气
建设和石榴高产技术中带领农户采用“沼、猪、果、菜、粮”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在良种推广方面,协会先后从农业科研单位、外地引入玉米、水稻、籽粒苋、大荸荠等作物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在全县推广上万亩,使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普及科学养猪技术方面,协会用自配饲料养猪的经验,到各村寨为农民办科学养猪讲座培训,仅一年时间,就使全镇90%以上的农户采用了科学方法养猪,肥猪出栏数翻了一番;在推广农村沼气能源中,协会组成专业队,帮助450户农户建设了沼气池,推广农村生态能源;在石榴的种植上,协会通过科技部门和技术顾问的帮助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修枝打杈,病虫害防治和减少落果、裂果的高产技术,并组织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了这套技术。目前,石榴已成为蒙自的一大支柱产业。
宾川县金甸柑桔研究会近年来购买了《果树科学》、《中国柑桔》、《柑桔病虫害图册》、《柑桔科技市场信息》等二十余种科技书籍,并聘请专业科技人员,从课堂到田间开展培训30多次,受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使大部分桔农掌握了柑桔的栽培、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凤庆县食用菌协会从1993年成立到现在,共组织会员和菌农60人参加了中国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现场培训500多人,并由会长主持编写了《香菇生产技术》500册,购买资料500多份发送给求学者。近三年来,协会为本县11个乡镇和外专州的保山、昌宁、腾冲、思茅、建水、大理、耿马、双江等县(市)的366户菌农提供菌种11000多瓶和有关技术资料,帮助他们走上了脱贫路。
富民县鸵鸟协会在扶持会员扩大养殖的同时,定期请专家传授技术,办培训班,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鸵鸟养殖乡土人才。呈贡县梅子村高效农业研究会针对该村蔬菜生产、植物保护、土壤改良、农业环保等,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及生物菌肥等科普知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思茅市翠云区半坡村柑桔协会为规范果园科学管理,2005年在组织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的同时,集中举办培训班4次,受训800多人,促进了柑桔生产。建水县马军村果蔬协会在组织开办农函大培训、设立科普宣传栏的同时,组织会员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新品种,推广高接换种、无公害栽培等6项实用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水果蔬菜生产。怒江州贡山县蜡早村玉米研究会从1988年成立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农民技术乡土人才80多人,农民的科学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实现了农业由传统粗放耕作到现代科学种植的大转变。
三、滇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合作前景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占97%,经济不发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缺乏种植技术、经营管理、成本观念、效益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山区、坝区经济发展差异大,由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层次水平,运行能力、效益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云南省土地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日益发展的经济实力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则地少人工贵,销售市场狭小,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台湾农业在种植技术、组织方式和市场理念等方面具有优势,完全可以以云南为农业基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滇台在农业合作方面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前景。
在全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更应抓住这个契机,在新的形式下,通过借鉴台湾农业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引入台湾农业产销组织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模式、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等进行试验推广。吸引台湾农业组织、农业企业、农业界人士参与到云南省的新农村建设中,既为台湾相关农业单位和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又支持了云南的新农村建设,促进云南农民增收致富。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展开。随着两岸农业交流的不断深入,大
陆涉农的民间机构与岛内各级农民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研究机构、农学院、重点农业企业等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两岸农业交流已经逐步发展到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动物疫情、农业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建立起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云南省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在积极努力,出台更多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台资企业到云南投资兴办农业。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途径分析 篇7
(一) 云南生态化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中。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将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为重点篇章进行阐述。在这一背景下, 出现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两种矛盾。一是生态环境需求和生态产品供给的短缺, 在部分发达地区成为主要矛盾;二是生态富裕和经济贫困之间的矛盾, 如西部地区的云南。这两种矛盾在全国很多地方交替出现, 不仅成为了经济矛盾, 甚至还会引发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云南一方面生态状态很好, 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态服务功能突出;另一方面云南非常贫困, 是生态富裕且经济贫困的典型地区。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从产业生态化角度对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如果云南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能够试点成功, 则可为具有国家战略性生态规划意义上的欠发达地区探索一条实现跨越式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之路。
(二)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状
1.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条件。
云南省生态状况良好, 生物多样性丰富, 存在很多自然生态景观。而生态文明建设又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已呼吁在规范和完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机制的前提下全面融入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建设全过程中。
同时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保留了很多民族特色的元素。包括一些风俗习惯、服饰、景区等, 这些都为云南省加上了“自然”、“生态”的字眼。在这一条件下,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有了自然的过渡。可以更好地诠释生态文明建设。
2. 云南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 云南省实施退耕还林等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但仍面临生态功能退化的事实, 使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是森林服务生态功能在退化, 没有发挥其应尽功能;其次, 生态区保护力度不够, 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可行性措施;第三是经济贫困, 这一方面体现在云南省的人口过分集中于坝上, 与城镇区没有足够融合。另一方面云南经济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以卖原料和粗加工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 没有抓住生态资源产品的经济效应;最后是政策支持力度与国家补助不充足, 导致资金有限, 特别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较吃亏。
经济生态化简单说就是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经济领域, 融入到经济建设全过程中, 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从根源做起,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于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 陈永堂 (2014) 强调了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性, 指出生态工业是根据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立的、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法而建立的一种工业模式。程柯和丁萍 (2008) 在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从经济系统角度、三次产业角度、区域空间角度、社会角度和企业角度五个方面分析了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赵春盛等 (2015) 谈论了区域产业转移、跨境交往行为、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等对生态安全构成的风险挑战。李泉 (2004) 指出发展生态产业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不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提出应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第三产业生态化等体系层面构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构想。这些文献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概念、框架和模式。但对经济生态化具体发展途径的分析却很少。本文在阐述云南省生态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和产业的生态化布局四个方面比较具体的发展途径。
二、发展途径
(一) 产业的生态化改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云南省面临生态退化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双重挑战, 产业的发展不能再走传统产业模式的老路, 走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未来云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云南省产业生态化改造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对特定空间内的产业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耦合优化, 实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处理好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产业生态化的改造路径:首先是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一般来说传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小, 但同时也没有现代产业的先进技术, 所以可改造的空间较大。可以从生产工艺的改造入手, 重点提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使之与现代产业接轨;其次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利用人为因素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将现代网络融入产业之中, 并形成系统;
(二)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依据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做出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的做法, 其宗旨是使产业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承受力和发展产业多样化, 以达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效应最大化的目的。整体来看, 云南省存在的“第一产业不够用, 第二产业不够强, 第三产业不够快”的局面仍会持续。且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原料型和资源型产业, 以初级产品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 再加上生产方式较落后, 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
结合云南实际情况, 给出以下建议:第一, 发展生态农业。进行低碳农业生产, 开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如:大理的烟草、洱海的花卉栽培等都可以提高其附加值;第二, 发展低碳工业和建立循环经济园区。通过对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和新型产业的培育发展来实现低碳工业目的。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在各州市建立循环经济园区, 把循环经济发展贯穿于工业发展全过程中;第三, 大力倡导休闲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景区的保护等来保持旅游业的低碳、健康发展。特别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石林等著名景区的旅游发展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引领云南低碳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四, 优化能源结构。云南有着极为丰富、潜力巨大、前景看好的优质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应该进一步发展无碳和低碳能源对于比重相对较低的石油和天然气可配合中缅石油天然气项目建成投产, 拓展天然气能源的利用, 构建多元、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 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
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通知指出, 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 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关于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 主要特征是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
首先, 提升清洁生产与循环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组建技术开发团队, 对生态化生产过程进行系统的评估与监测, 提升旧物回收和垃圾分类的功能定位, 为生态化和可持续发现提供保障。
其次, 产品的清洁、循环生产应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要有资源、环保、生态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 以确保经济发展的目标、战略和计划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
最后, 加强循环示范城市建设。加强普洱市、曲靖市、易门县、祥云县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县) 和普洱绿色经济示范区建设,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 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
(四) 产业的生态化布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云南省要实现生态文明发展, 就要具体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的道路。针对云南省的生态资源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并结合国家的主题功能区划, 可以把云南省16个州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水平集中分成四个区域:碳排放控制区、减碳引导区、零排放发展区、生态碳汇区。其中碳排放控制区为城市化或工业化地区, 其布局对云南省地方经济有重要拉动作用;减碳引导区为城市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形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循环共生的低碳型产业布局;零排放发展区为净排放量接近于零的新兴产业区, 要引进世界领先的零碳负碳科学技术, 发展新型产业;生态碳汇区指重点森林、草甸、湿地、水源保护区。
在每一个区域内, 都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核心。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依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 分别实施不同的产业规划, 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分类管理的产业和投资导向和产业政策, 促使生产空间向更加集约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对策和保障措施
(一) 制度构建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用制度引导、规范、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从而走向经济生态化建设道路。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发挥节能与污染物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减排单位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按照国家下达的能用消费量标准,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立碳排放约束机制和控制目标, 同时建立具有低碳支撑的产业体系、空间模式、生活方式、能源系统, 使低碳发展形成体系。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探索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保护成效和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 争取政策支持
争取生态文明实验区试点, 抓住政策机遇。自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口号就为各省市争相倡导, 但云南要做的不只是大力倡导, 还要把生态文明落到实处, 抓住中央政策机遇, 结合云南自身优势, 努力争取生态文明实验区试点。
争取国家生态补偿, 争取国家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就是在生态补偿方面希望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希望国家重视云南的生态资产。云南保护生态环境、高原湖泊、六大江河等对全国乃至国际局部区域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 生态资产又是很脆弱的, 一旦遭到破坏, 想要恢复是难以企及的。比如抚仙湖、泸沽湖等生态景区。对于这些生态资产的补偿, 云南省能拿出的财力非常有限, 很需要国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程柯, 丁萍.产业生态化模式与保障机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07) .
[2]谷树忠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 2013, 35 (1) .
[3]施本植, 许树华.产业生态化改造及转型:云南走向绿色发展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 2015 (01) .
[4]赵春盛, 崔运武.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省域生态安全风险管理及其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篇8
关键词:云南;林下经济;发展;实践路径
F326.13
在我国林业发展的影响下,林下经济是当前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符合我国林业自然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发展至21世纪以来,我国的林业发展战略逐渐由木材生产转化为生态建设,并受大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影响,相关木材生产政策与砍伐标准也逐渐严格化,如果不及时改变发展策略,那么我国林业的发展道路难免越发狭窄,在当前林业发展极为严峻的环境背景下,传统形式的林业经济已经无法继续支持其继续发展,以此,为了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务必要开拓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1]。尤其在云南省这个林业大省中,必然会以其丰富的林下资源,为我国林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发展资源。为此,文章中针对云南林下经济发展,对其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
一、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状况
云南省已经逐步落实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受配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云南省林下经济产业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优势特逐渐凸显。当前阶段,林业经济产业中主要包含了林下种植、养殖、产品加工以及林下旅游几种类型,例如林药、野生食用菌、石斛、百部等中药材。
(一)林药
因为云南省的药材资源十分方法,以此也为云南省的林药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石斛与百部等,石斛主要分布在保山、西双版纳、德宏等區域内,根据相关统计得知,在2011 年时,云南省的石斛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763. 4 hm2。昭通所种植的天麻,在2010年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343. 3hm2,总产值可达2000万元。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滇重楼、珠子参、猪苓、半夏以及大黄等一些适合林下种植的作物。
(二)野生食用菌
云南省内的野生食用菌大约有600余种,其中包括了松茸、奶浆菌、香菇、竹荪以及猴鸡枞以及干巴菌等菌类,其中竹荪、鸡枞以及干巴菌等野生菌的产量位于全国首位。
(三)林产品加工
云南省内的林产品加工截止至2011 年,云南省进行林下产品加工的企业多达 900余家,所创造的年产值可达60亿元左右,在这其中所包含的 253 家林业领军企业中,进行林产品加工的企业就有46户,并且大部分的林下产品是由原料种植逐渐转变为林下产品的深加工[2]。其中石斛已经逐渐研制出包括石斛枫斗、石斛胶囊以及石斛茶、石斛含片、石斛保健酒等一系列产品;在天麻的人工种植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在对天麻良种的种植与繁育中,云南本地的天麻“两菌”分离提纯复壮与运用,也为成药的开发创造了极为良好的基础。
二、云南林下经济发展实践路径
(一)将生态优先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首要前提,并明确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规模
合理运用、严格保护云南省所蕴含的林业资源,将生态优先作为主要的发展前提,保证林业相关产业在发展及生态建设时的友好互动[3]。除此之外,全面的分析当地的林地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规模,全面发展当地的生态经济项目。与此同时,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指标,激发当地农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使林下经济的发展具备科学性,并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和林业领军企业展开合作经营。
(二)结合当地情况统筹规划,突出当地林下经济特色
充分结合云南省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林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在经济水平、市场需求以及林下产品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制定林下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要体现科学性,充分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状况,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在尊重当地人民意愿的情况下,制定具备灵活性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以更加多样化的发展形式引领林业企业与农民进行发展。
(三)优化产业制度,健全技术体系,提升产业服务质量
发展云南省林下经济还可以从优化产业制度方面着手,引导领头企业与当地的农民进行合作,以此构成专业性的组织,逐渐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要积极鼓励发相关行业的经济组织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建设当中来,以此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团队等新型的经济合作队伍,积极鼓励林下养殖专业户、农业领军企业与专业的科技人员创建形式多样的专业队伍等一些适合农村合作的经济型组织,全面扩展将服务领域,将其扩展至良种、信息供应以及产后加工、流通等范围,以此推动当地合作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其能够成为农民信任、带领其发展的企业模式。与此同时,全面整合各个级别的专业人才,优化适合当地发展的林业推广制度;加大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园的重视程度,将林下经济技术体系进行创新,建立并优化科学技术的服务与科技推广制度,做好林下产品疫病的防疫,确保林下经济健康的发展。
(四)加强乡村旅游标准的规范性,以此提升旅游的服务质量与安全性
结合当地的林业资源特色与民族文化,针对旅行中所必须的吃、住、行、游、购、娱极大要素,对云南省的旅游市场秩序加以规范,并加强市场中的监督力度。结合之前云南省旅游的相关经验,在实现云南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重点加强旅游标准的规范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保证游客的安全,全面优化并推进云南旅游政策的落实,重点落实激励制度,提高云南林下旅游价值与精神内涵,全面打造具有云南民族风情的林下旅游模式。另一方面,则可以从环境、资源节约等方面着手,使游客不断深入参与到游玩的过程当中,以此不断,例如可以推出药浴的形式,运用所种植的石斛、滇重楼、滇黄精等药材,通过林下种植实现云南林下经济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
文章中针对云南林下经济发展,对其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重点从发展林下种植、以林下种植为核心的旅游模式为主,全面实现林下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花,杨红艳. 云南省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 林业调查规划,2012,06:116-118.
[2]崔传舜,文冰,张飞,吴昊. 云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浅谈[J]. 现代园艺,2014,05:18-20.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云南经济07-25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11-06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类毕业作业指导要求07-29
云南盆景发展现状06-29
云南旅游现状05-28
云南农业发展趋势08-25
云南白药发展过程09-02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研究05-24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