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2024-08-22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共8篇)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篇1

云南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战略部署,加强和规范省级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积极有效引导中药饮片产业跨越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大产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预算管理的要求,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18〕19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15〕8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云南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推进全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

第三条 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原则

(一)突出重点。专项资金紧紧围绕打造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基地、中药饮片和中药材精深生产加工、中医药服务全产业链体系建设等,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突出环节,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给予集中扶持。

(二)注重绩效。以绩效为导向,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公开透明。全面推进专项资金相关信息公开,实行网

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公示,专项资金项目相关内容永久公开,便于社会各界随时查询和监督。

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会同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管理,分别履行以下管理职责: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统筹全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和资金管理,按照省政府明确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专项资金支出规划和申报指南,提出专项资金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支持方向及重点,编制资金分配使用计划(或方案),实施绩效评价;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监督预算执行和评价资金使用绩效;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审议专项资金项目安排计划,协同开展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技术指导、绩效管理和相关信息公开等。

第五条

州(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申报指南要求,牵头组织农业、科技、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申报等具体工作,负责对申报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合法性审核等;负责按照省级专项资金项目使用计划(或方案)组织实施;负责本州(市)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绩效管理等。

第二章

支持重点和扶持方式

第六条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包括:

(一)支持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育种、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支持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机构等单位合作,开展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优质种子专业化繁育基地

建设以及道地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夯实龙头加工企业原料基础,支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

(二)支持中药饮片(含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材精深生产加工项目。鼓励中药(民族药)生产企业到中药材产区新建中药饮片、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引导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破壁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试点生产项目落地。推动中药饮片、中药材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具备中药配方颗粒等新型中药饮片生产条件企业开展生产项目合作或独立开展省内试点研究生产。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重大项目落地云南。

(三)支持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鼓励中药饮片、中药材精深生产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提升生产技术创新能力、品种创新能力、智能制造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支持企业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中药饮片、中药材生产加工高端化、智能化。

(四)支持标准体系建设。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开展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工艺研究,完成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制订修订工作,建立完备的中药饮片标准体系。支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五)支持打造一流平台,加大科研检验能力建设。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机构、生产企业申报国家级药物非临床试验机构及药品检验检测研究机构,支持医疗机构积极申报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支持申报单位加大科研检验能力建设和设施设备投入,打造国内一流的中药饮片产业技术服务平台。

(六)加强品牌培育,做大销售规模。支持中药饮片、中药材生产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完善营销网络,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加大重点品种销售力度,保持主营业务收入和大品种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支持企业依托我省区位优势,拓展国(境)外市场,以南亚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重点,到国(境)外开展产品注册和销售业务。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培育,创名牌名品,积极申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等。鼓励企业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互联网+”智慧物流。支持发展智慧药房、智能配送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

(七)其他支持事项。支持省级中药饮片、中药材产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鼓励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中药饮片、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规划编制、宣传培训、专家评审、监督检查、绩效管理等其他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工作的必要支出。本条款所列支持不高于专项资金总额的2%。

第七条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原则上分为投资类项目、非投资类项目及以奖代补。符合条件的事后奖补类项目,按照上一实际发生额实施奖补。

第八条 专项资金以竞争性分配方式为主,采用无偿补助(含后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扶持方式。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点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办理。

第三章

资金申报

第九条 每年省财政下达预算控制数后,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发布专项资金“申报组织工作通知”和“申报指南”,明确重点支持方向、申报要件、专项资金申报程序、申报时限、资金安排标准等。

第十条 专项资金申报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相关企业、单位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和具体申报指南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工信部门报送申请文件及有关材料。中央、省属企业(单位)重点项目,原则上按属地申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的项目可直接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申报。为强化绩效管理,申报单位应同时提交项目绩效目标。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申报原则上实行网上申报。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在报送属地工信部门书面材料的同时,全过程试行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结果公示、永久公开,书面材料和网上申报材料需一致。申报、公开、公示网站为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门户网站。

第十二条 完善项目库管理制度。省工业和信息化委要建立中药饮片产业省级重点项目库,并实行滚动管理;州(市)工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本级重点项目库。各州(市)在申报省级中药饮片产业发展资金项目时,原则上从上一重点项目库中选择。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几项基本条件:

(一)在云南省范围内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或事

业法人单位(企业原则上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及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支持领域。

(二)申报项目可行性经严格论证,投资建设类项目备案、环评、能评、规划、国土、招投标、工程建设等前期资料齐全,银行贷款和单位自筹资金落实到位,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设施设备、技术和人员。

(三)申报单位在环境评估、安全生产、依法纳税、财务审计、统计信用等方面无不良记录。

(四)申报单位应符合申报指南所提出的其他要求。

第十四条 申报单位根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下发的申报指南,向属地工信部门提交扶持申请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属地工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科技、食药监等部门负责对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第十五条 州(市)工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科技、食药监等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复核并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提交复核意见及项目申报材料。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六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采用专家评审、集体研究等决策机制遴选项目,评审专家按照公示的评审标准、评分表对州(市)复核通过的项目开展竞争性评审。其中,专家评审要求:

(一)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挑选项目所涉行业专家、技术专家、财务专家和专业管理人员等建立专家库,委托第三方机构组

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并根据评审标准、规定组织评审,提出项目评审意见。

(二)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人数原则上须7人或7人以上的单数,必须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规范操作、好中选优,并提供真实、详尽、可靠的评审意见,对被评审竞争主体提供的材料和业务内容、评审结果及相关结论负有保密义务。

(三)纪检监察人员对竞争性评审进行全过程监督,并提出监督意见和建议。竞争主体应诚实守信,确保申报资料的真实性,遵守竞争过程的相关纪律规定,不得以任何手段排斥其他竞争主体参与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财政、工信部门相关人员、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支持。

第十七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集体研究资金项目安排计划。专项资金安排应充分考虑专家评审结果。

第十八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召开主任办公会,审议资金项目安排计划,统筹形成资金安排方案,会同省财政厅联文报省政府审定。按程序审定后,及时下达资金。

第十九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资金申报、评审(包括评审标准、评审专家等信息)、安排情况。

第五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

第二十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会同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对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及实施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各州(市)

工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实施情况,包括专项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使用合规,项目是否按实施方案开展工作、是否符合进度要求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管理,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

第二十一条 各州(市)工信部门要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按要求将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会同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在此基础上组织绩效评价工作,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项目施工和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严格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严禁转移、侵占或者挪用专项资金,并自觉接受所属地工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应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项目实施效果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应及时纠正,情况严重的暂缓、停止、调整或收回拨付资金。对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实施进度快的优秀项目,以及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大项目,原则上在下专项资金计划中优先支持。

第二十四条 项目完成后,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会同省财政厅、省食药监局等中药饮片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组织或委托组织项目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责成项目承担单位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发现重大违规问题的项目,应

扣减专项资金直至收回已安排资金。

第二十五条 专项资金安排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的问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云南省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云财产业〔2016〕143号)、《云南省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办法(试行)》(云工信规划〔2017〕267号)、《云南省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试行)》(云工信规划〔2017〕186号)等文件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涉部门因机构改革发生职能调整或改革重组的,由调整或重组后的部门继续履行条款中对应的职能职责。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止。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篇2

1 沁县传统中药材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1.1 野生资源十分丰富

中药材资源在沁县境内广为分布。该县属于山区丘陵地区, 地形多样复杂, 野生药材品种多达240多种, 形成产品优势的有远志、桔梗、黄芩、柴胡、连翘、酸枣等, 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乡镇。全县林地面积4.12×104hm2, 绝大多数都有野生药材分布, 但开发利用的中药材只有十几种, 仅占中药材种类的4%, 大量的中药材自生自灭, 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1.2 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沁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热同期, 平均海拔1 000 m左右, 农业用地3.34×104hm2, 坡岭地2.0×104hm2, 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年平均气温8.9℃, 平均无霜期167 d, 全年日照平均2 529.1 h, 年降雨量606 mm, 气候、土壤条件都非常适宜中药材生产。沁县交通便利, 208国道太焦铁路纵贯南北, 沁涉公路横穿东西, 高速公路连接已经完成, 乡乡通油路, 产品和原料能顺利出入。

2 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沁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07×104hm2, 主要分布在杨安乡、定昌镇、郭村镇、段柳乡、牛寺乡、南里乡、漳源镇的60个项目村, 主要种植品种是黄芪、苦参、桔梗、芍药、板兰根, 年产150×104~200×104kg, 以20元/kg计, 仅药材收入就达2 300万元, 占农业总收入的4%。

近年来, 沁县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出台倾斜政策, 2005年引进山西振东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 在牛寺乡西安庄建立了苦参生产试验基地和科学试验田3.34 hm2。通过近几年的开发, 辐射延伸基地面积达到200 hm2, 覆盖面涉及邻近的韩家庄、东安庄、辉坡等村庄。沁县宇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牛寺乡走马岭建立20 hm2GAP黄芩基地, 在南牛寺种植6.67 hm2GAP柴胡基地。沁县春晖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段柳乡青屯种植33.4 hm2芍药。

3 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及技术应用情况

3.1 体系建设情况

随着中药材种植业的不断发展, 中药材管理部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现有管理人员15人, 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4名、技术人员8名。下一步各个乡镇也要建立健全机构, 要配备一名副职领导分管中药材生产, 设立指导中药材发展的专业合作社, 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倾斜。加强中药材种子经营的管理与监测, 统一协调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经销行为, 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 增加GAP认证, 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促进无公害中药材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3.2 技术培训和农民技术水平

针对目前中药材发展趋势, 确定发展中药材开发战略, 开展新技术培训, 依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要求农民规范化栽培。为提高农民中药材栽培的技术水平, 中心与富民职业技术学校合作, 进村办班, 扩大培训范围, 提高培训效果。保证村村有技术示范户, 户户有技术流程, 满足农民对药材栽培的技术需求。

4 中药材销售及加工贮藏情况

4.1 营销状况

为了开拓中药材市场, 先后与安微亳州、河北安国、四川成都、广西玉林等大型中药材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销售企业有沁县宇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沁县春晖专业合作社、富康中药材开发专业合作社、山西振东集团, 有6家收购门市部, 经纪人80多人, 营销量达150×104kg。

4.2 加工规模

沁县有年加工能力60×104kg的标准化中药材加工厂1个, 准备扩建至年加工量1 000 t, 目前工程已全面启动。沁县春晖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正在积极筹建年加工销售中药材饮片1 500 t的加工厂, 厂址选在段柳乡青屯村, 加工厂新建厂房、库房1 500 m2, 配套供电、供水、供暖设施, 购置生产加工、包装化验检测设备。该项目建成投产后, 年可实现综合销售收入2 480万元, 企业年盈利940万元。

5 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5.1 生产技术力量薄弱, 规范化水平较低

沁县中药材产业技术人才缺乏, 科技力量薄弱, 特别是既有医药知识、又懂药材种植的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基地农民的种植不规范, 盲目施用农药和化肥等问题严重;新种植区的生产管理和技术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2 市场导向机制尚未形成, 产品竞争力低

市场环节在中药材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沁县中药材市场竞争力低, 缺乏品牌产品和规范种植生产流程, 特别是缺乏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药材。

5.3 资金匮乏, 未形成配套体系

由于资金严重不足, 制约了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中药材种植没有配套的长远种植规划, 缺乏中药材GAP基地投资及生产试验示范的启动资金。

5.4 销售环节薄弱, 价格不稳定

沁县的中药材销售仅靠小商贩收购, 价格不稳定, 风险大。农户希望由政府引导、与药材公司签订合同, 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 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6 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建议

6.1 明确中药材生产的地位和意义

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 中药材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期。沁县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 中药材发展理应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民收入做出贡献。从目前情况来看, 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农民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涨, 中药材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 必将成为沁县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6.2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的作用

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政府应出台各种有效政策,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指导全县中药材产业开发, 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后续支柱产业来培育, 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6.3 注重产业配套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紧紧抓住“打造北方水城”的发展机遇,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药材市场为依托,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规范管理,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抓好重点, 用5到10年时间, 逐步建立完善GAP现代化中药材产业, 从而逐步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产业化、产品商品化、经营集约化, 加快中药材产业一体化进程。

6.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增强服务意识, 正确认识中药材产业面临的现状, 发挥优势, 努力吸引外地客商投资,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积极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和科学管理经验, 推动中药材产业为沁县经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6.5 引导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

逐步推进GAP认证, 引导和鼓励中药材种植企业按照GAP需求, 开展规范化种植, 标准化采收、加工、贮存, 切实提高中药材品质, 增强中药材在省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6.6 提高产品知名度

正确引导舆论宣传, 使药材企业和农民能够及时获得信息, 吃透政策, 充分调动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加强宣传包装, 大力宣传优良品种和优质产品, 树立中药材品牌和龙头产品。

摘要:中药材生产是沁县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也是县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了继续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发掘药材资源,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调查分析了该县中药材生态环境、资源情况、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篇3

一、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2010 年,云南省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明晰产权的工作,随着配套制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的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云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了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药道地药材、滇西北高山药材、西双版纳南药为主的5 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为发展林药产业提供了条件。据初步统计,2011 年全省石斛种植面积达1763. 4 hm2。昭通市种植林下天麻,2010 年种植面积达 1343. 3 hm2,产值 2005 万元。其他还有滇重楼、珠子参、续断、岩白菜、猪苓、半夏、黄山药、黄草乌、大黄等都已开始林下规模种植。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野生药材的基础研究不足,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技术滞后。

云南省的野生药材资源丰富,部分药材已经具有了很长的栽培历史,并形成了一定的栽培技术和栽培规模,如三七、石斛等。但对于大多数野生药用植物而言,仍然仅限于简单的采挖利用状态,对这些药材的生物生态学习性、林下栽培管理技术等基础研究十分缺乏。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药农所种药材多取自野生引种栽培,在林下药材种植及繁育等方面尚未有统一的种植及采集标准。药材的栽培管理尤其是野生生境下的管理技术经验不足,当前也主要是靠农民自身有限的经验种植管理,整体上还处于盲目状态。

(二)缺乏产业带动和技术支持,发展面临瓶颈问题。

山区农民多分散居住,用于发展药材的土地不像平原上能够集约经营,因此,为药材生产的组织、管理、采收、加工都带来不便。调查中发现,在现有林下药材(如重楼、三七)种植模式中,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形成规模,而如果要自行研发,则风险过高,成本较大,一般的企业、农户根本承受不起。因此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基层政府应在促进山区发展药材种植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取得科研部门的技术指导,否则,林药发展受到制约。

(三) 缺乏龙头带动,总体规模不大。

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林下中药材种植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很多地方仍未得到普及,参与人员少,实际生产面积小,经济效益所占比重少的现状暂时不能迅速改变,整体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大多数林下中药材种植的经营地区,没有当地的龙头企业的带动,生产地区分布零散,无法形成产业化经营,不能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整体发展。

(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部分资源面临枯竭。

由于多年来滥采滥挖,致使我国的部分自然药材资源面临枯竭,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药材生存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暖、干旱等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药材的产量、品质和分布。药材资源的减少刺激了价格的暴涨,利益的驱动又加剧资源采挖,同时人工栽培等替代措施的滞后无法弥补野生资源的巨大损失,所以在发展中药产业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药材市场的这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趋势。野生药材资源枯竭问题已是急待解决的大事。

三、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

(一)构建并完善创新支撑体系。

整合现有中药材研发技术力量,引导和扶持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个人申请植物新品种、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支撑中药材产业发展。技术上可以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中药材研究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构建云南中药材科技支撑体系提供创新型人才。

(二)加强基础研究,保护和利用资源,促进药材生产经营的科学化。

以全省中药资源现状为基础,通过科研经费和力量的投入,开展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的调研,摸清现有药用植物资源,制定中药资源保护名录;保存、扩大种质资源数量,提高种源质量,开展30 种重点保护和发展的珍稀濒危特色中药资源评价、保护及繁育技术研究,制定野生药材采集规范,建立繁育示范基地;为深层次开发打下物质基础,保护中药资源,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优质种植资源基础上,研究适宜林下发展的药材品种,培育良种及其栽培管理。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经常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培训、指导、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群众发展药材种植的技术含量。提倡使用优种壮苗,栽植要做到“适地适药”,并且技术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适时适量采收,在种植及加工利用过程中不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三)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带动农户。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整合各类农业、林业产业资金(如现代农业、林业科技推广等),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中药材基地+农户”运作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营造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参与的发展局面。对具备发展潜力、符合贷款条件的成长性企业,金融机构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给于重点支持,培育和扶持一批林下经济产业化中药材种植企业。

(四)培养市场意识,搞好药材生产经营的市场化。

要大力鼓励农民在林下种植药材,积极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使药材生产与市场变化紧密联系,避免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同时,政府部门要帮助药农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种植经验,交流市场信息,把分散种植的药农连接为一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存龙, 王润芳.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开发与保护[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2, (9): 28—30.

2.林淑芳, 郭兰萍, 黄璐琦 等. 野生药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15): 1879—1886.

3.刘熙万, 李小龙. 林改的生态富民效益及后续完善[J]. 中国林业, 2010,(4): 49.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2)42号

(作者单位: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处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篇4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0万人,是河南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做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程来抓,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达20余万亩。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非常适宜中药材生产,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药材多达1310种,进入市场的有358种,其中嵩县柴胡以其质地纯正、药效良好而享誉中药界,素有“嵩胡”之称。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种植20多万亩,种植农户达4万余户,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是组织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县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全县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管理平台已经建成。

二是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围绕山区资源优势,抓专业基地建设,按照“嵩南药用经济林,嵩北草本中药材”布局,目前我

县已发展中药材22.4万亩,其中山茱萸12.8万亩,主要分布在白河、车村、木植街等乡镇,其中白河镇6.4万亩,车村镇3.5万亩,木植街乡1.6万亩;连翘3.2万亩(人工栽植6500亩),主要以为主,分布闫庄、大坪、车村、大章等乡镇;皂刺1.7万亩,九店1万亩,其他乡镇都有种植,幼树较多;柴胡0.85万亩,以黄庄、德亭、纸房等乡镇为主,其它乡镇属零星种植;丹参0.5万亩,以黄庄、德亭、田湖等乡镇为主,仅黄庄乡就种植丹参0.3万亩,是全县种植丹参最多的乡镇;花椒0.9万亩,主要以九店、黄庄、闫庄、纸房等乡镇为主,仅九店乡就种植花椒442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其它中药材2.9万亩,如白河镇的杜仲种植面积最大,达4850亩,车村镇的桔梗种植面积最大,有6100亩,何村乡的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为2685亩;山楂种植面积2000亩,主要以闫庄、大坪、城关为主;野菊花面积为16500亩,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猪苓种植面积约1.3万亩,其中大章镇3500亩,德亭镇2000亩,黄庄乡1500亩,木植街乡1000亩,车村镇2000亩,白河镇3000亩。其它中药材多为零星种植。

3、龙头企业正在壮大。洛阳顺势药业为我县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的企业。创建于1969年,2003年完成异地技改扩建和GMP认证,公司总资产1.4亿元,现有员工32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人。生产有片剂、丸剂、口服液等8大剂型92个品种,年消化地产中药材4000多吨。主导产品有柴胡口服液、活血通脉片、小儿智力糖浆、香砂养胃丸及绿色天然保健饮

品“茵陈汁”等,公司先后成为“河南省柴胡种植及制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

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建成车村、白河、木植街等5个中药材市场,影响和辐射到邻近县市和周边地区。投资100余万元,占地50亩的车村镇土特产品中药材专业市场已拥有药材行、山货行等购销大户46家,经纪人270余人,季节性收购1300多人,市场年交易量达2300多吨。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县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及44家药材经销商经销药材1万多吨,其中白河中药材交易市场山茱萸交易量600余吨,交易额1000多万元(每千克20元)。车村土特产品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交易量3800吨,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全县药材销售收入1个多亿,种药农户年收入350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5、营销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先后建立嵩县中药材种植协会、嵩县金桥中药材种植中心、饭坡乡伟达农业开发公司和饭坡乡金银花花公司等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余家,培训中药材经纪人400余名。

二、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缺乏政策扶持。一是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药材生产出台的有关扶持奖励政策,受财力影响,标准低、要求高、难兑现;二是药材种植技术含量高,投入大,部分农民因种植和加工缺乏资金投入,贷款无路,使企业难以做大;三是保护力度不够。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药农也好,对野生药材的家种、驯养不够重视,部分药农在采集野生药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材时,缺乏合理

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乱采乱伐,滥猎滥捕,破坏了生态和野生药材资源,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引导药农合理保护和积极开发。

(二)缺乏科技人才。目前全县16个乡镇农技人员中,懂中药材种植的微乎其微,中药村产业开发归口农业局,医药、卫生等部门懂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也为数不多,由于受经济因素及工作条件制约,知识结构不能及时的更新,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真正种植技术人员仅在几家中药材企业中。而中药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栽培技术也各有特殊性,我县中药材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户管理意识和水平低,种植中药材的观念陈旧,“靠天收”的意识很浓,没有将中药材生产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管理在中药材种植上的重要性,粗放的管理造成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低下,市场竞争力弱。许多种植户因不了解或不能全面掌握中药材的生产、采收、加工技术要点,导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低、产量少、效益差,甚至错过种植时间,造成欠收或绝收。

(三)缺乏龙头组织。目前,嵩县规模性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只有顺势药业有限公司一家,且群体小,对中药材种植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1、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协会运作滞后。中药材协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民对专业协会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积极地联合其他种植户组成联合体(专业协会)共闯市场,减少个人

承担的风险,降低流通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由于缺乏龙头组织,信息服务滞后。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求,而中药材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价格涨跌频繁,信息真假难辨。市场信息不灵已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制约瓶颈。第一,我县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第二,广大农民不知如何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适销对路品种,不少种植户因信息不灵或受虚假广告的诱惑而盲目引种种植,有的受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之害,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对药材认知不足,致使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人数少且年营销额不大,造成中药材产品销售空间小,药材收购大多靠外地客商,价格低甚至难以销售,种植经济效益不能得到保障。

3、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基地规模滞后。中药材品种不成规模,分散为千家万户种植,且品种种植多样,产量不成规模,不利于客商收购,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盲目性较大,药农抗御风险能力弱。

(四)缺乏专业市场。我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尚不健全,专业的药材交易或批发市场并未建立起来,迫使药农千家万户找市场,盲目性大、风险大。由于缺市场,客商引不来、留不住,农民千家万户种药找不到市场,药卖不出去,且上当受骗,压级压价时有发生,严重挫伤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四、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嵩县中药材产业化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持,积极营造发展环境。目前我县县委县政府已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总的情况来分析,政府仍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大优惠,加大推进力度。对我县中药材生产开发的现状,应辨证地分析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变自生自长为积极引导,变盲目生产为对接市场,变零星种植为规模生产,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特殊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出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全县上下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新闻媒体、科普宣传部门要为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产业形象、产业内容的宣传和对农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3、优化政策,重点扶持。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发挥带动效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药材科技开发、技术鉴定等。财政、金融部门对企业和农户资金方面的扶持、服务要到位。制定完善中药材项目开发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二)坚持科技领先,强力推进科技兴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领先的科技来武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科技领先工作中要抓住五个环节,一是品种要先进,对落后品种要进行淘汰、改良,提纯复壮,以良种良苗保证高产高效。二是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三是立足加工企业的工艺改造延伸产业链条,由目前的出售原料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出售成药、半成药为主,实现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四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从栽植过程、生产环境、加工工艺等实行全方位质量跟踪监控,确保中药材产品达到绿色、环保标准。五是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中药材优质高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育和引进技术人才。要重在培育,选择一批有文化、有意识、有事业心、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培养一批自己的科技种药人才;或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从事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有较强实力的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组织专业培训和送科技下乡,努力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确保增收增效;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将专业种植或经销大户发展成为种植经销科技户,带动种植技术的推广。

(三)培育龙头组织,精心做大产业规模。

中药材种植要发展,必须打破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分散种植的局面,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药材事业的发展。而培育龙头组织是壮大产业规模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兴办中药材生产、加工和营销实体,积极培植新龙头。通过龙头带动,加快产业发展。

2、培育专业市场,建立以专业市场带动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兴建专业药材市场,变松散型药材交易为常年性药材交易,利用专业市场,引导药材种植大户与药市营销大户结成对子,按照“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做到开发一处,链接一处,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益。

3、扶持种药大户,建立以大户带动生产基地的模式。种药大户是中药材种植的领头雁,要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农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篇5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中国是其原产地和主要分布区。油茶种子榨取的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茶油耐储藏,易被人体吸收,是理想的优质食用油。茶油及其副产品在日用化工、医药、农业和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用途。

目前河南分布的品种(类型)共有55 个,以霜降籽为主,立冬籽次之、寒露籽、秋分籽更次之。在河南没有单纯优良品种类型的油茶林,品种良莠参差不齐,油茶的产量普遍较低,全省油茶平均产茶油仅75 kg/hm2,不及中心产区湖南省、江西省高产油茶的1/10。

为丰富河南油茶品种资源,信阳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引进外地的良种:广西岑溪软枝油茶、江西白皮中粒、桂林葡萄油茶、福建龙眼茶、浙江红花油茶等近20 个品种(类型)。近年来随着对油茶的发展重视,信阳各地开始大力发展油茶,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解决信阳油茶品种(类 型)产量低和丰产栽培技术问题,从2003 年开始引种湖南、江西等地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湘林-1,湘林-3,湘林-4,湘林-27,湘林-28,湘林-97,赣林-22,赣林-24,赣林-26,赣林-27,赣林-166及亚林系列等50 余个品种,大大丰富了信阳的油茶资源。由于经费的限制,所引品种多以接穗嫁接为主,数量较少,以试验形式建林,发展面积很小。目前均处于观测阶段。

从总体来看,全省油茶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分析,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油茶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由于油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种植特点,尽管种植规模大,但产量低,又缺乏扶持优惠政策,致使油茶产业发展缓慢;现有品种老化混杂,经营粗放;过去主要使用实生苗造林,优良品种比重低;广大群众长期自给自足,没有真正把油茶当作商品来经营;油茶造林初次投入成本高;良种选育滞后;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有效的发展机制,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中咨网(http:///)研究部总结河南油茶发展思路与对策

加大油茶林基地建设

近期目标:2011-2015 年,全省再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15 226 hm2,低产油茶林改造6 373 hm2,到2015 年共计完成36 000 hm2 的油茶新造林和改造任务。中、远期目标:2016-2020 年,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力争使我省油茶原料林种植面积达到50 140 hm2,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着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全省50 140 hm2 油茶原料林,全部进入盛产期,年产茶油750 kg/hm2,可生产茶油3 760.5万kg,年产值可达15 亿元。发展油茶原料林不仅增加植被,绿化荒山,而且经济效益显着,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重要林业工程。

推广良种壮苗,加大良种基地建设

以信阳市林技站、信阳市林科所为依托,建立2.7 hm2 良种采穗圃;同时在光山、商城分别新建种苗繁育基地共8 hm2,育苗塑料大棚4 000 m2,炼苗阴棚6 000 m2。以林科所为依托单位,建立省级油茶研究开发推广中心,成立油茶推广技术服务队,开展科技下乡,采取科技宣传、科技咨询、播放电视录像、现场授课、示范操作等多种形式将油茶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及时送到林农手中,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组织保障

油茶产业链条长,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多,政策性强,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引导,理顺管理体制,搞好部门协作与配合。应成立各级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处理油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组建由从事油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油茶产业专家技术组,在科研、良种推广、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投入保障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资金投入是保障。国家应加大油茶林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油茶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把油茶基地建设与生态市建设以及种苗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要实行“谁开发、谁投资、谁收益”的政策,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同时,要多方筹措开发资金,世行林业贷款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油茶原料林建设,各级财政、农业开发、扶贫等部门要有稳定的资金扶持,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和科技开发资金,用于油茶开发;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商和社会各界投资油茶林建设,同时,要加强对开发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开发资金的投入效益。

在油茶主产区选择3~5 家基础比较好、企业信誉和资产状况良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油茶加工企业给予林业贷款政策扶持。对于企业贷款营建自有林地达到333.3 hm2 的,享受油茶种植补贴政策。重点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带动辐射和市场开拓方面发展更大作用。

政策保障

河南应出台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鼓励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要将发展油茶产业放在和粮食及其他食用油产业同样重要的地位列入国家扶持范围;要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打破地域、行政界线,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共同投资发展油茶产业。形成运行灵活、有利于市场动作的运营机制,积极倡导“公司+基地+农户”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为保证各县(区)完成省下达的任务,首先要坚定不移地惯彻落实党的各项林业方针政策,应结合生态省建设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山区、丘陵一齐抓,号召广大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村庄周围等地种植油料林。允许“四荒”使用权保持50 年或更长时间不变,并发放林权证,调动群众积极性。认真落实林业税费及相关优惠政策,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科技保障

组建成立油茶科学研究开发中心。在生产过程中应着重抓好油茶选优、良种引进、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形成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开发有机联系和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体系。

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综合利用,大力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等技术攻关。加强科技示范,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强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通过科技示范,让农民看到优良品种和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积极投身油茶发展。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专家服务体系,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咨询。建立分组技术培训制度,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油茶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对接、送技术下乡,提高农民经营水平。

建立技术承包责任制。种苗供应单位对提供的良种,要从造林到田间抚育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并将林农和企业对技术服务的满意程度、服务的实际效果等作为对技术人员考评的重要依据。

宣传保障

目前,人们对油茶的认识和了解较少,与橄榄油相比,市场认知度低。应当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要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油茶健康绿色的独特功效,扩大油茶知名度。同时,应大力提倡健康饮食及生活方式,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法制保障

中药产业市场规模调查报告 篇6

中国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有关报告指出,未来10余年,中国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中医诊断与治疗水平,使更多的人民、更多的国家接受和享用中医技术同时,中国还将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中药标准体系,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提高中药创新能力。

该报告称,中国将使中医药保健体系成为人民健康的重要支柱,85%的农村人口享受到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服务。

未来10余年,中国还将努力使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医药,形成4000亿元左右的产业。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近几年中药工业产值年平均递增20%以上,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水平,形成近千亿元的产业。

中药材年用量25年来从40万吨增加到了120万吨以上

中药国际化等待还是出击

目前,国际市场的中药及植物药销售额每年达300亿美元以上。

其中,日本汉方药占70%以上,韩国韩药约占10%,而中药所占的5%份额中有70%为廉价中药材。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篇7

1 云龙县中药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云龙县中药材的资源概况

最早记述云龙县中药资源的文献是雍正本《云龙州志》[2]:药之属十四,大黄、黄芩、黄柏、小黄连、茯苓、黄精、柴胡、何首乌、蓬术、金银花、葛根、香附、枸杞、五倍子。1984年云龙县进行了历时2年的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发现中药共225种,其中植物药材79科172属213种,动物药材9科10种,矿物药材2种。珍稀名贵药材有云黄连(米连)、青贝、天麻、三七、红大戟、补骨脂、麝香、穿山甲、鹿茸、熊胆、猴骨、豹骨等12种;大宗地道药材有茯苓、猪苓、理党参、黄精、防风、黄芩、草血竭、续断、龙胆草、何首乌、红石膏等24种;一般药材有131种;原料药材2种;民族药材、草药有野当归、九叶五加、红草乌、刺参、黑心解、七叶岩陀、大红袍、理肺散、双参、八角枫等56种[3]。根据2013年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云龙县科技局于2014年出版了《云龙县重点生物资源简介》[4]。

1.2 云龙县中药材种植体系和规模

近年来,云龙县按照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中药农业产业规划集群:北片区为白石、长新、诺邓、宝丰沿着沘江河谷地区,以金银花、滇重楼、滇龙胆、油牡丹、金铁锁、玛卡等中药材为主;东片区以团结、关坪为主,以重点发展纹党参、滇重楼、油牡丹、秦艽、三七等为主的中药材;西片区为苗尾、功果桥沿着澜沧江的地区,以灯盏花、滇重楼、滇红花等中药材为主;南片区以漕涧、民建为主,主要发展附子、滇重楼、滇红花、白及等中药材。按照土地流转总体思路,实现了中药材种植用地的有序流转,也促进了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全县共有1个中药材产业协会,18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个总投资200万元的专业从事金银花加工的云南省北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动态保持在6666.67hm2,其中规模化种植的有金银花、滇重楼、红豆杉、附子、秦艽、滇龙胆、玛咖、纹党参等16个品种(表1)。

2 云龙县发展中药农业产业的优势

2.1 气候环境优势

云龙县地处横断山脉南端澜沧江纵谷区,属大陆性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突出表现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相互交叉,且以垂直方向更为明显复杂的“综合型立体气候”,真可谓“一山分四季,一地分四带,十里不同天”。气候在垂直分布上可分出温带、亚热带、热带三大类。年总日照时数为2077.3h,受地形影响,各地区差异较大,境内日照量分布不匀,日照时数以诺邓镇最高、漕涧镇最少,差值约400h;年平均气温16.2℃,最冷月平均气温7.5℃,最热月平均气温22℃。最高海拔处与最低海拔处的年平均气温相差达17℃,极端最低气温-4.2℃,极端最高气温34.3℃。常年降雨量800mm左右,位于漠河———腾冲湿润、半湿润分界线上。云龙县气候总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冬春干暖、夏秋雨湿、干凉同季、雨热同期、寒温热具备、干暖湿兼有、东西差异明显,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存空间,为多种生物的繁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气候条件,也为中药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2 土地资源优势

云龙县耕地面积为52590.08 hm2,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25hm2;其他草地(荒草地)面积为18930.21hm2,人均占有其他草地(荒草地)面积0.09hm2[5]。其中海拔2000m以下的:耕地面积18296.12hm2,其它草地(荒草地)8561.94 hm2;海拔2000~2400m的:耕地面积26910.55hm2,其它草地(荒草地)1596.73hm2;海拔2400m以上的:耕地面积7383.40hm2,其它草地(荒草地)8771.54hm2。全县林地总面积32.67万hm2,人均占有林地面积1.58hm2,森林覆盖率达64.8%。充足的土地、林地资源为高原特色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为广大山区群众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搭建了平台。

2.3 水利资源优势

云龙县境内河流多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怒江、澜沧江、沘江、关坪河、漕涧河、检槽河,湖泊有天池。云龙县入境水量296.9亿m3,出境水量为326.1亿m3,其中澜沧江入境水量296.9亿m3(沘江入境水量9.2亿m3),出境水量320.65亿m3,归入怒江水系的出境水量5.44亿m3[6]。云龙县地下径流深度变化在50~500mm之间,漕涧植被好,高至500mm,长新、白石一带仅50mm,年地下径流量为6.64亿m3。年降水量55.46亿m3,年径流量为29.2m3。

2.4 中药材产业政策扶持优势

由于云龙县的中药材产地环境良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中药村发展潜力,且注重中药村资源保护、规范种植与持续利用,2011年云龙县被云南省科技厅和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了“云药之乡”的称号。2015年5月18日,云南省政府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托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及玉溪、楚雄、曲靖、红河等产业园区,打造“滇中现代中药(民族药)经济圈”,分别从加大资金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土地供给、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保障。云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农业产业的发展,高起点描绘“云药之乡”的发展蓝图。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中药材资源,制定出台了《中共云龙县委、云龙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实施意见》、《云龙县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划》、《云龙县金银花发展规划》,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3 云龙县中药农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3.1 科技水平支撑能力弱,生产方式落后

首先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薄弱,专业人员不足,基层科技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培训机会少,人员老化,形成农业科技普及率不高,更不能选育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其次,大部分农户以传统方式种植,则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都不稳定。

3.2 中药材GAP认证企业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GAP是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英文缩写,作为一种适用方法和体系,通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来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2009年6月注册的云龙县阳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关坪乡基地规范种植滇重楼10 hm2;2013年引进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落户云龙建立分公司,现已在云龙县规范种植金银花“九丰一号”1667 hm2,并投资建设金银花初加工厂及金银花饮片厂和饮料厂,但目前还不是中药材GAP基地。

3.3 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

中药材生产周期长,品种多样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现在的状况是:一是县乡财政困难,资金投入有限;二是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扶持准入的门槛高,争取难度大;三是金融信贷覆盖面有限,力度小。

4 云龙县中药农业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中药材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是加强中药材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和培养一批懂技术,熟悉本地情况的中药材本土科技人才;二是强化与有关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2 加强中药材的GAP认证工作

中药材GAP认证,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饮片、中成药及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的质量,并和国际接轨,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云龙县引进的合作企业已获得GAP认证,这样云龙县的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有保障,加上优质的地理生态环境等,给我们的GAP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云龙县应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进行中药材GAP认证,建设中药材的GAP基地,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按照“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地带动合作社、农户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进行生产种植。这样企业发展的同时,示范带动了合作社和农户,就可以达到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共赢,使中药材的生产良性循环。

4.3 加大种植药食两用类中药材规模

中医药的特征与未来医学防重于治、更加关注养生保健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因此,中药保健品、保健食品及具有保健作用的药品,在健康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传统的“食药同源”等养生理论源远流长,是我国发展中药保健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云龙县现有大规模种植的纹党参、金银花和油牡丹等都是药食两用类药材,这类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4.4 加大中药材加工的招商引资力度

进一步宣传云龙的中药材农特产品,把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来,形成“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加基地、基地带示范户、示范户联农户”等发展模式,形成订单生产,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逐步形成特色产业生产农、工、贸一体化,种(养)、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延伸中药材农特产品的产业链,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药材产业的稳步发展。

摘要:云龙县有植物药材79科172属213种,并于2011年被云南省科技厅授予“云药之乡”的称号。本文分析了云龙县中药材资源及其种植历史、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及优势,指出了云龙县中药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云龙县发展中药农业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中药农业产业,现状,发展对策,云龙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从书.云龙县志(1978-2005)[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周祜校.雍正本《云龙州志》[M].1987,5

[3]云龙县林业局.云龙县林业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云龙县科学技术局.云龙县重点生物资源简介[G].2014,8

[5]云龙县国土资源局.云龙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M].2010,11

[6]云龙县水务局.云龙县水利志[G].2012,12

云南省中药产业现状 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对策

一、引言

按照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

在云南省却表现为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缓慢,而第二产业又没有足够的吸收能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相对落后,多由初级的服务行业支撑,并没实质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滞留的问题。

二、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状况,对于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产业和就业政策,保持云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及其助手(1975) 通过“发展模型”分析框架,处理了101个国家在1950-1970年的资料,提出了一个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标准结构”。作为国际经验,这个“标准结构”成为众多经济学家衡量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质量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资料来源:Ho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牛津大学出版社,1957年。云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注: 根据云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省人均GDP达到12587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842美元)。

云南省的就業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现状明显。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高出“标准结构”近40%,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不足,低于“标准结构”20%左右。这表明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非常规发展情况,即云南省大量劳动力一直低效率地滞留在第一产业之中,而全员生产效率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未能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

近年来云南省人均GDP稳步上升,而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不显著。对比钱纳里的“标准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省的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现状很难得到改善。

三、云南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一)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示: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使得大量劳动力向高效率、高利润的部门转移,从而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就业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将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我们将云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分别记为X1、X2、X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分别记为Y1、Y2、Y3。根据1990-2008年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统计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度分析,可得出云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

SPSS运行结果显示,云南省第一,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云南省一、三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对云南省就业结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云南省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云南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变动对云南省就业结构的改变没有太大的影响,就业变动对产值变动反映不敏感。

(二)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影响度分析

为了对云南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具体影响进行数量分析,我们考虑如下回归模型:Yi=A + B Xi式中: 我们将就业结构记为Yi(i=1,3);各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记为Xi(i=1,3)。运用 EVeiws5.0 软件,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1990-2002年、1990-2003年、1990-2004年、1990-2005年、1990-2006、1990-2007、1990-2008年云南省三次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个变量进行分阶段回归,可得: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呈高度显著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特点明显:①截距项都比较高,说明云南省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很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且第一产业有较多的富余劳动力,是劳动力转出的部门。②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存在“挤出”效应。以1990-2002年的数据为例,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32,表明第一产业产值结构比重每降低1%,可以使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降低0.32个百分点。③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随时间推移朝积极的方向变动。从2002年到2008年云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的系数从0.32上升为0.57,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力不断增强。④第一产业劳动力随时间缓慢转移。从2002年到2008年云南省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回归方程的截距项的值由67.79变为59.9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呈高度显著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特点明显:①截距项都比较低,说明云南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起点较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是劳动力转入的部门。②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吸纳能力。以1990-2002年的数据为例,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37,表明第三产业产值结构比重每增加1%,可以使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比重增加0.37%。③随时间推移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朝积极的方向变动。从2002年到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的系数从0.37上升为0.64,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第一产业方面

在云南省产业就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结构”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低效率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在对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力分析中我们发现虽然云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而且下降幅度也十分有限。结合对云南省的省情的研究我们分析以下几个原因:①文化因素。云南农民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长期处于闭塞状态,外出少,传统文化观念比较强,留恋家乡故土,怕出门,对市场经济观念不理解。②民族因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农村人口中所占比重更大。有的少数民族习惯居住在某一地区,不愿迁移。③素质因素。云南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差,参与市场就业竞争能力较弱。④地理因素。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与省外大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来往费用高,跨省内城镇也往往较远。⑤信息因素。云南农民很多处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对城镇迅速变化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不认识、不了解,找工作往往都是碰运气。由于这些因素,云南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成本很高。

(二)第二产业方面

在对云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中,我们发现云南省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我们对云南省第二产业产业的内部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云南省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组成单一。根据云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接近80%的行业均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云南省工业增加值40%的烟草业,合占云南工业增加值35%的有色采矿、黑色冶炼、电热、化工均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远远低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云南省长期以来片面地推行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产业政策导致了云南省经济增長的同时,资本密集型产业不断增多,逐步替代了原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入了同样的资金,能够吸纳的劳动力却减少了,就业弹性系数自然就会下降。

(三)第三产业方面

在云南省产业就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结构”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云南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离发达国家的标准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分析原因如下:①云南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的高速增长是第三产业比重难以较快上升。由于云南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工业的发展势头较强。在工业化过程还未达到成熟之时,要使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还有比较大的难度。②第三产业的许多领域市场化程度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一般而言,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发展相对较快。而云南目前除商业、餐饮业、服务业、运输业中的公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以外,在第三产业的众多领域市场化程度都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③城市化进程较慢。大量事实表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与城市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云南的城市化水平低、规模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赛尔昆.李新华等译.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05).

[4]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01).

上一篇:特殊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下一篇:十周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