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2024-08-27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共12篇)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1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成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首先, 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 使农村社会保障具有较强的社会救济性质。其次,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很大,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十分明显。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差2.51倍, 月人均补助相差3.07倍。据统计, 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享受了95%以上的社会福利资源, 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却只享有社会福利资源的5%[1]。由此可见,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

大量文献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但鲜有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郑小玲, 李丽琴 (2009) 摒弃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转而从路径依赖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切入,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2]。李建华, 张效峰 (2009) 认为,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存在问题, 导致一部分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以及不同对象的保障水平和保障层次存在很大差异[1], 对本文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方面, 很多学者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进行研究, 过分注重社会保障的功能, 而忽视社会保障的本源意义。钟洪亮 (2009) 将社会保障作为公民“社会权利”的最高形式, 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论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障水平均等化的必要性[3]。

作者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 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包含内容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和历程

1.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建国以后我国建立的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建立于1956年)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在运行之初, 是一项较为健全的制度, 但是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集体财力变得薄弱,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经济基础也受到削弱[2], 现在, 虽然几经改革, 制度尚存, 但保障水平很低。2007年, 农村五保供养人员149.27万人, 五保供养单位43684个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于1994年开始试点, 并于2007年成为一项制度最终确定下来。2007年,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66.33万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救济费共支出109.08亿元, 平均每人305元/年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我国2002年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09年参加新农合农民达到8.33亿人, 参合率为94%。截至2009年9月底,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627亿元, 占新农合筹资总额的76.4%[4]。

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于1986年, 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无法推进, 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截至2008年,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595万人, 农村全年养老基金支出为74亿元。到2009年, 我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农村养老保险才又有所发展。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

纵观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城市社会保障起步晚, 但发展已相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虽起步早, 但中途几经波折, 发展缓慢, 和城市社会保障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 到1990年代初, 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经费约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5]。直到2002年以后,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才有所突破。作者认为,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可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做一定的解释。

建国以前, 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 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虽然在明清时代, 商业较为发达,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始终没有改变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民国时代, 城市工业经济有所发展, 但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 同时也是生活资料, 拥有了土地, 就拥有了保障。因此小农经济最大的特性在于自给自足性。家家户户, 男耕女织, 家庭几乎承担了所有可能的风险, 包括自然灾害、年老、疾病等。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反映到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上, 就是“养儿防老”的思想, 父母老年依靠子女生活。子女要遵守“孝道”, “百善孝为先”、“父母在, 不远行”。子女反哺老人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一个法制准则。相应地, 父母如果没有子女 (尤其是儿子) 就会老无所依, 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情。几千年来, 这种相对封闭的、稳定经济和社会结构没有改变。

建国后, 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在人民公社时代,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有所改变, 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时代。虽然工业经济在城市已有所发展, 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村和城市阻隔, 小农经济在农村还是占主导地位, 意识层面上,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家庭养老观念, 即在经济上,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依靠土地, 在社会意识上, 家庭养老, 依靠子女。但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家庭养老”已经潜藏了危机。

90年代以来, 沿海地区乡镇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土地提供生活资料的功能逐渐弱化, 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生产资料, 一部分农民离开了土地, 进入城市和工业领域。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城乡流动的限制削弱和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推进, 大批农民开始离乡离土, 农村和农民融入了市场化经济的浪潮中, 由封闭变为开放, 由稳定变为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在此之前, 中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从未受到过如此巨大的冲击。

到了现在,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留下大量的老人在农村。土地失去了保障功能, “孝道”尚存, 但家庭养老已失去了良好运作的根基。这些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就成为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诉求越来越强烈。

三、农村社会保障涵盖的内容

“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的《1935年社会保障法》中。根据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 是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 并通过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助, 以提高其福利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 社会救助, 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要, 包括灾害和贫困救济; (2) 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3) 社会福利, 是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4) 社会优抚, 包括安置、抚恤、优待、优抚, 是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其保障对象一般是因公伤残人员、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家属。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 作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社会救助。据统计, 中国的贫困人口90%集中在农村[6], 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社会保险。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险中,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可以纳入医疗保险, 目前农村不存在显性失业, 失业保险也无从谈起。因此, 农村社会保险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 社会福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应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 (4) 社会优抚。同社会福利,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应享有同等的社会优抚待遇。

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1.回归社会保障的本质意义

根据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本质上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 向公民均等地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而我国的社会保障理念过于强调社会保障的外部效应, 忽视社会保障的本质意义, 将农村社会保障当作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一种方式。社会保障作为一种人文关怀的机制, 应该以人为目的, 将人的全面发展、免于困苦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而不应将其视为规制穷人和怀柔弱者的手段。这常会导致如下结果:在手段上呕心沥血, 费尽心思, 而原始目的则荡然无存[1]。

2.改革改革者

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递推型改革, 改革者 (政府) 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路径和结果, 必须明确政府职责。中国目前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 各级政府首先要在观念上真正认识到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提供均等化的社会保障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要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力;其次, 要把财政支出的重点真正转向农村, 各级政府财政应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逐步增长机制;第三, 合理划分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我国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由来已久,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各异, 政府财政收入差距较大, 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无力提供社会保障配套资金, 加上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导致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中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是打破社会保障城乡分割和地区差异的关键。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 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3.以“城乡统一”为长期指导方针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政府财力有限,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 “广覆盖, 低水平”的理念也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的。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长期的指导原则, 唯有坚持“城乡一体化”原则, 才能使每一次改革都朝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靠近, 使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最终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 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和历史,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 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包含内容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李建华, 张效峰.从伦理视域审视我国社会保障的偏差[J].伦理学研究, 2009, (01) :51-55.

[2]郑小玲, 李丽琴.改革与重建:渐行渐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27-36.

[3]钟洪亮.社会权利与需要满足: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分析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03) :14-18.

[4]http://www.npc.gov.cn/huiyi/cwh/1112/2009-12/25/content_1532150.htm.

[5]刘海燕.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安排[J].农村经济, 2006, (5) :77-79.

[6]世界银行.中国贫困线与国际标准差距悬殊[N/OL].中国青年报.2009-04-09.http://www.cyol.net/zqb/content/2009-04/09/content_2615401.htm.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2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对改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将会使农村改革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进一步的试验探索和制度创新,为促进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关键词:创新;优化;农村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22.039

九台市历经三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后,较好地完成了改革试验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了龙嘉村镇银行及3家支行和7家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了9个服务网点,填补了县域金融机构和网点的不足,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设立的农业发展基金,累计达到900余万元,保障了试验区相关项目顺利开展。新增惠农补贴和“林权”抵押等贷款项目,给农民抵押贷款创造了有利条件,带来了新的便利。出台的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项目的配套政策,减少了当地资金的外流趋势,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贷款的投放,三农领域的融资规模逐渐扩大。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创新了土地整治、兴农蔬菜大棚、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等信贷特色产品,吸引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6.7亿元。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在20个村完成了信息采集及评定工作,建立信用档案6700户,给4800户发放贷款8000万元,并给予利率优惠5%~10%待遇。

几年的改革实践,初步构建了支农发展、助农增收、激活金融要素内生活力、农银双赢的新型体制机制,积累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是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扩大服务三农半径,是实现借贷双方互利共赢的重要基础。改革试验前,原有金融机构考虑效益因素,纷纷上收服务网点,九台市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依靠农商行和农行,机构少,网点数量不足,金融服务辐射半径小,农民存贷款很不方便。为解决便民问题,九台市建立贴近三农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并增设网点,扩大了金融服务三农覆盖面,以方便、灵活、快捷的方式服务三农工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既降低了农民存贷成本,金融部门自身也增加了效益。

二是探索“绿色信贷”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是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的重要保障。农民贷款缺少有效抵押物、信用担保机构缺失、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少、金融风险大,始终是困扰农村借贷双方的难题。对此,九台试验区结合惠农政策落实,推出了惠农补贴和 “林权”抵押贷款等新产品;创新土地整治、兴农蔬菜大棚、重点水利建设贷款等特色化服务项目;开展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把诚实守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农民贷款信誉度,降低了金融风险,为开展“绿色信贷”营造了“小气候”。

三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打造试验平台,是改革试验的动力源泉。九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镇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免税、贴息、奖励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三农力度,调动了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减少了资金外流;市财政全力支持试验区项目建设,搭建了农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物权融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政策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向金融改革项目集聚,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注入生机活力。

四是配套联动,合力推进,是金融改革试验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覆盖领域宽,牵涉部门多,单靠某一部门难以取得实效,特别是金融领域特殊性、敏感性,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要经过总行和银监会批准,横向涉及多个部门,为保证改革高效有序开展,金融机构主动占位,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群策群力,确保改革很快打开突破口,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果。

试验区改革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取得的可供借鉴经验,目前,为深化金融改革已经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设立了试验区独立的工作机构,选拔和配备具有专业人员,为顺利完成项目试验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二是建立了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试验项目的快速有效推动和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优化配置了金融资源。创建了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服务发展新模式,激活了相关银行向三农服务延伸的新局面,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空间的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层次和能力逐渐增强;四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到发展。通过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推广工作,在省市相关媒体的宣传报道下,试验区整体信用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和建立,推动了相关试验项目的发展,为试验区打造了一个健康发展的融资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农村金融改革奠定的坚实基础和创造的有利条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一是通过试验区搭建的农村资产交易中心和物权融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个平台,逐步发挥平台效应,探索开展各类农村资产的交易、评估及融资担保工作,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拓宽三农融资新渠道;二是利用现有工作机制,引导域内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逐渐转向三农领域,扩展中小企业融资规模,打造优质融资环境,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三是推动成功的试验项目向纵深发展,扩大成果覆盖面。运用成型的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融合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逐渐探索和开展适合本市金融体制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四是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政府奖励、贴息等扶持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扶持三农发展的积极性。利用好国家扶持基金,重点支持三农服务领域,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成本,逐步建立风险预警、责任共担的发展机制。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农村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发展



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建设和谐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对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现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國农村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有了改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冲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进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型的转型期。中国农村的家庭,发生了急剧变化,已经或正在发生显著变迁。不仅仅是农村发展带来的喜人成绩,更多的是由于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深入,导致农村社会日趋复杂,社会问题也日渐增多,间接或直接地阻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因此,《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多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农村社会管理的职能

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缓和社会冲突和矛盾,把社会冲突和矛盾保持在“有秩序”的范围内。

1.加紧发展农村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局面,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蓝图和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并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广大农村仍然相当落后。借助目前国家一揽子4万亿投资中加大社会保障建设投入的时机,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按照先城后乡、自下而上、先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险,后失业、工伤、生育等其他保险的方向,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统筹层次、缴费标准,为城乡居民构建适应国情、现实可行、保障基本的社保体系。首先,要尽快出台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应加快制定和出台《农村社会保障法》等一般性法律、法规和《农村养老保障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农村医疗保障法》等专门性法律、法规,同时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各级地方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地方性法规和实施细则以及操作规程,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1)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3)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合理。亮化、美化、绿化、硬化自然不能缺,但对农民而言解决秩序、安全、保障、健康更重要。要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根据农村需要和农民意愿,确定建设标准和轻重缓急顺序。属于农民家庭建设的,由农民来搞,政府应给予一定补助;属于公共建设的由政府承担主要投资责任,有条件的农村集体也可以承担一部分投资,农民以出工为主;属于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但政府必须出台减免税、贴息、补助等优惠政策。同时,要尽快立法,把农村公共产品尽快纳入公共财政的范畴。

4.加大农村社会治安工作力度。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将在更深层次上触及各方利益机制。利益机制的重建,利益格局的调整,给社会的稳定带来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基层政府和公安机关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难度加大。首先,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的社会治安联合防范和治理体系及有效机制,加大对偷盗、抢劫、打架斗殴、赌博以及各种封建迷信活动等的打击力度。其次,要建立对农民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的法制、精神文明等教育,在农村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文明风气。

(二)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社会管理职能

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被形象地称为“两委”,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具有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社会管理的职能,必须强化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一些地方的党支部、村委会,组织不健全,班子涣散,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内容,造成农村基础设施没人建,学校没人修,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盛行。所以,必须加强党支部、村委会的建设,要让那些政治素质高、有能力、勇于创新、农民信得过、能为农民谋利益的人进入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划和充实工作内容,使党支部、村委会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

2.明确党支部、村委会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积极发挥作用。一是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指导下,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倡导乡风文明、村庄环境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等工作;二是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制定《乡规民约》和《文明准则》。同时,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党员”、“好村民”、“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促进乡风文明;三是要组织农民开展积极健康的业余文化活动。要建立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成立各种文化组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三)提高村民自治的质量

村民自治组织在维持农村社会管理秩序中要发挥好组织作用,特别是在处理村民群体性事件中、突发性公共危机中,发挥应有的组织自治功能,合理疏导群众,合法处理事件。

1.要积极培养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与能力。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村民政治文化素养的提升。各级政府有责任对村民开展政治文化教育,帮助村民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政治心态和情感习惯;培养村民的政治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意识。同时,要合理界定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工作的范围、职责,让村民自治组织从“准行政组织”中脱离开来,赋予村民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与动力。

2.要加大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应在此基础上成立类似日本农协的组织体系,全国成立联合总会,各省成立联合会,县、乡、村成立分会。政府部门也要赋予它应有的待遇,比如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建立同政府沟通的渠道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等。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试点基础上进行推广。除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外,要充分发挥其社会组织与管理等社会功能。

3.要发挥各种社会性群众组织的作用。要积极发展像红白事理事会、群众治安委员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除了发挥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农民自我组织、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其涉及的内容与村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有关,农村的发展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政府与社会、民众、自治组织等共同努力,改善和加强对农村的管理,切实有效地推动农村发展,建设一个新型的和谐的农村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鸿宇.关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议[N].南方日报,2011-07-14.

[2]赵作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初探[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1-10-24.

[3]夏亮.“村监委”强力助推浙江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N].新华社,2011-03-28.

[4]改革之后的农村社会管理體制:沿袭与创新.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Z].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2-05 .

[5]宋远方.创新社会管理重在求真务实[N].法制日报,2011-09-22 .

[6]马勇霞.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J].人民检察 , 2010,(16).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4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根。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文化的作用是其它要素所无法代替的,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农村文化建设的加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软实力具有提升作用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在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很多农民尤其是领头富裕的农民在改善物质生活、提高经济收入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他们迫切希望可以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以此对其业余生活予以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此确保自身能够实现全面发展[1]。

2、农村文化建设的加强,对社会主义新风尚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乡风文明”,其主要表现是农民在科学知识、思想观念、行为操守、道德规范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但是,目前很多农村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依旧存在。而农村文化建设的强化,以艺术与文化等方式对传统落后、丑恶现象进行鞭挞,对时代新风进行宣传,陶冶世人,这被称为建设我国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3、农村文化建设的加强,对地方特色乡土的发掘与保护文化极为有利

农民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文化,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极大的丰富作用,该文化逐渐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对人民共同生活具有维系作用的一种价值观与世界观,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地方特色、乡村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形成极为有利。

二、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1、不牢固的农村文化建设根基

农村所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轻文化建设,重经济建设,很多老百姓所形成的理念是经济建设具有切实存在的,而且短期就能够获取效益,可以将一个人的政绩体现出来,而文化建设本身是虚构的,短期内很难见效,很难体现出政绩。很多基层干部与群众在理解“大文化”层面上依旧比较肤浅,他们觉得文化建设其实是扭秧歌、演戏、唱二人台等,并未有农村文化包含着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科技等的意识,其实文化本身属于侧重于思想工作宣传与意识形态的综合范畴,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经济增长点。

2、建设农村文化支撑力度不够

发展文化事业必须有经济做支撑,更不用说建设本身就具有薄弱基础的农村文化事业,多年来,经费不足是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事业造成困扰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对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一种制约的瓶颈。建设农村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乡村自筹与上级拨款,但是这两者都缺乏保障性。很多农村尽管投资建有文化室或者文化站,然而,因为建设资金不足,使得很多配套设施都缺乏完善性,无法使其作用进行正常发挥[2]。

3、我国农村文化形式与内容缺乏丰富性

只注重经济繁荣,不重视文化发展,是当前我国农村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农民在努力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造成忽略,尽管这些群众迫切希望可以拥有更多文化娱乐活动,比如,有欣赏好戏剧与电影的欲望,希望得到文化的熏陶与滋养,然而,因为管理或者经济因素,使得有组织、有纪律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极为有限。导致农民生活单调、农村文化活动缺失的因素具有多样性。

三、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实践,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在近些年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领域在我国农村所涉及的新现象与新问题相对也比较多,建设农村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指导,对农村文化建设原则与特点进行科学把握,将农村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创造与我国农村特点相符合的文化发展模式,以此对我国农村文化向健康、正确法相发展形成一种正确引导。

1、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必须对文化建设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性予以全面理解,对文化建设内涵进行科学把握。就本质而言,文化是有机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包括物质要素、精神要素、文字语言要素以及社会组织、规范体系等要素。而且文化本身的特点是普遍性、继承性、区域性、渗透性、共享性以及多样性等。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活动的方式联系全社会,而且对我国社会文化也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全面发展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组织,根据当地群众需求,使我国老百姓生活文化水平得到切实性提升,必须根据当地文化特色,创建具有地方特征的地域性文化。

2、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原则予以正确把握

就某种程度来说,农村文化对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利用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凝聚、社会沟通、行为规范、价值导向以及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致力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共建和谐。必须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性予以明确,也就是说,应该全面把握农村文化服务主体性,从根本上说,文化建设是服务于广大老百姓的,群众就是文化消费者。所以,应该对当地居民文化层次、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等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要将当地老百姓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制定与多数群众消费相适宜的文化产品。

2)系统实施,全面推进。若要实现地域农村文化的全面构建,就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目标,保证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目的具有明确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其原则及特点为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科学把握,将农村社会、经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创建与农村特征相符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同时对农村文化健康、科学发展方向予以正确引导。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理念,依照群众文化之需,不断整合社会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文化资源共享途径及范围。

参考文献

[1]成敬君.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前沿.2009(01):158-159.

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篇5

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顺应农村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探索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的新领域,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2006年以来,自治区民政厅在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大云社区、葵阳镇四新村德礼社区、卖酒乡党州村党州社区、蒲塘镇蒲塘社区、石南镇凤山村大厦社区等5个农村社区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试点工作。目前,5个社区登记社会组织24个,备案社会组织15个,形成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中心(站)”模式,如“葵阳镇四新村德礼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心包括禁毒禁赌协会、妇女协会,综治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防队、环卫队,妇女互助小组、理财小组等10多个组织,二是“村民之家’模式。如“卖酒乡党州村党州社区村民之家”,包括豆腐加工协会等4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3个文体娱乐队和1个互助协会等.三是“村民理事会”模式。如蒲塘镇蒲塘社区按地缘划分自发组建东门街理事会、西门街理事会、南门街理事会、北门街理事会,4个理事会负责联系社区内奖学助学协会、道德诚信协会和蒲螗文娱体育俱乐部,民主管理社区内的大小事务。这些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发动社区成员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通过自觉、自助、自治的社会活动,解决村民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二是促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三是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和谐,四是丰富群众生活,培养新型农民。这些成效,显示出了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的勃勃生机。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我国农村体育 篇6

关键词:小康社会;发展;农村体育

一、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国农村体育的特征

1.体育观念的保守性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性同在。小农经济形成的传统观念在我国农民头脑中积淀较深,表现在对体育的功能、价值认识上较为肤浅或保守。“一天劳动,不用运动”的观念尚有较大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农民闲暇时间的增加、农村体育组织的建立和体育健身环境的改善,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逐渐高涨。

2.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分散性和开展活动的艰巨性。农村体育是以9亿农民为对象开展的,具有广泛性,但是农村村庄分散,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甚至一部分农村地区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不少农村缺少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器材,农村干部和群众也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认识,加之农民不像城市社区居民居住得那样集中,所以要使农民自发地、科学地、有组织地开展健身活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在确立农村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脚踏实地逐步开展农村社区体育。

3.体育投入的滞后性与活动场地的天然性。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经费主要用于竞技体育,使群众体育投入不足。加上城乡“二元制结构”和城乡经济、文化水平等差距,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体育的投入极度缺乏。随着全面健身计划的开展和体育彩票的发行,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但与广大农民对体育的需求相比,我国的农村体育投入还严重不足。同时,农村基层体育管理机构不健全等原因使得现有体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一些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只是利用天然、自创场地,或在田间、地头、自家门口等就地进行。

4.农村体育活动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和教育的发展,有文化的青年人迅速增多,农村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还出现了文体专业户。农村体育活动的内容比过去丰富了许多。参加锻炼的人员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各取所需”。农村体育在活动与组织形式上也有了极大的灵活性:既有以个体性的,也有群体性的;既有村、乡、镇组织的,也有参与者自发组织的。农村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5.体育活动项目的民俗性、地域性、传统性和差异性。农村体育的活动项目多呈现出民间民俗、民族传统特色,农民对于有地方特色的或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喜闻乐见,许多项目被深深打上地方烙印,南北东西各不相同。

6.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活动时间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农村体育作为一种集体行为,除了有时表现出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体行为以外,一般是群众的自发行为。民间临时组建运动队进行体育比赛的事情十分多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民间自发性,正是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生机勃勃的深厚基础。但是,这种自发性并不具有时间连续性,农村体育活动更多地受季节的制约,在农忙季节,农村体育活动一般较少,活动时间很难固定不变,或者至多是在劳动休息时间进行;只有在农闲季节或隆重节日,体育活动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1.坚持国家管理与社会管理并举的方针,努力发展农村体育。国家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在制定各项体育政策、法规上,要特别重视农民的体育需要,对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竞赛、从事体育产业活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等活动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2.增加农村体育经费投入,扩大农村体育经费来源。在现阶段农村体育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投资和国家财政的补贴应该是农村体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还应广泛吸纳社会捐赠、资助,基金会资助,团体和个人会费,体育彩票、体育旅游、私人或企业赞助、场地出租以及门票收入,以弥补农村体育活动经费之不足。

3.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加强乡(镇)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各级体育部门要同各级文化部门、农业部门,依托各乡(镇)人民政府,加快文体站(中心)、农民体协的建设。同时,要建设乡(镇)单项体育协会和健身指导站(点),形成县、乡(镇)体育组织网络。

4.加强农村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中心。政府部门要把增加体育设施当做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硬件”来抓,列入政府部门议事日程,做好规划,做好经费的预算安排。要积极发动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建设体育设施,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要纳入我国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实现体育中心和体育健身场所对本乡(镇)、周围农民的辐射,促进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7

随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 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 这些研究都局限在对组织自身的研究上, 对于那些创立组织, 并在组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农村经济精英的关注却未能纳入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视野。事实上, 这些农村经济精英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成员, 通常也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发起者或领导者。他们在组织中的核心地位来自个人的社会资本, 主要是其技术知识、管理能力、财富和社会关系网。与普通成员相比, 他们无论是在最初的组织发起、制度订立, 还是日常的管理决策中都有着突出的影响力, 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经济精英的社会资本获取

农村经济精英是客观地存在于农村社会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 这些人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 并对当地乡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 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社会资本”。

所谓社会资本主要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该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 社会资本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网络 (即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信任等内容。

总体上说, 农村经济精英社会资本的来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种圈子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复杂的圈子系统中, 包括血缘圈子、姻缘圈子、学缘 (战友) 圈子。虽然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之中, 但各自地位却有不同, 精英与能人往往出在网络的核心地位, 不仅信誉、人缘好, 而且调动网络的能量大, 而且与外界的网络有着别人所没有的联系。这种能量一旦被某个人物吸收或继承下来, 就必然拥有雄厚的社会资本而成为农村社会的精英分子。

二是财富支撑的信任和威望。在农村社会, 一个人是否有号召力、影响力, 能否成为圈子的核心人物,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其财富占有量的多少。在资本积累过程中, 总会有一部分人凭借自己的本事率先富裕起来。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 其能力、信任度、威望等等也随之树立起来。

三是由技能而产生的信任和网络。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农村经济精英, 除了有社会网络关系和财富外, 其本身必然拥有一项或几项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农村一部分有知识、踏实肯干的人纷纷走出村庄, 到城市打工, 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能后回村从事各种行业, 在村里走上了先富的道路, 他们的影响力主要来自自身的技能, 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上的实力。

二、社会资本与农村经济精英的财富积累

拥有社会资本的农村经济精英, 总是期望自身的资本在市场中得到回报, 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资本的属性决定的, 也是经济精英的普遍心理。

拥有社会资本的农村经济精英, 在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领域获得的成功, 都有社会资本在发挥着作用, 影响着这些精英们的行为。并且, 通过组建农村经济组织, 使自身的社会资本得以增值, 为他们走向核心精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农村经济精英来说, 社会资本可以为其经济实力的壮大带来一系列的利益。

首先, 它弥补了致富资金的不足。精英分子能够发展到壮大,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他们有着由各种社会关系构筑起来的社会网络的支持, 使得他能够获得足以保障起步和发展的原始资本。换言之, 精英分子的经济资本的获得, 取决于他的社会资本的雄厚。这也恰恰是一般人所无法实现的。

其次, 它提供了致富的关键信息和技术。精英分子的成功, 是其广泛的社会网络提供的充分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先进的技术带来的。而这些信息和技术的获得, 又归功于其社会资本的占有量。

再次, 保障了营销网络的畅通。保障购销渠道畅通无阻的关键, 就是营销网络。营销网络是由人组成的, 是无数个个体构筑起来的庞大网络系统。社会资本的核心概念就是社会网络。这一社会网络, 是可供人们可持续利用的具有存在和理性的丰富的资源。

在社会资本为农村经济精英提供了诸如资金、信息和技术、营销网络等发展条件, 为今后壮大经济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 也正是由于社会资本的作用, 才能够使那些头脑灵活、能力突出、思想开放、有一定魄力的农民, 率先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而成为经济精英。

农村经济精英利用社会资本, 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增值。反过来, 他们又要利用积累起来的财富, 去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

三、农村经济精英社会资本的增值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完全靠个人的才华, 而重在整合资源的能力。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经济精英, 多年的打拼使他们深深感到, 在市场和政府权威失灵的背景下, 单凭个人的力量很难在市场中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 一些精英开始尝试创办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

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动机, 总结起来, 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 抵御市场风险, 谋求更大经济效益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开展专业化合作, 可以使单个农民获得协作的生产力, 形成足以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竞争力, 从而使单家独户进入市场的弱势地位得以改变, 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难题。既可以让村民受益, 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资源, 为获取更大的利益创造条件。

(二) 谋取政治权益, 寻求政治保护

新崛起的经济精英阶层, 所拥有的经济实力、社会资本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过问政治;他们所从事的市场活动需要稳定的政治规则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保证投资获利的稳定预期, 因而对政治权力有着强烈的需求。而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为将来走向政治精英积累足够的资本。

(三) 奉献农村公益事业的价值取向

一部分农村经济精英出于对农村公益事业的关心而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农民的支持, 支配集中起来的资金, 带领农民改造家乡的落后面貌, 为造福家乡人民做出经济利益等方面的牺牲。

通过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一部分经济精英分子利用自己的财富、社会资本、威望以及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逐渐确立起自己的核心地位, 为自身社会资本的增值奠定了基础。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他们之所以要在致富后, 承担起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任,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自身社会资本的增值。

农村经济精英利用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本在经济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农村社会中的富有阶层。他们在当地不仅在经济上居于支配地位, 而且在社会生活领域又扮演着农民利益的保护神和意见领袖的角色。

农村经济精英大都属于农村社会中见多识广、受过“良好教育”、有思想的现代农民, 加之在经济领域的支配力, 对诸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涉及民众利益的活动有强烈的要求, 更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于是, 很容易将本人的意见和要求, 通过游说、拉拢等途径来干扰和“引导”群体的认同, 而形成群体意愿和选择, 又能将农民无力表达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 使之得以顺利地进入到决策层, 使农村经济精英既是农民利益的保护者, 又是农民的意见领袖。

农村经济精英不仅为农民利益进行保护和代言, 而且在农村公益事业领域也充当主要力量。

当前, 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的突出问题是资金短缺。受资金短缺的限制, 很多农村公益事业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很难落实到行动上。但, 正是个别村中存在着精英分子, 才能通过雄厚的社会关系网络、资金和各种途径弥补政府在公益事业职能上的缺位, 改变本村的面貌, 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正是因为这些农村经济精英有着较好地群众基础, 又富有较高的威望和公信力, 自然也就成了农民心目中的核心。由此就使得这些精英的意见能够左右和影响村民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也才能够顺利地将农民的朴素的愿望变为现实。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带领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也在思想观念上给农民以影响。

通过创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将农民组织起来, 又通过为村民办公益事业、维护农民利益、做农民的意见领袖, 农村经济精英的核心地位最终确立起来。对于经济精英来说, 最终他们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

一种是成为农村的政治精英。农民在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识的支配下, 对农村两委尤其是村民委员会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更愿意通过民主的程序, 将能够代表自身利益和愿望的那些“意见领袖”选举上来, 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的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村经济精英凭借自身和协会的财力优势、在经营过程中得到的信任、支持、威望, 开始向体制内的权力机构发起挑战。同时在村内公益事业、执行政策或命令的行为选择、土地的承包租赁和征占等方面, 起到了体制外监督的作用, 而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也逐渐地获得了更多村民的拥护和信任, 自然会在民主选举中胜出而成为新的民选政治精英。

另一种可能是成为不良势力的代表。一些无法成为政治精英的经济精英, 很可能会利用手中的经济支配权而逐渐扩大他们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他们一方面通过经济诱惑来腐蚀乡镇领导干部和村党支部及村委会, 并逐渐拥有实际的管理权, 使村级组织成为其影子政权;还有的利用人多势众, 用自己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条, 来胁迫村级干部, 使一些村级干部在威胁和利诱面前, 放弃了原则和权利, 而成为这些不良势力的幕后帮凶。另一方面, 一些具有不良势力倾向的农村经济精英, 通过收买、贿赂、恐吓威胁等手段, 把自己的心腹或手下安插到乡村政权当中, 通过对他们的控制间接地控制乡村政权, 为自己的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披上一层合情、合理、合法的外衣, 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当然, 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一种可能, 并非必然。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美) 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 (美) 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 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3]、冷明权, 张智勇.经济社团的理论与案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4]、张鸣, 孙艳红.政府的作为与民间社会的成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5 (1) .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8

农村民间借贷作为我国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中国农村民间借贷存在已久,正确认识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处理民间借贷问题,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史清华、陈凯(2002)通过对山西745户农民家庭借贷行为调查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金融政策应即时调整以适应农村借贷发展需要。卢鸿鹏(2003)从农村借贷关系的演变和现状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农村高利贷有着各种消极影响,农村金融体制需要改革的观点。魏源(2010)对广东省36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得出民间借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的结论。丁彦皓、冯广波(2010)从福利效应的视角进行数理论证发现高利贷对福利效应的提高有明显的积极意义。纵观众多学者研究成果,不同学者都是通过不同的切入点来研究农村民间借贷。本文运用数理经济分析方法,通过描述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建立理论模型,揭示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本文将农村民间借贷定义为在农村且在非正规金融机构发生的借贷活动,其借贷主体主要是农民和农村民营企业。农村民间借贷往往表现出非正式性、高利率、利率弹性大等特点,一般将其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高利率的借贷,其借贷利率偏高但不超过法定的利率范围;另一部分是利率超过法定范围的高利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常将借贷利率超过了20%的借贷活动称之为高利贷。

(一)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现状

近年来的数据表明中国农村无利息借贷占农村总借贷的比例在逐年下降,2000年仅为3%。而农村高利贷的比例则在不断攀升,2002年中国农村高利贷规模已经高达8 000亿至1.4万亿元。2003年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农户借款中私人贷款占了71.26%,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民间金融。表1为中国部分地区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情况,与表2中的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利率普遍偏高,各地区平均利率基本超过了20%。可见,我国目前的农村借贷利率仍居高不下,而且民间借贷的比重非常大。

(二)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

1.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信用机制不健全。

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非正式的借贷活动,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它是一种通常以面对面的交易形式出现,交易双方为亲戚、朋友或相互熟悉品性的人之间的借贷活动。这种特殊的借贷方式造成了“市场分割”的现象,导致了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农村借贷市场上,借方往往比贷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在没有健全信用机制的约束下,这种信息不对称引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利率上升,借贷利率无法客观的反映借贷市场的现状。

2.资金需求的“刚性”造就贷方垄断。

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之一是正规金融行业资金的实际供给量无法满足所有的资金需求,导致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行业在贷款上通常会考虑到风险的作用。虽然高风险项目的投资者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但是正规金融机构为了避免挤出部分需求者和提高总的贷款风险,会以较低的利率进行贷款。金融机构在贷款上不仅看重利率和风险,还关注贷款额度。对比两个贷款项目:plan1.金额100w,利率10%,风险V;plan2.100笔同质的小额贷款,每一笔金额1w,利率10%,风险V。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更多选择plan1,而农村民间借贷更多的是选择plan2。所以,那些无法在正规金融机构借到所需资金的村民在资金需求“刚性”的约束下,只能将自己的筹资目标市场转向农村民间借贷市场,间接的造就了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贷方垄断,也就造成了借贷利率的提高。

3.资金供给的有限性。

利率是由需求与需求共同决定的,一方面农村民间借贷的贷方通常为村民,其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直接融资性及其借贷活动发生的区域性使资金供给受到限制。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需求的增加,利率将会上升。

4.放贷的高机会成本。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他们在没有借贷的情况下会将资金用在各种用途上,包括更新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作物化肥等。这样做最直接和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农业产量增加或者劳动效率的提高,这对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庭非常重要。所以,农村放贷的机会成本也就相对较高,高的机会成本促成了高利率。

二、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与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存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民间借贷的产生为那些无法在正规金融市场借到资金的人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又不影响到那部分可以以小成本获得资金的需求者的福利。所以,农村民间借贷的产生实现了农村货币市场上的“帕累托改进”,但是这种改进又必须以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为前提。

近年,伴随着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上出现了各种问题,多半是由借贷的高利率引起,本文将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导致农村整体福利下降

不论是农村或是城市,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对其实体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就影响着该地区的整体福利,可以借助图1和图2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对农村整体福利的影响。图1中横坐标Q代表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纵坐标γ代表借贷利率。 MCMR分别为垄断市场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AR为垄断市场上的平均收益曲线,AR和需求曲线重合。MR′、AR′为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d为完全竞争上的需求曲线。如果把货币看作一种商品,那么利率γ就是商品价格的代表,资本供给量Q是商品的成交量。

根据厂商短期均衡理论,在“经济人”的假设和贷方垄断的前提条件下,贷方会追求利润最大化。由于贷方所愿意提够的资金供应量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供应量Qm,此时的利率为 γ2,明显大于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利率γ1。根据两种不同市场情况下的利率水平和资金供给水平,可以借鉴福利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根据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借贷双方总剩余的变化,比较农村整体福利的变化。

图2中横坐标Q代表货币供应量,纵坐标γ代表利率水平。D为资金的需求曲线,S为资金的供给曲线。在垄断市场下的市场均衡点为B点,该条件下借方剩余可以看作是面积Δγ2BEF,贷方剩余为面积ΔAγ2B,借贷双方的总剩余为面积ΔABEF。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均衡点为C点,借方剩余为面积ΔAγ1C ,贷方剩余为面积Δγ1CF,总剩余为ΔACF。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条件下的借贷双方总福利下降了面积ΔBCE 。导致福利减少的原因是贷方的垄断使资金的配置无法达到最优,面积ΔBCG为减少的借方福利。由于资本贷方提高利率致使借方的筹资成本增加,无法按原本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造成了借方福利的损失,面积ΔGCE为减少的贷方福利。因为利率上升会迫使部分无法承担高利率的资金需求者退出借贷市场,造成了贷方的福利下降。但是,贷方的损失的可从因提高利率而增加的额外利息收入中得到弥补,只是贷方所获得的额外利息仍然无法弥补借贷双方因利率提高而带来的福利减少。

以上讨论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条件下的农村整体福利的变化,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所规定的法定贷款利率一般会低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利率。所以,农村整体福利的下降要大于面积 ΔBCE

(二)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

1.阻碍规模经济的产生。

当借方为企业时,高利率引起的高机会成本及有限的收益率使借方的资金积累受阻。收益率不变,随着利率的上升,借方资金的累积速度越慢,规模经济的产生就越困难。

2.引发消费滞后及边际消费倾向降低。

农村民间借贷在承担高风险时也有着非常高的利息收入,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贷方会将钱借给自己熟悉的人,所以对贷方而言这种借贷又是相对安全的,高利率往往会诱使人们把更多的钱用于放贷。但是,由于农民资金的有限性,增加的用于放贷的资金往往要通过减少目前消费而得到,于是出现了消费的滞后现象。

以借方是企业、贷方为普通农民为例,分析消费的滞后性问题。如果不发生借贷活动,那么贷方可能将资金直接用于消费,即不存在滞后消费现象。如果发生借贷,原本直接用于消费的资金要真正进入流通领域就需要一段时间。把贷方拥有资金到成功放贷之间的时间计作T1,把借方从借入资金到使用完这部分资金之间的时间计作T2,那么这部分资金要真正消费需要经过(T1+T2)的时间。当所有贷方都尽量将钱用于放贷,那么必然导致贷方的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长期的消费低于收入的现象对整个农村经济或国家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

(三)导致劳动力分配不合理,导致不公平

农村民间借贷的高利率让很多人发现了“商机”,在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高利息是正常收入的观点之余,更让有些人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部分人把借贷利息作为自己的部分甚至是主要的或全部的收入来源,这些人可以选择不劳动或少劳动,贷方市场便出现了闲置劳动力。由于借方必须努力工作来偿还高昂的利息,于是形成了社会劳动力分配的不合理①。如果把法定利率作为资本自动增值的正常收益率,把ε作为规避民间的高风险所需提高的利率,那么当γ2过大时,以(γ2-γ1-ε)的利率所获得的收益就可以看作是将一部分人的资金无常转移给另一部分人,出现了不公平现象,这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理论模型视角的进一步分析

(一)理论模型的建立

为了清晰地了解民间借贷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在此建立理论模型,具体分析利率的大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民间借贷主要发生在农民与农民或农民与农村民营企业之间,且借贷资金主要用于经商。其中农民与农民之间进行借贷的资金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借方单独投资,可以是与其他人合伙投资,也可以应对各种家庭意外事件。所以,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可以看成是另一种形式的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借贷。

首先探讨作为农村民间借贷活动中主要组成部分的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简单的借贷活动问题,建立如下模型:假设X村某一借贷活动的借贷主体只有A(A1,A2,A3,…,An)(n≥1)和(B1,B2,B3,…,Bn)(n≥1)。A为某一有足够的剩余资金的农民群体(本文所指的剩余资金是指除基本消费外可供外借的资金)。B为无法在正规金融机构借到资金的筹资方,这些人将所借资金投资于同一项目或从事同一活动。

为了使问题简化便于分析,在此提出以下假设前提:(1)B只向A借款,A只将钱借给BA有足够剩余资金且每次都以最初约定好的利率借钱给B。(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B可长期投资于收益率不变的项目。(3)B每年的投资总额都为S。(4)B在自己的经营年限里面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在保持原投资规模下不需要追加额外资金。(5)B将每年所获收益都用于第二年的投资,其基本的生活费用由其他收入或储蓄支付。(6)不考虑其他费用。

因建立模型的需要,设βB的资本的年收益率(γ<β<M,M为常数),γ为借贷利率(γ0≤γ<β,γ0为法定贷款利率),n为时间,QnA为第nA的利息收入,S1为B的自有资本,S2为B第一年的借入资金,QnB为第nB的投资总收益,QnB为第nB的除利息以外的总收益,SB每年投入的资金总额,即为S1和S2之和。

根据以上假设得:

A每年的利息收入为:

Q1A=γS2 (1)

Q2A=γ(S2-Q″1B) (2)

Q3A=γ(S2-Q″1B-Q″2B) (3)

QnA=γ(S2-Q″1B-Q″2B-…-Q″(n-1)B) (4)

B的每年的投资总收益与除息后总收益分别为:

Q1B=β(S1+S2)Q1B=β(S1+S2)-γS2(5)Q2B=β(S1+S2)Q2B=β(S1+S2)-γ(S2-Q1B)(6)Q3B=β(S1+S2)Q3B=β(S1+S2)-γ(S2-Q1B-Q2B)(7)QnB=β(S1+S2)QnB)=β(S1+S2)-γ(S2-Q1B-Q2B--Q(n-1)B)(8)

假设在第n+1年B不需要借助贷款来进行原规模的投资,即前nB所获总收益为S2。于是可得:

S1+Q″1B+Q″2B+…+QnB=S1+S2=S (9)

整理公式(5)、(6)、…(9):

n=ln[β(S1+S2)β(S1+S2)-γS2]ln(1+γ)(10)

公式(10)为利率与时间的关系公式,γ为自变量,n为因变量。

(二)结果分析

由上述公式可知,S1为常数,不影响时间n的变化率,所以在此讨论S1=0的特殊情况,得到如下公式:n=lnββ-γln(1+γ)(11)

对公式(11)求导:

n=1β-γln(1+γ)-11+γlnββ-γln2(1+γ)(12)

公式(12)表示γ变动一个单位时,n变动n′个单位。由假设可知1β-γln(1+γ)大于011+γlnββ-γ大于0。代入 β∈(0.2,20),γ∈(0.2,2), 多组数据可以发现随着βγ的差值越来越大, n′逐渐减小,但始终大于0。因此在βγ取合理值时n′始终大于0,即γn成正相关。

上文考虑的是收益率为常数的情况,而实际上收益率也可能为变量,因为它受到各种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客观的投资环境、利率等。以利率为例,当利率取在合理范围内,适当的提高利率,会对借方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促使借方积极的采取措施来提高收益率,比如改变投资方案或减少各种经费支出等,此时收益率会提高。利率过高意味着借方所面临的市场条件恶化,随着利率的逐渐增加,对借方就越不利。在借方因采取积极措施而增加的收益小于市场条件恶化带来的损失的情况下,收益率会下降。由于收益率与本文中的时间n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到图3的利率与时间的关系图。

图3表明利率对借方B的作用是双向的,当利率在a,b之间,利率提高对借方起积极的作用;当利率在b,c之间,利率的提高对借方起消极的作用。从整体上考虑,贷方A的利息收入只是B在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且A所获得的收入不再产生新的收益。当利率在ab之间,随着利率的提高,A的收入增加了,A,B整体的收益也在增加。当利率在b,c之间,A的利息收入会增加,但只是代表其从借方手里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增加了,AB的整体收入并没有增加。所以,利率对AB这个整体的作用也是双向的。如果以整个农村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果与以AB为对象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因为以整个农村为研究对象时变化的只是借贷的规模和借贷的复杂程度,并没有改变借贷的本质,所考虑的问题仍是借方与贷方的利益问题,因此图3也适用于整个农村民间借贷活动。

四、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农村民间借贷活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能从单方面考虑,农村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双重作用。(1)虽然农村民间借贷普遍过高的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但是合理的规范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2)民间金融市场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由金融市场没有得到法律保护和约束而引起的,因此相关法律的出台势必能够改善民间金融市场环境,降低市场风险,从而消除或减缓农村借贷市场的一些不合理现象。(3)我国金融业已经比较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间借贷利率过高的弊端会大大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村民间借贷的正规化将成为我国历史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摘要:通过描述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简析了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通过建立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高利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尽管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各种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则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消极影响要大于积极影响。为此,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完善和规范民间金融借贷,正规化将成为我国历史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农村民间借贷,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数理经济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2008(4).

[2]张大龙.我国民间借贷: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J].经济理论与数学,2004(4).

[3]张宇哲.民间借贷主导农村金融全国人大财经委派员摸底[N].财经时报,2004-05-15.

[4]张建波.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J].经济经纬,2009(4).

[5]张晓艳.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原因及规范对策[J].经济问题杂志社,2010(8):67-698,0.

[6]陈赛玲.关于杭州辖内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服务情况的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2(10).

[7]诸葛隽.民间金融基于温州的探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9

1 农村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效

1.1 沼气建设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效益低下, 农民增收缓慢, 是制约当前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发展农村沼气, 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 带动了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 不仅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1.1.1 节约能源

建设1个10 m3的沼气池, 并进行“一池三改”, 需投资3000元左右, 使用15年以上, 年产沼气300~350 m3, 可满足一家4~5口人烧水做饭和点灯的生活用能, 节约煤电等费用700多元。

1.1.2 促进了全市养殖业的发展

沼液是一种优质饲料, 尤其与低成本养猪技术配套, 效益更为显著。建池户一般养猪3头, 年可获利500多元。

1.1.3 推动了蔬菜、果品等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发展

施用沼肥后, 土壤有机质提高, 减少了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为发展无公害农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沼液、沼渣通过发酵后, 有效地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是很好的无公害肥料, 年可节约农药、化肥开支300多元, 生产的纯绿色蔬菜、果品色泽好、果型整、口感佳, 价格是普通蔬菜、果品价格的1.5倍以上。同时, 通过沼液浸种、喷施叶面肥以及沼渣作底肥, 可促进粮食增收、果蔬增效。增产增收达800多元, 保守地计算每户年增收节支达2 300元左右。

1.2 沼气建设能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村容整洁

目前, 古交市农村还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厕所大多数使用的是简陋的旱厕, 畜禽粪便则是任意堆放, 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粪水横流、臭气熏天, 污染问题严重, 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 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自实施沼气建设后, 修建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进行, 既能改变农村人畜粪便随意排放状况, 又能将人畜粪便经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 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和街区之内, 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使广大农民走向清洁、卫生的健康之路。目前, 全市凡是沼气集中连片发展的村庄, 村容村貌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条件好的地方, 还综合配套了房屋改造及道路、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村里住户的环境已逐步清洁、整齐、美观, 极大地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3 沼气建设能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 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因此, 古交市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 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跟上时代步伐,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古交市岔口乡寨底村, 全村90户就有79户建起沼气池, 为了保证沼气池全年正常产气, 许多农户认真听讲、刻苦钻研, 熟练掌握了沼气的日常管理、安全使用、沼肥的综合利用、种植及养殖等一系列综合技术, 村主任还利用百忙之余研究制作了半自动冲厕器。沼气建设, 不仅充分调动了全村农户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 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水平, 而且也促进了农民思想的转变, 封建迷信、赌博打架的少了, 崇尚科学的多了, 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2 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建池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民素质和经济意识的原因, 农民在采用新技术时往往只看到真正的实惠以后才乐于接受, 而古交市是工矿城市, 煤炭资源丰富, 沼气又是一门新技术, 因此, 不少农户对沼气建设持观望心态。一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依赖国家、政府投资修建;二是受以前建设质量的影响, 怕技术不过关, 资金投入不成功。

2.2 农户条件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

全市1 900户国债项目户, 纳入规划建设的农户, 因家庭经济条件、人员结构、地理位置的参差不齐, 影响到沼气建设进度。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户因资金困难而难以建设;二是有的农户因家里主要劳力外出务工, 家里无人建池;三是有的农户院落较小, 受地形所限不具备“一池三改”的建设条件, 只建一座沼气池, 又无法达到“一池三改”的标准要求。

3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全面推进沼气建设, 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就必须统筹安排, 切实搞好规划,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古交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组织力量, 因地制宜, 科学编制全市沼气发展“十一五”规划, 积极推广“猪—沼—果、菜、粮”生态模式, 把种殖业、养殖业发达的区域和有退耕还林任务的乡镇作为重点, 抓重点带一般, 先易后难, 保证了农村沼气建设有计划、有步骤, 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3.2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古交市委、市政府从市情民意出发,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 提出了大力实施沼气富民工程的发展战略。2004年、2005年分别将沼气建设作为农业的“实事和重点工程”, 并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 财政、农业、计划、科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程建设领导组, 设立了以农业局局长为主任的领导组办公室, 负责项目实施的综合协调工作, 针对项目村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对项目进度、组织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安排, 并明确提出了各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 采取了主要领导包乡, 一般干部包村, 农技员包户的办法。项目建设中, 市级主要领导经常深入项目村, 检查指导, 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确保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3.3 强化培训搞好服务

为切实加强和改善技术服务工作, 古交市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服务工作。一是对已持证技工进行了再培训, 让他们熟练掌握“一池三改”标准化建设、日常管理、安全使用、维修保养等技术, 为沼气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支可靠的技术力量;二是对项目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2年来分别在邢家社、岔口、梭峪等乡镇多次举办沼气技术培训班, 使农户懂得沼气发酵及日常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和综合利用技术;三是针对工程建设中技工短缺的情况, 采取“传、帮、带”的方式, 即让1个熟练技工带3~4个小工, 传授沼气技术, 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 又加快了建设进度;四是建立了沼气服务公司, 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满足农户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供应及维修等技术的服务需求, 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指导, 农户想学有人培训, 使用不正常有人服务;五是成立沼气协会, 充分发挥协会的优势, 通过技术交流, 指导和帮助农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3.4 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发展农村沼气, 资金是保证。沼气建设是一次性投入, 长期受益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 大部分农村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乡镇的农户, 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而难以实施, 为此古交市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吸引和调动全市各方面力量投身于沼气建设, 多元化增加投入。一是古交市政府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扶持力度。除保证每户配套400元外, 又由于水泥、砖等建材价格上涨, 每户多补助了364元, 今年还为建池的养猪户补助300元, 各乡镇也鼎力支持, 多则每户补1 000元, 少则每户补300元,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 调动农民的建池积极性;二是充分地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地位作用。广大农民既是受益者, 又是投资者, 古交市因地制宜, 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组织引导群众发展沼气, 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的投入积极性;三是林业、农业、环保、水利等部门都在资金上对沼气建设给予了适当的倾斜和支持, 特别是对贫困农户专门安排扶贫资金, 使古交市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投入形成了一个滚动发展的机制, 构成资金的投入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3.5 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3.5.1 加强对用户的管理

施工完毕后, 每个项目户实行“三标明”制度, 即在项目户门口悬挂门牌, 门牌上标明技术服务电话和监督电话;厨房墙上张贴《农村户用沼气安全使用和管理》挂图;沼气池盖上刻建设时间和持证技工证号, 并详细填写用户档案, 档案由农业局环保站管理。同时定时上报电子档案, 以便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建设情况。

3.5.2 加强对建材管理

建材实行专人专库管理并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 由项目村负责人按建池户数统一领取后再分发给农户, 每个项目户领取材料后签字。

3.5.3 实行工程监理

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 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并成立了由计划、财政、农业有关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 制定了《古交市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验收办法》, 对沼气用户进行严格验收, 有力地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

3.6 宣传引导营造氛围

沼气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户对沼气建设工程的认识, 坚持从宣传开始, 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 充分借助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加大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力度, 广造舆论, 营造氛围。同时, 结合科技入户工作, 组织技术员进村入户, 通过典型示范、对比算账、入户宣讲、信息发布等方式, 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 使农民自觉地参与到沼气建设中来, 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沼气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并从6个方面阐述了沼气建设采取的措施, 为今后大力实施农村沼气,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保证。

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 篇10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两者差距悬殊。大部分农村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医疗保障还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二)土地保障功能日益下降。

目前,我国土地自身的保障作用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我国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三)缺乏法律保障。

我国政府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法律,在国务院已经制定的条例中,也极少涉及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虽然我国过去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而且地区不同,内容亦有所不同。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得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境地。

(四)管理体制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政出多门.

有民政、卫生、农业、扶贫办等部门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从表面上看,好像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多部门负责,易形成合力,共同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

二、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路径选择

(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要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得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问题。城市模式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个人与企业交纳占主要,财政只是适当支持。而在农村现实当中,农民基本上不是企业职工,而在财政又无法为其提供与城市相当的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也只好靠农民自身。所以,我们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1)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应是促进投资于农业方面的企业发展,让这些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但是,我们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国家还必须在户籍、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放宽农村人口迁入城镇居住的限制。(3)加强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我国应该充分利用WTO中允许使用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农业发展潜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二)加大社会救济力度。

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要继续实行市级领导联村和部门帮扶制度,加大帮扶力度、扩大帮扶范围、提高帮扶效果。尤其要在转变农民的保守观念,帮助农民群众想办法、出点子、引导农民走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上下功夫,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二要着力抓好社会互助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互助的意义,并采取激励手段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率,拓宽社会互助的领域,注重对社会互助活动的引导,确保社会互助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三要继续完善农村教育救助制度。制定对农村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学生的救助措施,把救济孤儿和贫困生的费用列入教育经费开支计划,确保贫困儿童不辍学;要健全完善计划生育的各项奖扶政策。

(三)加强法制建设.

经验证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比较成熟,一方面有其较强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是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强制推行的。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基金来源不规范、投保账户混乱以及挤占、挪用基金等违规现象,无不与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法规有关。因此,为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强化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性,尽快制定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四)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农村生活保障资金。

建立农村的社保制度,资金筹措是重要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着公共财政的职能,无论从其作为收入再分配的主体来讲,还是从其维持社会稳定及经济正常发展来讲,都要求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中承担责任,需要尽快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社会保障资金的积累储备。政府在资金筹措方面应高度重视,拓宽思路,统一规划。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补贴资金应采取多元化方式,可考虑“税保联动”的形式,即国家和地方财政从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社保基金,其比例同农民个人交纳社保资金数额相衔接联动,并且避免因政策的变动带来的波动。除了个人交纳外,可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险经费,其来源包括地方政府划拨的专项经费、上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补贴、设立专项公益金、筹措一定的社会捐助资金等。

(五)改革农村土地转让制度.

在目前农民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较高的农村,种地养老已经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农民工已经较长时间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非农领域,其就业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再造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得很重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租赁、拍卖、企业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外在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六)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11

通化县农业发展银行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作为“三农”服务的信贷工作重点,特别是农村民生工程项目上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从根本上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止7月末,发放贷款2100万元,共扶持两个项目,为促进通化县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密河烟窑沟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洪水经常泛滥,粮食产量不高不稳。道路年年随着河流的变化而改变,资料运不进,产品难运出,农民致富无门,严重威胁区域农田、居民、公路和铁路安全。只有从治理基础设施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三农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化县政府把二密河烟窑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立项,由通化兴源企业管理服务公司承办,工期一年,该公司缺少资金工程无法上马,县农业发展银行把该项工程作为服务“三农”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重点,会同省、市行专业人士对该项工程进行考察论证,确定符合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条件,又能确保贷款按期偿还,及时发放二密河烟窑沟农业基础设施工程贷款1000万元,使该项工程顺利投产,具体建设工程一是加固和建设烟窑沟防洪堤坝3000米,坝顶宽度为11米,坝底宽17米,坝高3米,防洪等级为20年一遇;二是道路硬化工程,修建堤坝顶路一条2700米,在原路面硬化两条600米,道路设施配套建设,如路灯、护栏绿化等工程;三是电力工程。从二密马当变电所引入10KV电力线路25公里,采用架空方式,延集锡公路埋设电杆200根。从根本上治理烟窑河流,修整道路,架设高压电路,解决“三农”为中心的根本,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篇12

1 强化组织领导,切实促进“三资三化”管理力度提升

在实施“三资三化”的过程中,应在明确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对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街道可对制定的《街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办法》《街道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街道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街道村账镇管村组财务民主管理制度》进行 完善,并对“三资三化”管理的目标要求等积极提出,立足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促进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的实现。同时,街道还应在工作中纳入薄弱村帮扶、债务化解等项目,为村组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提供保障。在对领导小组建立的过程中,应对组织领导进行强化,成立农村集体“三资三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各种工作认真负责,切实促进“三资三化”管理力度提升。

2 推进“三资三化”各项制度建设,夯实“三资三化”制度基础

要想促进农村“三资三化”的实施,就必须推进“三资三化”各项制度建设,夯实“三资三化”制度基础,为“三资三化”提供制度保障。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产权化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因此,应在界定农村集体“三资”权属基础上,对产权登记制度进行建立和实行,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同时,将更多权能逐步赋予该项制度,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集体“三资”的市场化经营。其次,应立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资金总量大等现状,对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在加强“三资”管理的环节中,应坚持把管好用好集体资金作为重要环节,对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制度进行全面推行,规范财务开支审批,促进集体资金管理的切实加强。最后,实施“三资三化”还应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在立足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建立的基础上,对资产定期清查、价值评估等动态管理制度加以建立,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方式的创新。此外,为更好实施“三资三化”还需对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集体资源登记制度建立的同时,促进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的加强,做好统一的资源对外发包。

3 对集体三资管理、运营等严格规范,提高“三资三化”实施效率

为提高“三资三化”实施效率,街道农经中心应及时做好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等严格规范。街道农经中心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对农村集体“三资”进一步规范管理,在推行“一协议两证三统一四不变”的基础上,促进农村集体“三资三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农村集体“三资”运营方面,可对市场竞争和经营责任两大机制进行重点建立,通过公开协商或者招标投标的方式对集体资源进行承包、租赁。针对集体统一经营的资产,需在明确经营管理责任人和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制订经营方案,并对其经营管理情况定期加以检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三化”。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方面,应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决算常规审计进行重抓的同时,抓好其资金使用和收益分配等的常规审计,尤其要重点审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强化审计监督的过程中,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组织经济行为。在村级举债行为方面,可通过对村级举债申报审批制和举债问责制的推广,对村级举债行为严格规范。同时,可建立债务台账,加强监管村级不良债务,促进“三资三化”实施效率的提高。

4 对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理财健全和完善,不断深化民主管理

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三化”的实施,决定了必须对民主决策机制、民主理财健全和完善,不断深化农村“三资”民主管理。在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中,应按照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的程序对“四议两公开”积极推行,保证群众可以对自身“三资三化”实施中主体作用与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在完善加强民主理财过程中,各村(社区居) 委会、村(居)民小组应对民主理财小组自由选举,经过统一考核才能进行民主理财工作,且民主理财小组所有成员审核签字后,每一笔村组财务开支审批才能入账,并定期对理财监督活动加以开展, 保证民主理财工作的公平公正为民。此外,还应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农村“三资三化”实施的信息化监管,为农民参与“三资三化”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平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

“三资三化”实施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其实施实效性,通过各种手段为“三资三化”营造更好的实施条件。

摘要: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是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和共同积累的物质财富,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提高,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落实“三资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三资三化”,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平.把脉“三化同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1(11):35-37.

[2]管叔琪,陈进,孙自铎.坚持“三化同步”引领社会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12(4):101-102.

[3]于宁.潍坊市农村三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14:13-14.

上一篇:呼吸内科下一篇:猪繁殖障碍的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