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助力云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2024-09-29

补齐短板,助力云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通用5篇)

补齐短板,助力云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篇1

云南省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少数民族众多,至今仍有400多万人不通汉语。全省校点分散,至今仍有教学点3 566个,其中一师一校点1 354个。基础教育阶段教师44万人,其中在乡镇及以下学校的乡村教师约31万人。全省于2010年实现“两基”,人均受教育年限7.2年,在“全面改薄”等项目的支持下,9个县区于2015年通过国家督导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乡村教师立足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奉献乡村,堪称当代最可爱的人;乡村教师视学生为子女,教书育人,三尺讲台送寒暑,无怨无悔,堪称时代楷模。怒江上晃晃悠悠的溜索,香格里拉厚厚的积雪,哀牢山茂密的丛林,瑞丽江暗流湍急的河道,这些在游客看来美不胜收的场景,有时却是云南乡村孩子上学、放学路上不得不经历的风险。面对乡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做了不少,但要做和能做的仍然很多。

云南的教育能走多远,云南就能走多远。这是一种情怀,一种远见,一种时代的认知。在这种情怀下,教师成为坚守者,坚守讲台,坚守山村,坚守孩子们希望的田野。在这种远见下,各级党委、政府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乡村教师排忧解难。在这种认知下,全社会尊师重教,为乡村教育雪中送炭,为乡村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云南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教育所肩负的任务艰巨,必须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这个跨越,是厚积薄发的跨越,是水到渠成的跨越,是时不我待的跨越。云南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在这点上,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云南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在教师,关键在教师,动力在教师,重点难点在乡村教师。

乡村学校,一块不大的地方,有的还有些许简陋,但它的心脏,却始终飘扬着鲜红的国旗,传出朗朗书声和阵阵欢笑。它,承载了故土文化的根,充盈了远行者的乡愁;它,不断读取着儿时的欢乐记忆,时刻写入乡亲们对未来的希望。这些地方,需要有人坚守,需要有人耕耘,更需要有人传承。于是,在这片红土高原上,有了爱生如子的张桂梅老师,有了坚守麻风村学校数十年如一日的农加贵老师,有了苗寨里最受尊敬的先生熊照才老师,有了立志让更多娃娃走出大山的张有国老师,有了温暖孩子快乐成长的特岗教师桑磊„„这一曲曲长期扎根乡村、受到全国表彰的师德师风主旋律,始终滋润着乡村学生的成长。

特岗教师,这一源自云南的做法经验,已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主要渠道。10年来,全省共招聘特岗教师57 500名,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8.89亿元。特岗教师分布在全省近100个县的2 000多所乡村学校,占全省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的16.4%。三年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90%以上选择继续留任,转为当地在职在编教师,圆了乡村孩子们的上学梦。

待遇不高,工作压力大,住房条件差,择偶难,是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几大难题。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迎难而上,以“再怎么重视教育都不为过”的共识,敢于担当,宁可其他事业放缓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千方百计地把乡村教师的问题解决好。云南129个县中,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7个省级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85个县,县域财政自给率低。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意识成为行动指南,每人每月500元乡镇工作岗位补贴政策覆盖全省符合政策规定的乡镇学校教师。在此基础上,许多贫困县实行差别化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重点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倾斜。昭通市绥江县根据工作环境和交通条件差异,将教师生活补助分为四个类别:一类学校每人每月1 000元,二类学校700元,三类学校500元,四类学校300元。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大理州、怒江州、丽江市、普洱市等州市,分别根据艰苦、边远程度,对乡村学校教师给予30~400元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乡村教师“留不住”的问题。

乡村教师有没有房住,始终牵动着大家的心。2011―2015年,中央下达云南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1 152个,建设规模747 390平方米,总投资107 000万元,拟建周转宿21 354套,预计增加入住教师21 354人。目前,一批乡村教师住进了已建好的周转宿舍,安居乐业不再是遥远的梦。

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我们的重要职责。针对乡村教师的实际和需求,深化培训模式、内容和方式改革,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迫在眉睫。全省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平台,积极探索乡村教师培训改革。送教下乡,是近年来广受乡村教师欢迎的培训模式之一。结合“国培计划”、省级培训等项目的实施,送教下乡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平时难以“走出来”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也能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培训。针对偏远教学点的教师,我们组织实施数字化资源全覆盖培训项目,为教学点送去“新教师”,把优质教育资源送给教师和学生,逐步缩短与其他学校的差距,满足国家规定开足开齐课程的要求。我们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引进国内外的好项目,服务于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联合国儿基会在云南腾冲县、景洪市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立足乡村,立足课堂,立足校本,深入偏远学校开展送教服务,系统开发适合当地特点的校本教材,实施效果显著,为西部地区开展乡村教师培训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

能为乡村教师再做些什么?这是我们的一个自问。结合制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办法,全省正在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通过“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打组合拳”的方式,统筹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乡村教师的期盼就是我们的责任,这一点,我们责无旁贷,这一刻,我们在路上。乡村教育发展了,农村孩子成才了,农村贫困不再代际传递,农村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才算打赢,对此,我们信心满怀。

补齐短板,助力云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篇2

加快农村发展,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 忘记农民, 淡薄农村。历史经验一再表明, 农业稳, 百业兴, 凡是农业出现滑坡时, 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遇到波折;越是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 不确定性因素多,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如果农业现代化这条后腿一直拖着后面, 整个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靠的。农村改革成不成功, 三农发展有没有成效, 判断标准在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有效打牢, 农业的竞争力是否切实提升?在于农村的面貌是否有质的改善, 农村社会是否更和谐稳定?在于农民的收入是否持续较快增长, 农民的权利和尊严是否有效维护和发展?

补齐“四化同步”中农业短板的问题倒逼, 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实现了粮食“十二连增”,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难题和新挑战也是不争的事实: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农业效益持续下降, 稳生产难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农产品价差扩大, 去库存、化风险难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难度不断加大, 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题, 必须加快农村发展。

补齐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村短腿的紧迫任务, 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最大的还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中国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 与一批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同时存在的, 还有不少几近凋敝的偏远落后乡村。中国人要进城, 但不可能都进城, 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 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而且, 农村不仅是亿万农民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幸福家园, 也是城镇居民望山看水记乡愁的精神故乡, 还承担着传承保护中华几千年珍贵农耕文化的重任, 这都需要我们在加快农村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补齐短板,助力云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篇3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与师生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要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师生、服务党员上来,切实解决好“隔心、离心、不贴心”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融入和促进中心工作为重点,补齐党建工作活力不足的短板。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释放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破解难题为重点,补齐少数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短板。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为改革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打基础,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找准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普遍存在、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查找原因、研究解决,以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以拓宽阵地为重点,补齐党员教育管理手段不足的短板。不断强化“党员之家”等阵地建设、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三会一课”建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学校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补齐自己性格的短板专题 篇4

俗话说:“开卷有益”,其实与人交流也大有益处,因为当局者迷,自己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这次哈尔滨之行,有幸和南阳的黄老师一个宿舍。黄老师本来是一个理科教师,不怎么读书。去进修学校后,却要承担一些教育心理学、教师发展、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培训。为了做好工作,让老师们愿意听他的课,黄老师做了个华丽的转身,大量阅读,有时通宵达旦,严重时到了神经衰弱的地步。他的努力赢得了被培训教师的爱戴。

黄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一下子发现了我的短板。建议我最好不要走行政化的道路,那条路不适合我的性格。不能脱离课堂,应该沉下心来,努力干几年,让学习到的理论活起来,争取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听杨修宝老师的报告后,更加感觉到黄老师的建议很有道理。

除了专业上的短板外,另一位优秀的康老师发现了我性格上的短板——在陌生场合容易紧张。康老师的目光很敏锐,确实如此,我曾讲过多次公开课,培训过很多期教师,在几百名学生、家长面前脱稿演讲过无数次。到一个陌生场合发言时,还是会心跳加速,面部充血,不断深呼吸,不断告诫自己不要紧张。结果呢?虽然没闹“我叫不紧张”的笑话,不过,面部僵硬,语言枯燥,开口忘词的情况时有发生。康老师说:“人家会说的,想起两句,会引申三句。你想起五句,忘掉三句。这叫好钢用不到刀刃上。”诚哉斯言!

这么大年龄,又身经百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应该追溯到童年。小时候,父亲和我交流少,仅有的交流也是我犯错误时。不仅仅是呵斥,而是揪起耳朵,应该还有拳脚相加,以至于现在和父亲交流还心存芥蒂。父亲代表的是世界、是规则,严厉是应该的,但过于严厉,母亲不能与之抗衡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就会形成懦弱、胆小的性格。另一点是,母亲受其祖母的影响,对这个世界过于谨慎。对我则太过关心,很少让我玩儿一些危险点的游戏,更别说让我一个人独自冒险了。

这种情形,直接导致我自卑的人格。小时候不敢和同龄的或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耍,经常带比自己小一两岁的孩子游戏。长大后,怕四类人:当官的、有钱的、有才的、长得漂亮的女人。和这些人打交道,就会莫名其妙的紧张,讲话语无伦次。

该如何克服这个弱点,如何使自己的心真正舒展起来呢?我觉得一是遇到什么问题要准备充分,让自己心中有底气。二是要“藐视”他们,谁都有优点缺点,谁都没有三头六臂,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三是要学习一些演讲的技巧。四是陌生场合多锻炼自己,多说话。

这两块短板,是我2014重点攻克的领域!

补齐短板,助力云南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篇5

人大监督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近年来,磐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通过规范监督行为,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开展监督工作的基本情况

磐安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党委重视、政府着力、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监督工作。

(一)坚持围绕中心,切实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监督。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紧紧围绕县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先后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法治磐安建设的决议》、《磐安县环境功能区划》等一系列事关磐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决议或决定。有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对县委县政府每年确定的重大实事和重点工程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开展视察、听取汇报等方式,努力推进重点工程实事建设。2013年开始,关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对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重点审查,三年来,共批准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新建)20项,暂缓实施2项。扎实开展专项工作评议。2012年换届以来,磐安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大胆实践,综合运用视察、调查、检查、审议等各种手段,深入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共评议一府两院组成部门及垂直管理部门23个,查摆问题1500多条,集中交办151条,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坚持公正和谐,切实加强对法制建设环境的监督。

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各工委每年根据不同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几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残疾人保障法、档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积极解决存在问题,努力督促措施落实,较好地保证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加强对司法工作的审议监督。制定出台《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机关工作办法》,听取了县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报告、人民检察院关于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工作的报告,视察了公安虚拟管控系统建设情况。深化司法监督工作,督促公检法司机关做好司法执法人员在依法履职、公正司法执法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对公安、法院、检察院进行了专项工作评议,推动了政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队伍建设。加强对依法治县工作的监督。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法治磐安建设的决议》,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助推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积极查找基层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办事审批难事项,推动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能。

(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民生事业的监督。

密切关注食品安全工作。2012年开始,每年选择不同的主题,对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基层食品安全责任网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有力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高度关注城乡饮用水安全。开展城乡饮用水安全专题询问,就源水保护、水源工程建设、饮用水二次污染防治等群众关注的16个热点问题,向县政府及职能部门提出询问,并根据询问内容,形成33条交办意见,开展跟踪检查。积极关注医疗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先后听取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办医工作情况、分组诊疗制度建设情况等工作报告,提出相关建议意见,有效推动了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坚持严格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监督能力。

全面清理和修订有关监督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修改完善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对会议的召开,议案的提出和审议,发言和表决,审议意见的记录、整理等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提请任命、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组织部门到会介绍情况等程序。制订了专项工作评议实施办法,对专项工作评议部门的产生、评议方法、操作流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依法制定监督计划。严格遵循监督法和省实施办法规定,做到监督工作年年有计划。在制订监督计划时,由各委办根据监督法规定的六条途径提出议题建议,拟定方案,由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使监督议题更加科学、规范,具有针对性。大力推行监督公开化。我们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的计划,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和作出的决议决定及其执行情况等通过新闻媒体、《磐安人大》以及动态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县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贯彻实施监督法和省实施监督法办法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三多三少”:

一是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

每一年人大都依法开展大量的监督活动,但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不多。如对财政预算、计划的监督,因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只是走审议程序,对各种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并没有深入审查。在召开常委会会议时,都有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可是对调查研究或审议时发现的问题,审议报告中讲了、会上议了便了事;有些问题年年议年年审,可是几年之后,仍然是老问题。因此造成许多监督活动,常常是开始轰轰烈烈,结果冷冷清清,导致社会上一些人认为人大监督是“扎扎实实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和形象。

二是“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

人大监督之所以具有监督性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它具有惩戒效果。但在现有的监督方式中,运用频率较高的是会议审议、执法检查、视察和调查、述职评议等,而对于法律规定的如询问、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罢免和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却很少运用,甚至这几年就干脆没用。这也导致了人大的监督只注重了形式的庄重和程序的合法,没有解决一些深层次、实质性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敏感问题和社会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因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和相应的处置措施,监督体现不出应有的力度和实效。

三是建议性监督多,实效性监督少。

人大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与落实,则决定了监督工作的成效。每一次开展监督活动前,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要围绕监督议题,结合各自岗位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监督活动中踊跃发言,提出意见建议,活动结束后,一般都会形成书面材料,交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对一些重要议题的审议,还会作出审议意见或决议。但是对审议意见和决议是否落实、有关部门是否认真整改、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解决,却很少跟踪问效,往往造成监督走过场,效果不理想。

三、如何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要提高监督实效,就必须围绕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坚持抓大事、抓难事、抓关键,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努力拓宽监督渠道,切实加大监督力度。

(一)科学确定监督重点。

广泛征集代表意见建议,对人代会上提出的批评、建议、意见进行综合梳理,找出那些问题比较突出、意见比较集中的列入监督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少而精、重深入、求实效”的原则,严格把好监督议题选取关。由工委根据工作连续性特点,并考虑上级人大工作部署提出初步监督议题,经主任会议综合平衡后,作为全年监督工作内容列入常委会监督计划。

(二)改进监督工作方式。

一是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吸收有代表性且懂业务的人员参加评议组,找准评议意见,抓好整改落实,实行跨跟踪评价等措施,切实提高评议效果。二是推行专题询问制度,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切实推动问题得到解决。三是提高审议质量。审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大常委会监督水平的高低和监督实效的强弱。要抓好议前调研、会中审议、审议意见形成这三个环节,努力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

(三)有序拓宽监督渠道。

一是发挥代表监督主体作用。进一步开展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评议和代表述职评议工作,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列席常委会制度,组织代表参加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视察等,接受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二是构建更为直接有效的监督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布重大事项的监督过程,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采取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拓宽监督渠道。

(四)强化监督回查制度。

一是建立审议意见督办制。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后,相关工委要加强与一府两院协调沟通,及时交换意见,抓好督办落实。二是建立效果评估制度。对会议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结果要进行回查表决,明确未获通过的处置办法,使“一府两院”主动执行决议、决定和落实审议意见,逐步实现积极有效的全程监督。三是依法启动监督处置。对不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或审议意见,执行不力、执行效果不好或人大常委会多次督办不落实的,将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和具体情况,采取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强制性监督手段,切实增强监督效力。

上一篇: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参考下一篇:四上语文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