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2024-05-30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共6篇)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篇1

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发展战略

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

关于对外开放和我国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目前理论界明显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性意见。对此笔者大体归纳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解决就业问题;要尽可能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民族产业是次要问题,只要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纳税、增加就业既可;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应主要由市场决定,主张搞“产业政策”是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

第二种意见:强调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民族经济独立性;主张适度开放,吸引外商投资也要适度,注重经济(产业)安全;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有必要在战略性产业领域中争取赶超。

上面两种不同倾向,实际上隐含着对国际环境、国家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的分歧。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因为今天国有企业和产业结构的很多问题,根源还在于旧体制改革不彻底和新的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善。但对在国际竞争面前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产业独立性、要不要保护和扶持民族战略产业的问题上,笔者不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很多文章倾向于用“全球化”、自由贸易代替经济发展,好像只要“放开”搞自由贸易、按比较优势论办事,发展中国家就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好像这就是发展战略的核心。而贸易保护、产业发展政策,都是“计划经济的余毒”,是保护落后。

我们应该承认,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原则,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个理论的缺点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对待发达――不发达经济之间的分工问题,所以是“静态的比较优势”理论。它解决不了长期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解释不了为什么日本韩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么快)。静态比较优势论实际上是发达国家的理论武器。按照这个理论,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就没有追赶和后来居上的可能,只能宿命地被动服从于“客观规律”,即现有的世界分工格局。

工业化的拉美式道路和日韩式道路

汽车工业界有人提出:世界各后进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有“拉美式”和“日韩式”两条路线。实际上这可以推广到整个工业政策。在全球化条件下,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有两种可选择的道路:拉美道路和日韩道路。

拉美道路的特点,就是敞开大门,鼓励各跨国公司进来合资合作、设厂竞争,不追求“民族汽车品牌”。而“日韩式”则强调国家发展自主汽车工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不倾向于合资,高度重视引进消化,重视自有品牌。为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不惜搞市场壁垒,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打入国际市场。

拉美式道路,是遵循“国际自由竞争”和“比较优势”论的、政府放任自由的产业发展道路。“日韩式”道路是政府强烈干预市场的(国家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实行市场保护和倾斜支持)发展道路。

拉美式道路证明,出让国内市场,换取国际投资,可以增进居民福利,可以节省技术研发耗费,减少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代价是阻碍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和创立品牌的前景,本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成为依附型产业。

日韩式的发展道路,要付出购买、消化技术的金钱和努力,要冒技术引进失败或消化不力、掉进“引进陷阱”的风险。但这是不受外国资本控制、发展中国家振兴民族产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的唯一途径。[1]

可以

[1][2][3][4][5]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篇2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

亚当·斯密认为,国与国之间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认为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其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低生产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即优势或劣势在生产不同产品中从某个方面看是不同的,则遵循“权衡利弊”的原则,便能从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彼此的贸易中获得利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商品的价格也不同,由此国际贸易产生。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1. 这些理论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为背景产生的,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野看问题,它们追求短期的比较经济利益,忽视了长期的、广泛的社会效益。斯密、李嘉图仅考虑劳动生产率差异,赫克歇尔-俄林虽然将生产要素扩充为自然资源,但没有把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考虑进去。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从表面上看,各国公平地利用国际分工取得了各自的比较经济利益,但实际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要为此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而且给全球带来可怕的环境灾难。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等都是这种不公平的国际分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反映。

2. 依据比较成本学说的理论,一国为了大规模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必然密集使用自身拥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密集使用某一要素生产产品时,其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从而使一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最终被其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消,进而导致该国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

3. 传统的比较优势仅仅考虑了成本、价格因素在货物销售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价格因素的作用,如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而且,其范围没有涉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知识产权贸易。这样,必然不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分工。

4. 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相对的、静态的,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会固化原有的产业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

(三)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的现实问题

战后国际贸易出现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预示和说明的格局。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各国应出口那些使用本国密集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从中取得经济利益。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存在巨大差异,大量的国际贸易应发生在这两类国家之间,但现实是战后发达国家间的工业品贸易、产业内贸易量日益增长,已占世界贸易的较大份额。至此,出现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

此外,在二战以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中,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践的结果却与比较优势理论相悖。许多出口丰裕要素产品的国家不仅没有富起来,有些反而变得更加贫困了;贸易条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多数国家掉进了“贫困化增长”陷阱。

(四)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面貌,也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作用的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中国家要想突破贫困化陷阱,必须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摆脱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和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存在刚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

(一)从出口产品结构看

2007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实现快速增长,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754.70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7.55%,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也实现了长足增长。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价值7011.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6%,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57.6%,其项下实现贸易顺差202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2%,相当于当年我国总体贸易顺差的77.1%。但我国机电出口产品结构并不合理。据统计分析,70%左右是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由此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并未软化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刚性。

我国现存的比较优势产业刚性对国家出口竞争潜力极具负面影响。由于目前我国国内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工资增长较快致使单位产品工资成本上升;且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坚挺,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优势消失;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呈下滑趋势,再加上这类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发展中国家多采用降低价格来扩大销售,这加大了价格下滑的幅度。因此,尽管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是如果继续单纯依赖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来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势必会滑入比较优势陷阱。

(二)从外商对华投资流向看

目前绝大多数外资在华投资的产业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产业,行业的协议投资金额达到了全部协议金额的70%左右。在这一行业中劳动密集型投资多于技术密集型投资,其结果使得我国制造业成为外商转移过时设备和过时技术的接收者,抑制了我国在机械制造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而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新产业和资金短缺行业,如交通运输、科技服务等,外资并未能给予积极的资金补充。我国对外资的利用过于集中在传统的成熟产业,外资未能充分引导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强化了原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刚性。

由上,我国比较优势的刚性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应当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三、提升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比较优势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劳动力丰裕仍是我国当前最大也是最现实的比较优势,充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为经济发展积累足够的资本、技术,培养人才,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失业问题比较严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我们所提到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再是技术落后、低附加值的产业。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多地向产业渗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利用复杂劳动生产出来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取代利用简单劳动生产出来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产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所以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是发挥我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努力方向之一。

我国应充分利用全球产业调整的机会,吸收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产业,尤其是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生产环节,结合我国的特点,转化为本国的竞争优势。

(二)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渐减弱。一方面,由于工资的刚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弹性低,受市场需求的约束显著上升,从长期看,贸易条件呈不断恶化趋势。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日益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地区。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引外商投资国。我国的外资流入方式主要是以国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为主。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点已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产品工业转移,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此,政府应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加入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生产,成为它们整个国际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同时,还应扩大与跨国公司合作的领域,放宽在商业、外贸、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限制。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鼓励本国公司走出国门,到技术先进的国家投资经营,以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动本国的产业升级。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21世纪,能否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较量中占据制高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要想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推进,跟上全球产业升级的步伐,尽快完成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在于科学技术。而我国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都很低,还不到GDP的1%,低于西方国家的3%,这表明我国科技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一方面,应当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结合起来。对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应当进行消化吸收,同时,要将发展高新技术的立足点放在本国。只有立足于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知识经济的来临,关键的积累是人力资本。促进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可靠保证。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以及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客观要求看,我国的人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人才结构也极不合理,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高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要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从教学的内容来看,应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单纯的知识积累型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心、创新思维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正规教学,还应重视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促进劳动力在部门之间流动的润滑剂,有助于缓解经济结构调整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依慧.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 (, 4) .

[2]毛玉敏.从东亚地区看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 11) .

[3]傅道忠.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2 (, 6) .

[4]李琪, 王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前景产业导向[J].经济学家, 2003 (, 4) .

[5]徐剑明.论我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刚性及其转型[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 8) .

[6]http://ccct.mofcom.gov.cn/aarticle/tongjiziliao/200709/20070905055166.htm[lEB/OL].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篇3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技术进步

2004年起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就突破了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自2006年初以来,我國对外贸易仍保持了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2726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24.3%,其中出口总额为6912.2亿美元,增长26.5%。仅前三季度的贸易顺差就达到了1098.4亿美元,超出了去年全年1018.8亿美元的水平。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或者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的产品和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于津平(2003)运用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魏浩、毛日昇和张二震(2005)用同样的方法和收益性结构指数发现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仍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傅朝阳(2005)也运用RCA和NTR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经济的要素禀赋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相对丰富,出口部门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发展

大卫·李嘉图(1817)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思想,引出了比较利益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出在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便可以获得各自源于贸易的利益;赫克歇尔-俄林(1933)的H-O Theorem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扩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哈伯勒(Haberler,1936)又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此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罗布津斯基等诸多学者又丰富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使之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思想。

早在19世纪末马歇尔(1890)就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了除要素禀赋外决定生产成本的其他变量,他分别论述了“大规模生产”与“产业区”的问题,引出了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效应。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A.K.Dixit & J.E.Stiglitz,1977)将规模经济的概念引入国际分工领域,指出消费市场及其引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平均成本。即使存在要素禀赋的劣势,由于市场的扩大和规模经济的作用,平均成本可以低于小规模生产的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别国,并迫其退出该产品的生产。而外部规模效应也说明了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克鲁格曼(Krugman,1979、1981)通过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得出了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规模经济而产生国际贸易的结论。相反,劳动力增长和外部规模效应等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取得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他认为,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拥有更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将有更高的工资率,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品。国家间商品生产和贸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模式可能是完全由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和政府计划所决定的。埃塞尔(Ethier,1979)分析了规模经济与机器种类多样化两难的问题,解释并说明了机器种类数量的增加与新技术的增加、内生的技术进步有关。克鲁格曼(1983)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并阐述了技术竞争理论,指出如果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结果是缩小了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迈克尔·波特(M. Porter,1990)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是其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他的主导产业是否具备比较优势,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建立优势产业的基础,而提高效率的源泉是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他既考虑现实的利益,更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强调要素质量的提高对一国竞争力的影响。

二、比较优势理论评析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

按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与贸易量成正相关关系,各国之间贸易形式主要应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行业间贸易。但在战后的现实是:发达国家之间行业内贸易量大量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在国家间转移;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假设相悖;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陷入了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低位资源要素产品出口 “比较利益陷阱”。而且密集使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会使本国的比较优势最终因对要素的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消。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市场效应,固化原有的国际分工,导致发展中国家恒久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逐渐陷入单一产品结构的畸形产业结构。因此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其动态特征的静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反而只能使其不断加深。

如何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符合现代国际分工现实和使所有国家都能得到分工的利益,迪克希特、埃塞尔、克鲁格曼和迈克尔·波特等国际经济学者们作了理论的动态发展,用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作的动态的诠释,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将国际贸易的诸多变数如市场结构、研发要素、技术创新等引入动态考察的范围。技术创新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中形成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又影响国际分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是技术创新作用于内生变量,通过改变需求收入弹性,就会使贸易条件产生良好的变化,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获得贸易的利益从而导致福利的最终上升。同时,地区分割的市场对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分割的市场促使区际产业趋同,进而导致区际贸易壁垒阻碍商品和要素的国内流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影响规模经济在一国国内的形成。

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当今世界,一国的对外经济利益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果其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而且使之静态化,那么在国际分工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贸易大国就有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从而损害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贸战略既要立足现有的成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同时又要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兴的未来的支柱产业,使二者协调发展,不可或缺。因此,主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动态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地探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制定相应的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贸易政策分析及策略探讨

1.贸易政策应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我国在要素禀赋中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方面,按照比较优势的定位我国大多数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生产环节。而且由于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的压力较小,导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静态的比较利益参与国际分工的粗放型贸易扩张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同时由于“合成谬误”的存在,各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趋同,同类产品、同类产业的竞争不断地恶化我国的出口市场,致使“贫困化增长”的产生。现实的贸易策略应是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有意识地提高和实现向中高端国际分工环节的发展,增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投入。在劳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创造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内生型比较优势。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劳动就业量,缓解目前困扰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贸易政策要引导、鼓励企业对技术和知识含量丰富的资本品进口,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2.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内市场,协整国内和国际贸易,培育源自规模经济的比较利益。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分割,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品与生产要素流通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际资源配置过程缺乏国内资源合理化的支持。这种条块分割不但排斥竞争,还由于市场的过于狭小而阻碍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影响我国国际分工的动态化发展。因此,建立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我国追求动态比较利益的重要的因素,使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相互协调,以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利益。贸易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从开放的角度,以国际产业关联为背景,选择主导产业,必要时从战略角度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保护使之能取得规模效益,并伴随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比较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比较优势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篇4

1 比较优势理论演进

自从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1776年在其“圣经”《国富论》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以来, 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国内外经济学界的视野。200多年以来, 基于这方面的研究如同雨后春笋, 硕果累累。其理论本身经历了一个由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近代比较优势理论到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飞跃;同时, 在应用领域中, 也由单纯的国别贸易发展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然而,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远未终结。

1.1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国际分工论或绝对成本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就是用本国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同时, 即便是生产同种产品, 其成本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交换过程中, 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 认为在某种产品上具有先进生产技术、所花成本绝对的低就具有“绝对优势”。他主张各国应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产品进行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 这样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必然对双方都有利。

后来, 李嘉图于1817年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它是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之上的。因此, 他与亚当·斯密理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即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 该国在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其精髓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拥有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 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这样一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都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获得比闭关锁国更大的利益。

1.2 近代比较优势理论

自20世纪初, 近代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克歇尔、俄林和哈伯勒等人。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其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 明确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命题, 并且讨论了国际要素禀赋差异在确定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这一著作成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头。可以说, 他在国际贸易理论领域中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指出, 由于各国都会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因此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被认为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他还明确说明, 如果不考虑地区分布, 则使用相同工艺和要素的产业会获得相等的回报, 这被后来学者称为HO模型的“一体化均衡”特性。

后来, 他的学生俄林的理论对他的贸易思想作了重要的发展。他不仅考察了贸易格局, 而且考察了贸易的经济效应问题, 比如要素价格的均等, 贸易对要素供给的反作用, 等等。并在其老师理论的基础上, 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理论 (即H-O理论) 。哈伯勒1933年放弃李嘉图模型中的成本不变假定, 推广到成本递增的情形。他运用向外凸出的生产可能性来描述成本递增情形, 这对于精确地模型化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 他还通过长期和短期转换曲线的变化, 来说明时间的变化对经济贸易均衡的影响。

1.3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8 0年代, 由哈佛大学迈克·波特教授分别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系统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站在产业 (中观) 层次, 从下而上, 即从企业 (微观) 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 (宏观) 层面上, 这是对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又在于国家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 并使企业具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虽然是针对国与国之间贸易分工而言, 但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讨论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发展问题, 适用于新形势下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以及国际间的往来。此外, 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时, 还应结合本国或本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 适时采取相应的战略方针, 并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扶持自己的优势产业, 建立和发展自身相对优势的产业模式。

2 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一般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短短30多年从形式上几乎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历程, 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呈现出一种面貌全新的成长状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 净增长9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09年的25575元, 净增长66倍。与此同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9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名中, 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和陕西分别列于第7位和第17位。总的来看,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拥有资源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2.1 资源的比较优势

(1)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京广铁路以西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 其中尤其以西南地区为最多, 占全国总量的70%。另外,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10.1亿亩, 占全国71%;林地占全国83.5%;草地47.1亿亩, 占全国的94.9%。此外, 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大, 如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能源矿产;铬矿、锰矿等钢铁原料矿产;铜、铅、锌、锑、钼、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钾盐、芒硝、磷矿等化工矿产在西部地区占绝对优势。 (2) 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就是日光城, 每天日照时数超8小时, 年平均日照时数3005小时。风能也是重要的资源, 内蒙古高原、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北部等地, 年有效风能达5000~7000小时, 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达150~300瓦每平方米。 (3) 西部地区拥有富集的生物资源。西藏的原始森林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 在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 云南就拥有1.8万种, 占全国的60%;四川的大熊猫、金丝猴、牛羚、梅花鹿、华南虎、天鹅、穿山甲等都是我国的珍惜动物。

2.2 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要已经从追求数量过渡到追求质量, 从追求质量转为“品牌消费”, 而品牌消费的内在本质则是更高层次的质量消费。对于那些有资源优势能体现地区特色的常规作物和畜禽, 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内在品质。新疆库尔勒香梨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产业, 拥有“库尔勒香梨”、“沙依东”、“2+8”、“孔雀”等注册商标。此外,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重发展地区之间的裙带效应来创立品牌效应。如在新疆发展棉花、西瓜和甜瓜生产基地;云南、内蒙古、新疆的糖料生产基地;在西南地区发展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在西北地区发展猕猴桃、苹果、梨、葡萄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和枸杞子、甘草、红花等中药材生产基地。

2.3 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这是自然和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不少资源的原始性、唯一性、垄断性已为世人所公认。从1982年到1984年, 在国家已经非三次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19处中, 西部地区就有42处。如四川和重庆的峨眉山、黄龙寺、九寨沟;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红枫湖;云南的路南石林、西双版纳、丽江玉龙雪山;陕西的华山、宝鸡天台山, 等等。再者, 大自然的造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 使西部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自然神韵和浓郁的西部风情。源远流长而关系复杂的民族文化, 差异鲜明而又各成体系的风俗习惯, 古朴自然而又充满朝气的民族艺术, 浑然天成而又风格迥异的民间建筑, 情调浓郁而又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 无不展现西部旅游的风采。

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选择

2000年10月,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这一伟大战略的号召下, 西部地区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 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3.1 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

人的价值观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长期以来, 深受历史原因的影响, 西部地区人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农耕文化观念浓烈, 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本来较低, 人们普遍缺乏竞争意识。所谓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因此, 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 主动出击, 抓住机遇, 努力赢得西部大开发的先机。立足于西部地区优越的要素禀赋,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济发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展道路。

3.2 推进开发生态农业

西部地区应加快推进生态农业, 构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生态农业主要是将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 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对于部分地区可以有效地进行整合, 结合当地特色, 组建专门某项农产品生产区, 进行规模种植。同时, 政府部门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创建精品与增加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3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安排, 逐渐推行影响环境预警体系, 以确保危害程度逐步降低。同时, 要进一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西部地区, 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 并能合理地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放在首位, 不断地从自身做起, 真正地建设成为一个温馨、幽雅的绿色世界,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外商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投资硬环境。

摘要:保持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保证今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地对比较优势理论予以总结和梳理, 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 最终演绎出利用其比较优势发展的战略部署。

关键词: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邹东涛.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王文长, 李曦辉, 李俊峰.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4]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篇5

摘要:以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为背景,利用1995~2011年数据系统测算了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组合调整的分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效果,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有效保护率、新要素贸易条件等指标构建了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变动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限制效果显著降低,现有农业贸易政策组合可以形成合理、有效保护;不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格局基本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今后在挖掘和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整体的比较优势时,依据变动中的比较优势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endprint

摘要:以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为背景,利用1995~2011年数据系统测算了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组合调整的分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效果,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有效保护率、新要素贸易条件等指标构建了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变动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限制效果显著降低,现有农业贸易政策组合可以形成合理、有效保护;不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格局基本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今后在挖掘和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整体的比较优势时,依据变动中的比较优势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endprint

比较优势理论与云南产业结构调整 篇6

近年来,云南省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人均生产总值由1992 年的1 625 元变为现在的12 587 元,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由1992年的“30.19%、35.4%、34.41%”变为现在的“17.91%、43%、39.09%”,非农业人口的数量由1992 年的484.7 万人变为现在的753.6 万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们之间具有较紧密的联系。产业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变迁,而城市化进程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表现为非农业人口比重的上升。近年来,政府部门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产业结构转换、城市新区的建设等手段,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对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选回顾

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研究方面,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Shatter(1996)研究认为,农业人口的增加会阻碍城市化进程,而工业人口的增加对城市化发展有促进作用[1]。YoshimaAraki(1997)的研究发现服务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重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城市化促进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2]。Pandy(1997)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结构对城市化产生一种正方向的影响,且影响显著[3]。 Davis & Henderson(2003)从聚集经济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认为在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时,劳动力也随之从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从而使企业和员工聚集到城市中,以获得要素聚集和人口集中的规模效益,从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4]。

国内学者曾芬任(2002)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二者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俞国琴(2004)认为,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服务业的发展会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有利于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2004)的研究提出,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不仅促进城市发展能力的增强,而且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城市化模式、城市地域形态的有序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新区开发、城市职能体系变化等城市化诸多方面的空间支撑和需求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变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李丽萍和郭宝华(2006)研究认为,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及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使第二、三产业的聚集产生乘数效应,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综合上述,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推进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本文利用1992—2008 年的统计数据对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建议。

二、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过程,所以反映城市化的指标有很多。对于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等,角度不同,选择的指标也不一样。由于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向非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的建立过程,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城市化最重要的表现成果之一。综合各种考虑,本文的城市化水平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为了反映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本文选择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作为产业结构的代表指标。所使用的数据取自于1992—2008 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云南统计年鉴》。全文采用的变量及符号如下:城市化水平y、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x1、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x2和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x3。为降低异方差的影响,分别对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在GDP中比重的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相应的自然对数序列为lny、lnx1、lnx2和lnx3。考虑利用Lny=b0+b1lnx1+b2lnx2+b3lnx3+u计量模型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本文的计量分析全部运用软件Eviews6.0 进行计算。

1.相关性分析

对lny、lnx1、lnx2和lnx3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Lny与Lnx1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下降;Lny与Lnx2具有较弱的正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Lny与Lnx3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会上升。

2.逐步回归

采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做Lny对lnx1、lnx2和lnx3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

其中,含有解释变量Lnx3的回归方程,R2最大,以Lnx3为基础,顺序加入lnx1、lnx2逐步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

经过比较,在Lnx3基础上加入Lnx2后的方程,其调整的R2比加入Lnx2之前增大,而且各个参数t检验都显著。在Lnx3基础上加入Lnx1后建立的方程,各个参数t检验都显著,其调整的R2较小,因此,在Lnx3、Lnx2基础上加入Lnx1后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模型为:

其调整的R2的有所提高,但是,当n=17,k=3 的时候,t0.025(13)=2.1604,|t(1)|= 1.362607t0.025(13),所以剔除lnx1,以lny、Lnx2和Lnx3建立模型:

3.异方差性检验

模型采用取对数变量后,降低了异方差的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点,采用怀特检验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异方差性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得到未调整的决定系数R2=0.455718,因为n=17,所以n R2=170.455718=7.7472,n R2渐进服从自由度为5 的 χ2分布,取显著水平 α=0.05,查分布表 χ2得到 χ20.05,由于n R2=170.455 718=7.747 2=χ20.05(5)=11.07,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4.自相关性的检验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自相关,对模型采用Q统计量检验,滞后期为12,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中AC表示各期的自相关系数,PAC表示各期的自相关系数,在显著水平时的置信带为。各期的PAC没有超过该值,即不存在自相关性。

5.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建立辅助回归模型,将Lnx2对Lnx3进行回归:

方差膨胀因子,VIF接近1,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结论

根据1992—2008年云南省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的角度,在5%的显著水平上,F=43.658 4>F0.05(k,n-k-1)=F0.05(2,14)=2.73,说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值为0.000 001可以明显看出,回归模型是相当显著的。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角度来看,在5%的显著水平上看,查自由度为(n-k-1)的t分布表,得临界值t0.025(n-k-1)。当n=17,k=2 的时候,t0.025(14)=2.114 8,t(2)= 3.675 173>t0.025(14),说明第二产业比重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显著的,t(3)= 9.307 719>t0.025(14),说明第三产业比重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回归系数估计值角度来看,回归系数估计值2>0,3>0,说明城市化进程与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同方向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第三产业比重每增加1 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1.09%,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1 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增加0.63%。

从研究结果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云南省的城市化进程。其中,第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比重的提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更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节约劳动力的先进技术,现代工业部门创造产值的能力高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较先进的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被吸收到采用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而是吸收到劳动力比较密集,技术不太先进的部门,而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主要依靠技术升级来实现,因此在第二产业比重逐渐增加的同时,吸收就业的能力将比较有限,在第三产业中存在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大力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较大。

摘要:利用云南省的统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第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增加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更大。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上一篇:天平游戏一说课下一篇:一 基层医院护士人才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