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社团

2024-05-29

语言类社团(共5篇)

语言类社团 篇1

当前,师范类院校中的社团正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这些社团中,最受大家喜爱的社团就是体育社团。体育社团是体育发展的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它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1、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社团的现状分析

1.1、体育社团成立情况

一些师范类学院早在2001年就成立体育类型的社团,但是其发展状况和发展速度并不让人乐观,通过研究可以发展师范类高校的招收男女比例为1:4,虽然总人数不少,但是真正对于体育感兴趣的人却不多,所以体育社团也就缺乏发展的土壤,而且一些师范类院校的体育基础设施较差,很多只是摆设也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1.2、体育社团的类型与规模

通过对于师范类高校的体育社团的调查可以发展,不同院校的体育社团大多属于以下类型:益智类型(象棋、围棋等)、搏击类型(武术、跆拳道等)、健身健美类型(体操)、户外运动(自行车、慢跑等)、球类运动(篮球、乒乓球等)。由于一些运动具有广泛的受众,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所以发展的也较好例如:球类、健身健美类。

1.3、体育社团成员构成

体育社团在每个学期都会举办社团迎新活动,因此体育社团的新人数量大于资深会员数量,但是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由于会员数量和会员兴趣,以及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活动等等,让很多会员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提升,所以一些会员也就选择不再参见此类活动。

1.4、体育社团的活动情况

大部分的师范类高校的男女比例都是不平衡的,也都是处于女多男少,在女生数量过多的社团男生往往不会参加,然而一些社团女生参加的也很少例如:篮球、轮滑等等,社团成员男女比例不协调,也就会成为恶性循环管。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活跃性很低,社团活动对于新生的影响力和吸引了也更大。

2、构建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社团的综述

2.1、学生体育社团意义研究

高校的体育社团是学生由于兴趣爱好,汇聚在一起举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学生组织,举办的活动多是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体育社团还会具有自愿性、非营利性等特性。在这个社团中,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反省,这也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个性,提高体能塑造良好的精神面貌。

2.2、学校体育社团的地位概述

在体育社团获得良好发展之后,不同的专家学者都对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也都有自己的意见,经过实践和调查可以将观点综合成以下几点:体育社团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一,体育社团的活动丰富了学校举办体育活动的形式,体育社团也为学校举办相关活动以及学校的体育代表队提更了丰富的资源。

2.3、学生体育社团的问题探究

针对我国师范类高校的社团发展的现状来说依旧是具有不同的问题,有些转专家为现有的体育社团的种类缺乏多样化、而且管理水平较低和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开展的活动单调、组织管理懒散。对于大部分体育社团来说其物质基础都是非常差的,一些活动举办的也有些低趣味。这也说明学生和一些学校领导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体育社团的重要意义。

3、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社团的意义阐述

3.1、体育社团有助于学生的心态更加的稳定

学生因为对于体育活动的热爱而聚集到一起,学生之间有很多话题可以交流,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社交当中去,有利于将内心的消极负面心理一扫而光,并且良好的体育活动也会成为学生排解压力和释放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通过运动和交流减少隔阂与冲突,这也有利于建筑安全和谐校园。

3.2、体育社团也满足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多元化需求

上文已经分析过,体育社团是不同体育活动的总称,其中还包括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学生到了大学阶段是接触世界、认识世界的良好时机,而且也摆脱了沉重的学业任务,很多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多数学生选择参与到体育社团,这也不断的满足了不同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

3.3、体育社团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互相交流大学时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阻碍和困难,如何将内心中的负面情绪进行合理的发泄,选择何种途径也就非常重要了,学生需要一个感情表达与宣泄的出口,而体育社团就成为了这个出口的不二选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摆脱了负面情绪的影响,通过与朋友的交流,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3.4、体育社团活动有利于解决纷争缓解矛盾

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校园,由于不同人的利益造成的利益冲突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如何解决和化解矛盾就成为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学校也在积极的建设和谐校园,选择解决纷争缓解矛盾的途径就更加的重要,而且体育社团的活动就可以帮助学校维持校园秩序、淡化矛盾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3.5、体育社团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建设

社团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活动举办不光仅限于社团内部,还可以扩展到全学校,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通过举办体育比赛、活动讲座等等,这些都会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素材,而且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质的身体素质,也更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4、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体育社团面临问题

4.1、体育社区按缺少学校的鼎力支持

很多社团组织者在组织一个新活动的时候都会遇到学校不支持的问题,例如:健身健美社团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导致了活动场地少,无法定期地开展社团活动。这也就难以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户外运动社团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支持,也让社团会员缺乏相应的技能。

4.2、体育社团活跃程度过低

学校的体育社团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也会有相应的学习任务不可能丢掉学业专心进行这些社团活动,而且很多社团的人员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不到位也导致了一些活动难以举办,很多社团都没有广泛的学生参与,让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4.3、体育社团活动需要优化与提高

很多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当中都希望能获得与兴趣有关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社团的专业技能课程少之又少,以及很多活动仅仅是基础类,导致活动类型单调,趣味性有待提高。

5、解决高等师范类院校的体育社团面临问题的对策

5.1、改革管理模式

因为在社团中,其成员的身份非常特殊,体育社团可以采取自治化的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做法是:校团委负责注册登记,体育学院进行管理,对社团的总体发展目标进行策划,并对社团进行监督、评价。另外,学校要成立体育社团联合会,由体育学院团总支进行负责,对体育社团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在体育社团中,自己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够把校团委主管部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放手管理其他事务,使其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自治,可以锻炼学生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管理社团事务,融入到社会中去,为走上社会岗位打下基础。

5.2、对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

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需要校团委、主管单位和公共体育教学部等联合起来,共同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校团委要把政策放宽,对各项章程和制度进行规范,并给以一定的经费保障其发展和壮大,把体育社团的评优融进到校团委评优中去,并使社团逐渐实现自治管理。其次,主管单位要对社团进行符合实际的评价,对社团进行有秩序和有组织的领导。

5.3、对精品体育社团精准打造

现在高等师范学校中已经有了自己的体育社团,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打造出一批精品社团。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打造其特色社团。这些特色社团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特征得到展示,另外,这也充分展示了学校的特色,对外宣传了学校的特征。体育社团可以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融入一些时尚和传统元素,使其社团更加具有特色,绽放出新的生命力。通过打造精品体育社团,可以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5.4、对资源进行整合,对体制进行完善

高校每年都对体育社团及其成员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很多的师范院校都拥有喜爱的运动,而且还有自己传统特色的项目。不同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组织一个单项社团,这样,就可以使体育社团的各项活动得到更大的支持,并且还能够得到广泛开展,每个社团都拥有自身的特征。要对单个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产生极其重要作用,从而做到老师和学生互动,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更好的互动,形成一种良好的机制。

5.5、对体育社团活动要加强指导

师范学院要依据体育社团项目的特征,由专门的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使其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老师在为社团指导中,心态要放正,不要单独为了工作而工作,要从思想上彻底的转变过来,心里要愿意为学生服务,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另外,在指导上,老师要对现有场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要保证阵地的扩大,这是使其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加强,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体育社团中不断成长。学校也要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体育社团更加的透明和公开,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6、结语

在长期的发展中体育社团对于学生和学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有助于学生的心态更加的稳定、满足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多元化需求、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抒发情绪缓解压力以及解决矛盾、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其次目前体育社团的发展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通过研究就会发展其发展分别面临着:制度、物质基础、管理水平、经费支出、活动类型以及学校支持力度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对于构建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社团的探究,不同的人认为不同的因素实现制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观点的不同也导致学校管理层面没有办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让政策更具有针对性,这也就是需要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促进体育社团的发展。

摘要:早在上个人世纪五十年代,高校的的各种社团就陆续出现,并且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追求也促进了提出社团的出现和发展,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的学生越来越多,体育社团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是令人瞩目的。通过对于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就发现尽管其发展的时间不短,但是高等师范的体育社团发展总体情况依旧值得人们探究。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社团,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李传琴.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探讨———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

[2]李少明.豫北高师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

[3]王超.高校体育类社团成员流失现象及其成因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类社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

语言类社团 篇2

一、报送评估机构的材料 1.社团基本情况介绍;

2.法人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办公住所无偿使用证明;

3.现行章程文本和章程修改后的核准批复(复印件),未修改不需提供批复; 4.无

5.按规定办理备案(负责人、办事机构、印章、银行账户、会费标准)的相关文件(复印件);

6.2014年和2015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全部会议纪要和决议(复印件); 7.办事机构名称、职责和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8.建立党组织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党员名单,党组织生活、党员活动材料;

9.工作人员花名册(含学历、职务、职称、年龄、政治面貌、专兼职及返聘情况、所属部门等内容);

10.各种规章制度汇总(理事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议事制度、行业自律制度、分支机构管理制度、办事机构管理制度、档案和印章管理规定、证书使用管理规定)(复印件);

11.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证明材料;

12.秘书长以上全部负责人的简历、身份证复印件和学历证书复印件; 13.产生秘书长的材料和秘书长绩效考核材料; 14.会计人员姓名、职务、资格证书复印件;

15.2014年和2015年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活动表;

16.2014年和2015年第12月份全体工作人员工资表(复印件);

17.公益项目目录及情况简介(以2014年和2015年为主,包括:项目名称、开发背景、运作方式、开展情况、取得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18.近年主要业务活动目录。

19.会员、理事、捐赠人、受助人和工作人员通讯录(含联系人、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通讯地址、邮编)。为了保证社会调查质量,提高社会调查效率,通讯录单独装订2份,注明参评单位,与申报材料一并报送。

二、评估专家组实地查看的资料

1.法人产生方式、程序材料;银行开户证明及年末净资产; 2.制、修订章程和会费标准,以及产生本届理事会的会议材料; 3.办公住所产权证、租赁证明或无偿使用协议,办公设备清单;

4.变更(名称、业务范围、住所、注册资金、法定代表人、业务主管单位)与备案(负责人、办事机构、印章、银行账户、会费标准)的相关文件;

5.2014年和2015年检报告; 6.中长期发展规划及落实情况;2014年、2015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 7.会员(代表)大会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及会议相关资料,重大事项的表决记录及决定。

8.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产生、换届材料,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召开次数及会议记录,理事、常务理事履职材料;

9.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的设置,成员的构成,分支机构发展会员、开展活动的相关材料和2014年、2015的工作计划、总结;

10.工作人员花名册(含学历、职务、职称、年龄、政治面貌、专兼职及返聘情况、所属部门等内容),劳动合同和落实社会保险的相关材料;

11.制度汇编(理事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议事制度、行业自律制度、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制度、办事机构管理制度、档案和印章管理规定、证书使用管理规定);

12.党组织成立批准文件、党员名单、党组织活动(计划、记录、总结)资料,活动场地情况;

13.领导班子(理事长、秘书长等)的产生、聘用、薪酬、奖惩、培训、履职、影响力、专兼职等基本资料;

14.监事履职相关资料;

15.会计人员姓名、职务、资格证书复印件;2014年和2015年会计账簿、凭证、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

16.参加社会组织管理知识培训和社团自身定期组织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的相关材料; 17.2014年、2015年全部公益项目协议书(合同);

18.公益项目管理制度相关材料; 19.公益项目论证和计划的相关材料;

20.公益项目监督落实机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的相关材料; 21.公益项目总结和评估的相关材料; 22.体现公益项目绩效的相关材料(包括项目达成预期情况和项目的持续性、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

23.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的相关材料;

24.针对本领域所关注的弱势群体或从事本领域公益事业的人群开展的继续教育及培训的相关材料;

25.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参与制定法律法规或发展规划的相关材料; 26.开展维护权益工作的相关材料;

27.开展对接咨询工作的相关材料(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内容); 28.参加国际组织、开展对外合作、出访考察和引进境外先进成果的相关材料; 29.开展公益理论研究和公益理念宣传普及的相关材料; 30.接受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和委托项目的相关材料; 31.开展社会宣传的相关材料;

32.公开接收捐赠和捐赠使用情况的相关材料;

33.公开的项目种类、申请条件、评审程序和评估结果; 34.建立项目选择机制及其落实情况的相关材料; 35.编印的刊物或内部资料,及编辑出版的专业书籍;

36.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给予社团表彰奖励的证明材料; 37.新闻媒体对社团业务工作的宣传报道; 38.评估专家组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说明:

1.以上材料请参考“全区性公益类社团评估指标”准备;

2.“报送评估机构的材料”应编写目录和页码,一式二份(正本一份,副本一份),装订报送;

高校戏剧类学生社团的发展研究 篇3

(一)人数多、涉及面广。戏剧类社团是众多学生社团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社团,拥有着众多的社员与粉丝群体,具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影响力。戏剧类社团的活动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而是逐渐从艺术层面上升到人文层面,努力从当前社会环境中去挖掘素材,从深度和广度上超越单纯社团活动内容本身狭隘空间里的价值意义。

(二)培养目标明确。戏剧类社团作为一种高校学生团体,兴起和壮大源于学生群体对话剧、舞剧、音乐剧、 小品等舞台表演活动的热爱和兴趣。通过活动的举办, 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更好的调剂大家课外业余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学生主动性强。戏剧类社团自主性、自治性强。学生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的四大原则运用到社团发展过程之中,在社团管理和活动举办上不断彰显自由、个性,有力的推动了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二、高校戏剧类社团的目前状况及问题

一是社团的发展水平不均衡。鉴于戏剧类社团所招收的社员来自各个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 想要融入整个社团大家庭需要一些时间,从而难以短时间内形成社团自身坚实的合力。同时,每个戏剧类社团由于受纳新规模、自身历史传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有的戏剧类社团历史悠久,规模大、 活动多、知名度高、影响面广,有着完整的运行机制和学生干部管理体系。

二是社团的物质条件有限。活动经费短缺是每个戏剧类社团都曾遇到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社团自身的发展。 社团经费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费用来源的渠道较少。社团经费最主要来源是学生缴费的会费,还有部分来自学校的活动经费,此外还有社团外联部与社会商家谈洽的赞助费用。尽管戏剧类社团也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但戏剧类社团对各种舞台道具的要求较高,微弱的资金支持很难满足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资金短缺使得部分戏剧类社团的活动举办举步维艰。

三是社团的指导建设机制不健全。虽然每个社团都如同规范性管理系统一样配有社长,副社长,总监等一系列的人员,但对于学生干部流动性较大且任期较短,在宏观局面的掌控上,这些学生干部往往只能对一定范围内的社员进行帮助,很难把握全体社员以及整个社团的发展大方向,这时候就需要社团配备更专业的指导老师。但往往由于老师同时负担着教学任务以及其他行政事宜,很难将全部的精力集中于社团的指导以及方向的把握上,由此,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极容易遇到“瓶颈”,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高校戏剧类社团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一)树立科学的社团信念,形成合理有序的社团发展新方向。 学生社团一般是基于共同兴趣和需求为纽带而组建的, 但由于学生阅历的不足, 在认知、情感上有时容易出现偏差或造成目标定位的狭隘、片面。大学团委作为党团结、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的组织, 要切实承担指导、服务、管理学生社团的工作职责, 充分发挥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党团组织建设进社团等措施, 加强对学生社团组织目标的调控, 围绕树德立人这一工作中心, 设定社团组织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使戏剧类社团均衡有序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管理能力。戏剧类社团在成立的过程中, 同学们的期盼很高,但缺乏相应的专业管理队伍, 尤其是在扩建的非本部校区, 戏剧类社团工作更缺乏传承和引导。要确保学生社团稳定和谐的发展, 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水平, 打造品牌社团, 除了团委和社联发挥主导作用外, 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社团指导老师积极性和社团干部的创造性,进一步加大对社团干部的专业水平培训。形成专业指导老师帮扶对接,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的多维立体管理模式。

语言类社团 篇4

关键词: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探究

1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含义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是由一群有志于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科研究生自愿组织而成的群众性团体, 是结合前沿问题、课题、社会现实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并进行社会实践探索的学术型学生组织。它能有效地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活跃思维, 激发创造欲望, 碰撞创新火花, 扑捉思想灵感, 对于高校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推广、学术辅导与交流、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一般具有专业独特性、规模小型化和活动学术性的特点。社团的运作模式是采取学院团委统一管理, 专业导师指导、广大研究生主导和辅导员老师协助的基本运作模式。导师在学术活动的前沿理论引导、研究方法传授等方面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 研究生是学术型社团的绝对主角, 辅导员老师在研究生学术团体的组织、各种资源的整合中提供支持和帮助。

2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发展的价值和功能

2.1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发展的价值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如今,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中, 学术型社团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 直接推动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同伴教育与榜样教育, 肩负着积极营造高校学术氛围的重任。

实践表明, 高校学术型社团对营造浓厚校园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日益彰显, 大力建设高校研究生学术型社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的建设必须考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术研究方式、路径。文科类研究生所学习的专业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很多研究不可能通过实验室进行严格的控制, 利用精密仪器加以严谨的测算和估计。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体现出文科类研究生在教学培育环节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文献、书籍, 社会调查和调研, 聆听学术讲座、掌握学科前沿等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而, 文科类研究生需要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主学习时间, 但同时也需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 分享学科专业前沿问题, 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研究生学术社团组织来提供交流平台和机会, 营造研究生的浓厚学术氛围。

2.2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发展的功能

(1)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文科研究生加入到学术社团之中, 对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术社团一般致力于专业学术探讨、创新灵感启发以及创业能力培养, 在这样一个发散性的组织里, 研究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会体会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 这种交互影响将使每一个成员从中受益。

(2)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学术意识的提升。学术意识是每个文科研究生必须具备的, 它能够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增强学术的造诣, 养成学术研究的习惯。学术社团通过开展活动, 使研究生们分享专业文献和杂志, 了解专业领域前沿问题和成果, 同时关注社会现实, 能够提高研究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其敏锐的学术意识。

(3)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综合学术能力的提高。文科研究生的综合学术能力集中表现在学术资料积累、文字写作、语言表达以及集体合作研究等方面。通过开展学术社团活动, 可以大大提高其综合学术能力。

首先是积累资料的能力。资料的积累是科研的基础,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没有大量可靠的、新颖的资料, 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就会无法开展。通过开展系统、系列的学术社团活动, 可以让研究生们共享哪些信息和资料有用, 这些资料、信息到哪里去寻找, 资料、信息找来后如何去整理、使用和保存, 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所用。

其次是学术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作为一个文科研究生必须要具备专业化和学术化的语言, 这既要体现在文字写作上, 也要体现口头表达上。通过学术社团活动, 研究生们可以不断进行学术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的历练, 最终使自己拥有一种独具一格的学术语言。

再次是集体合作研究的能力。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通过课题、专题研究等为纽带开展集体学术活动, 有利于他们集思广益, 集中集体的智慧, 克服个人研究的局限性和思维定势, 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 这样能够培养和提升他们的集体合作研究能力, 这是每一个文科研究生成就未来所必须具备的。

(4) 学术社团有利于文科研究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增强。就目前而言, 文科研究生相比较理工科研究生就业是比较困难的,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而, 在校的文科研究生非常注重自身专业实践技能和就业技能的提升, 职业规划对文科研究生们越来越重要。专业学术社团是研究生认识自我、定位自我, 做好自我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平台。研究生通过在学术社团中进行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锻炼, 可以不断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 当前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学术社团没有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 缺乏制度保障

高校许多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在成立时, 仅是由少数几个研究生学术精英的兴趣爱好发展起来的, 其学术社团宗旨、精神、目标等定位都不够科学、规范、长远和全面, 同时其学术社团的执行力不够, 缺乏规范的制度保障, 如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成员考核较为宽松、奖惩制度不够完善等, 这些都使得社团成员间的凝聚力偏弱、社团组织相对松散、社团活动缺乏连续性, 不利于精品学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3.2 学术社团干部组织能力较差, 缺乏学术骨干队伍保障

目前, 高校许多文科类研究生一方面需要一个学术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和组织, 一方面出于现实的很多原因又不愿意担任学术社团干部, 特别是部分在学术科研能力上较为突出的研究生, 愿意参加学术活动, 但不愿意组织, 这是文科研究生一个现实的悖论。同时部分在学术科研能力上较为突出的有兴趣、有激情且担任学术社团干部的研究生, 大多又缺乏学生干部经验, 管理能力有限, 不利于学术社团建设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发展和成长。

3.3 学术社团活动的学术性不强, 缺乏品牌特色保障

学术社团的形成是以成员的学术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纽带的, 因而积极拓展学术兴趣爱好便成了社团成员的共同心理需求。目前有些学术社团, 活动形式单一, 流于形式, 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新性, 很少结合学科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活动, 其提高研究生科研理论水平、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也形成不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从而没能反映学术社团的本质内涵和满足文科研究生的本质需要, 对文科类研究生明显缺乏吸引力。

3.4 学术社团专业教师指导及经费投入不够, 缺乏人员物资保障

目前, “高校中很多领导和老师对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 仅仅认为它是一个研究生进行课外学习讨论的组织, 没有认识到其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层次中的重要作用”, (1) 同时部分导师和专业老师也因为科研压力、生活压力大, 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术社团指导上, 这使得研究生学术社团在发展中得不到专业老师的充分指导, 在发展前景上偏离了其本身的发展方向。

另外, 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的资源、资金投入也相对匮乏, 物质支持不足。专题讲座、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均需要较多的资金, 目前高校现有的资源和资金根本不能满足越来越丰富的研究生学术活动的需要。

4 高校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建设的新策略和路径

4.1 建立学术活动的考评制度, 激发学术社团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针对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参差不齐的状况以及学术骨干培养的需要,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非常有必要, 这可以激发研究生学术社团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考评机制, 不仅可以激励学术社团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活动的激情, 同时又使每位成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我前进的方向, 实现其自我评价, 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从而有利于学术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和研究生自身的学术积累和成长。

4.2 大力培养具备学术领导力的学术领袖, 增强学术社团的组织领导

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研究生是其绝对主角, 而研究生学术领袖则是其主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组织领导力。他与学术精英不同的, 学术精英是具有一定学术功底、学术思想、学术能力并喜欢参与学术活动, 在活动中善于思考、积极交流的学生, 但不一定具有很强的领导力, 而研究生学术领袖则具有较强的学术领导力, 有一定的学术能力、人格魅力, 能够在具体的学术活动中引领大家积极思考, 活跃学术气氛, 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建议, 同时能够在尊重大家的基础上, 形成大家认同的学术方向、学术理念, 并能够将大家凝聚在社团的周围。因此, 对于研究生学术社团干部必须进行大力培养, 除了要注重培养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基本综合能力外, 还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 使其具备学术领导力。

4.3 打造精品社团, 深化学术社团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精品社团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社团。文科类研究生学术社团要不断深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打造成精品社团, 才能吸引和服务广大研究生。

打造精品社团, 首先要完善规章制度, 尤其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制度, 鼓励学术社团结合学科专业, 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和研究, 在参与研究课题的选题、研究到最后结果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科研能力锻炼, 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次要贵在坚持, 不断突出特色, 创新活动形式, 开发新的亮点和闪光点, 提高学术品牌的档次和影响力;第三要坚持不懈地开掘研究生潜能、发挥成员的特长, 根据不同成员的精神、心理、追求等引导他们投入到社团活动中;第四要注重延续性, 注意社团核心成员的“传、帮、带”, 保持稳定的核心队伍, 使好的习惯、做法、传统得到延续, 保证社团以平稳的、不断上升的趋势存在、发展、壮大。

4.4 整合各种资源, 加大学术社团的全方位支持

高校文科类学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要必须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 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支持。首先是要充分合理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 比如高校的专业教师, 校友资源等;其次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 保障学术社团的健康有序运转;其三是要不断挖掘、开发新的资源, 学术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探索走向社会, 与企业结合, 获得社会支持和赞助等。

参考文献

[1]杜昕, 宋丹.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8) .

[1]童赛玲.在高等院校建立学生学术性社团的思考——以美术院校为例[J].学会, 2005 (7) .

语言类社团 篇5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以学生自愿方式组成的业余性的学生群体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是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它进行研究对构建系统完整的社团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起步较晚, 缺乏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没有聚焦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筹措问题。而经费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桎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师范类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筹措现状进行调研, 共发放问卷273份, 平均分布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 回收率100%。

三、师范类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筹措的现状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拨款、会员费和社会赞助。

1、学校拨款

问卷数据反映选择“学校提供了活动经费”的占到有效问卷人数的54.48%, 超过半数。也有32.84%的社长选择了“没有提供任何经费”。因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 这六所高校平均有60—70个学生社团, 每年还涌现出新的社团, 校方不可能对每一个社团都能提供相同的支持, 只有活动创意好的品牌社团活动才会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师范类高校对社团经费支持的表现形式不是提前拨款, 而是实行“社团项目化管理资金审批办法”, 采取活动结束后报账的形式。学校划拨的社团活动经费的申请程序繁琐, 历时时间长, 而且是采取“先垫钱、后报账”的形式, 使得社团搞活动缺乏启动资金。

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的经费配给采用“项目竞标制”。有的学校还对优秀的学生社团采取奖励制度, 支持精品社团活动的建设。

2、会员费

会员交纳会员费是对所属社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学生社团会员费的收入可作为对社团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个考量。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会员费 (36.02%) 是师范类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筹措的最主要渠道。其次是学校拨款 (35.25%) 和社会赞助 (25.67%) 。

按照规定, “各社团可适当收取一定数量的会费。社团必须将收取标准和总数上报社联备案。”“按时上交全部会员费的学生团体, 校团委与学生团体联合会承认其存在。”

调研表明, 社团会费一般较低, 基本在10元以下, 而且是一次性收费。“会费交由学生团体联合会财务统一管理, 用作会员证办理工本费、学生团体启动经费及一般活动经费周转, 各学生团体干部不得将其挪作他用。”有的学校“院级社团可以根据需要向会员征收会费, 但金额不得高于校级社团”

3、社会赞助

社会赞助, 尤其是企业的赞助能够使学生社团大大改善经费紧缺的状况。高校学生社团积极寻求社会赞助是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的, “学生组织和学生团体可以在主管老师的指导下接受社会赞助或与社会单位合作, 利用赞助经费或合作经费开展专项学生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社会赞助的单次金额大多不超过1000元, 数额非常有限。企业对学生社团的赞助形式除了资金支持以外, 还可以“为学生团体的活动提供一定价值的实物产品作为奖品或纪念品”。

通过对273名学生社团社长的问卷调查, 了解到赞助企业的类型主要以下几种:食品饮料类 (24.46%) 、学习文具类 (21.20%) 、通讯与IT类 (15.22%) 、体育用品类 (11.41%) 、饮食服务类 (7.07%) 、化妆洗浴类 (4.89%) 和服装鞋帽类 (2.72%) 等。前三种类型的企业是和高校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 他们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在校的大学生, 因此和社团的合作比较多。

学生社团为获取企业的赞助, 可以对企业做以下回报: (1) 将大型活动的冠名权给社会单位; (2) 将校内场地提供给赞助单位开展营销活动; (3) 帮助社会单位在校内开展产品促销活动; (4) 代替社会单位在校内销售产品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师范类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筹措的渠道比较单一, 仅靠拨款、会费和赞助三种方式, 而且资金的获得也程序繁琐, 缺乏活动的启动资金。积极开展关于学生社团经费筹措问题的研究, 有助于学生社团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法令、规章、制度, 对其经费筹集途径、使用范围、方法和原则, 建立具有指导、调节、约束功能的控制体系;有利于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规模不断加大, 但社团活动质量一直徘徊不前, 经费缺乏是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直接因素。本论文将活跃在各级师范类高校内的各种学生社团作为研究对象, 借助北京师范大学高校社团研究课题组问卷中关于社团经费筹措的问题及数据, 对各级师范类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筹措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高对学生社团的科学认识和有效管理提供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参考建议。

上一篇:生命问题论文下一篇:农村社会现状