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现状

2024-05-29

农村社会现状(共12篇)

农村社会现状 篇1

1 社会建设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进行梳理;第二, 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现状的描述, 包括存在的问题、导致现状的因素;第三, 学者也对农村社会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保障制度、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第四, 学者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建设热点, 尤其是文化、社会保障、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五, 农村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紧密联系。

1.1 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有学者将农村社会建设分为四大阶段:工业化优先发展观与“自力更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53-1978年) ;非均衡发展观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1979-1992年) ;协调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1993-2002年) ;科学发展观与“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3年以来) 。

也有学者仅划分农村社会建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社会建设 (1978年-1988年) , 第二阶段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逐步过渡 (1988年-2002年) , 第三阶段是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 (2002年至今) 。

1.2 农村社会建设现状

农村社会建设状况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 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社会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是人与自然不和谐加剧, 这体现在人口以及环境破坏两个方面。农村自然环境而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传统农业区户均2-3个孩子是普遍现象, 个别地区高出生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2001年, 宁夏、西藏、新疆的人口增幅都是在11‰以上。人口压力增长,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资源的需求增加, 从而会导致资源开发过度、环境污染。水资源耗费严重;乱划宅基地、乱批企业用地, 人为造成废弃用地2亿亩, 其中60%-70%为耕地, 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不合理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且呈现农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混合, 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复合的多污染交织之势。总之, 农村超负荷的人口与尚不发达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相互碰撞,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还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差距持续扩大。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36倍, 到1983年缩小到1.70倍。然而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1994年扩大到2.60倍, 2004年进一步扩大为3.21倍。如果把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性补贴考虑在内, 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经济建设滞后势必会给社会建设带来不小阻碍。

除此之外, 农村社会建设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 (1) 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2)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 (3)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 一方面人口多, 起点低, 教育支出比重大, 另一方面缺人才, 缺教室, 缺资金; (4) 农村部分居民的消费习惯不良, 部分农民没有形成“量入为出, 精打细算, 勤俭持家”的消费习惯, 在非必需品方面花费过多, 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到次级贫困的境地; (5) 农村有固有的“贫穷文化”, 村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 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样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 诸如满足于当前消费, 缺乏时间观念以及质疑权威等等。

1.3 农村社会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对于农村现在社会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 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停的意见, 对象包括党和国家、村子、村民自身等多个对象。一些学者从较宏观的视野出发给出了三点建议: (1) 创新农村教育体制; (2)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3) 加强社会保障。也有学者进行认为可以从文化以及生态两大方面来建设: (1) 以实现农村文化系统创新为主导,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 以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创新为前提,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时, 也有学者提出要回到统筹城乡这个落脚点来实现农村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1.4 社会建设分支领域的专题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保障

吕广利在《当前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突出文化建设》中强调现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但是文化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战略的贯彻落实, 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在转型期的全而和谐发展。

丁艳华在《对农村教育泛城市化的反思》一文指出, 很长时间以来, 我国的农村教育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的实际, 存在一种“泛城市化”的趋向, 而这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读书无用论”的蔓延、农村学生的“背井离乡”、农村文化的逐渐遗失和农村文化功能的紊乱, 这些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极为不利。本文认为, 我国的农村教育要想走出误区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推进本土化进程。学术界对于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

同主题的其他文献如李迎生的《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和《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贾小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王军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成就与展望》、方菲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解读》、陈蒙蒙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都展现了现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1.5 农村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联系

诸多文献都将农村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联系在一起, 农村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 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农村社会建设的目的。如吴春梅、刘晓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阔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将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放在和谐社会的大框架之下进行研究。

还有同春芬的《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内涵及路径选择》、马登杰的《农村文化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精神基石》、桂莉《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崔建良的《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白蕴芳的《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等等都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 农村的社会建设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的农村社会, 农村的和谐又是构成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2 农村城镇化研究

2.1 城镇化内涵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赛罗达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 它被用来大致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Urbanization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多数学者接纳。

到目前为止, 关于“城镇化”的概念, 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解释。对城镇化的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类。

(1) 人口向城镇集中。

辜胜阻指出:“城镇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

秦润新也指出:“城镇化就是农村县域范围内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集镇集中的过程。”

(2) 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

卢海元在《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中说到“城镇化就是一个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 是以市场为基础对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进行非农化配置的结果。”

姜爱林认为:“城镇化不仅是指人口向城市转移, 而且还包括产业向城市聚集。”

(3) 城镇反哺农村。

朱林兴、孙林桥在《论中国农村城市化》一书中提到:“城镇化就是指农村地区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的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思想观念等与城市接近。”

由洪银兴所写的文章《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中有提到:“城镇化水平的衡量不仅应该只用城镇人口比重这一‘量’的指标, 还应有反映城镇功能提升的‘质’的指标, 即反映市场化和社会分工程度的指标。”

(4) 自然发展过程。

郑弘毅则侧重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谈农村城镇化, 他认为城镇化“一是通过自身的聚集, 向深度发展, 即农村直接发展为城镇;二是将城镇的功能向周边地区分散, 向广度发展, 而最先接纳这种扩散的是城乡交界地区。”这就在空间上表现为:城镇———功能重组, 规模扩大;近郊区———频繁变动;农村———有序退缩, 稳步提高。

2.2 政府政策和区位因素影响下的农村城镇化

(1) 政府影响。

党和国家的政策直接影响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吴祖麟根据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表现, 把中国农村城镇化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政府控制城镇化阶段 (1949—1978) , 政府推动城镇化阶段 (1979—1993) , 和政府引导城镇化阶段 (1949—今) 。

(2) 区位因素影响。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 区位因素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在增强。

李晓莉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与推进问题研究》中也指出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市场调解与政策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过去的条块分割、由上到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彼此密切协作、合理分工的网络式经济发展模式, 统一的市场、顺畅的要素流动逐步形成。市场的自发调解功能以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有利于区内合理配置资源、劳动力, 分工合作, 职能互补, 实现区域一体化, 在客观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和完善……”。

2.3 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当前对农村发展程度的首要标准就是那些同样运用于城市发展程度的标准。在国家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 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董芸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发展我国经济的步伐》中也提到, 未来小城镇的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讲需有利于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保护并节约利用耕地, 通过种种措施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微观层面来讲首先要实现小城镇自身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城镇体系要科学规划, 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目标。

农村社会现状 篇2

姓名:XXX

院系:XXX学院

组别:第X组 调研时间:XX-XX 调研背景:

中国在2008年9月1日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开启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时代。几年来,义务教育的取得的成绩有喜有忧。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影响深入人心,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践目的: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新庄村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实践内容: 1.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例举问卷题目如下:(1).你对学校好坏的评价标准()

A.学校的升学率

B.是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校是否有名师

D.学校环境

(2).您了解当前国家关于义务教育的政策吗?()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一般 D.不太了解

(3).你认为教育应该是()

A.识字就行

B.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C.读到哪算到哪

D.终身教育

(4).你认为教育应该改进的地方()

A.国家的硬件设施

B.老师的态度

C.国家对教育的政策倾向

D.收费

(5).如果你的孩子在艺术方面有优势,你的态度是()

A.无论花钱多少,都支持他深造

B.如果花钱很多,就反对

C.没考虑过

收集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2.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村中心的小学中的老师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中小学生教师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们也顾不了“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加入应试教育的行列。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 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本乡镇最优质的师资被强行抽调到“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要却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尤 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笔者家乡这样的“民办” 学校面临的冲击和生存的风险与日俱增。

现状七: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有些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3. 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

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应当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对策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五: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六:针对我镇“国有民办”实验学校举债办学、举步维艰,而且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冲击较大,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状况。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收购,恢复公办学校的名分,并且将优质的师资资源与另外几所义务教育中小学进行平衡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分期偿还建校债务,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进程。

对策七:针对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死灰复燃的现象。

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 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减少学生因厌学而辍学的情况发生。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总结体会: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院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

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一定会充分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努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

中国教育的伟大篇章:教育发展大提速 陈培瑞 基础教育新课改:反观与前瞻后的沉思

郭晓明 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的进展与反思

农村社会现状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33

1 目前该镇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白泉镇是东辽县政府所在地,辖7个社区、2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6万人,耕地面积12万亩。

1.1多数村落有土地流转,但数量不多

20个村中有15个村存在土地流转,2000余户农民参与了土地流转,流转总面积近9000亩(仅占总面积的7.5%)。土地流转类别有耕地、林地、水库塘坝等。种植类别有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山林、经济林、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总体看,涉及面较广,但数量不大。

1.2价格差异较大

流转面积较多的村达2000亩,占总面积的33%,较少的村只有30 亩,仅占0.5%。流转价格不尽相同,取高达每亩380 元,最低每亩只有50元。个别村因大多数人员外出打工,有的不要钱,不收租金,有的干脆委托亲属代管。

1.3流转方式不尽相同

存在租赁、转包、转让、互换、托管等方式。另外还存在分季节承包、二手转包等其他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方式。

1.4出现了规模经营大户

一部分人通过土地流转,得到了较多的土地使用经营权,采取机械化的方式种植经营,使土地效益得到提高。尤其是玉米种植,在价格走低的情况下,规模经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收益。

2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流转程序不规范

仅有20%的流转户双方签署了书面合同,多数人只是达成口头协议,虽然约定了相关流转事项,但在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纠纷隐患,极易引发争端矛盾。

2.2 流转积极性普遍不高

镇里个别工作人员对土地流转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用管的太宽太细。农民思想观念守旧,受传统观念影响,怕失去土地,不愿参与流转。同时,政策宣传力度不大,范围不宽,存在死角,使个别农民对土地流转,不认知,不理解,怕失去以后难以收回。还有一分部人,在流转中不配合、唱反调,在土地的集中连片种植上设置障碍,直接影响到土地流转规模。

2.3 流转出去的土地,收入不稳定,缺乏有效保障

农业种植往往都是先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价格往往不高,或者过于偏低,一般每亩100~200 元不等,农户从流转中得到的直接收益少,因此不愿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大户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经营不善,就无法支付土地流转租金,所以农民流转的收益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4 缺乏对流转的引导和服务

由于目前该镇尚未建立土地流转组织和专门服务机构,因此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3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

3.1转变思想观念

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让其加深对农村土地流转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推介。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并且树立土地流转典型,用事实来启发和引导农民参与流转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自愿与引导的关系。镇政府和村里要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在规模经营、产业发展和土地流转中,当好指路者、示路者和引路者。

3.2 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三权分离”原则。要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经营使用权分离,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合法性;二是“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执行国家法规政策,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土地承包权益。让农民自主的选择是否参与流转,不强迫、不阻碍。按照市场价值,以一定的价格有偿流转,不包办不代替。由流转双方自主协商流转的条件、方式、期限、价格;三是规范有序原则。要切实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合理有序推进,确保规范流转。

3.3 分别采取措施

根据各村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对城中村、城边村,或者非农产业占比较高、打工人员较多的村,要按照三个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对不适宜开展大规模土地流转的村,可以指导进行小范围的流转,且在流转过程中要注重机动灵活,形式多样。

3.4 实施分类指导

要强化产业引导。推动工商资本下乡,投资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对没有工业基础、纯农业经营的村,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力度。要加快推进劳动力转移。对县城周边的村,要依托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对偏远滞后的村,要鼓励农民进行外出打工。

3.5 建立激励机制

一是政策激励。在产业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城市工商资本,或者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大户、能人到农村参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二是资金激励。对集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规模经营大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流转价格;三是项目激励。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3.6 强化服务管理

一是做好土地确权。要把农民的土地承包地界搞清楚,避免因地界不清、四至不清带来的权属纠纷;二是建立服务体系。建立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动加强土地流转指导和科技推广服务;三是加强典型引路。积极培育和推介典型,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四是强化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镇政府和村组在土地流转中的指导、引导和管理服务作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农村社会现状 篇4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 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 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 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 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 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 教学偏于一隅, 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 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 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 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 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了哪些情感, 获得了哪些知识, 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 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 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 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 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 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1) 课堂教学, 走进学生生活。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为教学提供线索和空间。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而且它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不仅在课堂上, 大自然、村居、小区、家庭等众多地方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留下了学生生活的影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对立, 还是沟通》一课时, 我先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走到了青春期的门槛, 亲子关系反而渐行渐远。因此,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触摸生活, 通过大量的亲子照片、家长工作照、调查表和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让亲情再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 当父母的工作照一张张的出示后, 随着老师的话语, 学生们沉默后, 开始了他们的心灵剖析。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 他们反思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对父母的误解, 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多学生在听了别人的话后, 眼眶泛红。我相信此时他们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也在反思自己, 在“对立”与“沟通”之间做选择。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 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上我做, 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再去实践, 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三)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 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 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 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 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 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 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 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在有情趣的教学中, 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调研 篇5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9030223

3姓名:唐敏

任课教师:王音

选课班序号:*7

二0一0年八月

江油市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调研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理解,提高运用其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以小见大、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立即问题的思维。在暑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对所在乡镇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后写下了此次社会实践的收获,主要是关于新安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新安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实现机制以及新安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启示等三方面的内容。

新安镇位于江油东部,绵广高速公路江油北出口,是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素有“梨花之乡”的美誉。2008年以来,新安镇党委、政府学习借鉴观光农业理念,充分利用新安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貌”为目标,以“农业现代化、观光公园化、环境城市划、农民人工化”为途径,着手规划,积极打造“万亩生态农业公园”。近期将建成5000亩农业公园生产基地,500亩梨园、200亩葡萄园和1000亩猕猴桃园已建成,修建了农业公园环形公路。远期规划将建成10000亩梨园,10000亩猕猴桃园。

一. 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

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农业公园”坚持把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结合,把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把庄园式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注入现代农业、大农业理念,重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农业公园”在基地建设初期,就把平整土地、沟渠修建、道路布局、排灌设施布局、水、电灌网布局统筹规划,把第一产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第三产业的旅游观光、体验农业统筹考虑,及早安排,并把农户的生产、生活统筹安排。目前,新安镇“农业公园”已建成了观光休闲梨园、体验式葡萄公园、精品猕猴桃公园三大主体公园,正在建设的配套设施和辅助设施有:8个生态休闲渔场、狼山鸡养殖场、云南虫草香鸡养殖场、营养蛋鸡养殖场3个养殖场、3个生态酒店、两个购物超市等。在新安镇农业公园中,既有农业生产基地,游客观光、休闲及体验农业的通道、座椅、场地、标的,又有餐饮、娱乐配套设施,还有水、电、气、有线电视、互联网齐全的农户集中居住区、接待区,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庄园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

农户集中居住区

农户接待区的洋房

(一)观光休闲梨园

该园区由开心农业公司投资建设,第一期投资200万元,已建成500亩梨园的沟渠建设,园区和院内水泥路建设,梨园网架建设,土地平整,地下施肥,梨树苗栽培等生产建设项目。梨园远期规划建设将达到10000亩规模,通过开心农业公司扩大规模、引导水果种植大户栽种梨树的途径,使梨园规模达到万亩。观光休闲梨园种有早熟、中熟、晚熟水晶梨、黄金梨等优质梨,有香梨、低糖型梨等满足不同人需要的梨。这样的产业结构和时间布局,既有利于梨园分期分批出产品,占领不同时节的水果市场,又有利于游客在多个季节来梨园观光、赏花、摘梨、品梨、购梨,从春天到夏天、秋天,游客都可以来梨园观光旅游和体验式畅游。

已投产的梨园

(二)体验式葡萄园

该园区由金蓉农业公司投资建设,第一期投资200万元,已完成200亩葡萄园的沟渠建设,道路建设,平整土地,地下施肥,葡萄苗栽培等生产建设项目。园内种有190

余种葡萄,早熟、中熟、晚熟葡萄均有,一年多季都可以供游客观赏、体验、采摘、购买。葡萄园内建有观赏通道,便于游客光顾游览。葡萄种植业主与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新疆多家果品公司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保证了葡萄生产技术和葡萄的销售渠道。葡萄园内也同梨园一样,配置了多种葡萄宣传介绍图片资料,葡萄鲜果及加工产品,供游客品尝,学习、体验葡萄文化。

(一)精品猕猴桃公园

该园区由伊顿农业(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第一期投资900万元,已完成1000亩猕猴桃公园的沟渠建设,道路建设,土地平整,地下施肥,猕猴桃树苗栽培等生产建设项目。伊顿农业拥有猕猴桃研究——生产——加工——销售完整的生产链和畅通的国际国内市场网络,运用企业集团的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推动猕猴桃鲜果产业、猕猴桃果酒加工产业、生物肥料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这四大产业快速发展。伊顿公司设有“四川伊顿(江油)新安猕猴桃开发有限公司”,使精品猕猴桃园所产猕猴桃鲜果及其加工产品除了在中国国内销售外,还批量销售到欧盟、日本等地。

(一)农业配套项目

新安镇“农业公园”以三大水果公园为主体,同时配置有生态休闲渔场,供游客休闲钓鱼,还为游客加工鲜鱼,供游客品尝。建设了年产3万只鸡的狼山养殖场,年产2万只鸡的云南虫草香鸡养殖场,年产200万枚营养鸡蛋的安心鸡蛋养殖场等3个生态养殖场,供游客参观、购买及为游客加工营养鸡、营养蛋。建设了3个生态酒店、农家乐休闲庄,供游客休闲、住宿,休闲庄内配置农产品挂图展示供游客欣赏。建设两个超市,供游客选购土特产品。还建设了农户集中居住的别墅式住宅区,供游客参观访问,体验农家生活。

二.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实现机制

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投资者唱戏,农户参与的机制来实现。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做好牵线搭桥、协调服务,促成土地流转,推进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在“农业公园”建设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平台搭建机制

新安镇党委、政府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利用部分灾后重建中的产业重建资金修好了“农业公园”园区内的水泥公路,为园区的产品运输和游客游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用土地整理项目资金平整、改良了土地,修建了园区排、灌沟渠。这就为投资者来园区进行“农业公园”项目开发搭建了基础平台。

(二)招商引资机制

为了使新安镇“农业公园”规划能够顺利实施,新安镇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来投资开发“农业公园”项目。先后引进了“开心农业”公司来建设观光休闲梨园,引进金蓉农业公司投资建设体验式葡萄公园,引进伊顿农业(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精品猕猴桃公园,积极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大户来投资开发生态休闲渔场、养殖场、生态酒店、农家乐休闲庄、购物超市等“农业公园项目”。

(三)土地流转机制

新安镇党委、政府积极进行动员,做好了广大农户的土地流转协调工作。按照灾后重建有关政策规定,利用部分河南产业援建资金对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补助,投资者以每年每亩田500元,每亩地400元的价格取得了土地开发使用权,以后每年按现价折合的黄谷价格支付租金。通过这些政策投资者顺利进入园区进行建设,得到了当地农民的支持。同时转出土地的农民便在“农业公园“内,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生产劳动。初步形成了“生产规模化、观光公园化、农民人工化”的现代农业模式。

(四)项目推进机制

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新安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农业公园”项目推进办公室,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业公园”项目建设。一是在四川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农业公园”项目初期规划;二是利用灾后重建优惠政策对外进行“农业公园”项目招商。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过亿的“伊顿农业”进驻新安,并陆续引进了“开心农业”、“金蓉农业”和其他农业生产大户;三是积极做好项目推进的各种协调、服务工作,包括帮助投资者办理“农业公园”有关手续,帮助投资者做好用地、用水、用电、劳动力以及大型机械进场等的协调、服务工作;四是积极督促、检查“农业公园”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

(五)市场开拓机制

新安镇“农业公园“的市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农产品市场和观光旅游市场。新安素有“梨花之乡”的美誉,新安梨子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网络。开心农业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梨园上布满钢丝网格,梨树枝条将分布在网格上,充分吸收太阳光热,可实现新枝挂果。达到了品质最优化,营养含量高,市场销售好。同时,梨园铺满梨树枝的钢丝网格下也是观光、纳凉、聊天、品茗的休闲场地。体验式葡萄公园,和新疆多家果品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而由伊顿公司投资建成的猕猴桃园,更是拥有广泛的国内国际市场。“农业公园”的渔场、鸡场,其产品除了满足园区酒店、休闲庄消耗和游客购买之外,主要销售到江油、绵阳、成都等地的餐馆、农贸市场和超市。同时,新安镇党委、政府大力做好农业观光旅游的市场营销工作,开展形式丰富的“新安梨花节”宣传活动,到目前为之,新安镇已经举办了六届梨花节活动。

(六)村民住宅集中制

新安镇在建设“农业公园”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建设好了村民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实现了水、电、气、路、有线电视、宽带上网等六通,达到了文化室、警务室、医务室、幼儿园、超市、休闲广场六配套,实现了农户“居住环境城市化”。在这里,民宿除了自己居住外,还用来接待游客,为农民增收。

三. 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的启示

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是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创新探索,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融合,是农庄式现代农业的积极探索,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新安镇“农业公园”的发展模式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最佳模式。“农业公园”的主体是农业,投资者的主要产品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产品,这就体现了“农业公园”的主业是第一产业。由于我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人多地少”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适宜把大片的土地拿去建设人工风景旅游区,也不适宜把大片的土地拿去种花卉、苗木,搞完全脱离第一产业的乡村旅游,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既突出了主业是农业,主产品是农产品,又在不脱离农业的情况下开发了休闲观光的第三产业,顺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同时,这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用第三产业的开发,弥补了单纯第一产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弱点。又以主业是农业的特色,弥补了单纯第三产业闲置土地、水域等农业资源的缺点,实现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和充分利用。因此,它是一种在我国具有推广价值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二)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融合。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向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划生产、规模划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的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化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手段,它在形式上表现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等过程和手段。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突出了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特点,在区域建设的基础上,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园区开发“农业公园”项目。这些较强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的农业现代化手段。因而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是庄园式现代农业方式的积极探索。庄园式现代农业是欧洲地区、日本、韩国等地区的一种中等规模的农业发展方式,它即区别于美国、俄罗斯的大规模、大农场的农业方式,也区别于目前我国小规模农户分户经营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新安镇“农业公园”是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由投资者转包、承包。有序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经济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所调查单位:江油市新安镇

调查人:唐敏

农村社会现状 篇6

关键词:农村文化大院;现状;思考

1 引言

2006年1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意见》中提出“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各地方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一座座农村文化大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运行良好的文化大院对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团结民心、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能极大推动农村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然而现实中文化大院的运行如何,有何成效与问题?其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笔者对山东省利津县北岭乡八东村的文化大院进行了调查,试图对以上问题做出初步解答。

2 八东村文化大院的现实运作

八东村是一个规模较小、社会风气优良的文明村。村里有198户人家,750口人,多是农业劳动者。村里有1450亩地,多种植棉花和果园,村民人均收入为3000-4000元。村容整洁有序,村民素质较高,邻里和睦,村里治安很好,村风优良。有线电视普及率为70%。村里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再无其他民间组织。在文化大院建成之前,村民闲暇时间多是看电视、串门、聊天、打牌和打麻将等等。

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后,东营市加大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农村中精神文明的建设。地方政府投资5万,八东村村干部协调外面资金23万,于2006年建成八东村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内设施齐全完善,有充足的设备和场地供村民学习和娱乐,通过远程教育接收器,村民可以在人口学校里接受远程教育,学习时事政治和各种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活动室中有各种活动器材,可供村民下棋、打牌、扭秧歌,另有乒乓球室、篮球场和多种健身器材。大院内另设置了村干部的办公室,如计划生育服务室、警卫室等等。

大院建成后,在村里热心文艺骨干的的组织带领下,男女老少纷纷参与大院活动。在农忙时节,不少劳动一天的村民每天晚上仍聚到大院,谈天说地、活动健身、敲锣打鼓、扭秧歌、打牌下棋好不热闹。在农闲时节,听村民说大院里整日锣鼓喧天扭秧歌,更是热闹。另外,村民定期在大院里接受远程教育,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致富信息,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加了致富渠道。大院中有专人负责大院卫生和器材维护。村民把大院当成大家的公共财产,非常爱护大院,形成了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维持大院卫生、遵守大院活动秩序的好习惯。笔者对经常参加大院活动的村民进行了随机访谈,说到大院活动他们都感到非常满意,参与活动感到很快乐。大院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闲暇生活,也为村民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自从大院建成后,村里从没发生过斗殴打架、邻里吵骂等,促进了和睦的村民关系和良好村风的进一步发展。

3 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八东村的文化大院无论是在基础设施上还是村民参与的数量和质量上,可以说是北岭乡中较好的,但是笔者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虽然这是八东村文化大院的问题,但个性中也有共性,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够得到改善,以促进大院的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大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大院活动的季节性强,并且活动较为单一,对村民的吸引力有限。大院活动在农闲和农忙时有很大的差别,农闲时节大院里人头攒动,非常热闹;而农忙时节,大院里相对农闲时节较为冷清,活动的多是老年人和儿童。大部分村民各有各自的事情,时间安排各自不同,所以在农忙时节难以组织大院活动。并且每天劳动很累,多数村民闲暇时间多是在家休息。另外,大院里的活动较为单调,能够兼顾大众群体参与的活动只有扭秧歌,但秧歌舞反反复复只有一套。这样较为单调的活动吸引力不高,不利于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各性别的村民参与。农民的娱乐活动长期匮乏,所了解和熟悉的娱乐休闲活动十分有限,所以村民本身在丰富大院活动上较有局限性。

(2)大院活动参与者较为固定,没有更广泛的人参与。对活动较为热心、积极的人多是村中一些生活较富足的老年男性、热性活泼较有空闲的青中年人、无忧无虑的儿童,农村中还有大量平时事情不多,对大院活动有兴趣但羞于参加的人。离大院近的人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次数远比离大院远的人多。除了各家事务和经济条件不同、活动吸引力不强等因素之外,很多村民对大院活动望而却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保守、自我封闭和落后的思想。拿扭秧歌来说,这使锻炼身体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有些村民或者怕学不会做错了丢丑,或者觉得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扭不成体统而不参加扭秧歌活动。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很多人不愿突破原先的生活习惯去参与大院活动,因而体会不到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3)文化大院是一个松散的学习和娱乐休闲中心,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大院文娱活动几乎全靠村里热心文艺骨干带领群众自发组织,村干部的作用发挥不足。“无规矩不成方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大院活动积极有序开展、大院功能充分发挥的有效前提。活动在既没有明确的规章进行约束,又没有村干部介入的情况下,由村民自发组织完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好现象。但是在笔者走访的其他村中,有些村由于没有一些热心的文艺骨干带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院活动开展不利,几乎成为摆设。所以,村干部对大院活动的开展应有必要的介入和管理,引导村民开展更丰富的娱乐活动,动员更广大的村民参与,以充分发挥大院功能。

(4)大院功能发挥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大院为村民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有效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发展。但是大院的文娱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发挥还很不足,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足以表明大院文娱功能还有待提高。文化大院中的远程教育虽能提供一些很实用的科技信息,但是很多农民对科技信息还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担风险不敢用,缺少投入不能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不想用”的“五不用”问题。并且有些村民认为远程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不重视这种教育方式,因此大院的教育功能发挥有限。另外,八东村文化大院的其他功能如政治功能等还需开发。大院的建设对村民自治的有效开展也有极大的积极意义。比如在大院中设置村务公开栏,对村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事项,实行全面而真实的公开。对村中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计划生育、调解村民关系等,以大院为舞台,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

4 解决措施

(1)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积极履行其职责,规范大院活动。大院长期以来全凭村民的自觉性来维持运行,村委会不介入或很少管理大院活动,这种松散的状态使大院因为村民自觉性等问题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教育村民抵制和清除封建迷信及'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和配合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开展工作”是村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对大院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大院的良性发展。对大院使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大院的活动有章可循。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活动,支持农村中群众组织的发展,争取做到“农忙少组织,农闲多组织,全年不断线”。引进新的文娱活动,如太极拳、老年迪斯科等,丰富大院活动。为了保证村委会能履行其职能,平时应定期学习优秀大院的经验,各村相互交流大院经验,同时建立一套激励竞争机制,各村定期评比大院建设,把大院建设工作同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

(2)充分发挥村里热心文艺骨干和退休老人的带头作用,组建农村中的群众组织。村里的热心文艺骨干在整个大院活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而村中的退休老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并有大量时间,是大院活动的潜在组织者和活动者。村委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共同推进大院的良性运行。以大院为平台,发展组建农村中的群众组织,如乒乓球协会、秧歌协会、太极协会、戏曲协会等文娱组织和养殖协会、棉花协会等经济组织,这些组织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破原先的保守思想,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全面发展。

5 结语

文化大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新事物,它有不成熟的一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文化大院会越来越成熟完善,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谭贤伟. 农村社会工作概论[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5).

作者简介:

农村社会现状 篇7

1.1 文化大院参与活动的人员比较固定,农民没有大范围参加进来

从当前吉林省文化大院利用情况来看,很多文化大院的参与人员比较固定,且数量不多,全村参与到文化大院活动中的人屈指可数。从参与大院互动的人群来看,相对开朗热情的年轻人和天真无邪的孩子比较多,这类人思想没有禁锢,相对开放,也乐于参加到这种活动中来;再者离文化大院距离近的人来的多,距离远的人来的少,说明距离文化较近的人容易受到文化大院氛围的影响,慢慢的就加入到活动中来;造成文化大院活动人数少,人员比较固定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还是相对不高,很多人羞于参加文化的活动,更不愿意表现自己,再加上我国农民在思想上比较保守和落后,总有人觉得参加活动是在现丑,对于文化活动的理解有偏差。

1.2 文化大院活动相对单一,利用率不高,季节性强

受到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和思想比较保守的影响,我国文化大院的活动相对比较单一,一般以扭秧歌和跳广场舞为主。由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的有限,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也有限,在唱歌、表扬以及乐器方面有特长的农民不多,再加上大家的思想比较保守,也没有老师引导,所以造成敢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农民比较少;同时文化大院活动的季节性也比较强,这也是农村特殊环境造成的,再加上农民的积极性还是不够高。

1.3 文化大院缺乏优秀的带头人,且多数文化大院没有规章制度

到文化大院学习和活动都是采取农民自愿,而大多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动参与到文化大院活动中的人就不多,在加上没有积极的组织带头人活动的持续性就很难保证,也影响了更多的人的参与积极性。

文化大院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放松和宽松的供大家放松的场所,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实际上应该适当的建立制度,让大家形成一种习惯,或者说可以适当的按照平时的活动规律安排活动表格,有兴趣的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参考。

2 如何进一步做好文化大院发展工作

2.1 充分发挥村里热心文艺骨干和退休老人的带头作用,组建农村中的群众组织

村里的热心文艺骨干在整个大院活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而村中的退休老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并有大量时间,是大院活动的潜在组织者和活动者。村委会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共同推进大院的良性运行。以大院为平台,发展组建农村中的群众组织,如乒乓球协会、秧歌协会、太极协会、戏曲协会等文娱组织和养殖协会、棉花协会等经济组织,这些组织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打破原先的保守思想,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全面发展。

2.2 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积极履行其职责,规范大院活动

“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和配合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开展工作”是村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对大院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大院的良性发展。对大院使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大院的活动有章可循。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活动,支持农村中群众组织的发展,争取做到“农忙少组织,农闲多组织,全年不断线”。引进新的文娱活动,如太极拳、老年迪斯科等,丰富大院活动。为了保证村委会能履行其职能,平时应定期学习优秀大院的经验,各村相互交流大院经验,同时建立一套激励竞争机制,各村定期评比大院建设,把大院建设工作同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

3 结语

做好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保证农村文化大院良性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现实意义。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仅供大家借鉴、参考,也希望广大同仁可以提出宝贵的可行性意见,一起为我国文化大院建设出谋划策,促进我国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切实做好“三农”工作是我国综合实力增强的需要,“三农”工作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文化大院建设丰富了我国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构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会现状 篇8

一、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江苏省早在1986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 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年型的省份。目前全省老龄人口 (60岁以上) 超过1176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15.7%。

江苏省老龄化进程呈现出三大特点:

首先是来得早、基数大。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出现于1986年, 比全国 (1999年) 早了13年。据统计, 全省老年人口数从1986年的629万人到2006年的1151万人, 20年净增522万人。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从1986年的10%增长到2006年的15%。

其次是增速快。1986年至2006年, 江苏省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3.1%, 快于全国3%的增长速度。从2001年到2010年, 江苏省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27万。预计到2010年, 老年人口将达到1260万;到2020年, 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1648万,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21%。

最后是寿龄高, 江苏省人口预期平均寿命, 从1949年的39岁提高到目前的74岁。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169.7万, 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14%, 且以年均3.8%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

二、江苏省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

1、农村居民从思想观念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对养老保障产生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深化改革, 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增长速度较快。广大农民群众不断解放思想, 转换生产经营机制, 改变劳动方式, 广开勤劳致富的道路,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从总体上提高了生活水平。多数农村老年人基本上达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想。然而, 在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下, 在农村深化改革, 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也衍生出一些负面效应, 无疑增加了农村家庭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难度。

随着部分农村责任承包制的推行, 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同时, 城镇用工制度的改革为这些劳动人口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大量中青年农村劳动人口外出打工、经商或谋求其它职业。虽然他们的家庭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改善, 但人户分离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给老人的精神赡养造成空档, 老人生病得不到子女照料时有发生。

党在农村经济政策和新的分配形式的推行, 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的劳动积极性, 但由于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异、劳动力素质的良莠不齐, 导致农户经济收入悬殊, 出现了暴发型、小康型、温饱型、贫困型等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不同地区和家庭的投保水平呈现两极化趋势, 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增加了难度。

2、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基础发生改变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省内大力推行农村经济改革, 引导老年人积极养老, 如今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老人的生活依靠子女经济供养的比例减少, 自给的比例增大, 甚至全部自给。一方面, 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一部分“四二一”家庭结构逐步形成, 农村家庭规模趋于缩小。另一方面, 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提供了经济支柱。例如苏南部分地区的企业吸纳农民进公司, 并建立起养老基金, 试行农民退休养老制度。尽管各地支付的农民退休金差别较大, 但在总体上已经构成了这部分老年农民经济供养的重要乃至主要来源。

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农村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不均衡

江苏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领先水平。但是由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经济政策和思想等的原因, 省内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 苏中地区经济还处于平均水平, 而苏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全省没有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更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 而是由县 (市、区) 一级的政府负责制订本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其中, 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 农村经济发达, 其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模式、补偿水平、覆盖面积等指标均好于苏北地区。

4、农村老年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困难

由于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 在基金的筹集上遇到了困难。从各地区的调查情况来看, 农村参保对象主要是村级干部和乡村企业职工, 多为集体投保和一次性投保, 完全的纯农户参保还较少。虽然有些农民虽已认识到推行社会养老保险是实现老有所养的最佳途径, 但在投保问题上还是抱有怀疑、观望态度。此外, 多数农户对养老保险的意义、好处并不了解, 对缴费办法、养老保险费的计算办法还不十分清楚, 认为是一种集资或者顾虑承诺改变难以兑现。同时不同形式、名目繁多的保险, 诸如计划生育户保险、独生子女保险、医疗保健保险等, 造成人为的概念上的混淆, 使得有些人无所适从, 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化保障制度的推行。另外, 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困难, 社会保障基金一般都投到银行和收入稳定的国债, 无法达到经济发展的要求。

5、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缺乏健全的法制法规, 政府管理不善

江苏省政府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中都明确规定, 各县或者市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灵活确定保障标准以及基金的负担比例。这对于江苏省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有好处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重视其中的问题, 即各地的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同也造成了全省社会保障制度的混乱, 并且没有制定关于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统一的法律法规。从长远来看, 这一问题也必然会影响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此外, 一些地区的政府对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缺乏足够的重视, 投入严重不足, 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由于经费困难, 致使许多养老设施陈旧, 从业人员待遇很低。一些地区虽然建起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场所, 但是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大。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和质量评估监督制度。

三、完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前瞻性思考

基于上述对当前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对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1、大力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工作

国家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方针政策变化无常, 不利于这项工作开展。全国各地在这方面也没有规范统一的业务、财务及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这都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稳定性。而通过立法是达到稳定政策的最好途径。首先, 应加大社会救助法制建设, 包括生产保障和生活保障。其次,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第三, 积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合理界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 科学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并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筹措机制。

2、强化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组织管理

农村老年社保障是一项系统而有复杂的工程, 既涉及到国家政策性法规, 也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提供条件, 支持农民养老保障事业的开展, 积极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和社会保险救济网络, 为促进农民养老保险向社会转化提供必要服务。各级政府要在全社会开展对农民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宣传, 使各方面都来关心和支持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事业。强化全社会的敬老养老意识, 形成文明风尚和社会氛围。

3、从实际出发建设以乡镇为中心多位一体的农村老年公寓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深入推行, 尤其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老年人独居和无人赡养的现象逐渐增多。因此, 扩大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面, 适当集中一定数量的自愿集中居住的老人集体供养, 已势在必行。我们认为,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可以乡镇为中心建设农村老年公寓。集老年人生活、学习、就医、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丰富晚年生活, 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减少或消除寂寞感和孤独感。

4、建立与社会人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保险规范化体系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管理和运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成败。有关政府部门要尽快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像、会议、专栏等方式, 大力宣传养老保险的政策、意义、要统一规范农村社养老保险金的收缴、存储、计息、管理和发放办法, 严格基金运作, 加强检查指导, 使保险基金有效地得到保值增值, 努力建设完整、有序、严谨、科学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江苏金坛、溧水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组, 1998, (01) .

[2]成海军.中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与前瞻[J].广东社会科学, 2004, (03) .

[3]邓志旺, 励丹霞.浅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J].社会保障制度, 2003, (02) .

[4]张立荣, 李海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06) .

[5]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6]吴建.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若干政策建议[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4, (01) .

[7]孟莹莹.以人为本—全面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 2005, (03) .

[8]赵殿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回顾与探索[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2, (05) .

农村社会现状 篇9

在今年的“三下乡”活动中, 笔者去到了肇庆怀集下帅民族乡, 进行了持续十天调研活动,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笔者关注到了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状况, 在民族乡中学, 笔者所带的班级一共30人, 了解到的单亲家庭孩子就有6个, 占班级总数的百分之二十, 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寄宿在学校中, 于是, 笔者选取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个案, 对案主进行了深入的接触, 尝试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 以探讨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

一、案例介绍

1. 个案基本情况

(1) 个案本人情况

小碧, 女, 广东肇庆下帅民族乡单亲孩子, 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初中二年级。小碧的人际关系较差, 只有一两个较好的朋友, 平时寄宿于学校, 与舍友关系一般, 虽然性格开朗健谈, 但是较易动怒打架, 与人交谈中有种防备心理, 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

(2) 个案家庭情况

小碧是家中的独生子, 4岁父母离异, 父亲出外打工, 母亲改嫁其他村庄, 小姨在广州大沥打工, 月收入只能满足基本生活, 爷爷奶奶均在家务农, 抚养小碧的重担全在爷爷奶奶身上, 虽然经济上, 父亲能够有小部分的帮助, 但是生活依然比较困难。

2. 个案生活经历

(1) 个案生活情况

小碧的家离学校有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笔者以家访的形式去到小碧的家———一间小平房, 家里除了一台很旧的电视机, 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摆设, 爷爷奶奶和小碧三人就挤在一间不算宽敞的房中, 虽然小碧平时在学校寄宿, 但是小碧的床上依然摆放着一只有点破旧的小熊抱枕, 墙上还贴着几张奖状。

(2) 对案主访谈情况

在下乡期间, 笔者对小碧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谈话, 从谈话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现将大致谈话内容整理如下:

问题:1、你知道你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分开吗?2、你现在大部分时间跟谁在一起?你更喜欢谁?3、和同学交往过程中, 你最怕的问题是什么?

经过谈话, 把小碧的回答做了一些梳理, 大致如下:

(1) 听爷爷奶奶说过, 爸爸出外打工没空照顾家里, 于是妈妈就改嫁其他地方了, 平时妈妈还常回来给我带好吃的, 但是我很少能见到爸爸。

(2) 我现在跟爷爷奶奶住, 平时在学校, 每星期回家一次, 有的时候都不想回去了, 在学校这有很多朋友玩, 回到家还要听爷爷的话。我喜欢跟奶奶在一起, 因为她从来不打我, 还跟我讲好多故事。

(3) 我同学都知道我没有爸爸妈妈, 最怕他们笑我, 有时候我都不想跟他们玩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时我心里总是很酸看到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学校开会的时候, 我也很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也能来。

三、案例分析

1. 面临的问题

在此个案中, 由于家庭的破损, 孩子长期经受着身心的煎熬, 其生活已经很难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 包括资源缺乏、心理和行为失调、社会支持的缺失等方面。

(1) 资源缺乏

父母是保证孩子良好成长的重要资源。保罗·阿马托 (PaulAmato) 提出了一个关于“父亲身份的资源定向模型”, 分析出了父亲能提供的三种资源, 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 (1) 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席将导致资源的资源的缺乏, 主要是经济资源和情感资源的缺乏。

目前中国没有比较专门针对单亲家庭的经济支持政策, 从制度上没有为单亲家庭建立起安全网。在中国很多家庭中, 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亲方面的, 单亲母亲在工作中可能还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待遇, 因此经济压力一般会比较大。虽然目前我们也有了“低保”政策, 但是一方面受各地财政状况的限制, 另一方面领取低保必须有许多条件, 使得一些有困难的单亲家庭难以申请成功。在单亲家庭所反映的经济困难情况各异, 有些是暂时性的, 有些则是长期的, 而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多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小碧个案中所反映的经济问题, 一般来说并非是靠低保等福利制度可以解决的。

经济资源的缺乏是较为显形的, 而情感资源的缺乏则要隐形得多。孩子最初是在家庭中学习情感的。父母的长期争执不休以及离异显然使得小碧的童年和幼年都缺乏情感的支持。小碧与她母亲的感情自小就比较疏远, 父母的长期分居和离婚弱化了他们的母女关系, 造成了他们之间冷漠的亲情关系, 更谈不上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另外, 从小碧的叙述中, 笔者发现小碧的爷爷奶奶经常向她灌输“她妈妈不是好人”、“错的都是她 (小碧母亲) ”等很多的负向情绪体验, 导致小碧母女间隔阂, 造成了小碧对其母亲的迷惑和抗拒。小碧的父亲虽是监护人, 由于工作和时间限制, 大多只重视物质上的关心, 在情感上投入不够, 更谈不上思想上的交流。由于父亲在家中一贯的强势形象, 小碧认为“没人能明白自己的感受”, 也就是说小碧在父母身上都没有得到情感温暖和理解。为此, 小碧经常在学校寄宿, 而不愿回家, 从这方面讲, 他可能想把老师当作情感和沟通的需要和归依。

(2) 心理和行为失调

离婚对不幸家庭的父母本人可能是一种解脱, 但对其孩子来说无疑是个灾难, 家庭环境的急骤变化远远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的甚至导致了孩子一系列的问题行为。

对于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 残缺的家庭环境, 特殊的经历, 父母离异所产生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必将引起个体焦虑感的产生, 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 小碧呈现出自卑、孤独、冷漠、抗拒的心理状态。小碧听着同学谈论父母带他出游的欢乐或看到其他同学炫耀父母送的礼物时她既羡慕又自卑;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她真可怜”, 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 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讨厌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更憎恨别人的歧视言论, 实际上也是自卑心理的表现。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心里感到十分孤独, 再加上社会的舆论和别人对他们的嘲讽和歧视, 因而感到心灰意冷, 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对他人无动于衷, 采取冷漠的态度, 甚至回避亲人和伙伴。另外, 在与小碧的交流中, 笔者发现小碧不仅对他母亲怀有怨恨, 对于父亲也有一定的懊恼;自责倾向突出, 对自己经常持否定态度, 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她时时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无措感。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感觉, 经济缺乏保障和受人歧视、欺负外, 更多的是来自他内心的一种恐惧感, 对此小碧归因于父亲的不作为。

(3) 社会支持缺失

儿童处于社会化程度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比较而言, 其社会支持系统具有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小、与儿童有交往的社会关系种类少等结构特征。

(1) 家庭支持残缺不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在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中, 家庭尤其是父母本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但是随着父母的离异, 子女与父母的分离, 传统家庭结构的完整性被打破了, 使家庭教育执行的主体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单亲学生家庭生活环境遭遇变迁, 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也随之变动。在访谈中, 多数学生表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回到自己身边。父母跟孩子长期分居, 导致孩子的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的缺陷, 使孩子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孤儿, 弱化了父母的社会化作用, 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学校支持出现缺位

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渠道, 教师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除父母外的另一个“重要社会化他人”。同时,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依恋性情感也是他们的基本需要之一, 他们早期的亲子依恋、师生依恋等会影响其以后的人际关系。所以, 单亲学生对教师亲密程度较高, 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把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与需求、对权威的认同向教师转移, 并且重叠于教师, 特别是向班主任转移。

然而, 遗憾的是, 由于教师对单亲学生的评价普遍较低, 使得多数单亲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调查中, 多数教师认为工作特别繁忙, 有时顾及不过来, 偶尔跟单亲学生谈一次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 在此观念指导下, 一些老师对这些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 遵守学校的纪律”的管理策略, 从而放任这些学生行为。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单亲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困惑和问题, 迫切需要学校给予帮助、疏导, 需要通过教师、班集体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农村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给有需要的孩子以心理救助。

四、案例分析带来的启示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母的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孩子既需要父亲, 也需要母亲, 需要完整家庭的爱, 父爱母爱有各自的特点,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不可缺, 不可替代。

(1) 对于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 孩子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三部分组成, 因此农村社会面临着三个环境的三位一体, 以共同弥补父母离开后造成的残缺。我们不妨认为, 单亲学生的教育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家庭力所能及地履行好教育子女的义务、学校和教育者承担应尽的职责甚至工作职责以外的关爱与付出社会和政府从法律上和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 农村单亲孩子教育的问题才能得到标本兼治的彻底解决。而从更高的层次看, 户籍管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的政策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2) 对于农村单亲家庭的父母

农村单亲家庭有着其独自的特点, 发展单亲家庭互助小组是解决农村单亲家庭成员的方法之一。 (2) 社会小组工作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 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 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笔者认为该其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 对于有效解决中国农村单亲家庭帮扶所面临的问题, 有较强的可行性。此外,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 笔者明显地感觉到中国农村单亲家庭帮扶处于一种无权感和无控制感的状态, 同时, 为将小组工作这一从西方引进的工作手法置于中国文化背景中使其更具有中国特色, 容易为中国农村单亲所接受, 笔者将中国民间互助的优良传统放进单亲家庭小组工作过程中, 提出发展单亲家庭互助小组。

中国一直有民间互助的优良传统, “远亲不如近邻”是中国农村社区中十分信奉的一句话;而且, 由于农村社区同质性强, 农村单亲家庭之间一般都有大致相同的经历, 容易找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因此, 可以说互助小组融理解、集体主义思想、互惠的观念于一体, 应该可以在农村单亲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生活中发挥直接的作用。

农村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 经济建设的落后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 会使得农村单亲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问题更加严峻, 如果不能有适当的社会引导, 必将引起较大的社会问题, 农村单亲孩子往往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将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农村的社区工作相对落后, 因此学校教育是单亲家庭孩子的重要途径, 孩子的社会依靠来自学校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对单亲家庭孩子给与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出版社.1990.

[2]李洁萍.关注农村“单亲”家庭.单亲教育博客.http://www.zhjtjyw.com/u/xx8833/archives/2008/2008610182217.html

[3]屈勇, 刘刚.社会工作对农村单亲家庭经济和情感的介入——以四川省X乡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 (理论) , 2008, (02) :12-15

[4]李婵.社会学视野下的单亲家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 (05) .

[5]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4.

[6]李晓芳, 杨淑红, 王敏娜.单亲家庭子女个性特征和行为问题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05) .

[7]谢蓓芳, 谢舫, 张晶晶, 张敏涛.家庭缺失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3) :1169-1170

[8]向晓春, 胡阳帆, 李旭东.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问题探讨[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

[9]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3) .

农村社会现状 篇10

一、农村“五保”供养现状

近年来, 各地区纷纷将“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截至2012年底, 全国共有“五保”供养机构3.3万所, 床位261.3万张, 初步形成了以乡镇敬老院和区域性“五保”供养机构为主体的网络格局,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此外, 各地区还深入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规范管理, 并大力改善供养服务的质量。截至2012年底, 全国供养机构工作人员达到15.9万人, 较2010年底增加1.8万人。

自2007年开始, 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合计人数便保持在500万人以上, 自2010年开始人数有所下降, 由556.30万人降至2012年的545.60万人;其中2007至2012年, 分散供养呈逐年下降趋势, 集中供养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 农村中“五保”老人开始接受政府集中供养的方式, 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对农村“五保”供养的重视, 而且在政策支持下, 农村“五保”供养的体制日趋完善。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

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显示, 2005年中国农村的贫困率为2.5%。而2005年中国农村人口总计为94907.50万人, 按照2.5%的贫困率计算, 当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约为2372.69万人。2012年, 按照农村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 (2010年不变价) , 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因此, 解决规模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将关系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

2007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3566.33万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共计109.08亿元, 平均每人305元/年;2012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5344.54万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总和为717.95亿元, 平均每人1343.33元/年。尽管连续几年来,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增长率却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 这反映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和优惠政策倾斜度均有所减弱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实施, 其覆盖面日益广泛。截至2012年底, 开展新农合县 (区、市) 数达到2566个, 参加新农合农民达到8.05亿人, 参合率为98.30%, 基金支出为2408亿元, 累计补偿17.45亿受益人次。尽管今年来人均筹资标准在不断提升, 但是, 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仍是主要来源。中央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金额由2005年的5.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01.77亿元, 增长146.93倍。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人次增加迅速, 由2005年的199.60万人次增加至2012年的1483.80万人次, 年均增长率为28.50%。资助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也保持上升趋势, 由2005年的654.90万人增加至2011年的4825.30万人, 年均增长率为33.02%, 2012年略有降低, 资助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为4490.4万人。这反映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范围广泛, 切实地解决了一大部分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

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

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总体上保持增加的趋势, 收养的老年人数也持续上升, 老年收养性服务机构职工人数也在日益增加。尽管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依然严峻。

在2000―2007年,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比较少, 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停滞不前。自2008年开始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逐渐上升, 而且增长幅度较大。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008年以前,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民没有参加意识;而且政府的资金扶持非常有限, 制约了农民参加的积极性。2009年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确立初年, 政府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规避了以前存在的弊端,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迅速增加。

中央财政对新农保的补助金额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由2009年制度建立之初的10.7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52.06亿元, 增长31.72倍。但是巨额的补助金额平摊到2011年参保的3.3亿老年群体身上之后, 每位老年人所享受到的养老金仅为106.68元, 可以说这对于解决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挑战.人民论坛, 2014 (01)

农村社会现状 篇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是,由于许多主观、客观的原因使一大部分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逐步接轨,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市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教师也跟着流入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这造成了农村小学教师紧张。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少有专职老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基本是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老师兼任。

(二)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很少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很多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教学方法都搞不清楚。《品德与社会》课前需要教师做充分的准备、精心的备课,要组织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走访调查、实地考察等,而绝大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主科”上,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的精心准备,严重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本来就少,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交流更少。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要充分体现社会性和生活化。而我们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课堂成了理论要求和说教讲座,大多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成了教学的全部,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和机械地学,这些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效。

(四)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我校的教学评价以考试科目为主体,《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既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予以关注,也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了解——体验——探究后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学生是否形成初步的社会生活技能,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什么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这些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品德与社会》课的老师成了考试科目评价的附属品,为了应付考试而要求学生背诵记忆。这些现象导致《品德与社会》课无法被老师重视,大部分兼课教师即使上课也只是应付了事,整体上应试教育氛围浓厚。

二、应对《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现状的基本策略

(一)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管理,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学监管,学校尽可能安排师德高尚、责任心强、专业素质好的专职教师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时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这门学科,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我校属于典型的农村小学,地处大别山区,位于潜山、岳西、太湖三县交界,潜山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和八斗起义所在地,蚕桑、茶叶和生姜是农村重要经济作物,以“红色五庙,绿色茶乡”为发展目标。为此,我校《品德与社会》课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突出乡土特色。

(三)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学习兴趣

农村社会现状 篇12

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 可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 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本文以农村社会管理为视角, 分析研究了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可以代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高、中、低水平的城市, 即唐山、保定、张家口进行深入了解,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 共回收调查问卷780份, 其中有效问卷752份, 有效率为96.41%。调查内容主要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农民对当地文化建设的满意度、认知、未来预期等。

1 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 农村文化活动多样化, 集体文化活动缺乏

1.1.1 农民个体文化活动多样化

在针对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个体文化活动调查中, 农民的选择不再是集中看电视、看书、看报和打牌这些传统的娱乐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前几年相比, 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所占比例正在下降。2008年与2012年农民日常文化活动的比较结果见表1。

%

同时, 农民个体文化活动方式逐渐多样化, 上网、文化表演等形式逐渐活跃, 农民参与比例接近10%, 与往年相比有很大提升;唱卡拉OK (歌舞厅) 、跳舞或健身活动等新潮的文娱活动也逐渐渗入到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 在相对丰富的个体文化活动中, 老年群体的参与度较低。虽然他们的空余时间相对于青年群体和中年群体更加充裕, 但是他们的文化生活却相对贫乏。被调查的村庄很少设立老年活动中心, 老年群体平时的活动主要是打麻将、晒太阳、看孩子。调查结果显示, 有24.49%的老年人平时的活动就是在家帮儿女们带孩子。与青年群体的兴趣爱好不同, 老年群体偏好戏剧、历史类节目, 但是能满足其文化需求的娱乐节目比较少。

1.1.2 农村集体文化活动较为缺乏

除了个体性文化活动, 集体性的公共文化活动也是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丰富的个体文化活动相比, 公共文化活动较为缺乏, 但与往年相比, 公共文化活动的形式还在不断多样化, 文化下乡活动、各类演出、农业科技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均有涉及, 具体见图1, 其中农村露天电影是农民一项比较重要的文化活动, 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在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中也占很大比例。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目前农民集体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推动的。通过调查发现, 农民对文化下乡活动的满意度不高, 不满意的比例高达43.6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主导的集体文化活动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虽然集体文化活动形式逐渐多样化, 但是内容空泛或脱离农村实际情况, 开展活动的频率小, 这是导致农村文化活动难以满足农民需求的重要原因。

1.2 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封建陋习普遍存在

由于现代文化形式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 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或节日感兴趣的农民群体逐渐减少, 尤其是青年群体。调查结果显示, 高达83.58%的农民感觉村里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 青年群体缺乏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关注度。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也在逐渐消失, 庙会活动的开展频率正在减少、农民参与度逐渐降低, 也从侧面反映了现如今的庙会活动缺乏特色, 无法激起农民参与的热情。除了春节、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发展呈萎缩趋势外, 传统的民间工艺技术的保护和继承也受到很大冲击。

在问到“你村里赌博的人多吗?”时, 仅14.08%的被调查者表示本村“没有赌博现象”。在参与赌博的群体中, 数量最多的为中年男性, 占46.86%;其次是中年妇女, 占20.71%;再者是老年人, 占14.85%。其中49.72%的农户认为, 形成赌博风气的原因是村里的娱乐活动太少;30.03%的农户认为, 赌钱玩着刺激、有意思;20.25%的农户认为, 玩牌赌钱比较容易把大家聚在一起。

调查算命等迷信现象时发现, 有一半的农户表示自己算过命, 被调查者表示一般在家里有病患、子女订婚或结婚、给新生儿起名字、家里孩子考学等情况下去算命。调查数据显示, 95%以上的农民每次花费在10元以上;其中花费超过30元的被调查者超过30%;更有甚者, 个别村落的著名“大仙”、“天师”等单次收费超过100元。这说明当前农民对算命的信任度很高, 且愿意在这一件事上花费金钱。

1.3 婚丧嫁娶民俗衍生出新型文化产业

婚丧嫁娶是家庭中的大事, 对于农民来说尤其重视, 现今专门服务于婚丧嫁娶的民间乐队就是在此基础上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文化产业。调查结果显示, 78.88%的村民表示婚丧嫁娶时会请民间乐队来助兴表演, 而且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 乐队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丰富, 如唱戏、歌舞、相声小品、二人转、魔术杂技等, 其中农民请的最多的是唱戏表演和歌舞表演, 分别占34.37%和30.48%。

在调查民间乐队花费情况时, 被调查者的支出存在差别。94.92%的被调查者表示花费超过500元, 且在500~1 000元和1 000~1 500元这两个区间比较集中, 所占比例分别为27.08%和27.93%, 这一情况说明农村在婚丧嫁娶上聘请民间乐队的投入并不小。

1.4 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电视、手机仍然是农民家中主要的文化设备, 二者占67.88%的高比例;其次是影碟机, 占15.53%;受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自身收入的限制, 电脑、数码相机等相对高端的硬件设备在农村家庭中的购买率较低, 电脑占11.20%, 数码相机仅占5.4%。

在调查村镇公共文化设施时发现,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如有线电视安装、网线铺设、广播站、体育场地、图书馆、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广场、报栏及户外健身器材等, 但并未普及。对于村子里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 56.65%的农户表示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 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 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设施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1.5 农村文化队伍年龄大、人数少、技术低, 文化队伍建设亟待提高

在调查文艺队伍建设情况时发现, 文艺队伍中人员年龄普遍偏大, 队伍的规模不大, 大于20人的队伍仅占14.23%。在文艺队伍的专业技术方面, 专业人员较少, 仅占7.48%。针对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性方面, 被调查者年龄越小, 热情度和积极性越低, 30岁以下的农民仅有21.67%表示愿意加入。综上所述, 河北省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处于基础阶段, 文化工作者专业技术不高, 数量不多, 年龄偏大, 在今后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农村文化人才的建设。

2 制约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

制约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宏观经济政策、个人素质等都可能影响其发展, 文章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之上, 从政策、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及区域位置等方面着手, 利用交叉列联表方法, 分析了以下几方面因素对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影响。

2.1 政策因素

由分析以往河北省出台的文化政策可知, 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相当重视的。但是文化建设情况却不是十分乐观, 政府出台的文化政策下放到基层落实不了。原因如下:首先, 从政策方面, 河北省出台的文化政策仅仅是纲领性的总体计划, 并不具体且不详细, 导致基层政府不知如何开展文化工作;其次, 从政府工作人员方面, 对落实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编制、审批、考核等制度不明确, 许多文化工作人员工作了几十年后仍然是农民身份, 客观上打击了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以上两点说明河北省文化建设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应继续深化、细致文化建设工作内容, 具体落实文化政策, 推动文化发展。

2.2 经济因素

选取民间乐队的花费情况作为列变量, 且其花费为单次聘请乐队支出额, 选取农户家庭总收入水平作为行变量, 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 发现家庭总收入水平与聘请民间乐队花费关系较复杂, 具体见表2。

由表2可知, 家庭总收入水平与聘请民间乐队花费情况的交叉列联分析结果与本次调查预期的结果不一致。大多数农民在聘请民间乐队上的花费处于500~1 000元和1 000~1 500元这两个范围内;家庭收入水平“中等偏下”, 乐队花费超过2 000元的也比较集中, 且高出“中等偏上”家庭近5%。这可能是由于收入水平偏低的家庭在婚丧嫁娶场合更加注重形式, 喜欢大操大办;而相对收入水平偏高的家庭并不太在意, 认为没有必要消耗过多的金钱。

2.3 区域因素

河北省各地区发展状况不同, 区域因素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影响。地理位置离城市越近, 农村大学生愿意回村就业的比例越低, 山区的被调查者表示, 村里的大学生“相当部分回村就业”比例为10.4%, 而城市郊区的只有6.9%。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就业机会较多, 就业环境远远优于农村, 越靠近城市的村庄交通越便利, 既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乡土情结”, 又可以在城市获得更高的就业环境;也可能是越靠近城市的村庄, 经济水平越高, 在城市就业的经济压力比山区农村的大学生要小很多。家庭地理位置与大学生返乡情况的关系见表3。

3 对策建议

3.1 地方政府应落实文化建设内容, 规范相应制度

地方政府应当转变工作思路, 将单纯追求经济绩效的工作重心转变为经济文化两手抓、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建设内容, 切实做好当地农村文化建设, 不形式化, 不做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落实文化建设内容, 规范相应制度:一是规范资金管理制度, 建设农村文化仅仅依靠政府是不行的, 文化建设资金除了政府划拨之外, 还包括社会筹资, 不论哪种资金都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都需要不断总结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二是规范人员管理制度, 调查发现, 河北省村文化干部或文化能人的政府编制得不到落实, 有的工作人员工作了几十年仍是农民身份, 这一现象极大挫伤了其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文化队伍中大多数人是业余村民, 专业性不高、年龄还偏大;三是规范法制管理制度, 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防止出现资金挪用、贪污等现象[1]。

3.2 农村文化建设应关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差异

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发现不同群体文化需求不同;以区域位置划分, 发现不同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程度和重点不同。基层领导应当根据这些差异区别对待, 解决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间文化建设的结构性失衡。对于青年群体做好引导工作, 防止其沉迷网络、赌博等, 浪费青春。“由于经济条件对上网消费的限制、受教育程度对网络操作和网络文化的理解与吸收的影响及年龄增长形成的惯例思维对新生事物的排斥等, 农村老年群体正在被以网络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社会边缘化”[2]。老年群体的闲暇时间更加充裕, 也增加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基层单位可以针对其需求特征组织一些场面热闹的文化活动方式, 如看戏、文艺演出等, 以丰富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不同地区也有其不同文化需求, 越接近城市, 其硬件设备越完善, 文化建设应注重形式、内容;越接近山区, 应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如文化器材、网络信号等。

3.3 政府应鼓励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 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基石, 大力推进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复兴所必需的。乡村是民俗文化发源地,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 民俗文化被一代代传承发展至今,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道路上, 要加以保护。要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 不仅是“文化遗留物”, 更是当下活生生的文化现实, 发展当地民俗文化不仅要传承历史, 更要使之成为一项可获得经济效益的“阳光产业”, 为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3]。

参考文献

[1]董焕敏, 张霞.新农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以苏南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 2012, 34 (9) :74-77.

[2]王见敏.基于农村居民秉赋视角的农村文化建设分析:来自湖北省A市L镇的实地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 2012 (4) :76-88.

上一篇:语言类社团下一篇:逆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