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论文

2024-07-05

补齐短板论文(精选5篇)

补齐短板论文 篇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业农村是短板;保持“三农”好势头, 增强后劲是关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 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加快农村发展,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 忘记农民, 淡薄农村。历史经验一再表明, 农业稳, 百业兴, 凡是农业出现滑坡时, 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遇到波折;越是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 不确定性因素多,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如果农业现代化这条后腿一直拖着后面, 整个国家现代化就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牢靠的。农村改革成不成功, 三农发展有没有成效, 判断标准在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有效打牢, 农业的竞争力是否切实提升?在于农村的面貌是否有质的改善, 农村社会是否更和谐稳定?在于农民的收入是否持续较快增长, 农民的权利和尊严是否有效维护和发展?

补齐“四化同步”中农业短板的问题倒逼, 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实现了粮食“十二连增”,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难题和新挑战也是不争的事实: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农业效益持续下降, 稳生产难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农产品价差扩大, 去库存、化风险难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难度不断加大, 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题, 必须加快农村发展。

补齐城乡协调发展中农村短腿的紧迫任务, 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最大的还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中国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 与一批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同时存在的, 还有不少几近凋敝的偏远落后乡村。中国人要进城, 但不可能都进城, 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 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而且, 农村不仅是亿万农民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幸福家园, 也是城镇居民望山看水记乡愁的精神故乡, 还承担着传承保护中华几千年珍贵农耕文化的重任, 这都需要我们在加快农村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农, 天下之大本也, 民所恃以生也。”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 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目标, 拿出担当和勇气, 以不断为农民造福的热情, 坚定不移地加快农村发展,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受尊重的职业, 让全面小康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补齐短板论文 篇2

隋凤富率垦区重点工作推进会代表赴大庆考察学习

本报大庆1月31日讯(记者 张英南)今天下午,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率垦区重点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在赴大庆市考察学习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北十五联合站和创业城后,在八一农垦大学图书馆继续召开会议。隋凤富在会上向与会代表提出了“学什么”、“怎么学”和“怎么干”3个问题。他强调,要对这次考察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从思想上、管理上、文化上、创新上找差距,补齐短板,切实将大庆的先进经验融会贯通到垦区的发展实践中,夺取工业化攻坚战首战全胜。

总局领导李涛、邹积慧、王有国、周昊旬、兰冰青、徐学阳、谭占龙、于春明、李殿君、于胜军、刘锡荣、高跃辉以及总局水利工程局局长王立荣出席会议。

隋凤富说,结合这次学习,给大家提出几个问题,龙头企业及各管理局负责人要上交学习体会和感受。

认真学习,深入思索,系统提炼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取得的真经要领

隋凤富说,第一个问题简单地讲就是这次参观学习要“学什么”。首先要把握一个“精”字,即精细化管理。为什么大庆这面红旗越飘越红,他们的劲儿越干越足?我们参观的北十五联合站,是大庆油田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全站员工坚持传承大庆“三老四严”优良作风,并把“今天永远是起点”的核心理念,就像我们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一样,牢牢地刻在每位员工的心上,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落实在管理实践和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因此提炼总结了“三个不放过”和“五做到”,形成了“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现在,他们干工作的惯性已经起来了,就像火车一样,有了惯性,拦都拦不住,这些理念是他们多年的总结,现在看仍不过时。我们的很多单位就缺少这种理念。我们到车间看到了他们精细的管理,这些来源于工作实践的管理理念覆盖了北十五联合站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无论是在车间、食堂、宿舍,还是在休息室、读书室、荣誉室,里面的内容都是很丰富的,需要学的东西是很多的。全体员工自觉坚持把准每一个参数、严控每一项指标、精保每一台设备,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在标准上做精文章,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标准。正是有了“把平凡工作做精,把日常工作做细”的精细管理工作准则,才能实现114台在用设备台台性能完好,累计巡检30万次无一漏检,化验10万余次无一差错,1.8万个接点无一渗漏,7万多张报表无一涂改。反思我们的工作,是否做到了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标准?这次如果能学到他们的“标准”就不虚此行。我们还要学习他们的执行精准化。在主控室,我们看到了“5E+5S”,“5E”代表着每名员工、每个岗位、每项工序、每一个生产过程、每一次上岗;“5S”代表着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E+5S”管理办法细化到每个岗位、每名员工的职责标准,每个工序由谁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都有标准可查,岗位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都有详细要求。我们看到北十五联合站的每一个员工都能熟练绘制自己岗位的流程图,都能用近乎一样的仿宋字手写报表,也听到了仅仅因为漏刷一条电机壳上的凹槽这么一件“小事”而引发的一场大讨论的事情。我认为最根本的是“细节管理”。例如,5个90%相乘是多少?结果是59%。很多人认为一件事取得90%的效果就不错了。可是,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每项工作都是由很多个细微环节串联而成的,如果你每个环节只做到90%,那么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不合格。我们还要学习他们的工程精品化。北十五联合站自建站以来,就严格按照样板站要求实施管理,坚持把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融合,推动了管理升级,多次被评为“管理样板站”、“金牌站”,2011年更是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大庆创业城是面向油田会战老职工开发建设的住房改善性工程,我们在现场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创业城开发理念之新、规划布局之美、建设速度之快。要干就要干精品,否则建完之后就落后了。就我看来,垦区目前最好的设计理念和规划可能是红兴隆的香槟水岸小区,如果我们每个农场有这样一个小区的话,肯定是一流的,肯定是经典的、标志性的东西。

隋凤富强调,关于“学什么”,还要彰显一个“家”字。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一种文化的成长,并不见得一定要气势磅礴,只要它像春风、像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准则,就是一种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北十五联合站的文化,并没有太大太玄的口号,但却给人以家的感觉,如果不爱岗不敬业,那管理就达不到这个程度。一方面,企业视员工为家人,营造出大家庭的氛围。细细品味北十五联合站的文化,它的诞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它植根于大庆会战传统、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富饶土壤,历经点滴积累与磨练,在生产实践中沉淀探索,最终孕育出凝聚人心、催人进取的力量。它既是“人性化”的管理文化,又是“大家庭”式的和谐文化。北十五联合站内的图书室、活动室、员工宿舍、餐厅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暖,这种温馨、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给员工极大的归属感,形成了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在生产过程中,他们的员工所自觉践行的“今天永远是起点”、“事不过夜”、“三不放过”、“五做到”等先进管理理念就是这样提炼出来的。同时,创业城项目的开发建设充分体现了“家”的文化。如楼梯的扶手、建材的选择、房间的布局不仅非常理想化,很人性化,而且标准高,让这些老同志感到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能不强吗?他们能不爱企业吗?这一定会让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同志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也会让新一代的建设者干劲更足。另一方面,员工视企业为家,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文化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北十五联合站的特色企业文化已经融入每一名员工的思想,实现了从“管行为”向“管思想”的转变,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实现了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从“要我执行”到“我要执行”、从“要我做好”到“我要做好”的转变,形成了“言行举止看出来,困难面前站出来,危险关头冲出来,利益荣誉让出来”的表率意识。

隋凤富强调,关于“学什么”,还要突出一个“新”字。就是发展理念新、管理文化新、制度建设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眼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创业城这么大的项目是大庆油田利用棚户区改造机遇,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吸引开发商来建设的,相对来说,投资很少,大约需要2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1亿元,且重点是用在设计上。他们用资源换开发,以政策和开发商介入推动开发,开发商和老百姓都满意,营造了一个多赢、共赢的模式,为我们树立了开放开发、创新创造的榜样。

找准差距,补齐短板,为实现垦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隋凤富说,第二个问题就是这次参观学习要“怎么学”。首先要在思想上找差距。省委书记吉炳轩在调研中曾指出,黑龙江省有两面旗帜,即大庆和农垦。我们与大庆在领导感觉、思想观念、发展气魄、弘扬精神方面有差距。与大庆人相比,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还缺乏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大庆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在看到农垦的发展后,便产生了未来大庆油田的发展将会被农垦甩掉,大庆的石油资源是会枯竭的,但是农垦拥有的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农垦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潜力要超过大庆这一忧患意识。而我们的干部则存在着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总认为我们是中华大粮仓,基础好,政策好,形势好,是首屈一指的排头兵,垦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达到高点了。今年是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65周年,其实,65年的发展历程只是垦区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只是起点”,垦区真正的跨越式大发展才刚刚开始。目前,大庆油与非油产业的比例已经达到48:52,而垦区目前仍以农业为主导,农业与非农产业比例约为53:47左右。对于一个除了石油,其他资源相当贫乏的地区来讲,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体现了大庆人居安思危、勇于创新的思想理念,值得垦区各局场、龙头企业深思。

隋凤富强调,为了解决“怎么学”问题,我们还要在管理上找差距。精细化管理是微利时代企业管理的制胜之道。垦区所有的企业、农场都要仔细思考自身的精细化管理是否真正到位。垦区的重点龙头企业,从制度建设、产加销各环节管理、厂区面貌、人事管理直到后勤服务等,都存在不小差距。我们的龙头企业运营成本过高,完全可以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彻底杜绝“跑冒滴漏”的现象,把成本控制到最低,把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我们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并不缺少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也不缺少懂管理、会管理的高级人才,但在细节管理上没有做到精准到位。很多制度和办法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我们要思考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怎样才能降低成本。北大荒集团要进军世界五百强,绝不是为了一个空名号,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提高集团整体发展水平,这就需要从每一个子公司、子系统抓起,从一点一滴的管理细节抓起,全力打造北大荒集团的国际化大集团形象。

隋凤富强调,为了解决“怎么学”问题,我们还要在文化上找差距。经济学家认为,任何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都是一个文化的成长过程。某种程度上,文化是现代经济的“引擎”,是软实力。北大荒文化发展得很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垦区很多局场、企事业单位的自身文化建设有待加强,没有形成特色,没有形成本单位全体职工群众共同遵守的核心理念。特别是有些龙头企业,不擅于提炼和发展企业核心文化,文化建设与生产管理过程脱节。而北十五联合站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一行一动,无处不展示着大庆精神的文化力量,这就是我们与大庆的差距。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以人为本”,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反映出职工群众的价值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及爱岗敬业、勤劳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具有巨大的导向激励作用。

隋凤富强调,为了解决“怎么学”问题,我们还要在创新上找差距。垦区的“强工”攻坚战,没有先例可遵循,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增强胆识、创新思维。大庆的创业城展现的就是创新的力量。论资源、论基础,垦区什么都不差。差在哪里?就差在创新上。垦区的一些领导干部总怕决策失误,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垦区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责任,只要是为了老百姓,为了发展,一心为民,一心为发展,问心无愧,就不要怕。我们还要注重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

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切实将大庆的先进经验融会贯通到垦区的发展实践中 隋凤富说,“怎么干”是垦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我们要以转变工作作风为基,加快推进思想解放。大庆市委提出“三老四严”作风,北十五联合站提出“事不过夜”作风。实际上,这些理念我们始终在做,也做得很好。省委省政府将垦区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要求我们切实发挥“两个领跑”作用,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我们与大庆相比,无论在思想理念、精神状态、工作态势上都有差距,都缺少那么一股“劲”。我们坚信,大庆人能做到的事,北大荒人一定能做到。解放思想不是口号,不能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关键要体现在破除传统思维束缚,谋发展动真招上。

隋凤富强调,要加快“带农”战略创新。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势,要把场县共建从产中环节迅速向产前、产后环节推进,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经营,快速推进“影子垦区”建设,通过服务前端,控制后端,从而掌控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使农民获得实惠,企业提高效益,实现互利共赢的新模式。要加快“抓城”战略创新。大庆创业城给了我们重要启示,这是一项“不忘创业人”的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样板工程和精品工程。目前,垦区的“四五”城镇体系已基本建成,但垦区堪称精品的城镇并不多,很多城镇的相关配套设施很不完善。而大庆的地下管网和基础设施工程在全省是最好的。垦区通过撤并搬迁建设的城镇化,只是迈出了城镇化第一步。垦区今后城镇化的重点任务,要转到打造精品上来。重点推进三江、九三两座较大城市建设,建设一批如红兴隆香槟水岸一样的精品住宅小区,建一区、建一处都要成为精品、极品。要加快“强工”战略创新。项目建设是“强工”的“引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在抓项目上,要做到“四个善于”。一要善于谋“大”,就是要上亿元以上的项目。二要善于攀“高”。紧紧盯住国内外有影响、有实力、有潜力的大企业、大财团、大科研院所,搭上关系、攀高结贵。八一农垦大学是垦区的,但是也需要各单位主动对接。三要善于追“新”。跟踪经济发展新趋势、关注政策新动向、盯住科研新成果,进军新领域,做成新项目,培育新产业。四要善于求“外”。抓住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项目,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隋凤富强调,要注重北大荒品牌的管理。目前,北大荒品牌已跨过培育期和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正在向世界级品牌挺进。外界对北大荒品牌的评价很高。但北大荒内部子品牌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北大荒品牌的商誉最终是要走向国际化,要高度重视北大荒品牌保护及长期爱护。

隋凤富强调,要以壮大企业文化为魂,加快推进管理升级。一是要树立一个好理念。北十五联合站提出的“今天永远是起点”,与九三管理局“高峰不是顶峰,前进不是成功,前面有第一,我们就是落后”的理念是不谋而合、一脉相承的。垦区历经65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由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北大荒文化精神、北大荒文化构成的北大荒文化体系,要围绕北大荒文化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发展、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理念,用文化凝聚起广大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伟大力量。二是要建立一套好制度。三是要形成一种好氛围。如果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从领导到成员,能够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那么它就一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大胸怀,要有“一家人”的观念,如果能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那么他这个班子,就能形成一个战斗的堡垒,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只着眼于工作上对企业员工的要求,还必须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确实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环境留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同时要解决职工群众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这样的企业才是一个和谐的企业,才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坚强团队。隋凤富强调,要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本,加快推进富民兴垦。一要把做好民生工作作为党员干部的第一责任。二要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我们永恒的工作理念。感情上要心系群众,决策上要来自群众,工作上要联系群众。“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则无不胜。”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努力凝聚民心,造就坚实的民意基础。三要把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作为我们的核心目标。要思考如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如何让老百姓的脑袋充实起来。要开展好送温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等活动,带动困难和低收入职工实现脱贫、脱低、致富。对这少部分人,要充满感情,倾注深切的人文关怀,切实做到小康路上没有掉队的人。

把更多精力放在补齐短板上 篇3

关于“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

“五个发展”是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贯穿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把“五个发展”的新理念贯彻到每个目标、每项工作、每条举措中,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一带一部”(即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是新定位。“一带一部”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新定位,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意义。将“一带一部”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全省发展的顶层战略,就是要以此引导全省上下抢抓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湖南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为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指明方向。

“三量齐升”(即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是新要求。“三量齐升”是省委、省政府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提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阐述了“三量齐升”的逻辑关系和内涵要求,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提高人均均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五化同步”是新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长株潭是我國首个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必须更大力度推进“五化同步”,在绿色发展、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五”提出了“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总愿景,是基于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阐述而提出的。富饶,包括资源富集、百姓富裕、全省富强,体现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民强省目标;美丽,突出湖南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幸福,贯彻了中央“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体现的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一总愿景,贯彻落实了中央提出的“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的要求,体现了中央“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的要求,切合了湖南实际,回应了人民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期盼。提出建设“新湖南”,目的是通过“十三五”发展,使经济更繁荣、科教更发达、就业更充分、民主更进步、环境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

关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提出“十三五”时期湖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系列目标。一是湖南“2020年前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能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速度只需4.0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只需年均分别增长6.3%和5.5%。我们必须本着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迫切愿望,设置更高的增速底线。二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符合实际。湖南如要实现2020年全省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9.5%。这个增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难度较大。因此,我们没有提“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要求。三是“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切实可行。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湖南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处于中部省份中上位置。“十三五”时期必须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能快就快、应快则快。四是“长株潭地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完全可能。2014年长株潭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7个百分点,完全能在“十三五”前期实现全面小康。遵循分类指导、优势优先的原则,《建议》提出了这个目标。

“十三五”时期湖南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8%—9%。综合来看,湖南经济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既可能、也合适,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才能确保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两个翻番,确保全省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前十,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确保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关于经济增长新动力和新空间

中央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我们突出了创新创业、智能制造、网络经济、新兴服务业、绿色经济、文化创意、新兴消费、公共服务等新的增长点。并进一步明确,必须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调增长,通过创新供给、释放需求来培育新动力;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必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巨大的微观动力;必须加快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推进服务业现代化,构建转型升级、多点支撑的产业新体系;必须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发展,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必须以结构性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促进提质增效,以开放建立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关于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

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是中央的要求,这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建议》在加大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度的基础上,考虑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紧密衔接,立足未来湖南现代综合交通全国枢纽地位,提出在原“四大板块”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布局、定位和功能作用,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一核”,就是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积极融入中三角城市群建设,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领区。“三极”,就是打造岳阳、郴州、怀化三个新增长极。岳阳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共同辐射的叠加区和湖南通江达海的桥头堡,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接中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前沿区域;郴州是湖南对接珠三角城市群、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要点;怀化是西南地区区域性交通枢纽,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要素双向流动的过渡地带,可打造成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四带”,就是依托交通干线、地理位置、产业基础、自然环境,坚持板块联动、块中有极、极辐射带、极带互动,打造京广高铁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环洞庭湖经济带和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这“四带”与“四大板块”和“一核三极”互为依托、互相带动。京广高铁经济带将长株潭核心增长极、岳阳和郴州新增长极,以及包括衡阳、永州在内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串联起来,形成全省的“发展黄金带”。沪昆高铁经济带横跨湖南中部东西,是湖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东西双向流动的区域载体,将极大带动以娄底、邵阳为支点的湘中经济走廊发展。环洞庭湖经济带包含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都靠湖而立、因湖而兴,是湖南经洞庭湖直达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之地。同时,环洞庭湖经济带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完全重合,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内湖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将张家界、湘西州、怀化等武陵山片区串联起来,充分整合区域内旅游、文化、生态和交通枢纽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带。“多点”,就是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一些特色园区,形成多个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特色明显、产城融合的新增长点。

关于补齐“四大短板”

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是湖南当前经济发展的四大明显短板。县域经济主要是县域经济总体水平较低、县域城镇化率低、要素支撑弱;开放型经济主要是外贸依存度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规模总量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金融服务业主要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够,普惠金融发展不足,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建议》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瓶颈,推出了一系列对策举措,着力“补短板”。通过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整体脱贫打下牢固基础。通过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提升湖南外贸依存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发展金融业,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习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对于湖南而言,这个任务更为艰巨。近年来,湖南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加快发展和精准扶贫两手抓。过去五年,全省贫困人口从2010年1006万人下降到2014年596万人,减少了410万人,减贫率40.9%,贫困人口规模在全国的排位由第三降为第五。到2015年年底,湖南可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20万人以上,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五年,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湖南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就业扶持一批。目前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约160万户350万人,其中可以通过特色产业增收脱贫的约270万人,剩余约80万贫困人口,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二是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目前,全省有114个县约23万户80万贫困人口,生活在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的地区。对这部分对象,主要采取村内就近安置、建设移民新村、依托小城镇或工业园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进行安置,并发展后续产业实现稳定脱贫。三是通过低保救助兜底一批。贫困人口中有低保户、低保贫困户约220万人,其中一部分可通过发展生产和转移就业脱贫,需要通过低保政策兜底脱贫的人口约160万。对这部分对象,主要是通过低保补助提标达到脱贫标准来实现脱贫。四是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全省贫困人口中,患有大病、慢性病的人口约185万。对这部分对象,主要是通过补助个人缴费,帮助他们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及时落实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

关于两型社会建设

中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湖南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明确了方向和思路。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目标部分,增加了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提出要在完成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第三阶段任務的基础上,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绿色发展部分,围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突出了湖南特色。

补齐短板论文 篇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即国发[2014]46号文件, 以下简称“46号文件”) 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任务中, 从“丰富市场供给”的层面提出完善体育设施, 合理规划布局, 重点建设大众体育健身设施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城市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和乡镇村健身设施均实现100%全覆盖;在“政策措施”的层面提出完善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 完善已建成居住区大众健身设施, 鼓励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1]

46号文件历经近两年时间研究、起草和征求意见, 于2014年10月发布。文件发布后, 政府对于我国经济运行进入“变速换挡”周期,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点、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把握日益清晰和系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2016年以来, 政府持续深化改革, 严格依法行政, 加大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力度, 正在砍掉繁文缛节;提高放权“含金量”、增强监管有效性、突出服务主动性;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 确保经济运行稳增长、调结构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因此, 探讨新形势下体育设施规划建设问题如果仅仅局限在2014年发布的46号文件的框架内已显不够, 需要站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践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层面, 着眼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讨论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 才能正确定位, 更好地融入改革发展大局和推动体育设施建设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后, 在我国经济运行新常态背景下, 如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在2016年的“两会”上, 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新时尚成为政协体育组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委员们认为, 体育产业是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 不仅对体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而且直接关系民生。要抓好体育产业顶层设计, 加强供给侧改革。体育产业的需求很大, 但供给跟不上发展, 体育服务业、竞赛表演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委员们建议加大对体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投入, 重视社区场馆建设;同时降低成本, 形成全民健身新业态;要注重多领域融合发展, 加强高端产品的创新。

姚明委员建议在今后的场馆建设过程中, 建立包括政府、社会投资、体育产业、设计建设等多方分工的协作模式。改变体育场馆只为大型综合性赛事服务的设计思路, 充分考虑分散的、小型的、群众性的体育文化需求, “既要建好馆, 又要用得上, 养得起”。他特别指出, 我们要树立这种观念:体育馆是为了什么而建, 而不是为什么建体育馆。[2,3]

学者鲍明晓认为, 体育场地的出路是对城市空间的二次利用。他谈道, 要下决心解决群众身边的场地不足问题, 要通过采取一些新办法来突破。群众身边的场地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特别是土地资源约束比较严格的地区 (如北京、上海、广州) , 市民周边几乎没有健身的地方。在这种人口密度很大的地方解决场地问题, 答案就是城市空间的二次利用。现在在东京、首尔等地, 很多楼顶到了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的, 人们进行着踢足球、打网球等体育运动。再比如上海市的市民运动会因地制宜, 将很多小型比赛项目安排到了写字楼里。鲍明晓提出, 现在有大量利用去产能、去库存腾退出来的工业用房、商业用房, 各级政府应该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全民健身要进一步惠民, 场地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 (1) 。

IDG资本人士提出, 体育其实是由很多细分概念构成的大概念, 将装备、娱乐、新闻、金融等打包在一起形成大体育产业, 如图1所示。这张图从横向看, 把体育业按运动种类分成三大类别, 第一类是竞技体育赛事类, 如足球、篮球、赛车、搏击等, 其特点是一大群人看一小群人的表演;第二类是大众运动类, 如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骑行、游泳、台球、网球、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等, 这些大众体育层面的比赛社会关注度远不及竞技体育赛事那么高, 偏重于体验式的体育消费和推广;第三类是基础训练类, 如健身、瑜伽, 其显著特征是突出以个人为中心的自律、自爱、健康的生活观念, 同时也离不开自我炫耀。在纵轴上, 把体育分成赛事、球队、媒体、场地、装备五个维度。从欧美传统的职业体育发展路径看, 体育产业的核心产品是赛事产权及相关衍生品, 主要是赛事运营权和媒体转播权, 相关的衍生品多为运动装备公司。就国内现在投资情况来看, 竞技体育是资本巨头的战场, 而大众赛事、基础训练则是创业公司的领域, 也是创业投资投钱比较多的领域。

经梳理后从图中可以看出, 体育是由很多运动项目种类和服务类别拼成的一个复合型大行业, 很容易眼花缭乱, 觉得这里市场大、热度高。如果将体育创业方向分为三类的话, 互联网和体育结合的项目是一类, 即互联网+体育, 本质上还是互联网行业;体育的核心行业赛事运营、竞技体育俱乐部等是第二类;第三类则是体育的附属产业, 主要由传统行业构成, 而且除了体育装备制造业之外其细分行业的体量一般较小。因此, 可以看出实际上这是三个行业特性并不太相同的领域 (2) 。

综上所述, 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背景下, 社会各界对推动体育设施建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焦点上:

其一, 体育产业是由多类运动项目和多种服务类别组成的跨领域复合型产业。分为核心产业和附属产业, 体育产业的核心主要是赛事运营权和媒体转播权, 衍生出的附属产业 (如运动装备和器材制造等) 主要由传统行业和服务业构成。按此分类方法, 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应属于体育附属产业范畴。

其二, 重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加大投入, 促成全民健身的新型产业业态。

其三, 融合发展, 协同配合。改变体育场馆建设管理模式, 充分考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 使建成的体育设施用得上、养得起。

其四, 创新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思路, 利用存量资产, 突破制约条件, 建立与实施全民健身战略相适应进一步惠民的场地设施建设保障机制。

因此,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需要着眼于新发展理念, 立足于“十三五”规划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积极回应社会关注, 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消费需求。在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我认为要着力从加强行业之间统筹协调、进一步推动城市居住区健身设施的配套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三个方面来补齐短板。作为附属产业的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从建筑业这一传统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考虑, 加强行业之间统筹协调尤显重要。

长期以来体育场馆主要围绕举办综合性运动会来建设。近年来推进全民健身建设的体育设施主要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 由体育部门来组织实施。因此缺乏从城乡协调发展、土地利用计划、城市公共建筑和空间规划、体育建筑全寿命使用功能定位的统筹层面对体育设施进行总体布局和分类规划建设。现行的建设行业标准也欠缺对体育设施的包容和关照。例如, 体育设施中的各类室内外天然草皮球类运动场地一直不得计算为城市绿地, 这对一些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和老旧城区来说直接导致了绿化用地与体育用地不能相互兼容, 室外体育设施与公园绿地不能共用, 群众身边无处可建健身场地等矛盾。因此, 实事求是, 打破行业壁垒, 加强体育与文化、教育、城乡建设及园林绿化等行业或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 不仅是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 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决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总目标的要求, 解决制约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当务之急。

加强行业之间统筹协调, 还体现在突破建设大型场馆模式下形成的传统思维, 把政策思路转变为从区域发展和城乡协调的层面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保障体系。长期以来由于主要围绕举办赛事建设体育场馆, 体育设施建设常常被看成体育部门的任务, 其他行业仅需配合实施。实际工作中一般是由体育部门提出赛时要求作为场馆主要使用功能, 据此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但体育设施的全寿命使用功能研究和定位却被忽视, 导致建成的比赛场馆在赛事结束后要么闲置, 要么需要重新确定使用功能后再行投资改建, 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考虑, 宜着眼于将体育设施作为公共建筑设施的特性纳入城乡统筹规划, 由体育设施的运营方确定其日常使用的建筑功能定位, 体育部门退为提供赛时要求的角色, 提出赛事使用要求作为功能内容的补充, 以预留今后承办赛事的建筑和设施改造条件。

我国的体育设施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随着国家全面改革开放蓬勃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逐步走上了由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引领场馆建设向大众健身设施转型的道路。历史形成的由政府主导、行政手段为主, 重大中型场馆建设、轻小型健身设施建设的惯性, 导致现阶段体育设施数量不足与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存。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传统思路、建设模式和粗放型的建设管理方式亟待调整。当前需要突出问题导向, 从提升体育设施建设整体品质的角度, 着手切实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 项目管理方面, 在国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之下, 体育行业正在推广的全民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工程等众多零星分散的室外场地设施建设项目, 集约使用功能要求, 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进行充实完善和升级换代。

第二, 转变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的思路和方式。要从多年来形成的重单体建筑设置、轻布局规划转向重视研究体育设施布局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研究体育建筑与城市建筑的关系, 特别是重视目前城镇化进程中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的适用性问题。规划布局要把以场馆建筑布局为主转向关注大众健身设施, 对场馆建筑与室外设施及配套服务等不同功能需求进行集约整合和规划优化。体育设施的项目设置和规模确定不宜按照目前“一刀切”的标准定额来套用, 需要结合地域条件、根据民众喜爱运动项目的程度以及设施服务的人口密度或者服务半径来规划布局大众健身设施。为提高使用效益和形成体育健身产业新业态打好硬件基础。

第三, 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主动融入乡镇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之中。2016年6月,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中指出,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 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提出的主要任务中包括“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这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上海等省市都积累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广西从整合各行业政策要求入手, 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不同行业对基层设施的规划要求统筹起来, 落实在建设村、镇社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上。公共服务中心里既有体育运动设施, 又有文化观演场地、农家书屋、卫生室科技室、广播站等。建设一栋建筑面积约2 000~3 000 m2的综合楼, 把体育、教育、文化、广电、科普等使用功能全都“装”了进去。既方便群众就近活动, 又便于管理和提高设施使用率, 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实践创新。“上头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基层承担着各个行业部门不同政策措施的落实任务。政出多门各搞一摊势必加大落实工作的难度而且难免脱离实际。因此基层体育设施建设需要自觉、主动地融入乡镇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的主流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前需要更新观念, 强化融合发展意识, 调整对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导向, 才能真正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 持续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第四, 发挥2022年冬奥会场馆设施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世界各国为举办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建设的比赛场馆, 既是国家建筑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实力的集中体现, 也将对赛事结束后一个时期内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提高起到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2008年北京为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建设改造体育场馆和城市配套设施, 在“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指导下, 从场馆建设、建筑节能、园林绿化、绿色建材、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利用、噪声防治等方面实现了一百多项技术创新。不仅为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给2010年广州第十六届夏季亚运会场馆建设提供了借鉴, 还成为宝贵的“奥运遗产”, 促进了我国21世纪大中型体育设施在建设规模和应用新技术方面的迅猛发展。体育设施建设倡导“绿色、科技、人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正在推动规划建设的观念和方法转变。在此基础之上的2022年冬奥会场馆设施建设应当继续在规划设计领域发挥高水平示范作用。特别是在绿色、节能和实现赛时赛后转换全功能使用等方面积极创新, 攻坚克难, 以引领我国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摘要: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推动体育设施建设, 要站在新发展理念层面, 才能正确定位和更好地融入大局。当前需要从补齐短板、提升质量两方面来提高体育设施建设的整体品质。着力从加强行业之间统筹协调、进一步推动居住区健身设施配套完善、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三个方面来补齐短板。其中加强行业之间统筹协调尤显重要。要打破行业壁垒, 突破传统思维, 转变政策思路, 加强体育与相关行业之间的统筹协调, 解决制约公共文化体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要突出问题导向, 从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升级换代、规划布局思路和方式转变、基层体育设施主动融入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发挥冬奥会场馆设施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切实解决问题, 才能有效提高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质量。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体育产业,设施建设,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 (2014-10-20) [2016-06-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2]新华社. (两会) 姚明提案关注体育场馆运营建议多建“用得上、养得起”的场馆[EB/OL]. (2016-03-07) [2016-07-05].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6-03/07/c_128780123.htm.

补齐短板提升特色镇的吸引力 篇5

一是在“接”上下功夫,承接重大活动、重大项目,持续提升功能作用。在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全市108个相对独立的小城镇已有100个完成镇域总体规划批复,42个重点镇已全部完成镇域总体规划编制;另一方面,加强分类指导和特色发展,按照小城镇不同的资源环境禀赋和发展基础,通过引导重大功能性活动、重大功能性项目落户, 为小城镇特色功能化发展提供引擎。比如,怀柔区雁栖镇因承接2014年北京APEC峰会,着力以国际会展为特色,增强了国际交往功能;平谷区金海湖镇因承接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着力以旅游休闲为特色,增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功能;怀柔区怀北镇因承接中科院3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以及中科院大学落户,着力以原始创新为特色,增强了科技创新功能;顺义区杨镇因承接北京城市学院1.2万名师生从中心城区搬迁落户,成为了大学镇中的后起之秀;房山区长沟镇因承接122家基金公司及其管理的1933亿元基金资产落户,成为了“基金小镇”。

二是在“补”上下功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提升吸引力和承载力。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小城镇实施差异化的投资政策,提高支持比例,近年来集中支持了42个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0—2015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安排10个郊区区属项目资金年均增长6.4%;带动42个重点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1%,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8%。2010—2015年,108个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增加了199座,医院增加了15个,幼儿园增加了103个,公园增加了23个。

上一篇:学科体系构建下一篇:江山特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