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调查

2024-08-31

农村社会调查(精选12篇)

农村社会调查 篇1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成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首先, 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 使农村社会保障具有较强的社会救济性质。其次,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很大,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十分明显。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差2.51倍, 月人均补助相差3.07倍。据统计, 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居民享受了95%以上的社会福利资源, 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却只享有社会福利资源的5%[1]。由此可见,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

大量文献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但鲜有学者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郑小玲, 李丽琴 (2009) 摒弃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转而从路径依赖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切入,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2]。李建华, 张效峰 (2009) 认为,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存在问题, 导致一部分人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以及不同对象的保障水平和保障层次存在很大差异[1], 对本文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方面, 很多学者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进行研究, 过分注重社会保障的功能, 而忽视社会保障的本源意义。钟洪亮 (2009) 将社会保障作为公民“社会权利”的最高形式, 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论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保障水平均等化的必要性[3]。

作者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从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 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包含内容和政策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和历程

1.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建国以后我国建立的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建立于1956年)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在运行之初, 是一项较为健全的制度, 但是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集体财力变得薄弱,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经济基础也受到削弱[2], 现在, 虽然几经改革, 制度尚存, 但保障水平很低。2007年, 农村五保供养人员149.27万人, 五保供养单位43684个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于1994年开始试点, 并于2007年成为一项制度最终确定下来。2007年,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66.33万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救济费共支出109.08亿元, 平均每人305元/年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我国2002年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09年参加新农合农民达到8.33亿人, 参合率为94%。截至2009年9月底,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627亿元, 占新农合筹资总额的76.4%[4]。

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始于1986年, 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无法推进, 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截至2008年,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595万人, 农村全年养老基金支出为74亿元。到2009年, 我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农村养老保险才又有所发展。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

纵观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历史, 城市社会保障起步晚, 但发展已相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虽起步早, 但中途几经波折, 发展缓慢, 和城市社会保障的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 到1990年代初, 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经费约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5]。直到2002年以后,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才有所突破。作者认为,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可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做一定的解释。

建国以前, 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 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虽然在明清时代, 商业较为发达,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始终没有改变封建社会以农为本的思想, 民国时代, 城市工业经济有所发展, 但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的生产资料, 同时也是生活资料, 拥有了土地, 就拥有了保障。因此小农经济最大的特性在于自给自足性。家家户户, 男耕女织, 家庭几乎承担了所有可能的风险, 包括自然灾害、年老、疾病等。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反映到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上, 就是“养儿防老”的思想, 父母老年依靠子女生活。子女要遵守“孝道”, “百善孝为先”、“父母在, 不远行”。子女反哺老人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一个法制准则。相应地, 父母如果没有子女 (尤其是儿子) 就会老无所依, 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情。几千年来, 这种相对封闭的、稳定经济和社会结构没有改变。

建国后, 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在人民公社时代,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有所改变, 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时代。虽然工业经济在城市已有所发展, 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农村和城市阻隔, 小农经济在农村还是占主导地位, 意识层面上,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家庭养老观念, 即在经济上,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依靠土地, 在社会意识上, 家庭养老, 依靠子女。但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家庭养老”已经潜藏了危机。

90年代以来, 沿海地区乡镇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土地提供生活资料的功能逐渐弱化, 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生产资料, 一部分农民离开了土地, 进入城市和工业领域。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城乡流动的限制削弱和农业现代化经营的推进, 大批农民开始离乡离土, 农村和农民融入了市场化经济的浪潮中, 由封闭变为开放, 由稳定变为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在此之前, 中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从未受到过如此巨大的冲击。

到了现在, 大批农民进城务工, 留下大量的老人在农村。土地失去了保障功能, “孝道”尚存, 但家庭养老已失去了良好运作的根基。这些老人的养老、医疗问题就成为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诉求越来越强烈。

三、农村社会保障涵盖的内容

“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的《1935年社会保障法》中。根据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 是保护个人及其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 并通过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助, 以提高其福利的制度安排。社会保障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 社会救助, 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需要, 包括灾害和贫困救济; (2) 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3) 社会福利, 是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 (4) 社会优抚, 包括安置、抚恤、优待、优抚, 是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其保障对象一般是因公伤残人员、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家属。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 作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社会救助。据统计, 中国的贫困人口90%集中在农村[6], 加大农村社会救助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社会保险。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险中,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可以纳入医疗保险, 目前农村不存在显性失业, 失业保险也无从谈起。因此, 农村社会保险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 社会福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应享有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 (4) 社会优抚。同社会福利, 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应享有同等的社会优抚待遇。

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1.回归社会保障的本质意义

根据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本质上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服务, 向公民均等地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而我国的社会保障理念过于强调社会保障的外部效应, 忽视社会保障的本质意义, 将农村社会保障当作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一种方式。社会保障作为一种人文关怀的机制, 应该以人为目的, 将人的全面发展、免于困苦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而不应将其视为规制穷人和怀柔弱者的手段。这常会导致如下结果:在手段上呕心沥血, 费尽心思, 而原始目的则荡然无存[1]。

2.改革改革者

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递推型改革, 改革者 (政府) 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路径和结果, 必须明确政府职责。中国目前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 各级政府首先要在观念上真正认识到社会保障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提供均等化的社会保障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要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力;其次, 要把财政支出的重点真正转向农村, 各级政府财政应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逐步增长机制;第三, 合理划分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我国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由来已久,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各异, 政府财政收入差距较大, 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无力提供社会保障配套资金, 加上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导致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中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是打破社会保障城乡分割和地区差异的关键。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 中央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3.以“城乡统一”为长期指导方针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政府财力有限,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 “广覆盖, 低水平”的理念也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的。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长期的指导原则, 唯有坚持“城乡一体化”原则, 才能使每一次改革都朝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靠近, 使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最终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保障水平低, 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和历史,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 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包含内容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李建华, 张效峰.从伦理视域审视我国社会保障的偏差[J].伦理学研究, 2009, (01) :51-55.

[2]郑小玲, 李丽琴.改革与重建:渐行渐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27-36.

[3]钟洪亮.社会权利与需要满足:农村社会保障的一个分析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03) :14-18.

[4]http://www.npc.gov.cn/huiyi/cwh/1112/2009-12/25/content_1532150.htm.

[5]刘海燕.构建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制度安排[J].农村经济, 2006, (5) :77-79.

[6]世界银行.中国贫困线与国际标准差距悬殊[N/OL].中国青年报.2009-04-09.http://www.cyol.net/zqb/content/2009-04/09/content_2615401.htm.

农村社会调查 篇2

二、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践模式及维稳成效

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农村的新变化,推动制度创新、寻求治本之策,以消除不安定因素。而云石山乡在农村基层管理模式上探索实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就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一)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践模式

1、‚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产生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云石山乡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服务模式、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乡、村管理服务操作上行政化倾向仍较为明显,习惯于通过条条实行自上而下的层层管理。基层组织很大程度上只从事收费、统计等抽象化、官僚式的管理事务,没有很好地把握基层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不关心和不了解群众的疾苦。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人性化,习惯于自上而下、命令式的工作方式。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政府与群众沟通欠缺、群众切身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形成干部与群众的情感隔阂,由此使得部分群众对基层政府不拥护、对党员干部不信任、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支持,进而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重大项目推进。

为了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上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从而促进渔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从2007年下半年起,舟山市开始在渔农村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它融合了乡里制、里甲制、保甲制等中国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和‚民情日记‛、民情恳谈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党的群众工作的成功做法,并充分运用了‚网格‛和现代数字技术,是三者结合的产物。

2、‚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基本内容

所谓‚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就是按照‚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建成的一套比较精细、准确、规范的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政府通过这一系统整合,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主动、高效、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综合服务的效率。具体地讲:

(1)实行网格化定位,落实责任区域

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村域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结合各乡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合理设置网格。网格范围大小不搞一刀切,渔农村一般以100—150户为一网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网格都对应相对固定的联系服务团队,对网格内的居民做到‚走村入户全到位、联系方式全公开、反映渠道全畅通、服务管理全覆盖‛。通过划分网格、明确相应服务团队,努力实现政府管理服务由以往的条条、单向,朝块块、点面结合转变,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避免出现‚真空‛和‚盲区‛。

(2)实行组团式联系,整合服务资源

注重各层面管理服务资源的集中整合,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和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管理服务团队,并吸收渔农村老干部、优秀联户党员、社区成员中的骨干力量加入,增强服务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同时,注重团队管理服务能力的集中整合,充分考虑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专业特长、年龄结构、性格特点等因素,科学配置、优化组合。每支团队都明确正副组长各1名,负责组织日常联系服务、搜集信息、反馈情况等工作。注重团队成员各领域知识的集中培训,加强对团队成员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先进适用技术等知识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提高团队成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组建团队,将乡镇(街道)辖区内各种管理服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科学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的集中优势,提高了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3)实行多元化服务,完善服务体制

建立积极主动的服务体制,将管理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在管理服务过程中,各团队牢牢把握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促进发展这一核心,把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蹲点住家、发放联系卡等形式,采用拉家常、道地会、交心谈心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法,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联系服务群众。一方面,加强对群众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切实关注民生,重点围绕如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如何引导群众创业创新、如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如何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和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谋对策,进一步掌握各项工作的主动权,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一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方式,把政府管理服务程序前置,提高了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4)实行信息化管理,共享数据平台

运用先进的网格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集服务对象正反两方面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化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将网格中所有居民的家庭状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群团、医疗、教育、土地承包、遵守法纪等信息资料输入信息系统,把分散、孤立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数据库,并注重信息的日常收集积累和维护更新,使政府可以动态掌握、全面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还在数字平台开设服务团队成员个人‚民情博客‛,记录团队成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经验做法、心得体会、难点疑点、意见建议等,促进信息互通、经验共享、困难互帮,提高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维稳成效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它有效地整合了各方面资源,完善了社会防控体系,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夯实了维稳工作的群众基础。它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提升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通过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和建立网格化信息管理数据库,使政府对群众信息的掌握更为全面详细,查询信息也更为快速便捷,提高了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如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普陀区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作用,以网格为单位,通过数据排查、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区内网格系统数据库中的7431名三周岁以下的婴幼儿进行了上门走访或电话咨询,在第一时间内摸清了全区三周岁以下婴幼儿食用问题奶粉的情况。通过全面有序地做好受‚问题奶粉‛影响小孩的排摸和治疗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2、减少了重大项目的推进阻力

随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党委、政府与民众有了更好的沟通渠道,增进了彼此的理解。群众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实施的建设项目也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如桃花镇金沙五星级温泉酒店建设,因部分群众不愿意拆迁而进度受阻。‚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干部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设身处地地分析项目开发带来的好处,通过多种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并合情合法地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终于用真情和行动感动了群众,统一了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而使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3、畅通了群众利益的诉求渠道

网格服务组成员经常性深入群众走访联系,嘘寒问暖,了解民情,改变了以往群众有事找政府、围着政府转的状况,进一步畅通了群众反映利益诉求的渠道。如白沙乡为更好地倾听民意、视察民情、解决民难,在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中,着力实行解决问题、每月集中走访、每月工作例会等三项制度;勾山街道开展‚干部听民声、共说连心话‛活动。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更加畅通,也促进了社会稳定。

4、消弭了干部群众的情感对立

通过团队成员经常性的入门串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实打实解决问题,逐步消除了群众与基层干部之间的隔阂,增进了彼此感情,老百姓有什么问题、困难也愿意跟团队成员反映。如截止目前,普陀区各服务团队通过下村走访群众,征集群众反映的问题意见达1403条,已经解决1164条。有些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是一旦得到解决,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通过一件件细微事情的解决,改变了群众当初观望、怀疑的态度,对这项工作比较认可,对干部主动上门服务感到很高兴也很配合,干群关系得到很大改善。

三、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云石山乡农村探索实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践模式,在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上,给我们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与有益的启示。

(一)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创新经验

1、以人性化的服务取代硬性管制来实现社会稳定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最大的成功经验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网格化管理是基础,组团式服务是关键,落脚点在于实实在在地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网格小组成员的走访,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极加以解决。这种人性化的服务与硬性管制相比更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大量事例显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是通过细细小小、实实在在的服务工作来赢得民心从而促进社会稳定的。

2、从被动应付的工作方式转到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以实现危机预警目的

社会稳定离不开高效的危机预警机制。预警,就是以防范为主,超前预测,及早动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每个服务团队所有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走村入户活动。各网格小组成员利用双休日及晚上的休息时间经常性地走访所联系的群众家庭,同群众谈心交流,对困难群众加强了服务工作,对思想不稳定的群众加强了管理和控制,对一些矛盾及时进行介入,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使基层政府能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处置,在出问题的临界点到来之前就发现苗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起到了很好的危机预警作用。

3、充分运用现代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来促进高效行政 为实现对社区及群众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数字化、精细化和长效化,政府专门开发了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乡镇和街道成立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信息服务中心,负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数据导录等工作。乡镇、街道每一网格中所有居民的家庭状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群团、医疗、教育、土地承包等信息都能在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查询,从而便于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宅基地审批时,职能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查找群众的家庭住宅情况,直接确定宅基地的面积和建筑面积,而不需要再到现场勘查,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和办事效率。

4、结合多样化的工作载体整合资源优势来实现管理目标近几年来,舟山先后开展了党员联系群众、农村老干部队伍建设和农村党员星级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开展以来,基层政府把这些活动全部融入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和整合各个载体的资源优势,力求做到为民服务更全面、惠民机制更长效。例如在构建网格体系时,由政治性强、素质较好的联户党员来担任小组长,同时,把各小组长开展走访和联系群众工作的情况作为对联户党员工作考核和实施党员星级管理的评定标准。并利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农村老干部,来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5、创新服务手段、分层分类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推进过程中,基层政府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如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举办‚干部听民声、共说连心话‛活动,以座谈交流、双向互动为主要形式,以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在平时则采用分层分类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对于简单的问题,由网格服务组当场进行答复或解决,并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对于群众提出的诸如建房、生育、就业等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来解决的事项,由网格服务组长负责向社区(村)和乡镇有关职能部门联系落实后进行答复;对于各职能部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由网格服务组长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向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汇报后提出解决办法,并及时回复。对分管领导不能解决的或带有共性的问题,由网格服务组长会同分管领导向乡镇主要领导汇报,经乡镇班子会议研究后提出解决办法。

(二)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启示 云石山乡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成功经验对于搞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很多启示意义。我们要搞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应该在以下三方面下好功夫。

1、崇尚以民为本、强化服务行政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成功在于它充分体现和贯彻了民本理念与服务理念。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我们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确立,到‚三个有利于‛观点的提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上强调‚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权利观与亲民政策。这都体现了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谐社会,是以民为本的社会。关注民生,服务民众,把心思用在为老百姓排除困难上,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这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是通过解决一批民生问题,树立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在网格组成员日常走访中,群众总会提出各种问题和建议要求政府解决,在碰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时,我们的干部根据自身的能力及时给予帮助。通过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了解其不同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使群众把我们干部当作知心朋友,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而基层干部只有在内心深处正真确立了民本理念与服务理念才能做到这一点。

2、体察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

建设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关键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能否体察民情,顺乎民意,发现矛盾及时处理。由于大量的不稳定因素起源于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关键也在基层,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必须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通过与公众沟通对话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使政府部门能准确把握基层脉博,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愿望和不满,时刻关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苗头和倾向,提高了政府对外在环境的敏感度。并且‚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对实际问题采取分层分类解决的办法,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逐级解决,及时给群众一个答复,避免了矛盾纠纷的积压和激化,真正实现‚察民情、解民忧、顺民心、保民安‛。

3、培育公民精神、追求共同治理

农村社会调查 篇3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包括党的农村基层委员会、农村党总支部委员会和农村党支部委员会。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必须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探索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措施。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需要农村党组织向群众宣传解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把中央决策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群众的呼声,需要农村党组织及时反映、汇报,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者和实施者。農村区域广大,情况不一,条件各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实事求是,准确定位,逐步制定出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全程指导和组织农民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推进,才能建设好新农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和示范者。要高度重视乡土拔尖人才的培养。乡土拔尖人才有文化、有威望、有特长,与周边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感情。他们不但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还是乡村两级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帮手,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势必会带出一批又一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新农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做为基层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主要是指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政治思想上和发展方向上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大力弘扬崇高精神,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加强对党员干部群众的理想道德教育,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工作热情和创业潜能。要引导农民群众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为新农村建设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有的凝聚作用。

凝聚作用主要是指把党员干部群众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充满活力的整体。一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绝大部分都有扎实的作风、较高的工作水平和较好的工作业绩,在群众中有较强的感召力和信服力。二是广大基层党员在工作生活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群众钦佩他们,愿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

(三)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疏导作用。

疏导作用是指采用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做好疏导工作,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做好协商、调解、教育等疏导工作,强化法治观念,规范办事行为,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内在矛盾,凝聚基层人心。

(四)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桥梁作用。

桥梁作用主要是指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理解支持、互通有无的纽带和桥梁,增进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

二、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通过广泛调研,课题组发现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下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

(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还存在“一年看,二年干,三年算”思想,观念陈旧,缺少长远打算,创新意识不强,对新农村建设存有“等、靠、要”思想,缺乏锐意进取的内在动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二)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不强

受务工潮流的影响,大部分有胆识,办法多的青年农民外出务工,在家创业的部分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不强。

(三)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和活动方式过于单一,

沿袭原来在单纯村委和村民小组设置党小组的方法,其设置模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均与当前农村经济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四)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由于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区位、资源优势,村级增加集体收入的途径难于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导致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影响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措施和途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坚持与时俱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通过以下途径使其充分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基层基础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和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是要健全组织。要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和内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建立有效可行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与活力。

二是要搞好领导班子建设。从致富带头人、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的党员中,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

三是要加强培训。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理解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四是要健全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努力方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形成的经验和方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带领群众致富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抓党建促发展的有效形式和载体,要抓住加

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这个根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党员不仅在发展经济上要发挥带头作用,而且要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文明祥和的新农村中发挥表率作用。

(三)努力推进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农村

建设文明乡风,努力形成农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农村,实行民主管理是基础,维护社会稳定是关键,加强精神文明建設是重要途径。

一要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凡属村里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坚决防止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

二要努力提高处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维护农村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担负起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重要职责,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处理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维护农村稳定。要善于引导群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进中的困难,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据政策法律、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要努力提高宣传、教育群众的能力,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建文明新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生力军。(四)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人才支持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提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能力,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新农民素质培训要结合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真正把各村的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是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帮助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要针对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状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偏低的状况,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而奠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旭辉,刘文安.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温州职工技术学院学报,2007,(1).

农村社会调查 篇4

“低保”制度把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乡居民纳入到稳定的保障政策之中, 不再作非经济因素的区别, 肯定了所有贫困者平等的公民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中国政府承担了在社会居民在遭遇生活困顿时提供“低保”的经济责任, 这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也是对“底线公平”的维护。在具体实践中, “低保”制度的实施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例如, 如何确保农村低保申请人家庭收入核算的准确性, 完善低保政策的最低生活保障瞄准机制, 提高低保系统的瞄准效率, 降低人为裁定因素, 从制度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确保“低保”政策的公正性等。在低保制度的目标定位过程中, 准家计调查方法对提高制度目标定位效率发挥了巨大作用。

1 准家计调查模型及应用

准家计 (PMT) 调查主要通过代理变量预测住户的收支情况, 同时又辅之以直接向住户询问其收支情况。相关代理变量包括:家庭结构、人口特征;人口规模;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 (文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住房条件 (住房结构与建筑材质、卫生间、厨房等) ;基本生活条件 (自来水等) ;资产拥有情况 (耐用消费品等) ;职业;产权状况等。其他直接询问的变量包括:收入状况;食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情况等。

准家计调查模型是一个节约成本的瞄准工具, 能有效预测福利水平, 并且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实施。它包含了多维度的贫困概念, 并采取标准化方式进行处理。多项前期研究结果显示, 如实施合理, 这项瞄准工具的瞄准效果良好, 且能提高透明度。通过准家计调查方式, 将福利资源的使用定位于最需要的人群身上, 并对其受益资格做出详细的规定, 体现出目标定位的选择性, 其本质即只向符合既定条件的申请人提供救济金或援助服务, 并确定救济金额。

2 受访低保户基本数据分析

2.1 家庭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115户低保户当中, 同时接受其他社会救助的有21户, 占低保户总户数的18.26%;低保户常住人口共228人, 户均约2人;教育程度为文盲者占42.69%;患病者占33.31%;残疾人士占24% (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占17%) 。可以看出, 造成贫困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程度低 (42.69%) 、患病 (33.31%) 、残疾 (24%) 。100%的受访低保户反映, 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政府的救济标准偏低, “低保补贴不能满足家中的基本需要”。

2.2 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新潮、时尚的耐用消费品走进越来越多的平常农家, 参照农村一般农户的情况, 低保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明显偏低。在115户低保户中, 2户拥有洗衣机, 占全部低保户1.74%;12户拥有电冰箱, 占全部低保户10.43%;2户拥有摩托车, 占全部低保户1.74%;32户拥有移动电话, 占全部低保户27.83%;44户拥有彩色电视机, 占全部低保户38.26%。其他新潮时尚耐用消费品拥有数量基本为零。而一般农户中每百户调查户洗衣机拥有量为26台;电冰箱为58台;摩托车为80台;移动电话为193台;彩色电视机为88台。其中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最高, 其次为彩色电视机和摩托车, 每百户调查户拥有的微波炉为18台;生活用汽车为3台;家庭计算机为10台;中高档乐器为4件。 (参见表1) 。

2.3 家庭住房情况

近年来, 广东省大部分地方特别是粤西各市实行了“告别泥砖房工程”, 掀起了泥砖房改造的热潮, 农民住房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据统计, 一般农户户均住房面积约为95平方米, 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占比重为70.4%, 砖木结构占29.6%, 新建住房中绝大部分是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而低保户新建住房为0, 户均住房面积63.68平方米, 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面积占57%, 远低于当地户均住房面积水平和结构水平。

2.4 家庭居住条件

(1) 卫生设备使用情况。一般农户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比例为62.5%, 使用旱厕的比例为7.5%, 简易或无厕所的比例为30%。由于经济条件限制, 低保户多使用旱厕或无厕所, 比例达到78.5%。

(2) 调查表明, 柴草仍是大部分农村家庭炊事使用的能源。一般农户使用柴草的农户所占比例为76.3%;使用液化气的农户占17.2%;以电为炊事主要能源的农户占4.8%;以煤炭为炊事主要能源的农户占1.7%。而89.62%的低保户使用柴草作为主要炊事能源。

(3) 由于自来水的普及, 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已经饮用安全卫生用水, 一般农户使用自来水的农户比例为94.6%。而已经使用自来水的低保户也达到78.1%。

3 主要发现及政策建议

3.1 调查发现

3.1.1 农村生活水平普遍上升而相对差距加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 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对那些没有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保障基本生活方面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此次调查发现,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肇庆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农户住房条件普遍改观, 村级交通更加便利, 现代通讯设施得到普及,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庭用品普及率大大上升。在保证生产和基本生活的前提下, 购买各种中高档家用电器成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但是, 也要看到, 在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以后, 肇庆当地农村的贫困人口数量增大, 而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在此次调研的农户中, 年收入高的农户已突破百万元,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部分低保户家庭平均每天食品现金支出不到10元, 只能勉强度日。

3.1.2 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呈现多样化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 当前农村贫困群体致贫、返贫的原因呈现多样化趋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与教育水平, 自身劳动素质低下, 不能有效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 不能通过劳动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而致贫的人群;第二, 由于个人条件局限而致贫的人群, 包括由于生理上的年老病残而丧失劳动力, 难以获取基本劳动收入而致贫的人群;第三, 由于意外灾害和突发事件同时又缺乏制度性、政策性保障而致贫、返贫的人群;第四, 由于慢性病、重大疾病同时又缺乏制度性、政策性保障或者保障水平低下而致贫、返贫的人群。针对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的多元化, 应按照“分类施救”、“分类施保”的原则, 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对因医疗、教育、孤老、残疾等特困状况应给予特殊救助, 以及因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等意外原因造成临时困难, 难以维持生计的贫困人群也要及时做好救助工作。

3.1.3 农村贫困人口主体正在从温饱需求型转变成基本生活需求型

在过去, 人们将贫困的标准定义为“温饱”, 而现在, 如果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都可以归于贫困, 比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问题等。所以, “教育致贫”、“疾病致贫”是指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范围内, 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导致了家庭在经济上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这样一种状况。贫困标准的变化导致农村贫困人口主体变化。从此次调查涉及的贫困农户的基本构成、致贫原因、现有扶贫政策及落实情况、亟需解决的问题来看, 农村贫困人口主体正在从温饱需求型转变成基本生活需求型,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医疗需求。贫困人群中, 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十分普遍。尽管农村普遍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但是这一制度本身的“广覆盖、低水平”特征决定了农户的受益程度有限;特别是“先垫资、后报销”的支付方式也制约了农户使用新农合的积极性。调查发现, 农户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慢性病或大病病人, 医疗费用就可能使很多非贫困家庭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且由此很难在短期内摆脱贫困。

第二, 教育需求。大多数受访农户家庭总的可支配收入偏少, 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支出, 教育支出依然是贫困农户的主要负担:进城务工农户子女需要交纳高昂的学位赞助费;在农村就读的农户子弟虽然享受9年制义务教育, 免除了基本学费, 但是杂费支出也成为了贫困家庭的主要负担。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占据了较大比例, 一些中等收入的农户家庭也可能因支付一个子女上大学而致贫。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许多农户家庭选择让子女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劳动力市场, 成为家庭的收入来源。少数家庭甚至选择让未满16岁、初中未毕业的子女外出打工, 使得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可能出现代际传递。

第三, 农业生产的保障需求。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农户的生产经营承受了极高的风险。农业生产周期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这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 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周期长、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与经营的脆弱性。在受访农户中, 果园因灾害天气失收、鱼塘养殖、山林种植等出现意外导致经营失败等事件时有发生, 由于缺乏政策性保险赔偿, 农户因灾亏损、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四, 保障水平与保障种类的需求。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助水平较低, 政策设置的低保救助条件比较严格, 加上低保保障水平较低, 使得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员并未申请低保救助。同时, 政府迫于财政压力, 往往不能满足所有符合救助资格的贫困人口的需求。同时, 对于未达到低保标准的贫困人群, 尤其是处于低保临界线附近的贫困人群, 以及遭遇突发性事件而产生的阶段性、暂时性贫困的人群, 不能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救助和帮扶。

3.2 政策建议

第一, 瞄准农村分类扶贫对象。民政部门需要根据新的扶贫标准, 深入基层农户, 依靠群众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并建档立卡, 建立健全到户到人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 因户制宜, 因户施策, 为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奠定基础。鉴于农村贫困人群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建议推行农村贫困人口分类扶持政策, 通过扶贫开发和保障制度“双轮驱动”, 全面覆盖: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 通过扶贫开发项目扶持, 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 实现脱贫致富;对没有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持久性贫困人口, 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实行应保尽保;对于对突发性、阶段性、暂时性贫困人群实行应急救助, 帮助他们解决眼前困难。在此基础上, 加快衔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其他单项救助工作。在社会救济过程中, 注意多种社会保障制度结合, 合理解决贫困问题。

第二, 落实农村贫困人口教育资助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 需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程度, 减少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巩固“普九”成果, 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子女都能完整地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实国家扶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中以上全日制教育的资助政策, 完善贷款助学方式。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读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 实行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的政策。实行农科教结合,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 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

第三, 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构建市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举措, 对于加速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加强信用社会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政府应通过有关法律法规, 以符合地方实际的传统农险和特色农险为重点, 将参与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优惠政策相联系, 为农民的广泛参与提供利益诱导机制, 从而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具有某种强制性。同时, 通过宣传和试点, 增强农民群众特别是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保险意识, 锁定农业生产风险, 促使种养大户和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土地流转和产出, 从而加速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第四, 动态调整保障标准。由于贫困标准低, 致使相当部分本应享受政府和社会关爱帮助的“穷人”被排除在帮扶对象之外, 人为地阻碍了这部分人生活福利的改善。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标准还会继续提高。2011年,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约合355.6美元) 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相较于2009年的年人均收入低于1196元的标准, 新标准提高了92%。此次调查结果显示, 即便对于大幅提高后的扶贫新标准, 受访低保户认为, “还是不够”、“还是偏低”、“不能满足家中的基本需要” (占受访低保户的100%) 。政府在确定农村贫困线的基础上, 逐年根据物价指数对其微调, 同时, 多管齐下, 多渠道扶贫, 落实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惠政策,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努力提高“参合率”,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大病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 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大病救助制度。

第五, 提升贫困群体的脱贫能力。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 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及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工作。增强农村家庭支付能力,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改变政府原有的输血式扶贫模式, 通过经费和制度保障, 开展知识、技能培训, 促进农业、农民的现代化, 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坚持直接到户与间接到户相结合, 提高能力、增加收入, 对于能够直接到户的扶持项目和资金, 要坚持直接到户, 提高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对于暂不能直接到户的扶持项目和资金, 要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确保贫困人口优先覆盖、优先受益。提升贫困群体的脱贫能力对于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转变劳动力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准家计 (PMT) 调查主要通过代理变量预测住户的收支情况, 同时又辅之以直接向住户询问其收支情况。在具体实践中, 准家计调查方法可以提高低保系统的瞄准效率, 降低人为裁定因素, 从制度安排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确保“低保”政策的公正性。文章基于肇庆农村部分地区的准家计调查结果, 将低保户与一般农户的家计情况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肇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准家计,农村低保户,一般农户,肇庆市

参考文献

[1]王卫群.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J].老区建设, 2009 (21) .

[2]卫松.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4) .

[3]张爱萍.把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途径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08) .

[4]赵福昌.农村低保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7 (15) .

[5]韩震, 袁飞.当前农村低保制度缺陷及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 2011 (20) .

[6]王先菊, 司建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学, 2007 (06) .

农村社会调查 篇5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摘要: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使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农村社会和谐的根本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只有社会保障完善了,农村的社会才能和谐,才能稳定。从农村保障体系的现状入手,揭示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路径,为多方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和谐理念;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和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以“以人为本”的原则,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经济矛盾,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却长期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占我国2/3左右人口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政府应当逐步完善和加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范围,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使农村居民享有社会进步发展的好处,提高和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于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项目水平低、范围小、社会化程

度低

现实的情况,在现在的农村,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试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而它们能够覆盖的保障人口在农村是少数。据全国农业委员会主任王云龙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居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仅为6000万人,而其中有政府财政补贴的仅仅只有1000万人。”而我国农民人数有9亿左右,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人口的7%左右。所以,农村大多数人仍无法从社会保障中受益。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只有依靠家庭单位养老。而农村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收入不高,很多老年农民丧失劳动力后,如果没有子女依靠来养老,老年农民们大多陷入生活的困顿中。如果生病,老年农民就会陷入“无钱医治”的绝望地步。

1.2 二元化经济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差别过大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不一致,存在很大的差别。近年来,国家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时,更多的是注重于城市居民。城市人口享有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等比较完善的保障体系。而且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大,覆盖人口数量多,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城市无业贫困人口等,基本都享有上述各项社会保障。而农村地区目前的社会保障主要是孤寡五保户供养、军烈属供养、农村社会救助、合作医疗等方面,且只有少量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农村社会保障。由此可见,城市人口享受

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相对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农村人口几乎不存在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差距很大,形成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农村并存的格局。加上长期实行城乡壁垒政策,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劳动者收入水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很难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1.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和监督机制

我国虽然已经有不少和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但都只是地方政府和各级机构自行制定、小范围实行的地方性政策,还不能算是法律意义上的法律规则。且各地区的政策通常都只在各地小范围实行,还有可能因地方政府领导的调离造成政策的废止,农村社会保障实施和执行,缺乏法律支持。近几十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缓慢,几近停滞。缺乏法律支持、立法滞后是其重要原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改进措施

2.1 按照统筹发展的原则,合理分配国家、集体、个人三方责任,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社会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国家财政,同每个公民根据能力自主承担部分的义务。以养老为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才是最合适的养老方式。因此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过去主要由国家和集体来包干,发展为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在资金筹集上,农民除个人负担少部分之外,地方政府和中央应承担主要的费用,避免农民因经济条件无力参与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除了来自国家、集体、个人缴费,可以扩大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加大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分步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上的办法,逐步解决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而政府财力有限,极为有限的农村社保资金主要投入到农村极少数特殊群体,大多数农村居民都享受不到社会保障的问题。

2.2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以前一直由民政部门负责,1998年后农村社会保险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项目如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等还由民政部负责。这就形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形成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格局。因此,我们提出在完善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运行,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实施的,相对来说管理较为规范、专业的管理服务。通过建立新型组织机构、运行机构、监督机构,三权分离的运作模式,使农村社会保障的政权、财权、事权相分离,消除有关职能部门“多龙治水”的混乱局面。由原先的民政部门组织,由独立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运行,有当地的政府来监督,互相制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支撑,只有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农村社会保障才能体制化和规范化。而现实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尚未形成法律体系,这就使得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实际操作中缺乏法律制度作为根据,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机制,随意性也比较大,非常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当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切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使新农保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使农村居民也能够和城市居民享受到一样的社会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做到以人为本。这对于扩大国民经济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改善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于城市社会保障的状况,转变农民老旧养老观念,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农村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增强农村活力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农村安定有序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志斌.绿色和谐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EB/OL

]http:///2009-05-07.[3]朱院利.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法律保障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3)

[4]苏孜,王宁郎.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

研究,2006,(03)

[5]钟振强,宋丹兵.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J].甘肃农业,2008,(04)

农村结婚彩礼调查 篇6

男方给多少看“行情” 刘全和介绍,正是因为儿子的条件不错,礼金女方才只要了10万元,“有的男孩条件不好,要20万的也有。”

今年4月,百度长春吧上有一位网友发帖: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的彩礼行情是现金20万元,还要有车、房、“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和彩貂。车要摩托、轿车、农用车齐全;“三金”得3万元以上;貂皮必须是彩色的,越艳越好;小两口婚后,男方父母必须搬出去住,必须签订财产协议,所有债务和新郎无关。这位网友在帖子的最后称:“做不到以上几点,在农村就娶不到媳妇!”

范家屯某村村民刘全和(音)说,这位网友所说的,并不算太夸张。

以上就是刘全和口述的儿子婚前账单,“结婚当天还有‘上车钱'18888元,’改口费‘9999元或10001元,还没算上接亲车队和办酒席的钱。”

总体算下来,儿子结婚,刘全和老两口的累计支出将超过50万元。即使是城市中的普通上班族,50万元也是笔相当大的开销。对于刘全和来说,更是极大的负担,甚至为此负债。“得还好几年,也就是这几年占地,亲戚朋友手里都有点儿钱,要不就得去’抬钱‘(借高利贷)。”

在其他村民的描述中,刘全和儿子的条件“相当不错”,身高将近1米8,不抽烟不喝酒,会汽车修理,最关键的是会干农活。“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会干地里的活,我儿子都会。”说起儿子,刘全和很自豪。

既然条件这么好,为何还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娶媳妇呢?“行情就是这样,我儿子对象要的还不算多。”“行情”是刘全和无法违背的,他也不愿为了钱让儿子娶不上媳妇。“女方要少了,别人会觉得是不是她家姑娘有啥毛病;我们要是给多了,别人就会觉得是不是我家儿子有问题。”刘全和介绍,正是因为儿子的条件不错,礼金女方才只要了10万元,“有的男孩条件不好,要20万的也有。”

跟刘全和同村的李姓村民,就“遭遇”了20万的彩礼。小李也是今年结婚,婚后小两口和父母同住。婚前支出中,李家省下了在镇里买楼的钱,但彩礼就要多给了。“会亲家的时候,那边说要20万。”老李说,儿子脾气倔,当场就说不结婚了,还是女孩“讲情”,女方父母才松了口,最终定在16万元。但也因此,女方提出了附加要求:婚前李家的外债跟小两口无关;婚后小两口要住东屋。农村的房屋多是坐北朝南,一般来说东侧房间比较大。

对于这些条件,老李接受了,但多少有些憋屈,“儿子结婚,我还能舍不得花钱啊?就是不要彩礼,这些钱也都得给他们俩。但是他们逼得紧,我就觉得不得劲儿。”

老李还有一个女儿,也已经有了男朋友。“彩礼我打算要20万。”老李想得很清楚,儿子结婚拿出去多少钱,他就朝女儿对象家要多少钱,只能多不能少。

女方要多少看条件 那么女方在索要彩礼时,会根据哪些“指标”来确定金额呢?榆树市的闵家镇距离范家屯镇约200公里,当地的彩礼行情是除住房、“三金”外,现金15万元左右。“彩礼肯定不是瞎要的啊,肯定有说法。”闵家镇二十家子村村民李秀荷表示,自己就有一些具体的想法,根据男方的各项条件,对“基准彩礼金额”增加或减少。

李秀荷解释,像个人长相和有无不良习惯,其实是希望女儿能找到正经过日子的男人;学历和手艺则是希望女儿以后的日子能过得好一些;至于是不是独生子,则涉及以后遗产的分割。“彩礼是一定要收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而且彩礼的多少也体现着我女儿的身价,钱越多,说明我女儿越优秀。”李秀荷说,“而且你要来的彩礼钱越多,男方家就越重视,离婚的可能就越小,因为再娶一个又得花不少钱。”

对于母亲的想法,李秀荷的女儿有些不以为然,“彩礼是你想要多少钱,人家就给多少钱啊?到时候我找男朋友,你们要是不满意,我就跟他私奔!”

范家屯镇郜家村村支书孟凡平认为,男方和女方在彩礼上往往是一种博弈,总要找到某个平衡点,“女方家多要,是觉得说起来有面子;男方家想少给,其实是怕别人知道彩礼给多了,会以为自家儿子不好。”

今年30岁的孟凡平对于高额彩礼持否定态度,“现在这些年轻人有了钱,都不知道计划,彩礼、陪嫁和礼金,很快就花没了。你说有这钱,干点儿啥不好?”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在范家屯镇,外出求学的男青年大多对彩礼持否定态度,女青年则大多会要求彩礼。

而外出打工的,则不管男女都坚持着这一传统,不同的是女青年大多会遵循范家屯当地的行情,而男青年则会遵循女方家乡所在地的行情。

彩礼的变迁 郜家村的孟老汉是村里知名的媒人,几十年来他深刻感受着彩礼行情的“飞涨”。

上世纪90年代,范家屯镇的彩礼行情是几千元。“我记得当时介绍成的一对儿,男方家买了电视、洗衣机和电风扇,礼金是4000块。”也有的只给现金,一般在一万元左右。

1995年前后,男方家除了要买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外,现金至少要一万元。

2000年以后,除了家电、家具,现金至少两万元。多数时候,女方还会要求男方翻新或重建房子,后来,这一要求变成了“买楼”。

2010年,当时的彩礼包括“三金”、摩托车、家电和房子,所有财物相加至少5万元,甚至有的还会要求小轿车。

刘全和给算了一笔账,5年以前,村里大多数家庭的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那时结婚,男方需要拿出的彩礼礼金和实物就要5万元,基本相当于5年的收入。

而在刘全和的印象当中,彩礼的现金部分涨到10万元,应该是在2013年年底到2014年年初,“到了今年,就没听说过彩礼低于10万的。”摘自《新文化报》

农村社会调查 篇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以上, 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3/4左右, 我国农民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决好农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占中国大部分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因此,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一直以来,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教育宣传始终处于低谷, 偏僻边远、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思想意识落后, 各项教育配套设施的缺乏等使得农村公众社会养老保险教育成为一片空白。

在以往的研究中, 基本关注的重点在于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 但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我国农村公众并不缺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 抑制其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关键在于有限的社会养老保险知识使其无法真正的理解社会养老保险对自身的重要意义。所以, 需要加强公众的社会养老保险教育。农村养老保险教育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险素质与意识。宣传教育是发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的重要手段, 也是启发自觉强化农村公众参保的重要途径。同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活动的开展也是新农村文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将成为构成我国全覆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特色。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仅依赖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组织, 重要的是应纳入当地农村管理机构的职能范围并成为农村群众、团体的自觉行为。

2 开展农村公众社会养老保险教育的目的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是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公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 就是向公众普及社会养老保险知识, 进行社会养老保险教育, 以提高公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素质。

2.1 提高公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人们对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视, 但是重视不代表公众对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义和作用认识就十分到位, 混淆、误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心理还普遍存在。因此, 要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农村老年人口参保的案例, 使人们知道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以及不及时参保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 提高公众农村养老保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2.2 教育公众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 实现农民基本权利, 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要让公众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各项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参保范围、基金筹集、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待遇调整等。要让农村公众详细了解到国家政策的惠民之处, 让农村公众从心里真正的接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而增强公民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社会责任, 内容包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主动缴纳费用, 理解、配合工作人员等。

3 开展农村公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的特点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农村居民的生活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的内容也应当相应的变化, 才能适应新的需要。

3.1 科学性和知识性

传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是教育的宗旨。让人们了解掌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意义、政策等, 理解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 在农村养老保险科普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上就要有科学性和知识性, 这也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科普教育的宗旨所决定的。

3.2 普遍性和针对性

由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科普教育工作是教育人的, 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提高人们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的。所以, 宣传普及的内容必须按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真实面目加以认识和说明。按照符合事实真相的例证进行普遍性和针对性教育, 农村居民才能认识、接受所宣传普及的道理。否则, 人们就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所宣传普及的内容。

3.3 趣味性和生动性

通过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内容的加工, 针对不同的农村居民、时间、地点、内容, 用形象、生动、活泼的艺术性手法或语言 (比如戏剧、歌舞等) , 将不同的听者、看者的注意力都聚集于所宣传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上。利用多种不同的讲授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工作者, 通过掌握趣味性的讲授手法, 使所讲授的内容对听者、看者具有吸引力, 使人想听、想看, 达到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

3.4 经常性和创新性

任何知识只有经常温习, 才能不被人们遗忘, 这就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也是一样, 只有经常不断地进行普及性教育才能使农村居民得到巩固而不被遗忘, 每次重复宣传教育农村养老保险知识时, 在同一个乡镇、村街最好避免用上次宣讲的方式、方法, 要注意创新, 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加深印象。

4 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的方法

4.1 树立农村公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观念

第一, 要树立良好的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观念, 鼓励良好的参保习惯;第二, 对不良的参保习惯与观念予以批评和纠正, 重在创造并维持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与普通文化相似, 社会保险的参保也具有稳定性及延续性, 作为一种过程和结果, 树立良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观念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和各级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 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去树立正确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观念。

4.2 推动新闻媒体进一步发挥其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的作用

近年来, 全国的新闻媒体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也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工作、政策方针的宣传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全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素质教育工作首先离不开社会媒体的支持。当前, 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 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报道应该是怎么让群众从中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来提高素质。新闻媒体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从正面来宣传, 要让全民接受教育, 提高参保意识, 防范未参保带来的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4.3 学校社会保险教育任重道远

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中明确指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 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 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然而, 要真正普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 仅靠政府有关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 教育部门也应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可以仿照我国目前较为成功的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和普法教育工作,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常识同其他教学科目结合起来,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目前, 我国部分大学校园把法律作为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也应步入学校, 作为学生公共选修课, 以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结论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教育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 只有采取必要的行动, 完成各方面应该完成的任务和工作, 才能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农村公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科普教育水平, 达到规定的目标,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科普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龙苑, 关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思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

[2]陈小京, 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分析——对湖北省C市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10) :56-57.

[3]张红梅, 杨明媚, 马强, 现阶段阻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10-17.

农村社会调查 篇8

一、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体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须要有技术、资金和人力的投入, 必须要对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居民点、农村教育、饮水、电网、通讯、能源等多方面进行投资和建设。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农产品总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产品市场交换能力, 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然而, 现实的情况却是国家财力有限, 乡镇严重负债, 农村其他集资渠道不畅。涂雪峰等学者估计, 当前开展新农村建设, 按一定标准兴建农村的道路、沼气、电网、通讯、广播电视等, 对全国农民平均需要投资 1700元至4900元。[1]如此庞大的资金从哪来?在这种状况下, 通过多种渠道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就是必然选择。

笔者认为, 要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一是靠农村自身的积累, 通过自己进行投资来完善公共产品;二是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 包括国家的投入和社会资本的注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广大农村, 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普遍存在着先天不足现象。据《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有66.5%的农民在农业生产投入上缺少资金。[2]这说明, 农业生产的资金尚且缺乏, 更不用说公共产品的投资建设。一方面, 外部资金的投入中, 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一条重要的渠道。但是, 政府的财力总是有限的, 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完全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全部费用。据有关专家测算, 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就大约需要4万亿元的资金。尽管国家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但政府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 大量社会资本处于闲散状态, 仅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就达14.7万亿元。在此条件下, 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就是通过外部资金的投入, 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动力。

应该说, 引入大量的社会资本, 鼓励这些社会资本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 在社会资本的带动下, 有助于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和经营理念, 引入现代农业规模的生产管理和营销人才, 引入农业先进生产方式并拉长产业链, 引入市场机制并建立长效机制。

从广西恭城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来看, 社会资本已经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的新农村建设中, 当地后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和“桃花节”的相关配套设施主要是通过企业运作方式筹集而来。由于地方财政有限, 没有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这么大规模的投资, 因此, 外来社会资本的投入非常重要。截止2006年4月, 在大岭山和“桃花节”相关建设项目上, 外来投资多达500多万元, 仅2005年就投入了100多万元用于大岭山基础设施建设。[2]

如何有效地吸引社会资本注入广大农村?

首先, 应进行深层次土地制度改革, 并以此作为社会资本的吸引点。我国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曾在搞活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农业经营分散、规模小、生产效益低、竞争力弱、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弊端。因此, 如何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形成社会资本引入的有利条件, 是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渠道。通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利用开发, 允许民营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化需要, 自主选择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吸引广大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 搞规模化生产经营, 从而形成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 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化经营。同时, 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可采用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形式, 使土地在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形成流动, 最终逐步建立起规范的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

其次, 政府应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包括在继续实行和增加对农业补贴的基础上, 对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民营企业实施项目贴息和奖励政策, 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安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非农建设的用地指标及审批上适度放宽政策, 特别是应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及信贷政策等。

第三, 通过全方位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有道是:“栽得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来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中, 政府应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产业和城镇建设规划, 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用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同时, 还应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为民营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以良好的投资基础环境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二、部门联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因此, 推进新农村建设, 不仅需要农业和农村工作主管部门履行职责, 还需要交通、扶贫、民政、农牧、水利、国土、林业、教育、文化、卫生等相关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从而形成强大合力。

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恭城瑶族自治县不仅实施了“帮扶工程”, 建立和完善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整合了政策、资金、技术等各类资源, 统筹村镇规划, 联合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举措, 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一个, 成功一个, 群众受益。政府各部门还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 落实好各自的工作措施, 积极主动地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各乡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沿阵地, 更是责无旁贷地挑起重担, 扎扎实实地做好辖区内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农业部门则充分发挥牵头作用, 切实做好有关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水利、建设、交通、卫生、民政等职能部门也大力承担了有关的帮扶工作。相关单位则主动开设新农村建设的“绿色通道”, 做到优先考虑、优先办理、特事特办, 急事急办。自实施“帮扶工程”以来, 恭城瑶族自治县所属的94个县直部门、2536名干部职工参与了该活动, 结成帮扶对子1659户。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70多万元, 投入产业开发资金400多万元;新建橙类、月柿等特色产业种植示范基地16个, 黄牛、瘦肉型猪等养殖示范场8个。不仅如此, 还建立了县级主要领导联系镇、县直委、办、局包村的结对共建机制,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了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为西部民族地区探索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 部门联动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还表现出形式多样。①按照自主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项目, 捐资家乡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扶贫工程和慈善事业。②开展“一对一”式的帮扶工作。采用一企一村、一校一村、一机关一村、一医院一村等帮扶方式, 开展“支农、支医、支教”等形式的对口支援活动。③开展多种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捐赠活动,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 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④开展灵活多样的志愿者行动,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形式多样的服务农村志愿者行动, 开展送戏、送书、送教、送电影、送文化下村活动, 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难度大, 政府各部门只有树立“一盘棋”的思想, 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 齐心协力, 做到目标一致、方向一致、行动一致, 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政策集成的推进机制, 把各方面的政策、各方面的项目集中到一块, 才能达到有效整合, 充分发挥聚集效应, 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建新农村的局面。

三、村企结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来共同参与, 而村企结对则是其中一个重要而有效的做法。所谓“村企结对”, 就是充分发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 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 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 形成利益共同体, 优化信息、技术、管理、资金、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配置, 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发端, 继而促进科学文化知识、市场竞争意识、民主管理理念等的交融, 达到“以企带村、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村企共赢”的效应。

目前, 在积极组织和引导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中, 恭城瑶族自治县采取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包括:①村企结对共建。由一个或多个企业与一个村结对共建, 由企业捐助资金, 与受捐村共同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②村企项目结对共建。村将整治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进行细化, 以项目来向企业筹资, 然后由镇或村负责项目的具体建设。③村企合作开发建设。以项目建设为纽带, 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和管理, 村提供资源, 共同开发物业、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经营性项目, 实现企业发展、村庄得以建设和农民增收。④担任村级经济顾问。由政府牵头协调, 聘请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企业家担任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顾问, 帮助理清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思路, 提供决策建议。[4]

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 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 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 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 人均GDP接近10000元, 居住在农村的人口比重已降到58.2%。200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000元左右, 城镇化水平达到40%。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总体上已经发展到了以工业促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 初步具备了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基本条件。

同时, 也印证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的“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 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 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由此, 党中央才会提倡工业反哺农业, 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理应积极投入到这一重大的战略行动中。

参考文献

[1]涂雪峰, 胡小燕.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 2006, (07) .

[2][3]钟瑞添, 贾仲益.印象恭城——恭城瑶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初步解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农村社会调查 篇9

1 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

农村的土地纠纷问题, 实质上就是土地所有权的纠纷, 都属于是对土地所有权的争议。土地纠纷之所以产生, 究其原因, 各有各的客观因素以及历史依据。大多都是长期以来的管理不良造成的, 概括起来, 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

1.1 承包土地使用权的纠纷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在土地纠纷中所占比例比较大, 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 如妇女因离婚后回了娘家, 而其承包地却在婆家, 男方强硬耕种, 经多方协商, 男方也不给地, 本来问题很明显, 但就是不好解决, 最后只能是走法律程序;有的邻里之间有矛盾, 往往两家的耕地在一起, 这样就容易产生你占我一条垄或者是我占你一条垄的纠纷。

1.2 承包土地流转不签订合同发生的纠纷

流转行为的不规范。《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 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但实践中, 流转行为存在严重不规范的现象:

1.2.1

大多数都是以农民自行的流转为主, 几乎很少有履行上述规定中所要求的程序, 随意性非常大, 按照《土地承包法》所进行的或者是正当备案的只占到了其中的百分之五, 有许多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甚至经过了多次流转, 几经转手, 土地本身原始的承包人到最后不知道去跟谁索要土地, 然而村中对这种情况的流转也是了解不多, 非常容易因此产生矛盾。

1.2.2 大多数农民的土地流转都以口头约定为主。

由于历史背景比较特殊, 承包人在流转开始时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不太重视, 所以各种约定也是非常不明确, 有一些流转双方的确是有相应的口头约定, 但是没有让任何人做书面记载, 双方在发生问题时极易产生矛盾, 一旦形成纠纷, 很难去查证当初约定的内容。

1.2.3 极少数农民有书面流转协议, 但这其中也很包含着众多的概念不清、约定不明、权利义务不明确等问题。

在此种情况下, 由于书面记载文字含糊不清, 双方各自持有自己的原则, 也是非常容易发生纠纷。

1.3 征地补偿不到位或者补偿标准不同而引起的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国家对土地的征用也是随之增加。难免需要占用一些村民的责任田或者是承包田。占地的村民低于拆迁款已经重新分配土地的问题, 近年来也是引起村民的大量上访的原因之一。

1.4 农村宅基地的纠纷

1) 土地管理部门违法审批引起的宅基地纠纷;

2) 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批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建房手续用地建房, 侵犯了集体或相邻关系人利益引发的纠纷;

3) 争占宅基地以外的集体空闲地引发的纠纷;

4) 建房户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的纠纷;

5) 用地建房影响相邻关系人利益引发的纠纷;

6) 未经共同使用人同意, 部分共用人擅自使用共用的宅基地而引发的纠纷;

7) 未经有关部门确权和统一规划的宅基地因界址不明引起的纠纷。

8) 农村宅基地继承发生的纠纷。

2 农村土地纠纷的调处办法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所引起的土地纠纷上访案件,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尽可能地减少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事件的发生, 农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 采取提前预防、超前介入、事后监督、宣传引导等方式, 积极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排查不稳定因素, 把社会矛盾、不安定因素及群众上访所反映的问题, 努力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 力争把群体性事件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主要应采取协商、调节、仲裁、诉讼四种办法, 强力调处土地纠纷和信访案件, 取得良好效果。

2.1 诉前调节疏导

因涉农土地纠纷有一定的家族和地缘性特征,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是最早发现纠纷的一级机构, 他们能及时掌握各类案件信息, 如果矛盾伊始,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能抓早、抓小、抓苗头, 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将能避免引发更大的纠纷, 同时基层人民调解人员与纠纷当事人较为熟悉, 了解他们各自的特点, 以及产生纠纷的真正缘由, 利于调解, 也利于最终的执行, 因此, 应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对纠纷的调解疏导工作,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网络优势和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防线”的作用, 将纠纷尽早彻底解决在诉讼前。

2.2 强化仲裁机制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 并开展相应仲裁工作, 目前, 建平县各乡镇都已建立仲裁机构, 但因缺乏专业人员、经费不足, 缺少相关工作经验等原因, 此类纠纷仲裁程序缺乏具体法律规定, 仲裁委员会在纠纷解决中并未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 应建立和完善农业承包合同, 仲裁机制使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尽可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以达到多种途径解决纠纷的目的。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 (镇) 人民政府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 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3 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在日常的信访工作中, 严格按照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有关要求进行落实, 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 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做到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强化责任, 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研究信访工作、接待上访群众、包案处理信访案件等制度;二是完善工作机制, 实行办案质量责任制、执法质量考评制、案件责任追究制等, 对每项执法活动和每个案件的办理流程都进行科学的管理, 定期对执法质量进行评查、通报;三是健全协调配合机制, 健全市、乡镇、村三级土地信访机构, 每村有一名主管土地的村干部, 各乡镇土地所的工作人员有一名专职信访工作人员, 明确市、乡镇、三级土地信访机构的职责, 实行联合接访、协调例会、备案通报、疑难案件处理等工作制度。

农村社会调查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前期调查的10个省市中选取5个省市 (吉林、四川、重庆、湖南、江西) , 调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农村患者。

1.2 方法

调查问卷根据专家论证的筛选指标由课题组编制, 包括被调查者背景、适宜诊疗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费用、操作者资质、适用范围和可接受性等部分。问卷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 各地课题组协调, 必须本人填写。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和核对用Epi Info, 统计处理使用SPSS 12.0软件。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6份。其中, 江西省63份 (29.17%) , 湖南省49份 (22.69%) , 四川省50份 (23.15%) , 吉林省27份 (12.50%) , 重庆市27份 (12.50%) 。在216名被调查的患者中有140名 (64.81%) 为农民, 被调查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5.18岁。经济状况为“一般”的占69.91%, “贫困”的占18.98%, “富裕”的仅占2.31%。医疗保障类型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45.07%, 自费占30.99%, 其他占23.94%。说明被调查者符合农村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的定位人群, 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2.2 看病时喜欢选择的方法

药物治疗和中医技术分别为50.93%和47.69%, 说明农村患者比较喜欢选择中医技术作为治疗手段。

2.3 对技术安全性要求

81.02%的农村患者认为中医适宜技术的安全等级应达到一级, 即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指标的变化。

2.4 可接受的适宜诊疗技术价格

72%以上的农村患者认为对于一项治疗常见病的中医农村适宜诊疗技术的可接受的价格为300元以下, 23.61%认为低于500元也可以接受。72%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治疗疑难重症的适宜技术的可接受价格为1 000元以下, 22.69%认为低于5 000元为可接受。

2.5 对适宜诊疗技术操作者资质的要求

对于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者资质, 26.85%的农村患者认为应该是初级执业医师, 认为应为中级执业医师的占29.17%。在该项调查结果中, 选择乡村医生的比例很小, 还说明农村患者认为对于一项农村中医适宜诊疗技术, 操作者应该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2.6 适宜诊疗技术主要针对疾病

89.81%的农村患者认为中医农村适宜技术应主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 97.2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纳入“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范围。

2.7 治疗疾病的要求

48.15%的人认为一个疗程3次是可接受的, 还有31.48%的人认为一个疗程5次是可接受的。

2.8 评价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最重要指标

在评价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最重要的几项指标中, 47.22%的农村患者选择了前3项 (重要性从大到小) , 即有效性, 安全性和经济性。说明这3个指标是农民患者最关注, 因此应作为适宜技术筛选的主要指标。

3 讨论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所选择的技术项目应符合安全、有效、成熟、经济、可接受、方便易行、可持续应用等多重指标, 符合当前国内外卫生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需求和发展趋势[2]。调查结果说明, 大多数农村患者喜欢接受中医技术来治疗疾病, 证明中医技术在农村有着很大的市场, 推广农村中医适宜诊疗技术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患者认为一项好的农村中医适宜诊疗技术应是安全的、经济的并且能由初级或中级执业医师操作的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技术。值得注意的是, 农村患者在诸多方面与农村临床医生的认识基本一致[3], 表现在都将安全性放在首位, 要求达到一级 (无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指标的变化) ;对于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的诊疗技术价格都选择了最低档;评价和选择适宜诊疗技术最重要的前3项指标都选择了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都认为中医农村适宜诊疗技术应该针对常见病、多发病, 并由助理执业医师或初级执业医师操作。这些调查结果验证了前期确定的筛选指标的合理性, 并对进一步进行指标的修订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 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27 (9) :789-793.

[2]蒋健敏, 杨再峰, 朱炜, 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6;19 (6) :333-335.

农村社会调查 篇11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保障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51-0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对此,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入手,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

1.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权利,彰显着公平

社会保障建设涉及到社会公平,讲究和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平不但反映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的运行秩序,还应包括支撑市场经济体系的法人、自然人的公平。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所有公民都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农民是我国人口的最大部分,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国家最大最严重的问题,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国家的积极行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不应“缺位”。

2.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生产的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经济社会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部分的延伸与深化,其实质是将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农民自主创业,使农业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并走向市场,使农村劳动力进行社会化的分工,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符合和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整个经济社会制度相匹配。

3.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别太大,且在中国贫富差距呈阶梯式拉开,正是在这种国情下,产生了中国现阶段日趋严峻的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养老问题、医疗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日趋严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指明了通过城乡统筹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与村镇建设的方向,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其次,减少农民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是重点;再次,降低农民的风险是关键、是保障。降低农民风险最根本、最有效的做法是给农民国民待遇、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有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新调整、利益矛盾不断增加、收入加速分化的时期,也可以说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本身是经济利益在全社会的重新分配过程,改革蕴涵着社会风险并形成对社会成员的压力。显然,弱势群体对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当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受到威胁时,贫困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可能转化为政治问题,演化为严重的社会矛盾。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和谐发展的“减震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增加农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缓和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

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出现巨大反差。社会保障的基础是“大数法则”,即用恒定的大数来保障突发的小数。参与保障的人数越多,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我国,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建立了呈明显二元化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尚未在农村建立作为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全国人口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却占总数的80%;从覆盖面看,城镇已达91%,而农村只有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的工作者享受国家的退休金、医疗、工伤、住房、粮食、副食等补贴,而数量众多的农民基本上处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他们大部分实行家庭养老的方式,享受国家救济的只是极少数“五保”老人。这种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保障格局,不仅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扩大,亦使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更加困难。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发展很不平衡

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是很小的。不仅如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各地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同时,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的。

2.社会保障能力差

社会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资金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资金不足。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的投入与市场物价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相适应。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但是其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

3.保障管理分散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部分地区将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制定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有的地方人民保险公司也搞了保险,妇联、组织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办各种保险,形成“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这样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4.保险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难以保值增值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盗窃,致使基金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基金正常运转。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

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1)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启动与实施。首先是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其次是合理筹集保障基金,同时还要正确界定保障对象。

(2)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研究表明,要建立一项储备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使它发挥应有的功能,一般需要20~30年时间,这时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因此,当前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富裕型农村和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到2010年使参保人口占农村应保人口的50%左右;争取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等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

(3)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意愿,选择乡办乡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村办村管等多种农村合作医疗形式,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一定范围(如大病及康复医疗合作)的县(市)联合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筹资机构。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要按照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予以支持的办法进行。强化管理与监督,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扩大筹资渠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

在资金筹集上建立多种形式筹措社保资金,建立国家、地方和个人三位一体的投资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参保三方,但国家要明确三方的合理投资分配比例。要广开融资渠道,可考虑将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农业税、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的合理部分纳入法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渠道。根据我国农村集体积累和农民个人收入不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不仅不能照搬国外做法,也不能照搬国内城市的做法。

3.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我国是新事物。社会保障要明确主管部门,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在宏观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管理和规范,消除“多龙治水”、条块分割的状态,由政府设置权威机构组成社会保障委员会领导管理。在中央层面,可以考虑在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农村社会保障领导机构作为其下设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编制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起草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制定农村社会保障规章和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经营和发放,策划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在地方层面(尤其是县级政府),应当按照社会保障行政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分别设立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心、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进而形成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有效制衡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在具体执行上,要依靠基层政权组织及群众性管理组织,分级分类负责各地区的具体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执行、监督?熏努力建成分工协作的社会化、法制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立法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法律形式,又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基础和依据。纵观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法制健全,立法完备。我国农村传统的和现行的保障方式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的,缺乏法律的刚性规定。为了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必须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调节因农村社会保障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依据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以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险关系,以救灾和扶贫为重点的社会救济关系,以五保供养和残疾人照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关系,以及以复员军人安置、伤残军人、军烈属为重点的优待抚恤关系。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要充分考虑上述各项原则,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保障项目和标准、保障金筹集和发放、保障金的保值增值和监督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以便于实际操作。

辽宁省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 篇1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农业人口占我国总人口一半以上, 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谐是我国国家和谐稳定的关键保障。我国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同时, 城乡差距也在扩大, “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重点, 解决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是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辽宁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在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 目前辽宁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保障水平低、养老和就医负担较重等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2 辽宁省农村养老和医疗现状

2. 1 农村养老现状

目前, 在辽宁省农村地区, 老年人靠子女养老仍然是主要方式, 但是由于工业社会分工等原因, 农村子女更多地走出去为自己争取机会, 这种传统的家庭赡养方式正在弱化。目前, 由于商业保险金额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 辽宁省目前只有少数人才能够投保商业保险。辽宁省农村地区养老机构不够健全, 数量有限, 到养老机构养老的老人相对较少。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退休金。目前, 辽宁省老年人主要是子女养老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辽宁省于2009年颁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 先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计划于2020年前, 实现覆盖全省农村符合条件的居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以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 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从收集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辽宁省大多数老年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基本上可以维持生活, 还得帮助子女做教务带孩子, 并且他们常年身体有病痛等, 因此他们对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并不是很满意, 只有少数老人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

2. 2 农村医疗现状

2004年辽宁省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开始在试点进行, 2006年起在辽宁省全面实行。由于农民支付负担轻, 大部分是政府财政负担。目前, 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几乎达到90% 以上之高, 为农民解决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农民日常看个小病拿点儿药, 全部金额都是个人负担。

2012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300元, 中央及地方财政补助240元, 农民个人参合缴费标准仍按筹资标准20% 的比例缴纳, 即60元/年·人。从现有的政策来看, 60元/年·人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但没有考虑到一些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特殊的政策援助。由此带来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得不到有效地开展。报销标准从现有的政策综合来看, 目前的报销状况存在着报销比例偏低、报销的金额受到限制、门诊的报销限制较大等一系列问题。

3 辽宁省农村养老和医疗存在的问题

3. 1 农村养老负担重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在被调查的对象中以每户人家有两位老人的居多。辽宁省农村居民主要以务农、外出打工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主, 家庭收入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 子女用来赡养老人的资金不会多, 据我们了解, 家庭里有四、五个子女的老人, 一般家庭每个子女一年不会超过一千元。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 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常年患有疾病, 需要服用大量药物。老年人把子女给的养老费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险金大部分都用于治疗疾病, 老年人生活上只能够基本上维持生计, 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较重。由于未来独生子女的增多, 预计子女养老的负担还会加重。

3. 2 新农保存在融资和支付风险

为了让广大农村地区能够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让更多的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了农民更多的优惠, 由过去的社会养老保险以个人缴纳为主变为现在的政府、集体、个人合理分担责任。保险管理一般都是由县级统筹, 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精算。在现有的状况下, 交付保费的年轻人还没有条件领取保费, 可是也许过了几十年之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领取保费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在没有国家和省级财政的支持下, 可能存在融资和支付风险。

3. 3 辽宁省偏远地区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辽宁省农民缓解了经济上和精神上压力, 同时对于辽宁省一些偏远地区, 医疗保障仍然存在着问题。这些偏远地区, 由于经济水平低, 人们对突发的大病和常患病, 即使有医疗报销的情况下, 剩余的部分仍将会成为农民家庭巨大的负担。偏远地区医疗水平较低和医疗设施不完善,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数量有限。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 再加上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特点, 有时候即使生病了也不能在指定的医疗合作点住院, 造成医疗费用不能报销, 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不能得到好的落实。

4 对策和意见

4. 1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减轻养老负担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根本出发点是发展农村经济, 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 提高劳动生产率, 引进生态农业, 发展乡镇企业,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赡养老人是我们作为子女的责任。当子女收入增加时, 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4. 2 多途径实现新农保基金增值保值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一定的融资与支付风险,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基金的增值保值加以解决。目前, 我们国家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有严格的限制, 规定一定的比例存放银行, 只允许部分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项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 银行存款相比较债券投资、期货投资、股票投资, 利率较小, 收益相对较少, 所以为了使基金得到更大的收益, 可以选择一些有好的投资预期收益较大的方式进行投资。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适当地放宽对基金管理政策, 当然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的问题。

4. 3 偏远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对策

修建道路, 俗语说“要想富, 先修路”, 四通八达的交通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良好的道路公共基础会给当地村民出行看病带来很大的便利。完善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体制,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鼓励多建卫生所, 增加卫生所的覆盖面, 方便村民就医。同时想方设法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如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鼓励具有较高水平的医疗人员到农村就诊。针对家庭条件贫困, 无力承担扣除医疗保险后金额的家庭, 在政策上应该予以格外的关注, 如结合政府财政情况, 给予一定的补贴, 保障这部分人员的生存能力。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医疗问题, 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摘要: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一直在不断完善, 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为我省农民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同时, 我们意识到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还存在一定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 我们得出结论, 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和农村合作医疗是目前我省农民最关心的两大问题。我们进一步开展调研工作, 本文将对两者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见和对策

参考文献

[1]郭威.辽宁偏远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情况调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 (10) .

[2]李龙生.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1.

[3]杨爱兵.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障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 2011 (1) .

[4]于同博.辽宁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水平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 2012 (5) .

[5]张车伟.张士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制度保障[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1) .

上一篇:巨灾补偿基金下一篇:公开信息服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